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评讲课教学设计(五篇)

时间:2019-10-10 12:12: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生作文评讲课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生作文评讲课教学设计》。

第一篇:小学生作文评讲课教学设计

上好作文评改课对于巩固小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下面给大家分享作文评讲课教学设计,欢迎借鉴!小学生作文评讲课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书信体作文评改的步骤和方法。

2、培养学生欣赏评价作文的能力,通过批改别人的作文来提高自己作文水平。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学会批改作文步骤方法

2、培养学生欣赏评价作文的能力,通过批改别人的作文来提高自己作文水平。

教学难点:

从哪写方面去评定作文的优缺点,如何去下评语。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学习语文,最怕的是写作文,对吧?其实老师在教语文这门学科中最怕的是批改作文。尤其是遇到那些书写不规范、错字连篇、语句不通,语义不明的作文,老师的头都大了呀!一个班级几十篇作文,我很难做到篇篇细改,句句琢磨。有些同学就有意见了:老师都只给写的好的文章做批改,我的改的太粗略······,所以老师改作文很辛苦而又出力不讨好

今天,我决定让我们班的同学来学习批改我们同学的作文,好吗?你们也来体验体验老师的感觉

2、板书课题:作文我们自己改——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二、回忆评改作文的方法和步骤:

1、课件出示“作文评改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学生学习。

①、读第一遍,修改错别字,划出明显有语病的句子。

②、读第二遍,概括出作文所写的内容、主题和文中所要表达的感情。

③、读第、三遍,评定作文中的优点和缺点,向作者提出某些具体要求和希望。

④、小组评议,综合评定等次或打分。

⑤、署上批改人和日期。

2、学习‘批改书信体作文评定的角度’:

①、格式上是否正确。

②、信的内容是否充实,信中是否把自己的想法、要求、问题等写得清楚明白。

③、信中的内容是否条理清晰。

④、信里的语言怎样。

⑤、信中表达的感情是否真实,能否以情动人。

⑥、其他方面的优缺。

3、作文评语的模式:

优点是:……。

缺点是:……。

提出的建议是:

三、指导学生批改《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这篇作文。

1、课件出示本班同学比较优秀的习作,学生阅读。

2、指导修改:

①、读第一遍,修改《信》中的错别字,划出文中明显的病句。

②、读第二遍,概括这封信所写的内容:

这是一封我班同学写给远方陌生小朋友的一封信信,信中对自己作了介绍,告诉对方我们家乡和学校的情况,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和对方建立长期的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③、再读作文,讨论这篇作文的优点和缺点:

a、信中的内容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b、介绍自己和家乡特点时重点突出,语言生动准确

c、书信格式非常正确

信中的不足之处有:

①文中有些用词不够准确。

②信中对省略号的用法把握不准。

3、怎样下评语:围绕优缺点进行评论,还可谈谈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同桌之间交换批改《信》,教师巡视指导。

五、小结,学生谈体会。

小学生作文评讲课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学习评改作文,培养学生独立修改作文的能力,养成主动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2、学习一些作文的基本常识,并进行相应的语文基础知识训练和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重点:学习一些习作修改的常识和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独立进行习作修改。

教学准备:学生习作原稿,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明确训练任务。(课件)

同学们,有句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也就是说一篇好文章是需要多次修改才能写成。这节课,我们就从最简单的操作训练开始学习评改同学们的习作。

二、认识一些常用的修改符号。(课件)

我们要学习修改作文,首先要学习一些修改符号。平时我们修改病句的时候也学习过,下面我们来进一步学习。

用多媒体出示病句指导学生用修改符号修改。(删除、替换、对调、增补……)

三、总结学生习作情况,明确本次修改作文的基本范围。(课件)

1、这次习作是书信,老师很高兴,同学们都能掌握书信的格式,至于内容也能或多或少介绍一点家乡的风光和特产,但其中存在不少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探讨。

2、修改作文要从简单工作做起。这节课,我们主要从选择景物过多、语句毛病以及语句贫血几个方面学习修改。在此基础上,对怎样写好家乡,也适当提一些建议。

四、佳作欣赏并指导学生共同修改一两篇作文。

1、同学们,我们先来看看本次最吸引人的家乡(课件),指名读,说说好在哪儿?(交流)

王海祥的家乡真美啊,同学们想去吗?如果我们再有机会秋游,咱们哪也不去,就去王海祥的家乡。

2、修改习作

好,我再来看看这一位同学是怎样介绍自己家乡的(课件)

(1)谁来读一读?

同学们感觉怎么样?(指名说)这位同学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了下来,但是,我们读完他的作品后,他的家乡没有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为什么?谁能说一说?

(他写了家乡多处景点,我们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两个方面重点写一写,其他的省去,这样,你的家乡就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同学们就会迫不及待的要去你的家乡了。)

(2)再来看看另一位同学的家乡,是不是很吸引我们。(课件)

(指名读,有哪些问题,逐句看)同学们提出修改意见,小组讨论,指代表用修改符号直接修改,用多媒体展示在大屏幕上。

修改后,指名读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从选择景物过多、语句毛病、语言贫血几方面修改文章,虽是第一次这样修改,但表现都不错。课后发下作文本,同桌互评互改。

小学生作文评讲课教学设计3

教学依据:

作文的指导、批改、讲评是小学作文训练教学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是相互作用、紧密相连的。在作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除了要认真进行作前指导外,必须紧紧抓住“作文批改”和“作文讲评”这两个重要环节。造成学生语文水平较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不讲究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和不重视作文批改后的讲评,则是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作文的讲评是指导工作的升华,是批改工作的综合、继续,是一个把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讲评既是对学生这次写作活动的经验总结,又为今后作文指明了努力方向。

教学设想:

围绕教学目标我是这样着手进行教学的。

一、讲评以前要充分准备。为了使讲评课有的放矢、针对性强,我首先作好批改记录,在批改作文时,我注意分门别类搜集各方面的典型例子,认真作好批改记录。就学生的选材、结构、谴词造句、错别字、标点符号等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研究,抓准主攻方向,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二、讲评课上要积极引导。上好讲评课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积极引导。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使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又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讲评课不要“一言堂”,唱“独脚戏”,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善于看、善于听、善于想,还要启发学生边看、边听、边想,指导学生开展讨论:有些作文或片段好在哪里?为什么好?有的作文或片段毛病在哪里?为什么会出毛病的?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作文实际谈心得体会。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加以鼓励,适当指点。

三、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兴趣是内在的动力,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学生中作文水平比较高的。他们作文写得好的原因,都跟兴趣有关。学生在写作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一旦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他们就有了一种克服困难的动力。讲评课上,教师推荐学生的优秀习作或是基础较差的学生有明显进步的作文,甚至他们作文中写得好的某个段落或某些句子,都将大大增强他们作文的兴趣和写好作文的进取心,为此,我在讲评时,给学生提供的是本班学生好和一般的作文各一篇,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快乐;同时也能激活学生们的习作兴趣,大大改善习作现状。

四、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学会修改。讲评课上是引导学生学会比较的好机会。小学生进取心还是很强的,绝大多数愿意把文章写得好一些。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文章写得不像样,他们心里很着急,视作文为畏途,或向教师请教作文的“秘诀”是没有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向他们推荐些好作文,先引导引导他们学会欣赏,依靠集体的智慧,共同讨论,集体点评,培养学生能力,集体讲评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靠自己的智慧总结出所写文章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意见。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是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首要一环,学生通过之前的集体讲评,学会了修改的方法,会运用修改方法改正自己不足,取长补短。

如果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能按照新的教育理念要求,从实际效果出发,运用多种批改方法;在批改后,针对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认真进行讲评;并在讲评以后,让学生做些必要的练习,以提高讲评的效果。日积月累,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学生的习作能力就可能会有较快的提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欣赏习作,初步学会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习作;

2、使学生把自己的文章改得更具体。

教学重、难点

能够修改自己的习作,把它写得更具体更生动是本堂作文讲评课的重难点。

一、回顾写作文的要求

师导入语:星期一我们班的同学和老师一起上了一堂《狼和鹿》,还写了一篇《给凯巴伯地区居民的一封信》呢!同学们还记得吗,想要写好书信要注意什么?(师板书:书信)还有你相对凯巴伯地区的居民说些什么呢?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格式?想说些什么?)

二、四人小组交流,根据要求小组里评选一篇写得好的文章

1、四人小组交流

2、掌声表扬四人小组里写得最棒的小朋友

3、选一篇文章进行讲评

1)听了他的习作,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好?

2)有没有什么建议?

3)听了同学们的意见,你有什么想法能和大家说说吗?

三、学习小伙伴互赏、互评

1、找到小伙伴,互提意见

2、同学互评

四、修改

五、展示优秀习作,激励学生兴趣

第二篇:作文评讲课

作文升格训练————评卷现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都巿和乡村,是我们栖居的空间;都巿生活和乡村生活,是我们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中回望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期待。

请以“触摸都巿”或“感受乡村”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感受乡村①

那鲜花的盛开,只是为这月华的等待。

宁静的乡村给人以简单与快乐。简单的生活也能给人无尽的勇气,使生命鲜妍得成长。就像那鲜花,简单得独独为月华而开。

在岁月的长廊中踽踽前行,我看到了一个坚定的灵魂。昭君,她不为名利,为国出塞。她坚持不给毛延寿贿赂却落得如此悲凉。可是,她并不后悔,她像历代文人坚持的那样,“富贵只可直中取,不可取中求。”她追求的简单是灵魂的崇高与不休。让我们明白了简单的追求亦能赢得尊重而流传永久。

十娘,怒沉百宝箱,刹那芳华,顿然消逝,但精神的熠熠生辉却照耀千古。她对爱情的追求是如此简单,但李甲是诚然懂得的,即使懂得也断然不会珍惜。

一个个坚毅的英雄使人顿悟也许简单也是一种精神的美。不追求繁芜与华丽,精神的洁净、自由、简单才是人们追求的最终目标。

徜徉在乡村小道上,看着夕阳西下发现生活就像那西天的云彩,纵然魅力,却终要褪去。

生命在他最狂妄的年龄却猛地夺取了他的双腿。史铁生也曾失望与沮丧,母亲的一次次呼唤终于唤醒了他已经沉睡的心灵。在与地坛的一次次谈话中,他明白了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不必急于求成。母亲的离世让他伤心,可他不再绝望,他拉着妹妹的手发誓要好好地活。他的青春已然逝去,但他不屈的灵魂与对生命坚毅简单的追求却迎来了他文学艺术的巅峰。

美丽的烟霞渐已散去,但在心中始终保有对美丽的简单追求。

生命沿江而下,传递了华夏五千年的辉煌,高尚不屈的灵魂永远印在华夏儿女的心中。滚滚流去的长江黄河见证了历史的盛衰,也将见证我们努力奋斗的未来。我们继承了先辈们的精神,简单地追求,不求闻达于后世,但求无愧于心。我仍在小道上流连,西方的云彩全然褪去,只剩下湛蓝的夜幕,但我的心中却充满光明与色彩„„

分数:

得分理由

感受乡村②

田间小路上的那棵老枣树,你还记得我吗?

