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买书》教学设计
《买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统计整理的方法,经历统计过程,初步感知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及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教学难点:掌握统计整理的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完成统计。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① 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并整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
② 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并根据数据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②提高学生表达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以及分析、比较和推理的能力。(3)情感目标:
①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了解一些实际中获取数据信息的途径。②结合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愿望,培养他们的统计意识。
二、教学设想:
围绕教学目标,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时,力求体现以下理念: 1. 教学内容生活化。
“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应该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所以我在起初就创设了一个组织全班同学设立图书角这样一个情境,力图从真实的学校生活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因为这是一个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所以能吸引学生,将学生迅速的引入情境之中。“为班级买什么书好呢?请你为学校提建议。”这一问题的提出,更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学生能为学校提建议感到兴奋,各抒己见,想法不一,当大家意见不同意的时候,大家领悟到需要调查大家的意见。使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有必要去进行统计,很自然的进入了调查统计的环节。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来进行教学,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作数学”使数学课富有浓浓的生活气息。2.教学过程活动化
开展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体验统计的过程。低年级增加统计教学,是增加了统计的活动。统计教学的重点不是教知识点,也不是教技能,而是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活动,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本着这个原则,我在设计上,通过学生分组调查、合作交流、小组汇报、解决实际问题来展开教学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和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如:先让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调查才能知道大家的意见呢?你想怎样调查?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如有的同学可能采用逐一访问的方法,举手表决的方法等)为了促使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统计活动的过程中来,我设计了先在小组内调查统计,全班再汇总收集信息的过程。研究统计方法交给学生,在各组调查时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的统计数据的方法,如画√、○及画“正”字的方法等,教师肯定每一种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小组上前汇报时,可以运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统计结果,另一个同学在黑板上进行记录,这样充分尊重了每个小组的意见。这样教师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给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教师提问:有什么方法能让大家一下字就看出喜欢哪种图书的人数多呢?在引发学生探讨的同时,让学生自我选择,各小组设计的方法哪种比较好。从而总结归纳出示统计图。这样由原始的统计记录的形式过渡到表象的条形统计图上。再进一步的整理信息,形成统计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学会读图、读表,在图表中获取信息。“从统计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一开放性的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相机问学生:“如果让你为班里去买书,你怎么买?说说你的想法。”让学生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决策,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到统计的作用。如果以上过程进行的比较顺利,还有一定的时间,可以再引发学生思考,班级中设立了图书角以后由谁去管理,放手让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再次分组进行统计,进一步巩固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3.师生关系民主化
课堂上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营造一个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不以权威者自居,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情感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平等的信息。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朋友,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敢说敢想,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使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教学过程与意图:(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师:我们班是读书活动特色班,老师想在班级中设立一个图书角,这样我们就能看到更多的书了,你们觉得这个主意好吗?
那老师想知道你们都喜欢看什么类型的图书呢?
2. 这么多不同的意见,到底听谁的好呢?你们有没有好办法帮老师解决?(意图: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
(二)小组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1.师:你想用什么方法进行调查,才能知道大家的意见呢?(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小组调查:先在小组里调查,每人只能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看的图书,由组长负责记录。
3.小组汇报:你们组是怎样进行调查记录的?组里共有几名同学?调查结果是什么?
小组长汇报(调查记录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另一名同学在黑板上的方格里用自己组表示的符号记录。
小结:刚才同学们出现了这么多调查记录的方法。有的组是用画△、○、√的方法来表示,一个符号表示一个人,还有的组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一个正字表示5个人。这些方法都很好,你喜欢哪种就可以用哪种方法。
4.在各组调查统计的基础上,汇合成了全班的调查情况。形成同学们喜欢图书情况的统计图。
师:有什么方法能一下子让人看出喜欢哪种书的人数最多呢?
教师在图旁边出示数字坐标。并用彩条来表示。我们还可以把张统计图换成统计表的形式,大家能更加清楚地看出调查的结果。
5.进一步认识统计图及统计表。
师介绍:其实我们刚才的活动是做了一项重要的工作----统计(板书)。用图来表示统计结果的是统计图,用数字来表示统计结果的是统计表。
6.分析统计结果:观察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如果让你为班里去买书,你怎么买?说说你的想法。
(意图:由小组调查的方式再汇总成全班调查情况,在活动操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统计图和统计表,使学生经历了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统计意识,感受到了统计的作用。)
(三)应用实践,提高认识
师:刚才我们通过统计,对我们要买的书做出了选择,图书必须要有人来管理,那么我们选择谁来管理图书呢?
