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两只鸟蛋》教学反思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两只鸟蛋》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11、读要自主。教师要注意创设机会,给学生充分的自读课文的时间,让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了;结合词句,现解字义,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师要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让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之后,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要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爱,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之外,给学生应疑问题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2、读要入情。
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持导学生读出感情,这种感情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在教师提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学生自悟、自得的、教学中,应尽是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而要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充分体会课文的情感因素。
3、读要入境。
在精读课文时,要注意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每小节所描述的情景,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读,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让学生的情感在情境中生发,在情境中升华。
4、读要入味。要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涵咏课文体会诗歌的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读出诗歌之味,从而让学生喜欢诗歌,愿意朗读诗歌,背诵诗歌,并喜欢在课外搜集诗歌。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2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两只鸟蛋》教学反思 《两只鸟蛋》是一首儿童叙事诗,内容较为简单,学生一读就懂。教学时,识字是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时还有一些词语的理解是难点。在今天的课堂上,我打破了日常一板一眼的教学,抓住几个重点来突破,使得孩子们学习热情高涨,整堂课上笑声阵阵,每个人都在快乐中收获着。一年级语文下册9.两只鸟蛋教学反思
笑点之一:我是坏蛋!
学习“蛋”字,我让孩子们组组词看,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于是乎,一连串与“蛋”有关的词语就扑面而来:鸡蛋、鸭蛋、恐龙蛋、鸟蛋、鹅蛋、龟蛋、蛇蛋……“炸蛋!”一个声音突然响起,教室里一下子静默了下来,也就1、2两秒的时间吧,马上有人说:“不对!不对!炸弹不是这个?蛋?。”也有人说:“对的,炸蛋!”为了事态不至于发展成争论,我马上示意孩子们看着我,并在黑板上端端正正地写下了“炸弹”二字,一本正经地说:“不好意思,?炸弹?应该这样写。”
接着,孩子们继续为“蛋”组词。有个孩子说“王八蛋”,引起下面一阵哄笑。我连忙说:“这个词我们一般不太用,也希望大家不要用到它。”又有一个孩子说:“滚蛋!”再一次引起哄笑,我一看势头不对,赶紧翻过生字卡片说:“我们再来读读卡片上的词语吧。”于是,学生们认认真真地读了起来:鸟蛋、蛋白、坏蛋。孩子们读完,我笑眯眯地说:“嗯,坏蛋。我们这里谁是?坏蛋?啊?”想不到孩子们几乎同时用手指指向我,还一脸的坏笑呢。
“原来我才是那个?大坏蛋?啊!”——我只能这么自我解嘲地说了。
笑点之二:捧、抬、投
“捧、抬、投”这三个生字都是带有提手旁的,表示手的动作的词。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三者之间的相同点:一都是动词;二都是带有提手旁,说明与手有关。但如何区别这三个动词呢?我采用了让学生模拟练习的方法来理解。
【捧】:首先做做捧的动作,再问孩子们都捧过些什么呢?大家七嘴八舌地说:鸟蛋、鸡蛋、饭碗、书……我继续问:你为什么要捧着呢?孩子们说着各种理由:怕它掉地上破(碎)了;胖弄脏,等等。于是,我便和孩子们一起得出:原来,“捧着”的东西往往是易碎的,小小的,你非常喜欢的,很珍惜的东西。
【抬】:你在什么情况下要用“抬”?第一个爽爽迫不及待举手了,嗯嗯呀呀了好久才表达清楚,说是小的东西要用“抬”。马上被颢颢反驳,说:“小的东西还需要?抬?吗?你一个人就可以拿了。?抬?的东西肯定是大大的,你一个人拿不动的,就需要两个人一起来抬嘛。”一番话引得大家再次哈哈大笑。看他那一脸的激动样,我忙说:“那你都抬过些什么呀?”他接着说:“我帮爸爸抬过电视机。”“嗯,电视机是很大,又很重的,爸爸一个人搬不动,需要有人来帮忙。”然后,其他孩子还说道:来客人了,帮爸爸抬餐桌;全家人一起抬钢琴……
看大家说得起劲,我话锋一转,说:“那么?抬头?是怎么?抬?的呢?”孩子们马上一个个抬起头,我问:“抬头,你看到了什么?”“天花板!”“电灯!”孩子们喊成一片。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3教学目标
1、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唱”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小组合作探究。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妈妈和“我”对生命的关爱。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播放音乐《百鸟朝凤》,你们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2、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鸟类是一个繁盛的大家族。无论是陆地、海洋还是天空,到处都有鸟类的身影。那鸟妈妈是怎样把它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呢?
3、出示投影——书上的插图(不显示小男孩)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课题:两只鸟蛋(学生齐读课题,认识“蛋”字。)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字或容易读错的字作个记号。
2、同桌互相读一读,互相纠正字音。
3、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爱的一小节,读一读,其他小朋友认真听,比一比谁的耳朵灵,能够发现这个小朋友哪个字音读得最准,你要向一年级语文下册9.两只鸟蛋教学反思
他学;哪个字音读得不太好,你要提醒他。
(随着学生的发现,顺势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4、请小朋友分四人合作小组再读课文,互相听一听,比一比谁读得准。
5出示词语,让学生自己读词语。(词语:鸟蛋,取下,凉凉的,一定,捧着,连忙,轻轻地,仿佛,抬头,投向)
三、细读课文,促进感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全班交流:
A、第一小节:当学生说出——我知道鸟蛋小小的、凉凉的,教师顺势出示挂图,叫学生看看这小小的鸟蛋。
◆交流感受。当你看到这小小的、凉凉的鸟蛋时,你有什么感受?把自己的感受讲出来。
◆指导朗读。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议,引导学生把鸟蛋“小小的”、“凉凉的”,“我”拿着鸟蛋“真好玩”的感觉读出来。
B、第二小节:当学生说出——我知道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交流:“你怎么知道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出示小鸟破壳而出的图片时,引导孩子们说看了之后知道了什么。(一只鸟蛋就是一个生命)
◆此时的鸟妈妈发现鸟蛋不见了,会怎么样?(读词语:焦急不安)◆启发想像。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假如你就是鸟妈妈,你会怎
么做?
◆指导朗读,读出鸟妈妈焦急不安的语气。
C、第三小节:学生谈理解后,让学生边读边演。
D、第四小节:学生读理解后,教师问:读了这一段,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理解“我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
◆启发想像。假如你就是课文中的我,当你的耳边传来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你抬头仰望蓝天,能看见什么?
◆课文中的孩子和你们一样,都看见了鸟儿美好的明天。那这一段该怎么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四、借助想像,升华感情 ◆学生齐读全文,一边读一边想像课文所描述的情景。
◆交流:你喜欢课文中的“我”吗?为什么?
五、学写生字“远、连”
1、出示生字,认识,观察,说说怎样把字写漂亮。
2、重点指导写好“连”、“远”的“走之”。
3、书写练习。
第二课时
一、背诵诗歌
二、学生练习背诵,指名背诵,小组背诵,全班齐背。
三、复习巩固生字词
1、出示不带拼音的词,学生认读。
2、显示红色的生字,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记忆生字的字形。(启发学生用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等方法记忆字形。)
3、做“走迷宫”的游戏,复习巩固生字。
四、写字练习
1、出示“我会写”中的其它四个字,学生认识,观察,描一个,写一个,再评议。
2、再练习写字。
五、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积累词语:A、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指名读。
B、男女同学轮读左边的词组与右边的词组,说说发现了什么。
六、扩展练习
◆“找朋友”游戏。把写有“花儿”、“小事”、“天空”、“红红的”、“绿绿的”、“蓝蓝的”的卡片分发给学生,让拥有不同词语的学生去找朋友,读一读;再让两个朋友交换左右顺序,读一读。
◆教师提供图片,引导学生照样子说几组词语。
◆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平时积累的词语。
2、小调查:保护鸟类
寻找有关益鸟的图片、资料,想想应该怎样保护它们,然后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9、两只鸟蛋
取下 ——妈妈说(保护小鸟)————送还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上我带领学生去剖析整篇课文,我让学生用铅笔画出我神情
动作的词语,这在学生朗读课文之前就布置的任务,这就是新课标中的任务型学习,学生在划词语的过程中便能领悟到我拿鸟蛋时的心情,另外我让学生边朗读边表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表演潜意识中能变换自己朗读时的语气,在熟读文章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小组内合作去解决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4教学片断:
当《两只鸟蛋》教学进入尾声时,教师让学生质疑: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吗?
生:老师,我有个地方不明白。
师:哪儿不明白?
生:书上写“我小心地捧着鸟蛋,连忙走到树边,轻轻地把鸟蛋送还”。可书上插图里的树很高很高,我看大人都够不着,小孩怎么够得着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个个都认真地看图并与书中内容比较,发现真够不着,于是大家议论纷纷)
师:你观察得真细致,老师都还没发现呢,你真了不起!老师要向你学习!
师:你们有什么办法,把它改正过来?
生1:老师,我有一个办法,在树边画上一把楼梯,再爬上去,就可以把鸟蛋放进去了。
师:这的确是一种好办法。
生2:我的办法更好,只要把树画矮一些,不就够得着了吗?
师:你的办法不错!
生3:我有一个不改图画的办法,只要把课文诗歌改一下,还更简单。
师:改哪里?怎么改?
生:只要在“轻轻地把鸟蛋送还”前面加上“爬上树”就可以了(即“爬上树轻轻地把鸟蛋送还”)
师:你真聪明!这样一改,图文就一致了,我们也就不会误会了。
生:……
师:同学们,你们个个都很爱动脑思考,想得办法都挺好,我得先替编辑叔叔谢谢你们!
…………
反思:
在这一片断教学中我们暂且不讨论是否是诗歌特点——“抽象的画面”“内容的跳跃”导致内容与插图的不符,但是作为一年级的孩子,他们只能从具体的画面情境与文中文字表述的内容去比较――的的确确树那么高,鸟巢确实做在那高不可攀的树杈之间,小孩昴头仰视更显其高,不借助其他办法(如架楼梯、爬树等)确实无法把鸟蛋放回鸟巢。可是文中诗歌“连忙走到树边,轻轻地把鸟蛋送还”分明写得是那般轻松自如、轻而易举,没借助任何办法,走到树边,轻轻地把鸟蛋送还,明显矛盾。因而才导致学生有以上的疑问。
课后,我想,作为教师是绝不能以拥有者自居,不能搞单向传递的独白式的教学,更不能扼杀学生不断提出“为什么”时的猜想冲动,不磨灭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世界的好奇心。教师只是一个话题的提供者,对话环境的创设者、对话教学的主持人,儿童表达独特见解的倾听者。由于这堂课打破了“教师独白,学生倾听”的“万马齐喑”的局面,挑战教师、挑战权威的个性得以扶持和张扬,建设性,创造性的意见得以认可欣赏,于是,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才出现了以上片断的质疑、探究、解惑、创新的学习历程。在对话场景中,由于充分展开了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教师的欣赏认可、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觉到独特存在的价值,感觉到精神相遇的愉悦,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语文教学中自主、质疑、探究、师生平等的理念始终创造着一个个无法预约的精彩。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5教学《两只鸟蛋》一课是下午的第一节课,也是我最不喜欢的教学时间──孩子们在这个时间要么萎靡不振,要么小话不断。怎么办?我毫不犹豫地采取了小组比赛的形式。“我们比一比哪一小组能夺得今天得最佳小组,好不好?”“好!”一番激励之后,孩子们的似乎已经准备好进入学习状态,我开始了正常的课堂教学。
齐读课题,初读课文,多种形式读准生字字音后,我让学生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好,最精彩的比赛开始了!赶快把你们小组最简便,最有趣的记字方法告诉大家,你们组就增加一颗星啊!”一时间,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小手如林。加一加,减一减,合一合,猜字谜,编故事种种方法纷纷涌现。看看时间已过去一半,我还有读通课文的任务没有落实呢,不禁有些急躁。“我用减一减的方法记‘向’。”第二小组代表闫云飞发言道:“我们学过的《操场上》这课中“铃声响”的‘响’去掉口字旁就是‘向’。”“对!”我在黑板上写下“响”这个字。“响,响声;向,方向。”闫云飞又组词区别了它们。我在他兴奋的目光下给他们这组加了一颗星。“好,其他字可以怎么记呢?”我急于完成教学任务紧追了一句,况且“向”字的字形也实在是简单。“老师,老师,我们还有……”“老师,我也有别的方法。”竟有学生站到走廊上把手举得高高的。我有些无奈地看着他们。“好,你说。”我点了第三小组的倪宗鑫。“‘回’字与‘向’也很象,它去掉下面的横再加一撇就是‘向’。”是啊,我可没想到!我把“回“字写在了黑板上。当然也没忘记给他们组加了颗星。“老师,还有‘问’字把点变成撇,再把横折钩的横和竖连起来也是‘向’!”第一小组的汪杰没等我请他就插嘴说。“还有,老师!”第二小组的潘兵也急了,站起来就说,“还有我们同学的‘同’把里面的横去掉在外面加撇也是‘向’!”我不禁有些惊愕,备课时我可没有想到这么多啊!甚至我还不知道学生认识“回”“问”“同”这几个字!──课本中还没学呢!
【教后反思】
应该说,上完以上环节,我在喜出望外的同时也真的惊出了一身的冷汗!如果我一味地牢牢控制住教学时间,没有让学生表达完,我将错过一场多么精彩的表演!我又将新课程的理念置于何处呢?
1、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自主性的体现:
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本质上“主客两分式”的教育教学,主体是教师,是成人,学生成了客体,完全处于一种受动状态,他们的学习活动制约于主体预设的框架之中,其最终结果是导致了儿童主体精神的缺失与沦落。在教师们每日进行着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实施的过程便是“教案剧”的演绎,一切尽在“执行与落实”之中,甚至教师为了完成目标而完成目标,从而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反思今天的教学,已不能再简单地理解成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的流程也不再是简单地教流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如何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应当尊重和相信学生,善于倾听学生,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给学生足够的展示空间。只有为学生搭建起足以任他们舞蹈的舞台,学生才能还我们以精彩!我们的教学也才能充满活力,充满个性。
2、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不仅担负着组织课堂教学的任务,更要努力使学生乐学、善学。
试想,如果本节课我在上课伊始不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没有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学生会有如此活跃的思维,如此精彩的发言吗?答案似乎应该是否定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适宜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催放学生的智慧,撞击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方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6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本着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语文课程改革的四个基本理念,为具体落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原则,为了使语文教学更富活力,让儿童在轻松愉悦中学习,我特地上了
教材分析
1、知识学习
认识蛋、取、凉、定、捧、连、轻、仿、佛、抬、头、向12个生字。会写听、唱、连、远、定、向6个字。
2、情感陶冶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思维品质培养
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培养爱鸟意识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学生背景
1、知识背景
具备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对照我会认画出生字、认识自然段的能力。初步掌握了用加偏旁、去偏旁、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2、其他背景
具有真、善、美的美德,知道保护鸟类是好事。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懂得养鸟、爱鸟。鸟是宠物,观赏物,靠人来喂养。但也免不了吃鸟蛋。对大自然的鸟捉虫——虫迫害庄稼——从而鸟保护庄稼的知识链不甚了解。
3、解决问题及方式选择
主要探讨鸟蛋与鸟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及为什么保护鸟的原因。知道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两个生命,让儿童幼小的心灵萌发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重点理解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这句话,知道孩子看到了小鸟的明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希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师生互动,借助问答、讨论、多媒体演示、亲身触摸体会、读中感悟等形式达到这一教学模式。
教学实录
师:(放歌伴奏《小鸟》,师生加动作。)请大家一起跟我做!
师: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生:唱的是小鸟。
师:你了解小鸟些什么?
生:小鸟长一身羽毛,小鸟爱吃虫子,小鸟会飞……
师:小鸟的家在哪?
生:小鸟的家在树上。
师:(往黑板上贴树)对,有树的地方就有鸟儿的身影。瞧(实物,两只鸟蛋),这是什么?
生:这是鸟蛋。(师板书鸟蛋)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九课两只鸟蛋。(补全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你们喜欢它吗?
生:喜欢。
师:打开书读一读课文。如果能把这课的生字也读好那就更棒了,小组长开始检查小组读读生字。
师:老师找人读课文应找几位?为什么?
生:应找四位,因为这篇课文有四个小节。
师:你替老师找吧!第一次读课文你想给读的小朋友提点什么要求?
生: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不添字不掉字。
师:读的小朋友对听的小朋友有什么要求?
生:坐好,拿好书,认真听。
师:自己读一读第一小节,谁想读?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这两只鸟蛋是这个小朋友从树上取下来的。
师:这么白的鸟蛋你想不想摸一摸啊?
生:想。
师:小组摸一摸吧!谁来说说摸着鸟蛋什么感觉?
生:鸟蛋凉凉的,滑滑的,很好玩。
师:对啊,放在太阳底下还透亮呢!自己读读。谁想读?(生读第一小节)你就觉着他读得怎样?
生:读出对鸟蛋的喜欢,真读得重。
师:想跟他比比吗?一齐读。小小的鸟蛋()。还可以怎样说?
生:小小的鸟蛋(滑滑的);小小的鸟蛋(圆圆的);小小的鸟蛋(白白的)。
师:加进你换的词自己读。我拿着鸟蛋真是喜欢的不得了,可是妈妈看见了说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鸟妈妈这会儿一定焦急不安!(多媒体)你看到了什么?(蛋——蛋破裂——孵出小鸟——小鸟飞)
生:我看到了小鸟是从鸟蛋里出来的。
师:一只鸟蛋就是(一只小鸟),谁会填:两只鸟蛋就是();三只鸟蛋就是();九只鸟蛋就是()。
生: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三只鸟蛋就是三只小鸟;九只鸟蛋就是九只小鸟。
师:鸟妈妈的鸟蛋被拿走了会怎样?你看到鸟妈妈怎样?(多媒体:鸟妈妈焦急地飞)
生:鸟妈妈很着急;鸟妈妈很担心。
师:看到这种情况你会说什么?
生:快把鸟蛋还给鸟妈妈吧,别让鸟妈妈着急了!鸟妈妈找不到小宝宝会急疯的。
师:我喜欢极了,妈妈怎么说的?你能不能当妈妈对我说一说?
