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十年教学观摩会心得体会季长宝

时间:2019-05-11 21:12: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改十年教学观摩会心得体会季长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改十年教学观摩会心得体会季长宝》。

第一篇:课改十年教学观摩会心得体会季长宝

全国小学课改十年回顾与展望教学观摩会

小学英语心得体会

大岘小学:季长宝

2012年11月9日至11日,我有幸参加了“名师之路”之“解读新课标、实践新课堂”全国小学课改十年回顾与展望教学观摩会。本次观摩活动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行,出席的专家有龚海平老师等,执教观摩课有著名特级教师张鲁静老师等,在历时三天的活动中,我们共听了10节观摩课,8场专题报告。看到了全国小学英语教学最高水平的展示,也使自己的教学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研讨会上,台上教师投入地教学,台下教师专注地记录。专家龚海平老师认为:“要以爱心和高尚对待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要负起责任”。这两句话犹如两记响亮的鞭子,让我又惊醒。现在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生涯,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成败负起责任,多找自身的原因,多向实践吸取经验,多包容与体察学生,那么,师生关系会更加和谐,学习气氛会更加浓厚,教学成绩会更加理想。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张鲁静老师的课,她的那节五年级《communication》观摩课,成功地给我们展示了特级教师的精彩课堂,张老师生动、诙谐的语言,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演唱,清晰流利的口语表达,巧妙的情景创设,无不体现了

张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和人格魅力,不仅让上课的学生流连忘返,也使在座的教师无不叹为观止。正如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做到了:“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课堂上师生完全融于学与玩的欢乐气氛之中。

三天的教学观摩会,它给我们指明了课改的方向,教会了新课标下小学英语教学的方式方法,也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考。它告诉我们英语课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展示给同学们,并不需要按部就班,照本宣科。

一、围绕某一主题深入教学某课。

龚海平老师的六年级《Paul finds a waller》就充分的体现了这一教学特点,他通过一个小小的问题延伸到本课的主题,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发掘的能力。

二、围绕某一故事深入主题。

赵刚老师的六年级《colours》就是通过一个小小的彩虹的故事引伸到各种颜色,让同学们不知不觉的被故事中的情节所吸引,提起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使孩子们在故事中彻底掌握了本课的重难点。

三、图文结合

王劲春老师也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为孩子们和在场的所有老师送上了一桌丰富的大餐。

四、歌谣教学

张鲁静老师用她优美动听的歌声也为我们带来了一节美妙的英语课。

五、引导交流

主维山老师的引导交流教法,也使各位老师大开眼见,真是不可思议。当我听了他的五年级《what do you want to do》这节课后,心里流露的只有无尽的敬佩,原来英语课也可以这么上呀!

总之三天的教学观摩会,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优秀的教师、新颖有效的教法才能创造出更多精彩、快乐、高效的课堂。

第二篇:十年课改心得体会

十年课改心得体会

——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

郭琳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可见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而小学教育又是习惯教育的关键时期,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加强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认知特性抓起

先哲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以从学生的认知特性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规,如: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校园内奔跑、追逐,坚持课前一首歌,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参加讨论,作业不欠帐,班级建立图书角,课余多看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等,让学生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行为有章可循。

二、从反复训练抓起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的过程。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的那样:“心知道该怎样,未必就能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做去,才可以养成好习惯。”由于事先的《规范》《守则》《制度》的学习和强化,往往一开始时,班上的每位同学都能自觉遵守养成计划,但渐渐地时间一长就会有同学不自觉露出来马脚来,例如:学生见到老师不再主动问好;下课铃响不整理好用品就往外跑,不自觉地在走廊里追赶起来;见到脚下垃圾懒得弯腰等等。在上次《在校我是好孩子》的主题班会上,本来我以为班上的同学的仪容仪表都做得不错,肯定没有不戴红领巾的。哪知就在领导讲话的时候提到了要一切都要真正的落实的行动上,不能之挂在嘴上或者表演给老师看,譬如戴红领巾„我一看班上果然有三四个同学的脖子上什么空空的。此时我意识到了最近对戴红领巾的事确实强调的较少。持之以恒、反复训练是多么的重要性。由此,我坚持:

一、反复强调、训练,随时检查,经常讲评,直至形成良好习惯;

二、认真执行,持之以恒,环环相扣地紧抓下去,有一种不厌其烦、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三、注意抓好典型,反复强化,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此外,我还专门指派量化考核记录员对同学们的日常行为进行监督,并记入每日的量化考核当中。

三、从点滴小事抓起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例如用完用品及时放回原

处,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借用别人的东西说谢谢,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队伍里面不乱讲话„„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高台起于垒土”。

