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教学反思(精选合集)

时间:2022-06-22 02:20: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浮力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浮力教学反思》。

第一篇:浮力教学反思

浮力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浮力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浮力教学反思1

12月3日在我校举行的有效课堂教学现场上我上了一节科学课——浮力。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使学生明确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这一点,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凭他们的直接感官传递的信息,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是非常难以理解的,怎样突破这难点,是本课重点解决的问题。以往教学时,总是怕学生乱动了半天毫无收获,所以在实验时,反复强调,分别把所用材料示范后才让学生自己去做。这样,虽然教学过程循循有序,然而教学效果并不佳,学生的兴趣没有被调动,思维被束缚,课堂气氛沉闷,原因是管得太死,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活动,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吸取以前的教训,我改变了教学思路,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入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首先,用一个动画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几个小朋友玩耍皮球,不小心把皮球掉进了树洞里,聪明的文颜博把树洞灌满水,皮球就漂浮上来,这是为什么?从而导出主题——浮力。

二、玩中探究,获得新知。

玩是孩子的天性。看着实验桌上的水槽浮着这么多东西,学生早己按捺不住了,于是,我抓住他们的心理,对他们说:“浮着什么?想不想玩?我们一起来试一种新的玩法。先用手按住塑料泡沫。慢慢向下压,压到水底慢慢松手,反复几次,体会手的感觉。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话音刚落,孩子们就玩了起来,尽情地用这四种浮着的物体实验。实验后,孩子很自然地回答出来:把这些东西按到水底再轻轻松手时,感觉到水里有什么东西向上顶手……并通过测石头在空气中的重量和放在水中的重量比较,发现在水中的石头较轻,从而得出沉下去的物体在水中同样受到水的浮力。事实让孩子们信服,“水的浮力”确实存在,而且其方向是向上的。在尽情地“玩”的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也随之得到培养。为了巩固浮力的知识,让学生各抒己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说说浮力的广泛应用。

浮力教学反思2

前一课,孩子们明白了浮力测量的方法,了解到了物体(上浮)所受的浮力大小跟它排开水量有关。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拍开水的体积越小所受的浮力越小。然而,孩子们一定有个疑问:那么那些本来就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虽然这个问题会困扰孩子们,可是他们未必很主动地发现这个问题。所以在上课时我就直接提出了这个问题。问完这个问题后,我就观察他们的反应。我本来想他们中一定会产生很大的分歧,应该有一半人会认为不受水的浮力的。然而出乎我的预料的是,绝大多数孩子认为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的。于是我就问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我觉得这个追问还是有必要的。孩子们的判断,有的来自本身的思考,有的则是来自别人的判断。如果能说出判断依据,那就是自己的思考了。即使自己是蒙的,或者是从了“众”,听一下别人的思考过程也是好的。

有的孩子说在水里拿重的东西比较好拿,有的说不管是什么物体,都是受水的浮力的,有的说是从书上看到过的,……

从孩子们的发言看,他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片面的,表面的,不确定的。所以这节课最大的目的就是用实验来证实他们的猜想。

实验本身比较简单,而操作的难度也不大。所以我就难度体现在了对实验的设计上了。由孩子仿照上一课的实验过程来设计本课的实验方法和过程。而孩子们的表现和证实了他们是有能力做这样的事情的。

另外,在今天的课上,我又一次重申,要在科学课上学会安静。安静地思考,安静地倾听,安静地讨论。孩子们也很配合,互相监督着、提醒着,课堂的秩序保持得不错。我表扬了他们,也希望在以后的课上能继续良好的表现!

浮力教学反思3

今天听了两位老师的科学课,学习了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收益匪浅。

两位老师分别对教材,课标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总结、反思。第一位老师首先通过一段对话,引入小船漂浮的情景,引出向上的拖力就是浮力,为浮力下定义,接下来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探究生活中物体的沉浮情况,引导他们发现物体的沉浮情况不同可能是与与浮力有关。第三部分为探究实验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就测力计的使用给予相应指导,在水中的物体都会受到大小不等的浮力的作用,然后讨论如何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来改变浮力的大小,从而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对浮力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最后通过“橡皮泥造船”的活动,应用浮力的知识,同时与实际生活结合,反思生活中的船和浮力,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使它漂浮在水面上。

本课教学以探究实验为主,在多次探究实验中,让学生认识沉浮现象,了解浮力的原理,在预测和实验结论中产生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反思并修正想法,进一步锻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行观察、分析、反思和总结的能力,充分锻炼了学生逻辑思考、反思求证的能力,最后通过“橡皮泥造船”的活动,应用浮力的知识,同时与实际生活结合,反思生活中的船和浮力,体现了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浮力教学反思4

学生对于浮沉现象有大量的生活积累,而且有些同学还知道“浮力”这个词语;知道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是不同的,知道物体下落是由于地球的引力造成的。这对认识浮力都是很好的基础。本课的浮力是专指水的浮力,这是学生第一次从科学的角度认识力。

课堂教学时,学生们知道质量大的物体提起他来会用比较大的力,在前一个单元他们有了初步设计对比实验的经历,这为设计证明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了浮力的实验做了很好的铺垫。

大部分学生错误的认为下沉的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这是本课的难点,需要重点解决。

学生不知道浮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他们朴素的认为轻的物体会上浮重的物体会下沉。这种前概念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我个人认为是片面,虽然在本课不能解决,但是教师可以利用它引发矛盾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基于以上情况,我在本课教学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教学策略,经过实施,真是有得有失,回顾反思,有以下体会:

1、导入部分以“力”为切入点,避免在轻、重这个地方纠缠。

实例:

演示:手拿泡沫塑料、勾码,举到没水的水槽上面。

提问:这是两个固体,如果我一松手会怎样?(落下去)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地球的引力)。我不松手为什么没有落下去?(手的的拉力)

演示:将两种物体放入有水的水槽中。

提问:现在发生了什么现象?(泡沫塑料上浮,勾码下沉)

提问:你认为泡沫塑料上浮,勾码下沉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学生认为是因为泡沫塑料很轻而上浮,教师可以追问――刚才(指没水的状态)也很轻,怎么没有上浮?这说明物体上浮和什么有关系?……

本课的主旨是认识水对浸入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这和物体的轻重没有关系(浮力的大小在一定条件下和轻重有关系)。因此,为了避免总在轻、重这里纠缠,我就采用了“水槽中没有水,和水槽中有水”物体放入其中的现象对比,使学生意识到,放入水中不下落首先就是与水有关系。然后直接感受水的浮力。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突出“力”的概念,这也是本节课的特殊色。(没见过其他老师讲浮力这样导入)

2、先理性认识再感性认识。

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一般认识是先感性,后理性,对于本课学生认识“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我是采用了先理性――定量认识(用测力计测量在空气中提起勾码和放入水中后提起勾码所用的力,然后对比),再感性――定性感受(掂一掂物体在水中和在空气中的不同)。因为导入部分首先用到了勾码,在由于学生刚认识了上浮的物体受到了水的浮力,直接提出下沉的勾码是否受到浮力,我觉得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然后就物用物,直接利用勾码进行实验,学生的思维比较专注。教材上安排的提石子的活动我作为体验认识来进行的。

3、开放性问题与具体问题结合。

教学过程中,对于要了解学生想法的问题,我的问题呈现方式就是开放式的。比如课的伊始,一些学生提出了“浮力”这个词,我就问他们:你认为什么是浮力?这样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为教师如何调整预设的教学设计提供依据。对于本课要研究的问题,我就用采用封闭式提问。比如在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时,对于下沉的勾码,我直接问学生: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了水的浮力?学生的回答只能有两种,这样使后面的研究直切主题。而不是提出这样的问题:勾码为什么会下沉?这样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就比较分散,教师还要费时费力的将问题引导到自己想要的问题上来。何必呢。

4、追问目的性强。

课堂上对学生的追问其实不是教师预设的问题,是临时生成的。我在课堂常常对学生进行追问,原因首先是:学生的回答不完整、片面,肤浅的教师有针对性的追问,使其完整、全面、达到应有的深度。其次,通过教师的追问可以了解到学生真实思维过程。

5、利用完善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生设计的实验往往是大处合理,小地方不完善,尤其是在具体操作的细节上不注意科学合理性,致使实验失败,利用完善实验的过程对学生进行严谨科学态度的培养也是我的一贯做法。具体到本课,学生在设计了实验后,具体怎样做往往没有涉及到,这时就需要完善它。我就采用追问的方式:“将勾码放入水中时应该注意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那么怎样放入勾码、放到什么位置……等一些操作应该注意的事项就会在追问中得到明确,而且学生也明白这样做的科学性。不过追问的问题视学生的具体回答而定,这时教师的眼睛就是专挑学生的“骨头”,然后是通过不断的追问使学生自己剔除“骨头”。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也意识到需要改进的一些地方,首先我觉得让学生感受浮力还不够充分,活动时间还是短,尤其是感受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明显。还需要改进。其次,我觉得学生设计实验的环节还应该做一些铺垫工作,虽然学生能够设计出两种试验方法,但是能够设计出来的不到50%,这说明教师的“脚手架”搭建的不合适,有点高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觉得可以从实验的对比性入手启用问题启发思维,例如可以这样提问:勾码受到浮力和没有受到浮力我们那些感受会不同呢?这样就可以降低设计实验的难度,是绝大多数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浮力教学反思5

本节教学在引入浮力的时间过长,前四个动手实验过多,在要求同学怎样才能将橡皮泥浮在水面上时,出乎意料,有一组同学利用乒乓球,将橡皮泥粘在乒乓球的一侧放入水中,这时橡皮泥未沉入水中,而其他组的同学由于第一次没有成功使橡皮泥沉入水中,再让其浮在水中的话难度就加深了。在做鸡蛋放入水和盐水中时,我先把鸡蛋放入杯中,拿出两杯水让学生猜想倒入后会有什么现象?本想卖个关子,但学生很聪明,立刻就回答出来沉入杯中的是水,浮起来的是盐水。

在讲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分别让同学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但由于时间较紧,请同学分组探究并展示,但由于条件和时间的限制,本想让学生复习一下表格的设计,这一步就被我临时删除了。最后,做巩固练习时,课件由于出了一点小问题答案直接就跳出来了,我只好临时请同学讲解一下为什么?

浮力教学反思6

本课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符合“三自主五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方式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平等和自由的教学氛围。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知识的获得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探索知识的机会,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越是容易得到的东西一般不会珍惜,容易忘掉,而来之不易的东西往往倍加珍惜,记忆深、有的甚至终身难忘,对知识也这样,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学习中探究,让学生摸着石头过河,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记忆,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觉得这些知识不是你教他的,而是自己探索发现的,有一种科学家创造发明解决新问题,发现新知识的成功感,在新知识传播时用这种方法更有效,教师只有大胆改革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变教师讲为师生共同地双边活动,尤其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主动探究,使学生由原来受动者变成现在的主动参与者,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只有使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应用物理,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这一节课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完成科学探究的教学目标,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研”有所获。教师既做到了提倡和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又在适当时机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上的“决心、信心、恒心”,战胜困难和挫折,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以上几点是我在教学中感觉比较成功的'地方,但是从实际授课中,我也发现了我的不足,如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差生还相当多,连最基本的运算都不过关。另一方面复习中实验教学做的不够。

通过授课我也思索:

在新课改理念下,如何同时做到课堂的开放与高效两不误。就拿本节课为例,通过学生独立探究得出了计算浮力的多种方法,并应用。并且浮力大小与浸没在液体里的体积有关,或者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加深了对浮力的理解,这是我设计的初衷,但也正是这一点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使课堂出现了时间较紧的局面,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使原本设计的很多练习无法完成。为了不拖堂而参与了过多的教师干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学生探究实验。

新课程倡导开放式教学,要求还课堂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无论哪种学习方式都需要很多时间,而课堂时间有限,怎样才能找到它们的最佳结合点。另一方面,新理念要求加强课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及现代科技发展的联系,当教师设计的教学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相一致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课堂充满活力,这样必然与有限的课堂时间相矛盾。怎样解决这些现实的教学问题,让我们在实践中一起探索。

浮力教学反思7

浮力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阿基米德原理是本节重点也是难点。在生活中及小学的自然课上对浮力认识已有一定的基础,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其概念由两个现象直接得出并强调“浸”和“向上”。

阿基米德原理的得出是难点,先让学生从生活现象和动手做课桌上的小实验现象猜测加推理“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再由水中水袋受的浮力和排开的水的重力的关系,最后由分析加表达式推导得出原理,这样层层推进,分散难点。从经验,生活和实验中的现象猜测避免猜测的盲目性。由于同学个体的差异及实验的自主选择,避免“整齐划一”,保证多样性,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同时教师在应有充分的准备学生猜测的“意外”,如:猜浮力与深度有关等。学生并没有从生活中或已有的经验出发,这样猜测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此时教师可加以引导。学生交流,回答“小鱼和大鱼由于深度和体积不同而产生浮力不同的争论”,“改错题:木块浮在水上受到的浮力”两个问题。情境化的问题,增加亲切感,易引起兴趣。“改错题”降低难度,又加深对原理的理解。题型的多样化可避免解决问题烦味与枯燥。

不足的是题目的覆盖面不广,可增加对浮力方向理解的问题;可换浮力在生活应用的例题,从而增强物理服务于社会的意识。

浮力教学反思8

随着物理学习的深入,如何持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物理思维能力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的。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概念和规律。教材的内容覆盖了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及其物理方法(实验和科学探究),对学生全方面的能力要求高,是已学知识质量、密度、力、压力、压强等的综合,从数学角度分析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更是下一阶段学习的开始,因而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材内容从根本上看是讲了“一个力”即浮力,讨论实验测量浮力,而阿基米德原理从本质上讲是研究浮力的大小问题。这样教学内容可以提炼为浮力和浮力的大小两大问题。对于力的概念学习是学生已掌握的,从常见的力、压力等迁移到浮力,学生会明确浮力学习的内容和重点,消除陌生感,化解学习的难度。

对于教学的重点探究浮力大小教材安排了三个探究活动

1、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

2、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3、探究浮力的大小。个人认为探究活动1目的主要还是找到一种测量浮力大小方法为后面的探究提供实验解决方法。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

二、教学设计

1、让学生对学习保持持续的兴趣,不是孤立抽象的学习物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发现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的应用。

2、注重将学生的经验体验抽象加工提升为知识,消除知识的陌生感神秘感降低物理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学得轻松。

对于浮力学生生活中有一些经验和前概念。教学设计以此为线索,在研究浮力的概念时要在学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学生的前概念只是模糊的认识,通过课堂实验再此体验,将经验抽象成严格的物理概念。从浮力到阿基米德实验,思维有很大跳跃,通过体验和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分析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从而真正认识和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3、立足学生主动学习进行设计和预设教学活动是围绕学生学这一中心展开的。

首先对于浮力的概念,让学生从现象和实验体验的基础上抽象出严格的物理概念,认识一种新的力,思考浮力的其它因素。

对于教学的重点三个探究活动过程设计有所区别。探究活动1,2可以由学生分组完成,探究活动3由学生讨论方案教师演示。而这三个探究活动的重点都是猜想和实验方案的设计。猜想涉及到物理的规律,对学生分析问题和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探究活动1,2的猜想是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体验引导分析提出。探究方案要求学生通过讨论自主设计,活动操作的过程步骤必须表述清楚,使每个学生都明确做什么这么做有什么现象,有效探究

4、发挥教师的导学指导作用,处理学生的生成调控教学进程

三、教学反思

1、教学容量太多完成有一定的难度,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对于启发学生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环节可以简化处理。即不做折纸船游戏,仅从生活现象(游泳时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人的感觉/井中提水时人的感受)去引导。

2、教学探究出的物理规律仍需要一定的训练去巩固,除了本节最后的解释现象,还需要一节习题课练习及讨论问题。

3、为了保证探究活动的有效完成,分组探究课前要安排好小组要明确小组成员分工。教学过程的探究活动务必注意使学生都明确做什么怎么做,真正将有效的经历经验转化为知识。

4、教学中不要急于完成知识传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尝试操作的时间,困难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

浮力教学反思9

第一部分:

引发认知冲突,猜测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通过空塑料瓶,乒乓球,木块和圆柱体的沉浮实验很自然地提出了一个疑问: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下沉的物体会迅速沉到水底,这与空塑料瓶,乒乓球和木块放入水中,用手压到水底,松手后它们又会迅速上浮的现象不同,手上会感觉到一股向上顶的力,骆老师请学生们画一画这个力的方向,直接出示了“浮力”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们猜测沉到水中的圆柱体否受到浮力的作用,全班32名学生,14人猜测受浮力作用,18人猜测不受浮力作用,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

第二部分:

测量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承上启下,因为手的感觉不是很准确,就要求他们设计一实验来证明圆柱体在水中的重量的确是在比空气中要轻。同时还有意识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测力计的读数,这样既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浮力=重力-弹簧秤拉力的结论,又给下一个实验做铺垫。(圆柱体这种材料很直观的展示了“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和“全部浸入水中”的实验。)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一个下沉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这项测量活动,意在探究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否会有大小?如果浮力有大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

第三部分:

探究橡皮泥能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通过让橡皮泥浮起来的比赛,让学生发现如果改变在水中下沉的橡皮泥的外形,使它在水中占据的空间变大,受到的浮力变大,那么它就有可能在水中浮起来。

整堂课对教材的设计进行了有步骤的深入,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一次课堂有效性的探究活动。

在这节课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在学生猜测沉入水底的圆柱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后,教师提示学生借助测力计,烧杯和水来设计实验方案,没有了材料的干扰,学生就可以专心设方案,但由于把材料和记录表放在一起了,学生在拿出记录表时也拿出材料来做了,而不能专心设计实验方案了,所以材料的呈现也是我今后教学细节中应该关注的环节;在学生出现实验数据有问题时,也没有及时给与处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总是害怕时间来不及,因此也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交流讨论,甚至忘记了在实验前告诉学生实验的注意事项。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多应该学习如何把课堂还给孩子们,让孩子们真正做回课堂的主人,而不是仅仅关注教师怎么教。

浮力教学反思:

从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理念出发,本节课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思维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最大限度让学生参与,教师作为引导者。在本节设计时由两个小游戏“乒乓球为什么在水中上浮且最终浮在水面上静止”“剪断拉着氢气球的细绳,氢气球为什么会向上运动?”让学生对于自然界这种现象感到新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结合课本图片观察,发现“天安门广场上无数彩色气球升上高空”“万吨巨轮在海面上航行”,“人浮在死海水面看报纸”,引出浮力。但我设计时没有运用类比法引导学生注意浮力的“方向性”,应强调“竖直向上”。

浮力教学反思10

通过实验使学生感受到在水中浮着的物体受到浮力,浮力是一种向上的力。培养学生根据给出的材料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并能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以及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越多受到浮力越大的规律、通过使橡皮泥由沉变浮的比赛能够发现用改变条件的方法可以控制物体的浮和沉,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根据给出的材料设计实验的能力,并能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以及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越多受到浮力越大的规律。

这节课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环节的:

(一)情境导入

以怎样不碰量筒取出乒乓球这个情境导入,学生很容易想到用注入水的方法取出乒乓球,因为乒乓球会浮起来,这样为学生猜想其它物体的浮沉做了铺垫。

(二)先猜想、再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浮与沉

先让学生猜想物体的浮沉情况,然后再做实验验证,学生通过填写我的猜想和实验结果,能够知道自己猜对了多少,同时也能够感知:哪些物体浮着,哪些物体下沉。

(三)感知浮着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通过向下压在水中浮着的泡沫块、木块、塑料球,体会手的感觉,观察放开手后的现象,学生可以感受到这些物体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就是浮力。

(四)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

先让学生猜想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然后请各组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学生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先做橡皮泥和螺丝母是否受到浮力的实验,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的数据,学生很容易发现: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

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会采用“探究式科学教学的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探究式科学教学提高学生在实践与探究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促使学生自行地自行发现和探究,并且能够把课堂教学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精神。“探究式科学教学的八个环节”处在初步尝试阶段,在教学过程中这八个环节不会很顺畅,有些环节有时候会被忽视,我和学生会逐步接受和熟悉的。

浮力教学反思11

话说上一节课,利用压缩《造一艘小船》的教学时间,我腾出30分钟组织学生对《浮力》一课知识点进行了充分讨论,从而保证了这节课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探究活动。

一上课,我就声明这是一节实验探究课,要做两个实验:

(1)同一块泡沫块浸水体积不同的浮力大小测量;

(2)不同大小的泡沫块浸入水中浮力大小测量。

为了实验操作比较顺利,我在黑板上分别板画了两个实验的示意图,同时提醒各组在作业本上记录相关的数据。

按实验步骤的要求,各组先用学具袋里的材料拼装弹簧秤,并进行调0测试,;然后是组装滑轮和固定装置,我粗略估计了一下,每个组用时基本上在8-10分钟左右;接着是两个实验的研究,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

活动是完成了,但是学生的实验数据不是很理想,我觉得实验材料的问题是主因:

1、学生所用的弹簧秤不准确,有几组的指针十分松垮,根本就不能稳定在0刻度线上,导致测量出的浮力有偏差。

2、烧杯口小不方便操作,即使是学生的小手,要把固定装置安装在烧杯底部也很困难。

3、泡沫块重量太轻,重力测量无法显示,只能是被忽略。

4、烧杯的刻度值跨度过大,虽然说可以自己贴上印刷刻度纸,总是麻烦。

我的处理方法是删除测量排开的水量的内容,因为“同一块泡沫块浸水体积不同”的实验中,排开的水量肯定是不同的,不测量学生也知道。若是硬要去测量排开的水量,不但有难度,而且不明显。

泡沫块的重量太轻,用弹簧秤称量根本就没有动静,所以我只能在记录时把之前讨论的“浮力=重力+拉力”调整为“浮力≈拉力(重力过小被忽略)”。为此,在后面两个班的教学我改为用木块做实验,这时候重力是有了,但排开的水量却对比不明显了,因为木块本身就大部分在水中。用泡沫不合适,用木块也不恰当,这真是让我左右为难啊。

