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教学导学案的心得体会
英语教学案导学的心得体会
宋会文
2015年11月9日上午洛南县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冀芳英在我校进行了“导学案编写与使用”,结合我们学校开展导学案设计的使用情况,我积极参加了这次培训活动,可以说是受益匪浅。下面我谈一谈自己在学习和使用教学案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合理使用,群策群力。
传统的教案是教师自备自用,而教学案摒弃了这一点。它注重的是教师的合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在每一单元备课前由备课组长精心安排,谁负责出哪一部分的知识点和学案。学案包括复述回顾,设问导读,自我检测,巩固练习以及拓展练习。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案”到“学案”的改革,学生的自主能力的培养才是关键。我们设计的教学案增强了民主性和双向交流性。学生借助学案,完成课前的复习回顾,通过回顾就理清了学习的思路和线索,明白了自己的学习的障碍在哪里。教师通过批改预习作业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堂上有目标的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认为一个老师如果不把课堂的效率放在第一位的话那就不是个称职的老师。
另外,学生可以从学案上看到教师教学设计预计的全过程。真正的做到了举一反三。主动是学习之本,活跃是课堂之魂。
三、自我检测,当堂巩固。
学生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一说就懂,一学就会,一走就忘”。意思就是说老师在时什么都会,老师一离开教室,讲的东西也跟着老师走了。这不是因为老师没讲透,而是学生却缺少相关的巩固练习。知识是需要反复练习,加强理解的。特别是我们的英语,有的用法是需要反复举例,才能加深记忆。
教学案的大容量就是为这一点而设计的,而且上面的习题都是教师精挑细选出来的。真正的做到了精讲精练。
四、巩固练习,精益求精。
一堂课下来,对于预计的教学效果,教师哪些地方做到了甚至更好。存在哪些不足之处,都是值得坐下来好好反思的。哪些好的经验要整理下来,可以推广,让大家共同学习。而不足之处更要好好想想,错在了哪里?为什么?怎样处理才会更好呢?要给每堂课一个小结。这样才是一次完整的教学。
“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是教学案的三大特点。教学不是作秀,要真正的,切实的,有效地去开展教学案导学。为此,我们要探究的还有很多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教学案导学模式能够在全县师生共同的努力下,在我们学校发扬光大!
第二篇:初探英语教学中的学案导学
初探英语教学中的“学案导学”
目前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低效高耗,学生学习被动,像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亦步亦趋,无所适从;学习起来感觉的确吃力,索然无味;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有的学生有放弃学习英语的念头……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我们采取了“学案导学”的教学改革:“注重学案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此方案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案”不同于教案,有其自身的特点。
教案是教师教学所采用的方案,课堂教学所使用的脚本,它主要体现了教师的引导过程和参与帮助的整个流程。而学案更需要体现学生的学习: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互相沟通信息的过程和具体的方法。
学案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主动学习而设计的自学方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开辟了崭新的天地,它摈弃了以往教师备课时忽视学生的做法,更加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易于发挥个人创造力、发扬集体协作精神,提高学习成绩;学生可以一改往日被动的局面,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学习活动,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学案中逐步展露自己的优势,因材施学,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体验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
二、英语教学中“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学案的设计要以学生“学”为主、教师“导”为辅,导学结合、练评促能。例如:湘教版八年级英语(上)Unit 3 Our Hobbies Topic1 I love collecting stamps Section
A学案设计如下:
(一)预习要点
I、自学、试读新单词和新短语:
pleased , hobby , painting , stone , coin , act , novel , used to
do sth , be interested in II、预习对话:
1、带着以下问题阅读并讨论理解1a对话: 1> What does Maria love collecting ? 2> Why does Maria love collecting ? 3> What does Michael love collecting now ? 4>What did Michael use to enjoy doing ?
