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角形特性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P80-81《三角形的特性》。【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过程与方法: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比较、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实现知识和技能的正迁移,让学生做到活学活用。【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教学难点】三角形的高的确定及画法。【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的性质。因此,三角形的特性是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也为学习习近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直观的认识了三角形,并且认识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和高,还有生活中积累的对三角形认识的丰富体验。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从边上任意一点来画的,而三角形只能从顶点来画,所以正确画出已知底边上的高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还有学生对三角形稳定性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还不能从数学的角度来理解。因此我主要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教具学具】 课件、小棒若干根、毛线、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各种多边形图片、袋子 【教学方法】观察法、演示法、实验法、探究式学习【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景导入
师:今天李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些漂亮的图片,想不想欣赏一下? 生:想
师: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这些图片中都有我们认识的一个平面图形,我们比比看谁是火眼金睛,能把他找出来?(师出示幻灯片)
生:三角形。
师:同学们找的非常准确,我们再来看看这些生活用品,他们中也有三角形(师出示幻灯片)
师: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而且把我们的生活装扮的很漂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三角形。
(师:出示幻灯片,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
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一)、三角形的概念
1、摸一摸,初步感知 师: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边说边出示一个三角形)
师:老师把它装在一个袋子里,你能把它摸出来吗? 生:能。
师:不过问题可没有那么简单,袋子里除了三角形外还有这些图形„„(师边说边出示以下图形)
师:现在你还能又快又准的把三角形摸出来吗?
师:同学们真聪明,能够从这么多图形中摸出三角形来。师 那么请摸三角形的同学说一说,你为什么能一次就摸出了来呢? 生:因为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直的边,其它图形都比三个角多,或者没有角。师 那我们来再仔细观察一下,(师出示幻灯片)
顶点边角顶点边角角顶点 边师:这个三角形除了有三条直的边,还有三个顶点、三个角,大家同意吗? 生 :同意。
师:这就是三角形的特征。
(板书,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2、画一画,构建概念
师:同学们已经会认三角形了,你们能够自己画一个三角形吗? 生:能。
师:请你们在白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学生独立画,师巡视了解学生画的情况。)
师:老师在电脑上也画了几幅图,请同学们来看一下:(师出示幻灯片)
师:这些图形是三角形吗?
生1:第(1)幅图中没有连接起来。生2:第(2)幅图画的是角。
生3:第(3)幅图中出现了一条曲线。生4:第(4)幅图中画的太长了。生5:第(5)幅图是一个三角形。
3、摆一摆,围一围
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手中的实物摆出一个三角形
师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品在班中展示,并进行评价。(用毛线围的要看看是否有角)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预设:学生说出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师:谁能用小棒来表示一下?(请一个学生到展台上摆出来。)
师:非常好,像这样三条线段的首尾连接起来,形成的封闭图形就是三角形。师:我们可以这样来表示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师出示幻灯片,板书概念,用红色粉笔写“围成”)
师:在这个定义中你觉得那些词最重要? 生1:三条线段 生2:围成
师:你是怎么理解围成的?你们能用手势表示“围成”的意思吗?三人小组拉演示一下。
生:围成的意思应该是三条线段连接起来,没有空隙。师:同学们理解的真不错!
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师:我们画了那么多的三角形,如果把它们放在一起怎么区分呢?(师出示幻灯片)
师:为了表达方便,我们习惯用连续的大写字母,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面的三角形就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三条边分别是(AB边BC边和AC边)(师出示幻灯片)
师:请大家看一看下面这个图片中包含几个三角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生:三角形ABC三角形ABO三角形ACO
(二)、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1、观察三角形 师:好,我们了解了三角形的概念,那下面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到图片中找一找三角形
(师出示幻灯片)
2、动手巧实验
师:我们看到的那些图片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三角形,设计师为什么要把它们做成三角形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同学们拿出学具:四边形和三角形,动手拉一拉看看有没有发现? 生1:四边形容易变形。生2:三角形不变形。
出示四边形教具
师:我手里的四边形总是左右摇晃,你能想一个方法让这个四边形不摇晃了吗?
生1:加上一根木条就行。
生2:应该把木条的两端固定在相对的两个角上。师:为什么这样就不摇晃了呢?
生3:因为变成了两个三角形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师:其实刚才大家正是利用了三角形最大的特性:稳定性(师出示幻灯片并板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师:现在你明白设计师为什么要把它们设计成三角形了吗? 生: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
师: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想一想? 师:三角形不但坚固稳定,而且具有美感。希望同学们利用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个知识,帮我们班级修修破损的桌凳,看看你们会不会当这个小小的修理工,好不好?(三)、认识三角形的高
1、问题导入
师:为了今天的研究,老师特意准备了两幅动物别墅的图片。你能区分出哪幅是长颈鹿的?哪幅是山羊的吗?并说明理由。(师出示课件)
生:高的房子是长颈鹿的,因为长颈鹿长的高。师:你说的房子的高是指哪部分?(学生指)
老师这里有五幅图,你觉得哪幅图把房子的高表示出来了?(师出示幻灯片)
生:第一幅。
师:从图上来看,房子的高就是三角形的——(高)
2、自学定义
师:那什么叫做三角形的高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1页,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学生自学三角形的高。(师出示幻灯片)
(师巡视指导,出示三角形的高定义)
师:你觉得在这句话中哪些词比较重要? 生:垂线,顶点,垂足,对边„„(师出示幻灯片)
师:同学们请看第二幅,它为什么不是三角形的高呢? 生:斜了,高应该是垂直线段。
师:第三幅也是垂直线段呀,它怎么也不行呢? 生:没经过顶点!
