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给予的故事教学设计
给予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2、3、能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学会书写10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濒临、支撑、抉择、犹豫再三”
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为什么?
2、故事不光有趣,它还通过生动的内容告诉我们一定的道理,教会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人。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故事——给予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1、2、3、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词语,学生按要求读课文。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并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出示生字、词语,指名学生认读,其他正音
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2)强调易读错的字或词
平舌音——择前鼻音——濒翘舌音——撑、坠、置后鼻音——撑 多音字——给geiji
(3)强调字形
予——不能多撇注意和豫的区别岂——下面是自己的己,不要写成已
(4)通过各种方式理解词语
给予:给,使别人得到。
抉择:选择。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火垮下来。
置之度外:放在考虑的范围之外,表示不放在心上。
(5)再次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一起读一读,在读中巩固对生字的掌握。
(6)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A、学生分段读课文,在朗读中检查对生字的识记情况。
B、指名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一个旅行者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饥渴难忍,他忽然在一间屋子前发现了一个汲水器,一壶水和一张纸条,他面临生死抉择之时,选择了按照纸条上的留言去做,最后,他不仅喝到了甘美的泉水,又维护了诚信。)
三、课堂总结
这个故事很简单,但它却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你体会到了吗?好,那么就请你再次读课文吧,相信你一定会体会到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四、布置作业1、2、抄写生字、词语2遍。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句子体会奉献、给予的快乐,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的重要。
2、学会抓住故事的曲折点复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句子,体会奉献、给予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词串,理清脉络
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第15课,给予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为了检验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个词语,请大家认识一下。
1、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读
濒临死亡,苦苦支撑
发现小屋,满怀希望
滴水全无,气恼之极
发现纸条,犹豫再三
涌出泉水,痛痛快快
装满水壶,留下纸条
2、你能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给这些词语排排队吗?
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3、谁能按照这样的顺序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感情
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这个故事。
1、濒临死亡,苦苦支撑
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方向,饥渴难忍,濒临死亡。他放眼四周,黄沙茫茫,看不到一点绿色,可他仍然苦苦支撑着,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
(1)指名学生读。
(2)说一说你从这段话中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濒临死亡”等词语,体会旅人遇到的困难;从“苦苦支撑”等词语理解旅人对生命的渴望。
预设:这个人在沙漠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现在最想得到的是什么?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
2、发现小屋,满怀希望
忽然,他发现远处有一间小屋,便满怀希望地走了过去。
3、滴水全无,气恼之极
这是一间废弃的屋子,已经很久没有人住了,风吹日晒,摇摇欲坠。在屋前,他找到了一个汲水器,于是,他用力抽水,可是,滴水全无,他气恼之极。质疑:他为什么气恼之极?
4、发现纸条,犹豫再三
忽然,他发现旁边有个水壶,壶口被木塞塞住,下面有一张纸条,写着:“要
先把这壶水灌进汲水器,才能打出水。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满水。”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发现水壶里果然有满满的清水。
质疑:纸条和水壶是哪儿来的?他为什么要写这些话?他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面对纸条,他有哪些选择?他会怎样选择?请你找出描写他心理活动的段落读一读。
怎么办?这位沙漠中的饥渴之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是不是该按纸条上所说的,把这壶水倒进汲水器里?如果倒进去之后,汲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性命。
引导学生讨论:理解“艰难的抉择”——信任与不信任、喝水与倒水、生与死。
你认为他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讨论。
在同学们的讨论声中,老师深刻地感受到水对这位旅人来说是多么地重要!所以“犹豫再三”之后,他选择了相信纸条,终于下定决心按照纸条上说的去做。在面临生死的抉择时,他最先想到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这种精神是什么?——先人后己,他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为别人找到生命的泉水,你认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给予
5、涌出泉水,痛痛快快
果然,汲水器中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
是啊,好人总会有好报的,当他把满满的一壶清水倒进汲水器的时候,奇迹发生了,指名学生读——齐读——读出高兴的心情,“果然,汲水器中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
质疑“他为什么高兴?——因为他既帮助了别人,又挽救了自己。
6、装满水壶,留下纸条
休息了一会儿,这位在沙漠中找到水的人,把壶装满水,塞上壶塞,在纸条上加了几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师:这个人相信了纸条上的话,不但自己喝够了水,临走之前,还把壶装满水,也就是说,他答应了别人说的话,并且按照别人的要求做到了,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诚实、守信
在临走之前,他又在纸条上加了几句话,他想把自己在沙漠中喝到水以后的快乐告诉后人——指名学生读加上的话,他想把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奇迹告诉所有人——指名学生读,他想把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心情告诉每一个人——全班齐读。
7、教师总结: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但这种给予别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却在无声无息地传递着,那么怎样才能把这个故事讲得更生动呢?老师教给你一个好方法——
1、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根据板书回忆课文内容)
2、找准故事的曲折点(困难、挫折)和人物内心的曲折点(完成填空,理解曲折点),相信你会把这个故事讲得更生动!
