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18课《盘古开天地》
教学任务分析:
本课所在的这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
为专题,本文想象丰富奇特,气魄极大,朴素的解释了宇宙的起源。它围绕一个“变”字,先写天地的形成,而后着重写盘古运用他的力量和智慧“开天辟地”。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要使学生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一些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课外阅读基础。而本课又是孩子们喜欢的神话故事,文中神奇想象的语句,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生动准确的语言表达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
课时目标:
1、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2、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激起阅读神话传说的兴趣。
设计理念:
以语言实践活动为主轴,挖掘语言训练点,多渠道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并积累优美的语言。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盘古开天地》,混沌的宇宙中,盘古沉睡了10万8千年,有一天,他突然醒了,接下来,故事会怎样发生呢?谁能按顺序简单的讲讲这个神话故事?
2、指名讲故事大概内容。故事先写宇宙混沌一片,接着盘古用斧子劈开天地,然后用头顶天,用脚蹬地,使天地成形,最后化为万物,有了美丽的宇宙。
3、你们讲的真好。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神话故事,仔细读课文,读懂这个故事。
(一)1、自由读2-5节,如果把一篇文章能读成一句话,那么这篇神话能读成哪句话?画出来。
出示句子: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指名读
2、如果你能把这句话读成一个词,就更了不起了,从这句话中,你能读出哪个词?
板:创造
指导读好创造这个词
3、再读重点句。
4、存疑:盘古是怎样去创造这个美丽的宇宙的呢?
(二)第二节,边读边思考:
1、你知道了什么?在带给你体会的句子上就做上记号。
(很多同学都做上了记号,做记号,表明你在思考,善于抓住重点字词,关键句子)
交流用最简洁的一个字来回答。板:难
2、哪些词句带给你这种体会?读给大家听一听。
1)、出示:他见周围…………
预设:我从劈字看出,很难,因为要用力板难劈
你能抓住动作来体会,能把她用力劈的情境读出来吗?
生读:你抡的是一把小斧子,只能劈柴,不能劈天。
你这样能劈的开天吗?
师指导朗读
2)、出示句子:只听一声巨响,…………
预设:从“渐渐、慢慢、缓缓”知道天分开很难
师:把这种难(分)板:读出来(指导读得慢、艰难)
读着读着,文中有几对反义词,你发现了没有?
点红反义词
指浊:你见过哪些东西是浊的?……
是的,一般来说,浊的东西是我们看到的混的,稍微要重一点,清的东西会往上升,这两种不同的东西你能通过读,让我不需要眼睛,只靠耳朵就能辨别出来吗?指名读
听出来了,轻的东西读得轻,向上飘的感觉,重的东西读得重,好像往下沉,齐读句子。
(三)自由读第三节:思考用哪个字来概括这件事?
板:累
1、示句子: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
预设:我从“头顶着天,脚蹬着地“知道他很累,因为……
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板书:顶天蹬地
看图:这就是盘古顶天蹬地的画面,谁能像他那样做一做。
指名上台表演。指导用力蹬,这样才可以读得用力。
问学生要不要休息?
比较:同学们,你们刚才顶的仅仅是一分钟,盘古顶了多少时间?
指名回答:(网上查)
联系上下文
从“不知过了多少年知道”
引读:真会读书,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就这样顶天蹬地,一年过去了;生读:……
一百年过去了,生读……
一万年过去了,生读……
一百万年过去了,生读……盘古真累呀,累得——指名说
(四)学习第四节
1、天地终于成形,盘古却累得倒了下去,这一倒,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都变成了什么呢?好好读这一段,同桌两人,一个读盘古的身体部位,一个接变成了什么?
同桌互相读
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难怪有人说,读书的最高境界,是把一句话读成一幅话
1、盘古仅仅变成风云、花草……,他身体的哪些部位还变成什么?展开你想象的翅膀。
指名说
2、你们的回答,终于让我明白了,盘古的身体,化作了宇宙万物。
老师把句式进行改变,咱们合作读,一起分享这段美妙的文字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师生分读。背下来
3、让我们做一个大胆的想象,如果没有盘古,就没有什么?
4、什么都没有的宇宙就是开头说的“混沌一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对盘古说?写下来。
同学们,真的有盘古这个人吗?
