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1 20:34: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生物教学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第一篇:高中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十多天的研修马上就要结束,这十多天来,每天一下班就打开电脑开始研修。看到很多同行的文章,颇有感触。下面也发表一下我的见解。

高中生物课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很难,而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又极度欠缺,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如何让这样的高中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提高教学质量,是高中生物教师必须钻研的问题。经过一年多的摸索,我找到一些方法,现总结如下。

1、“抬起头来,动起手来”是我们的口号

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首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抬起头来,动起手来”。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教师的要求,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学生“抬起头来,动起手来”。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生物老师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优势,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同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幽默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因为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厌倦,最终失去听众。为此,我们采用了如下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巧用比喻化疑难,妙用诗词添兴趣,口诀谐音助记忆,理论知识实际化,重点知识实验化,难点知识“数字”化。

2、“课外不占课,作业少而精”是我们的组风

目前高中学生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必须让学生走出题海。我们认为,要解放学生,教师就要钻进题海,在题海中“淘金”。一般来说,在学习新课前,我总是先把课本课后习题,手中的资料等做一遍。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发现课本上没有挖掘出来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在指导学生做题时就拥有了发言权,就会知道学生哪儿容易卡壳,可能会有哪些解法,使指导更具针对性,也更有实效。此外,我们还做了许多相关章节的习题以及高三的大型考试题,了解高考的考查方向。这样一来,在编写学案,精选习题时,能够对习题进行重组优化,选取那些一题多解或多题归一的典型题,摒弃难题和高考不作要求的题,让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

3、“握住学生的手,抓住学生的心”是我们的目标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口头和形体语言,情绪态度,表情等传递着教师的情感信息,而学生则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关心程度和对教师的尊敬态度来反馈情感信息。融洽的师生情感可以鼓舞师生双方的情绪,焕发教师“教”的激情和学生“学”的热情,营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因此,我都明确要提高教学质量,除了认真教学之外,更重要的是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我经常利用晚导休息时间或课后,耐心地进行答疑,辅导,直到学生满意。我坚信老师的真情付出会换来学生的进步,学生的进步又不断地鼓励老师去帮助学生,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情感交流回路。

4、“团结协作,共同进步”是我们生物组老师的信念

我们认为:团结协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团结就是力量,是生物组全体老师共同信念;与人为善,互相谦让,是全体生物组老师的做人之本。正因为如此,我们组内老师能团结协作,共同进步。通过集体备课,发挥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并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有效地缩小了教师间的差距,提高了整体教学水平。

在做到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习,发挥团队力量的前提下,我们又提倡“特色”教学,努力使每位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经常听课,能够使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只要有可能,就不放过听课的机会。通过听课,我学习他们处理教材的方法。讲题的策略,采百花之长,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形成一套独特的教学风格,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以上只是我对这一年多工作的反思与总结。由于我的见识短浅,理论贫乏,经验有限,仓促之间难免有不当之处,我还需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思考,争取快速成长。

第二篇:高中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生物教学心得体会1

新课程改革从去年新学期开始到现在已将近一个学年,在教学工作中,我通读教材,查资料,听课,请教,精心编写教案,落实教学目标,上好每一节课,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是新课上下来,常感觉效率比较低,很是困惑。如今再回过头教高一,翻开以前的教案,反思当初的教育教学方式,感触颇深。

高中的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同时高校要求选考物理学科的专业占的比例相对较多固然是个有力条件,但是“物理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客观地分析,教学的起点过高,“一步到位”的教学思路是导致学生“物理难学”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高一年级的物理教学首先是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顺利跨上由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这个大的台阶,其次是要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物理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提高。

例如,关于“力的正交分解”这一基本方法的教学就是通过分期渗透,逐步提高的。这不仅是一个遵循认知规律的需要,其意义还在于不要因为抽象的模型、繁琐的数学运算冲淡物理学科的主题,通过降低台阶,减少障碍,真正能够把学生吸引过来,而不是把学生吓跑了,或者教师一味的强调物理如何如何重要,学生就硬着头皮学,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甚至变成了物理学习的“奴隶”。如果我们老师有意识地降低门槛,一旦学生顺利的跨上的这个台阶,形成了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再提高并不晚。

可是,一般新老师并没有很快领会这种意图,因而在实际教学中不注意充分利用图文并茂的课本,不注意加强实验教学,不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只靠生硬的讲解,只重视告诉结论,讲解题目,这怎么能怪学生对物理产生畏难情绪呢?学生如果对物理失去兴趣,对基本概念搞不清楚、对知识掌握不牢也就不足为怪了!我们不妨再举一个例子,有的老师在教完“力的分解”后,马山就去讲解大量的静力学问题,甚至去讲动态平衡问题,试想这时学生对合力的几个效果尚难以完全理解,对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应用还不够熟练,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困难就可想而知了,这种由于教师的引导方法不当,导致学生一开始就觉得物理如此之难,怎么能怪学生认为物理难学呢?我们教师不应该把教学目标选择不当的责任推向学校的考试,推向市场上的参考书,这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应该多从自身的教学思想以及从对教材的把握上找原因。

如果我们作为引路者有意识的降低高中物理学习的门槛,先将学生引进门,哪怕先是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好学”的假象,我们都是成功的。

首先,知识、能力、情意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譬如,教师在讲解“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时,如果对“相对”讲解的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判断错误的现象;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教师往往注重自己一个人总是在滔滔不绝的讲,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还有一个就是要善于创设物理情景,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发挥想象地空间。

如果仅仅局限与对物理概念的生硬讲解,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物理离生活很远,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能力的下降。课堂上要也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物理教学,正确认识学生地内部条件,采用良好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地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前概念是学生在接触科学知识前,对现实生活现象所形成的经验型概念。而由于中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辩证思维还不发达,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不成熟,考虑问题容易产生表面性,且往往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看不到事物本质。所以易形成一些错误的前概念。这些错误概念对物理概念的正确形成极为不利,它排斥了科学概念的建立,是物理教学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伽利略和牛顿以前,人们对生活经验缺乏科学分析,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所不可缺少的。由此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错误命题: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运动,没有力作用,物体就会停下来。这个错误一直延续了20xx多年,由此可见前概念对人们认识影响是巨大的。

在物理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大脑中形成的前概念,对正确的应加以利用,对错误的要认真引导消除,否则正确概念难以形成。

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经验型,需要感性经验支持。因此教学中应了解学生的实际,通过实物演示消除错误概念。

太阳曝晒下的木块和金属块的温度如何?学生最容易根据自己的感觉,认为金属块温度高,形成错误认识。所以只有通过实验测定后,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感觉的错误,才能消除错误前概念,否则任何讲授都是苍白无力的。

由于学生思维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他们往往以物质外部的非本质的属性作为依据,形成错误认识。如学生认为马拉车前进是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从而对牛顿第三定律产生怀疑。所以教学中针对这种问题设计一个实验:2个滑块,2个轻质弹簧秤,使一个弹簧秤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滑块上,用另一弹簧秤拉动连在一起的木块,去演示使一物块前进时,另一物块同时前进,通过弹簧秤显示两物块之间相互作用力,这样就可以排除学生形成的错误认识,进一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在“自由落体”一节教学中,学生对任何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从同一高度竖直落下时,不同的物体将同时落地很难想象。因此教学中应强调“自由落体运动”是指在只受重力作用下的竖直下落运动,但在实验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空气等阻力影响,结果当然不会完美。当然,更重要的是做好演示实验也就是要重复“伽利略斜塔实验”,使学生建立密度和重力都不相同的物体在空气中,从同一高度落下,快慢几乎一样的事实,然后对自由落体运动加以分析、研究。

所以,抓住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特点,充分利用实物演示及创造条件进行实物演示,积极消除学生的错误前概念,对提高物理学习效果是重要的。

物理模型是物理学中对实际问题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的新的物理形象。

通过运用物理模型可以突出重点,抓住本质特征和属性,可以消除学生思维方面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对自己从生活中形成的朴素物理概念分析区别,抛弃错误概念,形成科学概念。如:伽利略在研究运动的原因并指出,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时,设想的“理想实验”就是建立了一个没有摩擦的光滑轨道的物理模型。在建立物理模型后,问题便简洁多了。

这是我在新教材教学工作中对以上三点的一点教学反思。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继续坚持与写好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这半年的教学实践我感悟到在新课程下,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继往开来,做好教学反思,写好课后心得,促使自己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的物理教师。

高中生物教学心得体会2

一、反思目的:

1、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其学习信心

二、长处:

1、倡导自主性学习,变教堂为学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能提供恰当的学习材料,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积极构建网络结构图;“教中学”;有丝、减数分裂图像的辨析原则;遗传图谱的判断及相关概率的计算策略;用系统论方法学习能量流动、稳态等知识

三、不足之处:

1、模式僵化(形式主义)

2、有点“放羊式”的走极端

四、改进措施:

1、对模式灵活组合:教学程序不应固定不变,应随学段不同、学生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文理不同而有所侧重与改变。

2、精讲点拨要到位:注意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学不教

3、注重启发式教学(不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循循善诱,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多创设与实际联系紧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激活內驱力,发挥其潜能,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5、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简洁明了、三维融合,可达到、可检测(教什么比如何教更重要)

高中生物教学心得体会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新形势下,我们每位教师都必须思索的现实问题。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在赏识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即亲其师,学其道。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殷切地希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赖老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生物的关键所在。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要唤醒学生的自信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反思,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而大进。可见质疑的重要性,在生物教学中,它更是培养学生洞察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起点,比如刚刚高一学生学习的呼吸作用知识,本部分知识与每个人的实际都很接近,也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但目前我们学生的问题意识却非常薄弱,学生课堂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随着年级的升高,变得越来越低,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具体表现:(1)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好奇心人皆有之,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怕所提问题太简单或与课堂教学联系不大,被老师和同学认为知识浅薄,怕打断老师的教学思路和计划,被老师拒绝,所以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表现出来,是潜在的状态。对于教师来说,就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发挥作用。(2)不能提出问题或不善于提出问题由于受传统教与学思想的影响,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造成学生不善于思考,思维惰性大,问题意识淡漠或没有,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针对以上情况制定其策略:(1)沟通师生感情,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2)渗透事例教育,认识问题意识。(3)创设问题情况,激发提问兴趣。(4)开展评比活动,激发提问兴趣。(5)强化活动课程,促进自主学习。

综上所述,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首先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但随之也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那就是课堂上组织教学出现了相应的难度,往往是易放难收,遇此情况是让其发展下去,还是把他们的热情消灭在此,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教师的角色也应改变,即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1)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究的对话者。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是与学生一起分享对课程的理解。改变师生关系,通过交往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应放下尊严的架子,应从讲台上走下来,应与学生成为朋友,要使学生在与教师的沟通与合作中学习,要使学生在学生与学生间的研讨中学习,使他们真正感到学习过程是一种愉悦的感受过程,这种变化的实现其实是很难的。

(2)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帮助学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3)教师是生物课堂育人资源、学习资源的开发者。教师要善于发现、抓住、挖掘课堂中的教育资源,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生物实践能力的培养。

只有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这些转换,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师生共有的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学生才会真正成为生物课堂的主人。

以探究、实践为核心组织教学。脱离探究、实践的生物教学不能适应将来新课标的要求,只有经过认真探究、亲身实践,学生的生物能力才能得以切实提高。以探究、实践为核心组织教学的基本策略是:(1)从一个实例(或现象)入手,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分组进行探究。(2)每组学生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然后提出可行性的设计方案。(3)方案的实施。各小组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或实验,然后小组得出结论。(4)师生共同对各小组结论进行分析,最后探究出结果。在整个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对于整个探究过程选题要量力而行,做到小而实,一定是先发散,后集中。如《生长素发现》一节的教学,可以窗台上的植物弯向光源生长,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交流结果。这样以探究、实践为核心,完全摈弃了老师的讲解与分析,将学生推到了课堂主人的地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多样性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高效完成生物学科的学习任务,达成课堂课程目标。活动方式如探究活动、创新活动、实践活动等。

高中生物教学心得体会4

作为一名生物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要让自己的学生喜欢生物这门学科,可是在教学中我一直有这样的感觉,教书好象就是在教学生做题目,并且题目越难越好,越是能把学生考倒的题目就越是好题,对于每次都考不及格的学生来说能喜欢生物吗?同时与生活的联系也不紧,理论性比较强。我一直有一个感觉就是我们的学生是被教笨的,当然这笨并不是指学生的智商而是指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通过这几天学习过程,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应深入研究教材

为适应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新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作了重大改革.大量传统的封闭性、定向性习题改成了探索性的“问题”.这些探索性问题的条件、结论、思路等大都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没有标准的答案,往往还联系广泛的现实背景,这对教师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所以教师应花大气力钻研教材,对教材作“探索”的探索.要对教材涉及的实际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相关资料.要弄清所给的问题可向哪些方面探索,能较恰当地预测有关探索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精神等达到怎样的效果.总之,只有教师对教材研究得深透,探索得深透,才有可能较好地引导学生探索.

2 、要为学生的探索创设有利的情境

为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这些情境包括时间、器材、组织、心理等各个方面.例如,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做好学具、教具、音像、课件等各方面的准备;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组织安排,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探索的机会;要为探

索留有较宽裕的时间,新教材大大减少了练习和习题的数量,这正是给学生留出探索的余地,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安排时间,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保证“探索”的优先地位;要增强学生探索的兴趣,一方面,对教材中的内容,教师应努力搜集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与之结合,增强探索内容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根据探索的内容,应合理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竞赛与表演等方法,增强探索形式的趣味性.

