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 圆的周长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2020-12-01 02:40: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六年级数学上册 圆的周长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年级数学上册 圆的周长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上册

圆的周长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深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圆周长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2.使学生经历操作、探究、猜想等学习活动,体验转化、归纳的数学思想,提升数学思维的水平,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圆周率的探究。

课件。

教学过程

师:老师家的菜板有点开裂,你有好办法吗?(课件出示情境图。)

生:给它加一个箍。

师:在它的边缘箍上一圈铁皮是个好办法,那么需要多长的铁皮呢?

师:求铁皮的长度,就是求圆的什么?

生:求铁皮的长度,也就是求圆的周长。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生:圆一周的长度叫圆的周长。

师:圆的周长与我们之前学习过的图形的周长有什么区别?

生:以前我们研究的图形都是由直线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

师: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呢?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1.探讨设计方案。

(1)如何化曲为直?

师:圆是曲线图形,尺子是直的,怎么办?(滚一滚,绕一绕……)

(2)如何减少误差?

师:测量结果可能不准确,有什么办法尽量准确一点呢?

生:多量几次,选出现次数量多的数据。

师:除不尽怎么办?(用分数表示,取近似数。)

师:一般保留两位小数,比较方便。

2.操作获取数据。

小组合作测量数据,计算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物品名称

周长

直径

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小组汇报,教师直接将结果输入电脑。

师:为什么测量计算的结果不相同?

生1:测量有误差,绳子绕的松紧程度不同。

生2:尺子不够精确,不到一毫米的只能估计。

师:是不是尺子再精确一点,测量结果就准确无误?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有没有唯一的得数?

3.概括小结。

(1)圆周率的意义及读写。(课件出示内容。)

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5…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只取它的近似值,例如π≈3.14。

(2)概括周长计算公式。

(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就有C=πd或C=2πr。)

4.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64页例1。

学生尝试解答,规范书写。

C=2πr

2×3.14×33=207.24(cm)≈2(m)

1000÷2=500(圈)

答:这辆自行车轮子转1圈,大约可以走2

m。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轮子大约转了500圈。

1.教材第64页“做一做”第1题。(指名学生板演。)

2×3.14×3=18.84(cm);3.14×6=18.84(cm);2×3.14×5=31.4(cm)。

2.教材第65页“练习十四”第1、3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集体订正。)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介绍中国古代对圆周率的研究及伟大成就。

教学反思

本课直接呈现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直观感悟什么是圆的周长进而引导学生展开猜测,确定研究方向。圆与学生以前学习的图形有本质的区别——它是曲线图形。如何化曲为直?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或预习知道用滚或绕的方法可以解决度量的问题。但对于如何提高准确性,遇到除不尽的问题怎么办的问题。教师应让学生畅所欲言,只有让他们理解测量的局限性,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下载六年级数学上册 圆的周长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年级数学上册 圆的周长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年级数学上册 圆的周长 教学反思

    “135”互动课堂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圆的周长》 教学反思 《圆的周长》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基础上,在学习了圆的初步认识,知道圆心、半径、直径及圆的特性的......

    六年级数学上册 圆的周长 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上册 圆的周长 教学反思总结 这是一篇关于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的文章。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形和长方形......

    六年级数学《圆周长》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圆周长》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圆周长》教学设计1 1.简单而富有内涵的引入余老师原先的引入是从一则广告开始的,香飘飘奶茶一年所卖出的杯子有3亿多,接起来可以绕......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新课程标准: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简单依靠模仿和记忆,亲身实践,独立探索和合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活泼,积极和丰富的......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青岛版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7页 教材分析:圆的周长是学生在学习直线图形的周长、面积基础上第......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小河口镇中心学校 夏安朝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圆的周长》计算。 二、设计理念 这是一节概念与计算相结合研究几何形体的教......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2~6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际测量计算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2.通过对比分析掌握圆周长的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圆的周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什么是圆的周长。 2.能力目标:通过测量和计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