学生纷纷提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小组进行统计,最后汇报结果。
(意图:通过统计学生心目中的图书员,巩固所学的统计知识,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四)师生小结、课后延伸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下请你们合作调查一下你们组的同学每天睡多长时间,明天老师来听听你们的汇报。
第二篇:大班数学《买书去》教学设计
大班数学《买书去》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认识常用的货币及基本的货币单位、并初步了解角、元之间的换算关系。
2、复习8、9、10的组成方式和加减法。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人民币,体会买书活动的乐趣。
难点:通过活动开展,进一步加深对8、9、10组成的理解。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书(书的封面、颜色、大小、厚薄、新旧等都不同),教师事先给书定价(10以内的整数)。
2、人民币若干。
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
二、认一认,换一换。
(一)引言过渡:
1、小朋友们,有个小书店快开张了,你们想到书店买书吗?
2、需要准备什么才能买到书呢?
(二)认识人民币
1、把准备好的封包发到幼儿手中
2、认识幼儿常见的几种基本货币(纸币):1角、2角、5角、1 元、2元、5元、10元。
3、认识硬币:1角、5角、1元。
4、介绍认识大面值人民币:20元、50元、100元。
(三)了解元与角之间的换算关系
1元=10角(板书)
(四)、换一换,并完成教材第60页“连线”。
三、买书游戏
(一)把幼儿分为两组(卖书组4人,买书组若干人)。
(二)在老师指导下开始买书游戏。(在活动中教师播放愉悦的轻音乐,幼儿伴着音乐进行活动)
(三)汇报。
1、教师:好了,游戏开心吗?买到书了吗?买书用了多少钱呀?
2、巩固对元、角换算的认识以及数字8、9、10的组成方式的理解。
四、总结并提示课题。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觉得以下这些地方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
一、创设生活性和趣味性活动情境。
使幼儿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充分利用身边的一切教学资源,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让幼儿亲身参与小书店买卖书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情感投入。
二、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让幼儿在课堂中充分动口动手。
游戏是孩子的基本活动,在课堂活动中以游戏形式 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让幼儿在游戏中寓教于乐中获悉知识。在这节课中,我让幼儿参与买、卖书活动,既满足了幼儿好动的特点,也让孩子在游戏中体会了学习的快乐。使孩子在整节课中,保持深厚的学习兴趣,兴趣盎然。
三、适当运用学具,提高活动效率。
众所周知,再好的魔术师,没有道具就不可能表演出精彩的魔术,教师如能在教学实践中,制作教具,利用教具就会使课堂上锦上添花。在这节课中,我准备了精美魔术盒、连环画和崭新的人民币作为活动的载体,吸引幼儿的集中注意力,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四、魔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在上课之初,我就以富有诱惑性的百变魔术来激发的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
五、重视了对幼儿的表扬和激励。
表扬和激励是孩子成长的加油站,希望得到别人的表扬是每个人的天性,孩子更是如此。在这个活动中,我善于捕捉孩子们身上的亮点,对他们进行表扬和激劢。如有的孩子在买卖书环节中,我就表扬和激励了幼儿,给幼儿成功之处给予肯定。实践证明:表扬和激励是我们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当然,在这节课中,我也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和改进,如在教学中,自己运用的教学手段还是比较保守和陈旧的,没有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我个人的教态、语言、组织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使一节课成功需要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老师、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第三篇:买书
买书
今天下午,当我写完最后一个字放下笔,感到一阵轻松。我和姐姐要到新华书店去买老师布置的书:《红鞋子》,《丁丁历险记》,《格林童话》。我跨进新华书店的大门,里面的书让我眼花缭乱,有历史类的,有科普类的,也有文学类的„„
我在柜台右边的漫画专区找到了《丁丁历险记破损的左耳朵》,姐姐对我说:“《格林童话》是少儿文学。”所以我来到少儿文学专区,找到了格林兄弟所着的《格林童话》,我对姐姐说:“《红鞋子》在哪里呀?”姐姐也不知道,没办法,我只好壮着胆子去问书店的工作人员,原来在柜台那。
姐姐付了钱,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的书店。以后要是有机会,我一定会再畅游在书的海洋中!