2、找出对话中的重点短语及句式,了解它们的用法。
III、仔细阅读2a中的句子,试着总结表示兴趣爱好的几个动词和短语的用法。IV、调查1b中自己的好恶,调查2b中本学习小组全体成员各自的兴趣爱好,填入表格。
(二)展示环节 I、II、分组回答1a中的问题,并可另提新问题让其他同学回答。
在黑板上展示出自己找出的重要短语和句型,并在全班举例讲解,教师适时点拨、补充。
III、根据调查结果完成1c对话和2b报告。
IV、(三)检测练习题
(略)
下面试就我在英语教学中如何使用此学案的方法作简单阐释:
1、预习引导,明确要点
教师提前编写并下发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学案,学案中要设计出:预习要点(自学新单词、新短语、新句型和新语法等)、展示环节(新词汇和新短语的解析及延伸运用,句型、语法要点的知识讲解等)、检测练习题。学生在预习时,教师要提出具体要求,对预设问题进行必要的引导。
3、自学探究,疑难研讨
学生按照学案中的预习目标,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将个人获得的知识信息在小组内交流整合,自主解决疑难问题。针对预习中不能自己解决的疑难问题,由各学习小组的组长负责带领本组成员共同研讨、解决。
3、导学点拨,归纳整理
教师在学生疑难研讨的同时,对每组讨论时提出的疑难问题给以适时引导点拨,学生根据小组讨论及教师指导后讨论出的结论以笔记形式进行归纳整理,对于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等知识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
4、成果展示,分层精练
学生在黑板上展示检测练习题时,要根据学生学习层次分单双号展示难易不同的题目,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展示问题的解决办法予以探究,判断评价。
5、交流点评,总结促能
对典型的问题,教师要适时点评,同时组织各小组之间派代表进行学习成果交流。教师从学生展示结果中进一步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方法概括、总结规律、重点回顾等,使学生由表现性认识上升到深层的理性认识,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三、“学案导学”,注重“导”与“学”
学案的制订要依刚靠本,因学定教,使之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更适应师生的实际教育环境,不能“虚高”。好高骛远只能使我们的方案失去实际的价值。
1、“学案”应注重“学”
学案中的“学”在教学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几乎整个活动过程都在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一系列有效的训练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英语课是充实的。因此,在设计学案时应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本节课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发展他们那方面的能力,以及他们目前的水平与教材之间的差距,准备一些适应学生自身语言能力的活动和带有自主性的活动。注意设计的层次和梯度,让差一点的学生“吃饱”,好一点的学生“吃好”,优秀的学生“跳一跳”,为实现课堂教学的立体交叉互动创造必备的训练条件。
2、“学案”应注意“导”
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教师是学生的得力助手,绝对不能越俎代庖。既然有了学案,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注意自己的角色,注意自己对时间的支配权利,这和以前有了天壤之别,不要无故干涉学生的活动,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他们远远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拙”。在课堂上,我们要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旦你给了他们足够的机会和时间,他们潜力的巨大会让你瞠目结舌。在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发挥我们的主导作用,注意教学环节安排的合理性、教育手段的多样性、教育方法的艺术性,使我们的教学有戏剧性的境界。对学生大可不必担心,放开他们的手脚,大胆的施展自己的才华,我们在巡回的帮助他们时,学生绝对不会“冷落”了你,你自己也开心的参与,忙得不亦乐乎。
3、有了“学案”,教师的任务并非减轻
我们实施了“学案导学”方案后,实际上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职业修养和道德素养,明确自己的任务,加强业务素质。课堂上认真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不是有了“学案”就“放羊”,把课堂教学搞的热热闹闹,没有成效。课下教师需要搜集更多适合教材、学生的教学、教育资料和相关信息,供学生参考和学习。由此,此时教师的任务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大了工作量,只不过都“隐藏”在课下了!课下,教师的工作需做得更深、更细;努力准备各种材料,使之更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材料更具有逻辑性、趣味性、生活化,力争做到“百货迎百客”。这样的课堂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游刃有余。
第三篇:新课改下英语教学--学案导学
新课改下英语教学-------学案导学
淮滨县张里中学
华明强
一、“学案”不同于教案,有其自身的特点。
