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1 20:38: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

第一篇: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

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下面就自己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点体会。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无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二章第四节里一下就出现了27种元素符号,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们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教师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例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顺序的含义及原因。

另外,我们还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目的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

二、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45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具有广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外,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例如在总复习时,我们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集中于气体的制备之中。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

实践证明,只有在合理安排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精讲多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有利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第二篇: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新课程已走进学校、走入课堂。新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新教材强调了学生主体性学习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新教材让学生主动地体验实验的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取科学实验的方法。即初中化学新教材已注重从书本走向生活;从以教师为主走向以学生为主;从注重知识走向注重活动。

一、从书本走向生活 教育的本意是面向生活的,所谓学习,就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离开了生活,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长期以来,传统教育观念是:学习就是读书,提高能力就是会解难题,对教师来说,“教学”就是把书本上的内容讲给学生听;对学生来说,读书就是读课本,能力的提高就是学会解难题。可以看出,传统的教育把学生固定在“书本世界”里,把教育与人的“生活世界”分离开来,使教育在“生活世界”的意义失落中艰难前进,不能为学生建立起教育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活价值。初中化学新教材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不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逻辑关系。新教材改变了学科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注重了科学与生活的有机整合,加强了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新教材注重从生活实际中引入课题,生活是课题资源,生活是最好的教育。新教材编入了与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实际联系密切的内容。如空气和水、燃烧和灭火、化石燃料和新能源、金属材料和金属资源保护,化学与生活等。在具体内容中编入了如何防止空气和水体污染、如何灭火、如何防护钢铁锈蚀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使学生通过化学学习,能够初步解决一些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实际问题,能从切身感受中体验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化学学习价值观。新教材注重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知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新教材编入了怎样正确使用煤气炉具,用铁锅烧菜更好等生活中经常碰到却并不太注意的问题,让学生真真切切在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要学好化学,就一定要关注生活。当然,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相反,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新教材要求教师“依据书本”,但不“依赖书本”。要从生产、生活实际中寻求教学素材,形成由单一的书本学习延伸到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

二、从以教师为主走向以学生为主 传统的教学活动,认为只要教师教得好,学生自然会学得好。因而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教”的自由,而没有学生“学”的自由,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从教师主观愿望出发,“我讲你听、我写你记、我问你答”,“我要你怎么学,你就得怎么学”,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初中化学新教材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倾向,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建立起了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的教材模式,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让“教本”变成“学本”,变简单传播为互动的教学,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探究、物质的制取和性质探究、元素质量计算的探究等等。改变了以往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使从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从教师带着问题提问学生转变到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有人说,教师的教学好比“修桥”,目的是为了“过河”,离开了“过河”这一目的,“修桥”也就失去了意义,至于如何“过河”,应该放手让学生去摸索,去探究,而教师不必把学生都一一背过河去。常言说得好: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受用无穷。当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教师是教学计划的设计者、实施者和组织者,另一方面,教师又是教学实践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不能认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多了,探究活动多了,教师就可以省力了。不能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而放弃了教师的责任性和指导性。恰恰相反,从学生发展出发的教学设计与组织的难度更大了,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的组织更费力了。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了,需要教师更多的培养、诱导和训练。教师的主导性发挥得越好,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得越快,二者是互动的关系,也是因果的关系。

第三篇: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1

课题研究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了,回顾本次研究之路,感觉既充实又有实效。“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是我这次最大的体会。

一、注重学习,注重过程

课题研究中过程,这我的感受,我努力的研究,体味到研究的酸甜苦辣。为了了解到最新最切合实际的知识,我经常研读相关的理论书籍,我认识到;教师要客观的把握学生层次,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热点、心理倾向、知识基础、接受能力进行分层教学。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各类学生各有所获,是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都得到提高,让学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不断的获取成功和递进中得到轻松、预约、满足的心理体验,激发再次成功的欲望。从而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切实提高化学课堂的有效性。

二、积极参与,勇于实践

平时不管多忙,多累,我都要认真按时的完成我课题研究的各项人为。尤其是针对其中的问题研究,我总是进行深入的学习与思考,力求在实践探索中找到答案。首先深入的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现状,分层分类的进行教学和练习的布置;其次我精心的设计教学的导入及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能全身心的投入课堂;再次在课堂上要对学生回答问题,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常用“很好”、“真棒”、“好极了”,但对于那些很少回答问题,且回答问题出现错误的同学,对这些学生我投出期待的眼神,鼓励他们“你先坐下,我们听听别人的意见,好吗?”,真正的使学生都参与进来;最后在对待作业练习时必须进行精选,少做题,摆脱题海战术,注重练习作业与中考的联系,注重质量而并不追求数量。我真切的感受到课题研究必须实施崽子啊的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

