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多瑙河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1 20:41: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蓝色多瑙河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蓝色多瑙河教学设计》。

第一篇:蓝色多瑙河教学设计

欣赏《蓝色多瑙河》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蓝色多瑙河》,使学生初步了解圆舞曲的风格和音乐特点。

2、通过欣赏分析、讨论、对比乐曲,感受乐曲所表现的场面和情景,感受节奏、节拍、旋律、速度、力度对表现音乐情绪的作用。

3、通过听赏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学习用音乐表达情感。

二、教材分析: 《蓝色多瑙河》是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和小提琴家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众多圆舞曲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是一首充满活力、抒情优美的乐曲。这首已流传百余年、闻名全球的作品创作于1867年,原先是合唱圆舞曲,在维也纳完成。同年2月15日在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举行的音乐会上首次演出。乐曲由序奏、五个圆舞曲和尾声组成。

三、教学重点:感受、认识音乐表现手段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四、教学难点:在课堂中创设出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激动的情绪氛围。

五、教学方法:以听赏为主、分析、对比、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用具:电脑、大屏幕、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互问好。

(二)、导入新课:

老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多瑙河在哪吗?听过《蓝色多瑙河》这首曲子吗?它的作曲者是谁?”学生听后回答。

(三)、课题出示——欣赏《蓝色多瑙河》

1、简介乐曲的创作背景。1867年初,奥地利与普鲁士的战争失败,使维也纳人感到哀伤压抑,到处是战争创伤,空气沉闷,情绪低落,为振奋人心,约翰.施特劳斯应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之约而创作了这首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的圆舞曲,经该学会一个成员填词后演出效果一般。半年后,去掉男声合唱,以管弦乐形式在巴黎演出获得极大成功。

2、作者介绍:约翰·施特劳斯(1825年-1899年),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演奏家。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约翰·施特劳斯从小就热爱音乐,虽遭到父亲的反对,但在母亲的支持下偷学小提琴、钢琴和作曲,年仅7岁时,就创作了第一首圆舞曲。19岁组织了自己的乐队并正式登台指挥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从此,年轻的约翰·施特劳斯开始了辉煌的音乐创作与演出生涯。约翰·施特劳斯被人们誉为“圆舞曲之王”。主要作品有:轻歌剧、圆舞曲及其它舞曲共四百余首。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优美动人,富有生活气息,反映了人民群众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思想情感,深受人们的喜爱。

3、作品简介:《蓝色多瑙河》在奥地利被称为“奥地利第二国歌”。这首浸满维也纳乡土之情的圆舞曲,格调高雅、优美动听,渗透着作者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深情厚意。

4、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1)、这首圆舞曲由几个部分组成?(2)、体裁与形式是什么?(3)、创作及首演时间?

(四)、分段欣赏与讲解。

1、序奏:分成两个段落,乐曲一开始奏出轻弱的震音,使人理想到薄雾缭绕、寂静的多瑙河晨景。柔和地、充满希望的上行音符,仿佛多瑙河从沉睡中苏醒。逐渐增强的力度,宛如东方晨曦初露、充满生机。

2、第一圆舞曲:主题来自序奏的主要音调,抒情、明朗的旋律,使人感到春天的气息已来到多瑙河。

3、第二圆舞曲:主题跳跃、起伏,给人热情、爽朗,朝气蓬勃的感觉。

4、第三圆舞曲:主题优美、典雅、端庄而稳重。

5、第四圆舞曲:主题呈现出妩媚清丽、优美动人的特点。接下来是一段舞蹈节奏,兴奋活泼、热烈奔放。

6、第五圆舞曲:主题旋律起伏回荡,柔美而又温情。接下来是一段热烈而又欢腾的音乐,形成了全曲的高潮。

7、尾声:乐曲最后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五)、回答问题:

1、这首圆舞曲由几个部分组成?

