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教学设计(共5篇)

时间:2019-10-11 20:24: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狐假虎威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第一篇: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体会寓意,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竟猜谜语,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猜谜游戏:

(1)黄袍袍,黑斑斑,龇牙咧嘴瞪眼睛;森林里面称大王,捕食野兽本领强。(老虎)

(2)模样像狼脸儿长,三角耳朵猫儿黄,昼伏夜出捕肉吃,毛皮好做女士装。(狐狸)他们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2、板书课题:“狐假虎威”领读课题。

问:“假”有几个读音?(两个读音:jiǎ、jiagrave;)在这里应读jiǎ,为什么这样读,是什么意思呢,这就需要大家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了,大家加油啊!

二、配乐朗读听感结合。

三、阅读课文识记字词。

师:“狐假虎威”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想不想自己读一读?

1、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带出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尝试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习字词。

(1)出示生字,这些生字是我们读书的拦路虎,要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要先把它们清除。

①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生字,你觉得难读的字可以看着拼音多读几遍。

②检查:你觉得哪个字难读,会读了吗?(指名读)重点提醒学生注意“扯、兽、爪”是翘舌音,“闷、窜、胆”是前鼻韵母,“趟、抗”是后鼻韵母,“蒙住”的“蒙”读mēng,不读meacute;ng.,齐读。

③去掉拼音读一读,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听。开火车读。

(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狐假虎威、茂密、扑过去、半信半疑、猴子、野猪、梅花鹿、害怕、威风胆子吓跑寻找爪子借着、骨碌、违抗、窜过、一趟、狡猾、百兽

(3)生字组成的词语会不会读?自由练读,抢读词语卡片。

(4)小结:只一会儿功夫,就把字音读得那么准,同学们多不简单哪!自己夸夸自己吧!

3、读通课文。

(1)现在我们再读读课文,你觉得哪句话难读就在这句话前面画上“”,并把这句话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了,再接着往下读。

(2)指名汇报练读的效果。

(3)采用老师范读、学生示范、个别练习等多种形式练习朗读,直到把课文难读的句子读通为止。

(4)小结:大家真不简单,这么长的句子都读通顺了,太棒了!

4、再读课文。

(1)同学们选自己能读好的一节认真练读,要求把它读流利,等会儿请你读给大家听。

(2)采用多种形式分小节读课文。

(3)各自把课文完整地朗读一遍后,指名分小节朗读全文。

(4)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2、学生观察生字结构,并相互交流记住生字的办法。

3、进行书写指导:注意:”狐”的右边不是“爪”、猴的中间没有竖,威字中间不要忘了写一横。指导书写“虎、茂、威、假、鹿”。

4、学生进行区别、临摹。(注意书写姿势及字的美观)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复习巩固。

1、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拼音。

朝(zhaacute;o chaacute;o)霞朝(zhaacute;o chaacute;o)南森(sēn shēn)林深(sēn shēn)处

2、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虎之威”

(1)出示练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狐狸是一只()的狐狸,老虎是一只()的老虎。那谁厉害呢?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结合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思考:究竟是狐狸厉害还是老虎厉害,说说你的意见。(窜,逃窜;扑,拍打;窜说明狐狸本来是很害怕老虎的,想很快逃走。“扑”时间短,动作快,说明老虎是很厉害的。)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老虎的威风来。

2、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体会“狐之猾”

过渡:面对饥饿、凶猛的老虎,狐狸的生命危在旦夕。它被老虎逮住以后怎样了呢?我们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

(1)各自轻声读第二至五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狐狸讲了几次话?(三次)应该怎么读?

(2)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和狐狸、老虎的心理。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探究哪中读法更合适?

(3)学生练读。指名读。(如果学生读得好,提问他为什么要这样读?如果读得不足,则引导学生对“骨碌碌、”“扯着嗓子”、“老虎一愣”进行理解。第一句话扯着嗓子是想掩饰它内心的恐惧,用气势来吓唬老虎,第二句话讲老虎不敢吃的理由:我是老天爷派来管理你们百兽的……第三句话讲狐狸故作镇静:你不怕,那你就吃吧。让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样的语气才能把老虎镇住、蒙住、骗住。)

出示练习:孩子们,你们看狐狸真是一只()的狐狸!放了狐狸是因为老虎被()。

(4)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发挥你的想象,想一想这时老虎会怎么想?