喔,你肯定不记得我了,那时我才多大呀!那时的我,使出浑身的劲,也爬不过你的腰头,现在呢,只要我轻轻一蹬,就坐在了你的肩头。

你肯定不记得我了吧,那时的我拿一个竹竿,在你的身下,仰着头,竹竿却不知道怎么舞,一阵微风吹过,你笑了,你是心疼我了吧?我美滋滋地靠在你的身旁,吃甜甜的枣子。

妈说,你是他小时候栽下的。哇,那得有多长的时间了呀!你就这么一直静静地待在这儿么?妈说,她都忘了有你的存在„„

乡村,是我生命开始的地方,是我一直牵挂的地方,乡村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的真实。蓝天、白云、田野、溪流、昆虫,等等。这些都是我儿时的玩伴。那时的我,真搞不懂,城里的孩子,为什么会对着一堆金属如此入迷,他们管它叫“变形金刚”,一堆没有生命的废铁,值得他们为得到他而放声大哭吗?在我的童年里,根本没有这些烦恼,大自然里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虫儿、鸟儿,闷的时候我在田野上疯跑,对着捉来的小动物说说心里话,其实他们是听得懂的。渴了,就低着头,喝口溪里的水。蓝天围着白云,倒映在水面上,多么宁静多么安详。肚子饿了,用野果来填肚子,城里好像没有这么自由吧?

城里没有这么自由。

妈说:“又到枣子成熟的季节了,你还去摘枣子吗?”我说:“当然去啊,好久没去了。”

不知不觉在城里住了十几年,不知不觉跟你分别了十几年,你一定天天在想我吧?你一定在想:这孩子不会不喜欢吃枣子了吧?怎么会呢,我一直惦记着你,一年一年地问妈:你没有被人砍倒吧?

你变矮了,不,是我变高了。你说,一阵阵的风吹得我好想哭,好想大声的哭。尘世的磨练,让我变得麻木,一见到你,一股委屈便冲上心里,不用任何掩饰,眼泪尽情地在脸上奔流。

你一定还记得那年我从树上掉下来的情景吧,我哭的可惨了,一个劲地用手背擦眼睛,脸上顿时开了花。现在,当我用袖子擦泪时,我却笑了,在乡村,就是应该有这种感受,为什么非要这么讲究呢?落泪了,要用毛巾擦,饭吃完了,要用纸巾擦,正因为我们被太多的讲究束缚了,我们的生活才越来越僵硬,越来越不自在。

儿时的自由、放松、畅快又回来了。这就是乡村,给人心灵洗涤的地方,给心灵放松的地方。其实,我们都是属于自然的,而乡村是最自由的地方。请别忘了我们的天性,请别忘了我们的乡村。

分数:

得分理由

感受乡村③

发贴地址:http:/Tom365.com/

发贴时间:2012年3月16日

发贴主题:论“乡村生活”

发题内容:乡村,曾是贫困落后时代的名词,而如今,乡村质朴、清幽的生活却成了我们生活中最平凡的感动。当我们从平凡的生活中回望时,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感触和期望吧,但这其中是“我们改变了乡村”还是“生活改变了我们”呢?请网友们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

发贴人:璎珞卡琪

一楼回复: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快节奏的生活使我们忘记了如何去品味生活,久而久之,忘记了为何要拼搏,似乎只是为了生活而生活,当物质需求被大大满足后,才发现原来生活仍然空虚,物质不等于生活,这时才发现我们的心灵需要氧气,需要鸟语为我们忘记,需要儿时与伙伴一起捉鱼的记忆,需要„„然后终于明白拼搏了半辈子,最后最怀念的仍是那份最初的安宁和乡村生活中最质朴的感动。

二楼回复:看到楼主贴子让我感受十分深刻,我是在都市长大的独生子,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闲适生活,在家长的护翼下,使我认为到“爱”理所应当并不需要回报。但几天前时那次“感受生活”的夏令营,改变了我。在乡村我第一次自己洗衣服,原来领口的污垢最难洗;第一次学会了煮白米饭原来煮饭前还要淘米;第一次自己步行去学校,原来书包这么沉重;第一次用水洗脚,原来洗脚水还可以冲洗马桶„„太多的困难,太多的感动„„在离营的那一天,回到家,见到母亲的第一句话是“妈妈,谢谢!”

在乡村我明白得到前需要付出,爱不需要回报,生活不需要弱者,最重要的是 “我很幸福”„„

三楼回复:现在的农村呀,真是日新月异,到处都是水泥路,家家用上电灯,网络开始流行,世界对于我们其实也不大嘛,哈哈!

四楼回复:„„

楼主回复:通过大家讨论其实我已经明白,其实改变的一直是我们。生活使我们发现最初的单纯是多么可贵,乡村让我们才开阔改变无法比拟心的宁静。

分数:

得分理由

感受乡村④

初以为,乡村便是童话的乐园。它褪去了城市的浮华,洗尽了尘世的繁杂。它也许是梵高画布上的阿尔,有明镜般纯粹的蓝天,有油彩般绚烂的花海,那金黄的向日葵在阳光的哺育下长出希望的种子;它也许是陶潜诗中的田园,在雾气迷蒙中演绎着仙侣的故事,斜斜的日光轻洒,便是悠然游然。

那只是诗中画中的乡村,当我们真实的走进乡村,用心去感知乡村,便会发现,我们的乡村在经历着苦痛。那里也有阳光,那阳光不是温暖而是毒辣地炙烤着这片土地。远望去,土地上那个佝偻的背影,在朝夕间,在春秋中,在这片土地上耗尽心力。他在这片土地上成长,他的汗水滋养了这片土地;他在这片土地上学会坚强,他的脚步坚实了这片土地;他生于黄土又归于黄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风暴来了,他的心如那田间摇曳的庄稼般颤动,他的泪水在他满是沟壑的脸颊上纵横,如那淹没田间的水,层层漫过他的心田,浸没他的呼息。干旱来了,庄稼如他枯瘦的身体一般摇坠,他看不到希望,看不到丰收,他混沌的眼干涸空洞。

他们也有快乐的时候,只是这种幸福仿佛如此卑微。他们最大的幸福就是丰收,饱满的谷粒仿佛是一粒粒珠宝,他们的眼角笑成了月牙。他们最渴望的生活便是风调雨顺,他们只想也只要这样平凡的生活。

这样的乡村会不会让我们感到失望,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图景?而其实,乡村正因这份残酷的美丽而更见真实。感受乡村,别总是做一个悠闲的观光者,在体味它的宁静与纯净的同时,给它的苦痛多一点目光,给它的辛苦多一点理解与悲悯。

感受乡村,感受农耕文明跳动的脉搏,感受中国最浑厚的呐喊,感受那片土地的厚重,感受那片土地浸润的血汗;感受中国农民最纯朴的执著与坚忍,感受中国农民所经历的苦痛与无奈。

当我们用鄙夷的目光看着他们,我们是否想过是他们用血汗带给了我们生的希望。

看中国的农民用最卑微的姿势在中国的历史上站成了永恒,也且让我们用心去感受乡村!

分数:

得分理由

触摸都市⑤

站在塞纳河畔,可以触摸巴黎时尚而又典雅的脉搏;身处第五大道,可以感受纽约华丽而又绚烂的气息;漫步银座街头,可以领略东京古老而又现代的文化;停留黄浦江边,可以体味上海兼容而又独特的精神„„

风情各异的城市,是人类历史进程的结晶,彰显古今中外超凡而不朽的智慧,见证与记录着文明社会的兴衰起落——一个个曾经盛极一时的王朝在各自都市中留下永恒的印记。雄伟的罗马城至今依然屹立在亚平宁半岛的中部,用它那精妙绝伦的建筑与令人惊叹的壁画,诉说着古罗马帝国曾经称霸地中海的辉煌。还有壮丽的长安城、幽雅的京都城、神秘的开罗城„„哪一件不是鬼斧神工的杰作,又有哪一样不会令我们感叹古今、追忆昔日的古文明的灿烂?

个性迥异的城市,是平凡人生活态度与情趣的反映,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历史与文化。北京人忧国忧民的大气,成都人自给自足的闲适,广州人兼收并蓄的开放,西安人安土重迁的保守,他们都有着长期形成的生活方式,这些都市人精彩而多元化的生活构成华夏大地上绝美的交响,交汇成华夏文明和而不同、千姿百态的美丽画卷,既沉淀着五千年来厚厚的文明历史,也蕴藏着面向二十一世纪走进新时代的开拓进取的精神。

都市无疑是美丽的,然而它却并不完美,透过灯红酒绿和华灯彩照的外表,我们也时常可以见到都市人浮躁而空虚的内心。快节奏的生活压弯城市人的脊梁背,扭曲了城市人的心灵,人们习惯于将自己束缚在钢筋水泥的狭小空间里,抑或是沉湎于纸醉金迷与醉生梦死的夜生活中。无尽的物质享受冲击着几千年来稳定的文明秩序,欧美的“强势文化”正以势不可挡的力量席卷全球。激进的现代意识正随之膨胀,恬静的古典气息已无处寻觅。都市人的耳中早已不再是大唐的幽远歌声与两宋的浅斟低唱,取而代之的是节奏明快的迪斯科、摇滚、绕舌;都市人的口中早已不再是口味清雅、益于修身性的绿茶,穿着金属外壳的可乐、雪碧正大行其道。

或许人类文明本就应是不断改变的,都市的生活也应如此。但每当我透过城市那火热的外表去触及冰冷的内心时,不由总会生出一丝悲凉。

一个在物质上日渐富足,精神上却失去方向的城市,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望着几千年来都市一路走来的方向,摸着它们不断演化的轨迹,我追忆着那些遗失的美好,同时又担忧着:作为人类文化核心的都市文化,究竟应何去何从?是在无尽的物欲中毁灭,还是在精神的涅磐中重获新生?

