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前赤壁赋》教学设计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3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前赤壁赋》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积累生字新词和壮语后置等特殊句式。
2、欣赏作者描绘的赤壁夜景;品析作者的情感变化;领会作者的人生感悟。
3、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欣赏作者描绘的赤壁夜景;品析作者的情感变化;领会作者的人生感悟;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由喜而悲、由悲而向豁达转变的。
课前准备:
引导学生课前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苏轼生平资料,思考他的人生遭际和自然感悟之间的关系。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赏赤壁夜景 品作者深情
有道是:(PPT)“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对此你怎么理解?
结合学生的理解,老师作简要补充分析:上述话语是唐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PPT)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分析略)
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第二板块“感悟自然”之第一篇——苏轼的《赤壁赋》。看看在东坡居士笔下赤壁的山水是山是水还是非山非水?
1、听老师范读,把握下例字词准确读音,思考哪些段落是写赤壁的山水?哪些不是?(PPT)
壬戌(rénxū)属(zhǔ)窈窕(yǎo tiǎo)斗(dǒu)牛 苇(wěi)冯(píng)
舷(xián)桂棹(zhào)袅袅(niǎo)壑(hè)嫠(lí)妇 愀(qiǎo)缪(liáo)舳舻(zhú lú)旌旗(jīng qí)酾(shī)酒 横槊(shuò)渔樵(qiáo)
江渚(zhǔ)麋(mí)鹿 扁(piān)舟 匏(páo)尊 蜉蝣(fúyóu)一粟(sù)须臾(yú)挟(xié)飞仙 一瞬(shùn)无尽藏(zàng)洗盏(zhǎn)
更酌(zhuó)肴(yáo)核 枕藉(jiè)
明确:一二段主要描绘赤壁的山水。
2、自由朗读全文,体会文章的音韵节奏。
(一)研习第一段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是什么意思?交代了什么内容?
请一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解释“壬戌”“既望”以及状语后置句“于……上”。
这第一句简要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2、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看到了什么?请用原文话回答。
明确:先是看到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接着看到“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以及“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教师相机点拨“徐”“兴”“横”等词的意思和状语后置句“于……上”和“于……间”等。
3、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叙述:
“清凉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的微波”,一会儿,“一轮皎洁的明月从东山之上冉冉升起,而后又似乎在斗牛二星宿之间左右徘徊”,此时,放眼大江,“白茫茫的水雾笼罩在整条江面,水光与月光交相辉映,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
有什么感受?请述说刚才的感受。然后请学生背诵这几句美景。
4、面对此情此景,作者又有什么举动和感受呢?
明确:月亮还没有出来时,他就“举酒属客”——向客人劝酒了,并且还唱起了“情歌”——“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即吟诵《诗经》中的(PPT)“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jiǎo)兮,劳心悄兮”。
月亮出来后,“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他的感受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准确理解上述诗句的含义。
5、再次闭上眼睛,听老师诵读第一段,并想象我们就在这奇妙的画境中。
6、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第一自然段,感受意境美。
(二)研习第二段
1、于月夜泛舟赤壁之下,是那么令人陶醉。接下去主与客还会怎么样呢?请齐读第二自然段。
明确:“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老师强调“于是”的古今义和“乐甚”“扣舷”“倚”“和”等词的意味。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此时的“情”,并板书“乐”字。
2、苏子此时所歌的内容是什么?与首段所诵歌内容有相同处吗?
明确:所歌内容:“桂棹兮兰浆,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各一方。”这里主要化用了《楚辞》相关篇目的句子,如《湘夫人》中的句子:(PPT)“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它的大意是“公主啊快快降临北岛,我望眼欲穿何等心焦!阵阵秋风轻轻吹过,洞庭波涌啊落叶萧萧”。《湘君》中的(PPT)“桂棹兮兰枻(枻音 yì,船舷,)”。以及《少司命》中的:(PPT)“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huǎng)兮浩歌。”它的大意是“期待的美人啊迟迟未来,临风悲歌啊心思恍惚”。歌词可能是作者化用这些典故,临时现编的。它与作者在首段直接吟诵《诗经》中的诗句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这些诗句都有“美人”这个意象。
3、作者此时一再吟唱“美人”,这是为什么呢?他为什么不吟唱其它而非吟唱“美人”不可呢?这其中有什么深意?
明确: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生平资料理解:“美人”这个意象在《诗经》和《楚辞》等古典文学作品中是“贤主”和“美政”的象征,作者于此反复吟唱“美人”,显然透露出这么一个信息:今天虽然因“乌台诗案”遭受贬谪于偏僻的黄州,但屈原般“致君尧舜上”的社会理想却一直萦绕心头,内心深处并没有忘记国家社稷。
4、“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是谁“和”谁?洞箫声有什么特点?歌声有什么特点?
明确:从前文看“扣舷而歌”在先,这里应该是客的洞箫声“和”苏子的“歌”,某种意义上说是“歌声”触发了客吹“洞箫”。“洞箫声”的特点是“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嫠妇”,一言以蔽之:“悲”。作者没有直接写歌声的特点,但从伴奏的“洞箫声”可以推知,一定也是“悲怆”的。
引导注意“舞”和“泣”的使动用法。
(三)品作者深情
1、自由读一二段,思考:作者月夜泛舟赤壁之下,仅仅看到“清风、明月”“白露、水光”吗?为什么不写其它内容?
