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历史学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历史学教学心得体会
今年学校安排我任教七年级和八年级历史,这对我来说是个挑战,因为我虽然大学历史系毕业,但我没担任过历史教学的任务,历史知识陌生。不过我想也是个学习机会,我想教学万变不离其中,于是我认真研读历史新课程标准。我想学历史的真谛是用历史经验来指导我们现代的人生,而不是仅仅了解历史上发生了什么。所以第一节课我用几个有意义的历史故事来引导学生进入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一方面喜欢历史学科,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学历史的目的,同时懂得如何学历史。第一堂课结束很多学生都表现出对下节课的期待,所以我明白历史教学一定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采取适合现代学生时代特点的教学方法。
因为现在的学生
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杂志、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而且
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极大的广阔性,善于独立思考。历史课堂要尽量把每个学生这些潜能挖掘出来。
其实我们的历史也是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自然科学等都有历史的影子。历史知识与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如此相似的,那么,历史教学过程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其中关键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课堂设计必须要 符合青少年心理,这是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方法。课堂教学 力求做到将历史贴近学生,贴近当代,使学生认识到历史时刻在我们身边,并不是高不可攀,惶不可及的东西。例如,要讲中国的改革开放,可以先通过商鞅变法的例子来分析。商鞅变法得到多数人的支持的史实,使学生体会到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古今同理,结合当今我国的改革开放宏伟大业这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支持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措施。这样通过历史来了解现代,使学生不再觉得历史是遥远的,与我们生活无关。
历史包罗万象,涉及中学的所有科目。如关于商鞅变法的例子,还可以联系到语文中的典故:“徙木赏金”、“立木为信”。数学方面,有圆周率的计算者祖冲之等。语文的课文背景是历史,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的发展的历程,是历史;历史的思维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就属政治的范畴;地理与历史更是息息相关。历史课堂要利用好这特点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有自我实现的空间,让学生理解历史与现实的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例如,讲到英国侵占西藏地就可以提到《红河谷》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表现西藏民风的纯朴,武器的落后,但这种武器并没有使他们屈服于列强,而更激起他们捍卫民族,捍卫国土的高尚气节。
我认为采取适合现代学生特点的 方法进行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还可以利用学生的想象力,补充老师讲述的不足,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迅速掌握新知识。由此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学生的有意注意,活泼课堂气氛。还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独立思考获取新知并作出判断的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当代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帮助他们疏理已知知识,而且可以纠正他们掌握的不正确的历史信息。可以激励他们多渠道的获取新知识,可以巩固旧知识;甚至可以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但利用这种教学方法,作为老师首先要充分,准备不足 有时会无法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还会控制不了局面。作为老师更要多渠道的了解时代信息。不过不要过多的引用课外知识,要善于引导学生用可能短的时间回答出要点。
以上这些是我个人的一些心得。总之,历史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每位历史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初中历史学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历史学教学心得体会
武安市第七中学:张云忠
历史学科一向被当作副科来看待的,而且在别的同行看来历史的教学就是让学生背一背课本的知识,多做一些题罢了,这也是最易操作的教学方法,但是最终的学生成绩告诉我们,谁对它作简单化的处理,它就会以让谁失望的成绩来回报它。有的人对历史的学科内容进行了公式化,例如历史背景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等状况,历史事件要掌握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意义等,这确实也是一种学习历史的方法,但即使公式再全也不能完全解决历史的学习问题。历史学科确实需要在知识的内化过程与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方面多下功夫,否则不但学生厌烦,老师也教得没底气。
现在的学生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杂志、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而且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有极大的广阔性,善于独立思考。历史课堂要尽量把每个学生这些潜能挖掘出来。
其实我们的历史也是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自然科学等都有历史的影子。历史知识与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如此的相似,那么,历史教学过程就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其中关键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课堂设计必须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这是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方法。课堂教学力求做到将历史贴近学生,贴近当代,使学生认识到历史时刻在我们身边,并不是高不可攀,远不可及的东西。例如,要讲中国的改革开放,可以先通过商鞅变法的例子来分析。商鞅变法得到多数人的支持的史实,使学生体会到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古今同理,结合当今我国的改革开放宏伟大业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支持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措施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样通过历史来了解现代,使学生不再觉得历史是遥远的,与我们生活无关。
历史包罗万象,涉及中学的所有科目。如关于商鞅变法的例子,还可以联系到语文中的典故:“徙木赏金”、“立木为信”。数学方面,有圆周率的计算者祖冲之等。语文的课文背景是历史,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的发展的历程,是历史;历史的思维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就属政治的范畴;地理与历史更是息息相关。历史课堂要利用好这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有自我实现的空间,让学生理解历史与现实的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例如,讲到英国侵占西藏地就可以提到《红河谷》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表现西藏民风的纯朴,武器的落后,但这种武器并没有使他们屈服于列强,而更激起他们捍卫民族,捍卫国土的高尚气节。
作为历史老师虽然教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历史教材也不会有大的变化,但是这个学科对老师的要求是很高的,历史老师必须经常看书,特别是引领学术前沿的专业著作,因为一个缺少专业素养的历史教师是不会教出有专业素养的学生的。历史老师也必须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时代信息,与时代脱节的历史教给学生是没有意义的,也会令学生厌烦。
第三篇:初中历史学情调查问卷