生:我想对你这样说: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鸟妈妈这会儿一定焦急不安。(多请几个学生,目的是指导朗读)
师:同位两个互相当妈妈说一说。一起说。
这位小朋友听了妈妈的话是怎样做的'呢?自己读第三小节;同位两个商量商量怎样表演?谁想来表演?(生上台表演:把鸟蛋放回鸟窝)他表演的怎样?
生:他表演出了连忙的样子,动作也很轻,但没表演出小心的样子。
师:不小心行吗?你怎样想的?
生 :不行,如果不小心会把鸟蛋碰烂的。
师:小朋友,鸟妈妈会谢谢你的真心爱心的。自己读这节,谁想读?老师也想读。你觉着老师该怎样读?
生:读出小心的样子,连忙读得快,读出真心和爱心。
师:男女生比赛读。你知道你手里的鸟蛋该怎么办?
生:送给鸟妈妈。
师:你们也很有爱心。下课送好吗?
生:好。
师:瞧,鸟蛋又回来了,鸟妈妈会想什么?
生:我的小宝宝终于回来了,谢谢你没伤害我的小宝宝!
师:想一想过几天这两只鸟蛋会怎样?
生:这两只鸟蛋会孵出两只鸟蛋。
师:到时候会怎样?
生:到时候这两只小鸟会飞上天空,会去捉害虫。
师:拿出纸来把这位小朋友看到的画出来。大家画得都很好。
自读第四小节,老师想读一读,学老师的样子一齐读前两行,后一行轮读。(男生读完,女生接着读)
师:从头到尾来读一读;自由读全文;能背过的小朋友起立。一起背一遍全文。
师:这是这课我们要学的生字。(多媒体出示:蛋 取 凉 定 捧 连 轻 仿 佛 抬 投 向)谁想读?齐读。在这些字中有哪些字可以放到一起?
生:有仿佛
师:观察仿佛你发现什么?
生:他们都有单人旁。偏旁相同。
师:你还发现哪些同旁字?
生:抬 投 捧都是提手旁。
师:一起用动作表示三个字。
师:字读得很好!你能写好吗?先看老师写,这是什么偏旁?
生:走之旁。
师:和老师一齐写,注意横折折折撇的写法,连先写里面。
打开书我会写自己写一个,描两个。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下课。
板书:两只鸟蛋
(贴带有鸟窝的大树)连
教学反思
1、落实了三维整合的教学目标。从教学设计到课堂教学再到课后的扩展,我十分注重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整合,为实现教学目标我精心设计语文知识与朗读的结合,亲身体验与感悟相结合,努力追求将语文课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和谐的统一。
2、达到了学生、教师的两个根本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教师角色的转变是这一节课最突出的特点。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方法的运用、学习活动的拓展等等,充分的体现了学生去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式之后,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独特感受、交流的成果及情感体验;如:一只鸟蛋就是一只小鸟,让学生讨论后说: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九只鸟蛋就是(九只小鸟)。而我尽量的发挥平等首席的作用,注重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的进行点拨与指导。同时,伴随着激励性的评价,用轻松的话语、期待的眼神、亲切的态度与学生打成一片。因势利导结合的十分自然与和谐。、。努力做到课文的三个体现。这节课可以说很好地体现了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包括听、说、读、写的实践;有效地体现了寓教与乐,既创设了符合儿童心理特性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乐学、会学,充分地体现了师生的创新精神,使课堂教学不断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亮点。因此,可以说,这一节课又是一节师生共同成长的语文课。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7《两只鸟蛋》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在于识字(包括认字和写字),把课文读通读顺。我的基本设计思路是
1.情景导入:拿出两只真的鸟蛋,让学生摸,并说说看这是()的鸟蛋,从而解决()鸟蛋和鸟蛋()这个知识点,并引入课文题目。
2.检查预习,师生正音:播放两位同学的预习录音,请同学评价。
3.认字调查,难字分析:推送投票“哪个字最难记住”,请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4.偏旁归类(小游戏送鸟蛋回家)
5.写字指导“唱”和“听”,看视频,写描红,投影反馈。
6.分节指定朗读,把课文读顺。
7.提出两个问题:鸟蛋是从哪里来的(引出“取”);从哪里看出小男孩喜欢这个鸟蛋?(指导朗读第一节)
存在问题:
1.平板指令不到位。部分学生在玩平板,注意力脱离课堂,应使用屏幕广播锁屏或请学生合上平板。每一个环节的平板指令备课时要注意。
2.一体机、平板、课本的切换操作不流畅。尤其是在检查预习录音之后回到教材界面的环节出现了操作的困惑,浪费了时间。在平时要多练习。
3.对学生的反馈和评价比较单一。应注意对学生的多元评价。
4.有些环节的设问或要求不够清晰,学生积极性不高或者没能完全明白老师的意思。听录音、写字、偏旁归类等环节没有问题,但在“鸟蛋()”、分享记字方法等环节出现了误差。设问要精准,目的要明确。但这与强调课堂的生成会不会有所冲突呢?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8“我仿佛听见鸟儿的欢唱,抬起头来,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小男孩在想什么了?他在蓝天上看到了什么?孩子们学着小男孩的样子,抬起头来望向教室外面的蓝天,托起腮帮若有所思的眨着眼睛。
我问孩子们:
“大家看到了什么?”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有的孩子望着教室外面的蓝天说:
“我看到了美丽的鸟妈妈带着小鸟在天空飞翔,他们在唱歌呢!”有的孩子说:
“我看到了鸟妈妈在天上望着树上的小鸟蛋叫着,她在叫鸟宝宝起床呢。
”“小鸟从壳里出来,挥着翅膀跟着鸟妈妈飞翔呢……”孩子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的画面,是一幅人与小鸟和谐共处的美景。
这篇文章以诗歌的形式呈现,读来朗朗上口,孩子们喜欢读。在朗读的环节中,孩子们读的很认真,融入了自己的感情和体会,有的孩子加上了动作表演,仿佛他们到了美丽的树林里,小心的捧着鸟蛋放回了小树杈上……一个小小的情景剧搬到了现实中。
本课我以鸟蛋为主题,把生字宝宝放到了一枚枚小鸟蛋中,激发了孩子们的识字兴趣,孩子们把一个个生字宝宝看作是小鸟蛋,用心去观赏、分析着它们,总结出了很多的识字方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望着一个个可爱、活泼的孩子,我好像看到了一群美丽的小鸟,在美丽的蓝天上翱翔,书写一份快乐,演绎一份幸福。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9《两只鸟蛋》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树上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为了总结教学经验,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将本次授课进行反思如下:
本课成功的关健在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获得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创设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为此,我首先播放小鸟出壳的画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学习本课的欲望。
2.利用小组合作,识字教学,大大提高了识字效率。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不仅提高了认读生字的效率,交流了识记生字的方法,而且培养了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带拼音读词、去拼音读词、再读单字等多种形式来认读生字,大大提高了识字效率和识字兴趣。
3、加强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在本节课中,我加强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每一小节我都进行了细致的指导,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来朗读课文,并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内容,理解内容,受到爱鸟护鸟的教育。此外,我还让学生齐读,指名读,挑战读等形式,加强了朗读训练的频率,提高了朗读能力和兴趣。
3、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两只鸟蛋》这一课,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极大地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了鸟类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培养了学生爱鸟的意识和情感,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之情,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但是,这一课上下来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我没有强调识字的方法等,我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力争创建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10《两只鸟蛋》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树上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为了总结教学经验,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将本次授课进行反思如下:
1.创设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为此,我首先播放歌曲--《小燕子》把学生带进无限美好的学习情境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学习本课的欲望。
2.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在教学本课之前,我首先布置了三道预习题: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标出自然段。
(3)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并做生字卡片。
让学生按要求提前进行预习,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 识记生字。通过布置学生课前预习,使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速度和效率。
3、利用课件进行识字教学,大大提高了识字效率。
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不仅提高了认读生字的效率,交流了识记生字的方法,而且培养了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我又利用课件进行识字教学,通过带拼音读词、去拼音读词、再读单字等多种形式来认读生字,大大提高了识字效率和识字兴趣。
4、加强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在本节课中,我加强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每一小节我都进行了细致的指导,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来朗读课文,并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内容,理解内容,受到爱鸟护鸟的教育。此外,我还让学生齐读,指名读,分节读等形式,加强了朗读训练的频率,提高了朗读能力和兴趣。
5、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两只鸟蛋》这一课,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极大地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了鸟类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培养了学生爱鸟的意识和情感,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之情,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但是,这次授课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我没有强调识字的方法等,我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力争创建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11《两只鸟蛋》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树上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本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
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今天,老师拿来一个魔术盒,盒里能变出什么来呢?请一个同学上来摸一摸,把里面东西的大小和形状告诉大家,让大家来猜一猜。学生猜出是“蛋”。老师板书“蛋”字,指名读字音并组词。出示课题《两只鸟蛋》
这一环节,使孩子们在有趣的魔术中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让学生拼拼读读生字,初步读通课文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读了这篇课文后,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站起来回答的学生有两位基本能说清事情的主要内容:“课文写一个小朋友取下两只鸟蛋,妈妈告诉他,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鸟妈妈这会儿一定焦急不安,小朋友听了妈妈的话,就小心地把鸟蛋送还了。”
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否切中要点,我都给以肯定和鼓励,因为这毕竟是刚开始了解课文的阶段,学生只要能有初步的认识就够了。
三、逐段朗读,加深理解
在指导学生朗读每一个自然段时,我尽量摈弃烦琐的分析,而是让学生在尽情地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在听过东园小学老师上的一堂课以后,我认为在教学第一段的时候可向她们学习,拿两个鸟蛋让学生玩一玩,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体验文中小朋友对鸟蛋的喜爱之情。
教学第二段的时候,我让学生用“鸟妈妈这会儿一定()”这个句式说话。这既是对“焦急不安”一词的理解,也是对课文的反复朗读,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自然过渡到第三段,急着要把鸟蛋送还。
在教学第三段的时候,我特意抓了“捧”这个词语,这个词似乎与
第一段“小小的”一词互相矛盾,但有了前面情感的铺垫,学生马上抓住了妈妈的话“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有个孩子还说“我现在手上捧的其实就是两只小鸟,也是两个小生命!”孩子能作这样的回答可见他们已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
四、拓展延伸
本课教育学生保护鸟类,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在学完课文,理解课文后,我又给学生读了一则“鸟儿知多少”的课外资料。课后,我认为拓展的度不够,还可以设计一个让学生续编故事的练习,以达到情感的升华。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12课文写了“我”从树杈上取下了两个鸟蛋,非常喜欢,后来在妈妈的劝说下,又把鸟蛋放回了树上的故事。
让学生读课文后自己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于是,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我注意其回答的重点,抓住重点,化零为整。如:第一个学生说:这篇课文写了拿鸟蛋的事。(我随机板书:拿鸟蛋)第二个学生说:妈妈来劝他了,告诉他,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随机板书:劝说)第三个学生说:我又把鸟蛋放回去了。再看着板书,由我把课文的意思理了一遍。学生大致明白了课文的意思。
“这会儿鸟妈妈该多么焦急不安?”为了理解“焦急不安”的意思,我又问道:是啊,鸟蛋其实就是鸟妈妈的孩子呀,如果是你的妈妈发现你不见了,会怎么样呢?有人说:她肯定很着急,到处找我。有人说:她会打110报警。……我接下话去:人不见了,还可以找110帮忙,可我们的鸟妈妈只能等着自己的孩子回来,那它是多么着急啊!
课文最后一段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很难理解“仿佛”在句子中的重要性,到底这位小朋友有么有听到鸟儿的欢唱呢?小朋友抬起头来,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他想看什么呢?于是,组织学生多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再加上我的指导,希望能让他们明白:这里用上了仿佛,意思就是好像,好像听到了鸟儿的欢唱,其实呀,鸟蛋怎么能唱歌呢,是这位小朋友的想象,他希望这两只鸟蛋快快长大,长成小鸟,然后快乐地生活,愉快地飞翔。于是,他看向了蓝天,他多么希望能在天上看见飞翔的小鸟,说不定,再过几天,我们就能看见这两只鸟蛋里孵出的小鸟在天上愉快地飞翔呢!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13《两只鸟蛋》是一首有趣的叙事诗,它是第二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文突出表现了珍爱生命、保护坏境这一主题。课前我精心准备,多方查找资料,是教学尽量体现新的教育理念。
课的开始,我播放了一些鸟儿的图片,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喜欢上鸟儿,感受鸟儿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生机与活力,产生爱鸟的情感。
识字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教给学生一定的识字方法。感觉这一教学环节还应改进:一是增加趣味性,更能激发学生积极性;二是直接出现词语(而不是单个汉字)使学生在词中识字,这样认字的难度会相应降低。
第三部分是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课文内容。此环节我下的力气最大,并且试讲时得到校领导及张z老师的帮助、指导,使自己从中受益匪浅,具体如下:
1、创设情景,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体验。
例如运用实物,使学生感受鸟蛋的好玩,让学生看事物说一说、摸一摸,同时进行语言训练;再比如引导学生体会鸟妈妈丢失鸟蛋时的心情,联系学生自身:如果妈妈找不到你了,会怎样?从而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生活化的场景,使学生置身其中,学生的感受会更真切。
2、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观察、想象、语言等多种能力的训练。
比如第一小节教学中对实物(鸟蛋)的观察及相应的语言训练;写字教学中让学生先自己认真观察字形,再进行指导,增强了独立写字能力;在最后一小节的教学中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好像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使学生真正走进了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中,理解了爱鸟、护鸟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主题。
听了专家点评,自己又对这节课作了进一步的反思,感觉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其一课堂提问过多,生怕学生不明白,存在串讲串问现象;其二整个教学中,学生按老师精心设计的环节,一步步前进,慢慢靠近文本主题,并无多大波澜,这可能就是学生积极性不是很高的主要原因吧。如果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的积极性是否会更高呢?是否同样能达到既定目标呢?教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就这一问题进一步探索、尝试,不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14《两只鸟蛋》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树上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通过这首诗的学习,要让孩子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依然采用了“两疑三读”的课堂教学。课堂开始,我让学生欣赏了美丽的小鸟,并出示鸟蛋的图片,让学生说出这美丽的小鸟是从鸟蛋中孵化出来的。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又暗示了文中的“一只鸟蛋就是一只小鸟”,为课文的埋下铺垫。随后学生质疑了课题,自由读课文,然后我范读课文后,学生质疑课文。在学生质疑课文时,生提出了“为什么小男孩要把鸟蛋取下来后又送回去?”这其实是本文的一条主线,在学生自己释疑的时候,学生把问题分成了两个——为什么取下鸟蛋?为什么又还回鸟蛋?学生站起来用了文中的诗句——“小小的鸟蛋凉凉的,拿在手上真好玩。”来回答这个问题。立刻就有人问“为什么好玩啊?”学生被问住了,我问了句“那你掏过鸟蛋吗?”“没有!”孩子们居然齐声这样回答,而且还都一连向往的看着我,似乎我手上就有两只好玩的鸟蛋。没想到,这个我们小时候几乎男孩子都干过的“坏事”,现在这么大的孩子居然没有人干过?(虽然学生从不掏鸟蛋这确实是件很好的保护鸟类的事儿。)此时,忽然意识到,自己备课是有些不充分,如果这时,我能拿出两只鹌鹑蛋,让孩子们看一下感受下,那种小小的,凉凉的感觉,如果此时能再让孩子们看看鸟儿从蛋壳中破壳而出的视频,我想孩子们深深的记住“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伤害鸟蛋就是伤害美丽的小鸟。”也就会更深刻的体会到生命的可贵。
在本节课的朗读指导上,我重点指导了孩子读诗句——“鸟妈妈这会儿一定焦急不安”。为了能充分体会“焦急不安”,我带孩子们回到了生活中,自己的东西找不到时的心情,又让孩子们看了鸟妈妈在鸟窝旁盘旋,聆听鸟妈妈凄厉的叫声,孩子们体会到了鸟妈妈的焦急、担心、害怕。再读这句时,孩子们读出了焦急不安的重音、急迫。但在随后听玲姐的课时,我发现玲姐在指导学生朗读“焦急不安”时,对学生进行了口语交际的训练,创设情境,让孩子说:“如果你是鸟妈妈,此时此刻,你想对那个小男孩说什么?”孩子们说出了“你真是个坏蛋!”“我的孩子呢?”……随即,老师又问,看着鸟妈妈,听着鸟妈妈的话!你会怎么做?“还回鸟蛋,不伤害鸟蛋……”孩子们不但会读了,还得到情感的升华,提高了语言表达水平,效果特别好。
这节课结束了,但以后还有更多的课,如何让孩子的各项能力都得到锻炼,让感情在课堂上升华,我想,备课要更充分,更深入学生,还要更多的吸取同组老师的“精华”。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15本课成功的关健在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获得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欲望。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要*老师的引导或用激励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智力最近发展区,能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唤起他们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听音乐、看录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参与,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2.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自我探究的空间。
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因此,在读课文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读这一节,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分组读、接力读,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既提高了朗读能力,又激发了学习的热情。
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培养创新意识。
《两只鸟蛋》这一课,要懂得鸟类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极大地唤起学生的识字兴趣,促进他们依据已有生活的体验,提出了多种有价值的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二篇:两只鸟蛋教学反思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一
作者:cenyangding 日期:2008-4-15 9:20:00
《两只鸟蛋》是一首很有趣的叙事诗,对学生很有教育意义。我在讲解这首叙事诗的时候,尽量体现新的教育理念。
课的开始,我让孩子们一说,你眼中的鸟蛋是什么样的?有的孩子说,我看到的鸟蛋是很小的,有的说鸟蛋是凉凉的,有的说摸起来特别光滑„„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对鸟蛋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从而激起了孩子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识字教学方面,力求识字方法灵活多样,提高识字效果。教学中,我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读课文,再读词语,再识生字,对于词语的理解,我采用“做动作”“看图片”等多种方法来理解。有的生字,我把它进行了归类,如“捧、抬、投”这三个字,都与动作有关,并引导学生进行了体验,效果很好。
