第一篇:《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之参赛作品
我与地坛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聋校高中二年级学生
2、学科:语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
3、课时:三课时
4、课文预习:
自读课文,进行感想式批注、质疑式批注等;
根据课后练习深入自主自学课文;
课前推荐“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网站,请学生自己寻找最佩服的残疾人和他的事迹。
【百度搜索】http:///view/39292.htm2、走进文本内容
◎ 浏览全文,感知文章内容
概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要点。
——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
第二部分,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 研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2、让学生深入思考,边思边读,抽象概括贯穿全文的思路是什么?
——全文的总体思路是:追寻,解答。前半部分是追寻,后半部分是解答。
第一部分中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去窥看自己的心魂。”这实际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也就是说,这就是史铁生的“追寻”的“问题”,共三个——
江苏省镇江市特教中心 赵庆(212003)
第一个问题: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个问题:我应该怎样活?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组织学生讨论,教师视具体学情,给予指导和帮助。)
◎ 探究文本,明确文章中心
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从苦闷、绝望到充满希望的过程。正是地坛这种难以言传的包孕着永恒与瞬间、古老与新鲜、沉寂与涌动、博大与纤细的双重境界给了作家的心灵以强烈的震动。
地坛给了史铁生内心的平静,地坛让史铁生感动生命的可爱,地坛给了史铁生人生哲理的思考,地坛提升了史铁生的人生境界。
地坛是作家栖居的精神家园,它给予作者慰藉和启示;它向作者提供了生机,生机又为作者带来成功。◎ 总结文本,回溯文章标题
本文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地坛——精神家园);
第二部分写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母亲——生命的航标)。
母亲与地坛合二为一。因此,题目只能是“我与地坛”。
结束语:
让我们在史铁生对生命感悟的昭示下,充分利用我们的优越条件,用我们的辛勤努力,碰撞开一条通向幸福的人生之路,让我们的母亲都为我们感到骄傲。
3、揣摩文本特色
景物描写——
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
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关于本文语言特色的材料进行阅读学习。
【百度搜索】
4、升华文本内涵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应当渴求生存,热爱生命,善待生灵,珍爱自己的生命,也珍爱他人的生命,乃至珍爱一切生灵;将爱的火炬照彻整个生命的流程,把个体有限的生命融入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融入到丰富多彩的世界中,使我们之外的生存涌入我们的生存,人生才更有价值,生活才更加精彩,生命才能永恒。
5、主题阅读活动
(1)内容
【靠船下篙,拓展阅读】
·赏析史铁生的名言警句
【百度搜索】
·赏析史铁生散文作品《合欢树》以及赏析文字
【百度搜索】http://baike.baidu.com/view/285899.htm
·赏析史铁生散文作品《秋天的怀念》
【百度搜索】http://baike.baidu.com/view/841381.htm
·赏析史铁生散文作品《我的梦想》
【百度搜索】http://baike.baidu.com/view/315090.htm
(2)步骤(策略)
【主题阅读,建构统整】
①“史铁生”作品主题阅读活动
〃学生自读史铁生散文作品,开展自助赏析;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交流,开展互动交流、赏析;
〃学生抒写自己的阅读感悟;
(教师在每个学生抒写的基础上给予思想内容和文字内容的点拨和矫正)
〃召开“史铁生作品”主题阅读交流会。
②“我最佩服的残疾人”主题阅读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最佩服的残疾人,利用网络搜集他(她)的事迹进行阅读和抒写。〃组织“我最佩服的残疾人”主题板报设计比赛活动。
六、教学反思:
1、利用网络,丰富阅读背景
余文森教授在《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点”》中指出: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有四个基本点,即认知停靠点、情感激发点、思维展开点和心灵交流点。他认为:有意义学习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如奥苏伯尔所说,有意义学习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学习者头脑中应具有可以 用来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如果我们把学习者头脑比做一片港湾,新知识比做一条轮船,那么所谓的适当观念就是固定和栓住轮船的“锚桩”,我们称之为认知停靠点。
认知停靠点中包括背景停靠点。所谓背景知识是指与教材课文内容相联系的知识的总称。背景知识与新知的关系不如旧知与新知的关系那 么密切、直接,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但背景知识同样是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的一种重要的认知停靠 点。比如,语文教学中,没有必要的背景知识,阅读思考往往是无法进行的,背景知识越丰富,阅读理解水平就越高。
学生在学习新课文之前,教师引导他们根据教师的要求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搜索、浏览,积极做好情感的储备和知识的铺垫,这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2、课后延伸,拓展阅读时空
现代网络具有丰富的阅读教学资源,利用网络进行阅读,已成为语文研究性学习、拓展语文学习资源、丰富语文学习内涵、凸显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方式。在每一篇课文教授后,教师引导学生就课文素材,搜寻更多的阅读材料加以整理与阅读,延伸课堂阅读教学,拓展阅读学习内容,挖掘学生阅读潜能。如,在教完本课后,教师引导学生上网寻找作家史铁生的相关好文章来读,学生通过拓展阅读开阔了视野,增加了见识,丰厚了学养,提高了能力。
利用网络开展课外主题拓展阅读既可以针对教材再次进行深入理解和体悟,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汉语书面语的刺激量,这对于聋生第二语言——汉语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阅读分享,拓宽心理空间
扩展学生的心理空间的另一条途径就是: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课外阅读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书可以给青少年带来丰富的精神生活,一个人一旦与有益的书交了朋友,他就会越来越认识自己知识的不足,他面前就会展现出一个没有止境的世界。所以,我们不能固守一本教材教学生阅读和学习。
本节课后,教者围绕史铁生这位作家利用网络组织了一些经典的文章,这些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范本。
阅读它们,能使学生的灵魂得以升华,甚至能从根本上影响和改变他们的生命状态。通过阅读和分享,能有效建构起学生的语言世界和精神家园,有效地拓宽学生的心理空间。
4、阅读统整,建构知识体系
著名的大侦探福尔摩斯把自己系统掌握的知识比作是盛满酒的酒柜,他形象地说:“我的酒并不多,也并不是太高级,但什么酒放在什么地方我一清二楚,我可以随时拿到我所需要的酒。而很多人的酒柜很大,却杂乱无章,找不到他所需要的酒。”学习就像是一种搭积木的过程,要让知识形成一个体系、一个网络。
围绕一个主题开展阅读就是力争使知识形成一个体系、一个网络,在需要的时候就可以调动他所具有的有限知识,去解决问题;当他觉得知识不够用时,就可以及时补充知识。
聋生平时阅读的少,记住的更少,主题阅读以及阅读统整能很好地帮助他们在大脑中形成更为完整、更为严密、更有条理的联系系统,学生们通过大量相关内容的阅读、理解、感悟、抒写,形成一个个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情感的合金块,像电脑中一个个文件夹一样,自成序列,自成体系,避免了材料到处堆积、杂乱无章的现象。
七、教师介绍
姓名: 赵庆
省份: 江苏省镇江市
学校: 镇江市特教中心
职称: 中学高级教师
概况: 副校长、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江苏省首届特殊教育学科带头人、镇江市科技骨干、镇江市中小学教师学科带头人、镇江市中青年骨干教师、镇江市教育学会会员。
邮政编码: 212003
通讯地址: 镇江市宝塔山都天庙100号
第二篇: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品读。抓住关键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绵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
二、思考。解读作者对生死的哲理性思考,培养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三、提升。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受,母爱的伟大。珍惜拥有,体谅父母。
四、对比和衬托手法
教学重点:地坛和母亲对我生命求索的启示,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与死”的思索。教学步骤:
一、设置情境,激情导入
二、整体把握脉络
第一部分(1---7)我与地坛 第二部分(8---17)我与母亲 明确:第8段的过渡作用
三、文本解读
第一部分 我与地坛
1、问:对地坛的介绍和描写集中在哪些地方? 明确:3/5/7 段
2、你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地坛? 明确:荒芜但不衰败
3、反复读。齐读和个读结合。考虑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是如何体现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这一特点的。?
同学找出写“荒芜”的句子。并简要分析此处作者的语言。
剥蚀了浮夸的琉璃
淡褪了炫耀的朱红 坍圮了一段段高墙
散落了玉砌雕栏 四周的老柏树,到处的野草荒藤(幻灯片展示)
同学找出写“不衰败”的句子;稍分析此处景物的特点。
老柏树愈见苍幽 野草荒藤自在坦荡
蜂儿、蚂蚁、瓢虫自得其乐
蝉蜕、露水、草木各显其美(幻灯片展示)
4、史铁生在地坛中最大的发现是什么,着给了他什么启示?
明确:对于生与死的感悟,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剩下的就是怎样活得问题了。
石门中的落日将地上的坎坷映照得灿烂
一群雨燕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 苍黑的古柏没日没夜地镇静地站在那儿 草木和泥土的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气味
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
满园中播散着的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幻灯片)
——或永恒或坦然面对或勇敢抗争
5、我与地坛的关系
明确:对比衬托。一定程度上地坛就是我
第二部分
我与母亲
1、你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母亲? 明确:苦难,爱、理解、承担、坚韧
2、儿子对母亲的情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明确:沉浸在自己的痛苦里面,对母亲不理解------理解----后悔、思念-----自我安慰
3、母亲希望我找到的路是什么(母亲教会我怎样活下去)?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格守的教诲,只是在她 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母亲这种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是“怎样活”的一把心灵钥匙: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默默地毫不张扬地去爱自己的儿女,去爱这个世界。
4、清读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和作用:“多少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仅仅是表现母亲为担心我而找寻我走了很多路吗?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更主要的是母亲与地坛已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了。阅尽沧桑的地坛以宽阔的胸怀静静地接纳包容了曾经痛不欲生的我。历尽苦难的母亲以聪慧坚忍的关爱默默地理解容忍着茫然失措的我。地坛像一个悲天悯人的智者,荡涤着我的灵魂的,母亲是一个聪慧而坚忍的女子,指引着我的人生。没有地坛我不知道该不该活下去,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没有母亲我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地坛是曾经的母亲,母亲过世后融入地坛,母亲是现在的地坛。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因作者对生存的全部理由都产生怀疑的时候是地坛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地坛在不动声色中拯救了作者。地坛的沧桑睿智、宽容接纳在某种程度上像一个人――我们的母亲,不断包容、理解、支持着作者。
“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生命的解读,对母爱的诠释。
三、总结
地坛,母亲,我,三者的关系
明确:地坛就是我精神上的母亲,母亲是永远的地坛,她们教会了我面对苦难要勇敢的活下去,怎样活下去。
四、巩固探究 作业:
1、抄写三处景物描写中的任意一段文字,并在以后的写作中仿写。
2、回想你和父母的故事,写一段有哲理的文字。
五、板书
地坛:荒芜但不衰败 ||
母亲:苦难,理解,爱,坚韧,承担 ↓↓
我:身残,坚强,乐观积极,感恩
第三篇: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品味作者深沉绵密、富于创意、富于哲理的语言。
2、理解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3、体悟残疾人的艰难,培养关爱残疾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在文章抒情语言中感悟史铁生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由此去解读文章的内涵。
教学方法:
在朗读中品味语言,感悟和分析作者情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自由地朗读全文,把你认为最能感动你的句子或细节找出来。
一、导入
在中国文坛上,史铁生,可谓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而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曾被誉为20世纪中国杰出作品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之一。感受智者精神的魅力,以及澄净的思和深切的悟带给我们的启迪和引导。一个被命运打倒而最终又站起来的人与一座古园的故事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
史铁生,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就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多次想到自杀,但最终还是面对苦难,顽强地活下来,并拿起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从残疾者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散文,解读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参悟。
三、教师范读课文,带领学生走进史铁生的心灵世界。(作品第一部分)
四、赏析课文,体悟作者的情感
1、作者“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是怎样的呢?(用简单词语概括)
明确:颓废、迷惘甚至绝望。“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2、史铁生在绝望中走进了地坛,地坛也自然成了他精神的支柱,在文中作者是怎样抒发我与地坛之间的缘分的呢?全班齐读文章第二自然段。
文中有“宿命”一词。(认为人的生死、贫富都由命运或天命预先决定,人是无能为力的。)文中第四段还说:“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作者真的认为这之间有着宿命的味道吗?(先设疑,在后面解答)
3、快速阅读第三、五、七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地坛景物的句子。分析这些景物描写昭示着什么?
明确:a.写古园历尽沧桑的四百多年的变化。“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中“这时候”指地坛褪去昔日的荣耀、尽显沧桑时,“该”指“我”失魂落魄时,“我”似乎与地坛相怜相惜,而地坛更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容纳了“我”。
b.写如今“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的景象。荒园的破败烘托了落魄者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荡却让“我”感到万物盛衰皆自然。
c.写“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谁也不能改变它的”那些内容。“我”在地坛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理解了地坛的“意图”,一颗痛苦的心找到寄托,得到安慰;地坛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正是激励作者勇敢面对不幸、采取积极人生态度的取之不尽的源泉。
4、当初,作者带着三个问题走进地坛,在地坛公园里仍然思考着这三个问题,请问这三个问题是什么?作者找到答案没有?
明确: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死:“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我的身体残疾了,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就是,我该不该去死?第二个问题,“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就是,我要不要活?第三个问题,“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就是,我应该怎样活?
应该说,前两个问题他找到了答案。“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终于选择了活。因为死亡是一个自然来到而且必然来到的结局。既然死亡是永恒的,生命是短暂的,那就不要急着去死,关键的问题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事实上,史铁生已经用了一种积极的方式来面对人生,面对苦难。至于怎样活下去,作者也在后文中提到了他写作的最初动机。
5、那么,文中的那些读起来似乎让人感到有些神秘、有些宿命的味道,也就不难理解了。如“它等待我……又等待我……”“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你怎么理解的,作者真的认为这之间有着宿命的味道吗?
明确:作者并不是真的相信有个上帝在安排自己的命运。当一个人能够豁达地面对死亡,能够以平和而宁静的心态看待和谈论死亡的时候,他已经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自信。
这是一种身陷苦难多年之后的平静的苍凉。对死亡的舍弃意味着对生命的珍惜,对不幸的平静接受意味着对苦难的无条件地承受。
五、读张海迪写给史铁生的信《轮椅间的心灵对话》片段。
六、结束语
人为什么活着?史铁生没有把自己悟得的答案昭告于世人。其实,离开了每个人特定的生活轨迹,离开了每个人独具的人生感悟,这样的答案近于废话。他只是说了,园神告诉他,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与福祉。而我想说,生与死之间有段距离,这就叫人生;怎样走过这段距离,这就叫生活。仅此而已!史铁生在文章的最后说:“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我说:要是有话我没说,史铁生,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话只适合收藏。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2
【设计思路】
1、本文作为“珍爱生命”下的第一篇文章,教学指导要求引导学生理解景物描写与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之间的关系,品味作者富有诗意和哲理的语言,着重领会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深入、独到的思考。而必须明确的是,教师所教授的对象正是处于“最狂妄的年龄”的高一学生,拥有健壮体格、处于优越环境的他们如何能体味一个残疾人、一个双失意人的生命感悟?为了解决这个最关键的问题,教师需在课前及课上作充分的情感调动工作,力求学生能感同身受。课前通过电视散文《我与地坛》或子午书简《我与地坛》的视频朗读使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基调和作者的经历;课上则需要教师适时地作点拨,用好知人论世的方法,将史铁生的经历恰当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并充分调动学生的见闻经历,以此来帮助理解课文。
2、由于本文语言有较强的哲理性,因此教者采取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方法,先从简单问题入手,尽量不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与其将教学指导所要求解决的问题抛给学生犯难,还不如从小问题入手,从具体感性的问题入手,让学生慢慢地上台阶,学一点懂一点,懂一点钻研一点。
3、朗读是语文课的特色,而且本文的语言优美深刻,更需要也更值得学生朗读,因此朗读应贯穿教学始终。
【教学目标】
1、通过解读地坛景物对“我”的启示,领悟史铁生从颓废到奋起这一心理变化过程。
2、简单了解史铁生“生死观”的内容。
3、能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对“怎样活”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以景物描写为载体,分析地坛给“我”的启示,体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2、通过自我品读、小组交流、教师点拨等形式,理解作者哲理语言的丰富内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观看电视散文《我与地坛》或子午书简《我与地坛》。
2、反复诵读课文,对自己喜欢的句子加以点评,并思考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舞蹈《千手观音》,请学生谈对邰丽华的了解。
1、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邰丽华的颁奖词。
课件显示:邰丽华,20xx年“感动中国”人物获奖者。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2、教师优美解说,导入课文。
如果说邰丽华用无声的肢体语言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蓬勃,给观众以心灵的震撼,那么今天我们所要结识的史铁生则用心灵和笔为我们展示了生命的坚韧,他的《我与地坛》不仅给存在生理缺陷的人以生的鼓舞,也给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带来了生的启迪。
二、文本研习
(一)快速浏览全文,回答:起初,“我”为什么要去地坛?(以简单、具体的问题切入)
明确:只因为那是一个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1、作者为什么要逃避?
明确:(文本中可找到解答,可让学生朗读,以体验作者当时的心情)
PPT显示作者在轮椅上的照片,附作者遭遇,教师有感情地讲述。
(史铁生,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2、“一个世界”指什么?“另一个世界”又指什么?
明确:“一个世界”指嘈杂纷乱、充斥着异样眼光、冷嘲热讽的世界,“我”在这个世界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找不到。
“另一个世界”指可以躲避残酷现实的世界,地坛正是这样一个世界。
(二)自由朗读第2、3自然段,结合相关句子谈谈作者为何选择地坛,而非“天坛”、“日坛”、“月坛”?
明确:1、近。
请学生谈谈对“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的理解。
解读:很多读者认为这句话有重复啰嗦之感,其实不然。“我家离地坛很近”显示出“我”的主动性,表明“我”对地坛有特殊的情感。
2、缘分、宿命、共同点。
①地坛是荒芜的,(板书:古园荒芜)那么它的荒芜如何体现?请一位同学朗读出相关内容。
明确:“剥蚀”“浮夸”的琉璃;“淡褪”“炫耀”的朱红;“坍圮”“高墙”等。
②为什么说这是一种缘分、是一种宿命?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有感情地明确:
经历了4的风风雨雨,昔日的金碧辉煌,高大气派都已消失在历史的烟尘里。今日的地坛“荒芜冷落”“很少被人记起”,这不就是曾经指点江山、“最狂妄”,而现在残废、没工作、没出路、失魂落魄的自己吗?(板书:双腿残废)
这是一种缘分,“我”一进入地坛就对它产生了依赖感;这是一种宿命,相似的遭遇使“我们”走到一起。
(把握情感,朗读第2段及第3段相关内容)
(三)小组讨论,分析第3、5自然段的景物描写给“我”带来的启示。
1、全班推荐一位同学朗读第5自然段,教师过度提问:地坛除了给作者一个宁静避难所之外,还有什么特点?
明确:不衰败
2、地坛的‘不衰败’体现在哪里?学生四人一组,结合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组员互相交流补充,形成比较成熟的意见后发言。
(1)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解读:荒芜的、古旧的,被人遗弃但生命依然顽强。剥蚀”、“淡褪”、“坍圮”、“散落”,最终留下了生命中原生的真正属于本质性的东西。
(2)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清凉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
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
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
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解读:“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清凉”这句话说明它虽然是荒废的故园的园墙,但它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用自己的残躯为过往的行人斜切下了一溜阴凉。
学生发言时,教师作点评,最后小结:
园子饱经风雨,历经沧桑,但园里的小生命们却以透明独特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顽强。无论是蜜蜂还是蚂蚁,都不因生命的卑微而放弃展现自我的机会,向人们展示生命的缤纷,诉说生命的美丽。(板书:荒芜并不衰败)
3、在学生发言、教师小结的基础上回答:作者从“不衰败”的古园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明确:作者感到了生命的涌动,促使他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促使他与命运抗争。园子虽然荒芜,但是并不衰败;“我”虽然残疾,但是不应该颓废!(板书:残废不能颓废)
(在理解的基础上,集体朗读第5自然段,要求读出生命的涌动)
(四)关于“生与死”的思考
对于史铁生的“生死观”,需要了解的是“生是事实,死是节日”这一内容和作者能够想透生死的原因。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荒芜并不衰败的古园使作者豁然开朗。在这一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读出释然感。
过度语:既然死是一件在想透之后便无须再说的事,那便毋庸费神,对彼岸的悬搁意味着对此岸的珍重,史铁生终于意识到关键是如何活下去。
(五)教师范读第7自然段,请学生结合景物描写交流讨论,谈谈史铁生的“活”的内涵。
1、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
2、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3、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
4、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
5、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
6、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解读:从“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这句话可以看出落日即将隐入地平线,但它仍然集聚浑身力量,向人们展示最后的辉煌;从“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可以品出红叶虽落却依然保持美丽的姿态,生命虽逝,却能换来另一个生命的诞生,因此它安然。这正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小结:
六个譬如所描写的景物大多都有某种不好的境遇,但他们却能或永恒或坦然面对或勇敢抗争,(板书:形体改变、精神不变)作者也从中找回生存的勇气和决心。(简单介绍史铁生的创作及现状板书:直面苦难勇敢抗争)
(集体朗读六个“譬如”)
三、围绕板书,总结“我”与“地坛”的关系,以此引出地坛对“我”的影响及“我”从颓废到奋起的心路历程。
四、研习文本之后,将思维延伸至课外,结合所见所闻,说说有关“直面苦难,勇敢抗争”的实例。
备1:美国加州的一位模特在1983年出了车祸,摔断了被她视为最大本钱的两条腿,她并没有绝望,而是充满信心地来关心周围的事情。当她以轮椅代步时,她发现自己使用的轮椅很不方便,就找了两位从事工程技术的朋友改良其功能,将它变为很好用的轮椅,并推销给残疾者使用,不到两年,她的公司已经成为加州业绩最好的公司之一。
备2:美国总统林肯21岁时经商失败,22岁参选州议员失败,24岁经商又失败,26岁丧妻,他伤心得几乎崩溃。到49岁时,他先后经历了10次竞选失败,但他并不气馁,到52岁时,终于当选美国总统。
五、播放残奥会主题曲视频《每个人都是冠军》,让学生再次立体感受生命的可贵与拼搏的震撼,达到心理共鸣。
结束语:浩瀚的大海正是因为有了礁石的阻挡,才能激起绚丽的浪花朵朵。史铁生做到了!希望在坐的每一位同学都能直面生活中的困难,勇往直前,书写精彩人生!
【板书设计】
双腿残废同病相怜古园荒芜
残废不能颓废荒芜并不衰败
直面苦难勇敢抗争形体改变精神不变
【课后作业】
学完这篇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不少于600字。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抓住关键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绵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
2.熟读课文,解读作者对本文的哲理性思考,培养学生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3.通过学习,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养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拥
有,学习体谅父母进而宽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观。
【教学重点难点】
地坛和母亲对我生命求索的启示。教学步骤: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听朗诵:汪国真《热爱生命》
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教师抒情导入:
有这样一个人,从小生长在北京城,16岁时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18岁时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主动去陕北农村插队落户,21岁时因积劳成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他从此以后再也没能站立起来。曾有的年少轻狂,所有的豪情壮志一下子都成了海市蜃楼,他一度痛不欲生。后来,在母亲的奔走下进了街道的一家小厂,每天在那里画彩蛋。再后来,他成了一名作家,当他第一次获奖,他的健康的朋友们把他从轮椅上抬为他欢呼时,他一直倔强的昂着头,但委屈的泪水却忍不住流淌下来。这个人就是史铁生,今天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走出当时那痛不欲生的困境的。
二、作者介绍
北京市人,当代著名小说家,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多篇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专业作家。代表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
史铁生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他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易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的心魂,看这心魄的可能与去向。”这也是作者对他作品最好的诠释。
史铁生的所有作品,均贯穿一点,就是对“生命的解读”,本篇尤其如此,阅读本篇,就是跟随作者去阅读生命。
看文章:《说说史铁生》
三、听朗诵,感受课文
1.听课文第一部份朗诵
2.学生齐读第3段、第5段、第7段。
四、研讨课文
(一)研读讨论: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地坛荒芜但不衰败,既能切合作者的心境,又能给作者以生活的动力。
(二)探讨:在地坛中不断感悟的史铁生坚强地活下来了,你如何看待史铁生的生存状态。
参考:史铁生坚强地活下来了,他坦然豁达,但没有激情。
(三)探讨: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前半句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后半句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二者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
五、拓展阅读【见课件】
第二课时
一、听朗诵,感受文本
1.听第二部分的朗读
2.齐读第3段、第7段。
二、研讨课文
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研读探讨:
1、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母亲又是怎样对待?