瑞安新纪元实验学校二年级:苏志豪
第四篇:北师大版数学《买书》教学设计及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买书》教学设计及反思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买书》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买书》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
1.结合买书的问题情境,探索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会比较小数大小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教学内容是一位小数没有进位的加法与没有退位的减法,这节课把探讨小数加法的算法作为重点,让学生在理解并掌握小数加法的基础上,独立解决小数减法的算法问题;理解其中小数点一定要对齐,是由于单位相同的数值才能相加减的缘故,小数点对齐的本质就是数位对齐;让学生了解小数加减法类似于整数加减法,把小数加减法融合到学生已有的整数加减法的经验中,让学生体会到知识间的融会贯通;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习加减法计算结合起来,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体会加减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地处市中心,学生的整体素质较高,大多数家庭都能自主给孩子创造学习的机会,因此大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较扎实、知识面较广。结合我校这三年来的课改实验来看,由于实验教师采用生动有趣、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更能自主学习,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体会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并应用到生活中去。另外,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已经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并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每个小组准备一些儿童书籍:《快乐珠心算》(13.5元)、《老夫子》(3.2元)、《安徒生童话》(10.5元)、《数学游戏》(9.2元)、《十万个为什么》(11.5元)、《蜡笔小新》(8.3元)、1.买书游戏: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些书,想买哪些书。
2.让学生根据活动过程,提出数学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会提:
(1)我想买一本《老夫子》和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一共需要多少钱?
(2)《快乐珠心算》比《数学游戏》贵多少元?
(教师选择有关加减法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我们先来解决其中有关加法的问题。
(二)探讨算理和算法
1.买一本《老夫子》和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一共需要多少钱?
(1)让学生根据问题先列算式(请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列式:3??2+11??5=)
师:我们没有学过小数的加法,现在请同学们试一试,看能不能算出结果。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3)汇报自己的算法。
①3.2元=32角,11.5元=115角,32角+115角=147角,也就是14.7元。
②我用元加元,角加角的方法。
3.2元=3元2角,11.5元=11元5角,3元+11元=14元,2角+5角=7角,14元+7角=14元7角,也就是14.7元。
③ 11元5角+3元2角14元7角
④ 元 角3??2+11??514??7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算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教师加以引导。)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买书》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买书》教学设计及反思
(4)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小数加法。
(5)让学生说说小数点左边的数和右边的数分别表示什么。
(6)观察:第三种算法和前面两种算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都是相同单位的数进行相加,不同的是多了一个小数点)。
(7)多媒体出示智慧老人说的话:整数加法要从最右边的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从最右边的低位加起,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8)小组讨论:为什么智慧老人说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引导学生发现相同单位(数位)上的数对齐了,小数点也就对齐了,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也就是这个道理:只要小数点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就都对齐了。)
2.一本《快乐珠心算》比一本《数学游戏》贵多少元?
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1)鼓励学生迎接挑战,独立思考解决,教师巡视指导。
(2)请学生到黑板前板书,并说说算法。
3.小结(把课题板书: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竖式计算)
(三)解释应用
师:前面我们提了许多问题,现在你能不能利用刚才学过的知识,选择某个问题独立列式解答呢?
