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得体会
开阳县龙岗镇水口小学参加“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活动学习
心
得
体
会
教师:陈芸梅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奠基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对于“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具有重大意义。继续深入开展“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活动,是强化学习提升素质,增长才干推动创新,完善自我服务跨越的重要方式,我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贵州数字图书馆”这个网络平台,勤奋学习、努力提高,为促进学习型、创新型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一段时间的网络学习,我对“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活动体会很深刻。作为一名老师,借助“贵州数字图书馆”这个平台,不但提高了个人的科学素质,而且对提高自身的工作质量也大有益处。体会如下:
一、通过学习增强了个人主动自觉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学习的意识。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新月异,知识经济日益成熟,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人只有不断学习村能应对挑战、把握机遇,从而适应这些剧烈的变化。作为人民教师,只有不断学习相关业务专业知识、不断学习掌握法律法规,更新知识结构,才能有效做好教学工作。知识经济的一个突出表现是现代网络技术的使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和便捷开展学习,掌握更加丰富多样的各个领域的知识,也未个人的更好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基础。我省开展“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活动,为省内每个人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免费的多样化的学习的平台,体现了党和政府建设学习化的贵州,促进贵州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二、通过网络学习充分的满足了个性学习的需要。
学习型社会的学习是每个个体满足个性实际的需要,符合个性需求的一种自我导向的学习,“贵州数字图书馆”的开放无时间限制,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主确定目标、安排学习时间、规划学习进程、制定学习方案、运用学习资源。根据我个人的实际情况,我通过该图书馆提供的资源,下载了很多册和本部门工作相关的电子学术书籍,通过这些书籍的阅读,我相信一定能够丰富我自身的工作修养和工作经验。同时,结合本人爱好,借助“贵州数字图书馆”我阅读了很多平时在市面上难以买到和阅读到的图书,个人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三、通过网络学习使个人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转变和丰富。
以前,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为了学习某一知识或信息,必须在图书市场或者图书馆中翻来覆去的艰难查找。而网络学习是充分利用电脑,在知识的海洋中可以以相对方便的手段查阅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资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学习、了解、吸收知识,这使得个人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遇到问题和疑惑积极利用网络为自己服务变成了一种自觉性的行动。
总之,通过参加“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活动,个人加强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学习方式得到了转变,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效显著提高。同时,作为一名老师,自己不仅仅是要继续不断的运用好网络平台加强学习,还要带动同事学会运用网络,自觉学习。为知识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心得体会(共)
心得体会
转眼间三天三夜的拓展训练已经结束,而我的内心依然为之澎湃,激情依然因其延续。在这三天三夜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有了一定的进步,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整个培训大家都全心投入,奋勇拼搏,充满激情,相互关爱。使我认识到了什么是团队,什么是团队精神,什么是团队协作,以及如何建立高绩效团队,拓展训练更是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培养了我们团结协作,奋勇拼搏,相互关爱,相互进取的精神。一个个很简单的小游戏,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信心和勇气,而且给我们带来深刻的思考与启迪。
我们拓展训练的项目有很多,都使我受益匪浅,比如“信任背摔”。在教练科学的指导下,我没有感到害怕,在开始背摔的过程中,每一次,全体同伴都大声高喊同样的口号“请放心,我们永远支持你”,我认为每一次口号都是对团队意识的一次强化。在这样强有力的团队支持下,与其说相信自己,不如说是相信团队,单凭个人的能力,我看没有哪个人敢从高空摔下,个人之所以敢背着大家摔下来完全是以团队能够接应为前提的。这也就是我们经常在香港警匪片中看到的一个镜头,两人手握手枪,背靠背冲出包围圈,这就是最大的信任——在战斗中把后背交给对方。
另外我还认为,干任何一项群体性的工作,做战前动员是十分有必要的,入情入理的讲解动员,激情迸发的语言煸动,能够在短时间内统一大家的思想,调动起大家的情绪,使全体成员信
心百倍地投入到工作中,这必定会大大激发团队每个成员的热情和潜能,完成单独工作所不能完成的任务。
接下来还有,“红黑游戏”、“穿越电网”、“执行力”、“感恩”等项目和各项团体游戏,从这些简单的游戏当中我又学到了很多,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实行分层管理、明确领导。每个人的岗位职责确定之后,各司其职,有利于明确责任,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既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又思考怎样做好。
二、做事要先做计划,再开展行动。
三、贯彻执行能力,就是面对问题能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案与计划,贯彻下去并做到全面准确、得当有力。
四、遇到问题应学会换位思考。在工作中,不要为表面的现象所困扰,有些现象其实是主观的臆想,需要你的耐心和智慧,通过分析、判断,充分了解它的本质,通过组织、协调达到目标,通过沟通交流,才能建立多赢的局面。
五、要学会相互配合。在工作中,各单位之间需要沟通和信息的共享,需要相互配合和协调,形成力量的整合才能完成共同的任务。
六、坚持。面对生活、面对工作、面对困难,学会坚持,永不放弃。