3 、应对学生的探索给予引导和帮助

所谓自主探索,含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方面,是指探索的主动性,表明学生是主动地学习,即“我要学”;

另一方面,是指探索的独立性,表明学生是独立地学习,即“我能学”.但学生主动地、独立地探索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学习中逐步形成的,要经历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独立的逐步转化的过程.而这种转化,主要靠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所以,积极有效地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是新课程教学的中心任务.

首先,对学生的探索要进行正确地导向.探索作为一种学习活动,也有有意义和无意义之分.教师应努力把学生引向有意义的探索,减少或避免无意义的探索.不宜信马由缰,放任自流.对学生进行探索的问题,教师应适当提示探索的方向,并当在不宜继续探索时相机予以提醒.

其次,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应科学合理地予以评价.新课程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光要评结果,还要评过程;不光要评显性指标,还要评情感与精神等隐性指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予以评价.通过评价,使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增强继续探索的信心;也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把引导探索和教师讲授适当结合.当前,由于大力倡导“引导式”教学和相应的“探索性”学习,“讲授式”教学及相应的“接受性”学习似乎成了“祸水”,人们避之不及.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课程改革的本质不是教学和学习形式上的改变,而是使学生进行有价值的学习.而任何有价值的学习都属于“意义学习”.根据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要具有意义学习的意向,即学生具有把新学的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的倾向;

二是学习的材料对学生具有潜在的意义,即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能够跟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建立实质性的联系.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只要能对上述两个条件起促成作用,即能够促成有意义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就是适宜的,值得肯定的.讲授式教学、接受性学习可能造成“意义学习”,引导式教学、探索性学习也可能造成“机械学习”.总之,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并无定式,应由学习内容及学生的情况而决定.新课程教学重视探索,但并不排斥讲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学生的探索与教师的讲授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对那些约定性的、常规性的、公理性的知识,更应以讲授为主。

高中生物教学心得体会5

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作为一名使用新教材的一线教师,我也深受其影响。所以将教育教学中的一些感受总结如下。

一、当前新课程教学出现新变化。

生物学科本身有自己的优势,生物现象的千变万化、生物世界的丰富多彩,实验手段的多样性,新的生物科技不断出现。这一切都是进行生物教学的材料和内容,很容易激起学习生物的兴趣,也是开展生物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素材。生物新课程要求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生物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生物知识、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形式上要做到:

1、课堂形式多样化。

2、检测方法多样化。

3、学习内容的丰富性。

4、重视教学的直观性。

二、使用新教材教学实践心得和感受。

在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期间,我既感受到了课程改革带给课堂教学的巨大变化,也遇到了以下一些问题和困惑,希望能与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

(一)教学内容的安排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无论是在知识体系上还是在编写框架上都有较大的改动。从教学内容的调整来看,我们不能将新教材“还原”为旧教材的编排顺序,这无疑会导致教学上的混乱,是由于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遇到的彷徨与困惑。虽然我们提倡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教师作为教材与学生的“中间人”,其教学设想与教材编写体系越相左,带给教学的冲击就越大,最终受影响的还是学生。因此,如何解决教师与教材之间的关系,确实需要编者与教者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二)实验与探究活动的开展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基于此,各个版本的教材相应地设置了不少探究活动或实验供学生进行学习,从理想情况来看,如果教师能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探究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能力、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不过,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探究活动的开展却遭遇重重困境。主要表现为下面几种情况:

1、条件不允许,无法开展

2、实验或探究活动过多,难以取舍

3、探究活动流于形式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对于许多教师而言,是一个新生事物,在了解、认识并熟悉这个新事物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彷徨和不适应,难免会出现偏差甚至走弯路,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加强专家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与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慢慢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必须努力使自己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成长、成熟起来。

高中生物教学心得体会6

xx年3月23日,我有幸在史各庄中学参加初中生物课观摩活动,听取了文安职教中心刘海洪老师与史各庄中学张翠杰老师的生物课受益匪浅。

我通过本次学习也感受颇多:

一、教师过硬的基本功

两位老师能够在如此场面发挥自如,关键就是基本功扎实。简练而到位的语言,清晰的嗓音,语气语调富有亲和力、带有鼓励性,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并且多元化,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当然教学基本功不仅包括教师的语言、板书等,更应包括对教材的把握、挖掘分析、重新组织、策略的合理运用的能力以及应对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等。而这些教师无不做的恰如其分。

二、注重创设情境巧妙导入

高效巧妙的导入新课,成为了各位选手吸引学生与听课教师的一把利器。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有趣的导入就可以很快将学生拉回课堂。比如:刘海洪老师所讲授的《生命的起源》这一课当中,刘老师以地球的年龄,地球上生命如何产生为切入点,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本节课,带着问题。这主要是教师对于本节课内容的准确把握和创造性的使用,没有局限于书本上的死知识,而是很巧妙的引入了本节课题。

三、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两位老师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采用自主探究、学生参与等方法,共同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学习之中。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之后,逐步对现象进行分析,深入到问题的本质,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给以简单的指导。只有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过程和结论,才是学生真正理解的,学生才会设计实验,才会明白研究方法,才会去应用。

四、目标的达成清晰自然

越是一节好课,越是上的朴实不做作,越是让人觉得这不是教师的舞台,而是孩子的天下。而教师恰恰起到了这个伟大的“幕后”作用。两位老师的课给我的总体感觉是很朴实,很自然。但是细细品味,每一环节之间过渡自然,衔接自如,通过设置合适的问题情境过渡到下一环节。教师利用不同更好的诠释知识让课堂显得更加真实,也凸显了教师教育智慧。另外知识目标仅仅是三维目标之一,在学生亲自动手或讨论交流的的过程中也很好的达到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真的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这些让我在受益的同时也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学,现谈谈自己的感触。1.一堂好的生物课应该顺畅、自然,每个环节的链接都要过渡自然,这是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的细节,而细节决定成败。

2.教师的基本功要过硬,尤其是实验课的组织,应该使学生感觉轻松愉悦,在实验中感受科学的严谨和成功的喜悦。

3.课堂提问要讲究技巧。提出的问题不应该过于简单或过难,要有一定的思维力度,让学生需要经过一定的思考才能回答出来。引导学生思考时提出的问题要适当,逐步深入,确实遇到较难的问题了,则需要我们及时的点拨。即“引导是关键,点拨是辅助”。

4.平时要多学习多研究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与能力。多听多看才能发现不足,多研究才能弥补。以上是我对本次听课一点粗浅的认识,总之每一位老师都有我要学习的地方。通过一次次学习也更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将学到的尝试运用的教学中,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真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学校,向同行们学习,使自己更强!

高中生物教学心得体会7

十多天的研修马上就要结束,这十多天来,每天一下班就打开电脑开始研修。看到很多同行的文章,颇有感触。下面也发表一下我的见解。

高中生物课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很难,而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又极度欠缺,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如何让这样的高中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提高教学质量,是高中生物教师必须钻研的问题。经过一年多的摸索,我找到一些方法,现总结如下。

1、“抬起头来,动起手来”是我们的口号

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首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抬起头来,动起手来”。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教师的要求,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学生“抬起头来,动起手来”。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生物老师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优势,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同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幽默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因为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厌倦,最终失去听众。为此,我们采用了如下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巧用比喻化疑难,妙用诗词添兴趣,口诀谐音助记忆,理论知识实际化,重点知识实验化,难点知识“数字”化。

2、“课外不占课,作业少而精”是我们的组风

目前高中学生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必须让学生走出题海。我们认为,要解放学生,教师就要钻进题海,在题海中“淘金” 。一般来说,在学习新课前,我总是先把课本课后习题,手中的资料等做一遍。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发现课本上没有挖掘出来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在指导学生做题时就拥有了发言权,就会知道学生哪儿容易卡壳,可能会有哪些解法,使指导更具针对性,也更有实效。此外,我们还做了许多相关章节的习题以及高三的大型考试题,了解高考的考查方向。这样一来,在编写学案,精选习题时,能够对习题进行重组优化,选取那些一题多解或多题归一的典型题,摒弃难题和高考不作要求的题,让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

3、“握住学生的手,抓住学生的心”是我们的目标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口头和形体语言,情绪态度,表情等传递着教师的情感信息,而学生则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关心程度和对教师的尊敬态度来反馈情感信息。融洽的师生情感可以鼓舞师生双方的情绪,焕发教师“教”的激情和学生“学”的热情,营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

因此,我都明确要提高教学质量,除了认真教学之外,更重要的是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我经常利用晚导休息时间或课后,耐心地进行答疑,辅导,直到学生满意。我坚信老师的真情付出会换来学生的进步,学生的进步又不断地鼓励老师去帮助学生,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情感交流回路。

4、“团结协作,共同进步”是我们生物组老师的信念

我们认为:团结协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团结就是力量,是生物组全体老师共同信念;与人为善,互相谦让,是全体生物组老师的做人之本。正因为如此,我们组内老师能团结协作,共同进步。通过集体备课,发挥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并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有效地缩小了教师间的差距,提高了整体教学水平。

在做到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习,发挥团队力量的前提下,我们又提倡“特色”教学,努力使每位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5、“挤时听课,博采众长”是我的策略

经常听课,能够使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只要有可能,就不放过听课的机会。通过听课,我学习他们处理教材的方法。讲题的策略,采百花之长,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形成一套独特的教学风格,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以上只是我对这一年多工作的反思与总结,。由于我的见识短浅,理论贫乏,经验有限,仓促之间难免有不当之处,我还需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思考,争取快速成长。

高中生物教学心得体会8

为了使我们中学教师更好的做好体育新课程的教学工作,省教育厅儋州市教育局在本学期进行了为期十几天的全员远程培训。这次的培训按学科的四个模块——兴趣氛围、内容呈现、学法指导、调控评价进行科组开展学习交流讨论。通过培训,得到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注重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

在以往的教学中,无论是教的方式还是学的方式,都过多地注重了接受式学习,而忽略了探究学习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在当今的教学中,我们教师一定要扮好自己的角色,教师只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和帮助他们体验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让他们通过合作交流,在实践中去求得新知。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制定

在教学设计的环节上,要考虑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运动能力,有效的分层区别对待的教学。在内容的制定上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我们的教学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上

应该让学生喜欢并且会进行体育锻炼,这才是增进健康的第一步。在内容上应选择能增加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又能终生延用的体育项目,或根据各校的特点和实际开发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

三、教法要求创新。

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采用探究教学,情景教学等、重视学生学法指导。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以学生获得知识为惟一目的,采用灌输、强制等方式传授知识,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促使了教学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一是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引导学生有目的的接受知识,运用知识、拓展知识,注重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承接。二是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通过学生各种方式的学习,如自主学习、相互间的合作学习等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接受知识、开拓思维的能力。三是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师为考核而教学转向为学生接受知识而教学,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为自己兴趣爱好而学习。

四、有效准确的课堂评价在以往的教学环节中,在上课过程中和课后结束里,很少运用语言的手法对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或反映出来的问题,做系统的全部的分析,没有及时的表扬好的同学,或鼓励后进生。当今的体育教学,通过语言提示的方法,在体育课堂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准确的进行课堂评价,对上课是很有意义的。

在这次学习中,通过分层次分阶段的完成作业,与同行们坦诚的交流,拓展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阅历。以前是为了上课而上课,对体育课程有着一定的困惑和迷茫,通过这次向专家、向同行的学习后,我明确了方向,知道了如何更有效的解决课堂中的问题,如何更好的进行教学设计,采用更多教学方法,如何关注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这将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我有幸参加了本次省骨干教师为期十天的培训,十分荣幸。我学到了许多知识,身心愉悦、收获颇多。在这次培训中,我认识了许多教育改革前沿的一线优秀教师,不但使我接触到了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而且通过学习和实践,使我增强了教学基础理论,更新了教育理念。下面就是我在培训中的的体会和感想:

一、培训内容丰富,学术水平高

整个这次培训过程中充溢了专家们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阐释,观点新颖,简介独到,使我们开阔了眼界。虽不能说通过短短几天的培训就会立竿见影,但却收益匪浅。身为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努力改进自己陈旧的教法,力求避免“穿新鞋走老路”,不断地去探索,在教中学,在教中研,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在这里,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不断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这就需要今后自己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二、积极参加课程改革,强化课堂教学新理念。

经过这十天的短期培训,认识到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要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我想只有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就会遍地生根、遍地开花、遍地结果。知识也有保质期,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伴。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所以,对于这种学习、培训,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是很有价值的。

课堂教学模块主要是提高学员在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场所,教师的一行一动一招一式都体现着自己的教育理念。骨干教师都有熟练驾驭课堂的能力,那是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形成的。因此,我们广大教师必须强化课堂教学新理念。提高参与课程改革的主观能动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程改革真正的落到实处,才能取得个好的效果。

三、教师必须多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

这次培训给我一个深刻的体会就是做为一名从事现代化教学的教师。我们的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专业知识、更需要的是渊博的知识和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观。我们必须去多读书读新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我们要做一个有智慧、有爱心、让自己快乐也要让学生快乐得人,要想让自己的课讲的更好,更加的吸引学生。就必须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如果我们能让学生感受到他今天的努力就是明天获得美好生活的能力,拥有幸福的能力,那学生就会更多的发挥他们自动自觉学习的一面。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断地学习,积极进行知识的更新。

在网络理论下知识突破了原有书本的限制,不再以点的形式出现,而是以流的形式传递,新课改使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都发生根本改变。课堂,不再是老师的天地,讲台,不再是老师的舞台。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完全属于这些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孩子们,在这里,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这就需要我今后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我相信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提升了自己才能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

培训是短暂的,但收获是充实的。我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自己的教学,对今后的工作也有了明确的方向。这一次培训活动后,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高中生物教学心得体会9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一个复杂过程。有效性的落实涉及的因素很多,结合这几年的教学体会,就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大家交流,以期共同提高教学效果。