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进入作者文章的景,都是能够传情达意的,反之则不取。也就是说,写入作者文章的景都是经过作者情感过滤的。
2、经作者情感过滤的景有什么特点?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
明确:经作者过滤的景色调偏冷,显得非常纯净淡雅,有一种道家仙境般的意境。传达了作者恬静怡然的心境。但由于这个意境整体色调是偏冷的,所以作者信口所吟唱的歌声也是悲的,再加之“洞箫声”的应和,作者内心深处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的悲情与之产生共鸣,所以表面的“乐甚”也难以掩盖那内心深处的悲痛。
因此,这两段作者的情感先是面对令人陶醉的美景,暂时得到感官的陶冶,似乎忘却内心的悲痛,怡然自乐;但随着自己不经意的“歌声”和客的“洞箫声”,“乐”却不堪一击,立即又被“悲”所替代。板书:乐→悲
3、齐读一二自然段。
4、小结:作者通过对月夜赤壁清风明月、白露水光和洞箫声的描绘,传达了作者淡淡的欢乐和深深的悲痛。
一.教学内容:
《前赤壁赋》
二.学习目标:
通过讲解《前赤壁赋》,达到三个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
2、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辨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知识归纳总结:
苏轼(1037~1101)
(1)少年得志
他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第二名。
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相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2)乌台诗案前后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1079年7月,苏轼在湖州任上三个月,就因为他的牢骚诗“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又联系他在《上神宗皇帝》书里说王安石“招来新进勇锐之人,以图一切速成之效”,结果是“近来朴拙之人愈少,而巧进之士益多”。后来正是曾拥护过王安石的“巧进之士”把王安石出卖了,使其罢相。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仕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黄州。诗案之前,其诗词作品在整体风格上是大漠长天挥洒自如,内容上则多指向仕宦人生以抒政治豪情。渴望有朝一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他探问:“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他轻狂:“老夫聊发少年狂”。
而诗案之后,虽然有一段时间官至翰林学士,但其作品中却少有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相反却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至于晚年谪居惠州儋州,其淡泊旷达的心境就更加显露出来,一承黄州时期作品的风格,收敛平常心,我运物自闲,以达豁然恬淡之境。以乌台诗案为界,苏轼的诗词作品在创作上有继承也有明显的差异。在贯穿始终的“归去”情结背后,我们看到诗人的笔触由少年般的无端喟叹,渐渐转向中年的无奈和老年的旷达——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3)晚年
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
俗话说:“京官不好当。”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佑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颖州。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六十六岁。
四.课文分析: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赤壁:湖北黄冈赤壁,与湖北嘉鱼赤壁同被作为周瑜破80万曹军之壁战场故迹。
属(zhǔ):请,让,说。
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诵《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蒙蒙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越过一望无际白茫茫的江面。江实在旷远啊,船儿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像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上天的神仙。
(2)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溯(sù):逆流而上。袅袅(niǎo):细长,形容声音婉转悠长。嫠(lí)妇:寡妇。
译文: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像含怨,像怀恋,像抽泣,像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像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3)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愀(qiǎo)然:忧愁的样子。缪(liáo):盘绕。舳(zhú):船尾;舻(lú):船头。酾(shī):斟。槊(shuò):长矛。须臾(yú):片刻。
译文: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屡次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4)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5)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藏(zàng)。肴(yáo):荤菜。适:享用 枕藉:叠枕挤睡。
译文: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像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时缺,但它始终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分析: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悲)——→(乐)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乐:清风明月、水天一色
(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
苏轼的悲又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人生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生命短暂)
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探究第四段的思路、说明分层理由;分别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
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变与不变
二:取与不取
变 不变
逝者如斯(水)未尝往也(水)
盈虚者如彼(月)卒莫消长也(月)
时刻在变(人)无尽也(我)
(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1、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
物 人
2、客:无穷 须臾 变化(片面)(悲)
苏轼: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全面)(喜)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辨。)
分析“取与不取”
取 不取
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
(大自然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
小结: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辨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辨使他乐观旷达。
苏轼是如何得到了永恒的?
人格魅力:辩证处世、正直进取、旷达乐观、真纯淳朴、胸怀天下等
总结文学成就: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苏黄”(苏轼、黄庭坚)
词: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辛”(苏轼、辛弃疾)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3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景、情、理相互交融的艺术特色。
2、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再转喜的情感历程。
3、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本文的情感线索。
2、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课时
3课时(本教案是第2、第3课时)
四、教学手段
课前印发相关写作背景资料及余秋雨散文《东坡突围》。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以自学、讨论为主,教师适时点拨,翻译全文,疏通文意。反复采取自读、齐读等读法,使学生感受赋的音乐美。注意朗读指导。)
附录:
1、绝命诗
《狱中寄弟子由》其一: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千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狱中寄弟子由》其二: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2、知识小结:关于散文赋
散文赋也叫文赋,是中唐以后出现的一种文体。赋本是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它始于战国,盛行于汉,到唐宋而衰微,元明清则趋于消亡。赋是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韵文,句子以四言六言为主,讲求文采,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张手法。汉代以后,赋分别向骈文和散文两个方向发展。前者便出现了骈赋和律赋,注重对偶工整和平仄协调,对押韵也有严格要求;后者便发展为文赋,不讲求骈偶和音律,句式可长可短,押韵也较自由。
文赋兼有诗歌和散文的一些特点,不受骈赋、律赋那些框框的限制,较多地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形成了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文体的典型之作。
3、知识小结
Ⅰ一词多义
(1)适
A、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
C、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
D、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适合)
E适得君府书,明日来临汝(刚刚,才)
F适大病,不能行(适逢)
(2)逝
A、逝者如斯,而未尝为也(流逝)
B、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通“誓”,发誓)
C、淑尔远逝,往来翕忽(去,消失)
D、时不利兮骓不逝(跑)
(3)曾
A、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B、曾不知老之将近(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4)虽
A、虽一毫而莫取(即使)
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然)
(5)固
A、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B、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险固)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动,使……稳固)
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
Ⅱ通假字
(1)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酒)
(2)山川相缪(通“缭”)
Ⅲ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作状)
(2)顺流而东也(名作动)
(3)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
Ⅳ特殊句式
(1)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2)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第二篇:前赤壁赋教学设计
前赤壁赋 苏轼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
2、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重点难点
1、解读苏轼情感变化的真实缘由。
2、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课时:6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作者、写作背景及“赋”的体裁特点;分析第一部分
一、导入
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有一段精彩台词: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我认为它同样可以用来概括苏轼在黄州期间那段苦难而又不平凡的经历。苏轼因“乌台诗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后,他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来到满目荒凉的黄州,一代名人与鱼虾麋鹿为友,与樵夫渔民为伍,苏轼感受到了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孤寂和悲苦。于是他多次来到人们传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去寄情山水、凭吊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怒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他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那么今天就让我来欣赏其中的《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吧!