四、从关键时期抓起

抓住关键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再施以养成教育将是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如同炼好的铁水,可以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等铁水凉了四不成形,再想改变形状就难多了。因此养成教育要抓住关键期,注意研究他们的特点,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强化训练。我们要在关键期把养成教育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有的放矢的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例如学生踏进教室第一天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一开始就可以组织学习守则规范,讲清制度,让学生有章可循,知道自己敢怎么做,不敢怎么做。每天的晨会,课堂,课间,每周的班会,各类活动节假日时间等等,时时刻刻处处让他们处在行为习惯的规范提醒、约束、监督和引导、感染之中,渐渐地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从评价促进抓起

有计划,反复抓,确实能促进好习惯的养成,但如何能让同学们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到最好呢?于是我根据班上同学们的实际情况,建立了评价的机制,在班上设立量化考核,由量化考核记录员对同学们的行为进行检查评比,并做好记录,我不定期进行抽查,一周评比

一次,谁达到了要求,谁就能得到五分的奖励,一个月下来看谁拿的得分最多,谁就能得到“文明礼仪好少年”的称号。通过这样的评比,学生就能更加主动地规范好自己的行为,并积极主动地争取“文明礼仪好少年”的称号。当然,也有些同学不能约束好自己,经常违规的现象出现,对此我对这些同学做了一些小小的“处罚”。如见到老师不会主动问好的,我就规定他在一天内必须找到几个老师大声、主动地问好;不能及时清理桌斗里的垃圾的,我就让他自己选择惩罚办法,例如写生字50个,或者校园内捡垃圾一周,做好事10件等等。学生心甘情愿的接受惩罚,自然也会真心实意的改正错误。这样通过评价制度,学生变得更加注重自己的行为了。

六、从家校联手抓起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实事上当前有很多小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的不连续或滞后,在学校的5天辛苦中刚见起色,可在两天的周末里,又回归没有教育的局面,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在学校教育中产生的效果。实施小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必须恰当地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班主任及时地跟家长取得联系,不让坏毛病有可趁之机。例如打电话,填写家校卡,把家长请到学校来或者老师到学生家中去,开家长座谈会等等,采取最便利的方式跟家长取得联系,得到家长的配合,协调一致,形成合力,良好的习惯不怕不成自然。

第三篇:课改观摩会反思

道美小学课改观摩会反思

课改是一场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的变革,对学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月19日去道美小学听三位老师的课改观摩会,首先,三位老师的课上孩子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高,于是,我就想:我的课堂上为什么没有如此状况,思来想去,原因有几方面:一是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预习要求不明确,使得预习效果不理想,三是备课中虽然抓住了主要问题,也设计了相应的学习环节,但在课堂上实施时提问的时机不够恰当,启发性不强,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积极思考、讨论交流能力差。

王慧老师的课,让我再次看到了小组互助自主学习的开展,给我最大的启发是能否将小组间质疑答惑的方法应用到课堂中,小组互教互学,培养了学生的相互交流能力。

在牛永芳老师的课上,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写作手法,品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渗透习作方法,这一教学环节,我在平时的上课中就不会运用,我想无论如何,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是至关重要的,而这样的训练和培养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

第四篇:2017期末考核 十年课改心得体会

十年课改心得体会 2017.1.11

回望十年课改,展望教育未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与教学工作者开始探讨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等新课改理念更是深入人心,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学校以及一线教师推出了翻转课堂、慕课以及学生自选课程等新型的教学方式,这意味着新课程改革的确是一场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能够促使人们更加深刻地正视传统教育,重视现代教育,重视教育的未来。

新课程改革自2001年实施伊始,便颇受争议,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回望过去的十年,我国的教育教学实践的确有了飞跃式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知识观、学生观以及教学观方面,当然,课改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

在知识观层面,新课改推崇“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对知识进行重新调整和加工”,随着自身认识的深入,知识又会被赋予新的意义和内涵,从而同化或顺应已有的认知结构。我国当前的教学实践越来越关注如何让学生学会知识、运用知识,将所学理论知识与自身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学生观层面,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提倡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学生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及背景经验的差异都会对问题形成不同的想法及判断,这些都决定了教师不能以共同起点、共同背景、共同目标去认识及要求学生,新课改视域下的课堂教学尊重学生的思想观点,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的课堂教学逐渐倾向于多样化的丰富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在本质上是学生自主整合、改造、意义建构而非被动消化吸收的过程,学习还得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并借助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才能完成,因而体现在教学观上,教师不再是知识和权威的化身而是提供教学情境及合作互动环境的引导者、促进者。回顾课改这十年,课堂的导入、情境的设计、师生的互动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评价的方式都逐渐成为新课堂教学关注的焦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将问题与情境相结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从而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促成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感三维目标的达成,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也不再是单向性的、简单化的评价,注重从学生的知识的习得、课堂的互动及情感方面的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这些进步都得益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深入发展。

