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白鹅片段教学设计
白鹅片段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白鹅片段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入课
1、老师说话:大家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准备做学习之事。不过,课前我想先检测一下大家的听记能力。好,到现在为止,老师共说了几句话?
2、帮学生梳理,回顾所说的话(包括标点符号),同时告诉学生:如果把这三个句子(板书)组合在一起,则就可以组成一个段落(板书)但是这些句子的组合是有秘密的。(板书组合之秘)
3、入课:有什么秘密?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学生独学
1、出示独学学习指南
(1)学习题的给定:
A题(5分):鹅的叫声(第3自然段)
B题(5分):鹅的步态(第4自然段)
C题(10分):鹅的吃饭(5、6、7自然段)
(2)学习指南(要求学生自行咬读)
①在以上三题中,请自选一题独自学习。
②找到对应的段落后,边读书边做学习卡上的作业题。
2、学习独自学习
三、小组学习
1、出示学习指南,并请学生自己阅读
①请就近找到同类(如:A类找A类)选题的人,组成学习小组(人数:2-4人)
②在学习小组内轮流修补他人做的题。
③做完后,推举1人。并请小组选定人后,集体给他出主意,帮他修补。(可要认真啰:若推举的人能得奖分,小组人员同得。)
2、小组学习
四、班级交流会
1、交流指南:
①小组自愿展示。
②请展示人按“报幕”-“讲述”-“道谢”程序做。
2、班级交流会。请学生及时评分,老师可及时鼓励。
五、课堂小结
老师说话:段落句子组合之秘:同类归框。并画图演示。
附:学习卡
A题(5分):鹅的叫声高傲(第3自然段)
1、第一句:提示语是:()提示鹅叫声的特点是:()
2、第二句:说鹅常做的事是:()
3、第三句:作者看到的事实是:生客来时,鹅(),篱笆外有人时,鹅()
把上搜索的信息填入下图(括号里填提示语句中的内容,方框里填2、3句中的内容。注意:所填的力争简洁)
1、看了以上的图,我想到:“提示语”句有点像()第2、3句有点像()
2、哦,我终于发现了:写提示语的句子,在段落中的作用是()而其它句子的作用是()
B题(5分):鹅的步态高傲(第4自然段)
1、第一句:提示语是:()提示鹅步态的特点是:()
2、第二句先写鸭的步态是:()再写鹅的步态是:()这是将鹅与鸭进行()说明鹅的步态()
3、第三句说鹅高傲得见了人也()
把上搜索的信息填入下图(括号里填提示语句中的内容,方框里填2、3句中的内容。注意:所填的力争简洁)
1、看了以上的图,我想到:提示语句有点像()第2、3句有点像()
2、哦,我终于发现了:写提示语的句子,在段落中的作用是()而其它的.句子的作用是()
C题(10分):鹅的吃饭高傲(5、6、7自然段)
1、在第五自然段中,提示语是:()说鹅的吃饭()
2、在这一段中,还写到了鹅吃饭有讲求:()
①一日三餐,且需要三样东西:()
②吃法是:先()再()后()
③鹅在吃饭、吃水、吃草时,需要来回走动,但来去间鹅总是()
3、在第六自然段中,说了鹅吃饭必须()原因是()。鹅见狗偷吃,发现后()。尽管如此,鹅依然()。若是饭罐空了,鹅似乎还()。
4、在第七自然段中,交待虽然伺候人想办法把饭罐和水盒放在一起,但鹅还是()。因此,在作者眼里鹅真是()
把以上搜索的信息填入下图(括号里填提示语句中的内容,方框里填5、6、7段落中的内容。注意:所填的力争简洁)
1、看了以上的图,我想到:提示语句有点像()第5段中其它语句,以及第6、7段的一些句子有点像()
2、哦,我终于发现了:写提示语的句子,在这几个段落中的作用是()而其它句子或段落的作用是()
第二篇:白鹅片段教学
白鹅
雨花区曹家坡小学
王丹萍
主题说明: 作者通过这篇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一只性格高傲的白鹅,从刚抱回家的姿态开始,就给人留下了这一印象。继而作者又通过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细致刻画了这一特征。作者语言幽默、诙谐,极富情趣,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鉴于对“披文得意”“缘意学文”的思考,坚持小学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我将以求真、求实、倡简为目标,在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努力实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对话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读中感悟鹅的步态的从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教师激趣导入,营造学习氛围,引入课文学习
2.板书课题,说写“鹅”字。
3.齐读课题,提出阅读思考。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3.检查读书情况。根据学生情况,教师适时点拨指导识字,学词,读句,并渗透学法指导,以达到读通课文的目的。
三、再读课文,披文入情。
1.学生默读课文,师生交流读书体会。
2.引出“高傲”并板书。
3.明确“高傲”表现在那些方面。读书交流。