答: 答:三部分。全曲由序奏、五首小圆舞曲、尾声构成。答:

2、体裁与形式是什么? 答:管弦乐圆舞曲。

3、创作及首演时间? 答:1867年。

(六)、圆舞曲的特点: 格调高雅、优美动听,乐观向上、振奋人心。

(七)课堂小结:

音乐王国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它自己的太阳、月亮和星星。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是美的艺术。通过作品欣赏,你能跨越时空感受到多瑙河的美丽吗?你听到了流淌在音符之间作者的爱国之情吗?请把你的真实感受告诉大家。

(八)、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小作文:《音乐欣赏课后的感想》。

《蓝色多瑙河》是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和小提琴家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众多圆舞曲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是一首充满活力、抒情优美的乐曲。这首已流传百余年、闻名全球的作品创作于1867年,原先是合唱圆舞曲,在维也纳完成。同年2月15日在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举行的音乐会上首次演出。乐曲由序奏、五个圆舞曲和尾声组成。《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的序奏部分是非常著名的。圆号在小提琴颤音的衬托下引出了多瑙河柔和的水波,象征黎明时的曙光拨开了河上的薄雾,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序奏过后,接下来是五首连在一起演奏的各具特点的小圆舞曲。第一圆舞曲开头的主题简洁、明朗,饱含着对人生的希望,描写了在多瑙河畔,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们翩翩起舞时的情景。第二圆舞曲首先在D大调上出现,巧妙而富于变化,描写了南阿尔卑斯山下的姑娘们,穿着鹅绒舞裙在欢快地跳舞。突然乐曲转为降B大调,富于变化的色彩显得格外动人,主题的特点是充满活力、健美爽朗。第三圆舞曲属歌唱性旋律。这段音乐采用了切分节奏,给人以亲切新颖的感觉,音乐更富流动性,旋转不停的舞蹈场面有声有色。第四圆舞曲在开始时节奏比较自由,琶音上行的旋律美妙得连作曲家本人也很得意,仿佛春意盎然,沁人心脾。第五圆舞曲是全曲的高潮,是第四圆舞曲音乐情绪的继续和发展,只是转到A大调上。起伏、波浪式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在多瑙河上无忧无虑荡舟时的情景,乐曲用乐队的全奏表现热烈欢快的舞蹈场面。这五首连在一起演奏的小圆舞曲各具特点。有的充满生活气息,有的描写美丽风光,有的表现轻盈舞步,有的雄浑有力,有的典雅而富有新趣。乐曲犹如多瑙河水一般,从宁静平稳到轩然大波,浪花飞溅。多样的变换,形成了《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特有的效果。结束部分再现了中间几个小圆舞曲的某些段落,并且引入了一些新的素材,使各小圆舞曲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从而臻于完美。乐曲在一阵急风骤雨式的狂欢中结束。整首乐曲旋律欢快,渗透了维也纳人热爱故乡的深情厚意。

第二篇:《蓝色多瑙河》教学反思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共有五个小圆舞曲组成,这五个圆舞曲各具特色,有的充满生活气息,有的描写美丽风光,有的表现轻盈舞步,有的雄浑有力,有的典雅而富有新趣。乐曲犹如多瑙河水一般,从宁静平稳到轩然大波、浪花四溅,多样的变换,形成了《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特有的效果。

存在的不足:

(一)在欣赏五个小圆舞曲时,只让学生聆听、想象、感受,如果让学生听完后为每个小圆舞曲各想一个题目,并板书出来,让学生有个直观的印象,后面欣赏整首乐曲时,再边欣赏边根据板书把五个小圆舞曲分别给学生点出来,这样,学生对音乐会有更深层的感知。

(二)忽略了对乐曲创作背景的介绍。欣赏一首乐曲,应该让学生对乐曲的创作背景、曲作者及乐曲本身都要有一定的了解,但在教学中,为了节省出欣赏的时间,所以忽略了对乐曲创作背景的介绍,如果在欣赏乐曲前,抽出两三分钟的时间将乐曲的创作背景稍作介绍的话,会更能激发起学生欣赏的兴趣,也能使学生对乐曲有更深层的认识。

总之,因为这首《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比较长,所以在课堂上多多少少都有些慌,总担心时间不够,音乐欣赏不完。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扬长避短,使自己在教学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第三篇:《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教学设计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教学设计

城关中学

李芳芳

教学内容:欣赏音乐《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1)能模唱第一、第四圆舞曲的主题一旋律

