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也就几十年的时间吧,经验说不上,只是有几点心得体会,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教学理念方面:我一直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潜移默化式行为,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成长。语文教学同样如此,如果总是强调学生必须背过、必须默写过,必须理解等等,看似在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实际上却会在无形中增加学生的压力,让他们感到学习是任务,是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这样就容易扼杀学生那份对语文的发自内心的喜爱与迷恋,因而就抹杀了语文教学的初衷——语文素养的培养。
我认为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尤其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容易起到感染、熏陶作用。每篇都有它的精彩所在,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精彩之处,用心去体会、揣摩,发现其中的美,发现那种美的表达方法。从而使学生爱上读,爱上欣赏,甚至希望并学会去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能够了解的含义,吸取其中的精华,感悟的写法,达到从知识到精神的成长。
教学方法方面: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了良好的教学理念,具体的方法则是千姿百态的。对于不同群体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环境采取的方法自然不同。我们语文课本上,对于不同的年级自然所配备的教材内容都是符合相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他们来说,理解的内容应该不是什么难事,所以教授课文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以及领悟到的东西,老师所要指导的就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或遇到的问题。当然对于重点的把握,教师应该视情况加以引导。在学生自主理解体悟的同时,教师应该有意的引导学生发现的写法、特点,领悟到如此表达的优势,从而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学习和写作及表达的方法。这样我们就不是单纯的教课本、教课文内容,而是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学生自我表达的方法。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输入,同时还学会了输出,也就是运用。
当然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教学导语、创设的教学气氛了等等,都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这些都离不开老师的激情在里面,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摸索。
总之,我们还是应该本着学生本位思想,一定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引导他们学会读书,学会学习,学会运用。
第二篇: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通化二校姚晓霞
长期以来,我们坚持写教案,用教案,煞费苦心,却主要从教师自身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怎样传授知识的角度来考虑,重在解决“怎样把学生教会”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为目的,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怎样才能会学”。以我从事语文教学的实践来看,我感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还值得我们去尝试。“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指的是:学生人人参与的研究性学习模式,相对于传统的“讲授式”而言,它着重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而要如何在我们的课堂上使“学案”更好地发挥其有效、高效性,我们认为我们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认认真真学理论、增强素质更观念。
本学期开学初,我校就组织全体教师,对“学案教学”进行了几次专题培训,使我们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认识得更深更透了,但教学本身就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小组合作、学案导学”更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学习、摸索,进一步更新、完善我们的课堂教学。
二、扎扎实实搞教研,切切实实提质量。
本学期我校所有年级、所有科目全面推开了“小组合作,学案教学”,为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开展集体备课、组内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等活动,以促进教师快速成长。但“小组合作,学案教学”的实施过程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研”这块沃土,在实施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使“小组合作、学案导学”在我们的课堂上更好地发挥出其有效性、高效性。使教师们成为使用“学案导学”教学的行家能手。
总之,“小组合作,学案导学”的实施过程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我们有决心、有信心,乘着“小组合作、学案导学”这股东风,在努力中前行、在学习中进取!