浮力教学反思12

华师大版的《浮力》一节内容安排在八年级第三册第四章第二节中,对力学内容进行全面整合,综合性强,相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有点困难。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力求试验方法简单化,过程易于理解。在安排第一个活动《感受浮体受到的浮力》时,我用一大一小两只空塑料瓶,要求学生用同一只手将它们逐一压入水中,感受水对空塑料瓶的浮力,同时希望学生能得出以下结论: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托力,排开的液体越多,受到的托力越大。在课堂巡视中,却发现有位学生用两只手将两只空塑料瓶同时压入水中,甚至还溢出了一部分水。我眉头一皱,正想上前制止,突然“灵感”顿悟,一个新的实验方案在我脑中形成。活动结束后,在汇报实验结果时,我请刚才那位同学上讲台演示。一开始他不敢把刚才“粗鲁”的动作再做一遍,后来看到我鼓励的眼神,就挽起袖子,伸出两只手将两只空瓶同时压入水中(讲台上溢出了一些水),下面的同学哗然大笑。我趁机问他们:“你们为什么笑呢?”他们说桌子上有很多水溢出来了。“为什么会溢出这么多水呢?”“因为他把两个瓶子同时压入水了!”“这么说浸入的越多,溢出的越多”“是的!”“我们再问问这位同学,是不是费了很大的劲才把瓶压入水呢?如果改用一只手压两只瓶,会是什么情况呢?大家也试试看!”同学们试过之后都说用一只手压两只瓶比压一只瓶累多了!这不就是我要的课堂效果吗?在我表扬那位同学的创新和独到之处时,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反思一:在刚才的教学环节中,我原来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一先一后把两只大小不一的瓶子压入水中,感受到瓶子越大浸入的越多,手受到向上托的力越大。虽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效果也不错,但我在课前准备这些小瓶子时却费尽了周折(大瓶子是矿泉水瓶,很容易得到),特意到收购废品的地方以大换小换来的,还特别脏洗了好长时间才洗干净!没想到学生比我聪明,如果用他的方法我只要准备任意大小的瓶子即可!“面对学生的不同节奏,不同步伐,教师要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随时调整自己的节奏,跟着学生走。”不要被自己预先设计好的环节束缚,适时调整,学生在不断生成,我们的教学活动也要不断生成新的方案。我从学生那里懂得了:我们备的不仅仅是教案,更应该备好学生!路培琦老师说过:“不要把我们的科学课上成假装学生什么都不知道!有时候学生比我们知道得更多!只有在充分的备课和备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游刃有余处理课堂中出现的生成性问题。

如果当时我以粗暴的态度制止了那位学生,不但这么好的课堂“资源”浪费掉,还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以后还有哪位学生敢

在课堂上“动”起来呢?学生动起来了,老师便会在收集处理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完成更高水平的“动”,通过教师这一层面的动,形成新的、又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使我们的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

为了说明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我按照教材的设计,采用了石头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在学生实验时,出现了石块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石块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几乎相等。难道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吗?这时比较细心的同学还是发现了示数是有差异的,只是比较小而已!我立刻抓住这个契机,在表扬那些细心的学生的同时,灵机一动,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们能不能对本实验进行改进,使实验现象更明显?”这时很多同学提出新的方案,有的要用盐水代替水,有的要使用更精确的测力工具,有的要把石头换铁块,有的要把石头换木块……马上有人反对:木块在水中时上浮的,不满足下沉的要求。这时有位同学说:“把木头绑在铁块上沉下去。“这是我们以前在测木块密度的实验中,采用排水法测木块体积的方法。我居然事先没想到。我马上让学生去实验准备室拿来木块绑在铁块上,沉入水中,可想而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明显,学生欢喜雀跃,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反思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当课堂问题生成时,如果及时利用教学机智,把生成问题转变成课堂教学资源,反而会触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迸发出独特的见解。这种独特的见解,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

对于教材的处理,要忠于教材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更要带着学生走进教材。本节课后,我对教材里的“浸没在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实验作了改进,切割了100多块大小差不多的密度比水大的木块代替石块,作为自制教具放在实验室,和同事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记得爱国诗人陆游有这么一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的意思我们都很清楚,书本上的知识和学问是抽象的理论,只有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才干。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也是如此。教案只是教师课前对教学过程一厢情愿的想法,只有付诸实践,才会发现学生其实就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带着学生走进课堂,让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

浮力教学反思13

这节课从学生学习效果来看:全班所有学生都投入了学习活动,都动手做了实验,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都有新的发现,都能提出有一定质量的问题。学生发言积极,都能围绕学习内容进行思考,懂得了水的浮力的有关知识,部分学生表现出具有广阔的知识面、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

在设疑自探环节,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思考,这样才能提出问题。解疑合探环节,让学生动手完成测量浮力大小的实验,感受实验过程,体会交流合作之后成功的喜悦。展示与评价环节,让学生自己到黑板前展示成果,包括展示实验过程,讲解分析实验数据,总结计算浮力大小的公式。质疑再探环节,先由学生提问,然后由教师提出预设的拔高问题----浸在水中的物体一定会受到浮力吗?演示乒乓球实验,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解答总结。运动拓展环节,学生先自编题,然后小黑板出示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最后学科班长总结。

物理高效课堂的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表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所以教师一定要退到后台,把讲台留给学生。而不是教师在讲台上大声的夸夸其谈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还是要注意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已有经验、个性特点和已有知识来安排、组织教学,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思路,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习主体的充分体现。

浮力教学反思14

这篇物理教学反思文章初中物理教材水的浮力教学反思供广大物理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时参考。具体反思内容如下:

一、设计活动,玩中激趣,在做中学

设计学生动手活动贯穿整节课。在导入时我设置如下情景:“怎样从瓶中取出乒乓球?”一开始就用活动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设计了两个体验浮力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对水的浮力有了最直接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怎样使橡皮泥浮起来”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阿基米德定律。

此外,还设计了发散思维的拓展活动,学生发挥想象力,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尝试使橡皮泥浮上来,看哪个小组想的点子多…….整节课利用简单常见的器材,通过亲身感受,学生在活动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并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在做中学。

二、合作与交流的“小组学习”,学生在合作中快乐学习

团体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的情境,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合作中成长。

1.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参与课前准备

教学设计采用“过程式”教学,即课前准备,课堂探究,课外延伸。课前学生运用Internet查找有关水的浮力的资料,并准备实验用具,所有准备过程都是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组织协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所需活动器材都是简单易找的日常用品,如,脸盆,桶,石头,玻璃弹子,橡皮泥,可乐瓶或其他容器,泡沫(大手掌形状---------校运会入场式道具),从生活中,从身边取材,充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并进行交流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发挥协作的团队精神,分工合作,有序进行。采用“新课-实验-观察”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边上课,边做实验,边进行观察。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眼、多动口。使学生自己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实践表明,选用小组教学方法,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形成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充分发展问题解决和决策的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组织和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相互确认、相互补充和相互启发的团体性思考和创造等要求。同时,教师能及时了解情况并给予指导。

三、从感性认识到抽象思维,符合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

整节课的设计思路是让学生从感性体验入手,进而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如:瓶中取球,2个体验活动,让学生对浮力有感性直接的认识;由探究浮力的大小到阿基米德定律;由使橡皮泥浮起来的活动到拓展分析:“不沉之舟”泰坦尼号为什么会沉下去?最后才引出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在合作中成长。

四、亲切交流,创设愉快和谐的课堂环境

建立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前提之一。教师的态度和蔼可亲,表情丰富、幽默,教学气氛轻松自然,力图使教学活动活泼,激起学生兴趣,尊重学生,允许学生出错,经常运用表扬鼓励性评价,耐心启发引导,使创新思维得以充分发挥。如课堂上师生应景产生一些小花絮。如:

生:老师浮起来了!

师:不是老师浮起来了,是你的橡皮泥浮起来了!

生:呵呵,嘻嘻,哈哈…….师生在亲切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互动。微笑教学,使我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多鼓励,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大胆放开,将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样,无形中教师与学生便建立了一种合作友好的关系,对学生起到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从而增强了教学效果。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把与之有关的知识,图文并茂地一同输入电脑做成课件,指导孩子怎样利用课余时间去查找读取,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供了资源。第二,设置信息课,把学生带到网络教室上网查找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并把自己认为是有价值的东西摘抄下来或者复制下来自己整合做成word文档或powerpoint。多媒体图、文、声、像等具有丰富的再现功能,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自由舒畅的探究学习环境使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时间充足,形式多样;再者,信息媒体中资源丰富,搜集的过程也相对独立,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充分展示探究活动的主体性。

六、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所要注意的问题

1.计算机的运用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学设计才是关键所在从教学需求的角度出发来使用计算机,而不是为了用计算机而使用,强调教师的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和学科教学基础,发挥计算机的长处,而不是抛开一切只要用计算机就行。教学中,课件等计算机的运用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关键还是教学设计。

2.信息污染与网络安全。

注意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因此,我们积极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力求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

七、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这次新课程课堂教学典型案例活动的开展,给我提供了锻炼的平台,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科学课是今年第一次设立的实验科程,更是摸着石头过河。水的浮力是物理内容,对于学生物专业的我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是否选择这个内容上录像课?我曾经犹豫过:担心讲得不够严谨,能否讲得透彻?后来觉得,也许这样更能发现问题,帮助自己更快成长。最终还是决定接受挑战,勇敢进行尝试。

八、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遗憾中成长

作为站上讲台仅一年的新手,对节奏的把握偏快,这是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要克服的问题,希望在实践的学习中逐渐变得从容。

第一次拍录像课,事先没考虑到镜头与学生、教师三者的位置关系。课前没有把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向摄影师沟通,有些明显的实验现象和过程被学生挡住镜头,导致一些精彩的瞬间没能出现在镜头上。如,导入时设置情景,“怎样从瓶中取出乒乓球?”学生动手向矿泉水瓶灌水,利用水的浮力成功取出乒乓球;还有学生座位虽做了分组的摆放,课后发现还有更好的摆放方式,如六人围成一个长方形,可能上课和录像的效果会更好…….还有,虽然能用语言,微笑,眼神,手势等满怀激情和感染学生,但观看录像后,自己发现有时语言还不够精确简洁,手势还不够干脆……下次还要注意有效的使用指导时间,让教学更优化。

我认为教学是一门艺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著名的导演,每拍完一部电影都会有遗憾;每上完一节课,我都在寻找遗憾,正视遗憾,相信一定可以在遗憾中成长。

浮力教学反思15

浮力教学中分为5个课时进行学习,第一课时浮力的产生条件,重点得出阿基米德原理;第二课时阿基米德原理的基本应用,计算质量体积和密度的一般综合应用,第三课时浮沉条件及其推论和较综合练习,第四课时,浮力的典型例题,第五课时,浮力的应用,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应用。

第一课时中我由原来不讲解浮力产生条件,现在又讲解,时间显得有点仓促,尤其是阿基米德原理的得出,本来想然学生自己完成,时间不够,只有变成自己演示了。其中的几个实验,引入用的浮沉子引入,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觉得引入没有什么吸引力。让学生体会浮力,用瓶子按入水中,越按越费力,同时排出的水越多,说明受到的浮力跟排开液体有关。用乒乓球演示了浮力的方向,其中最好用大瓶的可乐瓶,系住乒乓球的绳子的颜色要显眼。倒是研究物体的受到浮力的条件时,用乒乓球和塑料瓶演示浮力产生条件还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阿基米德原理备有学生实验器材。

第二课时中讲解浮力的基本原理的基本应用,相当于书上的几个题,讲解了空气浮力问题,可以看出空气浮力对一般物体可以忽略;讲解人在水中受到浮力问题,体会人浸没时受到的浮力略小于重力,此时加强安全教育。初冬教学反思出师表教学反思出塞教学反思

第二篇:浮力教学反思

浮力教学反思15篇

浮力教学反思1

本节课程改变了以往直接给出概念,进而展开计算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浮力的特点,继而给浮力下定义,这样把课堂教给学生,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占主体地位”的思想,效果很好;在解决浮力产生的原因这个难题上,我选用实验探究法,将感性的实验代替理性的分析,使学生接受起来就更容易一些。

由于本节课程更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和物理探究法的培养,我选用了启发式综合教学法。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以后的教学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节教学不足之处还在于没有涉及空气中的浮力,但最后当作课后练习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究也是一个不错的做法。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的欲望较高,基本上会用测力计测重力与浮力,但仪器使用不够规范。学生能够接受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有较高的学习欲望,小组合作,还算成功,但有个别学生积极性不高,合作意识和分析意识不强,表现展示欲望不足,有待于加强引导。

浮力教学反思2

前一课,孩子们明白了浮力测量的方法,了解到了物体(上浮)所受的浮力大小跟它排开水量有关。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拍开水的体积越小所受的浮力越小。然而,孩子们一定有个疑问:那么那些本来就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虽然这个问题会困扰孩子们,可是他们未必很主动地发现这个问题。所以在上课时我就直接提出了这个问题。问完这个问题后,我就观察他们的反应。我本来想他们中一定会产生很大的分歧,应该有一半人会认为不受水的浮力的。然而出乎我的预料的是,绝大多数孩子认为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的。于是我就问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我觉得这个追问还是有必要的。孩子们的判断,有的来自本身的思考,有的则是来自别人的判断。如果能说出判断依据,那就是自己的思考了。即使自己是蒙的,或者是从了“众”,听一下别人的思考过程也是好的。

有的孩子说在水里拿重的东西比较好拿,有的说不管是什么物体,都是受水的浮力的,有的说是从书上看到过的,……

从孩子们的发言看,他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片面的,表面的,不确定的。所以这节课最大的目的就是用实验来证实他们的猜想。

实验本身比较简单,而操作的难度也不大。所以我就难度体现在了对实验的设计上了。由孩子仿照上一课的实验过程来设计本课的实验方法和过程。而孩子们的表现和证实了他们是有能力做这样的事情的。

另外,在今天的课上,我又一次重申,要在科学课上学会安静。安静地思考,安静地倾听,安静地讨论。孩子们也很配合,互相监督着、提醒着,课堂的秩序保持得不错。我表扬了他们,也希望在以后的课上能继续良好的表现!

浮力教学反思3

密度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对密度的认识,应是对物质性质的一个最基本的认识,同学们对密度的概念和公式的认识还算可以,但对密度的测定就不自信了,特别是特殊法测密度,尤其是利用浮力的方法测密度,学生更是无从下手,因为利用浮力法测密度,它纠集了质量、密度、重力、合力、平衡力和压强等许多物理概念。

学生将这些概念综合到一起,就力不从心了。因为不同的方法测密度要求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都了如指掌。要做到这些,必须从根本上理解密度的概念及公式的应用。我们知道,=m/v,要知道密度,就要测出质量m和体积V,常规法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同学们还可以,但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绳、水、烧杯、小石块等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学生就无从下手了。这时候在课堂上就要看老师的点拨和指导性了。那么教师还要从根本上引导学生怎样测出质量、体积下手让学生们讨论,最后得出:质量要从重力得出,就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的重力,利用G=mg求出小石块的质量;然后根据浮力的知识F浮=gV排,使物体的体积等于V排,就要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浸没(V物=V排)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求出V物,就可以测出物体的密度了。

所以利用浮力的方法测密度,无论利用那些器材,都要设法从根本上找到质量和体积,密度就迎刃而解了。

浮力教学反思4

一、教学设计反思

从新课程“从生活中走向物理,从物理中走向社会”的理念出发,设计本节课时主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着手,例如:轮船、天鹅浮在水面、热气球和氢气球向上飘向空中,引出浮力的概念,进而从“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疑问进一步探究浮力的规律。在设计时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贯穿整节课,从而对浮力有了最直接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活动总结和教师的引导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浮力的定义、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浮力的大小的因素;再通过实验测出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排开的水的重力的关系,最后由分析加表达式推导得出阿基米德原理,这样层层推进,分散难点。 设计存的不足也有很多,本节未增加一些在生活中重要的应用,以产生学习浮力可服务于社会主意识。对浮力的概念理解可进一步深入,举例说明,增强对“浸入、向上”理解。对阿基米德原理的也可再挖掘,以突出浮力与被排开的液体的密度和排开体积的关系。在过程中应多点及时积极的过程评价。

二、教学过程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意识。

引导学生边上课,边做实验,边进行观察。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眼、多动口。使学生自己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探究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就会主动地参与到实际设计和实施实验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引发了学生的潜在创造动因。

2.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发挥协作的团队精神,分工合作,有序进行。采用“新课-实验-观察”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实践表明,选用小组教学方法,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形成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充分发展问题解决和决策的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组织和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相互确认、相互补充和相互启发的团体性思考和创造等要求。同时,教师能及时了解情况并给予指导。

3、亲切交流,创设愉快和谐的课堂环境

建立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前提之一。教师的态度和蔼可亲,表情丰富、幽默,教学气氛轻松自然,力图使教学活动活泼,激起学生兴趣,尊重学生,允许学生出错,经常运用表扬鼓励性评价,耐心启发引导,使创新思维得以充分发挥。

不足之处也很多: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时,教师应增强身的调动学生能力;学生声音轻时,没有很好消除胆怯;学生探究时间把握不够好,有待改善。

浮力教学反思5

这节课从学生学习效果来看:全班所有学生都投入了学习活动,都动手做了实验,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都有新的发现,都能提出有一定质量的问题。学生发言积极,都能围绕学习内容进行思考,懂得了水的浮力的有关知识,部分学生表现出具有广阔的知识面、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

在设疑自探环节,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思考,这样才能提出问题。解疑合探环节,让学生动手完成测量浮力大小的实验,感受实验过程,体会交流合作之后成功的喜悦。展示与评价环节,让学生自己到黑板前展示成果,包括展示实验过程,讲解分析实验数据,总结计算浮力大小的公式。质疑再探环节,先由学生提问,然后由教师提出预设的拔高问题----浸在水中的物体一定会受到浮力吗?演示乒乓球实验,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解答总结。运动拓展环节,学生先自编题,然后小黑板出示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最后学科班长总结。

物理高效课堂的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表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所以教师一定要退到后台,把讲台留给学生。而不是教师在讲台上大声的夸夸其谈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还是要注意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已有经验、个性特点和已有知识来安排、组织教学,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思路,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习主体的充分体现。

浮力教学反思6

2本课例教学情景让学生尽快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并通过课件影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进而诱发他们解决问题。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下的确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有积极探索的意向。

第二、第三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自主解决问题为目的,实验的内容逐一深入,减低了知识点的抽象性,知识变的显浅意懂,学生能在掌握好一个知识点以后再向另一个知识点推进。实验的趣味性增大了学生对动手操作的意愿,小组成员的共同合作操作实验避免了个别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走进误区。学生亲身的感受对学生准确地感受到抽象的浮力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学生在知道浮力,认识到浮力以外还会有利用浮力的需要。这一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利用浮力解决困难提供了帮助。实验三的演示,让学生明白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在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将为浮力的利用创设基础。实验四的设计,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学习结合实际,多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教师讲的故事和学生对浮力利用的建议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利用到生活中去,让知识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课外作业的设计,进一步加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把浮力与生活紧密相连。

浮力教学反思7

浮力的概念是从日常生活、生产中建立起来的,浮力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是“常见的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标中物质世界内容标准中有关“运动与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浮力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对一些常见的浮力现象提出问题,然后通过一系列有趣而又有意义的探究活动完成对知识的建构。我们根据《课程课程标准》的规定结合本校孩子的特点安排了“浮力”这一内容的教学。

对四年级的学生来浮力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编排上有以下几点考虑。

⑴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设计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掌握一节课内容。以往的经验表明孩子只有在牢固掌握了力的知识和测力计的使用之后,才能够掌握得到、掌握浮力概念。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和浮力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力尤其是浮力知识,感受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实际生活具体情况,让学生介绍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浮力和浮力现象。

在教学中,可以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新知识的学习。从“树洞取球”活动和“轮船航行”对话这些学生十分熟悉的场景引出新知识的学习。然后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开始探究,让后一步步深入,一点点引导帮助孩子认识浮力的方向,完成浮力概念的得出。最后根据自己知道的,让学生说出说出生活中应用浮力的现象。

⑵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创设了许多既符合这一阶段儿童认知特点又便于操作的活动情境,使学生一方面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另一面又体会到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教科书中设计了货轮航行情导入境,安排了“判断沉和浮”、感受浮力的多个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在观察、描述和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浮力的知识。

浮力概念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比较抽象。而且由于前面知识掌握的不牢固,有些学生在生活中也没有相应的经验支撑。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像、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

在教学这部分内容的同时,向学生介绍一些现代科技中应用了浮力的发明创造。一方面扩展学生的科学知识,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感受各级带给人们的便利,知道科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大作用。学生回到家里,自己动手搜集有关浮力的资料,在交流会上,不少学生展示了如自己收集的材料,有的展示自己知道的浮力应用,有的介绍利用浮力作为工作原理的器材。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了解数学的价值。学会学科学、用科学。

浮力教学反思8

本节课给我的感受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要敢想敢做,有想法就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我要努力做到敢想敢做,大胆实施。

二、要反复推敲,拿出最佳学案

课改的课堂是学生展示的课堂,那么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依据是什么呢?学案。所以一份好的学案,一份表达清楚能引导学生学习,思考,讨论的学案显得至关重要。所以学案要反复推敲,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去想去做,这样才能拿出最适合自己学生的学案。

三、要多元评价,提高课堂效果

学生展示的课堂,同时也是多元评价的课堂。大家都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感觉不好意思夸,或者感觉麻木,那我们可以把这个任务交给学生。

四、要发现问题,才能促进发展

通过一节展示课我发现了如此多的不足和问题,反思是为了进步,进步还要靠“要敢想敢做,有想法就实施”。

浮力教学反思9

本章的知识核心是压强,它是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基础。因此对压强的复习应是重点和关键。通过复习学生基本上能够掌握。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都是通过学生动手探究得出结论的。这对于学生进一步熟悉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学努力都是非常有益的。因此探究过程的回顾、总结与创新也应是本节复习课的重点内容。

本节课为一节复习课,通过采用单元知识网络框架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初中物理知识的体系结构,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物理属性变化规律的知识,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知识框架学生对各个局部知识点进行具体的讨论、探索,从而熟练掌握有关的概念、原理、方法、技能,详细总结本单元知识体系的来龙去脉、逻辑关系、思维过程。

但不足之处,学生对浮力公式的掌握还不够熟练,有乱用公式的现象,今后要加大这方面的练习。

通过这次研讨会使我的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学方法不改变就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将势必要失败。当前提倡魅力课堂是很有必要的,眼下受环境的影响好多同学有厌学的心理,如何使课堂有魅力学生喜欢你的课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平时一定要多思考如何在45分钟完成教学目标,还能使学生积极的参入,主动学习,在乐趣中获得知识,以达到学生快乐,课堂高效的目的,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

浮力教学反思10

前一课,小朋友们明白了浮力丈量的方法,了解到了物体(上浮)所受的浮力大小跟它排开水量有关。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拍开水的体积越小所受的浮力越小。然而,小朋友们一定有个疑问:那么那些原本就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虽然这个问题会困扰小朋友们,可是他们未必很主动地发现这个问题。所以在上课时我就直接提出了这个问题。问完这个问题后,我就观察他们的反应。我原本想他们中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分歧,应该有一半人会认为不受水的浮力的。然而出乎我的预料的是,绝大多数小朋友认为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的。于是我就问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我觉得这个追问还是有必要的。小朋友们的判断,有的来自自身的考虑,有的则是来自他人的判断。假如能说出判断依据,那就是自身的考虑了。即使自身是蒙的,或者是从了“众”,听一下他人的考虑过程也是好的。

有的小朋友说在水里拿重的东西比较好拿,有的说不论是什么物体,都是受水的浮力的,有的说是从书上看到过的,……

从小朋友们的发言看,他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片面的,外表的,不确定的。所以这节课最大的目的就是用实验来证实他们的猜测。

实验自身比较简单,而操作的难度也不大。所以我就难度体现在了对实验的设计上了。由小朋友仿照上一课的实验过程来设计本课的实验方法和过程。而小朋友们的表示和证实了他们是有能力做这样的事情的。

另外,在今天的课上,我又一次重申,要在科学课上学会恬静。恬静地考虑,恬静地倾听,恬静地讨论。小朋友们也很配合,互相监督着、提醒着,课堂的秩序坚持得不错。我褒扬了他们,也希望在以后的课上能继续良好的表示!