2、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格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母亲这种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是“怎样活”的一把心灵钥匙: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默默地毫不张扬地去爱自己的儿女,去爱这个世界。
3、请读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和作用:“多少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仅仅是表现母亲为担心我而找寻我走了很多路吗?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更主要的是母亲与地坛已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了。阅尽沧桑的地坛以宽阔的胸怀静静地接纳包容了曾经痛不欲生的我。历尽苦难的母亲以聪慧坚忍的关爱默默地理解容忍着茫然失措的我。地坛像一个悲天悯人的智者,荡涤着我的灵魂的,母亲是一个聪慧而坚忍的女子,指引着我的人生。没有地坛我不知道该不该活下去,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没有母亲我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地坛是曾经的母亲,母亲过世后融入地坛,母亲是现在的地坛。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因作者对生存的全部理由都产生怀疑的时候是地坛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地坛在不动声色中拯救了作者。地坛的沧桑睿智、宽容接纳在某种程度上像一个人――我们的母亲,不断包容、理解、支持着作者。
'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生命的解读,对母爱的诠释。
三、拓展:坚强的母亲,一份毫不张扬的爱……
看文章《秋天的怀念》
看视频《母亲》
四、小结
1.学习这篇散文,可值得借鉴的有几个方面?
①要关心残疾人:一个人一旦得残疾,就丧失了部分生活权利,如果再无出路,让他们陷于绝境,就很可能由绝望至轻生。我们应该让他们也有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残疾人也有成就感,只要得到适当的发展空间,他们也可以做出自己的贡献。
②要珍爱生命,顽强生活:本文唤起健康人的幸福感,唤起我们的生命意识。无论什么人,无论遭遇到什么不幸,都不能放弃生命。只要想到给予我们生命的母亲,想到如果轻生将会给母亲带来什么样的痛苦,就知道应该怎样珍爱生命。史铁生以一个截瘫病人登上文学圣坛,取得出类拔萃的成绩,对每一个人都是极大的激励。每个人只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扬长避短,顽强奋斗,都可以碰撞出一条成功之路。
③要更加深切地感受母爱:母爱总是毫不张扬的,母爱的方式总是平凡的,母亲的心总是深沉的,往往要靠做子女的去体察,去设想,去感悟才有深切的感受。
2.引用史铁生的话,加深对史铁生的了解,积累写作资源。
关于写作
……我其实未必合适当作家,只不过命运把我弄到这一条路上来了。……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而这样的找,后来发现利于此一铁生,利于世间一颗最为躁动的心走向宁静。我的写作因此与文学关系疏浅,或者竟是无关也可能。我只是走得不明不白,不由得唠叨;走得孤单寂寞,四下里张望;走得怵目惊心,便向着不知所终的方向祈祷……
关于残疾
……残疾,并非残疾人所独有。残疾即残缺、限制、阻障。名为人者,已经是一种限制。肉身生来就是心灵的阻障,否则理想何由产生?残疾,并不仅仅限于肢体或器官,更由于心灵的压迫和损伤,譬如歧视。歧视也并不限于对残疾人,歧视到处都有。歧视的原因,在于人偏离了上帝之爱的价值,而一味地以人的社会功能去衡量,于是善恶树上的果实使人与人的差别醒目起来。荣耀与羞辱之下,心灵始而防范,继而疏离,终至孤单。心灵于是呻吟,同时也在呼唤。呼唤什么?比如,残疾人奥运会在呼唤什么?马丁路得金的梦想在呼唤什么?都是要为残疾的肉身续上一个健全的心途,为隔离的灵魂开放一条爱的通路。残疾与爱情的消息总就是这样萦萦绕绕,不离不弃,无处不在。真正的进步,终归难以用生产率衡量,而非要以爱对残疾的救赎来评价不可……
五、课内阅读
看文章《关于信仰,关于残疾--史铁生》
看文章《宁静的史铁生》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概括课文前后两部分的要点。
2、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文章沉静、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审美鉴赏与创造:从把握文章的线索入手,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作者痛悔的心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悟作者有“生”到“死”的复杂情感,形成健康的生命观。体验“母爱”的崇高与伟大,形成正确的亲情观。
1、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
2、感悟母爱的崇高伟大,形成正确的亲情观。
本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过一些散文,掌握了一定的散文知识,但本文在思想上有一定的深度,学生要在课前预习中反复诵读,提高阅读能力。
一、导入
播放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简介贝多芬失聪而作此曲,并能扼住命运的喉咙,奏响人生的最强音。
请大家看看这个“人”字,你们知道它为什么会稳稳地站着吗?因为它有一撇一捺,因为它有两条“腿”,正是这两条腿撑起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健康的人。而著名作家史铁生,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属于他的世界轰然坍塌了,他一度失魂落魄,痛不欲生,但他最终勇敢地站了起来。那么,到底是什么给了他人生的支点,使他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史铁生,走进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学生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结构
1、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关系
2、第二部分:对母亲的追思,对母爱的理解。(过渡句:第二部分第一段)
三、师生互动,解读课文
1、“我”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进入地坛的?地坛呢?
提示:“我”——颓废、迷惘。(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地坛——废弃、荒芜、冷落。(我……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我”被社会遗弃,地坛被人们遗弃,所以我对地坛产生了一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感情。
2、“我”与地坛有怎样的宿命?
(1)我家与地坛很近。
(2)我与地坛有着相同的命运。(“园子”荒芜,“我”残疾)
(3)地坛顽强的生命力给了“我”重新生活的勇气,让“我”领悟到生命的内涵。
3、为什么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这给作者以什么启示?用自己的话概括。
提示:古园的荒芜冷落正烘托着作者的悲苦命运,也正是这荒芜但并不衰败的景象给予了作者对生活的新的感悟。阳光灿烂,昆虫活跃,露珠晶莹,草木丛生,这是生命力的展现;使我感受到即便在无情的命运之中,生命依然是一种顽强的存在,其前景照样会缤纷多彩。
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4、我在地坛里思考了什么问题?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了吗?
我该不该去死?(死,应该顺其自然)
我为什么要出生?(无须思考)
我应该怎么去活?(地坛的述说)
体验:生和死都是自然规律,对死不必急于求成
5、是什么给了”我“坚强活下去的勇气,它们有怎样的特点呢?
景物的特点:破败、荒芜、古旧。宁静,充满活力、生气,体现这古老的园子生命依然顽强,洋溢着生命的律动。
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从苦闷、绝望到充满希望的过程。正是地坛这种难以言传的包孕着永恒与瞬间、古老与新鲜、沉寂与涌动、博大与纤细的双重境界给了作家的心灵以强烈的震动。文章中的地坛概括地说,令作者感到的便是地坛在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幽深之中的那种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用文中的话即为:荒芜但并不衰败。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与文中对“蜂儿”“蚂蚁”“瓢虫”“蝉蜕”的描写比较语言的异同。
提示:均比较细腻,本文更深沉绵密。
6.“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提示:写出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永存的景象。这实际是在回答前文怎样活的问题——外在的环境是恶劣的,但生命是无法遭到破坏而发生改变的,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顽强的活着,你就能坦然地体会到人生的味道。
7、景物描写的作用
(1)说明地坛是破败、荒芜、古旧的,同时又宁静,充满活力、生气。
(2)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3)地坛是对“生命”和“世界”的解读,也是作者的解读,让作者获得新生。
8、为什么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9、母亲为“我”做了什么?她对“我”的关爱有什么特点?儿子在母亲身上读懂了什么?
送我上地坛无言目送艰难的命运
在家担忧我坐卧难安坚忍的意志
到地坛找我悄悄缓缓毫不张扬的爱
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韧的活下去,生存的意义、价值、在逆境中更加坚强
10、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升到月升,“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作者反复讲“母亲已不在了”充满了痛惜悔恨之情。
——物是人非
11、品味“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有过母亲的脚印”一句的含义?
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
四、课堂讨论[自选一个话题]
1、我们的生命完美无缺吗?我们应该怎样活着?
2、面对父母,我最痛悔的……
设计的话题均能和学生自身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有话可说;允许自选话题,又能尊重学生的个人情感爱好与偏向,在说话训练中体现教学民主思想;而口语交际训练更是引导学生对生命和亲情感悟进行内化与升华,在口语能力训练中体现人文的关怀。
五、课堂总结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结束语
人为什么活着?史铁生没有把自己悟得的答案昭告于世人。其实,离开了每个人特定的生活轨迹,离开了每个人独具的人生感悟,这样的答案近于废话。他只是说了,园神告诉他,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与福祉。而我想说,生与死之间有段距离,这就叫人生;怎样走过这段距离,这就叫生活。仅此而已!史铁生在文章的最后说:“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我说:要是有话我没说,史铁生,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话只适合收藏。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教材分析]
《我与地坛》是新教材的新课文,它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作者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种并非普遍性的事件落到了个体的头上,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判然有别,而他对这命运的承受也只能由他独自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对生命的沉思首先是属于他个人的心境内容。课文的第二部分则是有关永恒的“母爱”的话题,作者在无尽的追思中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另一方面,写母亲,实际是写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写作者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作者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作者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从侧重点上来说,课文的第一部分更注重“生命”的意义,而第二部分更注重“情感”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对“生命”的疑惑——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文章就在这样的一问一答中浑然一体。这是文章的精髓,也是课文理解上的难点。
从以上的角度考虑,对本文的教学目的设计上,侧重点在于对这样的“感悟”的理解上,在于通过这样的一次学习,学生受到的不光有语文能力上的训练,在情感上,在心智上,还可以得到更多的启示。
从单纯的教学角度来看:本篇课文超过7000字,是本学最长的一篇课文之一;教材同时将其确定为“自读”课文,在课时的安排上和文章的长度构成了一对矛盾;另外一个不利因素是,作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疲劳周期较短的现象;而课文说的是一个相对“沉重”甚至“沉闷”的话题。怎样在40分钟里将学生的注意力尽量吸引到课文本身上来,完成对7000字的文章的比较深刻的解读,选择一个有特点,有吸引力的教学切入点是确保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
作为自读课文,大部分的课堂活动还是要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鉴于本篇课文所涉及的特殊的“情感”意义,如果能让学生自己领悟,自己体会到,完成感情的自我升华,很显然比教师直接将所谓的“经验”“教训”告诉给他们要来得深刻得多。教师要怎样才能完成这样的“引路人”的角色呢?——问题,不停的,一环扣一环的问题,是将学生领到新境界的最佳途径之一。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前听音乐。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简介贝多芬:
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平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的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他曾这样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的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二、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加入中国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检查预习:
(一)给加点字注音:
剥蚀柏树()恍惚()隽永()
猝然()坍圮()恪守()隽秀()
(二)给加点字注音,并释词:
熨帖:意蕴:宿命:恪守:
亘古不变:窸窸窣窣:
四、听课文录音
五、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第二部分,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六、作业
1、熟记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悟
思考:
1、课文的题目是“我与地坛”,可课文除了写自己,写地坛之外,还写到了什么?(母亲)
2、课文中第一处同时出现这三个要素的句子是……?
第二部分第一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3、抽象概括贯穿全文的思路是什么?
明确:全文的总体思路是:追寻,解答。前半部分是追寻,后半部分是解答。
提醒学生注意第一部分中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去窥看自己的心魂。”这实际是史铁生在园中,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也就是说,这就是史铁生的“追寻”的“问题”,共三个:
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关于第三个问题。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
这个问题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如果师生找准了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么,就等于找到了一把解读这篇佳作的“钥匙”。可以说,如何面对命运是本篇追思的核心。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一)阅读第一部分回答
1、作者来到古园,说: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为什么这么说?(我对古园的深情,古园对我的意义)
2、“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此时才是我该来的时候?(地坛褪去昔日的荣耀,尽显沧桑时,一下子失魂落魄的我来了,与它相怜相惜)
3、“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什么?
明确:生命的暗示
4、“理解了地坛的意图”的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荒芜并不衰败。“蜂儿、蝉蜕、蚂蚁、瓢虫、露水”全都是弱小的意象,课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生存着,这显然也给了作者以启示,为了逃避来到这园子的作者是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的。
5、课文中象这样蕴涵着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什么地方?如何理解?
明确:六个譬如。
肆意雕琢不能改变
身体残疾精神不变
6、在园子中有了这么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终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1、为什么生;2、怎样活。地坛帮他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则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得,他精神跋涉得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母亲。在品析第二部分之前请同学概括
7、为什么要“独自”去?地坛可以给予作者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使作者要独自去?用课文的原文回答。
明确:“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8、作者要想看见自己的身影,而且还是“总是”去?用原文的回答。(“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9、他到底怎么了?他在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想要逃避?用原文的回答。(“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扩展]如果同学们自己遇上了这样的问题,会有怎样的心情,会怎样做呢?
10、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坛”可以让作者看见自己的身影呢?找出文中描写地坛的部分。(略)
11、这样的一个地坛给予了作者怎样的“启示”?用原文回答。(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而死也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
12、为什么地坛可以给作者这样的启示?分别用原文和[扩展]自己的话结合前面的景物描写回答。(“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地坛中的卑微的草木昆虫,他们并不在意自己的栖息地的荒芜,都在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着,并且因为他们的存在倒时地坛不再衰败。正是这些原本不引人注意的现象让作者发现了原来不曾想过的朴素的道理。)
13、读“剩下的……”一部分内容,体会作者写出的园子带给我的不尽的味道。
(这是以景写味,感悟到的生命的意味、生存的意味,则在后文充分加以表现)
(二)阅读课文景物描写部分,讨论:景物描写的作用
景物描写,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请看这一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这不是写出一种永恒吗?
(三)小结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写地坛,从自己与古园的缘分写到古园本身,写到自己在这里的思考以及从思考中得到的对生命的感悟。
作者讲述在残疾之初,自己悲痛欲绝的心情,渺茫暗淡的前途,以至于一次又一次在死亡恶毒边缘徘徊,然后偶然走进了那个与自己同样荒芜的园子。这座古园映照了作者内心的苦痛,理解作者迷茫的心情,也使作者从中受到生命的启示。石门中的落日,寂静却安详;高歌的雨燕,苍凉却又张扬着生命的多姿多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似乎讲述着青春的童话。还有那些小昆虫,那满园子的草木,虽然生长在这落寞的原子里,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所以作者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正是这不衰败的原子,成了作者生命的一部分,引发他对生命的思考。
他思考了什么?第一,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是不是就此一死了之?第一,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了?是不是就此一死了之?第二,我为什么要出生?第三,我应该怎样生活?对前两个问题,在这静静的原子里,作者“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想了好几年”,最后终于想明白了,于是对生与死的问题也就释然了。接下来,最关键的几怎样活下去,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活下去。在这个问题上,原子里的生命给了他启示,他从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战胜了消极颓废的思想,促使他走上了文学的道路,坚定地迈上了新的人生道路。
这部分描写细致,感受深刻,写得深沉而令人新碎,执着而引发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三、作业
找到全本《我与地坛》,通读全篇。抄写第三部分的一段文字(已删节,见下),背诵,并在写作中仿写。
“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春天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杨花;夏天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秋天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以心绪对应四季呢?晴天是卧病的季节,否则人们不易发觉春天的残忍与渴望;夏天,情人们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失恋,不然就似乎对不起爱情;秋天是从外面买一棵盆花回家的时候,把花搁在阔别了的家中,并且打开窗户把阳光也放进屋里,慢慢回忆慢慢整理一些发过霉的东西;冬天伴着火炉和书,一遍遍坚定不死的决心,写一些并不发出的信。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这样春天就是一幅画,夏天是一部长篇小说,秋天是一首短歌或诗,冬天是一群雕塑。以梦呢?以梦对应四季呢?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的,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却内涵着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感,包孕着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让作者感受到时间的永恒魅力,时间的永恒和历史的沧桑衬托出个人遭际的微不足道,它使得一切痛苦都失去了分量而又从反面使一个不幸的人得到解脱。知道了自己的最终归宿,作者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既然谁也摆脱不了一死,所以一切追求都失去了意义,可是,一切的消极颓废不是同样也失去了意义吗?上帝留给我们的,只有好好的活着。”
第三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阅读课文第二部分,体验母爱。
(一)读第二部分3、6、7段,概括母亲的爱的特点?
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平凡得让人熟视无睹。有谁能象史铁生那样用心体味母爱呢?更多的时候,母爱都是从我们身边默默地流走,熟视无睹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我们没有发现她,她当然毫无怨言,可是,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体验到母爱应该是多么大的不幸呀!我们丢失了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
(二)分组概括母亲的形象
明确:2、3、8段。善解人意、疼爱、理解、体谅、宽容、痛苦、担忧、惊恐、默默承受、坚忍、——
(三)思考讨论
1、在(二)1段中,作者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你能具体说一下吗?你曾无意中甚至说因为自己的所谓个性,所谓逆反心理故意竟给母亲出过难题吗?“难题”是哪些?体会其中的意味。用课文的原文回答。
明确:她知道……她知道……她知道……她又担心……她只是不知道……母亲的善解人意,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理解、体谅、宽容。对比以及后面的内容则表现母亲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
2、母亲是怎样面对这样的“难题”的?用原文回答。(“这苦难只好我来承担”)
3、从母亲对待“难题”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用课文的原词组合回答。(一位疼爱儿子,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这样的一位母亲给作者留下了什么?用课文原文回答。(“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5、再回头看看前面的那个“遗留”的问题,谁能给出他的答案?(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作者生存的启示: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忍的活下去。这正是回答作者“怎么活?”的疑问的答案。)
6、文章是如何来写母亲的形象的?为什么这样写?文中几次出现“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之类的话,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并不是直接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爱展开。反复写表明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文章更加动人。也更自然。
7、读“有一回……”一段,体会其中的意味。
(以我的“设想”,描摹母亲在痛苦、担忧、惊恐、不安,默默承担着苦难。我的设想与我的自责,表现了对母爱的深切理解!此段中,作者读懂了母爱,而读者,也读懂了作者)
8、作者与作家朋友谈到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时,认为朋友的想法过于简单天真了,联系作者发表第一篇小说后的想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明确:通过对比突出母爱的伟大,突出了母亲苦难的命运,也加深了作者痛楚、自咎、思念的情感。诵读第五段。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9、作者读懂了母爱,理解了母亲的痛苦,也理解了母亲的命运,体会到了强烈的爱与痛交织的情感,母亲的命运给了作者什么启发?
明确: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坚强。
10、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在最后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请集体朗读。
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11、[拓展]在这些“想到”的内容中,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最后一句:“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我们怎么来理解这些“脚印”“车辙”“我”“地坛”以及“母亲”的关系?
明确:处处的脚印,也就是处处的关爱与牵挂。暗示出我的成长处处都离不开母亲的启发,就如同是地坛给予作者的生命的启示一样,在作者的心里,母亲已经和地坛融为了一体,和作者的坚忍果毅的生命融为了一体。
12、第二部分写母亲是为什么?
明确: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三、小结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写母亲。他爱地坛,更爱自己的母亲,尤其体会到母亲的痛苦与无尽的关爱以后。
开始,尊重是不理解母亲的,只是时时刻刻在想着自己不幸的命运;等到他真正读懂母亲,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是要加倍的“以后,母亲却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于是就有了执着对母亲重新认识,以及对母爱的更加细心的体察。
执着表达的对母亲的爱是深重而沉痛的。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因为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忽然截瘫的儿子,尽管她情愿截瘫的自己,可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于是她只默默地承受,用无私的母爱包容着饿儿子的一切,她只好一天天地熬,慢慢地等,等待儿子走出阴影。但是她终于没等到。儿子成功之日,多么渴望和母亲一起分享。儿子第一次这样为母亲想,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于是,他又摇着轮椅来到这古园,他反复地想,为什么母亲不再等两年?他埋怨上帝的不公;他反复想着同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就像他当初反复思考生命与死亡一样。这时候,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他心中“渗透得深彻”,而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他的印象中“愈加鲜明而深刻”,从而使他对母爱有了更深的体会,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
四、拓展
(一)阅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文章见《考之韵》),进一步解读母亲。
(二)在读完这篇文章后,同学们对“苦难”及“人生”又有什么新的感悟呢?我们到底是为什么而活?怎样的活?
(三)听歌曲(满文军《懂你》)进一步体会母爱。
五、作业
周末回家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用心灵解读父母的爱。模仿史铁生的语言与风格,注重展示内心世界,注重抒情和议论,把父爱或母爱用心灵记下来。
附:板书设计
地坛荒芜、古旧、沉寂
一、写“我”与地地坛坦荡、新鲜、顽强
坛非同寻常的关系地坛给我启迪、慰藉、生命
母亲对儿子的关怀
二、写“我”对母儿子对母爱的感悟
亲的追忆和眷念“我‘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我‘母亲的深深怀念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设想】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史铁生照片及地坛图片导入新课。
二、学生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三、指导自读:
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
颓废、迷惘
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四、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五、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地坛离我家很近: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近: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六、自由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七、作业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
2、预习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
⑵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
1、筛选信息,理解作者对生命感悟的内容;
2、学习本文寓情、理于景的写作方法;
3、评价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死和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在景物描写中所传达的对地坛的情感和对生命的逐步理解。
三、教学设计
1、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2、媒体设计:powerpoint课件演示
3、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语设计
课前听音乐。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学生回答:《命运》,贝多芬。
引入: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已经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写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生活中像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命运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
2、作者简介(幻灯片)
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这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
3、解题
介绍地坛(幻灯片)
(1)有关地坛的图片:方泽坛
(2)文字介绍:地坛,又称方泽坛,建于明代嘉靖九年,整个建筑群呈方型,象征大地,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地的场所。课文第一部分写了史铁生在地坛的所见所闻与所思。
过渡:他有什么见闻?
生找出集中写古园风景的段落(3、5、7)
4、研习课文
(1)出示“曾经”的地坛和“现在”的地坛,请学生概括各自的特点。
曾经:浮夸的琉璃 炫耀的朱红 高墙 玉砌雕栏
现在:剥蚀 淡褪 坍圮 散落
明确:辉煌→荒芜(幻灯片)
(2)“我”第一次来到地坛是怎样的心情?
明确:失魂落魄。地坛的变化就像作者从“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而地坛外形的“荒芜”刚好与作者“失魂落魄”的心情相吻合,所以“我”与地坛一见如故。
(3)进入地坛以后,作者发现它除了“荒芜”还有什么特点?(原文回答)
明确:荒芜但并不衰败。
(4)哪些景物体现了“不衰败”?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明确: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草叶;作者写了它们的动态。
(5)当时的“我”处于怎样的状态?
明确:“几乎什么都找不到”——被社会遗弃,生存面临危机,这样的时候最容易想到死,他为了“逃避”而来到地坛,但地坛让他感受到了勃勃的生机。
过渡:以后15中他常常来,发现地坛对他的意义远不止这些。请学生朗读第七段。
(6)“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有些东西”指的是什么?
明确:与“形体”相对的古园的“神”——永不改变的、生生不息的精神。
(7)是哪些东西体现了古园的“神”?(朗读有关内容)
明确: 落日的灿烂
雨燕的高歌
孩子的脚印
苍黑的古柏(幻灯片)
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气味
秋风里落叶的味道
配音朗读相关内容。
教师概括:人们可以改变古园的外形,但它的精神不能改变;命运可以夺去“我”的双腿,但不能夺去“我”的意志。古园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正是激励作者勇敢地面对不幸,采取积极人生态度的取之不尽的源泉。作者的灵魂已皈依地坛,地坛成为一个精神的家园。他说,“所以我常常要到园子里去。”(幻灯片)
(8)由上述内容整理出作者“对地坛的感情”和“对生命的态度”两条线索:
亲近→喜爱→皈依
颓废→豁达→顽强
(9)在这样的一个古园中,作者思考了哪些问题?(幻灯片)
明确:为什么生?怎么活?
