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换牙了”统计教学反思
“我换牙了”统计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换牙了”统计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换牙了”统计教学反思 1教学中发现课本上关于我换牙了的情境图与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情况不符,为此在课下先向学生了解他们的换牙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再设计教学。我设计了收集学生换4、5、6、7颗牙的人数,至于没有换牙的或换其他颗牙数的情况不列入统计范围。
一个班60个人要是统计所有人的换牙情况一是占用时间多二是不便画统计图,为此,统计了两个大组学生的换牙情况。你有什么办法统计?在学生思考后总结出,可以通过画○、打√、画△等方式记录。我和学生各自用自己的方法收集数据,他们在亲身经历中知道了收集数据的方法是多种的,一个符号可以代表一个人、一棵树、一个苹果等等。
在绘制统计图的时候,学生的手不够灵活,一开始就画斜线他们手忙脚乱,于是第一节课让他们先知道要从下往上一格一格的数,一格代表“1”,在格子里画○或△。第二节课再教他们画斜线问题就简单多了。当学生出现从上往下涂的时候要让他们知道从下往上是1、2、3、4……数越大竖条也越长。
收集数据看似简单,但数错的情况却非常多,要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数才能保证数对,数错了的要说说为什么数错了等等。在大家相互交流中掌握收集数据的正确方法。
“你发现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这类问题容易和提问题混淆。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发现是告诉别人自己知道的信息,这样就容易区分了。
在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学生借助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统计的结果,然后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去体会、比较、选择优化。学生在过程中体验,在体验中积累,形成初步的统计活动经验,从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渗透培养数据分析的初步意识。
“我换牙了”统计教学反思 2这节课我主要是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贯穿于教学活动中。具体体现在: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关注了内容呈现上的情境化。李医生要了解咱们班同学的换牙情况,应该怎样的告诉他,在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了统计图表的学习。这样的情境,一是能够很好的体现统计学习的必要性(数学学科角度看),二是能够很好的照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角度看)。
2、重视知识形成与发展过程。课的展开阶段,首先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然后指导学生主动探究,分类整理再合作交流,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总结阶段,注意拓展知识,回归生活,充分体现数学生活化。
3、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经历统计的发生、发展过程,强化了学习统计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过程的激励性评价,促使学生得到全面而富有个性化地发展。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在学生轻松、愉快地经历统计过程的同时,不断地引导学生进入创新思维的广阔天空。但也存在不足之处,课堂上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提出的问题,表达不清,学生没能做出明确的答复。
今后我要针对我今天在课堂上出现的不足之处,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帮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
“我换牙了”统计教学反思 3青岛版一年级教材第九单元第一课时为统计类知识配备的情景图是“我换牙了”。虽然学生正值换牙期,选材贴近学生的自身实际,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不知道掉了几个牙,而且情境图中只体现了换2颗牙、3颗牙、4颗牙的小朋友,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太相符,所以我在教学前我先让学生搞清楚自己换了几颗牙,如果自己不明确,要回家问家长。在充分了解学生换牙情况下,设计并绘制了比课本更为详细的表格,把换五颗牙、六颗牙、不换牙的、以及换6颗以上的都考虑进去。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各抒己见的平台。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经历统计的发生、发展过程,强化了学习统计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过程的激励性评价,促使学生得到全面而富有个性化地发展。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在学生轻松、愉快地经历统计过程的同时,不断地引导学生进入创新思维的广阔天空。感觉不足之处是:
1、在实施教学中的教学技巧,有待提高,如何更好的把握好合作探究环节,如何做好练习还应再继续努力。只要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才能更好的驾驭好课堂!
2、本课中的预设确实不够到位,在绘制竖式条形统计图的时候,部分学生问是从上还是从下开始统计。对于这个问题是教学前没有预设到的,所以,我便直接告诉学生从下面往上统计。今后备课还要细心,要预设更多的问题!