二、简介苏东坡及其在黄州的生活经历
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父苏询,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苏轼的文章如波澜迭出,变化无穷,无论什么样的题材,在他的笔下都表达得新鲜贴切而又明白晓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三、背景:
(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共六年。虽说苏轼早就名震文坛,贬至黄州后且因畏祸而不敢多写诗文,但黄州时期仍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高峰。散文如前、后《赤壁赋》,诗如《寒食雨二首》,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都创作于此时。)
这段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四、简介“赋”的体裁特点
散文赋也叫文赋,是中唐以后出现的一种文体。(赋本是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汉代以后,赋分别向骈文和散文两个方向发展。前者便出现了骈赋和律赋,注重对偶工整和平仄协调,对押韵也有严格要求;后者便发展为文赋,不讲求骈偶和音律,句式可长可短,押韵也较自由。)句式有长有短,既整齐又参差,同时又以赋的形式出现,是散文和韵文的结合,既富韵文的声韵之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文体的典型之作。
五、预习:
1、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悲)——→(乐)
2、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乐: 清风明月、水天一色 „„(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
3、苏轼的悲又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政治失意)从箫声中来(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人生无常)从个人境遇中来(生命短暂)
4、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哲学的思辩 „„ 理性的思辩
六、正音,教读,诵读。
这篇课文为辞赋,特别注重声韵美。在教读中,让学生注意韵脚和对偶句。指导学生注意以下押韵字和换韵情况。
第一段 间 天 然 仙
第二段 桨 光 方
慕 诉 缕 妇
第三段 稀 飞 诗
昌 苍 郎
东 空 雄
鹿 属 栗
穷 终 风
第四段 往 长 瞬 尽
主 取
月 色 竭 适
第五段 酌 藉 白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按现代汉语语音来读,有些字今天已不再押韵,这是由于语音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而变化了的缘故,在北宋时期,它们都是押韵的。至于其间发展演变的规律怎样,那是音韵学研究的课题。这一点,向学生交代一下即可,不必求之过深。
七、研习第一部分(S1)写作者与客人月夜泛舟的情形和飘飘欲仙的欢快心情。
1、简析:
文章开头紧扣题目,仅 20 字就点明了出游的时间、地点、人物、方式,言简意赅。接着便把人们带进了一个明丽如画、恬静优美的环境中。“泛”字描写出了小船漂浮在江面上,自由自在的样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描绘了初秋时节江上的自然风光,衬托出游人平静爽快的心境。//“举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作者与客人乘坐在小船上,微风拂面,举杯共酌,一时雅兴大发,朗诵起描写明月的诗歌来。//“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两句是写月出的情景。作者突出地写了月出时的动态。“徘徊”一词,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缓缓升起的动态,同归使月亮也具有了感情色彩。//“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写月下景色。白茫茫的雾气“横”在水面上,是从近处看;月光下水光遥“接”天边,是往远处望。一近一远,一“横”一“接”,就像中国画的大写意,准确、简洁而又传神地描绘出一个静谧的夜景。白茫茫的露气像轻纱一样笼罩着江面,远远望去水天一色。呈现出极其优美的景致。//作者与客人在这样美的江面上怡然自乐,乘坐一叶扁舟,尽兴漫游,任船随水飘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浩浩荡荡,凌空驾风,任意翱翔,不知要飘到什么地方;又好像离开人世而超然独立,像飞到仙境一样。浩荡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一齐浮现在人们眼前,泛舟而游之乐深深感染着读者。
2、本段重点表现乐。表现的手法极其巧妙,全段不曾出现一个“乐”字,但字里行间充满乐的气氛,使人们具体形象地感受到乐在其中。板书: 交代时、地、人、事
夜游美景 描写风、水、月、露 泛舟乐趣 叙述举酒、诵诗、纵舟 押韵:间、天、然、仙 作业:
1、通假字:
(1)举酒属客(2)冯虚御风
2、句式:
①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句式:介宾后置)②月于东山之上(句式:介宾后置)③徘徊于斗牛之间(句式:介宾后置)
④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句式:定语后置)
3、背诵第一段 第三、四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第二三部分。
研习第二部分:(S2)写由乐转悲的感情变化,表达了作者惆怅失意之情。导语:文章开篇以写景起笔,以优美的句子一下子就把我们读者拉入了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之中,一幅绝美的秋江月夜泛舟图就呈现在我们眼前,面对这样的美景,这样的氛围,又会触动诗人怎样的情怀呢?
1、简析第2段:
本部分以“饮酒乐甚”开头,承接上段,把游人之乐推向一个高潮。在“乐甚”情况下,自然是“扣舷而歌”了。作者在政治上屡屡受挫,长期郁结心头的苦闷在酒的刺激下,也要有所流露,这就是“饮酒当歌”。借歌唱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桂掉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歌词用的是骚体诗,文字优美,思绪缠绵,含义深刻。以“桂棹”、“兰桨”喻自己的品质高洁,用“溯流光”喻百折不挠、决不向恶势力屈服的性格,以“望美人”来表达自己朝夕所思慕的人(及终生所追求的理想)。我们凝神细听,苏子的心迹也初现端倪,这一篇赋立意的主句全在此歌的后二句,即“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可以比君,可以比人生的壮志理想,或比向往的美好生活等。这两句写出了苏轼的忠君之殷切。苏轼思为世用,希望为宋王朝分忧,对功业有所建树,没想到却遇到小人谗谤。
在此氛围中,接着又写客人依着歌声伴奏起凄凉的洞箫来,“其声呜呜然”,好象哀怨,好象爱慕,好像哭泣,好像申诉,余音缭绕,经久不绝。郁闷凄凉的箫声,使潜伏在深渊中的蛟龙舞动起来,使孤舟上的寡妇哭泣落泪。作者一连用了 5 个比喻,两个夸张,把失意哀伤之情引向深入。
悲戚的箫声使大家“乐甚”的心情陡转,一下跌落到情绪的低谷,都随着箫声悲伤、痛苦。所以本段分二层: 板书:
饮酒行乐 饮酒放歌——歌声激昂 有喜有悲 客人吹箫——箫声悲凉 押韵:光、方 慕、诉、妇
2、诵读时,注意三个阶段:第一,读“乐甚”句,语速要快一些,这样可以表达快乐的心情。第二,“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句,语速可以逐渐放慢,情绪由快乐转为平静。将这句话作为下文“生悲”的过渡。第三,读吹箫客人倚歌和之,传出悲凉曲调时,语速要放得更慢,并且要注重重读的字。如“可读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研习第三部分:(S3、4)写作者内心的苦闷,道出了悲的原因。导语:如此美妙的夜色中,是什么引发了这种由乐景转入的悲情呢?为什么景愈美,情愈哀,哀到“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听客人幽伤和慨叹。
1、简析:
一阵呜咽悲凉的箫声,引起了作者强烈反响。从作者“愀然”的面部表情里,可以看出作者已被那悲凉的箫声深深打动。接着是“正襟危坐”的端庄举止,惊异之下的发问,自然地引出了客人的回答。
作者引用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描绘赤壁一带的山川景色。
连用两个带有启示性的发问,不仅使行文泛起波澜,更重要的是引起人们怀古之情。当年的曹操是如何的呢?
当年的曹操不可一世,亲率几十万大军,就是在这赤壁之下惨败的。像曹操这样的英雄人物也在转眼间就消失了。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呢?
我们在江边打鱼砍柴,以鱼虾麋鹿为伴,像朝生夕死的蜉蝣一样短暂,像沧海里的一粒小米一样渺小。因而“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幻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可是作者这种愿望是不能实现的空想,所以才把悲伤寄托在悲凉的萧声里。
2、在这一段里,作者通过吊古伤今,抒发怎样的感慨? ——“悲”
3、感慨从何而来?