带领学生寻找故事的曲折点,完善板书内容
三、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你身边的人听。
四、板书设计
1、给予的故事
前人旅人后人
水纸条水纸条
无私奉献帮助别人
舍己为人快乐自己
信任诚实
2、给予的故事
小屋 希望水壶和纸条希望喝水痛快
滴水全无犹豫再三
绝望失望抉择
第二篇:《给予的故事》教学设计
《给予的故事》教学设计
开发区小园小学 张洁
教学分析:
《给予的故事》是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内容比较简单,但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引导学生读懂这个故事很重要,师生要通过多媒体辅助,充分地阅读、思考和讨论,创设教学情境,努力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真正的走进课文,与文本对话,理解重点词、句,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的品格,达到情景交融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4个生字,学会书写10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把故事讲给小朋友及家人听。
2、以学生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为主,读中思、悟,理解“饥渴难忍、濒临死亡、小心翼翼……”等重点词语和重点语段。
3、理解“纸条”上的两段话,懂得其中的道理:相互给予,无私奉献。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纸条”上的两段话,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难点:讨论、交流、想象,如果这位旅行者没按纸条上说的去做,将会出现什么结果。教学方法:读中思、悟;讨论法;谈话法;
教学媒体的运用:多媒体环境下复习生字、词,创设情境。通过画面展示、创设沙漠中艰难险恶的自然环境,引导学生体会旅行者处境的艰险和求生欲望的强烈,从而理解旅行者把这壶救命之水倒入汲水器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可贵行为,进而实现本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教学目标,突破本课教学难点。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板书课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发生在沙漠的故事《给予的故事》(给“给予”注音,强调)
二、点明课题中易混淆的字
教师课件出示:多音字“给”并分别组词,指导学生正确区别。(gěi 送给 递给 交给jǐ 给予 供给 补给)
三、学生自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
1、圈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掌握它们。
2、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创设情境,抓关键词叙述故事
生找出关键词“濒临死亡 苦苦支撑 风吹日晒 摇摇欲坠 艰难抉择 小心翼翼 犹豫再三 置之度外”叙述情境。(指名说一说)
五、视觉感知,与文本撞击。
(知道汲水器是什么样的吗?是什么样的水壶?纸条是什么样?上面是怎么写的?)
1.师生讨论、交流:多媒体出示汲水器和水壶以及部分纸条引发兴趣。2.出示“纸条”上文字的内容。(学生读一读,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师问:看到纸条后,旅行者一开始是怎样的表现?(要求学生找出答案说出来或都读出来)后来,他是怎样抉择的呢?(生说)他最后在纸条上写了哪些话?(生读)你认为旅行者为什么会这样做呢?(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六、师生总结全文
给予就是(信任 爱心 生命 责任 美好的世界)
师归纳:旅行者首先得到了别人的给予,而后冒着生命危险,把这壶救命水倒入了汲水器,最后自己尝到了甘美的泉水,又为别人留下了一壶救命水。相信别人,想着别人,舍己为人,甘于奉献,收获快乐。
七、师生一起完成课后题
八、课外阅读:高尔基的《给永远比拿愉快》(抓关键句子命题)
九、感悟诗歌诵读(情感升华)
十、结束: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十一、板书设计:
15、给予的故事
无私 奉献
收获快乐
十二.教学反思:《给予的故事》教学反思 给予的故事》这篇课文,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读起来令人感动。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努力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真正的走进课文,与文本对话,达到情感交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了文中的三个场景,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反复的品味,感受主人公关爱别人、甘于奉献的高贵品质。通过学生的反馈,我感觉效果还是可以的。
放飞个性是成功的基础。“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一种个性化活动,教师不能只按照教学参考书、标准答案去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吸收,更不能要求学生的理解和感受是整齐划一的。
因此,在入课以后,我设计了这样的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把自己感 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并加上批注。”并给学生留有充足的学习时间。这样一来,孩子的思维能够在广泛的时间和空间内得以充分的发展。对课文内容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并给孩子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孩子的思维处在亢奋状态,不去打扰孩子。这是本节课得以顺畅的基础。
《祖父后园我》教学反思
学完这篇课文后,我从学生那灿烂的笑容中确信他们已经被文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所感动。孩子们依然沉浸在作者的笑声里,和作者一起享受着童年的快乐,体味着生活中那浓浓的亲情。下课了,有几个学生围在一起在模仿藏帽子的游戏,有的学生在描述着草帽插花的恶作剧,有的学生在讲述着自己的童年趣事……
回顾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主要是由于教学中我改变了原来的课堂教学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和作者和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体会生活中的平淡与精彩。如在初读课文之前: 由于这篇课文的标题比较特殊,由祖父·后园·我三个词语构成,中间用两个间隔号连接,于是我引导学生根据标题猜想:作者可能在文中写些什么?我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之后,学生便带着积极的阅读渴望进行阅读思考,这样的课堂引入,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学生自读自悟、小组交流学习方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课文,并思考:通过读文,你了解到作者童年生活中的那些事情?然后通过介绍你喜欢的故事情节或是朗读认为有趣的段落,从而体会到
1、祖父具有怎样的特点?
