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设计:汉字的魅力
小学信息技术 四年级上册 第1课 汉字的魅力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感受汉字承载的信息。
2.体会汉字会意性和表意性的特点。
3.认知图片上的 文字并输人。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透过汉字的演变,了解汉字的形与意。
2.教学难点:让学生真实感受汉字中蕴含的信息。
教学准备:
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互联网环境、转播控制系统.
教学资源:书法作品、字、词创意图、字帖、谜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展示课件:书法作品
2.谈话。
3.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补充。
教师总结:究其原因,是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潜藏在汉字中厚重的文化意蕴,独特的文化魅力逐渐被人们 认识,促使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参与学习和使用汉字。
二、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1.提出问题:汉字字形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过程?
2. 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教材中“导语部分”的内容(Pl),观察开阔视野“马”字变化的图片,从中初步了解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字体的变化情况。
3.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教材之外其他汉字的字形变化情况。
4.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予以适当补充。
5.教师总结:
(1)汉字按出现的时间先后,历经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不同的时代。
(2)甲骨文是用刀将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它是现在使用的汉字的雏形。(3)我们现在看到的书法作品,主要是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
三、输入汉字,体会汉字的会意性、表意性
(一)看字帖,输人认识的汉字
引言:汉字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华文明的载体和基础,是世界文明宝库中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它 虽古老,却充满活力,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作为中华民族未来的主人,你认识这些汉字吗?
(二)边输人汉字,边体会汉字的会意性
1.引导学生读一读教材P3并输人。
2.说一说这些汉字有什么特点?你也能列举出类似的汉字吗?
3.教师总结:前一部分的汉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字合并成一个新字,后一部分汉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字合并成一个新的字,由这种方法组成的字称为会意字,如“休”字,是由“人”和“木”组成,表示人累了,靠在树边休息; “尖”字是由“小”和“大”
(三)比一比两个汉字的结构,输人汉字
1.引导学生读一读P4汉字,认一认左右两个汉字的结构并输入。
2.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这些汉字在结构上有什么变化?
3.教师进行总结。
(四)看图,输人汉字
1.引导学生回顾:用哪些动物表示十二生肖?
2.引导学生看一看教材P4图1——4,辨认这些图案代表十二生肖中的哪一种。
3.输人十二生肖名称。
四、创新实践
1.引导学生认一认教材P5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并输人,进一步体会汉字的表意性。
2.引导学生看一看P5图1——5字、词创意图,认知这些图表示的汉字并输人。
3.引导学生说一说:这RYB系列的创意图会出现在什么场合,在学习、生活中还看到类似的创意图吗?它代表什么?
4.课件展示:出示谜面,引导学生读一读,交流、讨论每一个谜面代表的谜底字并输人这些谜底字。
五、归纳总结
1.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2.补充学生的观点并归纳本节课叫倾听教师的归纳内容。
教学反思:
第二篇:魅力汉字(教学设计)
《魅力汉字》
林善面
学情分析:
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必修课,在其各方面的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生源的特殊性和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 大多数学生语文学习基础薄弱,语文素养低,加上长期的放任自由,几乎没有自觉学习语文的习惯,导致中职生语文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因此,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中职生来说,把握好语文学习的难度,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快乐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一缕阳光,露出一丝微笑,进而结合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去学习、思考,去品味生活哲理,感悟人生道路,从而更好的把握人生的成长轨迹。
教材分析:
汉字是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瑰宝,是我们终身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汉字不老,自仓颉造字开始,汉字就以其浩瀚广博抒写着华夏历史,以其灵秀展示着炎黄之精神,开辟和注解着历史。
汉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汉字专题探究,有助于指导中职生主动探究我国汉字起源、形体、构造与文化内涵等,体悟汉字的音、形、意的独特魅力,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珍爱汉字的感情,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汉字的起源、形体、构造以及文化内涵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学会制订搜集、分析、整理信息,并用文字、图画、照片、课件等展示学习成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汉字的悠久、神奇、有趣和美丽;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以及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规范用字的意识,从而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习重点及难点的分析:
一、教学重点:了解汉字的起源、形体、构造以及文化内涵等;感受汉字的悠久、神奇、有趣和美丽,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教学难点:探究性学习成果的展示。教学时数:3课时之一
课时教学目标
1.从音、形、意三个角度整体上来观赏汉字的美,了解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底蕴,感受汉字的悠久、神奇、有趣和美丽。
2.积累并梳理汉字的起源、形体、文化等知识,理解汉字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课时教学重点:
汉字的文化底蕴。课时教学难点:
学生参与探究兴趣的激发。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课前准备,播放歌曲《中国娃》。
一、导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对他女儿说过:“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出示课题。
“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
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这是汉字的声音美;汉字的方方正正、横平竖直是它的字形美;汉字还有区别于其它的文字的显著特征:表意。
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
二、听
《七律〃长征》大家一定很熟悉了,下面让我们再次重温这首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诗歌。
请比较《七律〃长征》与《声声慢》的音美。
1、听《七律〃长征》、《声声慢》的音频。
2、比较两首诗词音美。提示:从声调方面讲。
(《长征》气势恢弘,声调洪亮有力;《声声慢》作者国破家亡夫死,孤寂落寞,悲凉愁苦,声调哀婉凄凉。)
三、过渡: 1.甲骨文12生肖。
2.复习汉字的起源、演变史。3.探究:汉字演变的规律。
(1.笔画线条化;2.字形符号化;3.结构规范化;4.字集标准化)
四、看
汉字是一首诗,更是一幅赏心悦目的画。1.欣赏不同字体的汉字书法作品的形体美。
(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横画长,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
2.谈写字,提希望。
五、品 1.谐音联:
(1)贾岛醉来非假倒(贾岛)
刘伶饮尽不留零(刘伶)(2)因荷(何)而得藕(偶)
有杏(姓)不须梅(媒)
(附:明代文学家程敏十岁时,以神童被推荐到京城。宰相李贤见他聪明,想招他为婿,但又不知他有无真才实学。于是,李请程来家作客吃饭时,指着桌上果品出联考他:因荷(何)而得藕(偶)?小程猜到李之用意,对出下联:有杏(幸)不须梅(媒)!“荷”与“何”,“藕”与“偶”,“杏”与“幸”,“梅”与“媒”,分别都是同音,用双关语表达各自的心意,寓意巧妙准确,李贤从小程对出下联一事,认定程敏才思敏捷,便将女儿许配给他。)
(3)读豆芽店对联:
上联是:长长长长长长长;
下联是:长长长长长长长
横批是:长长长长
(4)穷书生对联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2.字形游戏:会舞的精灵(明哲保身、冷眼旁观、如鱼得水)3.拆字联
(1)品泉茶三口白水
竺仙庵二个山人
(2)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
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 4.猜谜语(先教方法,学生再探究活动)5.藏头诗:(1)画工真采,老貌堂皇,乌巾白发,龟雀呈祥。
(2)我闻西方大士,为人了却凡心。
秋来明月照蓬门,香满禅房出径。
屈指灵山会后,居然紫竹成林。
童男童女拜观音,仆仆何嫌荣顿。——唐伯虎 6.回文诗欣赏:
(1)斜移月影上窗纱,影上窗纱是叶花。
花叶是纱窗上影,纱窗上影月移斜。(2)正读是夫思妻: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倒读是妻思夫: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7.趣味探究:
某古文字学家于朋友婚礼上送一横匾,上书:“北比臼舅”四字,旁人皆不解其意。你知道么?
(他解释说:“北字正如二人互不相识时背靠背的样子;比是一个向另一个开展追求的样子;臼是二人面对面互相倾谈的样子; 舅字是二人结婚生下一男的样子。”众人听罢,拍手叫绝。)
8.轶事
(1)个个草包: 传说,和珅建了一座亭子,请纪昀题字写横额。纪昀挥毫写了两个大字“竹苞”。竹苞,竹笋也,出自《诗经》,是形容事物像竹笋一样可以顶石破土。和珅想,这是说我在仕途上能取得成功,非常高兴。后来,乾隆探访,看到亭上大字,突然发笑,问是何人题写。和珅愣了愣,回答是纪昀。乾隆说,“竹”字拆开是“个个”,“苞”字拆开是“草包”,纪昀是在骂你,说你家“个个草包”!
