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教学设计(全文5篇)

时间:2019-09-28 00:17: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顾茅庐》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第一篇:《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三顾茅庐》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改写的。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课文写刘备三顾茅庐,一次比一次详细,尤其是第三次拜访,突出刘备虚心求教礼贤下士的精神。课文用张飞的莽撞、无礼,反衬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

二、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三、教学重难点:

1、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2、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四、教学时间:

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三国演义》、群雄纷争。

2、板书课题。示范“茅”、“庐”两字写法;学生练习写“茅”、“庐”两字,写在课题旁边。

3、解题。理解“顾”、“茅庐”意思。

二、初读课文

1、范读。(或听录音)

提问:谁“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干什么?“三顾茅庐”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2、自渎课文。

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

②读熟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③思考: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3、检查自渎情况。

①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A.生字卡片;

诸葛亮 辅助 捆来 尊重 卧龙 疏疏朗朗 潺潺

吩咐 恭恭敬敬 半晌 时辰 策略 茅塞顿开 同塌讨论

B.重点字音:

疏 潺 晌 辰 诸 尊 吩 塞 策

C.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②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要求:不破词破句,不添字漏字,不复读,不唱读。边读边评议。

③感知文章主要结构:略写前俩次,详写第三次。

④讨论: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板书:

刘备:尊重人才 诸葛亮:雄才大略

三、作业:

1、描红

2、抄写生字新词

3、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吩(feng fen)辅(fu fu)晌(xiang shang)

辰(cheng chen)诸(zhu zu)卧(wo wu)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抽读生字卡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

思考: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刘备为什么还要去拜访诸葛亮?

(2)填空:

刘备()前往隆中()诸葛亮,()地()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3)讨论填空,理解重点词语:两次、拜访、诚心诚意、邀请,体会刘备求才的急切心情和虔诚态度。

(4)指导朗读,体会。

2、学习第2——4自然段,过渡: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先生,请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事,留下一段佳话。下面,我们来学习第2——4自然段。

(1)小组学习。读课文,思考: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划出刘备有关动作、语言、神态等词语、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雄才大略?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

(2)讨论问题一: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要点:

①第二自然段。重点指导分角色读张飞、刘备的话,讨论,指导朗读,细细感悟品味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

②第三自然段。精读赏析:“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恭恭敬敬、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快步走进”等重点词语的细节描写;讨论,指导朗读,感悟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

③第四自然段。同塌睡觉、同桌吃饭等。

(3)重点句理解。

3、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①理解句子:刘备听了茅塞顿开,象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

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

②理解句子:我得到到诸葛先生,就象鱼儿得到水一样啊!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

三、作业

1、近义词

2、组词

3、抄写比喻句。

第三课时

一、总结、写作特点

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的,指名读有关的语句。

二、指导复述课文。

1、理清课文脉络。

两次拜访没见到

上路前

第三次拜访的经过 见面前

见面后

刘备、诸葛亮的鱼水情

2、看板书学生自由练说。

3、指名复述。

三、指导用“来到……只见……”说话。

1、指名读:“他们来到隆中……秀丽宜人”。

2、分析:写了那些景物,按什么顺序写的?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3、指导用“来到……只见……”说话。

如:我们来到烈士陵园,只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由练说,同桌说,指名说。

四、教学生字新词

1、生字字形教学;

2、指导书写:茅 尊 恭 卧

五、练习

1、形近字组词;

2、用“来到……只见……”说话;

3、比喻句辨别。

六、板书设计:

8三顾茅庐

两次拜访没见到

上路前

第三次拜访的经过 见面前

见面后

刘备、诸葛亮的鱼水情

第二篇: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三顾茅庐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感悟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和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朗读体会比喻的作用。

3、学习课文中“景色秀丽宜人”的有关语句,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刘备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

教学难点:

1、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和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朗读体会比喻的作用。

2、学习课文中“景色秀丽宜人”的有关语句,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教学准备:课件和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

1、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三顾茅庐》,齐读课题。

2、“顾”是什么意思?文中是谁拜访谁?

二、精读感悟,体会诚心诚意、雄才大略

1、出示第一自然段: 师: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刘备和结拜兄弟关羽、张飞曾三次去隆中拜访诸葛亮。可是两次都没见着,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上山拜访诸葛亮。在你的心目中,刘备是个怎样的人?(指名说)板书:诚心诚意

师:是啊,那么刘备心到底有多诚,情到底有多真,还需要我们去细细体会。

2、出示第二、三自然段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说说在这一次的拜访中,哪些地方让你体会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

(学生读书思考)

师:你从哪里体会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了?(1)交流第2自然段。1)、指名读。

2)、“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你知道为什么吗?他们心里会怎么想?