识字方法上,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记生字,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猜谜语等的方法,学生兴趣很浓,掌握的生字比较牢固,效果好。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插图,学生思考想象.最后一小节时,我问同学们,小男孩看见了什么?他是真的听见鸟儿的欢唱?他在想些什么?这几个问题一提出,孩子们立刻活跃起来,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这正是本课情感的升华,经过这样处理,孩子们很快就能答出来了,我认为很好。再体会“焦急不安”这个词语时,我根据实际情况来理解,如果放学了,你没有及时回家,妈妈会怎么样?学生说,妈妈会打电话给同学,妈妈会到学校来找„„这样孩子们对词语理解的很好,也为感情朗读作了准备。
在讲读的过程中,我注重了朗读训练,采用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学生自己练读的多种方法,朗读指导到位,真正体现了诗歌的美。在读好文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思想品德的教育,使学生知道了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好好保护小鸟。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二
《两只鸟蛋》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树上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本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让学生拼拼读读生字,初步读通课文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读了这篇课文后,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站起来回答的学生有两位基本能说清事情的主要内容:“课文写一个小朋友取下两只鸟蛋,妈妈告诉他,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鸟妈妈这会儿一定焦急不安,小朋友听了**的话,就小心地把鸟蛋送还了。”
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否切中要点,我都给以肯定和鼓励,因为这毕竟是刚开始了解课文的阶段,学生只要能有初步的认识就够了。
二.逐段朗读,加深理解
在指导学生朗读每一个自然段时,我尽量摈弃烦琐的分析,而是让学生在尽情地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在听过东园小学老师上的一堂课以后,我认为在教学第一段的时候可向她们学习,拿两个鸟蛋让学生玩一玩,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体验文中小朋友对鸟蛋的喜爱之情。
教学第二段的时候,我让学生用“鸟妈妈这会儿一定()”这个句式说话。这既是对“焦急不安”一词的理解,也是对课文的反复朗读,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自然过渡到第三段,急着要把鸟蛋送还。
在教学第三段的时候,我特意抓了“捧”这个词语,这个词似乎与第一段“小小的”一词互相矛盾,但有了前面情感的铺垫,学生马上抓住了**的话“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有个孩子还说“我现在手上捧的其实就是两只小鸟,也是两个小生命!”孩子能作这样的回答可见他们已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
三.拓展延伸
在学完课文,理解课文后,我又给学生读了一则“鸟儿知多少”的课外资料。课后,我认为拓展的度不够,还可以设计一个让学生续编故事的练习,以达到情感的升华。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三
在课文开始,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百鸟朝凤》的音乐,学生听到了许许多多的鸟叫声,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是一件很值得兴奋的事情,我就顺势讲了一些关于鸟类的知识给学生听,学生对这些知识格外有兴趣,当我问他们鸟是怎样来到世界上的?学生因为预习过,所以异口同声地回答:从鸟蛋里出来的。于是我捧出一个盒子,让学生摸一摸里面的东西,学生都觉得非常惊奇,有幸摸到鸟蛋的学生惊呼:鸟蛋。当我问他们:你觉得这个鸟蛋给你的感觉怎么样?有的学生说小小的,有的又说是凉凉的。气氛特别好,于是很自然地引到了《两只鸟蛋》这篇课文,我觉得这样的导入是十分有趣的,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吸引力,只是在时间上仿佛多了些,感觉有些花里胡哨,若在每节课上使用,却是不实际的。
在第二课时教学中我带领学生去剖析整篇课文,我让学生用铅笔画出我神情动作的词语,这在学生朗读课文之前就布置的任务,这就是新课标中的任务型学习,学生在划词语的过程中便能领悟到我拿鸟蛋时的心情,另外我让学生边朗读边表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表演潜意识中能变换自己朗读时的语气,在熟读文章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小组内合作去解决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课后反思四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语义理解的求知欲,发展学生形象思维
“焦急不安”一词的理解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若通过单纯的讲解,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课标》指出:1~2年级学生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焦急不安”这个词语的意思,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具体形象地想象妈妈平时焦急不安的神态动作和语言,进而引导学生体会鸟妈妈此时失去鸟蛋时心情,从爱的情感体验中理解了“焦急不安”及全句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再次探究朗读时的表情,学生便读得有声有情,声情并茂。这样教学,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也得到培养。
二、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让学生敢于展示自我《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潜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小学生虽有模仿性强的心理特点,但已萌发求新求异意识,因而在读书过程会产生与众不同的想法,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地探究不同想法,表达自己独特的思路,充分展示自我,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也促进了学生萌生创新意识。
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敢于自主学习,自主表达,并促使学生在自主探过程中学会合作,从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要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转变角色,在阅读过程中发挥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作用尤其是在识字和朗读两个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能力、让学生自主识字,合作交流,相互评价,尽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过程情感态度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精彩点评】
1、本课在识字教学阶段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和能力,让学生自谈后悟、自主识字、合作交流、相互评价,使学生真正进行了“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落实,独立学习能力进一步发展。
2、本课在充分朗读过程中,抓住“焦急不安”这一关键词为思维展开点,既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生活经验,用词说话,从中理解词义,又引导学生联系语句,想象“鸟妈妈”的情感变化,体会“焦急不安”所表达出的鸟妈妈爱“蛋”(即“爱子”)之情,增强学生爱鸟、爱生命的意识和情感,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熏陶,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第三篇:《两只鸟蛋》教学反思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15篇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1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这其中的道理显而易见。新课改以来,我们早已屏弃了原来重在分析说教的阅读教学,而逐渐把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朗读感悟上。然而,当我们面对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时,我们本已明确的教学目标却很难实现。
原因何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差,要想让他们始终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的反复朗读上当然很困难,但如果老师能利用好孩子好奇心强,容易被感染,善于模仿这些特点,实现以读代学的教学目标就容易得多了。因此,我总结出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两大方法:快乐阅读、以情导读。
在教学《两只鸟蛋》这节课的第二课时时,我将自己的想法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除去对识字的检查复习和“唱、听”两个字的写字教学。整整30分钟我和孩子们跟随作者的情感时而欢呼雀跃,时而焦急万分……我们都成为了课文中那个淘气的小男孩,都为鸟妈妈担心着急,都愿意让小鸟回归自然,享受百鸟争鸣的景象……这就是快乐阅读,以情导读的结果。
快乐阅读:只有最大限度的激发孩子们阅读的`兴趣,才能让他们乐读、爱读,进而想读、会读。
本节课的教学从组织教学到识字检复、词组的积累与课文的导入,每一个环节都注重了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评选小明星,创设情景进入文本,让孩子的快乐贯穿始终,不断变换的形式很好地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大声读是情感的宣泄,轻声读是感情的内省,带着动作表演读更适应孩子的表达方式。每一次的读有每一次的要求,每一次的读都有不同的收获。
以情导读:用教师的情感带动孩子的情感,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情感氛围,孩子们才能在感染、模仿中读出情,品出味。
本节课在这一点上体现得尤为突出,第一小节,抓住了“小小的、凉凉的、真好玩”三个词让孩子充分体会小男孩看到鸟蛋时的惊喜、兴奋和快乐。并通过观察图画、动作演示为孩子创设情景,激发情感。第二小节,小鸟出生的课件对学生体会“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再加上老师的感情渲染,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这才有了感情充沛的朗读,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这两点实现了,那么,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的阅读教学要求自然也能比较容易的落实。
就拿我在本节课开始设计的词语积累这一环节,看起来只是对课后“我会读”的词语积累环节的落实。其实是有着特殊意义的。
(1)激发兴趣,巧妙导入
美丽的大自然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在大自然中引出课文既自然又符合单元主题。
(2)悟出效,激活思
在大自然的背景下,让学生说出看到的景物,如天空、树木、鸟蛋、鲜花等。然后老师引出“小小的鸟蛋 鸟蛋小小的”的词组进行朗读练习并要求学生模仿说话。既让孩子体味到了重点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又体会了不同的表达方式。激活了孩子的思维。
(3)朗读指导,自然迁移。
在这一环节先指导孩子练习相关词组的朗读,孩子会读“小小的鸟蛋”“凉凉的鸟蛋”“弯弯的小路”……自然会将朗读情感带入课文,运用其中。这不就是习得法?
另外,在习得法,悟出效,激活思方面,其他环节的教学也都有所体现。如第三小节,带着动作表演读——一个“捧”字与“拿”字的对比,一个“连忙”的表现,就抓住了文章的主旨,体味了重点词句的意义。在第四小节的拓展中,歌词的填写及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有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所以,才会有学生充满感情的个性化表达。在体验了“读”的整个过程之后,孩子们自然也学到了“读’的方法。
任何一节课,不管设计得多么巧妙,做了怎样精心的安排,如果预设不能符合孩子的实际,不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适合他们的特点,那么所有的安排、设计都形同虚设。所以,快乐阅读、以情导读还要踏踏实实的从全面了解孩子入手。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2
《两只鸟蛋》是一首有趣的叙事诗,它是第二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文突出表现了珍爱生命、保护坏境这一主题。课前我精心准备,多方查找资料,是教学尽量体现新的教育理念。
课的开始,我播放了一些鸟儿的图片,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喜欢上鸟儿,感受鸟儿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生机与活力,产生爱鸟的情感。
识字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教给学生一定的识字方法。感觉这一教学环节还应改进:一是增加趣味性,更能激发学生积极性;二是直接出现词语(而不是单个汉字)使学生在词中识字,这样认字的难度会相应降低。
第三部分是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课文内容。此环节我下的力气最大,并且试讲时得到校领导及张z老师的帮助、指导,使自己从中受益匪浅,具体如下:
1、创设情景,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体验。
例如运用实物,使学生感受鸟蛋的好玩,让学生看事物说一说、摸一摸,同时进行语言训练;再比如引导学生体会鸟妈妈丢失鸟蛋时的心情,联系学生自身:如果妈妈找不到你了,会怎样?从而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生活化的场景,使学生置身其中,学生的感受会更真切。
2、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观察、想象、语言等多种能力的训练。
比如第一小节教学中对实物(鸟蛋)的观察及相应的语言训练;写字教学中让学生先自己认真观察字形,再进行指导,增强了独立写字能力;在最后一小节的教学中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好像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使学生真正走进了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中,理解了爱鸟、护鸟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主题。
听了专家点评,自己又对这节课作了进一步的反思,感觉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其一课堂提问过多,生怕学生不明白,存在串讲串问现象;其二整个教学中,学生按老师精心设计的环节,一步步前进,慢慢靠近文本主题,并无多大波澜,这可能就是学生积极性不是很高的主要原因吧。如果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的积极性是否会更高呢?是否同样能达到既定目标呢?教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就这一问题进一步探索、尝试,不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3
这是一首很有趣的儿童叙事诗,对于儿童来说比较好理解,且很有教育意义。
朗读方面:
在有感情地朗读时,学生读完后请学生进行评价时,学生抓住了“凉凉的”“小小的”,为了让学生有更真切的了解,于是引导孩子描述鸟蛋的样子,并让他们说一说,你眼中的鸟蛋是什么样的?有的孩子说鸟蛋比鸡蛋小得多而且很光滑,我看到的鸟蛋是很小的,有的说鸟蛋在树上……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对鸟蛋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对于书中的“拿在手上真好玩”读起来就水到渠成了。
工具性与人文性巧妙的结合——读中渗透词语的理解
如:“焦急不安”的处理你现在就是一只鸟妈妈,发现自己的宝贝儿没有了你会如何?有的学生露出着急的.表情,有的说的话都已经断断续续,有的捶胸顿足……我进行一个小结,对这就是“焦急不安”。你现在就快点读出鸟妈妈的焦急不安吧!
如:“仿佛”的处理我到底听见没听见鸟儿的欢唱?在最后一节找到答案,一会儿功夫,学生就找到了,那你能换个词说清楚吗?
引导孩子学会质疑
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读,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学生自然会提出:“为什么说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个别学生也能解决这个问题。再如:仔细读一读第三小节,这里有两个词感觉总是有些矛盾?哪两个词呢?“连忙与轻轻地”为什么男孩一边要快一点,一边还要轻轻地?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了。
把握文本进行拓展练说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图片,让学生思考想象。“抬起头来,把目光投向高原的蓝天。”此时此刻,小男孩目光注视着树杈上的小鸟,双手紧握在一起,小男孩在想些什么?孩子们立刻活跃起来,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这正是本课情感的升华,经过这样处理,孩子们很快就能答出来了,我认为很好。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4
《两只鸟蛋》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在于识字(包括认字和写字),把课文读通读顺。我的基本设计思路是
1.情景导入:拿出两只真的鸟蛋,让学生摸,并说说看这是的鸟蛋,从而解决()鸟蛋和鸟蛋()这个知识点,并引入课文题目。
2.检查预习,师生正音:播放两位同学的预习录音,请同学评价。
3.认字调查,难字分析:推送投票“哪个字最难记住”,请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4.偏旁归类(小游戏送鸟蛋回家)
5.写字指导“唱”和“听”,看视频,写描红,投影反馈。
6.分节指定朗读,把课文读顺。
7.提出两个问题:鸟蛋是从哪里来的(引出“取”);从哪里看出小男孩喜欢这个鸟蛋?(指导朗读第一节)
存在问题:
1.平板指令不到位。部分学生在玩平板,注意力脱离课堂,应使用屏幕广播锁屏或请学生合上平板。每一个环节的平板指令备课时要注意。
2.一体机、平板、课本的切换操作不流畅。尤其是在检查预习录音之后回到教材界面的环节出现了操作的`困惑,浪费了时间。在平时要多练习。
3.对学生的反馈和评价比较单一。应注意对学生的多元评价。
4.有些环节的设问或要求不够清晰,学生积极性不高或者没能完全明白老师的意思。听录音、写字、偏旁归类等环节没有问题,但在“鸟蛋()”、分享记字方法等环节出现了误差。设问要精准,目的要明确。但这与强调课堂的生成会不会有所冲突呢?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5
《两只鸟蛋》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诗歌语言优美流畅,讲的是一个小男孩从树杈上取下两只鸟蛋后通过妈妈的教育把鸟蛋送还的故事。为了上好这堂课,从教学设计到课堂教学再到课后的扩展,我十分注重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有机整合。为实现教学目标,我精心设计语文知识与朗读相结合,亲身体验与感悟相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充分利用实物教学。课一开始,我就播放《百鸟朝凤》的音乐,用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出示鸟蛋,让学生观察。同学们看到鸟蛋很兴奋,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到学习第一节时读到“小小的鸟蛋凉凉的”还以实物让学生们感受自己拿着鸟蛋是否感觉到了鸟蛋凉凉的。通过实物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整合课程资源,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在反复的读中感悟出来的。教师在学生读的形式上采用自由读、范读、比赛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通过读,使孩子把书读得准确,通顺,流利,到读出感情。如“小小的,凉凉的,真如玩,焦急不安,小心地”等词语也通过孩子们的自读自悟做到抑扬顿挫。
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这首儿童叙事诗中,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小诗里,我们
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当孩子“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时,孩子看到了小鸟的明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读一读,想一想,学生还看到了什么呢?这就是一种人文思想的教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用多种方法识字。用偏旁带字的方式识字,如《两只鸟蛋》中的捧、抬、投,这一组字都表示手的动作,可让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识字。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好动的天性,同时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了课堂。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如冷--凉。由此可以看出带“冫”旁的字都与寒冷、冰凉有关,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结合课文通过组词识字,如蛋(鸟蛋)、轻(轻声)、仿(仿佛)。
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教师范读有些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引领学生读准课文,读好课文。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6
在这堂课中,我能体现课改新理念,灵活驾驭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
1、主要有如下几个优点:
⑴ 激发兴趣,自主识字:
新课标指出“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真正的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所以,一导入新课,我就问孩子们:
“‘蛋’字这么难,你怎么认识的?”孩子们就争先恐后的把知道的都说了出来,有孩子说:
“是预习的。
”我马上说:
“这可是一个好习惯。
”有孩子说:
“是在动画片里认识的。
”我立即说:
“你真是一个有心的人。
”等等。
我这样引用的目的在于两点:
① 从一年级就开始培养孩子课前预习的习惯。
② 激发孩子在生活中识字。
(如在大街上、电视上、广告上、食品上等等)使他们从中获得成功的愉悦,增强自主识字的信心,降低新教材中识字量大的难度。
⑵ 创设情景,愉快识字:
结合新课标提出的“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要求。因此,在初读课文时,我就力求先扫除生字障碍,在识字过程中,不再把生字当作一个个陌生的、生硬的方块字组合,而是一个个孩子们急于认识的朋友。
① 让孩子自制卡片,使他们在动手操作中提高识字兴趣。
② 我把字卡做成了五颜六色的蛋形卡和小鸟卡通字卡来吸引孩子的注意。
③ 灵活运用识字方法,如:
比较法、加偏旁、(编顺口溜)等来加深孩子们对识字的印象。
④ 一年级巩固生字的最好方法就是复现,所以,在学习方式上,我注重于学生自读、互读、指读、开火车比赛读等,激发学生的识字愿望和克服识字困难的信心,使学生在比着读中体验到学习生字的乐趣。
⑤ 在学生的读字、组词、说句子中,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始终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在愉快的情景中既记住了二类字的大致轮廓,又达到新课标对一类字的要求。识字量虽大,但孩子们的参与意识极强,很快进入识字状态,轻轻松松的完成了任务。为下一步的.读文奠定了基础。
⑶ 充分朗读,理解感悟: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仅仅设计了两个问题:
① “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我会看到什么?
