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教学反思(五篇材料)

时间:2022-06-27 00:41: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杜甫诗三首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杜甫诗三首教学反思》。

第一篇:杜甫诗三首教学反思

杜甫诗三首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杜甫诗三首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杜甫诗三首教学反思1

今年,全市开展了“课内比教学”活动,作为语文老师,我有幸参加到紧张而激烈的“教学大比武”之中。比赛采取的是同课题教学的方式,篇目是《杜甫诗三首》中的两首,我选教的是《春望》和《石豪吏》这两首。《春望》写于安史之乱初期,杜甫在长安目睹春光里的这座残破不堪、繁华消尽的都城,不禁感事伤时,于是吟成此作,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石豪吏》则是诗人目睹兵荒马乱之时,差吏到处抓丁、强征兵役的惨状,表达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两首诗都反映了安史之乱中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体现了杜甫诗“诗史”的特点及诗人忧国忧民的“诗圣”情怀。

回顾这一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如下得失:

一、教学设计体现新颖性

我联系两首诗歌写作背景以及所表达情感基本相同的特点,合并两首诗歌,围绕“诗史”、“诗圣”,用两个问题牵引,同时展开两首诗歌的学习。第一个问题即“根据杜甫诗‘诗史’的特点从两首诗中你读出了什么历史现实”,让学生了解在“安史之乱”那段历史中,整个社会及诗人个人不幸而悲惨的现实状况,从而了解了诗歌内容,并使学生形成了鲜明印象,为后面体会作者的情感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二个问题是“结合两首诗的诗句,从用词、修辞等角度来品析语言,体悟诗人的忧国忧民的圣人情怀。”两首诗合并宏观教学的这一设计新颖、独特,打破了一首诗一首诗教的老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使学生既学习了内容,又体悟了情感,还品味了语言。

二、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结合本课的教学重难点,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三个语文活动来组织本课的学习。第一个语文活动为小组合作填写“你在两首诗歌中读出的历史现实”的表格。第二个语文活动为填写“结合诗句,从用词、修辞等角度来体味诗人的‘圣人’诗怀”的表格。第三个语文活动为文笔训练,小组合作“抒写对杜甫的评价”。这三个语文活动,我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感悟内容,感受情感,培养语言鉴赏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重难点注重教师的主导性

本课第二个语文活动是结合诗句体会诗人的圣人情怀,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

上课时,我通过举例引导学生品析语言、朗读诗句、体悟情感。如出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师问: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怎样的景象?“深”反映了什么?生答:“破”写出经过战乱后的长安城到处是断壁残垣,残破不堪,“深”写出了春天的长安城满目荒草,一片萋凉的景象。师问:看到战乱后长安城到处都是断壁残垣,满目荒芜,一片萋凉的景象,作者心情怎样?生:沉重、悲哀。师:是啊,往xxxx春天的长安城是花红柳绿,一派繁华的景象,现在却面目全非,到处杂草丛生,人们四处逃难,流离失所,满目凄凉,看到这个悲惨的情景,怎么不难过不沉痛?同学们,我们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吗?学生齐读得低沉、缓慢,读出了情感。这一环节,由教师主导,引导学生品味诗歌蕴含的情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学生合作学习时,许多小组都采用了我教的方法,先从用词、修辞等角度品味语言,体会情感,然后全组合作朗读,表达情感,从而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了难点。

有人说,40分钟的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一节课的教学也留下了许多遗憾。

1、对《石豪吏》这样一篇叙事诗没有让学生进行情节的复述,失去了一个对本诗整体了解的机会。

2、下课时仓促结束,没有布置课外阅读杜甫及其诗歌的作业,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学生生活,从而失去了一个培养学生语文兴趣,促进他们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好机会。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探索完善教学技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质量,在课堂这块教学的主阵地上实现一名教师的生命价值!