“我换牙了”统计教学反思 4青岛版一年级教材为统计类知识配备的情景图是“我换牙了”。我个人认为比较抽象。大部分学生只知道掉了几个牙,而不知道换了几颗牙,作为乡镇农村使用教材有些受条件限制,很难找到很合适的教学用课件或教具。而且情境图中只体现了换2颗牙、3颗牙、4颗牙的小朋友,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太相符,于是,我便利用学生的亲身经历,我换牙了。学生每个人都经历换牙,也知道自己换了几颗牙,统计同学换了几颗牙,就容易多了。因此,课堂上学生能较快地完成。
另外,在教学中还出现了一个问题:在绘制竖式条形统计图的时候,部分学生问是从上还是从下开始统计。对于这个问题是教学前没有预设到的,所以,我便直接告诉学生从下面往上统计。今后备课还要细心,要预设更多的问题。
最后一个问题是在教学中没有涉及到从统计图到统计表的转化问题,而是根据情境图,直接将统计表作为统计的一种方法来呈现的。而在有的练习题当中是没有情境图的,所以应该把这个问题补充进去,使学生明白统计图和统计表之间存在的关联。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摸索统计学生的换牙情况,初步收集数据,再引导学生探索更好的方法,然后出示图和表格为学生提供方法,最后把准备好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由学生自主进行统计,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练习课的时候,我还设计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习题,如:我和学生一起统计了学生爱吃的水果种类,还统计了学生喜欢的小动物,由于这些统计都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很感兴趣,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使之自然而然地去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我换牙了”统计教学反思 5“我换牙了”统计教学反思这节课,目的在于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学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进行统计,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初步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摸索统计学生的换牙情况,初步收集数据,再引导学生探索更好的方法,然后出示图和表格为学生提供方法,最后把准备好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由学生自主进行统计,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练习课的时候,我还设计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习题,如:你最爱吃哪一种水果,学生很感兴趣,先让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小组统计。作为小组合作,我也是初次尝试。在小组长带领下,大家一起讨论最喜欢哪一种水果,并动手在纸上记录下来,然后看哪一组完成得既快又好,再汇报交流。整个过程是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进行的。学生初步体会到了小组合作的快乐。这节课我特别注意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活动,让学生把所学的统计知识和方法运用到实践生活中去。例如,最后让学生统计每组获得智慧星的颗数,看哪个小组获得的最多。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积极主动地运用知识,锻炼了实践能力,而且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自觉应用数学的意识。通过本次教学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实施教学中的教学技巧,有待提高,如何更好的把握好合作探究环节,如何做好练习还应再继续努力。只要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才能更好的驾驭好课堂!总之,通过执教本节课,我在对待如何上好新授课的态度上更重视了,感觉到只有更加用心,才能无愧于自己的内心!
“我换牙了”统计教学反思 6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更多关注的是事物的新奇性和趣味性,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特别重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重视对过程的经历和体验,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
二、教学目标
1、借助“我换牙了”这一真实生动的生活情境,在直观的操作和感知的活动中,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2、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3、在统计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统计全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三、两方面的思考
(一)、把统计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统计的核心目标是发展“统计观念”,它具体体现在:能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有关的实际问题;能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做出合理的决策等等。这节课是统计的起始课,我们要借助真实、有趣的情境,让孩子一开始就接触到需要经过统计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激发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并在活动中发现和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因此在充分利用好教材为我们提供的素材的同时,我也尝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材内容。这节课我从整体上创设了一个完整的情境,自始自终围绕着“我换牙了”这样一个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展开学习活动。因为活动的目的很明确,所以数据收集整理好之后,学生很自然的就会对统计的结果进行表达与交流,进而解决前面提出的怎样回答全班同学的换牙情况这样的问题。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我们为什么要进行统计,不是单纯为了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它来解决我们在生活中实际遇到的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统计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空间,初步体验统计全过程。