② 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的朗读,为了让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我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和形式多样的读书方法,如自读、指读、范读、赛读等,使学生在多遍的有声有色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2、本节课我也有不足的地方,如:
常规培养需强化。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需要时时刻刻做出有效的引导、调控。特别是对于一、两个比较好动或特别内向的学生,还需多费苦心。合作小组的构建、强化也有待于提高。
在今后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探索,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7
这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诗歌语言优美流畅,在反复诵读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的节奏美、音韵美和意境美,从而逐渐熟识诗歌,热爱诗歌。在备课时,我的大体思路是让孩子们在读中悟情,从而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情感体验,感悟加强学生的朗读。每一小节的朗读指导都有一系列的铺垫。上完这节课,听了教研室周卫华老师的评课之后,结合自己的感想做了以下总结。
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的规律和课程的结构特点,上课伊始我准备了两只鸡蛋(在准备时也曾考虑用鹌鹑蛋,毕竟鹌鹑也是鸟,而且能让学生更能体会鸟蛋“小小的”这一感受,后来觉得蛋太小,用了鸡蛋代替,现在想想是不合理的,既然是让学生感受体会课文,那就应该尽可能的遵循课文),让学生通过亲自摸一摸,创设一定的情境,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从而得到很好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这就要靠老师的引导或用激励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文本,设定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能唤起他们的想象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的环节,进而在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听录像,表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参与,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在教学教学中,我觉得 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我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由读、示范读、分组读、同桌表演读等方式,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既提高了朗读能力,又激发了学习的热情,所以在结束课的最后让学生再次朗读时,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周卫华老师在评课时充分肯定了我们班学生的朗读水平,她说:“书写和朗读是无法造假的,从学生今天的朗读可以看出老师平时对学生朗读的训练、、、、”我觉得这是对我们的最大的鼓励。
我觉得这节课还需要改进的是:一、每一环节的过渡还不够自然连贯,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锤炼。二、在课文的学习中,对知识点“鸟蛋凉凉的--凉凉的鸟蛋”的学习比重不够,除了教师所设计的练习,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扩展延伸。三、在学生有精彩发言时应给予鼓励,注意学生体会到的亮点发掘出来这将让老师课更有深度。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8
《两只鸟蛋》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树上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通过这首诗的学习,要让孩子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依然采用了“两疑三读”的课堂教学。课堂开始,我让学生欣赏了美丽的小鸟,并出示鸟蛋的图片,让学生说出这美丽的小鸟是从鸟蛋中孵化出来的。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又暗示了文中的“一只鸟蛋就是一只小鸟”,为课文的埋下铺垫。随后学生质疑了课题,自由读课文,然后我范读课文后,学生质疑课文。在学生质疑课文时,生提出了“为什么小男孩要把鸟蛋取下来后又送回去?”这其实是本文的一条主线,在学生自己释疑的时候,学生把问题分成了两个——为什么取下鸟蛋?为什么又还回鸟蛋?学生站起来用了文中的诗句——“小小的鸟蛋凉凉的,拿在手上真好玩。”来回答这个问题。立刻就有人问“为什么好玩啊?”学生被问住了,我问了句“那你掏过鸟蛋吗?”“没有!”孩子们居然齐声这样回答,而且还都一连向往的看着我,似乎我手上就有两只好玩的鸟蛋。没想到,这个我们小时候几乎男孩子都干过的“坏事”,现在这么大的孩子居然没有人干过?(虽然学生从不掏鸟蛋这确实是件很好的保护鸟类的事儿。)此时,忽然意识到,自己备课是有些不充分,如果这时,我能拿出两只鹌鹑蛋,让孩子们看一下感受下,那种小小的,凉凉的感觉,如果此时能再让孩子们看看鸟儿从蛋壳中破壳而出的视频,我想孩子们深深的记住“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伤害鸟蛋就是伤害美丽的小鸟。”也就会更深刻的体会到生命的可贵。
在本节课的朗读指导上,我重点指导了孩子读诗句——“鸟妈妈这会儿一定焦急不安”。为了能充分体会“焦急不安”,我带孩子们回到了生活中,自己的东西找不到时的心情,又让孩子们看了鸟妈妈在鸟窝旁盘旋,聆听鸟妈妈凄厉的叫声,孩子们体会到了鸟妈妈的焦急、担心、害怕。再读这句时,孩子们读出了焦急不安的'重音、急迫。但在随后听玲姐的课时,我发现玲姐在指导学生朗读“焦急不安”时,对学生进行了口语交际的训练,创设情境,让孩子说:“如果你是鸟妈妈,此时此刻,你想对那个小男孩说什么?”孩子们说出了“你真是个坏蛋!”“我的孩子呢?”……随即,老师又问,看着鸟妈妈,听着鸟妈妈的话!你会怎么做?“还回鸟蛋,不伤害鸟蛋……”孩子们不但会读了,还得到情感的升华,提高了语言表达水平,效果特别好。
这节课结束了,但以后还有更多的课,如何让孩子的各项能力都得到锻炼,让感情在课堂上升华,我想,备课要更充分,更深入学生,还要更多的吸取同组老师的“精华”。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9
前几天,我上了一节公开课,通过专家们的认真听课,评课,我感触颇多。认真回顾前期的教学工作,我学觉得在低段的教学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识字教学是低段教学工作的重点,教师要抓好识字教学。
孩子天性好动,自觉学习的能力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教师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抓好识字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例如:
(1)用偏旁带字的方式识字,如《两只鸟蛋》中的捧、抬、投,这一组字都表示手的动作,可让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识字。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好动的天性,同时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了课堂。
(2)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如冷-----凉。由此可以看出带“冫”旁的字都与寒冷、冰凉有关,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3)结合课文通过组词识字,如蛋(鸟蛋)、轻(轻声)、仿(仿佛)。
同时,低段的识字教学,要注意反复强化。对课标提出来的一类字,要让学生反复认读,以达到巩固的目的。对二类字要求学和生既能认又能写的字,要加强学生的笔顺指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二、以教材为蓝本,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训练。整合课程资源,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在反复的`读中感悟出来的。教师在学生读的形式上可采用自由读、范读、比赛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通过读,可以让孩子把书读得准确,通顺,流利,到读出感情。如“小小的,凉凉的,真如玩,焦急不安,小心地”等词语也通过孩子们的自读自悟做到抑扬顿挫。
同时,教师要抓住文中的知识点,给学生反复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如:文中的“鸟蛋凉凉的——凉凉的鸟蛋”可以多加以扩展。“天空蓝蓝的——蓝蓝的天空,树木高高的——高高的树木,草坪绿绿的——绿绿的草坪……”;“我小心地捧着鸟蛋,连忙走到树边,轻轻地把鸟蛋送还。”可用“连忙”一词造句等。
三、在语文课中注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
如这首儿童叙事诗中,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当孩子“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时,孩子看到了小鸟的明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读一读,想一想,学生还看到了什么呢?这就是一种人文思想的教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注意照顾好全体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展示,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让学生在自自己已获得成功的时候学会欣赏别人,懂得从别人身上吸取优点,把语文课堂变成是个教书的课堂,也是一个育人的课堂。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10
《两只鸟蛋》是一首叙事诗,我在讲解这首诗的时候,在许多方面有不少感想,以下是我的教学反思:
从鸟蛋的特点,让他们说出感受,从而引出小小的、凉凉的,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对鸟蛋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从而激起了孩子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在识字教学方面,力求识字方法灵活多样,提高识字效果。教学中,我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读课文,再读词语,再识生字,对于词语的`理解,我采用“做动作”“看图片”等多种方法来理解。有的生字,我把它进行了归类,如“捧、抬、投”这三个字,都与动作有关,并引导学生进行了体验,效果很好。
在识字方法上,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记生字,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猜谜语等的方法,学生兴趣很浓,掌握的生字比较牢固,效果好。
在教学时我打乱了诗的顺序,从情感教学入手,提出问题小男孩是不是继续玩鸟蛋?学生回答:“不是。”就来到了诗的第三小节。再教学是让学生体会小男孩的心情、动作,来进行表演,更深的明白小男孩对“生命是爱惜”,于是我又提出他为什么要放回去?学生的回答又让我们回到了诗的第二小节,这时学生已经能很快的体会到妈妈说的话,明白“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的道理。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图片,让学生思考想象。在学习最后一小节时,我问同学们,小男孩看见了什么?他是真的听见鸟儿的欢唱?他在想些什么?这几个问题一提出,孩子们立刻活跃起来,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这正是本课情感的升华,经过这样处理,孩子们很快就能答出来了,我认为很好。再体会“焦急不安”这个词语时,我根据实际情况来理解,如果放学了,你没有及时回家,妈妈会怎么样?学生说,妈妈会打电话给同学,妈妈会到学校来找……这样孩子们对词语理解的很好,也为感情朗读作了准备。
男孩的后悔和对小动物的爱惜,但是在朗读时由于平时的训练不够,所以没能达到理想的朗读效果,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大缺陷。
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于一年级的教学还是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识字教学,朗读训练也是重点,为以后高年级的课文体会和朗读打下良好基础。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11
本课成功的关健在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获得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欲望。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要*老师的引导或用激励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智力最近发展区,能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唤起他们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听音乐、看录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参与,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2.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自我探究的空间。
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因此,在读课文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读这一节,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分组读、接力读,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既提高了朗读能力,又激发了学习的热情。
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培养创新意识。
《两只鸟蛋》这一课,要懂得鸟类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极大地唤起学生的识字兴趣,促进他们依据已有生活的体验,提出了多种有价值的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12
这是一首很有趣的儿童叙事诗,对于儿童来说比较好理解,且很有教育意义。
朗读方面朗读方面朗读方面朗读方面:
在有感情地朗读时,学生读完后请学生进行评价时,学生抓住了“凉凉的”“小小的”,为了让学生有更真切的了解,于是引导孩子描述鸟蛋的样子,并让他们说一说,你眼中的鸟蛋是什么样的?有的孩子说鸟蛋比鸡蛋小得多而且很光滑,我看到的鸟蛋是很小的,有的说鸟蛋在树上……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对鸟蛋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对于书中的“拿在手上真好玩”读起来就水到渠成了。
工具性与人文性巧妙的结合工具性与人文性巧妙的结合工具性与人文性巧妙的结合工具性与人文性巧妙的`结合——读中渗透词语的理解读中渗透词语的理解读中渗透词语的理解读中渗透词语的理解 如:
“焦急不安”的处理 你现在就是一只鸟妈妈,发现自己的宝贝儿没有了你会如何?有的学生露出着急的表情,有的说的话都已经断断续续,有的捶胸顿足……我进行一个小结,对这就是“焦急不安”。你现在就快点读出鸟妈妈的焦急不安吧! 如:
“仿佛”的处理 我到底听见没听见鸟儿的欢唱?在最后一节找到答案,一会儿功夫,学生就找到了,那你能换个词说清楚吗? 引导孩子学会质疑引导孩子学会质疑引导孩子学会质疑引导孩子学会质疑 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读,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学生自然会提出:
“为什么说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个别学生也能解决这个问题。再如:仔细读一读第三小节,这里有两个词感觉总是有些矛盾?哪两个词呢?“连忙与轻轻地”为什么男孩一边要快一点,一边还要轻轻地?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了。
把握文本进行拓展练说把握文本进行拓展练说把握文本进行拓展练说把握文本进行拓展练说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图片,让学生思考想象。
“抬起头来,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
”此时此刻,小男孩目光注视着树杈上的小鸟,双手紧握在一起,小男孩在想些什么? 孩子们立刻活跃起来,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这正是本课情感的升华,经过这样处理,孩子们很快就能答出来了,我认为很好。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13
《两只鸟蛋》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树上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本课成功的关健在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获得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好的情境,能唤起他们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放映一组鸟类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参与。
2、自主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质疑,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培养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思维能力。它不仅让孩子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而且激发起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激活了课堂教学氛围。
3、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自我探究的空间。
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在识字教学中,我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部首等方式自主识字,并通过“为鸟妈妈找蛋”等活动激发的学生的学习热情。
由于自学时间安排稍长,最后一环节有关鸟类知识的图片播放后,没有时间让学生谈感受,环保教育还不够深入。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14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读准“蛋、取”等1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情感目标:
喜欢朗读诗歌。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护鸟类的情感和意识。
3、操作目标:
做到轻轻地、小心地拿、放鸟蛋,并在手捧鸟蛋时有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珍爱动物的生命,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体会鸟妈妈焦急的心情和小男孩心理变化的过程。
【课前准备】
重点生字、词语的卡片、每个小组一只鸟窝(纸盒)和一些鸟蛋(鹌鹑蛋),多媒体课件。
【主要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请你往课桌上看看,你看到了什么呢?
(生兴奋回答──两只鸟蛋)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一首诗,题目就是:
两只鸟蛋。
3、你们看,这就是两只鸟蛋。(点鼠标)这两只小小的鸟蛋, 现在是舒舒服服地躺在鸟窝里,其实它们还经历了一次小小的旅行呢!你们想知道吗?
4、好,下面我们赶紧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读准,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自由读课文:
老师巡视、相机指导、鼓励学习方法好的学生。
3、朗读反馈:
⑴ 认读词语:
① 老师要考考你们了,课文中的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点鼠标)
② 学生自读生词。
③ 反馈、及时正音,练读:
多种形式:
个别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读、范读。
⑵ 认读生字:
① 出示生字,自由认读。
② 多种形式,反复练读。
③ 重点生字,指导识记:
后鼻音特别多:
捧 定 凉 轻 仿 向。
⑶ 分段朗读:
① 指名朗读。
② 及时评价。
③ 全班练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自读要求:
再好好地读一读课文,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边读边想:
这两只鸟蛋遇到的这次惊险的经历是怎样的呢?
2、交流反馈,随机板书。
(如果学生回答不出,老师引导:这两只鸟蛋原来好好地呆在鸟窝里,后来呢,最后又回了哪里?)
板书:
鸟窝──小男孩的手上──鸟窝
四、情境体验,感情朗读
〖学习第一节
1、两只鸟蛋是怎么从鸟窝里来到了小男孩的手上的?
请你读一读第一节。
2、自读课文。
3、现在我们每人的桌子上也有两只鸟蛋,让我们也像这位小男孩一样取下鸟蛋,好好地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感受一下。
(师有意观察特别会玩的学生)
4、反馈交流:
说一说,你觉得鸟蛋怎么样?有什么感觉?
(引导学生把句子说完整:我觉得鸟蛋小小的,凉凉的。我发现鸟蛋表面有花纹,摸上去滑滑的。)
5、请大家轻轻地把鸟蛋放回窝里,想想文中的小男孩是什么样的感受?课文是怎么写的?
(出示:小小的鸟蛋凉凉的,拿在手上真好玩。)
6、这句话该怎么读呢?老师刚才看到很多同学都玩得很开心,很高兴,现在请你高兴地读一读,读出鸟蛋可爱和好玩的语气来。
7、自由练读。
8、指名朗读,及时评价,全班练读。
9、看图尝试有感情地背诵第一段。
〖学习第二节
1、小男孩在玩鸟蛋的时候,谁来了?妈妈是怎么说的呢?
请你读一读第二节。
2、指名朗读。
(出示词语:焦急不安)
3、“焦急不安”是什么意思?
(很着急很着急)
鸟妈妈为什么会焦急不安呢?
(因为两只鸟蛋不见了)
是的,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就是鸟妈妈的两个孩子。
(出示句子: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鸟妈妈这会儿一定焦急不安!)
深情的独白:
你们看:
点击鼠标──放映图片
鸟妈妈生下来的小鸟蛋正在窝里静静地躺着呢!
小小的鸟蛋在鸟妈妈的精心呵护下,一个个破壳而出啦!
听!多么清脆悦耳的叫声呀!
看,小鸟终于长大了,它们在蓝天上自由飞翔,多么富有生机的生命啊!哦,原来两只小小的鸟蛋,就是两个可爱的生命!
4、所以当鸟妈妈发现自己的孩子不见了,心里真是怎么样?
自己的孩子不见了,怎么会不着急呢?
(点击变红:一定焦急不安)
如果有一天,当你们的妈妈回到家里,找了很久都找不到你,你妈妈的心情会怎么样?
(焦急不安!)
5、那么妈妈当时说的话应该怎么读呢?是读得快一点还是慢一点?
自己读一读。
6、指名朗读,引导评价:
(教师的评价要有针对性,要善于及时发现并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你为什么读的时候皱起眉头呢?如果你再读得快一些就更好了。你能像老师这样读读看吗?)
7、你们都读得很精彩,下面我们全班一起有感情地读一遍,如果你能试着背下来就更棒啦!
〖学习第三节
1、小男孩知道了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后,他是怎么做的呢?
(送还鸟蛋)
2、请你读一读课文第三节,如果你能边读边加上动作就更好了!
3、谁愿意学着文中小男孩的样子来把鸟蛋送还?
4、指名送鸟蛋,要求:
其他同学认真、仔细地看,他是怎么送还的?
5、老师配音,学生表演。
6、引导学生自主评价:
他这样做对吗?应该怎么做?为什么?
(为什么要“小心地”捧着?为什么他走得那么快?为什么是“轻轻地”送还?
7、多种形式练读:
可以边读边表演。
8、请大家也学着小男孩的样子,把鸟蛋送还到它的窝里。让它回到她妈妈的身边吧。
(纷纷放进老师准备的大鸟窝里)
五、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2、交流:
你喜欢这个小男孩吗?
(生:因为这个小男孩子心地善良,爱护小动物,知错能改,珍爱生命!)
3、让我们一起为这个善良的小男孩鼓掌!
4、(点击课件出示)结束语:
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就是两个可爱的生命,我们要爱护每一只小鸟,珍爱每一个可贵的生命。
5、齐读。
六、书写指导
1、书写:
连 远
2、观察:
这两个有什么共同点?
3、书写顺序是先里面,后外面。
4、范写。
5、观察远字,自主学习。
【板书】
一定焦急不安
鸟窝 小男孩的手上 鸟窝
小小的 小心地
凉凉的 连忙
真好玩 轻轻地
颗颗“珍珠”亮闪闪 只有“情深”才成链
───《两只鸟蛋》的教学反思
【前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能力的本质也就是“语言”(工具性)和“精神”(人文性)同构共生的能力;语文课,应为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这是一个崭新而有价值的理念,是新课程对语文学科发展性目标的最好概括。
【设计思路】
《两只鸟蛋》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故事。这首诗不仅语言十分生动、准确,而且内涵相当丰富。我们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当孩子“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时,孩子看到了小鸟的明天,我们也看到了人类的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一篇融语言和精神为一体的好教材。那如何能让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得到和谐的统一呢?这正是本课教学的研究“主题”。
构建以生为本,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并积累文中的好词语。
2、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体验和感悟“孩子”的内心情感,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3、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初步具有爱护小鸟、珍爱生命的意识。
采用灵活有效,多途径的教学策略:
1、努力构建生活的课堂,从生活入手,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顺利走进“文本”。通过“鸟蛋和鸟窝”的实物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景,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使之对“文本”产生浓厚的兴趣,也有助于对文中“小男孩”的情感有更为真实的理解和体验。
2、以“小男孩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贯穿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充分自读自悟,使之与文本进行深入地交流对话,从而形成独特的、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3、“牢牢”抓住“读”这个根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反思及策略】
回首本课的教学:总体设计是合理的、也不乏新意。课堂中学生参与主动、注重感悟积累、目标基本达成。但总觉得学生朗读的“火候还是不够”,与“理想中的美”还有些距离。细细“品味”那就是“情感之线”体现得还不够“明”,“情感体验”亦不够“浓”。以至于学生对“人物之情”感受还不够“深”,进而导致“读书之味”亦不够“真”。
那如何有效利用“情感”线,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朗读水平?