浮力教学反思11

浮力复习课是对浮力整章内容的知识回顾、梳理和提升,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帮助学生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指导学生学习知识贮存和提取的方法。让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全面回顾,并扎实巩固。整合所有要复习的内容,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教学流程是:知识回顾―框架建立―知识应用―例题精选―课堂练习―课后巩固。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

浮力是知识综合性强的章节,许多的难度习题使学生陷入到困惑之中,也使我陷入浮力教学的困惑指之中,到底该怎样进行复习的教学,真希望有高手指导指导。我在浮力教学中,新课分为2节课,浮力的产生、称量法、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条件、浮力的应用。习题课大概进行3节课,浮力知识才算基本上完?我有点困惑,到底需要这么多课吗?反思:

1.重难点突出不强。例如浮力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阿基米德原理是本节重点也是难点。由两个实验现象直接得出并强调“浸”和“向上”。阿基米德原理的得出是难点,先让学生从生活现象和“造船比赛”、让学生边做边猜想: “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最后通过课件展示,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2.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本节课巧妙的引入了新课,便借助于色彩艳丽的动画故事创设情境,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意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探究性。

3.老师教法上过于束缚学生,局限了学生的思想。没有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同时教师在应有充分的准备学生猜测的“意外”,如:猜浮力与深度有关等。学生并没有从生活中或已有的经验出发,这样猜测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此时教师可加以引导。

4.展示不够多,全员参与的程度不够。练习题的选取上还不是很到位,没有体现出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的梯度。

总体来说,本节课内容比较多,时间紧,学生练习时间较少,习题应选择一些起点低,难度小,利用本节所学公式一步计算的练习,来巩固加深理解。

浮力教学反思12

“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沉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吗?”教材这句过渡语,很自然地把教学活动引入对下沉物体的浮力研究。那么,怎么研究?该让学生尝试设计实验方案了。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浮在水面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大小和排开的水量有关。现在我这有一个圆柱形铁块,放入水中它是下沉的,请问它在水中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吗?

生:应该有。

师:你有什么办法证明?或者说你可以通过什么实验来测量?(经常听见这样的对答:你说有,那怎么证明呢?做实验。这已经成为学生熟悉的套路,然后是教师讲解怎样去做实验。如今我要让学生去思考做怎样的实验才能证实自己的猜测,而不仅仅是个实验操作者。)

生有些迟疑,看来这个实验设计还是有点难度的。

师:这样吧,如果我把这个铁块挂在弹簧秤上,铁块受到哪几个力?(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拉力)它们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相等,弹簧秤上的读数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如果我把弹簧秤移到水槽上让铁块浸在水中,你们觉得弹簧秤上的读数会不会变化?如果会变化,是变大还是变小?

生:变小。

师:你为什么认为变小?能说说你这样猜测的理由吗?(在水中的铁块受到向下的重力作用,同时也受到了向上的拉力和浮力,因为物体是静止的,重力的大小=浮力+拉力,重力不变,有浮力的帮助,拉力就小了。)

然后就出示相关材料,进行第一个实验“下沉的物体浸水体积不同的浮力大小”的研究。这个实验操作比第5课测量泡沫块的实验要简单多了。写到这,我突然想到教材的顺序,编写者让学生先研究浮物再研究沉物,主要是从学生的思维角度上考虑,但是忽略了实验的难易程度,如果把顺序换过来,在讨论沉物、浮物是否会受到浮力之后,先做操作简单但有争议的沉物实验,再研究操作复杂的浮物实验,会不会更方便实验的指导呢?

书上的第二个实验,是用三块大小不同的石头来做实验,我不喜欢,首先是石头不好绑线,其次是不同石头其质地不同实验不规范,最后这个实验和前一课雷同无变化。我把它改为测量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在水中浮力大小的比较,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和分析,再通过实验发现,虽然铁块和铝块的重量不同,在弹簧秤上的读数不同,但是浮力大小(浮力=重力—拉力)是相同或相近的。从而让学生建构了比较完整的科学概念;和上浮的物体一样,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大浮力就越大。

浮力教学反思13

浮力教学中分为5个课时进行学习,第一课时浮力的产生条件,重点得出阿基米德原理;第二课时阿基米德原理的基本应用,计算质量体积和密度的一般综合应用,第三课时浮沉条件及其推论和较综合练习,第四课时,浮力的典型例题,第五课时,浮力的应用,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应用。

第一课时中我由原来不讲解浮力产生条件,现在又讲解,时间显得有点仓促,尤其是阿基米德原理的得出,本来想然学生自己完成,时间不够,只有变成自己演示了。其中的几个实验,引入用的浮沉子引入,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觉得引入没有什么吸引力。让学生体会浮力,用瓶子按入水中,越按越费力,同时排出的水越多,说明受到的浮力跟排开液体有关。用乒乓球演示了浮力的方向,其中最好用大瓶的可乐瓶,系住乒乓球的绳子的颜色要显眼。倒是研究物体的受到浮力的条件时,用乒乓球和塑料瓶演示浮力产生条件还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阿基米德原理备有学生实验器材。

第二课时中讲解浮力的基本原理的基本应用,相当于书上的几个题,讲解了空气浮力问题,可以看出空气浮力对一般物体可以忽略;讲解人在水中受到浮力问题,体会人浸没时受到的浮力略小于重力,此时加强安全教育。初冬教学反思出师表教学反思出塞教学反思

浮力教学反思14

本节课主要是对第一章浮力知识进行复习,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可以知道浮力的集中计算方法,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知道物体的沉浮条件,知道浮力的应用,会制作密度计。同时学生能够经历探索浮力大小过程。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也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在实验过程中勇于创新精神。

本节复习课有条不紊的完成了本节的内容,对于本节课对自身来讲是有变化的,也存在一些优点。在课前展示学习目标,可以是学生有的放矢。在板书方面使用动态板书形成本节课的只是网络。对于整节课思路比较清晰,习题针对性比较强。

但是本节课也存在一些缺点,需要加以改进。虽然课前就明确了本节课的复习内容,但是在复习的内容并不能完全指向目标以及深浅难易的技巧把握还有待提高。同时在教学中忽视了方法指导,习题设置一方面是复习知识点,另一方面应该将不同的1、2题进行比较,比较这两道题的不同点,但是课堂中这两题完全没有联系,让两道题的价值得不到完全展现,也错失了指导学生解题的方法,如果能够将两题进行比较,那么学生一定会有所收获,也会在这样的比较重逐渐形成知识的迁移,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加透彻。

浮力教学反思15

一、教材分析

浮力这节内容分三学时,第一学时学习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第二学时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浮力的应用,第三学时综合运用浮力、压强、密度等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但是物体的浮沉,在第一节课的实验教学中就加以渗透,第二节再从理论角度推理验证。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认知目标:

a)了解浮力(包括浮力的方向、施力物体、浮力的单位)

b)了解阿基米德原理(包括原理的建立、适用范围、简单应用)

技能目标:

学会用弹簧秤测量浮力,体验研究阿基米德原理时运用的科学方法

情感目标:

结合阿基米德的故事和并进式学生实验,激发学生勇于探求科学真理的热情,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设计思路

1、浮力知识的综合性很强。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在日常生活已经积累了很多对浮力的感性认识。但是要把有关浮力的认识从感性提高到理性,需要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如力的测量、重力、二力平衡、二力的合成、密度、压力、压强等重要知识;还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推理、归纳等。因此《浮力》的教学一直是初中教学的难点。在《新课程标准》中,对浮力的教学要求一降再降,但是在历届中考中,再简单的浮力题,得分率也相当低。

2、教学设计针对学生的特点

今年我面对的学生物理基础非常薄弱,不了解物理学科的特点,没有建立起物理的思维模式,对物理学习存在为难情绪。而物理教材又特别讲究知识体系、科学严谨,是一门很严肃的科学。但是这种道貌岸然的面孔却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现状也就迫使我们改进教学方法,灵活使用教材。它古板,你想办法让它生动,它严肃,你想办法让它活泼。以下两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一件事是几年前看到中央10套播放的科普节目,是美国录制的,节目中的两个主持人打扮成小丑,通过大量的实验、实物场景拍摄、通俗的讲解让孩子们了解物理知识,一点也不让人觉得艰涩难懂,看完后你会觉得科学真是有趣。我也一下子觉悟:原来课还可以这么上,如果我们的课堂也这样,哪还有那么多孩子讨厌物理呢?

另一件事是从孩子身上得到的启发。有一次到北方图书城给还在小学的女儿买了一本《孩子喜欢的一百个实验》,她回家自己照着书忙乎了几天后开始对我问着问那,我敷衍她说:“太难了,等你长大就学到了。”可是她却不一不饶的纠缠。被磨不过,给她讲了点,居然听得头头是道。原来科学离孩子并不远,只是缺了一个指路人。小学生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初中三年级的大学生呢?关键是学习时的心态不同、兴趣不同、目的不同,我们的教学即灌坏了学生,又可惜了知识。

因此,在传授基础知识的课堂上,尽量采用最直白、最生活的语言,尽量采用实验引出知识点,尽量让学生自主发现,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实验。充分挖掘学生的形象思维,通过实验建立直观印象,先入为主。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知识,然后再进行理论验证。绝对不能先用理论推导得到结论后再去验证,更不能连验证性的实验都不做。本节课的设计很多处都是围绕这一原则展开的。

本节课围绕着五个实验展开,前三个实验是重复生活中的场景,通过已经学过的知识发现新问题、引出浮力这个新知识点。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可以得出什么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浮力的施力物体、测量浮力的实验方法等。实验中学生会观察到简单的浮沉现象,‘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一个知识点要到下一节才能解释清楚,但是本节虽然不能从理论上分析透彻,但是没有必要回避,可以先通过受力分析,使学生了解表象,同时并为下节课的教学设置悬念。

实验四是本节课的关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只有得出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才能通过分析,得出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可能跟它排开液体之间存在某种定量关系。真正从理念上认识到浮力的大小取决于液体,而非物体自身的形状、大小、轻重等因素,纠正生活中形成的错误意识。并学会利用已有器材,发现尽可能多的结论,培养学生自主发

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五是本节课的重点。作了这么多铺垫,就是为了让学生自主发现并理解物体所受的浮力,其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重。结合阿基米德的故事和并进式学生实验,激发学生勇于探求科学真理的热情,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这节课教学容量大,所以反馈和巩固主要留待课后完成。如果课堂上有剩余时间,可请同学回顾板书内容,归纳出通过本节课学到的四种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一是称量法。二是受力平衡法,指出悬浮和漂浮的区别。三是求压力差法,指出这是浮力大小的决定式。四是阿基米德原理,指出这是求浮力的普遍适用式。

总之,采用“自主探究法”组织教学。即由教师提供或由学生任选材料和器材,围绕“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这个主题,让学生自主猜想,提出假说,自行设计进行探究,让学生去参与自己设计的实践性活动,在实践探究中去总结、发现阿基米德原理。抓住F浮=G排液这个关键点设计课堂教学,针对学生易出现的思维障碍“对症下药”,有意识地运用科学方法来引导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索过程中发现新知,尝试创新,发展实践能力。

第三篇:浮力教学反思

浮力教学反思

浮力教学反思1

学生对于浮沉现象有大量的生活积累,而且有些同学还知道“浮力”这个词语;知道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是不同的,知道物体下落是由于地球的引力造成的。这对认识浮力都是很好的基础。本课的浮力是专指水的浮力,这是学生第一次从科学的角度认识力。

课堂教学时,学生们知道质量大的物体提起他来会用比较大的力,在前一个单元他们有了初步设计对比实验的经历,这为设计证明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了浮力的实验做了很好的铺垫。

大部分学生错误的认为下沉的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这是本课的难点,需要重点解决。

学生不知道浮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他们朴素的认为轻的物体会上浮重的物体会下沉。这种前概念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我个人认为是片面,虽然在本课不能解决,但是教师可以利用它引发矛盾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基于以上情况,我在本课教学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教学策略,经过实施,真是有得有失,回顾反思,有以下体会:

1、导入部分以“力”为切入点,避免在轻、重这个地方纠缠。

实例:

演示:手拿泡沫塑料、勾码,举到没水的水槽上面。

提问:这是两个固体,如果我一松手会怎样?(落下去)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地球的引力)。我不松手为什么没有落下去?(手的的拉力)

演示:将两种物体放入有水的水槽中。

提问:现在发生了什么现象?(泡沫塑料上浮,勾码下沉)

提问:你认为泡沫塑料上浮,勾码下沉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学生认为是因为泡沫塑料很轻而上浮,教师可以追问――刚才(指没水的状态)也很轻,怎么没有上浮?这说明物体上浮和什么有关系?……

本课的主旨是认识水对浸入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这和物体的轻重没有关系(浮力的大小在一定条件下和轻重有关系)。因此,为了避免总在轻、重这里纠缠,我就采用了“水槽中没有水,和水槽中有水”物体放入其中的现象对比,使学生意识到,放入水中不下落首先就是与水有关系。然后直接感受水的浮力。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突出“力”的概念,这也是本节课的特殊色。(没见过其他老师讲浮力这样导入)

2、先理性认识再感性认识。

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一般认识是先感性,后理性,对于本课学生认识“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我是采用了先理性――定量认识(用测力计测量在空气中提起勾码和放入水中后提起勾码所用的力,然后对比),再感性――定性感受(掂一掂物体在水中和在空气中的不同)。因为导入部分首先用到了勾码,在由于学生刚认识了上浮的物体受到了水的浮力,直接提出下沉的勾码是否受到浮力,我觉得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然后就物用物,直接利用勾码进行实验,学生的思维比较专注。教材上安排的提石子的活动我作为体验认识来进行的。

3、开放性问题与具体问题结合。

教学过程中,对于要了解学生想法的问题,我的问题呈现方式就是开放式的。比如课的伊始,一些学生提出了“浮力”这个词,我就问他们:你认为什么是浮力?这样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为教师如何调整预设的教学设计提供依据。对于本课要研究的问题,我就用采用封闭式提问。比如在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时,对于下沉的勾码,我直接问学生: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了水的浮力?学生的回答只能有两种,这样使后面的研究直切主题。而不是提出这样的问题:勾码为什么会下沉?这样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就比较分散,教师还要费时费力的将问题引导到自己想要的问题上来。何必呢。

4、追问目的性强。

课堂上对学生的追问其实不是教师预设的问题,是临时生成的。我在课堂常常对学生进行追问,原因首先是:学生的回答不完整、片面,肤浅的教师有针对性的追问,使其完整、全面、达到应有的深度。其次,通过教师的追问可以了解到学生真实思维过程。

5、利用完善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生设计的实验往往是大处合理,小地方不完善,尤其是在具体操作的细节上不注意科学合理性,致使实验失败,利用完善实验的过程对学生进行严谨科学态度的培养也是我的一贯做法。具体到本课,学生在设计了实验后,具体怎样做往往没有涉及到,这时就需要完善它,。我就采用追问的方式:“将勾码放入水中时应该注意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那么怎样放入勾码、放到什么位置……等一些操作应该注意的事项就会在追问中得到明确,而且学生也明白这样做的科学性。不过追问的问题视学生的具体回答而定,这时教师的眼睛就是专挑学生的“骨头”,然后是通过不断的追问使学生自己剔除“骨头”。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也意识到需要改进的一些地方,首先我觉得让学生感受浮力还不够充分,活动时间还是短,尤其是感受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明显。还需要改进。其次,我觉得学生设计实验的环节还应该做一些铺垫工作,虽然学生能够设计出两种试验方法,但是能够设计出来的不到50%,这说明教师的“脚手架”搭建的不合适,有点高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觉得可以从实验的对比性入手启用问题启发思维,例如可以这样提问:勾码受到浮力和没有受到浮力我们那些感受会不同呢?这样就可以降低设计实验的难度,是绝大多数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浮力教学反思2

教学过程:

导入:(多媒体打出)

有几个小朋友正在花园里踢球,一不小心,球滚进了一个树洞里了,怎么也拿不出来,同学们你能想办法帮助他们吗?

(学生兴致很高纷纷举手,激情引趣)

生:往树洞里灌水,球就能浮上来。(多媒体演示证明正确)

师:球为什么能浮上来?

生:球受到水的浮力。

师:真棒!看来浮力能帮我们解决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浮力的问题好不好?(板书课题)

师:在水中正上浮的物体受浮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浮力?

生:受浮力,小学自然里学过。

师:浮在水面的物体受浮力,正在上浮的物体也受浮力,那么在水里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浮力?

生甲:受浮力。

生乙:不受浮力。

[学生基本分成两派,争论,都想试着说明理由,但又有点说不清楚]

[意图:用学生的好胜心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师: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现在证明自己观点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生:实验。

师:好,同学们利用手头实验器材,自由组成小组,设计实验验证一下: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浮力?看谁正确?开始。

(让学生自由分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比一比,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课前教师让学生准备了一些在水里能漂浮、下沉的物体,有的学生用铁块、铝块、石块做实验,有的学生用自带的钉子、弹力球做实验,1分钟学生举手示意已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好,大多数同学都已经通过实验,验证了在水中下沉物体是否受浮力。谁能到前面来演示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做的。

[学生纷纷举手,都想到前面演示,教师巡视时,看到大多同学都已得出结论,设计的很简单、易操作,为了促进平时不太发言的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故把机会让给这样的同学了]

生:我把小石块用细绳拴住,在空气中测出重为3.2牛顿,然后又把挂在测力计上的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测力计示数变为2.8牛,说明它受到浮力了。

师:另一观点的同学可以证明你们的猜想吗?

生:实验证明我们的观点错了。但是我有个问题,为什么测力计示数变小了,就能说明小石块受到了浮力?

另一生:分析小石块的受力情况就能说明:小石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3.2牛,测力计向上的拉力2.8牛,仅这两个力的作用,小石块不能处于静止状态,但小石块在水中确实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它还受水给它向上的力――浮力(0.4牛)。

师:请坐,同学们他分析的好不好?大家都很有头脑,我很高兴。

生:好,(鼓掌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师发现有几个学生眼神有些茫然,好像没明白,估计是对石块受到向上托的浮力感到有点抽象,不理解,为澄清这一事实,教师特意做了进一步演示]

师:把石块浸入水中,测力计示数减小,说明它受浮力,我们再等效演示,把石块从水中拿出,改用手向上托,也让测力计示数为2.8牛,可知手向上托的力为0.4牛,像在水里一样,由此证明,石块在水中受到向上托的力----浮力。

[这时发现学生眼神亮了,直点头,很高兴,听懂了,对以后的知识学习充满了信心,如果教师不能随时观察到学生的反映,一味推进课程,这部分学生就可能卡在这里,影响以后知识的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习物理的兴趣.]

师:通过实验分析证明: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既然浸在液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浮力作用,那为什么有的物体上浮,有的下沉,还有悬在液体中?下面利用手头器材研究:做一做看看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并分析一下原因?

[学生开始做实验,有的学生把铁块直接放入水中,铁块下落得很]快,砸得烧杯底“叮铛响”,学生也吓了一跳,生怕砸漏了,当我让她把铝块也放入时,学生不敢,经过鼓励当他把同体积的铝块同样放入时,发出的声音又很小,这时,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疑问,怎么不一样呢?有的学生把一乒乓球用力压入水中,一松手球自己就上来了。]

[有的学生把包装用塑料泡沫块压入水中,一松手也浮上来了,学生都在用手头器材进行实验,发现了很多问题]

师:好,同学们先放下手中的实验器材,你在实验时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我发现一些比较轻的物体像乒乓球,塑料、木块等能漂浮在水面上。

师:为什么这些物体能漂浮在水面上?

生:它们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师:确实与物质的密度有关,现在同学们利用密度知识还不能准确解释,同学们试着从物体受力的角度去分析,试一试,看能不能给出合理解释。

生:以乒乓球为例,受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由于乒乓球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受平衡力所以浮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师:很好,漂浮时,F浮=G,还有没有其它现象?(板书)

生:铁块、铝块放入水中都下沉,我分析了它的受力情况,下沉时,仅受重力和浮力,且物体向下运动,根据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我认为这时重力大于浮力,(板书)

生:我也做了上述两同学的实验,得出了同样的结果,但是经过分析:我认为还应该有既不上浮也不下沉,悬在水中的物体,但是手头没有合适的物体,没有看到这种现象。

师:很好,同学们不仅通过实验分析了上浮、下沉物体的受力情况,而且还经过推理,得出还应有悬浮的物体,大家认为这种推理科学吗?

生:这种推理应该是合理的。

师:大家看:这有一个容器、水、鸡蛋、食盐,你能让鸡蛋悬浮吗?

生:配制与鸡蛋相同密度盐水,鸡蛋就能悬浮在水里。

[教师演示。学生非常兴奋,真有悬浮的物体]

师:大家分析鸡蛋的受力情况,看一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受重力和浮力静止,重力和浮力大小相等。

师:谁能归纳一下,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条件是什么?