(2)谐音之妙:辛亥革命,清帝逊位,辫子剪掉,咸与维新,一般人改呼“皇帝万岁”为“民国万岁”,以为从此“天下太平”了。可是,军阀混战,官僚横行,政治黑暗,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民不聊生。四川“怪人”刘师亮便将“民国万岁”和“天下太平”改动两字成了“民国万税”和“天下太贫”。由于巧妙利用谐音字,使原来的颂语成为绝妙的讽刺,深得民心,此语立即流传开了。
六、作业:
课后收集汉字相关的典故、轶事、书法作品,以及相关的汉字文化知识,写一篇短文。
七、总结
汉字是美的,汉字的音、形、意皆具独特魅力,足以让每个接近她的人心旷神怡,浑然忘我。汉字之美,还美在她只对真正爱她、懂她的人揭开自己神秘的面纱,希望大家能够沉醉在汉字的海洋里不知归路!让我们共同说一声: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汉字!
教后反思:
第三篇:教学设计1:汉字的魅力
小学信息技术 四年级上册 第1课 汉字的魅力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魅力所在,增强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2.了解汉字的基本常识,把握汉字的构字特征。3.理解说明文的文学色彩和感情色彩。
教学重点:
汉字的演变、汉字的构字特点、汉字蕴含的感情
教学难点:
汉字的构字特点、汉字蕴含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恒量一个民族历史的标志是什么?那就是汉字。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灿烂的历史文化,而记录并推动这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就是汉字。据考古探测了汉字距今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可以断定古汉字是世界上较早出现的文字之一。现在全球在使用汉字作交流工具的有近15亿人,可见汉字在传播人类文明,弘扬中国文化方面有其独特的魅力。
那么汉字的魅力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汉字的魅力》。
二、首先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自己去了解汉字的魅力所在,感受作者在文章中体现的情感。阅读时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了解汉字的构字特点。2.作者文中洋溢着怎样的情感? 3.汉字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1.请大家看幕布,我们来比较一下,英文English和汉字“渔”的构字区别。(板书)English是用字母来表示语音的文字,属表音文字,它较易学习,但不能从字面上看出它的义。而汉字“渔”,属方块字,又是会意兼形声字,字
面看上去易理解,(用甲骨文板书)左水右鱼,意在水中捕鱼;左形右声,“鱼”在这里既表形、表音又表义。所以,方块汉字在构字特点上有集音形义于一体的独特魅力,这也正是中国古汉字令西方人钟情的原因之一。
2.中国汉字历史悠久,魅力独特,每个炎黄子孙都与它有深厚的情结,尤其是漂泊在外的海外游子,这种情结更加浓厚。文章中字里行间都蕴含着这种情感。喜爱、赞美、自豪的感情。
3.通过学习讨论,我们已经整体感知了课文,理解了汉字的特征,感受到作者的情感。现在我们回到主题“汉字的魅力”上来,大家读到现在,汉字的魅力到底表现在哪几方面呢?
三、猜字谜,感受汉字魅力 1.完成课本上的字谜活动
2.让学生自己出字谜或者其他谜语,由其他学生进行猜谜,活跃现场的气氛
四、教学反思
第四篇:汉字的艺术魅力教学设计
汉字的艺术魅力教学设计
授课人:闫昊钰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和感受汉字的性质及其所蕴含的艺术魅力。
2.能够从汉字字形中寻找灵感,进行有创意的汉字字形设计。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对美术技法的掌握及表现能力逐渐增强。一部分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寻求美术技法和表现方法上的创新,而小部分学生则眼高手低,对表现力缺乏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理解和感受汉字的性质及其所蕴含的艺术魅力。
2.了解汉字的历史,掌握美术字体艺术设计的基本知识、技巧、方法。
教学难点:1.能够从汉字字形中寻找灵感,进行有创意的汉字字形设计。
2.了解汉字的魅力所在,增强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四、教学过程
(一)明确课程内容和学习任务
首先,请同学们朗读本课课文和学习目标,明确课程内容和学习任务,了解汉字的魅力所在。
(二)激趣导入
通过玩“火眼金睛猜字谜”这个小游戏引出本课课题——汉字的艺术魅力。教师出示甲骨文样式的十二生肖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上的甲骨文猜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课题。
(三)课程讲授
1.引入资料简介汉字起源
引入资料介绍汉字的起源,以仓颉造字说为主,推定结论——文字非一人独创,而是群众智慧的结晶。2.小组讨论
学生通过讨论什么是“甲骨文”和“甲骨文”的发现过程这两个问题,提高对“甲骨文”的认识,了解“甲骨文”的象形文字特性。3.课堂练习
通过绘画猜字游戏,加深对“甲骨文”象形文字特性的认识,理解“甲骨文”的来源,明确“甲骨文”与绘画之间的联系。4.课堂作业
请将“鱼”“鹿”“车”“射”这四个汉字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这节课的教学使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在一定基础上得到了落实,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过分遵循教学模式,板块化教学的处理过程中,个部分缺少总结语过渡,因此教学过程的连贯性不强。
2、语言过于平缓,情感不够充沛,缺乏感染力。
“教学有法,教无法定”这只是对语文教学的一个尝试,如何最大限度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
第五篇:汉字的魅力
汉字的魅力
汉字的来历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都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者是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 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特征。同时,这些字形所描写的内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个层面,因而还具有构形来源广泛性的特征
总体来说中国汉字的发展,前后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行书
为何“善”“美”“群”字都与“羊”字有关?