师:那第四和第五幅图既垂直又经过定点了呀 生:应该是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才是高
3、学习画高。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的高,你会画三角形的高吗? 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纸上画。(收集不同高的画法)学生讲解画高的方法,教师适当给予点评。
师:老师这里收集了几幅不同的作品,你们认为谁画的对? 师出示幻灯片
三、堂堂清
师:同学们今天的表现真不错,相信你们已经把今天的知识都学会了,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
四、课后作业
(师出示幻灯片)
五、交流收获、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不知不觉中,就要下课了。你们今天学得快乐吗?能说出你的收获吗?
(师出示幻灯片)
学生交流„„
师:关于三角形的知识远不止这些,随着我们学习的不断深入,大家的收获会更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先让学生从发现生活中的三角形开始,激发了学生探讨三角形的兴趣,然后通过画三角形引导学生概括出三角形的意义,在教学底和高的含义及高的画法时让学生从底和高的概念入手,在对底和高的概念细致理解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尝试做高,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探索三角形的特征时,让学生小组合作亲自拉动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框架,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真实的感受到了三角形稳定性这一特征,让学生在做中学数学,又通过固定平行四边形,再次展示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是有用的,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当然在课堂上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如评价语言的单调,课堂生成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在有些环节还缺少适时的小结。
第二篇:三角形特性教学设计
三角形特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P80-81《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3、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比较、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实现知识和技能的正迁移,让学生做到活学活用。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教学难点:三角形的高的确定及画法。
教具学具:课件、小棒若干根、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
教学过程:
一、理解三角形的意义和特征
1、联系生活,情景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些漂亮的图片,想不想欣赏一下?(想)
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生:三角形。
师:对!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而且把我们的生活装扮的很漂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
【评析:由学生熟悉的生活导入,在情境中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达到旧知迁移的目的。】
摸一摸,初步感知
师: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边说边出示一个三角形)[预设:学生能说出这是一个“三角形”。] 师:老师把它装在一个袋子里,你能把它摸出来吗?(能)不过问题可没有那么简单,袋子里除了三角形外还有这些图形„„(师边说边出示以下图形)
师:现在你还能又快又准的把三角形摸出来吗?
师:同学们真聪明,能够从这么多图形中摸出三角形来。师 那么请摸三角形的同学说一说,你为什么能一次就摸出了来呢? [预设:学生能够很快地摸出三角形,因为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直的边,其它图形都比三个角多,或者没有角。]
1、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并用课件演示:三角形的三条边、三个角和三个顶点。)师 那我们来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个三角形除了有三个角,三条直的边,你还发现什么了.(生 : 顶点,)师:大家同意吗? 师:这就是三角形的特征。
(板书,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二、画一画,构建概念 师:同学们已经会认三角形了,你们能够自己画一个三角形吗?(生:能。)
师:请你们在白纸上画一个三角形。
(学生独立画,师巡视了解学生画的情况。选择学生画得不正确的图形贴在黑板上,如果学生没有,教师则把事先准备的以下图形也贴在黑板上。)
师:(指着第1、2个图形分别问)这个图形是三角形吗? [预设:学生能说出不是三角形,因为这三条线和线之间没有连在一起。] 师:(指着第3个图形问)这个图形是三角形吗?
[预设:学生能说出这也不是三角形,因为线段出一点头了,没有连在一起。]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预设:学生说出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师:你们的话我听得不是很明白,谁能用小棒来表示一下?(请一个学生到展台上摆出来。)师:非常好,像这样三条线段的首尾连接起来,形成的封闭图形就是三角形。
师:我们可以这样来表示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板书概念,用红色粉笔写“围成”)
师:什么叫“围成”?你们能用手势表示“围成”的意思吗?四人小组拉演示一下。师:能把“围成”说成“组成”吗?你怎样理解“组成”?
[预设:有的学生可能说“不能”,也有个别学生可能说“能”。引导学生说出“组成”不一定要首尾连接形成封闭图形。] 师:说得很好,(指着刚才的三个图形)这三个图形都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但它们都不是围成的,所以不是三角形。师:这些图形你们有办法使它变成三角形吗?
(用小棒在展台上摆出这三个图形,让学生上去移动小棒,变成三角形。)
[评析: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通过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本环节中,老师让学生动手画三角形,并抓住学生画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资源”,使之成为教学的“有效资源”。学生在认知冲突中加深对“围成”含义的理解。]
三、辨一辨,理解概念
师:你能利用这个概念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三角形吗?并说出为什么。
[评析:这一环节使学生通过辨别图形是不是三角形,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三角形的定义。]
2、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三角形也有自己的名字。为了表达方便,我们习惯用连续的大写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面的三角形就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同时点击课件,出示三角形ABC。).师:如果换上不同的字母,怎么叫呢?(指名说说)如三角形DEF、FGH等
师:让我们用最快的速度画一个三角形ABC。(同时,教师在黑板上也画一个三角形ABC)
二、认识三角形的高
1、情境引入
师:为了今天的研究,老师特意准备了两幅动物别墅的图片。你能区分出哪幅是长颈鹿的?哪幅是山羊的吗?并说明理由。课件出生图片
生:高的房子是长颈鹿的,因为长颈鹿长的高。师:你说的房子的高是指哪部分?(学生指)
老师这里有三幅图,你觉得哪幅图把房子的高表示出来了? 生:第一幅。
师:从图上来看,房子的高就是三角形的——(高)
【评析:从生活情境入手,把三角形的高自然的融入生活之中。让学生对三角形的高形成初步的感知。】
2、自学定义
那什么叫做三角形的高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1页,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学生自学三角形的高。师:你觉得在这句话中哪些词比较重要? 生:垂线,顶点,垂足,对边„„
师:同学们请看第二幅,它为什么不是三角形的高呢? 生:斜了,高应该是垂直线段。
师:第三幅也是垂直线段呀,它怎么也不行呢? 生:没经过顶点!