3)师:“嚷”是怎么说话的?对,生气说明什么?同学们能读出生气的语气来吗?(指读、齐读)

(2)、交流第3自然段

1)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他为什么不骑马到跟前呢?

2)“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刘备“轻轻”敲门说明什么? 3)“刘备站在台阶下等候。此时的刘备心里想些什么?

4)“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侍侯。” 刘备为何让他俩在门外等侯?

刘备是怎样“恭恭敬敬”的? 谁来表演一下? 刘备站了多久,一个时辰就是?两个小时,还有一个时间,半晌是多长时间?“半天”起码也得一个小时,由此可见刘备的心有多诚呀!齐读这部分。

(3)、看到刘备如此诚心诚意。如果你就是诸葛亮,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2、学习第四自然段,感悟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1)、刘备在前往隆中的路上所看到的风景很美,读读这些句子,说说美在哪里?(2)再读隆中美景。

(3)你知道“卧龙”指的是谁?——诸葛亮

过渡:诸葛亮真的是一条腾飞的卧龙吗?值不值得刘备这样“诚心诚意”地去请呢?

读读最后两节,并结合相关资料理解“群雄纷争,三分天下”。听了诸葛亮这番话,刘备-----“茅塞顿开”,就是指---(一下子明白了)(板书:雄才大略)

小结:通过一段简短的谈话,刘备就明白了当时的形势和以后的打算。可以看出诸葛亮确实雄才大略,确实值得刘备三次邀请。(4)师:你读过《三国演义》吗?诸葛亮帮刘打过哪些仗? 指名说,师相机补充

师:这么多好办法,都是谁想出来的?可见诸葛亮是多么的有才华,对刘备有多么重要,难怪刘备会三请诸葛亮。再读读最后一节。

三、延伸拓展 深华中心

师: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三顾茅庐”的故事,充分感受到了刘备诚心诚意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从文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四、作业:

1、课后阅读《三国演义》,了解其中的故事,我们将在班上举行一次“走进三国”故事会。

2、背诵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并观察一处景物,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段话。

第三篇: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和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2、通过刘备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刘备、诸葛亮等人的故事,导学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国古代曾经有过一个时代叫做三国,那可是一个战火纷飞、风云际会、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正是因为这个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那就是——《三国演义》(播放视频)

2、今天,我们将要一起学习的课文《三顾茅庐》,就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小故事。齐读课题。谁来说说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谁?为什么?连起来说一说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就叫做“题目扩展法”今后在学习中可以灵活使用)

二、初读,整体感知

课前同学们根据预习导航的提示预习了课文,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1.出示词语。检查词语的读音。特别强调“雄”“塞”的读音。出示多音字“塞”

2、一起再读词语。3.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预习时,你发现哪些生字最容易出错,提醒一下大家?顾 恭出示“恭” 讲解,范写,生描红写字书写一写。互评。3.刘备前两次去邀请诸葛亮出山连面都没有见着,那第三次时,他请到诸葛亮了吗?是刘备的什么打动了诸葛亮?

(随机板书:诚心诚意)

三、精读感悟

一个人的精神品质,往往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出来的,用心读一读课文,看看哪些地方体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边读课文边把你感受深刻的词句圈画出来,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然后内小组讨论、交流。

老师看到大部分同学只找到了两三处,不怕,团结就是力量,请你和同桌讨论讨论,互相补充补充,相信你一定能找得更多。

看大家那么认真的样子,老师知道你们一定体会到刘备的诚心诚意了。快来跟我们分享一下吧!

(一)“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相机出示)

刘备为什么会这么严厉地骂张飞?出示幻灯片。你能把他的话读出来吗?出示幻灯片。他们竟然发生争执了!你知道刘备和张飞的关系吗?是啊!《三国演义》中一个著名的情节就是——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结拜成三兄弟,感情比亲兄弟还要亲。他竟因为这个还未见过面的诸葛亮而斥责张飞,由此看出他对邀请诸葛亮出山的诚心诚意。让我们来读读他们的对话。(出示对话)指名一男一女读。生评。(理解嚷)是啊!声音大得都喊起来了,就是嚷。要知道,张飞可是一员猛将。谁来当当猛张飞?让我们一起来,加点动作会更有猛劲哦!听了此话,刘备有什么反应?——生气。老师找找生气的刘备在哪里?哦,小刘备,老师看见你瞪了一眼张飞,生气地说—— 生读刘备的话。

师评:老师听出你有一点生气,有没有更生气的刘备?