1、以“情感主线”来“导情”:
因此,在“通读课文,理清文脉”这个环节上的设计思路上做了如下调整:原先教师是从文本的一条“主线”(以鸟蛋的地点变化)引导学生总体感知课文的,应改为一开始就紧紧抓住文本的一条情感“主线”(以小男孩的实际行为)来引导。这样使学生对“小男孩”这个主要人物形象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研读小男孩行为变化的原因奠定了一定的感情基础。
2、以师之“激情”唤“深情”:
第一节诗歌讲述了小男孩从鸟窝里取下了两只鸟蛋。原先的教学步骤是:自读──玩鸟蛋──交流感受──指导朗读。首先通过创设让孩子“玩鸟蛋”的情境拉进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使之自然地走进了“文本”。课堂上气氛非常热烈。大家都积极参与,兴奋地玩着、说着、笑着。接着又通过创设“说说感受”的“语言平台”,鼓励孩子把自己真实的理解和独特的体验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最后自然地由自己的感受联想到文中小男孩的感受,从而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这样的环节设计是合理的。之所以朗读效果不够明显,主要是教师的“情感”没有全身心投入,没能很好地把握住学生情感的“脉搏”,过渡语太过“平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这样引导的:
⑴ 下面我们也像小男孩一样来玩一玩鸟蛋。
⑵ 你觉得鸟蛋好玩吗?说说你的感受。
⑶ 这么好玩,那这句话该怎么读呢?
其实,教师始终是与学生平等对话中的“首席”,其饱满的激情、丰富的语言、准确的语感对学生就是一种语言的感染,一种情感的熏陶。因此在多翻推敲后,改为读完文中的“小小的鸟蛋凉凉的,拿在手上真好玩”的句子后,教师这样引导:
⑴ 真的很好玩吗?你们想不想来玩一玩?那就让我们也像这位小男孩一样轻轻地取下鸟蛋,好好地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感受一下吧!
⑵ 小朋友,你们开心吗?你喜欢这两只鸟蛋吗?说说你刚才是怎么玩的?有什么感受?
⑶ 小男孩当时就跟我们现在一样,觉得这两只鸟蛋小小的、凉凉的,真好玩,他非常喜欢。那你能把他非常喜爱鸟蛋的样子给读出来吗?自己试试看!相信通过“教师”生情并茂的语言渲染和恰当的肢体语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语感,启迪学生心灵,从而有效促使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找准“文眼”,深入挖掘,诱“真情”:
第二节是该“文本”的精华所在,主要引导学生理解鸟妈妈一定会“焦急不安”的心情和体会出小男孩意识到自己行为自私的情感。教学中主要是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小男孩内心情感(喜爱──焦急不安──珍爱)的变化。这既是本课教学重点更是难点。
原先的教学中主要是围绕“焦急不安”这个关键词语来展开的。如:什么是“焦急不安”?为什么鸟妈妈一定会“焦急不安”?如果你的妈妈找不到你,心里会怎么样?那么妈妈当时说的话应该怎么读呢?是读得快一点还是慢一点?为了突破这一段的教学难点,虽然我花费了许多精力,还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也充分展示了自己良好的语文功底,但是教学效果就是不够明显,特别是朗读效果很不理想。我发现学生的理解仅仅还是停留在“读轻些”“着急的语气”语言文字表面,而对文中的“鸟妈妈”、“妈妈”“小男孩”这几个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缺乏深切地体会。
没有“真性情”怎么能读出“真感情”呢?于是,我再一次研读“文本”。这次,我惊喜的发现,原来“文本”中“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这句话才是真正的“文眼”,才能体现语言和精神的“和谐统一”。于是,对于原先这个教学环节我必须要“大刀阔斧”、“立志改革”。我要紧紧抓住“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好好地“作番文章”。
⑴ 直奔中心:
先充分肯定妈妈说的话是对的: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就是鸟妈妈的两个孩子。这样一开始就培养起“爱鸟” 的正确情感。
⑵ 多媒体课件演示,同时配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
让学生通过观看鸟蛋孵化成小鸟的过程,进而激发一种“爱鸟、爱妈妈”的美好情感。
⑶ 鼓励孩子大胆想象,进一步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导语:小朋友,你们想象一下,如果这时候鸟妈妈回来了,见不到自己的孩子,那会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学生想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充分调动原有的生活积累、语言储备、大胆展示自己对客观世界独特认识、独特感受的过程。这样产生的体验和感受原比原先单一的问题设计来得更多、更强烈。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充分想象、交流的“自由时空”。在交流中要善于巧妙捕捉有效信息;顺从学生各自的个性;引导想象、体验独特;引导表述、表现独特。使之有效地变成学生言语活动和精神生活的纽带。
⑷ 角色转换、回到文本:
导语:妈妈正是想到了这一些,所以她看到小男孩居然在玩鸟蛋,心里是怎样的?(很着急的)是的,她是很着急的,她是在替谁着急呀?(鸟妈妈、小男孩、鸟蛋──)是啊,妈妈是替鸟妈妈找不到自己的孩子而着急,是替这两只可爱的鸟蛋的生命受到威胁而着急,更是为自己的孩子不懂得爱护小鸟而着急呀!
⑸ 朗读指导:
那妈妈这么着急的语气该怎么读呢?自己试试看!相信学生有了前面的“情感酝酿”,此时的朗读定会是“水到渠成” 的。
4、以“活动”为载体,自悟自演,现“真心”:
第三节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的是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评价。通过创设“送鸟蛋”的情境,感受小男孩珍爱鸟蛋的情感。从教学效果看,原先的设计基本合理。学生的朗读效果比较明显,能够从小男孩知错改正、珍爱小鸟的良好行为,感受到我们要有爱护小鸟、珍爱生命的意识。美中不足之处,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评价时方法还不够娴熟。还要努力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研究。
5、以“自然”结尾去“矫情”:
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堂课经过师生对文本中“语言和”“精神”的深挖细掘,使人已经感受这个课堂是个语言学习的课堂,更是个丰富精神的殿堂。情感道德教育已如和风细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最后的“出示结束语并齐读”这一环节就显得“画蛇添足”了,必须要坚决删掉。
【总论】
“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语文教学必须树立动态生成观。如果把教学中每一个“语言亮点”都比作“珍珠”的话,倘若中间没有“情感”这条“精神主线”亦或“情感体验”不深,那么即使每一颗“珍珠”都是亮闪闪的,也终归难以串成一条美丽的“项链”。但愿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不但有慧眼采颉“珍珠”的本领,更要练就一身“连珠成线”的绝技,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犹如一条美丽的“项链”,熠熠生辉!
新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和感悟“小男孩的情感”,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3、使学生懂得鸟类是我们的朋友,要爱护动物、关爱生命。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珍爱动物的生命,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体会鸟妈妈焦急的心情和小男孩心理变化的过程。
【课前准备】
重点生字、词语的卡片、每个小组一只鸟窝(纸盒)和一些鸟蛋(鹌鹑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看,桌上放的是什么?
(两只鸟蛋)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一首诗,题目就是:
出示──两只鸟蛋。
3、齐读课题:
识记“蛋”字。
4、(出示图片)看,这就是两只鸟蛋,别看它们现在舒舒服服地躺在鸟窝里,其实呀,它们曾经有过一次惊险的经历呢!你们想知道吗?
5、好,那就赶快来读课文吧!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读准,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自由读课文:
老师巡视、相机指导、鼓励学习方法好的学生。
3、朗读反馈:
〖认读词语
⑴ 老师要考考你们了,课文中的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点鼠标)
⑵ 学生自读生词。
⑶ 反馈读词语:
个别读、小组开火车读、男生读、女生读、范读、齐读。
⑷ 及时正音,练读。
〖认读生字
⑴ 出示生字,自由认读。
⑵ 多种形式,反复练读。
⑶ 重点生字,指导识记:
后鼻音特别多:
捧 定 凉 轻 仿 向
〖分段朗读
⑴ 指名朗读。
⑵ 及时评价。
⑶ 全班练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小朋友们都很能干,请你们再好好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
这两只鸟蛋遇到的这次惊险的经历是怎样的呢?
如果学生回答不出,老师引导:
这两只鸟蛋原来好好地呆在鸟窝里,后来呢,最后又回了哪里?
板书:
取下 送还
四、情境体验,感情朗读
〖学习第一节
1、小男孩为什么要从树杈上取下这两只鸟蛋呢?
请你读一读第一节。
2、交流反馈,出示句子:
小小的鸟蛋凉凉的,拿在手上真好玩。
3、真的很好玩吗?你们想不想玩一玩?那就让我们也像这位小男孩一样取下鸟蛋,好好地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感受一下吧。
(师有意观察那些玩得特别尽兴的同学,便于有重点地引导交流)
4、小朋友,你们开心吗?你喜欢这两只鸟蛋吗?说说你刚才是怎么玩的?有什么感受?
(随机点击:小小的 凉凉的 真好玩)
5、小男孩当时就跟我们现在一样,因为觉得这两只鸟蛋小小的、凉凉的,真好玩,他非常喜欢。
(板书:喜爱)
6、那你能把他非常喜爱鸟蛋的样子给读出来吗?自己试试看!
7、指名朗读,及时鼓励,引导学生评议。
8、反复练读,尝试有感情背诵。
〖学习第二节
1、就在他开心地玩着的时候,谁看见了?妈妈当时是怎么说的呢?
请你读一读第二节。
2、指名读。
3、是的,妈妈说的对!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就是鸟妈妈的两个孩子。
(出示句子: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深情的独白:你们看(点击鼠标──放映图片)
这些可爱的小鸟蛋正静静地躺在窝里等着妈妈呢!
瞧!在鸟妈妈的精心抚育下,它们一个个破壳而出了!
听!多么清脆动听的叫声呀!
后来,它们终于长大了,成了一群在蓝天上自由飞翔的小鸟!多么活泼可爱的生命呀!
怪不得妈妈说:
齐读句子: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4、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就是鸟妈妈的两个孩子呀!小朋友,你们想象一下,如果这时候鸟妈妈回来了,见不到自己的孩子,那会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
5、反馈交流:
重点引导孩子充分发挥想象,生动具体地描述当时的情景:鸟妈妈找不到孩子,急得都快要哭了;鸟妈妈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找来找去,真是急死了;鸟妈妈不住地拍打着翅膀,高声叫着自己的孩子。
6、是呀!自己的孩子不见了,鸟妈妈怎么会不焦急呢?课文里是怎么写的?
(板书:一定焦急不安)
7、妈妈正是想到了这一些,所以她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玩鸟蛋,心里是怎样的?
(很着急的)
是的,她是很着急的,她是在替谁着急呀?
(鸟妈妈、小男孩、鸟蛋──)
说得太好了!妈妈是替鸟妈妈找不到自己的孩子而着急,是替这两只可爱的鸟蛋的小生命受到威胁而着急,更是替自己的孩子不懂得要爱惜小鸟的着急呀!
8、那妈妈这么着急的语气该怎么读呢?
自己试试看!
9、指名读,评价。
(适时进行范读)
10、齐读。(你们读得真是太好了,老师为你们鼓掌!)
〖学习第三节
1、小男孩听了妈妈的话,他心里会怎么想呢?
(指名自由说)
2、他是怎么把鸟蛋送回的呢?请你读一读课文,做一做动作。
3、指名表演,部分学生朗读,部分学生观看(前后表演两次):
师:谁愿意做做小男孩,把这两只鸟蛋送回?请大家认真看,他是怎么送的?他这样做对吗?
4、评议,练读。
(随机板书:小心的 轻轻的 连忙 捧着)
5、你们说说看,小男孩他为什么要这样呢?
(自由发言)
是的,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就是两个珍贵的生命呀!小男孩怎么能不好好珍惜呢?
(板书:珍爱)
6、让我们都来做做小男孩,把鸟蛋送还到窝里,让它回到她妈妈的身边吧。
(学生纷纷小心翼翼地把“鸟蛋”放进老师准备的“大鸟窝”里)
五、回顾小结1~3节
1、齐读课文1~3节。
2、你喜欢文中的小男孩吗?
多么懂事、善良的小男孩啊,让我们一起为他鼓鼓掌吧!
六、书写指导
1、书写:
连 远
2、指导观察、比较差异。
3、范写“连”字,自主学习“远”字。
【板书】
喜爱 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珍爱
取下 送还
一定焦急不安
小小的 小心地
凉凉的 连忙
真好玩 轻轻地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15
《两只鸟蛋》是一首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取下两只鸟蛋又送还两只鸟蛋的事。在这首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孩子看到小鸟的明天,我们看到人类的希望──人与自然和睦相处。
本课教学中我以课题质疑,学生提出问题一:这两只鸟蛋是什么样的?问题二:后来会怎样?它们会变成小鸟吗?问题三:本课为什么以两只鸟蛋为题?我让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这样导入课文调动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在课文内容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比较听了妈妈的话之前“我”是怎么喜欢他们的,听了妈妈的话之后“我”又是怎么爱惜他们的。抓住“小小的、凉凉的.、真好玩”来理解(之前)。抓住“小心的、捧着、连忙、轻轻地”来理解(之后)。从中让学生懂得开始是由于好玩、好奇喜欢这两只鸟蛋到后来爱护小鸟珍惜生命所以怜惜他们。学生明白了两个喜欢是不一样的。第二种是高尚的升华。
学生收获:1、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2、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本课不足之处:课文最后一段结束有些草率。学生的想象不够大胆。
第四篇:《两只鸟蛋》教学反思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集合15篇)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读准“蛋、取”等1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情感目标:
喜欢朗读诗歌。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护鸟类的情感和意识。
3、操作目标:
做到轻轻地、小心地拿、放鸟蛋,并在手捧鸟蛋时有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珍爱动物的生命,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体会鸟妈妈焦急的心情和小男孩心理变化的过程。
【课前准备】
重点生字、词语的卡片、每个小组一只鸟窝(纸盒)和一些鸟蛋(鹌鹑蛋),多媒体课件。
【主要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请你往课桌上看看,你看到了什么呢?
(生兴奋回答──两只鸟蛋)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一首诗,题目就是:
两只鸟蛋。
3、你们看,这就是两只鸟蛋。(点鼠标)这两只小小的鸟蛋, 现在是舒舒服服地躺在鸟窝里,其实它们还经历了一次小小的旅行呢!你们想知道吗?
4、好,下面我们赶紧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读准,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自由读课文:
老师巡视、相机指导、鼓励学习方法好的学生。
3、朗读反馈:
⑴ 认读词语:
① 老师要考考你们了,课文中的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点鼠标)
② 学生自读生词。
③ 反馈、及时正音,练读:
多种形式:
个别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读、范读。
⑵ 认读生字:
① 出示生字,自由认读。
② 多种形式,反复练读。
③ 重点生字,指导识记:
后鼻音特别多:
捧 定 凉 轻 仿 向。
⑶ 分段朗读:
① 指名朗读。
② 及时评价。
③ 全班练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自读要求:
再好好地读一读课文,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边读边想:
这两只鸟蛋遇到的这次惊险的经历是怎样的呢?
2、交流反馈,随机板书。
(如果学生回答不出,老师引导:这两只鸟蛋原来好好地呆在鸟窝里,后来呢,最后又回了哪里?)
板书:
鸟窝──小男孩的手上──鸟窝
四、情境体验,感情朗读
〖学习第一节
1、两只鸟蛋是怎么从鸟窝里来到了小男孩的手上的?
请你读一读第一节。
2、自读课文。
3、现在我们每人的桌子上也有两只鸟蛋,让我们也像这位小男孩一样取下鸟蛋,好好地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感受一下。
(师有意观察特别会玩的学生)
4、反馈交流:
说一说,你觉得鸟蛋怎么样?有什么感觉?
(引导学生把句子说完整:我觉得鸟蛋小小的,凉凉的。我发现鸟蛋表面有花纹,摸上去滑滑的。)
5、请大家轻轻地把鸟蛋放回窝里,想想文中的小男孩是什么样的感受?课文是怎么写的?
(出示:小小的鸟蛋凉凉的,拿在手上真好玩。)
6、这句话该怎么读呢?老师刚才看到很多同学都玩得很开心,很高兴,现在请你高兴地读一读,读出鸟蛋可爱和好玩的语气来。
7、自由练读。
8、指名朗读,及时评价,全班练读。
9、看图尝试有感情地背诵第一段。
〖学习第二节
1、小男孩在玩鸟蛋的时候,谁来了?妈妈是怎么说的呢?
请你读一读第二节。
2、指名朗读。
(出示词语:焦急不安)
3、“焦急不安”是什么意思?
(很着急很着急)
鸟妈妈为什么会焦急不安呢?
(因为两只鸟蛋不见了)
是的,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就是鸟妈妈的两个孩子。
(出示句子: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鸟妈妈这会儿一定焦急不安!)
深情的独白:
你们看:
点击鼠标──放映图片
鸟妈妈生下来的小鸟蛋正在窝里静静地躺着呢!
小小的鸟蛋在鸟妈妈的精心呵护下,一个个破壳而出啦!
听!多么清脆悦耳的叫声呀!
看,小鸟终于长大了,它们在蓝天上自由飞翔,多么富有生机的生命啊!哦,原来两只小小的鸟蛋,就是两个可爱的生命!
4、所以当鸟妈妈发现自己的孩子不见了,心里真是怎么样?
自己的孩子不见了,怎么会不着急呢?