明确:月-------曹操之诗 赤壁-----------曹操被困 水--------曹操赋诗
文中之所以写曹操,并不是为了说明他是个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目的 是为了突出像曹操这样的英雄尚且最终归于虚无,更何况是我们呢。这与下文写自己的渺小形成对比,从而为下文感叹人生的短暂作铺垫。所以段末说,虽然很想能够“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得道成仙,但这是不可能的。表现了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慨。
4、“悲”在何处? ——凭吊英雄人物,自己感到悲;哀叹人生短促,自己感到悲;幻想无法实现,自己感到悲。板书:
主客问答 主问惊异急切——严肃认真的神态 客人伤怀 客答怀古伤今——箫声悲凉的原因
押韵:昌、苍、郎 东、空、雄 鹿、属、粟 穷、终、风
行文至此,苏轼借这位“客人”之口,将自己政治上的失意、仕途上的坎坷、命运的多舛、生活的困苦以及人生的困惑,这种种牢骚愤懑,一股脑儿地倾吐出来,如庐山烟雨翻腾滚涌,似钱塘潮水汹涌澎湃,将“悲”情写到了“千般”,写到了极致。作业:
(1)特殊句式:
A、“何为其然也?”(句式:宾语前置)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句式:被动句式)
C、今安在哉?(句式:宾语前置)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句式:介宾后置)E、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判断句)F、客有吹洞萧者(句式:定语后置)(2)词类活用:
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作状)B、顺流而东也(名作动)
C、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D、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E、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樵”。)(3)背诵课文第2、3、4段。第五、六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第五六段;总结全文 导语:面对客的悲,苏子是如何开导他的呢?
1、简析第五段:通过回答客人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显示出作者的胸怀和随遇而安的乐观态度。
本部分是全文的核心部分,文章的主旨所在。本部分分二层,步步深入地进行议论,阐明了自己对人生和宇宙万物的看法以及应抱的处世态度。
第一层,作者即景生情,就眼前的水和月作比,发出议论。江水日夜不停地流去,但千万年来它却还是那样无穷无尽;月圆月缺,但千万年来,它却既无消损,又无增长,其实我们人类也一样,尽管个人的生命短暂,但整个人类也是生生不息,无穷无尽,这就是“变”中有“不变”。作者认为,若从不变的观点看事物,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的。既然客观世界是这样的,那么我们又何必去羡慕滔滔长江的无穷尽呢?何必自寻苦恼去哀叹人生的短暂呢?由此,作者的忧愁得到解脱。这番含有哲学意味的议论,说得多么旷达超脱!可使人们的胸怀开阔,从人生无常的苦恼中解脱出来。
板书: 举长江、明月为例——“变”与“不变” 主答客人
抒怡然自足情怀——“不取”与“取”
押韵:往、长 瞬、尽 主、取 月、色、竭、适
第二层,此时,主客的认识都有了飞跃,思想上的也矛盾也解决了,那么出路在哪里呢?该怎样去生活呢?
大自然就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眼前的清风明月正是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是我们所有,应该尽情享受才是。这里面包含了作者的人生感悟,一是事物都是相对而言的,不要拘泥于一面来看(苦中有乐,乐中有苦;得不有失,失中有得;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二是人要善于从自然中获取汲取智慧,获得力量,寄情山水不也是很好的人生享受吗?所以这一番开导正体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观。第六段:苏子的滔滔雄辩,不由得我们不折服。“客喜而笑”,客人终于破涕为笑,解愁为乐了。而此时的“喜”已非开头那种单纯的山水之乐,而是冲破了忧患意识的阴霾而得来的欢快情绪,所以显得分外欣慰和轻松。至此,文章的情感脉络也由悲转喜。为什么还要加上最后一段呢?
明确:如果没有这一段,那么我们就无从知道客听了后的结果,有了这一段交待,才使我们知道了客的情感变化,态度变化,文章结构就完整了,而且意味深长。因此,本段可以说既照应了开头,又使文章结构完整,感情变化起落分明,极写作者游赏之乐,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
板书: 转悲为喜——洗盏更酌 客: 相枕而卧——东方既白 总结:
1、结构内容:
乐 ——(美景之乐、饮酒之乐、漫游之乐)————景(美)歌声中(政治失意)
悲 箫声中(箫声幽怨)———情(真)历史人物中(人生无常)个人境遇中(生命短暂)(说理)“变”与“不变”
“不取”与“取” ————理(妙)笑 ———— 自我解脱 先由清风明月写超然之乐,再由联想历史人物的兴亡写现实的苦闷;最后阐明哲理,自我解脱。
2、请问作者的月夜之游,真有这么一番主客问答吗?
明确:据说,东坡泛舟赤壁果有一乐师相随,但主客问答肯定是虚拟的,这是赋体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客之言即苏子之言,“主”“客”均为作者化身,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变化过程。客:表达作者政治失意、悲观苦闷的心情 主:表达作者适其自然、自我超脱的心情
他们各代表了贬谪黄州后的苏轼思想的一个方面,但最终乐观的一面战胜了悲观的一面。
3、语言特点。
(1)写景、叙事、抒情、议论,巧妙结合 赋中先通对对清风的徐来,水波的不兴,明月的升起,大江的辽阔等叙写和描绘,寓情于景,渗透了欢快之情,达到了“飘飘乎”“羽化而登仙”的程度,可见乐到了极点。接着,叙写了对思慕之人的怀念,描绘了阵阵悲凉的箫声,传出了不可言状的哀伤。以主客对答的形式揭示了哀伤的原因,最后集中进行仪论,从哲理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及宇宙的看法,从思想上得到了解脱。
(2)语言形象生动,准确优美。
作者用词造句准确优美,对文字的锤炼达到了炉火纯表的地步。如开头一段写景,好词比比皆是。以“清”形容风的清爽宜人,用“徐”描绘清风的微微吹拂,用“不兴”描绘水波的平静。眼前这幅安谧宁静的画面,使人感到舒适畅快、爽然无比。写月用“徘徊”一词,既写出了月亮升起时的真实情况,又赋予月亮以人感情。“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白”、“横”、“接”,写出了江面上白茫茫的雾气和月光下水天相接的情景。“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用“纵”、“凌”,二字描绘小舟在宽阔的江面上自如地随意荡漾的动态。(3)“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前赤壁赋》是散文和韵文的结合,句式有长有短,既整齐又参差,同时又以赋的形式出现,如通篇换了12 次韵,以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主张,也采用了不少对偶排比的句式等。使文章既富韵文的声韵之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可以说这是苏轼对赋体的一个创新和突破。
4、总结
正因为苏轼的这一番人生感悟,豁达乐观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才使苏轼后来在遭遇再度的贬谪时能,愈挫愈奋,巍然屹立。所以从苏轼的人生不幸中,我们可以获得怎样的人生感悟呢?那就是笑对人生。最后送大家一幅对联: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
5、作业:练习册 背诵课文