杜甫诗三首教学反思2

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古典诗歌语典雅而高度凝练,情致深婉,不像戏剧小说那样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又与学生的生活距离相对较远,因而在教学中很难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传统的诗词教学一般都是先反反复复地诵读,再进行语言的品析,进而感受诗歌的意境。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十分熟悉甚至有些倦怠了。如果古诗词的教学仅仅停留在咬文嚼字上,把完整的诗句弄得支离破碎,那还有什么美感可言呢?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在这一基本理念指导下,我对《望岳》《春望》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次打破传统的尝试。在注重朗读教学的的同时,抓住“望”字,将两首诗歌进行比较学习。注重整个学习过程的层次性,由易到难,由初步感知到深入探究。这两首诗歌为杜甫不同时期所写,诗的风格也迥然不同,《望岳》境界壮阔、气势磅礴、抱负远大;而《春望》则景象凄清、感情凝重、风格沉郁。诗歌风格不同的背后主要是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在学生感知诗意的基础上让他们合作探究去探讨这种现象,从而获得诗歌鉴赏的一种重要方法——“知人论诗、知时论时”。这样可以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学习。

在课前,根据教学设计,我有针对性地布置学习预习诗人的经历、感知诗歌的'大意。在上课时学生对诗歌内容已经比较熟悉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这种新的诗歌教学方法感觉很新鲜,课堂气氛较好。学生踊跃发言,积极探讨,学有所得。一堂课中,学生在两首诗歌的比较学习中,感受到了两首诗歌风格的不同,体味到了诗人早年内心的远大抱负和后来的忧国伤时之情,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

1、本课的教学设计将诗歌的创作背景放在了探究诗歌风格不同原因的环节之中,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意识到对诗歌情感的感悟不能离开诗歌创作的背景,但将诗歌背景放在学习诗歌之前介绍是否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呢?什么时候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介绍,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比如在学习《望岳》这首诗歌时,如何启发学生从诗

歌的字里行间自主体会到诗人笔下泰山的神奇秀美而又高大,而不是教师越俎代庖地告诉学生;如何才能做到巧妙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品读课文;这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摸索总结。

3、在本课教学中,还应给学生更多一些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地思考感悟,让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动嘴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大量的实践体验,为学生优化学习,有效学习和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空间。

杜甫诗三首教学反思3

教学《杜甫诗三首》一文,课后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都值得进行总结。

总体来说,那节课的效果较好,自己比较满意。首先,自己准备的比较充分,认真揣摩教材,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想好设计的每一个问题,甚至是要说的每一句话。有了这样的准备,在教学中发挥的就十分自如,得心应手。

其次,令自己较为满意的地方就是读,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多种读,如教师范读,让学生受到感染。学生自渎体会感悟,指名朗读寻找差距,通过各种读,让学生认识到如何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读出来。

第三,诗句的理解分析,诗是高度精练的语言,是作者情感的体现。析字析词中表达出作者语言的精练,如《春望》一诗中“破、深、溅、惊、连、抵、搔、胜,字字珠玑,准确无误的表达出了作者的情感。在分析过程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特点,如把“感时花溅泪”中“溅”改为“流”、“落”,“烽火连三月”中的“连”改为“正”或“整”都不及原来的词。原词更能表达作者伤痛之及的情感。把连”改为“正”或“整”战争的时间变短了,让人认为战争只有三个月,而“连”字却能体现出三月不断却不只是三个月,可见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从中向学生渗透古人写诗的态度,如讲解“推敲”故事体现古人此种推敲精神。