生:①上浮:F浮>G②悬浮、漂浮:F浮=G;③下沉:F浮<G。

师:学以致用,我们来解释一下下列现象:

[多媒体展示情景,增强直观性,降低了难度]

1、如图所示,分析潜水艇的浮沉情况。

生:浮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潜水艇上浮[动画展示潜艇上浮]

[教师描述情景,图片展示]

2、由于大桥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奔驰跑车落入河中,试分析车的浮沉情况。

[学生兴致很高,跃跃欲试][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

生:由于车的重力大于它所受浮力,所以车下沉

[动画演示,跑车慢慢坠入河底]

3、美国的一艘参加伊拉克战争的潜水艇受力如图所示,分析它的浮沉情况

[图片展示]:

生:由于潜艇所受浮力小于重力,所以潜艇下沉。

[动画演示潜艇下潜,慢慢没入水下]

师:刚才我们分析了几个浸在液体中物体受力情况,进而研究了物体的浮沉情况,那么,有没有同学想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生:由于物体浸在液体中,所以是液体施加的。

师:与物体接触的只有液体,所以我们能确认是液体施加的,那又是怎样施加的呢?下面我们一起分析:

[多媒体展示一个浸没在液体中立方体,让学生分析液体对立方体的施力情况,引导学生分析]

师:(提示)运用液体内部压强规律进行分析:

生:左右、前后在液体中所处深度相同,压强相等,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合力为零。上表面所处深度浅,压强小,向下的压力小。而下表面所处深度深,压强大,向上的压力大。上、下表面压力不等,合力不为零,方向向上,这个压力差就是物体所受的浮力。

[多媒体同步打出受力分析图]

师:很好,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上下表面压力差”,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那么谁依据这一知识,给出求浮力的方法。

生:我能,浮力=向上的压力-向下的压力即F浮=F向上-F向下(板书)

[同步给出公式]

想想议议:

[多媒体辅助显示情境,一皮球从水中上浮的全过程]

师:分析从球露出水面到漂浮在液面过程中,

①重力如何变化;②浮力如何变化;

③球浸没在水中的体积如何变化?④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

[学生开始讨论,并有同学举手]

生:重力不变,质量一定。

生:浮力变小,一开始露出时,浮力大于重力,最后等于重力。

生:浸没体积逐渐减小。

生:浮力与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浸入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多媒体同步给出正确结论]

师:太好了,分析很精彩[鼓掌表示鼓励]

小结:学生完成。

评析:尚志市教师进修学校/方传丽

这是一节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好课,可以说是教师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典型课例。

1.情境设疑,激发求知欲望。

本节课一开始,便借助于色彩艳丽的动画故事创设情境,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巧妙的引入了新课。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1)当所学的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疑问的时候,学习者会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2)当所学的知识揭示了自己习以为常的现象中的新的含义的时候,学习者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比水轻的物体木头等能浮在水面上,比水重的铁等沉入水底,这是学生习以为常的,谁也没有考虑过其中的“为什么”,高老师巧妙的设计情景把学生兴趣激起,让学生产生找到答案的欲望。

2.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意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探究性。

兴趣有直接或间接之分,直接兴趣指向过程本身,间接兴趣指向活动结果。学生有了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高教师设疑,学生形成两个观点,自然分成两组,进行两组比赛,引导学生用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激起学生的过程兴趣,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就会主动地参与到实际设计和实施实验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引发了学生的潜在创造动因。

3.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

高老师从学生的眼神洞察学生心理,故意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学生自己找合作伙伴,学生的猜想教师不直接说出结果,而是让学生进行实验证明比赛。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积极参与,相互尊重。注意了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

4.多媒体的应用为本节课注入了活力,增大了课容量。‘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凭空讲将会很枯燥,动画演示却把学生带入真实情境中,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浮力教学反思3

12月3日在我校举行的有效课堂教学现场上我上了一节科学课——浮力。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使学生明确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这一点,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凭他们的直接感官传递的信息,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是非常难以理解的,怎样突破这难点,是本课重点解决的问题。以往教学时,总是怕学生乱动了半天毫无收获,所以在实验时,反复强调,分别把所用材料示范后才让学生自己去做。这样,虽然教学过程循循有序,然而教学效果并不佳,学生的兴趣没有被调动,思维被束缚,课堂气氛沉闷,原因是管得太死,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活动,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吸取以前的教训,我改变了教学思路,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入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首先,用一个动画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几个小朋友玩耍皮球,不小心把皮球掉进了树洞里,聪明的文颜博把树洞灌满水,皮球就漂浮上来,这是为什么?从而导出主题——浮力。

二、玩中探究,获得新知。

玩是孩子的天性。看着实验桌上的水槽浮着这么多东西,学生早己按捺不住了,于是,我抓住他们的心理,对他们说:“浮着什么?想不想玩?我们一起来试一种新的玩法。先用手按住塑料泡沫。慢慢向下压,压到水底慢慢松手,反复几次,体会手的感觉。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话音刚落,孩子们就玩了起来,尽情地用这四种浮着的物体实验。实验后,孩子很自然地回答出来:把这些东西按到水底再轻轻松手时,感觉到水里有什么东西向上顶手……并通过测石头在空气中的重量和放在水中的重量比较,发现在水中的石头较轻,从而得出沉下去的物体在水中同样受到水的浮力。事实让孩子们信服,“水的浮力”确实存在,而且其方向是向上的。在尽情地“玩”的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也随之得到培养。为了巩固浮力的知识,让学生各抒己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说说浮力的广泛应用。

浮力教学反思4

话说上一节课,利用压缩《造一艘小船》的教学时间,我腾出30分钟组织学生对《浮力》一课知识点进行了充分讨论,从而保证了这节课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探究活动。

一上课,我就声明这是一节实验探究课,要做两个实验:

(1)同一块泡沫块浸水体积不同的浮力大小测量;

(2)不同大小的泡沫块浸入水中浮力大小测量。

为了实验操作比较顺利,我在黑板上分别板画了两个实验的示意图,同时提醒各组在作业本上记录相关的数据。

按实验步骤的要求,各组先用学具袋里的材料拼装弹簧秤,并进行调0测试,;然后是组装滑轮和固定装置,我粗略估计了一下,每个组用时基本上在8-10分钟左右;接着是两个实验的研究,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

活动是完成了,但是学生的实验数据不是很理想,我觉得实验材料的问题是主因:

1、学生所用的弹簧秤不准确,有几组的指针十分松垮,根本就不能稳定在0刻度线上,导致测量出的浮力有偏差。

2、烧杯口小不方便操作,即使是学生的小手,要把固定装置安装在烧杯底部也很困难。

3、泡沫块重量太轻,重力测量无法显示,只能是被忽略。

4、烧杯的刻度值跨度过大,虽然说可以自己贴上印刷刻度纸,总是麻烦。

我的处理方法是删除测量排开的水量的内容,因为“同一块泡沫块浸水体积不同”的实验中,排开的水量肯定是不同的,不测量学生也知道。若是硬要去测量排开的水量,不但有难度,而且不明显。

泡沫块的重量太轻,用弹簧秤称量根本就没有动静,所以我只能在记录时把之前讨论的“浮力=重力+拉力”调整为“浮力≈拉力(重力过小被忽略)”。为此,在后面两个班的教学我改为用木块做实验,这时候重力是有了,但排开的水量却对比不明显了,因为木块本身就大部分在水中。用泡沫不合适,用木块也不恰当,这真是让我左右为难啊。

浮力教学反思5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句话用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其实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我们搞教育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我认为,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物理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而应该是教师置身于整体的物理教学情境中,从更宽广的科学、社会生活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更重要的是它一种面向未来的教学活动。进行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反思,我觉得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对教学观念的反思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主体的自我实践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增强,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或沿袭,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因此,教师应进行新课程理念的系统学习,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较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

物理教学中要注意反思以下观念是否落实: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秉承精英教育的观念,只注重尖子学生的学习状况,而忽视了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状况,忽略了对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的提高;往往只关心物理的相关知识的传授,而忽略相关学科的知识的联系,尤其是极不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往往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忽略乃至割裂知识与生活的必然联系;往往只注重解题能力的培养,忽略了问题意识的保护和培养,忽略发展其对科学的探究能力的培养等方面。

如在学习“第十六章 热和能”的内容时,我对教材中的“地球的温室效应”并没有轻易放过,而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仔细思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物理学科和现实世界的广泛联系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好物理的兴趣。

物理新课标不仅对物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目标。如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二、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在进行物理教学实践时,有时会发觉物理教学效果或目的与预期的设计有较大差异,课后细细分析一下,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忽视了对教学设计的实践反思,因而也就难以使教学设计在实际应用时发挥出所预想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合适,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物理新教材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中“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等结论对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而且其推导过程是不完全归纳法,在教学设计中如果按教材的体系、线索平铺直叙的讲授,则学生没有深刻的印象,相应的结论内化成学生的世界观也成为空谈,要学生死记结论效果也不佳。在对教学设计的反思中,我经过对多种设计方案的比较,最终决定让学生开展讨论和辩论,让学生们充分思考,让各种观点充分碰撞,让他们接受以上结论。

三、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师的反思大多是针对教学过程进行的,我们要对教学中重难点的处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确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否提高、问题意识是否具备等情况进行反思,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探索,使教学与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我们知道,新课标所提倡的“探究式学习”模式能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在了解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学生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同时,在学习中将培养学生一种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在学习“浮力的应用”的时候,我让学生先放“孔明灯”(市场有售)玩,然后要求他们探究“孔明灯”升空的原因。学生们热情很高,并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我在最后总结时,重点并不放在结论上,而是放在大家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究的过程上。重在肯定同学们的参与过程和鼓励、赞扬同学们敢于发表意见,尤其是敢于发表不同意见行为。之后,我又把这种研究性学习方式延伸到课外,要求学生平时更多地关心科学、社会、关心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并把它们和自己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思考、探究。事实证明,这样学生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同时也学会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笔者认为,这种探究式学习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教学素质和研究能力,有设计富含知识和能力,并有利于展开多端性、创造性思维的课题来引导学生学习,对教学过程有充分的估计,能随时调控学生的学习障碍,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能作出正确的评价。这一系列要求使物理教师必须从多方面充实、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校内外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从而使教学活动处于活跃积极的状态。

四、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地检讨自己的言行:是否从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是否有公正的品质、豁达的胸怀、丰富的感情,以及敏锐的判断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等等。

例如,在讨论“物质是可分的”这一结论时,有个别学生提出了物质分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可分,我当时作了批驳。在课后反思中我深感这样扼杀了该同学积极思考的兴趣、大胆创新的勇气。于是,在下一堂课中当全班同学的面作出了自我批评,并在后来的教学中注意宽容各种观点,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创新。在后来的探究“孔明灯”升空的原因时,有学生提出了“孔明灯”升空的原理与火箭升空原理一样,这时,我就不慌不忙,又提出了下一个观察探索的问题:观察“冲天炮”的升空过程,探索其升空原理。这样,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问题意识得到培养,把深奥的物理问题和生活中的问题密切联系起来。

众所周知,过去为了巩固“双基”,我们教师的教学往往追求对学习内容的“标准化”理解和“课本式”、“教参式”表达,强调对问题解决的常规思维、逻辑思考、唯一答案,对学生的置疑、奇思妙想往往采取压制、回避、冷处理甚至简单否定的做法。这样大量地进行反复操练,使学生学会的只是“复印”知识。而新课标强调的是教师的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意识和问题意识,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谨慎处理自身的教学行为,要能积极肯定学生的“别出心裁”,给予及时适当的肯定和引申。

五、对教学反馈的反思

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意观察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还要通过学生作业获取教学反馈的信息,在信息反馈中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学习中的情感体验等获取全方位的体察。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教学内容和习题,在考试时学生还是有许多困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生知识的习得不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而是老师教会的,所以我们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本身更重要。

例如,在做以下题“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几对平衡力的作用?为什么说他们是相互平衡的?”的题目中,有些学生对“为什么说他们是相互平衡的”不理解,我不急于解释,而是让学生反复观察实验,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

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产生的问题更值得我们反思,给我们更多的启发,更是我们从事教学活动的有效资源。

例如,前面所叙的探究“孔明灯”升空的原因中,有学生提出了“孔明灯”升空的原理与火箭升空原理一样,这不正是我们引入新知识教学的重要契机吗?

物理是一门观察、实验和物理思维相结合的科学,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形式最一般规律和应用十分广泛的基础科学,是一门定量的精密科学,是一门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要完成新课标中规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除了师生在课堂上的教与学之外,还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总结规律。还有目前最直接的反馈就来源于作业练习。作业练习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通过作业,不仅可以检查课堂教学的效果,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探索获得知识的方法,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的物理作业必须是科学的,多样的、开放的,我们不能仅仅为了使学生完成作业而教学,而要教给学生“对其终身发展的能力”,所以要侧重对学生物理技能和方法的培养、科学素质的养成。多一点教学反思的细胞,就多一些教学科研的智慧,经常进行教学反思,益处多多,其乐无穷!

浮力教学反思6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使学生明确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凭他们的直接感官传递的信息,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是非常难以理解的,怎样突破这一难点,是本课重点解决的问题。所以在实验时,反复强调,分别把所用材料示范后才让学生自己去做。这样,虽然教学过程( )循循有序,然而教学效果并不佳,学生的兴趣没有被调动,思维被束缚,课堂气氛沉闷,原因是管得太死,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活动,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吸取以前的教训,我改变了教学思路,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入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收到良好的效果。

首先,出示死海中一人在海面上看书,这是为什么?她怎么掉不下去呢?这些问题并不让学生马上回答,给学生留下悬而未解的问题。学源于思,起于疑,为突出本课的重点起到了作用,同时,也激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玩是孩子的天性。看着实验桌上的水槽浮着这么多东西,学生早己按捺不住了,于是,我抓住他们的心理,对他们说:“浮着什么?想不想玩?我们一起来试一种新的玩法。先用手按住塑料泡沫。慢慢向下压,压到水底慢慢松手,反复几次,体会手的感觉。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话音刚落,孩子们就玩了起来,尽情地用这四种浮着的物体实验。实验后,孩子很自然地回答出来:把这些东西按到水底再轻轻松手时,感觉到水里有什么东西向上顶手,让他们实实在在地感觉到水的浮力的存在,事实让孩子们信服,“水的浮力”确实存在,而且其方向是向上的。在尽情地“玩”的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也随之得到培养。

在水中浮着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那么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呢?对这一教学难点,我采用这样的办法突破的: 教师拿着钩码、铅片、球形橡皮泥一一呈给学生。问:“既然水是有浮力的,那么把这些物体放在水中会怎样?为什么?”同学们大胆猜测,有的说钩码会沉,橡皮泥会浮,有的说这些东西都会沉,说法不一。“谁的猜测是正确的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学生把这些材料轻轻放入水中,钩码、橡皮泥立刻沉入水中,铅片先浮在水中,用手一碰,也渐渐沉入水中,然后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钩码、橡皮泥不受水的浮力,有的认为它们在水中都受到了浮力,争论的气氛十分浓厚。这时,我不失时机地追问,现在大家只是猜想,事实究竟怎样呢?你们说说怎么办?怎样设计?用什么材料?同学们开始讨论,提出设计方案,当他们有不懂之处时就参阅课本,看到测力计、钩码时,通过讨论很快想出办法:用测力计去称,先称出钩码在空气中的重量,然后再称出钩码在水中的重量,这两个重量一比较,重量减轻了,说明钩码受到水的浮力。通过实验,学生亲自证明了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就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浮力教学反思7

浮力的概念是从日常生活、生产中建立起来的,浮力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是“常见的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标中物质世界内容标准中有关“运动与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浮力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对一些常见的浮力现象提出问题,然后通过一系列有趣而又有意义的探究活动完成对知识的建构。我们根据《课程课程标准》的规定结合本校孩子的特点安排了“浮力”这一内容的教学。

对四年级的学生来浮力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编排上有以下几点考虑。

⑴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设计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掌握一节课内容。以往的经验表明孩子只有在牢固掌握了力的知识和测力计的使用之后,才能够掌握得到、掌握浮力概念。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和浮力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力尤其是浮力知识,感受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实际生活具体情况,让学生介绍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浮力和浮力现象。

在教学中,可以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新知识的学习。从“树洞取球”活动和“轮船航行”对话这些学生十分熟悉的场景引出新知识的学习。然后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开始探究,让后一步步深入,一点点引导帮助孩子认识浮力的方向,完成浮力概念的得出。最后根据自己知道的,让学生说出说出生活中应用浮力的现象。

⑵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创设了许多既符合这一阶段儿童认知特点又便于操作的活动情境,使学生一方面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另一面又体会到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教科书中设计了货轮航行情导入境,安排了“判断沉和浮”、感受浮力的多个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在观察、描述和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浮力的知识。

浮力概念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比较抽象。而且由于前面知识掌握的不牢固,有些学生在生活中也没有相应的经验支撑。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像、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

在教学这部分内容的同时,向学生介绍一些现代科技中应用了浮力的发明创造。一方面扩展学生的科学知识,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感受各级带给人们的便利,知道科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大作用。学生回到家里,自己动手搜集有关浮力的资料,在交流会上,不少学生展示了如自己收集的材料,有的展示自己知道的浮力应用,有的介绍利用浮力作为工作原理的器材。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了解数学的价值。学会学科学、用科学。

《浮力》一课,是粤教科技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学期的最后一章《常见的力》里第五节的教学内容。在学习浮力这一节前,已经学习了“力的现象”,“重力”,“大气压力”,“弹力”。相对来说,浮力这一节的内容,在教材中展示得比较简单,只提供了三个实验活动。教材让教师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开拓或挖深。

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倡“探究式”教学模式,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得出结论——评估与交流”。我归纳出“猜、想、问、做”的学习方法,并应用在这堂课上,得到很好的效果。反思这堂课,我有以下几点收获:

1、善于利用“科学猜想”,激发和保持学生对所研究问题的兴趣和注意力,促进他们的定向思维活动,从而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求知愿望。

这堂课我借助喜闻乐见的动画故事《文彦博树洞取球》来导入课题,很快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且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你猜一猜,文彦博想出一个什么办法来取球”让学生思考,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让学生感知“物体的浮与沉”活动时,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对物体的浮与沉比较熟悉,但是对于一些不熟悉的物体就弄不清其浮与沉。因此,教学中,我给出一堆材料:兵乓球、木块、石头、泡沫、钉子和钩码,让学生先猜一猜,哪些材料是可以浮在水面,哪些物体会沉到水里。由于猜想的结果来自于学生的原有生活经验,所以,当学生想办法去证明自己的猜想时,就产生一种探索的欲望。

2、在教学中,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出结论,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讨论、实验、汇报中,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做适当的、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向科学性、条理性发展。

在探究“下沉的物体有没有受到水的浮力”这个问题时,我给予了学生充裕的时间构建正确的慨念,给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先讨论实验方案,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我先让学生猜一猜“有”还是“没有”。学生作出回答后,我并没有马上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答案,而是,话锋一转,“我们怎样通过实验去研究沉入水中的物体有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看看怎么设计这个实验。”第一次试教,我拿起一个钩码和一把测力计,让学生以钩码为例,利用测力计去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凭空去想,怎么也想不到。他们的一门心思只放在实验器材上,胡乱地摆弄测力计,始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最后,还是我迫不得已直接告诉他们怎样实验。第二次,吸取第一次教训,让学生通过观察书本84页的插图,在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这次,给了他们一个“台阶”,距离“果子”近了,他们有了摘“果子”的欲望,同学跃跃欲试地够一够头上的“果子”。许多同学想到“用测力计钩住钩码,把它放入水中,看读数。”由于给他们的“台阶”不够高,学生花尽心思还是没够着,最终,还是我给他们摘下了。第三次试教,我提示学生用测力计和观察书本插图后,当学生仍想不出时,我展示一幅,“在空气中测力计钩住钩码”的图片。这时,学生恍然大悟,“先称一称在空气中的重量,再称一称在水中的重量,如果在水中变轻了,说明受到水的浮里。”这次,我给予学生逐步上升的“阶梯”,终于顺利摘下探索的“甜果”。显然,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构建正确的`慨念,比老师直接给出方案要强。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的形成,正是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而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

在实验、观察结束后,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交流讨论时间和机会,鼓励学生把实验探究中所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的数据进行分析,凭现象思考,拿证据说话。教学“下沉的物体有没有受到水的浮力”时,第一次试教,学生只关注实验本身,而忽视了实验表格的记录,和实验结果的思考。而作为教师的我同样也忽视了,只在乎学生有没有完成实验操作。结果让学生反馈实验结果时,学生只能回答钩码在空气中和在水中的重量,而忘了当初做这个实验的最终目的是探究“下沉的物体有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第二次试教,我特别提醒了学生“做完实验后要认真填写表格”,结果,学生为填表格而填,而没有认真对实验过程进行思考、反思,有的小组则由组长包办,其他同学做完实验后就各自“玩”了。第三次试教时,学生边实验,我就边提醒学生记录好测力计的读数,当学生操作完实验后,我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对两次称得的重量进行分析,并讨论,在实验过程中的发现。这次学生真正关注“我发现了”这部分的思考。“我对比了‘在空气中的重量’和‘在水中的重量’这两个数据,发现了弹簧称上的指数变小了,钩码在水中的重量要比在在空气中的重量要轻,说明了钩码受到水的浮力。”“钩码是下沉的物体,钩码受到水的浮力,说明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上浮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这次我们也实验证明了下沉的物体同样受到水的浮力,也就是说,所有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

3、这堂课以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在“做中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整节课的设计以活动贯穿其中,设计了三个活动,先是让学生知道物体在水中有沉也有浮,接着让学生感觉浮起来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最后通过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和在水中重量的比较,分析得出沉下去的物体也受到了浮力的作用。纵观整堂课学生自主实验时间用了大约9分钟。

4、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心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浮力》,让学生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下沉的。有的学生提到“铁”,我顺藤摸瓜,引发学生思考“是不是所有铁的物体都是下沉的呢?”学生马上反映“不是”,“那么谁能举例说说哪种铁制的物体是上浮的物体,哪种铁制的物体是下沉的物体呢?”有的学生想到“铁船”“铁碗”等是上浮的,“铁钉”“铁锤”等下沉的。“讲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吗?”那学生就提出“这么大的铁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而小小的铁订却沉在水中?”“同样的材料,为什么有的沉,有的浮呢?”进而引发学生对“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思考。这正是我后面的教学设计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沉没水中的体积大小的关系”的活动。现在已经转化为学生内心需要探究的问题。在这种真正的探究动机的作用下,学生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后面的探究活动中。

5、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小组之间的合作精神是科学精神的一部分,在小组中,学生的交流更加充分,有分工有合作。而选用4人小组是为了使学生有更加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感受浮力。

这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体现在:

1、在上课过程中,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都比较积极,但是学生对于实验记录显得比较随意,怕麻烦,不太想记录。

2、时间把握不好,三次试教,都拖了堂,课堂内容上要考虑删除一些,特别是最后的环节“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沉入水中的体积”的探究活动,课本没要求学习,考虑删除。

浮力教学反思8

前一课,小朋友们明白了浮力丈量的方法,了解到了物体(上浮)所受的浮力大小跟它排开水量有关。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拍开水的体积越小所受的浮力越小。然而,小朋友们一定有个疑问:那么那些原本就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虽然这个问题会困扰小朋友们,可是他们未必很主动地发现这个问题。所以在上课时我就直接提出了这个问题。问完这个问题后,我就观察他们的反应。我原本想他们中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分歧,应该有一半人会认为不受水的浮力的。然而出乎我的预料的是,绝大多数小朋友认为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的。于是我就问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我觉得这个追问还是有必要的。小朋友们的判断,有的来自自身的考虑,有的则是来自他人的判断。假如能说出判断依据,那就是自身的考虑了。即使自身是蒙的,或者是从了“众”,听一下他人的考虑过程也是好的。

有的小朋友说在水里拿重的东西比较好拿,有的说不论是什么物体,都是受水的浮力的,有的说是从书上看到过的,……

从小朋友们的发言看,他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片面的,外表的,不确定的。所以这节课最大的目的就是用实验来证实他们的猜测。

实验自身比较简单,而操作的难度也不大。所以我就难度体现在了对实验的设计上了。由小朋友仿照上一课的实验过程来设计本课的实验方法和过程。而小朋友们的表示和证实了他们是有能力做这样的事情的。

另外,在今天的课上,我又一次重申,要在科学课上学会恬静。恬静地考虑,恬静地倾听,恬静地讨论。小朋友们也很配合,互相监督着、提醒着,课堂的秩序坚持得不错。我褒扬了他们,也希望在以后的课上能继续良好的表示!