2、后园是个怎样的地方?他为我的童年带来了些什么?
3、从作者的叙述中,你感受到作者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祖父.后园.我”三者之间的联系。学生在体会作者心情的过程中,得到陶冶,受到启发,从而写出自己的童年趣事。
当然,本课的教学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课堂上入情入境的朗读练习被忽视了,以至有个别的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情景都没做到读通顺,更没做到感情朗读。这在课堂教学中是一大缺憾,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多加注意。
第三篇:《给予树》教学设计
给予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给予、担心、沉默不语、如愿以偿”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最后一段话的含义。过程与方法方面:
1、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
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会人物内心。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培养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2、懂得爱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能献出自己的爱。【教材分析】:《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个主题单元“爱的奉献”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圣诞节到来之前,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孩,让女孩如愿以偿,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课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这个美丽的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特别是通过孩子的做法和“我”开始对金吉娅的误解,衬托了金吉娅的美好心灵
【教学方法】:语文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其审美价值不仅仅在语言上,更重要在精神上,美的精神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课应成为孩子“精神的天堂”,以“情”为纽带,着眼于学生精神的唤醒,并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过程中通过鲜活的学,灵动地进入文本角色,借助多种生活情境的创设,再现文本情境,把握文本主人公的形象,做到以文启人,以情动人。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并能运用此法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1、上课,同学们好!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小诗,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
2、师配乐朗诵《爱是什么》。
爱是鲜花,爱是阳光,爱是雨露。爱创造奇迹,爱改变世界,爱是永恒的。爱能使沙漠变成绿洲,爱能使枯木变得枝繁叶茂。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从这首小诗中你听到了什么?【爱】
3、师:是呀!爱是这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爱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31课,去认识一棵给予树.师:同学们,请你们拿起笔,在课文空白的地方和老师一起写课题。请大家注意,“给”是个多音字,它还有一个读音念?(gei)谁来给“给”找个朋友?(送给、还给),第二个字是生字,读“yu”。这个“予”字不太好写,注意上面要写的紧凑些,竖勾要写的舒展一些!