第四,本节课对学生积极性调动的较好。教学中注意了激励语言的使用,课堂气氛较为轻松,为学生的表现创造了条件。

杜甫诗三首教学反思4

在学校倡导的“三环六步”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我们组开学阶段一般从古诗文单元讲起,为的是学生早读时间多读多背,多一些时间积累。从去年开始,我在古诗方面结合新课程改革形成自己的教学环节。先学生课前预习,至少读三遍以上,生字词过关,搜寻有关作者的资料信息。上课后,我导入新课后,请同学先简介作者,由于小学学过杜诗,学生立刻介绍了作者。然后我让一学生朗读全诗《望岳》一遍,朗读前我对朗读提了具体要求:字音准确,节奏把握正确。学生读完后,我泛泛而谈地点评了一下就进入自己的范读,结果第一句自己就丑,把岱宗夫如何的“夫”二声读成了一声,幸好我态度谦虚,立刻和学生一起翻阅字典,承认自己的错误。第二环节我让学生自读诗歌,结合下面的小字注释疏通全诗,不懂的字词句把它做好记号,先和小组的同学合作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等下举手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学生发言比较积极踊跃。第三环节则是品读诗歌,我让学生自己揣摩诗歌用“我读懂了这一句”或者“我最喜欢这一句”来说话,谈自己的感受和理由。几分钟后,我请学生发言,结果举手的同学寥寥无几,我立刻意识到学生参与不够,必须寻找原因。原来是学生不知如何回答,怎样说。我当即以一二句为例,帮学生示范了一遍,先有感情地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再从“青”看出山之秀美,从“未了”看出泰山的辽阔无边。学生之后纷纷发言,先读再品,课堂气氛较为活跃。最后我让学生从题目的角度去引导学生从望的不同角度来理解全诗,并思考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由于有了自己的真切感受,学生能够较好地说出赞美泰山的雄伟气势和秀美的景色,透露了诗人远大的理想抱负。最后在全班齐读后背诵中结束《望岳》的教学。

一堂课下来,我很高兴学生能在读中品,能较好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发言较积极,学生能有更多机会自己说自己谈,学生比较欢迎这种课。但自己仍然感觉有许多不足,首先自己没认真查好字典,想当然地读,结果闹了个小笑话,联想上次教《桃花源记》时自己也读错了两个字的拼音,我深感惭愧,下次绝对不要再自以为是地读课文,课前听好专家范读,有疑问的立即翻阅字典或词典,不欺骗自己,更是对学生负责。其次问题的设计及引导还需细加锤炼。对问题的难度和深度应以学生为本,而并非借鉴参考书。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不断学习,师生共同进步吧。

杜甫诗三首教学反思5

在x月5号的“语文主题学习”验收活动中,我执教了《杜甫诗三首》中的前两首诗《望岳》和《春望》。《望岳》是杜甫24岁时所作,作者意气风发,又逢盛世,诗歌描绘泰山的高大雄伟和神奇秀丽,表达了自己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人生顶峰的决心和气概。《春望》则写于作者被叛军俘获,困据长安时,通过描写京城破败的景象来抒发忧国思亲之情。这两首诗风格不同,前者形象高大,境界壮阔,显示出气势磅礴、雄放健拔的风格;后者感情凝重,景象凄清,风格沉郁,具有悲怆美。

根据以上分析,在备课时,我结合潍坊市“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和主题学习要求,进行了如下设计:设疑导入,诗歌积累——反复朗读,逐层深入——联想想象,进入意境——赏析诗句,体会感情——学以致用,拓展提高——欣赏视频,加深理解。在赏析诗句的过程中,结合这两首诗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句子,引导学生回忆表达雄心壮志和表现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进行拓展训练。

本节课做得较好的方面是:课堂思路清晰,两首诗歌之间的过渡自然巧妙,背景资料的适时引入使学生加深了了内容的理解,联系所学诗句回顾所读诗文进行主题拓展扩大了课堂容量,能及时鼓励调动学生,语言比较有亲和力,课堂较有激情等。

本节课的败笔也不少:

1.预设与实效的差距较大。本课的重点是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品味精美的语言,学习诗歌情景交融的写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第一首诗歌诵读、理解地比较透彻,也能品味出语言的精美,但是在“自学《春望》”和“主题拓展”这个环节上,落实的就很不到位。由于时间较紧,这两个环节就进行的匆匆忙忙,给人喘不过气来的感觉,是为了完成已经设计的教学环节而进行了,以至于我感觉学生对《春望》和“主题丛书”中《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这两首诗的理解不会深刻。原来想通过一个5分钟左右的《春望》视频,来加深对该诗的理解,结果看了看时间已经46分钟了(好像是),只好仅仅听听朗诵而已,后面的赏析就没播放。幸亏学生预习比较充分,否则真是成了“夹生饭”了。今后的教学中,宁可舍弃已设计好的环节,也要扎扎实实的落实实效。

2.课堂的生成性不够。课堂上往往担心学生提出问题会耽误课堂进程,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往往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每一个环节的进行几乎都掌控在自己手里。这看似节省了时间,可长此以往,却能扼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的创新性。今后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还应注重课堂生成性的预设,使课堂因生成性目标的达成而精彩,焕发出更蓬勃的生机。