(5)学生合作学习讨论。

(6)讨论后回答。回答后学生联系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3、学习六、七、八自然段。明白“谁之威”

(1)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说说图意。

(2)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默读六、七、八自然段想一想:狐狸、老虎和其他野兽的表情怎样?

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下列板书:“狐:摇头摆尾神气活现”“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3)指名表演:请五位同学分别扮演狐狸,、老虎、猴子、小白兔、野猪、梅花鹿。其他的小朋友当导演,看看他们表演得对不对?通过表演理解: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

“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些词什么意思?

(4)纳闷什么意思?(因为疑惑而发闷)野猪、小鹿、兔子为什么纳闷?它们纳闷的原因是:过去狐狸可没有这么威风呀,今天它怎么会这么神气活现起来,走起路来也跟往常不一样,摇头摆尾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5)为什么它们撒腿就跑?读“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撒腿就跑。”

(6)体会老虎、狐狸和野兽的不同表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出示练习:事实上狐狸是借着()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所以“狐假虎威”的意思是说()“假”的意思是()。随机板书“假”“威”的意思。

(7)从什么地方我们可以看出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狐狸走在老虎的前面,摇头摆尾,神气活现,百兽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撒腿就跑——百兽是看见老虎才跑的。所以说,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三、揭示寓意、拓展升华。

1、我们不仅从语言上,也从动作神态上感受到狐狸的狡猾。它假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生活中,人们就用“狐假虎威”这个词语比喻一种人,你觉得是什么样的人呢?(自己没有本领,却仗着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的人。)你想对这样的人说什么?我们要不要做这样的人?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拓展思维:后来,老虎明白了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接着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想一想,说一说。

第二篇: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8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会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简单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难点:揭示寓意。? 教具准备:课文录音、教学挂图、生字卡。?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狐假虎威,领读课题。? 问:“狐”指什么?(狐狸)“虎”指什么?(老虎)?

2、“假”有几个读音?(两个读音:jiǎ? jià)在这里读什么?什么意思呢?让我们查查字典吧。“假”读jiǎ,有三个意思:①不真实,不是本来的,跟“真”相反。②借用,利用。③拒理推断,有待验证。按照规定或经请求时离开工作学习的场所。想一想,“狐假虎威”的“假”是什么意思?(“借用,利用”的意思。)?

3、这个题目什么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

二、播放配乐朗读课文地录音。(学生轻轻地打开书一边听录音,一边看书。)?

三、诵读课文并学习生字词。? “狐假虎威”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想不想自己读一读??

1、各自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带出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尝试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这些生字是我们读书的拦路虎,要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要先把它们清除。? ①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生字,你觉得难读的字可以看着拼音读几遍。? ②检查:你觉得哪个字难读,会读了吗?(指名读)重点提醒学生注意“扯、兽、爪”是翘舌音,“闷、窜、胆”是前鼻韵母,“趟、抗”是后鼻韵母,“蒙住”的“蒙”读mēng 不读méng.齐读。? ③去掉拼音读一读,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听。开火车读。?(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威风 胆子 吓跑 寻找? 爪子 借着、骨碌、违抗、窜过、一趟、狡猾、百兽? 生字组成的词语会不会读?自由练读,抢读词语卡片。?(3)小结:只一会儿功夫,就把字音读得那么准,同学们多不简单哪!自己夸夸自己吧!?

3、读通课文。?(1)现在我们再读读课文,你觉得哪句话难读就在这句话前面画上“??? ”,并把这句话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了,再接着往下读。?(2)指名汇报练读的效果。?(3)采用老师范读、学生示范、个别练习等多种形式练习朗读,直到把课文难读的句子读通为止。?(4)小结:大家真不简单,这么长的句子都读通顺了,太棒了!? 3再读课文。?(1)同学们选自己能读好的一节认真练读,要求把它读流利,等会儿请你读给大家听。?(2)采用多种形式分小节读课文。?(3)各自把课文完整地朗读一遍后,指名分小节朗读全文。?(4)小结。?

