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在分米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在实际测量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应用、体验探究的乐趣、体验数学的丰富多彩。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学习的习惯,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学具准备】学生直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谁来说一说,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哪几个长度单位?(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米,厘米,毫米)
请大家比划比划,这些长度单位大概有多长呀?想一想,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板书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设计意图:通过说一说比划唤起学生对已学的长度单位的回忆,架起学习新知识的桥梁,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为新知学习作好铺垫。】
同学们学的真棒,出示情境图。我们学校马上要校庆了,学校很多东西都焕然一新,工人师傅打算把我们的课桌也换一换。
二、探索体验,获取新知。
1、出示情境图。
提问:做好一张桌子工人需要知道桌子的什么?
生1:桌子的长,生2:桌子的宽,……
师:你们能帮帮他吗?请同学们拿出直尺来先测量出桌子的长。
【设计意图:通过贴近学生身边的事物以及学生动手操作活动,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同学们真聪明,虽然自己手里的尺子不够长,却想到了这么多不同的方法来测量课桌的长。你们可真会动脑筋。
2、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刚才有的同学以10厘米为一段来测量课桌的长,10厘米的这一段就是“1分米”!课件出示1分米的长。再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板出:1分米=10厘米)
3、游戏感受1分米的长度
a、在尺子上找到1分米,并用手比划1分米的长度。
b、用手比划1分米的长度,同桌互量,比一比谁比划的比较准。(汇报要求说:比1分米多几厘米或者少几厘米。)
c、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找一找在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师总结: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大约是1分米的物体,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课件出示一组生活中接近1分米的物体。
3、认识几分米
(1)、在尺子上找几分米。
你能在你的尺子上找到2分米,3分米吗?出示实物米尺。
(2)、在尺子上找2分米,3分米,并课件展示让学生认识几分米。
(3)、估计并测量桌子的宽。思考:1米等于多少分米?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活动,从学生先测量1分米,估计1分米再回来测量1分米,以及找生活中接近1分米的物体让学生充分感受1分米的长度。】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下面我们来做几个闯关练习。
1、小试身手。
填上合适的单位。
(1)杯子的高约为1()
(2)跳绳的长约2()
(3)尺子的厚度约1()
(4)小明的身高为134()
(5)旗杆高15()
(6)粉笔盒的高约1()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天合适的单位名称,增强了学生对分米这个长度单位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2、过关斩将。
a、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大约9分米()
(2)一张床长5分米()
(3)爸爸走一步大约30分米()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设计意图:学习了长度单位,但是能正确的运用长度单位是学生难掌握的,通过本题的练习,使学生在辨析中掌握知识,在辨析中增长能力。】
b、填空:
6米=()厘米 4米=()分米
10米=()分米 30厘米=()分米
70分米=()米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各个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的掌握,也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挑战极限
1米-2分米=()分米 1分米-3厘米=()厘米
37分米-17分米=()分米=()米 14厘米+26厘米=()分米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活动,从学生先测量1分米,估计1分米再回来测量1分米,以及找生活中接近1分米的物体让学生充分感受1分米的长度。】
4、实际应用
用一根长2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四根,用来做凳腿,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
【设计意图:课堂上应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在课堂上不同的人在课堂上有不同的收获,本题是让学生能根据题中的条件,灵活的解决问题。】
四、课后总结,升华提高。
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说说你有什么办法来区分它们?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谈收获,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板书设计:
认识分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厘米
1分米
1米
第二篇:《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知道1分米有多长。认识米与分米、分米与厘米的关系。知道1米=10分米,1米=10分米=100厘米。
过程与方法:经历小组合作、交流探索出米、分米与厘米的关系的过程。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与同学合作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与同伴解决问题的经验。激发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认识米与分米、分米与厘米的关系。知道1米=10分米,1米=10分米=100厘米。
教学难点:认识米与分米、分米与厘米的关系。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回忆之前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通过回忆厘米和米的相关知识,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后说:这根线绳用什么长度单位表示呢? 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分米”。(板书课题)引出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分米”。分米也可以用dm表示。
板书:分米(dm)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认识分米。
让学生拿出事先让学生们准备好的彩带,小组为学习单位,用我们知道的测量方法去测量手中的彩带长度。小组交流过后,派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测量方法。老师及时表扬与鼓励。
2、认识1分米的实际长度。
(1)请大家拿出你们准备好的尺子,1厘米1厘米地数,数到10厘米,看看10厘米有多长。用手比一比。这10厘米就是新的长度单位“1分米”。
观察直尺上的一分米的长度你能知道什么?小组讨论,派小组代表上台演示。1分米就是10厘米。
教师板书:1分米=10厘米 或 1dm=10cm 学生齐读两遍。
(2)学生伸出手比一比1分米的长度,感受1分米的实际长度,用尺子量一量你的手腕到指尖大约有多长?
