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学习心得体会
语文学习心得体会
写作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也是我们教师教学的一个难点。在课堂上如何让孩子愿写、爱写,激发学生想拿起笔一睹为快的激情,确实是作文指导课上要解决的重点,也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感觉比较头疼和困惑的事情。这一次听了名师们上的讲座,让我茅塞顿开: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写作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情趣最为重要,这里的情趣指的是挖掘孩子的内心真情及激发写作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作教学也应“趣”字当前。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学习兴趣在巩固和鼓舞儿童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起着重要作用。
二、给予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两位老师的讲座中,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理念。他们提出习作的要求,写作教学指导中最关键的便是内容上的指路。而在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既要给学生指明方向,又不能将思维框死。
三、写作是一种高尚的智力游戏
荣教授曾提出过这么一个观点:作文,是一种游戏。我们都知道,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的最爱,如果能把作文融入到游戏中,让孩子们边玩边写,在游戏中学写作,让游戏的趣意在写作中再现,学生就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了。写自己心里所想,学生能自然的流露,情感真实,既给了这篇写作一个很好的开头,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写”就是自己情感的真实流露。
一天的学习,对我的触动很大。通过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很多,在以后的写作教学中,我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地摸索、实践,让每个学生都能把写作当作一件乐事。
王绪苗
店头中小
第二篇:语文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兰晓宝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面对如何教好学生,如何胜任这份使命?我深感责任之重大。,我觉得,要上好课就应该了解教材、理解作者的意图、锤炼学生。现将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根据教材及我班学生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尽可能的体现编者意图。在备课时,认真研究课文,根据大纲、编者意图以及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去追踪作者的思路,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而要备好课,不能光依赖于“教参”,要让学生学好一篇课文,教师先要反复研读课文,摸清课文的思路、抓住重点词语、弄清重点词语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归纳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就是设计好教学环节。我认为,在制定教学环节时,教师要像导演一样,精心设计出层次性清、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引导学生自我实践的课堂活动程序。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住教学必须突出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点,围绕一个“读”字,做到以问促读、读必所思,以议细读、读能明理。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师生的齐读等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初读、细读、精读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要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每次让学生读书时,都必须带着问题去读。杜绝“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法。课堂设问要有思维的容量、思考的价值、恰当的深度,着眼点要放在文章的关键处、作者的精心构思处、事物的联系处、学生的不意处、情感的发展处以及内容的矛盾处。相信,如果能做到这些,将会是一节不错的课。
四、教给课外阅读的方法,课外阅读也要掌握方法。掌握了方法,就会解决“会学”的问题。我摸索出了几种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1、编写提纲法。主要给文章勾出提要,列出提纲。
2、卡片摘录法。即在阅读时,把文章的要点或重点句、段摘录在卡片上。
3、符号代替法。即根据自己的读书习惯,设计多种符号,在文中圈、点、勾、画。