浮力教学反思9

本节课给我的感受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要敢想敢做,有想法就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我要努力做到敢想敢做,大胆实施。

二、要反复推敲,拿出最佳学案

课改的课堂是学生展示的课堂,那么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依据是什么呢?学案。所以一份好的学案,一份表达清楚能引导学生学习,思考,讨论的学案显得至关重要。所以学案要反复推敲,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去想去做,这样才能拿出最适合自己学生的学案。

三、要多元评价,提高课堂效果

学生展示的课堂,同时也是多元评价的课堂。大家都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感觉不好意思夸,或者感觉麻木,那我们可以把这个任务交给学生。

四、要发现问题,才能促进发展

通过一节展示课我发现了如此多的不足和问题,反思是为了进步,进步还要靠“要敢想敢做,有想法就实施”。

浮力教学反思10

1、经过教学的实施后,对这节课的教学,本人有很大的感触和收获。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意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探究性。

兴趣有直接或间接之分,直接兴趣指向过程本身,间接兴趣指向活动结果。学生有了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教学本课时,我引导学生用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就会主动地参与到实际设计和实施实验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引发了学生的潜在创造动因。

2、构建正确的概念需要充裕的时间

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获得了能与他们日常生活的观察相一致的理解。例如,在他们没有做实验之前,很多同学认为浮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而沉的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通过实验之后,以后就算大部分的人认为沉的物体不会受到水的浮力,但是他都不会同意这个观点的。

3、科学教育,促进思维发展。

科学教育的一个关键目标时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不能凭空产生,学生不能在抽象中推理,他必须对某个实验进行推理、归纳,因此,科学教育需要为学生创造课堂学习情境,提供大量的推理材料或问题让学生在解决感兴趣的问题过程中发展科学思维能力。其次,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教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如学生对水的浮力有所了解,但要想出体验浮力的方法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有什么方法帮助大家体验水的浮力是怎样的,引导学生想到用手压乒乓球(或泡沫物体),体验手上的感觉,从而体验水的浮力。

浮力教学反思11

这篇物理教学反思文章初中物理教材水的浮力教学反思供广大物理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时参考。具体反思内容如下:

一、设计活动,玩中激趣,在做中学

设计学生动手活动贯穿整节课。在导入时我设置如下情景:“怎样从瓶中取出乒乓球?”一开始就用活动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设计了两个体验浮力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对水的浮力有了最直接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怎样使橡皮泥浮起来”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阿基米德定律。

此外,还设计了发散思维的拓展活动,学生发挥想象力,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尝试使橡皮泥浮上来,看哪个小组想的点子多…….整节课利用简单常见的器材,通过亲身感受,学生在活动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并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在做中学。

二、合作与交流的“小组学习”,学生在合作中快乐学习

团体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的情境,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合作中成长。

1.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参与课前准备

教学设计采用“过程式”教学,即课前准备,课堂探究,课外延伸。课前学生运用Internet查找有关水的浮力的资料,并准备实验用具,所有准备过程都是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组织协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所需活动器材都是简单易找的日常用品,如,脸盆,桶,石头,玻璃弹子,橡皮泥,可乐瓶或其他容器,泡沫(大手掌形状---------校运会入场式道具),从生活中,从身边取材,充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并进行交流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发挥协作的团队精神,分工合作,有序进行。采用“新课-实验-观察”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边上课,边做实验,边进行观察。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眼、多动口。使学生自己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实践表明,选用小组教学方法,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形成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充分发展问题解决和决策的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组织和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相互确认、相互补充和相互启发的团体性思考和创造等要求。同时,教师能及时了解情况并给予指导。

三、从感性认识到抽象思维,符合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

整节课的设计思路是让学生从感性体验入手,进而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如:瓶中取球,2个体验活动,让学生对浮力有感性直接的认识;由探究浮力的大小到阿基米德定律;由使橡皮泥浮起来的活动到拓展分析:“不沉之舟”泰坦尼号为什么会沉下去?最后才引出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在合作中成长。

四、亲切交流,创设愉快和谐的课堂环境

建立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前提之一。教师的态度和蔼可亲,表情丰富、幽默,教学气氛轻松自然,力图使教学活动活泼,激起学生兴趣,尊重学生,允许学生出错,经常运用表扬鼓励性评价,耐心启发引导,使创新思维得以充分发挥。如课堂上师生应景产生一些小花絮。如:

生:老师浮起来了!

师:不是老师浮起来了,是你的橡皮泥浮起来了!

生:呵呵,嘻嘻,哈哈…….

师生在亲切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互动。微笑教学,使我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多鼓励,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大胆放开,将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样,无形中教师与学生便建立了一种合作友好的关系,对学生起到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从而增强了教学效果。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把与之有关的知识,图文并茂地一同输入电脑做成课件,指导孩子怎样利用课余时间去查找读取,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供了资源。第二,设置信息课,把学生带到网络教室上网查找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并把自己认为是有价值的东西摘抄下来或者复制下来自己整合做成word文档或powerpoint。多媒体图、文、声、像等具有丰富的再现功能,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自由舒畅的探究学习环境使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时间充足,形式多样;再者,信息媒体中资源丰富,搜集的过程也相对独立,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充分展示探究活动的主体性。

六、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所要注意的问题

1.计算机的运用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学设计才是关键所在

从教学需求的角度出发来使用计算机,而不是为了用计算机而使用,强调教师的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和学科教学基础,发挥计算机的长处,

而不是抛开一切只要用计算机就行。教学中,课件等计算机的运用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关键还是教学设计。

2.信息污染与网络安全。

注意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因此,我们积极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力求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

七、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这次新课程课堂教学典型案例活动的开展,给我提供了锻炼的平台,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科学课是今年第一次设立的实验科程,更是摸着石头过河。水的浮力是物理内容,对于学生物专业的我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是否选择这个内容上录像课?我曾经犹豫过:担心讲得不够严谨,能否讲得透彻?后来觉得,也许这样更能发现问题,帮助自己更快成长。最终还是决定接受挑战,勇敢进行尝试。

八、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遗憾中成长

作为站上讲台仅一年的新手,对节奏的把握偏快,这是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要克服的问题,希望在实践的学习中逐渐变得从容。

第一次拍录像课,事先没考虑到镜头与学生、教师三者的位置关系。课前没有把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向摄影师沟通,有些明显的实验现象和过程被学生挡住镜头,导致一些精彩的瞬间没能出现在镜头上。如,导入时设置情景,“怎样从瓶中取出乒乓球?”学生动手向矿泉水瓶灌水,利用水的浮力成功取出乒乓球;还有学生座位虽做了分组的摆放,课后发现还有更好的摆放方式,如六人围成一个长方形,可能上课和录像的效果会更好…….

还有,虽然能用语言,微笑,眼神,手势等满怀激情和感染学生,但观看录像后,自己发现有时语言还不够精确简洁,手势还不够干脆……下次还要注意有效的使用指导时间,让教学更优化。

我认为教学是一门艺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著名的导演,每拍完一部电影都会有遗憾;每上完一节课,我都在寻找遗憾,正视遗憾,相信一定可以在遗憾中成长。

浮力教学反思12

一、教学设计反思

从新课程“从生活中走向物理,从物理中走向社会”的理念出发,设计本节课时主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着手,例如:轮船、天鹅浮在水面、热气球和氢气球向上飘向空中,引出浮力的概念,进而从“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疑问进一步探究浮力的规律。在设计时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贯穿整节课,从而对浮力有了最直接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活动总结和教师的引导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浮力的定义、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浮力的大小的因素;再通过实验测出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排开的水的重力的关系,最后由分析加表达式推导得出阿基米德原理,这样层层推进,分散难点。 设计存的不足也有很多,本节未增加一些在生活中重要的应用,以产生学习浮力可服务于社会主意识。对浮力的概念理解可进一步深入,举例说明,增强对“浸入、向上”理解。对阿基米德原理的也可再挖掘,以突出浮力与被排开的液体的密度和排开体积的关系。在过程中应多点及时积极的过程评价。

二、教学过程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意识。

引导学生边上课,边做实验,边进行观察。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眼、多动口。使学生自己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探究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就会主动地参与到实际设计和实施实验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引发了学生的潜在创造动因。

2.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发挥协作的团队精神,分工合作,有序进行。采用“新课-实验-观察”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实践表明,选用小组教学方法,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形成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充分发展问题解决和决策的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组织和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相互确认、相互补充和相互启发的团体性思考和创造等要求。同时,教师能及时了解情况并给予指导。

3、亲切交流,创设愉快和谐的课堂环境

建立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前提之一。教师的态度和蔼可亲,表情丰富、幽默,教学气氛轻松自然,力图使教学活动活泼,激起学生兴趣,尊重学生,允许学生出错,经常运用表扬鼓励性评价,耐心启发引导,使创新思维得以充分发挥。

不足之处也很多: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时,教师应增强身的调动学生能力;学生声音轻时,没有很好消除胆怯;学生探究时间把握不够好,有待改善。

浮力教学反思13

浮力复习课是对浮力整章内容的知识回顾、梳理和提升,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帮助学生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指导学生学习知识贮存和提取的方法。让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全面回顾,并扎实巩固。整合所有要复习的内容,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教学流程是:知识回顾―框架建立―知识应用―例题精选―课堂练习―课后巩固。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

浮力是知识综合性强的章节,许多的难度习题使学生陷入到困惑之中,也使我陷入浮力教学的困惑指之中,到底该怎样进行复习的教学,真希望有高手指导指导。我在浮力教学中,新课分为2节课,浮力的产生、称量法、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条件、浮力的应用。习题课大概进行3节课,浮力知识才算基本上完?我有点困惑,到底需要这么多课吗?反思:

1.重难点突出不强。例如浮力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阿基米德原理是本节重点也是难点。由两个实验现象直接得出并强调“浸”和“向上”。阿基米德原理的得出是难点,先让学生从生活现象和“造船比赛”、让学生边做边猜想: “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最后通过课件展示,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2.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本节课巧妙的引入了新课,便借助于色彩艳丽的动画故事创设情境,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意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探究性。

3.老师教法上过于束缚学生,局限了学生的思想。没有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同时教师在应有充分的准备学生猜测的“意外”,如:猜浮力与深度有关等。学生并没有从生活中或已有的经验出发,这样猜测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此时教师可加以引导。

4.展示不够多,全员参与的程度不够。练习题的选取上还不是很到位,没有体现出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的梯度。

总体来说,本节课内容比较多,时间紧,学生练习时间较少,习题应选择一些起点低,难度小,利用本节所学公式一步计算的练习,来巩固加深理解。

浮力教学反思14

密度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对密度的认识,应是对物质性质的一个最基本的认识,同学们对密度的概念和公式的认识还算可以,但对密度的测定就不自信了,特别是特殊法测密度,尤其是利用浮力的方法测密度,学生更是无从下手,因为利用浮力法测密度,它纠集了质量、密度、重力、合力、平衡力和压强等许多物理概念。

学生将这些概念综合到一起,就力不从心了。因为不同的方法测密度要求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都了如指掌。要做到这些,必须从根本上理解密度的概念及公式的应用。我们知道,=m/v,要知道密度,就要测出质量m和体积V,常规法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同学们还可以,但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绳、水、烧杯、小石块等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学生就无从下手了。这时候在课堂上就要看老师的点拨和指导性了。那么教师还要从根本上引导学生怎样测出质量、体积下手让学生们讨论,最后得出:质量要从重力得出,就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的重力,利用G=mg求出小石块的质量;然后根据浮力的知识F浮=gV排,使物体的体积等于V排,就要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浸没(V物=V排)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求出V物,就可以测出物体的密度了。

所以利用浮力的方法测密度,无论利用那些器材,都要设法从根本上找到质量和体积,密度就迎刃而解了。

浮力教学反思15

通过执教《浮力》这一课的教学,学生课堂气氛浓厚,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作了尝试:

1、因为从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上看,四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学习方法,并通过学习,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在课堂上都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

2、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开放式教学法,具体分为三个部分。

①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画面,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人人参与,积极动脑动手,给每个学生都提供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学有所得。②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在观察、猜想、验证、归纳、概括的学习活动中,得出“各种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这一科学的结论;

③通过归纳总结和大量的应用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

3、从学的方面来说,分为两个部分。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一系列的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动脑、动手,运用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去研究问题,探索新知,得出实验的结论。

4、把学生带到网络教室上网查找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倡导科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力求实验课程教学最优化。

第四篇:浮力教学反思

浮力教学反思1

通过执教《浮力》这一课的教学,学生课堂气氛浓厚,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作了尝试:

1、因为从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上看,四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学习方法,并通过学习,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在课堂上都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

2、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开放式教学法,具体分为三个部分。

①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画面,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人人参与,积极动脑动手,给每个学生都提供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学有所得。②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在观察、猜想、验证、归纳、概括的学习活动中,得出“各种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这一科学的结论;

③通过归纳总结和大量的应用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

3、从学的方面来说,分为两个部分。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一系列的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动脑、动手,运用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去研究问题,探索新知,得出实验的结论。

4、把学生带到网络教室上网查找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倡导科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力求实验课程教学最优化。

浮力教学反思2

浮力教学中分为5个课时进行学习,第一课时浮力的产生条件,重点得出阿基米德原理;第二课时阿基米德原理的基本应用,计算质量体积和密度的一般综合应用,第三课时浮沉条件及其推论和较综合练习,第四课时,浮力的典型例题,第五课时,浮力的应用,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应用。

第一课时中我由原来不讲解浮力产生条件,现在又讲解,时间显得有点仓促,尤其是阿基米德原理的得出,本来想然学生自己完成,时间不够,只有变成自己演示了。其中的几个实验,引入用的浮沉子引入,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觉得引入没有什么吸引力。让学生体会浮力,用瓶子按入水中,越按越费力,同时排出的水越多,说明受到的浮力跟排开液体有关。用乒乓球演示了浮力的方向,其中最好用大瓶的可乐瓶,系住乒乓球的绳子的颜色要显眼。倒是研究物体的受到浮力的条件时,用乒乓球和塑料瓶演示浮力产生条件还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阿基米德原理备有学生实验器材。

第二课时中讲解浮力的基本原理的基本应用,相当于书上的几个题,讲解了空气浮力问题,可以看出空气浮力对一般物体可以忽略;讲解人在水中受到浮力问题,体会人浸没时受到的浮力略小于重力,此时加强安全教育。初冬教学反思出师表教学反思出塞教学反思

浮力教学反思3

今天听了两位老师的科学课,学习了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收益匪浅。

两位老师分别对教材,课标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总结 、反思。第一位老师首先通过一段对话,引入小船漂浮的情景,引出向上的拖力就是浮力,为浮力下定义,接下来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探究生活中物体的沉浮情况,引导他们发现物体的沉浮情况不同可能是与与浮力有关。第三部分为探究实验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就测力计的使用给予相应指导,在水中的物体都会受到大小不等的浮力的作用,然后讨论如何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来改变浮力的大小,从而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对浮力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最后通过“橡皮泥造船”的活动,应用浮力的知识,同时与实际生活结合,反思生活中的船和浮力,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使它漂浮在水面上。

本课教学以探究实验为主,在多次探究实验中,让学生认识沉浮现象,了解浮力的原理,在预测和实验结论中产生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反思并修正想法,进一步锻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行观察、分析、反思和总结的能力,充分锻炼了学生逻辑思考、反思求证的能力,最后通过“橡皮泥造船”的活动,应用浮力的知识,同时与实际生活结合,反思生活中的船和浮力,体现了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浮力教学反思4

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并结合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的,《浮力》教学反思。

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体现在它的实用性,由于浮力知识在工业、农业、国防等各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如船舶工业、农业上的盐水选种,气象上的探空气球、军事上的潜水艇等等。

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创造思维习惯,也有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浮力知识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

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作用结合信息化教学,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本节课要敢于放手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通过实践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通过实验引发讨论,培养学生探索事物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教学反思《浮力》教学反思》。

本节课改变了以往直接给出概念,进而展开计算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浮力的特点,继而给浮力下定义,这样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占主体地位”的思想。

学生展示的课堂,同时也是多元评价的课堂,本节课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自主学习、课堂展示、小组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浮力教学反思5

本课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符合“三自主五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方式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平等和自由的教学氛围。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知识的获得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探索知识的机会,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越是容易得到的东西一般不会珍惜,容易忘掉,而来之不易的东西往往倍加珍惜,记忆深、有的甚至终身难忘,对知识也这样,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学习中探究,让学生摸着石头过河,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记忆,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觉得这些知识不是你教他的,而是自己探索发现的,有一种科学家创造发明解决新问题,发现新知识的成功感,在新知识传播时用这种方法更有效,教师只有大胆改革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变教师讲为师生共同地双边活动,尤其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主动探究,使学生由原来受动者变成现在的主动参与者,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只有使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应用物理,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 这一节课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完成科学探究的教学目标,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研”有所获。教师既做到了提倡和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又在适当时机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上的“决心、信心、恒心”,战胜困难和挫折,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以上几点是我在教学中感觉比较成功的地方,但是从实际授课中,我也发现了我的不足,如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差生还相当多,连最基本的运算都不过关。另一方面复习中实验教学做的不够。

通过授课我也思索:

在新课改理念下,如何同时做到课堂的开放与高效两不误。就拿本节课为例,通过学生独立探究得出了计算浮力的多种方法,并应用。并且浮力大小与浸没在液体里的体积有关,或者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加深了对浮力的理解,这是我设计的初衷,但也正是这一点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使课堂出现了时间较紧的局面,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使原本设计的很多练习无法完成。为了不拖堂而参与了过多的教师干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学生探究实验。

新课程倡导开放式教学,要求还课堂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无论哪种学习方式都需要很多时间,而课堂时间有限,怎样才能找到它们的最佳结合点。另一方面,新理念要求加强课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及现代科技发展的联系,当教师设计的教学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相一致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课堂充满活力,这样必然与有限的课堂时间相矛盾。怎样解决这些现实的教学问题,让我们在实践中一起探索。

浮力教学反思6

学生对于浮沉现象有大量的生活积累,而且有些同学还知道“浮力”这个词语;知道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是不同的,知道物体下落是由于地球的引力造成的。这对认识浮力都是很好的基础。本课的浮力是专指水的浮力,这是学生第一次从科学的角度认识力。

课堂教学时,学生们知道质量大的物体提起他来会用比较大的力,在前一个单元他们有了初步设计对比实验的经历,这为设计证明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了浮力的实验做了很好的铺垫。

大部分学生错误的认为下沉的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这是本课的难点,需要重点解决。

学生不知道浮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他们朴素的认为轻的物体会上浮重的物体会下沉。这种前概念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我个人认为是片面,虽然在本课不能解决,但是教师可以利用它引发矛盾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基于以上情况,我在本课教学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教学策略,经过实施,真是有得有失,回顾反思,有以下体会:

1、导入部分以“力”为切入点,避免在轻、重这个地方纠缠。

实例:

演示:手拿泡沫塑料、勾码,举到没水的水槽上面。

提问:这是两个固体,如果我一松手会怎样?(落下去)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地球的引力)。我不松手为什么没有落下去?(手的的拉力)

演示:将两种物体放入有水的水槽中。

提问:现在发生了什么现象?(泡沫塑料上浮,勾码下沉)

提问:你认为泡沫塑料上浮,勾码下沉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学生认为是因为泡沫塑料很轻而上浮,教师可以追问――刚才(指没水的状态)也很轻,怎么没有上浮?这说明物体上浮和什么有关系?……

本课的主旨是认识水对浸入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这和物体的轻重没有关系(浮力的大小在一定条件下和轻重有关系)。因此,为了避免总在轻、重这里纠缠,我就采用了“水槽中没有水,和水槽中有水”物体放入其中的现象对比,使学生意识到,放入水中不下落首先就是与水有关系。然后直接感受水的浮力。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突出“力”的概念,这也是本节课的特殊色。(没见过其他老师讲浮力这样导入)

2、先理性认识再感性认识。

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一般认识是先感性,后理性,对于本课学生认识“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我是采用了先理性――定量认识(用测力计测量在空气中提起勾码和放入水中后提起勾码所用的力,然后对比),再感性――定性感受(掂一掂物体在水中和在空气中的不同)。因为导入部分首先用到了勾码,在由于学生刚认识了上浮的物体受到了水的浮力,直接提出下沉的勾码是否受到浮力,我觉得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然后就物用物,直接利用勾码进行实验,学生的思维比较专注。教材上安排的提石子的活动我作为体验认识来进行的。

3、开放性问题与具体问题结合。

教学过程中,对于要了解学生想法的问题,我的问题呈现方式就是开放式的。比如课的伊始,一些学生提出了“浮力”这个词,我就问他们:你认为什么是浮力?这样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为教师如何调整预设的教学设计提供依据。对于本课要研究的问题,我就用采用封闭式提问。比如在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时,对于下沉的勾码,我直接问学生: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了水的浮力?学生的回答只能有两种,这样使后面的研究直切主题。而不是提出这样的问题:勾码为什么会下沉?这样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就比较分散,教师还要费时费力的将问题引导到自己想要的问题上来。何必呢。

4、追问目的性强。

课堂上对学生的追问其实不是教师预设的问题,是临时生成的。我在课堂常常对学生进行追问,原因首先是:学生的回答不完整、片面,肤浅的教师有针对性的追问,使其完整、全面、达到应有的深度。其次,通过教师的追问可以了解到学生真实思维过程。