是的,这是个神话,盘古这个人是不存在的,美丽的宇宙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以前,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候,有些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人民就创造了很多有趣的神话,在我国传统文化这座宝库里,还有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他是古代劳动人民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化遗产。
《民族文化千字文》里这样写着:
鸿蒙未辟,宇宙洪荒。亿万斯年,四极不张。
盘古开天,浊沉清扬。天高地厚,乾坤朗朗。
日月经天,星宿列张。江河行地,浩浩汤汤。
女娲补天,日月重光。夸父逐日,血气贲张。
精卫填海,荡气回肠。后羿射日,功德无量。
神话故事,意味深长。民族精神,积厚流光。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品读、感悟课文的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2、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内容神奇、想象丰富的特点,培养想象力,激发阅读神话的兴趣。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
情感目标:通过对神话故事的学习,体会盘古的为创造美丽的宇宙,勇于献身的精神。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感受文章的神奇有趣,丰富学生的想象,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难点】
通过对神话故事的学习,体会盘古的为创造美丽的宇宙,勇于献身的【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齐读课题,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或者有什么问题?
1、复习生字、词语
2、找出文章中心句,并打出中心句中的关键词
1、研读第1自然段
很久很久以前??十万八千年。那时的天和地是什么样子的?
2、研读第2自然段
(1)盘古醒来后,他看见周围一片漆黑,他拿起斧头准备??
(2)重点讲解:抡和劈
指导朗读: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重点指导“抡”、“猛劈”,可结合动作理解。)
(4)研读“轻而清的东西??变成了地”。
师:在读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找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轻、重”;“清、浊”;“上升、下降”。“缓缓”、“慢慢”是一组近义词。)
3、研读第3自然段
(1)师:天地分开后,盘古是怎么做的?请读课文第三段,找到后请画出来。
(2)谈感受,感受盘古的顶天立地,体会盘古的艰辛
(3)说话训练
4、学习第四节
(1)好好读这一段,感受英雄盘古在倒下了,身体发生的变化
(2)词语积累
(3)拓展训练出示:变成了的(4)文中最后省略号的应用
5、师:所以我们说: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6、课堂小结
师:当天地一片混沌,是盘古──;当天地渐渐分开,是盘古──;当天地稳固,盘古把他的身体──。按照这样的顺序,同桌互相复述课文。
师:中华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我们的先辈创造了许多美丽的神话故事,请同学搜集的课外神话故事。
第二篇:盘古开天地_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设计
余秀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体会反义词和近义词的妙用,体会“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类词语的表达效果,并加以积累和拓展。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和理解,了解故事内容的神奇。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内容神奇、想象丰富的特点,培养想象力,激发阅读神话的兴趣。感受盘古雄伟、高大的英雄形象,体会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与想象了解故事内容,理解重点词句,积累特色语言,体会盘古的英雄形象。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制作惊天霹雷、开天辟地的动画片等)。
2、搜集能体现盘古开天地情境的音乐带。【教学过程】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8课《盘古开天地》 板书:生随教师书写,并随手势读课题 师:谁还记得这篇神话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找一两位同学复述即可)
师:(播放画面盘古托天蹬地图)结合画面与对课文的了解,说说盘古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神奇、了不起)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设计意图:课件的使用使学生在心目中初步产生对盘古的敬佩之情。】
二、精读课文,深入研究。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能体现盘古神奇的语句,完成后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好吗? 生:默读课文。
师巡视中发现好的给予表扬。如:同学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了一旁。师: 同学交流时说得真深刻,完成的也很快,现在我们交流交流好吗?最好按照文章的顺序来说。
(一)第一自然段:抓住“一直”和“睡了十万八千年”,感悟盘古沉睡的时间之长久
生: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师:在刚才交流的时候,我发现呀,有许多同学也找到了这句话,请同学们把书平放在桌面上。(点击课件)出示这句有话。对这句话谁还想谈谈吗?
(如果同学们找到了“一直”“十万八千年”老师就点击这两处让字变红)【设计意图:“一直”“十万八千年”是课文第一自然中的关键词、中心词。如果以词解词将会很抽象。通过课件出示词语不仅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回顾梳理,而且在具体的语境中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一直、十万八千年”的意思,并体会到“神奇”。] 师:(预设学生有可能将盘古与平常人相比,感悟盘古沉睡的时间之长久):我们听说过巨龙昏睡百年,但从没听过有人可以沉睡十万八千年。盘古中间醒来过吗?(生答:没有)没有醒,怎么读?