《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关注社会热点,激活历史课堂》课题 学 生 问 卷 调 查 表 亲爱的同学: 你好!为了进一步了解你的历史学习情况,从而帮助老师更好地选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特进行本次问卷调查,希望各位同学积极配合,如实填写调查问卷。老师衷心感谢你的帮助!()1.你是否喜欢上历史课?A、喜欢 B、较喜欢 C、不喜欢 D、讨厌()2.历史课本中的哪些内容最让你感兴趣?A.历史图片 B.历史地图C.历史小故事 D.历史人物介绍()3.你在学习历史新课时,能做到自觉预习的有:A每节课B大部分课前C有时候会D从来没有()4.你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历史知识?A课本B电视电影C网络D课外读物()5.课堂上你最喜欢采用哪种方法学习历史?()A师问生答B师生互动C同学讨论D老师讲解()6.对历史课本的重要内容,你的做法是()A能自主地分析,把握比较精准 B在老师提醒下,基本能掌握C比较盲然,需要老师不断强调 D不知所然,听课时心不在焉()7.当你看到听到感兴趣的历史故事或影片时,你会去寻找资料,追踪分析或与他人进行讨论吗? A是B说不准C不()8.你喜欢通过下列哪一种途径了解你感兴趣的事? A.主要从教师处获得B.主要由自己查资料获得C其他()9.你认为你自己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历史资料? A.图书馆查阅B.上网查询C.实地调查D.其他
()10.与同学讨论历史问题时,你会试图找到一种与众不同的见解吗? A.是B.说不准C.不
()11.当你认为你对某一历史问题的看法与教材的观点不同时,你会提出问题吗?
A.是B.也许C.不
()12.认为学习历史课程对于提高理解、分析、运用等思维能力
A.很有帮助B.比较有帮助C.没有什么特别的帮助 D.没有帮助()13.学习历史课程对于提高口头或书面语言文字表述能力 A.很有帮助B.比较有帮助C.没有什么特别的帮助 D.没有帮助()14.学习历史课程对于学习政治或地理、语文等学科 A.很有帮助B.比较有帮助C.没有什么特别的帮助 D.没有帮助()15.学习历史对于一个人的人格和心理发展 A.很有帮助B.比较有帮助C.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16.你认为学习历史对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A.起很大的作用 B.比较有作用C.作用不大D.基本上没有作用()17.你希望教师给你提供哪种资料? A.文字资料B.图片资料C.影像资料D.其他()18.、你希望历史课的教学内容是 A.补充教科书之外的历史知识B.重点传授学习方法 C.划出重点,便于考试()19.你最希望的历史课的教学方法 A.由教师进行生动的讲述,学生认真听讲B.由教师与学生以讨论问题的方式C.教师布置题目,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 D.教师在书上划重点,学生背熟重点()20.你平时是否经常阅读课外书籍:A.几乎不阅读,或很少阅读。B.能够时常阅读一些有情节,趣味的小说或杂志。C.对一切能够增长知识的书籍都经常阅读。D.较喜欢读历史方面书()21.你喜欢历史作业的形式: A.制作小报 B.制作课件 C.编写历史剧 D.做练习题或
第四篇:历史学书单推荐
历史学书单推荐(茅海建老师与王奇生老师)
茅海建老师所列书单:
课堂讨论书目(每周一本)
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王庆成:《太平天国的文献与历史——海外文献的刊布和文献史事的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
黄彰健:《戊戌变法史研究》,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54,台北,1970年,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
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裴宜理:《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施坚雅:《中国农村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相及相关问题1368-1953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朱荫贵:《国家干预经济与中日近代化——轮船招商局与三菱?日本邮船会社的比较研究》,东方出版社,1994年
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89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巨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
朱维铮:《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顾潮:《顾颉刚年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史景迁:《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进一步扩大阅读的书目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1989年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戴逸:《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导言卷》,辽海出版社,1999年
蔡鸿生:《俄罗斯馆记事》(增订本),中华书局,2006年
吴义雄:《条约口岸体制的酝酿:19世纪30年代中英关系研究》,中华书局,2009年
魏斐德:《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孔祥吉:《康有为变法奏议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
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
张启雄:《外蒙主权归属交涉1911-1916》,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之77,台北,1995年 戚其章:《甲午战争国际关系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11-1950年》,重庆出版社,199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有新版)吕一燃主编:《中国近代边界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
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之49,台北,1985年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陈永发:《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98年
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
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
张仲礼:《中国绅士的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黄宗智:《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清代的表达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滋贺秀三等:《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1998年
郑振满:《明清福建家庭组织与社会变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
从翰香编主编:《近代冀鲁豫农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李明珠:《中国近代蚕丝业及外销1842-1937》,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陈慈玉:《近代中国茶叶的发展与世界市场》,中研院经济研究所〈现代经济探讨丛书〉第六种,台北,1982年
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樊百川:《中国轮船航运史的兴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彭泽益:《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人民出版社,1983年
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陈方正:《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李天纲:《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与意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之曲折与展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狭间直树编:《梁启超、明治日本与西方——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共同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萧公权:《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与大同思想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
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民国八年至十八年》,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之71,台北,1994年