(10)双腿的残废,使得史铁生一切的理想、一切的前途都化为泡影,所以他一心想死,但这个时候,地坛勃勃的生机冲散了他想死的念头。史铁生说,他还要感谢卓别林大师,“卓别林”在电影《城市之光》中救起一个要自杀的少女时说了一句很棒的话:“你着什么急呀?”这句话史铁生一生都忘不了。用幻灯片出示该材料,请一生模仿卓别林的语气——喜剧大师对死亡的幽默感。史铁生也具有这种幽默感,请学生找出类似的表述并齐声朗读:
“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11)请学生分析这段话的含义
讨论明确:不必急着死;不必害怕死。
(12)第二个思考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得了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人伴随,原文的二、四、五三部分作者超越自身,写来到地坛的其他人。他发现这世上有许多人在受命运的捉弄,在承受不同的苦难,而不仅仅是他一个,特别是苦难而伟大的母亲,教会了他怎样去面对苦难,怎样去生活。
(13)请学生自读读本中的相关内容,讨论地坛人物及他们对作者的影响。
5、总结:放音乐《命运》
和史铁生相比,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幸福的,因为我们都是完整而健康的人,所以,请珍爱生命,珍爱健康。假如有一天你遇上了苦难,也请记得史铁生曾经说过:“无论多么痛苦,也要勇敢地活着,而且要活得有意义”。(幻灯片)
6、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
史铁生
对地坛亲近→喜爱→皈依
对生命颓废→豁达→顽强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捕捉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中的启悟点、动情点;探究作品的精髓。
2、过程与方法
探究情景关系,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点评精彩描写,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生命的意义,感受深沉的母爱。
教学重点难点
地坛、母亲给我生命的启示
教学方法
讨论,领悟、鉴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双耳失聪后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海伦·凯勒生活在黑暗无声的世界里,凭顽强的毅力演绎了《我的故事》,张海迪坐在轮椅上,用精湛的医术为他人减轻痛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的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美国著名短跑运动员卡尔·刘易斯和他会见时曾说,你是真正的强者,你比我强大。
作者曾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去向。”这是对他作品最好的注释。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感受作者的心,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二、课文研读
(一)、阅读全文,感知文章内容,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理清文章的思路。
明确:一、我与地坛—————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
二、我与母亲—————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二)研读第一部分
1、提问:第一部分有几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三处。第一处特点是破败、荒芜、古旧。第二、三处特点是宁静,充满活力、生气,体现这古老的园子生命依然顽强,洋溢着生命的律动,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
2、文中地坛的景物描写,折射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态?
明确:史铁生在二十岁时下不幸瘫痪,痛苦万分,他在一段时间里精神几乎崩溃。正是在这不寻常的心境中史铁生来到地坛。地坛由此而成了作者生命的组成部分,作者在几处景物描写中深情地抒发了这种人与对象物我不分的情境,如诗如歌,专情、美丽、伤感而又带禅意。对四季的不同感受喻含对生命的不同的理解,而这不同的理解又一一与园中的景物相应。
我为什么喜欢并经常去地坛?
明确:在人口密集的喧嚣的大城市,有这宁静的世外桃源般的地坛,正是作者当时需要的环境,它为作者提供了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3、提问:作者是怎样将“我”与“地坛”联系起来的?
明确:
地坛————我
荒芜冷落————失魂落魄
并不衰败—————珍爱生命
一座废弃的古园————一个残废的青年
肆意雕琢————双腿残废
有些东西不能改变————精神不便
地坛与我,心理相符————由繁盛到废弃;情景相宜————残损中有生机;气氛适宜———宁静、古老,适于思考。“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中,我与地坛是有缘分的,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荒园的破败烘托了落魄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荡却让“我”感到万物盛衰皆自然。地坛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接纳了我。荒芜不衰败,生命永恒。
4、十五年来史铁生思考的问题究竟有哪些?
明确:第一,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了?是不是就此一死了之?
第二,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我应当怎样生活?这是作者思考的“心魂”。
5、作者思考的结果如何?引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第一个问题,作者思考了,终于领悟到“死是一种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就是说,对于死,应该顺其自然。
第二个问题的感悟是,“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也就是说,“我为什么出生”,这是一个无须思考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也是文章的核心问题,“我应该怎样去活?”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命运的冷酷、残忍、不公。
对于这个问题,第一部分作者没有给我们清晰的解答,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达到托物言志的目的。比如,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小生命活跃其间。夕照的灿烂,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气味等等,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人生应该有所作为的信念。
地坛是作者的人生上的导师。他用自己的历经沧桑,荒芜并不衰败来开导作者,提高作者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6、作者瘫痪后,在十五年漫长岁月中,由“失魂落魄”到小说获奖,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这样的变化,与地坛这个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文章景物描写的作用;
2.感悟作者珍爱生命、自我救赎的人生态度。
学情分析:
学习《我与地坛》学生需要从中理解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地坛给我的生存启发。高一的学生在认知上,对情感的理解、语言的运用和精确表达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能够体会生命的涵义。
教学重点:
地坛和母亲对我生命求索的启示
教学难点:
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与死”的思索。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教学过程:
一.预习环节:
1、识作者轮椅上的文坛硬汉史铁生(1951—),当代作家。北京人,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后因病转回北京,后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突发脑溢血逝世。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他是一位对生命特别有感悟的作家,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残疾人命运的关注。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代表作有《我与地坛》《务虚笔记》《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天的玫瑰》《合欢树》等。其中《我与地坛》《务虚笔记》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对强者而言,磨难也能成为礼物)
2、知背景作者在那金子般的21岁时忽然失去了双腿,我们能充分理解他的极端痛苦的内心:“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地坛的树荫和夕阳笼罩着史铁生绝望的身影,他在这里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静想苦思,想关于死的事,想了好几年。在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作者获得了对生命的一些新的理解,从而走出了残疾自伤的阴影。(实际上,他比所有拥有双腿的人,都要更加健全,也更加崇高。)
3、补充材料
①地坛地坛公园又称方泽坛,是古都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地坛公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占地37.4公顷。公园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地坛公园有方泽坛、皇祇室、牌楼、斋宫等著名旅游景点。1984年被评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百度百科)(很多人说:到北京可以不去长城,不去十三陵,但一定要去看一看地坛。)
②史铁生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
③史铁生名言※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要么在恶梦中醒来,要么在美梦中睡去。
※当白昼的一切明智与迷障都消散了以后,黑夜要你用另一种眼睛看这个世界。※不应该因为现实的不满意,就迁怒于那亘古的梦想,说它本来没有。※对于心灵来说,人奋斗一辈子,如果最终能挣得个终日快乐,就已经实现了生命最大的价值。
※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四、基础知识梳理
1.记字音坍圮熨帖()宿命()蝉蜕窸福ǎ┴ü挪槐?()隽永()倔强()嘈杂()假期()玉砌雕栏()独处()捋着()焦灼()荒芜()剥蚀()
2.识字形tuí墙()kè守()教huì()cù然()
3.积成语.
亘古不变意思是从古到今,没有变化。
坚忍不拔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历尽沧桑历,经历;沧桑:沧海桑田,指变化很大。形容饱经忧患,经历了许多变故。声名狼藉形容人的名声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狼藉(jí):乱七八糟。失魂落魄形容极度惊慌、心神不宁的样子。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环境。临:到、来。
二.课堂研读教材:
学习活动一:读文本,探究地坛给予“我”的人生启示(学生读文,交流,分享)
1.文章标题是《我与地坛》,那么在作者笔下,地坛具有怎样的特点?
2.“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3.“我”与地坛有哪些相似之处?
4.地坛给了“我”怎样的人生启示?(重点品味景物描写)第一处景物描写“剥蚀”“淡褪”“坍圮”“散落”这几个动词中暗含了对比,400多年前的地坛和400多年后的地坛对比,20岁之前的“我”和20岁之后的“我”对比。不用常规句式(如“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剥蚀了”)表达,却把这些动词提前,与“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句子结构一致。突出了园子的“荒芜”和“我”的残废。地坛荒芜冷落被人遗弃,“我”双腿残废被社会抛弃,二者有着相同的命运,有着“宿命”的味道,这是“缘分”。地坛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也让“我”看到了人生的真相。第二处景物描写抓住:蜂儿、蚂蚁、瓢虫自得其乐蝉蜕、露水、草木各显其美——“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园子里处处、时时都洋溢着生命的律动,那些卑微、弱小却生活得精彩的生命向史铁生昭示着:活着是一种权利,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对于这仅有的一次,我们应该好好把握。“园子荒芜单并不衰败”这一句对园子的概括实则包含了他对生命的理解:人虽残废却不应该颓废。应该说作者此时听到了生命的召唤,有了生活的希望和勇气。这是值得庆幸的事,只是这一信念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园中的那些小生命可以告诉我们作者历经了怎样的苦痛与挣扎。“猛然间想透了什么”的蚂蚁,应该是作者在某一瞬间悟出了什么吧,“寂寞如一间空屋”的蝉蜕,也许是觉得自己和这蝉蜕一样空空如也!也许是新生的获得也必须像蝉一样历经蜕壳的煎熬吧!那“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的露水,小小的一滴露水竟能摔开万道金光,人该如何?也许是即使马上面临死亡也应该精彩地度过,而不是消极等死。还有那些草木,它们“竟相生长”“窸窸父片刻不停”,野草不是一岁一枯荣吗?可是到了它该展示旺盛的生命力的季节,它便尽情地发出那些动人的声响。总而言之,从这些景物之中,我们看到作者时而对生感到困惑,时而仿佛想透了些什么,时而可能面对双腿自哀自怜,但最终还是从园中不论大小都活得自由自在的生命中看到:活着是每一种生物的权利,而且要活得精彩。
3、第三处景物描写(齐读六个“譬如”领起的句子)讨论这一段景物描写的含义。明确:落日将地上的坎坷映照得灿烂一群雨燕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苍黑的古柏镇静地站在那儿暴雨激起草木和泥土的灼烈而清纯的气味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的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像石门落日那样活着,即使即将下沉也要将地上的每一个坎坷照得灿烂,生命的最后光辉依然绚烂夺目;像雨燕那样活着,勇敢迎击风雨的挑战;像孩子们那样快乐地活着,在冬雪覆盖看不到一点生机的时刻,用脚印来讲述生命的触角正在不断延伸;像巷中的古柏一样活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偕忘,坦荡自如。地坛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可它那种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感和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是谁也不能改变的。它形体可变,可活力永存,它象一位智者,不动声色地启示作者从颓废中振作起来。
小结一景物描写要注意的两点
1.抓住景物特点
2.关注景物暗示
学习活动二:文章标题是“我与地坛”,第二部分却写了母亲,读文思考:1.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在我残疾后,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
3.“我”从母亲身上收获了怎样的人生启示?(重点品味)抓关键句:“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母亲与地坛融为一体,一起融入了我的生命。阅尽沧桑的地坛以宽阔的胸怀静静地接纳包容了曾经痛不欲生的我。历尽苦难的母亲以聪慧坚忍的关爱默默地理解容忍着茫然失措的我。地坛像一个悲天悯人的智者,荡涤着我的灵魂;母亲是一个聪慧而坚忍的女子,指引着我的人生。没有地坛我不知道该不该活下去,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没有母亲我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至此,完成了作者对生命的解读,对母爱的诠释。“我”与地坛,“我”与母亲,地坛与母亲,融为一体。
小结二叙事抒情、说理
1.关注人物言行、心理
2.抓住细节三、总结全文(解惑提高)(一)梳理景物描写的作用:
1.衬托作者的心境;
2.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静、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3.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的解读(二)感受作者启示,领悟人生哲理一座经历了400多年风雨的古老而又神圣的地坛,一位仅走过49个年头的苦难而又伟大的母亲,一个双腿截瘫用时间思索生死的史铁生,一篇倾注真情影响了无数人的《我与地坛》,告诉我们:人生之路多坎坷,可苦难不是逃避生命的借口,而是一种灵魂的磨炼。
四.评测练习
(任务群阅读与实践)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材料一①月31日凌晨,著名作家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消息传来时,新一轮的冷空气正席卷神州大地,瑟瑟寒风中,大片的雪花正在漫天飘飞,路旁的松树、冬青的枝叶也低垂着。②史先生是我最敬重的作家之一。读他的第一篇文章是《我与地坛》,这篇散文我读得很慢很认真,前后读过三遍,这篇文章里,史先生用平实的文字平静而低调地叙述自己的心路历程,他从自身出发,对存在的信念与生命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与思考,文中的母子情深令人动容。在文章里,他坦承当初的颓废与迷茫,“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地坛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他平静地回顾当初的心理挣扎,“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便决定活下去试试。为什么要活下去试试呢?好像仅仅是因为不甘心,机会难得,不试白不试,腿反正是完了,一切仿佛都要完了,但死神很守信用,试一试不会额外再有什么损失。说不定倒有额外的好处呢,是不是?”他这样阐述自己最初的写作动机,“为了让那个躲在园子深处坐轮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哪怕那时再去死呢也就多少说得过去了。”他的写作状态近乎痴迷,“中了魔了,整天都在想哪一件事可以写,哪一个人可以让你写成小说......中了魔了,那时我完全是为了写作活着。”像一位邻家大哥把真实的心迹娓娓道来,把真切的心灵感悟与千万读者分享。《我与地坛》带给我们对生命的思考与生命价值的触动,是亲切而深刻真实的。(节选自《难忘生命里的那一缕馨香》)
材料二
①曾几何时,我们的这个时代是那么的喧嚣,曾几何时,我们的作家是那么的浮躁,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却绝然不同,他以他的方式给这个尘世带来一缕缕的芳香,让我们沉醉其间,又像是带来一颗仙果让我们品尝,口齿存香间,体悟到生命的尊严和壮美。《我与地坛》,在解读着生与死的庄严话题;《我与地坛》,又在咀嚼、品味、诠释、超越着苦难。
②不同于一般以写作为生、为稻梁谋的作家,史铁生的作品已经不单是仅供欣赏的文学作品了。他的文字渗透了自己的生命体悟与感受,是在以灵魂撞击灵魂。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既摧残了他,又成全了他。就象珍珠之于蚌贝,那原本就是因砂砾异物折磨而分泌出来的。这样的写作充满了一种向死而生的悲壮,充满了一个男人性格中全部的软弱与刚强。他常常说自己每天都在面对死神,死神多次吻上他冰凉的额头,却又屡屡飘然离开。
材料三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最感人处,正是写他在地坛待得过长时,母亲如何为他担忧。那时他的母亲还在,而我的母亲已经不在了,我只能在地坛荒园中孤独地漫游。共同的念母之情使我与史铁生心心相印,对他的《我与地坛》和《秋天的怀念》情有独钟。我似乎记得当年在地坛徘徊时,曾经见到过坐着轮椅看书的史铁生的身影......直至今天,史铁生仍然是巨大的鼓励,鼓励我继续在“费力不讨好”、却使自己感到深切和明净的“纯文学”路上走下去。(节选自《地坛精魂》)问题:三则材料都写到《我与地坛》,请分析《我与地坛》给作者的启示分别是什么?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0
教学目的:
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品味散文语言,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点:
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散文语言的品味。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人的生命是异常的脆弱,人生路上又不可能始终艳阳高照。所以,当病痛、甚至是残疾等不幸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之神对你极尽捉弄时,你将作出何种选择?因为我们还没有这样的经历,所以还很难作出抉择。那么,就让经历了风雨的史铁生来告诉我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中挣扎而出的脚步吧。(板书课题)
二、解题:“我与地坛”,根据我们的阅读经验,可能写“我”与地坛的一段经历、一种关系、或由此而来的一种感悟。因此,我们对本文的研习大致可以由此而展开。
三、初读感悟:(学生带以下问题快速阅读文章)
1、“我”去地坛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教师补充关于史铁生的经历: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三年后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黄金年华,正是生命力旺盛之时,却不幸残疾了,这打击有多大啊!在最初的那些日子里,他的精神几乎完全崩溃,是否生存下去成了他不能回避的严峻问题。
因此,他当时的心态应该是痛苦、消极、颓废。去地坛的目的就是逃避。
2、作者看到了怎么样的地坛?
明确:①“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的自在坦荡。”(荒芜、破落)②“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③“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3、作者对地坛总的感受:(学生总结)“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4、这种感受显示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明确:同一景物在同一人眼中有不同的感受,其主要的原因是他看景物时的心态不同。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荒芜”是因为当时作者正遭受沉重的打击,一下子还难以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心情极为悲观失落,用作者的话就是“失魂落魄”的状态,“他在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这样无论如何眼前都不可能有美景、有生机。正像杜甫的“感时花溅泪”。
后来,随着时间的过去,思考的深入,同时由于园中景物对他心灵的启发:地坛也有创伤,地坛昔日有何等的荣华,连皇帝每年都去祭拜!现在无人关注,而且还有一些肆意雕琢它的人,可它仍然沉静、安详的呆在那里。这能让作者联想到自己,他并不是唯一的受苦者。他终于明白:“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剩下的问题是怎样活的问题”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这样他于园子中的“荒芜”重新看到了生机。他的生命也重新迎来了新的春天。(补充)他成了20xx年“感动中国”的侯选人。原因在于他在过去一年发表的一组散文《病隙碎笔》。作者说“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时间写点文字。”这组散文写于作者在患了肾衰竭后生活于一个又一个的手术之间。而在两个手术间的那一段空隙,是作者清醒的,真正能控制自己大脑的时段,于是他写下了一些文字,关于生活,关于命运。这就是史铁生,一个敢于与命运不屈抗争的史铁生。
四、课外拓展:通过回顾已经学习过的海子和川端康成,由学生自由阐发对生命的认识,尤其是对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的认识和重新定位。
五、精读品味语言:
1、地坛对作者的影响无疑是巨大而深刻的。目前,作者显然已经感受到了,那如果你是作者,面对此景,你能感受到什么?请你找出文中有关描写地坛的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句子,谈谈你的感受。(示例如下)
①“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像小雾一样,给人以一种美感,给人以希望。
②“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想好了才去做,想好了马上去做。这对作者启发很大,今后他也要去做了。
③“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蝉脱皮的时刻是十分痛苦的,但它仍然坚持住,于是它完成了再生,于是它得以飞翔,这会对作者摆脱旧我走向新生有启示。蝉蜕皮的过程虽然是痛苦的,有纪念意义的,但它并不留恋过去,而是勇敢地飞向新的高度。
④“露水在草叶上流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露珠这样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断积蓄自己的能量,然后在合适的时间展现自己的美。(其它内容略)
2总结品味语言的原则:结合作者的心境和描写对象的特征,展开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当然,我们自己写文章,尤其是借景抒情的文章,也同样如此。
六、作业布置:预习本文第二章节,注意对语言的品味。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1
教学步骤
1大家都知道《命运》交响曲是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所作,但是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这惊世之作竟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象贝多芬这样勇于抗争命运的人很多。如海伦,霍金,张海迪。等等,他们身残志坚,一如中国那古话中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也是其中的一个。
2,简介作者: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6岁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现为专业作家,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秋天的怀念》,《合欢树》等等。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多媒体2)
3,师:文章很长但通过小标题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文章讲了两方面的内容,那么是哪两部分?
(明确:第一部分是我与地坛,第二部分是我与母亲。)(多媒体3)
师:可以说作者对于地坛和母亲的认识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逐渐地想要去解读且渐渐读懂的过程,是一个懂“你”的过程。下面就让我们先去解读一下文章的第一部分。我称它为:懂你——地坛,“我”的人生导师(出示图片2:地坛,又名方泽坛。始建明朝嘉靖年间,乾隆时又加以扩建,与天坛,月坛,日坛同为清王朝祭祀的处所。)(多媒体4)
4,师:在作者身体、心理、精神都陷入无尽的痛苦、无奈与无助之中时,他经常做一件什么事情?(多媒体5)
(明确:在他最痛苦的时候,他会经常摇着轮椅去地坛。)
5,师:那为什么作者不去别的地方而去地坛呢?(多媒体6)
(明确:因为他们之间有共同点。地坛被历史废了而自己也被生活摆布成了残废。他觉得自己与地坛有同病相怜之感。“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6,师:那么,作者在地坛当中看到了些什么呢?(多媒体7)
(明确:体现于课文第3,5,7段)
7,师:那么我们就以第5段为例来分析以下地坛景物的特点。谈谈你的感受。(多媒体8)
(明确:在第一部分第5段,作者写道:“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像小雾一样,给人以一种美感,给人以希望。蚂蚁摇头晃脑地捋着胡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想好了才去做,想好了马上去做。这对作者启发大,今后他也要去做了。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蝉脱皮的过程虽然是痛苦的,有纪念意义的,但它并不留恋过去,而是勇敢地飞向新的高度。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来的响动,片刻不息。”弱小的生命,甚至连生命都算不上的露水仍然勇敢顽强的活着,由此使作者感受到了小生灵们生命的顽强,时时、处处都洋溢着生命的律动。作者看到了地坛的生机,唤起了生活的信心。
8,师:正因为有了这些生机勃勃的景物,作者说了一句话——“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9,师追问:那么,这些生机勃勃的景物,这个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又给了作者怎样的启发?(多媒体9)
明确:作者领悟到:①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
②作者还明白了:死亡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关键是如何活下去。
10师:作者在这里以沉凝而富于哲理的语言告诉我们他经过几年的思考,终于在生死问题上作出了明智的抉择。当年,他在21岁的时候,“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可以想像他所遭受的打击有多么巨大,他内心的痛苦有多么深重,特别是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他自然想到了死。然而他最终选择了活。因为他想通了,人从出生的时候就都是注定要死亡的,所以死就成了“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换句话说就是,应该考虑的只有怎样好好活下去的问题。:“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十五年来的事实也证明了他的抉择的正确性。他努力读书,苦练写作,终于成功,连连获奖,他成了20xx年“感动中国”的侯选人。这就是史铁生,一个残疾但并不消极(多媒体10)的史铁生,一个敢于与命运不屈抗争的史铁生。
11,师:“地坛这一座荒园,正是以它特殊的环境解决了作者特殊的问题,作者对于生与死的了悟正是得益于地坛和谐、宁静的自然关系,地坛是作者栖息的精神家园,是作者人生的导师,是它给了脆弱如纸的作者活下去的勇气。那么,除了地坛,作者还拥有生命中的其他支点吗?
(明确:母亲)
12:下面我们就一起去解读一下母亲。我们称它为:懂你——母亲,“我”生命的另一个支点。(多媒体11)
师:对于一个在风华正茂的年龄上被夺去双腿的人来说,他肉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摧残是难以言喻的。因此,此时的他最需要的是有人在精神上给他勇气和鼓舞。那么,我们来看一下:母亲给了儿子哪些精神上的关爱?你能找出这些感人的细节,有感情地读读它们并说说它们的好处吗?请同学们讨论并归纳一下。(多媒体12)
(明确:体现于课文第2段,第3段,第8段)板书:1、送“我”上地坛:无言目送2、在家担忧“我”:坐卧难宁3、到地坛找“我”:悄悄缓缓理解
13儿子去地坛,然而真正受煎熬的却是母亲,当这位在空落的白天和不眠的黑夜中心神不定、坐卧难宁时,她开始上地坛寻找她的儿子。这也印证了一句话“儿子的痛苦在母亲那儿总是加倍的”。下面就请全体女同学朗读第2部分第8段,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深沉的爱。(全体女同学齐读)
14,师:可以说,母亲的每一个举动都表现了母亲对儿子那份深沉的爱,那么对于母亲的爱,儿子读懂了吗?(多媒体13)
(明确:读懂了!)
是母亲活着的时候懂的呢还是……?
(讨论并归纳:是在母亲去世之后才懂的。是啊,当儿子真正懂得母亲的时候,而母亲已经不在了,儿子只能在深深的忏悔和内疚当中咀嚼着母亲沉沉的爱,我想请全体男同学读一下第2部分的第7段,老师希望你们不要做“倔强而羞涩”的男孩,让你们的母亲伤心难过。(男生齐读第2部分第7段)
15,师:是啊,当儿子真正懂得母亲的时候,而母亲已经不在了,这对儿子而言是一个永远都无法弥补的遗憾,是一个无言的结局,是一个欲哭无泪的故事,儿子只能在深深的忏悔和内疚当中给母亲下一个中肯却又哀伤的定义。那么,儿子给母亲下了一个怎样的定义呢?
明确:①这是一个“活得最苦的母亲”;
②有“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
16,师:这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母亲,她自己患有严重的肝病,可是她从来都没有把自己的病痛放在心上,在她临终之前她还努力的要说服儿子,要推儿子去北海看看菊花。这样伟大的母亲并不只有史铁生的母亲,她们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就去认识一下她们。(多媒体14)
①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饥饿、贫穷、疾病笼罩着中原大地。有这样一位母亲,她已经是奄奄一息了,她的意识开始模糊了,可是她怀里婴儿因饥饿而发出的啼哭声却又把她的意识唤了回来,她毫不犹豫的把自己乳头塞进了孩子的嘴里;孩子满足的吸吮着,小手还幸福的搭在母亲干瘪的的乳房上,可是他不知道即将枯萎的生命之泉又怎能再涌出甘露,他更不知道自己的每一下吸吮都将给母亲带来怎样的痛彻心扉……然而,我坚信这位母亲一定会告诉你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她是一位母亲。
②还有一位母亲和史铁生的母亲一样,都有一个残废的儿子。有一天,懂事的儿子在方便的时候忽然闻到了一股甜甜的味道,儿子顿时惊呆了,他知道这对于一个残疾人而言将意味着什么。母亲看到这一幕,立刻明白了,她端起便盆就往外走,不一会儿,她跑着进来,兴奋地喊道:“儿子,你没得糖尿病,妈尝过了,一点都不甜……”儿子呆住了,半晌才颤声问道:“妈,你不嫌脏吗?”母亲摇了摇头说:“因为我是你妈啊!”