我在无限的思考中面对都市,触摸它的外壳,也渴望触摸它的灵魂。但愿有朝一日它的内质可以像外表一样美丽动人,但愿有朝一日那些虚假与轻浮都会变得真实与坚固,但愿是“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但愿我们可以重新触摸都市那由内而外的如花般绽放的美丽。

分数:

得分理由

感受乡村⑥

平凡的生活中无时不刻让人感悟,无论生活在乡村还是城市。

一天晚上,一个农人正在开着车赶路,半路上,他碰到了一个因汽车半路坏了而在等待帮助的人,他主动上去帮助的那个人,在路上那人对那因汽车半路坏了的人说,不能帮助朋友的人那真太糟糕了。把那个司机送到指定的地方后走了。一星期后他收到了一个邮单,叫他去签收一个邮单,他到了邮局,签收了那个邮单去领他的东西,打开幕布一看是一辆新的福特汽车,车上还有一张纸条写着,不能帮助朋友的人太糟糕了,福特。他那天帮助的人正是汽车大王福特。

从这件事情我们能看出,平常生活中的小事虽然很小,帮助别人自己也开心,别人也得到了帮助,所以我认为我们无论生活在什么生活空间里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生活中应当积极助人为乐。帮助有困难的人自己也会对生活有很多启迪。生活中我们应当积极帮助有困难的人,帮助别人有可能获得你意想不到的收获,也有可能使你化险为夷,走出难关。有两个从法国来的兄弟,在非洲森林中探险,起先他们还认得路,但后来在树林中迷失了方向,他们林中找出路,但找了很多也没有找到正当他们焦急时,看到路边有一个老人倒在了地上,那老人因为缺水,渴倒在路边,兄弟俩看了一眼后,哥哥说“我们还是别帮他了,我们自己都快没水了。”弟弟坚决的帮助那个老人,哥哥无奈,给了弟弟一半的水说我要走了,说完自顾自地走了,目的想吓弟弟,但见弟弟没跟上来,自己便走了,他越走越远,最终迷失在了茫茫的森林里,而好心的弟弟好心有好报救的那位老人是唯一知道这条森林出路的人在老人的带领下最终走出了森林。化险为夷了,老人还将森林中的路线教会了他,那青年也不失时机的开办了旅游公司,每年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以上的两个故事我们能看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有时候一件小事往往能引起很大的作用,所以说小事非小,要帮助每一个有困难的人。

分数:

得分理由

触摸都市⑦

我出生在都市,并且在都市里度过了迄今为止的大部分岁月。可是,我常常觉得,我只是都市里的一个外乡人。我的活动范围极其有限,基本上是读书和写作,偶尔到朋友家里串一串门,或者和朋友们去郊外玩一玩。在偌大都市中,我最熟悉的仅是住宅附近的一两家普通商店,那已经足以应付我的基本生活需要了。其余的广大区域,尤其是使都市引以自豪的那许多豪华商场和高级娱乐场所,对于我不过是一种观念的存在,是一些我无暇去探究的现代迷宫。

近些年来,我到过别的一些城市。我惊奇地发现,所到之处,即使是从前很偏僻的地方,都正在迅速涌现一个个新的都市。然而,这些新的都市是何其雷同!古旧的小街和城墙被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环城公路和通衢大道。格局相似的豪华商场向每一个城市的中心胜利进军,成为每一个城市的新的标记。可是,这些标记丝毫不能显示城市的特色,相反却证明了城市的无名。事实上,当你徘徊在某一个城市的街头时,如果单凭眼前的景观,你的确无法判断自己究竟身在哪一个城市。甚至人们的消闲方式也在趋于一致,夜幕降临之后,延安城里不再闻秧歌之声,时髦的青年男女纷纷走进兰花花卡拉OK厅。

当然,都市化还可以有另一种模式。我到过欧洲的一些城市,例如世界大都会巴黎,那里在更新城市建筑的同时,把维护城市的历史风貌看得比一切都重要,几近于神圣不可侵犯。一个城市的建筑风格和和民俗风情体现了这个城市的个性,它们源于这个城市的特殊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消灭了一个城市的个性,差不多就等于是消灭了这个城市的记忆。这样的城市无论多么繁华,对于它的客人都丧失了学习和欣赏的价值,对于它的主人也丧失了家的意义。其实,在一个失去了记忆的城市里,并不存在真正的主人,每一个居民都只是无家可归的外乡人而已。

就我的性情而言,我恐怕永远将是一个游离于都市生活的外乡人。不过,我无意反对都市化。我知道,虽然都市化会带来诸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之类的弊端,但都市化本身毕竟是一个进步,它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我只是希望都市化按照一种健康的方式进行。

即使作为一个外乡人,我也是能够欣赏都市的美的。有时候,夜深人静之时,我独自漫步在灯火明灭的街头,望着被五光十色的聚光灯照亮的幢幢高楼,一种赞叹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在浩瀚宇宙的一个小小的角落,可爱的人类竟给自己造出了这么些精巧的玩具。我还庆幸于自己的发现:都市最美的时刻,是在白昼和夜生活的喧嚣都沉寂了下去的时候。

分数:

得分理由

第三篇:高中语文作文评讲课教学模式

高中语文作文评讲课教学模式

枝江三中

学习目标:

1、通过作文评讲,增强作文兴趣,培养作文自信。

学习重点:

2、通过作文评讲,学会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和感悟,学会利用生活中的感性材料生动地作文,在作文中再现多彩的生活。

3、通过作文评讲,学习写作技巧,提高作文水平。

通过作文评讲,学习写作技巧,提高作文水平。

学习难点:

学习写作技巧,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作文水平。课前准备: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进行优点和缺点的收集和整理。准备学案,印发的评改范文,供学生事先准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写作和评改要求。

1、回顾本次作文的训练重点:

(1)写什么?(2)怎样写?

2、了解作文评改的几点要求:

(1)寻宝: 找出被评析作文写得好并且值得自己学习的亮点。

(2)挑刺: 挑出被评析作文中应该修改的地方,并且提出修改方案。(3)交流: 写出评语评定成绩,推荐优秀作文,并且宣布自己的评语。

二、评改借鉴:

每人认真学习印发的评改范文,真正明白怎么评析、怎么修改同学的作文。

三、组内互评: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主要针对本次作文的训练重点评析同学的作文。

温馨提示:可以从作文的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恰当、详略是否得当、结构是否完整、写得是否感人等方面,有理有据地作出判断,然后评定成绩,写出评语。

四、佳作共赏:

每一小组推选1-2篇优秀作文,认真评判,写出推荐缘由,准备全班交流。

汇报交流的发言格式:

我们第组推荐的优秀作文是()的《

》。1.读所选的作文。2.推荐理由是: 3.其他组的意见:

五、失误会诊

1、以小组为单位,筛选作文中的错别字共同订正,理出不通顺、有欠缺的、啰嗦的句子共同订正。

2、以小组为单位,从印发的两篇学生习作中任选一篇,对作文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

汇报交流的发言格式:

我们第组评改的作文是《

》。1.读所选的作文。

2.我们认为,这篇作文的不足之处是: 我们的修改建议是: 3.其他组的意见:

六、总结感悟

通过评改、评讲其他同学的作文,你从中学到了些什么呢?最好结合自己本次作文的实际情况谈出几点具体的收获,形成书面文字,写在下面。

说明:

1. 本教学模式要与相应的学案结合使用。2. 教师在课前要准备评改的范文。3. 学生在课前就应该进行准备工作。4. 教师在课前就必须对所有学生的作文有全面的了解。

第四篇:作文评讲课教学实录(李镇西)

真情浓墨写童心

--我的一次作文评讲课

李镇西

时间:1999年5月 地点:成都石室中学

以前我的作文评讲课大多是教师的一言堂:先念一两篇优秀作文,再不点名地批评一下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几点今后作文应注意的问题。在这样的作文评讲课上,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而且课堂气氛是比较沉闷的。近年来,我对自己的作文评讲课进行了反思,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作文评讲课也应该以学生为上作,即尽量让学生参与作文评讲;作文评讲课也应体现出对尽可能多的学生的鼓励,而不只是老让少数“写作尖子”频频亮相;作文评讲课应该充满民主气息,面对作文,师生平等对话,其至可以争鸣;作文评讲课在形式上也应尽可能新颖生动活泼,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这里,我给读者介绍一下我最近(1999年5月6日)在成都市“语文素质教育观摩活动”中上的两节作文评讲公开课。

先说一下作文评讲的课前准备工作。这次我对学生作文的要求是:1.以自己的真实经历为素材,写一件使自己感到惭愧的事,题目自拟;2.在写作中突出描写,特别是心理描写。在学生按有关程序(写初稿、互相批改、自己修改定稿)完成作文的同时,我也和学生一起写作文(这也是多年来我给自己定的规矩)。我对所有作文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两篇相对写得好的作文,尽量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精彩片断,还将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病句—一找出来,归类整理。另外,我还选了两篇写作问题比较典型的作文,以供课堂上学生修改。最后,我从自己保存的过去我教过的学生的作文中,选了一篇同类题材的作文,准备供学生参考。