一、确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教学有无效益,不是指教师有无教完内容或教了多少,而是指学生有无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如何在课堂中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是教师每一节上课前必须思考的问题,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

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加大学生的参与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要上好一堂课,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师生的互动状况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和讨论中来,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的有效性。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有效的课堂让教与学充分融合,达到合二为一的状态。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适宜的教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三、教学训练应落在实处

在教学中,教师应把知识落在实处,这样学生才具备探索创新的基础。教学应根据进度但不赶进度,严格依照教材和考纲,从学生实际出发,稳扎稳打,保证教学到位。每节课的教学效果应通过教学训练来完成。训练务必在“精”的前提下追求实,有效教学要求加强习题评讲的针对性,重在分析错误的性质和原因,指导学生建立错题集。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学生做题的质量上得到教学效果的反馈,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反思。对那些属于笔误、眼误的问题只要提醒学生就可以,而对那些属于理解错误的习题要有针对性地评讲,避免盲目性,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重视教学反思,不断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其实是备课的后续部分,即“授课心得”,但不少教师只重视课前的备课,却忽视了课后的反思。由于课堂教学的许多临时生成性因素,致使事先设计好的教学同实施之间有一定的落差,所以每一堂课后要反思,及时写下心得体会,总结成功亮点,考虑失误不足。这就要求教师反思再设计。通过将经验、教训和自我体会记录下来,不仅在当时有所收效,还便于今后吸取教训,进行借鉴,以逐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是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我们应把它作为一种理念,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去关注、去实践、去反思、去交流,为我们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服务。

一、指导学生做好生物课堂笔记做课堂笔记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有的同学作笔记不得要领,影响了教学效果。例如一些成绩不理想,不愿意动笔,能听懂就万事大吉的同学,他们根本不做笔记;还有的同学盲目做笔记,他们的笔记主次不清,祥略不明,象记流水帐;还有的同学是单一的答案式笔记,他们不是记录老师解答问题的方法,而是抄答案、抄结论。针对这些情况,指导好学生做好笔记显得是那样重要。

二、教学的情境创设要积极、新颖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所谓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和教学规律合理的选择情境创设的方式。结合本人的教学过程,认为情境创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通过设问创设情境。就是要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多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问题可由教师提出,如提出相反的观点,故意设疑或设置障碍,有意出错,把学生中常见的错误认识提出等;也可以让学生设计问题,让其他同学回答、抢答或咨文自问自答等。2、通过电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这是生物课保持活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使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师声关系有突破性变化,能有效的节约时间,增加教学质量,全面的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引导学生独立地探索和发现,相互讨论和研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经过长期潜移默化,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讨论创设情境讨论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组织学生有的方矢的展开定向式讨论;可以紧紧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有争议的问题自由讨论;可以把学生分成几组进行辩论或讨论;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做调研式讨论。在讨论中,讨论的主题要鲜明。学生唱主角,积极思考探究。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导演,有效的控制讨论的内容、方向以及学生的心理状态,做到有收有放、松而不散。

三、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好多同学进入中学后对生物的学习很茫然,不知道如何去学,对此教师要尽快改变这种状况,针对乡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入手,提高他们的成绩。1、建立兴趣小组,培养学生能力我们建立了以学生为主的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每周集中活动一次,活动分三个阶段。一是给他们演示趣味性和娱乐性较强的实验,如教师象魔术师一样演示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实验。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让其变浑浊的实验等等。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二是给他们器材,让他们模仿做实验。三是开放实验室。大部分同学都能独立完成课本中的有关实验。教师利用小组活动时间带领同学到野外去采集了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大量的动植物标本和图片(摄影小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生物知识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制定学习计划,进行针对性辅导“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应不失时机的主动接近学生;搞清知识上的差距,帮助其制定学习计划,并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利用课余时间补差纠错,进行针对性的辅导,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在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做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补习和落实,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四、注意教师课前、课中、课后的各个环节1、教师在课前备课要真正做到备教法、备教材、备学生,精选教法,潜心钻研教材。找准每一节课的重点、难点。注意每节课与前后知识的连贯性,精心设计练习题和每堂课的板书设计,在备课中体现出对后进生的转化,分析每一位同学的情况,看他们在本节课中可以回答哪些问题,真正做到顾及全部。2、上课时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只是针对性的指导。在学生的思维或语言产生障碍时,教师采用精练恰当的语言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障碍,使之思维进程加快,语言表达流畅。让学生分组讨论,质疑问难,在讨论中把重点难点解决掉。3、课后教师要做好每堂课的课后小结。课后小结是常规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上完一节课,都要把这节课的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上,在记录是要把课堂上的成功经验、失误之处以及教学感悟等及时地记录下来,并且要持之以恒,也就要及时、经常、全面的做好课后小结,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高中生物教学心得体会10

7月21号至28号,我参加了高中生物教学研讨会。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全省生物优质课大赛,共有来自湖北省各县市的33名选手参赛。选手们新颖的教学设计,清晰的教学思路,精致的PPT课件,巧妙的实验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以及充满活力的课堂气氛都让我记忆深刻。下面谈谈我在本次学习中的一点收获与体会。

在所有的优质课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应城二中易辉老师的《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这一课。易老师很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他采用中学生普遍爱看的电影《蜘蛛侠》片段做导入,紧接着又给同学们展示了生物学热门话题黑寡妇蜘蛛以及发光水母,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由此引出本节课内容蛋白质。由此我想到,生物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只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怎样把课本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讲到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氨基酸的结构简式时,易老师以甲烷的结构简式做类比,用诙谐幽默的语言由甲烷类推到氨基酸,并把自己比作一个氨基酸,左手代表氨基,右手代表羧基,头代表R基,下肢代表H原子。这样既生动形象,又便于学生掌握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在讲到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时,易老师更是充分调动学生,让几个学生代表不同的氨基酸,手拉手就构成了肽链,手与手连接的部位就形成了肽键,并让学生自己随机组合连接在一起,从而体会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易老师把复杂、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让课堂充满激情,活泼自如。这不是填鸭式的课堂,而是一节寓学于乐的课,是值得我们所有生物老师学习的一堂课。

此外,参加这次优质课比赛的老师们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注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探究来构建知识,这些也正是我们学校所提倡的。通过观摩学习,我意识到,要想真正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体系,把知识理解透、掌握牢,单靠导学案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课堂上还应该经常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小实验、开展一些趣味活动、适当运用多媒体动画展示一些抽象的知识等等,要做到把生物学科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实现知识的自我构建和问题的自我发现与解决。

总之,上一节课,不难;上好一节课,却非易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将自己的所学所悟运用到四环节生本高效课堂中来,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做一个用心探究课堂的老师,让知识在课堂中轻舞飞扬,让自己在课堂中释放魅力,让学生在课堂中绽放光彩!

高中生物教学心得体会11

I书上黑体字:

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和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4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做细胞凋亡。

5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也叫做癌细胞。

6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实质:等位基因随减I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不同配子里)。

7自由组合定律:(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自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结合。即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实质:形成配子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I后期,随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而组合)。

8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从原始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生殖细胞时。性细胞分裂,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

9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10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I末。

11受精卵中的染色体等于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DNA来自卵细胞中的多些,因为受精卵的细胞质由卵细胞(线粒体中DNA)提供。

12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13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RNA:HIV病毒、SARS病毒) 14碱基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叫碱基互补配对原则。(G三C,A二T)

15 DNA分子复制特点是半保留复制(方式)、边解旋边复制,模板是两条母链、原料是4种脱氧核苷酸、ATP、解旋酶(氢键)和DNA聚合酶(磷酸二酯键)

16 DNA有多样性(碱基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和特异性(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

17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

18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

19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直接控制(控制蛋白质的结构)和间接控制(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II计算:

⑴杂合子连续自交后纯合子数量会越来越多比例为1-1/2^n,而杂合子的比例则是1/2^n。

⑵DNA复制n次: ①产生子代DNA分子2^n个

②子代DNA中脱氧核苷酸链数2^(n+1)

⑶设DNA分子中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a个:①经n次复制,共需消耗ax2^n-1个该种脱氧核苷酸②在第n次复制时,共需ax2^(n-1)个该种脱氧核苷酸III学生实验:

⑴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①培养②制片1解离(盐酸和酒精1:1溶液):使组织中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2漂洗: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3染色(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使染色体着色。

4制片(盖玻片上再加载破片,拇指轻压):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③观察(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紧密排列)

⑵性状分离比的模拟:两桶代表雌雄生殖器管,两桶中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实验是有放回的随机抽取。1

第三篇: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心得体会1

学好生物其实并不难,我们如果找到行之有效方法,那就不难了。在我们的学习中我觉得至少要我们多加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会收集处理信息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生活中处处蕴含着信息。如电视新闻、报纸杂志、媒体网络、旅游科技、综艺体育等,经常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知识信息。这些信息中很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鲜活生动的生物知识和敏感具体的生物问题,要善于收集和处理,不断补充丰富生物知识。让学生课外要注意博览群书,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如走进图书馆,访问互联网站,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等,及时查阅收集、检索处理生物信息。这不仅是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也是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充实知识、丰富阅历的有效途径。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知识,要使自己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不断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培养勇于实践、创新学习的意识。

2、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密切联系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国内外新的生物技术等热点,让学生学习更贴近生活实际,更为鲜活有趣。例如,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水果为什么很甜?肥胖是因为脂肪吃得太多吗?还可以调查或观察环境污染对周围生物的影响等。学生要尽可能地走进大自然,亲身感受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和现象,将书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用,培养观察分析、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实践创新的能力。

3、学会思考生物问题

学习生物不仅要认识和记住一些必要的知识,还要善于通过分析综合、对比判断,研究生命现象的特征与成因,思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就要懂得学会思考分析生物问题。如运用综合的观点观察现象、分析联系、找出规律,比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判断、比较异同、认识本质,如DNA和RNA的区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异同及联系等,形成鲜明而准确的印象。学生学习时要善于观察、勇于探索、敢于思考质疑,做生活和学习的有心人。

4、学会研究生物问题

学习生物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所学的知识、观点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学会科学研究生物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是学好生物的法宝,也是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必备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培养生物科学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学习生物时,要善于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如调查当地环境污染的种类(或现状)及其治理方案、调查当地某种常见遗传病的规律,通过查找资料、搜集信息,或通过调查访问、实地考察等,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料,然后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规律、原理、观点不断进行分析论证,从中归纳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观点。这种全新的学习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同学们科学研究生物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同学们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乐于合作、团结向上的精神。

5、学会记笔记

学习生物时还要学会记笔记,笔记是一项技巧性的活动。学习记笔记不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书写、绘图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和提炼笔记内容的能力。刚一开始学生可能跟不上,可适当放慢教学速度,提醒学生记笔记的内容,每节课可留适量时间让学生整理补充笔记。尤其要避免学生将笔记记为教师上课的流水账,不加选择地全部记下,也要避免将笔记记成教师板书的翻版。上课是紧张的脑力劳动过程。生物课是理科课程,理解思维是上课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教学生处理好听课、思考和记笔记的关系。如果思考与记笔记发生矛盾,要先跟随老师思路思考,避免因记笔记而使后继内容无法理解,对于笔记可采用写标题留空白课后补充的方法。对于新课要安排学生预习,先对内容有一个粗浅、大致的了解后,就可减少上课时听课的压力,记笔记时更有针对性。笔记可以使课后复习的效率得以提高,并丰富完善知识体系。

此外,学生还要学会归纳总结、学会图文转换、学会知识迁移等。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心得体会2

十多天的研修马上就要结束,这十多天来,每天一下班就打开电脑开始研修。看到很多同行的文章,颇有感触。下面也发表一下我的见解。

高中生物课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很难,而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又极度欠缺,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如何让这样的高中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提高教学质量,是高中生物教师必须钻研的问题。经过一年多的摸索,我找到一些方法,现总结如下。

1、“抬起头来,动起手来”是我们的口号

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首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抬起头来,动起手来”。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教师的要求,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学生“抬起头来,动起手来”。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生物老师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优势,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同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幽默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因为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厌倦,最终失去听众。为此,我们采用了如下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巧用比喻化疑难,妙用诗词添兴趣,口诀谐音助记忆,理论知识实际化,重点知识实验化,难点知识“数字”化。

2、“课外不占课,作业少而精”是我们的组风

目前高中学生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必须让学生走出题海。我们认为,要解放学生,教师就要钻进题海,在题海中“淘金” 。一般来说,在学习新课前,我总是先把课本课后习题,手中的资料等做一遍。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发现课本上没有挖掘出来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在指导学生做题时就拥有了发言权,就会知道学生哪儿容易卡壳,可能会有哪些解法,使指导更具针对性,也更有实效。此外,我们还做了许多相关章节的习题以及高三的大型考试题,了解高考的考查方向。这样一来,在编写学案,精选习题时,能够对习题进行重组优化,选取那些一题多解或多题归一的典型题,摒弃难题和高考不作要求的题,让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

3、“握住学生的手,抓住学生的心”是我们的目标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口头和形体语言,情绪态度,表情等传递着教师的情感信息,而学生则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关心程度和对教师的尊敬态度来反馈情感信息。融洽的师生情感可以鼓舞师生双方的情绪,焕发教师“教”的激情和学生“学”的热情,营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

因此,我都明确要提高教学质量,除了认真教学之外,更重要的是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我经常利用晚导休息时间或课后,耐心地进行答疑,辅导,直到学生满意。我坚信老师的真情付出会换来学生的进步,学生的进步又不断地鼓励老师去帮助学生,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情感交流回路。