教案是教师教学所采用的方案,课堂教学所使用的脚本,它主要体现了教师的引导过程和参与帮助的整个流程。而学案更需要体现学生的学习: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互相沟通信息的过程和具体的方法。学案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主动学习而设计的自学方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开辟了崭新的天地,它摈弃了以往教师备课时忽视学生的做法,更加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易于发挥个人创造力、发扬集体协作精神,提高学习成绩;学生可以一改往日被动的局面,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学习活动,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学案中逐步展露自己的优势,因材施学,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体验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
二、英语教学中“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学案的设计要以学生“学”为主、教师“导”为辅,导学结合、练评促能。例如:湘教版八年级英语(上)Unit 3 Topic1I love collecting stamps Section A学案设计如下:
(一)预习要点
I、自学、试读新单词和新短语:
pleased , hobby , painting , stone , coin , act , novel ,used to do sth , be interested in II、预习对话:
1.带着以下问题阅读并讨论理解1a对话:
1)、What does Maria love collecting ? 2)、Why does Maria love collecting ? 3)、What does Michael love collecting now ? 4)、What did Michael use to enjoy doing ? 2.找出对话中的重点短语及句式,了解它们的用法。
III、仔细阅读2a中的句子,试着总结表示兴趣爱好的几个动词和短语的用法。
IV、调查1b中自己的好恶,调查2b中本学习小组全体成员各自的兴趣爱好,填入表格。
二)展示环节
I、分组回答1a中的问题,并可另提新问题让其他同学回答。
II、在黑板上展示出自己找出的重要短语和句型,并在全班举例讲解,教师适时点拨、补充。
III、根据调查结果完成1c对话和2b报告。
(三)检测练习题(略)
下面试就我在英语教学中如何使用此学案的方法作简单阐释:
1、预习引导,明确要点
教师提前编写并下发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学案,学案中要设计出:预习要点(自学新单词、新短语、新句型和新语法等)、展示环节(新词汇和新短语的解析及延伸运用,句型、语法要点的知识讲解等)、检测练习题。学生在预习时,教师要提出具体要求,对预设问题进行必要的引导。
2、自学探究,疑难研讨
学生按照学案中的预习目标,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将个人获得的知识信息在小组内交流整合,自主解决疑难问题。针对预习中不能自己解决的疑难问题,由各学习小组的组长负责带领本组成员共同研讨、解决。
3、导学点拨,归纳整理 教师在学生疑难研讨的同时,对每组讨论时提出的疑难问题给以适时引导点拨,学生根据小组讨论及教师指导后讨论出的结论以笔记形式进行归纳整理,对于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等知识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
4、成果展示,分层精练
学生在黑板上展示检测练习题时,要根据学生学习层次分单双号展示难易不同的题目,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展示问题的解决办法予以探究,判断评价。
5、交流点评,总结促能
对典型的问题,教师要适时点评,同时组织各小组之间派代表进行学习成果交流。教师从学生展示结果中进一步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方法概括、总结规律、重点回顾等,使学生由表现性认识上升到深层的理性认识,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三、“学案导学”,注重“导”与“学”
学案的制订要依刚靠本,因学定教,使之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更适应师生的实际教育环境,不能“虚高”。好高骛远只能使我们的方案失去实际的价值。
1、“学案”应注重“学”
学案中的“学”在教学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几乎整个活动过程都在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一系列有效的训练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英语课是充实的。因此,在设计学案时应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本节课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发展他们那方面的能力,以及他们目前的水平与教材之间的差距,准备一些适应学生自身语言能力的活动和带有自主性的活动。注意设计的层次和梯度,让差一点的学生“吃饱”,好一点的学生“吃好”,优秀的学生“跳一跳”,为实现课堂教学的立体交叉互动创造必备的训练条件。
2、“学案”应注意“导”