作文评讲课一开始,我就通过电脑在大屏幕上打出一行大字:“真情浓墨写童心”。

我对学生解释说,这一句话概括了这次作文的要求:“真情”是说要真实,而不能胡编乱造;“浓墨”就是要注意描写,特别是心理描写;“写童心”就是写自己的心灵世界。“值得高兴的是,这次相当多的同学的作文达到了或基本达到了这些要求,其中不少同学的作文还很感人。同学们请看今天的第一个板块‘榜上有名’!”我一边说,一边在屏幕上打出“榜上有名”四个字和一串姓名,同时大声念了这些学生的名字。

我说:“这些同学的作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感情真诚,而且描写真切。其中有两个同学的作文最为出色。那么,入选今天第二个板块‘佳作亮相’的同学是准呢?”我稍微卖了一下关子,在学学们猜测和期待的目光中,我朗声说道:“请周晓竺同学登台朗读她的佳作!”在学生们的掌声中,屏幕上打出“佳作亮相”四个字,周晓竺同学开始朗读她的作文。周晓竺的这篇作文写的是一件极其普通的小事:因为当上了班委学习委员,她原来的英语科代表职务被班子任安排给了同桌于若玲同学,对此,非常喜欢英语的周晓竺心里特别不痛快,而于若玲恰恰又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于是,一种微妙的心理便产生了。对朋友的不满、怨恨的情绪,笼罩在两个都很善良纯洁的好朋友之间。文章中的故事没有人为的结果,自始至终都充满了对朋友真诚的愧疚。当周晓竺在朗读这篇作文的时候,学生们显然都被深深地感动了。

文章念完了,学生们以他们的掌声表达了对这篇佳作的赞赏。但亮相并未就此结束,我趁热打铁,对周晓竺进行了简短的采访:“你能不能给大家说说为什么文章中会有两处分别写道‘千钧的重物被吊在一根细头发丝上,在我眼前晃动’和‘我心里那个胀得鼓鼓的红气球,霎时把气放了个精光’?”

“我这是用比喻来描写我当时由紧张到松弛的心理变化。”周晓竺解释说。

“哦,明白了。——好,祝贺你!”我和学生们再一次向她报以热烈的掌声。

“今天,第二位‘佳作亮相’的是蔡峰同学。”我说,“别看蔡峰同学平时的作文好像不怎么样,但我想他今天的作文可能会打动在座所有同学的心!”

蔡峰的作文题目是《灵魂的搏斗》,写的是初一的时候一次老师收随笔,他因为没有写,便随便抄写了一篇交了上去。那天,老师评讲随笔,表扬了坚持认真写随笔的同学,蔡峰却感到了弄虚作假的羞愧和痛苦:“我的脸红得像太阳一样,耳朵也红得像火。此时,我紧张万分,恨不得马上下课,这可是我认识李老师以来第一次盼望语文课的下课铃!„„我失去了一颗诚实的心。虽然李老师一点儿都没有点名批评我的意思,甚至他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我交上去的随笔是抄袭的,但我仿佛觉得全班每一个同学都在用轻蔑的目光看着我„„”没有掌声,整个教室一片沉默。可能学生们的心还停留在蔡峰“灵魂搏搏斗”的战场上„„

“刚才我采访了周晓竺,现在我把采访蔡峰的任务交给同学们。大家对这篇佳作有什么看法,可以向蔡峰同学提出。”我说。

我的话音刚落,胡夏融同学举手了:“我认为这的确是一篇佳作,我听了以后很感动。但是我认为这篇文章也有不足。刚才我听得很清楚,蔡峰说“我的脸红得像太阳一样,耳朵也红得像火’,这里,蔡峰用颜色来写自己的心理活动,我认为不妥当。因为,一个人可以感觉到自己的脸发烧,但不可能看到自己的脸和耳朵很‘红’。”

我马上问蔡峰:“你认为胡夏融同学的这个意见怎么样?”

蔡峰真诚地说:“很好,我非常感谢他!”

这时,掌声终于响起来了。

两篇佳作念完了,我小结道:“刚才的两篇文章,当然不能说已经完美得无懈可击。我们之所以认为周晓竺和蔡峰的作文是‘佳作’,那是因为这两篇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点——”仿佛知道我要说什么,学生们情不自禁地一起说了出来:“真诚!”

“对!”我高兴地说,“内容真实,感情真切,是这两篇文章最突出的优点,也是所有优秀文章的灵魂!两位同学所写的事都是生活中极普通、极细微的小事,这尤其值得表扬。当然,应该说这次不少同学的作文也有这个特点。比如说,周月同学写自己为在体育课上叫同学的侮辱性绰号而感到愧疚;张萧文同学写他忘了给远方不认识的朋友寄信;崔涛同学写对母亲的愧疚;王君玲同学写自己因情绪不好却冷淡了同学;刘琛同学写自己有一次忘了给修车帅博说声谢谢;陈墨同学为那次忘了做班上的清洁而内疚;吕方继同学写自己一次在十字路口闯红灯的经历,他在惭愧的同时,很自然地联想到‘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可不能乱闯红灯’的道理。„„这些同学的文章都应该受到表扬,因为他们首先有一颗童心!”

接下来,作文评讲进入第三个板块——屏幕上出现了四个大字“片断欣赏”。

我说:“和每次作文一样,虽然佳作并不是人人都有,但每个同学的作文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精彩之笔。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些同学作文中的‘精彩片断’。”

十几位同学依次上台朗读自己作文中的精彩片断(这些片断,我都在作文中用红笔—一勾划出来)。在这过程中,我适时通过电脑在屏幕上打出这些片断的内容并进行归类——

有的在动作描写中融入心理描写:“„„当时,教室里一个人也没有,王磊的文具盒静静地躺在桌上。风吹得很猛,教室里的桌椅被吹得直响,我就盯着那文具盒。我知道那里面有一支很漂亮的笔,而且似乎很贵。我四下望了望,似乎没有什么人,确切地说,没人知道我在教室里。突然,风猛地一吹,只听‘吱——嘭!’,门被关上了,我一下子抓起文具盒就往地上摔,那支笔一下滚了出来。我将它捡起来,仔细观察着:我似乎看到了王磊的脸——一张因刚刚欺负我而幸灾乐祸的脸,我不知从哪儿来的‘勇气’,一下子又将它摔在地上,连同那文具盒狠狠地踩了又踩,直至看到那塑料的文具盒裂开,破了。又一阵风吹进来,我觉得心里快活极了!”(于若玲)“„„我终于把她孤立起来了。我心里乐滋滋的,就像一个为民除害的大英雄看犯人受罚一样。突然,她盯了我一眼,我慌忙避开了她的眼光。可她孤零零的样子、茫然的目光却深深地印人我的脑海,我急速地跑动在球场上,试图忘掉这一幕,可它就像幽魂似地紧紧缠绕着我,像一场恐怖电影令我久久不忘,将我抛入它的阴影里。”(彭莹)

有的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心理:“当我听见售票员在叫乘客买票时,我紧张起来,我的心就像一台正在行驶的汽车的发动机一样,突突地跳个不停。”(黄易浩)“看着他帮我做着这一切,我的心里翻腾着感激的浪花。”(冷欢)

有的通过想像写心理:“我终于没有给她寄信去。我内疚极了,仿佛看见她一天天忙着希望到收发室去找她的信,又一次次满脸失望地离去„„”(张琦耘)“我手中的笔在卷子上艰难地滑动着,那些题狞笑着,对我挤眉弄眼,好像在说:‘真笨,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起!’”(王倩芸)

有的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自己的心情:“风还在不停地刮着,雨还在不停地下着。我的心在这风雨中更显得沉重。”(卢星月)

学生们在读自己的作文片断时,我便引导大家归纳心理描写的种种方法,而这些方法都是从学生作文中总结出来的,使学生们特别容易理解和掌握。

除了心理描写,我还请几位学生念了他们各具特色的片断――

黄芪的作文首尾照应不错:(开头)“冰糖总是白如玉,可心灵为什么不能总是白如玉呢?——这是我一直不明白的头号大问题。”(结尾)“唉!为什么冰糖能够永远白如玉,而心灵却不能呢?”

张杨以一个物件引出话题:“它,一颗晶莹无假的雨花石正静静地躺在我的手心,无声地讲述着一个故事„„”

好些同学语言幽默:“因为我很讨厌我的同桌,所以不管她说什么,我都反感。比如,她说她和黄继光是同一个家乡的人。我就有意说话来气她:‘这算什么!你和黄继光的关系还不如我呢!’‘为什么?’她居然大真地问我,于是我毫不客气地说:‘因为我和英雄都姓黄了”(黄璐莎)“当时,我对班主任的印象特别不好。他是男的,姓黄。他可真是姓如其人。他的皮肤是黄的,食指与中指被烟熏得焦黄,一说话便露出满嘴黄牙,他经常穿的白衬衣也早已洗得发黄。总之,他的一切都似乎与他的姓分不开。”(向楠)“可能我当时‘脑子里有点贵恙’,总爱欺负他。我就像帝国主义,他就像东亚病夫。但是东亚病夫的病总会好起来的,沉睡的狮子终于站起来了。他终于愤怒了,向我这个帝国主义发起了反攻„„”(汪熠)

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先后有近二十个学生登台朗读自己的作文片断。

作文评讲课的第四个板块叫“咬文嚼字”。我在屏幕上打出了我从这次学生作文中找出来的一些语句——

记忆忧新 恍然大吾 说出真象 失去连系

结果他受到严历的批评。他是一名从农村来的。

我还深深地体会到了不管做任何事都要自己去动手,不要老是依赖别人,这样 既使自己得到的成果自己心里也会很踏实的。

一张旧旧的车月票,早已不知去向,可留在我脑海里的,却远远不止这些„„

我让学生们互相讨论.找出这些语句的错误所在并提出修改意见。面对这些自己作文中出现的错字病句,学生讨论得特别热烈。最后,这些错字、病句被全部改正。

“咬文嚼字”一完,第一堂课便结束了。

第二堂课一开始,便进人第五个板块:“病文修改”。今天所提供的两篇病文如下——

内心深处的谴责

冯 颖

丁零零,下课了。“速度!”我发出了第一声。五秒钟收拾完书包,十秒钟后我已经跑下了楼。今天全兴队客场作战打延边敖东队,三点钟便开战了,现在回去还可以看下半场。一 想到这,我的心早就飞到电视里去了。

