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人教版(精选6篇)

2023-02-15 08:51: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人教版(精选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人教版(精选6篇)》。

篇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学习难点: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教具学具:

凸透镜、蜡烛、火柴、光屏、刻度尺.

导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探究法、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快乐自学、合作探究

(一)思维启动:

实验:将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张白纸竖直放在凸透镜的两侧,移动蜡烛和白纸的位置,你能发现什么?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 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情况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2. 猜想假设:(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可以进行小组讨论。)

(提示:成像情况,焦距f;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为物距,用u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像距,用v表示)

3. 制定计划

(1)你认为需要哪些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

(2)你认为除了观察像的 、、特点外,还需测量什么?

(提示:凸透镜焦距已知,不必测量,标签上已注明)

(3)参考课本97、98两页,你认为该实验应分几种情况来研究,该怎样设计试验?

4.进行实验

注意:实验前要调整蜡烛光屏和凸透镜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1)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下物距u和像距v(此步骤做两次)。

(2) 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即f

(3)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

(4)把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处逐渐移近透镜,同时移动光屏保证屏上的像清晰,注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以及像距的大小,看有什么规律。

5. 数据收集

根据计划进行实验探究,并把现象和数据填在表格中。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物距u/c

像 的 性 质

像距v/c

虚 实

大 小

正 倒

6.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像的虚实:当物体放在______________时,凸透镜成实像,当物体放在_____________时,凸透镜成虚像. 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2)像的大小:当物体放在______________时,凸透镜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当物体放在_______________时,凸透镜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成实像时, 点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_____缩小的虚像(填“有”或“没有”)

(3)像的正倒:凡是实像都是 (填“正立”或“倒立”)的,且在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凡是虚像都是(填“正立”或“倒立”)的,且在光屏上 (填“能”或 “不能”)成实像时,像和物在凸透镜的 (填“同侧”或“异侧”) ;成虚像时,像和物在凸透镜的 (填“同侧”或“异侧”)。

(4)当物体逐渐向凸透镜移近时,物体所成的实像逐渐_____,且像离凸透镜的距离逐渐_____(填“变大”或“变小”)。

二、巩固训练:

1.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时,在离透镜15c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位于透镜前35c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 (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2.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物体离开凸透镜的距离为15厘米,那么所成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像 D.正立放大的像

3.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5.3<5

篇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江苏省无锡外国语学校 陈德军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在学生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研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培养科学研究方法,得出清晰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归纳、动手、创造等多方面能力,以及培养了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与发光体位置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能在探究实践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2.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师和学生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

【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做这样一组小实验:

(幻灯)

你看到什么:

①用凸透镜近距离的看书上的字;

②用凸透镜远距离的看屏幕;

(用凸透镜近距离看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用凸透镜远距离的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同样是凸透镜,所成的像却有如此大的差别。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疑问,请把你的疑问写下来,然后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①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②为什么会有时成放大的像,有时成缩小的像?③什么时候成放大的像,什么时候成缩小的像?……)

当然,同学们一定还有许多其它的问题,今天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

(幻灯)课题: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

提出猜想

同学们想一想:凸透镜成像的不同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这样猜想的根据是什么?

(与物距有关;与像距有关……当放大镜靠近物体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放大镜远离物体时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为了验证同学们的猜想,我们必须干什么?(做实验)

制定实验计划

在制定实验计划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照相机的使用。

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配合一下老师。

现在老师想用这架照相机拍下他的相貌,大家看看老师这样做行不行。

①(把镜头对着大家)我这样拍,能拍到他的脸吗?怎么办?

②(把镜头倒过来,对准自己)能拍到像吗?景物、镜头和胶片必须谁在中间?

③(把相机高高举过头顶)能不能拍到他的脸?应该怎么办?

④(把镜头非常的靠近该同学的脸部)能拍到像吗?