十年课改心得体会 2017.1.11 新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实践性难题,如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观念之争、学习成绩与学生智力发展如何平衡、如何在有效的教学时间里安排有效的教学活动、如何判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感目标的达成、如何根据地区、学校及学生差异更好地践行新课改理念,推动新课改活动等难题。传统教育观念重视成绩分数、重视升学率,侧重于知识的灌输与系统性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强调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意义建构知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冲突、实践冲突依然存在;以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优秀与否是传统教育的一大特点,新课改则强调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如何在高考制度的强压下实行二者的平衡也是值得深究的难题;新课改重视教学过程是在丰富的教学情境教学活动中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必然要求教师在有效的时间内精心设计安排教学活动,而对一些抽象晦涩的内容而言实施起来着实有难度;另外,三维目标的确是最符合学生实际也是具有新课改特色的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尺,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隐性目标并非能轻易地衡量与判断。这些问题可以说是新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无法避免而且仍将存在的难题,这也是当前教育研究者与一线教师极度关注的话题。

凡事都有其两面性,更何况是影响人类教育事业的大事。这十年的新课程改革的飞跃式进步证实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及可行性,也进一步让我们认识到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将影响着教育的发展趋势,因而今后要更加注重新课程理念的实施与推进;当然,难题的存在也说明了课程改革的任重道远,要想构建新课堂教学,发展现代教育,展望教育的未来就必须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就必然离不开家庭、学校与社会的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当然也离不开教学评价模式的改变以及教师素养及考试制度的提高与转变。

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助推者、践行者,顺应新课改的潮流及发展趋势,尤其是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更应该践行新课改理念,更为重要的是探索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新课改带给我的启发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改变政治课堂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不能只是单向性地传授知识,要注重将书本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简而言之就是将政治课堂生活化,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观察生

十年课改心得体会 2017.1.11 活;二是高中政治的系统性理论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教会学生梳理知识脉络,理清课堂乃至整本书的思路,如经济生活可以从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为线索,而政治生活则可以从公民、政府、政治制度、国际社会四个不同维度来把握,理清基本框架、基本逻辑思路的基础上学习,侧重于“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三是多尝试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针对不同类型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具有开放性与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来参与,尝试让学生能够一起调查研究问题的起因经过及可能结果,锻炼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将这些真正运用于教学实践必然会遇到一些操作性与可行性问题,而做好这一切的前提条件必须是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及综合能力,了解教育教学方法并多向同行前辈们学习经验,尽管这些都任重道远,吾亦将上下而求索!

第五篇:小学数学十年课改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十年课改心得体会 伊通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构建崭新的学习方式,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以这一精神为指导,《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其主体能力,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种自由和民主的氛围,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展现思想和方法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维,表露自己的情感,表明自己的观点,表现自己的欲望,使他们各自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的体会。

一、调控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保证,唤起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它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的奥秘,使学生在良好的动机驱使下全神贯注积极思考, 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乐趣。在教学中,老师如能注意一些细节,悉心捕捉学生的每一闪光点,给予及时表扬与鼓励,一个肯定的动作,一个慈祥的眼神,一个满意的笑容,一朵象征性的小红花,同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以旺盛的求知欲投入到后继的学习中去。布卢姆也曾指出:情感并不一定伴随认识效果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发展,它需要教育者专门的评价和培养。这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靠老师来培养。数学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⑴要创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牲,创设求知情趣,激发学生爱学数学的内驱力。如在导入新课中以设疑提问、创设情境或有趣的故事、游戏等,在练习中竞赛、思辨、判断、展疑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求知欲,激发学生创造潜能。

⑵讲究课堂教学艺术。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科学,也同样是一门艺术,它是富有情感性、形象性、独创性的特殊艺术。教师要善于将数学教学中的教育性和科学性,用艺术化的形式“传”诸学生的感官,使之入耳、入脑、入心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活泼地进行学习。