4、“团结协作,共同进步”是我们生物组老师的信念

我们认为:团结协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团结就是力量,是生物组全体老师共同信念;与人为善,互相谦让,是全体生物组老师的做人之本。正因为如此,我们组内老师能团结协作,共同进步。通过集体备课,发挥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并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有效地缩小了教师间的差距,提高了整体教学水平。

在做到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习,发挥团队力量的前提下,我们又提倡“特色”教学,努力使每位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5、“挤时听课,博采众长”是我的策略

经常听课,能够使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只要有可能,就不放过听课的机会。通过听课,我学习他们处理教材的方法。讲题的策略,采百花之长,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形成一套独特的教学风格,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以上只是我对这一年多工作的反思与总结,。由于我的见识短浅,理论贫乏,经验有限,仓促之间难免有不当之处,我还需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思考,争取快速成长。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心得体会3

新课程改革从去年新学期开始到现在已将近一个学年,在教学工作中,我通读教材,查资料,听课,请教,精心编写教案,落实教学目标,上好每一节课,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是新课上下来,常感觉效率比较低,很是困惑。如今再回过头教高一,翻开以前的教案,反思当初的教育教学方式,感触颇深。

高中的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同时高校要求选考物理学科的专业占的比例相对较多固然是个有力条件,但是“物理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客观地分析,教学的起点过高,“一步到位”的教学思路是导致学生“物理难学”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高一年级的物理教学首先是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顺利跨上由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这个大的台阶,其次是要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物理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提高。

例如,关于“力的正交分解”这一基本方法的教学就是通过分期渗透,逐步提高的。这不仅是一个遵循认知规律的需要,其意义还在于不要因为抽象的模型、繁琐的数学运算冲淡物理学科的主题,通过降低台阶,减少障碍,真正能够把学生吸引过来,而不是把学生吓跑了,或者教师一味的强调物理如何如何重要,学生就硬着头皮学,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甚至变成了物理学习的“奴隶”。如果我们老师有意识地降低门槛,一旦学生顺利的跨上的这个台阶,形成了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再提高并不晚。

可是,一般新老师并没有很快领会这种意图,因而在实际教学中不注意充分利用图文并茂的课本,不注意加强实验教学,不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只靠生硬的讲解,只重视告诉结论,讲解题目,这怎么能怪学生对物理产生畏难情绪呢?学生如果对物理失去兴趣,对基本概念搞不清楚、对知识掌握不牢也就不足为怪了!我们不妨再举一个例子,有的老师在教完“力的分解”后,马山就去讲解大量的静力学问题,甚至去讲动态平衡问题,试想这时学生对合力的几个效果尚难以完全理解,对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应用还不够熟练,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困难就可想而知了,这种由于教师的引导方法不当,导致学生一开始就觉得物理如此之难,怎么能怪学生认为物理难学呢?我们教师不应该把教学目标选择不当的责任推向学校的考试,推向市场上的参考书,这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应该多从自身的教学思想以及从对教材的把握上找原因。

如果我们作为引路者有意识的降低高中物理学习的门槛,先将学生引进门,哪怕先是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好学”的假象,我们都是成功的。

首先,知识、能力、情意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譬如,教师在讲解“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时,如果对“相对”讲解的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判断错误的现象;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教师往往注重自己一个人总是在滔滔不绝的讲,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还有一个就是要善于创设物理情景,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发挥想象地空间。

如果仅仅局限与对物理概念的生硬讲解,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物理离生活很远,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能力的下降。课堂上要也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物理教学,正确认识学生地内部条件,采用良好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地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前概念是学生在接触科学知识前,对现实生活现象所形成的经验型概念。而由于中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辩证思维还不发达,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不成熟,考虑问题容易产生表面性,且往往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看不到事物本质。所以易形成一些错误的前概念。这些错误概念对物理概念的正确形成极为不利,它排斥了科学概念的建立,是物理教学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伽利略和牛顿以前,人们对生活经验缺乏科学分析,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所不可缺少的。由此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错误命题: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运动,没有力作用,物体就会停下来。这个错误一直延续了20xx多年,由此可见前概念对人们认识影响是巨大的。

在物理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大脑中形成的前概念,对正确的应加以利用,对错误的要认真引导消除,否则正确概念难以形成。

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经验型,需要感性经验支持。因此教学中应了解学生的实际,通过实物演示消除错误概念。

太阳曝晒下的木块和金属块的温度如何?学生最容易根据自己的感觉,认为金属块温度高,形成错误认识。所以只有通过实验测定后,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感觉的错误,才能消除错误前概念,否则任何讲授都是苍白无力的。

由于学生思维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他们往往以物质外部的非本质的`属性作为依据,形成错误认识。如学生认为马拉车前进是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从而对牛顿第三定律产生怀疑。所以教学中针对这种问题设计一个实验:2个滑块,2个轻质弹簧秤,使一个弹簧秤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滑块上,用另一弹簧秤拉动连在一起的木块,去演示使一物块前进时,另一物块同时前进,通过弹簧秤显示两物块之间相互作用力,这样就可以排除学生形成的错误认识,进一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在“自由落体”一节教学中,学生对任何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从同一高度竖直落下时,不同的物体将同时落地很难想象。因此教学中应强调“自由落体运动”是指在只受重力作用下的竖直下落运动,但在实验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空气等阻力影响,结果当然不会完美。当然,更重要的是做好演示实验也就是要重复“伽利略斜塔实验”,使学生建立密度和重力都不相同的物体在空气中,从同一高度落下,快慢几乎一样的事实,然后对自由落体运动加以分析、研究。

所以,抓住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特点,充分利用实物演示及创造条件进行实物演示,积极消除学生的错误前概念,对提高物理学习效果是重要的。

物理模型是物理学中对实际问题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的新的物理形象。

通过运用物理模型可以突出重点,抓住本质特征和属性,可以消除学生思维方面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对自己从生活中形成的朴素物理概念分析区别,抛弃错误概念,形成科学概念。如:伽利略在研究运动的原因并指出,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时,设想的“理想实验”就是建立了一个没有摩擦的光滑轨道的物理模型。在建立物理模型后,问题便简洁多了。

这是我在新教材教学工作中对以上三点的一点教学反思。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继续坚持与写好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这半年的教学实践我感悟到在新课程下,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继往开来,做好教学反思,写好课后心得,促使自己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的物理教师。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心得体会4

一、学习动机不够,意志力不强

动机与学习是密切联系着的,它是学习心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进行学习,总是为一定的学习动机所支配。所谓动机就是“激发和维持个人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动力”。根据动机的动力来源而区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就学习动机而言,外部动机的动力可以来自各种学习活动。如学习效果的反映,各种竞赛,还有的就是各种奖励,其次还有来自教师以及家长的督促、检查等等。一般外部动机的作用是短暂的而内部动机的动力则来自学习活动本身,如学习兴趣、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等,与外部动机相比较,其作用比较持久,并具有主动性。学习动机的维持,主要是靠内部动机。而教师的工作就是要采用各种外部诱因,来引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通过问题解决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维持他们的学习动机。

二、学生问题意识淡薄

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在提出问题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一方面大部分学生问题意识淡薄,不善于思考和主动发现问题;另一方面,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这与学生本身的素质和生物问题解决能力有一定关系。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教师没有主动的去用问题解决策略,即兴发挥的教师只占少数,说明教师对问题解决理论尚缺少理论的指导,就很难将它用到教学实践中。

三、学生缺少正确的思维方法

在心理学领域,思维被看作是一种心理活动的自然过程,是智力中的核心因素。在生物教学中,无论是生物概念的形成、生物现象的讲解,都离不开学生的生物思维,只有学生具备了正确得当的生物思维方式和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够解决生物问题。但是在生物学习中,学生存在着一定的思维障碍,这些障碍阻碍了生物问题解决的顺利进行。绝大多数的学生喜欢用格式化的、惯用的思考模式思考,受老师所教方法的制约。这就会使得学生在面临新的生物问题情景时,受已有经验的制约,如果改变限有问题的条件,学生由于无法跳出头脑中原有的框框,从而使思维误入歧途。

以上就是我对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在分析过后,我也总结出了很多的解决方法。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工作中我感受得到师生关系的重要性。虽然这里的学生基础较差,一部分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大,但是因与他们的关系良好,上课时,他们都很认真的听课,对问题都会积极参与,使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很少有学生睡觉,因为我尊重他们,帮助他们,所以才会赢得他们对我的尊重。积极的参与使他们的学习兴趣重新燃烧起来。

2、教学内容难度适中

我所教的两个班,一个班是文科班。在教学中就要把握好题目的难度,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文科班中,难度不能太高,是由于他们的基础比理科班的差,太难了他们听不懂的,上课就会失去激情,不认真听课,会让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让他们以为自己不行,比不上人家,没办法学好,所以教学时一定要选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而理科班呢,题目可以难一点,他们基础好,这样反而激起他们的好胜心,攻克难题他们会觉得具有挑战性,他们心里会有一种不服输的念头,所以听课就会更加认真。

3、积极提问,贯穿课堂始终

要想学生45分钟内都会专心听你的课那是不可能的,他们或多或少会开小差,他们甚至连书本都不拿出来或不翻开,可能还会睡觉。这时采用提问的方式的话,就会使学生的精神一下子紧张起来,并且去思考你所提出的问题,但是提问时,不能只提问一些选择性的问题,因为这样他们思考的空间就会很小,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提问要有均匀性,不能反复提问某个学生,这样会使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消退的。

4、多举实例

新教材中,很大程度上强调生物的应用,每个章节中都有相关联系生活的例子,多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他们知道地生物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会激起他们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因为要使学生学会你这一科,先是让学生喜欢你这一科。新教材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实践和创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的工作重心也发生了转变,教师讲的少了,开放性的题型多了。

以上所有便是我的一些教学工作中得到的心得体会,有不好的地方,请多多指教!世上不存在绝对的完美。我校的生物教学在几年的发展中,现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成果即是无价的经验,但也存在很多很多的问题。在课改之风越刮越烈的今天,教师角色定位需转换,观念需改变,而这些我们做的都不到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把握,我们做的也不到位;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中还存在着很多缺陷;研究性学习课如何开展我们还需深入学习和努力尝试;新课改要求知识、能力和态度方面的综合教育,我们做的也不到位。

总之,生物学科教学的过去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现在有我们全体师生顽强的拼搏与不懈的努力,未来的发展前途无量。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心得体会5

为了使我们中学教师更好的做好体育新课程的教学工作,省教育厅儋州市教育局在本学期进行了为期十几天的全员远程培训。这次的培训按学科的四个模块——兴趣氛围、内容呈现、学法指导、调控评价进行科组开展学习交流讨论。通过培训,得到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注重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

在以往的教学中,无论是教的方式还是学的方式,都过多地注重了接受式学习,而忽略了探究学习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在当今的教学中,我们教师一定要扮好自己的角色,教师只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和帮助他们体验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让他们通过合作交流,在实践中去求得新知。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制定

在教学设计的环节上,要考虑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运动能力,有效的分层区别对待的教学。在内容的制定上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我们的教学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上

应该让学生喜欢并且会进行体育锻炼,这才是增进健康的第一步。在内容上应选择能增加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又能终生延用的体育项目,或根据各校的特点和实际开发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

三、教法要求创新。

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采用探究教学,情景教学等、重视学生学法指导。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以学生获得知识为惟一目的,采用灌输、强制等方式传授知识,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促使了教学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一是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引导学生有目的的接受知识,运用知识、拓展知识,注重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承接。二是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通过学生各种方式的学习,如自主学习、相互间的合作学习等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接受知识、开拓思维的能力。三是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师为考核而教学转向为学生接受知识而教学,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为自己兴趣爱好而学习。

四、有效准确的课堂评价在以往的教学环节中,在上课过程中和课后结束里,很少运用语言的手法对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或反映出来的问题,做系统的全部的分析,没有及时的表扬好的同学,或鼓励后进生。当今的体育教学,通过语言提示的方法,在体育课堂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准确的进行课堂评价,对上课是很有意义的。

在这次学习中,通过分层次分阶段的完成作业,与同行们坦诚的交流,拓展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阅历。以前是为了上课而上课,对体育课程有着一定的困惑和迷茫,通过这次向专家、向同行的学习后,我明确了方向,知道了如何更有效的解决课堂中的问题,如何更好的进行教学设计,采用更多教学方法,如何关注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这将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我有幸参加了本次省骨干教师为期十天的培训,十分荣幸。我学到了许多知识,身心愉悦、收获颇多。在这次培训中,我认识了许多教育改革前沿的一线优秀教师,不但使我接触到了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而且通过学习和实践,使我增强了教学基础理论,更新了教育理念。下面就是我在培训中的的体会和感想:

一、培训内容丰富,学术水平高

整个这次培训过程中充溢了专家们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阐释,观点新颖,简介独到,使我们开阔了眼界。虽不能说通过短短几天的培训就会立竿见影,但却收益匪浅。身为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努力改进自己陈旧的教法,力求避免“穿新鞋走老路”,不断地去探索,在教中学,在教中研,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在这里,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不断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这就需要今后自己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二、积极参加课程改革,强化课堂教学新理念。

经过这十天的短期培训,认识到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要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我想只有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就会遍地生根、遍地开花、遍地结果。知识也有保质期,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伴。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所以,对于这种学习、培训,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是很有价值的。

课堂教学模块主要是提高学员在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场所,教师的一行一动一招一式都体现着自己的教育理念。骨干教师都有熟练驾驭课堂的能力,那是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形成的。因此,我们广大教师必须强化课堂教学新理念。提高参与课程改革的主观能动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程改革真正的落到实处,才能取得个好的效果。

