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
教材分析
“毫米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上册“测量”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厘米”和“米”的基础上对长度单位的进一步认识。教材旨在通过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会用毫米做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一些物体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形成空间观念。
因此,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充分体验,建立正确的表象,在估测和测量活动中发展学生的量感,在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毫米虽然是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小的长度单位,它所承载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并不小,基于此,我把毫米认识作为独立1课时来进行教学。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对米、厘米长度单位的认识,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具备用直尺测量的经验和能力。本节课的学习起点在哪里呢?
第一,通过课前调研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已经知道毫米,甚至有的学生还能够说出1厘米等于10毫米,那么教学目标的定位就止步于此吗?第二,测量长度需要精确到毫米的生活事件在三年级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并不常见,当我们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用到毫米的例子时,不少学生很茫然,似乎找不到一个恰当的物体需要用毫米这么小的单位来测量,那么学习毫米有用吗?该如何让学生感知毫米产生的必要性?第三,像毫米这么小的长度单位,怎样才能让学生有所体验?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起1毫米的观念?因此,我对三年级50位学生进行了简单的学习前测(共3题),数据分析如下:题1:学生在生活中是否已经有了对“毫米”的认识?
题目
在生活中听说过“毫米”这个长度单位吗?
结果呈现
知道
不知道
26人
52%
24人
48%
结果分析
通过访谈发现,部分学生已经在生活中听说过“毫米”。
题2:学生能够正确地表示出1毫米的长度吗?
题目
你能想办法告诉老师1毫米有多长吗?
结果呈现
能
不能
15人
35人
较准确
不准确
2人
13人
结果分析
学生对毫米虽然有一定认知,但是对1毫米的具体长度是多少表示不出来。
题3:学生是否能感觉到“毫米”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题目
在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毫米”这个长度单位?
结果呈现
较准确的描述
不准确的描述
3人
6%
47人
94%
结果分析
大部分学生认为在生活中会用到“毫米”这个长度单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明晰测量的步骤与方法。
(2)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估测、测量等活动,让学生体会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会简单的换算;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难点: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形成直观表象。
教学准备
课件,1分硬币,磁卡等。
二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你知道自己的身高吗?你能估测一下老师的身高是多少吗?
(2)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你都知道什么?
预设A:1米有这么长(学生比划)预设B:1厘米有这么长(学生比划)预设C:1米=100厘米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其他的长度单位。
设计意图
通过估测老师身高这一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学生对已有长度单位知识的回顾和对经验的总结,架起了学习新知识的桥梁,在学生回忆中再现1米、1厘米长度及两者之间关系,是对学生已有认知经验的唤醒,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和素材。
探究新知,认识毫米
(一)毫米产生的意义
活动一:估一估。
①小组活动:估计数学书的长、宽、厚。
②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预设:我估计数学书的长大约22厘米,宽18厘米,厚1厘米。反馈时,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③提问:那也就是说宽不是整厘米数,如果老师想知道它的准确长度该怎么办?活动二:量一量。
①小组活动: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并将测量时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②汇报交流。预设A:我量出数学书的长是26厘米。预设B:我量出数学书的宽是18厘米多,不到19厘米。预设C:我量出数学书的宽是18厘米6个小格。预设D:我量出数学书的数学书的厚不到1厘米,只有6小格。③教师课件演示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的方法,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议。小结: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或者要求量得比较准确时,可以用毫米(mm)表示。④教师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设计意图
小组合作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学生在测量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用厘米无法准确表达数学书的宽度和厚度,需要产生更小的长度单位,让学生在测量中理解和体会长度单位“毫米”产生的必要性,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小组合作的意识。
(二)合作探究,认识毫米
活动一:初步认识1毫米。
①小组讨论:关于毫米,你知道什么?预设:1毫米是直尺上的1小格,显示1小格就是1毫米.。②观察自己的直尺,你也能在直尺上找到这样的1小格吗?用手指一指。遇到什么问题了?预设:手指太粗指不清楚。③你能用手指一指吗?那要找个细点的东西来帮忙了,找什么呢?组织学生用铅笔笔尖指一指1毫米。④1厘米里面有几个1毫米呢?用笔尖指着数一数。预设:1格1格地数,从刻度线0开始,一毫米一毫米地数。课件演示:1厘米中有10个1毫米。⑤追问:那其他的1厘米是否也有10个1毫米呢?比如从刻度1到刻度2、从刻度3到刻度4。
思考:厘米和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追问:刚才在直尺上指1毫米的时候为什么用手指指不清,要用铅笔的笔尖才行呢?