这节课从整体上预设了四个活动:前三个活动都是围绕“我换牙了”这个话题在课堂上进行的。课上开展的三个活动实际上就是教学上的三个层次。其中“怎样回答我们班同学的换牙情况”是这节课的主体活动,它包括了一般统计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环节: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描述数据,以及分析数据进而做出决策。第二个活动是整理奖品,这时学生虽然有了一点整理数据、制成统计图表的感性经验,但因为全班共同完成的,因此独立完成对多数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先让学生几个人共同完成统计图表,并相互交流从图表中发现了哪些信息,给学生一个积累实践经验、进一步体验和感受分类整理过程的机会。在第二个活动,在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图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不同的侧重点,想通过这两个不同层次的活动让学生对统计的过程以及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在统计教学中有一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统计图和统计表都是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手段,是比较和分析数据的信息资源,但并不是统计的目的,统计的真正目的是根据结果做出相应的预测或决策,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这是统计活动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教学中我也比较重视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对统计图表进行分析、解释和应用。
四、几点不足
1.新授和练习显得没有层次。练习的时候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做,但考虑到学生不认识字,也是图省事吧,就领着学生做了。
2.新课讲完时间还有剩余,把前面的练习打紧后,可以放手分组让学生调查喜欢的小动物情况,低估了学生的能力,这个统计没有做。
3.从这节课中让我想到了,做为一个教师,在备课要做到仔细再仔细、认真再认真地去挖掘教材的真正内涵与领略课标的要求,这样才能上好一节完整的课,而不至于捡了芝麻丢西瓜。
五、一点思考
怎样能将课堂上生成的东西把握好。
第二篇:《我换牙了-统计》教学反思
《我换牙了—统计》教学反思 奎文区樱桃园小学
马晓琳
《统计》是学生在具有一定的认数、计算以及把一些物体简单分类的经验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统计初步知识的教学。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统计知识,对学生形成初步的数据分析意识非常重要,也是以后继续学习的基础。回顾整个磨课的过程,我感触良多。在领导和刘主任以及各位资深数学老师的帮助之下,我共在一年级四个班中各讲一次,在每一次评课,每一次修改中,我切实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同时也明确了需要自己做长足努力的地方。
第一次试讲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素质有待提高,在课堂上紧张感比较明显,音调尾部上扬,学生听课会感到疲惫。
2.对于课堂常规纪律的掌控能力还需加强,在出示了统计图之后学生的课堂听讲效率明显降低,纪律稍乱。
3.第一次设计的课件色调偏暗,不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换成明快的颜色;课件开始的导入部分不要用卡通图片,不够严谨,用学生的日常照片即可。
4.数学是严谨规范的课程,在上课时,我出现了几处口误,用词不够严谨,比如“换4颗牙的同学有几个人”误说成“4颗牙的有几个”,造成学生的误解。
5.数据分析部分应先让学生通过统计图和统计表充分获取数学信息,然后再解决问题,否则学生直接面对问题无从下手,茫然无措。
6.整个课堂呈现“老师牵着学生走”的状态,学生自主思考发言的机会太少,要大胆放手,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真修改了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并抓紧任何时间练习课堂声音和语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后几次的试讲当中,我的进步十分明显,获得了较好的评价。
通过这次展示课的准备,我对于数学教学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 1.在上每一次课之前,一定要明确课程目标,以及重难点,紧紧围绕课程目标来备课,使整个课堂显得紧凑一致,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了解学习内容。
2.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一个老师,上课的仪态、声音、板书、学生评价等都是基本功,每一节课都要有意识地锻炼,功夫用在平时。
3.数学是十分严谨的课程,老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用语都要十分注意,话不能随随便便出口,“三思而后说”。
4.认真学习课标要求,用心领悟课标精神,备课过程要紧紧围绕课标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是新课改之后的亮点,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注意穿插渗透自主合作学习意识,并保证活动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后及时反思,教学才是进步的,反思后及时改正,反思才是有效的。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我会保持优势,并努力提高。
第三篇:《我换牙了—统计》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我换牙了—统计》教学设计 威海高区东涝台小学 赵丽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l02~105页,我换牙了——统计。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学会用分一分、数一数、画一画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了解数据分析的意义。
2.学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数据整理的结果,通过数据分析,感受数据所蕴含的信息。3.在与同伴合作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这种数据整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产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经历统计的过程中,学会用自己的记录方法来收集和整理数据,并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体会哪种统计方法既清楚又简便。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针对统计整理的结果进行有序观察和有条理的思考及分析。教学过程: 1.猜谜语导入。(1)猜谜语。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那老师说一个,大家来猜猜看,好不好?“健康卫士穿白衣,上下两排真整齐.口中饭菜它磨碎,早晚用刷把澡洗。”
(学生猜:牙齿。)
(2)让学生谈谈对牙齿的了解。
师:同学们,牙齿可是我们的好朋友,你知道哪些有关牙齿的知识呢?谁来说说看。
(预想学生可能回答:①小孩的牙跟大人的牙颗数不一样。②我们要少吃糖才能保护牙齿。③我们都要换牙。)
师:刚才有同学提到换牙,换牙了的举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换牙的数学问题。(板书:我换牙了。)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个好的开始。】 2.经历统计过程。(1)经历数据收集。
师:谁想说说你换了几颗牙?你呢?
师:你们俩换了几颗牙我知道了,可是其他同学换了几颗牙我们还不知道呢!像刚才那样说下去,要
/ 4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想全部说完需要好长时问。老师特别想知道每个小组同学换几颗牙的最多,换几颗牙的最少,谁愿意来想个办法,让大家很快知道你们小组的换牙情况呢?