4.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读中感悟。
四.细读课文
出示重点句子”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1.学生初读
2.出示净角出场视频,学生感受并说说看了净角出场后的认识 3.带着净角出场的感觉读读这句话 4.可以加上手势来读读, 指导情感朗读,读出情趣。
出示句子” 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 1.学生初读
2.生活情感体验,怎么样才是急促,并读出来 3.鹅与鸭进行比较,读出他们两种不同的步调 4.请学生个别读,齐读,师进行评价及指导
五.总结
第三篇:白鹅教学设计
个人练课材料
13《白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台口小学 王照奎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2、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
3、体会作者运用的表达方法来表现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预学
1、经典诵读(柳钰莹)——课件展示
(1)《咏鹅 》(2)《题西林壁》(3)《游山西村》
2、谈话。诗人笔下的山奇妙,诗人笔下的人厚道,诗人笔下的鹅更了不起。下面我们就走进大作家丰子恺《白鹅》这篇课文吧!3.简介作者丰子恺。
二、评学
1、自学提示
(一):(1)快速通读课文,注意读准文中生字、词语的音;(2)把读会的地方与同学交流交流;(3))不会的地方提出来与同学讨论讨论。
2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课件展示生字词)读读,记记,说说。强调读准“颈、吭、倘、供”的字音和“看守、净角、譬如、窥伺、侍候、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倘若、供养不周”等词语,特别注意翘舌音、多音字的读音。(自我剖析:字词是构建语文大厦的基石。四年级的阅读课,识字教学也不能放松。)
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看图并结合课文说说这只鹅给你留下的整体印象。文中哪个词用的好,哪个句子写的好,哪句话是作者的感受?
小组交流:(指名或自由说)伸长头颈
结合板书: 姿态
左顾右盼
4.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它与第一自然段的联系。
4.老师这里也有几句话(课件展示第有关话语),我们一起来读读,说说吧!
5.读中讨论:
(1)我抱着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里。(句中的大鸟为什么用引号?哪个字表现了作者对这白鹅的喜欢?)
(2)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句中的哪个词表现了作者对这白鹅赞美?)交流后板书: 高傲
(3)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是顺着上面哪句话来写的?有提到了下面要写到什么内容?)读文中的提示语,讨论交流结合并板书:叫声 步态 吃相
6.自读文中的提示语,说说这句话在文中起到的作用。
(自我剖析: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感知文本中的白鹅形象。以“怎么写”为着眼点,引导从课文的中心句、过渡段总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表达顺序。)
三、互学
1.老师小结:整篇课文都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来写。第二自然段也很重要,它不仅连接第一段的内容,还告诉我们后面几个自然段分别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几方面写出了鹅高傲的特点。下面我们围绕学习提示来分组学习3、4自然段。
2.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二):(1)课文是怎样把白鹅叫声的特点写具体的呢?找出重点词句在小组内交流。(2课文又是怎样把鹅的步态特点写具体的呢?找出重点词句在小组内交流。)
3交流汇报
(一):从“养鹅等于养狗”看出作者认为鹅很忠诚,能看守门户;从“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等词句看出鹅对陌生人敢厉声呵斥,非常勇敢、非常尽职。
相机板书:(1)严肃郑重 厉声叫嚣 引吭大叫
(2)忠诚 尽职 勇敢
4.交流汇报
(二)写鹅的步态作者把它与什么相比较?又把鹅走路的样子比作了什么? 相机板书:(1)步调从容 大模大样(2)稳重 胆大
5、老师小结:读书,不但要从字面上理解,还要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字里行间包含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写白鹅高傲,叫声很凶,走路稳重,实际是在赞扬它的忠诚、尽职、勇敢、稳重。胆大。这就是作者所用到的写作方法,我们慢慢来学吧!关于鹅的吃相作者写的更详细,更具体,下节课我们再去共同学习吧!