3.课堂语言还是不精炼。已经不止一次得反思自己的这一缺点了,可是因为自我要求不高,课堂语言还是比较随意,有较多废话。因为平时备课时就只是设计个大体思路,很少备详案,觉得课堂上应该随机应变,可往往不能信手拈来,致使课堂上出现不少可有可无的话语,冲淡了对问题的思考,耽误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备课时还真得尽量备详案,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磨练后,方可稍稍放松,设计简案。

连续的几次讲课,我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刚刚接到讲课任务时,往往极力推辞,一是唯恐自己讲不好给学校给领导丢脸,也丢自己的人,二是怕吃苦。平时上课时“我的课堂我做主”,自己的课堂上可以“肆无忌惮”,废话多点也没有关系,课讲不完“下节继续”,可是讲公开课就不能“为所欲为”,就要精致些,于是就得下功夫备课,广泛的搜集材料,反复思考如何设计学案比较科学合理实效,怎样引入怎样过渡,如何指导点拨,什么方法能更好地突破重难点等等,自然少不了一番“煎熬”,常常“辗转反侧,侧不成眠”。而且,备好课之后往往要试讲,而试讲时又常常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则更加懊恼不已。可是,在经过了这一番“寒彻骨”的“折腾”之后,往往会有一股幽香扑鼻而来,你会得到丰厚的回报。领导的具有高度的评课指导,同行的品评得失,自己教后的反思等,都使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得以提高。希望年轻的教师抛弃包袱,不要怕吃苦,不畏惧退缩,主动地通过讲课来磨砺自己,因为讲课的过程就是一个老师成长的过程,一个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

杜甫诗三首教学反思6

诗文总有魂,教师如能迅速把握诗魂,往往能提炼出课之魂。

《望岳》中的“望”字是学习本诗的关键,首联写远望泰山,第二联写近望泰山的景物,第三联写细望泰山的万千变化,第四联写作者由望泰山联想的自己远大抱负。表现了泰山的神奇秀丽,表现了青年杜甫宽广的胸怀。

《春望》中的“忧愁”二字是学习该诗的关键,第一、二联通过自己的所见所感,描写了国都破败的惨淡景象。第三、四联通过自己的所盼所思,表现了思念亲人的离愁别绪。全篇贯穿了忧国思家的思想情感。

《石壕吏》中的老妪和差吏之间的对话,是学习的关键。我们不难发现,老于的话句句都是在差吏逼问下说出来的,可以让学生设想:差吏一进门就问:你家有男丁吗?老妪答以:“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又答以“室中更无人……“最后是差役仍逼着要人不已,老妪只好”请从吏夜归“。总之,差吏的怒问贯穿在老妪陈情的全过程。是理解全诗的一条主线,只要抓住它就不难理解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注。

通过杜甫诗三首提炼诗文之魂的教学,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可以推广到其他古诗文的教学中去,以提高古诗文教学的效率。

第二篇:杜甫诗三首教学反思

《杜甫诗三首》课后反思

岚皋县城关中学

黄平东

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古典诗歌语典雅而高度凝练,情致深婉,不像戏剧小说那样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又与学生的生活距离相对较远,因而在教学中很难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传统的诗词教学一般都是先反反复复地诵读,再进行语言的品析,进而感受诗歌的意境。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十分熟悉甚至有些倦怠了。如果古诗词的教学仅仅停留在咬文嚼字上,把完整的诗句弄得支离破碎,那还有什么美感可言呢?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在这一基本理念指导下,我对《望岳》《春望》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次打破传统的尝试。在注重朗读教学的的同时,抓住“望”字,将两首诗歌进行比较学习。注重整个学习过程的层次性,由易到难,由初步感知到深入探究。这两首诗歌为杜甫不同时期所写,诗的风格也迥然不同,《望岳》境界壮阔、气势磅礴、抱负远大;而《春望》则景象凄清、感情凝重、风格沉郁。诗歌风格不同的背后主要是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在学生感知诗意的基础上让他们合作探究去探讨这种现象,从而获得诗歌鉴赏的一种重要方法——“知人论诗、知时论时”。这样可以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学习。