来到停车场,看到黑压压的自行车,我的头都胀了。好不容易找到了车,一看表,糟糕,又过了五分钟,看来只有飞车回家了。讨厌,那是谁的车,怎么老把我的车子钩着,我心急如焚,管它三七二十一,扯出来再说,我用尽全身的力气,终于大功告成了。只听“咣当咣当”的声音,一排的车子,在我的双手下全都躺下了。我头也未回大步流星地飞车回了家„„

躺在床上,我怎么也睡不着,脑中反复出现白天的那一幕,像放电影一般。我心中非常难受,索性起床来到窗边,看天外的星星。今晚的星星与往日的大有不同。平时星星总是那样的耀眼,而今天似乎特别黯淡。“啊!连星星都在谴责我。”我自言自语道。忽然,我的脑海中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有一个同学正在艰难地扶起那一辆辆被我掀倒的自行车。不,那不仅仅是自行车,那是一颗堕落的童心。我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眼角还闪烁着几颗泪珠——那是悔恨、愧疚的泪珠。

也许这辈子我都不会原谅自己,这件事已深深地刻入了我的内心世界。

现在我说出了这件事,心里要好过一点,那一块压得我喘不过气的石头,终于被我甩掉了。我相信这是我的第一次,也是我的最后一次。

我生命中的原子弹

李 翱

可能是这类似的题目写得太久了,从小到现在有几年历史了,是个老话题了;也许是这类似题目写得有点多了,虽然每次都换题材,一次比一次长,但都未跳出旧框框,感觉好陈旧。我都有点模糊,惭愧的范围包括哪些事,因此提笔前特地翻了翻字典。也许我曾经有意无意地话伤害过别人,当自己发现时,也自责并提醒自己说话要注意,但都没有勇气说声对不起来安慰对方。时间和宽容让我们再次站在一起,因此安慰了我的惭愧。虽然这次我做清洁没有尽到我应尽的职责,受到了批评,但往后我会用行动来弥补现在的过错,新的成绩会让大家原谅我,我的惭愧会变成新的起点„„。有一件事给我带来的影响极大,危害如同原子弹,与其他琐事相比也就只是扔错方向的手榴弹。

这件事从踏进初中校门,至今我都一直在做着。这件事不仅仅是让我感到无地自容,还影响我人生中重要的第一步。我想,越往后的日子它暴露的危害就越吃不消,也无法挽回。其实这件事很小,那就是消磨时光。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前人说了很多,我也听过一此,只是它没有变成我的行动。有时作了坚固的思想防线,却被听一首歌的欲望激得粉碎。可是 只有五分钟、十分钟,但日复一日我又浪费了多少青春。每次于这些事,我还沉醉在快乐之中,也不需找理由就短暂放纵了自己。“只是一会儿”我总对自己这么说。有时清醒都无法克制目己,像毒瘾发作。在这点上,我的意志真是“太坚强了”!跟李老师学了要两年了,都还没能战胜自己,我感到好对不起。

听着张惠枚的歌,调子没味,词却在我心中改了:“我很想哭但是哭不出,等到分数下来,淹未我的心痛袭来,老师绝望地离开,父母泪流下来。我哭了考试不重再来,我就这么等待,舍不得已春去秋来,在校园之外,我在哪里存在。”

修改仍然是以讨论的形式进行。学生们首先—一指出两篇文章的错宇、病句,并提出修改的意见,然后,就这两篇义章的内容和写法各抒己见。

学生们的讨论非常热烈,发言也十分踊跃。特别令人高兴的是学生们敢于提出不同看法,并勇于展开观点的争鸣。比如,对第一篇文章,有的学生认为不真实,但马上就有人提出取自行车时碰倒别人的自行车是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怎么会不真实?另有一些同学则认为碰倒别人自行车的事本身是真实的,但后面的有关描写则是虚假的。又比如,对第二篇文章结尾改流行歌曲歌词的写法,有人认为可以,有人则认为不太好,等等。对于学生的争论,我不急于作结论,而是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并让作者本人也参与讨论,让他们谈谈自己写作时的想法和现在的认识。

学生们相对比较一致的意见是:第一篇文章,语言较流畅,但某些地方不真实,而且有不少俗套的描写。特别是第三自然段,让人感觉很假。如有学生说“我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眼角还闪烁着几颗泪珠——那是悔恨、愧疚的泪珠。”这一描写就不真实,“入了梦乡”怎么知道“眼角还闪烁着几颗泪珠”?第二篇文章内容真实,但详略不当(第一自然段完全可以删除),语言毛病太多,而且没有具体写一件事。

在谈到作文中的描写虚假时,我看到作者的表情很尴尬。于是,我向大家讲了自己初中时代写作文时有过的弄虚作假的毛病。我举了一个例子:“在一次运沙土的劳动中,我的劳动工具是轴轮车,空车返程时,我在马路上滑行轴轮车,这是违反交通规则的,因此被执勤人员把轮轮车砸坏了。可是老师布置我们写作文时,我却说自己是为了多装沙上而压坏了轴轮车。这样撒谎的作文,居然还得到老师表扬!”

我语重心长地对学生们说:“所以,我原谅一些同学在作文中说假话的错误,因为你们毕竟还不成熟。但是,同学们应该明白,学作文的过程也是学做人的过程。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作文中彻底抛弃任何虚假!”

讨论结束时,两位作者发言感谢同学们的帮助,他们分别谈了自己的收获,并提出了初步的修改意见。

作文评讲课的第六个板块是“昨夜星辰”。这是一个很受学生欢迎的板块,因为学生们都想知道,以前李老师的学生是怎样写同类作文的。这次入选“昨夜星辰”的作文,是我十多年前教过的一个名叫沈建的学生的文章。

我开始给学生读这篇文章——

我想说声“谢谢”!

乐山一中初87级1班 沈 建

我徘徊在“寰球”理发店门口。

妈妈也真是的,一天到晚总催我去理头。难道她还不知道我素来害羞的性子?这理发店可不比那商店,贸然进去,倘若“客满”,好半天无人问津,让你等也不是,退也不是,岂不难堪?

这不,我正漫步于理发店门口进行“侦察”呢!我探头探脑地从店门口往里一瞧,忽然从门里钻了个头出来:“小朋友,理发?”我惊了一下,他,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操北方话的老人。“嗯!”我点点头,脸有些发热。“进来吧!”他笑着说。

进了门,我心里异常轻松,先前那种徘徊时的沉重步伐变得轻盈起来。这位老人多好啊!我想着。“这儿坐,好!”他给我披好了围单,然后用双手轻轻地按了按我的两肩,接着又操 起电推子。他身子稍一欠,像对小孩说话一样,在我耳边问:“小朋友,长些还是短些呀?”“短点。”我实在是拘束不起来了,同时也感到了他的可笑而又不失亲切,或许是因为他的话语中有那种哄小孩子的语气吧!我似乎变得天真起来,好像又回到了幼儿园时代。

电推子在头上“呲呲”地响着,镜子里的老人,在围着镜子中的我转。我似乎觉得这太不应该了!他的那双手,那双裂着许多口子的大手,轻柔地按着我的额头,抚着我的面颊,舒服极了。

不一会儿,温暖的水又在我头上哗哗地淋着,我开始下意识地皱了一下眉头:不仅仅因为闭着眼,更因为我等待着粗硬的十指在我头上横七竖八地“蹂躏”,让人痛得“咬牙切齿”。可是,今天落到头上的,却是一双那么温暖而又温柔的大手,在头上搓揉着,轻轻的痒痒的,惬意极了„„于是,一种莫名的感情涌上了心头,那是一种让人感动的心情。

我交给了老人一元钱,“补你五毛。”他亲切地说着,找零钱去了。刹那间,一个念头闪过我的脑际,由模糊而强烈:要不要给他道个谢?是呀,是呀!道谢给这么慈祥的一位老人。可是——那是多么难为情的事啊!对他说声“谢谢”么?在座的各位会怎么想?同龄人更会暗自嘲笑:多么可笑!理了发,居然还要说“谢谢”!嗤!怎么说得出口?因为他们认为,别人为自己理发是天经地义的——给了钱嘛!因为他们觉得这“玩意儿”过时了,没必要!因为他们觉得这只有在电影中才有,而现实中真这么做未免太做作,太可笑了!的确,我并没有得到比别人更多的照顾,但顾客与店员之间的关系难道仅是金钱上的关系吗?„„倘若我还小,我可以奶声奶气地说:“谢、谢、叔、叔!”倘若我已经是大人了,我可以潇洒随意地说声:“麻烦了!”可为什么我、我们80年代的中学生就没有这种礼节呢?

‘“给,拿好!五毛。”亲切的话语又响起了,我似乎于心有愧,低着头,在接钱的一瞬间,心中说了声:“谢谢!”接着,又像是怕人听见似地溜出了门外。我很软弱,因为我最终没能把“谢谢”说出口。因为我最终没能打破我们中学生当中不少自以为“开放”而买际上是陈旧的那些思想框框。

唉!尽管如此,我还是想说声“谢谢”,真的!而且,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又一次发誓:下次理发一定要去找那位老人,并且——一定要说声:“谢谢!”

作文读完了,我评论道:“沈建同学的这篇作文所表现的心理,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但是,很少有人将其写入作文,因为我们有的同学总是习惯于写‘有意义的大事’。在有的同学看来,今天既没有植树,也没有歌咏比赛,怎么写得出作文呢?好像不学雷锋就没法写作文。其实,只要是生活中发生的事,都可以写成作文;而且,生活的美往往蕴含在平凡的小事之中。沈建的这篇文章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看着学生们若有所悟的神情,我突然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沈建同学也被李老师请到了我们的课堂。只不过当年的小同学,今天已成长为小伙子了!”

迎着学生们热烈的掌声和惊喜的目光,沈建同学从后排走上了讲台。

我和沈建握了握手,说:“-看就知道你今天刚理了发。顺便问问,你现在理发是否都要对师傅说声‘谢谢’?”