4、批语注释法。即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上批注的文字。
5、索引法。即用编索引的方法来读书,记下文章篇名、作者、报刊的名称期数、页码,需要时翻索引。
6、剪贴法。即把好的文章、片断剪下来,贴在剪贴本上。这几种方法均以学生“动手、动脉、动口”的实际阅读训练为主。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第三篇:语文学习心得体会
语文学习总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1.语文的基本学习方法与原则 以作文为核心
作文是语文的核心。你在学习字词、造句、阅读等知识时要始终贯穿作文。
或许,高考中的字词、句法、阅读技巧等涉及到的知识,比你写作文时需要的知识要难的多,但最基本的东西是一致的。通过在学习课本、做练习、模拟考试、考试中以作文、表达为核心,不断总结,语文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语文处于高级阶段的贾甲字词、句法、阅读、写作都不错,但总感到自己的语文很难再提高了,后来,他在学习课本、平时做练习时看到好的词句、好的表达、好的文章结构,就尝试着用到作文中去。
后来,他把语文、英语中比较难的、结构复杂的、逻辑严谨的各地历年考题中的阅读文章分析透彻后,尝试着把这些已经理解透彻的结构和逻辑运用于自己的作文中。
再后来,他把数学概念、物理定理等精炼严密的语言尝试着用于作文,又把政治中的严密的思维用于作文,把历史中的好多事件用于作文。
半年后,他的语文又进入了一个新境界。
积累
语文重在积累。积累名人名言、警句格言等,可以作为写作提供素材。从课本上、报刊上、网络上、历年考题上积累优美的文句、好的表达方式,想一想,记下来,以后可以用到你的作文中。
阅读是碰到好的修辞、句法,可以通过“仿写”、“换词写”、“改写”等方法,运用到自己以前写过的文章中。
同音不同形、同义、形相近等等容易混淆字词,也可以通过平时的积累获得。你可以从课本上、报刊上、网络上、历年考题上看到这些东西,就记在笔记本上,过一段时间看看、记记,遍数多了,就记住了。
作文的素材也要积累,如国家大事、社会热点问题等等,你从报刊、电视、网络上获得了一个好的论点,你要记在笔记本上,你获得了一套严密的逻辑,要记在笔记本上。
积累的范围和难度:应该通过老师的专题训练、历年考题等不断修正。你记忆的东西不能太肤浅,考试时不会考,也不能太难,考试时也不会考,你应该紧紧围绕老师的训练和历年考题去积累。
积累的内容:也要不断修正,把错误的、陈旧的、有冲突的知识进行不断的修正。
笔记本:有一个笔记本是个很好的习惯,你可以用笔记下来,也可以用浆糊和剪刀,也可以使用复印机和打印机,甚至可以使用电脑和数码相机。总之,要把积累的东西记在笔记本等上,随手参阅和复习。积累的本质是不断记忆、修正和凝聚。你隔几天、隔几个星期、隔几个月,就要翻翻笔记。
查漏补缺
平时学习、考前复习、考试后总结时,要注意检查是否形成有知识的漏洞。一旦发现明显的漏洞,就要赶紧弥补。通过考试、测验、练习后发现的明显的错误,一定要知道为什么错了,弄清楚错误的根源,通过参阅参考书、问老师、查资料、精读课本、反复训练等方法彻底根绝漏洞。
对于过细、过难的东西,如很少见的字词、过于复杂的病句、很怪异的现代文阅读题目等等,不要放在心上,以免形成知识误痕。
记忆
优秀课文、句子、字词、文学常识等等,可以采用类似英语的记忆方法,你可以把英语背单词、背课文中的各种方法,用于语文。
练习
运用知识可以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发现漏洞。做完后要及时总结、理解、记忆。对于高考要求内的所有的考点,都要尽可能的练习到,尽可能的理解透彻、记忆准确,不要有任何侥幸的想法,以为某些东西不会考。
根据自己语文所处的阶段,选择练习的数量和难度。对于语文处于初级阶段者,以基本题目、简单题目为主,练习要尽量覆盖所有考点;对于语文处于中级阶段者,要精做题,通过做题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对于语文处于高级阶段者,重在灵活运用,提高做题速度。练习、记忆、笔记本:练习之后,要记在脑子和笔记本上,以后经常复习。
反复练习:对于字、词、句等部分内容,通过反复练习记准记牢。
精挑细练:对于修改病句、现代文阅读、古文等类的练习题目,如果你感觉比较难,你可以精心挑选一些非常典型的好的题目、如历年考题中的某些题目,平静心情,放慢做题速度,围绕这些题目参阅各种参考书,尽量把这道题目理解透彻,然后总结、记忆。
精挑极练:一般说来,“精挑极练”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数学、物理等学科中难度非常大的练习题,语文、英语等课程不必使用这种方法。
深入思考:做语文的现代文阅读、古文阅读、写字等练习题目,往往要深入思考。
光凭练习达不到最高境界:语文是语言,语言必然有一些长期自然形成的东西,这些东西光凭练习题无法达到最高境界(这一点与数学不同)。因此,你还必须通过大量阅读、背诵优秀短文、写作文等方法体味语言的精妙细微之处。
突破难点
对于已经暴露出来的知识上的漏洞和薄弱地方,要尽快弥补。对于弥补起来比较困难的地方,即难点,你要强行突破。
对于学习处于初级阶段者,如果某个难点不影响后面的学习,可以暂时不去理会它。对于学习处于中级、高级阶段者,有些难点必须突破,无论花多么长的时间,无论花多么大的代价。一般的,你应该集中精力,把最基础、最薄弱的部分首先突破。按照不同部分,如“字词”、“句子”、“现代文”、“古文”、“写作”等不同部分的顺序,先集中力量突破最基础、最薄弱部分。一旦突破了某个部分,你要及时总结经验,带着这个经验再一部分一部分的突破。如果在突破时,发现自己不会的东西太多,就要找到以前学过的课本或者参考书,把所有不会的东西弄清楚;如果感到突破时,不懂的东西并不多,但仍感到难度大,你就要强化心态,如提高“狠劲”,并提高学习强度、延长学习时间。
除了从历年考题、以前笔记、参考书中找到对应部分,专项复习外,你还可以针对某一部分,使用专门书籍,进行突破。
围绕老师突破:从老师讲课、作业、试卷中找到需要突破部分,强行突破。例如,你发现自己考试时现代文阅读部分,失分最多,你可以把以前老师讲过的现代文都找出来,集中几天到几周时间,进行突破。