(同桌讨论交流。)
(预想学生可能回答:①我觉得把谁换几颗牙都在本上记下来。②我觉得可以让换两颗牙的人都举手,数一数。换其他颗数的也用一样的方法。③我想我们上体育课的时候老师让大家排队,要是让换两颗牙的排一队,换3颗的也排一队,那样数就快了„„)
师:刚才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那你最喜欢哪种,就用哪种方法来记录一下你们小组的换牙情况。老师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会分工、合作!
(小组合作收集换牙的数据,教师借助投影全班交流。预想交流的结果:①写人名记录换牙数。②画牙齿并用圆圈代表人数。③用“√”记录换牙人数„„)
(2)自主整理数据。
师:刚才这几个小组都交流了他们的记录方法,谁来评价一下?,(学生评价。)
师:大家记录的方法可真多啊!下面咱们一起把刚才数的结果整理一下,在记录卡上记下来好不好?(教师提供的记录卡上有象形统计表、象形统计图和只有换牙颗数的图,供学生自主选择整理。全班交流几种有代表性的记录后,教师给予肯定评价。)
(3)学习用象形图、表整理数据。
师:刚才有的小组采用排队的方法数一数,非常好。下面我们都来用这种方法。老师为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一个“小笑脸”,就让它代表你在黑板上排排队吧!
(师生共同在对应的换牙颗数上面贴笑脸。)
师:看!排得多整齐啊!其实,不管是刚才同学们排队,还是笑脸排队,都能清楚地看出同学们的换牙情况!排好了,咱们去数数看。我们先数数换1颗牙的有多少人,数完,我们就在旁边的表格里填一填,这样就不容易忘了。咱们再来一起把剩下的数数看。
(师生合作数,先将表格填完。)
师(总结):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为了了解大家换牙的情况,我们按换牙颗数把小组同学先来分一分,分完后我们又把每一种换牙的人数一数,数完容易忘,所以得马上把结果在表里填一填。从上课到现在我们经历的这个分一分、数一数、填一填的整个过程就是统计(教师板书课题:统计)。为了记录方便,我们可以用这样的画图和表格的方式记录统计的结果。
师:同学们,你们会统计了吗?谁来对照着黑板再来说说我们刚才是如何统计小组同学换牙情况的呢?
/ 4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学生回答。)
师(小结):以后统计时,我们都要先分一分,再数一数,最后要填一填。
【设计意图:“贴笑脸”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帮学生有效梳理整个统计的过程,为学生理解统计奠定基础。】
3.分析数据,提出问题。
师:观察黑板上我们统计得出的图表,你发现了什么?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交流:①哪种多?②哪种少?③谁比谁多?④谁比谁少?⑤用加法或是减法解决的问题。)师:通过分析,同学们解决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真了不起!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统计可以帮我们好多忙呢!
4.生活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
师:大家看(出示一堆杂放的贝壳图片),这么多贝壳杂乱地放在一起,你能一下子就说出每一种的个数吗?
(学生摇头。)
师:你觉得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
(预想学生回答:用统计的方法,可以先把它们分分类,再数数。)
师:好,就按大家说的先把这些贝壳分类放好,(出示“自主练习”第1题图)赶快数一数,把每种贝壳的个数整理在右边的表格中吧。
师:通过统计,哪种贝壳最多?哪种最少?你还知道什么?(小组交流。)
(2)“自主练习”第2题。
师:观察这幅图片(教师用课件出示学生活动的图片),同学们都在做哪些运动?你能统计出参加各种运动的人数吗?请将统计的结果整理到表格中。整理好的同学跟同桌交流一下,说一说哪种运动的人数最多,哪种最少。
(全班交流。)
师(总结):体育活动能使我们的身体更强壮,所以大家平时也要多参加各种体育活动!(3)统计图形。
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些图形(投影出示一张课后“我学会了吗”的图片),谁会用统计的方法来整理一下各有多少个?以球形为例,谁来说说看?(此处引导学生有序地数。)比的少()人,比
多()人。
/ 4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师:同桌把剩的图形一起来统计一下,并记录在旁边的表格中。(全班交流,注意让统计快的同桌交流方法。)5.总结收获。
师:经过努力,咱们同学们为自己小组赢得了一张张“笑脸”,找们这一张张“笑脸”,有序排列起来,形成了“笑脸图”。谁来结合着“笑脸图”说说这节课每个小组表现的情况。你最想评价哪个小组?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
/ 4
第四篇:我换牙了教学反思
《我换牙了——统计》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主要是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贯穿于教学活动中。具体体现在:
1.重视知识形成与发展过程。课的展开阶段,首先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然后指导学生主动探究,分类整理再合作交流,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总结阶段,注意拓展知识,回归生活,充分体现数学生活化。
2.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经历统计的发生、发展过程,强化了学习统计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在学生轻松、愉快地经历统计过程的同时,不断地引导学生进入创新思维的广阔天空。但也存在不足之处,课堂上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提出的问题,表达不清,学生没能做出明确的答复。再者,在新授环节,耗时过多,导致课堂测验匆匆了事。
今后我要针对我今天在课堂上出现的不足之处,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帮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我尽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
第五篇:《我换牙了 统计》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并初步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会用分类数数的方法将数据整理成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统计表;
2.初步感受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感受统计和生活的联系,从而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统计整理的方法,能够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并能对调查的事件作出合理的推断。
教学具准备:
课件、统计图、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看游戏录相,调查换牙情况。
师生观看录相。
录相:学生在操场上做各种游戏,笑得开心,画面最后定在一个缺牙孩子的笑脸上。(配音:下课了,孩子们都高兴来到了操场上,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转呼啦圈,还有的在&&真有意思!)