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教师是学生的得力助手,绝对不能越俎代庖。既然有了学案,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注意自己的角色,注意自己对时间的支配权利,这和以前有了天壤之别,不要无故干涉学生的活动,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他们远远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拙”。在课堂上,我们要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旦你给了他们足够的机会和时间,他们潜力的巨大会让你瞠目结舌。在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发挥我们的主导作用,注意教学环节安排的合理性、教育手段的多样性、教育方法的艺术性,使我们的教学有戏剧性的境界。对学生大可不必担心,放开他们的手脚,大胆的施展自己的才华,我们在巡回的帮助他们时,学生绝对不会“冷落”了你,你自己也开心的参与,忙得不亦乐乎。
3、有了“学案”,教师的任务并非减轻
我们实施了“学案导学”方案后,实际上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职业修养和道德素养,明确自己的任务,加强业务素质。课堂上认真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不是有了“学案”就“放羊”,把课堂教学搞的热热闹闹,没有成效。课下教师需要搜集更多适合教材、学生的教学、教育资料和相关信息,供学生参考和学习。由此,此时教师的任务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大了工作量,只不过都“隐藏”在课下了!课下,教师的工作需做得更深、更细;努力准备各种材料,使之更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材料更具有逻辑性、趣味性、生活化,力争做到“百货迎百客”。这样的课堂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游刃有余。
第四篇:导学案心得体会
导学案心得体会
东坡学校
早早就听过导学案的好处,探讨过关于导学案的一些理念和知识,但那个时候没有实践,所以理解得不是很好。后来,再次接触到关于新课改的东西,我发现导学案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此外,导学案还强调课程教学要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导学案对我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导学案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说实话,来东波学校之前我没有听过导学案,更不知道导学案是什么东西。但是经过学校的培训,到不同的学校听不同的老师用导学案上课,以及网络资源共享,我对导学案有了自己的认识。
导学案就是一种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只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起一个指导的作用,教师通过设计合情、合理的导学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能力。我认为导学案和以往老师教案不同的地方在于,老师的教案重在老师“怎样教”,而导学案则重在学生“怎样学”。
我认为一个好的导学案应该是能够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能够有效地知道学生的课前预习,让学生清楚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重点难点是什么,这样学生预习就会有方向感,而不会盲目,即使想预习,也不知道从何下手,导致预习效率低下;能够有利于学生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体意识,当他们合作学习的时候,能够学会怎样更好地表述自己的观点,能够学会怎样用心倾听别人的观点,还敢于在自己的组和其他组意见不统一的时候,提出质疑,培养思辨能力等等。
从自己第一次看到明兰其他学校老师用导学案上课时候的一头雾水,我头脑中关于导学案上课的方式渐渐有了清晰的认识,但我仍然觉得自己还不能很好地用导学案上课。
首先,听了几位老师导学案课堂之后,我的第一感受就是:他们的学生配合很好,讲起话来,丝毫没有害羞和怯场,反而争着展示。其次,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从班级到小组,并且他们很好的实施了奖励和小组升级的方案。最后,那些老师虽然上课的时候看起来很轻松,但是课前肯定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做准备:不仅要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课标、备好课堂流程,还要参考很多资料,搜索很多资料,然后选出适合自己学生的能力水平的练习题和问题,而这些问题和练习题都应该要有层次,要有基础的,还要有拓展的,这样学生就能进行分层探究,每个层级的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
其次,不管是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或者教学方式,都会有利有弊。我尝试完全用导学案上课,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有很多困惑。的确,导学案主张让学生自主学习,给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很多发展空间,好的学生或许会因为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而越来越有学习的积极性,但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火上浇油,雪上加霜”,即使是老师上课很细致的讲解,他们都未必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更何况自主学习了和展示交流了,我担心这使得整个班级学习两极分化严重。而怎样才能做到既发展了好学生,又使后进生有所进步,我目前没有好的方法。