6、学生自我总结,说说这节学习收获和快乐。
四、当堂检测。(见检测题)
1、读拼音,写词语。
yán lì shì hòu jīnɡ jù wǎn cān tǎnɡ ruò
()()
()()()
2、比一比,组词语。
颈()厉()剧()尚()侍()饮()领()历()据()倘()待()吹()
3、补充词语。
局()不安
()不相让
()长而去
不()其烦 步()急()从()不()大()大()自()自()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1)鹅的高傲主要表现在()、()和()上。(2)描写鹅叫声的词语有()。(3)描写鹅步态的词语有()。板书设计:
伸长头颈
姿态
左顾右盼
忠诚
严肃郑重
尽职 高傲
叫声
厉声叫嚣
勇敢
引吭大叫
稳重
步调从容
胆大
步态
大模大样
三眼一板
吃相
一丝不苟
第四篇:《白鹅》教学设计
《白鹅》教学设计
知识能力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京剧、倘若、侍侯、脾气、邻近”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过程与方法:
1.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通过朗读、感悟讨论、交流、读懂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三分钟说话:有关动物的片段。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猜个谜语好吗?多媒体课件出示: 猜谜语
头戴红顶帽,身穿白布袄。走路像摇船,说话像驴叫。打一动物()
师: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到乡下,看看真正的白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把鹅请出来吧!(播放乡下白鹅的视频)
你能用哪些词语或句子形容视频中的这些白鹅?(生交流,老师相机点评、引导)
2、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描述得真好!著名作家丰子恺把自己家的鹅画了下来,出示课件白鹅图片。丰老先生笔下的白鹅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走进丰子恺先生的《白鹅》。板书课题:白鹅
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认识一下丰子恺老先生吧 简介作者丰子恺。(出示课件3)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范读,注意预习时难读的字音。(课件出示范文朗读)2.再读文,把画住的词语多读几遍。3.课件出示词语,读生字、新词: 4.学生自由读、开火车领读。
强调读准“颈、吭、倘、供”的字音和“看守、净角、譬如、窥伺、侍候、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倘若、供养不周”等词语,注意翘舌音、多音字的读音。
5.知道什么是“净角”吗?(出示课件5 “净角”脸谱图像。)
“角”是多音字,在“角色”中读“jué”,而不是“jiǎo”。
6.自由大声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鹅? 7.开火车读文。
三、整体感知,自读自悟
1.交流:(出示课件6)
提问:文章写白鹅哪些方面的内容?
(明确:从鹅的形状、叫声、步态、吃饭、贡献等方面来写。)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用课文中的词概括。
2.填空: 这是一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白鹅。
(高傲、傲慢、从容不迫、一丝不苟、架子十足、有着老爷脾气、需要人侍侯……)3.你从哪里知道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 引导学生找相关段落,并完成如下板书: 姿态:左顾右盼 叫声:引吭大叫 步态:从容不迫 吃相:架子十足
四、初识“高傲”
1.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你从哪里看出白鹅的“高傲” 2.品词:伸长头颈,左顾右盼。
3.表情朗读: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五、自读自悟
1.自读课文,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2.把自己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把感受和体会批注在旁边。
六、写字
课件出示本课两难写字:蹲、餐
1.认读、组词并说话
2.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观察字形、占格 3.看范写,学生书空
第五篇:白鹅教学设计
13、《白鹅》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体会动物的有趣、可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在学生自读自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说一说:读了课文,这只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交流的时候,要引导他们结合有关语句概括出鹅的特点,并重点体会“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一句,体会作者先总写后分述的写作方法。教学时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读的主旋律是鹅的“高傲”。它的高傲不令人生厌,而是引人发笑、饶有风趣,因此,朗读的情感基调是趣味性,要读得妙趣横生才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学习作者运用对比、反语进行写作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积累好词佳句。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2、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提问学生家里是否养过小动物,有没有留心观察过它们。(请两三位同学站起来给大家说说)。提示学生说出“鹅”,问问学生对鹅的了解有多少。(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师谈话过渡新知。
3、板书课题,生读,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检查预习情况;
2、不同形式读,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读课文,逐段读,注意咬字清晰,读得通顺。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鹅?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读完课文,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或者以前学过的词语来形容文中的白鹅。
3、课文中有哪些词语是描写白鹅高傲的?让学生找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自己读一读,随机板书。
四、学会品读句,领会白鹅高傲的含义
1、让学生找一找课文中描写白鹅姿态的词语和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设计意图: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2、学生找一找课文中描写白鹅姿态的词语和句子,说说它们的意思。(设计意图:从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词中体会白鹅的高傲。),3、抓住对比的手法进行教学 问题:狗的狂吠是怎样的?在这里写的是白鹅的叫声,为什么又写狗的狂吠呢? 学生思考:则是怎样的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设计意图:加深对对比写作方法的理解。体会白鹅的高傲。)
提问:通过这样的比较,你对这只白鹅是否有了新的认识?(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一只尽职、勇敢的白鹅)作者喜欢这只白鹅吗?