三、教师必须多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

这次培训给我一个深刻的体会就是做为一名从事现代化教学的教师。我们的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专业知识、更需要的是渊博的知识和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观。我们必须去多读书读新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我们要做一个有智慧、有爱心、让自己快乐也要让学生快乐得人,要想让自己的课讲的更好,更加的吸引学生。就必须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如果我们能让学生感受到他今天的努力就是明天获得美好生活的能力,拥有幸福的能力,那学生就会更多的发挥他们自动自觉学习的一面。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断地学习,积极进行知识的更新。

在网络理论下知识突破了原有书本的限制,不再以点的形式出现,而是以流的形式传递,新课改使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都发生根本改变。课堂,不再是老师的天地,讲台,不再是老师的舞台。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完全属于这些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孩子们,在这里,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这就需要我今后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我相信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提升了自己才能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

培训是短暂的,但收获是充实的。我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自己的教学,对今后的工作也有了明确的方向。这一次培训活动后,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心得体会6

一、转变教学观念

首先,传统的教学观念着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把知识的传授作为重点,通常只注重知识量的掌握,却忽略了学生能力、情感及态度价值观的的培养。然而,在当今知识更新飞快的时代,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已不是教学的主要目的,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并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其次,仅依靠传统的知识讲授,灌输方式是不可能形成新课程理念所要求的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必须改变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究性地学习,并适时地把知识点贯穿到课堂中,让学生学会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另外,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必须转变观念,打破学科局限,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迁移。立足于生物学科,通过生物学科的教学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

二、践行课程标准

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并进行总结,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首先,钻研教材,把握精髓。

要注重情景教学的融入,通过对新教材的理解和对生命科学的热爱,组织锤炼语言情感,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中与学生产生共鸣,引导学生,激起学生对生命现象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增强其参与意识,实现自身价值。

其次,转换师生角色。

新教材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因此,要进行师生角色的转换。首先,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于新课程改革是从学生的发展和社会要求出发的,因此教师必须转换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现代的促进者;由教学行为的管理者和执行者,转变为学习行为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开发者。其次,学生角色的转变,新教材注重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培养和训练,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者,而是主动式的学习者、探究者、发现者。

另外,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从实际出发,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当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新教材倡导探究式学习方法,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新教材中,实践性活动多,思维训练多,这对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习都起到了很大的导向作用。通过师生相互启发,培养了学生参与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能力及思维的培养。

三、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现代社会是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传统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仅靠生物专业知识已很难应付现代教学需要,所以教师要开阔视野,除了具备相关科学基本知识外,还需了解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和系统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形成比较完整的基本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自己的不足,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生物学科知识水平,丰富自己的经验与阅历,与学生共同成长,更好地进行生物课程的教学工作。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体会到,新课改对我们教师的导向作用与考验,新课程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的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师应当转变思想观念、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变得富有个性,并最终达到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目标,实现新课程核心理念:凸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由于新课改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困难和挫折。但是,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不断地反思、总结,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所成就。

第四篇:高中生物教学的心得体会

高中生物教学的心得体会

高中生物教学的心得体会1

一、反思目的:

1、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其学习信心

二、长处:

1、倡导自主性学习,变教堂为学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能提供恰当的学习材料,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积极构建网络结构图;“教中学”;有丝、减数分裂图像的辨析原则;遗传图谱的判断及相关概率的计算策略;用系统论方法学习能量流动、稳态等知识

三、不足之处:

1、模式僵化(形式主义)

2、有点“放羊式”的走极端

四、改进措施:

1、对模式灵活组合:教学程序不应固定不变,应随学段不同、学生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文理不同而有所侧重与改变。

2、精讲点拨要到位:注意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学不教

3、注重启发式教学(不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循循善诱,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多创设与实际联系紧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激活內驱力,发挥其潜能,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5、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简洁明了、三维融合,可达到、可检测(教什么比如何教更重要)

高中生物教学的心得体会2

作为一名生物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要让自己的学生喜欢生物这门学科,可是在教学中我一直有这样的感觉,教书好象就是在教学生做题目,并且题目越难越好,越是能把学生考倒的题目就越是好题,对于每次都考不及格的学生来说能喜欢生物吗?同时与生活的联系也不紧,理论性比较强。我一直有一个感觉就是我们的学生是被教笨的,当然这笨并不是指学生的智商而是指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通过这几天学习过程,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应深入研究教材

为适应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新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作了重大改革.大量传统的封闭性、定向性习题改成了探索性的“问题”.这些探索性问题的条件、结论、思路等大都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没有标准的答案,往往还联系广泛的现实背景,这对教师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所以教师应花大气力钻研教材,对教材作“探索”的探索.要对教材涉及的实际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相关资料.要弄清所给的问题可向哪些方面探索,能较恰当地预测有关探索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精神等达到怎样的效果.总之,只有教师对教材研究得深透,探索得深透,才有可能较好地引导学生探索.

2 、要为学生的探索创设有利的情境

为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这些情境包括时间、器材、组织、心理等各个方面.例如,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做好学具、教具、音像、课件等各方面的准备;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组织安排,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探索的机会;要为探

索留有较宽裕的时间,新教材大大减少了练习和习题的数量,这正是给学生留出探索的余地,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安排时间,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保证“探索”的优先地位;要增强学生探索的兴趣,一方面,对教材中的内容,教师应努力搜集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与之结合,增强探索内容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根据探索的内容,应合理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竞赛与表演等方法,增强探索形式的趣味性.

3 、应对学生的探索给予引导和帮助

所谓自主探索,含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指探索的主动性,表明学生是主动地学习,即“我要学”;另一方面,是指探索的独立性,表明学生是独立地学习,即“我能学”.但学生主动地、独立地探索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学习中逐步形成的,要经历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独立的逐步转化的过程.而这种转化,主要靠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所以,积极有效地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是新课程教学的中心任务.

首先,对学生的探索要进行正确地导向.探索作为一种学习活动,也有有意义和无意义之分.教师应努力把学生引向有意义的探索,减少或避免无意义的探索.不宜信马由缰,放任自流.对学生进行探索的问题,教师应适当提示探索的方向,并当在不宜继续探索时相机予以提醒.

其次,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应科学合理地予以评价.新课程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光要评结果,还要评过程;不光要评显性指标,还要评情感与精神等隐性指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予以评价.通过评价,使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增强继续探索的信心;也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把引导探索和教师讲授适当结合.当前,由于大力倡导“引导式”教学和相应的“探索性”学习,“讲授式”教学及相应的“接受性”学习似乎成了“祸水”,人们避之不及.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课程改革的本质不是教学和学习形式上的改变,而是使学生进行有价值的学习.而任何有价值的学习都属于“意义学习”.根据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具有意义学习的意向,即学生具有把新学的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的倾向;二是学习的材料对学生具有潜在的意义,即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能够跟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建立实质性的联系.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只要能对上述两个条件起促成作用,即能够促成有意义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就是适宜的,值得肯定的.讲授式教学、接受性学习可能造成“意义学习”,引导式教学、探索性学习也可能造成“机械学习”.总之,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并无定式,应由学习内容及学生的情况而决定.新课程教学重视探索,但并不排斥讲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学生的探索与教师的讲授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对那些约定性的、常规性的、公理性的知识,更应以讲授为主。

高中生物教学的心得体会3

一、学习动机不够,意志力不强

动机与学习是密切联系着的,它是学习心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进行学习,总是为一定的学习动机所支配。所谓动机就是“激发和维持个人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动力”。根据动机的动力来源而区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就学习动机而言,外部动机的动力可以来自各种学习活动。如学习效果的反映,各种竞赛,还有的就是各种奖励,其次还有来自教师以及家长的督促、检查等等。一般外部动机的作用是短暂的而内部动机的动力则来自学习活动本身,如学习兴趣、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等,与外部动机相比较,其作用比较持久,并具有主动性。学习动机的维持,主要是靠内部动机。而教师的工作就是要采用各种外部诱因,来引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通过问题解决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维持他们的学习动机。

二、学生问题意识淡薄

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在提出问题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一方面大部分学生问题意识淡薄,不善于思考和主动发现问题;另一方面,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这与学生本身的素质和生物问题解决能力有一定关系。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教师没有主动的去用问题解决策略,即兴发挥的教师只占少数,说明教师对问题解决理论尚缺少理论的指导,就很难将它用到教学实践中。

三、学生缺少正确的思维方法

在心理学领域,思维被看作是一种心理活动的自然过程,是智力中的核心因素。在生物教学中,无论是生物概念的形成、生物现象的讲解,都离不开学生的生物思维,只有学生具备了正确得当的生物思维方式和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够解决生物问题。但是在生物学习中,学生存在着一定的思维障碍,这些障碍阻碍了生物问题解决的顺利进行。绝大多数的学生喜欢用格式化的、惯用的思考模式思考,受老师所教方法的制约。这就会使得学生在面临新的生物问题情景时,受已有经验的制约,如果改变限有问题的条件,学生由于无法跳出头脑中原有的框框,从而使思维误入歧途。

以上就是我对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在分析过后,我也总结出了很多的解决方法。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工作中我感受得到师生关系的重要性。虽然这里的学生基础较差,一部分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大,但是因与他们的关系良好,上课时,他们都很认真的听课,对问题都会积极参与,使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很少有学生睡觉,因为我尊重他们,帮助他们,所以才会赢得他们对我的尊重。积极的参与使他们的学习兴趣重新燃烧起来。

2.教学内容难度适中

我所教的两个班,一个班是文科班。在教学中就要把握好题目的难度,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文科班中,难度不能太高,是由于他们的.基础比理科班的差,太难了他们听不懂的,上课就会失去激情,不认真听课,会让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让他们以为自己不行,比不上人家,没办法学好,所以教学时一定要选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而理科班呢,题目可以难一点,他们基础好,这样反而激起他们的好胜心,攻克难题他们会觉得具有挑战性,他们心里会有一种不服输的念头,所以听课就会更加认真。

3.积极提问,贯穿课堂始终要想学生45分钟内都会专心听你的课那是不可能的,他们或多或少会开小差,他们甚至连书本都不拿出来或不翻开,可能还会睡觉。这时采用提问的方式的话,就会使学生的精神一下子紧张起来,并且去思考你所提出的问题,但是提问时,不能只提问一些选择性的问题,因为这样他们思考的空间就会很小,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提问要有均匀性,不能反复提问某个学生,这样会使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消退的。

4.多举实例

新教材中,很大程度上强调生物的应用,每个章节中都有相关联系生活的例子,多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他们知道地生物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会激起他们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因为要使学生学会你这一科,先是让学生喜欢你这一科。新教材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实践和创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的工作重心也发生了转变,教师讲的少了,开放性的题型多了。

以上所有便是我的一些教学工作中得到的心得体会,有不好的地方,请多多指教!世上不存在绝对的完美。我校的生物教学在几年的发展中,现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成果即是无价的经验,但也存在很多很多的问题。在课改之风越刮越烈的今天,教师角色定位需转换,观念需改变,而这些我们做的都不到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把握,我们做的也不到位;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中还存在着很多缺陷;研究性学习课如何开展我们还需深入学习和努力尝试;新课改要求知识、能力和态度方面的综合教育,我们做的也不到位。

总之,生物学科教学的过去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现在有我们全体师生顽强的拼搏与不懈的努力,未来的发展前途无量。

高中生物教学的心得体会4

为了使我们中学教师更好的做好体育新课程的教学工作,省教育厅儋州市教育局在本学期进行了为期十几天的全员远程培训。这次的培训按学科的四个模块——兴趣氛围、内容呈现、学法指导、调控评价进行科组开展学习交流讨论。通过培训,得到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注重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

在以往的教学中,无论是教的方式还是学的方式,都过多地注重了接受式学习,而忽略了探究学习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在当今的教学中,我们教师一定要扮好自己的角色,教师只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和帮助他们体验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让他们通过合作交流,在实践中去求得新知。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制定

在教学设计的环节上,要考虑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运动能力,有效的分层区别对待的教学。在内容的制定上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我们的教学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上

应该让学生喜欢并且会进行体育锻炼,这才是增进健康的第一步。在内容上应选择能增加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又能终生延用的体育项目,或根据各校的特点和实际开发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

三、教法要求创新。

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采用探究教学,情景教学等、重视学生学法指导。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以学生获得知识为惟一目的,采用灌输、强制等方式传授知识,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促使了教学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一是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引导学生有目的的接受知识,运用知识、拓展知识,注重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承接。二是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通过学生各种方式的学习,如自主学习、相互间的合作学习等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接受知识、开拓思维的能力。三是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师为考核而教学转向为学生接受知识而教学,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为自己兴趣爱好而学习。

四、有效准确的课堂评价在以往的教学环节中,在上课过程中和课后结束里,很少运用语言的手法对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或反映出来的问题,做系统的全部的分析,没有及时的表扬好的同学,或鼓励后进生。当今的体育教学,通过语言提示的方法,在体育课堂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准确的进行课堂评价,对上课是很有意义的。

在这次学习中,通过分层次分阶段的完成作业,与同行们坦诚的交流,拓展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阅历。以前是为了上课而上课,对体育课程有着一定的困惑和迷茫,通过这次向专家、向同行的学习后,我明确了方向,知道了如何更有效的解决课堂中的问题,如何更好的进行教学设计,采用更多教学方法,如何关注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这将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我有幸参加了本次省骨干教师为期十天的培训,十分荣幸。我学到了许多知识,身心愉悦、收获颇多。在这次培训中,我认识了许多教育改革前沿的一线优秀教师,不但使我接触到了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而且通过学习和实践,使我增强了教学基础理论,更新了教育理念。下面就是我在培训中的的体会和感想:

一、培训内容丰富,学术水平高

整个这次培训过程中充溢了专家们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阐释,观点新颖,简介独到,使我们开阔了眼界。虽不能说通过短短几天的培训就会立竿见影,但却收益匪浅。身为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努力改进自己陈旧的教法,力求避免“穿新鞋走老路”,不断地去探索,在教中学,在教中研,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在这里,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不断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这就需要今后自己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二、积极参加课程改革,强化课堂教学新理念。

经过这十天的短期培训,认识到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要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我想只有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就会遍地生根、遍地开花、遍地结果。知识也有保质期,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伴。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所以,对于这种学习、培训,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是很有价值的。

课堂教学模块主要是提高学员在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场所,教师的一行一动一招一式都体现着自己的教育理念。骨干教师都有熟练驾驭课堂的能力,那是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形成的。因此,我们广大教师必须强化课堂教学新理念。提高参与课程改革的主观能动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程改革真正的落到实处,才能取得个好的效果。

三、教师必须多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

这次培训给我一个深刻的体会就是做为一名从事现代化教学的教师。我们的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专业知识、更需要的是渊博的知识和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观。我们必须去多读书读新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我们要做一个有智慧、有爱心、让自己快乐也要让学生快乐得人,要想让自己的课讲的更好,更加的吸引学生。就必须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如果我们能让学生感受到他今天的努力就是明天获得美好生活的能力,拥有幸福的能力,那学生就会更多的发挥他们自动自觉学习的一面。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断地学习,积极进行知识的更新。

在网络理论下知识突破了原有书本的限制,不再以点的形式出现,而是以流的形式传递,新课改使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都发生根本改变。课堂,不再是老师的天地,讲台,不再是老师的舞台。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完全属于这些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孩子们,在这里,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这就需要我今后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我相信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提升了自己才能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

培训是短暂的,但收获是充实的。我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自己的教学,对今后的工作也有了明确的方向。这一次培训活动后,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高中生物教学的心得体会5

十多天的研修马上就要结束,这十多天来,每天一下班就打开电脑开始研修。看到很多同行的文章,颇有感触。下面也发表一下我的见解。

高中生物课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很难,而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又极度欠缺,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如何让这样的高中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提高教学质量,是高中生物教师必须钻研的问题。经过一年多的摸索,我找到一些方法,现总结如下。

1、“抬起头来,动起手来”是我们的口号

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首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抬起头来,动起手来”。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教师的要求,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学生“抬起头来,动起手来”。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生物老师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优势,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同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幽默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因为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厌倦,最终失去听众。为此,我们采用了如下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巧用比喻化疑难,妙用诗词添兴趣,口诀谐音助记忆,理论知识实际化,重点知识实验化,难点知识“数字”化。

2、“课外不占课,作业少而精”是我们的组风

目前高中学生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必须让学生走出题海。我们认为,要解放学生,教师就要钻进题海,在题海中“淘金” 。一般来说,在学习新课前,我总是先把课本课后习题,手中的资料等做一遍。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发现课本上没有挖掘出来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在指导学生做题时就拥有了发言权,就会知道学生哪儿容易卡壳,可能会有哪些解法,使指导更具针对性,也更有实效。此外,我们还做了许多相关章节的习题以及高三的大型考试题,了解高考的考查方向。这样一来,在编写学案,精选习题时,能够对习题进行重组优化,选取那些一题多解或多题归一的典型题,摒弃难题和高考不作要求的题,让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

3、“握住学生的手,抓住学生的心”是我们的目标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口头和形体语言,情绪态度,表情等传递着教师的情感信息,而学生则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关心程度和对教师的尊敬态度来反馈情感信息。融洽的师生情感可以鼓舞师生双方的情绪,焕发教师“教”的激情和学生“学”的热情,营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

因此,我都明确要提高教学质量,除了认真教学之外,更重要的是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我经常利用晚导休息时间或课后,耐心地进行答疑,辅导,直到学生满意。我坚信老师的真情付出会换来学生的进步,学生的进步又不断地鼓励老师去帮助学生,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情感交流回路。

4、“团结协作,共同进步”是我们生物组老师的信念

我们认为:团结协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团结就是力量,是生物组全体老师共同信念;与人为善,互相谦让,是全体生物组老师的做人之本。正因为如此,我们组内老师能团结协作,共同进步。通过集体备课,发挥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并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有效地缩小了教师间的差距,提高了整体教学水平。

在做到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习,发挥团队力量的前提下,我们又提倡“特色”教学,努力使每位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5、“挤时听课,博采众长”是我的策略

经常听课,能够使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只要有可能,就不放过听课的机会。通过听课,我学习他们处理教材的方法。讲题的策略,采百花之长,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形成一套独特的教学风格,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以上只是我对这一年多工作的反思与总结,。由于我的见识短浅,理论贫乏,经验有限,仓促之间难免有不当之处,我还需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思考,争取快速成长。

高中生物教学的心得体会6

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作为一名使用新教材的一线教师,我也深受其影响。所以将教育教学中的一些感受总结如下。

一、当前新课程教学出现新变化。

生物学科本身有自己的优势,生物现象的千变万化、生物世界的丰富多彩,实验手段的多样性,新的生物科技不断出现。这一切都是进行生物教学的材料和内容,很容易激起学习生物的兴趣,也是开展生物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素材。生物新课程要求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生物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生物知识、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形式上要做到:

1、课堂形式多样化。

2、检测方法多样化。

3、学习内容的丰富性。

4、重视教学的直观性。

二、使用新教材教学实践心得和感受。

在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期间,我既感受到了课程改革带给课堂教学的巨大变化,也遇到了以下一些问题和困惑,希望能与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

(一)教学内容的安排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无论是在知识体系上还是在编写框架上都有较大的改动。从教学内容的调整来看,我们不能将新教材“还原”为旧教材的编排顺序,这无疑会导致教学上的混乱,是由于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遇到的彷徨与困惑。虽然我们提倡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教师作为教材与学生的“中间人”,其教学设想与教材编写体系越相左,带给教学的冲击就越大,最终受影响的还是学生。因此,如何解决教师与教材之间的关系,确实需要编者与教者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二)实验与探究活动的开展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基于此,各个版本的教材相应地设置了不少探究活动或实验供学生进行学习,从理想情况来看,如果教师能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探究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能力、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不过,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探究活动的开展却遭遇重重困境。主要表现为下面几种情况:

1、条件不允许,无法开展

2、实验或探究活动过多,难以取舍

3、探究活动流于形式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对于许多教师而言,是一个新生事物,在了解、认识并熟悉这个新事物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彷徨和不适应,难免会出现偏差甚至走弯路,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加强专家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与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慢慢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必须努力使自己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成长、成熟起来。

高中生物教学的心得体会7

7月21号至28号,我参加了高中生物教学研讨会。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全省生物优质课大赛,共有来自湖北省各县市的33名选手参赛。选手们新颖的教学设计,清晰的教学思路,精致的PPT课件,巧妙的实验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以及充满活力的课堂气氛都让我记忆深刻。下面谈谈我在本次学习中的一点收获与体会。

在所有的优质课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应城二中易辉老师的《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这一课。易老师很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他采用中学生普遍爱看的电影《蜘蛛侠》片段做导入,紧接着又给同学们展示了生物学热门话题黑寡妇蜘蛛以及发光水母,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由此引出本节课内容蛋白质。由此我想到,生物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只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怎样把课本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讲到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氨基酸的结构简式时,易老师以甲烷的结构简式做类比,用诙谐幽默的语言由甲烷类推到氨基酸,并把自己比作一个氨基酸,左手代表氨基,右手代表羧基,头代表R基,下肢代表H原子。这样既生动形象,又便于学生掌握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在讲到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时,易老师更是充分调动学生,让几个学生代表不同的氨基酸,手拉手就构成了肽链,手与手连接的部位就形成了肽键,并让学生自己随机组合连接在一起,从而体会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易老师把复杂、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让课堂充满激情,活泼自如。这不是填鸭式的课堂,而是一节寓学于乐的课,是值得我们所有生物老师学习的一堂课。

此外,参加这次优质课比赛的老师们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注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探究来构建知识,这些也正是我们学校所提倡的。通过观摩学习,我意识到,要想真正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体系,把知识理解透、掌握牢,单靠导学案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课堂上还应该经常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小实验、开展一些趣味活动、适当运用多媒体动画展示一些抽象的知识等等,要做到把生物学科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实现知识的自我构建和问题的自我发现与解决。

总之,上一节课,不难;上好一节课,却非易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将自己的所学所悟运用到四环节生本高效课堂中来,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做一个用心探究课堂的老师,让知识在课堂中轻舞飞扬,让自己在课堂中释放魅力,让学生在课堂中绽放光彩!

高中生物教学的心得体会8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一个复杂过程。有效性的落实涉及的因素很多,结合这几年的教学体会,就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大家交流,以期共同提高教学效果。

一、确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教学有无效益,不是指教师有无教完内容或教了多少,而是指学生有无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如何在课堂中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是教师每一节上课前必须思考的问题,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

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加大学生的参与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要上好一堂课,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师生的互动状况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和讨论中来,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的有效性。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有效的课堂让教与学充分融合,达到合二为一的状态。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适宜的教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三、教学训练应落在实处

在教学中,教师应把知识落在实处,这样学生才具备探索创新的基础。教学应根据进度但不赶进度,严格依照教材和考纲,从学生实际出发,稳扎稳打,保证教学到位。每节课的教学效果应通过教学训练来完成。训练务必在“精”的前提下追求实,有效教学要求加强习题评讲的针对性,重在分析错误的性质和原因,指导学生建立错题集。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学生做题的质量上得到教学效果的反馈,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反思。对那些属于笔误、眼误的问题只要提醒学生就可以,而对那些属于理解错误的习题要有针对性地评讲,避免盲目性,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重视教学反思,不断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其实是备课的后续部分,即“授课心得”,但不少教师只重视课前的备课,却忽视了课后的反思。由于课堂教学的许多临时生成性因素,致使事先设计好的教学同实施之间有一定的落差,所以每一堂课后要反思,及时写下心得体会,总结成功亮点,考虑失误不足。这就要求教师反思再设计。通过将经验、教训和自我体会记录下来,不仅在当时有所收效,还便于今后吸取教训,进行借鉴,以逐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是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我们应把它作为一种理念,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去关注、去实践、去反思、去交流,为我们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服务。

一、指导学生做好生物课堂笔记做课堂笔记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有的同学作笔记不得要领,影响了教学效果。例如一些成绩不理想,不愿意动笔,能听懂就万事大吉的同学,他们根本不做笔记;还有的同学盲目做笔记,他们的笔记主次不清,祥略不明,象记流水帐;还有的同学是单一的答案式笔记,他们不是记录老师解答问题的方法,而是抄答案、抄结论。针对这些情况,指导好学生做好笔记显得是那样重要。

二、教学的情境创设要积极、新颖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所谓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和教学规律合理的选择情境创设的方式。结合本人的教学过程,认为情境创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通过设问创设情境。就是要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多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问题可由教师提出,如提出相反的观点,故意设疑或设置障碍,有意出错,把学生中常见的错误认识提出等;也可以让学生设计问题,让其他同学回答、抢答或咨文自问自答等。2、通过电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这是生物课保持活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使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师声关系有突破性变化,能有效的节约时间,增加教学质量,全面的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引导学生独立地探索和发现,相互讨论和研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经过长期潜移默化,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讨论创设情境讨论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组织学生有的方矢的展开定向式讨论;可以紧紧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有争议的问题自由讨论;可以把学生分成几组进行辩论或讨论;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做调研式讨论。在讨论中,讨论的主题要鲜明。学生唱主角,积极思考探究。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导演,有效的控制讨论的内容、方向以及学生的心理状态,做到有收有放、松而不散。

三、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好多同学进入中学后对生物的学习很茫然,不知道如何去学,对此教师要尽快改变这种状况,针对乡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入手,提高他们的成绩。1、建立兴趣小组,培养学生能力我们建立了以学生为主的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每周集中活动一次,活动分三个阶段。一是给他们演示趣味性和娱乐性较强的实验,如教师象魔术师一样演示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实验。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让其变浑浊的实验等等。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二是给他们器材,让他们模仿做实验。三是开放实验室。大部分同学都能独立完成课本中的有关实验。教师利用小组活动时间带领同学到野外去采集了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大量的动植物标本和图片(摄影小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生物知识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制定学习计划,进行针对性辅导“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应不失时机的主动接近学生;搞清知识上的差距,帮助其制定学习计划,并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利用课余时间补差纠错,进行针对性的辅导,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在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做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补习和落实,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四、注意教师课前、课中、课后的各个环节1、教师在课前备课要真正做到备教法、备教材、备学生,精选教法,潜心钻研教材。找准每一节课的重点、难点。注意每节课与前后知识的连贯性,精心设计练习题和每堂课的板书设计,在备课中体现出对后进生的转化,分析每一位同学的情况,看他们在本节课中可以回答哪些问题,真正做到顾及全部。2、上课时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只是针对性的指导。在学生的思维或语言产生障碍时,教师采用精练恰当的语言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障碍,使之思维进程加快,语言表达流畅。让学生分组讨论,质疑问难,在讨论中把重点难点解决掉。3、课后教师要做好每堂课的课后小结。课后小结是常规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上完一节课,都要把这节课的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上,在记录是要把课堂上的成功经验、失误之处以及教学感悟等及时地记录下来,并且要持之以恒,也就要及时、经常、全面的做好课后小结,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高中生物教学的心得体会9

I书上黑体字:

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和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4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做细胞凋亡。

5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也叫做癌细胞。

6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实质:等位基因随减I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不同配子里)。

7自由组合定律:(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自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结合。即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实质:形成配子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I后期,随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而组合)。