17,总结:
母亲为我提供了地坛,地坛向我提供了生机,生机为我带来了成功,成功为我提供了母亲的骄傲。可遗憾的是最后一环断裂了。(多媒体16)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私的爱,母亲不仅孕育了生命,更重要的是为生命成长护航,母亲总是把最无私的爱给各自孩子的同时,毫无怨言的,不求回报的慢慢变老,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不要等到失去才去体会她的珍贵,好好地爱我们的母亲吧。但愿我们都能对母亲健在时,对于母亲心怀感恩,好好的孝顺他们!
19,[能力拓展]在读完这篇文章后,同学们对“苦难”及“人生”又有什么新的感悟呢?我们到底是为什么而活?应该怎样活?(多媒体16)
附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
荒芜但并不衰败
残疾但并不消极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感受深切的母爱
2、揣摩恳切、深沉的语言
教学重点:
地坛、母亲给我的生命启示
教学方法:
师生讨论,领悟、鉴赏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地坛与我。行不行?不行。这篇文章写的是我与地坛及人和事,“我”是主动的,生命遭到厄运,是“我”主动到地坛这个“宁静”的地方去,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整整十五年,是地坛给了“我”关于生命的启迪,这篇文章后面部分写到其他人和事都与地坛有关。写这样题目的文章一定要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简介作者:(多媒体显示)
三、检查预习:
指名学生解释词语:宿命心魂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解释)
四、课文研读:
1、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特殊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地坛。请快速阅读第一部分,思考,地坛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话来回答:“荒芜但并不衰败”。
哪些文字揭示了故园的特点,指名学生朗读第3节,第5节,第7节有关文字,体会语言的特点。
2、我与地坛有着怎样的联系?(第2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目中,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荒园的破败烘托了落魄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荡却让“我”感到万物盛衰皆自然。
地坛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接纳了我。荒芜不衰败,生命永恒。
2、作者从荒芜的地坛得到了生命的启示,这个启示是什么?能说说你的看法吗?
(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可以辩论的问题……)生不该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应顺从自然。我虽残疾了,但不能一味消极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以平静的心态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即热爱生命。
请学生回忆有关生死的名人名言。例: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地坛这座历经4沧桑的古园,馈赠作者的是如此丰厚,使他从不幸中走了出来,所以作者“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去寻找生命的感悟,吸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作者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感激:“哦,地坛,我的古园,你是我的精神家园。”地坛——精神家园。
3、怎样面对残酷的不公平的命运,这个问题的解答,也不是史铁生一个人完成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是母亲的爱和理解帮他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
指名学生朗读第二部分有关文字
讨论:(1)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是什么样的难题呢?(指名朗读第3节开头一段文字)明确:儿子残疾,又沉默寡言,独自上地坛,情绪变化无常,使本已痛苦的母亲更增了悲伤和恐惧,却又不知道为儿子做些什么。
(2)母亲对“我”的关爱有什么特点?(默默的爱,痛苦忍耐)
(3)史铁生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
范读第8节(多媒体显示答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痛悔自己的倔强、羞涩)
母亲的“活法”,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母亲对待儿子的爱,让作者明白了面对苦难应该怎样活下去,所以母亲是史铁生生命的航标。
4、为什么写母亲写得这么感人?设想母亲的心理,“空落的,不眠的”等语句形象的突出了母亲的焦虑、空虚和痛苦,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因此,“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他回去”,“上帝的考虑也许是对的”,这样沉痛的文字,叙议结合,自然渗透深沉的感情,写得既饱含感情,又富有哲理,是对母亲的最深切的理解。
六、母爱感言
1、《懂你》(多媒体播放),2、联系课文、歌词,谈谈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对母爱的认识。3、(多媒体显示)歌颂母爱的名人名言。示例: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作家刘墉告诫中学生说,中学时期是孝顺父母的最好时期,等你功成名就再来孝顺父母时,已经来不及了。
七、总结课文(多媒体显示)
《我与地坛》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地坛——精神家园,第二部分写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母亲——生命的航标。母亲与地坛合二为一。因此,题目只能是“我与地坛”。
让我们在史铁生对生命感悟的昭示下,充分利用我们的优越条件,用我们的辛勤努力,碰撞开一条通向幸福的人生之路,让我们的母亲都为我们感到骄傲。(下课)
教后感: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一课时教完是完全可能的。本教案考虑两点:一,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二,营造一种感受亲情的气氛,让学生情感得到一次陶冶。因此,第一部分着重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从母爱与爱母的层面上引导学生体会生存的意义。这样设计容易操作,从教学实践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想的目标。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教学难点
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
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与厄运抗争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
二、品读探究
(一)品析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故事
“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作者认为自己和地坛之间有“缘分”,有“宿命的味道”,如何理解他和地坛之间的关系?
1、“我”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古园的?
明确:在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地时候。
2、“最狂妄年龄”指什么?
明确:“最狂妄年龄”指对未来充满自信,满怀幻想,对幸福充满渴望的年龄。
3、“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说这时候才是我该来的时候?
明确:“这时候”指“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地坛“剥蚀——淡褪——坍圮——老柏树——野草荒藤”的时候,也就是说地坛以已褪去昔日的荣华显耀,略显沧桑,但这种沧桑恰恰是某种生命力的显示,“老柏树、野草荒藤”正是暗示这种生命力的具体意象。失魂落魄的作者这时来到地坛必然会得到某种慰藉。这正是作者“看到时间、看到自己的身影”思考自己命运的起点。如果不是一个“沉静的”而是一个“炫耀、浮夸”的地坛在等待作者,那对于处在“最狂妄年龄”的作者意味着什么?
4、“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什么?
明确:生命的暗示
5、“理解了地坛的意图”的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有几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
明确:荒芜但并不衰败。三处。(第一处第3段,第二处第5段,第三处第7段)
这显然也给了作者以启示,为了逃避来到这园子的作者是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的。
6、课文中象这样蕴涵着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什么地方?如何理解?
明确:文中的“六个譬如”。语言特点:新鲜、奇崛而别致。
7、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与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说一说作者与地坛的遭遇有何相似之处?
地坛:“我……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作者:“我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
地坛:被人遗弃;作者:被社会遗弃。同病相怜
8、作者对生与死的新的看法是什么?
明确:“一个人,出生了,这就是一个不再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过渡衔接:也就是人总归要死的,有生之年是有限的,我们应该诊视生命,顽强生活。生命感悟:死是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顽强的活着是一种幸福。
面对苦难,顽强地活下去的例子,在生活中举不胜举。
(二)品析第二部分:我与母亲的故事
1、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明确:她是一位疼爱儿子,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她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她又是一位聪慧和意志坚忍的母亲。
2、文中写了母亲哪些行动?
明确:“我”上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忧”、“找”。“送”、“忧”、“找”,写尽母亲的悲苦与操劳。
3、文章是如何来写母亲的形象的,文中几次出现“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之类的话,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并不是直接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爱展开。反复写表明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4、作者读懂了母爱,理解了母亲的痛苦,也理解了母亲的命运,体会到了强烈的爱与痛交织的情感,母亲的命运给了作者什么启发?
明确: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坚强。
5、母亲伴随着作者对生命思考,母亲给了我怎样的生存启示?
明确: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坚强。
三、小结升华
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第二部分写了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地坛是史铁生获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他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这两部分从内容是紧密联系的。文章结尾说:“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告诉我们: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了,是融为一体的。从主题思想上看,两部分也是浑然一体的。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使我看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一、二部分作者所写的对象的特点如下:
四、布置作业
1、阅读《我与地坛》原文的其余部分。
2、读完《我与地坛》原文后试回答:经常来地坛的都有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来地坛?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把握文章的脉络,了解有关作者的情况及其主要作品;筛选信息,理解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学习本文表达思想内容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整体感知,理清两部分内容要点,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解读“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体会作者及母亲的情感,认识生命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及其苦难的感悟,体会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及这种变化与环境的关系,领悟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生命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
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解读“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生命、母爱的思考与感悟
四、教学方法
(一)问答法
(二)点拨法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步骤
(一)导入
青年是一首诗,这是因为处在这个年龄段的生命总有着绚丽多姿的梦想和火一样燃烧的激情。而有这样一位青年却在“21岁最狂妄的年龄残废了双腿”。诗化的岁月瞬间凝固成冰冷的现实,他一度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缘。有一天,他把轮椅摇进了地坛,他在地坛经历了什么?又思考了什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史铁生一起走进《我与地坛》,请大家翻开课本45页。
板书课题我与地坛
(二)作者简介
下面,老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些本文的作者史铁生。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加入中国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课文讲解
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将自己不懂的字词的读音记下。
1、宿命(sù):
2、坍圮(pǐ):
3、玉砌雕栏(qì):
4、亘古不变(gèn):
5、颓墙(tuí):
6、肆意(sì):
7、隽(juàn):
8、恪守(kè):
9、捋(lǚ):
10、熨帖(yù):
2、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为什么去地坛?请从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
明确:(1)近。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的理解。
“我家离地坛很近”显示出“我”的主动性,表明“我”对地坛有特殊的情感。
(2)宿命
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
为什么说是宿命呢?请大家集体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完后说说现在的地坛是什么样的,而四百年前的地坛有是什么样的。
明确:现在的地坛是荒芜的:“剥蚀”的琉璃;“淡褪”的朱红;“坍圮”“高墙”等;“散落”了“玉砌雕栏”(板书:荒芜)
四百年前的地坛是金碧辉煌的“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高墙”;“玉砌雕栏”
为什么说这是一种缘分、是一种宿命?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有感情地明确:
经历了4的风风雨雨,昔日的金碧辉煌,高大气派都已消失在历史的烟尘里。今日的地坛“荒芜冷落”“很少被人记起”,这不就是曾经指点江山、“最狂妄”,而现在残废、没工作、没出路、失魂落魄的自己吗?(板书:失魂落魄)
这是一种缘分,“我”一进入地坛就对它产生了依赖感;这是一种宿命,相似的遭遇使“我们”走到一起。
(3)思考
明确:“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作者想看到自己的身影,那么证明他想思考一些问题。所以思考也是他去地坛的一个原因。
(4)生命的暗示
明确:作者说,“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在他失魂落魄,需要思考的时候,他找到了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安排好了的。那么,大家在回过头来看,作者在前面说的: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的是什么?
明确:生命的暗示
(5)逃避
明确:作者说他忽然之间什么都找不到了,所以他要逃避到另一个世界中去。这里的两个“世界”分别指现实中的世界和作者心中的世界。他想逃避现实,所以他到地坛去。
小结:作者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然残废了双腿,所以他要逃避现实,去宁静地方思考问题,他选择了和他有着宿命的缘分的地坛,在那里思考问题。
2、那作者是不是就此沉沦下去了呢?我们来看第五自然段,首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5自然段,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能够代表地坛景物特点的句子。
明确: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那地坛的“不衰败”体现在哪里?请大家结合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1)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解读:荒芜的、古旧的,被人遗弃但生命依然顽强。“剥蚀”、“淡褪”、“坍圮”、“散落”,最终留下了生命中原生的真正属于本质性的东西。
(2)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清凉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
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
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
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解读:“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清凉”这句话说明它虽然是荒废的故园的园墙,但它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用自己的残躯为过往的行人斜切下了一溜阴凉。
学生发言时,教师作点评,最后小结:
园子饱经风雨,历经沧桑,但园里的小生命们却以透明独特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顽强。无论是蜜蜂还是蚂蚁,都不因生命的卑微而放弃展现自我的机会,向人们展示生命的缤纷,诉说生命的美丽。(板书:荒芜不衰败)
3、同学们,我们前面说过,作者和地坛有着共通点,有着相似的命运,那面对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这个事实,作者感悟到了什么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总结:
作者感到了生命的涌动,促使他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促使他与命运抗争。园子虽然荒芜,但是并不衰败;“我”虽然残疾,但是不应该颓废!(板书:身残志不残)
4、作者在园中思考,那他首先思考了什么问题呢?我们来看第六自然段,请大家从文中找出答案。
明确: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好,那么,作者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思考,他得出结论了吗?
明确: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请学生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作者想通了,既然出生了,那就要好好活下去;既然死是必然会来临的,那么,就应该想想应该怎样活下去。
5、那究竟应该怎样活下去呢?我们来看第七自然段。
关于这个问题,作者是怎样说的?请大家把读一段课文,从开头读到“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学生读完后教师提问:关于怎样活这个问题,作者一下子想清楚了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没有,他说这不是一瞬间能想明白的事,所以在十五年当中,他不断地去地坛里思考。
6、那,在这十五年当中,地坛遭遇了什么?
明确:被人肆意雕琢
地坛被人肆意雕琢,但是作者说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这里的“有些东西”指的是什么?
(1)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
(2)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3)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
(4)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
(5)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
(6)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那现在大家来看一下这些景物有怎样的共同之处?
明确:六个譬如所描写的景物大多都有某种不好的境遇,但他们却能或永恒或坦然面对或勇敢抗争。(板书:形体改变、精神不变)
解读:从“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这句话可以看出落日即将隐入地平线,但它仍然集聚浑身力量,向人们展示最后的辉煌;从“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可以品出红叶虽落却依然保持美丽的姿态,生命虽逝,却能换来另一个生命的诞生,因此它安然。这正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而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草木和泥土的气味和落叶都证明了这院子里还有生命的气息。面对这样的一个古园,作者从中找回生存的勇气和决心。从古园的遭遇中,作者悟出面对苦难要勇敢地活下去。(勇往直前敢于抗争)
三、总结
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在被人们肆意雕琢后仍然精神不变,作者从地坛那里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在地坛里进行了对生命的思考,但是,关于应该怎样活下去这个问题,在这一节中作者并没有很明确地给出答案,而这个问题,也不是由作者一个人解决的,在他思考生命的真谛的时候,有一个人,始终站在他的背后,支持着他,这个人就是他的母亲。那么,关于自己的母亲,作者有做了怎样的描述与追忆呢?我们下节课将一起学习,请同学们回去之后预习第二节的内容。下课。
四、板书设计
地坛荒芜不衰败形体改变精神不变
我与地坛
我身残志不残勇往直前敢于抗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母爱,是天地间一种至真至纯至深至厚的感情。古今中外抒写母爱、赞颂母爱的作家不胜枚举,作品也层出不穷,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表现的是一位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担心,那么史铁生又是如何表现母亲对自己的爱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第二节。
板书课题
板书我与母亲
(二)讲解
1、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那么作者以前的行为到底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呢?我们来看一下第二自然段,请大家仔细阅读并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明确:
这是一种无法调和的矛盾,母亲疼爱儿子,担心儿子,但同时她又理解儿子,面对儿子说承受的痛苦,他想问却又怕会触碰到儿子的伤口。
2、那面对这样的苦难,母亲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我们来看第三自然段,请同学们从中找出答案。
明确:
她思来想去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她自己的,如果他真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由我来承担。”
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那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疼爱并理解儿子。
其实,在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话,作者给自己的母亲做了一个评价,这个评价是什么呢,请大家一起读出来。
学生齐读:“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请大家来说说,为什么,史铁生觉得他的母亲是活得最苦的一个母亲?
学生回来,教师总结。
明确:因为母亲不光是会疼爱儿子,而且她理解儿子,她知道儿子心里的苦,但是儿子却不理解她的爱,她整日活在痛苦与担心当中。
4、作者说,他当年不曾想为母亲想过,那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去思考母爱,感受母爱的呢?他又用了怎样的方式?
明确: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才有余暇设想。
在母亲猝然去世之后,作者才开始去领悟、去理解母亲对他的爱,所以,他只能用回忆和设想的方式。
5、作者通过回忆和设想体会到了母亲的爱,在课文中有三个情节直接或间接的表现了母亲的爱,请同学们找出来并谈谈自己的看法,这些情节是怎样表现了母亲的爱。
明确:
(1)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反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母亲在儿子走出家门后还在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久久不去做别的事情,证明他对儿子爱得深沉,又害怕儿子这一次出去会不会出事,所以她就一直保持着面对儿子离去的方向的姿式,内心矛盾交织,才会对我的回来“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2)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有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
表现出母亲对儿子的担心,她始终不放心刚刚经历如此巨大打击的儿子,总害怕他会出事,所以她就去寻找儿子,但是她又理解儿子,她觉得应该给儿子一个独立的空间,让她思考问题,所以在确定儿子没事之后她又悄然离开。
(3)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
表明母亲的爱,一个很大的园子,母亲不怕累,在焦灼的心情里一遍又一遍地寻找她的儿子,证明她的爱的深沉。
总结:从这三个情节,可以看出母亲对儿子的爱的深沉与理解,也就是作者在前文说到的: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的理解儿子的母亲。并且他希望儿子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
板书:理解和希望
6、作者在第四自然段中写了他与疑问作家朋友的一次谈话,讲到了写作的动机。同学们仔细阅读以下这一段,作者从中透露出自己的写作动机了吗?
明确:有,他通过写朋友写作是为了让母亲骄傲来告诉我们他也想通过写作来使自己找到生活下去的路,也就是母亲一直希望他能够找到的一条幸福的路。
7、我们来看下一段,在这一段中,作者说,在他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时候,他多么希望他的母亲还活着,所以他又跑到了地坛去思考,这一次,他思考的是什么呢?
明确: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的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
那作者的出结论了吗?
明确;:“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好,作者思考的结果是,母亲太苦了,所以应该早点到天堂享福,可是,对于这个结果,作者说,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请大家说说,为什么,这个安慰是一点点的?
学生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总结。
明确:
现在作者还是希望母亲能够看到自己现在自立自强的模样,希望母亲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
8、我们来看一下课文的第九自然段,作者在这里提到了母亲的爱给自己的启示,请大家集体朗读出来。
明确: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请同学们说说母亲给了我怎样的启示。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明确:对待生活给予的苦难,我们要坚强面对。
9、现在,请大家看到最后一句话: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请同学们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明确:母亲的爱伴随着作者在地坛中感悟生命,母亲的爱支持着他走过人生最苦难的阶段,使得他对苦难有了深刻的理解。
板书:追忆与痛苦
总结:
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好,我们这篇就讲到这里,请大家回去之后预习下一篇课文《花未眠》。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主旨——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2.了解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及这种变化与环境的关系。
3.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死观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作者在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所获得的对生命的新的认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年轻人,在他21岁生日那天,因为腿部疾病住进了医院,从此,就再也没能站起来。
虽说“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可是“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对于一个血气方刚的生命来说,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是在轮椅上度过余生,接受这份生命中最犀利的残酷和最长久的伤痛,还是干脆放弃生命,一了百了?他面临着人生最艰难的选择……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史铁生的内心深处,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吧……
二.板书课题、作者。
三.(过渡语)这是一篇哲理性散文,是作者在自己遭受厄运后引发的关于苦难、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为了更真切地走入史铁生的内心世界,我们以模拟采访的形式来研读课文。同学们是被采访对象史铁生(有50个史铁生啊),我是采访者。
四.研读课文。
1.师:史铁生,您好!我曾经拜读过您的很多作品,如《务虚笔记》《老屋小记》《合欢树》《秋天的怀念》等等。您的作品总是充满了理性的光辉,让我们从中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这篇《我与地坛》更是倍受广大读者喜爱,被评为“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之一。
请问:当初您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下进入地坛的?(提示:包括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两个方面。)
生回答,师板书:双腿残废,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颓废)
2.师问:那时,您眼中的地坛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呢?
生回答,师板书:琉璃剥蚀,朱红淡褪,高墙坍圮,雕栏散落(荒芜)
3.自从那个下午您无意识中进了地坛,您就再也没有长久地离开它,一呆就是15年。请问:北京的好去处多了去了,您为什么单单痴迷这样一个荒芜冷落的园子呢?
生回答,师讲解:地坛作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地神的神圣场所,曾有过怎样的繁华与辉煌,不难想象。可经过四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却冷落如一片野地,由盛到衰;史铁生在风华正茂的21岁忽然残废了双腿,由完全到残缺。相同的命运轨迹,令他对地坛产生了一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之感。在这个失魂落魄的人眼里,其它一切地方的繁华与热闹都与他无关。只有在地坛沧桑、宁静的怀抱里,他那颗颓废绝望的心才能找到憩息地。地坛,给了他母爱般的慰藉。
师板书:慰藉
4.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请问史先生:面对双腿残废的现状,您思考了一些什么问题呢?(提示:第六段、第七段找关键句)
生回答,师板书:①.为什么要出生
?②.是不是一死了之?③.怎样活
?
5.您找到答案了吗?
全体学生朗读一遍第六段有关文字。
师板书:出生是事实,死不必急于求成。
6.从这个答案可以看出您已经从死亡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请问:是什么给了您活下去的勇气?(提示:是地坛里各种植物和动物的蓬勃生机。)
请一个同学朗读有关描写文字,要求声情并茂。
请学生四个一组交流、讨论,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植物或动物来谈谈它们是怎样给作者以生命的启示的?
生各抒己见,师谈自己的理解,师生共同探讨:
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说明它是多么快乐、悠闲、自在。“疾行”,说明它充满活力,充满信心,有目标。
瓢虫:先是“爬”,接着是“祈祷”,最后是“升空”。靠自己的力量来改变自己的生活轨迹。
蝉蜕:也许是觉得自己和这蝉蜕一样空空如也,也许是新生的获得也必须象蝉一样经历蜕壳的煎熬吧!
露水:没有生命的小小一滴露水竟也能摔出万丈金光,人又该如何?也许是即将面临死亡也应该精彩度过,而不是消极等死。
师小结:园子里处处、时时都洋溢着生命的律动,那些卑微、弱小却生活得精彩的生命们向史铁生昭示着:活着是一种权利,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对于这仅有的一次,我们应该好好把握。
但当今社会中漠视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如几年前轰动全国的大学生杀人案:云南大学生网。古人尚知“留须蓄发”,谓之父母所赐,我们当代青年人又岂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珍爱生命,是一个人最起码的责任;珍爱生命,是一个人对他父母最大的敬重。
师板书:珍爱生命
7.您在这园中找到“生与死”的答案了,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当一个人能够豁达地面对死亡,以平静的心态看待和谈论死亡的时候,他也就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信心。带着这种心胸去观察,地坛呈现在您面前的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
请全体学生朗读六个“譬如”
师板书:落日灿烂、雨燕高歌、气象万千
师讲解:像石门落日那样活着,即使即将下沉也要将地上的每一个坎坷照得灿烂,生命的最后光辉依然绚烂夺目;像雨燕那样活着,勇敢迎击风雨的挑战;像孩子们那样快乐地活着,在冬雪覆盖看不到一点生机的时刻,用脚印来讲述生命的触角正在不断延伸;像巷中的古柏一样活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皆忘,坦荡自如。地坛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可它那种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感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是谁也不能改变的。它形体可变,可活力永存,它象一位智者,不动声色地启示作者从颓废中振作起来,从一个残疾人成长为北京作协副主席,完成了生命的质的飞跃。
师板书:热爱生活
8.结束语:经历了严寒的冬季,才能迎来风和日丽的春天;苦度干旱的岁月,才能迎来雨后蓬勃的生命;暴雨过后,是妩媚的大地;风沙吹过,是百花盛开。生命的磁卡,我们不能掌握它时间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增加它的厚度。古希腊的荷马,他的双眼熄灭了光芒,可他依然迎着风沙,弹着七弦琴,吟唱着《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莱茵河畔的贝多芬,双耳已经失聪了,可他的心中却激起了奇妙的旋律,化作了伟大的《欢乐颂》;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集聋哑盲于一身,可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却鼓舞着世界上成千上万的不幸的人。人生之路多坎坷,可苦难不是逃避生命的借口,而是一种灵魂的磨炼。凡是历经劫难而不屈者,才是真正大写的人!