第三篇: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心得
五(1)班 叶秋梅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的语文教学。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特别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注重的是学习过程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上课时我充分体现了这种学习方式。如上课时的小组内质疑解疑,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让集体来解决;小组合作,让学生不但理解了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中心。
另外,在课堂上也特别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较差,比如说常写错别字,写文章病句多,表达不清晰等等。本学期我注重了这方面的训练。训练时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再如对生字的教学方法多样,有比较法,有重点突破法,有归类法等等。总之是想办法让学生记住易错的字。在整个过程中都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研究。但是,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一、指导学生朗读不到位。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感受和积累。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文章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缺乏朗读指导,所以学生通过学习后朗读水平没有得到大的提高。在平时上课时的备课设计中没有朗读指导的设计。通过这学期的教学后,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渐加强朗读训练这一环节。学生的朗读水平不高,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
1、缺乏朗读技巧的指点。课文朗读的目的之一是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何通过朗读来体会,除了理解课文内容外,应该要有朗读技巧运用的问题,比如说逻辑重音的处理等。学生对重音的处理也是五花八门。而我平时忽视了对学生的指导,默认了学生各种各样的处理方式。这样,学生的朗读水平势必得不到提高。
2、缺乏示范。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老师的示范往往收效很快。但是在课堂上我经常忽视了这点,几乎没有示范读,学生自然收效甚微了。
二、指导学生写作不理想。作文是用文字或口头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活动,是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综合训练的重要方式,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创造力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式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思维,用新方式表达新思想。它要求老师通过创设的情境,使学生能有话想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作文的基础是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而写起作文来就难免空泛。细致的观察带来了学生具体的描写,不同角度的观察产生了不同的形象创造。想象是由当前的人或事物,想到其他的人或事物的过程。它是探索和创造的一把重要钥匙,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联想开始的。联想对排除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势、开阔思路有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联想能力既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项任务,也是提高中作文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许多学生的作文,思路狭窄、语言干瘪。与他们的联想能力薄弱有一定关系。从多角度有体裁上的、内容上的、主题上的。
另外,我在课堂上也特别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较差,比如说常写错别字,写文章病句多,表达不清晰等等。本学期我注重了这方面的训练。训练时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再如对生字的教学方法多样,有比较法,有重点突破法,有归类法等等。总之是想办法让学生记住易错的字。在整个过程中都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研究。
教学是艺术,反思是为了明天,是为了学生,为了自己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下个学期,我将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继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继续新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相长,乐此不疲。其具体打算是:
1、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性,使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进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当作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并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
4、很好的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在教学中,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第四篇: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和风细雨润禾心,慧言智语助成长