三、总结延伸。? 1、同学们,书读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又产生了哪些新问题??

2、你打算怎样去解决这些新问题呢??

3、小结:同学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上述新问题,不能解决的呀,我们下节课一起来探究。?

五、学生观察生字,相互交流记住生字的办法。? 六、指导写字。第二课时

一、复习。

1、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拼音。

朝(zháo?? cháo)霞?? 朝(zháo? cháo)南 森(sēn? shēn)林?? 深(sēn? shēn)处

2、课题“狐假虎威”什么意思?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指导观察45页的插图,结合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思考:究竟是狐狸厉害还是老虎厉害,说说你的意见。(窜,逃窜;扑,拍打;窜说明狐狸本来是很害怕老虎的,想很快逃走。“扑”时间短,动作快,说明老虎是很厉害的。)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2—5小节?

1、狐狸被老虎吃了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狡猾)?

2、再读2—5小节,用笔划出表示狐狸狡猾的词和句子。(学生读书,划词)?

3、指名说(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说、狐狸说的话)?(卡片出示词和句子)?(1)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是在干什么?(想办法对付老虎)(想鬼主意)谁能来表演一下?大家一起表演。?(2)怎样说才是扯着嗓子说?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说?(为了让老虎害怕)?(3)师领读两个词语(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

4、狐狸扯着嗓子说了几次话?(两次)?(1)第一次说了什么?(卡片出示:你敢吃我?)? ①狐狸这样问是什么意思?(你不敢吃我。)? 谁来学着狐狸说一说?(指名读,师评价)? ②听狐狸这么一问,老虎是什么反应?(老虎一愣)老虎怎么说?(卡片出示:为什么不敢?)? 谁能一边说一边做动作?(指名表演)? ③老虎一愣,说明什么?(老虎开始上当了。)? ④哪两个小朋友愿意读狐狸和老虎的第一次对话?(指名读)(男女生分角色读。)?(2)老虎还没有完全上当呢,狡猾的狐狸继续编造谎言,狐狸怎么说?(出示卡片: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有几句话?最后一句是什么标点?(!)? 大家来猜一猜,狐狸说这些话时语气会怎样,表情又会怎样?(不再紧张,有点得意了„„)? 来比比,谁演的狐狸最狡猾,能蒙住老虎?(指名表情朗读第四节)? 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这个“蒙”字是什么意思?(骗)这时,老虎心里在想些什么?? 它相信狐狸的话吗?(有点相信,又有点不相信,这就叫做“半信半疑”,出示成语词卡朗读后贴于黑板。)?

5、分角色朗读2——5小节。(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三)、学习课文6—8小节?

1、为了让老虎完全相信,狐狸摇了摇尾巴又想了个鬼主意,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后找到第六自然段读一读。? 指名读:想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示小黑板: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2、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请大家读读课文7-8自然段,用笔划出描写狐狸和老虎的词语。(学生读书,划词)? 现在你看到走在前面的狐狸怎么样?跟在后面的老虎呢?(学生回答后出示卡片: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分别贴在狐狸和老虎的图下)?

3、指名读描写狐狸的词,边读边做动作。齐读,做动作。?

4、指名读描写老虎的词,边读边做动作。齐读,做动作。?

5、分组读描写狐狸和老虎的词,做动作。?

6、森林中的百兽看到狐狸都怎样?(感到纳闷)“纳闷”什么意思?为什么感到纳闷?(因为狐狸跟往常很不一样)往常的狐狸是什么样子?(鬼头鬼脑)

7、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指导读这句话:睁大眼睛,显出害怕的样子。)? 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出示插图)?

8、小朋友,森林中的百兽到底是被谁吓跑的呢?百兽们怕的是谁??

9、第八小节怎样读?(指名读)?

10、师引读7—8小节?

11、表演7—8小节?

12、采访老虎: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你心里怎么想的?(原来狐狸说的是真的。)采访狐狸: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你心里怎么想的?(果然不出我所料)?

(四)、学习第九自然段?