【评析:出示三幅图,先让学生直观感受三角形的高,然后自学,使学生对三角形的高有初步的理解。通过对后两幅图的解释,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对教学难点的突破。】
3、学习画高。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的高,你会画三角形的高吗? 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纸上画。(收集不同高的画法)
学生讲解画高的方法,教师适当给予点评。
师:老师这里收集了几幅不同的作品,你们认为谁画的对? 集体评价
【评析: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提升认识,构建对三角形底和高的理解。有效突破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高的教学难点。】
4、巩固练习
师:请你选择一个喜欢的三角形,画出已知底边上的高。(完成第二部分)收集三幅不同的作品
出示1:用三角板比着,这条高画的对吗?(对)出示2:这位同学怎么没画高呢?谁来说一说? 生:第二个三角形的高和AC边重合了
师:如果把AC边当成底,高会是谁呢?(BC边)
对!当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以一条直角边为底,这条底边 上的高恰好是另一条直角边。出示3:让学生验证。同学们请看图3,我们从顶点B画出了三角形的高,同样从顶点A和顶点C也可以画出三角形的高,只不过会画在三角形的外面。
【评析:由每个学生画出一种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到小组和全班的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三种三角形指定底边上高的画法。突破教学的定点和难点。】
三、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1、创设情境,比赛引入
师:现在我们放松一下,来场比赛怎么样?(好)
请两位同学上台,一个拉三角形,一个拉平行四边形,拉变形的获胜。生1:不公平!三角形很牢固,不易变形!生2: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师:你的知识面可真宽,那你知道三角形为什么具有稳定性吗? 生:因为三角形很牢固,不易变形!所以具有稳定性。师:这是你们的理解,三角形为什么具有稳定性,我们通过实验来说明问题。
【评析:通过学生拉动不同形状的框架,亲自体验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不同特性,在操作和比较中加深了对三角形特性的认识】
2、深入研究,探索特性
拿出一个三角形,让学生拿出三根小棒摆三角形。(三根小棒的长度和老师手中三角形的长度是相同的)学生发现:无论怎样摆,摆成的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评析:让学生在“做”中学,不只是停留在教材描述的“拉不动”层面,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既带给学生数学结论,也带给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实现对教材的超越。】
3、认识特性,体会应用。
师:为什么三角形拉不动呢?正因为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后,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完全确定了,所以在拉的时候,三角形才不会变形,这个不变的性质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出示埃菲尔铁塔的图片 师:上面有三角形吗?(有)
从整体上看,它也可以近似的看做一个三角形,所以它经历了百年风雨后仍然风采依旧!
【评析:让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为起点——动手实验发现数学结论——解释应用的的认识全过程。这个过程,既带给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同时也带给学生“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真实体验。】
(四)交流收获、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不知不觉中,就要下课了。请你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吧!学生交流„„ 师:关于三角形的知识远不止这些,随着我们学习的不断深入,大家的收获会更多。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特性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ABC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评析:将本节课的知识点以科学、合理、简捷的结构呈现出来。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便于学生回顾和梳理所学知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设计思路: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遵循概念教学的规律,及时地把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初始概念进行反思、对比,从而形成新的正确概念。《三角形的特性》是在学生已经直观的认识了三角形,并且认识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和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为学生已经有了生活中积累的对三角形认识的丰富体验。所以我从生活中的漂亮图片入手,把数学的学习融入生活之中,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挑战新问题。这样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学习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就在于它具有稳定性。为使学生亲身感受三角形稳定性这一特性,我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拉拉三角形,然后得出结论。而是先让学生拉四边形和三角形,猜想三角形拉不动的原因,再通过摆小棒的活动,让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为基础——动手实验发现数学结论——体会应用”的认识全过程,做到“以思考指导实践,实践验证思考”的科学态度。学生从探索实践中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有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之后,适当延伸拓展是这节的课的又一亮点。学生明确了底和高是对应存在的,有三条底边,就会有三条高。通过画三角形指定地边上的高,使学生可以掌握三角形指定底边上高的画法,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知识是丰富多彩的。再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时,学生通过拉四边形和三角形体会三角形的稳定性,也可以体会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使学生实现知识的拓展。数学课堂教学,在落实“双基”的同时,适当拓展知识,只要适时适度,是有利而无弊的。评析: “三角形的特性”一课,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并且,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有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和高的经历。李老师以此为基点,以生活实例引入数学活动,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亲历探究过程,获取知识、获得发展。
本节课的突出特点是:
1、注重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课一开始,请学生欣赏生活中的三角形,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唤起学生研究三角形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在“认识三角形的高”时,用学生喜欢的给动物找房子为情境,把对问题的研究自然的融入生活之中,充分的把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切实的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2、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其后续学习的基础,课堂上,老师很好的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例如,让学生画三角形、判断三角形和说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再现已有的三角形的知识;再如,让学生凭借对“垂直”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认识的经历和体验,通过尝试画高、交流讨论、画出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等活动,在已有知识和技能的迁移中自主构建对三角形底和高的认识。
3、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过程中,既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操作的空间,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例如,在不同的活动中,以“谁愿意给大家说说”“大家的认识和他的想法一样吗?”“你们认为呢”“谁还有不同的想法”“谁愿意给大家做个示范”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展开小组的、全班的不同形式、不同范围的交流,师生共同分享着每项活动的成功,情感溶于快乐之中,知识溶于快乐之中。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养成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善于欣赏他人的良好品质。
4、整节课,数学活动丰富而有序,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同时,每项活动都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获取知识中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和意义,领悟数学的价值。
第三篇:三角形特性教学设计.doc
三角形特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P80-81《三角形的特性》。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3、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比较、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实现知识和技能的正迁移,让学生做到活学活用。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教学难点:三角形的高的确定及画法。
教具学具:课件、小棒若干根、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教学过程:
一、理解三角形的意义和特征
1、联系生活,情景导入
师:今天李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些漂亮的图片,想不想欣赏一下?(想)
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这些图片中都有我们认识的一个平面图形,我们比比看谁是火眼金睛,能把他找出来? 生:三角形。
师:对!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而且把我们的生活装扮的很漂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
【评析:由学生熟悉的生活导入,在情境中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达到旧知迁移的目的。】 摸一摸,初步感知
师: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边说边出示一个三角形)[预设:学生能说出这是一个“三角形”。] 师:老师把它装在一个袋子里,你能把它摸出来吗?(能)不过问题可没有那么简单,袋子里除了三角形外还有这些图形……(师边说边出示以下图形)
师:现在你还能又快又准的把三角形摸出来吗?