“树”字是左中右结构,写的时候应该紧凑一点。写好了吗?写好了的话请把你写的给你的同桌看,如果你觉得他写的好,请你给予他一个大拇指,如果写的还不够好,你就给予他一点点点地提醒。写完的同学,坐正示意我。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予是送,给,使某人得到,给某人以帮助的意思。课文中哪些事情是一种“给予”?你发现了吗?请从文中找一找、划一划。
圣诞节前,妈妈给了每个孩子孩子二十美元。这是妈妈对孩子的一种给予。孩子们相互赠送礼物。是相互的给予。
金吉娅买了一个洋娃娃送个一个陌生的女孩。是一种爱心的给予。
看了文章标题,你们有什么问题么?(1、“给予树”是什么样的?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2、课文主要讲什么?)同学们问题提得都很好,让我们从课堂中去得到答案。我相信大家都提前做了预习吧。从文中找出描写给予树的句子。开始找吧,看谁的眼睛最灵。谁找到了这句话,请读给大家听。(生读)
师:就是这就一句话描述了援助中心的给予树。给予树树上挂着卡片。但是读了这句话你明白什么是给予树了吗?还不了解吧,要想了解给予树,我们就不能不提到圣诞节,你们对圣诞节有哪些了解?(生交流)
师:你们了解的非常清楚,请翻到课后126页的资料卡。12月25日是西方国家最美好的日子,圣诞节是西方国家最盛大的节日,圣诞节相当于我们中国的——(生答:春节)小朋友们可喜欢这个节日了,因为不仅可以围绕着圣诞树唱歌,还可以收到许多——(礼物)在你们的眼神中,老师看出来你们也非常喜欢收到礼物。但是,一些贫困的小孩,就没有这样的福分。于是,一些慈善结构、援助中心在这个节日来临的时候,就会让这些没有得到礼物的孩子,将他们的愿望做成卡片挂在树上,让有爱心的人帮助他们。这棵树就叫做:(生:给予树。)没错,这就是给予树的由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那么,在圣诞节,这个西方国家最美好的节日里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再次自由快速读课文,还要做到划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读吧。
1、自由读课文 温馨小提示 A.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特别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注意有感情的朗读。b.读后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带着问题阅读。
2、同学们自己读了,再让我们听一听别人是怎么朗读的。放录音,在请5位学生读5个段落。我们已经读了好几遍课文了,你能告诉我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指名几位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几个学生讲)
生:金吉娅去买圣诞礼物,却给一个小女孩买了洋娃娃,妈妈知道后被感动了。
生:圣诞节快到了,金吉娅去买圣诞礼物,在援助中心看到一棵给予树,她用妈妈给的钱为一个穷苦的小女孩买了一个洋娃娃,妈妈知道后很感动。
师:你们觉得他们两个谁说得更好?为什么?(请同学点评)
【你很会评价。说明你认真听了他人的发言,而且听的时候还在思考,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的确如这位同学所说,抓住时间、地点、人物,还有事情的发生、发展还有结果来说,事情就完整了,显得很有条理。】
这么短的时间里你就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真得很棒,根据同学们概括的主旨,我们来填一下空。在()前夕,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送给了一个()的女孩,妈妈知道后感动极了。
3、检查词语 接下来让我们来检查词语朗读的情况。(出示词语生读个人读、齐读)
我发现大家在读课文的时候对几个字词有疑惑,让我们一起来解决它。比如说:这些词你们读懂了吗?
(出示)
给予 圣诞 诚挚 宽裕 分享 猜测 买卖 棒棒糖 逛街 担心 援助 盼望 立即 仁爱 体贴
(开火车读,注意字音,再齐读)
师:援助这个词,援是帮助的意思,助也是帮助的意思。我们再来看看这三个成语
出示:兴高采烈 沉默不语 如愿以偿
师:我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就让你来读(生读)最后一个字是翘舌音,再读一遍。谁还想再来读读看。看来大家都会读了,我们一起来读。(生齐读)这三个成语的意思谁知道?
“兴高采烈”表示你做了一件好事,特别开心。“沉默不语”表示不说话
“如愿以偿”就是指你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会读了吗?那我考考你。老师将部分词语放到句子中,你会读吗?出示句子认读:(个别认读)
◆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尝的笑脸。
课文读了很多遍,谁能告诉老师,谁兴高采烈?谁沉默不语?谁如愿以偿?(金吉娅的哥哥姐姐兴高采烈,金吉娅沉默不语,陌生的小女孩如愿以偿)师:为什么哥哥姐姐兴高采烈,还是金吉娅沉默不语,还是陌生小女孩的如愿以偿。【哥哥姐姐买到了心仪的礼物,所以(兴高采烈),金吉娅买给哥哥姐姐的礼物太寒酸所以(沉默不语),这个陌生的小女孩收到了礼物,所以(如愿以偿)】
师:请同学用兴高采烈、沉默不语、如愿以偿造句。
三、精读品赏,导学悟情。
1.直奔重点,品读感悟,学习第3自然段。