利用参考书突破:有些高考参考书,把不同部分,如字、词、病句、阅读、作文等等,总结的很全面,你可以集中力量,进行突破。例如,有的参考书会把各地的历年高考作文题目和高考优秀作文收集起来,并讲解。利用这本参考书,你可以较快的找到突破高考作文的好方法。
利用其他书突破:如果你觉得老师和参考书上的东西仍然不够,你可以采用其他书籍。不过,你要注意,不要学习过多的偏离高考范围的知识,更不要把时间用在难度远远超过高考的东西上。
例如,对于拼音、同音不同形,同义形相近等字词部分,一般的,你只要把老师布置的、或者某些好的高考参考书上的字词记住,就可以应对高考了。如果你觉得还不够,可以记忆《咬文嚼字》、《难字浅析》等类书。针对病句、修辞等部分,可以阅读一些某些专门分析病句,好的修辞书,例如《中学生常见病句实例》。针对古文部分,你可以读一些《宋词鉴赏》、《唐诗三百首》、《二十四史》上“传”部分等。
莫钻牛角
对于字、词、句法、病句、阅读技巧等等,碰到比较偏的、比较少见、不常考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能掌握就掌握,掌握不了的,就要放弃,不要钻牛角,不要让脑子里存放大堆意义不大的东西。
语文处于中级阶段的钱中书看书时,碰到东西就记忆,脑子里记忆了一大堆各种词句、典故、历史知识。考试时,他总感觉语文试卷有问题,做阅读题目时往往和命题人的思路不一致。写的作文逻辑深邃,词句苦涩、典故暗晦,往往搞的阅卷老师云山雾水。
除非你的语文能达到很高境界,你就不要记忆过多的东西。
解决问题要抓要点,学习的关键是灵活运用。
合理安排时间、定好计划
平时学习时,一方面,你在语文的每一部分,不管是字词、句法、古文、现代文、作文等等都要有足够的学习时间,进步和突破;另一方面,你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某一部分的学习时间过多,其他部分时间不够了。一般的,你应该根据高考试卷中各个部分的分值的比例决定学习时间。例如,字词在高考试卷中只占10%,作文占40%,你平时学习语文时,字词应该用约10%的时间,作文约40%的时间,比较合理。而如果你字词用30%的时间,作文却用不到10%的时间,就不合适了。
当某一部分掌握的差不多了,就要赶紧学习另外一部分,使得语文能够得到全面提高,不要某个部分学习的非常好,某部分学习的非常差。须知大坝总在最薄弱处被摧垮。借助历年考题和高考大纲把握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高考考试大纲》(考试要求)往往用的一、两句话概括每个考点。仔细分析和统计历年考题,你就知道高考的范围、深度和广度,就知道要把某个知识点学习到什么程度。
例如,某考试大纲规定:“要了解重要的作家、作品。”那么,什么算是“重要作家、作品”呢?统计一下历年考题,你发现,多数为课本中重要作品中的经典句子,少数为报刊、杂志上经常被引用的名句。这样,你就可以制定学习策略了:如果时间足够,你可以记忆一些常见的名言名句;如果时间不够,只把课本上的经典句子记住就可以了。
对于标点符号、字词的辨析、汉语拼音、病句的修改、修辞、各种句式的相互变换等部分,你根据对历年高考题的统计,推测出需要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就可以根据自己目前所处的学习阶段和每部分在高考总分数中所占的比例,确定不同部分的学习时间。
对于某部分,如果你用确定的时间学习,高考时就能拿到足够的分数,你就平时就要花掉足够的时间;如果你用很多时间把某些部分学习的很深、很广,但高考时又不一定能多得几分,你就不要花费过多时间了。
考试大纲中修改的部分:你可以比较新的高考考试大纲和以前的考试大纲,如果你发现了某些变动的地方,你要注意一下,如果是新增加的东西,你要好好的学习一下,如果是已经删除的部分,你就不必再学习了。
语文“语感”
若想语文取得高分,“语感”是很重要的。“语感”是长期形成的一种对语言的感觉、直觉。例如病句,有些人可能读一两遍就能辨析得出来,有的人钻研了好多遍还是弄不清楚。要培养“语感”,你就要背诵一些经典短文、背诵课文中最优秀文章的片断,经常体味名言名句。写作,如改写、仿写、简写、扩写等等,也能提高语感。还有,大量阅读到一定的量,也可
以产生语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仅适用于少数人)
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你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语文:
养成背诵典型且优秀文章的习惯;养成阅读优秀文章的习惯,养成用高考总结出的解题技巧分析文章的习惯;养成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养成书写规范、迅速、书面整洁的习惯;养成用条理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养成随时写几句话,经常写文章,经常修改自己文章的习惯; 养成经常查字典的习惯;养成语言严密、思维全面、论据充分的习惯。潜移默化
(仅适用于少数人)
采用“潜移默化”这种学习方法,你能在心情轻松、愉悦下不知不觉的提高语文。你的思维更加开阔、阅读速度加快,如果你能把名家的东西运用到自己写的文章中去,写作也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语文处于高级阶段的邓雯雯床头上总是放着《史记》、几本世界文学名著和一些国内外优秀文学作品刊物,睡觉前就翻阅一下这些书,她就感到很惬意,心情很愉悦,每天看几十分钟,往往1、2个月之后,不知不觉中,一本世界文学名著就读完了。语文2 6.3.2.语文作文 定义:作文
作文,是用文字语言将思想表达出来的过程。
要想写好作文,就要从思想、文字表达两个方面提高自己。
定义: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是高考者在一定的时间内,写出符合命题人要求的、得到阅卷人认同的作文。你要仔细琢磨命题人的意图。另外,你写的文章要能得到多数阅卷人的认同,因此,除非特别有把握,你不要写“怪”、“偏”的文章。还有,你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写出文章,因此,你平时还要训练自己的写作速度。