师:让我们一起再来过过瘾,男生当猛张飞,女生做生气的刘备,师读旁白。嗯,从刘备们的语言神态中,老师听出了你们的诚心诚意。(板书:语言 神态)张刘二人对待诸葛亮的态度截然不同,这一鲜明的对比,更突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俗话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你还你从哪些行动中感受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

(二)“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谈体会。1.“半里多路”:

出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抓住“半里多路”、“下马步行”)

提问:这句话中哪些词能表现出刘备的诚心诚意?(半里多路、下马步行)“半里多路”是多远?(两百多米)

(1)引导:老师就不明白了,刘备不是很想见到诸葛亮吗?他为何不快马加鞭,扬起一路灰尘,打马到草堂前,而那么早就下马步行呢?(怕马蹄声惊扰了诸葛亮)

(2)同学们可能有所不知,古人对特别有地位的人有这样的要求,叫文官落轿,武官下马,表示极大的尊敬。当时的刘备是一方诸侯,而诸葛亮不过是一介草民,但刘备却对诸葛亮行如此大礼,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诚意)

(3)谁能读出刘备的诚意,谁就是小刘备。

2.两个“轻轻”:

投影出示: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1)从“轻轻敲门”、“轻轻地走进去”,你体会到了什么?

前一个“轻轻”表示注意轻敲,尽量使敲门声不要太大,体现了礼貌、尊重;后一个“轻轻”表示刘备已知诸葛亮正在午睡,所以尽量放轻脚步,防止惊醒先生。

谁能轻轻的读一读这段话,声音这么大,这不打扰诸葛亮睡觉了吗?你再读,多有礼貌呀。让我们一起轻轻的有礼貌的读读这段话。

3.“恭恭敬敬”:

谁来表演一下刘备恭恭敬敬,这位同学两手立正站好,还有不同站法吗?这位男生低头弯腰,双手抱拳。刘备乃堂堂汉景帝的后代,人称“刘皇叔”,是统帅千军万马的大将军,而诸葛亮呢,此时只是一介乡野书生。刘备当时已经46岁了,而诸葛亮只有26岁,只不过是一个未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地位的悬殊,年龄的悬殊,他完全可以怎样站?透过这个词,你感受到了什么?

(2)诸葛亮在舒适温暖的床上高卧不起,刘备却在春寒料峭的门外恭恭敬敬等候,等了多久?投影出示:等了半晌功夫,又等了一个时辰

师:古代一天分为12个时辰,一个时辰就是两个小时,还有,半晌就是半天,起码也得两个小时。如果让你等人等这么长时间,你会觉得怎样?刘备在春寒料峭的门外足足等了两三个小时,诸葛亮才悠然醒来。由此可见,刘备确实是诚心诚意地来见诸葛亮的。

让我们也带着一份诚意恭恭敬敬地读好这段话。

1)终于诸葛亮醒了,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2)刘备先前等得是那么的耐心,这时他为何要快步走入?结合“快步”体会刘备见诸葛亮的迫不及待以及求贤若渴。(板书“求贤若渴”)

师小结:同学们,看,下马步行、轻轻敲门、阶下等候、快步进堂都是刘备的——动作(板书动作),由他的一连串动作,我们感受到了他的诚心诚意。让我们再在朗读中来重温他的诚心。

(三)诸葛亮感受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也没有辜负刘备的诚心诚意,出示:他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一起读)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出示这句话)“茅塞顿开”是什么意思?在这句话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板书:比喻)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把刘备听了诸葛亮对天下形势的分析之后的感受比作拨开云雾见青天。)师:现在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个意思,叫——拨云见日。诸葛亮的一番话,让刘备(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由此你体会到了什么?可以看出诸葛亮很有才华,具有雄才大略。(板书雄才大略)文中还有一个比喻句也从侧面衬托出了诸葛亮的才华

出示: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2.你真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把什么比作什么?刘备把自己得到诸葛亮比作鱼儿得到水。把这句话用一个词语形容?师出示:(如鱼得水)