1、老虎被真的被蒙住了,受骗了,谁来告诉它真相。学生用自己的话对老虎说两句。

2、课文是怎样写的?(出示: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背景:威风凛凛的老虎图)齐读?

3、这句话概括成一个成语就是“狐假虎威”,(板书)理解“假”,即“借着”。?

4、小结:后来人们就把借着别人的威势吓唬别人的这种行为叫做“狐假虎威”。?

三、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学完了这一课,你想对狐狸说什么?想对老虎说什么? ?

第三篇: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8.狐假虎威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 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八课“狐假虎威”,这四个字都是生字,谁能读准确了,一起读。拿出手来一起写课题。

2.看着课题里这四个字,你知道他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吗?(学生交流)狐:狐狸,虎:老虎。对狐狸和老虎你都知道哪些呢?

二、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1.翻开课本45页,摆好读书姿势,认真听老师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画下来多读几遍。

2.要把课文读好,先要把生字读准确,来看看这些生字,先自己读读试试。(检查读、开火车、去拼音同位检查、齐读)

3.把他们放到课文里你们会读吗?找9个同学分自然段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课文中有一句话就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概括出来了,谁能找到,请划下来。

这句话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刚才我们知道狐是狐狸的意思,虎是老虎的意思,威是威风的意思。那假是什么意思?(借着)板书

三、走进文本,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那你说谁厉害?指读,寻找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老虎很厉害?

(1)“窜”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用“跑”)

那么你从这个“窜”这个字知道了什么?谁能读出狐狸的害怕和紧张?(2)通过这一句你读出老虎怎么厉害了?你能做个扑的动作吗?

老虎就这样扑过去,一下子就把狐狸捉住了。老虎真威风,不亏是百兽之王啊,你能读好吗?男生读、齐读 2.2-6自然段

过渡:面对饥饿、凶猛的老虎,狐狸的生命危在旦夕。它有没有成为老虎的食物呢?自由读课文2-6自然段,要求:

想一想狐狸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找一找你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1)第2自然段

A.这里的 “骨碌一转”是什么意思?你能做个动作帮我们理解吗?(学生做动作),这时候狐狸在想什么?(想主意,想点子)这真是一只——狡猾的狐狸呀!B.“扯着嗓子”的“扯”你读懂了吗?(老师说,边用手做出“拉”的动作)这里是把什么拉长呢?(把声音拉长)狐狸为什么要拉长了声音说话呢? 狐狸拉长了声音说话,装作不怕老虎的样子,真是狡猾啊

C.狐狸拉长声音说了句“你敢吃我?”是什么标点符号?要读出问的语气来,谁来试试,他在问老虎你敢吃我,其实在告诉老虎什么。

D。老虎听了这句话之后效果怎么样?(老虎一愣)老虎为什么一愣?是啊,老虎要吃它,他却告诉老虎反问老虎你敢吃我?让老虎感到意外。

E.狡猾的狐狸的鬼点子已经有效果了,谁能再来读读第二自然段,读出这只狐狸的狡猾。

(2)第4自然段

A.老天爷在神话故事里是权利最大的,谁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就会收到惩罚。那么狐狸真的是老天爷派来的吗?那他为什么说是老天爷派来的?它是在借老天爷来壮自己的胆,来骗老虎呢。狐狸真是狡猾呀!

B.谁能把狐狸的狡猾劲儿读出来,并能蒙住老虎?指生读,范读、自己再练练,上台读(你想,老虎把你逮住了,(抓住肩膀)你不能把老虎蒙住的话,你就没命了。

(3)你读的真好,完全把老虎蒙住了,狐狸看到老虎被蒙住了,应该是什么心情?你从哪看出来的?你能得意的来说说吗?

狐狸蒙骗老虎的这些对话真是精彩,我们分角色来读读吧。小组读,指读

3.老虎就跟着狐狸朝着森林深处走去,发生什么事情了呢?观察这幅图你都看到了什么?

狐狸:好好观察狐狸现在是什么神态?课文里用了那些词来说狐狸的得意的神态? 老虎:跟在狐狸后面是什么神态?半信半疑是什么意思?他东张西望些什么? 你能读出第七自然段里老虎和狐狸的不同吗?