好,现在老师学会拍照了。(拍下一张照片)同时,老师也相信大家一定能设计好本次的探究活动。

小组讨论完成学案上的实验计划。

①你打算如何改变物距来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

(先把物体放在u>2f处,然后放在2f>u>f处,最后放在u

②你打算使用哪些器材来完成本次探究活动?

(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光具座)

介绍:大部分同学也许不了解光具座,它是专门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仪器。另外,本次实验我为大家准备的凸透镜焦距都是10cm的。

③实验具体步骤:

(a、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到光具座上,并使它们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

b、逐次固定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分别为:30cm、15cm和5cm,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记录像距和像的性质。

插入:在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当物距为5cm时,会不会像我们刚才使用照相机一样,在光屏上看不见像?如果无法成清晰的像,我们可以透过透镜看看像的性质。

c、实验完成后熄灭蜡烛并整理仪器。)

④你认为本次实验还应注意什么?

(及时记录数据……)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设计好的实验步骤开始实验。

(学生开始实验,老师巡回指导)

好!实验结束,请同学们把蜡烛熄灭。我们请一个小组汇报一下实验结果。

物距与焦距关系

物距u

(cm)

像的性质(f=10cm)

像距v

(cm)

正倒

大小

虚实

u>2f

30

2f>u>f

15

U

5

(介绍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与他们的是否相似?

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从这张数据表格中可以得到什么?

[1] [2] 下一页

>    ①像的大小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在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

②像的正倒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

③像的虚实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虚像?在什么情况下成实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有没有倒立的虚像?

思考:根据上表的数据,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成缩小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

小结:大家实验做得很好,得到了许多有用的数据。科学家也是这样经过实验探究、分析数据从而找出规律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当然,相信同学们还有其他许多的问题,同学们课后可以相互讨论,也欢迎同学们与老师来共同探讨。

附件:学案

一、引入新课:你透过凸透镜看物体后,有哪些疑问?请把它们写下来:

1.

2.

……

二、猜想:凸透镜成像情况不同与哪些因素有关?你猜想的根据是什么?

三、制定实验计划:

①你打算如何改变物距来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

②你打算使用哪些器材来完成本次探究活动?

③实验具体步骤:

④你认为本次实验还应注意什么?

四、进行实验。

五、探究实验记录表

物距与焦距关系

物距u

(cm)

像的性质(f=10cm)

像距v

(cm)

正倒

大小

虚实

u>2f

30

2f>u>f

15

U

5

可不填

六、结论

①像的大小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或放大的像?

②像的正倒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正立的像或倒立的像?

③像的虚实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虚像或实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或倒立的虚像?

思考: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成缩小的实像时呢?

上一页  [1] [2]

篇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观看模拟实验,感受蝴蝶杯的神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点燃蜡烛,使蜡烛位于凸透镜前某一位置,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此时光屏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取下光屏,直接用眼透过凸透镜观察。

2.像的虚实: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虚像? 成实像时,实像有怎样的共同特点;成虚像时,虚像有什么共同特点?

3. 像的大小: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像?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像?

2. u<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物同侧

【成果展示】

观看动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记录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口诀,并理解其含义。

(六)评估交流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影响了实验的正常进行或影响了实验结论的正确得出,对该实验你还存在哪些疑问,请组内交流并反思自己的实验过程。

附件2:凸透镜成像数据记录 凸透镜焦距f= 10 c

附件4:【当堂检测】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需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即“三心同高”。

2.将点燃的蜡烛沿凸透镜的主光轴,从大于二倍焦距处逐渐向透镜移动时,在光屏上可先观察到_______、_______的实像;当蜡烛移到距凸透镜二倍焦距时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接着移动蜡烛使物距在一、二倍焦距之间,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的实像;当蜡烛移到距凸透镜焦点时,在光屏上可观察到___________,此时凸透镜不成像;接着移动蜡烛使物距小于焦距,此时在光屏上_______(“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但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