(点击变红:一定焦急不安)
如果有一天,当你们的妈妈回到家里,找了很久都找不到你,你妈妈的心情会怎么样?
(焦急不安!)
5、那么妈妈当时说的话应该怎么读呢?是读得快一点还是慢一点?
自己读一读。
6、指名朗读,引导评价:
(教师的评价要有针对性,要善于及时发现并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你为什么读的时候皱起眉头呢?如果你再读得快一些就更好了。你能像老师这样读读看吗?)
7、你们都读得很精彩,下面我们全班一起有感情地读一遍,如果你能试着背下来就更棒啦!
〖学习第三节
1、小男孩知道了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后,他是怎么做的呢?
(送还鸟蛋)
2、请你读一读课文第三节,如果你能边读边加上动作就更好了!
3、谁愿意学着文中小男孩的样子来把鸟蛋送还?
4、指名送鸟蛋,要求:
其他同学认真、仔细地看,他是怎么送还的?
5、老师配音,学生表演。
6、引导学生自主评价:
他这样做对吗?应该怎么做?为什么?
(为什么要“小心地”捧着?为什么他走得那么快?为什么是“轻轻地”送还?
7、多种形式练读:
可以边读边表演。
8、请大家也学着小男孩的样子,把鸟蛋送还到它的窝里。让它回到她妈妈的身边吧。
(纷纷放进老师准备的大鸟窝里)
五、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2、交流:
你喜欢这个小男孩吗?
(生:因为这个小男孩子心地善良,爱护小动物,知错能改,珍爱生命!)
3、让我们一起为这个善良的小男孩鼓掌!
4、(点击课件出示)结束语:
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就是两个可爱的生命,我们要爱护每一只小鸟,珍爱每一个可贵的生命。
5、齐读。
六、书写指导
1、书写:
连 远
2、观察:
这两个有什么共同点?
3、书写顺序是先里面,后外面。
4、范写。
5、观察远字,自主学习。
【板书】
一定焦急不安
鸟窝 小男孩的手上 鸟窝
小小的 小心地
凉凉的 连忙
真好玩 轻轻地
颗颗“珍珠”亮闪闪 只有“情深”才成链
───《两只鸟蛋》的教学反思
【前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能力的本质也就是“语言”(工具性)和“精神”(人文性)同构共生的能力;语文课,应为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这是一个崭新而有价值的理念,是新课程对语文学科发展性目标的最好概括。
【设计思路】
《两只鸟蛋》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故事。这首诗不仅语言十分生动、准确,而且内涵相当丰富。我们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当孩子“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时,孩子看到了小鸟的明天,我们也看到了人类的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一篇融语言和精神为一体的好教材。那如何能让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得到和谐的统一呢?这正是本课教学的.研究“主题”。
构建以生为本,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并积累文中的好词语。
2、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体验和感悟“孩子”的内心情感,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3、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初步具有爱护小鸟、珍爱生命的意识。
采用灵活有效,多途径的教学策略:
1、努力构建生活的课堂,从生活入手,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顺利走进“文本”。通过“鸟蛋和鸟窝”的实物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景,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使之对“文本”产生浓厚的兴趣,也有助于对文中“小男孩”的情感有更为真实的理解和体验。
2、以“小男孩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贯穿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充分自读自悟,使之与文本进行深入地交流对话,从而形成独特的、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3、“牢牢”抓住“读”这个根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反思及策略】
回首本课的教学:总体设计是合理的、也不乏新意。课堂中学生参与主动、注重感悟积累、目标基本达成。但总觉得学生朗读的“火候还是不够”,与“理想中的美”还有些距离。细细“品味”那就是“情感之线”体现得还不够“明”,“情感体验”亦不够“浓”。以至于学生对“人物之情”感受还不够“深”,进而导致“读书之味”亦不够“真”。
那如何有效利用“情感”线,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朗读水平?
1、以“情感主线”来“导情”:
因此,在“通读课文,理清文脉”这个环节上的设计思路上做了如下调整:原先教师是从文本的一条“主线”(以鸟蛋的地点变化)引导学生总体感知课文的,应改为一开始就紧紧抓住文本的一条情感“主线”(以小男孩的实际行为)来引导。这样使学生对“小男孩”这个主要人物形象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研读小男孩行为变化的原因奠定了一定的感情基础。
2、以师之“激情”唤“深情”:
第一节诗歌讲述了小男孩从鸟窝里取下了两只鸟蛋。原先的教学步骤是:自读──玩鸟蛋──交流感受──指导朗读。首先通过创设让孩子“玩鸟蛋”的情境拉进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使之自然地走进了“文本”。课堂上气氛非常热烈。大家都积极参与,兴奋地玩着、说着、笑着。接着又通过创设“说说感受”的“语言平台”,鼓励孩子把自己真实的理解和独特的体验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最后自然地由自己的感受联想到文中小男孩的感受,从而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这样的环节设计是合理的。之所以朗读效果不够明显,主要是教师的“情感”没有全身心投入,没能很好地把握住学生情感的“脉搏”,过渡语太过“平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这样引导的:
⑴ 下面我们也像小男孩一样来玩一玩鸟蛋。
⑵ 你觉得鸟蛋好玩吗?说说你的感受。
⑶ 这么好玩,那这句话该怎么读呢?
其实,教师始终是与学生平等对话中的“首席”,其饱满的激情、丰富的语言、准确的语感对学生就是一种语言的感染,一种情感的熏陶。因此在多翻推敲后,改为读完文中的“小小的鸟蛋凉凉的,拿在手上真好玩”的句子后,教师这样引导:
⑴ 真的很好玩吗?你们想不想来玩一玩?那就让我们也像这位小男孩一样轻轻地取下鸟蛋,好好地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感受一下吧!
⑵ 小朋友,你们开心吗?你喜欢这两只鸟蛋吗?说说你刚才是怎么玩的?有什么感受?
⑶ 小男孩当时就跟我们现在一样,觉得这两只鸟蛋小小的、凉凉的,真好玩,他非常喜欢。那你能把他非常喜爱鸟蛋的样子给读出来吗?自己试试看!相信通过“教师”生情并茂的语言渲染和恰当的肢体语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语感,启迪学生心灵,从而有效促使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找准“文眼”,深入挖掘,诱“真情”:
第二节是该“文本”的精华所在,主要引导学生理解鸟妈妈一定会“焦急不安”的心情和体会出小男孩意识到自己行为自私的情感。教学中主要是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小男孩内心情感(喜爱──焦急不安──珍爱)的变化。这既是本课教学重点更是难点。
原先的教学中主要是围绕“焦急不安”这个关键词语来展开的。如:什么是“焦急不安”?为什么鸟妈妈一定会“焦急不安”?如果你的妈妈找不到你,心里会怎么样?那么妈妈当时说的话应该怎么读呢?是读得快一点还是慢一点?为了突破这一段的教学难点,虽然我花费了许多精力,还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也充分展示了自己良好的语文功底,但是教学效果就是不够明显,特别是朗读效果很不理想。我发现学生的理解仅仅还是停留在“读轻些”“着急的语气”语言文字表面,而对文中的“鸟妈妈”、“妈妈”“小男孩”这几个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缺乏深切地体会。
没有“真性情”怎么能读出“真感情”呢?于是,我再一次研读“文本”。这次,我惊喜的发现,原来“文本”中“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这句话才是真正的“文眼”,才能体现语言和精神的“和谐统一”。于是,对于原先这个教学环节我必须要“大刀阔斧”、“立志改革”。我要紧紧抓住“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好好地“作番文章”。
⑴ 直奔中心:
先充分肯定妈妈说的话是对的: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就是鸟妈妈的两个孩子。这样一开始就培养起“爱鸟” 的正确情感。
⑵ 多媒体课件演示,同时配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
让学生通过观看鸟蛋孵化成小鸟的过程,进而激发一种“爱鸟、爱妈妈”的美好情感。
⑶ 鼓励孩子大胆想象,进一步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导语:小朋友,你们想象一下,如果这时候鸟妈妈回来了,见不到自己的孩子,那会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学生想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充分调动原有的生活积累、语言储备、大胆展示自己对客观世界独特认识、独特感受的过程。这样产生的体验和感受原比原先单一的问题设计来得更多、更强烈。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充分想象、交流的“自由时空”。在交流中要善于巧妙捕捉有效信息;顺从学生各自的个性;引导想象、体验独特;引导表述、表现独特。使之有效地变成学生言语活动和精神生活的纽带。
⑷ 角色转换、回到文本:
导语:妈妈正是想到了这一些,所以她看到小男孩居然在玩鸟蛋,心里是怎样的?(很着急的)是的,她是很着急的,她是在替谁着急呀?(鸟妈妈、小男孩、鸟蛋──)是啊,妈妈是替鸟妈妈找不到自己的孩子而着急,是替这两只可爱的鸟蛋的生命受到威胁而着急,更是为自己的孩子不懂得爱护小鸟而着急呀!
⑸ 朗读指导:
那妈妈这么着急的语气该怎么读呢?自己试试看!相信学生有了前面的“情感酝酿”,此时的朗读定会是“水到渠成” 的。
4、以“活动”为载体,自悟自演,现“真心”:
第三节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的是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评价。通过创设“送鸟蛋”的情境,感受小男孩珍爱鸟蛋的情感。从教学效果看,原先的设计基本合理。学生的朗读效果比较明显,能够从小男孩知错改正、珍爱小鸟的良好行为,感受到我们要有爱护小鸟、珍爱生命的意识。美中不足之处,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评价时方法还不够娴熟。还要努力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研究。
5、以“自然”结尾去“矫情”:
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堂课经过师生对文本中“语言和”“精神”的深挖细掘,使人已经感受这个课堂是个语言学习的课堂,更是个丰富精神的殿堂。情感道德教育已如和风细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最后的“出示结束语并齐读”这一环节就显得“画蛇添足”了,必须要坚决删掉。
【总论】
“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语文教学必须树立动态生成观。如果把教学中每一个“语言亮点”都比作“珍珠”的话,倘若中间没有“情感”这条“精神主线”亦或“情感体验”不深,那么即使每一颗“珍珠”都是亮闪闪的,也终归难以串成一条美丽的“项链”。但愿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不但有慧眼采颉“珍珠”的本领,更要练就一身“连珠成线”的绝技,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犹如一条美丽的“项链”,熠熠生辉!
新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和感悟“小男孩的情感”,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3、使学生懂得鸟类是我们的朋友,要爱护动物、关爱生命。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珍爱动物的生命,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体会鸟妈妈焦急的心情和小男孩心理变化的过程。
【课前准备】
重点生字、词语的卡片、每个小组一只鸟窝(纸盒)和一些鸟蛋(鹌鹑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看,桌上放的是什么?
(两只鸟蛋)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一首诗,题目就是:
出示──两只鸟蛋。
3、齐读课题:
识记“蛋”字。
4、(出示图片)看,这就是两只鸟蛋,别看它们现在舒舒服服地躺在鸟窝里,其实呀,它们曾经有过一次惊险的经历呢!你们想知道吗?
5、好,那就赶快来读课文吧!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读准,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自由读课文:
老师巡视、相机指导、鼓励学习方法好的学生。
3、朗读反馈:
〖认读词语
⑴ 老师要考考你们了,课文中的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点鼠标)
⑵ 学生自读生词。
⑶ 反馈读词语:
个别读、小组开火车读、男生读、女生读、范读、齐读。
⑷ 及时正音,练读。
〖认读生字
⑴ 出示生字,自由认读。
⑵ 多种形式,反复练读。
⑶ 重点生字,指导识记:
后鼻音特别多:
捧 定 凉 轻 仿 向
〖分段朗读
⑴ 指名朗读。
⑵ 及时评价。
⑶ 全班练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小朋友们都很能干,请你们再好好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
这两只鸟蛋遇到的这次惊险的经历是怎样的呢?
如果学生回答不出,老师引导:
这两只鸟蛋原来好好地呆在鸟窝里,后来呢,最后又回了哪里?
板书:
取下 送还
四、情境体验,感情朗读
〖学习第一节
1、小男孩为什么要从树杈上取下这两只鸟蛋呢?
请你读一读第一节。
2、交流反馈,出示句子:
小小的鸟蛋凉凉的,拿在手上真好玩。
3、真的很好玩吗?你们想不想玩一玩?那就让我们也像这位小男孩一样取下鸟蛋,好好地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感受一下吧。
(师有意观察那些玩得特别尽兴的同学,便于有重点地引导交流)
4、小朋友,你们开心吗?你喜欢这两只鸟蛋吗?说说你刚才是怎么玩的?有什么感受?
(随机点击:小小的 凉凉的 真好玩)
5、小男孩当时就跟我们现在一样,因为觉得这两只鸟蛋小小的、凉凉的,真好玩,他非常喜欢。
(板书:喜爱)
6、那你能把他非常喜爱鸟蛋的样子给读出来吗?自己试试看!
7、指名朗读,及时鼓励,引导学生评议。
8、反复练读,尝试有感情背诵。
〖学习第二节
1、就在他开心地玩着的时候,谁看见了?妈妈当时是怎么说的呢?
请你读一读第二节。
2、指名读。
3、是的,妈妈说的对!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就是鸟妈妈的两个孩子。
(出示句子: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深情的独白:你们看(点击鼠标──放映图片)
这些可爱的小鸟蛋正静静地躺在窝里等着妈妈呢!
瞧!在鸟妈妈的精心抚育下,它们一个个破壳而出了!
听!多么清脆动听的叫声呀!
后来,它们终于长大了,成了一群在蓝天上自由飞翔的小鸟!多么活泼可爱的生命呀!
怪不得妈妈说:
齐读句子: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4、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就是鸟妈妈的两个孩子呀!小朋友,你们想象一下,如果这时候鸟妈妈回来了,见不到自己的孩子,那会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
5、反馈交流:
重点引导孩子充分发挥想象,生动具体地描述当时的情景:鸟妈妈找不到孩子,急得都快要哭了;鸟妈妈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找来找去,真是急死了;鸟妈妈不住地拍打着翅膀,高声叫着自己的孩子。
6、是呀!自己的孩子不见了,鸟妈妈怎么会不焦急呢?课文里是怎么写的?
(板书:一定焦急不安)
7、妈妈正是想到了这一些,所以她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玩鸟蛋,心里是怎样的?
(很着急的)
是的,她是很着急的,她是在替谁着急呀?
(鸟妈妈、小男孩、鸟蛋──)
说得太好了!妈妈是替鸟妈妈找不到自己的孩子而着急,是替这两只可爱的鸟蛋的小生命受到威胁而着急,更是替自己的孩子不懂得要爱惜小鸟的着急呀!
8、那妈妈这么着急的语气该怎么读呢?
自己试试看!
9、指名读,评价。
(适时进行范读)
10、齐读。(你们读得真是太好了,老师为你们鼓掌!)
〖学习第三节
1、小男孩听了妈妈的话,他心里会怎么想呢?
(指名自由说)
2、他是怎么把鸟蛋送回的呢?请你读一读课文,做一做动作。
3、指名表演,部分学生朗读,部分学生观看(前后表演两次):
师:谁愿意做做小男孩,把这两只鸟蛋送回?请大家认真看,他是怎么送的?他这样做对吗?
4、评议,练读。
(随机板书:小心的 轻轻的 连忙 捧着)
5、你们说说看,小男孩他为什么要这样呢?
(自由发言)
是的,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就是两个珍贵的生命呀!小男孩怎么能不好好珍惜呢?
(板书:珍爱)
6、让我们都来做做小男孩,把鸟蛋送还到窝里,让它回到她妈妈的身边吧。
(学生纷纷小心翼翼地把“鸟蛋”放进老师准备的“大鸟窝”里)
五、回顾小结1~3节
1、齐读课文1~3节。
2、你喜欢文中的小男孩吗?
多么懂事、善良的小男孩啊,让我们一起为他鼓鼓掌吧!