好,我们今天的模拟采访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五.延伸拓展:
学了这篇课文,你得到了一些什么启发?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大家相互交流一下。
如:①要关心残疾人;
②要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③要勇于正视人生的苦难与挫折,克服脆弱。
④遇事要冷静思考,不要冲动,不要有过激行为;
六.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字数600字左右。
附板书设计:
地坛
我
琉璃剥蚀
双腿残疾
朱红淡褪
找不到工作
高墙坍圮
找不到出路
雕栏散落
古柏苍幽
出生是事实
草藤茂盛
死不必急于求成
昆虫活跃
珍爱生命
气象万千
热爱生活
教后记:之所以选这篇文章上公开课,是因为自己很喜欢它。它那洗练恳切的语言,它那冷静沉稳的叙事风格,它那淋漓尽致的痛苦,它那历难而不屈的坚韧……无一不深深打动着我。怎样让学生也能“于我心有戚戚焉”,感受到这篇文章的文字魅力和思想魅力,我思考了很久。后来,我决定用“剖西瓜”的方法,先让学生找准课文切入点,然后融会贯通全文。为此,我打破通过划分结构来把握文章内容的做法,让学生围绕三个问题来阅读全文。这三个问题是:人为什么要出生?是不是一死了之?怎样活?在课堂上,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把握全文,思路清晰,理解准确,思维活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美中不足的是,因为学生大都是“泡在蜜罐里长大”的,人生经历有限,对苦难的感受不深,所以对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仅仅流于表面,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熏陶和强化。
第四篇: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把握文章的脉络,了解有关作者的情况及其主要作品;筛选信息,理解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学习本文表达思想内容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整体感知,理清两部分内容要点,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解读“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体会作者及母亲的情感,认识生命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及其苦难的感悟,体会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及这种变化与环境的关系,领悟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生命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
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解读“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生命、母爱的思考与感悟
四、教学方法
(一)问答法
(二)点拨法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步骤
(一)导入
青年是一首诗,这是因为处在这个年龄段的生命总有着绚丽多姿的梦想和火一样燃烧的激情。而有这样一位青年却在“21岁最狂妄的年龄残废了双腿”。诗化的岁月瞬间凝固成冰冷的现实,他一度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缘。有一天,他把轮椅摇进了地坛,他在地坛经历了什么?又思考了什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史铁生一起走进《我与地坛》,请大家翻开课本45页。
板书课题我与地坛
(二)作者简介
下面,老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些本文的作者史铁生。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加入中国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课文讲解
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将自己不懂的字词的读音记下。
1、宿命(sù):
2、坍圮(pǐ):
3、玉砌雕栏(qì):
4、亘古不变(gèn):
5、颓墙(tuí):
6、肆意(sì):
7、隽(juàn):
8、恪守(kè):
9、捋(lǚ):
10、熨帖(yù):
2、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为什么去地坛?请从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
明确:(1)近。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的理解。
“我家离地坛很近”显示出“我”的主动性,表明“我”对地坛有特殊的情感。
(2)宿命
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
为什么说是宿命呢?请大家集体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完后说说现在的地坛是什么样的,而四百年前的地坛有是什么样的。
明确:现在的地坛是荒芜的:“剥蚀”的琉璃;“淡褪”的朱红;“坍圮”“高墙”等;“散落”了“玉砌雕栏”(板书:荒芜)
四百年前的地坛是金碧辉煌的“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高墙”;“玉砌雕栏”
为什么说这是一种缘分、是一种宿命?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有感情地明确:
经历了4的风风雨雨,昔日的金碧辉煌,高大气派都已消失在历史的烟尘里。今日的地坛“荒芜冷落”“很少被人记起”,这不就是曾经指点江山、“最狂妄”,而现在残废、没工作、没出路、失魂落魄的自己吗?(板书:失魂落魄)
这是一种缘分,“我”一进入地坛就对它产生了依赖感;这是一种宿命,相似的遭遇使“我们”走到一起。
(3)思考
明确:“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作者想看到自己的身影,那么证明他想思考一些问题。所以思考也是他去地坛的一个原因。
(4)生命的暗示
明确:作者说,“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在他失魂落魄,需要思考的时候,他找到了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安排好了的。那么,大家在回过头来看,作者在前面说的: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的是什么?
明确:生命的暗示
(5)逃避
明确:作者说他忽然之间什么都找不到了,所以他要逃避到另一个世界中去。这里的两个“世界”分别指现实中的世界和作者心中的世界。他想逃避现实,所以他到地坛去。
小结:作者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然残废了双腿,所以他要逃避现实,去宁静地方思考问题,他选择了和他有着宿命的缘分的地坛,在那里思考问题。
2、那作者是不是就此沉沦下去了呢?我们来看第五自然段,首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5自然段,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能够代表地坛景物特点的句子。
明确: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那地坛的“不衰败”体现在哪里?请大家结合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1)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解读:荒芜的、古旧的,被人遗弃但生命依然顽强。“剥蚀”、“淡褪”、“坍圮”、“散落”,最终留下了生命中原生的真正属于本质性的东西。
(2)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清凉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
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
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
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解读:“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清凉”这句话说明它虽然是荒废的故园的园墙,但它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用自己的残躯为过往的行人斜切下了一溜阴凉。
学生发言时,教师作点评,最后小结:
园子饱经风雨,历经沧桑,但园里的小生命们却以透明独特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顽强。无论是蜜蜂还是蚂蚁,都不因生命的卑微而放弃展现自我的机会,向人们展示生命的缤纷,诉说生命的美丽。(板书:荒芜不衰败)
3、同学们,我们前面说过,作者和地坛有着共通点,有着相似的命运,那面对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这个事实,作者感悟到了什么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总结:
作者感到了生命的涌动,促使他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促使他与命运抗争。园子虽然荒芜,但是并不衰败;“我”虽然残疾,但是不应该颓废!(板书:身残志不残)
4、作者在园中思考,那他首先思考了什么问题呢?我们来看第六自然段,请大家从文中找出答案。
明确: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好,那么,作者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思考,他得出结论了吗?
明确: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请学生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作者想通了,既然出生了,那就要好好活下去;既然死是必然会来临的,那么,就应该想想应该怎样活下去。
5、那究竟应该怎样活下去呢?我们来看第七自然段。
关于这个问题,作者是怎样说的?请大家把读一段课文,从开头读到“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学生读完后教师提问:关于怎样活这个问题,作者一下子想清楚了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没有,他说这不是一瞬间能想明白的事,所以在十五年当中,他不断地去地坛里思考。
6、那,在这十五年当中,地坛遭遇了什么?
明确:被人肆意雕琢
地坛被人肆意雕琢,但是作者说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这里的“有些东西”指的是什么?
(1)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
(2)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3)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
(4)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
(5)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
(6)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那现在大家来看一下这些景物有怎样的共同之处?
明确:六个譬如所描写的景物大多都有某种不好的境遇,但他们却能或永恒或坦然面对或勇敢抗争。(板书:形体改变、精神不变)
解读:从“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这句话可以看出落日即将隐入地平线,但它仍然集聚浑身力量,向人们展示最后的辉煌;从“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可以品出红叶虽落却依然保持美丽的姿态,生命虽逝,却能换来另一个生命的诞生,因此它安然。这正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而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草木和泥土的气味和落叶都证明了这院子里还有生命的气息。面对这样的一个古园,作者从中找回生存的勇气和决心。从古园的遭遇中,作者悟出面对苦难要勇敢地活下去。(勇往直前敢于抗争)
三、总结
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在被人们肆意雕琢后仍然精神不变,作者从地坛那里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在地坛里进行了对生命的思考,但是,关于应该怎样活下去这个问题,在这一节中作者并没有很明确地给出答案,而这个问题,也不是由作者一个人解决的,在他思考生命的.真谛的时候,有一个人,始终站在他的背后,支持着他,这个人就是他的母亲。那么,关于自己的母亲,作者有做了怎样的描述与追忆呢?我们下节课将一起学习,请同学们回去之后预习第二节的内容。下课。
四、板书设计
地坛荒芜不衰败形体改变精神不变
我与地坛
我身残志不残勇往直前敢于抗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母爱,是天地间一种至真至纯至深至厚的感情。古今中外抒写母爱、赞颂母爱的作家不胜枚举,作品也层出不穷,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表现的是一位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担心,那么史铁生又是如何表现母亲对自己的爱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第二节。
板书课题
板书我与母亲
(二)讲解
1、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那么作者以前的行为到底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呢?我们来看一下第二自然段,请大家仔细阅读并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明确:
这是一种无法调和的矛盾,母亲疼爱儿子,担心儿子,但同时她又理解儿子,面对儿子说承受的痛苦,他想问却又怕会触碰到儿子的伤口。
2、那面对这样的苦难,母亲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我们来看第三自然段,请同学们从中找出答案。
明确:
她思来想去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她自己的,如果他真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由我来承担。”
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那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疼爱并理解儿子。
其实,在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话,作者给自己的母亲做了一个评价,这个评价是什么呢,请大家一起读出来。
学生齐读:“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请大家来说说,为什么,史铁生觉得他的母亲是活得最苦的一个母亲?
学生回来,教师总结。
明确:因为母亲不光是会疼爱儿子,而且她理解儿子,她知道儿子心里的苦,但是儿子却不理解她的爱,她整日活在痛苦与担心当中。
4、作者说,他当年不曾想为母亲想过,那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去思考母爱,感受母爱的呢?他又用了怎样的方式?
明确: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才有余暇设想。
在母亲猝然去世之后,作者才开始去领悟、去理解母亲对他的爱,所以,他只能用回忆和设想的方式。
5、作者通过回忆和设想体会到了母亲的爱,在课文中有三个情节直接或间接的表现了母亲的爱,请同学们找出来并谈谈自己的看法,这些情节是怎样表现了母亲的爱。
明确:
(1)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反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母亲在儿子走出家门后还在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久久不去做别的事情,证明他对儿子爱得深沉,又害怕儿子这一次出去会不会出事,所以她就一直保持着面对儿子离去的方向的姿式,内心矛盾交织,才会对我的回来“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2)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有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
表现出母亲对儿子的担心,她始终不放心刚刚经历如此巨大打击的儿子,总害怕他会出事,所以她就去寻找儿子,但是她又理解儿子,她觉得应该给儿子一个独立的空间,让她思考问题,所以在确定儿子没事之后她又悄然离开。
(3)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
表明母亲的爱,一个很大的园子,母亲不怕累,在焦灼的心情里一遍又一遍地寻找她的儿子,证明她的爱的深沉。
总结:从这三个情节,可以看出母亲对儿子的爱的深沉与理解,也就是作者在前文说到的: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的理解儿子的母亲。并且他希望儿子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
板书:理解和希望
6、作者在第四自然段中写了他与疑问作家朋友的一次谈话,讲到了写作的动机。同学们仔细阅读以下这一段,作者从中透露出自己的写作动机了吗?
明确:有,他通过写朋友写作是为了让母亲骄傲来告诉我们他也想通过写作来使自己找到生活下去的路,也就是母亲一直希望他能够找到的一条幸福的路。
7、我们来看下一段,在这一段中,作者说,在他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时候,他多么希望他的母亲还活着,所以他又跑到了地坛去思考,这一次,他思考的是什么呢?
明确: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的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
那作者的出结论了吗?
明确;:“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好,作者思考的结果是,母亲太苦了,所以应该早点到天堂享福,可是,对于这个结果,作者说,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请大家说说,为什么,这个安慰是一点点的?
学生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总结。
明确:
现在作者还是希望母亲能够看到自己现在自立自强的模样,希望母亲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
8、我们来看一下课文的第九自然段,作者在这里提到了母亲的爱给自己的启示,请大家集体朗读出来。
明确: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请同学们说说母亲给了我怎样的启示。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明确:对待生活给予的苦难,我们要坚强面对。
9、现在,请大家看到最后一句话: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请同学们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明确:母亲的爱伴随着作者在地坛中感悟生命,母亲的爱支持着他走过人生最苦难的阶段,使得他对苦难有了深刻的理解。
板书:追忆与痛苦
总结:
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好,我们这篇就讲到这里,请大家回去之后预习下一篇课文《花未眠》。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抓住关键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绵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
2.熟读课文,解读作者对本文的哲理性思考,培养学生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3.通过学习,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养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拥
有,学习体谅父母进而宽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观。
【教学重点难点】
地坛和母亲对我生命求索的启示。教学步骤: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听朗诵:汪国真《热爱生命》
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教师抒情导入:
有这样一个人,从小生长在北京城,16岁时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18岁时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主动去陕北农村插队落户,21岁时因积劳成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他从此以后再也没能站立起来。
曾有的年少轻狂,所有的豪情壮志一下子都成了海市蜃楼,他一度痛不欲生。后来,在母亲的奔走下进了街道的一家小厂,每天在那里画彩蛋。再后来,他成了一名作家,当他第一次获奖,他的健康的朋友们把他从轮椅上抬为他欢呼时,他一直倔强的昂着头,但委屈的泪水却忍不住流淌下来。这个人就是史铁生,今天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走出当时那痛不欲生的困境的。
二、作者介绍
北京市人,当代著名小说家,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多篇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专业作家。代表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
史铁生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他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易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的心魂,看这心魄的可能与去向。”这也是作者对他作品最好的诠释。
史铁生的所有作品,均贯穿一点,就是对“生命的解读”,本篇尤其如此,阅读本篇,就是跟随作者去阅读生命。
看文章:《说说史铁生》
三、听朗诵,感受课文
1.听课文第一部份朗诵
2.学生齐读第3段、第5段、第7段。
四、研讨课文
(一)研读讨论: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地坛荒芜但不衰败,既能切合作者的心境,又能给作者以生活的动力。
(二)探讨:在地坛中不断感悟的史铁生坚强地活下来了,你如何看待史铁生的生存状态。
参考:史铁生坚强地活下来了,他坦然豁达,但没有激情。
(三)探讨: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前半句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后半句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二者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
五、拓展阅读【见课件】
第二课时
一、听朗诵,感受文本
1.听第二部分的朗读
2.齐读第3段、第7段。
二、研讨课文
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研读探讨:
1、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母亲又是怎样对待?
2、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格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母亲这种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是“怎样活”的一把心灵钥匙: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默默地毫不张扬地去爱自己的儿女,去爱这个世界。
3、请读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和作用:“多少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仅仅是表现母亲为担心我而找寻我走了很多路吗?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更主要的是母亲与地坛已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了。阅尽沧桑的`地坛以宽阔的胸怀静静地接纳包容了曾经痛不欲生的我。历尽苦难的母亲以聪慧坚忍的关爱默默地理解容忍着茫然失措的我。
地坛像一个悲天悯人的智者,荡涤着我的灵魂的,母亲是一个聪慧而坚忍的女子,指引着我的人生。没有地坛我不知道该不该活下去,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没有母亲我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地坛是曾经的母亲,母亲过世后融入地坛,母亲是现在的地坛。
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因作者对生存的全部理由都产生怀疑的时候是地坛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地坛在不动声色中拯救了作者。地坛的沧桑睿智、宽容接纳在某种程度上像一个人――我们的母亲,不断包容、理解、支持着作者。
'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生命的解读,对母爱的诠释。
三、拓展:坚强的母亲,一份毫不张扬的爱……
看文章《秋天的怀念》
看视频《母亲》
四、小结
1.学习这篇散文,可值得借鉴的有几个方面?
①要关心残疾人:一个人一旦得残疾,就丧失了部分生活权利,如果再无出路,让他们陷于绝境,就很可能由绝望至轻生。我们应该让他们也有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残疾人也有成就感,只要得到适当的发展空间,他们也可以做出自己的贡献。
②要珍爱生命,顽强生活:本文唤起健康人的幸福感,唤起我们的生命意识。无论什么人,无论遭遇到什么不幸,都不能放弃生命。只要想到给予我们生命的母亲,想到如果轻生将会给母亲带来什么样的痛苦,就知道应该怎样珍爱生命。史铁生以一个截瘫病人登上文学圣坛,取得出类拔萃的成绩,对每一个人都是极大的激励。每个人只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扬长避短,顽强奋斗,都可以碰撞出一条成功之路。
③要更加深切地感受母爱:母爱总是毫不张扬的,母爱的方式总是平凡的,母亲的心总是深沉的,往往要靠做子女的去体察,去设想,去感悟才有深切的感受。
2.引用史铁生的话,加深对史铁生的了解,积累写作资源。
关于写作
……我其实未必合适当作家,只不过命运把我弄到这一条路上来了。……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而这样的找,后来发现利于此一铁生,利于世间一颗最为躁动的心走向宁静。我的写作因此与文学关系疏浅,或者竟是无关也可能。我只是走得不明不白,不由得唠叨;走得孤单寂寞,四下里张望;走得怵目惊心,便向着不知所终的方向祈祷……
关于残疾
……残疾,并非残疾人所独有。残疾即残缺、限制、阻障。名为人者,已经是一种限制。肉身生来就是心灵的阻障,否则理想何由产生?残疾,并不仅仅限于肢体或器官,更由于心灵的压迫和损伤,譬如歧视。歧视也并不限于对残疾人,歧视到处都有。歧视的原因,在于人偏离了上帝之爱的价值,而一味地以人的社会功能去衡量,于是善恶树上的果实使人与人的差别醒目起来。荣耀与羞辱之下,心灵始而防范,继而疏离,终至孤单。心灵于是呻吟,同时也在呼唤。呼唤什么?比如,残疾人奥运会在呼唤什么?马丁路得金的梦想在呼唤什么?都是要为残疾的肉身续上一个健全的心途,为隔离的灵魂开放一条爱的通路。残疾与爱情的消息总就是这样萦萦绕绕,不离不弃,无处不在。真正的进步,终归难以用生产率衡量,而非要以爱对残疾的救赎来评价不可……
五、课内阅读
看文章《关于信仰,关于残疾--史铁生》
看文章《宁静的史铁生》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主旨——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2.了解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及这种变化与环境的关系。
3.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死观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作者在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所获得的对生命的新的认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年轻人,在他21岁生日那天,因为腿部疾病住进了医院,从此,就再也没能站起来。
虽说“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可是“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对于一个血气方刚的生命来说,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是在轮椅上度过余生,接受这份生命中最犀利的残酷和最长久的伤痛,还是干脆放弃生命,一了百了?他面临着人生最艰难的选择……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史铁生的内心深处,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吧……
二.板书课题、作者。
三.(过渡语)这是一篇哲理性散文,是作者在自己遭受厄运后引发的关于苦难、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为了更真切地走入史铁生的内心世界,我们以模拟采访的形式来研读课文。同学们是被采访对象史铁生(有50个史铁生啊),我是采访者。
四.研读课文。
1.师:史铁生,您好!我曾经拜读过您的很多作品,如《务虚笔记》《老屋小记》《合欢树》《秋天的怀念》等等。您的作品总是充满了理性的光辉,让我们从中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这篇《我与地坛》更是倍受广大读者喜爱,被评为“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之一。
请问:当初您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下进入地坛的?(提示:包括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两个方面。)
生回答,师板书:双腿残废,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颓废)
2.师问:那时,您眼中的地坛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呢?
生回答,师板书:琉璃剥蚀,朱红淡褪,高墙坍圮,雕栏散落(荒芜)
3.自从那个下午您无意识中进了地坛,您就再也没有长久地离开它,一呆就是。请问:北京的好去处多了去了,您为什么单单痴迷这样一个荒芜冷落的园子呢?
生回答,师讲解:地坛作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地神的神圣场所,曾有过怎样的繁华与辉煌,不难想象。可经过四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却冷落如一片野地,由盛到衰;史铁生在风华正茂的21岁忽然残废了双腿,由完全到残缺。相同的命运轨迹,令他对地坛产生了一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之感。在这个失魂落魄的人眼里,其它一切地方的繁华与热闹都与他无关。只有在地坛沧桑、宁静的怀抱里,他那颗颓废绝望的心才能找到憩息地。地坛,给了他母爱般的慰藉。
师板书:慰藉
4.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请问史先生:面对双腿残废的现状,您思考了一些什么问题呢?(提示:第六段、第七段找关键句)
生回答,师板书:①.为什么要出生
?②.是不是一死了之?③.怎样活
?
5.您找到答案了吗?
全体学生朗读一遍第六段有关文字。
师板书:出生是事实,死不必急于求成。
6.从这个答案可以看出您已经从死亡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请问:是什么给了您活下去的勇气?(提示:是地坛里各种植物和动物的蓬勃生机。)
请一个同学朗读有关描写文字,要求声情并茂。
请学生四个一组交流、讨论,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植物或动物来谈谈它们是怎样给作者以生命的启示的?
生各抒己见,师谈自己的理解,师生共同探讨:
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说明它是多么快乐、悠闲、自在。“疾行”,说明它充满活力,充满信心,有目标。
瓢虫:先是“爬”,接着是“祈祷”,最后是“升空”。靠自己的力量来改变自己的生活轨迹。
蝉蜕:也许是觉得自己和这蝉蜕一样空空如也,也许是新生的获得也必须象蝉一样经历蜕壳的煎熬吧!
露水:没有生命的小小一滴露水竟也能摔出万丈金光,人又该如何?也许是即将面临死亡也应该精彩度过,而不是消极等死。
师小结:园子里处处、时时都洋溢着生命的律动,那些卑微、弱小却生活得精彩的生命们向史铁生昭示着:活着是一种权利,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对于这仅有的一次,我们应该好好把握。
但当今社会中漠视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如几年前轰动全国的大学生杀人案:云南大学生网。古人尚知“留须蓄发”,谓之父母所赐,我们当代青年人又岂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珍爱生命,是一个人最起码的责任;珍爱生命,是一个人对他父母最大的敬重。
师板书:珍爱生命
7.您在这园中找到“生与死”的答案了,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当一个人能够豁达地面对死亡,以平静的心态看待和谈论死亡的时候,他也就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信心。带着这种心胸去观察,地坛呈现在您面前的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
请全体学生朗读六个“譬如”
师板书:落日灿烂、雨燕高歌、气象万千
师讲解:像石门落日那样活着,即使即将下沉也要将地上的每一个坎坷照得灿烂,生命的最后光辉依然绚烂夺目;像雨燕那样活着,勇敢迎击风雨的挑战;像孩子们那样快乐地活着,在冬雪覆盖看不到一点生机的时刻,用脚印来讲述生命的触角正在不断延伸;像巷中的古柏一样活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皆忘,坦荡自如。地坛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可它那种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感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是谁也不能改变的。它形体可变,可活力永存,它象一位智者,不动声色地启示作者从颓废中振作起来,从一个残疾人成长为北京作协副主席,完成了生命的质的飞跃。
师板书:热爱生活
8.结束语:经历了严寒的冬季,才能迎来风和日丽的春天;苦度干旱的岁月,才能迎来雨后蓬勃的生命;暴雨过后,是妩媚的大地;风沙吹过,是百花盛开。生命的`磁卡,我们不能掌握它时间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增加它的厚度。古希腊的荷马,他的双眼熄灭了光芒,可他依然迎着风沙,弹着七弦琴,吟唱着《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莱茵河畔的贝多芬,双耳已经失聪了,可他的心中却激起了奇妙的旋律,化作了伟大的《欢乐颂》;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集聋哑盲于一身,可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却鼓舞着世界上成千上万的不幸的人。人生之路多坎坷,可苦难不是逃避生命的借口,而是一种灵魂的磨炼。凡是历经劫难而不屈者,才是真正大写的人!
好,我们今天的模拟采访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五.延伸拓展:
学了这篇课文,你得到了一些什么启发?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大家相互交流一下。
如:①要关心残疾人;
②要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③要勇于正视人生的苦难与挫折,克服脆弱。
④遇事要冷静思考,不要冲动,不要有过激行为;
六.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字数600字左右。
附板书设计:
地坛
我
琉璃剥蚀
双腿残疾
朱红淡褪
找不到工作
高墙坍圮
找不到出路
雕栏散落
古柏苍幽
出生是事实
草藤茂盛
死不必急于求成
昆虫活跃
珍爱生命
气象万千
热爱生活
教后记:之所以选这篇文章上公开课,是因为自己很喜欢它。它那洗练恳切的语言,它那冷静沉稳的叙事风格,它那淋漓尽致的痛苦,它那历难而不屈的坚韧……无一不深深打动着我。怎样让学生也能“于我心有戚戚焉”,感受到这篇文章的文字魅力和思想魅力,我思考了很久。后来,我决定用“剖西瓜”的方法,先让学生找准课文切入点,然后融会贯通全文。为此,我打破通过划分结构来把握文章内容的做法,让学生围绕三个问题来阅读全文。这三个问题是:人为什么要出生?是不是一死了之?怎样活?在课堂上,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把握全文,思路清晰,理解准确,思维活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美中不足的是,因为学生大都是“泡在蜜罐里长大”的,人生经历有限,对苦难的感受不深,所以对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仅仅流于表面,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熏陶和强化。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捕捉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中的启悟点、动情点;探究作品的精髓。
2、过程与方法
探究情景关系,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点评精彩描写,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生命的意义,感受深沉的母爱。
教学重点难点
地坛、母亲给我生命的启示
教学方法
讨论,领悟、鉴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双耳失聪后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海伦·凯勒生活在黑暗无声的世界里,凭顽强的毅力演绎了《我的故事》,张海迪坐在轮椅上,用精湛的医术为他人减轻痛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的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美国著名短跑运动员卡尔·刘易斯和他会见时曾说,你是真正的强者,你比我强大。
作者曾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去向。”这是对他作品最好的注释。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感受作者的心,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二、课文研读
(一)、阅读全文,感知文章内容,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理清文章的思路。
明确:一、我与地坛—————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
二、我与母亲—————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二)研读第一部分
1、提问:第一部分有几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三处。第一处特点是破败、荒芜、古旧。第二、三处特点是宁静,充满活力、生气,体现这古老的园子生命依然顽强,洋溢着生命的律动,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
2、文中地坛的景物描写,折射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态?