3.同学们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从远处逐渐靠近凸透镜的过程中,蜡烛经过_______位置以后,所成实像由缩小变成放大;经过_____位置以后由实像变成虚像。

4.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lOc,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20c刻度处时,为了在光屏的中心找到像,应调整光屏的 ,并将光屏向 方向移动(选填“远离透镜”或“靠近透镜”)。

5.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其中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 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 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6.用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0c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位于凸透镜前15c处时,光屏上得到的像是(  )

A.正立放大的像  B.正立缩小的.像 C.倒立缩小的像  D.倒立放大的像

【当堂检测】答案

1.烛焰 凸透镜 光屏

2. 倒立 缩小 倒立 等大 倒立 放大 圆形光斑 不能 正立 放大

3.二倍焦距处 焦点

4.高度 靠近透镜

5.a c

6.D

附件5:【课后作业】

1.张晨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烛焰位于b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C.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D.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置于透镜前30c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放大清晰的像,现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  )

A.无法成像 B.呈现正立、放大的像

C.呈现倒立、放大的像 D.呈现倒立、缩小的像

3. 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刻度尺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 ________ 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 _________ c。

(2)实验前,首先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 ,这样可以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当物距为15c时,在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常用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保持透镜位置不变,若希望看到更小的实像,应将蜡烛向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向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当物距为8c时,从光屏的一侧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像(选填 “虚”或“实”),应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_____.

(4)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要使烛焰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光屏向_____移动。

(5)如图乙所示,若将光源“F”放在30c处,其大小如图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调整后,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再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在光屏上所成像可能是下列四幅图中的( )

4.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分别作出物体处于2倍焦距以外、2倍焦距处、焦点和2倍焦距之间、焦点以内位置时所成像的大体位置及成像的正倒、大小、虚实。

篇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6.评估。

教师投影两组不太理想的数据,让学生评估。

师:请同学们观察屏幕上的数据,哪个数据有问题?为什么会这样?

生甲:第4组的物距大于焦距,成的像是缩小的,可能读数错误。

生乙:可能蜡烛烧短了,在光屏上没得到完整的像。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实验中当蜡烛离凸透镜很近时,为什么在光屏上找不到像?而看到的是一块模糊的光斑。

生:因为光线没有在光屏上会聚。

师:回答得很好,平面镜成像,像是怎么形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

生: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是虚像。

师:对。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当蜡烛离凸透镜很近时,蜡烛射向凸透镜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在光屏上不能会聚,其反向延长线在物体同侧会聚而成,所以是虚像。我们只能透过凸透镜,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才能观察到,所以不能用光屏承接的是虚像,能用光屏承接的是实像。

板书:2.实像和虚像

并补充以上凸透镜成像规律中( )内的内容,得到完整的结论。

三、归纳小结及学习过程评估

师:通过这节课科学探究,你们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生甲:我学到了凸透镜成像规律。

生乙:我知道了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生丙:我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学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请每位同学对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篇5: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2.能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解释简单现象、解决简单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件。培养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以及对其成像规律的分析有意识地渗透辨证唯物主义 观点。

2.注意培养学生乐于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难点:在探究过程中,建立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照相机投影仪里面都有凸透镜,放大镜本身就是凸透镜,并且照相机能使景物在相片上成倒立的像,所成的像比物体小,投影仪能把小的胶片上的画面放大到屏幕上,供大家观看,这就说明所成的像比物体大,是倒立的;放大镜能把小小的物体放大,使我们看清楚它们,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

二、新课教学

(一)引导学生提问

你们想进一步了解它们吗?想了解什么?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

2.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什么情况成缩小的像?

3.什么情况下用光屏能收到像,什么情况下在光屏上不成像?

4.什么条件下像与物在凸透镜两侧,什么条件下在同侧?