在课前,根据教学设计,我有针对性地布置学习预习诗人的经历、感知诗歌的大意。在上课时学生对诗歌内容已经比较熟悉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这种新的诗歌教学方法感觉很新鲜,课堂气氛较好。学生踊跃发言,积极探讨,学有所得。一堂课中,学生在两首诗歌的比较学习中,感受到了两首诗歌风格的不同,体味到了诗人早年内心的远大抱负和后来的忧国伤时之情,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

1、本课的教学设计将诗歌的创作背景放在了探究诗歌风格不同原因的环节之中,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意识到对诗歌情感的感悟不能离开诗歌创作的背景,但将诗歌背景放在学习诗歌之前介绍是否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呢?什么时候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介绍,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比如在学习《望岳》这首诗歌时,如何启发学生从诗歌的字里行间自主体会到诗人笔下泰山的神奇秀美而又高大,而不是教师越俎代庖地告诉学生;如何才能做到巧妙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品读课文;这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摸索总结。

3、在本课教学中,还应给学生更多一些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地思考感悟,让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动嘴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大量的实践体验,为学生优化学习,有效学习和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空间。

第三篇:《杜甫诗三首》教学反思

《杜甫诗三首》教学反思

杨仁静 陵水中学

杜甫,作为唐代诗坛上的又一颗璀璨明星,与李白并称为“双子星座”。韩愈曾推崇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决非过誉。杜甫的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语言极其精练,尤长于古体诗和律诗。这篇课文选取了杜甫的三首律诗,都是他的后期作品,写于他寄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期。《秋兴八首(其一)》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感情强烈。《咏怀古迹(其三)》是歌咏王昭君出塞之作,沉郁苍凉。《登高》是诗人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慨之作。因此讲授这几首诗歌,应该要尽量引导学生把握景与情的交融关系,把诗人的悲欢愤激之情同当时战乱的时局联系在一起,逐步深入地感知诗中的意境。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从而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潜心涵泳的鉴赏习惯。因此三首诗歌我都是提出问题,重视学生自己的体悟。学生自主去解决四个问题:诗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这样一来学生自主学习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秋兴八首》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以前学过的意象分析法,重点来把握这首诗“情景交融”的特点。这样学生既能够复习前面讲过的知识,又能学有余力地赏析完这首诗。而《咏怀古迹》我主要是抓住借古咏怀的写作手法来引导学生。全诗的讲解还让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表面上叙写了王昭君的不幸遭遇,实质上在写什么?这样就更能把握诗人的感情,体会他沉郁顿挫的行文风格。而《登高》的课堂更是努力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理解古人赞颂杜甫的一首诗歌“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学生自己找出认为写得最精彩的一联来分析。也有学生是从诗人的情感因素来考虑。将学生的答案总结起来,既能讲到杜甫写诗用的情景交融的手法,又能使学生更加理解诗人的孤独与伤悲。总之,这三节课我都是力图让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将语文课堂完完全全地交给他们。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学生对于意境分析法,由于语文功底不扎实,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好,因此在回答的时候往往是一个模式化,能找到意象、意境、情感,但往往对于表达手法表述得不够透彻,即缺乏对具体诗句的赏析。这就给我一个启示,以后的诗歌讲解一定要注重诗句的具体赏析。让学生能够深入体会诗歌运用的艺术手法,体会诗歌语言的魅力。