现在我们大家来在教室里找一找,看一看,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闭上眼睛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纸条,量出1分米、2分米、3分米的长度给同桌看,互相验证一下是否准确。
3、认识米与分米的关系。
(1)我们再来数数,米尺上有多少个1分米。
师:1米和1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操作,得出1米里有10个1分米。板书: 1米=10分米
(2)请学生想想,已经学会了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小组讨论得出: 1米=10分米=100厘米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50分米=()米 100厘米=()分米=()米
3米=()分米 40厘米=()分米
2、完成练一练的2题。
四、课堂小结
学生已经能够初步了解分米,并能够了解到大概有多长,而且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还能进行正确的单位换算。
五、布置作业
课时练P5习题
板书设计:
分米的认识
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是分米。分米也可以用dm表示
1分米=10厘米 或 1dm=10cm
1米=10分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
课堂反思
新课改下,更加注重的是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参与度,把课堂还给学生,以此打造高效课堂。《分米的认识》这节课是通过学生实际测量、动手操作引出,向学生渗透分米也是从实践中产生的,让学生直观认识分米,建立分米的长度观念。在这节课中,通过动手操作来感受1分米=10厘米,小组合作交流推理得出1米=10分米,同时,为了能让学生充分感受1厘米、1分米、1米他们的长度观念,用手势分别进行了表示。在练习中学生能够根据这些表象的认识迅速的判断出物体长度所用的单位。但在后面的练习中,有部分学生对这些进率混淆了,看来需要多练习了。
因为自己还是一名新教师,并且准备也有不足的地方。反思这一过程,我认为这堂课还有欠缺的地方。第一、语言不够简单明了。因为毕竟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这就需要我在讲课时多选取他们熟悉且听懂的语言讲授。第二、学生学习了米、分米、厘米长度单位后,学生头脑中有了长度单位的表象,可有时会与实物对不上号。这就需要我在讲课时重点强调并且会有一部分同学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长度单位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可以让学生通过摸摸、找找、量量等方式去巩固长度的理解。第三、课堂板书滞后,时效性不大,以后要做到及时板书,提高板书的作用,真正的做到板书和多媒体结合,提高课堂效率。
第三篇: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测量》第二课时有关内容。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解了米、厘米和毫米等长度单位。初步掌握了用尺子度量的方法。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估测、测量等活动,体会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2.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细心认真的好习惯,体验观察、比较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到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难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米尺。教学过程:
热身:谈话交流对喜羊羊和美羊羊认识。分组比赛。(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用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导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一、复习巩固: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长度单位家族中的新朋友——毫米。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过哪几个长度单位?
(1)请你用手势表示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呢?1毫米呢?我们在实际的测量当中,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2)考一考。(多媒体课件出示)
橡皮的长大约是5()教室长约8()„„ 1米=()厘米 30毫米=()厘米 „„
(设计意图:复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让学生用比划的方法加深对1米和1厘米的理解,较好地巩固了这两个长度单位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的表象。)2.测量课桌的长度。
复习测量方法。如果测量出我们所使用的课桌的长度是多少,你认为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呢?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
好,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的测量,看一看哪个小组量的又快又准。
(2)汇报方法: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测量的情况?(3)比较测量方法。3.引入并板书课题。
刚才我们所说的10厘米有一个新的长度单位,也就是1分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分米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测量中引起认知上的冲突,就产生了创造新的长度单位的欲望,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探究新知: 1.教学1分米=10厘米。
认一认:看自己的尺子,指出10厘米的长度。
我们也可以说成是1分米。(课件出示1分米放大图,同时板书:1分米=10厘米)课桌的长度里面有几个整10厘米?所以课桌的长度是多少? 用手势比划一分米的长度。2.教学1米=10分米。
我们已经知道了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那么,分米和米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猜一猜。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下研究验证,可以借助于米尺,也可以进行计算。(学生研究米与分米的关系。)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自己的想法?