5、利用完善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生设计的实验往往是大处合理,小地方不完善,尤其是在具体操作的细节上不注意科学合理性,致使实验失败,利用完善实验的过程对学生进行严谨科学态度的培养也是我的一贯做法。具体到本课,学生在设计了实验后,具体怎样做往往没有涉及到,这时就需要完善它,。我就采用追问的方式:“将勾码放入水中时应该注意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那么怎样放入勾码、放到什么位置……等一些操作应该注意的事项就会在追问中得到明确,而且学生也明白这样做的科学性。不过追问的问题视学生的具体回答而定,这时教师的眼睛就是专挑学生的“骨头”,然后是通过不断的追问使学生自己剔除“骨头”。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也意识到需要改进的一些地方,首先我觉得让学生感受浮力还不够充分,活动时间还是短,尤其是感受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明显。还需要改进。其次,我觉得学生设计实验的环节还应该做一些铺垫工作,虽然学生能够设计出两种试验方法,但是能够设计出来的不到50%,这说明教师的“脚手架”搭建的不合适,有点高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觉得可以从实验的对比性入手启用问题启发思维,例如可以这样提问:勾码受到浮力和没有受到浮力我们那些感受会不同呢?这样就可以降低设计实验的难度,是绝大多数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浮力教学反思7

首先,学生对于实验的心理准备工作没做好,没有达到我所期望的目标。

在进行实验探究一:什么是浮力?这个问题时,只有一两个小组顺利完成了实验,其他的小组只是机械的模仿,却没有真正的去贯彻实验精神。

把所有的时间放给学生去完成根本不可能,有很多学生面对提供给他们的实验器材,却不知道怎么进行实验。

如果我提前讲解一下实验步骤的话,可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可是在实验之前如果都告诉他们了,还有自主探究的必要么?这也是很难两全其美的。

第二,在做第二个实验学生对于怎么去承接溢杯流出的水不知所措,怎么去处理实验数据上也是感到很茫然。

我本以为学生在经历了第一个试验后会把“称重法”测浮力的计算方法学以致用到“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的实验数据处理上,可是仅有极个别学生想到了。

在我的一再引导下,学生才慢慢的明白了。

还有在处理排开水所受的重力时又被卡了一下。

有很多学生不知道杯、水总重减去杯子的重力就是要求的结果。

第三,时间控制上还是不够合理。

上课之前备课的时候,我本来打算把时间全部留给学生,让他们去自己动手完成,自己探索会让知识的吸收和发现更有成就感。

可是在这一节课却让我改变了一些看法。

并不是所有的知识放给学生就可以了,在放手学生时应该做到“有所放有所收”,这样才是良策。

作为教师一定要在学生实验时做好指导工作。

最后,课堂引导方式要更具体化。

在上完一个班的课后,我发现笼统的提问引导方式会让学生感到无所是从,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做。

比如刚开始,“你怎么去验证一下你所做出的猜想呢?”问完这问题后,学生不知道怎么去做了,不知道自己学要测量哪些物理量,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设计实验计划。

之后我换了一种方式“如何去收集溢杯排开的液体并测出它所受的重力呢”。

这样一来,学生会有目标,有目的去做了。

其实从我这个角度来看并不觉得这一节课是失败的,因为从中我有所收体会和收获,更多的是教训,这对于我以后教学能力的提高会极有帮助的。

浮力教学反思8

回想上课之初,虽然时间很短,我还是认真的做了充分的准备。上课前一天临时通知我,人数比较多还包括家长。从各方面反馈的情况和最终的评比结果来看,效果很满意。应该好好总结一下:好在哪些方面?哪些环节处理得恰当?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改进的?为今后的公开课留下一点值得借鉴之处。

一、成功之处

1、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在引入环节,我做了一个小魔术:听话的小鱼。这是魔术表演常用的一个道具,其实魔术很多用到物理知识的,播放或演示一个魔术,然后又能用物理知识解释其原理,学生会有很浓厚的兴趣。(我并没有过多解释原理,设置了一个悬念,其实后面课程有潜水艇模型,和这个很类似,我只是把它调到这里来演示。)一开始,就把学生和大多数听课者的兴趣激发了起来。(下课后,还有家长向我了解原理呢。)学以致用是我们的教学的目标,学习知识后能立刻解决问题,学生的成就感也得到了满足。

2、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这节课我安排了一个活动:生活中的浮力。学生不仅要说出浮力的应用,并要思考其原理、原因。通过这一个环节,我不仅调动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还大致了解了学生对浮力知识已有的掌握程度,确立最佳反应区。整节课的效果后来在学生的周记作文中,都有很好的反馈,如:印象非常深刻……,不由自主上网查原理……,自己回去也动手也做一个……,做得比老师的还要漂亮……,把自己的父母也问住了……等等。

3、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通过浮力的举例,我了解到这个班级学生对浮力知识已有的较深认识,我做了临时调整,对称重法不做过多的介绍,而是把时间放在为什么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把浮力测出来。时间还是原来的计划时长,效果却比我预料的还要好。我觉得要做到积极的应变,一定要准备充分,事先准备的素材一定要充分,那样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4、课后小结。这个环节我并没有做教师总结,预留的时间也不是下课前2、3分钟,而是留出了十二分钟,仅仅在投影上打出两个问题:(1)学到了哪些知识?(课内课外不限);(2)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处?(最好举例并说明理由)再留出3分钟考虑时间,我走下去和学生单独交流,聊这节课的收获。由于有了前面活动环节的积极回答,加上我在单独交流时的一些提点,这个环节成为我最为满意的地方。实践证明学生的小结:知识更完整、气氛更热烈、拓展更具体、效果更明显。

二、不足之处

过后通过回放录像,我还是发现了存在一些值得改进之处。

1、由于是临时变为对外开放,所以听课人数超出原计划很多,不仅教室里面显得拥挤,外面走廊都站满人。学生的课桌都连成了个整体,我只能走到第一排的几桌位置,在单独交流的环节,只能顾及到为数不多的几位学生,导致后面的小结时段,前排同学的小结效果比中后排同学好得多。在演示实验时,也无法走下去让后排的同学观察清楚。

2、在引入环节之后,学生提出要求老师说明这个魔术的原理。原计划是设置悬念的.,而且学生也还没有学到气压知识,在这节课暂时讲不清楚原理的。在下课前禁不住学生的再次请求,说明了一下,但是绝大多数学生理解不了。过后想想,知识还没有达到,说了也不理解,还是不说的为好。

3、没有考虑到实验观察的效果。本来以为演示的实验,可以走下去,顾及后排学生的观察角度,但是临时听课人数有变,无法走下去,准备的器材无法保证后排同学也能看清楚。以后的公开课,要考虑这种情况,最好还是安排在实验室,位置足够宽,实验器材临时更换也方便。

4、有个环节被临时取消。本来在小结之后,我还安排了一个环节:思考题。本意也是准备在学生小结不充分的情况下,作为一个补充。但是后来发现学生小结已经超出我的准备的内容,就临时取消了,把时间都放在小结去了。后来觉得,我低估了学生的能力,也低估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三、几点收获

1、时间不足还能临时调整,空间不足则无法临时解决。

2、准备的问题要有梯度,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

3、不要低估学生积极性,只要引导得当,他们的热情超出你的想象。

4、放心把时间留给学生,你会有惊喜的。

浮力教学反思9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 , 而且还应重视技能的训练,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学生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就能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所学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一个走上教育十多年头的我,紧紧跟着新课程改的步伐,面对一双双天真可爱的眼睛,一颗颗渴求知识的童心,我一直在思考,在课堂上,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有爱的地方,就会有奇迹。

我常常思考怎样的一节课才算是成功的?记得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学生能听懂,学生能参与!”是啊!如果课的形式质朴得无法再出彩,如果言语匮乏得无法再生动,那么倾之一腔深情吧,需知那温柔的一句问话那鼓励的一个眼神,在学生的心海中激起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涟漪更有那波涛汹涌般的热情。在讲授是否可用纸锅烧水是,学生们各执己见,有个女孩说出“这不可能,锅是铁的,怎么能用纸锅来烧水”我当时对她的话进行了更正,但无论是我讲解还是用实验来验证,我始终都没有把视线从她的眼睛上移开,我想让她深切的感受到我在和她交流,就这样她看着我,轻轻的点点头,我知道她懂了。这之后她的回答是更加的踊跃也是更加的出彩。我想这正是在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的彼此间都要达到的境界。

二、巧妙提问,点燃学生兴趣之火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为一上课你就必须有让学生感兴趣的东西,用来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其身心都在课堂之内,这可是一堂课成功的先决条件。因此,老师在备课时就必须于课题导入上进行精雕细啄,做到巧妙引导。

例如在“惯性”一节的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同学们已经学习了“惯性”,下面老师列出一个题(边写边念题目):烧锅炉时用铲子送煤,铲子往往不进入灶内,而是停在灶前,煤就顺着铲子的运动方向进入了灶内,这是为什么呢?

生:(几乎是全班同时齐声回答)因为煤有惯性。

师:那你有没有惯性呢?

生:有惯性。

师:那你为什么不进入灶内?(全班同学都被逗笑了,但很快安静了下来,进入了认真的思考境界之中)

另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而有些经验又与物理知识密切相关,若能恰当运用则会激发起探索的兴趣。如利用从井中打水,水桶离开水面时会突然感觉的下沉来引入“浮力”这一节的教学,学生会茅塞顿开:原来“浮力”问题他们早就亲身经历过,有些学生还会联系想到水中漂浮的物体、游泳等。

这样我就利用精心策划的导入使学生轻松而又成功地触入到我的教学活动之中。

三、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

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例如,在讲授“大气压”一节时,可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下落,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接着让两个学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使他们感觉到巨大的大气压力,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通过实验演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四、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在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浪潮,要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我设法让每个学生真正手动起来、脑动起来,开发学生的脑力、智力。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积极性。其实,初中生感到学物理难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问题,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因此,给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与梯度、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题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每单元授课完后,要认真进行单元归类复习,精心设计测试题,对于较难的题目在复习时可进行一些暗示,对差班甚至不惜“漏ti”,使他们在复习时具有针对性,在测试时获得一定的成功,从而激发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借助多媒体资源创设物理情境 ,让物理课更生动有趣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开展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教学现代化和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体现。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势在必行。顺应时代要求,代表先进教学手段的多媒体就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以新颖的形式,强大的功能,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相对于古老的黑板、粉笔对学生的吸引更是可想而知。运用多媒体教学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 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将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物理学是一门深奥抽象而又充满逻辑推理的自然科学,因此不少学生感到物理难学,尤其是喜欢形象思维的女同学,对物理课常常是望而生畏。经验表明,学生感到物理题目难做的原因不是物理规律(公式)不熟,而是无法想象完整的物理情景,从而无法准确地弄清物理过程。现代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技术于一体,能够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物理画面,降低了物理知识的认知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在进行日食、月食形成的教学中,课本上只是用一个平面图表示出来,不够形象,我用 Flash 软件把太阳、地球、月亮三者按天体中的坐标放好,使三者按实际情况运转起来,这样在什么地方怎样形成什么样的现象就很明显直观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非常好;再如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学生不明白电荷怎么移动,如果做成动画如同水流,学生一看就很明白;还如讲到平抛运动飞机投弹例题时,可用 Flash 软件制作一个战斗机空中投弹的动画,通过多媒体动态展示出来,很容易让学生理解题意,不但突破了教学难点,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等客观条件以及仪器本身因素的限制,有些实验效果不够理想。如果利用计算机模拟辅助物理实验,将起到直观形象、重复再现、大小、远近、时空、动静、快慢都可调节等作用。如液体、固体的扩散实验,液体的扩散现象观察需要几天甚至十几天,而固体的扩散现象需要更长的时间,若采用动画模拟实验,放快扩散的过程,扩散现象便一目了然;还有介绍天体的运动,通过多媒体视频课件使宏观现象微观化,就可以使同学们看到想看而看不到的现象;还有像冰的升华现象模拟等,都向学生展示了形象的物理画面。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教师用幽默的语言、有趣的实验,把物理教学以新奇的方式提示在学生面前,使课堂气氛活跃。打造出情感交融、兴趣盎然、和谐的探究的物理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使兴趣成为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实现素质教育中提高科学素养的总目标。

浮力教学反思10

通过执教《浮力》这一课的教学,学生课堂气氛浓厚,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作了尝试:

1、因为从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上看,四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学习方法,并通过学习,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在课堂上都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

2、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开放式教学法,具体分为三个部分。①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画面,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人人参与,积极动脑动手,给每个学生都提供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学有所得。②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在观察、猜想、验证、归纳、概括的学习活动中,得出“各种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这一科学的结论;③通过归纳总结和大量的应用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

3、从学法上说,分为两个部分。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一系列的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动脑、动手,运用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去研究问题,探索新知,得出实验的结论。

4、建议教师可把学生带到网络教室上网查找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倡导科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力求实验课程教学最优化。

浮力教学反思11

本节课主要是对第一章浮力知识进行复习,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可以知道浮力的集中计算方法,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知道物体的沉浮条件,知道浮力的应用,会制作密度计。同时学生能够经历探索浮力大小过程。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也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在实验过程中勇于创新精神。

本节复习课有条不紊的完成了本节的内容,对于本节课对自身来讲是有变化的,也存在一些优点。在课前展示学习目标,可以是学生有的放矢。在板书方面使用动态板书形成本节课的只是网络。对于整节课思路比较清晰,习题针对性比较强。

但是本节课也存在一些缺点,需要加以改进。虽然课前就明确了本节课的复习内容,但是在复习的内容并不能完全指向目标以及深浅难易的技巧把握还有待提高。同时在教学中忽视了方法指导,习题设置一方面是复习知识点,另一方面应该将不同的1、2题进行比较,比较这两道题的不同点,但是课堂中这两题完全没有联系,让两道题的价值得不到完全展现,也错失了指导学生解题的方法,如果能够将两题进行比较,那么学生一定会有所收获,也会在这样的比较重逐渐形成知识的迁移,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加透彻。

浮力教学反思12

教学过程:

导入:(多媒体打出)

有几个小朋友正在花园里踢球,一不小心,球滚进了一个树洞里了,怎么也拿不出来,同学们你能想办法帮助他们吗?

(学生兴致很高纷纷举手,激情引趣)

生:往树洞里灌水,球就能浮上来。(多媒体演示证明正确)

师:球为什么能浮上来?

生:球受到水的浮力。

师:真棒!看来浮力能帮我们解决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浮力的问题好不好?(板书课题)

师:在水中正上浮的物体受浮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浮力?

生:受浮力,小学自然里学过。

师:浮在水面的物体受浮力,正在上浮的物体也受浮力,那么在水里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浮力?

生甲:受浮力。

生乙:不受浮力。

[学生基本分成两派,争论,都想试着说明理由,但又有点说不清楚]

[意图:用学生的好胜心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师: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现在证明自己观点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生:实验。

师:好,同学们利用手头实验器材,自由组成小组,设计实验验证一下: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浮力?看谁正确?开始。

(让学生自由分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比一比,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课前教师让学生准备了一些在水里能漂浮、下沉的物体,有的学生用铁块、铝块、石块做实验,有的学生用自带的钉子、弹力球做实验,1分钟学生举手示意已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好,大多数同学都已经通过实验,验证了在水中下沉物体是否受浮力。谁能到前面来演示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做的。

[学生纷纷举手,都想到前面演示,教师巡视时,看到大多同学都已得出结论,设计的很简单、易操作,为了促进平时不太发言的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故把机会让给这样的同学了]

生:我把小石块用细绳拴住,在空气中测出重为3.2牛顿,然后又把挂在测力计上的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测力计示数变为2.8牛,说明它受到浮力了。

师:另一观点的同学可以证明你们的猜想吗?

生:实验证明我们的观点错了。但是我有个问题,为什么测力计示数变小了,就能说明小石块受到了浮力?

另一生:分析小石块的受力情况就能说明:小石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3.2牛,测力计向上的拉力2.8牛,仅这两个力的作用,小石块不能处于静止状态,但小石块在水中确实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它还受水给它向上的力――浮力(0.4牛)。

师:请坐,同学们他分析的好不好?大家都很有头脑,我很高兴。

生:好,(鼓掌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师发现有几个学生眼神有些茫然,好像没明白,估计是对石块受到向上托的浮力感到有点抽象,不理解,为澄清这一事实,教师特意做了进一步演示]

师:把石块浸入水中,测力计示数减小,说明它受浮力,我们再等效演示,把石块从水中拿出,改用手向上托,也让测力计示数为2.8牛,可知手向上托的力为0.4牛,像在水里一样,由此证明,石块在水中受到向上托的力----浮力。

[这时发现学生眼神亮了,直点头,很高兴,听懂了,对以后的知识学习充满了信心,如果教师不能随时观察到学生的反映,一味推进课程,这部分学生就可能卡在这里,影响以后知识的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习物理的兴趣.]

师:通过实验分析证明: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既然浸在液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浮力作用,那为什么有的物体上浮,有的下沉,还有悬在液体中?下面利用手头器材研究:做一做看看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并分析一下原因?

[学生开始做实验,有的学生把铁块直接放入水中,铁块下落得很]快,砸得烧杯底“叮铛响”,学生也吓了一跳,生怕砸漏了,当我让她把铝块也放入时,学生不敢,经过鼓励当他把同体积的铝块同样放入时,发出的声音又很小,这时,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疑问,怎么不一样呢?有的学生把一乒乓球用力压入水中,一松手球自己就上来了。]

[有的学生把包装用塑料泡沫块压入水中,一松手也浮上来了,学生都在用手头器材进行实验,发现了很多问题]

师:好,同学们先放下手中的实验器材,你在实验时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我发现一些比较轻的物体像乒乓球,塑料、木块等能漂浮在水面上。

师:为什么这些物体能漂浮在水面上?

生:它们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师:确实与物质的密度有关,现在同学们利用密度知识还不能准确解释,同学们试着从物体受力的角度去分析,试一试,看能不能给出合理解释。

生:以乒乓球为例,受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由于乒乓球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受平衡力所以浮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师:很好,漂浮时,F浮=G,还有没有其它现象?(板书)

生:铁块、铝块放入水中都下沉,我分析了它的受力情况,下沉时,仅受重力和浮力,且物体向下运动,根据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我认为这时重力大于浮力,(板书)

生:我也做了上述两同学的实验,得出了同样的结果,但是经过分析:我认为还应该有既不上浮也不下沉,悬在水中的物体,但是手头没有合适的物体,没有看到这种现象。

师:很好,同学们不仅通过实验分析了上浮、下沉物体的受力情况,而且还经过推理,得出还应有悬浮的物体,大家认为这种推理科学吗?

生:这种推理应该是合理的。

师:大家看:这有一个容器、水、鸡蛋、食盐,你能让鸡蛋悬浮吗?

生:配制与鸡蛋相同密度盐水,鸡蛋就能悬浮在水里。

[教师演示。学生非常兴奋,真有悬浮的物体]

师:大家分析鸡蛋的受力情况,看一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受重力和浮力静止,重力和浮力大小相等。

师:谁能归纳一下,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条件是什么?

生:①上浮:F浮>G②悬浮、漂浮:F浮=G;③下沉:F浮<G。

师:学以致用,我们来解释一下下列现象:

[多媒体展示情景,增强直观性,降低了难度]

1、如图所示,分析潜水艇的浮沉情况。

生:浮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潜水艇上浮[动画展示潜艇上浮]

[教师描述情景,图片展示]

2、由于大桥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奔驰跑车落入河中,试分析车的浮沉情况。

[学生兴致很高,跃跃欲试][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

生:由于车的重力大于它所受浮力,所以车下沉

[动画演示,跑车慢慢坠入河底]

3、美国的一艘参加伊拉克战争的潜水艇受力如图所示,分析它的浮沉情况

[图片展示]:

生:由于潜艇所受浮力小于重力,所以潜艇下沉。

[动画演示潜艇下潜,慢慢没入水下]

师:刚才我们分析了几个浸在液体中物体受力情况,进而研究了物体的浮沉情况,那么,有没有同学想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生:由于物体浸在液体中,所以是液体施加的。

师:与物体接触的只有液体,所以我们能确认是液体施加的,那又是怎样施加的呢?下面我们一起分析:

[多媒体展示一个浸没在液体中立方体,让学生分析液体对立方体的施力情况,引导学生分析]

师:(提示)运用液体内部压强规律进行分析:

生:左右、前后在液体中所处深度相同,压强相等,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合力为零。上表面所处深度浅,压强小,向下的压力小。而下表面所处深度深,压强大,向上的压力大。上、下表面压力不等,合力不为零,方向向上,这个压力差就是物体所受的浮力。

[多媒体同步打出受力分析图]

师:很好,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上下表面压力差”,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那么谁依据这一知识,给出求浮力的方法。

生:我能,浮力=向上的压力-向下的压力即F浮=F向上-F向下(板书)

[同步给出公式]

想想议议:

[多媒体辅助显示情境,一皮球从水中上浮的全过程]

师:分析从球露出水面到漂浮在液面过程中,

①重力如何变化;②浮力如何变化;

③球浸没在水中的体积如何变化?④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

[学生开始讨论,并有同学举手]

生:重力不变,质量一定。

生:浮力变小,一开始露出时,浮力大于重力,最后等于重力。

生:浸没体积逐渐减小。

生:浮力与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浸入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多媒体同步给出正确结论]

师:太好了,分析很精彩[鼓掌表示鼓励]

小结:学生完成。

评析:尚志市教师进修学校/方传丽

这是一节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好课,可以说是教师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典型课例。

1.情境设疑,激发求知欲望。

本节课一开始,便借助于色彩艳丽的动画故事创设情境,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巧妙的引入了新课。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1)当所学的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疑问的时候,学习者会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2)当所学的知识揭示了自己习以为常的现象中的新的含义的时候,学习者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比水轻的物体木头等能浮在水面上,比水重的铁等沉入水底,这是学生习以为常的,谁也没有考虑过其中的“为什么”,高老师巧妙的设计情景把学生兴趣激起,让学生产生找到答案的欲望。

2.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意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探究性。

兴趣有直接或间接之分,直接兴趣指向过程本身,间接兴趣指向活动结果。学生有了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高教师设疑,学生形成两个观点,自然分成两组,进行两组比赛,引导学生用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激起学生的过程兴趣,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就会主动地参与到实际设计和实施实验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引发了学生的潜在创造动因。

3.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

高老师从学生的眼神洞察学生心理,故意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学生自己找合作伙伴,学生的猜想教师不直接说出结果,而是让学生进行实验证明比赛。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积极参与,相互尊重。注意了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

4.多媒体的应用为本节课注入了活力,增大了课容量。‘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凭空讲将会很枯燥,动画演示却把学生带入真实情境中,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浮力教学反思13