高考语文作文的学习方法的核心是,围绕全国各地历年考题自己写作文。
研究历年高考题
介入全国各地历年高考题,越早越好。从高一,你就可以开始研究。随着你语文水平的提高,你思考全国各地历年高考题的角度会不同,你的学习心得就会越来越多。
审题:仔细研究全国各地历年考题的作文题目,研究优秀范文的写作方法,总结出你认为正确的心得,找到切入点,然后,就能从立意、拟题、提纲、文章结构等各个方面对照着进行专项练习。把自己写的文章与优秀范文比较,你会发现自己在立意、思想、文章结构等各个方面的差距。一旦发现了差距,就要尽快弥补。
一般的,仔细研究完全国各地历年考题几十篇后,并对照着自己写作文找出差距,你的审题能力会大大提高。
词语和句子:作文处于初级阶段者,可以用历年高考题的优秀范文中的好的词、句子记下来,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一段时间之后,你就知道如何运用某些词、句了。作文处于中级、高级阶段者,可以把平时积累的字词、句法、表达方式、文章结构等等改写、仿写各地历年高考题的作文题目。
阅读好文章:在阅读课本、古文、做阅读题目、看科普书等等时,发现可以用到作文上的素
材,如新思想、文章结构、表达方式、字词句等,用到自己写的文章中去。这些素材的难度和范围,要围绕全国各地历年考题。
观察社会、收集素材:作文处于高级阶段者,围绕全国各地历年考题,琢磨命题人思考问题的方法,尽量用命题人的角度思考社会问题,观察社会,从身边的事情、从国家大事、经济新动向、科技新成果等等各方面收集素材,然后,围绕这些素材,自己出一些高考作文题目,然后利用这些素材写出一篇篇文章来。
反复研究:一个高考作文题、一篇非常好的高考范文,往往不是
一、两天就能理解透彻的,过一段时间,你就应该再拿出来看看,或许又会有新的收获。有了学习心得和作文素材,要记在笔记本书,以备以后使用。
研究优秀作文
快速浏览历年高考的优秀范文,几十篇到上百篇,总结出它们在立意、思想、文章结构、文笔、用词、引用名言警句等等方面的优点,然对照或者模仿这些范文的某篇,自己写文章,写完之后,与范文比较一下,自己在立意、思想、文章结构、文笔、用词、引用名言警句等等方面有什么差距?对有差距的地方,赶紧弥补。然后,再总结、再写文章,再弥补差距。一段时间之后,当你写了相当数量的文章后,你的写作水平就会越来越接近范文了。审题、立意、规划
琢磨历年高考作文题:用
一、两句话,把历年高考题中作文题目隐含思想、意图、暗示等等写出来,然后再与标准答案和优秀范文比较,看看自己在审题上的误差。
做高考模拟题的作文题:研究了一些高考作文题目,初步掌握了如何审题之后,你就可以做一些高考模拟题上的作文题目,有时,为了节约时间,你不必写完一篇英语做作文,你只要把作文题目考虑清楚、领悟透彻命题人的意图、把你想写的文章脉络想清楚,然后把文章的主要的结构、提纲写出来就可以了。然后再与模拟题的标准答案比较或者让老师帮你看看,看看你的审题和命题人有什么偏差,从而找出自己想错的地方、想不到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深入思考很必要。
研究、琢磨优秀短文:这时,你就可以仔细研究一些优秀短文的立意、规划,从而提高你的审题能力,这些优秀短文可以是课本上的一些小文章,报刊、杂志、书籍、网络上的一些非常好的短文等等。
文章思想
把握时代脉搏:你的文章要有思想,思想要积极健康,思想还要有一定的深度(但你的思想不要太深邃,以免阅卷人无法理解,无法认同你的想法)。当你感悟到人生的真谛时,当你体味到生命的意义时,你就可以写些小文章;当你从报刊、电视、网络中感受到社会进步和健康的东西,就可以写几篇赞扬的和鼓励的文章,当年感受到社会上丑恶的事情,就可以写几篇鞭挞的文章。你的思想要跟紧时代,只有经常写,不断提高表达能力,你在高考中才能快速的写出好文章。
哲学、历史思想:你要善于从政治、历史等学科中的思想用到你的文章中去。一方面,你在写作时碰到某些问题,可以想想政治、历史学中的某些原理、思想,或者翻阅一下政治、历史课本,找到你想要的东西;另一方面,你在学习政治、历史等课程时,碰到某些有感触的原理、思想,可以尝试着写一些小文章,或者融入到你以前写的某些文章中去。
辩证思想:很好的掌握了辩证思想的人,思维严密,逻辑清楚。当你很好的掌握了政治课程上的辩证思想之后,要善于将这些辩证思想的核心运用到你的文章中去。
灵活:当某些问题不能说的很清楚时,你要有能力把问题从其他角度绕过去。
感情
如果高考作文涉及到表达感情,那么,你的文章就要有一定的感情,这些感情要真实,不要做作。至少,你不能让别人看出你的文章太做作。篇二:语文学习心得体会
《语文学习心得体会》
我认为,要把学习语文当作是一种乐趣,千万不要当作是一种负担和任务,只有你热爱上语文这门学科,才能去真正的学好它。我学习语文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好语文的最基本要素就是要上课认真听讲,把老师讲的重点难点记在书本或笔记本
上。在考试前时,把笔记拿出来复习,就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老师讲的重点都集中在笔记上,这样复习起来也就不会十分吃力;
2.我们不仅要学好课内知识,同时,课外的知识积累也很重要。像六年级下学期的民校联
考试题中,不但要考课内知识的掌握,而且要考课外知识的积累。我们在完成课内作业后,应该利用好时间,多去看课外书,积累更多的课外知识,这样不但对我们的学习有好处,还可以让我们知道许多课本里没有的东西;
3.作文在试卷中占的分值很高,因此,作文对于我们来说也十分重要。作文应多注意生活
中的小细节,这样才能积累更好的素材。首先,作文不要写得文不对题。其次,在选材与类型等方面一定要给改卷的老师一种新鲜感。我们写作文常缺乏新意,像写乐于助人的事例就是写扶老奶奶过马路;写母爱就是写母亲在风雨中走几百米路背半夜生病的“我”去医院。这样的事例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在写了,这样的作文会拿高分吗?最后就是要注意好词好句的应用,以及文章的条理性。