(2)会画旋律线感受音乐情绪(3)能抓住音乐形象更好的表现音乐

知识目标:(1)深入体会圆舞曲的特点

(2)初步了解小约翰施特劳斯的生平

情感目标:(1)喜爱圆舞曲

(2)点燃学生学习其他舞曲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好!美丽的景色、动听的乐曲常常让我们沉醉其中。(播放几张多瑙河的图片)这就是欧洲的第二大河——多瑙河,他像一条蓝色的丝带横贯欧洲大陆,很多文人墨客用诗句赞美它,同学们想和老师一起感受之中的魅力吗?(生)想

(师)让我们一起来朗诵: 你多愁善感

你年轻、美丽、温和而柔顺 犹如矿山闪闪发光的金子 真情就在那儿苏醒 就在多瑙河旁

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

(生)和老师一起有感情的朗诵,进入多瑙河的教学情景中。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欣赏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一首著名的乐曲《蓝色多瑙河》。首先让我们了解下作曲家生平,请同学们看书自己学习。(生)默看1分钟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欣赏

二、讲授新课 引子:

(师)播放音乐

(生)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师)引子部分中主题一的主奏乐器是什么?(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主奏乐器——圆号(师)请同学们用“wu”母音模唱主题一(出示乐谱)(生)看乐谱模唱

(师)通过感受体验,同学们可以表达一下这段音乐渲染了怎样的情境吗?(生)谈感受 第一小圆舞曲:(师)播放音乐

(生)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师)请同学们翻看课本中的乐谱,视唱乐谱(生)演唱

(师)分析乐谱旋律的特点,1 3

5,上行的旋律特点

(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感受出主题一的音乐特点,明朗乐观的情绪特点。(师)弹奏主题二(生)聆听

(师)带领同学们学跳手指舞,感受圆舞曲的舞曲特点。(生)学生跳手指舞

(师)这段音乐的音乐特点,用对比方法感受体会(生)欢快、跳跃 第二小圆舞曲:(师)播放音乐

(生)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师)弹奏主题一,加深对音乐的了解(生)听

(师)出示顿音记号,讲解顿音的音乐特点(有表情的讲解)(生)感受顿音的音乐特点,更好的理解音乐。

(生)用顿音的演奏方法打击节奏,进一步体会音乐特点。(师)弹奏主题二(生)聆听,感受

(师)引导学生用指挥的方法感受音乐特点(生)学习指挥基本方法,加深音乐理解。第三小圆舞曲:(师)播放音乐

(生)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师)请同学们视唱乐谱(视学生水平,可以适当加入3度音程的演唱)(生)学生视唱乐谱,感受音乐特点

(师)引导同学们用步伐或者神态模仿舞者的姿态(生)参与体验,深入感受(师)这段音乐的情绪怎样?(生)典雅、端庄 第四小圆舞曲:(师)播放音乐

(生)聆听音乐,感受情绪(师)范唱主题一的旋律(生)聆听,感受(师)请同学看乐谱演唱(生)视唱

(师)引导学生画旋律线,感受旋律的特点(生)画旋律线,感受音乐的特点(师)引导学生感受力度的特点

(生)用适当的力度,演唱主题一的旋律,进一步体验音乐特点 第五小圆舞曲:(师)播放音乐

(生)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师)用律动的方法感受主题二热烈的情绪(生)用“跺脚”模仿打击乐,体验情绪。尾声:

(师)播放VCR(生)观看,聆听,感受

(师)引导学生感受出结束乐句的主题旋律(生)再一次模唱引子的主题旋律,进一步感受。

三、小结

(师)当圆号再次吹响婉转的旋律时,我们仿佛看到了夜幕降临的多瑙河,一如当初般的美好而迷人。听到这里,刘老师也有一首诗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同学们愿意和我一起分享吗?(生)愿意(师)你婀娜多姿

你温柔、热情、端庄而典雅 犹如艺术海洋中的一只奇葩 热爱就在这里苏醒

让我们用心灵去体会更加广阔的舞曲世界!