小动物:你看小动物们都是什么表情?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看到狐狸吓得吗?你从那里知道的?纳闷是什么意思?小动物们由看到狐狸的纳闷到看到老虎的害怕,变化也是很大的,我们一起来体会体会。

下面我们请同学上来演一演,需要的演员有狐狸、老虎、野猪、小鹿、兔子,我们其余的同学都是导演,导演同志,老虎和狐狸怎么站啊?小动物们站哪啊?能不能给小动物们设计几句台词?

四、点题深化

1.看来,老虎真的上当受骗了,可聪明的小朋友们都知道事情的真相,你能告诉老虎吗?出示“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齐读。2.这句话便是对课题《狐假虎威》很好的解释,齐读课题。这里的“假”是什么意思呢?(借着)后来人们把这种借着他人的力量和势力来吓唬别人的行为叫做“狐假虎威”。

五、学习生字

第四篇: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谈

《狐假虎威》是一则流传了千余年的寓言故事。在课堂上,它被无数次地演绎成这样一个结论:一只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揭示出现实生活中某些人借助强权哄骗恫吓人们的现象,勾画了自己没有真才实学却仗着小聪明借势欺人者的狡猾嘴脸。于是,在文本中,狐狸成了狡猾的象征,成了仗势欺人现象的形象代言人,多少年来没有人提出异议。

然而,狐狸为什么要借老虎的威风?它借老虎的威风干什么?是为了吓跑百兽而满足它的虚荣心?还是别有其他的意图?文本中有这么一段叙述:“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请注意“寻找食物”这四个字。这个极其普通的文本信息后面隐藏着什么?显而易见,狐狸作为一种食物被老虎捕获,它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大难临头,狐狸该怎么做?坐以待毙,还是自我拯救?狐狸面临着无可选择的选择——假虎威以自救!这是多么顺理成章的事情,闪烁着狐狸生存智慧的光辉!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对主人公形象的价值判断,均来自于文本。文本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提供给教师,其意义到底是什么?是复原文本情感思想进行道德教育,还是为学生构建思维发展的平台?教师也面临着一种选择。新课程告诉我,请把选择权交给学生。于是,有了下面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讲故事,谈角色

教师板书“狐”,认读后问:以前读过有关狐狸的故事吗?在你所读的故事里,狐狸是个怎样的角色?

教师板书“虎”,认读后问:那有没有读过关于老虎的故事呢?在你所读的故事中,老虎又是怎样的角色?

教师在学生讲述后总结:是啊,因为大家看的故事不同,所以对狐狸和老虎的看法也就不一样。这就告诉我们,要评价一个人怎么样,一定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信口开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狐假虎威》这个故事,看看故事中的狐狸和老虎又是怎么样的?

设计理念:问题引领,激活学生知识储备,再现学生生活经历,并以此为基础对角色形象进行初步的价值判断,使理性思维在学习伊始就融入感性认知。

二、读课文,识角色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相继补全课题。

3.在这个《狐假虎威》的故事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狐狸和老虎?

过渡:好,大家各执一词,都认为自己的看法是对的。要说服别人,必须找到充分的依据,以理服人。现在我们重点来研究一下狐狸,请大家重新回到故事当中去,去寻找证明你的观点是正确的依据。

设计意图:学生一旦接触故事,就会对故事中的人物产生价值判断,虽然此时的判断是片面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但却是最真实的。而这很可能形成矛盾的冲突点,比如一部分学生认为狐狸是狡猾的,一部分人认为狐狸是聪明机智的,而这就是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它为下面的辨析打开话题。

三、找依据,亮观点

1.学生再读课文,寻找依据。

2.根据依据,进行辩论:

认为狐狸狡猾的学生可能会找到这样依据:“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认为狐狸机智的学生可能会抓住“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这一点,认可狐狸的逃生技巧。