不管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有什么样的目标,都需要我们付出努力去做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毕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还必须用恒心、专心、细心去对待
培真小学
六年(2)班 翁梓琪 我们的学习。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篇三:语文主题学习心得体会 “语文主题”学习随笔
于耀攀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新理念,要求探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把握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实践性、规律性特点,创立一种自主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尝试、发现、探究、评价和提高,形成知识的自主建构,并不断探索新的学习领域和研究内容,不断尝试使用新的方法、新的工具,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发展,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因此,我们进行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
1.主题学习课本的使用,扩大阅读量增大吸收范围。
“语文主题”学习的阅读内容不仅面广量多,而且贴近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理解水平。主题学习丛书和课本教材单元吻合,以便更大范围的理解和吸收。增加阅读量,让学生在大范围、丰富的信息量中提取于自己有用的东西。
2.“语文主题”学习在阅读中不必要求学生全部的掌握和精通。“语文主题”学习在阅读中不必要求学生全部的掌握和精通。只要求学生在自己的知识水平上有所收获就行。关键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强化积累,大量地记背经典的语言词句是教学的要旨。它不是传统教学的简单回归,更不能产生新的死读硬背的教学模式,把书读死。
所以我们提倡在阅读中思考,并产生自行扩展阅读的愿望和兴趣,这是“语文主题”学习所体现的着力点,这也是学生由学习阅读走向独立阅读的开始。
3.“语文主题”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法,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语文素养,实现个性话发展的过程。
二、“语文主题”学习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1.通过“语文主题”的学习,学生的阅读能力大大的提高了。..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主题”学习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但学会了默读课文还学会了快速阅读文章。同时也让一些平时不喜欢读书的同学对阅读产生了兴趣,他们不但读了大量的文章,还做了很多的读书笔记,写出了自己的收获与感受,真正做到了的“不动笔墨不读书”。“语文主题”学习还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2.“语文主题”学习还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语文主题”学习中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词汇,搜集了大量的佳句美片,为自己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因此,写作时他们的兴致很高,写的文章的水平也比较高。更可喜的是原来那些上作文课头痛的学生,也对作文有了兴趣,并且写作水平越来越高了。总之,“语文主题”学习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积累了知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第四篇:语文学习心得体会
语文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今天夏老师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我从夏老师透彻的分析教材中更加了解到新的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一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的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以: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新的一轮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我认为首先就是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体转为,弘扬人文精神,目标的整合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另一点体会是,新课程标准仍然非常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还有量化标准。