(指名学生读):请生读。师:时间真长——谁来再读——真是神奇——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师:这才叫“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二)第二自然段:抓住“抡”“劈”,想象着读,配以表演,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理解和朗读
师:(激情)盘古真是神奇呀!哎,盘古苏醒了,还有什么更加神奇的事吗?咱们继续交流,谁来说: ① 生读相关的句子说感受
a、“忽然”中感受到盘古……(浑身有力、力大无穷 抡、猛劈)
b、盘古的斧子神奇
c、斧子没有地球重,能劈开天地——神奇。
【设计意图: 抓住关键句的关键词语——“猛劈”和“抡起”体会分开天地是要用很大的力气,是很不容易的。然后通过反复朗读句子体会盘古开辟天地的艰辛。】 师:是呀,盘古是如此之神奇,边点击课件。
只听见一声巨响,画面中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地分开。(生看画面)
师:谁能用文中的句子来描述刚才的画面。生读:“轻而清……变成了天”
师:请同学们把书平放在桌面上,看画面。(点击画面“轻而清……重而浊……”变红)
a、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反义词)点击画面出示反义词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天地间的变化及在本段中出现反义词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天地变化的神奇及盘古的神奇的力量。】
b、你是怎么理解“轻而清”、“重而浊”?轻而清的东西都是什么呀?
如:一位女同学说“轻而清”太阳光、空气、月光等。师: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试读——再找生读——齐读(要求声音轻点)
一位男生说“重而浊”,如泥土、沙子、石块等。
师: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试读——再找生读——齐读(要求声音重点)
c、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神奇的变化吧!(齐读)【设计意图: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潜移默化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第三自然段:以学生自己想象的画面促进对本段的理解 师:在你们的朗读声中,老师仿佛再一次感受到了天地间这神奇的变化!盘古真得是太神奇了,还有没有描写盘古神奇的语句呢?谁还说一说?(1)生读相关的语句
生:“盘古怕他们……使劲蹬地”(说神奇之感)(2)你们的动作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顶天立地。
【设计意图:做动作,随机采访,体验盘古支撑天地的艰辛。从动作到成语,无需解释学生就能明白顶天立地的意思。】 师:把这个成语写在一旁,教师板书在旁边。
【设计意图:做动作,随机采访,体验盘古支撑天地的艰辛。从动作到成语,无需解释学生就能明白顶天立地的意思。】(3)抓住“天每天升高……,地每天……”说神奇。生说的好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予掌声鼓励。
师:是呀!盘古这惊人的毅力,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他的神奇。一百年过去了,生接读…… 一万年过去了,生接读……
几十万年过去了、几千万年过去了,生接读…… [设计意图:一次一次的引读,感受盘古的坚强和勇敢。]
(四)第四自然段:以读代讲,用读升华
师:真了不起,神奇的盘古终于累得倒下了,他的身体变成了世间的万物?请大家放下书,看画面:点击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演示的直观效果,让学生感受大地、宇宙的美丽,感受盘古的创造是多么神奇,并为下面学生的自由想象提供直观形象的素材。】 ① 仔细观看画面上的内容
② 师:自己读一读,说说这段话围绕哪句话来说的。③ 指名读第一句,师点击字变红
④ 师:这句话概括地写出了一在神奇的变化 ⑤ 师:具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找生读变化的部分。⑥ 师:你觉得神奇吗?(神奇)既然有这样的神奇变化,让我们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象。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的演示效果,使学生知道本自然的中心句和写作方法的渗透。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 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⑦ 分角色朗读。颠倒位置
⑧ 作者的想象真丰富呀!又是多么的神奇,愿不愿把他留在脑海中,那老师给你们二分钟的时间,咱们来记住好吗?看谁记得最快!
⑨ 点击课件。看看大家记得怎么样。⑩ ……省略……点击,说说他有什么作用?
除了这些外,你们也展开想象的翅膀也来当一次小作者,说说自己的想象?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省略号,让学生认识到它的作用。给学生留下进行创作性的编写的空间,发挥想象力,插上想象的翅膀,进行一次飞翔。再次感受盘古的神奇、了不起】
a.先把你的想法说给你的小伙伴听,夸夸好。不好的地方共同纠正。b.谁来说?
