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心得体会之李常凌老师谈西部山区教师观念要转变
教学心得体会之李常凌老师谈西部山区教师观念要转变
不久前,北京特级教师讲学团赴贵州讲学,所到之处反响热烈。58岁的北京l09中学数学特级教师李常凌是讲学团中年纪最大的一位。从记者的采访中发现,8天的讲学,李老师以他朴实的教育艺术感染着山区的师生们,而山区教师们对先进教育思想的渴求也深深地打动了李老师。
记:李老师,这次到贵州讲学,西部山区老师们给您留下哪些印象?
李:这次讲学每到一处讲学点,都是座无虚席,有的老师硬是站着听课、听报告;座谈时,老师不断地递上条子提
问。西部山区老师们能感受到自己的差距,转变教育观念的心情很迫切,这一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记:提到差距,您认为那里的山区教师们感到最大的差距是什么?
李:主要的差距是理论和实际的脱节。比如,从提问上看,他们主要考虑如何布置作业、如何完成教学进度、如何解题等一些具体技术问题,几乎没有涉及情感、态度这个层面,这反映多数老师观念上站位不高。从做课上看,老师大多是把知识放在首位,以知识点组织教学,完成教案,能力、情感因素较少关注。他们关注素质教育,但确实也缺乏实际的做法。不过,他们对教育的认真和责任心令人感动,他们平均要上3个班的课,每个班70人左右,每本作业必改,每天要工作9个多钟头,工作负担很大。
记:在这样繁重的教学任务下,这些老师怎样才能应对教育教学的改革,在自己的发展中有所进步?
李:一是确实应加强学习,不仅学习素质教育的理论,还要真正落实在每个学科、每个教学行为,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这样的体系。二是走出去请进来,多交流和了解信息。比如我曾听过北师大周之良教授研究“学法”的报告,尽管并不涉及某一个具体学科,但也从中受到启发,似乎一下就把自己的多年的教学思路理顺了,上升到理论,也就自然形成了思想框架。三是钻研教材,对教学本身应反复研究,先要独立里考,再集体备课,从组、区到市,经过广泛交流碰撞才能对教材了解更深,但前提是必须独立消化、理解。四是一定要从学生出发,从关爱学生出发,真正了解学生、相信学生,不求回答十全十美,只要有点滴进步就及时鼓励,好学生是激励出来的。
记;老师们面对这么多学生,如何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李:学生多更要因材施教,更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偏爱后进生,一
旦帮助他们从内心里产生学习兴趣,学习就有了动力。有老师会觉得这是不是会“浪费”时间?其实,老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反而能把时间大量节省下来,教学效率提高了,也就保证了教学进度。
记:基础差的学生是让老师头疼,如何对待?
李:“头疼”的原因还是一个——不了解学生。其实,哪个学生不愿上进?他们的基础为什么差,差在什么地方,什么程度,老师有时并不了解。我曾听贵州铜仁教研室唐德敏主任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一道题学生做错就有几种情况——一是就是不会;二是翻书就会;三是会,但粗心大意失误了;四是老师稍一点拨就会。他们为每个学生建立了“分科学习档案”,这就很有效。因为只有老师仔细分析错的原因,研究学生,才能对症下药。
记:您是如何看待师生关系?