课后记:本文花的课时较多,主要是因为文章语言形象生动,准确优美,句式整齐又参差,便于训练学生速记能力。文中哲理部分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
第三篇:前赤壁赋教学设计
浑涵光芒,雄视百代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人文性: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再转喜的情感历程;
2、工具性:领悟文中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本怎样表现苏轼的情感变化;
2、领悟景、情、理三者如何相互交融。
三、教学设想
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我认为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特征。作为一篇赋,我觉得应该把握其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针对本文,我又以其线索——苏轼的情感变化为重点组织教学。再者这篇文本要求全文背诵,应把朗读、背诵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
1、余秋雨散文《东坡突围》
2、林语堂《苏轼传》:第十五章《东坡居士》;第十六章《赤壁赋》
七、教学过程
(一)联系背景,迁移导入
赤壁是一个知名度极高的古战场,据记载公元208年,曹操亲率二十万大军进攻东吴。孙、刘联合作战,利用曹操不善水战之短,火攻大破曹军,这场战役,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制胜强敌,对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样著名的历史场景自然是文人雅士们吟咏感怀的对象。这篇文章作者写于元丰五年,此时苏轼谪居黄州已四年,他既坚持了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士大夫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人格理想。苏轼把两者融为一体,巧妙解决了进取与隐退、入仕与出仕、社会与个人的矛盾,并在其文学作品中充分的表现。这篇赋书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从泛舟而游写到枕舟而卧,利用主客关系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深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心怀。明代的董其昌曾评说:“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也。” 步骤:谭嗣同绝命诗—→苏轼绝命诗—→苏轼《赤壁赋》
导语:古时文人狱中常作绝命诗,大家一定很熟悉谭嗣同临刑前的《狱中绝笔》: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苏轼也曾作绝命诗《狱中寄弟弟子由》两首,请看大屏幕投影:
《狱中寄弟子由》其一 《狱中寄弟子由》其二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百年未满先偿债,千口无归更累人。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有趣的是,这两首诗使苏轼逢凶化吉,死里逃生。当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投狱中,绝望之余作此诗,传到宋神宗手里,神宗看后大为感动,对他从轻发落,贬到黄州。这就有了苏子泛舟赤壁,忆古抚今,千古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及前后《赤壁赋》也得以诞生。板书课题:前赤壁赋
(二)听读全文,间接感知
1、听录音:播放著名话剧演员濮存昕朗读《前赤壁赋》的录音带,感受苏轼的文风
2、作标记:听读过程中注意纠正字音,划清句读,标注节奏,体会其中的抑扬顿挫
(三)自读全文,直接体验
1、自由散读:借助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积累文言词汇;注意读准字音,读对句读,读清节奏
2、勾画圈点:勾画重要之处、欣赏之处及不懂之处
3、理清线索:提问本文有什么线索?可分为几部分? 板书:(情感线索:乐—→悲—→喜 三部分)
(四)细读课文,局部强化
1、乐(第一自然段)
① 设疑:苏子因何而乐?从哪可以看出? 板书:(泛舟游玩—→见景而乐 精美语句—→可以看出)
② 细读:反复诵读美言佳句,揣摩苏子的感情,体会景与情的初步联系 ③ 互问:提问不懂之处,师生共同解答
2、悲(第二、三自然段)
1)本段的“嘻”从何体现,与上段的“喜”有何不同?
本段的“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间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这样写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3)客”是如何闻发当时的情怀的?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曾、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一般的人,在忧患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
喝酒,及时行乐。像曹操《短歌行》中说的:“何以解忧?(众生齐念)唯有杜康!” 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以后,不是接着说:“浮生如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庄也说过:“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朗读:点名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中品味读中悟 4)讨论:苏子缘何转悲?有几层原因?
板书:(客人吹萧,萧生悲愁;主客问答,人生苦短)
③ 探究:学生会很快找出两层原因,但往往会忽略苏子由乐转悲的第一层心境。这时需要借助投影,联系两次诵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苏子被贬,内心是不快的。泛舟赤壁,见景而乐却不是真乐,而是借此来排遣心中苦闷。所以吟诗也是原因。板书
投影:
《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译文:月出明皎皎,姑娘多美貌。缓步细腰扭,思她受煎熬。
扣弦而歌曰:“杜悼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译文:“桂木的啊,兰木的桨,抽打着清澈的江水啊,穿而迎来了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
3、喜(第四、五自然段)
① 自由散读:学生可能意犹未尽,便再让他们自读 ② 角色定位:若自己是苏子,会一直悲吗?为什么? 板书:(参考:阐述哲理—→转悲为喜)
八、研讨问题问题一: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乐)——→(悲)——→(乐)
问题二: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乐: 清风明月、水天一色
(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
问题三: 苏轼的悲又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人生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生命短暂)
九、联系板书,小结全文
1、说说板书:鼓励学生说,教师补充,这也是将学习本文的过程进行复述、回顾,能更有效地领悟知识
2、小结课文
结束语:读罢《前赤壁赋》,我们不由地将翻开同有“一洗万古”之妙的《后赤壁赋》。古人认为: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十六字,便似宇宙今日始开。同学们,去欣赏吧!