(设计意图:留下悬念,维持学生的兴趣,下节课再来讨论)
五、巩固生字词
1、再次出示生字卡片,注意区分多音字和形近字
2、学生找出易读错或写错的生字,说说怎样记忆方法。
六、作业设计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2、熟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读给爸妈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学生齐读生字,教师纠正读音;
开火车读、分小组读、指名读,从多方面检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提问。
2、课文主要是通过哪些方面来表现白鹅的高傲的呢?(生答师板书:姿态、叫声、步态、吃相)
3、继续学习课文内容
二、学会品词品句,再识高傲
1、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要求:边读边用横线划出本段描写白鹅步态高傲的词语或者句子,自己读一读。
2、请找到的同学说一说,并谈谈自己对这个词语或句子的理解。
3、抓住本段的过渡句进行教学——“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4、把握对比的写作手法进行教学
问题:本段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它的妙处在哪里?(对比手法,更加突出白鹅步态的高傲)
三、再读课文,深入学习白鹅的吃相部分(课文5-7段)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鹅的吃相怎么样?它需要的食料有哪些?
2、用横线划出描写白鹅吃相的词语,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白鹅吃相的句子。仔细品读,理解词语或句子的意思
3、深入理解课文,学生回答问题 ①鹅的食料有哪些?
②这么多食料,它是怎么吃的? 请用这个关联词语造句——“先···再···然后”说说这组关联词语的作用(是白鹅的吃饭的一系列动作更加连贯,更加形象)③“奢侈”是什么意思?(花费大量的钱财追求过分的享受)这里说这只白鹅的食料并不奢侈,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这只白鹅具有怎样的品质?(朴实)作者喜爱这只白鹅吗?
④课文中用了那些词语来形容白鹅的吃相? ⑤鹅的吃相好笑在哪里?请在课文中找一找。
鹅在吃饭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狗来偷食)请学生来扮演偷食的狗和生气的鹅老爷。抓住“鹅老爷”一词,作者为何这样称呼?作者对这只白鹅有着怎样的感情?
四、把握情感主线,贯通课文
把握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根据板书,回顾课文。
四、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观察一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仿照本文写一写。
五、板书设计
叫声
厉声叫嚣
13、白鹅
高傲的动物
步态
步态从容
大模大样
吃相
三板一眼
一丝不苟
架子十足
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感到因学生较多,没有使每一位同学都有表现的机会。课文读的少一些。在指导读中还有所不够。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方面,我没有起到示范作用,在品词品句方面还欠扎实,有待改进。
虽然我在课前预想达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效果,我也努力想达成心中想的教学效果,可上完了这堂课,自己认真反思,才发现问题不少:一方面可能太想把课上得实在,另一方面,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没有更深入地对文本进行更深刻的对话,从而使得自己对教学未能形成一个更清晰、明确的把握,当瞬息万变的课堂呈现在眼前的时候不能灵活引导,智慧处理;再一个就是师生的朗读水平较差。并没有读出“好一个高傲的动物!”的感情,有些句子的朗读还有所欠缺,要更进一步练习朗诵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