明确:史铁生在二十岁时下不幸瘫痪,痛苦万分,他在一段时间里精神几乎崩溃。正是在这不寻常的心境中史铁生来到地坛。地坛由此而成了作者生命的组成部分,作者在几处景物描写中深情地抒发了这种人与对象物我不分的情境,如诗如歌,专情、美丽、伤感而又带禅意。对四季的不同感受喻含对生命的不同的理解,而这不同的理解又一一与园中的景物相应。
我为什么喜欢并经常去地坛?
明确:在人口密集的喧嚣的大城市,有这宁静的世外桃源般的地坛,正是作者当时需要的环境,它为作者提供了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3、提问:作者是怎样将“我”与“地坛”联系起来的?
明确:
地坛————我
荒芜冷落————失魂落魄
并不衰败—————珍爱生命
一座废弃的古园————一个残废的青年
肆意雕琢————双腿残废
有些东西不能改变————精神不便
地坛与我,心理相符————由繁盛到废弃;情景相宜————残损中有生机;气氛适宜———宁静、古老,适于思考。“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中,我与地坛是有缘分的,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荒园的破败烘托了落魄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荡却让“我”感到万物盛衰皆自然。地坛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接纳了我。荒芜不衰败,生命永恒。
4、十五年来史铁生思考的问题究竟有哪些?
明确:第一,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了?是不是就此一死了之?
第二,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我应当怎样生活?这是作者思考的“心魂”。
5、作者思考的结果如何?引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第一个问题,作者思考了,终于领悟到“死是一种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就是说,对于死,应该顺其自然。
第二个问题的感悟是,“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也就是说,“我为什么出生”,这是一个无须思考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也是文章的核心问题,“我应该怎样去活?”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命运的冷酷、残忍、不公。
对于这个问题,第一部分作者没有给我们清晰的解答,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达到托物言志的目的。比如,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小生命活跃其间。夕照的灿烂,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气味等等,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人生应该有所作为的信念。
地坛是作者的人生上的导师。他用自己的历经沧桑,荒芜并不衰败来开导作者,提高作者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6、作者瘫痪后,在十五年漫长岁月中,由“失魂落魄”到小说获奖,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这样的变化,与地坛这个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5
教学步骤
1大家都知道《命运》交响曲是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所作,但是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这惊世之作竟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象贝多芬这样勇于抗争命运的人很多。如海伦,霍金,张海迪。等等,他们身残志坚,一如中国那古话中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也是其中的一个。
2,简介作者: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6岁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现为专业作家,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秋天的怀念》,《合欢树》等等。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多媒体2)
3,师:文章很长但通过小标题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文章讲了两方面的内容,那么是哪两部分?
(明确:第一部分是我与地坛,第二部分是我与母亲。)(多媒体3)
师:可以说作者对于地坛和母亲的认识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逐渐地想要去解读且渐渐读懂的过程,是一个懂“你”的过程。下面就让我们先去解读一下文章的第一部分。我称它为:懂你——地坛,“我”的人生导师(出示图片2:地坛,又名方泽坛。始建明朝嘉靖年间,乾隆时又加以扩建,与天坛,月坛,日坛同为清王朝祭祀的处所。)(多媒体4)
4,师:在作者身体、心理、精神都陷入无尽的痛苦、无奈与无助之中时,他经常做一件什么事情?(多媒体5)
(明确:在他最痛苦的时候,他会经常摇着轮椅去地坛。)
5,师:那为什么作者不去别的地方而去地坛呢?(多媒体6)
(明确:因为他们之间有共同点。地坛被历史废了而自己也被生活摆布成了残废。他觉得自己与地坛有同病相怜之感。“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6,师:那么,作者在地坛当中看到了些什么呢?(多媒体7)
(明确:体现于课文第3,5,7段)
7,师:那么我们就以第5段为例来分析以下地坛景物的特点。谈谈你的感受。(多媒体8)
(明确:在第一部分第5段,作者写道:“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像小雾一样,给人以一种美感,给人以希望。蚂蚁摇头晃脑地捋着胡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想好了才去做,想好了马上去做。这对作者启发大,今后他也要去做了。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蝉脱皮的过程虽然是痛苦的,有纪念意义的,但它并不留恋过去,而是勇敢地飞向新的高度。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来的响动,片刻不息。”弱小的生命,甚至连生命都算不上的露水仍然勇敢顽强的活着,由此使作者感受到了小生灵们生命的顽强,时时、处处都洋溢着生命的律动。作者看到了地坛的生机,唤起了生活的信心。
8,师:正因为有了这些生机勃勃的景物,作者说了一句话——“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9,师追问:那么,这些生机勃勃的景物,这个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又给了作者怎样的启发?(多媒体9)
明确:作者领悟到:①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
②作者还明白了:死亡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关键是如何活下去。
10师:作者在这里以沉凝而富于哲理的语言告诉我们他经过几年的思考,终于在生死问题上作出了明智的抉择。当年,他在21岁的时候,“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可以想像他所遭受的打击有多么巨大,他内心的痛苦有多么深重,特别是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他自然想到了死。然而他最终选择了活。因为他想通了,人从出生的时候就都是注定要死亡的,所以死就成了“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换句话说就是,应该考虑的只有怎样好好活下去的问题。:“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十五年来的事实也证明了他的抉择的正确性。他努力读书,苦练写作,终于成功,连连获奖,他成了“感动中国”的侯选人。这就是史铁生,一个残疾但并不消极(多媒体10)的史铁生,一个敢于与命运不屈抗争的史铁生。
11,师:“地坛这一座荒园,正是以它特殊的环境解决了作者特殊的问题,作者对于生与死的了悟正是得益于地坛和谐、宁静的自然关系,地坛是作者栖息的精神家园,是作者人生的导师,是它给了脆弱如纸的作者活下去的勇气。那么,除了地坛,作者还拥有生命中的其他支点吗?
(明确:母亲)
12:下面我们就一起去解读一下母亲。我们称它为:懂你——母亲,“我”生命的另一个支点。(多媒体11)
师:对于一个在风华正茂的年龄上被夺去双腿的人来说,他肉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摧残是难以言喻的。因此,此时的他最需要的是有人在精神上给他勇气和鼓舞。那么,我们来看一下:母亲给了儿子哪些精神上的关爱?你能找出这些感人的细节,有感情地读读它们并说说它们的好处吗?请同学们讨论并归纳一下。(多媒体12)
(明确:体现于课文第2段,第3段,第8段)板书:1、送“我”上地坛:无言目送2、在家担忧“我”:坐卧难宁3、到地坛找“我”:悄悄缓缓理解
13儿子去地坛,然而真正受煎熬的却是母亲,当这位在空落的白天和不眠的黑夜中心神不定、坐卧难宁时,她开始上地坛寻找她的儿子。这也印证了一句话“儿子的痛苦在母亲那儿总是加倍的”。下面就请全体女同学朗读第2部分第8段,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深沉的爱。(全体女同学齐读)
14,师:可以说,母亲的每一个举动都表现了母亲对儿子那份深沉的爱,那么对于母亲的爱,儿子读懂了吗?(多媒体13)
(明确:读懂了!)
是母亲活着的时候懂的呢还是……?
(讨论并归纳:是在母亲去世之后才懂的。是啊,当儿子真正懂得母亲的时候,而母亲已经不在了,儿子只能在深深的忏悔和内疚当中咀嚼着母亲沉沉的爱,我想请全体男同学读一下第2部分的第7段,老师希望你们不要做“倔强而羞涩”的男孩,让你们的母亲伤心难过。(男生齐读第2部分第7段)
15,师:是啊,当儿子真正懂得母亲的时候,而母亲已经不在了,这对儿子而言是一个永远都无法弥补的遗憾,是一个无言的结局,是一个欲哭无泪的故事,儿子只能在深深的忏悔和内疚当中给母亲下一个中肯却又哀伤的定义。那么,儿子给母亲下了一个怎样的定义呢?
明确:①这是一个“活得最苦的母亲”;
②有“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
16,师:这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母亲,她自己患有严重的肝病,可是她从来都没有把自己的病痛放在心上,在她临终之前她还努力的要说服儿子,要推儿子去北海看看菊花。这样伟大的.母亲并不只有史铁生的母亲,她们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就去认识一下她们。(多媒体14)
①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饥饿、贫穷、疾病笼罩着中原大地。有这样一位母亲,她已经是奄奄一息了,她的意识开始模糊了,可是她怀里婴儿因饥饿而发出的啼哭声却又把她的意识唤了回来,她毫不犹豫的把自己乳头塞进了孩子的嘴里;孩子满足的吸吮着,小手还幸福的搭在母亲干瘪的的乳房上,可是他不知道即将枯萎的生命之泉又怎能再涌出甘露,他更不知道自己的每一下吸吮都将给母亲带来怎样的痛彻心扉……然而,我坚信这位母亲一定会告诉你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她是一位母亲。
②还有一位母亲和史铁生的母亲一样,都有一个残废的儿子。有一天,懂事的儿子在方便的时候忽然闻到了一股甜甜的味道,儿子顿时惊呆了,他知道这对于一个残疾人而言将意味着什么。母亲看到这一幕,立刻明白了,她端起便盆就往外走,不一会儿,她跑着进来,兴奋地喊道:“儿子,你没得糖尿病,妈尝过了,一点都不甜……”儿子呆住了,半晌才颤声问道:“妈,你不嫌脏吗?”母亲摇了摇头说:“因为我是你妈啊!”
17,总结:
母亲为我提供了地坛,地坛向我提供了生机,生机为我带来了成功,成功为我提供了母亲的骄傲。可遗憾的是最后一环断裂了。(多媒体16)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私的爱,母亲不仅孕育了生命,更重要的是为生命成长护航,母亲总是把最无私的爱给各自孩子的同时,毫无怨言的,不求回报的慢慢变老,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不要等到失去才去体会她的珍贵,好好地爱我们的母亲吧。但愿我们都能对母亲健在时,对于母亲心怀感恩,好好的孝顺他们!
19,[能力拓展]在读完这篇文章后,同学们对“苦难”及“人生”又有什么新的感悟呢?我们到底是为什么而活?应该怎样活?(多媒体16)
附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
荒芜但并不衰败
残疾但并不消极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文章景物描写的作用;
2.感悟作者珍爱生命、自我救赎的人生态度。
学情分析:
学习《我与地坛》学生需要从中理解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地坛给我的生存启发。高一的学生在认知上,对情感的理解、语言的运用和精确表达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能够体会生命的涵义。
教学重点:
地坛和母亲对我生命求索的启示
教学难点:
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与死”的思索。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教学过程:
一.预习环节:
1、识作者轮椅上的文坛硬汉史铁生(1951—),当代作家。北京人,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后因病转回北京,后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突发脑溢血逝世。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他是一位对生命特别有感悟的作家,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残疾人命运的关注。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代表作有《我与地坛》《务虚笔记》《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天的玫瑰》《合欢树》等。其中《我与地坛》《务虚笔记》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对强者而言,磨难也能成为礼物)
2、知背景作者在那金子般的21岁时忽然失去了双腿,我们能充分理解他的极端痛苦的内心:“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地坛的树荫和夕阳笼罩着史铁生绝望的身影,他在这里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静想苦思,想关于死的事,想了好几年。在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作者获得了对生命的一些新的理解,从而走出了残疾自伤的阴影。(实际上,他比所有拥有双腿的人,都要更加健全,也更加崇高。)
3、补充材料
①地坛地坛公园又称方泽坛,是古都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地坛公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占地37.4公顷。公园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地坛公园有方泽坛、皇祇室、牌楼、斋宫等著名旅游景点。1984年被评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百度百科)(很多人说:到北京可以不去长城,不去十三陵,但一定要去看一看地坛。)
②史铁生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
③史铁生名言※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要么在恶梦中醒来,要么在美梦中睡去。
※当白昼的一切明智与迷障都消散了以后,黑夜要你用另一种眼睛看这个世界。※不应该因为现实的不满意,就迁怒于那亘古的梦想,说它本来没有。※对于心灵来说,人奋斗一辈子,如果最终能挣得个终日快乐,就已经实现了生命最大的价值。
※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四、基础知识梳理
1.记字音坍圮熨帖()宿命()蝉蜕窸福ǎ┴ü挪槐?()隽永()倔强()嘈杂()假期()玉砌雕栏()独处()捋着()焦灼()荒芜()剥蚀()
2.识字形tuí墙()kè守()教huì()cù然()
3.积成语.
亘古不变意思是从古到今,没有变化。
坚忍不拔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历尽沧桑历,经历;沧桑:沧海桑田,指变化很大。形容饱经忧患,经历了许多变故。声名狼藉形容人的名声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狼藉(jí):乱七八糟。失魂落魄形容极度惊慌、心神不宁的样子。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环境。临:到、来。
二.课堂研读教材:
学习活动一:读文本,探究地坛给予“我”的人生启示(学生读文,交流,分享)
1.文章标题是《我与地坛》,那么在作者笔下,地坛具有怎样的特点?
2.“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3.“我”与地坛有哪些相似之处?
4.地坛给了“我”怎样的人生启示?(重点品味景物描写)第一处景物描写“剥蚀”“淡褪”“坍圮”“散落”这几个动词中暗含了对比,400多年前的地坛和400多年后的地坛对比,20岁之前的“我”和20岁之后的“我”对比。不用常规句式(如“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剥蚀了”)表达,却把这些动词提前,与“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句子结构一致。突出了园子的“荒芜”和“我”的残废。地坛荒芜冷落被人遗弃,“我”双腿残废被社会抛弃,二者有着相同的命运,有着“宿命”的味道,这是“缘分”。地坛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也让“我”看到了人生的真相。第二处景物描写抓住:蜂儿、蚂蚁、瓢虫自得其乐蝉蜕、露水、草木各显其美——“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园子里处处、时时都洋溢着生命的律动,那些卑微、弱小却生活得精彩的生命向史铁生昭示着:活着是一种权利,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对于这仅有的一次,我们应该好好把握。“园子荒芜单并不衰败”这一句对园子的概括实则包含了他对生命的.理解:人虽残废却不应该颓废。应该说作者此时听到了生命的召唤,有了生活的希望和勇气。这是值得庆幸的事,只是这一信念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园中的那些小生命可以告诉我们作者历经了怎样的苦痛与挣扎。“猛然间想透了什么”的蚂蚁,应该是作者在某一瞬间悟出了什么吧,“寂寞如一间空屋”的蝉蜕,也许是觉得自己和这蝉蜕一样空空如也!也许是新生的获得也必须像蝉一样历经蜕壳的煎熬吧!那“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的露水,小小的一滴露水竟能摔开万道金光,人该如何?也许是即使马上面临死亡也应该精彩地度过,而不是消极等死。还有那些草木,它们“竟相生长”“窸窸父片刻不停”,野草不是一岁一枯荣吗?可是到了它该展示旺盛的生命力的季节,它便尽情地发出那些动人的声响。总而言之,从这些景物之中,我们看到作者时而对生感到困惑,时而仿佛想透了些什么,时而可能面对双腿自哀自怜,但最终还是从园中不论大小都活得自由自在的生命中看到:活着是每一种生物的权利,而且要活得精彩。
3、第三处景物描写(齐读六个“譬如”领起的句子)讨论这一段景物描写的含义。明确:落日将地上的坎坷映照得灿烂一群雨燕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苍黑的古柏镇静地站在那儿暴雨激起草木和泥土的灼烈而清纯的气味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的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像石门落日那样活着,即使即将下沉也要将地上的每一个坎坷照得灿烂,生命的最后光辉依然绚烂夺目;像雨燕那样活着,勇敢迎击风雨的挑战;像孩子们那样快乐地活着,在冬雪覆盖看不到一点生机的时刻,用脚印来讲述生命的触角正在不断延伸;像巷中的古柏一样活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偕忘,坦荡自如。地坛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可它那种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感和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是谁也不能改变的。它形体可变,可活力永存,它象一位智者,不动声色地启示作者从颓废中振作起来。
小结一景物描写要注意的两点
1.抓住景物特点
2.关注景物暗示
学习活动二:文章标题是“我与地坛”,第二部分却写了母亲,读文思考:1.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在我残疾后,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
3.“我”从母亲身上收获了怎样的人生启示?(重点品味)抓关键句:“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母亲与地坛融为一体,一起融入了我的生命。阅尽沧桑的地坛以宽阔的胸怀静静地接纳包容了曾经痛不欲生的我。历尽苦难的母亲以聪慧坚忍的关爱默默地理解容忍着茫然失措的我。地坛像一个悲天悯人的智者,荡涤着我的灵魂;母亲是一个聪慧而坚忍的女子,指引着我的人生。没有地坛我不知道该不该活下去,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没有母亲我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至此,完成了作者对生命的解读,对母爱的诠释。“我”与地坛,“我”与母亲,地坛与母亲,融为一体。
小结二叙事抒情、说理
1.关注人物言行、心理
2.抓住细节三、总结全文(解惑提高)(一)梳理景物描写的作用:
1.衬托作者的心境;
2.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静、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3.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的解读(二)感受作者启示,领悟人生哲理一座经历了400多年风雨的古老而又神圣的地坛,一位仅走过49个年头的苦难而又伟大的母亲,一个双腿截瘫用时间思索生死的史铁生,一篇倾注真情影响了无数人的《我与地坛》,告诉我们:人生之路多坎坷,可苦难不是逃避生命的借口,而是一种灵魂的磨炼。
四.评测练习
(任务群阅读与实践)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材料一①月31日凌晨,著名作家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消息传来时,新一轮的冷空气正席卷神州大地,瑟瑟寒风中,大片的雪花正在漫天飘飞,路旁的松树、冬青的枝叶也低垂着。②史先生是我最敬重的作家之一。读他的第一篇文章是《我与地坛》,这篇散文我读得很慢很认真,前后读过三遍,这篇文章里,史先生用平实的文字平静而低调地叙述自己的心路历程,他从自身出发,对存在的信念与生命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与思考,文中的母子情深令人动容。在文章里,他坦承当初的颓废与迷茫,“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地坛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他平静地回顾当初的心理挣扎,“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便决定活下去试试。为什么要活下去试试呢?好像仅仅是因为不甘心,机会难得,不试白不试,腿反正是完了,一切仿佛都要完了,但死神很守信用,试一试不会额外再有什么损失。说不定倒有额外的好处呢,是不是?”他这样阐述自己最初的写作动机,“为了让那个躲在园子深处坐轮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哪怕那时再去死呢也就多少说得过去了。”他的写作状态近乎痴迷,“中了魔了,整天都在想哪一件事可以写,哪一个人可以让你写成小说......中了魔了,那时我完全是为了写作活着。”像一位邻家大哥把真实的心迹娓娓道来,把真切的心灵感悟与千万读者分享。《我与地坛》带给我们对生命的思考与生命价值的触动,是亲切而深刻真实的。(节选自《难忘生命里的那一缕馨香》)
材料二
①曾几何时,我们的这个时代是那么的喧嚣,曾几何时,我们的作家是那么的浮躁,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却绝然不同,他以他的方式给这个尘世带来一缕缕的芳香,让我们沉醉其间,又像是带来一颗仙果让我们品尝,口齿存香间,体悟到生命的尊严和壮美。《我与地坛》,在解读着生与死的庄严话题;《我与地坛》,又在咀嚼、品味、诠释、超越着苦难。
②不同于一般以写作为生、为稻梁谋的作家,史铁生的作品已经不单是仅供欣赏的文学作品了。他的文字渗透了自己的生命体悟与感受,是在以灵魂撞击灵魂。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既摧残了他,又成全了他。就象珍珠之于蚌贝,那原本就是因砂砾异物折磨而分泌出来的。这样的写作充满了一种向死而生的悲壮,充满了一个男人性格中全部的软弱与刚强。他常常说自己每天都在面对死神,死神多次吻上他冰凉的额头,却又屡屡飘然离开。
材料三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最感人处,正是写他在地坛待得过长时,母亲如何为他担忧。那时他的母亲还在,而我的母亲已经不在了,我只能在地坛荒园中孤独地漫游。共同的念母之情使我与史铁生心心相印,对他的《我与地坛》和《秋天的怀念》情有独钟。我似乎记得当年在地坛徘徊时,曾经见到过坐着轮椅看书的史铁生的身影......直至今天,史铁生仍然是巨大的鼓励,鼓励我继续在“费力不讨好”、却使自己感到深切和明净的“纯文学”路上走下去。(节选自《地坛精魂》)问题:三则材料都写到《我与地坛》,请分析《我与地坛》给作者的启示分别是什么?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感受深切的母爱
2、揣摩恳切、深沉的语言
教学重点:
地坛、母亲给我的生命启示
教学方法:
师生讨论,领悟、鉴赏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地坛与我。行不行?不行。这篇文章写的是我与地坛及人和事,“我”是主动的,生命遭到厄运,是“我”主动到地坛这个“宁静”的地方去,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整整十五年,是地坛给了“我”关于生命的启迪,这篇文章后面部分写到其他人和事都与地坛有关。写这样题目的文章一定要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简介作者:(多媒体显示)
三、检查预习:
指名学生解释词语:宿命心魂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解释)
四、课文研读:
1、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特殊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地坛。请快速阅读第一部分,思考,地坛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话来回答:“荒芜但并不衰败”。
哪些文字揭示了故园的特点,指名学生朗读第3节,第5节,第7节有关文字,体会语言的特点。
2、我与地坛有着怎样的联系?(第2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目中,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荒园的破败烘托了落魄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荡却让“我”感到万物盛衰皆自然。
地坛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接纳了我。荒芜不衰败,生命永恒。
2、作者从荒芜的地坛得到了生命的启示,这个启示是什么?能说说你的看法吗?
(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可以辩论的问题……)生不该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应顺从自然。我虽残疾了,但不能一味消极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以平静的心态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即热爱生命。
请学生回忆有关生死的名人名言。例: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地坛这座历经4沧桑的古园,馈赠作者的是如此丰厚,使他从不幸中走了出来,所以作者“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去寻找生命的感悟,吸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作者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感激:“哦,地坛,我的古园,你是我的精神家园。”地坛——精神家园。
3、怎样面对残酷的不公平的`命运,这个问题的解答,也不是史铁生一个人完成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是母亲的爱和理解帮他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
指名学生朗读第二部分有关文字
讨论:(1)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是什么样的难题呢?(指名朗读第3节开头一段文字)明确:儿子残疾,又沉默寡言,独自上地坛,情绪变化无常,使本已痛苦的母亲更增了悲伤和恐惧,却又不知道为儿子做些什么。
(2)母亲对“我”的关爱有什么特点?(默默的爱,痛苦忍耐)
(3)史铁生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
范读第8节(多媒体显示答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痛悔自己的倔强、羞涩)
母亲的“活法”,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母亲对待儿子的爱,让作者明白了面对苦难应该怎样活下去,所以母亲是史铁生生命的航标。
4、为什么写母亲写得这么感人?设想母亲的心理,“空落的,不眠的”等语句形象的突出了母亲的焦虑、空虚和痛苦,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因此,“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他回去”,“上帝的考虑也许是对的”,这样沉痛的文字,叙议结合,自然渗透深沉的感情,写得既饱含感情,又富有哲理,是对母亲的最深切的理解。
六、母爱感言
1、《懂你》(多媒体播放),2、联系课文、歌词,谈谈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对母爱的认识。3、(多媒体显示)歌颂母爱的名人名言。示例: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作家刘墉告诫中学生说,中学时期是孝顺父母的最好时期,等你功成名就再来孝顺父母时,已经来不及了。
七、总结课文(多媒体显示)
《我与地坛》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地坛——精神家园,第二部分写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母亲——生命的航标。母亲与地坛合二为一。因此,题目只能是“我与地坛”。
让我们在史铁生对生命感悟的昭示下,充分利用我们的优越条件,用我们的辛勤努力,碰撞开一条通向幸福的人生之路,让我们的母亲都为我们感到骄傲。(下课)
教后感: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一课时教完是完全可能的。本教案考虑两点:一,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二,营造一种感受亲情的气氛,让学生情感得到一次陶冶。因此,第一部分着重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从母爱与爱母的层面上引导学生体会生存的意义。这样设计容易操作,从教学实践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想的目标。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1、筛选信息,理解作者对生命感悟的内容;
2、学习本文寓情、理于景的写作方法;
3、评价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死和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在景物描写中所传达的对地坛的情感和对生命的逐步理解。
三、教学设计
1、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2、媒体设计:powerpoint课件演示
3、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语设计
课前听音乐。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学生回答:《命运》,贝多芬。
引入: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已经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写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生活中像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命运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
2、作者简介(幻灯片)
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这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
3、解题
介绍地坛(幻灯片)
(1)有关地坛的图片:方泽坛
(2)文字介绍:地坛,又称方泽坛,建于明代嘉靖九年,整个建筑群呈方型,象征大地,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地的场所。课文第一部分写了史铁生在地坛的所见所闻与所思。
过渡:他有什么见闻?