罗志田:《近代中国史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杨国强:《百年嬗蜕——中国近代的士与社会》,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 墨子刻:《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艾恺:《最后一个儒家——梁漱溟与现代中国的困境》,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邹振环:《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以1815年至1911年西方地理学译著的传播与影响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阎国栋:《俄国汉学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
王奇生老师所列书单:
政党研究
[英]伦纳德•夏皮罗:《一个英国学者笔下的苏共党史》,东方出版社1991年。
[美]易劳逸:《流产的革命》、《毁灭的种子》,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
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台北近史所专刊1985年,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
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3年。
[日]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陈永发:《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上、下),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1年。
闻黎明:《第三种力量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阶级研究:
[美]彼得•盖伊:《施尼兹勒的世纪:中产阶级文化的形成,1815-191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美]约翰•斯梅尔:《中产阶级文化的起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英]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译林出版社2001年。
人物研究:
[法]雅克•勒高夫:《圣路易》,商务印书馆2002年
[美]萧邦齐:《血路:革命中国中的沈定一(玄庐)传奇》,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城市与乡村:
[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
[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
民众抗争
[美]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商务印书馆2007年。
[美]裴宜理:《上海罢工》,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美]白凯:《长江下游地区的地租、赋税与农民的反抗斗争,1840-1950》,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王冠华:《寻求正义:1905-1906年的抵制美货运动》,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94年
文化史:
[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2007年。
[英]彼得•伯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东方出版社2007年。
[英] 彼得•伯克:《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美]彼得•盖伊:《历史学家的三堂小说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社会史
[美]罗伯特•达恩顿:《启蒙运动的生意》,三联书店2005年。
[法]勒华拉杜里:《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小山村》,商务印书馆1997年。
[日]兹贺秀三等:《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1998年
黄宗智:《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清代的表达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黄宗智:《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
杨念群:《再造“病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经济史:
[美]曾小萍:《州县官的银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
[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
[法]雅克•勒高夫:《钱袋与永生:中世纪的经济与宗教》,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
思想史:
[美]浦嘉珉:《中国与达尔文》,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美]阿里夫•德里克:《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军阀研究 陈志让:《军绅政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齐锡生:《中国的军阀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事件研究:
相蓝欣:《义和团战争的起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美]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理论、方法: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英]帕拉蕾丝-伯克:《新史学:自白与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第五篇:历史学简介
历史学专业始建于1984年,2010 年被遴选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现为山东省名校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专业。“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为山东省高校省级精品课程。拥有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运河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
现有教职工36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0人。教师中有曾宪梓教师奖获得者1人、“齐鲁文化英才”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山东高校十大师德标兵1人、省校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及跨世纪人才培养对象9人。
本专业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获省级以上教学科研一等奖6项,二等奖9项。现已初步形成了运河文化研究(以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为依托)、20世纪华北乡村社会治理研究(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依托)和南太平洋岛国研究(以世界史为依托)等3个教学、科研、学科三位一体的师资团队,在省内外确立了独具特色的教学科研优势。
本专业现有一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世界史)、三个二级学科(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一个招生方向(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和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学位招生权,以及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培养资格。
本专业培养具有丰富人文素养和扎实的历史学专业基础,博学多才、视野宽广、踏实肯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基础教育师资,以及胜任文化及相关产业、党政机关等单位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主要开设史学概论、中外通史、断代史及区域国别史专题研究、史学前沿动态、论文写作指导等基础课及运河文化、乡村社会治理、南太平洋岛国研究等特色课。同时结合理论教学开展文物考察、田野调研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专业兴趣。
本专业实施“三二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第三学期开设,根据个人潜质、就业意向、学习成绩等遴选部分学生按“外国语与外国史”专业方向培养,打造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毕业后进入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深造或到相关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