师:同学们真聪明,能够从这么多图形中摸出三角形来。
师 那么请摸三角形的同学说一说,你为什么能一次就摸出了来呢? [预设:学生能够很快地摸出三角形,因为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直的边,其它图形都比三个角多,或者没有角。]
1、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并用课件演示:三角形的三条边、三个角和三个顶点。)师 那我们来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个三角形除了有三个角,三条直的边,你还发现什么了.(生 : 顶点,)师:大家同意吗?
顶点边角顶点边角角顶点 边师:这就是三角形的特征。(板书,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二、画一画,构建概念
师:同学们已经会认三角形了,你们能够自己画一个三角形吗?(生:能。)
师:请你们在白纸上画一个三角形。
(学生独立画,师巡视了解学生画的情况。选择学生画得不正确的图形贴在黑板上,如果学生没有,教师则把事先准备的以下图形也贴在黑板上。)
师:(指着第1、2个图形分别问)这个图形是三角形吗?
[预设:学生能说出不是三角形,因为这三条线和线之间没有连在一起。] 师:(指着第3个图形问)这个图形是三角形吗?
[预设:学生能说出这也不是三角形,因为线段出一点头了,没有连在一起。]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预设:学生说出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师:你们的话我听得不是很明白,谁能用小棒来表示一下?(请一个学生到展台上摆出来。)
师:非常好,像这样三条线段的首尾连接起来,形成的封闭图形就是三角形。
师:我们可以这样来表示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板书概念,用红色粉笔写“围成”)
师:什么叫“围成”?你们能用手势表示“围成”的意思吗?四人小组拉演示一下。师:能把“围成”说成“组成”吗?你怎样理解“组成”?
[预设:有的学生可能说“不能”,也有个别学生可能说“能”。引导学生说出“组成”不一定要首尾连接形成封闭图形。] 师:说得很好,(指着刚才的三个图形)这三个图形都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但它们都不是围成的,所以不是三角形。
师:这些图形你们有办法使它变成三角形吗?
(用小棒在展台上摆出这三个图形,让学生上去移动小棒,变成三角形。)
[评析: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通过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本环节中,老师让学生动手画三角形,并抓住学生画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资源”,使之成为教学的“有效资源”。学生在认知冲突中加深对“围成”含义的理解。]
三、辨一辨,理解概念
师:你能利用这个概念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三角形吗?并说出为什么。
123456
[评析:这一环节使学生通过辨别图形是不是三角形,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三角形的定义。]
2、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三角形也有自己的名字。为了表达方便,我们习惯用连续的大写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面的三角形就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同时点击课件,出示三角形ABC。).师:如果换上不同的字母,怎么叫呢?(指名说说)如三角形DEF、FGH等
师:让我们用最快的速度画一个三角形ABC。(同时,教师在黑板上也画一个三角形ABC)
二、认识三角形的高
1、情境引入
师:为了今天的研究,老师特意准备了两幅动物别墅的图片。你能区分出哪幅是长颈鹿的?哪幅是山羊的吗?并说明理由。课件出生图片
生:高的房子是长颈鹿的,因为长颈鹿长的高。师:你说的房子的高是指哪部分?(学生指)
老师这里有三幅图,你觉得哪幅图把房子的高表示出来了? 生:第一幅。
师:从图上来看,房子的高就是三角形的——(高)
【评析:从生活情境入手,把三角形的高自然的融入生活之中。让学生对三角形的高形成初步的感知。】
2、自学定义
那什么叫做三角形的高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1页,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学生自学三角形的高。
师:你觉得在这句话中哪些词比较重要? 生:垂线,顶点,垂足,对边……
师:同学们请看第二幅,它为什么不是三角形的高呢? 生:斜了,高应该是垂直线段。
师:第三幅也是垂直线段呀,它怎么也不行呢? 生:没经过顶点!