(六)趁热打铁,布置作业
1、阅读《后赤壁赋》,领悟文中景、情、理的交融;
2、欣赏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定**》,体会这两首词中的思想感情。板书设计:
景—→乐(1)
吟诗 情—→悲(2,3)——吹萧 问答(三对比)
理—→喜(4,5)
大家一起来背诵《赤壁赋》
十、重点字词
1、一词多义
(1)歌
A、扣舷而歌之。(动词,唱。)
B、歌曰。(名词,歌词。)
C、倚歌而和之。(名词,歌声。)
(2)望
A、七月既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B、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
(3)下
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克,打下。)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方位名词,位置低的,与“上”相对。)
(4)如
A、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动。)
B、纵一苇之所如。(往,到,动。)(5)之
A、哀吾生之须臾。(助词,主谓之间不译。)
B、惟江上之清风。(结构动词,的。)
C、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D、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不译。)
(6)乎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动词,形容词词尾。)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助词,用于句末,相当于“吗”。)
C、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
(7)于
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助词,表被动。)
C、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8)固
A 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B 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险固)
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动,使„„稳固)
D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9)适
A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B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
C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
D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适合)
E 适得君府书,明日来临汝(刚刚,才)
F 适大病,不能行(适逢)
(10)逝
A 逝者如斯,而未尝为也(流逝)
B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通“誓”,发誓)
C 淑尔远逝,往来翕忽(去,消失)
D 时不利兮骓不逝(跑)
(11)曾
A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B 曾不知老之将近(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12)苟
A 苟非吾之所有(假如)
B 欲苟顺私情(假如)(13)虽
A 虽一毫而莫取(即使)
B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然)
2.通假字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属”通“嘱”,读zhǔ,劝人喝酒。)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冯”通“凭”,乘。)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通“缭”,盘绕。)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籍”通“藉”。狼藉,凌乱。)
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酒; “尊”同“樽”,酒杯)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籍”同“藉”
击空明兮泝流光 ——“泝”同“溯”,逆水而上
3.词类活用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方位名词“西”“东”作状语,可译为“向西,向东”)
舞幽壑之潜蛟。(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朋友。)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向南,名词作状语。)顺流而东也(名作动,可译为“向东进军”)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破:形容词做动词,大破,攻下;下:名次做动词,攻下.)正襟危坐(使动用法)
二,句式和修辞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句式:介宾后置)②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修辞:对偶)③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句式:介宾后置)④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句式:定语后置)(修辞:对偶)⑤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修辞:对偶)⑥客有吹洞萧者(句式:定语后置)
⑦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⑧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修辞:对偶)记叙夜游赤壁所见之美、所感之快、所闻之妙,引出下文主客问答
① 何为其然也?”(句式:宾语前置)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句式:被动句式)
③而今安在哉?(句式:宾语前置)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句式:介宾后置)⑤侣鱼虾而友糜鹿(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⑥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修辞:对偶)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修辞:对偶)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修辞:对偶)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修辞:对偶)概括段意: 主客问答:(之一)感慨生命短暂,英雄难觅;长江无穷,自然永恒(悲观消沉的人生观)①而又何羡乎?(句式:宾语前置、反问)②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修辞:对偶)③相与枕藉乎舟中(句式:介宾后置)④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句间关系:假设)概括段意: 主客问答:(之二)物与我皆无尽也,何羡之有; 清风明月用之不竭为我共食,其乐融融(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附)原文及译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氏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赞美)明月的诗句,吟唱婉转优美的乐曲。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听任小船飘流到各处,凌于苍茫的万顷江面之上。乘着轻风(在江面上)无所不至,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
于是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同伴吹起洞箫,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有如怨怼有如倾慕,既象啜泣也象低诉,余音在江上回荡,丝丝缕缕缭绕不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孀妇为之饮泣。
苏氏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同伴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东可以望到夏口,向西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转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打渔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象沧海中的一粒栗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苏氏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流逝的就象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象这月,终究又何尝盈亏。可见,从事物变易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于是同伴喜笑颜开,更换杯盏重新饮酒。菜肴果品都被吃个精光,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露出鱼肚白。
第四篇:苏轼《前赤壁赋》教学设计
苏轼《前赤壁赋》教学设计
彬县新民中学
胡元平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学习本文生动形象、准确优美的语言以及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方法。、学习本文主要以对话形式开展议论的写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旷达胸怀和积极进取精神。
美育目标
培养学生欣赏优美语言艺术的能力。
[ 学法指导 ]
学法指要、有关实词、虚词的用法不必像上语法课那样细讲。主要让学生体会情此力矩所表现的美妙意境和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旷达情怀。、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简要交代写作背景,引导学生体会全文的感情基调,认识、分析主客观两种思想的差异,以及作者思想上的局限性。
重点、难点
本文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主客问答两个段落。
师生互动设计
学生阅读课文,向老师提出疑难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集体讨论