三、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师点击课件:同学们,是盘古给混沌的世界带来了光明;是盘古使万物生灵生存、繁衍;是盘古让我们看到花开灿烂、阳光明媚,让我们一起高声呼唤吧!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此时此刻,你最想对盘古说些什么呢?请大声来说吧!如:说敬佩,让我们怀着敬佩之情谈最后一段等等。【设计意图:在学生的心中强化对盘古的敬佩之情。】 结束语:盘古开天地是一个感人的故事,他蕴藏着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他又是这些传统文化中的一块宝藏,在祖国灿烂文化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
四、板书设计
盘古开天地
神奇 了不起
第三篇:《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18课《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以“读思练”课堂主体导学模式为契机,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引领,学生为主体参与的有效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学习,是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在阅读的同时,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传说,主要讲了巨人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本课时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感受神话故事丰富的想象,激发阅读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课时已对课文有所了解,学习了生字,朗读了课文,理清了层次,本课时立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以读促思”来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读书,边读边思,边读边议,边读边展开想象,抓住关键词、句、段进行品词析句,利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读懂课文。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个方法——中心句。
2、积累反义词和“隆隆的雷声”这样的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类似的神话故事
4、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热爱五千年文化。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方法:从本课神话故事的特点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阅读法、讲授法、电教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及抓题眼,导入新课
1.师: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认识他们吗?(幻灯片1出示)
师:他们都是神话故事里的人物。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还有一位巨人被称为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生:(盘古)幻灯片2 2.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提炼中心
1.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生说,你真会概括!)
2.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那谁知道课文中哪句话,它高度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生汇报,幻灯片3出示此句)师:这一句话概括了整篇文章的内容,像这样的句子就叫做——中心句。(师板书:中心句,生齐读)
3.这个句子太长了,谁能把它缩短一些?就剩下“谁干了什么”就行了。(盘古创造了宇宙。)看到这句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盘古怎么创造宇宙的?宇宙之前是怎样的?)
4.评价:你真会提问题;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下面请大家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再和小组交流体会。注意方法提示哦。
三、走进文本,对话交流,想象画面。(20)
1、设问导读一:美丽的宇宙之前是怎么样子的呢? 哪个组来回答第一题?
生:我们组来回答第一题,请大家看到第一自然段,盘古创造宇宙之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我从混沌一词中体会到宇宙很黑 师:什么叫混沌?(非常乱)(看不清、分不清)
师:遇到不懂的词语,有一个好办法,就是查字典。我们看看字典上对“混沌”是怎么解释的?灯出示:混沌:①、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前模糊一团的景象; ②、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
师:根据课文内容,我们应该选择哪个解释?(选择解释1)师启发指导朗读
2、设问导读二:有一天,盘古醒了,它是怎么创造宇宙的呢?
生:我们组来回答第二题,请大家看到第二自然段。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我从抡体会到盘古很使劲。师:什么是抡起?谁来做个抡起的动作?(区别抡与拿)
师:谁来读这句话?谁来评价?齐读这句话,要把盘古很使劲的样子读出来。师:只听── 生:一声巨响!
师:混沌一片的东西—— 生:渐渐分开了。
师:轻而清的东西── 生:缓缓上升,变成了天。师:重而浊的东西,生: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幻灯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仔细观察这个句子,你们发现了什么?
(轻——重;清——浊;上升——下降;天——地,4对反义词)(轻——是重量轻;清——是清澈,不浊的意思)(渐渐 慢慢 缓缓近义词)师:这些轻而清,重而浊的东西混在一起,就是(混沌一片),我们通过联系上下文更加了解了混沌的意思。师:这些反义词和近义词把天和地形成的过程写出来了。我们一起来读这个句子,在读句子的时候要注意这些词语。女同学读上半句,男同学读下半句,要读出天地慢慢形成的样子。生分角色齐读句子。师:同学们,盘古一斧头就把天地劈开了,这个过程可以用一个什么成语来概括?(板书:开天辟地)
2、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盘古为创造宇宙,还做了什么? 生:请大家看到第三自然段,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师:看老师写字。(板书:顶天蹬地)顶天蹬地是什么样的?我请一位同学上台做给大家看。
师:谁能根据他的动作,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顶天立地)师:真好,盘古顶天立地的形象已经印在我们心间,师:(转向做动作的孩子)老师问你,你要说实话,感觉怎么样,累吗?(生:好累!)
师:你这样做一会就累,叫你做上一天都难,可盘古顶天蹬地多长时间?