第四篇:浅析《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浅析《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浅析《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摘要: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不同风格的音乐让人有着不同的感受。人们有时把严肃音乐或艺术性音乐统统称为古典音乐,西方古典音乐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圆舞曲在西方音乐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圆舞曲起源于18世纪下半叶奥地利北部的一种三拍子民间舞曲。19世纪起风行于欧洲各国城市,继而流行全世界。《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作于1867年,按照维也纳圆舞曲形式写成,有序奏、5首小圆舞曲和结尾部分。学习欧洲古典音乐,理解古典音乐,欣赏欧洲古典音乐,将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无限的乐趣。下面我们将从《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的乐曲概述、创作背景、乐曲赏析等几方面来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约翰•斯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古典音乐虽然被称为高雅音乐,离我们这个时代较为遥远,但是它能流传下来,就说明它是经典的,有意义的。其实古典音乐并不晦涩难懂,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对作品的看法。每个人都可以在古典音乐的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地方。欣赏者自身的理解是根据自身的文化层次对音乐的理解,音乐不同于其它学科,它反映的东西是比较模糊的,也比较抽象的,因此,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做为西方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之一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音乐主题优美动听,节奏明快而富于弹性,体现出华丽、高雅的格调。它给人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感觉,让人陶醉其中。

一 乐曲概述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于1866年,作品第314号,被称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原为一首由乐队伴奏的男声合唱,后去掉人声,成为一首独立的管弦乐曲.由小序曲、五段小圆舞曲及一个较长大的尾声(部分再现前面主要的音乐主题)连续演奏而成。乐曲以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节奏贯穿,音乐主题优美动听,节奏明快而富于弹性,体现出华丽、高雅的格调。

这首乐曲的全称是“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圆舞曲”。曲名取自诗人卡尔•贝克一首诗的各段最后一行的重复句:“你多愁善感,你年轻,美丽,温顺好心肠,犹如矿中的金子闪闪发光,真情就在那儿苏醒,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香甜的鲜花吐芳,抚慰我心中的阴影和创伤,不毛的灌木丛中花儿依然开放,夜莺歌喉啭,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

二 创作背景

1866年奥地利帝国在普奥战争中惨败,帝国首都维也纳的民众陷于沉闷的情绪之中,1

当时小约翰•施特劳斯任维也纳宫廷舞会指挥。为了摆脱这种情绪,小约翰接受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指挥赫贝克的委托,为他的合唱队创作一部“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的合唱曲。这时的小约翰•施特劳斯虽已创作出数百首圆舞曲,但还没有创作过声乐作品。这首合唱曲的歌词是他请诗人哥涅尔特创作的。

1867年2月9日,这部作品在维也纳首演。因为当时的维也纳在普鲁士的围攻之下,人们正处于悲观失望之中,因此作品也遭到不幸,首演失败。直到1868年2月,小约翰•施特劳斯住在维也纳郊区离多瑙河不远的布勒泰街五十四号时,把这部合唱曲改为管弦乐曲,在其中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并命名为“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同年,小约翰在巴黎万国博览会上亲自指挥该曲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仅仅几个月之后,这部作品就得以在美国公演。顷刻间,这首圆舞曲传遍了世界各大城市,后来竟成为小约翰最重要的代表作品。直至今日,这首乐曲仍然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在每年元旦举行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本曲甚至成了保留曲目,作为传统在新年前夜午夜时分刚过的时候演奏。

三 乐曲赏析

此曲按照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的结构写成,由序奏、五个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序奏开始时,小提琴在A大调上用碎弓轻轻奏出徐缓的震音,好似黎明的曙光拨开河面上的薄雾,唤醒了沉睡大地,多瑙河的水波在轻柔地翻动。在这背景的衬托下,圆号吹奏出这首乐曲最重要的一个动机,连贯优美,高音活泼轻盈,它象征着黎明的到来。

接下来是五首连着一起演奏的小圆舞曲,每首小圆舞曲都包含两个相互对比的主题旋律。

第一小圆舞曲描写了在多瑙河畔,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们翩翩起舞时的情景。主题A抒情明朗的旋律、轻松活泼的节奏,以及和主旋律相响应的顿音,充满了欢快的情绪,使人感到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多瑙河;主题B轻松、明快,仿佛是对春天的多瑙河的赞美。

第二小圆舞曲首先在D大调上出现,第一部分旋律跳跃、起伏,层层推进,情绪爽朗、活泼,给人以朝气蓬勃的感觉;突然乐曲转为降B大调,显得优美委婉,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巧妙而富于变化的第二圆舞曲描写了南阿尔卑斯山下的小姑娘们,穿着鹅绒舞裙在欢快地跳舞,富于变化的色彩显得格外动人。