另外,导学案提倡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习的方式,但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的后进生在交流中只有听得份,因为很多知识他们不懂,又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或不想让别人听见自己错误的想法,于是只听别人说,自己不发表任何言论,学习上很是被动,久而久之,学习越来越落后;而对于那些调皮的学生来说,讨论简直是一种轻松,有正当理由说话的机会,说话不少却什么也没有学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分化日趋严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课改教师十分头疼,还有待于探索和研究。
关于小组合作交流的这种方式,在我所教的一年级,我采用这种方式上课时,学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活跃,基本上不能采取这种方式,因为平时上课的时候,只要稍微有同桌或者同伴互相交流的环节,他们会在这个时候表现得特别“活跃”,如果采取导学案这种大范围的合作交流方式,我没有足够的信心掌控他们的“活跃”。
我认为,如果真的要实施导学案,也不能从一开始就希望达到高效课堂效果,看上去好像很容易学,但实际上在操作过程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细节问题,我并没有看到,也没有学到,比如每节课都会有学生到黑板上写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这些学生是怎样安排的,是每个小组轮着来,还是老师指定;比如小组长具体是怎样培训的等等。
真正在导学案教学过程和小组组建过程中真正起作用的细节东西,而这些,都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实践和摸索不断完善和改进的。
我认为使用导学案上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应该太急于求成,而应该一步一步扎实地实施和推进,导学案的核心理念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能不能先教会学生怎样高效率的预习,然后当他们熟悉预习之后,再让学生尝试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上课,最后再尝试让学生进行讲课?
以上就是我这次对导学案学习的心得体会。
第五篇:导学案心得体会
导学案心得体会
方屯中学 武新富 光阴荏苒,转眼两年的历史教学生涯过去了。我校教学导学案已经铺开两年了,我校自实施导学案教学以后教学面貌焕然一新,它是以建构校园“和谐”为指导思想,以集体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为一体的学习方案。课前学生自发预习、课内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思考、讨论,课后巩固延伸拓展,整个学习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有成功,也有过失败。在这里,把自己在导学案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的经验记录下来,与广大历史教师共飨。
一、使用“导学案”,让教师们教得有效。
实践证明,“导学案”教案的设计从开始写导入到教学的全过程,都要花费教师很多的精力,但也比平时教师们在备课上写教案要好得多,因为平时写教案流于形式,很多教师的备课变成了只是应付领导检查的文件,而没有真正有效地用于课堂教学,况且也只是在教师的“教”上下功夫,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现在“导学案”的就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虽然增加了教师在备课上的压力,也需要教师设计导学案时要自己先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要求更为严格,但它更为有效,这种做法是体现了“授之以渔”的教学思想啊!
同时使用“导学案”,学生在学习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减少了学习活动中的很多无效环节,节约了时间,让学习时间变得更为丰盈。
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学生的学习——课前的预习,课内的汇报、交流都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无可依靠,找不到出路。而有了“导学案”,同学们依照“学案”中的要求、内容展开课前预习,课内汇报、交流,学习效率大大增强,基础知识梳理部分学生能在预习时自己就解决大半,学生预习时存在的问题通过课堂探讨,小组合作时、或教师为他们解惑,并且为拓展能力,合作探究争取了时间。
二、使用“导学案”,让学生学得愉快 原先的历史教学,虽然上课前教师都让学生预习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可由于目标不明确,学生学习不得法,不知如何下手,预习总起不到预期的效果,课堂上发言的同学寥寥无几,课堂气氛如一潭死水,“导学案”的使用,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提高了学习效率。预习时,依据“学案”展开学习,有了指挥棒,知道预习哪些方面的内容;交流汇报时,也知道怎样谈、谈什么,你一言,他一语,学生针对一个问题有了不同的想法、观点,课堂上各抒已见,问题解决了教材学透了,你竞争的氛围创设起来,小组合作使学生凝聚力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三、及时练习,当堂巩固。