六、书写指导
1、书写:
连 远
2、指导观察、比较差异。
3、范写“连”字,自主学习“远”字。
【板书】
喜爱 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珍爱
取下 送还
一定焦急不安
小小的 小心地
凉凉的 连忙
真好玩 轻轻地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2
《两只鸟蛋》是一首有趣的叙事诗,它是第二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文突出表现了珍爱生命、保护坏境这一主题。课前我精心准备,多方查找资料,是教学尽量体现新的教育理念。
课的开始,我播放了一些鸟儿的图片,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喜欢上鸟儿,感受鸟儿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生机与活力,产生爱鸟的情感。
识字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教给学生一定的识字方法。感觉这一教学环节还应改进:一是增加趣味性,更能激发学生积极性;二是直接出现词语(而不是单个汉字)使学生在词中识字,这样认字的难度会相应降低。
第三部分是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课文内容。此环节我下的力气最大,并且试讲时得到校领导及张z老师的帮助、指导,使自己从中受益匪浅,具体如下:
1、创设情景,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体验。
例如运用实物,使学生感受鸟蛋的好玩,让学生看事物说一说、摸一摸,同时进行语言训练;再比如引导学生体会鸟妈妈丢失鸟蛋时的心情,联系学生自身:如果妈妈找不到你了,会怎样?从而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生活化的场景,使学生置身其中,学生的感受会更真切。
2、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观察、想象、语言等多种能力的训练。
比如第一小节教学中对实物(鸟蛋)的观察及相应的语言训练;写字教学中让学生先自己认真观察字形,再进行指导,增强了独立写字能力;在最后一小节的教学中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好像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使学生真正走进了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中,理解了爱鸟、护鸟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主题。
听了专家点评,自己又对这节课作了进一步的反思,感觉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其一课堂提问过多,生怕学生不明白,存在串讲串问现象;其二整个教学中,学生按老师精心设计的环节,一步步前进,慢慢靠近文本主题,并无多大波澜,这可能就是学生积极性不是很高的主要原因吧。如果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的积极性是否会更高呢?是否同样能达到既定目标呢?教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就这一问题进一步探索、尝试,不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3
今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课文《两只鸟蛋》,这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树上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本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
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今天,老师拿来一个魔术盒,盒里能变出什么来呢?请一个同学上来摸一摸,把里面东西的大小和形状告诉大家,让大家来猜一猜。学生猜出是“蛋”。老师板书“蛋”字,指名读字音并组词。出示课题《两只鸟蛋》
这一环节,使孩子们在有趣的魔术中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让学生拼拼读读生字,初步读通课文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读了这篇课文后,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站起来回答的学生有两位基本能说清事情的主要内容:“课文写一个小朋友取下两只鸟蛋,妈妈告诉他,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鸟妈妈这会儿一定焦急不安,小朋友听了妈妈的话,就小心地把鸟蛋送还了。”
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否切中要点,我都给以肯定和鼓励,因为这毕竟是刚开始了解课文的阶段,学生只要能有初步的认识就够了。
三、逐段朗读,加深理解
在指导学生朗读每一个自然段时,我尽量摈弃烦琐的分析,而是让学生在尽情地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在听过东园小学老师上的一堂课以后,我认为在教学第一段的时候可向她们学习,拿两个鸟蛋让学生玩一玩,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体验文中小朋友对鸟蛋的'喜爱之情。
教学第二段的时候,我让学生用“鸟妈妈这会儿一定( )”这个句式说话。这既是对“焦急不安”一词的理解,也是对课文的反复朗读,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自然过渡到第三段,急着要把鸟蛋送还。
在教学第三段的时候,我特意抓了“捧”这个词语,这个词似乎与第一段“小小的”一词互相矛盾,但有了前面情感的铺垫,学生马上抓住了妈妈的话“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有个孩子还说“我现在手上捧的其实就是两只小鸟,也是两个小生命!”孩子能作这样的回答可见他们已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
四、拓展延伸
本课教育学生保护鸟类,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在学完课文,理解课文后,我又给学生读了一则“鸟儿知多少”的课外资料。课后,我认为拓展的度不够,还可以设计一个让学生续编故事的练习,以达到情感的升华。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4
《两只鸟蛋》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树上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为了总结教学经验,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将本次授课进行反思如下:
1.创设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为此,我首先播放歌曲--《小燕子》把学生带进无限美好的学习情境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学习本课的欲望。
2.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在教学本课之前,我首先布置了三道预习题: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标出自然段。
(3)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并做生字卡片。
让学生按要求提前进行预习,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通过布置学生课前预习,使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速度和效率。
3、利用课件进行识字教学,大大提高了识字效率。
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不仅提高了认读生字的效率,交流了识记生字的方法,而且培养了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我又利用课件进行识字教学,通过带拼音读词、去拼音读词、再读单字等多种形式来认读生字,大大提高了识字效率和识字兴趣。
4、加强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在本节课中,我加强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每一小节我都进行了细致的指导,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来朗读课文,并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内容,理解内容,受到爱鸟护鸟的'教育。此外,我还让学生齐读,指名读,分节读等形式,加强了朗读训练的频率,提高了朗读能力和兴趣。
5、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两只鸟蛋》这一课,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极大地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了鸟类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培养了学生爱鸟的意识和情感,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之情,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但是,这次授课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我没有强调识字的方法等,我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力争创建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5
《两只鸟蛋》是一首很有趣的叙事诗,对学生很有教育意义。我在讲解这首叙事诗的时候,尽量体现新的教育理念。
课的开始,我让孩子们一说,你眼中的鸟蛋是什么样的?有的孩子说,我看到的鸟蛋是很小的,有的说鸟蛋是凉凉的,有的说摸起来特别光滑??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对鸟蛋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从而激起了孩子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识字教学方面,力求识字方法灵活多样,提高识字效果。教学中,我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读课文,再读词语,再识生字,对于词语的`理解,我采用“做动作”“看图片”等多种方法来理解。有的生字,我把它进行了归类,如“捧、抬、投”这三个字,都与动作有关,并引导学生进行了体验,效果很好。
识字方法上,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记生字,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猜谜语等的方法,学生兴趣很浓,掌握的生字比较牢固,效果好。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插图,学生思考想象.最后一小节时,我问同学们,小男孩看见了什么?他是真的听见鸟儿的欢唱?他在想些什么?这几个问题一提出,孩子们立刻活跃起来,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这正是本课情感的升华,经过这样处理,孩子们很快就能答出来了,我认为很好。再体会“焦急不安”这个词语时,我根据实际情况来理解,如果放学了,你没有及时回家,妈妈会怎么样?学生说,妈妈会打电话给同学,妈妈会到学校来找??这样孩子们对词语理解的很好,也为感情朗读作了准备。
在讲读的过程中,我注重了朗读训练,采用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学生自己练读的多种方法,朗读指导到位,真正体现了诗歌的美。在读好文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思想品德的教育,使学生知道了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好好保护小鸟。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6
《两只鸟蛋》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在于识字(包括认字和写字),把课文读通读顺。我的基本设计思路是
1.情景导入:拿出两只真的鸟蛋,让学生摸,并说说看这是的鸟蛋,从而解决()鸟蛋和鸟蛋()这个知识点,并引入课文题目。
2.检查预习,师生正音:播放两位同学的预习录音,请同学评价。
3.认字调查,难字分析:推送投票“哪个字最难记住”,请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4.偏旁归类(小游戏送鸟蛋回家)
5.写字指导“唱”和“听”,看视频,写描红,投影反馈。
6.分节指定朗读,把课文读顺。
7.提出两个问题:鸟蛋是从哪里来的(引出“取”);从哪里看出小男孩喜欢这个鸟蛋?(指导朗读第一节)
存在问题:
1.平板指令不到位。部分学生在玩平板,注意力脱离课堂,应使用屏幕广播锁屏或请学生合上平板。每一个环节的平板指令备课时要注意。
2.一体机、平板、课本的切换操作不流畅。尤其是在检查预习录音之后回到教材界面的环节出现了操作的困惑,浪费了时间。在平时要多练习。
3.对学生的反馈和评价比较单一。应注意对学生的多元评价。
4.有些环节的'设问或要求不够清晰,学生积极性不高或者没能完全明白老师的意思。听录音、写字、偏旁归类等环节没有问题,但在“鸟蛋()”、分享记字方法等环节出现了误差。设问要精准,目的要明确。但这与强调课堂的生成会不会有所冲突呢?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7
本课成功的关健在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获得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欲望。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要*老师的`引导或用激励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智力最近发展区,能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唤起他们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听音乐、看录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参与,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2.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自我探究的空间。
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因此,在读课文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读这一节,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分组读、接力读,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既提高了朗读能力,又激发了学习的热情。
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培养创新意识。
《两只鸟蛋》这一课,要懂得鸟类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极大地唤起学生的识字兴趣,促进他们依据已有生活的体验,提出了多种有价值的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8
教学目标
1、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唱”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妈妈和“我”对生命的关爱。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播放音乐《百鸟朝凤》,你们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2、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鸟类是一个繁盛的大家族。无论是陆地、海洋还是天空,到处都有鸟类的身影。那鸟妈妈是怎样把它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呢?
3、出示投影——书上的插图(不显示小男孩)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课题:两只鸟蛋(学生齐读课题,认识“蛋”字。)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字或容易读错的字作个记号。
2、同桌互相读一读,互相纠正字音。
3、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爱的一小节,读一读,其他小朋友认真听,比一比谁的耳朵灵,能够发现这个小朋友哪个字音读得最准,你要向一年级语文下册9.两只鸟蛋教学反思
他学;哪个字音读得不太好,你要提醒他。
(随着学生的发现,顺势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4、请小朋友分四人合作小组再读课文,互相听一听,比一比谁读得准。
5出示词语,让学生自己读词语。(词语:鸟蛋,取下,凉凉的,一定,捧着,连忙,轻轻地,仿佛,抬头,投向)
三、细读课文,促进感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全班交流:
A、第一小节:当学生说出——我知道鸟蛋小小的、凉凉的,教师顺势出示挂图,叫学生看看这小小的鸟蛋。
◆交流感受。当你看到这小小的、凉凉的鸟蛋时,你有什么感受?把自己的感受讲出来。
◆指导朗读。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议,引导学生把鸟蛋“小小的.”、“凉凉的”,“我”拿着鸟蛋“真好玩”的感觉读出来。
B、第二小节:当学生说出——我知道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交流:“你怎么知道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出示小鸟破壳而出的图片时,引导孩子们说看了之后知道了什么。(一只鸟蛋就是一个生命)
◆此时的鸟妈妈发现鸟蛋不见了,会怎么样?(读词语:焦急不安) ◆启发想像。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假如你就是鸟妈妈,你会怎
么做?
◆指导朗读,读出鸟妈妈焦急不安的语气。
C、第三小节:学生谈理解后,让学生边读边演。
D、第四小节:学生读理解后,教师问:读了这一段,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理解“我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
◆启发想像。假如你就是课文中的我,当你的耳边传来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你抬头仰望蓝天,能看见什么?
◆课文中的孩子和你们一样,都看见了鸟儿美好的明天。那这一段该怎么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四、借助想像,升华感情 ◆学生齐读全文,一边读一边想像课文所描述的情景。
◆交流:你喜欢课文中的“我”吗?为什么?
五、学写生字“远、连”
1、出示生字,认识,观察,说说怎样把字写漂亮。
2、重点指导写好“连”、“远”的“走之”。
3、书写练习。
第二课时
一、背诵诗歌
二、学生练习背诵,指名背诵,小组背诵,全班齐背。
三、复习巩固生字词
1、出示不带拼音的词,学生认读。
2、显示红色的生字,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记忆生字的字形。(启发学生用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等方法记忆字形。)
3、做“走迷宫”的游戏,复习巩固生字。
四、写字练习
1、出示“我会写”中的其它四个字,学生认识,观察,描一个,写一个,再评议。
2、再练习写字。
五、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积累词语:A、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指名读。
B、男女同学轮读左边的词组与右边的词组,说说发现了什么。
六、扩展练习
◆“找朋友”游戏。把写有“花儿”、“小事”、“天空”、“红红的”、“绿绿的”、“蓝蓝的”的卡片分发给学生,让拥有不同词语的学生去找朋友,读一读;再让两个朋友交换左右顺序,读一读。
◆教师提供图片,引导学生照样子说几组词语。
◆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平时积累的词语。
2、小调查:保护鸟类
寻找有关益鸟的图片、资料,想想应该怎样保护它们,然后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9、两只鸟蛋
取下 ——妈妈说 (保护小鸟)————送还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上我带领学生去剖析整篇课文,我让学生用铅笔画出我神情
动作的词语,这在学生朗读课文之前就布置的任务,这就是新课标中的任务型学习,学生在划词语的过程中便能领悟到我拿鸟蛋时的心情,另外我让学生边朗读边表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表演潜意识中能变换自己朗读时的语气,在熟读文章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小组内合作去解决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9
《两只鸟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三组的一篇课文,本课以儿童叙事诗的形式,向学生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
在这堂课中,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为主,主要采取“情境创设、情感朗读、自主表演、直观感受、想象感悟、文本扩展”等教学方法。重点选用“了解内容、积累词语、品读感悟、体验情感”等学习方法。
这堂课得到了我校听课老师的一致认同,回顾教学,本课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教学方法适合低年段的孩子。
在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中,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兴趣,始终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比如学习第三节,我抓住重点词语“小心地、捧、连忙、轻轻地”提问,小男孩为什么要这么做?孩子马上能答出“他怕把鸟蛋打碎了”、“他怕鸟妈妈找不到自己的宝宝着急”……看到孩子的能通过重点词语体会男孩的心情了,我引导他们朗读,读出男孩小心的样子,教师适时范读,最后认孩子做动作表演读课文,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多媒体课件制作精心。
一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具进行思维,因此我配合教学设计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被一幅幅漂亮的图片所吸引,上课的纪律也比平时好很多。在学习第二节时,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小鸟是由鸟蛋孵化出的,知道一个鸟蛋就是一个生命。这时候,我紧紧抓住“焦急不安”这个词语,引导学生体会鸟妈妈找不到鸟蛋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指导孩子朗读,孩子们都读出了鸟妈妈的着急。
三、读的形式多样,效果显著。
在这堂课中,我采用了教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表演读等朗读形式,并且给每次的朗读都确立了具体目标。通过深入浅出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在授课时我抓住“真好玩”、“小心地”、“连忙”、“轻轻地”等一些词语,通过教师范读、学生揣摩读、学生表演读等一系列读,让学生真正深入课堂,走进文本,效果还不错。对于“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鸟妈妈这会儿一定焦急不安”等这些朗读难点,通过抓关键词语“焦急不安”反复体会来突破难点。所以学生对于“小男孩送还鸟蛋就是爱鸟的体现”这一点的理解水到渠成,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在不通处“搭桥铺路”。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始有境,入境始觉亲。”儿童诗的创作源于生活,读者唯有入其境,才能领其情。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进入意境去品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善于为学生搭建“入境”的阶梯。如在第一节的指导读处,出示小鸟蛋的图片,再通过让孩子想象自己手里有两只鸟蛋,拉进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使之自然地走进了“文本”,从而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无需指导,学生朗读的有声有色。第二节既是本课教学重点更是难点。为了突破这一段的教学难点,我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轻松化解了难题,学生脱口而出的“以后更不能伤害小鸟了”就是最好的证明。第三节主要通过创设表演“送鸟蛋”的情境,感受小男孩珍爱鸟蛋的情感,学生的朗读效果比较明显。
虽然这堂课得到了大家的好评,但自己还是觉得有许多不足之处。由于备课时间不够充分,一些环节设计没能锤炼,加上学生是第一次到录播室录课,感觉学生比较放不开。除了这些客观原因,主要还是我课堂教学语言比较零碎,对学生学习困难时缺少等待,总是急于引导;课堂教学评价语言不够丰富,自己的教学语言还有待锤炼;还不能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课堂上有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的痕迹,如何放手让学生去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我迫切需要解决和学会的事;课堂上对学困生指导不够,为了使自己的课能够顺利地上下去,在本课的品读训练时不舍得把时间过多的交给学困生,这其实是教学的一大忌,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所改进。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10
《两只鸟蛋》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树上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为了总结教学经验,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将本次授课进行反思如下:
本课成功的关健在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获得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创设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为此,我首先播放小鸟出壳的画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学习本课的欲望。
2.利用小组合作,识字教学,大大提高了识字效率。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不仅提高了认读生字的效率,交流了识记生字的方法,而且培养了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带拼音读词、去拼音读词、再读单字等多种形式来认读生字,大大提高了识字效率和识字兴趣。