第三小圆舞曲属歌唱性旋律,主题A有优美典雅、端庄稳重的特点;主题B具有流动性特点,加强了舞蹈性,呈现出狂欢的舞蹈场面。这段音乐采用了切分节奏,给人以亲切新颖的感觉。

第四小圆舞曲的主题A优美动人,富于歌唱性;主题B强调舞蹈节奏,情绪热烈奔放,与主题A形成了对比。在开始时节奏比较自由,琶音上行的旋律美妙得连作曲家本人也很得意,仿佛春意盎然,沁人心脾。

第五小圆舞曲是第四圆舞曲音乐情绪的继续和发展,只是转到A大调上。主题A旋律起伏回荡,柔美而又温情;主题B则是一段炽热而欢腾的音乐,形成了全曲的高潮。起伏、波浪式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在多瑙河上无忧无虑地荡舟时的情景。

最后是全曲的高潮和结尾。乐曲的结尾有两种,一种是合唱型结尾,接在第五小圆舞曲之后,很短,迅速地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另一种是管弦乐曲结尾,较长,依次再现了第三小圆舞曲、第四小圆舞曲及第一小圆舞曲的主题,接着又再现了乐曲序奏的主要音调,最后结束在疾风骤雨式的狂欢气氛之中。

西方古典音乐可以带给我们一种脱俗、清新的感觉,有利于大学生自身内涵修养的提升,使大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当今多变复杂的社会和取得更好的发展。

音乐可以陶冶一个认得情操,良好音乐素养对每一个大学生都是我比重要的一笔财富。

第五篇:蓝色多瑙河 赏析范文

圆舞曲《蓝色多瑙河》赏析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关键词):圆舞曲;创作背景;旋律特点;

一、绪论

“你多愁善感, 你年轻、美丽、温纯, 犹如矿中闪闪发光的金子, 真情在那儿苏醒, 在多瑙河旁, 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这是诗人卡尔·贝克的诗句, 一首颂赞多瑙河青春、美丽的诗篇. 大自然中秀丽多姿的多瑙河,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仅次于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二大河。它从德国阿尔卑斯山谷中奔流而出, 穿越那苍翠而幽静的维也纳森林, 流淌在“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的身旁。因为它的河水在一年中要变换多种颜色: 棕色、浊黄色、緑色、铁青色、宝石緑„„是一条多彩的河,是一条奇特的变色河,像一条蓝色飘带蜿蜒在欧洲大地上。因此,人們把多瑙河称作为“蓝色的多瑙河”。《蓝色多瑙河》这首旋律欢快的乐曲便是源于此。

二、作品简介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全名《在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畔》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所作170首圆舞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作于1867年。奥地利在普奥战争中惨败,维也纳陷入了深深的消沉之中。为振奋人心,作者受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领导人赫贝克的委托写作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的圆舞曲。一位音乐老师曾经如此评论这首乐曲——“甜的发腻,有一定的浮华之嫌”,但鉴于当时普鲁士人围攻维也纳的历史条件,人们处在一种悲观和恐慌之中,这种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的旋律优美、感情热烈的圆舞曲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紧张的战争气氛。作品以一种纯写景的手法,如同施特劳斯大多数作品的风格一样,表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曲名和创作动机源自德国诗人卡尔•贝克题献给维也纳城的诗句,“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原为一首由乐队伴奏的男声合唱,后去掉人声,成为一首独立的管弦乐曲.由小序曲、五段小圆舞曲及一个较长大的尾声(部分再现前面主要的音乐主题)连续演奏而成。乐曲以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节奏贯穿,音乐主题优美动听,节奏明快而富于弹性,体现出华丽、高雅的格调。半年后,作者把它改编成为管弦乐曲,在巴黎万国博览会上公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并很快被介绍到英国、美国及其他国家,作品第314号,被誉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而后合唱曲也开始流行,歌词由诗人格尔纳特重新创作.三、作品赏析