预设:因为1毫米很短。
活动二:进一步认识1毫米,建立表象。①比划。提出问题:1毫米究竟有多短,你能用手比划给大家看一看吗?学生比划。追问:和你的尺子比一比,你估计的怎么样?指导:不好比划吧,我来教给大家一个好办法。老师课前发给每位小朋友一张电话卡,拿出来看一看,这张卡的厚度是1毫米,用手捏一捏这张卡,你有什么感觉?用手捏住,然后捏卡的两个手指保持不动,把电话卡抽出来。这时,我们两指间的这道缝大约就是1毫米。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同步操作。师:把电话卡再插回去,比照一下,正好捏住了吗?再指导学生不借助电话卡,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②生活中的1毫米。
提出问题:找一找生活中的1毫米,并说一说,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时一般是用“毫米”作单位的?学生举例,教师参与交流,出示实物光盘、1分硬币,并指出:光盘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1分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
③游戏。
师:现在同学们对1毫米的长度应该有感觉了,我们来做个游戏吧!猜一猜几张纸的度大约是1毫米。学生汇报交流。指导:请学生翻开数学书,数出1张、2张、3张......并用手指捏一捏,看看几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说明:像我们数学书这样的纸,把它扭紧,10张纸的厚度大约就是1毫米。
活动三:用毫米测量。
师:今天开始上数学课时,谈到量数学书的厚度要用“毫米”作单位。数学书的厚度是几毫米呢?请同学们动手量一量。
师:你是怎么数的?
预设:1格1格的数。
师:有谁不是1格1格数,直接看出是6毫米的?
指导:直尺上,在每一个1厘米之间,都有1根刻度线稍微长一点,从整厘米数到这根刻度线的地方就是5毫米(课件显示)。这根线虽然只长了一点点,但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方便。
提出问题:再次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各是多少?
设计意图
本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建立“毫米”的观念。三个探究知识点的设立着眼于这一重点,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借助生活实物,帮助学生亲身感受,进而抽象出1毫米的长度观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在测量的学习中,应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估测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发展,在以上学习活动中,从1毫米到几毫米,不断与实际长度去比对、修正。孩子们的估测能力就这样建立起来了,空间观念也得到发展。长度单位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借助比一比、估一估、找一找、说一说、量一量等活动帮助学生充分体验毫米的实际意义。在螺旋上升的活动中,从生活经验抽象概念生活概念,达到对毫米的充分理解。
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完成教材第22页“做一做”的第1题和第2题。
练习第2题时应引导学生正确摆放直尺及正确读数。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五第1题和第2题。
练习第1题时要求学生先估测,后判断,再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在练习时让学生先估一估,再精确测量,给学生尝试、修正的机会,使学生的估测能力在这节课得到一定的发展。
课堂总结,沟通联系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你能用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解决身边的哪些问题?
作业设计
(1)学习前测单练习(2)在()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4()
大头针长3()
粉笔长75()
大桥长800()
楼房高15()
课桌长50()
眼镜片厚3()
校徽的厚度约1()
设计意图
知识的遗忘呈先快后慢的规律,因此,总结阶段,应及时回顾与练习。让学生说“你有什么收获?”,有利于对新课的教学及时总结反思,也为知识之间的联系做了沟通。回顾前测练习,把学生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升到运用毫米解决,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形成数学技能。
三
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1厘米=(10)毫米
10毫米=(1)厘米
四
教学反思
思考一:读懂学生
以生为本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米和厘米,并掌握了一定的测量方法,这是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了更为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真实基础,笔者设计了前面的三个学习前测调查。从学习前侧调查的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毫米这个长度单位并不陌生,但是缺乏准确的理解和描述,也就是说学生对1毫米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缺少对“毫米”实际意义的感知。这就为寻找学生就近发展区展开新知识教学找到了切入点。
思考二:基于学情
积累经验
立足学生学习起点,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提升,需要与原有经验有效对接,制造经验冲突,让学生深刻体验。
经验对接:创设测量数学课本长、宽、厚活动,不能够用厘米进行精确描述,此时需要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学生主动把小长度单位的认识与头脑里已经知道的长度单位毫米进行对接,提升了学生对毫米认识的起点,知道了毫米是一个较小的长度单位。通过原有经验的不断提升,为学生在直尺上尝试找到1毫米提供了可能。
经验冲突:在对毫米有了充分理解后,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增加孩子的感性经验。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经历创造毫米、体验毫米、测量毫米的过程,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观察、去分辨、去选择,为学生积累认识长度单位的数学活动经验。
思考三:动手实践
合作学习
估计、测量的动手实践活动,虽然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但课堂秩序不易把握,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不集中,所以安排了学生喜欢的活动进行探索。本课主要以学生合作学习探索为主,教会学生如何有效估计物体的长度,如何有效参与到四人小组活动中去,如何较科学规范地测量物体的长度,让学生在具体、现实的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从而加深对毫米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