烈日酷暑,却不减大家热烈研讨的心。智慧的火花,时时闪现;顿悟的醍醐,处处皆有。其中对“我们应该怎样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这个问题,毕淑娟老师精炼的总结:让我们努力做有境界的教师、做有梦想的教师、做有爱心的教师、做有底蕴的教师、做有思想的教师、做有激情的教师、有智慧的教师、有诗意的教师、有个性的教师……更是深深地打动我的心灵,引起我的共鸣!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我更推崇“有爱心、有底蕴、有智慧”。学生尤如那晶莹翠绿的禾苗,敏感而又脆弱却不乏积极向上。我们需要有爱心作底,才能在教学中面对学生的良莠不齐、状况百出现象时宽容以待。有爱才能抚顺学生那脆弱的心灵,才能获得敏感心灵的认可、尊重,才能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我们还需要有底蕴作梯,才能在教学中准确、科学、合理的评价学生,才不会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状态。我们还需要有智慧作棒,才能在教学中灵活多样的指挥、引领学生的学习。
一、课堂上用爱润禾田
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有这样一句经典:“爱,好比一个环,把一颗颗心联系在了一起。”在学生评价上,我认为爱体现在平等、民主、公平、尊重上。
1、爱在细枝末节处
千年的传统“尊师重道”把老师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课改后,教师转变观念不可谓不快;但总会有些细枝末节不够注意,其实细节
决定成败!网络上有句话很经典“如果爱,就要舍”,我们爱学生就要舍得放下身段,舍得放下话语的权威。把过去的命令式、强硬性的语言“你这样说不对;应该这样„„”等等扔掉,换上“我想给你们个建议;不错„„如果这样是不是更好;你看这样改怎么样”等等。而正是这些细微处的关爱才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然后给学生拨云见日的感受。
2、于无声处显爱心
语言的魅力不可忽视,但肢体语言潜力无穷。无论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差的,他们都有一颗敏感的心,都有一颗向上开花的心。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肯定的手势,都会给学生幼小的心灵里洒满阳光。有声的评价可以让学生轻松、愉快、自信,而这无声的评价有时在课堂上会大放异彩。
在课堂师生对话时,老师先要做的就是倾听学生的发言。老师用凝神倾听的肢体语言表现对学生的尊重。当学生结结巴巴答不上来时,用语言评价有时会成为“压倒大象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学生情绪崩溃彻底放弃回答;教学中我就好几次遇到这种情形,即使你的语言再和缓、再有启发也无济于事。我分析可能是:出声的评价会引起全班同学的注意,会让学生觉得这在同学中就是“我不行,要提示”的信号。有的要强觉得伤了面子,有的觉得紧张你的评价更令其有压力,有点思路跟不上你的提示就自暴自弃了。故而出现反效果。但用微笑安抚学生紧张的情绪,不会出现上面的情况,微笑一般不会引起全班同学的注意力。而且会让学生觉得很亲切,感到受到了尊重。当学生
思路中断没有衔接上来时,用一个鼓励的演示、一个肯定前面的手势来进行无声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公平与尊重,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课堂上把有声评价与无声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的无时无刻都能体会到老师的关爱,学生的自信也会逐渐的培养起来,回答问题的能力也就逐渐提高,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充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阅读上用心助交流
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对话。老师要教学生一杯水,就须储备一缸水。语文教学就是要引领学生在语言文字的海洋里自由徜徉。那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充满语文的特色。看似是即兴评价没有准备,其实根植于博大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秀的语言素养正确的教学理念。底蕴、素养、理念,都要靠老师自己的用心学习。用心达到“三有”。“三有”:脑中有“标”——清楚明白课程标准对语文学习的总目标和文本的学段目标要求;胸中有“ 本”———对教材烂熟于心,教材的重点难点,词句理解的重点,学生学习的疑点,语言发展的训练点,作者情感的聚焦点,文本的思路、布局谋篇、立意、价值导向,必须清楚明白;目中有“ 人”———清楚明白学生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学习课文最感兴趣的会是什么,他们会产生什么样的疑惑。这样才能及时地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相应的评价。只有一针见血、准确的评价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准确评价是建立在教师的“三有”基础上的。准确是评价语言的灵魂。没有“灵魂”,教师的评价语言就没有生命力,无
论用词如何考究、语句多么华美,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所以,评价务必恰如其分,有分寸感。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还要注意:要有差异性、对不同的学生个体作出具有针对性地作不同的评价,而这些评价又能给学生以准确提醒或纠正。用轻松贴心的评价语准确指出了学生的优点及不足,让学生自自而然地就达到教师的基本要求
最后再次用毕老师的话:让我们努力做有境界的教师、做有梦想的教师、做有爱心的教师、做有底蕴的教师、做有思想的教师、做有激情的教师、有智慧的教师、有诗意的教师、有个性的教师„„让我们携手并肩,朝向优秀的语文老师的方向,努力!
“各位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你们接下来整整三年的班主任,我姓洪,叫做洪丽珠,同时,也是你们接下来三年的语文老师。今天是我们大家的第一节课,不过呢,为了帮助同学们尽早适应中学生活,我们今天有几件事情要做,首先,就是关于座位的问题,在这里,我就不大调了,各位同学注意一点就是了,如果你比前面的矮,就主动要求前调,好了,时间为十五分钟,现在开始!”
“下面这些同学是班干部的备用人选,同时,这些东西你们对于竞争哪一个位置也是自选的,十五分钟之后你们当着全班同学做一次发言,现在给你们两分钟,你们决定一下你们想要竞选的位置,记住,你们没有弃权的权利!”洪丽珠凌利的双眼扫过所有的人,表明了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 “另外,周华兰,一组大组长,陈耀二组大组长,苏维,三组大组长,漆月康,四组大组长,同时,每个组分成两个学习小组,小组长各自推选,直接去你们负责的大组长那里报备就
好。各小组由小组负责,小组长直接针对大组长负责,而大组长就直接针对各班干部负责,如果哪个同学出了什么问题,班干部不用直接找他本人,直接找他们大组长就好,要是大组长没有处理,连他一起接受处罚!”