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刘备建立蜀国,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幻动片(放大)。

其实诸葛亮的才华课文在前面已经偷偷告诉我们了,你们找到了吗,对,这段环境描写。(板书环境描写)

出示“他们来到了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同学们看这句话,这是一个?对比喻句。作者为什么把山岗比作为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呢?老师提供了一段资料,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这优美的环境其实是在暗示这座山冈里住着一位高人那就是诸葛亮。(你真是一位善于联系思考的好孩子)他也是在隆中等待时机腾飞,等候贤明的君主来发现他。同学们这里的环境美不美,世外高人居住的地方当然是不同凡响,如同仙境。景色美在什么地方,有蜿蜒起伏的山岗,疏疏朗朗的松林,清澈见底的小溪,青翠欲滴的竹林。同学们配着音乐和图片再读这段话,让美丽的画面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在这里作者 巧妙的先写来到隆中,再写看到的景色,将这么美得景色展现在我们眼前,老师相信你也能用“来到„„,只见„„”写一处景色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和比喻句衬托了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诸葛亮,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让我们感受到的刘备的诚心诚意,求贤若渴。

2.说说自己的收获。

五、作业

同学们,在现在,“三顾茅庐”不仅是一个故事名,它演变成一个成语,成为诚心诚意邀请别人、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代名词了。其实,从《三国演义》故事中演变出来的成语还有很多,比如我们熟悉的初出茅庐、拨云见日、如鱼得水、出言不逊、一臂之力、赔了夫人又折兵等。请同学们课后去收集从《三国演义》中演变出的成语以及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下节课,我们将进行三国成语故事会,看谁是最棒的三国之星!

六、板书

三顾茅庐

比喻

刘备

诚 心 诚 意

诸葛亮

环境描写

求贤若渴

语言

神态

动作

雄才大略

《三顾茅庐》文中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生动,深受学生喜爱。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故事情节不难理解。因此,我把整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特点”上,引导学生通过“琢磨课文、推敲语言、体会情感”的过程,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教学时我抓住了“刘备诚心诚意拜访诸葛亮”这条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找表现刘备诚心诚意的字、词、句,谈谈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读好句子来理解课文。课堂上,学生基本能找到这些句子,谈自己的体会时都有自己的感悟。通过让学生演一演刘备拜访孔明时的轻轻敲门、恭恭敬敬、轻轻地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学习的主人。《三顾茅庐》这篇课文中分析比喻句,内容相似。因此,教学中,我以第一个比喻句为例,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然后让同桌合作互助学习。学习分析人物动作时,放手让学生互相交流评议,学生个个都成为了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朗读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技能,是阅读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以朗读贯穿于教学的全部过程

比较活跃,但有少部分同学不能集中到课文的学习中,原因是他们对《三国演义》不了解,头脑中一片空白,很难走进课堂中来。由此应积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的阅读,拓展知识面。

第四篇: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奉化市居敬小学 葛玉娟20007、12、12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中的对比衬托法,读懂张飞和刘备的对话。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能以人物的言谈举止为突破口,研究刘备、张飞等人物形象,刘备的诚心诚意,能根据文本内涵大胆想象,写其中一位的想法。

3、情感目标: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

4、发展性目标:学会学习(自读自悟)、学会合作(研讨交流)、学会做人(尊重他人、以诚待人)、学会做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第 二 教 时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接触了《三国》中极为脍炙人口的一个经典故事——《三顾茅庐》,知道课文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安排的。现在,老师请大家回忆一下:第一自然段主要写——,第二自然段主要写——。课文详写的是“三访孔明”这一部分,也就是“3、4、5、6、”自然段。

2、初读三顾内容,要求:

1、长话短说,能否用一句话说说主要写了什么?学生交流

3、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对直接写刘备及侧面写天气、张飞等语句的品读,已经感受到了刘备的那份真诚,对吗?板书——诚

师:老师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体现刘备诚心的语句划下来,学生默读课文。

二、学习第三段,推敲重点语句,感悟人物形象。

1、屏幕出示“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

重点点拨“半里多地”,“下马步行”

师:老师不明白了,刘备他们为何不快马加鞭,扬起一路灰尘打马到草堂前呢?学生交流(怕马蹄声惊扰了诸葛亮,高高在上,古人对特别有地位的人有这样的要求,叫文官落轿,武官下马,表示极大的尊敬。板书——下马步行)