⑶面向全体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教师要处理好“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关系。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更应“偏爱”学困生。激励、鼓励正是教学艺术的真谛。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要采用激励性的评价。学生得到教师的鼓励,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会更进一步地去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的自尊心得到很好的保护,自信心在良好的氛围中得到不断培养。教师要帮助学困生克服心理障碍,使他们有信心学好,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要了解学生的情绪表现,及时地用手势、眼神、语言等手段交流情感,注意“捕捉”学困生在回答问题中的“合理因素”,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有计划地设置一些学困生能够回答的问题,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二、树立创新意识,培养探索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们期望自己获得令人惊喜的成功,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我常对学生说:要勇于大胆地用不同寻常的眼光看问题,善于在别人看不到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并且能提出不同一般的独到见解,一句话――要说别人没说过的话,想别人没想过的问题,这就是创新精神。

三、引导自主学习,促进主动发展

面对新课程标准,我们应该改革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身角色定位学生的合作者、鼓励者、引导者。要摒弃将现成知识、结论灌输给学生的做法,充分考虑到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设计弹性化的、有一定间域和思维度的课堂问题,让学生自主感悟、比较、体验,教师只是“向导”、“路标”,只起“引路”、“架桥”的作用,只为学生在自学、讨论、答疑中当“顾问”和“参谋”,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最大拓展。

四、加强动手操作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动手操作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儿童心理学表明:动手实践、操作参与,符合儿童好动的年龄特征,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当学生动手训练时,能使大脑皮质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从而对学生的智力发展起促进作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实践,在实践中思考、探索,进而促进思维的创新与发展。例如:教学除法的意义时,先让学生通过摆学具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在自然的过渡到除法的意义,使学生对除法倍感熟悉和亲切。教学统计时,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日用品的、学习用品的价格,统计家庭成员的年龄、收入情况等,并制成统计图加以分析得出结论。很多同学感受到:父母的收入不高,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花销大,我要珍惜父母的劳动,不乱花钱,不浪费。这样,既锻炼了能力,又受到了教育。

四、注重信息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新课程标准倡导“合作”这一学习方式,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独立探索基础上,彼此互通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方法与过程,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也能让学习较差的同学得到帮助。同时,在合作式的民主互动的和谐氛围内进行学习,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养成。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变“静态的集体背景”为“动态的集体力量”,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性格等因素,把全班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并有计划地向小组提出一定的学习任务,指导各小组自主学习,当问题有矛盾时,各小组成员共同研究、讨论、交流,学习信息得到及时多向的反馈,同时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也体现了一种互相谦让、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儿童的思维发展都有其独特的道路,每一个儿童的聪明和才智各有其特点。没有任何一个正常的儿童毫无能力、毫无天赋。”在学生探索过程中,我们要十分注重提倡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开放地去探索、发现、创造,并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成果给予充分的承认与肯定。

总之,彷如一把钥匙打开一把坚锁。课改恰如一阵春风,正应了那句古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我们沐浴着课改的春风,定会迈向成功教育的彼岸。

下载课改十年教学观摩会心得体会季长宝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改十年教学观摩会心得体会季长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十年课改心得体会(本站推荐)

    小学数学十年课改心得体会 伊通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任淑霞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课改十年总结材料

    课改十年总结材料 开发校本课程 促进学生发展 乌兰浩特市兴安二小 2013.6.27 课改十年,我们在先进理念的引领下,在教研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大胆实践,锐意创新,收获很多,也积累了一些经......

    十年课改体会

    十年课改体会 东港市东尖山学校 周 伟 十年课改,坎坷跋涉,风雨相伴,酸甜苦辣,喜忧参半。为了教育的明天,我们必须平心静气地回顾和反思,诚恳深刻地探讨和总结。首先我们可以坦然面......

    十年课改经验总结

    寄情十年课改,追求发展创新 ----------哈拉道口学区十年课改经验总结 自2003年9月,哈拉道口学区中心校,正式进入全面课程改革。自此,教育部2001年8月27日颁布实行的《关于当前积......

    课改十年话课改

    “课改十年话课改”园丁论坛 课改十年的收获 金汤小学 姜晓坤 课改已度过了十个春秋。在与课改同行的路上,身为一线教师参与了课改,也见证了课改,我在课改中探索,反思其不足,思......

    课改十年感想

    《课改十年名思教研》学习体会 金凤凰学校 曾燕华 2011-11-07 11日四日,我有幸参加东莞市体育馆举办的课改十年名思教研活动,聆听了郑毓信《立足成长》的报告、黎锦才、黄爱......

    课改十年心得

    课改十年心得从事数学教学24年了,十四年前上数学课,总是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教学手段是那么的单一,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老师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多年的教学实......

    课改十年经验总结

    新课程改革十年总结转导中心学校新课程改革,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教育优先发展的首要任务,目的在于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使之培养新世纪需要的新型人才。课程改革以来,我校领导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