李: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基础。基础好的学生可以促进老师备教材,给老师
提出问题,提拱教学素材;基础差学生往往可以在教学方法上为老师提供素材。学生的可塑性强,潜力大。不同学生能够给老师不同的学习机会,也就是教学相长吧。我现在越来越感到,教育学的本质是促进人的个性的发展,老师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不是改造学生适应教师,而是教师应改变自己去适应学生,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和谐地研究和探讨,师生两代人是在共同进步,共同成长,而且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第二篇:教师教学要转变哪些观念
教师教学要转变哪些观念
一、课堂教学目标要转变
1、实施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素质教育的本质内含是塑造人,以人为本。学生一天中80%的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课堂实施素质教育尤为重要。
2、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贯彻素质教育。新教材的特点:
①现代性:②知识性:③过程性:④人文性:⑤强调能力:⑥实用性:
3、课堂教学,“既教书又育人”。
4、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转变是从“知识为中心”到以“学生的发展,能力培养为中心”。
二、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要转变
1、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改革。“满堂灌”“题海”、“书山”等。
2、课堂教法根本途径是“千方百计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是“实现”而不是“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积极性、参与性是评价教学的决定指标。
3、“教是为了不复需教”。教的最高层次不是教会,教懂,而是会学,教会学生受益的学习方法和终身做人的道理。
三、教师课堂上的角色要转变
1、要高度重视三尺讲台的神圣性。教师在讲台上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可能对学生终身产生影响。
2、教师应是导演,应组织学生演好“戏”,排好“节目”。
3、教师应是教练,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
4、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5、讲台不能被教师一人霸占,课堂不能被教师一人主宰。课堂实施多向信息传递。
6、最根本是要完成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四、师生关系要转变
1、要正确看待今日的学生。智慧、聪明、早熟、接受快、信息广、起点高,今非昔比。
2、要彻底摒弃“师道尊严”,目前学生可以轻而易举获取信息,教师尊严受到挑战。
3、师生应是事业合作的伙伴
4、师生应是朋友、同志
5、教师对学生应做到“微笑服务”
第三篇: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心得体会
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心得体会
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心得体会 篇1
对于如何转型建议如下:
1、“先吃后尝”策略
学校制定本校课堂教学改革计划及具体步骤,组织部分教师先行动起来,让这部分教师在行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认识。“吃”—行动,“尝”—提高认识,观念转变。
2、“边吃边尝”策略
学校适当放低速度,让部分教师进行尝试性的改进,组织定期反思和总结,并及时进行激励和表扬,并定期组织课改交流会和观念转型座谈会,给这部分教师提供展示的机会。
3、“先尝后吃”策略
对观念保守,“顽固不化”的教师,可组织教师到课改成功的学校去观摩和学习,并谈谈体会,组织教师俺家高端培训,从专家的先进理念引领观念改变。
4、明确“心转”路径,实现深度转型。及学习观、教师观、师生观、教学观、评价观和教育观等方面的转型,在教师观,教师由“蜡烛”变为“打火机”;在师生观上,师生由“对手”走向“伙伴”;在教学观上看,教学要由灌输知识走向点燃智慧。
心得:对于“先吃后尝”策略的理解和自我对照,我认为在行动之前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好教学计划的'详细准备,在这方面我还有些欠缺,还需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对于“边吃边尝”策略我会积极参与定期的课改交流和观念转型座谈会,并及时反思和总结,学会尝试性的改进。
“先尝后吃”策略虽然相对保守,但我愿意去多抽时间观摩和学习,向专家请教,我认为模仿之后定会创新。
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心得体会 篇2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作为一线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行为上和思想上都得以转变,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知识的占有者、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只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被动者。这种教师上课一言堂、满堂灌的情况严重压制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潜力无法完全得到发挥.所以,我们要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在教学理念上来一个根本的转变。过去的理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现在应当改为:“你不会学习,我来帮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吸引”,就是使学生乐意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教学过程中来。过去是教师带着种种精挑细选的学科走向学生,在学生的'头脑中注入知识,现在应是引导学生走向学科,力求教与学两种活动的协调一致,让学生乐学、会学。
第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主体应该由教师变成学生。要靠学生自己主动的建构知识、形成能力、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教师的职能由以“教”为主变为以“导”为主,教师成为课程设计者、指导者、导师和顾问,以全面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不再以先知的角色传播知识,塑造学生的人格,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在建立师生之间平等和谐关系的过程中,要为学生的发展创设一个最优的学习环境。教师要遵循民主教学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积极创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顾虑,不断鼓励学生产生新的想法,大胆地向同学质疑,向老师质疑,在解疑中发展思维。
第三,用爱化解学生的不当行为。在课堂上,我们常遇到顶嘴的学生。面对这种事件,教师一定要冷静,因为他的言词与你的言行无关。也许是她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阶级发泄,我们只是充当了一个出气筒的角色。虽然我们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冷静并不容易,但事实证明。忍耐是最有效地措施。而对学生的责骂可恰前使之受到别人的注意,从而更想顶嘴,劫夺只能是这场战争不断升级。所以,面对学生的不当行为,应当冷静,并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并安慰自己,他的行为不是他的本意。这样我们理解力学生,也是自己在不快中得以解脱。让我们体谅学生,用爱化解学生之间的不快,与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教师便成为学生的知音。
总之,教师观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自己的不断摸索和总结。我深信,在自己的努力下和其他老师的帮助下,我将成为一门新型的老师。
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心得体会 篇3