师:同学们,读了课文,你觉得爱是什么?或者说课文中那些什么地方表现了爱?{母爱,兄弟姐妹之间的爱,还有一种金吉亚对陌生小女孩的哎,这是一种无私的爱,是一种博大的爱}是的,爱是金吉娅为这个圣诞节送上的一份爱心礼物,打动着我们的内心,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仔细感悟一下这份爱。
请大家读一下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其他兄弟姐妹都兴高采烈的,只有金吉娅默不作声。谁能告诉我,金吉娅到底给哥哥姐姐买了什么礼物让她沉默不语?(棒棒糖)课文中怎么写的?谁能找出这句话?(出示)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
请你轻轻地读,这棒棒糖是给谁的?买了那种棒棒糖?(给哥哥姐姐的,是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作者的话真啰嗦,其实可以这样说【(出示)她买了一些棒棒糖】作者为什么要说: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她只买了一些,说明数量很少。五十美分一大把说明价格很低,很便宜。)是啊,数量又少,价格又便宜。我们一起读,读出你们的理解。(生读)
从你们的语气中,我们感受到了,金吉娅给哥哥姐姐买的礼物又少又便宜。这个时候,金吉亚沉默不语,她到底在想什么呢?他为什么沉默不已【交流:她在想着什么?】因为金吉娅只给家人买了一些棒棒糖,所以沉默不语。愧疚,因为金吉娅觉得对不住家人,所以沉默不语。担心妈妈骂自己。因为金吉娅担心妈妈责怪她,所以沉默不语。在这种沉默中,金吉娅的心情是难过的。
师:通过“沉默不语”联系上文,我们走入了她的内心。她沉默不语,所以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的心里还想着家人,体贴家人。这么体贴,为什么只给家人买了棒棒糖?让我们再来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援助中心是带给人帮助的地方。
说一说,她把这些钱用去干嘛了?【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陌生的小女孩。】
可是,金吉亚给自己最亲最亲的哥哥姐姐送的是——【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大家思考一下金吉娅为什么要这样做?
(出示)她一直盼望着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师:什么叫一直盼望?【就是每天每天都在。天天想着】是的,前年的圣诞节,她在(盼望),去年的圣诞节,她也在(盼望);今年的圣诞节,她依旧在(盼望)。这就叫(一直盼望)。你再看,这个盼望的“盼”字是什么旁,(目字旁),就是说,用眼睛在看,旁边是什么?【分】分分秒秒都在用眼睛看,这就叫一直盼望。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生读。)
四、重锤打磨,真情体验
师: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因为那个小女孩什么都没有,而我们已经得到许多礼物了。】
(出示)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师:圣诞节,金吉娅能收到很多礼物。想一想,金吉娅可能会收到什么礼物呢?也许,哥哥会送给她(洋娃娃),姐姐会送给她(裙子),妈妈会送给她(发夹),还有可能收到亲戚朋友的(各种玩具)。而那个小女孩呢?没有哥哥送的(洋娃娃),没有姐姐送的(裙子),没有妈妈送的漂亮的(发夹),也没有亲戚朋友送的(玩具)。她真的是什么都没有。
师:同学们,现在请你再读读这个句子。(生读)对呀,她什么都没有。请你听老师读这两个句子。从这两个句子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她的眼神?她的样子?
小女孩心里想的都是洋娃娃,所以,面对这样的小女孩,金吉娅要不要送?【要】可是,如果金吉娅的钱拿去买洋娃娃,那她怎么跟哥哥姐姐还有妈妈交代呢?她是不是没法交代啊?那她为什么还买了呢?【相信妈妈哥哥姐姐会理解他的】如果你是金吉亚,那你还愿不愿意送?【愿意】
师:你真是慷慨的好孩子,真了不起。
看了课文,我们可以看出金吉亚是一个怎么样的女孩。【善良,有爱心,有同情,仁爱,体贴】
同学们,当我们自己拥有的不多的时候,心里还能想起比我们更加可怜的人,这才叫真正的善良。
五,拓展升华,布置作业 师:(音乐)孩子们,圣诞节来了,圣诞的钟声响起,那个小女孩往外一看,远处出现了一个【圣诞老人】这个圣诞老人就是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办的,她要给小女孩送礼物。这份礼物就是她朝思暮想地【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师:当她收到这份礼物的时候,她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如果她知道这份礼物是一个叫金吉娅的8岁女孩用大部分的钱买来的,会怎么想呢?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想象现在你就是那个收到礼物的小女孩,顺着“亲爱的金吉娅,——”往下写。
写完生交流。【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写出来】
师:等到我们自己也有能力的时候,我们要把这份善良,传递下去。我们不能只做一个接受别人善意的人,而是要把这份善良传递下去。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要种下一棵
生:给予树。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被金吉亚的故事感动到呢?请回家把金吉亚的故事讲述给爸爸妈妈听,好么?
