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迷、运”2个字,了解虫字旁汉字的特点,感知形声字的构字方法,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产生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有节奏地朗读儿歌,了解虫字旁汉字特点,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你们喜欢夏天吗?有许多小动物也喜欢夏天。请你仔细观察图画,在夏天这个美丽的季节,小动物在做什么呢?(出示插图)
二、初读儿歌,认识生字
1、自由读儿歌。
师:有一首儿歌就写了这些小动物的活动,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动物儿歌》。板书课题。(出示课题:动物儿歌)请大家自读儿歌,把字音读准,读完后朝老师挥挥手。
2、认识生字“迷、造、粮、食、网”
师:读完的小朋友请坐端正。这些词语你们认识吗?谁当小老师领读一下。(出示词语)红色标注的字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认的生字,开火车读一下吧。去掉拼音还会读吗?(男女生分开读)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给他们找朋友吧!观察并发现生字。
师:仔细观察,少了哪个字?对,一起来看看“网”字,你知道什么网?
师:(课件出示蜘蛛网)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蜘蛛网,蜘蛛大多生活在屋檐下或草木中。以昆虫为食,常在不易被破坏的地方结一个八卦形的网。它的网除了可以用来捕捉昆虫外,还可把吃剩的食物包裹起来。看看,小蜘蛛多聪明呀!
师:我们的祖先更聪明,(出示“网”字的演变过程)他们根据网的样子创造出一个像图画一样的字,记录在龟壳和野兽的骨头上。后来人们把这些文字称为甲骨文。再经过许多变化,“网”才慢慢演变成现在的样子。
三、再读儿歌,认识小动物名字,发现形声字规律
1、圈出小动物的名字
师:学了6个生字,请大家再读课文,边读边圈出小动物的名字。
师:你都画出了哪些小动物?让我们一起把这些小动物请出来吧!
2、认识小动物的名字
师:小动物们从儿歌中跑出来了,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出示词语)谁能带着大家读读这些词?
师:没有拼音的帮助,你还能读出它们的名字吗?(齐读)
3、发现形声字规律
(1)引导发现形旁。
师:仔细观察这些字,你能发现了什么?(虫字旁的字大多跟昆虫有关,还有的跟动物有关。)
(2)引导发现声旁。
师:像这样在一个字中,一部分表示字的意思,另一部分表示字的读音,这样的字叫形声字。
师:汉字中有许多形声字,抓住这个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字。我们马上来证明一下。(出示蜈蚣 蚜虫 蝈蝈 蚊子 螳螂)有些形声字加上偏旁后读音不变,有些却是要变化的。形声字是不是很有趣呢?
四、读背儿歌,仿说儿歌
1、各种形式朗读,读背儿歌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形声字,又和好多小动物交了朋友,现在让我们第三次读儿歌。你又有什么发现?
(谁在哪里干什么)师生配合、生生配合读课文。(出示课件)根据图片背诵课文。
师:读着说着,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把儿歌背下来了,真棒!
2、积累词语
师:儿歌中小动物的活动多有趣啊!老师这里有一些更有趣的词语呢!(出示词语)
生自由读,开火车读,相机正音。
师:你能照样子说说其他小动物的活动吗?
师: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又来了好多小动物,你能看着图片说小动物在哪里干什么吗?
师:我们今天不仅学了一首动物儿歌,还创编了一首动物儿歌。给自己鼓掌吧!
五、书写生字“迷”和“运”
1、观察生字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小动物,而且知道他们的名字都是形声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写一写形声字吧!写字之前要先观察。(课件出示“迷、运”)观察这两个字。
师: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范写
师:写这样的字书写顺序是——先里后外。米的最后一笔是点,接着写走之儿。
3、练习书写
六、总结,布置作业
师:老师希望大家回家把这首儿歌背给爸爸妈妈听,利用周末时间观察并搜集小动物的资料,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