通过上学期的工作与学习,本人深深体会到新时代的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要用全新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观念是行动的灵魂,人的观念决定人的行为,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思想、教育理念中走过来的教师,若不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是很难适应新课程的。所以,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改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只有教育观念的转变才会真正焕发出教育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方法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作业。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之下,学生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犹如林黛玉进贾府,不敢多说一句,不敢多行一步。在这种观念下培养的学生,其个性的张扬,人格的健全,素养的提高,将是一句空话。更谈不上人才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的振兴。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语文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教材”对话的`过程。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自主性学习,也就是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主动学习,不让老师牵着鼻子走,能自己阅读的教材一定自己去读,能自己动手做的实验就要亲手去做,能自己说的一定想法自己说……;合作性学习,即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的讨论、互助等形式的交互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进步;探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组织、指导和引导下,学生从自身发现问题出发,从好奇心及兴趣出发,通过实验、实践,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验证原理或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得到真正的张扬、发展和提升。学生不仅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还成为生活的主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所以,必须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变“灌输”为“对话”,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利。
第四篇: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心得体会
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心得体会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而自主、合作、探究离不开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因此,领悟和研究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内涵与特征,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是我从事多年教学的实践体验。
一、领悟师生互动的本质内涵是转变教学观念的根本
师生互动是在班级的组织形式中产生的,不仅有着社会关系中的人与人之间互动的一般属性,更具有其自身的特殊属性。从课堂教学这个层面上分析,这种互动的特殊性是它内在本质内涵的必然反映,其基本特点可具体概括以下三个方面:
1、师生互动的理解性。
师生互动是一种非直接的互动,它是以语言符号为沟通媒体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对对方及其符号的理解与领会,决定着互动的维持与延续。而教师与学生的年龄、阅历、知识、经验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有时教师意欲达成,学生却对同一语言符号的一致性不能理解或理解不到位。这就需要教师明确自己表达的目的与意图,创设特定的语境,审视特定的“符号”,调动储存在学生大脑中的信息,进行理解和意会。有一次听:一位教师的课时,教师发觉课堂的纪律不好,便对全体同学说:“我们看哪一组的纪律最好?”一位学生却马上站起来说:“第二小组的纪律最好。”这里,教师关心的是整个课堂的纪律,示意课堂上要安静。这位学生却关心的是言语的表面含义,所以理解上出现偏差。可见,互动双方有时作为中介的语言总是赋予自我理解的意义后,作出自己的选择或行动。只有当双方取得一致的理解时,才有可能达成师生互动的原本目的。
2、师生互动的形成性。
师生互动既反映了教师和学生共同成为文化人或知识占有者的同质倾向,也反映了他们之间文化类型的差别或文化品味的异质现象。但是作为教育主体的行动者,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处在不断成长和发展之中,只是两者发展的需求不同,所以追求的目标亦不一样。教师关注的往往是独特的教育效果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学生向往的是知识技能的获取和良好的自我形象。尽管如此,双方都在借助对方的交往不断地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所以,教学过程既是教师教育风格和社会影响的形成过程,又是学生学问和个性形成的过程,师生互动则是一种以成长和发展为目的的互动。
3、师生互动的反思性。
塑造自我并非是一蹶而就的简单化和直线式的过程,它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就其教学活动的实质来看,它又是伴着经常不断地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来推进的。师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对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筛选和加工,控制着自我多方面的发展后形成自我同一性。这恰恰反映了其内在的反思特点。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在现代性的情境下,变化的自我作为联结个人改变和社会变迁的反思过程的一部分探究与构建。”可见,教育过程始终伴随着反思的存在,师生之间的互动就是一个不断反思的推演过程。
综上所述,教学互动的过程就是 “理解——形成——反思——理解——再形成”的反复过程,也是新课程理念下区别于其它互动的本质特征。
二、把握教学互动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师生互动是实实在在表现于课堂教学之中的,从实践的层面来看,至少有三个重要环节:
1、教师的监督与学生的自律体现在教学的组织管理环节上。
学生年龄小,生理、心理不成熟,很容易受教师权威的影响,具有突出的依赖性和向师性特点。所以,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育,并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教师的善教与学生的乐学体现在知识传输环节上。
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心得体会
张永芳
第五篇:谈转变教育观念之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
谈转变教育观念之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
摘 要: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和学习的促进者,这是信息化和学习化社会对教师角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教师最富有当代性与未来性的角色特征,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变。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有利的教师角色应该是由权威者转化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由单干者转为学生学习习近平等的合作者;组织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由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教育资源拥有者转变为开发者;
关键字:教学活动参与者; 引导开发;平等合作
在注重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观念及角色的转变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关键。是导演?还是演员?是教师观念和角色转变的试金石。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演员只讲自己演出是否成功,不管观众接受的如何,更谈不上培养创新人才了。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观念必须改变,教师的角色必须改变,要由演员变为导演,让学生去做演员。在教师的导演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和能力演好自己的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新一代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作为一名新入职的小学英语教师,我有幸参与这次教育改革大讨论活动,并深知此次活动的实践指导重大意义。经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和探讨之后我受益匪浅,尤其在转变教师角色方面更是感受颇深,现浅谈一下英语教师角色转变:
一、英语教师由权威者转化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权威的角色意识和观念,以平等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学习中的普通的一员,真正融入学生学习的情境中。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英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倾听学生学习要求,参与学生的活动过程,分享学生的学习,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彼此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英语教师是他们学习中的一个成员。相互产生信任感,愿意彼此间无拘无束的交流和讨论,相互争论、各抒己见,形成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种学习氛围中,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双向交流、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同时也感受到激励、鞭策、感化与召唤。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二、英语教师由单干者转为学生学习习近平等的合作者
过去我们总是习惯于单兵作战。在课堂上,英语教师独占课堂,一讲到底,教师扮演着“独角戏”的角色。本应畅通无阻的双车道却人为地堵塞了,造成了“偏瘫”。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也仅仅扮演着装卸工的角色。而教学从本质上说是师生“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彼此分享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情感、观念和理念、实现教学相长的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合作、民主、开放的学习情境,英语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将自己定位于学生的学习伙伴。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摆正位置,俯下身子,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以平和的心态平等的参与学生的研究,在与学生的共同合作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在我的课上,我第一次接触学生时就会告诉他们我的英文名字是Sunny,而且要求他们不要用老师来称呼我,就叫Sunny,这就是在第一次接触中建立起平等的地位,为以后的关系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英语教师由主宰者转化为学生学习合格的组织者
在传统教学中,英语教师包办一切,规定教学计划,包揽了教学目的、内容、方法的制定及评价。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如何评定都在其主导下计划与实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主体难于发挥。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应由传统教学的主宰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教学任务,激发学习探索的兴趣,提供学习的信息,指导学习方法,评价学习过程,这都需要教师有序地组织。课程的实施应该把关注的焦点始终放在学生身上,要能敏锐地洞悉学生的学习动态:学生在干什么、想干什么、掌握了什么、需要什么……机动灵活地安排、调整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照本宣科,被教案牵着鼻子走。这些都需要教师做好学生的组织协调工作;创设轻松和谐的活动环境,沟通学生之间的感情,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形成集体意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分享学生学习成功带来的愉悦,这一切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这样学生在掌握一定信息量的基础上再来理解课文,才能水到渠成。
四、英语教师要由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和学习的促进者,这是信息化和学习化社会对教师角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教师最富有当代性与未来性的角色特征,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变。现代的英语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智能和拓展视野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转变自己的职能,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之以法,导之以行。把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过程变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学习的主体、认知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首先表现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充分发挥爱心,了解与辅导学生,引导其积极、全面地发展;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要经常仔细地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教师的角色不该是“讲师”而是“导师”,是启发激励学生自主发展、主动发展的导师,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的导师。
五、英语教师由教育资源拥有者转化为开发者
过去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种观念也得转变,这种转变要求教师不要局限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要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选择和开发英语教学资源,设计和展开多种英语教学活动,加强英语语言学习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只熟悉英语大纲和英语教材,这些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现成的,根本不需要英语教师去开辟新的教学资源。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合理有效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特别是报刊杂志、广播影视节目、影像资料等多媒体等各种形式的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为英语教学服务。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不仅仅“用教材教”,其自身也是课程的一部分。只要我们转变观念,注重积累,合理取舍,为我所用,英语教学资源一定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
结束语
总之,在英语互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组织、合作、组织、引导、开发于一身的“导演”。因此英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教育观,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和教学技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活动,消除学生对互动课堂模式的怀疑,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互动活动中相互沟通和激励,把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有机结合起来,把个人体验和语言学习结合起来,把语言学习和全人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具备英语能力和创造力的综合性人才。尤其对于我这名刚入职的新教师来说,以后的路还很长,需要更多的历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同时更好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