“那当然。”沈建毫不犹豫地答道,“因为这是对师傅起码的尊重。”

我对学生们说:”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尽管向沈建哥哥提出来。”

有几个学生分别向沈建请教了一些写作上的问题,沈建—一作了回答。

我请沈建对大家说几句话。他说:“我很遗憾我只是李老师的‘昨夜星辰’,我很羡慕你们。刚才听了你们的优秀作文,我感到你们现在比我当年读初二时强多了,不,当年的我简直不能和你们现在比。我相信,你们今后一定能够比我现在有出息!”

我说:“沈建现在也很有出息呀!他现在在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同学们今后要打官司可以去找他!”

听了我的话,沈建笑了,学生们也笑了„„

作文评讲的最后一个板块是“教师试笔”。我开始怀着真挚的感情向学生们朗读我的文章——

无法回避的一双眼睛

早晨,我和学生正在早读,教室们外响起了一声:“报告„„”

我一看,是任安妮。我眉头一皱:她又来迟到了!于是,便对她说:“在外面站一会儿!”

她的眼睛怯怯地看着我,嘴唇似张又闭,好像要向我解释什么,但终于没有开口,便顺从地站在了教室门外。

我和学生们继续早读„„

任安妮是初一下期从遂宁转学来到我班的。她身材瘦弱,脸色苍白,说话细声细气。她的学习较差。可能是由于身体不太好,常请病假。但是,给和同学们留下的最深印象是爱迟到。我曾把她母亲请来,向她反映任安妮这个老毛病,并问她是不是任安妮有什么特殊困难。她母亲说,没有什么特殊困难,就是任安妮在家动作太慢,磨磨蹭蹭地耽误了不少时间。于是,我多次找任安妮谈心,要她养成雷厉风行的好习惯。但她仍然常常来迟到。

任安妮在外面大概站了五分钟,我想到如果校长看见了恐怕不太好,便叫她进来。她进来后走到自己的座位上想坐下,我说:“谁让你坐了?再站一会儿!”

她的眼泪一下流出来了,但顺从地站在自己的座位前,并拿出书来和大家一起读。

直到早读课结束,她总共站了15分钟。

下课后我没有找她谈,不是忘记了,而是觉得没用¾¾为迟到的事,我以前不知找她谈过多少次,但一点作用没有。

上完了两节课,她来给我请假,说头有点昏,想回家去休息一会儿。我一惊,问:“怎么回事?是不是因为早晨站久了?”她说不是,她还说平时她就爱头昏,是老毛病了。

于是,我同意她回家休息。

第二天,任安妮母亲到学校来为请假,说任安妮病了,需要一段时间的治疗和休息。当时,我开始感到昨天自己做得有些过分:可能任安妮当时已经病了,可我竟还让她站了那么久。

我问她母亲:“任安妮究竟是什么病?”

她母亲含含糊糊的答道:“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病,就是„„身体„„”

她没有明说,可能有什么苦衷,我也就不好往深处问了。

又过了两个星期,任安妮仍没来上学。一天,我正准备去她家看看她时,她母亲来学校,说任安妮的病比较严重,得休学治疗。我在吃惊的同时内心深处竟暗暗有些庆幸:总算甩了一个包袱!

半年之后,任安妮返校复学,降到下一个年级学习。在校园不时碰到我,羞怯而有礼貌地和我打招呼:“李老师好!”

这学期一开学,就听说她又因病没来上课。我只在心里叹惜她的不幸,便再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半期考试刚刚结束最后一科,沈建平同学就来告诉我:“李老师,任安妮今天早晨„„死了„„”

我不禁一颤,手中刚收上来的一叠试卷一下跌落了到了地上!

20分钟以后,我和十几个学生乘坐的越野车奔驰在通往殡仪馆的公路上„„

刚进殡仪馆,她的母亲就迎上来,用哭哑了声音对我说:“李老师,您这么忙还赶来,真是谢谢您和同学们了!”

我心情沉重地说:“太突然了,太突然了。我们根本没想到!”

她的眼泪又来了:“李老师,今天我才告诉你,我的任安妮6岁就患上了白血病,当时医生说她最多能活三年。为了让她有个宁静美好的生活,我们一直没有告诉她,也没有告诉任何人。在许多的人的关心下,她奇迹般地活了8年。谢谢您啊,李老师!任安妮在最后几天,还在说她想李老师,想同学们。她复学后一直不喜欢新的班级,多次说她想回到原来的班级。可是,她就这么„„”

听了她的话,我真是心如刀绞:在任安妮纯真的心灵中,不知道她所想念的“李老师”曾为她降到另外一个班而暗暗高兴啊!

我和学生们站在任安妮的遗体旁,向她作最后的告别。她熟睡般安祥地躺着,秀气的脸上还写满了纯真。想到那个冬天的早晨,我让她站了15分钟;想到她那天上午向我请假时我的冷淡;想到我对她其实并不好,她在生命的最后日子却还“想念李老师”„„我终于忍不住恸哭起来!

这是我参加教育工作至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因愧对学生而流泪。

已经哭干泪水的任安妮母亲反倒过来劝慰我:“李老师,别难过!安妮有您这么好老师,有这些好同学,她„„知足了!她,她也走得„„安心了!”说到最后她又哭起来了。

她当时显然是被我的哀恸感动了,但她哪里知道,我是在泪水用向任安妮表达深深的忏悔啊!

„„ „„

当天晚上,我含泪写下一篇近5000字的文章《你永远14岁¾¾写给任安妮》,第二天又含泪在班上为学生朗读,以表达我悲痛的哀思和沉重的负罪感。

从那以后,我发誓:决不再对迟到的学生罚站!

14年过去了,每当听到周围的人称赞我“特别爱学生”、“从不伤学生的自尊心”时,我总是在心里感谢永远14岁的任安妮,因为她那一双怯怯的眼睛时时刻刻都在注视着我„„

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好几次我都硬咽得几乎读不下去,因为我的眼前老闪现着任安妮的眼睛;学生们显然也被我的文章感动了„„

我说:“忠实于自己的心灵和生活,是打开作文大门的第一把钥匙。而且,我还要再次强调,学作文的过程也是学做人的过程。所谓写作文,就是让真挚的思想感情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

下课铃声响了。我以最后一个板块“名人忠告”结束了这次作文评讲——

“一个人感到羞愧的事越多,他就越高尚。”(肖伯纳)

“纯洁的人生从忏悔开始。”(冯骥才)

最后,还要补充说明一点。按照惯例,我读了自己的文章后应让学生进行评议,或提出他们的修改意见。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这次公开课未能完成这个任务。不过在第二天的语文课上,学生们就对我的文章提出了许多问题:有的是问我写作构思的,有的是和我商榷某些写法的,更有同学对文章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而且这些意见大多很有道理。作文评讲中的这种师生平等的研讨氛围,是我最为得意的一点。[评点]

动人而成功的作文评讲课

程红兵(上海著名语文特级教师)

1999年5月6日我应邀赴成都市参加“李镇西语文素质教育观摩活动”,有幸听了李镇西老师上的两节作文评讲公开课,这是两节非常动人而成功的作文评讲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熟的结构安排。一次作文评讲分成八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榜上有名”,将那些作文达到了或基本达到了本次作文要求的同学和作文写得很感人的同学列上光荣榜。第二个板块是“佳作亮相”,请本次作文特别优秀的同学宣读自己的文章。第三个板块是“片断欣赏”,请同学们欣赏一些同学作文中的精彩片断。第四个板块是“咬文嚼字”,请同学们修正从这次学生作文中找出来的一些语句。第五个板块是“病文修改”,请同学们就所提供的两篇病文进行修改。第六个板块是“昨夜星辰”,介绍老师以前的学生是怎样写同类作文的。第七个板块是“教师试笔”,教师怀着真挚的感情向学生们朗读自己的文章。最后一个板块是“名人忠告”,就是引述名人名言教育学生。整个过程有点有面,点面结合,从局部到整体,从整体到局部,从今天学生作文到昨天学生作文,从学生作文到教师作文,非常周全,非常完善,固化的作文教学程序版块,反映了李镇西老师作文教学的成熟。值得一提的是,在每一个具体板块中李老师也是精心设计的,是从学生出发的,比如片断欣赏,十几位同学依次上台朗读自己作文中的精彩片断,在这过程中,李老师适时通过电脑在屏幕上打出这些片断的内容并进行归类,诸如动作描写中融入心理描写,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心理,通过想像写心理,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自己的心情。从思维方法来讲,这是归纳而非演绎的思维方法,归纳法比之于演绎法,来得更加生动鲜活,它不是纯粹抽象的逻辑推理,而是具体形象可感的介绍,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这种教学方法更加有效。诚如李老师自己所说:“学生们在读自己的作文片断时,我便引导大家归纳心理描写的种种方法,而这些方法都是从学生作文中总结出来的,使学生们特别容易理解和掌握。”

二、和谐的教学合作。这两节作文评讲课师生关系是完全的合作伙伴关系,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次作文评讲课学生几乎参与了所有环节,学生始终以主体的身份评讲作文,“佳作亮相”之后就是学生的分析评价,“片段欣赏”之中是学生在津津乐道,“咬文嚼字”与“病文修改”始终是学生在评头论足,甚至对于“教师试笔”的教师范文,学生也毫不客气地和教师商榷某些写法,更有同学对文章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而且这些意见大多很有道理。而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既不是高高在上的导师,也不是隐居者、隐身人,而是扮演了一个合作伙伴的角色,循循善诱,不时地穿针引线,积极地鼓励学生,启发引导学生,第一板块,屏幕上打出“榜上有名”四个字和一串姓名,教师同时大声念了这些学生的名字;佳作亮相之后,并未就此结束,教师趁热打铁,对周晓竺进行了简短的采访,引发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在同学谈到作文中的描写虚假时,李老师看到作者的表情很尴尬。于是,向大家讲述了自己初中时代写作文时有过的弄虚作假的毛病,将心比心,一起克服描写虚假的毛病。对于学生的争论,李老师不急于作结论,而是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并让作者本人也参与讨论,让他们谈谈自己写作时的想法和现在的认识,以此来引导他们。整堂课的氛围非常融洽,难怪李老师自己也说到:“作文评讲中的这种师生平等的研讨氛围,是我最为得意的一点。” 李老师的作文评讲课的确充满了民主气息,面对作文,师生平等对话,积极主动。开放的课堂里常常会有教师始料不及的事情出现,这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整堂课李老师灵活应变,潇洒得体。当然我们并不讳言,极个别地方也有疏忽,比如有同学提到:“蔡峰说‘我的脸红得像太阳一样,耳朵也红得像火’,蔡峰用颜色来写自己的心理活动,我认为不妥当。因为,一个人可以感觉到自己的脸发烧,但不可能看到自己的脸和耳朵很'红'。”李老师对此给予了肯定。其实感觉是可以迁移的,由感觉到自己的脸发烧联想到脸红得像太阳一样、耳朵红得像火,这是十分自然的,当然也是正确的。