【板书设计】 给予树 爱
第四篇:《给予树》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教学目标】
1、会认“予、圣、诞”等10个生字;理解“给予、援助、如愿以尝”的意思;会写“予、宽、裕”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金吉娅的言行和心理。
3、以“给予”为主线,通过研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引导学生感受富有爱心能给人带来真情和快乐。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
1、师:三(1)班的孩子们,你们好!知道老师来自哪里吗?告诉大家,我已经是第三次来到南汇小学了,可以算是你们的朋友了吧,欢迎我这位大朋友吗?给点掌声,这么热忱地欢迎我。
再过两天就是圣诞节了,我给大家带来了一点小小的礼物。想看看吗?出示多媒体课件:配音画面,(圣诞节的精美图片;自动循环出示,点击停止)。
2、再过两天,12月25日就是圣诞节了。谁能说说圣诞节?(圣诞节介绍)
3、圣诞节真是一个美好的节日。看,同学们都陶醉在圣诞的喜悦之中了。那好,就让我们在这份喜悦中走进今天的课堂吧。上课!
一、导入新课,在生活中理解“给予”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个美丽的圣诞节的前夕,(板书课题:给予树)边写边提醒写法。齐读课题。
2、读得很对,“给”字,今天我们知道了它的又一个读音,在课题中读“ji”再读一读课题。能读得更好吗?生读。
3、我觉得这个课题很特别,你们呢?特别在什么地方?(指名学生回答:读音,意思)看到这么一个特别的题目,你们心中有什么疑问?
(给予树是一棵什么样的树?给予树会结果吗?为什么要把这种树的名字叫做“给予树”?给予树的叶子是怎样的?给予是什么意思?……)
4、这些问题都和我想到一起了。我们归纳一下,同学们提的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这样两个方面:“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
5、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给予”是什么意思?
(“给予”就是给与;帮助;送。)
6、看,集体的力量真是大无穷哪,我们小朋友太能干了,一下子就明白了给予的意思。在生活中,你给予过别人什么?或者别人给予过你什么?
生:我给灾区的人捐献过衣服。
师:那是你对灾区人民的给予,你真可爱。
生:我在大街上看到有的人很可怜,把零用钱给他们。
师:那是你对流浪人员的给予,你真善良。
生:过年的时候,爸爸会给我压岁钱。
师:那是你爸爸对你的给予,那样的时候你觉得幸福吗?
生:是的。
7、其实啊,刚才老师走进教室,你们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就是给予我最大的欢迎和热情,让我感到多么的温馨和幸福。这就叫(出示名言:给予永远比索取愉快。──高尔基)齐读。
二、初读课文,走进文本理解“给予”
1、今天要学的课文中哪些事情是一种“给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好好地读读课文。你觉得难读的词语和句子可以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课文中哪些事情是一种“给予”。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看,同学们读得多起劲哪,津津有味的。我觉得这样的读书才是一种享受。其实啊,我们读书的时候还可以边读边在书上划一划,比如──(示范)我读到“我给了每个孩子二十美元。”这句的时候,我觉得这是妈妈对孩子的一种给予,我就把这句话划下来。你们也能这样边读边划吗?
4、学生继续读找。
5、找到了没有?谁能勇敢地站起来说一说在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给予”?让学生朗读这些句子,指导朗读:
生:妈妈把100美元平均分给五个孩子。
师:这是妈妈对孩子的一种给予。
生:孩子们相互买礼物。
师:那是相互的给予。
生:金吉娅买了一个洋娃娃送个一个陌生的女孩。
生:金吉娅买了棒棒糖送给妈妈和哥哥姐姐。
生:金吉娅送给我们善良、同情、仁爱和体贴。
6、你们真会读书,第一次读就能从课文中读出这么多的给予。你能说说课文中谁的给予给你印象最深刻吗?
(金吉娅对陌生小女孩的给予给我印象最深刻。)
三、直奔中心,感悟金吉娅对女孩的“给予”
1、出示句子:
“后来,我看到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他一个穿裙子的洋娃娃。”
⑴学生自由读。
⑵这么重要的句子,读一两遍显然是不够的,要反复的读,细细的读,不放过一个字,读着读着,你会发现有一个词突然跳入了你的眼帘,你觉得它很难理解或者你能从这个词中读懂写什么?你要抓住它,想想你能从这个词中读懂什么?
⑶看看哪一个词会跳出来,从这个词中你读懂了什么?
①援助(点击变红):
“援助”是什么意思?“援助中心”是一个怎样的机构?(给别人提供帮助的地方。)
想一想,最需要我们援助的人有哪一些?