三、乐于尝试、重在实效

通过本次研究,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乐趣,也调到了我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我积极的参加研讨活动,利用一切机会和同事们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寻求大家的帮助和支持。同时我更认真的备课,不断严格要求自己,用心得理念和方法上好每一节课,充分的利用好教学案,努力提高化学课堂的有效性。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感受到自己在慢慢地成长着,进步着。同时,我也发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尤其是理论知识的匮乏,制约着我研究进一步的深入开展,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时刻提醒着我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以期获得更大进步。

总之,我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加强与同事之间的交流,不断改进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改进自己教学方法,努力推进课题研究的进行,通过这一段时间课题研究的实施,也更加坚定了我搞好本次课题研究的信心和热情,我一定要将本次课题研究开展的更好,更扎实。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2

化学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实施的几年来,无论是教学和评价都在发生着彻底的改变。一方面是课本中的练习题量却相对减少,并且主要是一些实践类题型和一些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题目。另一方面,中考化学试题的命题形式及考查内容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命题思路正在努力体现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联系其它学科的知识、生产生活实际和以社会热点为背景的试题大量出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化学现象,常以给予信息题的形式来考查学生,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所以反映出目前进行化学习题教学不能再沿用过去的“题海战术”并且就题讲题,而应该改变教学习题的方式和方法,一定要根据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合理地选择习题、有针对性地,灵活地讲解习题,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在情感与态度、求知与兴趣、实践与认知等方面的发展。以达到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目的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益。

一、根据教学需要科学地选择习题

首先老师必须认真钻研新教材,深刻理解新课标,分析近年中考试题的新变化,只有教师正确认识了习题的功能,才能准确把握习题的方向,才能做到试题内容、题型、难度、题量等符合学生的实际,才能使习题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应选择那些课本中的重点知识,那些易暴露学生问题、能开阔学生视野、与生活联系紧密、注重知识应用的题目。根据以下原则选择习题:

1、不能搞题海战术,习题应精选且有针对性

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是必不可少,无可替代的,教师应该筛选一些科学的、重要的、与教材贴切的、有针对性的习题让学生练习,而不是面面俱到,大搞题海战术,并且习题也要“少吃多餐”,每天学生的作业量不易过大。选择的习题要有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比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可以留给学生以下习题进行练习:

(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剩余蜡烛质量减少了,这是否违反了质量守恒定律?请大家思考并讨论。

(2)在化学反应 甲+乙→丙 中,5g甲和足量的乙充分反应,生成8g丙,则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是( )

A.2g B. 3g C.5g D. 8g

(3)现在我们国家的奥运圣火正在传递,而奥运圣火的燃料是丙烷,它完全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丙烷 + 5O2 == 3CO2 + 4H2O ,则丙烷的化学式是( )

A.C3H8 B.C2H6 C.C2H4O D. CH4O

(4)在现如今的社会,能源危机成为世界主要的矛盾之一。所以就有一些人,自称在水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就能将水变成汽油(主要成分是碳、氢元素组成的物质)。对此,你有何评价?

这样的习题既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本质和原因,又能让学生学会使用质量守恒定律的方法及明确应注意的问题。虽然题不多但作用却是非常的大,效果也就会很好。

2、要培养学生严谨、科学态度,注重习题的科学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培养学生严谨科学认真的态度,是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所以,老师在选择习题时,一定要强调科学性,不能出现知识性的错误,要做到语言准确,叙述严密。

3、重视“双基”的训练,强化习题的导向性

化学习题的解决往往需要一些基本的知识为基础,所选习题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之外。因此,老师给学生的习题一定要重视基础,要以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锻炼分析简单化学现象,了解生活中的化学常识为出发点。习题要面向全体,不能出偏题、难题、怪题,不能出那些模棱两可、争论较大的边缘题。例如有些资料上有这样一个题目:人教版课本上用火柴头大的白磷在锥形瓶中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演示实验过程中,如果塞子塞得不紧,天平的指针往哪边偏?答案一般都说将是左盘偏重,但实验表明一般情况下将仍然平衡,因为普通的托盘天平根本就没有这么高的精确度!试想,要一名刚刚学了两个多月化学的学生就回答一个本身就存在严重系统误差的题目,能有多大意义?做这样的题目对学生的学习能有多大的帮助呢?