答:「善」从羊从誩,羊于中而双言于下,其本义作「吉」解。按羊之本义为美之省,因羊之本性温驯和善,素被视为吉祥动物,故含吉祥美善之意;又二言乃竞言也,相互道祥和之语为善。故善为「吉」义解。其义有:
1、好人曰善。例:《中庸》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
2、好事曰善。如善行、善事。
3、优点、长处。如善音乐、善烹饪。
4、交好。如友善。
5、喜悦。
6、济也、成就也。《孟子 尽心》达者兼善天下,穷者独善
其身。
7、亲也。
8、美好的。
9、福也。巧也。
10、快也。„„等等。
世间无论何者,举凡「善」的,几乎无有不爱者。试观人一生所追求者,莫不希望是美好、是向上的,故《大学》云:「止于至善」,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如何达到?试以一帖「四善」方提供参考 —— 心善、念善、行善、言善,此四善若能常保,即是住在「真善美慧」的最高意境了。
再看「善」之结构衍绎,古以「羊」「言」合而为「善」,观其意深而感人。按羊草食、性温,于兽类中极为可贵者,在其懂孝道之理;自幼每受母乳,必屈膝跪地吸吮,故谓羊有跪乳之义。又羊温驯可人,看!其受剪身毛制成裘衣时,毫无抗拒,任人采剪;受挤羊乳时亦无抵抗之意,完全配合;致其殁,全身无一不对人类作献出,此温厚之性灵,可谓纯善至矣!故人怎不视为吉祥、美丽的动物呢?羊虽为动物,然其一生对人所奉献的,人不知感恩否?故古来有许多不食牛、羊者,皆因感恩它们而不忍食之。
又言语是人与人沟通往来最便捷的桥梁;彼此的好言能化干戈、好语能解心意、好话能融洽和睦、好声能动人„„等等;反之,一言不合的冲突、祸害,古今更不知酿成多少灾害;而「羊」之下的二「言」,正表示言语相互和谐的重要。毕竟,彼此的包容才能容合不同的族群、人类才能携手迈向幸福和平之道。善——吉也。从誩从羊。此与义美同意。竞相说羊为美。
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大羊为美。群——辈也。从羊君声。说多也用羊。
“财,货,贷,负,责,贵,贱,钱,赢”与“贝”字有什么联系?
答:在最早时期,因为社会的不发达,是用贝壳作为一般等价物,所以当时有很多关于金钱的字用贝字旁,例如:财,贼(偷东西嘛,当然是偷钱了),贿,赂等等;随着科技社会的进步,原来的贝壳由金属物品所带为一般等价物,最早出现了刀币,然后又了铜钱,银子,金子等物,所以现在所通用的简体字“钱”为金字旁,又因为,当出现金属物做为一般等价物时,贝壳再也象原来那样稀有了,所以贝字旁的那个字成为了“贱”!商朝人使用的货币是贝类,有海贝、骨贝、石贝、玉贝和铜贝。铜贝的出现,说明商代已经有了金属铸造的货币
在商代钱币的基本单位是由两串各有十个或二十个玛瑙贝组成的,贝币的讲师单位是“朋”。《本草纲目介部贝子》:“古者货贝为宝龟,用为交易,以二为朋”。海贝作为华夏先民最早使用的货币目前已得到钱币学界的公认。
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商朝以贝作为货币。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商朝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币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回文诗:
春 景 诗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 景 诗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秋 景 诗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 景 诗
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