(在大街上乞讨的人需要援助。流浪儿、失学的孩子需要援助。)
想一想,课文中需要帮助的小女孩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学生想象,教师评价。)
小女孩是多么需要人们的帮助啊!
还有其他的词语跳出来吗?
②一直盼望(点击变红):
我们不认识这个小女孩,不知道她长什么样,不知道她家里的情况,也不知道她对什么感兴趣,但是我们现在知道她一直盼望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一直盼望”是什么意思?她一直盼望洋娃娃干什么呢?拓展。
晚上,她盼望──;梦中,他盼望──;早晨,他盼望──。
从晚上到早上,从梦中到清醒的时候,小女孩每时每刻都在盼望有一个洋娃娃,这真是──一直盼望。
指导朗读(指名读3人,她可是一直在盼望啊。评价:多么急切的心情。)
你还看到了哪个词语?
③卡片(点击变红):
A、是啊,给予树上除了树叶还挂满了卡片,其中有一张卡片是这个小女孩的,卡片上有她的一个小小的愿望。就是这么一张卡片,你能看到卡片上写的字吗?看到了吗?写着什么?请你把看到的写下来吧。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了卡片。配上音乐。
把你写的念给大家听,看看能不能打动别人的心。
我是个孤儿,是个没有伙伴的小女孩,是个没有爸爸妈妈关怀的小女孩,我多么希望有一个穿这裙子的洋娃娃,我多么希望圣诞老人送给我一个洋娃娃!
(情真意切,很能打动人)。
我盼望圣诞老人送给我一个穿着红裙子、长着黄头发、头上带着红花的洋娃娃。(很直接)
我是一个孤儿,我没有伙伴,爸爸妈妈因病去世了。我一直盼望有一个洋娃娃,在我最孤单的时候和我玩耍。(非常恳切!)
B、是呀,金吉娅仿佛真的看到了这些情景,她被小姑娘的心愿感动了。她会想些什么?(学生想象)
C、于是,金吉娅果断地作出了决定,买了洋娃娃,送到了援助中心。她会在卡片上写句什么话?(学生想象说话)
D、小女孩收到洋娃娃,读着卡片上的留言,她又会怎么想呢?
出示名言:
给予永远比索取愉快。──高尔基
四、总结给予,升华情感
1、课件出示最后一段:
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朗读。音乐声起《让世界充满爱》。
2、在这个圣诞节里,金吉娅给予别人的是什么?
3、妈妈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妈妈会怎么赞扬金吉娅?
(引读句子,把书面语言转变为口语。)
4、其他孩子们刚才都兴高采烈,现在看到妈妈拥抱的是金吉娅,又赞扬她,想一想,其他孩子心里会想些什么?
5、这说明大家对“给予树”有了自己的理解。你能给“给予树”再起个名字吗?
(愿望树;感情树;快乐树;爱心树;友谊树。)
6、这样的一棵给予树应该种到每一个人的心中。请记住:
出示名言:
给予永远比索取愉快。──高尔基
五、书写指导
1、认读词语。(出示词语,朗读)
2、学写生。范写:宽、裕(请你提醒老师)
3、学生书写。
第五篇:给予树教学设计
《给予树》教学设计(三年级)
汤头中心小学
李秋云
教学目标
1、会认“予、圣、诞”等10个生字;理解“给予、援助、如愿以尝”的意思;会写“予、宽、裕”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金吉娅的言行和心理。
3、通过研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引导学生感受富有爱心能给人带来真情和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你们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过年时,家家户户包饺子,贴春联,跟着爸爸妈妈走亲访友)
这是咱们中国人过年。外国人也过年,但他们过年的时间跟我们不一样,他们在每年的12月25日,过的是什么节?
对,他们把耶稣看作是圣人,耶稣诞生在12月25日,所以这一天叫“圣诞节”。
2、再过几天,12月25日就是圣诞节了。圣诞节到了,(点击课件)大街上摆放着圣诞树,树上挂着风铃,挂着礼品,让小朋友去摘。晚上小朋友睡了以后,圣诞老人会在他的枕边放个礼物。
3、圣诞节真是一个美好的节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个美丽的圣诞节的前夕,(板书课题:给予树)齐读课题。
4、读得很对,“给”字,今天我们知道了它的又一个读音,在课题中读“ji”,(出示“拼音”)再读一读课题。
(1)“给予”是什么意思呢?(2)“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呢? 在生活中,你给予过别人什么?或者别人给予过你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好好地读读课文。你觉得难读的词语和句子可以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课件出示生词)给予、担心、宽裕、猜测、仁爱、体贴、如愿以偿!、试探、甜蜜、提醒、兴高采烈、拥抱、Q
看谁能把这些生词读准,读好?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段
1、现在请一个同学读读第一自然段。
2、他读的很轻松,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一样开心。是谁呢?