师:他们玩得真高兴!刚才看录相时,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在笑,你在笑什么?
生:他的牙掉了,留下了一个空空的洞。
师:其实,这没什么好笑的,因为每个小朋友都要掉牙,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小朋友的牙齿叫做乳牙,一共有20颗,小朋友到6岁的时候,乳牙就要开始掉落,然后又会重新长出新的牙齿,这个阶段叫做换牙。小朋友们,你们换牙了吗?开始换牙的孩子举起手来!
生纷纷举手示意自己换过牙。
师:我知道我们的小朋友很多都已经开始换牙了,课前我也让同学们和家长一起数了自己换牙的数目,那么,你换了几颗牙?
生:3颗、2颗、4颗&&
师:同学们有的换2颗牙,有的换3颗牙,还有的换的更多,如果我想了解咱们全班同学换2颗牙的有多少人,换3颗4颗的分别有多少人,有什么好的办法吗?先动脑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生:可以举手、让所有掉两颗牙的站在一起、把自己换了几颗牙写在纸上&&
师:同学们的主意真多,说得都很好。老师也认为只要对全班同学进行调查,就可以得到大家换牙的信息。那我们就来调查一下吧!你们说我们今天要调查的是什么呢?
<<<12&&&生:调查每个同学掉了几颗牙的人数。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好!老师把调查的任务交给各组的小朋友。现在,先请组长带领组员商量调查的方法.生讨论后汇报:我们组想用举手的方法。我们喜欢站起来表示。
师:现在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调查本组同学的换牙情况,并要做好调查记录。
师:调查时一定要注意调查情况要准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活动&&
三、汇报总结
师: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调查结果。请说清楚你是怎样调查,又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抽生展示统计图和表格(展示各小组使用的统计图或者统计表,小组选派代表说明图意,方法可以不拘一格,根据实际使用方法进行说明,此举一例:图中的每一个小格代表1个人,换几颗牙的有几人就选择几个小格,具体的记录方法,自己小组商定。)
师:其它小组还有用不同的记录和调查方法吗?
师:这些是统计图,这些是统计表,刚才我们大家所做的调查和整理的方法在数学上叫做统计。(板书)
四、及时练习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都非常出色,想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奖励大家,我准备三种颜色的彩纸,要把它们做成小花奖励给大家,老师很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得到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花。那么老师到底什么颜色的花应该多做一些,什么颜色的花应该少做一些呢?怎么样才能很快知道?同学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吧!
师:一幅完整的统计表和统计图绘制出来了,让我们再一次说说自己的发现吧&&
五、当堂达标
师:看了统计图或者统计表,你认为统计图或者统计表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认识到统计图或者统计表在统计数据时的重要作用。
师:大家看到课本的自主练习1题,下面我们就一小组为单位将课本上统计任务完成,请大家回答我:我们能完成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贝壳统计并画出统计图或者统计表
教师分别选取各小组的统计图、统计表各一份
师:下面我来问你们来回答
1、哪一种贝壳的数目最多?(学生回答)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学生回答统计图或者统计表)
2、()比()多(少),多(少)多少个?(学生回答)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学生回答统计图或者统计表)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提问,并自己指名让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后再简要评价一下这个同学们的回答。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我换牙了统计
把学生整理的统计图和统计表贴在黑板上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