生找出集中写古园风景的段落(3、5、7)
4、研习课文
(1)出示“曾经”的地坛和“现在”的地坛,请学生概括各自的特点。
曾经:浮夸的琉璃 炫耀的朱红 高墙 玉砌雕栏
现在:剥蚀 淡褪 坍圮 散落
明确:辉煌→荒芜(幻灯片)
(2)“我”第一次来到地坛是怎样的心情?
明确:失魂落魄。地坛的变化就像作者从“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而地坛外形的“荒芜”刚好与作者“失魂落魄”的心情相吻合,所以“我”与地坛一见如故。
(3)进入地坛以后,作者发现它除了“荒芜”还有什么特点?(原文回答)
明确:荒芜但并不衰败。
(4)哪些景物体现了“不衰败”?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明确: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草叶;作者写了它们的动态。
(5)当时的“我”处于怎样的状态?
明确:“几乎什么都找不到”——被社会遗弃,生存面临危机,这样的时候最容易想到死,他为了“逃避”而来到地坛,但地坛让他感受到了勃勃的生机。
过渡:以后15中他常常来,发现地坛对他的意义远不止这些。请学生朗读第七段。
(6)“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有些东西”指的是什么?
明确:与“形体”相对的古园的“神”——永不改变的、生生不息的精神。
(7)是哪些东西体现了古园的“神”?(朗读有关内容)
明确: 落日的灿烂
雨燕的高歌
孩子的脚印
苍黑的古柏(幻灯片)
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气味
秋风里落叶的`味道
配音朗读相关内容。
教师概括:人们可以改变古园的外形,但它的精神不能改变;命运可以夺去“我”的双腿,但不能夺去“我”的意志。古园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正是激励作者勇敢地面对不幸,采取积极人生态度的取之不尽的源泉。作者的灵魂已皈依地坛,地坛成为一个精神的家园。他说,“所以我常常要到园子里去。”(幻灯片)
(8)由上述内容整理出作者“对地坛的感情”和“对生命的态度”两条线索:
亲近→喜爱→皈依
颓废→豁达→顽强
(9)在这样的一个古园中,作者思考了哪些问题?(幻灯片)
明确:为什么生?怎么活?
(10)双腿的残废,使得史铁生一切的理想、一切的前途都化为泡影,所以他一心想死,但这个时候,地坛勃勃的生机冲散了他想死的念头。史铁生说,他还要感谢卓别林大师,“卓别林”在电影《城市之光》中救起一个要自杀的少女时说了一句很棒的话:“你着什么急呀?”这句话史铁生一生都忘不了。用幻灯片出示该材料,请一生模仿卓别林的语气——喜剧大师对死亡的幽默感。史铁生也具有这种幽默感,请学生找出类似的表述并齐声朗读:
“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11)请学生分析这段话的含义
讨论明确:不必急着死;不必害怕死。
(12)第二个思考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得了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人伴随,原文的二、四、五三部分作者超越自身,写来到地坛的其他人。他发现这世上有许多人在受命运的捉弄,在承受不同的苦难,而不仅仅是他一个,特别是苦难而伟大的母亲,教会了他怎样去面对苦难,怎样去生活。
(13)请学生自读读本中的相关内容,讨论地坛人物及他们对作者的影响。
5、总结:放音乐《命运》
和史铁生相比,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幸福的,因为我们都是完整而健康的人,所以,请珍爱生命,珍爱健康。假如有一天你遇上了苦难,也请记得史铁生曾经说过:“无论多么痛苦,也要勇敢地活着,而且要活得有意义”。(幻灯片)
6、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
史铁生
对地坛亲近→喜爱→皈依
对生命颓废→豁达→顽强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9
教学目的:
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品味散文语言,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点:
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散文语言的品味。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人的生命是异常的脆弱,人生路上又不可能始终艳阳高照。所以,当病痛、甚至是残疾等不幸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之神对你极尽捉弄时,你将作出何种选择?因为我们还没有这样的经历,所以还很难作出抉择。那么,就让经历了风雨的史铁生来告诉我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中挣扎而出的脚步吧。(板书课题)
二、解题:“我与地坛”,根据我们的阅读经验,可能写“我”与地坛的一段经历、一种关系、或由此而来的一种感悟。因此,我们对本文的研习大致可以由此而展开。
三、初读感悟:(学生带以下问题快速阅读文章)
1、“我”去地坛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教师补充关于史铁生的经历: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三年后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黄金年华,正是生命力旺盛之时,却不幸残疾了,这打击有多大啊!在最初的那些日子里,他的精神几乎完全崩溃,是否生存下去成了他不能回避的严峻问题。
因此,他当时的心态应该是痛苦、消极、颓废。去地坛的目的就是逃避。
2、作者看到了怎么样的地坛?
明确:
①“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的自在坦荡。”(荒芜、破落)
②“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③“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
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3、作者对地坛总的感受:(学生总结)“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4、这种感受显示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明确:同一景物在同一人眼中有不同的感受,其主要的原因是他看景物时的心态不同。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荒芜”是因为当时作者正遭受沉重的打击,一下子还难以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心情极为悲观失落,用作者的话就是“失魂落魄”的状态,“他在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这样无论如何眼前都不可能有美景、有生机。正像杜甫的“感时花溅泪”。
后来,随着时间的过去,思考的深入,同时由于园中景物对他心灵的启发:地坛也有创伤,地坛昔日有何等的荣华,连皇帝每年都去祭拜!现在无人关注,而且还有一些肆意雕琢它的人,可它仍然沉静、安详的呆在那里。这能让作者联想到自己,他并不是唯一的受苦者。
他终于明白:“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剩下的问题是怎样活的问题”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这样他于园子中的“荒芜”重新看到了生机。他的生命也重新迎来了新的春天。(补充)他成了20xx年“感动中国”的侯选人。
原因在于他在过去一年发表的一组散文《病隙碎笔》。作者说“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时间写点文字。”这组散文写于作者在患了肾衰竭后生活于一个又一个的手术之间。而在两个手术间的那一段空隙,是作者清醒的,真正能控制自己大脑的时段,于是他写下了一些文字,关于生活,关于命运。这就是史铁生,一个敢于与命运不屈抗争的史铁生。
四、课外拓展:
通过回顾已经学习过的海子和川端康成,由学生自由阐发对生命的认识,尤其是对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的认识和重新定位。
五、精读品味语言:
1、地坛对作者的影响无疑是巨大而深刻的。目前,作者显然已经感受到了,那如果你是作者,面对此景,你能感受到什么?请你找出文中有关描写地坛的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句子,谈谈你的感受。(示例如下)
①“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像小雾一样,给人以一种美感,给人以希望。
②“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想好了才去做,想好了马上去做。这对作者启发很大,今后他也要去做了。
③“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蝉脱皮的时刻是十分痛苦的,但它仍然坚持住,于是它完成了再生,于是它得以飞翔,这会对作者摆脱旧我走向新生有启示。蝉蜕皮的过程虽然是痛苦的,有纪念意义的,但它并不留恋过去,而是勇敢地飞向新的高度。
④“露水在草叶上流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露珠这样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断积蓄自己的能量,然后在合适的时间展现自己的美。(其它内容略)
2总结品味语言的原则:结合作者的心境和描写对象的特征,展开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当然,我们自己写文章,尤其是借景抒情的文章,也同样如此。
六、作业布置:预习本文第二章节,注意对语言的品味。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0
【设计思路】
1、本文作为“珍爱生命”下的第一篇文章,教学指导要求引导学生理解景物描写与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之间的关系,品味作者富有诗意和哲理的语言,着重领会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深入、独到的思考。而必须明确的是,教师所教授的对象正是处于“最狂妄的年龄”的高一学生,拥有健壮体格、处于优越环境的他们如何能体味一个残疾人、一个双失意人的生命感悟?
为了解决这个最关键的问题,教师需在课前及课上作充分的情感调动工作,力求学生能感同身受。课前通过电视散文《我与地坛》或子午书简《我与地坛》的视频朗读使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基调和作者的经历;课上则需要教师适时地作点拨,用好知人论世的方法,将史铁生的经历恰当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并充分调动学生的见闻经历,以此来帮助理解课文。
2、由于本文语言有较强的哲理性,因此教者采取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方法,先从简单问题入手,尽量不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与其将教学指导所要求解决的问题抛给学生犯难,还不如从小问题入手,从具体感性的问题入手,让学生慢慢地上台阶,学一点懂一点,懂一点钻研一点。
3、朗读是语文课的特色,而且本文的语言优美深刻,更需要也更值得学生朗读,因此朗读应贯穿教学始终。
【教学目标】
1、通过解读地坛景物对“我”的启示,领悟史铁生从颓废到奋起这一心理变化过程。
2、简单了解史铁生“生死观”的内容。
3、能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对“怎样活”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以景物描写为载体,分析地坛给“我”的启示,体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2、通过自我品读、小组交流、教师点拨等形式,理解作者哲理语言的丰富内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观看电视散文《我与地坛》或子午书简《我与地坛》。
2、反复诵读课文,对自己喜欢的句子加以点评,并思考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舞蹈《千手观音》,请学生谈对邰丽华的了解。
1、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邰丽华的颁奖词。
课件显示:邰丽华,20xx年“感动中国”人物获奖者。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2、教师优美解说,导入课文。
如果说邰丽华用无声的肢体语言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蓬勃,给观众以心灵的震撼,那么今天我们所要结识的史铁生则用心灵和笔为我们展示了生命的'坚韧,他的《我与地坛》不仅给存在生理缺陷的人以生的鼓舞,也给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带来了生的启迪。
二、文本研习
(一)快速浏览全文,回答:起初,“我”为什么要去地坛?(以简单、具体的问题切入)
明确:只因为那是一个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1、作者为什么要逃避?
明确:(文本中可找到解答,可让学生朗读,以体验作者当时的心情)
PPT显示作者在轮椅上的照片,附作者遭遇,教师有感情地讲述。
(史铁生,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2、“一个世界”指什么?“另一个世界”又指什么?
明确:“一个世界”指嘈杂纷乱、充斥着异样眼光、冷嘲热讽的世界,“我”在这个世界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找不到。
“另一个世界”指可以躲避残酷现实的世界,地坛正是这样一个世界。
(二)自由朗读第2.3自然段,结合相关句子谈谈作者为何选择地坛,而非“天坛”、“日坛”、“月坛”?
明确:1、近。
请学生谈谈对“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的理解。
解读:很多读者认为这句话有重复啰嗦之感,其实不然。“我家离地坛很近”显示出“我”的主动性,表明“我”对地坛有特殊的情感。
2、缘分、宿命、共同点。
①地坛是荒芜的,(板书:古园荒芜)那么它的荒芜如何体现?请一位同学朗读出相关内容。
明确:“剥蚀”“浮夸”的琉璃;“淡褪”“炫耀”的朱红;“坍圮”“高墙”等。
②为什么说这是一种缘分、是一种宿命?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有感情地明确:
经历了4的风风雨雨,昔日的金碧辉煌,高大气派都已消失在历史的烟尘里。今日的地坛“荒芜冷落”“很少被人记起”,这不就是曾经指点江山、“最狂妄”,而现在残废、没工作、没出路、失魂落魄的自己吗?(板书:双腿残废)
这是一种缘分,“我”一进入地坛就对它产生了依赖感;这是一种宿命,相似的遭遇使“我们”走到一起。
(把握情感,朗读第2段及第3段相关内容)
(三)小组讨论,分析第3.5自然段的景物描写给“我”带来的启示。
1、全班推荐一位同学朗读第5自然段,教师过度提问:地坛除了给作者一个宁静避难所之外,还有什么特点?
明确:不衰败
2、地坛的‘不衰败’体现在哪里?学生四人一组,结合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组员互相交流补充,形成比较成熟的意见后发言。
(1)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解读:荒芜的、古旧的,被人遗弃但生命依然顽强。剥蚀”、“淡褪”、“坍圮”、“散落”,最终留下了生命中原生的真正属于本质性的东西。
(2)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清凉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
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
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
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解读:“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清凉”这句话说明它虽然是荒废的故园的园墙,但它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用自己的残躯为过往的行人斜切下了一溜阴凉。
学生发言时,教师作点评,最后小结:
园子饱经风雨,历经沧桑,但园里的小生命们却以透明独特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顽强。无论是蜜蜂还是蚂蚁,都不因生命的卑微而放弃展现自我的机会,向人们展示生命的缤纷,诉说生命的美丽。(板书:荒芜并不衰败)
3、在学生发言、教师小结的基础上回答:作者从“不衰败”的古园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明确:作者感到了生命的涌动,促使他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促使他与命运抗争。园子虽然荒芜,但是并不衰败;“我”虽然残疾,但是不应该颓废!(板书:残废不能颓废)
(在理解的基础上,集体朗读第5自然段,要求读出生命的涌动)
(四)关于“生与死”的思考
对于史铁生的“生死观”,需要了解的是“生是事实,死是节日”这一内容和作者能够想透生死的原因。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荒芜并不衰败的古园使作者豁然开朗。在这一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读出释然感。
过度语:既然死是一件在想透之后便无须再说的事,那便毋庸费神,对彼岸的悬搁意味着对此岸的珍重,史铁生终于意识到关键是如何活下去。
(五)教师范读第7自然段,请学生结合景物描写交流讨论,谈谈史铁生的“活”的内涵。
1、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
2、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3、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
4、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
5、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
6、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解读:从“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这句话可以看出落日即将隐入地平线,但它仍然集聚浑身力量,向人们展示最后的辉煌;从“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可以品出红叶虽落却依然保持美丽的姿态,生命虽逝,却能换来另一个生命的诞生,因此它安然。这正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小结:
六个譬如所描写的景物大多都有某种不好的境遇,但他们却能或永恒或坦然面对或勇敢抗争,(板书:形体改变、精神不变)作者也从中找回生存的勇气和决心。(简单介绍史铁生的创作及现状板书:直面苦难勇敢抗争)
(集体朗读六个“譬如”)
三、围绕板书,总结“我”与“地坛”的关系,以此引出地坛对“我”的影响及“我”从颓废到奋起的心路历程。
四、研习文本之后,将思维延伸至课外,结合所见所闻,说说有关“直面苦难,勇敢抗争”的实例。
备1:美国加州的一位模特在1983年出了车祸,摔断了被她视为最大本钱的两条腿,她并没有绝望,而是充满信心地来关心周围的事情。当她以轮椅代步时,她发现自己使用的轮椅很不方便,就找了两位从事工程技术的朋友改良其功能,将它变为很好用的轮椅,并推销给残疾者使用,不到两年,她的公司已经成为加州业绩最好的公司之一。
备2:美国总统林肯21岁时经商失败,22岁参选州议员失败,24岁经商又失败,26岁丧妻,他伤心得几乎崩溃。到49岁时,他先后经历了10次竞选失败,但他并不气馁,到52岁时,终于当选美国总统。
五、播放残奥会主题曲视频《每个人都是冠军》,让学生再次立体感受生命的可贵与拼搏的震撼,达到心理共鸣。
结束语:浩瀚的大海正是因为有了礁石的阻挡,才能激起绚丽的浪花朵朵。史铁生做到了!希望在坐的每一位同学都能直面生活中的困难,勇往直前,书写精彩人生!
【板书设计】
双腿残废同病相怜古园荒芜
残废不能颓废荒芜并不衰败
直面苦难勇敢抗争形体改变精神不变
【课后作业】
学完这篇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不少于600字。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教学难点
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
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与厄运抗争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
二、品读探究
(一)品析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故事
“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作者认为自己和地坛之间有“缘分”,有“宿命的味道”,如何理解他和地坛之间的关系?
1、“我”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古园的?
明确:在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地时候。
2、“最狂妄年龄”指什么?
明确:“最狂妄年龄”指对未来充满自信,满怀幻想,对幸福充满渴望的年龄。
3、“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说这时候才是我该来的时候?
明确:“这时候”指“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地坛“剥蚀——淡褪——坍圮——老柏树——野草荒藤”的时候,也就是说地坛以已褪去昔日的荣华显耀,略显沧桑,但这种沧桑恰恰是某种生命力的显示,“老柏树、野草荒藤”正是暗示这种生命力的具体意象。失魂落魄的作者这时来到地坛必然会得到某种慰藉。这正是作者“看到时间、看到自己的身影”思考自己命运的起点。如果不是一个“沉静的”而是一个“炫耀、浮夸”的地坛在等待作者,那对于处在“最狂妄年龄”的作者意味着什么?
4、“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什么?
明确:生命的暗示
5、“理解了地坛的意图”的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有几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
明确:荒芜但并不衰败。三处。(第一处第3段,第二处第5段,第三处第7段)
这显然也给了作者以启示,为了逃避来到这园子的作者是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的。
6、课文中象这样蕴涵着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什么地方?如何理解?
明确:文中的“六个譬如”。语言特点:新鲜、奇崛而别致。
7、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与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说一说作者与地坛的遭遇有何相似之处?
地坛:“我……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作者:“我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
地坛:被人遗弃;作者:被社会遗弃。同病相怜
8、作者对生与死的新的看法是什么?
明确:“一个人,出生了,这就是一个不再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过渡衔接:也就是人总归要死的,有生之年是有限的,我们应该诊视生命,顽强生活。生命感悟:死是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顽强的活着是一种幸福。
面对苦难,顽强地活下去的例子,在生活中举不胜举。
(二)品析第二部分:我与母亲的故事
1、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明确:她是一位疼爱儿子,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她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她又是一位聪慧和意志坚忍的母亲。
2、文中写了母亲哪些行动?
明确:“我”上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忧”、“找”。“送”、“忧”、“找”,写尽母亲的悲苦与操劳。
3、文章是如何来写母亲的形象的,文中几次出现“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之类的话,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并不是直接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爱展开。反复写表明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4、作者读懂了母爱,理解了母亲的痛苦,也理解了母亲的命运,体会到了强烈的爱与痛交织的情感,母亲的命运给了作者什么启发?
明确: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坚强。
5、母亲伴随着作者对生命思考,母亲给了我怎样的生存启示?
明确: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
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坚强。
三、小结升华
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第二部分写了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地坛是史铁生获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他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这两部分从内容是紧密联系的。文章结尾说:“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告诉我们: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了,是融为一体的。从主题思想上看,两部分也是浑然一体的。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使我看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一、二部分作者所写的对象的特点如下:
四、布置作业
1、阅读《我与地坛》原文的其余部分。
2、读完《我与地坛》原文后试回答:经常来地坛的都有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来地坛?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设想】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史铁生照片及地坛图片导入新课。
二、学生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三、指导自读:
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
颓废、迷惘
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四、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
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五、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地坛离我家很近: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近: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六、自由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七、作业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
2、预习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
⑵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品味作者深沉绵密、富于创意、富于哲理的语言。
2、理解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3、体悟残疾人的艰难,培养关爱残疾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在文章抒情语言中感悟史铁生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由此去解读文章的内涵。
教学方法:
在朗读中品味语言,感悟和分析作者情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自由地朗读全文,把你认为最能感动你的句子或细节找出来。
一、导入
在中国文坛上,史铁生,可谓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而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曾被誉为20世纪中国杰出作品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之一。感受智者精神的魅力,以及澄净的思和深切的悟带给我们的启迪和引导。一个被命运打倒而最终又站起来的人与一座古园的故事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
史铁生,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就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多次想到自杀,但最终还是面对苦难,顽强地活下来,并拿起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从残疾者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散文,解读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参悟。
三、教师范读课文,带领学生走进史铁生的心灵世界。(作品第一部分)
四、赏析课文,体悟作者的情感
1、作者“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是怎样的呢?(用简单词语概括)
明确:颓废、迷惘甚至绝望。“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2、史铁生在绝望中走进了地坛,地坛也自然成了他精神的支柱,在文中作者是怎样抒发我与地坛之间的缘分的呢?全班齐读文章第二自然段。
文中有“宿命”一词。(认为人的生死、贫富都由命运或天命预先决定,人是无能为力的。)文中第四段还说:“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作者真的认为这之间有着宿命的味道吗?(先设疑,在后面解答)
3、快速阅读第三、五、七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地坛景物的句子。分析这些景物描写昭示着什么?
明确:a.写古园历尽沧桑的四百多年的变化。“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中“这时候”指地坛褪去昔日的荣耀、尽显沧桑时,“该”指“我”失魂落魄时,“我”似乎与地坛相怜相惜,而地坛更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容纳了“我”。
b.写如今“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的景象。荒园的破败烘托了落魄者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荡却让“我”感到万物盛衰皆自然。
c.写“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谁也不能改变它的”那些内容。“我”在地坛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理解了地坛的“意图”,一颗痛苦的心找到寄托,得到安慰;地坛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正是激励作者勇敢面对不幸、采取积极人生态度的取之不尽的源泉。
4、当初,作者带着三个问题走进地坛,在地坛公园里仍然思考着这三个问题,请问这三个问题是什么?作者找到答案没有?
明确: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死:“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我的身体残疾了,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就是,我该不该去死?第二个问题,“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就是,我要不要活?第三个问题,“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就是,我应该怎样活?
应该说,前两个问题他找到了答案。“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终于选择了活。因为死亡是一个自然来到而且必然来到的结局。既然死亡是永恒的,生命是短暂的,那就不要急着去死,关键的问题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事实上,史铁生已经用了一种积极的方式来面对人生,面对苦难。至于怎样活下去,作者也在后文中提到了他写作的最初动机。
5、那么,文中的那些读起来似乎让人感到有些神秘、有些宿命的味道,也就不难理解了。如“它等待我……又等待我……”“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你怎么理解的,作者真的认为这之间有着宿命的味道吗?
明确:作者并不是真的相信有个上帝在安排自己的命运。当一个人能够豁达地面对死亡,能够以平和而宁静的心态看待和谈论死亡的时候,他已经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自信。
这是一种身陷苦难多年之后的平静的苍凉。对死亡的舍弃意味着对生命的珍惜,对不幸的平静接受意味着对苦难的无条件地承受。
五、读张海迪写给史铁生的信《轮椅间的心灵对话》片段。
六、结束语
人为什么活着?史铁生没有把自己悟得的答案昭告于世人。其实,离开了每个人特定的生活轨迹,离开了每个人独具的人生感悟,这样的答案近于废话。他只是说了,园神告诉他,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与福祉。而我想说,生与死之间有段距离,这就叫人生;怎样走过这段距离,这就叫生活。仅此而已!史铁生在文章的最后说:“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我说:要是有话我没说,史铁生,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话只适合收藏。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概括课文前后两部分的要点。
2、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文章沉静、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审美鉴赏与创造:从把握文章的线索入手,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作者痛悔的心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悟作者有“生”到“死”的复杂情感,形成健康的生命观。体验“母爱”的崇高与伟大,形成正确的亲情观。
1、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
2、感悟母爱的崇高伟大,形成正确的亲情观。
本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过一些散文,掌握了一定的散文知识,但本文在思想上有一定的深度,学生要在课前预习中反复诵读,提高阅读能力。
一、导入
播放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简介贝多芬失聪而作此曲,并能扼住命运的喉咙,奏响人生的最强音。
请大家看看这个“人”字,你们知道它为什么会稳稳地站着吗?因为它有一撇一捺,因为它有两条“腿”,正是这两条腿撑起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健康的人。而著名作家史铁生,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属于他的世界轰然坍塌了,他一度失魂落魄,痛不欲生,但他最终勇敢地站了起来。那么,到底是什么给了他人生的支点,使他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史铁生,走进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学生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结构
1、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关系
2、第二部分:对母亲的追思,对母爱的理解。(过渡句:第二部分第一段)
三、师生互动,解读课文
1、“我”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进入地坛的?地坛呢?
提示:“我”——颓废、迷惘。(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地坛——废弃、荒芜、冷落。(我……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我”被社会遗弃,地坛被人们遗弃,所以我对地坛产生了一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感情。
2、“我”与地坛有怎样的宿命?
(1)我家与地坛很近。
(2)我与地坛有着相同的命运。(“园子”荒芜,“我”残疾)
(3)地坛顽强的生命力给了“我”重新生活的勇气,让“我”领悟到生命的内涵。
3、为什么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这给作者以什么启示?用自己的话概括。
提示:古园的荒芜冷落正烘托着作者的悲苦命运,也正是这荒芜但并不衰败的景象给予了作者对生活的新的感悟。阳光灿烂,昆虫活跃,露珠晶莹,草木丛生,这是生命力的展现;使我感受到即便在无情的命运之中,生命依然是一种顽强的存在,其前景照样会缤纷多彩。
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4、我在地坛里思考了什么问题?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了吗?
我该不该去死?(死,应该顺其自然)
我为什么要出生?(无须思考)
我应该怎么去活?(地坛的述说)
体验:生和死都是自然规律,对死不必急于求成
5、是什么给了”我“坚强活下去的勇气,它们有怎样的特点呢?