【评析:出示三幅图,先让学生直观感受三角形的高,然后自学,使学生对三角形的高有初步的理解。通过对后两幅图的解释,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对教学难点的突破。】
3、学习画高。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的高,你会画三角形的高吗? 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纸上画。(收集不同高的画法)学生讲解画高的方法,教师适当给予点评。
师:老师这里收集了几幅不同的作品,你们认为谁画的对? 集体评价
【评析: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提升认识,构建对三角形底和高的理解。有效突破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高的教学难点。】
4、巩固练习
师:请你选择一个喜欢的三角形,画出已知底边上的高。(完成第二部分)收集三幅不同的作品
出示1:用三角板比着,这条高画的对吗?(对)出示2:这位同学怎么没画高呢?谁来说一说? 生:第二个三角形的高和AC边重合了
师:如果把AC边当成底,高会是谁呢?(BC边)
对!当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以一条直角边为底,这条底边 上的高恰好是另一条直角边。出示3:让学生验证。
同学们请看图3,我们从顶点B画出了三角形的高,同样从顶点A和顶点C也可以画出三角形的高,只不过会画在三角形的外面。
【评析:由每个学生画出一种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到小组和全班的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三种三角形指定底边上高的画法。突破教学的定点和难点。】
三、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1、创设情境,比赛引入
师:现在我们放松一下,来场比赛怎么样?(好)
请两位同学上台,一个拉三角形,一个拉平行四边形,拉变形的获胜。生1:不公平!三角形很牢固,不易变形!生2: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师:你的知识面可真宽,那你知道三角形为什么具有稳定性吗? 生:因为三角形很牢固,不易变形!所以具有稳定性。
师:这是你们的理解,三角形为什么具有稳定性,我们通过实验来说明问题。
【评析:通过学生拉动不同形状的框架,亲自体验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不同特性,在操作和比较中加深了对三角形特性的认识】
2、深入研究,探索特性
拿出一个三角形,让学生拿出三根小棒摆三角形。(三根小棒的长度和老师手中三角形的长度是相同的)学生发现:无论怎样摆,摆成的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评析:让学生在“做”中学,不只是停留在教材描述的“拉不动”层面,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既带给学生数学结论,也带给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实现对教材的超越。】
3、认识特性,体会应用。师:为什么三角形拉不动呢?正因为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后,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完全确定了,所以在拉的时候,三角形才不会变形,这个不变的性质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
出示埃菲尔铁塔的图片 师:上面有三角形吗?(有)
从整体上看,它也可以近似的看做一个三角形,所以它经历了百年风雨后仍然风采依旧!
【评析:让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为起点——动手实验发现数学结论——解释应用的的认识全过程。这个过程,既带给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同时也带给学生“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真实体验。】
(二)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刚才通过互相帮助,共同总结出了三角形的特征,概括出了三角形的定义,现在小明遇到了一个问题,你们愿意帮他解决吗?
出示图片:这是小明家、校、商店、邮局的位置图,你们能看出这张图与以上我们所学知识有什么关联吗?(各段路围成三角形)哪两个三角形呢?(生指)小明从家到学校有几种走法可以到达?对上路中路围成的三角形来说,走上路就是走?走中路就是走三角形的什么?(第三条边)三角形的今天小明刚巧要做卫生,想快点到学校,他走哪条路最近?(中路)师:为什么?(两条边的和比第三条边长)师板书: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师:还有别的想法吗?师:看来同学们都认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
师:那同学们反过来想一想,是不是两条线段的和大于第三条线段,这样的三条线段也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呢?我们可以做个实验试试看:
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信封,里面装着4张纸条,每张纸条都分成了3段,每段都量好了不同的长度,同时每段代表一条边,请同学们从信封中拿出纸条来看一看,师分别介绍(实物投影显示):这张纸条上的3段长度分别是10、6、7,10、6、7分别代表3条边的长度为10cm,6cm,7cm,看是不是每张纸条中都有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呢?你们试着围一围,思考:(投影出示)是不是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样的三条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呢?
1、动手试一试,每完成一个实验就把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及结论填在实验记录单上要求: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实验,讨论得出结论,填在报告单上:(什么样的3条边可以围成三角形),本组得不出结论的,也可以与其他小组共同商量。
2、合作探究
3、汇报交流,得出结论师启发:是什么样的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才能围成三角形呢?(师指投影下的线段提示)只要两条较短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其余任意两条边的和肯定大于第三边,肯定能围成三角形。
4、回归图形,验证巩固
A、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三角形三边的规律,你能用这一规律来解释小明家到学校走哪条路近的原因吗?
B、看来同学们已经能判断三条线段在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了,下面我们做个游戏,比比谁反应快。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规则是:我请五位同学来演小棒,这五位同学当中的三位同学任意组合,看能不能拼成三角形认为能拼成三角形的迅速起立,看谁的反应快。(你能判断的这么快,是怎样做的?两条短边的和与第三条边比较来判断)
(四)交流收获、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不知不觉中,就要下课了。请你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吧!学生交流……
师:关于三角形的知识远不止这些,随着我们学习的不断深入,大家的收获会更多。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特性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ABC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评析:将本节课的知识点以科学、合理、简捷的结构呈现出来。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便于学生回顾和梳理所学知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设计思路: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遵循概念教学的规律,及时地把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初始概念进行反思、对比,从而形成新的正确概念。《三角形的特性》是在学生已经直观的认识了三角形,并且认识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和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为学生已经有了生活中积累的对三角形认识的丰富体验。所以我从生活中的漂亮图片入手,把数学的学习融入生活之中,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挑战新问题。这样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学习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就在于它具有稳定性。为使学生亲身感受三角形稳定性这一特性,我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拉拉三角形,然后得出结论。而是先让学生拉四边形和三角形,猜想三角形拉不动的原因,再通过摆小棒的活动,让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为基础——动手实验发现数学结论——体会应用”的认识全过程,做到“以思考指导实践,实践验证思考”的科学态度。学生从探索实践中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有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之后,适当延伸拓展是这节的课的又一亮点。学生明确了底和高是对应存在的,有三条底边,就会有三条高。通过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指定地边上的高,使学生可以掌握三种三角形指定底边上高的画法,告诉学生钝角三角形另外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面,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知识是丰富多彩的。再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时,学生通过拉四边形和三角形体会三角形的稳定性,也可以体会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再给学生提供五边形、六边形……的例子使学生实现知识的拓展。数学课堂教学,在落实“双基”的同时,适当拓展知识,只要适时适度,是有利而无弊的。评析:
“三角形的特性”一课,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并且,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有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和高的经历。李老师以此为基点,以生活实例引入数学活动,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亲历探究过程,获取知识、获得发展。本节课的突出特点是:
1、注重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
课一开始,请学生欣赏生活中的三角形,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唤起学生研究三角形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在“认识三角形的高”时,用学生喜欢的给动物找房子为情境,把对问题的研究自然的融入生活之中,充分的把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切实的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2、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其后续学习的基础,课堂上,老师很好的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例如,让学生画三角形、判断三角形和说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再现已有的三角形的知识;再如,让学生凭借对“垂直”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认识的经历和体验,通过尝试画高、交流讨论、画出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等活动,在已有知识和技能的迁移中自主构建对三角形底和高的认识。
3、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过程中,既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操作的空间,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例如,在不同的活动中,以“谁愿意给大家说说”“大家的认识和他的想法一样吗?”“你们认为呢”“谁还有不同的想法”“谁愿意给大家做个示范”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展开小组的、全班的不同形式、不同范围的交流,师生共同分享着每项活动的成功,情感溶于快乐之中,知识溶于快乐之中。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养成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善于欣赏他人的良好品质。
整节课,数学活动丰富而有序,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同时,每项活动都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获取知识中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和意义,领悟数学的价值。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0、8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理解三角形的意义,知道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画三角形的高。
2、通过实验,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和操作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美。【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的性质。因此,三角形的特性是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也为学习习近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直观的认识了三角形,并且认识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和高,还有生活中积累的对三角形认识的丰富体验。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从边上任意一点来画的,而三角形只能从顶点来画,所以正确画出已知底边上的高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还有学生对三角形稳定性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还不能从数学的角度来理解。因此我主要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意义和三角形的高 【教学难点】三角形的高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一套、三角板、小棒若干、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 【教学流程】
一、理解三角形的意义和特征
1、联系生活,情景导入
师:今天李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些漂亮的图片,想不想欣赏一下?(想)
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这些图片中都有我们认识的一个平面图形,我们比比看谁是火眼金睛,能把他找出来? 生:三角形。
师:对!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而且把我们的生活装扮的很漂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
【评析:由学生熟悉的生活导入,在情境中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达到旧知迁移的目的。】
2、认识意义和特征
三角形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老师带来几个与三角形有关的问题,敢不敢挑战一下?(敢)出示问题
(1)画一个你喜欢的三角形,想一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把各部分名称标在你画的三角形上。
(2)判断:你认为下列图形中哪些是三角形请用“√ ”标记
(3)结合画三角形和判断三角形的过程,在小组内说一说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要求: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汇报:
生1: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生2:图1、5、6、8都是三角形。师:大家同意吗?(同意)
刚才大家画了三角形也判断了三角形,现在你觉得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呢?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
(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或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2)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叫三角形;(3)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
师:你觉得他的说法对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说法不对,图
二、图三都有三条边,但它们都不是三角形。生2: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也不对,图3就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它不是三角形。生3:我认为应该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教师板书)师:你是怎么理解围成的? 生:端点相连,围在一起。师:图3算是围成吗?
生:不是,上面的两个端点也要连在一起。师:大家同意吗?(同意)大家的意思是说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都要相连?(是)课件演示:端点相连的过程。师:现在是三角形吗?(是)
我们看: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连在一起,就像三条线段手拉手——(围在一起)的确,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三角形的意义解释一下为什么刚才没选的图形不是三角形。学生用定义解释
小结:看来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三角形,既要看它是不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还要看这三条线段是不是围在一起,也就是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是不是都相连。
【评析:让学生挑战画三角形、判断三角形使学生感觉到自己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经过独立思考、逐步探索和相互交流后,可以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学生概括出自己对三角形的初步感知和认识,为总结抽象出三角形的意义做好铺垫。在汇报过程中让学生不同的说法互相碰撞,互相纠正,教师适时用反例纠正错误的说法。在碰撞的过程中逐步抽象出三角形的概念。真正实现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3、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师:为了表达方便,我们可以用大写字母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比如我用A、B、C表示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就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同时板书三角形ABC。)现在请同学们完成第二部分的第一个问题。学生用字母表示出三角形。
【评析:师生共同经历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二、认识三角形的高
1、情境引入
师:为了今天的研究,老师特意准备了两幅动物别墅的图片。你能区分出哪幅是长颈鹿的?哪幅是山羊的吗?并说明理由。课件出生图片
生:高的房子是长颈鹿的,因为长颈鹿长的高。师:你说的房子的高是指哪部分?(学生指)
老师这里有三幅图,你觉得哪幅图把房子的高表示出来了? 生:第一幅。
师:从图上来看,房子的高就是三角形的——(高)
【评析:从生活情境入手,把三角形的高自然的融入生活之中。让学生对三角形的高形成初步的感知。】
2、自学定义
那什么叫做三角形的高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1页,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学生自学三角形的高。
师:你觉得在这句话中哪些词比较重要? 生:垂线,顶点,垂足,对边……
师:同学们请看第二幅,它为什么不是三角形的高呢? 生:斜了,高应该是垂直线段。师:第三幅也是垂直线段呀,它怎么也不行呢? 生:没经过顶点!