1.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2.小组内说说你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3.小组派代表上来汇报,大家评一评,看他们组能不能拿到智慧星。
(四)数学游戏:对对碰(课本第6页的试一试)
师:比一比,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竖式写得整齐美观,就奖给他们组一颗智慧星。
(五)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一堂课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利于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利用学生喜欢到书店看书、买书这一特点,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并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整堂课始终是让学生在自己探索、思考、交流、讨论、反馈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得出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的经验,因此教师稍做适当的引导就可以了。在课堂巡视指导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小数加减法计算过程中,表示元的整数部分数位没对齐,如10??5+9??2,9写在十位1的下面,在及时指导下,学生及时得到纠正。但我认为课后还要加强练习,才能达到熟练计算、应用自如的效果。
〖案例点评〗
邱老师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不拘泥于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了买书游戏,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计算方法,着力体现算法多样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得到比较好的发挥,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比较算法中发现其中隐含的本质,理解算法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更好地把握算理。
第五篇: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下《买书》教学设计与反思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下《买书》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结合“买书”的问题情境,探索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会比较小数大小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教学内容是一位小数没有进位的加法与没有退位的减法,这节课把探讨小数加法的算法作为重点,让学生在理解并掌握小数加法的基础上,独立解决小数减法的算法问题;理解其中小数点一定要对齐,是由于单位相同的数值才能相加减的缘故,小数点对齐的本质就是数位对齐;让学生了解小数加减法类似于整数加减法,把小数加减法融合到学生已有的整数加减法的经验中,让学生体会到知识间的融会贯通;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习加减法计算结合起来,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体会加减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地处市中心,学生的整体素质较高,大多数家庭都能自主给孩子创造学习的机会,因此大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较扎实、知识面较广。结合我校这三年来的课改实验来看,由于实验教师采用生动有趣、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更能自主学习,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体会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并应用到生活中去”。另外,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已经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并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每个小组准备一些儿童书籍:《快乐珠心算》(13.5元)、《老夫子》(3.2元)、《安徒生童话》(10.5元)、《数学游戏》(9.2元)、《十万个为什么》(11.5元)、《蜡笔小新》(8.3元)、„„
1.“买书”游戏: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些书,想买哪些书。
2.让学生根据活动过程,提出数学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会提:
(1)我想买一本《老夫子》和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一共需要多少钱?
(2)《快乐珠心算》比《数学游戏》贵多少元?
„„
(教师选择有关加减法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我们先来解决其中有关加法的问题。
(二)探讨算理和算法
1.买一本《老夫子》和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一共需要多少钱?
(1)让学生根据问题先列算式(请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列式:3??2+11??5=)
师:我们没有学过小数的加法,现在请同学们试一试,看能不能算出结果。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3)汇报自己的算法。
①3.2元=32角,11.5元=115角,32角+115角=147角,也就是14.7元。
②我用元加元,角加角的方法。
3.2元=3元2角,11.5元=11元5角,3元+11元=14元,2角+5角=7角,14元+7角=14元7角,也就是14.7元。
③ 11元5角+3元2角14元7角
④ 元 角3??2+11??514??7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算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教师加以引导。)
(4)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小数加法。
(5)让学生说说小数点左边的数和右边的数分别表示什么。
(6)观察:第三种算法和前面两种算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都是相同单位的数进行相加,不同的是多了一个小数点)。
(7)多媒体出示智慧老人说的话:整数加法要从最右边的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从最右边的低位加起,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8)小组讨论:为什么智慧老人说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引导学生发现相同单位(数位)上的数对齐了,小数点也就对齐了,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也就是这个道理:只要小数点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就都对齐了。)
2.一本《快乐珠心算》比一本《数学游戏》贵多少元?
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1)鼓励学生迎接挑战,独立思考解决,教师巡视指导。
(2)请学生到黑板前板书,并说说算法。
3.小结(把课题板书: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竖式计算)
(三)解释应用
师:前面我们提了许多问题,现在你能不能利用刚才学过的知识,选择某个问题独立列式解答呢?
1.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2.小组内说说你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3.小组派代表上来汇报,大家评一评,看他们组能不能拿到智慧星。
(四)数学游戏:对对碰(课本第6页的“试一试”)
师:比一比,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竖式写得整齐美观,就奖给他们组一颗智慧星。
(五)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一堂课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利于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利用学生喜欢到书店看书、买书这一特点,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并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整堂课始终是让学生在自己探索、思考、交流、讨论、反馈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得出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的经验,因此教师稍做适当的引导就可以了。在课堂巡视指导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小数加减法计算过程中,表示“元”的整数部分数位没对齐,如10??5+9??2,“9”写在十位“1”的下面,在及时指导下,学生及时得到纠正。但我认为课后还要加强练习,才能达到熟练计算、应用自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