1、经过教学的实施后,对这节课的教学,本人有很大的感触和收获。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意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探究性。

兴趣有直接或间接之分,直接兴趣指向过程本身,间接兴趣指向活动结果。学生有了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教学本课时,我引导学生用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就会主动地参与到实际设计和实施实验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引发了学生的潜在创造动因。

2、构建正确的概念需要充裕的时间

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获得了能与他们日常生活的观察相一致的理解。例如,在他们没有做实验之前,很多同学认为浮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而沉的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通过实验之后,以后就算大部分的人认为沉的物体不会受到水的浮力,但是他都不会同意这个观点的。

3、科学教育,促进思维发展。

科学教育的一个关键目标时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不能凭空产生,学生不能在抽象中推理,他必须对某个实验进行推理、归纳,因此,科学教育需要为学生创造课堂学习情境,提供大量的推理材料或问题让学生在解决感兴趣的问题过程中发展科学思维能力。其次,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教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如学生对水的浮力有所了解,但要想出体验浮力的方法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有什么方法帮助大家体验水的浮力是怎样的,引导学生想到用手压乒乓球(或泡沫物体),体验手上的感觉,从而体验水的浮力。

浮力教学反思14

这节课从学生学习效果来看:全班所有学生都投入了学习活动,都动手做了实验,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都有新的发现,都能提出有一定质量的问题。学生发言积极,都能围绕学习内容进行思考,懂得了水的浮力的有关知识,部分学生表现出具有广阔的知识面、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

在设疑自探环节,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思考,这样才能提出问题。解疑合探环节,让学生动手完成测量浮力大小的实验,感受实验过程,体会交流合作之后成功的喜悦。展示与评价环节,让学生自己到黑板前展示成果,包括展示实验过程,讲解分析实验数据,总结计算浮力大小的公式。质疑再探环节,先由学生提问,然后由教师提出预设的拔高问题----浸在水中的物体一定会受到浮力吗?演示乒乓球实验,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解答总结。运动拓展环节,学生先自编题,然后小黑板出示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最后学科班长总结。

物理高效课堂的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表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所以教师一定要退到后台,把讲台留给学生。而不是教师在讲台上大声的夸夸其谈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还是要注意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已有经验、个性特点和已有知识来安排、组织教学,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思路,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习主体的充分体现。

浮力教学反思15

通过实验使学生感受到在水中浮着的物体受到浮力,浮力是一种向上的力。培养学生根据给出的材料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并能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以及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越多受到浮力越大的规律、通过使橡皮泥由沉变浮的比赛能够发现用改变条件的方法可以控制物体的浮和沉,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根据给出的材料设计实验的能力,并能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以及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越多受到浮力越大的规律。

这节课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环节的:

(一)情境导入

以怎样不碰量筒取出乒乓球这个情境导入,学生很容易想到用注入水的方法取出乒乓球,因为乒乓球会浮起来,这样为学生猜想其它物体的浮沉做了铺垫。

(二)先猜想、再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浮与沉

先让学生猜想物体的浮沉情况,然后再做实验验证,学生通过填写我的猜想和实验结果,能够知道自己猜对了多少,同时也能够感知:哪些物体浮着,哪些物体下沉。

(三)感知浮着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通过向下压在水中浮着的泡沫块、木块、塑料球,体会手的感觉,观察放开手后的现象,学生可以感受到这些物体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就是浮力。

(四)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

先让学生猜想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然后请各组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学生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先做橡皮泥和螺丝母是否受到浮力的实验,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的数据,学生很容易发现: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

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会采用“探究式科学教学的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探究式科学教学提高学生在实践与探究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促使学生自行地自行发现和探究,并且能够把课堂教学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精神。“探究式科学教学的八个环节”处在初步尝试阶段,在教学过程中这八个环节不会很顺畅,有些环节有时候会被忽视,我和学生会逐步接受和熟悉的。

第五篇:浮力教学反思

浮力教学反思

浮力教学反思1

话说上一节课,利用压缩《造一艘小船》的教学时间,我腾出30分钟组织学生对《浮力》一课知识点进行了充分讨论,从而保证了这节课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探究活动。

一上课,我就声明这是一节实验探究课,要做两个实验:

(1)同一块泡沫块浸水体积不同的浮力大小测量;

(2)不同大小的泡沫块浸入水中浮力大小测量。

为了实验操作比较顺利,我在黑板上分别板画了两个实验的示意图,同时提醒各组在作业本上记录相关的数据。

按实验步骤的要求,各组先用学具袋里的材料拼装弹簧秤,并进行调0测试,;然后是组装滑轮和固定装置,我粗略估计了一下,每个组用时基本上在8-10分钟左右;接着是两个实验的研究,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

活动是完成了,但是学生的实验数据不是很理想,我觉得实验材料的问题是主因:

1、学生所用的弹簧秤不准确,有几组的`指针十分松垮,根本就不能稳定在0刻度线上,导致测量出的浮力有偏差。

2、烧杯口小不方便操作,即使是学生的小手,要把固定装置安装在烧杯底部也很困难。

3、泡沫块重量太轻,重力测量无法显示,只能是被忽略。

4、烧杯的刻度值跨度过大,虽然说可以自己贴上印刷刻度纸,总是麻烦。

我的处理方法是删除测量排开的水量的内容,因为“同一块泡沫块浸水体积不同”的实验中,排开的水量肯定是不同的,不测量学生也知道。若是硬要去测量排开的水量,不但有难度,而且不明显。

泡沫块的重量太轻,用弹簧秤称量根本就没有动静,所以我只能在记录时把之前讨论的“浮力=重力+拉力”调整为“浮力≈拉力(重力过小被忽略)”。为此,在后面两个班的教学我改为用木块做实验,这时候重力是有了,但排开的水量却对比不明显了,因为木块本身就大部分在水中。用泡沫不合适,用木块也不恰当,这真是让我左右为难啊。

浮力教学反思2

浮力的概念本节的重点,阿基米德原理是本节重点也是难点。在生活中及小学的自然课上对浮力认识已有一定的基础,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其概念由两个现象直接得出并强调“浸”和“向上”。阿基米德原理的得出是难点,先让学生从生活现象和动手做课桌上的小实验现象猜测加推理“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再由水中水袋受的浮力和排开的水的重力的关系,最后由分析加表达式推导得出原理,这样层层推进,分散难点。

反思:从经验,生活和实验中的现象猜测避免猜测的盲目性。由于同学个体的差异及实验的自主选择,避免“整齐划一”,保证多样性,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同时教师在应有充分的准备学生猜测的“意外”,如:猜浮力与深度有关等。学生并没有从生活中或已有的经验出发,这样猜测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此时教师可加以引导。学生交流,回答“小鱼和大鱼由于深度和体积不同而产生浮力不同的争论”,“改错题:木块浮在水上受到的`浮力”两个问题。

反思:情境化的问题,增加亲切感,易引起兴趣。“改错题”降低难度,又加深对原理的理解。题型的多样化可避免解决问题烦味与枯燥。不足的是题目的覆盖面不广,可增加对浮力方向理解的问题;可换浮力在生活应用的例题,从而增强物理服务于社会的意识。

不足之处也很多: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时,当学生猜与深度关系时,可用学生分组实验来代替教师的演示;学生说完自己看法时,没有及时的形成或结果型激励评价等等。

浮力教学反思3

本课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符合“三自主五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方式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平等和自由的教学氛围。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知识的获得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探索知识的机会,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越是容易得到的东西一般不会珍惜,容易忘掉,而来之不易的东西往往倍加珍惜,记忆深、有的甚至终身难忘,对知识也这样,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学习中探究,让学生摸着石头过河,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记忆,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觉得这些知识不是你教他的,而是自己探索发现的,有一种科学家创造发明解决新问题,发现新知识的成功感,在新知识传播时用这种方法更有效,教师只有大胆改革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变教师讲为师生共同地双边活动,尤其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主动探究,使学生由原来受动者变成现在的主动参与者,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只有使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应用物理,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 这一节课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完成科学探究的教学目标,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研”有所获。教师既做到了提倡和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又在适当时机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上的“决心、信心、恒心”,战胜困难和挫折,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以上几点是我在教学中感觉比较成功的地方,但是从实际授课中,我也发现了我的不足,如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差生还相当多,连最基本的运算都不过关。另一方面复习中实验教学做的不够。

通过授课我也思索:

在新课改理念下,如何同时做到课堂的开放与高效两不误。就拿本节课为例,通过学生独立探究得出了计算浮力的多种方法,并应用。并且浮力大小与浸没在液体里的体积有关,或者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加深了对浮力的理解,这是我设计的初衷,但也正是这一点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使课堂出现了时间较紧的局面,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使原本设计的很多练习无法完成。为了不拖堂而参与了过多的教师干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学生探究实验。

新课程倡导开放式教学,要求还课堂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无论哪种学习方式都需要很多时间,而课堂时间有限,怎样才能找到它们的最佳结合点。另一方面,新理念要求加强课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及现代科技发展的联系,当教师设计的教学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相一致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课堂充满活力,这样必然与有限的课堂时间相矛盾。怎样解决这些现实的教学问题,让我们在实践中一起探索。

浮力教学反思4

反思《浮力》的教学过程以及各位同仁的评课意见,自认为这节课虽然比较成功,基本上按照课前的设计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教学效果也很明显,但不足之处也在所难免,在今后的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还真不少,简记如下:

一是自认为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

1、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整堂课的教学氛围很活跃,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2、学生充分地动口、动脑、动手,主体地位得到了落实,真正将课堂交给了学生,教师仅仅是一个引导者,并非课堂的“主宰”。

3、教学设计合理,知识结构严谨,讲解清晰。

4、教学过程中注重了课堂生成,善于根据课堂生成的问题即使灵活地调整教学,机智地解决一些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5、注重了学法指导,讲学习方法和物理研究方法贯穿于分分秒秒的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知识和学习方法。

6、体现了“优化课堂,提高课效”的.活动理念,课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教学效果也很明显。

7、改变了传统的“复习——新课——练习”的教学模式,大胆改革和创新,运用了更新的“创境激趣,设疑引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深化,渗透方法——拓展延伸,迁移应用——反馈矫正,引向生活”教学模式,优化了课堂,提高了课效。

8、运用了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关注了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做到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机结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巧妙运用。

二、不足之处:

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时,我让学生想办法使下沉的橡皮泥团浮起来,再比较过程前后的不变量和变化量,目的是想让学生找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多少有关。可是,由于泥团太小,很多同学再将它捏成碗状或船形时,又增加了橡皮泥,是实验过程中没有很好的控制变量,只是后面大多数同学认为,橡皮泥下沉时排开的水多些,我又不得不去演示这一过程。

2、在理解浮力的方向时,我仅从学生自己理解的“使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将物体托起来了,所以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没有进一步从平衡力的角度分析,使学生更准确的知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三、再教设想

根据上面提到的不足,下次再上这一内容时,我会事先提醒学生橡皮泥团应该稍大些,而且让它浮起来时,只能用原来的橡皮泥。而在分析浮力的方向时,直接从平衡力的角度进行分析。

我相信,在各位同仁的热情帮助下,我的物理教学水平一定会逐步提高的,我们学校的物理教学质量也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浮力教学反思5

本堂课经过了我今天的琢磨和向其他老师请教学习。

我的设计思路是让学生初步感受浮力,所以用了一个学生平时生活中不常见的水上滑行器作为引课的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奠定整堂课的基调,然后介绍浮体,最后再详细介绍浮力的存在与定义,在此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探究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有没有受到浮力的作用,最后从浮力的三要素出发使学生认识浮力感受浮力。

整堂课下来,我有很多的心思和想法。

首先是关于水上滑行器的视频出现的`内容与浮力有没有关系?水上滑行器的前进其实不是依靠的是浮力而是依靠相互作用力。

这一点在课后评课的老师也提出来了。

其实我也发现了这个视频在此的争议,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在之后的图片引出的时候强调了这个物体处于静止的时候作为对这个争议的补充。

但是其实作为一种引课的手段,我觉得我更应该考虑到所引用的内容的正确性与科学性。

这也告诉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更加地注意到问题的细节性和全面性,要求我有更好的素养和更强有力的知识体系。

还有在整堂课的学习中,应该把探究活动设置地更仔细,更详尽,就像评课老师说的,我前面的时间花的太多,导致后面的探究活动不够舒展,这也是我作为新教师存在的不足。

关于连接之间的连贯性还有对于一些语言的自然和流畅,我还是做得不够自然和深刻。

有些话是为了讲而讲,这就是我存在的不足之处呀。

一些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灌输不是靠老师一些机械性的语言,而是要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然流露。

用自己的魅力去打动学生。

浮力教学反思6

首先,学生对于实验的心理准备工作没做好,没有达到我所期望的目标。

在进行实验探究一:什么是浮力?这个问题时,只有一两个小组顺利完成了实验,其他的小组只是机械的模仿,却没有真正的去贯彻实验精神。

把所有的时间放给学生去完成根本不可能,有很多学生面对提供给他们的实验器材,却不知道怎么进行实验。

如果我提前讲解一下实验步骤的话,可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可是在实验之前如果都告诉他们了,还有自主探究的必要么?这也是很难两全其美的。

第二,在做第二个实验学生对于怎么去承接溢杯流出的水不知所措,怎么去处理实验数据上也是感到很茫然。

我本以为学生在经历了第一个试验后会把“称重法”测浮力的计算方法学以致用到“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的实验数据处理上,可是仅有极个别学生想到了。

在我的一再引导下,学生才慢慢的明白了。

还有在处理排开水所受的重力时又被卡了一下。

有很多学生不知道杯、水总重减去杯子的重力就是要求的结果。

第三,时间控制上还是不够合理。

上课之前备课的时候,我本来打算把时间全部留给学生,让他们去自己动手完成,自己探索会让知识的吸收和发现更有成就感。

可是在这一节课却让我改变了一些看法。

并不是所有的知识放给学生就可以了,在放手学生时应该做到“有所放有所收”,这样才是良策。

作为教师一定要在学生实验时做好指导工作。

最后,课堂引导方式要更具体化。

在上完一个班的课后,我发现笼统的.提问引导方式会让学生感到无所是从,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做。

比如刚开始,“你怎么去验证一下你所做出的猜想呢?”问完这问题后,学生不知道怎么去做了,不知道自己学要测量哪些物理量,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设计实验计划。

之后我换了一种方式“如何去收集溢杯排开的液体并测出它所受的重力呢”。

这样一来,学生会有目标,有目的去做了。

其实从我这个角度来看并不觉得这一节课是失败的,因为从中我有所收体会和收获,更多的是教训,这对于我以后教学能力的提高会极有帮助的。

浮力教学反思7

本课是在前一课《浮力》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通过前一课的研究,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什么是浮力,也发现了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系。

上这一课时,我直接入题,读课题,发表自己的想法。大部分学生认为“下沉的物体同样会受到水的浮力。”问其理由,有些是在电视节目上看到过相关知识的介绍;有些则是在书本或是科普类书上看到过;也有的纯粹是猜的`。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学生显得很难确定,少数则认为下沉物体是不会受到浮力的。如何让学生看到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呢?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上。有了前一堂课的实验经历,稍一点拨,学生便能观察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比较观察同一个钩码在空气中和水中的“重力”大小。如果在水中测得的“重力”小于在空气中的重力,则说明物体受到了水的浮力。引导学生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充分讨论实验的科学性、注意事项,意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考习惯及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在实验数据的分析中,我有目的地挑选了3个小组的数据板书在黑板上,进行全班性的讨论。

1个钩码 2个钩码 3个钩码

在空气中的重力 0 .5 0.5 1.1 1.1 1.5 1.6

在水中的重力 0.4 0.5 1.0 1 1.4 1.4

通过数据的比较,学生很快就能发现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1个钩码在空气的重力是0.5N,而在水中受到的重力也是0.5N。那么它真的没有受到水的浮力吗?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实验数据相等呢?对于实验中产生的一些特殊数据的观察、思考与讨论,我认为是很必要的。抛出这个问题后,教室里的氛围有一些沉闷,不过慢慢地零星的小手开始举起来了。“可能是他们组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刻度线平视。”“可能是1个钩码受到的浮力很小,还不到0.1N,他们读数时就没记上去。”“有可能他们的弹簧秤没有校零。”……“看来,我们以后进行科学实验应该要怎样?”学生畅谈。对于实验数据不够准确的小组,我还会邀请他们课后与老师一块重做刚才的实验,进行再次研究,使学生在反复多次的实验中寻找客观规律,在实验中体会收集科学数据的重要性。

浮力教学反思8

教学过程:

导入:(多媒体打出)

有几个小朋友正在花园里踢球,一不小心,球滚进了一个树洞里了,怎么也拿不出来,同学们你能想办法帮助他们吗?

(学生兴致很高纷纷举手,激情引趣)

生:往树洞里灌水,球就能浮上来。(多媒体演示证明正确)

师:球为什么能浮上来?

生:球受到水的浮力。

师:真棒!看来浮力能帮我们解决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浮力的问题好不好?(板书课题)

师:在水中正上浮的物体受浮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浮力?

生:受浮力,小学自然里学过。

师:浮在水面的物体受浮力,正在上浮的物体也受浮力,那么在水里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浮力?

生甲:受浮力。

生乙:不受浮力。

[学生基本分成两派,争论,都想试着说明理由,但又有点说不清楚]

[意图:用学生的好胜心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师: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现在证明自己观点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生:实验。

师:好,同学们利用手头实验器材,自由组成小组,设计实验验证一下: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浮力?看谁正确?开始。

(让学生自由分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比一比,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课前教师让学生准备了一些在水里能漂浮、下沉的物体,有的学生用铁块、铝块、石块做实验,有的学生用自带的钉子、弹力球做实验,1分钟学生举手示意已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好,大多数同学都已经通过实验,验证了在水中下沉物体是否受浮力。谁能到前面来演示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做的。

[学生纷纷举手,都想到前面演示,教师巡视时,看到大多同学都已得出结论,设计的很简单、易操作,为了促进平时不太发言的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故把机会让给这样的同学了]

生:我把小石块用细绳拴住,在空气中测出重为3.2牛顿,然后又把挂在测力计上的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测力计示数变为2.8牛,说明它受到浮力了。

师:另一观点的同学可以证明你们的猜想吗?

生:实验证明我们的观点错了。但是我有个问题,为什么测力计示数变小了,就能说明小石块受到了浮力?

另一生:分析小石块的受力情况就能说明:小石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3.2牛,测力计向上的拉力2.8牛,仅这两个力的作用,小石块不能处于静止状态,但小石块在水中确实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它还受水给它向上的力――浮力(0.4牛)。

师:请坐,同学们他分析的好不好?大家都很有头脑,我很高兴。

生:好,(鼓掌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师发现有几个学生眼神有些茫然,好像没明白,估计是对石块受到向上托的浮力感到有点抽象,不理解,为澄清这一事实,教师特意做了进一步演示]

师:把石块浸入水中,测力计示数减小,说明它受浮力,我们再等效演示,把石块从水中拿出,改用手向上托,也让测力计示数为2.8牛,可知手向上托的力为0.4牛,像在水里一样,由此证明,石块在水中受到向上托的力----浮力。

[这时发现学生眼神亮了,直点头,很高兴,听懂了,对以后的知识学习充满了信心,如果教师不能随时观察到学生的反映,一味推进课程,这部分学生就可能卡在这里,影响以后知识的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习物理的兴趣.]

师:通过实验分析证明: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既然浸在液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浮力作用,那为什么有的物体上浮,有的下沉,还有悬在液体中?下面利用手头器材研究:做一做看看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并分析一下原因?

[学生开始做实验,有的学生把铁块直接放入水中,铁块下落得很]快,砸得烧杯底“叮铛响”,学生也吓了一跳,生怕砸漏了,当我让她把铝块也放入时,学生不敢,经过鼓励当他把同体积的铝块同样放入时,发出的声音又很小,这时,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疑问,怎么不一样呢?有的学生把一乒乓球用力压入水中,一松手球自己就上来了。]

[有的学生把包装用塑料泡沫块压入水中,一松手也浮上来了,学生都在用手头器材进行实验,发现了很多问题]

师:好,同学们先放下手中的实验器材,你在实验时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我发现一些比较轻的物体像乒乓球,塑料、木块等能漂浮在水面上。

师:为什么这些物体能漂浮在水面上?

生:它们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师:确实与物质的密度有关,现在同学们利用密度知识还不能准确解释,同学们试着从物体受力的角度去分析,试一试,看能不能给出合理解释。

生:以乒乓球为例,受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由于乒乓球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受平衡力所以浮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师:很好,漂浮时,F浮=G,还有没有其它现象?(板书)

生:铁块、铝块放入水中都下沉,我分析了它的`受力情况,下沉时,仅受重力和浮力,且物体向下运动,根据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我认为这时重力大于浮力,(板书)

生:我也做了上述两同学的实验,得出了同样的结果,但是经过分析:我认为还应该有既不上浮也不下沉,悬在水中的物体,但是手头没有合适的物体,没有看到这种现象。

师:很好,同学们不仅通过实验分析了上浮、下沉物体的受力情况,而且还经过推理,得出还应有悬浮的物体,大家认为这种推理科学吗?

生:这种推理应该是合理的。

师:大家看:这有一个容器、水、鸡蛋、食盐,你能让鸡蛋悬浮吗?

生:配制与鸡蛋相同密度盐水,鸡蛋就能悬浮在水里。

[教师演示。学生非常兴奋,真有悬浮的物体]

师:大家分析鸡蛋的受力情况,看一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受重力和浮力静止,重力和浮力大小相等。

师:谁能归纳一下,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条件是什么?