第四篇:《杜甫诗三首》教学反思

《杜甫诗三首》教学反思

教师:刘芸

诗文总有魂,教师如能迅速把握诗魂,往往能提炼出课之魂。我上了《杜甫诗三首》一文,课后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都值得进行总结。总体来说,这两节课的效果较好,自己比较满意。首先,自己准准备得比较充分,认真揣摩教材,在教学中发挥的就十分自如,得心应手。《望岳》中的“望”字是学习本诗的关键,首联写远望泰山,第二联写近望泰山的景物,第三联写细望泰山的万千变化,第四联写作者由望泰山联想的自己远大抱负。表现了泰山的神奇秀丽,表现了青年杜甫宽广的胸怀。《春望》中的“忧愁”二字是学习该诗的关键,第一、二联通过自己的所见所感,描写了国都破败的惨淡景象。第三、四联通过自己的所盼所思,表现了思念亲人的离愁别绪。全篇贯穿了忧国思家的思想情感。《石壕吏》中的老妪和差吏之间的对话,是学习的关键。我们不难发现,老于的话句句都是在差吏逼问下说出来的,可以让学生设想:差吏一进门就问:你家有男丁吗?老妪答以:“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又答以“室中更无人„„“最后是差役仍逼着要人不已,老妪只好”请从吏夜归“。总之,差吏的怒问贯穿在老妪陈情的全过程。是理解全诗的一条主线,只要抓住它就不难理解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注。其次,令自己较为满意的地方就是读,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很多种读,如教师范读,让学生受到感染;指名朗读寻找差距。通过各种读,让学生认识到如何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读出来。第三,诗句的理解分析,诗是高度精炼的语言,是作者情感的体现。在分析过程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特点。第四,本节课对学生积极性调动得较好,课堂气氛较为轻松,为学生的表现创造了条件。

通过《杜甫诗三首》提炼诗之魂的教学,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可以推广到其他古诗文的教学中去,以提高古诗文教学的效率。

第五篇: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及其艺术成就。

2、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理解诗歌主旨,感受诗歌的感时伤世,忧国忧民深沉感情。

4、背诵并积累名句。课时安排:两课时

前臵作业:

1.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世称杜少陵,著作有有《杜少陵集》,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死。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2.创作背景:诗三首创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及大历二年,是诗人晚年旅居四川夔州时的作品,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写这组诗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

3.回忆所学习的有关秋天的诗句,说说你对秋天是什么感受? 4.批注三首诗歌重要的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大体内容。

教学过程

《秋兴八首》其一

一、导入:

唐代诗坛上有两颗璀璨明星,并称为“双子星座”,一个是被称赞为诗仙的李白,一个则是被尊称为诗圣的杜甫。杜甫评价李白文章“惊天地泣鬼神”,他自己的文章又何尝不是让历史铭记。今天我们就走进杜甫,了解这颗璀璨明星。

二、杜甫生平(检查前臵作业)

三、解题

下面我们学习课文的 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秋天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为何能引发人们诸多的感怀呢?结合所学秋天诗句谈谈对秋天的感受。(解决前臵作业4)例如曹丕在《燕歌行》中对秋天有这样一番描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秋天万物凋零,霜风渐冷,给人以苦寒之感,容易使人产生人生迟暮、功业难成之类的联想,所以“悲秋”似乎也就成了我国古代文人墨客们表达忧思愁绪的一个最佳题材。“自古逢秋悲寂寥“,下面咱们来看看杜甫是如何以秋起兴抒发感慨的?

四、吟咏诗歌,体会节奏。

1.听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提示:七律一般二四六分明(平仄),(节拍)为“二二二一”,也可根据意义有一些变化,为“二二一二”)diāo wū sēn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yīn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jì xīn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cuī zhēn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2.生自由读,感受诗韵。听读过程中划出诗歌意象。

五、小组合作探究,赏析诗歌。1.本诗描绘了哪些秋天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从中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明确:“玉露”——凄冷 “枫树林”——红艳

“巫山巫峡”——萧索阴森 “江间波浪”——波澜壮阔 “塞上风云”——阴沉变换 “丛菊”——开了又开 “孤舟”——孤独飘零 “寒衣”——寒冷 “刀尺声”、“捣衣声”——急切

意境:衰败、萧瑟、阴森又风云变化的悲壮意境。【过度】有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的描写和诗人心中之情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杜甫描绘这样一幅萧森凄凉的景象是要借以表达心中怎样的情感呢? 2.请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一联诗句?并结合该诗句分析所表达出的情感。明确:“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菊花两开说明他想回家想了两年却不能回家,悲伤之情顿生。孤,说明形单影只;故园,更令人哀伤;作者一直思念家园,然而国家战乱,因而作者更加思念,不知道故园是否安好?悲凉由此产生。

【补充背景】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

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在此期间,他的另外两名好友李白和高适也相继去世。作者年迈多病,孤苦无依,关心动荡时局却壮志难酬,悲伤之情更显深沉。