《蓝色多瑙河》这首旋律欢快的乐曲,是按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的结构写成,渗透了维也纳人热爱故乡的深情厚意。乐曲的序奏一开始,圆号在弦乐群碎弓的衬托下,吹奏出音乐的主题动机,犹如黎明的曙光,拨开了河面上的薄雾,唤醒了沉睡的大地。接下来是五首连在一起演奏的小圆舞曲。此曲按照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的结构写成,由序奏、五个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

序奏。弦乐震音好象多瑙河的水波,在闪烁荡漾。雾气消散的河面上,辉映出朝阳的绚丽光斑。圆号象一道霞光穿透冬雾,呼唤着春天。晨曦中,深睡在多瑙河畔的维也纳开始苏醒。很快,呼唤音调响彻整个管弦乐队;在晨光照耀下,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扬起欢乐的波涛。乐曲序奏是在一段弦乐震音背景下圆号吹奏的黎明的动机,由慢变快,由弱渐强,是全曲最具魅力的地方,仿佛多瑙河潺潺的流水声中的清晨。关于本首旋律还有一段十分有趣的插曲:1989年卡洛斯•克莱伯指挥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当这段震音响起时,乐队的演奏被观众的掌声打断。指挥家别出心裁地转过身对观众说:“让我们迎来一个美好、欢乐与和平的新的一年。”从此,每当《蓝色多瑙河》的序奏响起时,观众都会鼓掌欢迎指挥家的新年致辞;指挥家把美好的祝福在新年的第一天送给世界各地的观众。

第一首圆舞曲犹如春之神张开了幻想的翅膀,在蓝色的多瑙河上空翩翩而至。美妙的旋律,就象娓娓动听的语调,把合唱曲中的优美词句,轻轻地送到人们耳畔:“春天来了,大地在欢笑,蜜蜂嗡嗡叫,风儿吹动树梢„„”主题A抒情明朗的旋律、轻松活泼的节奏,以及和主旋律相响应的顿音,充满了欢快的情绪,使人感到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多瑙河;主题B轻松、明快,仿佛是对春天的多瑙河的赞美。

第二首圆舞曲高昂开阔。首先在D大调上出现,第一部分旋律跳跃、起伏,层层推进,情绪爽朗、活泼,给人以朝气蓬勃的感觉;突然乐曲转为降B大调,显得优美委婉,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巧妙而富于变化的第二圆舞曲描写了南阿尔卑斯山下的小姑娘们,穿着鹅绒舞裙在欢快地跳舞,富于变化的色彩显得格外动人。轻盈的曲调象春姑娘在高高的阿尔卑斯山上向多瑙河招手。旋律中歌词中对春天热情赞颂之情:“啊,美妙!双唇象玫瑰,向我们微笑。美丽的春天女郎,披上彩色外套,真漂亮,真美妙!”当人们唱起那句“露水是她的眼泪”时,旋律轻缓飘下,变得沉郁动人。

第三首圆舞曲富于奥地利乡村舞曲特点。属歌唱性旋律,主题A有优美典雅、端庄稳重的特点;主题B具有流动性特点,加强了舞蹈性,呈现出狂欢的舞蹈场面。这段音乐采用了切分节奏,给人以亲切新颖的感觉。人们在轻灵的节奏中,看到多瑙河畔农村姑娘和小伙子的欢乐欢舞。曲调中起伏的音型,犹如他们飘飞的衣饰;节奏中强劲的重音,象是他们轻轻点蹋的舞点。这首充满乡土气息的舞曲,刻画出多瑙河边美丽醉人的春意;而生活在这条蓝色河畔的人民,正是美好的春天的人? 第四首圆舞曲流畅的旋律在奥地利疆土上勾画出弯弯曲曲的蓝色航道。主题A优美动人,富于歌唱性;主题B强调舞蹈节奏,情绪热烈奔放,与主题A形成了对比。在开始时节奏比较自由,琶音上行的旋律美妙得连作曲家本人也很得意,仿佛春意盎然,沁人心脾。在这有生命的线条中,流淌着奥地利人民的沸腾的热血。这段急切奔放的舞曲,向人们讲述了英雄民族在多瑙河边繁衍生息的古老历史。我们从那粗犷的音响中看到,峭壁上的古城在历史的烟尘中一个个地诞生,放射出令人肃然起敬的光华。