哦!原来如此,你们可真懂刘备的心哪。指导朗读,读指名——(点拨:真会读书,在“半里多地,下马步行”这几个词上加强了语气,感觉刘备的心意更诚了,来,我们学着读读这句话。——齐读。

2、、出示句子:“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

理解“恭恭敬敬”,从字形上感受“恭敬”——表演“恭敬等候的样子”,师:你认为要读好这句话应该强调那几个词呢?(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指名读——齐读。板书——阶下恭候

3、第5自然段

(1)从语言中可见身份、地位不同。(2)“赶紧”板书——下拜谒见

师追问:刘备是什么人?诸葛亮又是什么人?按照道理应该是诸葛亮给刘备下拜才是啊。但刘备并没有计较自己的身份与地位,主动去结交有德、有才的人,刘备的这一番举动让你想到了哪个词?板书——礼贤下士

小结:同学们,就因为作者关注到了刘备“下马步行、阶下恭候、下拜谒见”这一些细微举动,才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情真意切,真是——细微之处见真情啊!还有吗?

4、、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你不用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

(1)大家有印象吗?这可是张飞第二次受到刘备的斥责了,找到“第一次斥责”之处,并读一读,(2)大家看,张飞第一次受斥责是因为——(言语不恭),那这一次斥责呢?是因为——(做法粗暴,无礼„„)指导朗读两次斥责的话

(3)张飞人称莽张飞,他性格急燥,想法简单,哪里了解大哥一次次恭恭敬敬去拜访诸葛亮的心意呢?不过老师知道在座的各位都是聪明人,刘备的心思肯定已经被你猜着了八、九分,能说说吗?(„„)指导朗读男读张飞、女同学读刘备,师读其他部分。

师小结:同学们,你们懂刘备的心思,但张飞不了解,所以才有先前的“叫”,到后来的“捆”,甚至是“烧”,而他的言谈举止又恰恰反衬出了刘备的“诚心诚意”看来,我们今天的研究很有成效,人物的性格,人物的品质就在他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出来了。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对人物的理解,自选一段,读出人物的形象,读出人物的味道,读出人物的神韵来。

三、课内练笔,丰满人物形象

师:那么,诸葛亮值得刘备为他如此诚心相邀吗?请读最后一段话,找到理由。

你知道有哪些胜仗?屏幕显示:

(火烧新野,火烧赤壁,七擒孟获,三气周瑜,智降姜维,空城计,草船借箭„„)

师:你们的知识真丰富!诸葛亮帮助刘备打了很多很多胜仗,而且最后建立了蜀汉王朝。顺势理解“辅佐”你想,到那时,张飞、刘备、诸葛亮回忆当年三顾茅庐时的情景,心里又会怎么想呢?请你写在书本上。

想起当年三顾茅庐的情景,(张飞、刘备、诸葛亮不禁感慨万千,他想:()

学生交流,随机补充《出世表》

2、师:是啊,所以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尊重人才用好人才,方能成就大业。古时候是如此,在知识就是经济,人才就是财富的今天,就尤为突出了,所以“三顾茅庐”这个成语到今天也成为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代名词了。

完成板书——求贤若渴

三顾茅庐

礼贤下士

求贤若渴

第五篇: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三顾茅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中的对比衬托法,读懂张飞和刘备的对话。

2、能力目标:能以人物的言谈举止为突破口,研究刘备、张飞等人物形象,感悟刘备的诚心诚意。

3、情感目标: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能以人物的言谈举止为突破口,研究刘备、张飞等人物形象,感悟刘备的诚心诚意。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中国的四大名著是什么?

2.同学们知道“三顾”指的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三国演义》里的经典故事——《三顾茅庐》。3.根据课题,你能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课文吗? 4.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才华横溢、足智多谋,想必请他出山辅佐的人一定很多,为什么只有刘备成功了?你觉得刘备靠什么打动了诸葛亮?(相机点拨同学们可以到第一自然段找关键词)(板书:诚心诚意)

什么叫“诚心诚意”?(出自真心、真心实意)带着我们的理解,读好这个词。(两个“诚”,心意多么真诚啊!再读一读。)刘备三顾茅庐,其心到底有多诚,其意到底有多真?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走近刘备,听听他是怎么说的,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二、话语之中闻真情:

1.过渡:让我们先来看看他们出发前的一段小故事,谁来读第二自然段。

2.这一小节是写兄弟三人去隆中前的一段对话。你从他们的话中听出了什么?(张飞的鲁莽急躁,刘备的生气、尊重人才)(板书:责)

3.刘备、张飞、关羽当年桃园三结义,这么多年南征北战,同生共死,手足情深,现在刘备竟然为了一个外人责怪生死兄弟,这一责,足以说明刘备对诸葛亮的()4.让我们分角色来感受一下刘备和张飞截然不同的态度。

三、行动之中看诚意:

过渡:刘备尊重人才,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刘备对贤才的尊重与诚意?请同学们边读边拿笔画出那些体现刘备诚心诚意的句子或关键词

交流:刘备的哪些举动让你感受到他拜访诸葛亮的诚心诚意?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感受。(提醒学生尽量按顺序来交流)

a.半里多路下马步行 1.学生交流(半里多路300米左右,体会距离之远;下马,古代人看到特别有地位或者自己特别敬仰的人,文官会落轿武官会下马,以表示极大的尊敬。这一切体会诚心诚意。)(相机板书:下 行)

2.师小结:这一下,我们感受到刘备的(),这一行,让我们见到刘备的()。

3.谁愿意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刘备的诚心诚意?指名朗读。

b.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1.“恭”心字底,发自内心的尊敬。齐读该词。我们来想象一下刘备是怎样站的?(恭立:身体直立,面朝前方,双手抱拳,头略低)

刘备当时四十多岁,诸葛亮只有二十多岁,这一恭恭敬敬的站,站出了();谁来读出他的诚心诚意?

刘备当时为一方诸侯,诸葛亮为一介村夫,这一恭恭敬敬的站,站出了();让我们一起读出刘备的诚心诚意。(相机指导朗读:这是刘备耐心的等候,我们要放慢语速来表现这一的耐心,再读。)

c.半晌工夫,一个时辰:

过渡:刘备就这样恭恭敬敬的站了多久?古代一天分为12个时辰,一个时辰就是两个小时,还有,半晌就是半天,起码也得两个小时。如果让你站这么长时间,你会觉得怎样?这一等,让我们深深被刘备打动,让我们又一次深刻的感受到他对诸葛亮的——诚心诚意。让我们再次读出他的诚心诚意。师问:刘备的这一下,让我们见到他的(),这一行,让我们见到他的(),这一站,站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这一等,等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

四、隆中对表真情:

过渡:刘备下马步行走出了诚心,恭恭敬敬等出了诚意。“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心诚意感动。见面后,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式,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

出示: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堵在刘备心头的茅草,弥漫心头的云雾是什么?(师可自己说:天下错综复杂的形势)顿时见到了青天,他明白了什么呢?(取胜的策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诸葛亮这么一分析,刘备恍然大悟,这就是——茅塞顿开。你能读一读这一小节吗?

过渡:三顾茅庐,给后人留下一段佳话。出山后,刘备依然诚心诚意的对待诸葛亮,从哪里可以看出?

刘备待诸葛亮情同手足,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就是——(如鱼得水)

谁是鱼?谁是水?诸葛亮就是一汪海水啊!有了诸葛亮这海水的帮助,海阔凭鱼跃,刘备成为一代霸主,指点江山,指日可待。

后来,“三顾茅庐”成了“诚心诚意”的代名词,流传千年。(播放片首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顾茅庐》只是《三国演义》里的一个精彩故事,更多精彩的故事等着同学们去阅读!(课后,让我们翻开《三国演义》这部鸿篇巨著,去领略那一个个鲜活的英雄形象,去感受那一张张恢弘的历史画卷吧!)

教学反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思考时间、交流时间,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并且注意在教学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就是找人物言行的句子,抓关键词理解人物的特点。

下载《三顾茅庐》教学设计(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顾茅庐》教学设计(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1 【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理解“三顾茅庐、蜿蜒起伏、青色欲滴、秀丽宜人、群雄纷争、茅塞顿开”等词语的意思,并引导学生积累课内外词语。 2、能正确、流......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一、导入: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刘备胸怀大志,急于寻求人才,辅助自己实现统一大业,于是就有了“三顾茅庐”这一典故。历史上用了“凡三往,乃见”这五个字来记载这一过程,而罗......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和......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课文根据罗贯中的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第三十七会“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茅庐”的内容改编而成。课文写刘备三次亲自到隆......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教学重点:1、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2、通......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5篇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8.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8.三顾茅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