【评析:出示三幅图,先让学生直观感受三角形的高,然后自学,使学生对三角形的高有初步的理解。通过对后两幅图的解释,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对教学难点的突破。】
3、学习画高。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的高,你会画三角形的高吗? 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纸上画。(收集不同高的画法)学生讲解画高的方法,教师适当给予点评。
师:老师这里收集了几幅不同的作品,你们认为谁画的对? 集体评价
【评析: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提升认识,构建对三角形底和高的理解。有效突破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高的教学难点。】
4、巩固练习
师:请你选择一个喜欢的三角形,画出已知底边上的高。(完成第二部分)收集三幅不同的作品
出示1:用三角板比着,这条高画的对吗?(对)出示2:这位同学怎么没画高呢?谁来说一说? 生:第二个三角形的高和AC边重合了
师:如果把AC边当成底,高会是谁呢?(BC边)
对!当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以一条直角边为底,这条底边 上的高恰好是另一条直角边。出示3:让学生验证。
同学们请看图3,我们从顶点B画出了三角形的高,同样从顶点A和顶点C也可以画出三角形的高,只不过会画在三角形的外面。
【评析:由每个学生画出一种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到小组和全班的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三种三角形指定底边上高的画法。突破教学的定点和难点。】
三、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1、创设情境,比赛引入
师:现在我们放松一下,来场比赛怎么样?(好)
请两位同学上台,一个拉三角形,一个拉平行四边形,拉变形的获胜。生1:不公平!三角形很牢固,不易变形!生2: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师:你的知识面可真宽,那你知道三角形为什么具有稳定性吗? 生:因为三角形很牢固,不易变形!所以具有稳定性。
师:这是你们的理解,三角形为什么具有稳定性,我们通过实验来说明问题。【评析:通过学生拉动不同形状的框架,亲自体验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不同特性,在操作和比较中加深了对三角形特性的认识】
2、深入研究,探索特性
拿出一个三角形,让学生拿出三根小棒摆三角形。(三根小棒的长度和老师手中三角形的长度是相同的)学生发现:无论怎样摆,摆成的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评析:让学生在“做”中学,不只是停留在教材描述的“拉不动”层面,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既带给学生数学结论,也带给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实现对教材的超越。】
3、认识特性,体会应用。
师:为什么三角形拉不动呢?正因为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后,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完全确定了,所以在拉的时候,三角形才不会变形,这个不变的性质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
出示埃菲尔铁塔的图片 师:上面有三角形吗?(有)
从整体上看,它也可以近似的看做一个三角形,所以它经历了百年风雨后仍然风采依旧!
【评析:让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为起点——动手实验发现数学结论——解释应用的的认识全过程。这个过程,既带给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同时也带给学生“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真实体验。】
(四)交流收获、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不知不觉中,就要下课了。请你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吧!学生交流……
师:关于三角形的知识远不止这些,随着我们学习的不断深入,大家的收获会更多。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特性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ABC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评析:将本节课的知识点以科学、合理、简捷的结构呈现出来。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便于学生回顾和梳理所学知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设计思路: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遵循概念教学的规律,及时地把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初始概念进行反思、对比,从而形成新的正确概念。《三角形的特性》是在学生已经直观的认识了三角形,并且认识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和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为学生已经有了生活中积累的对三角形认识的丰富体验。所以我从生活中的漂亮图片入手,把数学的学习融入生活之中,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挑战新问题。这样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学习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就在于它具有稳定性。为使学生亲身感受三角形稳定性这一特性,我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拉拉三角形,然后得出结论。而是先让学生拉四边形和三角形,猜想三角形拉不动的原因,再通过摆小棒的活动,让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为基础——动手实验发现数学结论——体会应用”的认识全过程,做到“以思考指导实践,实践验证思考”的科学态度。学生从探索实践中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有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之后,适当延伸拓展是这节的课的又一亮点。学生明确了底和高是对应存在的,有三条底边,就会有三条高。通过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指定地边上的高,使学生可以掌握三种三角形指定底边上高的画法,告诉学生钝角三角形另外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面,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知识是丰富多彩的。再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时,学生通过拉四边形和三角形体会三角形的稳定性,也可以体会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再给学生提供五边形、六边形……的例子使学生实现知识的拓展。数学课堂教学,在落实“双基”的同时,适当拓展知识,只要适时适度,是有利而无弊的。评析:
“三角形的特性”一课,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并且,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有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和高的经历。李老师以此为基点,以生活实例引入数学活动,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亲历探究过程,获取知识、获得发展。本节课的突出特点是:
1、注重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
课一开始,请学生欣赏生活中的三角形,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唤起学生研究三角形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在“认识三角形的高”时,用学生喜欢的给动物找房子为情境,把对问题的研究自然的融入生活之中,充分的把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切实的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2、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其后续学习的基础,课堂上,老师很好的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例如,让学生画三角形、判断三角形和说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再现已有的三角形的知识;再如,让学生凭借对“垂直”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认识的经历和体验,通过尝试画高、交流讨论、画出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等活动,在已有知识和技能的迁移中自主构建对三角形底和高的认识。
3、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过程中,既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操作的空间,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例如,在不同的活动中,以“谁愿意给大家说说”“大家的认识和他的想法一样吗?”“你们认为呢”“谁还有不同的想法”“谁愿意给大家做个示范”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展开小组的、全班的不同形式、不同范围的交流,师生共同分享着每项活动的成功,情感溶于快乐之中,知识溶于快乐之中。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养成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善于欣赏他人的良好品质。
整节课,数学活动丰富而有序,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同时,每项活动都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获取知识中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和意义,领悟数学的价值。
第四篇:三角形特性教学设计
三角形特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
学具准备:师生分别准备木条(或硬纸条)钉成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框架、小棒。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景导入
1.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物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课件出示流动红旗、建筑框架、吊车、笔筒)(学生回答指出都有三角形)
那它究竟有什么特点?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角形,来研究三角形的特性。(板书课题)
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师:大家看,在这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中,你能找出他们的共同点吗?(分小组讨论)
集体讨论评价,得出: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师:大家同意吗?(同意)是的。刚才同学们所发现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这就是三角形的特征。(板书: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你能在自己的练习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吗?并尝试标出边、角、顶点。
利用实物投影仪交流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引导:大家对三角形的特征形成了一致的看法。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
(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或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2)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3)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叫三角形;
(4)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5)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三、实验解疑,探索特性
师:在我们生活中,用到三角形的地方很多,你们看(课件出示:自行车、篮球架、电线杆),你发现了什么?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呢?(学生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的说法都有道理。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看。教师拉动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这是一个三角形,我请两个同学来拉拉看,(指名)感觉怎样?(拉不动)拉不动说明三角形具有怎样的特性?(稳定性并板书)
师:正是因为三角形的这一特性,所以在生活中的用处很广泛,你能举个例子吗?(房顶做成三角形的,台历、斜拉桥、吊车)
师:刚才我们发现四边形容易变形,你能想办法让这个四边形也拉不动吗?