8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从原始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生殖细胞时。性细胞分裂,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

9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10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I末。

11受精卵中的染色体等于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DNA来自卵细胞中的多些,因为受精卵的细胞质由卵细胞(线粒体中DNA)提供。

12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13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RNA:HIV病毒、SARS病毒) 14碱基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叫碱基互补配对原则。(G三C,A二T)

15 DNA分子复制特点是半保留复制(方式)、边解旋边复制,模板是两条母链、原料是4种脱氧核苷酸、ATP、解旋酶(氢键)和DNA聚合酶(磷酸二酯键)

16 DNA有多样性(碱基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和特异性(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

17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

18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

19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直接控制(控制蛋白质的结构)和间接控制(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II计算:

⑴杂合子连续自交后纯合子数量会越来越多比例为1-1/2^n,而杂合子的比例则是1/2^n。

⑵DNA复制n次: ①产生子代DNA分子2^n个

②子代DNA中脱氧核苷酸链数2^(n+1)

⑶设DNA分子中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a个:①经n次复制,共需消耗ax2^n-1个该种脱氧核苷酸②在第n次复制时,共需ax2^(n-1)个该种脱氧核苷酸III学生实验:

⑴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①培养②制片1解离(盐酸和酒精1:1溶液):使组织中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2漂洗: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3染色(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使染色体着色。

4制片(盖玻片上再加载破片,拇指轻压):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③观察(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紧密排列)

⑵性状分离比的模拟:两桶代表雌雄生殖器管,两桶中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实验是有放回的随机抽取。1

高中生物教学的心得体会10

新课程改革从去年新学期开始到现在已将近一个学年,在教学工作中,我通读教材,查资料,听课,请教,精心编写教案,落实教学目标,上好每一节课,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是新课上下来,常感觉效率比较低,很是困惑。如今再回过头教高一,翻开以前的教案,反思当初的教育教学方式,感触颇深。

高中的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同时高校要求选考物理学科的专业占的比例相对较多固然是个有力条件,但是“物理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客观地分析,教学的起点过高,“一步到位”的教学思路是导致学生“物理难学”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高一年级的物理教学首先是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顺利跨上由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这个大的台阶,其次是要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物理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提高。

例如,关于“力的正交分解”这一基本方法的教学就是通过分期渗透,逐步提高的。这不仅是一个遵循认知规律的需要,其意义还在于不要因为抽象的模型、繁琐的数学运算冲淡物理学科的主题,通过降低台阶,减少障碍,真正能够把学生吸引过来,而不是把学生吓跑了,或者教师一味的强调物理如何如何重要,学生就硬着头皮学,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甚至变成了物理学习的“奴隶”。如果我们老师有意识地降低门槛,一旦学生顺利的跨上的这个台阶,形成了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再提高并不晚。

可是,一般新老师并没有很快领会这种意图,因而在实际教学中不注意充分利用图文并茂的课本,不注意加强实验教学,不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只靠生硬的讲解,只重视告诉结论,讲解题目,这怎么能怪学生对物理产生畏难情绪呢?学生如果对物理失去兴趣,对基本概念搞不清楚、对知识掌握不牢也就不足为怪了!我们不妨再举一个例子,有的老师在教完“力的分解”后,马山就去讲解大量的静力学问题,甚至去讲动态平衡问题,试想这时学生对合力的几个效果尚难以完全理解,对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应用还不够熟练,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困难就可想而知了,这种由于教师的引导方法不当,导致学生一开始就觉得物理如此之难,怎么能怪学生认为物理难学呢?我们教师不应该把教学目标选择不当的责任推向学校的考试,推向市场上的参考书,这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应该多从自身的教学思想以及从对教材的把握上找原因。

如果我们作为引路者有意识的降低高中物理学习的门槛,先将学生引进门,哪怕先是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好学”的假象,我们都是成功的。

首先,知识、能力、情意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譬如,教师在讲解“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时,如果对“相对”讲解的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判断错误的现象;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教师往往注重自己一个人总是在滔滔不绝的讲,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还有一个就是要善于创设物理情景,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发挥想象地空间。

如果仅仅局限与对物理概念的生硬讲解,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物理离生活很远,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能力的下降。课堂上要也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物理教学,正确认识学生地内部条件,采用良好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地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前概念是学生在接触科学知识前,对现实生活现象所形成的经验型概念。而由于中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辩证思维还不发达,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不成熟,考虑问题容易产生表面性,且往往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看不到事物本质。所以易形成一些错误的前概念。这些错误概念对物理概念的正确形成极为不利,它排斥了科学概念的建立,是物理教学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伽利略和牛顿以前,人们对生活经验缺乏科学分析,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所不可缺少的。由此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错误命题: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运动,没有力作用,物体就会停下来。这个错误一直延续了20xx多年,由此可见前概念对人们认识影响是巨大的。

在物理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大脑中形成的前概念,对正确的应加以利用,对错误的要认真引导消除,否则正确概念难以形成。

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经验型,需要感性经验支持。因此教学中应了解学生的实际,通过实物演示消除错误概念。

太阳曝晒下的木块和金属块的温度如何?学生最容易根据自己的感觉,认为金属块温度高,形成错误认识。所以只有通过实验测定后,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感觉的错误,才能消除错误前概念,否则任何讲授都是苍白无力的。

由于学生思维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他们往往以物质外部的非本质的属性作为依据,形成错误认识。如学生认为马拉车前进是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从而对牛顿第三定律产生怀疑。所以教学中针对这种问题设计一个实验:2个滑块,2个轻质弹簧秤,使一个弹簧秤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滑块上,用另一弹簧秤拉动连在一起的木块,去演示使一物块前进时,另一物块同时前进,通过弹簧秤显示两物块之间相互作用力,这样就可以排除学生形成的错误认识,进一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在“自由落体”一节教学中,学生对任何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从同一高度竖直落下时,不同的物体将同时落地很难想象。因此教学中应强调“自由落体运动”是指在只受重力作用下的竖直下落运动,但在实验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空气等阻力影响,结果当然不会完美。当然,更重要的是做好演示实验也就是要重复“伽利略斜塔实验”,使学生建立密度和重力都不相同的物体在空气中,从同一高度落下,快慢几乎一样的事实,然后对自由落体运动加以分析、研究。

所以,抓住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特点,充分利用实物演示及创造条件进行实物演示,积极消除学生的错误前概念,对提高物理学习效果是重要的。

物理模型是物理学中对实际问题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的新的物理形象。

通过运用物理模型可以突出重点,抓住本质特征和属性,可以消除学生思维方面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对自己从生活中形成的朴素物理概念分析区别,抛弃错误概念,形成科学概念。如:伽利略在研究运动的原因并指出,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时,设想的“理想实验”就是建立了一个没有摩擦的光滑轨道的物理模型。在建立物理模型后,问题便简洁多了。

这是我在新教材教学工作中对以上三点的一点教学反思。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继续坚持与写好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这半年的教学实践我感悟到在新课程下,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继往开来,做好教学反思,写好课后心得,促使自己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的物理教师。

第五篇: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心得体会1

一、指导思想

遵照高中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育人第一,升学第二。

二、任务和目标

本学期教研室下达的任务是授完生物必修—《遗传与进化》。我们的计划是在圆满完成任务的同时,还要实现一下目标:

1、首先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使学生从兴趣出发,主动参与课堂,自主学习。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好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前提,好的学习习惯决定学生的一生。要教给学生了解生物学特点,并掌握学习生物学的'特有方法,“授之以渔”。

3、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使学生扎实地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4、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倡探究性学习,将探究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努力开全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注重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迁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5、注重核心概念的教学。核心概念对学生概括和运用知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必须加强核心概念的教学。

三、教情、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校高一生物教师得到充实,由两位生物教师担任生物的教学任务,可以说压力很大。为了保证教学的质量,我们生物备课组将加强集体备课,未经集体备课的课不上。我们平时要加强对课标、教材的研究,确保准确把握教材,少走弯路。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有一定的进步,但总体来说,学生基础较弱,学习习惯不好,智力水平还可以,学生的自治能力较弱,学习方法欠缺。

四、完成目标任务的具体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每周有一次大集体备课:确定下周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习题、作业情况;协调各班的进度;反馈上周各班学习情况、完成作业的情况;安排下周的观摩课,评课的时间、地点。

2、改进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班找出2名生物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进行总结,介绍给学生,让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教师要挖掘教材中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方,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3、加强学生生物实验的能力:课上时间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操作事项的说明,课下让学生自主完成实验。

4、自我发展:本学期除了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学校的学习任务之外,我要通过报刊、网络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另外积极参加各类教科研,积极撰写教学论文、认真进行教学反思,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

5、开展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原则在学生自动报名的基础上开展活动。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心得体会2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生物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生物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生物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初中生物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生物中,有很多知识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生物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生物活动课和生物主题活动。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生物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生物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心得体会3

本学期担负高二1、2、3生物教学工作,美满的完成了任务。现做小结以下:

一、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本学期进行生物选修3的教学。主要工作以下:

(一)教学内容:完成了选修3全本的教学。

(二)课堂练习:本着精留精练、不弄题海战术的指导思想,让学生能轻松学习,乐于学习。

(三)测试情况:对每次月考试卷进行卷面分析和讲评,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出学分。

在抓好本职教学任务的同时,我还与本组其他老师一起,积极进行教学科研,总结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努力进步本身的教科研水平。

二、主要经验和体会:

根据本学期新分班级的特点,并在了解每个学生在高一具体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的情况下,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首先我决定在一开始多重视生物学习方法,思惟方式的指导,增加他们学习的爱好和自信心,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学习生物的氛围,推动全班学习成绩的进步。

其次,在讲课上我尽可能下降台阶,多作知识展垫,加强催促检查,抓好知识能力的落实。努力进步课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主体性。

另外,高二学生是学习分化较严重的学习阶段,也是最易疏松的阶段,根据这一点我在课堂上努力塑造一个轻松、布满乐趣的课堂氛围,进一步进步学生对生物课的酷爱,让学生在高二这一关键时期打好基础,为高三的学习做好充分预备。

除抓好课堂之外,在课后多与学生交换,多为学生解难答疑,多关心学生学习之外的生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贯彻落实好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一环。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生物成绩有较大进步,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心得体会4

新课程改革从去年新学期开始到现在已将近一个学年,在教学工作中,我通读教材,查资料,听课,请教,精心编写教案,落实教学目标,上好每一节课,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是新课上下来,常感觉效率比较低,很是困惑。如今再回过头教高一,翻开以前的教案,反思当初的教育教学方式,感触颇深。

高中的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同时高校要求选考物理学科的专业占的比例相对较多固然是个有力条件,但是“物理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客观地分析,教学的起点过高,“一步到位”的教学思路是导致学生“物理难学”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高一年级的物理教学首先是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顺利跨上由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这个大的台阶,其次是要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物理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提高。

例如,关于“力的正交分解”这一基本方法的教学就是通过分期渗透,逐步提高的。这不仅是一个遵循认知规律的需要,其意义还在于不要因为抽象的模型、繁琐的数学运算冲淡物理学科的主题,通过降低台阶,减少障碍,真正能够把学生吸引过来,而不是把学生吓跑了,或者教师一味的强调物理如何如何重要,学生就硬着头皮学,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甚至变成了物理学习的“奴隶”。如果我们老师有意识地降低门槛,一旦学生顺利的跨上的这个台阶,形成了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再提高并不晚。

可是,一般新老师并没有很快领会这种意图,因而在实际教学中不注意充分利用图文并茂的课本,不注意加强实验教学,不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只靠生硬的讲解,只重视告诉结论,讲解题目,这怎么能怪学生对物理产生畏难情绪呢?学生如果对物理失去兴趣,对基本概念搞不清楚、对知识掌握不牢也就不足为怪了!我们不妨再举一个例子,有的老师在教完“力的分解”后,马山就去讲解大量的静力学问题,甚至去讲动态平衡问题,试想这时学生对合力的几个效果尚难以完全理解,对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应用还不够熟练,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困难就可想而知了,这种由于教师的引导方法不当,导致学生一开始就觉得物理如此之难,怎么能怪学生认为物理难学呢?我们教师不应该把教学目标选择不当的责任推向学校的考试,推向市场上的参考书,这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应该多从自身的教学思想以及从对教材的把握上找原因。

如果我们作为引路者有意识的降低高中物理学习的门槛,先将学生引进门,哪怕先是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好学”的假象,我们都是成功的。

首先,知识、能力、情意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譬如,教师在讲解“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时,如果对“相对”讲解的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判断错误的现象;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教师往往注重自己一个人总是在滔滔不绝的讲,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还有一个就是要善于创设物理情景,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发挥想象地空间。

如果仅仅局限与对物理概念的生硬讲解,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物理离生活很远,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能力的下降。课堂上要也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物理教学,正确认识学生地内部条件,采用良好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地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前概念是学生在接触科学知识前,对现实生活现象所形成的经验型概念。而由于中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辩证思维还不发达,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不成熟,考虑问题容易产生表面性,且往往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看不到事物本质。所以易形成一些错误的前概念。这些错误概念对物理概念的正确形成极为不利,它排斥了科学概念的建立,是物理教学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伽利略和牛顿以前,人们对生活经验缺乏科学分析,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所不可缺少的。由此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错误命题: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运动,没有力作用,物体就会停下来。这个错误一直延续了20xx多年,由此可见前概念对人们认识影响是巨大的。

在物理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大脑中形成的前概念,对正确的应加以利用,对错误的要认真引导消除,否则正确概念难以形成。

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经验型,需要感性经验支持。因此教学中应了解学生的实际,通过实物演示消除错误概念。