七、常怀一颗感恩的心,这个世界在我们眼中就会变得愈加美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去看待生活中的种种,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工作、感恩„„给别人爱与支持。
最后,拓展训练结束了,而生活中的拓展每天都在继续,拓展让每个人的感触颇多,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精神财富,愿点点滴滴融入我们的观念之中,飞跃是一种成就,积累也是一种沉淀。
第三篇: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自强中学 刘偏
这次被学校选派参加荆州市初中思想政治“三优”课堂评选活动。欣赏来自各个县市的优秀老师的精彩课堂,我十分荣幸,作为刚步入教育行业的年经老师而言,我感触很深,收获很大。
首先,老师们认真的态度值得学习,对老师们而言,这不仅仅是一堂课,而是一个舞台,能展示自我精彩,张扬个性的舞台。老师们呈现出来的不是知识的灌输,枯燥的讲解,他们是在交流,与学生们交流,平等自然的交流。在交流中学会感受,学会体验,在体会中通晓课本知识。
其次,课件的设置值得借鉴。丰富多彩的元素。动画,音乐,视频,图像等搭配背景材料,每个场景的设置恰到好处又相得益彰。例如“丰富多样的情绪”一课,这位老师导入就用时下最火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的动画和视频引入,一下就吸引眼球。荆州楚都中学彭琦老师《发掘自己的潜能》课堂上,语音配合画面音乐,讲述故事;播放“我的未来不是梦”的音乐,激发学生的潜能等等课件的的设置都让知识的呈现以多样的方式,赋予课堂新的生机。
第三,课堂的组织形式应该学习。新课程标准强调,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究和获取知识。参与评比的老师们,课堂无一例外都灌输着这样的思想,也以这样的方式践行这这一理论。分组讨论,讲故事,表演,展示,采访等等形式,老师们都作为话题的牵引者,引导他们主动探寻话题的内涵,带领他们在生活中去感受,在思想和品行中去实现。
第四,教学语言的简单干脆,语态的亲近和蔼,教学思路的清晰流畅值得学习。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荆州区的彭琦老师和来自公安章庄的刘泽容老师。彭老师讲课的声音,清晰柔美。就像是一个说故事的人,又像是一位电台主持人,娓娓道来中还有些许抑扬顿挫的倾心语调,让人不忍不听。刘泽容老师整堂课都伴有最甜美的微笑。在微笑中,用大伙伴似的方式对同学们进行指引,印象深刻。还有就是,老师们的思路清晰,流畅,课堂语言到位完整而又不累赘,用语言衔接过渡的各个板块,顺畅自然,不着痕迹,又井然有序。
最后,平等亲和的课堂师生关系,让我最为感概。微笑,竖大拇指,鼓掌各样的身体语言,“不错”“真好”“真不错”“还可以更好”“加油”“加把劲”等等话语在课堂不断的萦绕。老师们首先给予孩子们的是尊重,是对他们参与课堂的尊重。鼓励是老师在课堂能回与同学们,与他们亲近平等交流的最好方式。我们的课堂需要营造这样的师生关系,我们的教学也应该以这样的方式开展下去。
作为年轻老师,第一次参与这样的活动,内心非常感慨。觉得自己不足的还有很多,要学习的也还有很多。当然这次的听课活动也收获颇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期望自己越能努力用这样的方式开展课堂活动,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方式。也希望通过不断学习,某天我也能像这些老师们一样站上那个舞台,展现属于自己的精彩。
第四篇: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新课标》我再一次更清晰的认识到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次,小学语文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我们的语文课应上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体现“语文味” 所谓的语文味即是语文的文学藴味,包括语文、文学、形象、构思、意境、哲学、情趣等藴味,也即是语文美。所以,语文课就要应有浓厚的语文味。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咏体味,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体现儿童味 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出国留学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还”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起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经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要在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在教学中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语文课就要体现儿童味。
三、体现个人味 语文课的语文味,一般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审美风貌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说:上课如作文。可见“课如其人”的说法也合乎逻辑,正如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教师,因为即使他们的年龄、学历相同,但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感情、特长等总是千差万别的。那如何使语文课富有个人味呢? 第一、教学时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时也要研究学生,熟悉学生。
第二、突现优势,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即突出“人无我有”,在语文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里,“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应能让听者如沐春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教师个人师德师风工作计划
做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相当重要。为了适应新形势,争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特制定该师德师风个人计划如下:
一、本学期工作目标:
通过本期教学,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素质,能自觉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形成扎实的基本功,为今后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个学期的教学中,我会在各位校长和老师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德育工作、教学工作。继续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进取,努力工作,为把我们打造成师生素质高、学风正的校园而努力,争做一名家长、学生满意的教师。
二、本学期具体做法
1、严于律己,依法执教。
明确《教师法》中的各项要求,认真学习《教师法》,依法执教,同时认真学习《教师五条禁令》、《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执行《商洛市教师十不准》。作为一个教师,爱心最重要。“热爱关心学生”是真挚的师爱,是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感,是教育实践中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和手段,它表现了教师对祖国对人民对党的爱,体现了教师的独立人格。