如果给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排队的话,分米应该在什么位置?(在米的后面,在厘米的前面)(设计意图:通过猜想验证、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发现分米和米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1)观察直尺上1分米的长度,然后试将大拇指和食指叉开成1分米。再用直尺量一量是否准确。同桌互相看1分米大拇指和食指叉开的大小。(反复两次)
(2)画一画。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1分米的大概长度,请同学们拿出铅笔、尺子和练习本,用尺子上没有厘米刻度的那一边,在练习本上画出1分米。画完后,再用直尺量一量,看你画的准不准。
(3)找一找,在我们的周围,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学生思考后汇报:一根粉笔的长度;一段铅笔的长度;钢笔的长度等)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找物品,进一步巩固对毫米正确表象的认识,加强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4.想一想:
看5角硬币图片,想2厘米=()毫米。看课桌高度图片,想80厘米=()分米。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训练反馈:
下面,又到了我们摘取智慧星的时间了。要想摘取最多的星星,就要积极动脑,大胆发言。准备好了吗?好,现在就进入我们今天的摘星大比拼!
1.算一算。2.选一选。
3.填一填。请你将“分米”“毫米”“米”和“厘米”送回自己的家中。
4.判一判。5.比一比。
(设计意图:用竞赛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数学学习的挑战性,让数学练习也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总结拓展:
到今天为止,我们学习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这几个长度单位中,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多少?(都是10)你有什么办法来区分它们?(在这些长度单位中,米是最大的,依次是分米、厘米和毫米)那么,有没有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了呢?在什么时候能用到呢?它和米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下节课我们再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节课知识的梳理,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的认识逐步完整,形成了明确的知识体系。)
板书设计:
分米的认识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米 →分米→厘米→毫米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分米的认识》
西固一校
张成强
第四篇: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海港区杜庄学区第一小学 蔡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经历“1分米”长度的表象形成过程,建立“分米”的清晰表象,通过估、测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实践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教学重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教学难点:掌握用分米量的方法,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教学准备:课件、直尺、米尺、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我校的一张光荣榜(课件出示),上面张贴的都是我们学校表现优秀的学生照片,只要你们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也会上光荣榜的。
学校准备重新设计一张光荣榜,正在招聘设计师呢,我们快去看看吧!(课件出示)学生读后,师问:谁来说说光荣榜和奖状的设计
要求里面出现了哪些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指名回答后,师板书:米、厘米、毫米
哪个长度单位是我们没有学过的?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对了,分米是我们没有学过的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教师边说边板书:分米的认识,分米用字母dm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求知欲望。)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认识分米,建立“分米”的长度表象
1、问题导学
谈话:你想知道关于分米的哪些知识?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①1分米有多长?
②分米和厘米有什么关系? ③分米和米又有什么关系?