过渡:你们的辩论很精彩。在辩论中,我们基本统一了对狐狸的看法:狐狸在生命受到危险的时候,它应该救自己。面对凶猛的老虎,弱小的狐狸不能靠硬拼,只能靠智取。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头戏,也是进行理性思辩的高潮所在。学生辩论的热点是狐狸究竟是狡猾还是机智,用来进行辩论的依据基本是文本中狐狸的言语以及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和语气。辩论会逐步聚焦在“骗”这个字上,辩论的关键是狐狸究竟该不该“骗”。通过感性的述说,理性的思维,学生更进一步明白,评价一个人一定要有充分的依据,不可空说无凭。在这一段辩论的过程中,使学生对本故事中狐狸的认识达成一种共识。

四、回现实,明常识

教师:寓言故事从远古流传到现在,意义会发生变化,而且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寓言故事的理解也往往不同。今天我们从《狐假虎威》这个故事中看到了一只机智聪明的狐狸,那你们知道现在的人们通常是怎么来理解这个故事吗?

„„

设计意图:这个教学环节,把学生从辩论拉回到了现实。人都是要在现实中成长的,在故事中形成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最终要移植到现实中,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而现实远比故事复杂,人们的认识往往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必须让学生对此有所了解。

第五篇: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体会寓意,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教学难点:揭示寓意。

三、教学流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导入:出示狐狸和老虎的谜语让学生猜,引出主题。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狐狸和老虎吗?(聪明、狡猾;凶猛、威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狐狸和老虎之间的故事。(板书课题:狐假虎威)

(二)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课件出示生字词语,让学生复习巩固。

(三)学习新知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一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在书上找一找,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老虎本的威猛?(理解:窜过、扑过去、逮住了)

(2)指导朗读。多么凶猛的老虎啊,你们这么读,让我感到狐狸未必被老虎逮到。再读——齐读。

2.学习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教师导入:老虎多么凶猛,眼看狐狸就要成为老虎口中的美味佳肴,接下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呢?请大家自己读读2—5自然段。

⑴指名分角色读2~5自然段,其他同学用横线画出狐狸的话,用波浪线画出老虎说的话,注意表示它们的神态和动作的词。{多媒体出示课文}(2)集体讨论:

①“狐狸的眼珠子骨碌一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狐狸在想什么呢? ②“扯着嗓子说”是什么意思? ③“你敢吃我?”这句反问句是什么意思?该怎样读狐狸的话?(第二句比第一句更具有威吓性)

④老虎听了狐狸的话有什么反应?画出描写老虎动作的词。(一愣、松开了爪子)这两个动作说明了什么?老虎为什么被蒙住呢?

(3)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诵课文。

【多媒体出示课文,抓住对狐狸的说话语气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到狐狸面对老虎其实是胆怯的,更突出狐狸的本质的狡猾。】

3.学习六至八自然段。

教师导入:接下来狐狸又想出了什么招数,想在老虎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威风?请大家自己读读6~8自然段。

(1)指名读文。

(2)分组讨论:既然老虎放了狐狸,狐狸为什么不赶快逃命,反而要带老虎在百兽前走一趟呢?(验证自己刚才所编造的谎言)

(3)它们往森林走的时候各是什么样子?你读懂了吗?狐狸是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是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4.表演配音

(四)揭示寓意、拓展升华。

1、导入:百兽是被谁吓跑的?(老虎)从哪里看出是被老虎吓跑的,而不是被狐狸吓跑的?

填空:

原来()是借着()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总结:人们把“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比喻借别人的威势来吓唬人的行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

2、小练笔:老虎明白了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 板书设计:

狐假虎威 神气活现 半信半疑 摇头摆尾 东张西望

下载狐假虎威教学设计(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狐假虎威教学设计(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这是人教版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21课,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简单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成......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8狐假虎威 合肥市第七十中小学部 王琼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正确理解由生字组词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生词,能够理解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含义,从中受到启示。3.......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书写“虎”、“威”两个生字。3.能理解课文内容......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狐假虎威》教案设计 教材简析: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写的是狡猾的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课文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形象生动,富有童趣。课题是......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狐假虎威》是苏教版小语教材第三册中的一篇课文。《狐假虎威》是一个传统的寓言,写的是一只狐狸狡猾的骗过老虎,不但使自己逃脱了危险,而且还......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狐假虎威”的寓意。 2、认读文中1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掌握多音字“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