太阳曝晒下的木块和金属块的温度如何?学生最容易根据自己的感觉,认为金属块温度高,形成错误认识。所以只有通过实验测定后,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感觉的错误,才能消除错误前概念,否则任何讲授都是苍白无力的。

由于学生思维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他们往往以物质外部的非本质的属性作为依据,形成错误认识。如学生认为马拉车前进是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从而对牛顿第三定律产生怀疑。所以教学中针对这种问题设计一个实验:2个滑块,2个轻质弹簧秤,使一个弹簧秤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滑块上,用另一弹簧秤拉动连在一起的木块,去演示使一物块前进时,另一物块同时前进,通过弹簧秤显示两物块之间相互作用力,这样就可以排除学生形成的错误认识,进一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在“自由落体”一节教学中,学生对任何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从同一高度竖直落下时,不同的物体将同时落地很难想象。因此教学中应强调“自由落体运动”是指在只受重力作用下的竖直下落运动,但在实验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空气等阻力影响,结果当然不会完美。当然,更重要的是做好演示实验也就是要重复“伽利略斜塔实验”,使学生建立密度和重力都不相同的物体在空气中,从同一高度落下,快慢几乎一样的事实,然后对自由落体运动加以分析、研究。

所以,抓住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特点,充分利用实物演示及创造条件进行实物演示,积极消除学生的错误前概念,对提高物理学习效果是重要的。

物理模型是物理学中对实际问题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的新的物理形象。

通过运用物理模型可以突出重点,抓住本质特征和属性,可以消除学生思维方面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对自己从生活中形成的朴素物理概念分析区别,抛弃错误概念,形成科学概念。如:伽利略在研究运动的原因并指出,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时,设想的“理想实验”就是建立了一个没有摩擦的光滑轨道的物理模型。在建立物理模型后,问题便简洁多了。

这是我在新教材教学工作中对以上三点的一点教学反思。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继续坚持与写好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这半年的教学实践我感悟到在新课程下,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继往开来,做好教学反思,写好课后心得,促使自己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的物理教师。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心得体会5

做为今年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对于新课改不甚了解,所以我从一开始就一直在努力学习有关理论。尽可能找时间去听课,学习同事们的优点,吸取他们的长处,同时本人也上了一堂公开课,得到了多位老师的悉心指导,给了很多指导性的建议。而在教学中,尽最大的努力在备课、授课中贯穿新课改的理念。比如在引入新课的环节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出现的现象入手,分析其发生的原因而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到学有可用,或通过一个科学家对某项研究的艰难历程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到科学研究的乐趣与艰辛,或让学生先做试验,埋下伏笔,然后从分析试验中的疑问入手,疑问解决了,新知识也掌握了。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年级13——19班的生物教学。教的这几个班比较特殊,13——16班是重点班,17——19班为普通班,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学生本身的学习基础和认知水平的不同,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下面是本人的教学经验及教训。

1、认真研究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反思。

3、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重点班的学生学习接受能力和自控力较好,在课后辅导时除解决班上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疑难时,还有意识的加强优秀生的'培优工作。而针对普通班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等问题,主要从学生的思想教育入手,同时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以理解和尊重的态度与他们交流谈心,首先让他们改变学习态度,进而逐步提高学习兴趣。

5、目前存在问题:主要还是受到课时的限制,教学内容多,学生没有足够的课时来复习相关知识,基础比较薄弱,这个情况在平时的测试中已经体现出来。再者由于本地学生在初中学习时,学校不够重视,学生缺乏学习生物学的动力和热情,平时把生物课当作副课,导致初中生物知识严重欠缺,这也间接影响高中生物学的学习。因此,在开学初期教学速度较慢,以便让学生能尽快把握高中生物学的学习方法,同时将作业分为两个层次(一层次为全班必做题,另一层次为选做题)。此外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尝试做做有坡度的材料题目,深化课本知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保持长久的学习生物学热情。

总之,今后我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新的学期中扬长避短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心得体会6

高中生物新课程,目前设置三个必修本、三个选修本(我校选择了选修三),集中了老教材的所有内容,最大的特点是重新按新的视角来编排,以模块的形式来展现,更显系统性、条理性、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掌握生物学涉及的高中内容。通过三年的新教材的教学,本人把对学教材的教学总结如下。

一、高中生物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在课堂常规教学中遇到下列问题

1、内容多时间少,新课程实施后,高中生物教学中出现教学内容多与课时教学的时间少的矛盾。

2、高中教材中的某些知识内容知识点与练习中的知识点不一致,书后练习中的知识点多于教材中的知识点,学生因缺少相关知识而难以接受,由于模块中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某一主题而设置,不是以线性的知识展开,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所以补充相关知识对学生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3、与以往多次课程改革相比较,本次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教材内容的现代化程度很高,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相关的探究实验技能欠缺,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4、从学科内容的量、学校安排的课时来看,有容量大,课时明显不足的窘况。我校高一时每周开课两节,高二第一学期每周亦开课两节,但第二学期理科班开课四节。

5、实验室没有更新,难以保证实验课的正常开设。

(二)在应用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中存在下列问题

1、如何处理把握探究式学习与授受式学习的关系

以学生的被动接受,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强调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这是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材对教师的影响,新课程带来了新的教学观念,在生物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新的亮点,教师们普遍感到在实际的教学中把握探究式学习与授受式学习的关系不好操作,担心被说成是“那样教不行,不能学到知识”或者说“某教师上课纪律差得很,管不住学生”等等。

2、如何进行探究式学习

在探究式学习中,学习者围绕着一定的情境、文本或材料,首先要生成一个认知需要(同时伴随着情感需要),如生成一个令自己困惑的疑问或问题,接下来的一切建构行动(自主寻找答案、意义、理解或信息),都是由这个新生成的认知需要启动的,都是围绕着这个学习者自主建构的.需要或目标服务的。

探究式学习包括探究意图(需要)、探究方案的策划与设计、探究文字的实施与开展(探究行动)、反思(总结和结论)等基本过程。

通常可以理解为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步骤。新教材有关探究性问题的安排量是很大的,但是在课堂上按照以上科学探究的步骤而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则是很难进行的。

二、高中生物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思考

1、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提高教师的整体师资水平尤为重要

本次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教材内容的现代化程度很高,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相关的探究实验技能欠缺,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现在我校高中生物学科的师资一般都比较紧张,学校师资水平差别很大,新课程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课堂内的师生互动式,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式学习,选修课的探究性实验专题内容又多,上好这种课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内涵所在,而有些教师匆匆上阵忙于简单应付,知识储备和实验技能不足,严重影响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所以提高整体我校高中教师的师资水平是实施新课程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2、新课程的实施要求——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上开展“广义探究”学习方式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探究式学习与授受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并存的学习方式是课堂上的新亮点。

进行探究式学习,课堂上我们不能走“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探究问题——得出结论”的路子。我们的做法是进行“广义探究”,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来说,凡是学生努力得到的,都可以称之为探究,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就是“广义探究”。

对教师来说,在生物学课堂上的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理解探究过程,运用科学探究方法和技能,即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在新的问题情景中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就是目前适合我们高中生物课程的实际要求的“广义探究”。

3、新课程的实施要求——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教学

新课程要求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教学,高中生物有效教学中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在生物学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能力等方面的进步或发展,更要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即在单位时间内把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把握好活跃的课堂气氛和必要的课堂教学秩序的关系(即活而不乱);把握好探究式学习与授受式学习的关系(即以授受式学习为基本、常用的学习方式,在此基础上开展“广义探究”),在有效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参与者,教学活动是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自主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在有效教学中,教师是以研究者的心态致力于教学的,以研究者的目光审视和分析生物学教学中的多种问题,不仅反思教学中的自身行为,还对学生中出现的多种问题进行反思,及时总结和提升已有的认识,进而解决处理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解决高中教材书后练习中的知识点多于教材中的知识点,学生因缺少相关知识而难以接受新知识的问题,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的效果,这是最好的有效教学。

4、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实验室必须更新,必须增添新的仪器设备和药品,必须保证实验课的正常开设,保证学生探究性实验的相关技能的训练与提高,建议参照省级普通高中生物实验室的标准为各个学校配备标准化的实验室。加强学校的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开展有成效的生物校本教研活动。

5、教研组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实体,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依托。加强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是推动学校每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有效抓手。加于规模较大的学校来说,备课组也是开展生物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载体。笔者认为,抓好学校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建设,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要重视研究和制定教研组的详细发展规划,根据生物的学科特点和教师实际,善加压力,为生物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目标和动力支持;

(2)生物教研组长要重视帮助每位生物教师确立明晰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重视发挥组内名师和骨干教师等的帮教作用,发挥每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形成校本教研工作的合力;

(3)重视设计和组织好每次生物教研活动,做到有主题、有分工、有讨论、有总结,建立有良好合作氛围的生物团队;

(4)应以案例研究及反思为主要的生物教研活动方式,建立规范有效的活动方式,争取使不同的教师都能从每次活动有收获、有提高,目的要将案例的研究深化,善于通过活动使教师心得从理性认识转化为教学成果,促进教学经验的理性升华,从而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内化新理念,切实、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并且要勇于自我反思,探究自己的课堂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归结成具有指导意义的探究教学和合作学习教学的成功案例,在不断尝试反思性教学中,在不断地分析误区、克服误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创建真正有活力的高效生物课堂,为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而教。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心得体会7

十多天的研修马上就要结束,这十多天来,每天一下班就打开电脑开始研修。看到很多同行的文章,颇有感触。下面也发表一下我的见解。

高中生物课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很难,而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又极度欠缺,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如何让这样的高中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提高教学质量,是高中生物教师必须钻研的问题。经过一年多的摸索,我找到一些方法,现总结如下。

1、“抬起头来,动起手来”是我们的口号

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首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抬起头来,动起手来”。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教师的要求,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学生“抬起头来,动起手来”。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生物老师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优势,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同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幽默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因为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厌倦,最终失去听众。为此,我们采用了如下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巧用比喻化疑难,妙用诗词添兴趣,口诀谐音助记忆,理论知识实际化,重点知识实验化,难点知识“数字”化。

2、“课外不占课,作业少而精”是我们的组风

目前高中学生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必须让学生走出题海。我们认为,要解放学生,教师就要钻进题海,在题海中“淘金” 。一般来说,在学习新课前,我总是先把课本课后习题,手中的资料等做一遍。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发现课本上没有挖掘出来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在指导学生做题时就拥有了发言权,就会知道学生哪儿容易卡壳,可能会有哪些解法,使指导更具针对性,也更有实效。此外,我们还做了许多相关章节的习题以及高三的大型考试题,了解高考的考查方向。这样一来,在编写学案,精选习题时,能够对习题进行重组优化,选取那些一题多解或多题归一的典型题,摒弃难题和高考不作要求的题,让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

3、“握住学生的手,抓住学生的心”是我们的目标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口头和形体语言,情绪态度,表情等传递着教师的情感信息,而学生则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关心程度和对教师的尊敬态度来反馈情感信息。融洽的师生情感可以鼓舞师生双方的情绪,焕发教师“教”的激情和学生“学”的热情,营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

因此,我都明确要提高教学质量,除了认真教学之外,更重要的是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我经常利用晚导休息时间或课后,耐心地进行答疑,辅导,直到学生满意。我坚信老师的真情付出会换来学生的进步,学生的进步又不断地鼓励老师去帮助学生,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情感交流回路。

4、“团结协作,共同进步”是我们生物组老师的信念

我们认为:团结协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团结就是力量,是生物组全体老师共同信念;与人为善,互相谦让,是全体生物组老师的做人之本。正因为如此,我们组内老师能团结协作,共同进步。通过集体备课,发挥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并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有效地缩小了教师间的差距,提高了整体教学水平。

在做到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习,发挥团队力量的前提下,我们又提倡“特色”教学,努力使每位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5、“挤时听课,博采众长”是我的策略

经常听课,能够使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只要有可能,就不放过听课的机会。通过听课,我学习他们处理教材的方法。讲题的策略,采百花之长,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形成一套独特的教学风格,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以上只是我对这一年多工作的反思与总结,。由于我的见识短浅,理论贫乏,经验有限,仓促之间难免有不当之处,我还需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思考,争取快速成长。

下载高中生物教学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生物教学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

    生物片段教学心得体会浦城仙阳中学生物组吴彬2009年12月2日,我有幸参加在武夷山市举办的 “生物学教师片段教学评比活动”,是在努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是在研究......

    高中生物教学研讨会活动心得体会

    2013年全省普通高中生物学科 教学培训研讨会 2012013.12 会议总结 学习心得 2012年12月15日,学校委派我参加高中生物生物中考研讨会,非常感谢学校给予我这次与各位专家及......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培训心得体会1 一、小学阶段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小学阶段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点很重要。1-2年级要背诵优秀诗文50篇,3-4......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 摘 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内化新理念,切实、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并且要勇于自我反思,探究自己的课堂教学,反思自己的教......

    高中生物听课心得体会

    上周末有幸听一节课:“有氧呼吸的过程”,感悟良多,写下来与同仁共享。 一.课堂实录: (一)有氧呼吸的过程 1.复习旧知: 2.导入新课: 有氧呼吸的过程 能量多少的区别? (3......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3)班和(4)班、高一(4)班和(5)班的生物教学工作。周课时14节,教案6个。课程任务重,兼顾的是高中两个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要求都不同......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本学年我担任高二(9)班、(10)班、2个必修班的生物和高二(6)(7)(8)班的通用技术教学工作。由于学生基础不是很好,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需要有所创新,需要不断地......

    高中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高中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生物工作计划 一、模块特点 《稳态与环境》是高中生物课程的三个必修模块之一,它包括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