(指名说)为什么?(教师演示)
师:知道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你能来运用吗?
巧手实践。
(1)学校的椅子坏了,有点摇摇晃晃,谁能利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想个办法把它修好?
(2)路边的小树被风刮倒了,要把小树固定住,可是路边只有一根木棍,怎么办呢?
四、总结评价,质疑问难
这节课你获得了什么知识?你对三角形有了哪些进一步的认识?
五、教后反思
第五篇:三角形特性教学设计
三角形特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三角形的定义,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掌握三角形高的画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2、过程与方法:使经历观察、分析、猜想、实践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小组合作、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教学难点:是掌握画高的方法。
教具学具:课件、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学习纸、教学过程:
一、理解三角形的意义和特征
1、联系生活,情景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些漂亮的图片,想不想欣赏一下?(想)
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这些图片中都有我们认识的一个平面图形,我们比比看谁是火眼金睛,能把他找出来? 生:三角形。师:对!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而且把我们的生活装扮的很漂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
师:通过以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认识三角形了,你们能够根据自己的认识画一个三角形吗?(生:能。)
师:请你们在白纸上画一个三角形。
(学生独立画,师巡视了解学生画的情况。选择学生画得不正确的图形贴在黑板上,如果学生没有,教师则把事先准备的以下图形也贴在黑板上。)
师:(指着第1、2个图形分别问)这个图形是三角形吗? 师:(指着第3个图形问)这个图形是三角形吗?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师:我们看一看科学家是怎样说的?(大屏幕出示: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师:你觉得在定义中那些词比较重要?(围成 线段)师:什么叫“围成”?你们能用手势表示“围成”的意思吗? 咱找三人上来演示一下。师:能把“围成”说成“组成”吗?你怎样理解“组成”? 师:说得很好,(指着刚才的三个图形)这三个图形都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但它们都不是围成的,所以不是三角形。
师:你们说的真好!请同位再把三角形的定义互相说一遍好吗? 师:根据三角形的定义我们共同画一个三角形。师:修改自己画的不规范的地方。2.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就是三角形。每条线段分别叫三角形的边。师:有几条边? 生:三条边。
师: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接的点叫三角形的顶点。师:有几个顶点? 生:三个顶点。师:形成了几个角? 生:三个角。
师:请你指着自己画的三角形上说说三角形的边、顶点、角。
3、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师:为了表达方便,我们习惯用连续的大写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面的三角形就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大家一起叫出它的名字。生:三角形ABC(同时点击课件,出示三角形ABC。).师:如果换上不同的字母,怎么叫呢?(指名说说)如三角形DEF、FGH等
二、认识三角形的高
1、情境引入
师:为了今天的研究,老师特意准备了两幅动物别墅的图片。你能区分出哪幅是长颈鹿的?哪幅是山羊的吗?并说明理由。课件出示图片
生:高的房子是长颈鹿的,因为长颈鹿长的高。师:你说的房子的高是指哪部分?(学生指)
老师这里有三幅图,你觉得哪幅图把房子的高表示出来了? 生:第一幅。
师:从图上来看,房子的高就是三角形的——(高)
2、自学定义
那什么叫做三角形的高呢?师:问的好,三角形的高在哪里?你们想知道吗?老师告诉你,答案就在你手中,打开老师发给你的资料。听清要求:①自学,标出重要的内容;②试着画出下面三角形的高;③小组交流。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A
高
B
底
C
你能试着画出下面三角形的高吗?
师:通过三角形高内容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生2:我知道了怎么画三角形的高。
师:你能边说边演示着画出老师上面这个三角形的高吗?
师:说得真好。结合刚才这个同学说的三角形画高的方法,将自己刚才画的三角形的高不规范的地方修改一下。
师:这个同学是以三角形的边BC为底,从顶点A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画出了三角形的一条高,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可不可以以边AC为底,从顶点B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师:你的想法很正确。(课件动画演示三角形三条高的画法)师:因为三角形的每条边都可以作底,也就会有相对应的三条高。师生共同总结得出三角形的高一共有三条。
小结:同学们,通过你们的自学,不但知道了什么是三角形的高,怎么画三角形的高,而且知道了三角形的高有三条。你们的表现老师非常满意。我们来休息一下,现在我们放松一下,来场比赛怎么样?(好)
3、三角形的稳定性
请两位同学上台,一个拉三角形,一个拉平行四边形,拉变形的获胜。
生1:不公平!三角形很牢固,不易变形!生2: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师:你的知识面可真宽,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出示埃菲尔铁塔的图片 师:上面有三角形吗?(有)
从整体上看,它也可以近似的看做一个三角形,所以它经历了百年风雨后仍然风采依旧!
三、巩固练习
师:下面老师要看看你们对所学习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 1.填一填
三角形有()条边,()个顶点,()个角。三角形具有()性。三角形有()条高。2.判断
①有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就是三角形。()②篮球架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3.画出下面各三角形的高。
底 底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生1:没想到小小的三角形还有这么多奥秘。生2:三角形的作用真不小,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它。生3:我会画三角形的高了。
师:有关三角形的秘密还有很多,课后你们可以继续探讨它,你一定会有许多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