3、(课件出示句子)妈妈此时的心情是——
她担心什么?多拿点钱呗!
师:由于特殊原因,金吉娅一家是由妈妈一人独自抚养五个孩子。可想而知,他们的生活——什么叫“宽裕”?
4、妈妈很辛苦,负担很重,可她还是尽了最大的努力攒了100美元,让孩子们去买礼物表达祝福,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指导生读好第一自然段)
过渡:圣诞前夕,妈妈将100美元平均分给5个孩子,把他们带到一个商场,大家分头去采购礼物,并约好两小时后一起回家。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2小时后,妈妈又见到了5个孩子,她发现了什么?
1、指读第3自然段。(1)、“金吉娅„„”什么叫“沉默不语”?她在想什么?(2)、“孩子们„„”猜猜他们都准备了些什么?(看样子,他们个个都是精心挑选礼物,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把自己最真诚的祝福送给亲人,从这儿,你又感受到什么?)
2、妈妈还发现了什么?她生气了,她在想„„
过渡:那到底金吉娅还有的钱到哪里去了呢?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生读。谁来说说发生了什么事?
“援助”是什么意思?“援助中心”是一个怎样的机构?(给别人提供帮助的地方。)
2、想一想,最需要我们援助的人有哪一些? 课文中需要帮助的小女孩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学生想象)
3、小女孩是多么需要人们的帮助啊!
我们不认识这个小女孩,不知道她长什么样,不知道她家里的情况,但是我们现在知道她一直盼望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一直盼望”是什么意思?她一直盼望洋娃娃干什么呢?拓展。(晚上,她盼望——;梦中,他盼望——;早晨,他盼望——。
从晚上到早上,从梦中到清醒的时候,小女孩每时每刻都在盼望有一个洋娃娃,这真是——一直盼望。
4、是啊,给予树上除了树叶还挂满了卡片,其中有一张卡片是这个小女孩的,卡片上写着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请写下来吧。
把你写的念给大家听听,看看能不能打动别人的心。
5、是呀,金吉娅仿佛真的看到了这些情景,她被小姑娘的心愿感动了。她会想些什么?(学生想象)
于是,金吉娅果断地作出了决定,买了洋娃娃,送到了援助中心。
6、品读“金吉娅的头低得很低很低,显然在为没能给我们买到象样的礼物而难过。”
7、原来,金吉娅对自己的家人是歉疚的,这更显现了她的善良,对家人的体贴。那么,孩子们,你认为金吉娅送给家人的就仅仅是棒棒糖吗?指名说。
8、此时此刻,面对这样懂事的孩子,妈妈哪里还会生气?(出示课件:我___极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填上一个表示心情的词,你会怎么填?
六、学习最后一段,升华情感
1、课件出示最后一段: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2、在这个圣诞节里,金吉娅给予别人的是什么?
3、妈妈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妈妈会怎么赞扬金吉娅?
4、其他孩子们刚才都兴高采烈,现在看到妈妈拥抱的是金吉娅,又赞扬她,想一想,其他孩子心里会想些什么?
5、这说明大家对“给予树”有了自己的理解。你能给“给予树”再起个名字吗?(愿望树;感情树;快乐树;爱心树;友谊树)
6、这样的一棵给予树应该种到每一个人的心中。请记住(出示名言:给予永远比索取愉快。——高尔基)
7、谁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今天,妈妈为什么开始担心,后来生气,最后又高兴了呢?
七、拓展延伸
圣诞节的晚上,这个小女孩收到了一个可爱的洋娃娃。
谁能说说小女孩此时的心情?“如愿以偿”?
让我们替她写几句感谢的话吧!
八、总结全文
小结:这个圣诞节真的很特别。在这样的一个特殊节日里,那个收到洋娃娃的小女孩那样开心,她实现了渴望拥有一个洋娃娃的愿望,感受到了来自一位陌生姐姐的爱心;对于金吉娅自己来说,她不仅与兄弟姐妹分享了礼物,分享了母爱,更重要的是她收获到了关爱他人后发自内心的满足和快乐,她的快乐是双倍的。这更值得我们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