由是我们看出诗人主要抒发的是羁旅之愁,思乡之苦。其中最能体现情感或诗歌主旨的诗句就称之为诗眼。

3.这首诗不光是悲个人身世,还悲国运衰落,你能从文中找出依据吗?(请结合相关意象和诗句及其背景分析。)

悲个人身世:玉露指的朝露,朝露生命极短,而作者此时也已50有余,人生之秋也已到来,生命也即将结束;由是可看出作者悲人生暮年。他乡丛菊两开而自己却不能回家,可见身世飘零,思念家乡。

②被国运衰落:枫树林,秋天的枫树应该是火红的,却被玉露凋伤,联系作者的经历,他经历了盛唐的恢宏,转而又由盛而衰,盛唐走向衰亡,那这种火红,暗指盛唐曾经的辉煌。“凋伤”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巫山巫峡,是山是水,也暗指国家;气萧森,萧瑟阴森,也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塞上风云变幻,也是不平静。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静当中;他虽在写景,却实在写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战乱,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平静。可见作者漂泊中的社稷情怀。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又是一年将尽时,同时又是一天的结束时,在这样特殊时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园。然而国乱如此,家还会存在吗?诗歌到这里。虽然诗中没有一个“愁”字,那种浓浓的愁,那种国破家亡的悲凉感油然而生。

六、小结

文章以秋起兴,情景交融。它不是字面上的仅仅悲秋,还悲朋友的去世、自身的贫困与报国无门的苦,最终,作者要“兴”的是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可见作者笔触之严肃,内容之博大,感情之真挚。由是相比李白诗歌的雄奇飘逸,杜甫的诗歌风格则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人们概括其为沉郁顿挫。

“春女善怀,秋士易感”,自古以来伤春悲秋的优秀作品不胜枚举,但像杜甫这样心怀天下,感时伤事的崇高品格更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要努力做一个热爱自然、心系社会、胸怀天下的热血青年。

《登高》

一.导入

登高,中国古代风俗,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饮酒,可以长寿消灾。士大夫又有登高言志、赋诗抒怀之传说,所谓“君子登高必赋”。而此时的杜甫,一介枯朽老者,“右臂偏枯耳半聋”步履蹒跚地登到高处后写了怎样一篇诗文呢?抒发什么情感呢?下我们学习《秋兴八首》同一时期之作,被誉“古今七律 1.听录音朗读,正音,划分节奏。

2.自由朗读 3.个别学生朗读 4.集体朗读 【过度】大家朗读之后,对这首诗的整体感受是什么?请用一个字来概括《登高》的感情基调?(悲)常言道触景生情,诗人看到什么样的景致出发了他的“悲情”?下面请大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三.小组合作探究

1.首联描写了哪些意象,给你什么感受?请对画面进行描述,并说说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高天”——高天底下使人感到渺小孤单 “哀猿”——让人听了十分悲伤

“清渚”“白沙”——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飞鸟”——鸟儿回旋无依,自己无家可归

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营造了雄浑高远,肃杀凄凉意境。【小结画面意境型答题方法】①找出意象②分析意象特点及其深刻含义(是否有象征意义)③分析效果(四字词概括其渲染的意境及情感、结构上的作用)

2.颔联写了几种景物?想象并分析诗人看到这些景物得感受。

明确:落木——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到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晚秋。长江——一泻千里,比喻时间的流逝。颌联写了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落叶)”、滚滚东流的“不尽长江”两种景物。这样的景物,对于当时55岁(逝世前3年)、飘零流落同时又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的杜甫来说,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落木),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长江),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也会有一种洞察规律的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3.前两联从哪些角度写景?

明确:

绘声绘色:风声猿啼声,沙白渚清

动静结合:鸟飞叶落流水动景,白沙清渚静静 俯仰结合:仰观云天秋风,俯看江水洲渚 远近结合:远观天边落叶,近看江水滔滔

俯仰远近声色渲染,使意象共同构成开阔雄浑的意境。

4.请从“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老年)“多病”“独登台”这些字眼中,说说诗人的多种悲情?