2、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带着黑板上的这些问题自学课本第23页例题2,看哪些同学通过看书自学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自学以后有成果的可以和小组内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分享。问题没有弄清楚的,要请求同学给予帮助。
3、展示交流
通过自学和讨论,同学们的表情、动作已经告诉了我,绝大多数同学都有了满意的答案。现在就请小组代表展示你们自主学习的成果,比一比,看哪位同学的展示最精彩!①指一指
请一名学生到讲台前在老师的米尺上指出1分米有多长?其他学生认真看。预设:生1:从0厘米一下子指到10厘米,这之间的长度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生2:从0厘米开始数到1厘米、2厘米、一直数到10厘米,10厘米就是1分米;
生3:„„
(黑板上贴出1分米长的纸条,纸条下面写:1分米=10厘米)②找一找 请小朋友拿出自己准备的直尺,找到1分米的长度。(从0刻度开始数到10厘米,这一段长度就是1分米。)
③比一比
1分米有多长?请你用手势对准直尺上的1分米比一比?你是怎样比的? 预设:生1:我用右手的大拇指对准0厘米,食指对准10厘米,这一段的长度是1分米;
生2:我用左手手掌对准0厘米,右手手掌对准10厘米,这一段的长度是1分米。
④记一记
同学们,刚才,我们在直尺上找到了1分米的长度,想办法用手势表示了1分米的长度,现在,让我们比一比:看哪些同学真的记住了1分米的长度,闭着眼睛都能表示1分米的长度。不会用手势表示1分米长度的同学再在直尺上比一下,记忆一下,力求准确的记忆在大脑里。
⑤试一试
会用手势表示1分米长度的同学,请用手势比出1分米的长度,保持这个手势不动,我来用直尺量一量,看看谁是“记忆大王”。记忆的最准确。
其他同学用直尺上的1分米比一比,看你比出的1分米是否准确。点名汇报,其他学生认真观察后进行点评。
⑥找一找(寻找生活模型,建立“1分米”的表象。)刚才,我们很多同学都能用手势准确的表示1分米的长度,你们真是了不起!现在,再请大家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学生回答后,教师再补充举例。
⑦画一画
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看看谁画的又快又对 ⑧估一估、量一量。a、估一估、量一量正方形纸片的边长。
学生自己先估出手中正方形的边长,再动手测量,然后教师点名汇报:说说你是怎样估出正方形的边长的,测量的结果是多少?根据
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估一估正方形的边长的方法都很好,测量出的正方形的边长有的比1分米少一点,有的比1分米多一点,我们都可以把它们估成1分米,因为我们在估计的时候会有误差。b、估一估数学课本封面的宽大约是多少分米?再量一量。C、估一估课桌的长、宽,大约各是多少分米?再量一量。⑨想一想、说一说
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1米等于多少分米? 策略一:观察米尺 策略二:用分米测量彩带 策略三:逻辑推理(板书:1米=10分米)⑩知识梳理。
小结: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认识了四种长度单位,你知道它们之间各有什么关系吗?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a、你有什么发现?在学生回答后,师归纳:我们目前已经学过的四个长度单位,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b、请你和同桌说说:生活中在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时,什么时候应该用到米、分米、厘米或毫米?
C.观看微课,帮助记忆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我让学生经历了“指一指”、“认一认”、“找一找”、“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自己观察,和小组同学探究后找出1分米的长度,它和10厘米,和1米之间的关系等。估计、测量物体的长度,是我们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我让学生先估计、再动手测量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不仅深化了学生对1分米的记忆,而且形成了一种持久的印象。通过梳理学过的四种长度单位,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便于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知识有系统的认识。)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详见课件)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延伸,应用知识(课外制作一张奖状)
第五篇:《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第4页例
2、做一做、练习一第4题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毫米、米和厘米这三个长度单位,本节是在此基础上认识分米。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通过安排大量的实践活动,运用量一量、画一画、数一数、比划比划等方式,使学生充分经历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过程,从而学习长度单位分米,让他们感到分米的产生是日常测量的需要,初步建立起分米的表象。重视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教材中所用物品均来自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用品,使学生感到亲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分米的必要性。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材分析]
“分米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学期关于长度单位的一个知识点。学生已经学习过米、厘米和毫米,对于分米由于实际生活中应用得少,学生接触的也不多,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充分做好各种准备,以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的估计、测量、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知道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会选择分米做单位进行测量,了解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2在测量的过程中理解单位的实际意义,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或语言表达。
3在实际测量中,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4在测量等活动中,让学生主动求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并在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难点]
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一套、米尺图、彩带、小卷尺、练习纸。
2学具:直尺、吸管、彩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个长度单位家族中的新朋友——毫米。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过哪几个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其中最大的长度单位是什么?(米)请你用手势表示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最小的长度单位呢?(毫米)请你用手势表示一下1毫米大约有多长?那1厘米呢?
