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内容: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
【教材简析】
《杨氏之子》是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风趣和幽默是智慧的展现”专题中的第一课,选自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教材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要以读为主,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读,最好、最有效的方法也是读,教师应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本节课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围绕“杨氏之子的语言到底妙在何处”
这一中心问题,感受语言的魅力,并受到“文明礼仪”教育。
【教学目标】
1.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2.以读为主,引导学生采用“独立、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反复研读、思考,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语句的含义,在交流中不断完善、升华自己的认识。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情感;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文明礼仪”教育。
【教学重点】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巧妙。
【教学难点】
学生阅读理解古今字义不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法学法】
朗读法,演示法,情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愿意听故事吗?请看大屏幕,认真听故事:课件出示罗斯福的图片。
2.像这样体现语言艺术的经典故事,古今中外流传的很多。我国古代就有一个九岁的孩子,回答别人时语言风趣机智,妙趣横生。他的故事被记录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大家想认识这个聪慧的孩子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板书)
3.齐读课题,理解“杨氏之子”的意思。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的导入,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孩子走进课文,走进语言的天地,是非常有利的!同时,学生通过课题情境的创设学会了对“……氏”的迁移运用。
二、初读了解
1.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先来读一读课文吧。
2.同学们,读完课文有什么感受吗?(生畅谈)
3.文言文和白话文在朗读上有不同之处,要读出古文的韵味和节奏,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标注好停顿的原文)。
4.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讲究语感,读得入情入境,你们愿意这样试一试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吧。
5.多种形式朗读,学生点评。(自由读、指生读、同桌读、集体读)
【设计意图】在语文教学中,读是最重要的手段。在读中理解课文大意,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精妙。所以此环节一定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
三、理解学文,品味聪慧
1.《杨氏之子》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我们先来看一下根据课文改变的动画片好吗?(播放flash)
【设计理念】整体感知课文,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人物、语言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2.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与聪慧的杨氏之子交朋友吧!“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讲的是?
3.现在,请同学们用看注释的办法同桌合作学习课文的第二、三句话,比比哪对同桌的学习效率最高。
4.哪对同桌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
5.热情好客的杨氏之子为了招待孔君平,是怎么做的?请大家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设计理念】让学生明白这本是孔君平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为下一环节学生理解杨氏之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做准备。
6、课文朗读的吸引人,能不能用最短的时间把它背诵下来。
【设计意图】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了解不同体裁文章的表达方式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杨氏之子应对语言的巧妙和他的机智聪慧,引领学生调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读中感悟,以读见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情感。
四、升华感悟
1.这杨家小儿思维之敏捷,言语之巧妙,让人回味无穷,真是不简单啊!其实,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说话要讲究艺术,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讲,会达到不同的效果。
就拿我们身边的事来说吧,像“禁止践踏草坪!”(大屏幕)这样生硬的,带着指令性的提示语随处可见,但是现在,你走进公园,学校,你会发现,这样的语言少了,同样的意思,有了不同的表达方式,谁能试着来改一改这个说法,体现语言的艺术吗?
2.语言的魅力充实着我们的生活,课后请同学们运用我们敏锐的头脑去感悟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完成今天的家庭作业好吗?
五、总结
我们的母语汉语言有着无穷的魅力,有“口吐金兰”的语言香气,有“唇枪舌战”的语言战争,有“妙笔生花”的语言表达,有“舌战群雄”的语言典故,语言的艺术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增添许多乐趣。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方式,效果也会大相径庭。让语言的美丽伴随我们语文的学习之旅吧!
教学反思:
文章虽短小,需要学生领悟的东西却很多。我想通过本设计,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让孩子在充分阅读,理解文章大意的情况下,把握住关键问题“杨氏之子的语言到底妙在何处”来启发孩子思索,感受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并激发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去阅读,去发现,真正落实“大语文观”。
要在古文的语境中读出语感来。这可有点难。古文要读好,首先当然要理解意思,这是孩子通过自读及合作交流可以基本达到的。那么这可以放手让孩子操作。在此基础上,学习适时停顿朗读。此时,学生没有读出古文味,读得一字一停,什么也不像。于是我范读,学生练读,就这样整整读了半节课,孩子还饶有兴趣。虽然时间很长,但是,我不觉得浪费。我明显地感受到读得越好了,理解也就加深了。这绝对不是简单的模仿,这是入情入境地品味。品味够了,我抛出本文的中心问题:读了文章,杨氏之子应答如何?没想到孩子们都读出了一妙所在:杨氏之子巧用姓氏作答。然而二妙“未闻”之语气婉转却鲜为人知。我想: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再读,可惜还是没有答案。于是,我只得拿出比较句子的方法。将“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与“孔雀是夫子家禽”作比
。光这样比肯定不行,要把句子放在语境中。放入语境中对读,果然有些孩子明白了“未闻”之妙用。但是我不挑明,也不让他把答案说了,因为还有许多人正在跳,就要摘到桃子了,于是,我让他们小组之内再演一演杨氏之子的应答。不一会我没讲明他们已然意会,情感朗读亦水到渠成。
“教学生学会并且会学”,这是我最想达到的!语言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仅需要课内的积累,也需要从生活中去发现,去搜集。所以本课作为“语言的艺术”专题中的第一课,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如果教师掌握好的话,将会使本课的教学达到一举数得的功效!
再者,在教学本课时,非常有必要让学生知道再聪明的孩子如果没有礼貌,也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