4、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注重习题的创新性

新课标和新教材与原教材和教学大纲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淡化了概念,降低了难度,并且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服务于生活的新理念,所以相应强化了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我们通过分析近年中考试题就不难发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化学现象、化学知识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化学与健康,生产安全与食品安全等成为了考试的热点。中考试题的导向性是明确的,因此,在选择习题时就要顺应这种变化趋势,平时注意多收集一些这方面的素材,设计一些新颖的习题,有意识地加强练习。

二、根据学生的需要科学地布置习题

1、注重分层教学,习题要有针对性

新的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要求化学教学要面向全体,要让每一位学生有其发展。但他们自身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习题的难度要分层次,习题的题量要适中,且在完成的时间、数量上不搞“一刀切”,让学生有一定的选择,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逐步树立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逐步实现由“懂得”到“会做”,由“会做”到“会学”。

2、加强师生习题互动,调动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

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再有经验和能力的老师,考虑问题都有他的局限性,都会受到一些思维定势的束缚,设计习题的多样性往往不足。因此选择习题也不应由一位教师独断,要进行教研组内同组教师的共同讨论。同时可以进行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的大胆尝试,即让学生将他们自己认为有针对性的、容易发生错误的、有趣的习题收集起来,再运用到单元检测中,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既能强化对知识的掌握,又能使学生得到很好的锻炼,因为有他们的参与,所以也就促使他们自主、积极地学习化学,既拓宽了出题的视野,又提高了习题的质量。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独立操作能力,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实验是实现化学教学的手段之一,加强化学教学就要加强实验教学。因此在教学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用简练的语言指导实验教学,如过滤作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要制取氢气时可以编成口决’’制取氢气要小心,贸然点火定伤人。取支试管集满气,点燃之前先验纯。实验开始先通氢,通氢以后再点灯,由黑变红先辙灯,试管冷却再停氢。形象生动,加强基本操作,有较好的效果。

二、教师认真作好演示实验。

教师的演示实验是学生实验的榜样,一定要规范操作,学生刚接触化学实验,好奇心强,对教师的操作格外注意,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力求使演示实验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例如铁在氧气中燃烧,酸碱中和试验等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之,我们在向学生做演示实验时,力求做到:装置正确,整洁美观,操作规范,讲解清楚。结果准确,现象明显。

三、加强学生基本操作的训练。具体作法:

1、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走进实验室前了解实验的制度,实验结束时养成清洗、清点仪器的习惯,打扫实验室的卫生。初步形成良好的习惯。

2、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使每一个学生掌握实验程序,严格要求学生,发现问题要立即纠正。

四、开设化学第二课堂。

我们学校应该有专人负责实验室管理,让有兴趣的同学实验室为他开,实验管理员辅导和指点,让实验爱好者多作实验。以带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

五、学校领导应该重视实验教学。

在仪器的购置,教师的配制方面多想办法,得到合理的安排和触决。

总之,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要学好化学,就要学会用做实验,用实验探究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把化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培养科研形的人才,这是我们教师的责任,也是学校领导的责任。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4

通过收听、观看专题讲座《初中化学概念原理教学过程与策略》使我感触很深,对概念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概念是经过一系列观察、分析、抽象等思维过程才建立起来的。在概念的建立过程中,使学生运用科学方法,直接参与对所观察的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对发展学生的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概念的学习,应该使学生利用实例对概念进行分析和辨析。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更加清晰的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化学概念的建立过程包含着丰富科学方法, 学习化学的过程要发展能力,而连接知识与能力的桥梁就是方法,所以学习概念过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科学方法,提高能力的过程。方法的学习从教育的目的上看比知识更重要,而离开具体知识的“学习”也谈不上方法的运用。可见,引导学生形成概念和发展对概念的理解,是学习运用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开发智力的重要过程和途径。

化合价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较好的掌握它们对今后的化学学习有很大帮助,从教材看,化合价内容抽象、难懂,学生掌握和应用有一定难度,属于典型的枯燥概念,对学生来说,掌握本节知识将对以后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第二册中《酸、碱、盐》的学习。也就是说,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知识链中的重要一环,它贯穿着化学学习的始终。教学中如何把枯燥概念趣味化,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中轻松地接受并利用,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在学习这一主题时,我采用了“两比喻、两寻找”的教学方法,。 “商品有‘市场价’,那么元素为何称作‘化合价’呢”; “你如何理解现实生活中的‘第一名’”。通过这两个形象比喻,学生能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元素化合价的概念及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这一事实。最后寻找“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与该元素的常见化合价有何关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特点。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化合价口诀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总之,学习概念的过程是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提高能力的过程。因此在概念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运用科学方法直接参与所观察的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对发展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5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来到这里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初中化学教学经验与反思。经过这几年的教与学,有一些心得体会,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希望老师们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