师:是啊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啊!来,请接着老师的话往下读。一百天过去了,盘古——
生:(接)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一百年过去了,盘古——
生:(接)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一万年,十万年,盘古——
生:(接)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就这样,天地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3、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盘古倒下后,他的创造之路停止了吗?他又做了什么?请大家默读第四自然段,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
生:我们组来回答,请大家看到第四自然段。(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师:这句话是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2)师:盘古的身上发生了那些变化?小组合作填写下面表格!(3)师:盘古虽然倒下了,但他并没有停止创造美丽的宇宙。幻灯出示:第四自然段的系列排比句 师:(指着屏幕)看,这段话多美,它美得就像一首诗,你能像诗人一样读读它吗? 同桌合作读书,一个读写盘古身体的部分,另一个读它变成了什么的部分。(指几名学生读,其他学生闭眼想象画面。说自己仿佛看到的画面。)师指导朗读。(隆隆的雷声、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师生合作读。(让我们一起把这美丽的画读读。这样吧,老师把红色送给男孩子,黑色送给我自己,绿色送给女孩子,一起去读读其中的美。)
(5)师:同学们,你们看到的神奇画面难道仅仅只是课文里所写的吗?大家想想盘古的牙齿、鼻子、耳朵、头发、眉毛、手指头、脚指头、骨骼、经脉„„会变成什么?
他的(),变成了()的()。
(6)师:同学们,刚才大家说的那么多画面,如果把他补到课文第四段,那么,这一段末尾的省略号,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它去掉?为什么?
师:是啊,还有我们没想到的,天地间所有的一切都是盘古化成的。(化成万物)(5)齐读最后1自然段。
师: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齐读最后1自然段。
四、回归课题,升华主题,抒发情感。(5)
1、师:所以,我们说(指着课题)——盘古开天地。谁能说说,这里的“开”指——(创造)
2、此时,此刻你最想对盘古说什么? 幻灯出示:______的盘古,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这还有一首古诗,出示“我多想”,齐读诗歌。
五、拓展阅读,推荐书目,引领课外。(2)
1、师:同学们,学到这里,我想问问大家,世上真的有盘古这个人吗?这个故事都是真的吗?这个故事是从哪儿来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想象出来的。)
2、师:对,盘古开天地,这是一个——神话故事。像这样的神话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幻灯出示:经典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女娲造人》、《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仓颉造字》、《后羿射日》、推荐书目:《山海经》《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师: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回去后,把这些神话故事找来读读,好好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板书设计: 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顶天立地 化作万物
第四篇:盘古开天地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邢恩梅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设计
塘沽区桂林路小学 邢恩梅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设计理念:神话是想象的产物,神奇是神话故事的主要特色。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把文字还原为画面,并用语言描述画面,从中感悟盘古的献身精神和神话故事的神奇色彩,同时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凸显课堂的语文味。教学本课,还应激发学生对神话的喜爱,鼓励学生在课后更多地阅读神话故事,继承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教材分析: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学习,要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在阅读的同时,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理解生词的方法,读懂句子、读懂自然段,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与习惯,落实年级段的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感受神话故事丰富的想象,激发阅读的兴趣。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能自学字词,读通课文。但学生往往注重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忽视对语言表达的关注。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读书,边读边想,边读边议,边读边展开想象,抓住关键句段进行品词析句,利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读懂课文。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悟方法,在读中欣赏提升。教学目标:
1、体会反义词和近义词的妙用,体会“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类词语的表达效果,并加以积累和拓展。
2、了解故事内容的神奇,感受盘古雄伟、高大的英雄形象,体会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3、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内容神奇、想象丰富的特点,培养想象力,激发阅读神话的兴趣。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与想象了解故事内容,理解重点词句,积累特色语言,体会盘古的英雄形象。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制作惊天霹雷、开天辟地的动画片等)。
2、搜集能体现盘古开天地情境的音乐带。【教学过程】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8课《盘古开天地》
板书:生随教师书写,并随手势读课题 师:谁还记得这篇神话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找一两位同学复述即可)
师:(播放画面盘古托天蹬地图)结合画面与对课文的了解,说说盘古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神奇、了不起)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设计意图:课件的使用使学生在心目中初步产生对盘古的敬佩之情。】
二、精读课文,深入研究。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能体现盘古神奇的语句,完成后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好吗? 生:默读课文。
师巡视中发现好的给予表扬。如:同学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了一旁。师: 同学交流时说得真深刻,完成的也很快,现在我们交流交流好吗?最好按照文章的顺序来说。
(一)第一自然段:抓住“一直”和“睡了十万八千年”,感悟盘古沉睡的时间之长久
生: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师:在刚才交流的时候,我发现呀,有许多同学也找到了这句话,请同学们把书平放在桌面上。(点击课件)出示这句有话。对这句话谁还想谈谈吗?