二、探究新知
测量桌的长度
如果老师让你估计出我们所使用的桌的长度是多少,你认为它的长度是多少?你认为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呢?(厘米)为什么不选择米为单位呢?(因为桌子的长度不够1米)为什么不选择毫米为单位呢?(因为毫米的单位比较小,测量出来的数会比较大)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直尺进行实际的测量,要求:四人小组试着用厘米作单位量一量桌面的长是多少?并思考:是怎样测量的?
(学生活动)
(2)汇报方法
让个别小组代表汇报测量的情况。(我们是这样测量的:用直尺的最大刻度为一段连续量,最后求出桌子的长是9厘米;我们组是这样测量的:用10厘米的长度为一段连续量,一共有个10厘米,还多出9厘米,最后求出桌子的长是9厘米……)
(3)比较测量方法
引导学生比较刚才测量的三种方法,说出哪种方法比较好?(第三种方法)为什么?
(因为它是以10厘米为一段进行测量的,又好记又好算,不容易出现错误。而第一种方法里,直尺的最大刻度有的是1厘米,有的是20厘米,有的是2厘米,这样在计算的时候容易出现错误。)
(4)引入并板书题。
用10厘米来测量很方便,其实它还有1个新的名称叫分米(板书题)。
2教学1分米有多长
(1)想一想,1分米里有几个1厘米?(10厘米)10个1厘米,就是10厘米,也可以说成是1分米。
(2)从1厘米到多少厘米的一段是1分米呢?(11厘米),从哪里到哪里又是1分米呢?(出示1分米放大图,同时板书:1分米=10厘米)桌的长度里面有几个整10厘米?(个)这个10厘米是几分米?(是分米)还剩下几厘米?(9厘米)所以我们说,桌的长度是分米9厘米。(完成做一做)
3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1)观察直尺上1分米的长度,然后试将大拇指和食指叉开成1分米。再用直尺量一量是否准确。同桌互相看1分米大拇指和食指叉开的大小。(反复两次)
(2)画一画
我们已经知道了1分米的大概长度,请同学们用尺子上在练习本上画出1分米的线段。画完后,同桌交换用直尺量一量,看你画得准不准。
(3)想一想,在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学生思考后汇报:一根粉笔的长度;一段铅笔的长度;吸管的长度等)老师介绍身边一些长度大约是1分米的物体。
4教学1米=10分米。
(1)我们已经知道了1分米=10厘米,那么1米有几个1分米。(让学生思考猜测)请同桌两人观察软尺,数一数1米有几个1分米。
(2)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自己的想法?(学生汇报:我们小组观察了米尺,我们知道了1分米=10厘米,就以10厘米为单位,一段一段地数,一共有10段,也就是10分米,所以1米=10分米)
(3)如果给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排队的话,分米应该在什么位置?(在米的后面,在厘米的前面)
三、训练反馈
下面,又到了我们摘取智慧星的时间了。要想摘取最多的星星,就要积极动脑,大胆发言。进入摘星大比拼。
填空。(练习纸)
厘米=()毫米
2厘米=()毫米
分米=()厘米
30厘米=()分米
米=()分米
60分米=()米
2算一算
米- 2分米=()分米
4厘米+26厘米=()分米
其中第四题和第五题要求学生说出为什么
3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或数。(练习纸)
粉笔盒的高约1。
光盘的厚大约
毫米。
电线杆高。
乒乓球台高约7。
一间教室高3。
一本书的宽14。
4判断
(1)儿童游泳池水深7毫米。
(2)桌高60米。
(3)一分硬币厚约1毫米。
(4)一支钢笔长约9厘米。
(做完后集体订正)你做对了几道题,就为自己加上几颗智慧星。
蓝猫日记
四、总结拓展
到今天为止,我们学习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这几个长度单位中,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多少?(都是10)你有什么办法来区分它们?(在这些长度单位中,米是最大的,依次是分米、厘米和毫米)那么,有没有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了呢?在什么时候能用到呢?它和米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下节我们再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设计]
分
米
的 认
识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分米=10厘米
米=10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