(二)进行猜想和假设

同学们提出这么多问题,说明同学们认真思考了,这样非常好,既然提出问题,我们就要解决它。现在,我们就根据上节学的知识大胆猜测,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来解决。

学生可能提出的猜想和假设

照相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比投影仪上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大,看来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照相时底片到凸透镜的距离比投影仪的屏幕到凸透镜的距离小,看来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与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照相机中镜头的凸透镜比投影仪镜头小,看来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与凸透镜的大小有关。

照相机和投影仪的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两侧,放大镜的像与物体在同侧。这说明像成倒立和正立与像和物在同侧还是两侧有关系。

放大镜要看清物体,离物体的距离一般要比照相机、投影仪中凸透镜离物体的距离小,说明物体成正立、倒立的像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师]同学们猜想得很好。现在逐一讨论看看有没有哪个能排除掉。

像是放大还是缩小与凸透镜的大小有关,可以排除。因为有的放大镜直径比照相机镜头直径小,也能成放大像,再有摄影师拿大焦距的镜头比投影的镜头大,成的像还是缩小的,所以可以排除掉。

(三)制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师]现在我们桌子上有光具座(上面的座可以插蜡烛、光屏、透镜,能来回移动,从刻度尺上能观察出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蜡烛(做物体用)、光屏(白色的硬纸板作屏)、凸透镜(焦距已知)

方案一:

①把透镜放在光具座标尺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

②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③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把数据记录成表。

④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像的变化是放大还是缩小,是正立还是倒立,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测出,将数据记录成表。

⑤当蜡烛到一定位置上时,光屏没有像,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把蜡烛与凸透镜、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像的正倒,填入表格。

方案二:

①把透镜放在桌子中央,把蜡烛、光屏放在其两侧,刻度尺放在桌子上,如课本图3.3-2所示。

②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③移动蜡烛,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把数据记入表格。

④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像的变化,是放大、等大还是缩小,是正立还是倒立,将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数据记入表格。

⑤当蜡烛移到透镜的焦点时,在光屏上看不到蜡烛的像,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这时在光屏上看不到蜡烛的像,拿去光屏,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把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像是放大还是缩小、正立还是倒立的填入表格。

[师]以上方案都可行,现在用桌子上的仪器进行实验,并记下结果,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生们做实验,教师巡回并进行指导]

(四)分析论证

实验结束,教师组织讨论,进行总结

当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的位置,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倒立、缩小的像。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当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的位置,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是倒立的,像与凸透镜的距离也等于2倍焦距。

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的位置时,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倒立放大的像,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

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的位置时,光屏不成像。

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之内,光屏上不成像,像与蜡烛在凸透镜同侧,成正立、放大的像。

当把蜡烛放在大于凸透镜焦距的位置时,物体成倒立的像。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正立、放大的像。这个像光屏上得 不到。

[师]同学们把规律都总结出来,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叫物距,用u表示,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叫像距,用v表示。

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板书)

二、虚像和实像(板书)

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像叫做实像。

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成的像叫虚像。

[想想议议]

[师]我们知道什么是实像、什么是虚像之后,请你们进一步猜测并根据上面探究所得的资料进行分析,什么情况下凸透镜成实像、什么情况下成虚像。

学生们仔细分析、思考、相互讨论。

物体在1倍 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的实像。

物体在1倍焦距内时,成正立的虚像。

照相机和投影仪能在光屏上成实像,放大镜成的像在光屏上得不到,但眼睛能看到成虚像。

像与物在凸透镜同侧成虚像,像与物在凸透镜两侧成实像。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知道了以下内容;

1.照相机的原理

u>2f f

2.投影仪的原理

f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放大镜的原理

u

四、布置作业

P62 动手动脑学物理。

篇6: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中力图体现:学习知识是一种探究的活动。结合教学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构建,以更利于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与创新,学习知识和掌握相关的技能,并领悟科学探究的意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体验性目标

1.经历:观察凸透镜的成像过程,能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

2.反应:能在经历的基础上表达感受(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

3.领悟:初步形成爱科学的态度、愿意探究的精神、与他人协作的意识、勇于创新的精神等。

教学准备

凸透镜、光具座、蜡烛、火柴、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贴近学生的心理需求及生活实际提出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

(一)玩小水珠:把透明胶片放到课本上面,用手指在透明胶片上滴一个水珠,观察小水珠下面的字。揭秘“小水珠”并进行设问:

你玩过凸透镜吗?能介绍一下你以前是怎么玩的吗?还有别的玩法吗?