生:①上浮:F浮>G②悬浮、漂浮:F浮=G;③下沉:F浮<G。

师:学以致用,我们来解释一下下列现象:

[多媒体展示情景,增强直观性,降低了难度]

1、如图所示,分析潜水艇的浮沉情况。

生:浮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潜水艇上浮[动画展示潜艇上浮]

[教师描述情景,图片展示]

2、由于大桥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奔驰跑车落入河中,试分析车的浮沉情况。

[学生兴致很高,跃跃欲试][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

生:由于车的重力大于它所受浮力,所以车下沉

[动画演示,跑车慢慢坠入河底]

3、美国的一艘参加伊拉克战争的潜水艇受力如图所示,分析它的浮沉情况

[图片展示]:

生:由于潜艇所受浮力小于重力,所以潜艇下沉。

[动画演示潜艇下潜,慢慢没入水下]

师:刚才我们分析了几个浸在液体中物体受力情况,进而研究了物体的浮沉情况,那么,有没有同学想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生:由于物体浸在液体中,所以是液体施加的。

师:与物体接触的只有液体,所以我们能确认是液体施加的,那又是怎样施加的呢?下面我们一起分析:

[多媒体展示一个浸没在液体中立方体,让学生分析液体对立方体的施力情况,引导学生分析]

师:(提示)运用液体内部压强规律进行分析:

生:左右、前后在液体中所处深度相同,压强相等,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合力为零。上表面所处深度浅,压强小,向下的压力小。而下表面所处深度深,压强大,向上的压力大。上、下表面压力不等,合力不为零,方向向上,这个压力差就是物体所受的浮力。

[多媒体同步打出受力分析图]

师:很好,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上下表面压力差”,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那么谁依据这一知识,给出求浮力的方法。

生:我能,浮力=向上的压力-向下的压力即F浮=F向上-F向下(板书)

[同步给出公式]

想想议议:

[多媒体辅助显示情境,一皮球从水中上浮的全过程]

师:分析从球露出水面到漂浮在液面过程中,

①重力如何变化;②浮力如何变化;

③球浸没在水中的体积如何变化?④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

[学生开始讨论,并有同学举手]

生:重力不变,质量一定。

生:浮力变小,一开始露出时,浮力大于重力,最后等于重力。

生:浸没体积逐渐减小。

生:浮力与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浸入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多媒体同步给出正确结论]

师:太好了,分析很精彩[鼓掌表示鼓励]

小结:学生完成。

评析:尚志市教师进修学校/方传丽

这是一节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好课,可以说是教师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典型课例。

1.情境设疑,激发求知欲望。

本节课一开始,便借助于色彩艳丽的动画故事创设情境,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巧妙的引入了新课。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1)当所学的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疑问的时候,学习者会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2)当所学的知识揭示了自己习以为常的现象中的新的含义的时候,学习者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比水轻的物体木头等能浮在水面上,比水重的铁等沉入水底,这是学生习以为常的,谁也没有考虑过其中的“为什么”,高老师巧妙的设计情景把学生兴趣激起,让学生产生找到答案的欲望。

2.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意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探究性。

兴趣有直接或间接之分,直接兴趣指向过程本身,间接兴趣指向活动结果。学生有了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高教师设疑,学生形成两个观点,自然分成两组,进行两组比赛,引导学生用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激起学生的过程兴趣,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就会主动地参与到实际设计和实施实验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引发了学生的潜在创造动因。

3.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

高老师从学生的眼神洞察学生心理,故意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学生自己找合作伙伴,学生的猜想教师不直接说出结果,而是让学生进行实验证明比赛。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积极参与,相互尊重。注意了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

4.多媒体的应用为本节课注入了活力,增大了课容量。‘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凭空讲将会很枯燥,动画演示却把学生带入真实情境中,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浮力教学反思9

学生之所以感到解浮力部分的题很困难,原因就在于浮力题中综合了有关质量、密度、重力、合力、平衡力和压强等许多物理概念。所以,在复习这些知识时,教师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特别是力学重点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密度”,要求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都了如指掌。我在上这堂课之前,要求学生开动脑筋想一想:除了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密度,还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哪些物理知识尤其是浮力知识来测量物质的密度?尽可能多地写出你的实验方案。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教学体系。

一、案例背景:

这是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的一节复习公开课。力学中的浮力部分是个难点,是中考中得分率最低的知识点,在这个知识点上通过“实验设计”开展创新教育,学生的能力是否能够达到?

二、案例描述: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这堂课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一)做好知识的准备

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特别是力学重点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密度”,要求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都了如指掌。

(二)课前学生自主设计好实验方案

要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就要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选择性;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实践性,便于学生的操作和其他活动;要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 ),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教学体系。在上这堂课之前,要求学生开动脑筋想一想:除了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密度,还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哪些物理知识尤其是浮力知识来测量物质的密度?尽可能多地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三)课堂实验过程设计

由于学校的实验器材有限,课堂上进行限定器材的实验。共进行三组实验:

(1)测密度大于水的石块的密度;

(2)测密度小于水的蜡烛的密度;

(3)测盐水的密度(利用已测出的石块的密度)。

(四)课后展示学生的各种方案,供全班学生讨论。教师讲评、鼓励和表扬

三、本课的反思:

公开课之后获得十余位听课教师的广泛好评。有的教师评论说:“没想到像7班学生在课上表现出来的素质如此之高,本校别的学科听课的教师感叹到:“没想到×××同学(学习差生)在科学课上表现得这么积极。如果我们课都上成这样,学生还会感到负担重吗?还会有学生厌学吗?”

学生解浮力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在解题时,常常有学生惊呼:“这道题不是和我们做的实验一样吗?”“这道中考题不是和我们提的实验方案一样吗?”浮力计算题在学生眼中不再是那么抽象、呆板和枯燥,而是与自己设计或讨论过的实验方案紧密相连的,学习的物理知识可以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与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是紧密相连的。

有的'教师除了教学大纲要求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不愿多做实验,认为耽误时间。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且可以全面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实现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事实证明,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和动手做实验,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发散思维、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就像一石激起千层浪。下课后,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大胆地设想和设计方案。有的学生用弹簧秤测固体重力,再根据公式m=G/g算出固体的质量,用排液法测出固体体积,最后算出固体的密度。有的用弹簧秤测出物重G和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拉力,算出物体体积V,再根据G/g算出物体的质量计算密度。旁边的学生说:你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密度大于水的物质,若物质的密度小于水的怎么办?然后得意洋洋地拿出自己的实验方案。还有的学生提出了利用浮力知识测密度的方法。有几个学生每人设计了六七种方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激发和诱导了学生的创造性。事实说明我们原先对学生能力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还说明学生蕴藏着很大的潜能,而我们教师往往对其估计不足,因而束缚了自己教学改革的手脚,放慢了教学改革的步伐。

利用浮力知识测物质密度的实验学生没有做过,教师也没有演示过,所以有相当的难度。如何让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在这堂课上也有所收获,就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策略。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水平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 ),并且根据教学进程中的具体情况来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让学习好的学生主动与学习较差的学生结合在一起,使学习较差的学生也能设计出一两个实验方案,培养了这些学生的自信心,使这些学生也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教师要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学生的实验方案并非都是科学的、严密的,有的设计实属于“一窍不通”。我们应从关心、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保护学生的创造欲。首先要肯定学生的努力,然后再帮助他们找出不足或错误的地方,最后完成合格的实验方案。

集体研讨,全面提升创造能力。在学生分组讨论、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适时地组织全班进行集体研讨,针对不同的设计、不同的方案,学生们各抒己见,在讨论和争论中,教师适时点出问题关键,帮助学生理顺思路,同时明确解题逻辑性和规范性,使学生能够掌握若干个用浮力知识测定固体、液体密度的方法,使全班学生都有所提高。

通过对这堂反映良好的科学课的总结,说明只要我们用心去做,进行创新教育,不断探索教学改革之路,必能谱写教育改革的新篇章,必能开创教育改革的新局面。正如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浮力教学反思10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使学生明确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凭他们的直接感官传递的信息,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是非常难以理解的,怎样突破这一难点,是本课重点解决的问题。所以在实验时,反复强调,分别把所用材料示范后才让学生自己去做。这样,虽然教学过程( )循循有序,然而教学效果并不佳,学生的兴趣没有被调动,思维被束缚,课堂气氛沉闷,原因是管得太死,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活动,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吸取以前的教训,我改变了教学思路,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入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收到良好的效果。

首先,出示死海中一人在海面上看书,这是为什么?她怎么掉不下去呢?这些问题并不让学生马上回答,给学生留下悬而未解的问题。学源于思,起于疑,为突出本课的重点起到了作用,同时,也激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玩是孩子的天性。看着实验桌上的水槽浮着这么多东西,学生早己按捺不住了,于是,我抓住他们的心理,对他们说:“浮着什么?想不想玩?我们一起来试一种新的玩法。先用手按住塑料泡沫。慢慢向下压,压到水底慢慢松手,反复几次,体会手的感觉。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话音刚落,孩子们就玩了起来,尽情地用这四种浮着的物体实验。实验后,孩子很自然地回答出来:把这些东西按到水底再轻轻松手时,感觉到水里有什么东西向上顶手,让他们实实在在地感觉到水的浮力的存在,事实让孩子们信服,“水的浮力”确实存在,而且其方向是向上的。在尽情地“玩”的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也随之得到培养。

在水中浮着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那么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呢?对这一教学难点,我采用这样的办法突破的: 教师拿着钩码、铅片、球形橡皮泥一一呈给学生。问:“既然水是有浮力的,那么把这些物体放在水中会怎样?为什么?”同学们大胆猜测,有的说钩码会沉,橡皮泥会浮,有的说这些东西都会沉,说法不一。“谁的猜测是正确的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学生把这些材料轻轻放入水中,钩码、橡皮泥立刻沉入水中,铅片先浮在水中,用手一碰,也渐渐沉入水中,然后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钩码、橡皮泥不受水的浮力,有的认为它们在水中都受到了浮力,争论的气氛十分浓厚。这时,我不失时机地追问,现在大家只是猜想,事实究竟怎样呢?你们说说怎么办?怎样设计?用什么材料?同学们开始讨论,提出设计方案,当他们有不懂之处时就参阅课本,看到测力计、钩码时,通过讨论很快想出办法:用测力计去称,先称出钩码在空气中的重量,然后再称出钩码在水中的重量,这两个重量一比较,重量减轻了,说明钩码受到水的浮力。通过实验,学生亲自证明了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就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浮力教学反思11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②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②经历探索浮力大小过程;

③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在实验过程中勇于创新精神。

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浮力》这章一直以来都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如何在教学中强调重点、突破难点,我认为需要从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入手。如果学生从实验探究中认识到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等无关,就不难理解阿基米德原理了。所以本章的重点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样也就可以突破难点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而本节所教授知识浮力的概念又贯穿全章,“称重法”测浮力又是本章各节的探究基础,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和“称重法”测浮力为本节重点。而本节的探究浮力影响因素比较多,开放性较强,因此为本节的难点。

教学对象分析

浮力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根据生活中的现象得到的一些结论是片面的。针对学生的一些错误观点,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寻找真理。当然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物理规律的能力总体来说比较差。因此,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实验探究活动,运用反馈信息及时调控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1.本节课从观看录像引出学生生活中能感受到的浮力现象入手,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重现浮力的存在。然后在老师指导下的进行了一系列学生实验进行有关浮力存在和浮力大小决定因素的实验,为随后学习科学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做必要的知识铺垫。

2.进行科学探究:每4人一组,用教材中所展示的操作为主辅以发挥学生富有创意性的实验设想进行实验。本环节完成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确定测量的物理量、具体进行实验操作,得出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评估、交流等七个环节。其中教师需要在设计实验中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和学生一起确定要测量的物理量,共同形成统一的探究步骤。

3.采用形象具体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水到渠成的理论讲解保持学生的兴趣,进行适当的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起到巩固作用。

4.最后师生共同做一个简短的小结。

5.教学方法采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式教学。

教具学具

乒乓球、大量筒、弹簧测力计、细线、石块、铝块、铜块、橡皮泥、烧杯、水、酒精、浓盐水。

教学媒体设计

1. 利用网上资源录像,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 利用课件展示教学板书结论小结等环节。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

1、观看录像:鸭子、轮船漂在水面上;潜水艇在水中自由地上升和下潜;热气球载着重物飞上高空。想一想,为什么?

2、演示:把石块、木块投入盛水的水槽中,石块下沉木块上浮那么石块受到浮力吗?

教学设计说明:在教师引导下,从生活中观察到的大量浮力现象并提出与浮力有关的问题,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投影)板书:第五节 浮力

二、实验探究过程

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分组交流、讨论:1.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2.漂浮的'物体受到浮力,那么下沉物体是否受浮力?3.浮力大小等于什么?4.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等。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板书。下面我们先探究:什么是浮力,有无方向,方向向哪?

(投影)探究一: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

学生体验:利用桌面上的学具,将乒乓球放入水中并逐渐压入水底,然后放手。一是体会:手的感觉;二是观察:乒乓球最终的情况。尝试得出结论。

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向上的托力叫浮力。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投影)(板书:一、什么是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投影)二、浮力大小的测量

演示:在弹簧测计的下面悬挂一个石块,把石块浸入水中,比较前后两次测力计的读数。这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设计实验:

(1)明确探究的目的,制定探究计划,明确以下问题:

(2)明确探究所需的材料用具,如弹簧测力计、烧杯 等。

(3)明确如何测定浮力的大小。

(4)确定整个实验是否设置对照组及设置方法,是否需要重复及次数。

(5)选择实验记录表格。

参考表格:

项目

次数

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G 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石块所受浮力F0 小桶重G1 水桶和水总重G2 比较F与G0的关系

1

2

3

(投影)结论: 浮力的大小 F浮=(G-F)

教学设计说明:让学生体验物体在液体中确实要受到浮力的作用,并引导学生寻求测量物体所受到浮力大小的简便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投影)三、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学生体验:将饮料瓶慢慢压入水桶,体会浮力的变化,观察水位变化情况,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变化情况。从中获得启示,进一步想象: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可能猜想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的重力、物体的体积、物体的质量、物体的形状、深度等因素有关系。

教师板书学生的猜测,并引导学生合并归类,引导各小组认领实验课题。按下列要求设计实验报告:实验课题、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步骤。

(投影)(实验报告的格式)

学生分组探究:

(1)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物体的密度的关系;

(2)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深度的关系;

(3)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

(4)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5)利用测力计、橡皮泥探究浮力与物体形状的关系。

各小组根据要探究的课题,设计实验。设计完毕,投影各小组设计的实验步骤,进一步修正完善。根据修正的步骤探究课题,设计记录实验数据表格并交流,然后进行探究实验。

教学设计说明:让学生从现有的知识水平出发,通过体验并不断的思考,提出可能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并进行因素归类,分成各个独立的可能因素让各小组认领课题。通过学生团队间的协作,进行方案设计,并对设计的方案从理论上的正确性、操作上的可行性进行全班交流讨论,思辨、质疑和完善。

学生汇报实验过程与结论: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即: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密度、质量、体积、物体的形状等无关。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的结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得出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有关,最终推出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阿基米德原理。

(投影)(板书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即F浮=G排)

教学设计说明: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是本节的重点,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探究,经历知识建构过程,便于对知识的理解。由于时间的关系只能让学生分别来探究其中的一个因素与浮力的关系。由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到得出阿基米德原理还要经历一个思索、推导的过程。教师做好引导,这样才符合认知过程。

(投影)完成课本上的例题。

三、小结

总结本节所学知识,并说明自己的收获和可能存在的在疑问:物体的浮沉与什么有关?

教学设计说明:对整节课进行小结和评价,设置下节课应思考的问题,鼓励学生课下继续探讨和研究。

四、板书设计:

第五节 浮力

一、什么是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二、浮力大小的测量

F浮=(G-F)

三、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即F浮=G排

教学流程: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贯穿整节课,从而对浮力有了最直接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活动总结和教师的引导演示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浮力的定义、以及影响浮力的大小的因素。在浮力的影响因素的猜想上有学生很多分歧,但采用合并归类的方法保证了大部分学生的猜想都有所体现,所以得意保证大部分同学都积极的参与进入。合作性的操作进行顺利得当,并且对数据能有效快速进行分析的论证,得出了浮力的两个影响因素,对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都有了亲身良好的体验,自我感觉是一堂较成功的新授课,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掌握本节知识良好。

浮力教学反思12

这节课从学生学习效果来看:全班所有学生都投入了学习活动,都动手做了实验,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都有新的发现,都能提出有一定质量的问题。学生发言积极,都能围绕学习内容进行思考,懂得了水的浮力的有关知识,部分学生表现出具有广阔的知识面、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

在设疑自探环节,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思考,这样才能提出问题。解疑合探环节,让学生动手完成测量浮力大小的实验,感受实验过程,体会交流合作之后成功的喜悦。展示与评价环节,让学生自己到黑板前展示成果,包括展示实验过程,讲解分析实验数据,总结计算浮力大小的公式。质疑再探环节,先由学生提问,然后由教师提出预设的拔高问题----浸在水中的物体一定会受到浮力吗?演示乒乓球实验,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解答总结。运动拓展环节,学生先自编题,然后小黑板出示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最后学科班长总结。

物理高效课堂的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表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所以教师一定要退到后台,把讲台留给学生。而不是教师在讲台上大声的夸夸其谈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还是要注意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已有经验、个性特点和已有知识来安排、组织教学,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思路,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习主体的充分体现。

浮力教学反思13

下沉的物体会收到水的浮力吗?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能够感受到水的浮力,针对本节课的前概念的完善、探究的组织和实施等有一下反思:

1.对于沉到水中的物体是否收到浮力,寻找学生生活中的前概念?

在科学教学中,将生活现象赋予科学内涵,完善浅显的科学概念是必要的。在本节课中,结合上节课的知识,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学生很容易感受到水的浮力,进一步引申到沉在水底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学生的前概念中已有一定的生活常识:如从水中拿沉在水底的石头等会感受到离开水面,石头变重;游泳时候刚学感受到被水拖起来等,这些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并不主动去发现,只是有感受,这就需要科学课堂将知识进行完善。

2.引导学生猜测,并设计实验。

每一堂科学课都有一定的探究任务,从四年级开始,需要孩子们主动去设计探究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测,前一节课,测量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以课本给出的实验步骤为止,本节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孩子们能够主动进行设计,明确探究方案。

3.实验设计不忘本节课的探究核心—排开水的体积和重量

设计实验记录上,始终让孩子们进行测量水的体积和自身重力,这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需要孩子们进行发现内部规律—密度做铺垫。科学需要单元备课,才能更清楚的明了教材中每一节课在本单元中的地位。

4.画示意图,清晰明了浮力和重力的关系

从第五课开始,就需要孩子们学着画示意图,更加直观的指导浮力、重力和拉力之间的关系,也让孩子们体会到示意图的益处,对本节课的探究知识有一个深入作用。

浮力教学反思14

通过实验使学生感受到在水中浮着的物体受到浮力,浮力是一种向上的力。培养学生根据给出的材料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并能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以及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越多受到浮力越大的规律、通过使橡皮泥由沉变浮的比赛能够发现用改变条件的方法可以控制物体的浮和沉,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根据给出的材料设计实验的能力,并能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以及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越多受到浮力越大的规律。

这节课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环节的:

(一)情境导入

以怎样不碰量筒取出乒乓球这个情境导入,学生很容易想到用注入水的方法取出乒乓球,因为乒乓球会浮起来,这样为学生猜想其它物体的浮沉做了铺垫。

(二)先猜想、再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浮与沉

先让学生猜想物体的浮沉情况,然后再做实验验证,学生通过填写我的猜想和实验结果,能够知道自己猜对了多少,同时也能够感知:哪些物体浮着,哪些物体下沉。

(三)感知浮着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通过向下压在水中浮着的泡沫块、木块、塑料球,体会手的感觉,观察放开手后的现象,学生可以感受到这些物体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就是浮力。

(四)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

先让学生猜想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然后请各组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学生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先做橡皮泥和螺丝母是否受到浮力的实验,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的数据,学生很容易发现: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

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会采用“探究式科学教学的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探究式科学教学提高学生在实践与探究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促使学生自行地自行发现和探究,并且能够把课堂教学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精神。“探究式科学教学的八个环节”处在初步尝试阶段,在教学过程中这八个环节不会很顺畅,有些环节有时候会被忽视,我和学生会逐步接受和熟悉的。

浮力教学反思15

12月3日在我校举行的有效课堂教学现场上我上了一节科学课——浮力。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使学生明确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这一点,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凭他们的直接感官传递的信息,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是非常难以理解的,怎样突破这难点,是本课重点解决的问题。以往教学时,总是怕学生乱动了半天毫无收获,所以在实验时,反复强调,分别把所用材料示范后才让学生自己去做。这样,虽然教学过程循循有序,然而教学效果并不佳,学生的兴趣没有被调动,思维被束缚,课堂气氛沉闷,原因是管得太死,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活动,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吸取以前的教训,我改变了教学思路,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入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首先,用一个动画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几个小朋友玩耍皮球,不小心把皮球掉进了树洞里,聪明的文颜博把树洞灌满水,皮球就漂浮上来,这是为什么?从而导出主题——浮力。

二、玩中探究,获得新知。

玩是孩子的天性。看着实验桌上的水槽浮着这么多东西,学生早己按捺不住了,于是,我抓住他们的心理,对他们说:“浮着什么?想不想玩?我们一起来试一种新的玩法。先用手按住塑料泡沫。慢慢向下压,压到水底慢慢松手,反复几次,体会手的感觉。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话音刚落,孩子们就玩了起来,尽情地用这四种浮着的物体实验。实验后,孩子很自然地回答出来:把这些东西按到水底再轻轻松手时,感觉到水里有什么东西向上顶手……并通过测石头在空气中的重量和放在水中的重量比较,发现在水中的石头较轻,从而得出沉下去的物体在水中同样受到水的浮力。事实让孩子们信服,“水的浮力”确实存在,而且其方向是向上的。在尽情地“玩”的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也随之得到培养。为了巩固浮力的知识,让学生各抒己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说说浮力的广泛应用。

下载浮力教学反思(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浮力教学反思(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浮力教学反思

    浮力教学反思 南庄中学李勇 一、教学设计反思 从新课程“从生活中走向物理,从物理中走向社会”的理念出发,设计本节课时主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着手,例如:轮船、天鹅浮在水面、......

    浮力教学反思

    浮力教学反思 程志军 浮力这一节内容的学习是在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等知识来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而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

    浮力教学的反思

    浮力教学的反思 物理组 闫会凡 初中物理中《浮力》一章中的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求解的方法也很多,但是每届学生都反映说这块的题不会做,拿过题来感到无所适从。我作为......

    浮力教学反思(5篇)

    浮力教学反思 一、整体设计思路 浮力是力学教学中的重点,这一节的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积累中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浮力是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的进一步延伸,它是一个应用性......

    浮力教学反思[全文5篇]

    浮力教学反思浮力是力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主要采用学生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探究实验、教师讲解分析等教学手段......

    《浮力》教学设计及反思

    请同学们从日常生活和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举例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如:水中的游鱼、游泳的人、漂浮的物体、沉入水中的物体等,在气体中的物体同样也受到气体的浮力,如:空......

    浮力教学反思(精选5篇)

    《浮力》教学反思 ------田霄 《浮力》是五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沉与浮”中的一个内容。感受浮力的存在、浮力的基本特点,掌握“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就越......

    《浮力》教学案例与反思

    《浮力》教学案例与反思 一、背景分析与设想《浮力》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 浮力”的第一节,内容包括对浮力的认识----浮力的初步概念、浮力的方向、浮力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