(如果同学们找到了“一直”“十万八千年”老师就点击这两处让字变红)
【设计意图:“一直”“十万八千年”是课文第一自然中的关键词、中心词。如果以词解词将会很抽象。通过课件出示词语不仅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回顾梳理,而且在具体的语境中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一直、十万八千年”的意思,并体会到“神奇”。] 师:(预设学生有可能将盘古与平常人相比,感悟盘古沉睡的时间之长久):我们听说过巨龙昏睡百年,但从没听过有人可以沉睡十万八千年。盘古中间醒来过吗?(生答:没有)没有醒,怎么读?
(指名学生读):请生读。师:时间真长——谁来再读——真是神奇——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师:这才叫“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二)第二自然段:抓住“抡”“劈”,想象着读,配以表演,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理解和朗读
师:(激情)盘古真是神奇呀!哎,盘古苏醒了,还有什么更加神奇的事吗?咱们继续交流,谁来说: ① 生读相关的句子说感受
a、“忽然”中感受到盘古……(浑身有力、力大无穷 抡、猛劈)
b、盘古的斧子神奇
c、斧子没有地球重,能劈开天地——神奇。
【设计意图: 抓住关键句的关键词语——“猛劈”和“抡起”体会分开天地是要用很大的力气,是很不容易的。然后通过反复朗读句子体会盘古开辟天地的艰辛。】
师:是呀,盘古是如此之神奇,边点击课件。
只听见一声巨响,画面中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地分开。(生看画面)师:谁能用文中的句子来描述刚才的画面。生读:“轻而清……变成了天”
师:请同学们把书平放在桌面上,看画面。(点击画面“轻而清……重而浊……”变红)
a、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反义词)点击画面出示反义词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天地间的变化及在本段中出现反义词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天地变化的神奇及盘古的神奇的力量。】
b、你是怎么理解“轻而清”、“重而浊”?轻而清的东西都是什么呀?
如:一位女同学说“轻而清”太阳光、空气、月光等。师: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试读——再找生读——齐读(要求声音轻点)
一位男生说“重而浊”,如泥土、沙子、石块等。
师: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试读——再找生读——齐读(要求声音重点)
c、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神奇的变化吧!(齐读)【设计意图: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潜移默化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第三自然段:以学生自己想象的画面促进对本段的理解 师:在你们的朗读声中,老师仿佛再一次感受到了天地间这神奇的变化!盘古真得是太神奇了,还有没有描写盘古神奇的语句呢?谁还说一说?(1)生读相关的语句
生:“盘古怕他们……使劲蹬地”(说神奇之感)(2)你们的动作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顶天立地。
【设计意图:做动作,随机采访,体验盘古支撑天地的艰辛。从动作到成语,无需解释学生就能明白顶天立地的意思。】 师:把这个成语写在一旁,教师板书在旁边。
【设计意图:做动作,随机采访,体验盘古支撑天地的艰辛。从动作到成语,无需解释学生就能明白顶天立地的意思。】(3)抓住“天每天升高……,地每天……”说神奇。生说的好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予掌声鼓励。
师:是呀!盘古这惊人的毅力,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他的神奇。一百年过去了,生接读…… 一万年过去了,生接读……
几十万年过去了、几千万年过去了,生接读…… [设计意图:一次一次的引读,感受盘古的坚强和勇敢。]
(四)第四自然段:以读代讲,用读升华
师:真了不起,神奇的盘古终于累得倒下了,他的身体变成了世间的万物?请大家放下书,看画面:点击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演示的直观效果,让学生感受大地、宇宙的美丽,感受盘古的创造是多么神奇,并为下面学生的自由想象提供直观形象的素材。】 ① 仔细观看画面上的内容
② 师:自己读一读,说说这段话围绕哪句话来说的。③ 指名读第一句,师点击字变红
④ 师:这句话概括地写出了一在神奇的变化 ⑤ 师:具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找生读变化的部分。⑥ 师:你觉得神奇吗?(神奇)既然有这样的神奇变化,让我们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象。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的演示效果,使学生知道本自然的中心句和写作方法的渗透。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 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⑦ 分角色朗读。颠倒位置
⑧ 作者的想象真丰富呀!又是多么的神奇,愿不愿把他留在脑海中,那老师给你们二分钟的时间,咱们来记住好吗?看谁记得最快!
⑨ 点击课件。看看大家记得怎么样。⑩ ……省略……点击,说说他有什么作用?