(二)演示:用投影仪把细小的灯丝投影在天花板(墙壁)上。让学生观察灯丝的像与灯丝相比怎样?

演示:灯丝开口向下,在像上开口怎样?

演示:灯丝开口向上,在像上开口又怎样?成什么样的像,

1.如何区别像的正立、倒立?

什么情况像明亮、清晰?

2.怎样区别实像和虚像?

像与原物相比有什么特点,

3.像的放大、缩小是什么意思?

学生思考回答: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无法用光屏承接。

像的正立、倒立是指像的上下位置,与物体的.上下位置比较是否颠倒。

“放大”、“缩小”指像与物比较的结果。

“变大”、“变小”指像本身的变化情况。

4.什么是物距、像距?灯丝到凸透镜的距离叫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像距。

(三)设问:使用凸透镜产生这么多的现象,所成的像有哪些特点?成像的条件是什么呢?能猜想一下吗?

凸透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体的位置有关,我们这节课就用实验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进行实验

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能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尊重实验事实,如实记录实验现象、数据,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卡片;使学生能各取所需各有所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一)出示课题并板书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让学生观察实验器材,自己动手组装、摆放、调整器材。

1.观察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2507型光具座。

让学生观察说明光具座主要组成部件。

2.学生对实验器材进行组装、摆放、调整。

探究按照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如何组装实验器材?

摆放顺序可以从左到有依次为蜡烛、凸透镜、光屏,也可从右到左依次为蜡烛、凸透镜、光屏。

使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

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固定凸透镜,移动蜡烛和光屏进行观察实验。

固定蜡烛,移动凸透镜、光屏进行观察实验。……

3.设问:什么是物距(u)、像距(v)、焦距(f)?

学生对照光具座回答:物距是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像距是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焦距是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三)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和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及进行相关记录。

学生可采用不同的摆放顺序、不同的移动对象来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如:

摆放顺序从左到右依次为蜡烛、凸透镜、光屏。

设问:如何使物体的像呈现在光屏上?

引导学生回答调整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设问:移动凸透镜或蜡烛,作用是否相同?

让学生明确:作用是相同的,都是改变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

注意:移动光屏观察成像时,要保证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继续设问:根据设计方案需要记录哪些物理量及像的哪些特点?

启发学生明确要记录:物距、像距;像的性质(放大、缩小,倒立、正立,虚、实)……

(四)学生实验

1.出示实验要求:

①多次实验,观察物体的成像。

②记录每次看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时,像的特点及成像时的物距和像距。

③记录其他方面的问题及发现。

2.学生两人一组开始独立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填写小组观察实验记录表(按上面的文字说明做)。

下载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人教版(精选6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人教版(精选6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 八仙中学 徐卓林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过程和方法 (1)学生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 上传: 张梦华 更新时间:2013-3-3 21:41:06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过程和方法 (1)学生能在探......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2)会使用相关的实验仪器,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有关数据和资料;(3)经历从......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反思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反思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反思1 今天听了林老师的《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节,林老师本节课按照:知识梳理——导入新课——介绍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探究——获......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反思,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反思 一、学生分析。 1、学生是八年级的学生。 2、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应用有较浓厚的兴趣。 3、学生有过小组合作探究的经验,能积极参与讨论,探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

    教学课题 第五章 凸透镜及其应用(一)教学 目标 知识点:了解凸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法:讲授法、分析法,比较法,......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反思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反思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关键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得出,探究实验仅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手段。由于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反思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反思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关键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得出,探究实验仅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手段。由于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