第五首圆舞曲是是第四圆舞曲音乐情绪的继续和发展,只是转到A大调上。主题A旋律起伏回荡,柔美而又温情;主题B则是一段炽热而欢腾的音乐,形成了全曲的高潮。起伏、波浪式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在多瑙河上无忧无虑地荡舟时的情景。

《 蓝色的多瑙河》的尾声,最后是全曲的高潮和结尾。乐曲的结尾有两种,一种是合唱型结尾,接在第五小圆舞曲之后,很短,迅速地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另一种是管弦乐曲结尾,较长,依次再现了第三小圆舞曲、第四小圆舞曲及第一小圆舞曲的主题,接着又再现了乐曲序奏的主要音调,最后结束在疾风骤雨式的狂欢气氛之中。[结构庞大,音响丰富,几乎包容了乐曲中的所有的圆舞曲的主题。但是,在演奏的次序,主题的选择以及使用的乐器上,仍有多彩的变化。尾声中现了第三、第四和第一首圆舞曲,然后,响起序奏中多瑙河水波荡漾的美妙回声。在清澄的色彩中,长笛颤动跳跃的鸟语,让人们沉浸到田园诗境之中。忽然,一阵急风骤般的音流汹涌而至。全曲在火热的狂欢高潮中结束。这段尾声,显示出施特劳斯的高超的管弦乐写作技巧。

四、结束语

《蓝色多瑙河》,熟悉的名字,醉人的旋律,顿时能把人带入一种阔别已久的亲切意境。尽管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在这部天才的作品之前,几乎所有听者亦或是伟大音乐大师的赞美竟是出奇的一致,就连德国伟大作曲家勃拉姆斯在听到这首乐曲后对此绝妙主题音乐也因赞叹不已而如此评价“可惜不是我所作!”因此,这首圆舞曲被奥地利人称为“第二国歌”或“真正的国歌”就不足为怪,能在每年的维也纳音乐会中作为主要曲目也就不足为奇。被誉为“华尔兹之王”的约翰·斯特劳斯留下了很多名曲,但是以“蓝色多瑙河”为其代表作,百世不衰。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蓝色多瑙河”是必演曲目!这是因为“蓝色多瑙河”是作者在怀念恋人的深沉悲痛中寄物伤情的绝世之作!每听此曲辄感其意境悠长,曲终意难尽.。

下载蓝色多瑙河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蓝色多瑙河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蓝色多瑙河》赏析

    《蓝色多瑙河》赏析 学号:3110609010姓名:陈笑飞 《蓝色多瑙河》,熟悉的名字,醉人的旋律,顿时把我带入一种阔别已久的亲切意境。尽管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在这部天才......

    蓝色多瑙河_赏析

    圆舞曲《蓝色多瑙河》赏析 专业:生物工程学号:2012104052姓名:刘欣电话号码:***一、绪论 “你多愁善感, 你年轻、美丽、温纯, 犹如矿中闪闪发光的金子, 真情在那儿苏......

    《蓝色多瑙河》教案

    九年级音乐欣赏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教案教学目标分析 :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这首维也纳风格的圆舞曲,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欢快的节奏、乐观的风格中感受到作者对......

    蓝色多瑙河教案

    初三音乐课第14周教案 蓝色的多瑙河 教学目的:通过欣赏本曲,使学生初步乐曲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以及什么是圆舞曲等音乐常识,通过欣赏本曲,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蓝色多瑙河》创作背景(最终定稿)

    《蓝色多瑙河》创作背景 1866年奥匈帝国在普奥战争中惨败,帝国首都维也纳的民众陷于沉闷的情绪之中,当时小约翰·施特劳斯任维也纳宫廷舞会指挥。为了摆脱这种情绪,小约翰接受......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教案

    《蓝色多瑙河》 教学内容 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乐曲欣赏,感受圆舞曲的风格,广泛了解异国文化,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舞曲音乐的鉴赏能力。 2、记忆第......

    圆舞曲《蓝色多瑙河》赏析

    圆舞曲《蓝色多瑙河》赏析 关键词:作家简介;创作背景 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奏或听,都包涵着关联人们千丝万缕情感的因素。音乐是对人类感......

    《蓝色多瑙河》歌曲分析

    《蓝色多瑙河》歌曲分析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和小提琴家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众多圆舞曲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是一首充满活力、抒情优美的乐曲。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