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
如何看待失意?
苏轼提出的寻快乐的良方对现代人是否可行?
[ 复习旧课 ]
《故乡的榕树》一文的写作特点?
[ 教学步骤 ]
导语: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人们旅游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呢?留影纪念。而古人也喜欢出游,尤其是文人墨客,他们出游时最喜欢做什么呢?吟诗作赋。譬如今天要学的散文,就是苏轼所写的一篇文章,虽说游的是假赤壁,写出来的却是好文章,题为《前赤壁赋》。
(二)写作此文的原因:
这篇赋写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五年(1082)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被贬的起因,是谏官李定、舒禀、何正臣等人从苏轼的诗作里摘出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名,告发他反对新法,结果苏轼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到黄州,名义上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作者因内心愤慨不平,借助诗文以抒发感慨。赋中所流露的“人生无常”的悲哀和旷达心情,就是这种复杂感情的表现。
作者是元丰三所(1080)春到黄州的。元丰五年七月和十月,苏轼曾先后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漫游,写下了《赤壁赋》(后人叫《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里所说的赤壁,不是三国时赤壁之战的赤壁。周瑜破曹兵的赤避在今湖北省嘉鱼县东北。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而已。
(三)课文解析 :
正音及解词
属(zh ǚ):劝请。舷(xi á n)
窈窕(y ǎ oti ǎ o)指女子步行舒缓的样子。
少(sh ǎ o)焉:不多一会儿。酾(sh ī)又读(sh ā i):斟酒。
冯(p í ng)虚:冯,通“凭”。凌空之意。
倚歌而和(h è)之:按照歌曲的节拍,同声应和。
嫋嫋(ni ǎ o)形容声音悠长婉转。嫠(l í)妇:寡妇。
愀(qi ǎ o)然:忧愁的样子。缪(li á o):通“缭”,盘绕。
舳(zh ú)舻(l ú):舳,船尾;舻,船首。
槊(shu ò):长矛。糜(m í):鹿的一种。
扁(pi ā n)舟:小船。渚(zh ǔ)水中小块土地。
内容及结构:
《前赤壁赋》是苏轼的一篇名作,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它写的是秋夜泛舟游赤避的情景。文章通过物描写和主客对答,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受挫后的惆怅苦闷和抑郁心情,同时也显示出作者自我解脱的旷达胸襟。
全文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从篇首至“羽化而登仙”)写作者与客人月夜泛舟的情形和飘飘欲仙的欢快心情。
文章开头紧扣题目,仅 20 字就点明了出游的时间、地点、人物、方式,言简意赅。接着便把人们带进了一个明丽如画、恬静优美的环境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描绘了初秋时节江上的自然风光,衬托出游人平静爽快的心境。“举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显示出作者对明月的喜爱。作者与客人乘坐在小船上,微风拂面,举杯共酌,一时雅兴大发,朗诵起描写明月的诗歌来。从游人这些活动里,逼真地写出了封建社会人士大夫特有的兴致和雅怀。“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两句是写月出的情景。作者突出地写了月出时的动态。“徘徊”一词,用拟人化的手法,使月亮也具有了感情色彩。你看那月亮像游人一样陶醉在良辰美景之中,不愿离去,以致缓缓而行。这就委婉地折射出了游人的意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写月下景色。白茫茫的露气像轻纱一样笼罩着江面,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月光映照着辽阔的江水,水光远接天边,水天连成一片,呈现出极其优美的景致。作者与客人在这样美的江面上怡然自乐,乘坐一叶扁舟,尽兴漫游,任船随水飘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浩浩荡荡,凌空驾风,任意翱翔,不知要飘到什么地方;又好像离开人世而超然独立,像飞到仙境一样。浩荡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一齐浮现在人们眼前,泛舟而游之乐深深感染着读者。
本段重点表现漫游之乐。表现的手法极其巧妙,全段不曾出现一个“乐”字,但 字里行间充满乐的气氛,使人们具体形象地感受到乐在其中。
第二部分(从“于是饮酒乐甚”至“泣孤舟之嫠妇”)写由乐转悲的感情变化,表达了作者惆怅失意之情。
本部分以“饮酒乐甚”开头,承接上段,把游人之乐推向一个高潮。在“乐甚”情况下,自然是“扣舷而歌”了。作者在政治上屡屡受挫,长期郁结心头的苦闷在酒的刺激下,也要有所流露。这就是“饮酒当歌”。借歌唱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歌词用的是骚体诗,文字优美,思绪缠绵,含义深刻。以“桂棹”、“兰桨”喻自己的品质高洁,用“溯流光”喻百折不挠、决不向恶势力屈服的性格,以“望美人”来表达自己朝夕所思慕的人(及终生所追求的理想)。在此氛围中,接着又写客人依着歌声伴奏起凄凉的洞箫来,“其声呜呜然”,好象哀怨,好象爱慕,好像哭泣,好像申诉,余音缭绕,经久不绝。郁闷凄凉的箫声,使潜伏在深渊中的蛟龙舞动起来,使孤舟上的寡妇哭泣落泪。作者一连用了 5 个比喻,两个夸张,把失意哀伤之情引向深入。
第三部分(从“苏子愀然”至“托遗响于悲风”)写作者内心的苦闷,道出了悲的原因。
一阵呜咽悲凉的箫声之后,引起了作者强烈反响。从作者“愀然”的面部表情里,可以看出作者已被那悲凉的箫声深深打动。接着是“正襟危坐”的端庄举止,惊异之下的发问,自然地引出了客人的回答,以此作为对立面,便于表达作者苦闷、矛盾的心情。这样来写,不仅为行文的过渡很好地创造气氛,而且也为下文突现文章的意义起了促进作用。作者引用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描绘赤壁一带的山川景色,追忆当年曹操的英雄气概,连用两个带有启示性的发问,不仅使行文泛起波澜,更重要的是引起人们怀古之情。当年不可一世的曹操,亲率几十万大军,就是在这赤壁之下惨败的。像曹操这样的英雄人物转眼间就消失了,何况我们这样的凡夫俗子呢?我们在江边打鱼砍柴,以鱼虾麋鹿为伴,像朝生夕死的蜉蝣一样短暂,像沧海里的一粒小米一样渺小。因而“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幻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可是作者这种愿望是不能实现的空想,所以才把悲伤寄托在悲凉的萧声里。
在这一段里,作者通过吊古伤今,处处表达了一个“悲”字:凭吊英雄人物,自己感到悲;哀叹人生短促,自己感到悲;幻想无法实现,自己感到悲。作者层次清楚地道出了悲的三个原因。
第四部分(从“苏子曰”至“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通过回答客人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显示出作者的胸怀和随遇而安的乐观态度。
本部分是全文的核心部分,文章的主旨所在。本部分三层,步步深入地进行议论,阐明了自己对人生和宇宙万物的看法以及应抱的处世态度。第一层,作者即景生情,就眼前的水和月作比,发出议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作者认为,若以不变的观点看事物,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的。既然客观世界是这样的,那么我们又何必去羡慕滔滔长江的无穷尽呢?何必自寻苦恼去哀叹人生的短暂呢?由此,作者的忧愁得到解脱。这番含有哲学意味的议论,说得多么旷达超脱!可使人们的胸怀开阔,从人生无常的苦恼中解脱出来。当然,作者受时代的限制,其“变”与“不变”的观点,不是唯物的,是老庄哲学中虚无主义思想的表现,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第二层,作者进而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的观点加以论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而莫取。”在这里表现了作者自己洁身自爱的高尚品质。假如不是属于自己所有,即使一丝一毫也不能强取。
第三层,主客认识有了飞跃,思想上的也矛盾也解决了,出路在哪里呢?这就是“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大自然所给予的美景,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尽宝藏,是永远享受不完的。只有忘怀得失,才能知足常乐,这是作者解脱苦闷的对症良药。
第五部分(从“客喜而笑”至结束)写主客得到解脱的喜悦。
主人(作者)的一番议论说服了同游的客人,从他们饮酒作乐、醉于山水的一系列动作中,具体地勾画出这些文人雅士洒脱的精神气质,酩酊大醉之后的精神状态,以及泛舟夜游,陶醉在山水风月之中的欢快心情。这段舟中尽心饮酒的结尾,与开头泛舟饮酒遥相照应,使文章结构显得紧凑。综合全文,作者写作此赋 , 旨在展示对被贬的不满和与现实抗衡的心迹,以旷达乐观的态度表明自己决不妥协。
(四)《前赤壁赋》的艺术特色、多种表现方法综合运用
写景、叙事、抒情、议论,巧妙结合,使客观的生活图景和主观的思想感情和谐地统一起来,创造出一种抒情意味极浓的清新自然的艺术境界。赋中先通对对清风的徐来,水波的不兴,明月的升起,大江的辽阔等叙写和描绘,寓情于景,渗透了欢快之情,达到了“飘飘乎”“羽化而登仙”的程度,可见乐到了极点。接着,叙写了对思慕之人的怀念,描绘了阵阵悲凉的箫声,传出了不可言状的哀伤。以主客对答的形式揭示了哀伤的原因,最后集中进行仪论,从哲理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及宇宙的看法,从思想上得到了解脱。
作者根据所见所闻和思想感情表达的需要,不断变换表现手法,把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运用得十分巧妙、自然,创造出具有强烈浪漫主义色彩的意境,产生出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材料安排上,结构严谨,过渡自然。
作者把组成文章的材料,即所见所闻所感,通过感情的线索,有机地组合成文。不管是事件的叙述,景物的描写,还是感情的抒发,或对人生的的议论,都是以作者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为基点来构思全篇的:先写泛舟夜游,饱赏秋景,是乐;次写吟诗听箫,吊古伤今,由乐转悲;再写悲中求解,自我安慰;最后写转忧为喜,开怀畅饮,以致酩酊大醉。整篇文章的感情线索是“乐 ─悲─喜”,其间过渡自然,联系紧密,天衣无缝。、语言形象生动,准确优美。
作者用词造句准确优美,对文字的锤炼达到了炉火纯表的地步。如开头一段写景,好词比比皆是。以“清”形容风的清爽宜人,用“徐”描绘清风的微微吹拂,用“不兴”描绘水波的平静。眼前这幅安谧宁静的画面,使人感到舒适畅快、爽然无比。写月用“徘徊”一词,既写出了月亮升起时的真实情况,又赋予月亮以人感情。“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白”、“横”、“接”,写出了江面上白茫茫的雾气和月光下水天相接的情景。“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用“纵”、“凌”,二字描绘小舟在宽阔的江面上自如地随意荡漾的动态。