除了这些外,你们也展开想象的翅膀也来当一次小作者,说说自己的想象?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省略号,让学生认识到它的作用。给学生留下进行创作性的编写的空间,发挥想象力,插上想象的翅膀,进行一次飞翔。再次感受盘古的神奇、了不起】
a.先把你的想法说给你的小伙伴听,夸夸好。不好的地方共同纠正。b.谁来说?
三、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师点击课件:同学们,是盘古给混沌的世界带来了光明;是盘古使万物生灵生存、繁衍;是盘古让我们看到花开灿烂、阳光明媚,让我们一起高声呼唤吧!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此时此刻,你最想对盘古说些什么呢?请大声来说吧!如:说敬佩,让我们怀着敬佩之情谈最后一段等等。【设计意图:在学生的心中强化对盘古的敬佩之情。】 结束语:盘古开天地是一个感人的故事,他蕴藏着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他又是这些传统文化中的一块宝藏,在祖国灿烂文化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
四、板书设计
盘古开天地
神奇 了不起
教学反思:
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想象丰富,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在教学中,我抓住重点段落,以句式引导,段式引路,启发学生填补空白,组织语言,训练能力。
一、结合想象,指导朗读
先出示概括全文的一句话作为本课教学的纲领,围绕着这句话,盘古如何开天辟地,如何化身万物的精彩章节一页页地铺展开来,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一边感悟。
如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在学生自读课文后,抓住课文的第二段让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进行学习,但是在近义词、反义词的学习中,是让学生找本段中的,这样就降低了难度,但同时又可以让学生在掌握这些词的过程中,很好的体会作者用上这些词的好处,同时又可以指导学生的有效的朗读。“读中体会、读中感悟”,从学生的朗读就可以来了解学生的课文理解情况,从学生的同桌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来指导学生的朗读.之后,我示范朗读,读完以后告诉学生,老师能读出盘古力大无穷的气势,是因为一边读一边在想象当时的场面,同时,激励学生把想象到的画面,用恰当的语气读出来。我认为教师的这一举措,正是在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内化,也教会了学生朗读的方法与技巧。
二、抓住重点 创设情景
课文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盘古分开天地。在教学时,抓住“抡”“猛”等词语体会盘古的动作,并加上自己的动作,让学生感受这些词语用的所妙之处。课文描写天地变化时用了这段话“清而轻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应用了大量的反义词,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找出来,体会作者用这些词语所妙之处。
创设一定情景,让学生体会盘古为了让天地成形,做了怎样的付出。“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让学生伸出双臂上举进行尝试,你累了吗?想象盘古顶天蹬地持续了多久?他累吗?老师引读: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就这样顶天蹬地。一年过去了,生接读……
一百年过去了,生接读……
一万年过去了,生读……结果“盘古也累的倒了下去。”
三、结合文本
展开想象
在指导阅读完第四自然段后,我这样引导学生:
师:同学们,多么神奇的画面啊!让我们共同合作,分享这神奇的文字,再现这神奇的画面吧!看投影,全体女同学读盘古身体的一部分;全体男同学读盘古身体变化的部分,注意读出巨大的神奇的变化!学生进行合作朗读,感悟盘古社体的巨大变化。
(出示句子)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的神奇画面难道仅仅只是课文里所写的吗?仔细看,你还会看到更多更多的画面,大家想想盘古的牙齿、鼻子、耳朵、头发、眉毛、手指头、脚指头、骨骼、经脉……会变成什么? 出示:他的(),变成了()的()。
师:请你们仿照上面的句式,将“他的(),变成了()的()”补充完整,提醒同学注意句子中的第二个括号:他的什么变成了怎样的什么。不要只说成是什么变成了什么。自己说给自己听,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自由说,小组交流,然后指名说)生1:他的心脏,变成了红红的太阳。师:好奇特的想象啊!
生2:他的胡须,变成了柔软苍翠的柳条。生3:他的头发,变成了随风飘舞的柳枝。
生4:盘古的手指变成了五座高山,盘古的头发变成了茂盛的草地.师:神奇的想象,生动的表达!
生5:他的牙齿,变成了天上闪闪发光的星星。生6:他的鼻子变成了黑漆漆的大山洞。生7:他的胡须,变成了金灿灿的丝线。生8:他的肌肤,变成了广阔无边的草原。
生9:盘古的耳朵变成了起伏的山峰;他的汗毛变成了茂密的丛林…..同学们,刚才大家说的那么多画面,如果把他补到课文第四段,那么,这一段末尾的省略号,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它去掉? 生齐说:不行!