三、真情再现与艺术包装。这次作文李老师始终围绕“真”来作文章,题目要求是:以自己的真实经历为素材,写一件使自己感到惭愧的事。本次课的题目是“真情浓墨写童心”,按照李老师的解说,“真情”是说要真实,而不能胡编乱造;“浓墨”就是要注意描写,特别是心理描写;“写童心”就是写自己的心灵世界。在评讲的过程中李老师不断强调:“内容真实,感情真切。”应该说这抓住了作文的关键,也是所有优秀文章写作的灵魂!同学的文章受到表扬,完全是因为他们首先有一颗童心!可以说李老师倾其所能把学生引向真实地书写真情,题目求真,内容求真,写法求真,赏析求真,改错求真,处处围绕真情,课的最后是李老师自己的文章,也是一篇以真情感人至深的美文,听来催人泪下,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好几次李老师都硬咽得几乎读不下去,因为在他的眼前老闪现着任安妮的眼睛,几乎所有听课的老师和学生都被感动了。很显然,李老师是把教人作文与教人做人联系起来,李老师意味深长地向同学说到:“忠实于自己的心灵和生活,是打开作文大门的第一把钥匙。而且,我还要再次强调,学作文的过程也是学做人的过程。所谓写作文,就是让真挚的思想感情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应该说本次课感情渲染非常成功,也可以这样说李老师对本次课做了艺术化的包装,这在“昨夜星辰”板块里特别明显,这是一个很受学生欢迎的板块,这次入选“昨夜星辰”的作文,是李老师十多年前教过的一个名叫沈建的学生的文章。读完文章之后,李老师出人意料地把这篇文章的作者沈建请到前面来,学生们一下子就兴奋起来,这个艺术化的包装效果是非常成功的。

如果说要说点不同意见的话,我个人觉得本次作文题似乎可以进一步斟酌,要求以自己的真实经历为素材,写一件使自己感到惭愧的事。这有没有硬性要学生抖露自己个人隐私之嫌?当然我知道李老师的用意还在教育,在最后一个板块“名人忠告”里李老师引述了肖伯纳的“一个人感到羞愧的事越多,他就越高尚”和冯骥才的“纯洁的人生从忏悔开始”两句名言,可见其用心所在。这样看来也许是我多虑了。

第五篇:一堂作文评讲课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实录

薛法根

师:有人说了这样一个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并且说这个观点也是一个真理。你相信吗?

生:(纷纷答)相信!

师:没人有疑问吗?

生:(纷纷摇头)没有!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是别人已经证明过了的。

生:因为课文中已经有结论了。

师:真的没人有疑问啦?

生:没有!(众笑)

师:真理不是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吗?你们一个问号都没有,真理怎么这么快就诞生了呢?(众大笑)敢于怀疑别人的观点,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是发现真理必不可缺的精神!没有经过质疑的真理不一定就是真理,而可能是——

生:歪理。(众大笑)

生:谬论。

师:对啊!所以,你要敢于怀疑这个观点。有疑问吗?

生:“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生:真理一定要在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能诞生吗?

生:是不是所有的真理都是在一百个问号之后诞生的呢?

师:(高兴地)你们这么想、这么问就迈出了发现真理的第一步!打开课文,作者在提出这个观点之后是怎么解释这个观点的含义的?

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后,指名一生朗读)

师:理解吗?

生:(纷纷)理解。

师:有问题吗?

生:(纷纷)没问题。(众笑)

师:看来,你们真是太听话了,都成习惯了,要想有问题都很难。(众大笑)司空见惯理解吗?

生:就是看得多了就不觉得奇怪了。

生:经常看见的事就习以为常了。

生:见的次数多了就见怪不怪了。

师:生活中哪些事情你们已经司空见惯了?

生: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山。

师: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不从西边升起,从东边落山。(众笑)

生:我们每天饿了都要吃饭,困了都要睡觉。

师: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不是饿了要睡觉,困了要吃饭。(众大笑)

生:白天升起的是太阳,晚上升起的是月亮。

师:一天又过去了。(众笑)从来没有想过这流过去的时间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些现象都是司空见惯的。你们对“司空见惯”的理解是就是习以为常,见怪不怪。有谁想过“司空见惯”这个词语怎么来的?为什么叫“司空”“见惯”呢?

生:(惊异地)没有!不知道!

师:我们对于熟悉的事物常常失去好奇心、探究欲,也就没有问号了!“司空”是古代的一个官职,专门掌管建设工程,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部长。相传唐代司空李绅请卸任的和州刺史、大诗人刘禹锡喝酒。酒席上叫歌妓劝酒,并歌舞助兴,极尽奢华。刘禹锡就写了一首诗:“高髻云环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这原是一首讽刺官员花天酒地奢侈生活的诗,后来就有了“司空见惯”这个成语。明白了吧?

生:(恍然大悟的样子)哦!

师:不问不知道——

生:一问吓一跳。(众大笑)

师:你吓什么呀?那叫——问了才知道!(众笑)问号才能变成感叹号。这里的“?”和“!”分别表示什么?

生:“?”表示对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产生了疑问;“!”表示经过不断的探索,终于发现了真理。

生:“?”表示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表示最终找到的真理。

师: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意思。但是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生:这样说就是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表示,让别人印象深刻。

师:这是你的理解?

生:《课文详解》里看到的。

师:书上写的是别人的理解。你的呢?

生:这样说感觉很新鲜,也很简单。

师:这才是你的理解,你的观点。说得多好啊!新鲜,简单!把一个真理说得那么通俗易懂、简单明了,让人耳目一新。一起再读一读这个语句。

生:(齐读)

师:刚才有人问为什么一定要是“一百个”真理呢?99个不行吗?101个也不行吗?

生:“一百个”并不是真的是100个问号,而是说很多问号,无数个问号。

生:“一百个”是形容有很多很多问题。

生:“一百个”是说真理的发现过程是很长的,要经过艰苦的探索。

生:“一百个”是指那种不断探索的求真精神。

师:说得都有道理!“一百个”不是实指,而是指真理的发现要经历长期而艰辛的发问、探索的过程。比如“这件事交给我,你放一百个心吧!”是不是一定要正好放一百个心?

生:不是!是指绝对放心的意思。

师:对了!一起读一读这个观点。

生:(齐读课题)

师:用什么来证明这是一个真理呢?请你默读课文,概括一下文中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

生:(认真默读,教师巡视并请一生将概括的事例写在黑板上。)

师:课文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观点?

生:(读黑板上的概括)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花的变色,睡觉时眼睛的转动。

师:你转动一下眼睛让我看看。(众笑)能转动的是你的眼珠啊!(学生快速修改)这三个事例有什么相同之处呢?快速默读课文,发现相同点。

生:这三个事例都是从生活当中的小事开始的。

师:怎么开始?说清楚些。

生:都是从生活中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的。

师:这是第一个相同点。

生:这三个事例中的人都是生活当中的有心人。

师:哦,哪里体现他们是有心人呢?

生:谢皮罗教授敏锐地注意到;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那位奥地利医生是感到很奇怪,连忙叫醒儿子。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很善于从小的地方看出大的问题的,是有心人。

师:他们都是“有准备的人”!这是第二个相同点。

生:这三个事例中的结论都是经过不断探索才得到的。

生:是经过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才找到的真理。

师:分别说说?

生:谢皮罗教授紧紧抓住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波义耳呢,对一连串的问题,进行了许多次的实验;那位奥地利医生带着一连串的疑问,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他们都是反复试验才得出结论的。

师:说得清楚明白!这是第三个相同点。

生:三个事例都是先写发现问题,再写反复试验,最后写得出结论。写法是一样的。

师:你从写法上去发现的!请你写到黑板上。这是第四个相同点。同学们再想一想,每个事例中的发现问题、反复实验、得出结论,相当于我们平时写一件事的——

生:起因,经过,结果。

师:对啊!一般写事情,哪一部分要写得具体、详细些?

生:经过。

师:那么,在这三个事例中呢?

生:起因和结果写得比较具体,经过写得比较简单。

生:每个事例中的经过只写了一句话,都是“经过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师:至于怎么实验?怎么研究的?一个字都没有写。这是为什么呢?

生:(迷茫的样子,师指点题目中的“真理”、“问号”。)

生:为了突出真理是在问号之后诞生的。

生:没有问题就没有结论。

生:问号与真理是因果关系。

生:有这么多的问题才会有这么伟大的结论。

师:对啊!作者选取这些事例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重点要说明“真理”与“问号”之间的关系,没有问号就没有真理的诞生!你们刚才没有一个问题,怎么可能发现这个观点是不是一个真理呢?(众笑)如果要证明“功夫不负有心人”,你认为应该将哪部分写具体些?

生:经过部分!把怎样反复试验和研究的过程写具体,就能看出功夫下得多深了。

生:不写具体实验的过程,就体现不出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了。

师:同样的事例要证明不同的观点,所侧重的角度就不一样。既然三个事例基本上是相同的,为什么要写三个,写一个,或者两个不行吗?

生:写一个事例,别人以为那是偶然发生的。

生:一个事例不可信,有两个事例就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了。

师:一个是偶然的,两个叫什么?

生:必然!

师:没这么快!(众笑)出现了一个,又出现了一个„„

生:无独有偶!

师:对啦!只有一个事例那叫“孤证”!三个事例不是多余的吗?