2、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
第五篇: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2011年10月,我参加了张北县特岗教师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虽然只有一上午的时间,但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几位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给了我们具体的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强化生字教学
在陈秀芳老师的课上最大的感悟就是关注生字教学,虽是四年级属于中年级,可是却没有忽略了生字教学。在整节课上生字教学穿插整个课堂,以它为教学基础通过读,来感悟文章!
除了生字教学之外,粉笔字对我们老师来说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还是一个人文化素质的体现。对我们来说,粉笔字不是经常去写,而且写的也不够好,如何才能把粉笔字练好?如何才能写得一手好的粉笔字呢?在培训中,胡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通过胡老师的讲述让我们知道粉笔字的一些书写要求:首先应清晰明了,其次结体应和谐、流畅、美观,再次应适当的运用顿、提的笔法去体验粉笔的行笔。写粉笔字时还需遵循自然、对称、平衡、主次、变化、呼应、大小、揖让、疏密、高低的规则,除字体外还应注意字体的形态、比例、重心、合理穿插。我们在写粉笔字时特别会出现重心不稳、字体生硬、整体布局没有合理安排的现象,对于这些现象我们应多练多写,争对自己的不足多加训练,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字越写越好。其实我觉得没有写不好的字,就看你有没有认真去写,认真去写,字可能好看虽然还会有些不足之处,只要我们多加练习肯定有很大的进步。
二、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
从教研室老师的谈话中我明白了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一句话: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新课程中也说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直接培养能力。”可事实上,有多少人真正领悟到新课改的真谛呢?此外,老师也告诉我们:我们教师必须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发展他的优势智能,为他们的“成才”提供方向,让每一个人都能为社会发展尽己所能。
三、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只有把学习的选择权真正归还给学生,学生才有了获得主动发展的前提。
作为教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面对如此重大的革新,我们要做什么?首要的是我们要更新观念,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之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这也是我在阅读教学方面最大的感悟。语文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有特定的目标和任务,有独特的个性,这就是语文的本。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本,从关注内容到关注语言,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汲取传统教学中可取的东西。
四、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这次培训我还明白了阅读的真正意义,从大处说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而从小处说则是为了每一个学生、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和生活。所以,阅读不应是一句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更应该具体地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那么这桶水从哪里来,从书中来,历史、哲学的、自然的、科学的„„我们都应有所涉猎。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时时处于更新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学生,去引导学生,并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而不是为应付读书而读书。
五、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
语文新课程中的师生关系是新型的师生关系。语文教育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它既不是教师一味教训,学生绝对服从老师,也不是教师只能造就学生,围着学生转,而是师生平等、相互合作,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把自己置于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地位,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再是被灌输的器皿、收本的奴隶,不再是课堂的听众,而是具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思想活跃的、充满生命力的学生;教师不再是站在学生的对立面居高临下、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的平等对话。
六、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的提出,是语文新课程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蕴育点”,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新课程不仅继承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更重要的是强调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交际工具。要教会学生掌握好工具必须引导学生到言语实践活动中去锻炼、去领会,自己去获得语文交际能力。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其形式灵活多样,尽量适应学生要求、符合学生兴趣。主要反映在注重字词句篇知识的学习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结合。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面,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把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结合起来,使自己无愧于“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这一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