第五篇: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最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里,我们教师总是用尽心思地讲解,也要求学生认真地听讲,可每一次语文测试后,都面临着一个难题,那就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差。所以一张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题目的简单与否,决定了测试结果质量的好坏。望着试卷上的红叉叉,无不令我们语文老师头疼,心急;无不使我们的学生烦恼,恐惧,从而造成了“阅读难,难阅读”的局面。
阅读理解能力是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语文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摆脱“阅读难,难阅读”的困扰呢?通过近段时间的理论知识学习,受到了一些启示,并总结如下:
一. 重视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1.课前预习课文,初知文章大意。做好课前预习是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上课前,语文教师可适当地布置预习提示,让学生通过认真预习,知道课文大概讲了什么内容,能画出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对于不理解的,一定要求利用语文工具书来解决,或者联系上下文的内容,与同桌或小组讨论。还要求学生能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多读多悟,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
2.启发学生读中感悟,关注学生的读书感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理解能力是以感悟,体验为基础的语文能力。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一篇文章多读,读熟,我们也就理解,明白了它的内容。阅读教学时,学生读书的方式有多种,但我们要多训练学生“眼到心到”的默读,因为默读只能用眼睛看,并要求做到边读边思考,而且还要有比较快的速度。所以学生读文时,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把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读通,读懂。读完课文后,想想课文讲的是什么,并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全文的大意。在教学时应多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读后感悟,不同的看法,大胆地说出来。由于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积累,情感体验不同,对于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感受,作为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读,多悟,多说,多交流自己的个人感悟。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通过读说练来与语文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更深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也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公务员之家: 3.课后分小组辅导,巩固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果单靠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利用课后时间,布置一些同步阅读习题,把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分为一小组,让他们一起阅读短文,一起讨论问题,一起说出自己的看法。要求每一位学生读完一篇短文后都说说读懂了什么,然后再由优秀的学生来总结内容,因为学生的语言更易于被学生接受,更易于被学生听懂。这样,优秀的学生的解题,分析能力由此提高,其他学生的思维也由此被熏陶,在这潜移默化中学会了解答题。
二.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学生的阅读量仅局限于语文课本的几十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可现实上,大部分的学生认为读书是枯燥无味的,对读书提不起什么兴趣。所以我们语文老师除了平时有意识地纠正这些错误的思想外,还可尝试以下的方法:第一,同步推荐书籍。在语文教学时,当学完一篇课文后,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推荐同类的或同作者的作品。第二,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小学生是很喜欢参加各种活动的,因此,创造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使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感受阅读的重要性,从而更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例如:开展讲故事比赛,成语接龙,猜谜语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促使学生产生一种自我主动阅读的意识。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编课本剧。如在教学《晏子使楚》,可布置学生自己找伙伴,自导自演课本剧,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还提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2.注重阅读的读思结合。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读,还要引导学生怎样读。语文课程标准说过: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如果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没有“思”的参与,那么学生读到的只会是单纯的无意义的“字”,只有边读边思考,才会透过“文字”,理解文字所表达的意思,体会文字所蕴含的感情,读得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和见解。所以没有思考的阅读,是感悟不到文章的真谛。通过学生阅读思考,使学生在自我感悟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能力!
3.及时查阅工具书。教学时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遇到不懂的字词,总不爱动手查字典,要么读偏旁,要么望文生义。因此教师要及时改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平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介绍一些工具书,如:《现代汉语词典》,《成语手册》等,并传授查阅图书资料的知识和方法。因为一篇文章单靠学生的个人理解能力还是不够的,有时还要借助工具书,来深入理解文章的句子,内容等。尤其是古诗词,更需要利用工具书来理解其中的字词的含义。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养成爱查工具书的学习习惯。这样,日积月累。久而久之,既养成了学生独立阅读的好习惯,也增长了许多知识。
4.不动笔墨不读书。著名学者邓拓说:“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重视积累的。”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可见,语文学习中积累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因此我们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准备一个本子,做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没有固定的格式,写法也是多样的。可摘抄精彩的句段,优美的修辞等;可用自己的语言把书中的主要内容归纳出来;还可写自己阅读后的心得体会,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同时也在无形中学生的语言能力,习作时也不用担心学生下笔难了。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用不着教。”所以我们语文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怎样怎样阅读,授以学生阅读理解的技巧,让我们的学生有效的打好阅读基础,从而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效果。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相信不久,“阅读难,难阅读”将会离我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