我觉得把握新的课程评价标准,有一点最应值得重视,那就是:语文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时,我们的评价才没有出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语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除了这两点,现代社会要求民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些思考,就可以发现目前的评价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也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的书写能力,更没有很好地去评价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实践能力,既然现代社会需要这些能力,我们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评价工作。篇二: 通过学习《新课标》我再一次更清晰的认识到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次,小学语文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我们的语文课应上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体现“语文味” 所谓的语文味即是语文的文学藴味,包括语文、文学、形象、构思、意境、哲学、情趣等藴味,也即是语文美。所以,语文课就要应有浓厚的语文味。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咏体味,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体现儿童味 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还”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起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经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要在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在教学中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语文课就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上出儿童味来。
三、体现个人味 语文课的语文味,一般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审美风貌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说:上课如作文。可见“课如其人”的说法也合乎逻辑,正如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教师,因为即使他们的年龄、学历相同,但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感情、特长等总是千差万别的。那如何使语文课富有个人味呢?第一、教学时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时也要研究学生,熟悉学生。第二、突现优势,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即突出“人无我有”,在语文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里,“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应能让听者如沐春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篇三: 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而要备好课,不能光依赖于“教参”,要让学生学好一篇课文,教师先要反复研读课文,摸清课文的思路、抓住重点词语、弄清重点词语文教学心得体会范文语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归纳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这方面,我作了如下归纳。
一、设计好教学环节。我认为,在制定教学环节时,教师要像导演一样,精心设计出层次性清、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引导学生自我实践的课堂活动程序。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住教学必须突出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点,围绕一个“读”字,做到以问促读语文教学心得体会、读必所思,以议细读、读能明理。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师生的齐读等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初读、细读、精读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要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每次让学生读书时,都必须带着问题去读。杜绝“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法。课堂设问要有思维的容量、思考的价值、恰当的深度,着眼点要放在文章的关键处、作者的精心构思处、事物的联系处、学生的不意处、情感的发展处以及内容的矛盾处。相信,如果能做到这些,将会是一节不错的课。而实际操作过程中,总有太多的不如意。有时明明是a想法,上课时却变成b法了。越是想上好,越容易出差错,不成熟,令我汗颜。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有人说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也是很重要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要素。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这样学生就会从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课堂也将不再空乏,学生也将不再是可怜的倾听者。