生:俗话说“事不过三”,有三个了那肯定是真的了,不会再是假的了。(掌声)

师: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这样的说法,也是人们普遍的看法。中国人证明观点要用中国人的办法!(众大笑)作者说完三个事例觉得还不够,又作了一个总结。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师:“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生:坚持不懈的人。

生:追根求源的人。

生:锲而不舍的人。

师:文中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生:洗澡水的漩涡、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是发现;石蕊试纸是发明。

师:发现和发明有什么不同?

生:发现的东西本来就有的,发明的东西本来是没有的。

生:发明是创造了新的东西。

师:对啊!发明是一种创造,而做出重大科学贡献的创造才称得上“成就”。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这四个词语表明了科学贡献的层次和大小。一起读一读这个语句。

生:(齐读)

师:经过事例论证,最后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请你读一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生:(自由朗读后,一生读倒数第二自然段)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师:这一段告诉你,“发现真理”难不难?

生:不难!

师:何以见得?

生:“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说明要发现真理并不像我们说的那么难。

生:只要„„就,这个句子也说明发现这里其实不太难。

师:并不难!(板书)往下读!

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师:这一段告诉你,“发现真理”容易不容易?

生:不容易。因为这里说“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就是发现真理的能力很难具备的。

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说明发现真理不是那么容易的,是要付出努力的。

生:“只能给”就是一般的人是不可能发现真理的,是不容易的。

师:你是这样的人吗?

生:有一点。(众笑)

师:如果你是这样的人,那要恭喜你,你离发现真理不远啦!(众笑)发现真理并不易!(板书)

师:(指着板书)你发现什么了?

生:这两段话的意思是矛盾的,一段说发现这里并不难,一段说发现真理并不易。

师:作者最后下了这样一个看似自相矛盾的结论,他想干什么呀?

生:不知道!

师:我知道你会说不知道。(众大笑)一般人都认为科学发现是科学家历经千辛万苦的结果,是望尘莫及、敬而远之的。但是作者说其实科学发现并不难,你听了会——

生:(接话)觉得自己也能发现真理。

生:觉得真理就在我们生活当中。

师:说并不难,就会增强我们探索真理的信心!让我们充满激情地加入科学探索的行列。可是,正当我们满怀豪情的时候,他又说,科学发现并不易,让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不会盲目和冲动。科学发现并不难,也不易,这就是辩证地看问题,这本身也是一个真理!(众笑)一起读一读这个结论吧!

生:(齐读)

师:这篇文章作者先提出了一个观点——

生: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师:再用的三个事例——

生: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花的变色,睡觉时眼睛的转动。

师:证明科学发现需要——

生: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

师:最后告诉我们,科学发现中的“偶然机遇”属于那些——

生:有准备的人,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师:观点、事例、结论,这是一篇简单议论文的基本要素和结构,阅读这样的议论文就是要把握“观点、事例、结论”这三个要点。敢于怀疑,善于发问,勇于探索,才能最终发现真理。陶行知先生说:真理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一百个问号,最重要的是——

生:第一个问号!

师:这是不是一个真理呢?有待你课后去用事实来证明!

【下课】

只教不懂的,不教已懂的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后感

薛法根

我一直主张阅读教学有三个不教:学生已懂的不教;学生能自己学懂的不教;教了学生也不懂的暂时不教。如此,一篇课文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要教的东西就很有限。课堂教学就要将有限的时间集中在那些具有核心价值的教学内容上,而滤去那些正确的废话。课前,我常常会翻阅学生的教科书,查看学生的预习状况。这一次,我发现许多孩子将词语的意思,语段的含义,乃至文章的结构、写法等都一一作了标注。细问才知道,孩子们手头都有一本《课文详解》,内容之详尽较之教师用的《教学参考》,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学生与教师拥有同样多的信息,教师能教给学生什么呢?我想,那应该是教师的智慧,从文本中看到学生看不到却很重要的东西。《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一篇简单的议论文,初次教学议论文,必然要涉及所谓论点、论据、结论等常识,而学生已经通过课外资料读懂了。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努力让学生熟悉的文本变得陌生起来,在学生自以为读懂的地方读出新鲜的东西来,从而带领学生进入议论文阅读的新视界。于是,我在课堂上有了下面的四问:

一问:你信吗?

对于课题的含义,学生早已领会。但是读完课题,我问学生:你信这是一个真理吗?学生都说“相信”;再问,学生还是说“相信”。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是要让学生“学会相信”,而不是让学生“学会思考”。我们的学生往往以为教材中、课文中所写的都是正确的知识,是应该学习的,从来少有怀疑和追问。这样的教育培养的是顺从、听话的“良民”,而不是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公民”,也与本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所蕴含的科学精神想背离。如果我们的学生读了这篇课文,学生只是懂了这样一个“真理”,却未能产生一个怀疑的问题,未能作出自己的判断和思考,那么我们的教学就离真正的教育“真理”越来越远,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或者是一种悲哀。在课尾,我给学生留下了一个待证的“真理”:一百个问号中,最重要的是第一问!这是一个需要学生用事实来论证的判断。教学,不是将学生心中所有的“?”变成了“!”,而是要让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找到自己的“!”。我想,这才是需要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相对于理解和接受科学知识来说,怀疑、求证的科学精神,似乎更为重要!

二问:你了解吗?

学生凭借课外资料,已经大体上理解了文中词句的意思。当讲到“司空见惯”这个词语的时候,学生很熟练地说出了词语的意思:“见得多了,就不觉得奇怪。” 然而,学生常常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于词语,特别是耳熟能详的成语的出典,未必就有追根求源的深入学习。如果我们的教学停留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必然失去教学的魅力。我问学生:“你了解这个成语的来历吗?”学生从未想过一个成语还有好什么来历,所以凝神静听。我联系刘禹锡所作的诗句,给学生讲述了“司空见惯”的故事,既丰富了学生的见识,又加深了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培植学生刨根问底的学习品质。而这,比理解词句的意思显得更有意义。

当然,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对文本的相关知识有更为深入的研究,要下“诗外的功夫”。对于语文知识,学生可以处在“语感”的层面,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然教师必须超越这个层面,达到“语识”的层面,将那些学生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借助科学的概念、原理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有对文本的解读有了足够的深度和广度,在课堂上才可能左右逢源、信手拈来,而不致于捉襟见肘,甚至黔驴技穷。

三问:你比较过吗?

对于文中引用的三个事例,学生一读就懂。然而,却缺少深层次的比较研究,难以发现作为议论文所引用的事例和记叙文所写事件的差异,也难以发现因不同的观点而选择不同的重点等,这些议论文选材和表达的特点,是需要教师特别的指导、讲述,学生才会关注。不教,就很容易从文字表面滑过去。教学中,我提了一连串的问题:这三个事例有什么相同之处?最重要的过程为何只写了一句话?为什么要用三个事例?这样的提问促使学生将阅读的重点从关注事例的内容上转移到关注事例的内容与表达上,进而关注事例的表达效果和意图上。从中,学生就发现了不同的文体在叙事时的差异,发现了不同的论点在引用事例时的详略。

议论文阅读是一种理解性阅读,重点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对文中的事例、表述作出自己的理解,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间接,这有别于散文等感受性阅读。什么文体的文章就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阅读,如果错位,就会陷入阅读的困境。试想,用体验、感受的方法去阅读议论文,那就会让学生找不到阅读的方向。教给学生合适的阅读方法和方式,才能让学生越读越聪明。

四问:你这样想过吗?

文章最后的结论写了两段话,粗粗看来,也没觉得什么。但细细推敲,就发现大有文章:前一段说科学发现并不难,后一段却说科学发现并不易。文章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意味着科学发现是不容易的,结尾为什么却说是并不难呢?这就有了矛盾。而发现这样的矛盾,就需要有独到的眼光和独特的理解力,必须从更加抽象的视角来看这两段话,仅仅停留在字面的意思是很难有所发现的。教师不这样想,学生自然就不会这样去思考。只有教师从这样的视角去思考,学生才可能获得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阅读方式。科学发现并不难,是激发人们探究科学真理的勇气与信心;科学发现并不易,是告诉人们探究科学要有准备的头脑,要独立思考,要有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其实,这并不矛盾,是一种辩证法。如此教学,学生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阅读就能进入一种赏心悦目的境界。

会不会这样想?能不能这样想?取决于教师的阅读智慧和教学智慧。说到底,教育是以智慧启迪智慧。智慧的语文教师才能创造出慢智慧的语文课堂,才能教出更加智慧的学生。磨砺我们教师自己的智慧,才能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

下载小学生作文评讲课教学设计(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生作文评讲课教学设计(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作文评讲课教案

    浓墨重彩表爱意,真情实感动人心 执教:江苏省运河中学朱庆国 一、导语设计 两首歌引起了千千万万人的共鸣,为什么呢?我觉得在于它的真实。歌曲真实,演唱真实,没有真情实感的投入,绝......

    作文评讲课教案

    作文评讲课教案 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构思作文的意识能力 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引导学生养成精心打造开头的意识 指导学生写出思想深刻,有感染力的作文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的书写......

    讲课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unit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教学设计 昌黎五中 居海波 教学内容:1a-2c 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

    让作文评讲课神采飞扬

    让作文评讲课神采飞扬——作文评讲课的得力五法 一、写好评语,力求周到。写作文评语是作文评改的关键和作文评讲的前提,有经验的老师都十分重视这一环节。作文评语或肯定成绩......

    试卷评讲课

    语文试卷评讲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试卷的评讲成功与否,首先是要看“是否查明典型错误及存在的困难,是否提出进一步克服困难的方法,是否保证学生对所做练习质量作自我检查,是否作......

    作文指导课讲课教学设计

    作文指导课讲课教学设计 篇一:作文指导课讲课教学设计(参赛作品) 作者单位:襄樊市南漳县东巩完全小学教师:王晓虎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写作方......

    春 讲课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朱杖子中学 刘春艳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感受优美的意境。 2.体会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

    法国号教学设计--讲课

    《法国号》教学设计 黄河路街道万泉小学 巴晓敏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唱歌曲,能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模仿、表现法国号的音色,用二声部轮唱的形式表现歌曲。 2、能力目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