学生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一说就懂,一学就会,一走就忘”。意思就是说老师在时什么都会,老师一离开教室,讲的东西也跟着老师走了。这不是因为老师没讲透,而是学生却缺少相关的巩固练习。知识是需要反复练习,加强理解的。特别是我们的历史,有的用法是需要反复举例,才能加深记忆。教学案的大容量就是为这一点而设计的,而且上面的习题都是教师精挑细选出来的。真正的做到了精讲精练。
四、教后反思,精益求精。
一堂课下来,对于预计的教学效果,教师哪些地方做到了甚至更好。存在哪些不足之处,都是值得坐下来好好反思的。哪些好的经验要整理下来,可以推广,让大家共同学习。而不足之处更要好好想想,错在了哪里?为什么?或者在教学中存在不足?怎样处理才会更好呢? 要给每堂课一个小结。这样才是一次完整的历史教学。
五、使用“导学案”,让学生考得满意
使用“导学案”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在学习中通过基础知识的梳理、问题探究,培养了学生问题、解决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每次月考的成绩都不同程度提高,增强学生的信心。
六、导学案设计的反思
教师设计好导学案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好的导学案可以为学生学习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忽视导学案,则不仅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还容易使学生在学习上南辕北辙,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所以教师设计导学案务必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在“备教材”上做足文章
导学案的核心内容是怎样“学教材”,教材作为“教”和“学”的中介,是导学案的核心内容,要着重解决好这几个问题:①明确学习目标、任务和要求;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③注重研究难点和突破重点;④明确教材体系和内容主次;⑤设计合理的达标练习和随堂延伸。
2.在“备学生”上下功夫
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分析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需要、学习环境、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思维特点、生活经验、个性差异、认识规律等。导学案设计最忌讳的就是不问对象,“对牛弹琴”者本身就是不高明的。
3.查阅资料和汲取教学经验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认真查阅与本节教学有关的资料,包括网络资料,编写导学案可以事半功倍,但要注意的是,不要简单的采取“拿来主义”,要对所收集的材料善于舍取,材料不再多,而在于精妙与恰当。
4.设计学习过程
这是导学案的主体部分,也是教师耗费精力最多的部分,虽然不同课型课堂学习的步骤不同,但一般包括:①导入环节:开场白或开场活动、故事;②预习热身环节:自主学习;③学习展示环节:合作探究;④巩固练习环节:当堂达标;⑤结语环节:反馈、反思。
5.在“备练习”上精心设计,有的放矢
达标练习是导学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紧密围绕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做到有的放矢,注重方式的灵活多样。忌练习题量偏大,忌题型单调、缺乏层次,忌只练不纠正这一错误做法。鉴于此,教师在实施导学案练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在学生做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巡视,及时获取练习的反馈信息。②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纠正并讲解。③对练习中的学困生要个别辅导。
6.在“备作业”上精心挑选,难易适中
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要适量,作业的重点应针对学生易错、易忽视的教学重点内容,作业要适度,要有层次性,做到难易适中。
7.导学反馈、反思
一个好的导学案既要体现对学习过程的良好预见,又要体现对学习过程的深刻反思。这一环节看上去不是导学案本身的内容,但它是完善这一轮导学案及做好下一轮导学案的重要衔接,不可忽视。
新课程提出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要求导学案设计应面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实际、生活经验等,只有去大胆实践、努力探索、积极创新、勇于改革,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焕发勃勃生机,才能真正体验新课程改革带给我们的快乐。
总之,以上是我在实施历史导学案时进行的一些反思。设计好导学案务必要努力做到“三常”:“常钻研”,“常修改”,“常补充”。尤其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根本上要求教师必须像蜜蜂酿蜜一样,不辞辛苦,不断往返于课堂和知识海洋,从中汲取、储存、输送“蜜”源。当然,在使用导学案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些新的困惑和问题。只要我们坚定地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坚持不懈地进行改革,解放思想,不保守;求真务实,不花哨;面对困难,不回避;逐步完善。只有这样,教师讲课时才能做到左右逢源,条理清晰,游刃有余。学生才能快乐轻松,触类旁通,心神领会,才能真正做到教师的诲人不倦,学生的学而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