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课堂学习为核心,主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通过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第五篇:大语文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大语文教育心得体会
5月10日,我和学校的全体语文教师一起,在二中聆听了大语文教育专家张国生老师的《大语文教育的思想和模式》的精彩讲座。
在讲座中,张老师从大语文的历史,回顾了张孝纯老先生创立大语文教育理念的艰辛,并从大语文教育的课堂效果,在教育界的影响,思想和模式,课堂教学的原则,写作教学,活动课的安排,以及如何拓开生活中学语文的渠道和如何利用生活中学语文的资源等方面作了专题讲解。使我获益良多的,除了大语文教育的理念,还在于张老师联系了他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具体生动。
其实,很早就听说了大语文教育。开始接触大语文教育的思想和模式,还要追溯到2004年,当年的5月23日,在邢台五中,有幸聆听了张国生老师的示范课。真正了解并尝试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践行大语文的教育理念,是在拜读了张国生、丁之风编的《大语文教育论集》之后。
我觉得,大语文教育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找到了最好的契合点。毋庸讳言,素质教育虽然被“轰轰烈烈”的这么多年,但在应试教育,高分,升学率的压力之下,还没有真正成长起来。这一份悲哀,对于语文来说尤其显得浓重。语文的特点之一,就是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她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只要我们活着,就离不开她。可是,多年的语文教育,却把她与我们的距离拉得越来越大,以至于学生对语文毫无感情可言,在他们心目中语文无非也是一块“敲门砖”而已。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满分,而是学语文的兴趣,培养的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不是机械的识记、练习和做题,而是活生生的生活。应试能力只不过是语文能力中很小的构成部分,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势必带来应试能力的提高。但再高的应试能力,却未必能对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有多大的帮助。而大语文教育则在两者之间找到了最好的平衡。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再感到枯燥和乏味,而是生动有趣,是有血有肉的语文。联系生活来理解,毫无疑问是有趣的,这样的记忆是深入到骨髓的,是真正的理解。
去年,我教的是七年级语文。在一次阅读练习中,阅读材料是尤今的《书》,其中有这样一段:
阅读带来的大快乐,是任何其他的活动都难以相比的。当它让你哭时,那种感动,能够进入心坎很深的地方;当它让你笑时,那种快乐,像是融化在心上的一块糖。它时而像铁锹,在你心叶上挖出一个个痛楚的窟窿;时而像辣椒,辣得你汗如雨下却又拍案叫绝。有时,它像雷像电,狠狠地劈下来,将迷糊混沌的你震醒;有时,它又像云像雾,让你腾云驾雾、浑然忘却世间的一切烦恼。
针对这一段文字,有这样一道试题:倒数第三段说的是“阅读带来的大快乐”,段中却谈到了“哭”“痛楚”“辣”这样一些似乎不“快乐”的字眼,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普遍反映对这个问题不理解,看参考答案也不太明白。刚进入初一的农村孩子,对这样的问题有困惑也可以理解。我让学生联系看电视剧的体验,“看电视时,当剧情欢快时、紧张时、阴森恐怖时、当你喜欢的正面人物遭受冤屈而百口莫辩时、当美丽遭受毁灭时、当你痛恨的反面角色受到惩罚时、当正义战胜邪恶时,你的感受是什么?”“看电视时,你开怀大笑过吗?痛苦纠结过吗?潸然泪下过吗?紧张的两手冒过汗吗?痛快的连呼‘过瘾’过吗?”当我得到学生肯定的回答后,我又问:“但你会因此而否定看电视是快乐的吗?” 这时学生已经有所领悟了。
该问题的参考答案是这样的:这里所说的“大快乐”,是指读书所带来的精神的享受;对于一个从书中汲取精神养分的人来说,因书而生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都是“大快乐”。
我让学生找出参考答案中和“大快乐”对应的词语,他们很快就找到了“精神享受”。至此,已不再需要我再解释什么了。我相信这样联系生活经验去理解问题,比单纯的就题而论题,效果要好的多。
我觉得,大语文教育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因而这也限制了大语文的发展。所幸的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的普及,为大语文的快速发展、扩大影响提供了最佳的时机,我相信大语文的春天就要或已经到来!
任县栾村中学
张卫东
2013-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