3、加强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在本节课中,我加强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每一小节我都进行了细致的指导,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来朗读课文,并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内容,理解内容,受到爱鸟护鸟的教育。此外,我还让学生齐读,指名读,挑战读等形式,加强了朗读训练的`频率,提高了朗读能力和兴趣。
3、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两只鸟蛋》这一课,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极大地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了鸟类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培养了学生爱鸟的意识和情感,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之情,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但是,这一课上下来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我没有强调识字的方法等,我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力争创建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11
工作将近一年来,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也越来越喜欢这个充满活力与欢声笑语的语文课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面对新课标,面对新教材,面对新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我重新学习,甘愿当一名小学生,认真领悟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区别新课程标准与以往我们所学的教学大纲的不同,吃透新教材的特点,重构新的教学体系。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载体,还有必要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充当教研的先锋。我边教学,边研究,努力成为学者型的教师。同时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还要注意充当不同的角色。既要当学生的`教练员,又要当学生的陪练员,有时还是学生学习中的伙伴。另外,辅导落后生鼓励积极进取,应当说,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若是把握不好课改中的位置,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那只会失去方向,无所适从。
小学语文人教版《两只鸟蛋》,讲的是一个小男孩从树杈上取下两只鸟蛋后,通过妈妈的教育,把鸟蛋送还的故事。在进行教学时,我先用课件放出图片:一个鸟窝里躺着两只鸟蛋。同学们看到这个都很兴奋,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到学习第一节时读到“小小的鸟蛋凉凉的”还以实物让学生们感受自己拿着鸟蛋是否感觉到了鸟蛋凉凉的。通过实物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后面的教学中同学们回答问题都很积极,有些同学基本每个问题都举手了,而且基本领悟到了课文的意思,对课文的朗读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并且我还通过板书的形式让同学们再次感悟课文,同学们也能根据板书能回忆起课文内容。对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如“仿佛”的理解很难,但是我用替代的办法,让学生们把它换成“好像”后,学生们基本都能理解了。这节的教学目标识字和感受课文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在本堂课中,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地融入到课堂中,很多同学也很积极地回答问题,但是同时我在课堂中也忽略了其他没举手的学生了,很多学生一节课回答了几个问题,而有些同学却一个问题也没有回答。教学是面向所有的学生,教师作为这个教学的中心、载体,应引领好所有的学生加入到课堂学习中来,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教师要鼓励每一位同学认真思考问题。另外,在后面的课文感悟中,课堂气氛也不够活跃,教师应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兴趣:在学习中玩,在玩中学习。多设计些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的游戏,比如在课文朗读中,可以让学生边比划动作边读课文这样不仅更能让学生们记住课文内容,而且还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两只鸟蛋》这篇课文一共有四小节,在学习中,还可以把四小节的顺序打乱,让学生给课文排顺序……另外我作为教师,也缺少一种教学的激情,本课文在读的时候,一小节应读出小男孩玩鸟蛋很欣喜地样子,读课文要注意读出感情。低年级学生在朗读课文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应适当作泛读,但是在本节课中,我却犯了一个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应犯的毛病:没范读课文。在学生读课文需要帮助时,教师应及时范读,引领学生读准课文,读好课文。
在课文学习中,同学们的回答让我看到了我们班很多同学课外知识积累的还不错,比如课文中“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并不是通过老师的讲解让他们明白的,而是让学生自己说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都认识到了要爱护小动物:“我们要爱护每一只小鸟,珍爱每一个可贵的生命。”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低年级教学中,更应让学生多读课文,在读中去感悟,在读中去理解。以后在教学中,我会多给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感情体验。
教师是在教学中不断学习而得到提高的,我会在每次上课后及时作反思,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让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让我的语文课更有意思。
对于一个刚参加工作的我而言,教学还处在初级阶段,并无经验可谈,要不断学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断创新上进。我经常鞭策和勉励自己,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新的语文教学应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起孩子们的心灵火花,让语文成为学生们人生成长的心灵鸡汤,追求的精神元素。努力让我的语文课堂越来越有“活力”。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12
《两只鸟蛋》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树上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通过这首诗的学习,要让孩子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依然采用了“两疑三读”的课堂教学。课堂开始,我让学生欣赏了美丽的小鸟,并出示鸟蛋的图片,让学生说出这美丽的小鸟是从鸟蛋中孵化出来的。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又暗示了文中的“一只鸟蛋就是一只小鸟”,为课文的埋下铺垫。随后学生质疑了课题,自由读课文,然后我范读课文后,学生质疑课文。在学生质疑课文时,生提出了“为什么小男孩要把鸟蛋取下来后又送回去?”这其实是本文的一条主线,在学生自己释疑的时候,学生把问题分成了两个——为什么取下鸟蛋?为什么又还回鸟蛋?学生站起来用了文中的诗句——“小小的鸟蛋凉凉的,拿在手上真好玩。”来回答这个问题。立刻就有人问“为什么好玩啊?”学生被问住了,我问了句“那你掏过鸟蛋吗?”“没有!”孩子们居然齐声这样回答,而且还都一连向往的看着我,似乎我手上就有两只好玩的鸟蛋。没想到,这个我们小时候几乎男孩子都干过的“坏事”,现在这么大的孩子居然没有人干过?(虽然学生从不掏鸟蛋这确实是件很好的保护鸟类的事儿。)此时,忽然意识到,自己备课是有些不充分,如果这时,我能拿出两只鹌鹑蛋,让孩子们看一下感受下,那种小小的,凉凉的感觉,如果此时能再让孩子们看看鸟儿从蛋壳中破壳而出的`视频,我想孩子们深深的记住“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伤害鸟蛋就是伤害美丽的小鸟。”也就会更深刻的体会到生命的可贵。
在本节课的朗读指导上,我重点指导了孩子读诗句——“鸟妈妈这会儿一定焦急不安”。为了能充分体会“焦急不安”,我带孩子们回到了生活中,自己的东西找不到时的心情,又让孩子们看了鸟妈妈在鸟窝旁盘旋,聆听鸟妈妈凄厉的叫声,孩子们体会到了鸟妈妈的焦急、担心、害怕。再读这句时,孩子们读出了焦急不安的重音、急迫。但在随后听玲姐的课时,我发现玲姐在指导学生朗读“焦急不安”时,对学生进行了口语交际的训练,创设情境,让孩子说:“如果你是鸟妈妈,此时此刻,你想对那个小男孩说什么?”孩子们说出了“你真是个坏蛋!”“我的孩子呢?”……随即,老师又问,看着鸟妈妈,听着鸟妈妈的话!你会怎么做?“还回鸟蛋,不伤害鸟蛋……”孩子们不但会读了,还得到情感的升华,提高了语言表达水平,效果特别好。
这节课结束了,但以后还有更多的课,如何让孩子的各项能力都得到锻炼,让感情在课堂上升华,我想,备课要更充分,更深入学生,还要更多的吸取同组老师的“精华”。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13
《两只鸟蛋》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树上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语言比较零碎,语言缺少感染力。听了周老师老师执教的《富饶的西沙群岛》,觉得周老师言简意赅却富有激情的教学语言非常值得自己学习,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自己本身语言功底不深,常常是“纵有千般深情”,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却是苍白无力。所以,自己的教学语言,还有待锤炼。我反省了这节课自己不足的原因。
之一:读的形式比较单一,读的力度不够。在一教中,我多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男女生赛读、分组读这些朗读形式,对低年级的孩子们来说,相对单一了一些。而对于“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这一教学难点,没有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让学生来领会,所以造成学生对于“小男孩送还鸟蛋就是爱鸟的体现”这一点未能完全理解。在二教中,我尽管增加了教师范读、配乐朗读、推荐读得好的同学示范朗读,而且尽量给每次的朗读都确立了目标,效果还是不够理想,主对学生朗读水平估计过高,在教学第一课时时,在识字教学上花费时间多了,在初读和再读课文的环节花费时间少了,导致学生朗读还没有达到“正确、流利”的程度,就直接进入了“精读悟情”的环节。所以,在教学中需要深入把握学生学情,抓关键词语“焦急不安”、“小心地”、“连忙”、“轻轻地”等词语反复体会来突破难点。针对学生的情况循序渐进地指导朗读,让学生从最初的“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到读得“正确、流利”到“读出味道、读出情感”乃至达到最后的“熟读成诵,琅琅上口。”
之二:情境创设不到位。我说的情境创设不到位,除了我前面说的自己语言创设情境不到位,还有方法和时机不到位。在二教中,我原本设计了在课前导入时播放小鸟破壳的视频让学生来理解“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这个问题,从而让学生感知生命的可贵与神奇。在课前导入时,在课件出示的小鸟快乐飞翔画面和小鸟欢唱的音乐中让学生围绕三个问题交流“喜欢小鸟吗?为什么?你知道小鸟是怎样出生的吗?”如此费心创设教学情境的设想在具体实施时却遗漏了一个重要环节:问学生“喜欢小鸟吗?”学生兴致盎然地纷纷回答“喜欢!”学生的胃口被吊起来了,我却没有了下文,因为我把“为什么喜欢?”这个问题漏掉了,而让学生交流这个问题,就是为了唤醒学生对鸟儿的声音、形态、颜色等印象,唤醒孩子们对大自然界的精灵—小鸟的喜爱之情。由此自然过渡到“小鸟是怎样出生的?”把对小鸟的喜爱进而转化为对鸟蛋的喜爱,为下面的朗读作铺垫。还有在教学“妈妈看见了,说:‘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鸟妈妈这会儿一定焦急不安’”这段(第二小节)时,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为什么事情焦急不安过?从而理解“焦急不安”这个词语的含义,然后说说鸟妈妈是为了什么事情焦急不安?是因为丢失了自己最心爱的宝贝)这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鸟妈妈焦急不安的样子,说一说,然后课件出示鸟妈妈丢失了宝宝凄厉惨叫的'情形,再让学生读妈妈对小男孩说的话“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鸟妈妈这会儿一定焦急不安”。倘若我在这时能抓住时机有效创设情境:“妈妈担心鸟妈妈丢失了宝宝着急所以就对小男孩说……”(一读妈妈说的话)“妈妈担心鸟妈妈丢了宝宝难过所以对小男孩说……”(再读妈妈说的话)“妈妈担心鸟妈妈丢了宝宝伤心所以对小男孩说……”(三读妈妈的话)这样在反复的朗读中不但让学生深入理解了“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也理解了鸟妈妈的焦急不安,更为学生理解下文中小男孩送还鸟蛋的爱鸟行为打下了伏笔,使教学环环相扣。我错过了这两个创设情境的重要时机,所以把本该入情入境的朗读感悟变成了机械重复的朗读。
但是在难点的突破上我课前预设不足,没有有效达成目标。在看图展开想象时,很多孩子都说出了图中的景色:“看到了蓝天、白云”、“看到了大树”、“看到了鸟妈妈”……于是我提问“仿佛”可以换成什么词,我觉得这对学生没有难度,就把它作为一个阶梯,引导学生想象。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学生不能准确地说出它的意思,还是回答了刚才的答案。我有些着急了,说了一个句子帮助理解“仿佛”,但是很遗憾,孩子还是没有明白意思,反复请了几个孩子都让我失望了,终于有一个孩子说出了“仿佛就是似乎的意思。”我松了口气,又补充了“仿佛也可以换成好像。”但是对文本内容学生还是没有深入理解,我却在这里停止了。直接出示画面,代替学生说“我仿佛看见了鸟儿在花丛中歌唱,在树上快乐地捕食,在树枝上无忧无虑地嬉戏,在蓝天上自由地飞翔。”
我觉得正是自己对学生的预设不足,课前没有备足学生,才导致课堂生硬缺乏学生思维的火花。在学习第四节时,我可以先承接上一节引导学生想象,现在两只鸟蛋正舒舒服服地躺在鸟窝里,你猜,在鸟妈妈的孵化下,过几天这两只鸟蛋会怎样?虽然它们现在还是蛋,但我们可以想到,(放鸟叫声)听!——说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吗?(击出示鸟儿在蓝天中飞翔图)看!——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吗?然后边读边想象,把自己当作小男孩读诗歌第四节,再播放幻灯展示鸟儿自由生活的画面、人与鸟和谐相处的照片进一步激发孩子热爱鸟类、热爱自然的情感,从而引导有感情地朗读。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14
这是一首很有趣的儿童叙事诗,对于儿童来说比较好理解,且很有教育意义。
朗读方面朗读方面朗读方面朗读方面:
在有感情地朗读时,学生读完后请学生进行评价时,学生抓住了“凉凉的”“小小的”,为了让学生有更真切的了解,于是引导孩子描述鸟蛋的样子,并让他们说一说,你眼中的鸟蛋是什么样的?有的孩子说鸟蛋比鸡蛋小得多而且很光滑,我看到的鸟蛋是很小的,有的说鸟蛋在树上……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对鸟蛋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对于书中的“拿在手上真好玩”读起来就水到渠成了。
工具性与人文性巧妙的`结合工具性与人文性巧妙的结合工具性与人文性巧妙的结合工具性与人文性巧妙的结合——读中渗透词语的理解读中渗透词语的理解读中渗透词语的理解读中渗透词语的理解 如:
“焦急不安”的处理 你现在就是一只鸟妈妈,发现自己的宝贝儿没有了你会如何?有的学生露出着急的表情,有的说的话都已经断断续续,有的捶胸顿足……我进行一个小结,对这就是“焦急不安”。你现在就快点读出鸟妈妈的焦急不安吧! 如:
“仿佛”的处理 我到底听见没听见鸟儿的欢唱?在最后一节找到答案,一会儿功夫,学生就找到了,那你能换个词说清楚吗? 引导孩子学会质疑引导孩子学会质疑引导孩子学会质疑引导孩子学会质疑 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读,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学生自然会提出:
“为什么说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个别学生也能解决这个问题。再如:仔细读一读第三小节,这里有两个词感觉总是有些矛盾?哪两个词呢?“连忙与轻轻地”为什么男孩一边要快一点,一边还要轻轻地?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了。
把握文本进行拓展练说把握文本进行拓展练说把握文本进行拓展练说把握文本进行拓展练说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图片,让学生思考想象。
“抬起头来,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
”此时此刻,小男孩目光注视着树杈上的小鸟,双手紧握在一起,小男孩在想些什么? 孩子们立刻活跃起来,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这正是本课情感的升华,经过这样处理,孩子们很快就能答出来了,我认为很好。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15
这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诗歌语言优美流畅,在反复诵读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的节奏美、音韵美和意境美,从而逐渐熟识诗歌,热爱诗歌。在备课时,我的大体思路是让孩子们在读中悟情,从而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情感体验,感悟加强学生的朗读。每一小节的朗读指导都有一系列的铺垫。上完这节课,听了教研室周卫华老师的评课之后,结合自己的感想做了以下总结。
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的规律和课程的结构特点,上课伊始我准备了两只鸡蛋(在准备时也曾考虑用鹌鹑蛋,毕竟鹌鹑也是鸟,而且能让学生更能体会鸟蛋“小小的”这一感受,后来觉得蛋太小,用了鸡蛋代替,现在想想是不合理的,既然是让学生感受体会课文,那就应该尽可能的遵循课文),让学生通过亲自摸一摸,创设一定的情境,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从而得到很好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这就要靠老师的.引导或用激励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文本,设定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能唤起他们的想象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的环节,进而在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听录像,表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参与,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在教学教学中,我觉得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我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由读、示范读、分组读、同桌表演读等方式,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既提高了朗读能力,又激发了学习的热情,所以在结束课的最后让学生再次朗读时,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周卫华老师在评课时充分肯定了我们班学生的朗读水平,她说:“书写和朗读是无法造假的,从学生今天的朗读可以看出老师平时对学生朗读的训练、、、、”我觉得这是对我们的最大的鼓励。
我觉得这节课还需要改进的是:一、每一环节的过渡还不够自然连贯,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锤炼。二、在课文的学习中,对知识点“鸟蛋凉凉的--凉凉的鸟蛋”的学习比重不够,除了教师所设计的练习,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扩展延伸。三、在学生有精彩发言时应给予鼓励,注意学生体会到的亮点发掘出来这将让老师课更有深度。
第五篇:两只鸟蛋教学反思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第9课《两只鸟蛋》第二课时时,我的本意是通过朗读来感悟课文,培养学生爱鸟的情感,可是我感觉两次的教学均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并没有将学生带入从“欣喜”(得到可爱的鸟蛋)到“焦急”(鸟妈妈失去自己的孩子)到护鸟(小心送还鸟蛋)最后到美好希望(希望大家都来爱护小鸟)这种预设的情境中,学生朗读的效果也不够理想。教后,自己有以下几点思考:
教学语言比较零碎,语言缺少感染力。听了王蓉老师执教的《燕子专列》,觉得王蓉老师言简意赅却富有激情的教学语言非常值得自己学习,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可能是多年教低年级的原因,说话有些婆婆妈妈的,现在要一下子改掉,还真不容易,真可谓积重难返。再加上自己本身语言功底不深,常常是“纵有千般深情”,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却是苍白无力。所以,自己的教学语言,还有待锤炼。
读的形式比较单一,读的力度不够。在一教中,我多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男女生赛读、分组读这些朗读形式,对低年级的孩子们来说,相对单一了一些。而对于“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这一教学难点,没有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让学生来领会,所以造成学生对于“小男孩送还鸟蛋就是爱鸟的体现”这一点未能完全理解。在二教中,我尽管增加了教师范读、配乐朗读、推荐读得好的同学示范朗读,而且尽量给每次的朗读都确立了目标,效果还是不够理想,主要还是因为借班上课,对学生朗读水平估计过高,在教学第一课时时,在识字教学上花费时间多了,在初读和再读课文的环节花费时间少了,导致学生朗读还没有达到“正确、流利”的程度,就直接进入了“精读悟情”的环节。所以,在教学中需要深入把握学生学情,针对学生的情况循序渐进地指导朗读,让学生从最初的“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到读得“正确、流利”到“读出味道、读出情感”乃至达到最后的“熟读成诵,琅琅上口。”
情境创设不到位。我说的情境创设不到位,除了我前面说的自己语言创设情境不到位,还有方法和时机不到位。在二教中,我原本设计了在课前导入时播放小鸟破壳的视频让学生来理解“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这个问题,从而让学生感知生命的可贵与神奇。可是找到的视频无法下载,直接在线播放,几段视频前都插播了大段不雅广告,实在是担心弄巧成拙,只好忍痛割爱。改成课前布置学生回家了解小鸟是怎样出生的,在课前导入时,在课件出示的小鸟快乐飞翔画面和小鸟欢唱的音乐中让学生围绕三个问题交流“喜欢小鸟吗?为什么?你知道小鸟是怎样出生的吗?”如此费心创设教学情境的设想在具体实施时却遗漏了一个重要环节:问学生“喜欢小鸟吗?”学生兴致盎然地纷纷回答“喜欢!” 学生的胃口被吊起来了,我却没有了下文,因为我把“为什么喜欢?”这个问题漏掉了,而让学生交流这个问题,就是为了唤醒学生对鸟儿的声音、形态、颜色等印象,唤醒孩子们对大自然界的精灵—小鸟的喜爱之情。由此自然过渡到“小鸟是怎样出生的?”把对小鸟的喜爱进而转化为对鸟蛋的喜爱,为下面的朗读作铺垫。还有在教学“妈妈看见了,说:‘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鸟妈妈这会儿一定焦急不安’”这段(第二小节)时,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为什么事情焦急不安过?从而理解“焦急不安”这个词语的含义,然后说说鸟妈妈是为了什么事情焦急不安?是因为丢失了自己最心爱的宝贝)这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鸟妈妈焦急不安的样子,说一说,然后课件出示鸟妈妈丢失了宝宝凄厉惨叫的情形,再让学生读妈妈对小男孩说的话“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鸟妈妈这会儿一定焦急不安”。倘若我在这时能抓住时机有效创设情境:“妈妈担心鸟妈妈丢失了宝宝着急所以就对小男孩说„„”(一读妈妈说的话)“妈妈担心鸟妈妈丢了宝宝难过所以对小男孩说„„”(再读妈妈说的话)“妈妈担心鸟妈妈丢了宝宝伤心所以对小男孩说„„”(三读妈妈的话)这样在反复的朗读中不但让学生深入理解了“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也理解了鸟妈妈的焦急不安,更为学生理解下文中小男孩送还鸟蛋的爱鸟行为打下了伏笔,使教学环环相扣。我错过了这两个创设情境的重要时机,所以把本该入情入境的朗读感悟变成了机械重复的朗读。
背诵流于形式。在两次教学中,我都设计了背诵的环节,这是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来设计的。然而,我在完成即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我却忽略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朗读指导。语文教研员彭老师评课说的“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这句话点醒了我这个“梦中人”,在此后的教学中,我试着去做,果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教学《荷叶圆圆》一课时,在学生朗读得已经很到位了以后,我要求学生背诵,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怎样去背,而是问学生:“你觉得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去背好吗?”学生当然回答“不好!”我进而问他们:“谁有没有好办法教大家背?”马上有几个孩子举手了,一个孩子说“我就想,课文先写的是谁?再写的是谁?”我大喜过望,追问:“那课文先写„„再写„„然后写„„最后写”(我说学生答)。又有一个孩子举手了“我就记住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说的话。”我顺势问:小水珠说:‘„„’“小青蛙说:‘„„’小蜻蜓说:‘„„’小鱼儿说:‘„„’”(我引学生读)。最后我告诉学生,课文2、3、4、5自然段每个自然段都写了荷叶的四个朋友“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只要记住她们说的话,和在荷叶上做的事,就很容易背诵。”经过我的因势利导,学生掌握了背诵方法,很快就背诵出来了。所以,在要求学生背诵的时候,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给学生一定的背诵方法,不能要求学生一背了之。
总之,两次的教学,让我深切感受到:教师自身的语言功底、朗读功底是引领学生入情入境的重要法宝;还有,朗读的指导要循序渐进,不可揠苗助长;朗读既要形式多样,又不能流于形式,为了朗读而朗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享受快乐!
教学叙事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
贡天学校
陈燕珍 201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