生:不能省略,因为很多我们还有没想到。
师:是啊,还有我们没想到的,天地间所有的一切都是盘古化成的,讲得完吗? 生齐说:讲不完。
第四自然段末的省略号是课文本身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所在。教师应该充分把握文本本身的特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设计男女生合作朗读来整体感悟语言表达的结构。即:盘古身体的一部分变成了自然界中的什么。为了引导学生把语言表达得更生动具体,教师特别强调是变成了“什么样的”“什么”。留下空白,让学生有问题可思考,有时间可思考,有机会去思考。这样的课堂就会相对地少一点灌输,多一点启发;少一点讲授,多一点学生的思考和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今后我会在新课程的指引下,会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第五篇:《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
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 陈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想象,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盘古的献身精神,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主要内容。2.提名认读生词,相机正音。
宇宙 黑暗 上升 下降 气息 勇猛 缓慢 逐渐 祖宗 四肢 肌肤 辽阔 血液 茂盛 滋润 创造 奔流不息 一丈
3.引导学生了解并归纳课文主要内容。4.指导学生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1)师:读课文啊,光能把课文读通那还远远不够。咱们得去了解课文写了什么?是吗?有人说,读书有一种很高的本领,那就是有时候能把一篇课文读成一句话,而且这句话就藏在课文中。请同学默读课文,很快的找出哪句话概括了这个故事的内容,用直线画出来,读一读。(2)反馈:指名说,举手看正确率,齐读。
5.初步理解中心句中的重点词“创造”的意思,指导书写“创造”。
(1)师:但是有人说读书更高的本领是能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语。请同学认真地读成刚才那一句话,想一想你能读成哪一个词语?把这个词语圈出来。来,谁读出了什么词语?你说。(2)指导书写“创造”
二、想象画面,读懂课文
1、师:同学们,《盘古开天地》是一个神话故事,充满了幻想的色彩,充满了神奇的想象。读这样的文章,咱们要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边画画,把一段又一段的课文画成一副又一副的画面。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进入时光隧道,来到远古时代。
师:范读课文:“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辟过去。”(伴随着东西炸裂的响声)
师:好,睁开眼睛,刚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生练读
师:同学们这画面太神奇了,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画面去读一读一、二两个自然段,读出它的神奇,一会请同学读一读。
3、指名读
师:谁来,通过自己的朗读,让这一副又一副神奇的画面活起来。来,你读。
4、指导朗读:
重点词语:混沌 一直 十万八千年 抡(改成:拿)猛劈(做动作)
5、师:天和地这个时候形成了,产生了奇妙的变化。同学们我们来看。
投影出示: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了地。
(1)师读上半句,生读下半句。(强调相应词语)(2)找出这句话的特点:字数相等,反义词,近义词(四句话,不重复,累)(3)引导学生用成语概括段意。(板书:开天辟地)
(4)引导学生在读懂第三段的基础上,也用成语概括段意。(板书:顶天立地)指导朗读:
师:你就直接用朗读把你看到的这幅画面表现出来。表现出它的神奇之处。师:同学们请看屏幕,这就是盘古顶天蹬地的画面。(出示课文插图印影件)师:自己看着这幅画,再去读读这句话。师:盘古顶天蹬地多长时间?
师:是啊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啊!来,请接着老师的话往下读。一百天过去了,盘古——(接读)
师:就这样,天地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谁接着把这个变化读出来!
师:此刻,盘古仿佛就在眼前,让我们抬起头来,仰望盘古,师:天还在升高,盘古的身体还在往上长,太神奇了!来,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神奇!
6、指导朗读,展开想象,感受神奇和美丽。
(1)学生自读,找到自然段的中心句,体会中心句的作用。
(2)边读边画出盘古身上发生的变化,感受变化的神奇。
(3)指导朗读,把文字变成脑海中的画面,感受宇宙的美丽。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抓住“飘动的云”“奔流不息的江河”等词语展开想象,感受美丽。(4)拓展想象,丰富美丽。
(5)①师:盘古的身上是不是只有这些变化?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②启发想象,练习说话。
(出示句式)
盘古的(),变成了()的()。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在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想象要合理、丰富。
(5)有感情朗读课文,感悟盘古创造的宇宙的美丽。
三、回归整体,升化认识。
(一)围绕板书,说说盘古是怎样创造的,明晰“创造”的含义。
(二)朗读、品味中心句。
(三)教师小结。
1.归纳本节课的学习方法。
2.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把这个神奇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板书: 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创造
顶天立地
身化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