明确:这14个字含有八种悲情。一悲他乡作客;二悲常作客,客居之久,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 听录音朗读,正音,划分节奏。自由朗读个别学生朗读④集体朗读 【过度】大家朗读之后,对这首诗的整体感受是什么?请用一个词来概括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悲怨)写了谁的故事?(王昭君)

四、小组合作探究

1、昭君在汉元帝的深宫时,不过是个失宠的宫女,她风光出塞,做了千里草原之上最尊贵的**,对于我们今天一般人的理解而言,她应该是草原上最幸福的女人,又何来怨恨之说呢?她怨什么?你是从那些诗句中读到的?

明确:一去紫台连朔漠(远嫁异邦);独留青冢向黄昏(远葬他乡)

环佩空归月夜魂。(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画图省识春风面(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补充: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2、《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背景补充: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作者明写昭君之怨,表达对昭君的同情,实写自己,昭君之怨即是诗人之怨,只因千古同感,所以有同时天涯沦落人之感。

3、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明确】①画工毛延寿的小人行径造成的: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只能通过琵琶演奏胡乐诉说着她千百年的怨恨!

②元帝的昏庸糊涂。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皇上一人受用,他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联系诗人自己即是讽刺当朝统治者不赏识人才,重用小人的昏聩无能。

4、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并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赏析首联,说说其内容及效果?

明确:①群山起伏,连绵不绝,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②起兴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③诗人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表达对其的赞扬之情。

五.小结:鉴赏咏史诗的三步骤。

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2、为什么要描写古人的这段往事?诗人在诗中表现什么态度?(体悟感情)

3、这种态度用什么方法表达?(分析技巧)六.目标检测

西施滩(作者: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西 施

(作者:罗 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1、两首诗都针对“红颜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反案,但立意有深浅之别。请作简要分析。

2、两首诗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所用的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两首诗的三、四句作简要赏析。

明确:

1、崔道融的诗同情西施,为西施个人鸣不平,立意较浅。罗隐的诗写出了“家国兴亡自有时”的自然规律,立意较深。

2、崔诗“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借景抒情、比喻)

刘诗“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对比、反问)七.拓展阅读

眸 致昭君(特七 杨娅玲)

道不明她的美/就像你说不清银河的璀璨/ 看不穿她的幽深/就像你看不尽天穹的浩瀚/有时她像星星一样灿烂/那是她对美好的期盼/有时会有一闪而过的厌烦/ 那是她对丑恶的批判/有时那纤长羽扇上满缀晶莹/许是喜悦/亦是悲伤/那坠落的一滴两滴/承载的是出嫁的无奈/还是思乡的怨绪/她是一曲怨歌/在送嫁的途中飘荡/她是一轮孤月/凄清的洒在塞外的无垠旷野/她是一汪翦水/在我 的心头荡漾

下载杜甫诗三首教学反思(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杜甫诗三首教学反思(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 一、 第二单元唐诗欣赏,作者分别是李白、杜甫、白居易和李商隐。李、杜二人是唐代诗坛最耀眼的两位明星,李白的歌行体诗歌想像丰富,比喻奇特,笔法夸......

    杜甫诗三首

    目的: 1、理解两首诗的不同体裁、风格和两位诗人的人生态度。2、在掌握全诗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语的丰富内涵。全一课时一、引入: 给大家朗诵一首古诗,希望喜欢。岱宗夫如......

    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 总序第 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诗歌朗读基本方法。 2.引导学生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并体悟诗歌情韵,初步了解诗作者的创作风格。 3.了解作家......

    杜甫诗三首

    望岳岱dài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liǎo。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zì/入归鸟。会当/凌líng绝顶,一览/众山小。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杜甫诗三首》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决眦() 老妪()不胜簪() 泣幽咽()邺()城戍()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粗的词。 (1)决眦入归鸟()(2)浑欲不胜簪() (3)老翁逾墙走()(4)犹得备晨炊() (5)吏呼一何怒()(6)死者长已矣()......

    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感受诗歌主旨思想。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

    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 【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诗歌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 2.背诵三首诗歌,赏析并积累名句。 3.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愤激之情。【学......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杜甫诗三首(望岳 春望 石壕吏)教学设计 长兴一中 杨玉凤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2)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3)了解三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