[ 相关知识 ]
(一)关于散文赋
散文赋也叫文赋,是中唐以后出现的一种文体。赋本是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它始于战国,盛行于汉,到唐宋而衰微,元明清则趋于消亡。赋是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韵文,句子以四言六言为主,讲求文采,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张手法。汉代以后,赋分别向骈文和散文两个方向发展。前者便出现了骈赋和律赋,注重对偶工整和平仄协调,对押韵也有严格要求;后者便发展为文赋,不讲求骈偶和音律,句式可长可短,押韵也较自由。
文赋兼有诗歌和散文的一些特点,不受骈赋、律赋那些框框的限制,较多地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形成了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文体的典型之作。
(二)关于乌台诗案
乌台,汉书《朱博传》记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数千栖居其上,因称御史台为“乌台”。
元丰二年,(1079)七月二十八日,御史台的官吏奉命从汴京赶到湖州衙门,当场逮捕了苏轼,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从六月以来,权监察御史里行(权,代理;里行,见习)何正臣、舒亶(d ǎ n),国子博士(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的官员)李宜,权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曾先后 4 次上述弹劾苏轼。他们摘出苏轼的一些诗文认为是“讥讽文字”,“愚弄朝廷”,“指斥乘舆”(皇帝的代称)。“无尊君之意,亏大忠之节”。宋神宗随即下令御史台审理。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乌台诗案。[ 解题指导 ]
基础训练
三、1 .从“泛”字我们好像看到了小船漂浮在江面上,自由自在的样子。.“徘徊”一词用的是拟人手法,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缓缓升起的动态,更重要的是,“徘徊”一词还透露出了作者对月夜美景的眷恋之情。.白茫茫的雾气“横”在水面上,是从近处看;月光下三水光遥“接”天边,是往远处望。一“横”一“接”,就像中国画的大写意,准确、简洁而又传神地描绘出一个静谧的夜景。.从“纵”字我们又好像看到了小船已经放开,毫无拘束地冲向前去;“凌”字又让我们体会小船在波峰浪尖飞快掠过的动态,衬托了愉快的心情。
四、翻译下列句子,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引得潜藏在深涧里的蛟龙起舞,惹得独守在空船上的寡妇抽泣。“舞”“泣”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 “使„„起舞”“使„„哭泣”
何况我和您像渔人和樵夫一样,生活在江湖与山野之间。“渔、樵”本为名词,在这里用作动词,“打鱼、砍樵”。
同鱼虾做伴侣,跟麋鹿交朋友。“侣”“友”原为名词,这里是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 小结 ]
《前赤壁赋》是苏轼的一篇名作,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它写的是秋夜泛舟游赤避的情景。文章通过物描写和主客对答,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受挫后的惆怅苦闷和抑郁心情,同时也显示出作者自我解脱的旷达胸襟。
第五篇:《前赤壁赋》教学设计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景、情、理相互交融的艺术特色。
2、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再转喜的情感历程。
3、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本文的情感线索。
2、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时:3时(本教案是第2、第3时)
四、教学手段:前印发相关写作背景资料及余秋雨散文《东坡突围》。
五、教学过程(第一时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以自学、讨论为主,教师适时点拨,翻译全文,疏通文意。反复采取自读、齐读等读法,使学生感受赋的音乐美。注意朗读指导。)第二时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了解写作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1、“乌台诗案”
2、苏轼曾作绝命诗(见附录),有趣的是,这两首诗使苏轼逢凶化吉,死里逃生。当年苏轼因被投狱中,绝望之余作此诗,传到宋神宗手里,神宗看后大为感动,对他从轻发落,贬到黄州。这就有了苏子泛舟赤壁,忆古抚今,千古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及前后《赤壁赋》也得以诞生。让学生了解背景,知人论世。绝命诗引起学生的读本文的兴趣。二感悟文本小结听录音跟读播放教师自录录音构建情境思考讨论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乐)—→(悲)—→(乐)乐:清风明月、水天一色(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从歌声中来
(政治失意)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从历史人物中来(人生无常)从个人境遇中来(生命短暂)变与不变取与不取变
不变逝者如斯(水)
未尝往也(水)盈虚者如彼(月)卒莫消长也(月)时刻在变(人)
无尽也(我)(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物
人客:无穷不变须臾变化(片面)
(悲)苏轼: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全面)(喜)取
不取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问题一: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问题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1、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2、悲又从何而来?问题三: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1、探究第四段的思路
2、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
3、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分析第二层“取与不取”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按照苏轼的心情是如何变化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的逻辑顺序来探究抓住线索注重体味深刻哲理结合生活体验深入思考生生合作第三时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质疑交流就文本中词句含义、主旨理解质疑思考
交流依靠生生合作、师生交流解决问题训练学生质疑能力,教会学生读书依学生实际和堂及时效果灵活掌控知识小结回忆旧知加强识记讲解“赋”的基本知识(见附录)知识总结知识小结归纳整理加强识记重点字词(见附录)
1、一词多义
2、通假字
3、词类活用(1)名作状(2)名作动(3)意动
4、特殊句式宾语前置知识总结作
业背诵全文整理笔记加强理解和记忆附录:
1、绝命诗《狱中寄弟子由》其一: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千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狱中寄弟子由》其二: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2、知识小结:关于散文赋散文赋也叫文赋,是中唐以后出现的一种文体。赋本是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它始于战国,盛行于汉,到唐宋而衰微,元明清则趋于消亡。赋是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韵文,句子以四言六言为主,讲求文采,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张手法。汉代以后,赋分别向骈文和散文两个方向发展。前者便出现了骈赋和律赋,注重对偶工整和平仄协调,对押韵也有严格要求;后者便发展为文赋,不讲求骈偶和音律,句式可长可短,押韵也较自由。文赋兼有诗歌和散文的一些特点,不受骈赋、律赋那些框框的限制,较多地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形成了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文体的典型之作。
3、知识小结Ⅰ一词多义(1)适A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有)B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到)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女子出嫁)D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
(适合)E
适得君府书,明日来临汝
(刚刚,才)F
适大病,不能行
(适逢)(2)逝A
逝者如斯,而未尝为也
(流逝)B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通“誓”,发誓)
淑尔远逝,往来翕忽
(去,消失)D
时不利兮骓不逝
(跑)(3)曾A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B
曾不知老之将近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4)虽A
虽一毫而莫取
(即使)B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虽然)()固A
固一世之雄也
(本来)B
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险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使动,使……稳固)D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顽固)Ⅱ通假字(1)举匏樽以相属
(通“嘱”,劝酒)(2)山川相缪
(通“缭”)Ⅲ词类活用(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名作状)(2)顺流而东也
(名作动)(3)侣鱼虾而友麋鹿
(意动)Ⅳ特殊句式(1)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2)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