景物的`特点:破败、荒芜、古旧。宁静,充满活力、生气,体现这古老的园子生命依然顽强,洋溢着生命的律动。
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从苦闷、绝望到充满希望的过程。正是地坛这种难以言传的包孕着永恒与瞬间、古老与新鲜、沉寂与涌动、博大与纤细的双重境界给了作家的心灵以强烈的震动。文章中的地坛概括地说,令作者感到的便是地坛在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幽深之中的那种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用文中的话即为:荒芜但并不衰败。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与文中对“蜂儿”“蚂蚁”“瓢虫”“蝉蜕”的描写比较语言的异同。
提示:均比较细腻,本文更深沉绵密。
6.“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提示:写出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永存的景象。这实际是在回答前文怎样活的问题——外在的环境是恶劣的,但生命是无法遭到破坏而发生改变的,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顽强的活着,你就能坦然地体会到人生的味道。
7、景物描写的作用
(1)说明地坛是破败、荒芜、古旧的,同时又宁静,充满活力、生气。
(2)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3)地坛是对“生命”和“世界”的解读,也是作者的解读,让作者获得新生。
8、为什么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9、母亲为“我”做了什么?她对“我”的关爱有什么特点?儿子在母亲身上读懂了什么?
送我上地坛无言目送艰难的命运
在家担忧我坐卧难安坚忍的意志
到地坛找我悄悄缓缓毫不张扬的爱
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韧的活下去,生存的意义、价值、在逆境中更加坚强
10、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升到月升,“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作者反复讲“母亲已不在了”充满了痛惜悔恨之情。
——物是人非
11、品味“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有过母亲的脚印”一句的含义?
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
四、课堂讨论[自选一个话题]
1、我们的生命完美无缺吗?我们应该怎样活着?
2、面对父母,我最痛悔的……
设计的话题均能和学生自身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有话可说;允许自选话题,又能尊重学生的个人情感爱好与偏向,在说话训练中体现教学民主思想;而口语交际训练更是引导学生对生命和亲情感悟进行内化与升华,在口语能力训练中体现人文的关怀。
五、课堂总结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结束语
人为什么活着?史铁生没有把自己悟得的答案昭告于世人。其实,离开了每个人特定的生活轨迹,离开了每个人独具的人生感悟,这样的答案近于废话。他只是说了,园神告诉他,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与福祉。而我想说,生与死之间有段距离,这就叫人生;怎样走过这段距离,这就叫生活。仅此而已!史铁生在文章的最后说:“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我说:要是有话我没说,史铁生,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话只适合收藏。
第五篇:《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从容说课
《我与地坛(节选)》第一部分写地坛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作者着重思考了为什么活下去和怎样活下去的问题。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们应该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个性化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自主发现,讨论,明确文本所涵盖的内蕴,不断拓展延伸思考。史铁生的所有作品贯穿的就是“对生命的解读”,本篇尤其如此,本文是史铁生散文的代表作。阅读本篇,就要创造条件,跟随作者去阅读生命,理解苦难,体味人生。文章对我们情感的冲击,对我们心灵的敲打,都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本篇语言恳切优美,饱含感情,情景交融,耐人寻味,值得借鉴。教师应紧扣“语文”特色,围绕三维教学目标,有张有弛,从而把学生带入一个美妙的艺术世界。
教学难点
体验作者内心深处的痛苦及母亲的悲苦,进而领悟生命真谛,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
同上。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史铁生生活图片、年迈母亲图片、资料卡片、练习材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读课文,揣摩恳切、深沉的语言。
2.筛选信息,理解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1.深入体验残疾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及母亲的悲苦,进而领悟生命真谛。
2.领悟母爱,在读懂母亲的基础上读懂苦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评价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死和生活的态度,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感受深切的母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师 传说中永世流浪的小矮人,在土地上漫游,寻找通往家园的路。人,站在以不可企及的速度向宇宙空间飞奔的星球上,也在苦苦思索人生的目的。古往今来,无数哲人如是说:寻找精神家园,返回精神故乡。精神家园,漫长而又古老的命题,人类诞生的那一天,就在寻找,而现代人的这种渴望似乎更强烈了。精神家园在哪里?哪儿都没有。一次次听到鸡鸣犬吠,一次次看到绿阴阡陌,而这些又如同天空飘着的云,很快便幻灭消失。精神家园,仿佛美丽的太阳城,迷人而又遥不可及,却又能给人前进的动力和方向。精神家园在哪里?哪儿都有。麻布、白菜和破旧的被褥,这样的生活条件常人是不愿接受的,而在修行的高僧眼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精神家园,就是寻找,在寻找中获得一切:真理和幸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节选)》,找寻精神的家园。
【多媒体课件显示:湛蓝的底色,以地坛为背景,左上方写着《我与地坛》——史铁生,右下方史铁生坐着轮椅,微笑着。】
推进新课
师 请根据节选内容说一说史铁生的经历。
生 他在二十岁的时候忽然患了截瘫。最初几年找不到工作和出路,就经常到园子里去思考,母亲也给了他很多安慰和帮助。在母亲去世之后,他终于发表了小说,并且不断获奖,碰撞开一条写作之路。师讲得很好。第一部分初读好像有些乱,我们需要理出一个线索,这是以事件或是以时间先后为线索的吗?
生 不是。
生 我认为是以地坛为线索,走进地坛、亲近地坛、感悟地坛。
师 有道理。不过我认为地坛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感情和思想,他的人生态度和对生命的思考也有一个变化轨迹,请大家尽量用文中的话表述一下。
生 失魂落魄、逃避、考虑死、不急于求死、如何活得好一些。
师 很好。从某种意义上说,地坛是作者的再生之地,找出写地坛的一个关键句。
生 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生 我认为那句只是引出地坛,能统领全文的关键句是“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多媒体显示:荒芜在哪里?为什么又说不衰败呢?】
生 荒芜很明显嘛,是说它显得很破旧;至于不衰败是说里面的动物,哦,还有植物很有生机。
师 我还想再补充一点:荒芜除了残破之外,还跟人们对它的态度有关,当时的地坛无人重视,不管是官方还是百姓。说它不衰败是因为它的内里各种生物充满生机,而文中说“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从中可以看出,地坛丢掉了什么呢?
生 “浮夸”“炫耀”,也就是说是“虚华”和“浮华”。
【多媒体显示:具体说一说,地坛对作者感悟生命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地坛至少给作者提供了一个逃避的场所、思考的场所,我觉得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看到自己的身影,也更容易看到自己的灵魂。
生 我认为地坛也有创伤,这能让作者联想到自己,他并不是唯一的受苦者。
师 你说得真好!地坛昔日有何等的荣华,连皇帝佬每年都去祭拜!现在无人关注,而且还有一些肆意雕琢它的人,可它仍然沉静、安详地呆在那里。作者自己的磨难跟地坛的沧桑相比真是渺小的。
生 我认为园中的花草和虫子对作者的态度变化很重要。
师 是的,这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
【多媒体显示:“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师 请同学们品味一下,说说你感兴趣的句子。
生 我喜欢写蚂蚁的句子,想好了才去做,想好了马上去做。
生 我注意到蜜蜂如一朵小雾停在半空。云和雾的构成是一样的,但是云给人飘忽感,而雾把人笼罩其间,感觉很稳。蚂蚁的稳和作者的烦躁不安形成对比。
生 我注意到蝉蜕,蝉蜕皮的时刻是十分痛苦的,但它仍然坚持住,于是它完成了再生,于是它得以飞翔,这会对作者摆脱旧我走向新生有启示。
师(掩不住脸上的喜悦)我真想为你鼓掌!
生 我也注意到蝉蜕,但我想到的是蝉蜕皮的过程虽然是痛苦的,有纪念意义的,但它并不留恋过去,而是勇敢地飞向新的高度。
生 我注意到露珠。它在叶子上滚动、聚集,然后继续滚动,再聚集,露珠就越来越大了,大到叶子不能承受时掉下,如果这时有阳光,那就太美了。露珠这样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断积蓄自己的能量,然后在合适的时间展现自己的美。
师 说得很好。我想问露珠坠地的声音很大吗?为什么说是“轰然坠地”?草木生长能有窸窸窣窣的声音吗?(学生发现这确实是一个问题,给学生一点回味的时间后再交流。)我认为这都是心灵中的声音。露珠这样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断积蓄能量,并且寻找时机释放自己的美。那种坠地的声音在史铁生听来是很震撼的!草木生长的声音呢?作者曾长时间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中,现在草木竞相生长又激起他心中生的热流,这声音在他听来是那样真切!
师 现在我们小结一下。虽然不能一一对应说蚂蚁教会作者什么,蝉、蜜蜂教会作者什么,看了一下露珠便如何,但几年的观察、思考还是会影响作者的。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人可以残废但不能颓废。在解释“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时候,作者用了六个譬如,现在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师 这一段的景物描写和前一段相比如何?
生 这一段写的是古柏、落日、暴雨,而上一段写的是蚂蚁、瓢虫、蝉、蜜蜂,我觉得这一段写得更大气。
师 我请那个刚才笑的同学发表一下高见。
生 我同意他说的大气。但认为前一段的生物是自得其乐,过一种“小资”的生活;而这段的事物大多有某种不好的境遇,如雨燕、落日都有和命运抗争的意味。我认为这一部分更厚重更深沉。
师 说得有道理。现在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请看屏幕。
【多媒体显示:“我”为什么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请结合其中某一个“譬如”来谈谈到那园子里去的理由。】
生 落日灿烂的光辉抚平了地上每一个坎坷,这好像给了作者以某种暗示。人生确实有意想不到的坎坷,但它终究会被太阳照亮,因为太阳明天依然照样升起。联系到自己的遭遇与不幸,作者想到了如何让自己的一点“坎坷”填满辉煌!这便是他活下去的理由。
生 我觉得,落日的坎坷表示了作者当时的处境:忧郁、落寞、失意,让人觉得似乎周遭的一切都是灰色的。出现在石门中央的落日,给人一种很压抑的感觉,在这种感觉之下,人们很容易看清自己心头的伤口,就像地上的坎坷在寂静的太阳下显得那么的清晰可辨。并且,落日的光辉只是那短暂的一刻,“灿烂”是落日死亡前的“回光返照”,那恰恰反衬出它的没落和悲哀,其实,这也就是此刻作者的心境。这是作者在生与死这对矛盾前的痛苦的思考,愿意去古园看落日而不去观朝阳,便是最好的明证。
生 高歌的雨燕在天地间叫喊,它们是不管这园子昔日的辉煌还是今日的落寞,只要兴致所至,就引吭高歌,只要一息尚存,便唱出自己的心声。作者在落寞之中听到这激昂的叫声,怎能不为之一振?怎会不去考虑怎样好好地活?
生 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让人浮想联翩,那是一种怎样的快活的场景啊!欢乐、自由、无拘无束、热情、奔放、无忧无虑,那是活力的象征,是生命的写照,这理所当然激起作者对生命的认同,对未来的渴望!冬日的雪天里看孩子的脚印能给作者以无穷的力量,能不去地坛?
生 对此,我是这样理解的: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让他猜想着孩子的欢乐与奔放,当然同时也可能激起他对少年时美好生活的回忆。如今残疾的双腿,使他与眼前的这一切无缘了,这是何等残酷的事实啊!看着那清晰可见的脚印,作者心中虽有遗憾,虽有失落,虽有感伤,但还是可以给以一种慰藉,一点温暖,因为回忆可以暂且忘却眼前的伤痛,这就好像喝绍兴老酒一样,每天喝一点,便能获得一种微醺的感觉,那种感觉是妙不可言的,作者能不去地坛吗?
师(笑)像喝绍兴老酒一样有种微醺的感觉,体验很深的嘛。(众生笑)请继续。
生 苍黑的古柏恍若站在历史长河中的老人,多少沧桑,多少流变就像发生在眼前,生命微若纤尘,人生倏忽之间。古柏让作者慨叹人生的短暂,激发作者对生命价值的叩问。这自然会让作者去思考怎样活的问题。
生镇静的古柏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对任何人的忧郁、欣喜都毫无反应,当然也对十五年来出入其间的作者无动于衷,这让作者想到了他的生死对于这古柏的无足轻重,这便给了他一丝坦然与一线安慰,让他继续去考虑如何活的问题。
师 谁说得有道理?(不少学生:都有道理。)对,对文章的理解,我们的目的并不是最终复制作者的思想情感,而是能够得出自己的体验,读出自己来!哪些同学再说说?
生 夏日的暴雨给了草木与泥土以又一次的生命,它们的“气味”在园中弥漫,扩散,于是无数个夏天的故事便在这古园里复活了,园子里充满着生命的气息。这种想象充斥着整个古园,这气味简直让作者神往。这就是地坛给予作者的无穷魅力。
生 秋叶的味道,是秋叶“飘摇歌舞”时点缀缤纷世界的方式,是秋“坦然安卧”时悲壮的告白,是秋叶“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殒身不恤的壮烈和幸福,也是秋叶生命辉煌的最后宣言。做一片秋叶,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这或许就是作者为什么要去古园看秋叶的原因。
生 秋天,叶子告别了枝头,缤纷地飘落,静静地死去,这让作者想到了一个很敏感的字——死。那种微苦的味道当然是不好闻的,因为那是死亡的味道,作者的母亲是秋天走的,留给作者的是心头的无法驱散的伤痛,他要去填补这伤痛,他要为母亲好好地活下去。文章的第二部分就集中地描述了作者对母亲的爱,对母亲的理解。在这里对秋叶倾情地描绘,其实是为下文作好铺垫。作者经常去古园,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是为了寻觅母亲的足迹,因为有落叶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师 你说得真是棒极了。你不是孤立地思考一两句话,而是联系下文,走入作者的心灵深处。不简单!来,大家为他鼓鼓掌。
生 老师,我还要说。我认为,作者从古园里与自己相似的东西产生了共鸣,他内心有着一股想活下去的念头,他希望自己:虽为落日,却也能照得灿烂;虽为古柏,却有着执著的追求;虽为落叶,却飘摇歌舞,为秋天增添一点灵动的色彩。他希望自己也能把生命的辉煌留给坎坷,留给这个世界。
生 落日、冬天、落叶,这些意象都含有结束的意味,寂静、落寞、忧郁、微苦等词语则含有伤感、冷涩的韵味,这些都说明作者还没有真正面对命运残酷的事实,还没有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还没有完全摆脱那个“死”字。到古园里去是为了进一步思考生与死的问题。
师 你为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作了一个精彩的总结啊。(众生笑)达芙妮·杜穆里埃在《蝴蝶梦》中写道:“这地方曾经属于我们,这里留下了我们的痕迹……不,不是指这些物质的有痕形迹,我们留下的是生活中的一个时刻,是思想和心境,是一种难以名状的东西。”记录了作者残疾之后心路历程的地坛,也许就是这样一种难以名状的东西!生命留下的细节,在经历过冲动,经历过浮躁与痛苦之后,又将思考平静地纳入生命的轨迹,在回忆与自省中,处处可见弥漫着的便是浓郁沉静的人生况味了。
【多媒体显示:“新闻点评,交流启发”。】
师 刚才呢,我们是结合文章来谈的,现在,我们抛开课本,听几则新闻。听完后,我很想听听同学们有怎样的感想。(朗读广播新闻)第一则:2001年9月17日,到广州某大学报到才2天半的新生小黄,于零时突然跳楼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没有留下遗言和遗书,只在日记中写到“睡不着,头痛”,曾打电话向家人诉苦。
第二则:2001年10月31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名14岁的中学生因觉得自己难以承受来自老师的责怪,一念之间自缢身亡。他在遗书里说,要用死来向">向老师证明自己的清白,并讨回尊严。
第三则:“对不起,不要把我的事情告诉同学,以免影响他们学习。不要追究任何人的责任,我太累了!”4月6日,安徽安庆市某中学一位16岁的初二学生,留下如此简单的遗言后服毒自杀。
生 让人震惊!死,肯定要死的,为什么那么着急呢?太脆弱了。自卑与懦弱,遇到困难与矛盾,不是想着如何克服解决,而是选择了逃避甚至死亡。想不开就死,也太不负责任了。生命如诗,生命如歌啊,应该用生命和意志,扼住命运的喉咙!
生 现在一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教师固然有错,家长固然有错,但如果一个一向都很顺利的人突然间遇到点儿挫折的时候,就选择死,这绝对是他自己的错!
生 我忽然想到了张国荣,他迷失在无限的彷徨中,于是,他选择了死亡——对于他那样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来说,这也许是最好的结局……
生(忽地站起来)我不赞成。生命是这么微小,那又何必再去伤害它。我们总有进入坟墓的那一步,又何必那么早就匆匆自掘一个呢?好好珍爱生命!
课堂小结
同学们,当我在电脑上输入“中学生自杀”几个关键字进行搜索时,搜索的结果使人震惊:314000条!在我们的生活中,困难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很多是无法逃避的,而也正是这些挫折,使我们饱受考验,深得生命真谛。记得苏格拉底曾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感谢挫折!生命就是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祝愿在座的各位能够珍惜生命,直面人生!好,看看今天的课下作业。
布置作业
【多媒体显示作业:余秋雨建议说:“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很多最重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言表。”而散文是文学创造中最接近于天然的东西,是我们真情实感的流露,你的感情质量决定了你的阅读和写作的质量。只有将你的情感调动起来,你才能真正懂得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请阅读《我与地坛》第一部分,谈谈你的读后感,字数不少于600字。】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师 作家史铁生在生命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截瘫了双腿,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是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双重境界,启迪了作者,宇宙浩瀚博大,人生卑微渺小,应该珍惜生命。作者从死神的魔掌中解脱了出来,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作者也不是一下子就找到的,它是以母亲的苦难甚至是生命为代价才参悟透了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与地坛》的第二部分。
推进新课
【多媒体显示:“解读母亲的苦难与伟大”并配以年迈母亲的沧桑照片。】
师 对于一位残疾人的母亲,她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呢?
生 生活在惊恐与痛苦之中。
师 很好,能不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生 “最苦”。
师 对。概括地说,主要体现在哪些事件上呢?
【学生思考。】
生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去地坛“母亲”送,二是“我”在地坛“母亲”忧,三是“我”久在地坛“母亲”找。
师 概括能力是阅读能力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你的阅读能力非常棒。好,我们就依据你刚才说的顺序,来具体体验一下母亲究竟有多苦。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3自然段,配乐马斯涅的小提琴曲《沉思》。】
师 文章好,还需读得好。读得很感人,体验很深,谢谢。透过这些细节,我们怎么评价这位母亲?
生 母亲知道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个宁静的去处,需要一个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
生 母亲尊重儿子的选择。
师 然而,当“我”在地坛的时候,母亲又是如何“忧”的呢?
生 “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还有:“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师 母亲心灵的风暴,飞沙走石,永无栖止。一方面,她要随时接受来自地坛的儿子自杀的噩耗,另一方面她又为儿子设想着未来的路该怎样走,心灵的重负无以复加。“我”所承受的是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把这种痛苦不能表露于形色的痛苦。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下当“我”久在地坛时母亲找“我”的语句。
【师生共读倒数第3段。】
师 母亲此时就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活下来,你怎样看待这种母爱?
生 只要儿子能坚强地活下来,她就满足了,把生命的价值意义压到最底线,较之于那些嘘寒问暖、望子成龙的母爱又是多么崇高和圣洁。
生 这是一种深沉博大、毫不张扬的母爱,是苦难中的母亲形象。
师 我们知道很多赞扬母亲的故事,如孟母为了选择孩子成长的最佳环境,三迁其居,培养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亚圣”;欧阳修四岁丧父,母亲用苇秆在沙地上画字教他认读,成就了一代文豪,彪炳千古;岳母在岳飞的背上刺上“精忠报国”四个字,教导出一代名将,千古英雄。然而,那些残疾人的母亲将承受多重的负担啊,哪位同学知道这方面的故事?请讲讲。
生 快80岁的著名影星秦怡,有一个50多岁的残疾儿子,秦怡不仅料理他的生活,还让他学绘画。一个西方著名的电影制片人知道了大为感动,收藏了她儿子的画,并说,他收藏的不仅是一幅残疾人的画,更是一个残疾人的母亲的伟大人格。
生 武汉20岁的武警战士方超追击歹徒,被歹徒的子弹击中大脑,成了植物人。母亲每天在他耳边呼唤他的名字,讲他儿时的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唤醒了他,这是母爱的奇迹。
生 香港弱智儿瘐文瀚走失,下落不明,其母花费巨资四处寻找,两年多了始终没有放弃努力。
师 爱迪生说:“造就我的,便是我的母亲。”母爱是伟大的,然而这样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道理,“我”却等母亲去世后才懂得。母亲去世后,留下的只有无穷无尽的痛悔。
【多媒体显示:“无尽的痛悔”并配以相应的图片。】
师 因为母亲去世之后才懂得母亲的苦难和伟大,因此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可以说充满了深深的歉意、遗憾和无尽的悔恨,这种深情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这一部分从头到尾字里行间都蕴涵这种感情,我们集中来看第7段。
师 这一段,有一句话重复三次,但一次比一次强烈,是这样写的——
生 “母亲已经不在了”,“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师 这段中,充满了怀念与痛悼、沉郁和哀怨。读这一部分,万万不可平平淡淡。我的做法是首先把自己设想为作者,然后联系“自己”所发生的一切不幸,选择一种合适的阅读技巧,把自己的心中的情感和思想淋淋漓漓地表达出来!
【请一名学生再读这一段。】
师 读得真感人。母亲,这是怎样的一个名字!这个让我们任性的名字,这个常常被疏忽的名字,这个总是让人毫不察觉她的温柔的名字,这个将所有的疼痛掩埋,将所有的快乐酿出的名字……这个名字,对全天下的人来说,都是一个令人心疼的名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首小诗。
【分发材料,播放满文军的《懂你》歌曲作为音乐背景。】
【学生欣赏英国玛格利特·魏德玛的《妈妈的牵挂》:】
她是我们的守望人/冬天在窗边,夏天在门旁/她会为我们的晚归而焦虑不安/我们轻蔑地嘲笑着她迂腐的关怀/但我们长长的回家路/却因为有了她的焦急守望而备感安全/她从不会忘记/在我们身上倾注全部的爱/因此,我确信/无论我们在哪里/身上都系着她的牵挂/她是我们的守望人/在天堂的窗边,在天堂的门旁/守候回家的我们/她总会为我们的晚归而焦虑不安。
师 冰心的《纸船——寄母亲》,不知感动了多少人。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来分工朗诵。
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师 清末学者王国维说:“真正的文学在于能给人心灵的慰藉,拓展人的精神空间。”我们被这伟大的母爱感动了,我们被这母子的生命情结震撼了。在座的每个人,我们自己的母亲又何尝不是在坚忍地承受着呢?然而,我们平时是否意识到了这点呢?我们该怎么做呢?
生 自从上了初中以后,我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在发生变化,最令我感到痛苦的,是我的母亲。小时候,母亲是我的偶像,是我向小伙伴们夸耀的资本。母亲是优秀教师。可是,长大后我却发现她竟像个小市民,爱查看我的书包,审问来我家的女同学,就像一个KGB(克格勒),我活得多累啊!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简直有度日如年的感觉……不过,现在想想,自己的想法有些愚蠢。我应该主动和母亲沟通。
生 从小到大我不知惹恼过妈妈多少次,她分别拿过土豆、丝瓜、梳子、衣架、拖鞋、扫帚、接线板……往我身上扔,然后她会用超大号的嗓音尖叫:我为什么要养你长大来气我?我是不是欠你什么?总有一天我会被你气死的……她那几句话我大概9岁的时候就能够流利背诵了。我可以理解妈妈,虽然每当屋子里充满火药味的时候我讨厌她气得变形的脸,但是妈妈是世界上最爱我的人。现在,妈妈已经42岁了,我忽然害怕起时间的流逝。时间给我年轻的妈妈风霜雨雪,看她一步一步艰难跋涉辛苦地走到中年,我感到很懊悔。
生 妈妈对我管教很严。有一次,为了报复妈妈,我差点出走,信都写好了。在那天,妈妈讲了个笑话,把我一下子逗乐了,我竟然一下子发现母亲竟那么可爱。我庆幸自己没有出走。
课堂小结
或许越是司空见惯的东西我们越容易忽略,母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更多的时候我们把母亲的关心理解成唠叨,把母亲的严厉理解成教条。我们总是不能理解,为什么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母亲仍没有学会享受生活?或许,选择了作母亲就注定了要选择付出与牺牲!其实,正是这份付出与牺牲,才真正体现了做母亲的责任,更体现了做母亲的伟大……好,看看今天的课后作业。
布置作业
多媒体课件显示: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是对《我与地坛》最好的诠释,一方面讴歌了母爱如菊花,泼泼洒洒,圣洁而深沉;另一方面从母亲身上领悟了为爱我们的人好好地活。请同学们课下认真阅读,加深对母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