一、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会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无味,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

1、好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1)搞好课前热身活动

在课堂教学热身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播放一些视屏(最好能跟课文内容有关)。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在动人的旋律中有所收获。

(2)通俗易懂而且简洁的问题

(3)适时的幽默

(4)个别学习、小组学习与讨论相结合

2、作业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好的作业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作业少而且由浅入深,紧扣知识点,学生都能顺利的完成,也能达到掌握知识点的目的,那么学习的兴趣就会增加,反之,作业铺天盖地,而且难度较大,学生就很难完成,长期下去,就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

二、打好扎实的基础,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近几年中考,试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

试题设计注重对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实验等知识的考查。这些初中化学最基础、最核心的知识,是学生学好化学必须要牢固掌握的。

2、联系生活、关注社会,突出化学知识的应用性

这些试题涉及了化学发展史、环境污染与保护、人类健康等,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价值。

精心设置探究情景,加强实验能力的考查

对比近几年中考我校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 如:不能判断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一些常见物质如: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铁、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达不到非常熟悉的程度,化学语言掌握不到位容易错写漏写、少写等。

2、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掌握的方法不全面

综合性强的试题、读图识图、信息迁移、科学探究、实验能力的试题的得分率较低。

3.计算分析和数据处理基本功差

主要错误在,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质量分数不会计算;已知数据带入错误;比例式列的方法不正确,比例式计算错误;溶液中溶质分析不全,溶质质量计算错误;等。

从试题的要求和学生出现的问题分析,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而且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抓好复习工作

有效地复习,可以使学生对初中阶段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

因此制定好复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我认为:

1、抓好化学复习的重要的三条线:一是《我们身边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二是化学语言的熟悉、掌握、运用;三是实验的设计和科学探究。特别是化学语言的掌握,因为我认为化学语言贯穿全书,是化学学科的基础语言也是九年级化学的难点,而且全书的知识点都与之有联系。掌握了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学生更愿意学习化学,更能对全书融汇贯通。其次是常见物质的.制法、性质和用途。

2、设计综合专题进行复习

为适应中考化学学科的试题特点,根据中考常见题型设计综合专题进行复习,提高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试题特点综合专题可分为气体的制取、收集、净化,基本实验操作的简单综合,实验设计和评价,金属活动性顺序及溶液pH值的确定,守恒思想的应用,常见酸、碱、盐及其与单质、氧化物的关系,物质的鉴别与推断,化学图象、图表专题。……

3、是进行专项训练,人人过关。

必须熟记元素符号、物质的化合价,并且反复听写,掌握了元素符号和化合价的基础上进行化学式的书写练习,要形式多样,必须达到人人过关,有了上述知识的情况下进行方程式的书写就简单了,最后必须训练与溶液和酸碱盐有关的、综合性较高的计算题,这类计算我是把它放在中考前半个月左右进行,因为它综合性强,要有较过硬的基础知识效果才会更好,同时也是对不同层次学生心理训练的一种方式,学生只有在经历了较难的题后,上考场后不会有太大的心理压力,总感觉这些题没有平时的训练难。

4、经常与其他教师交流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是一个团队,除了资源共享外,集体智慧,好的想法也可以共享。老教师经验丰富,出事老道;年轻教师精力充沛,思维开放,思考问题有独到的见解。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都有不同的想法。因此我们要经常向老师们请教,更要向优秀的教师请教。这样才有助于提高我们的业务能力。

5、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用心与学生交流。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6

一、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的运用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是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为一体的多种信息功能的工具,能够将声音、文字、图像很好的结合起来,它不仅可以展示已有的科技成果,还可以展示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又能将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或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和形象化。当课堂中出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教学内容相融合的教学情景时,学生便身临其境,受到感染和启发,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从而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所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充分刺激学生的感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绪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化学学科,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并且随着科学的发展化学能够使人类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让学生认识化学科学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的重要作用,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和决心,在初中化学中的物质结构知识是初中化学中的难点,其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情况就不一样了,如在离子形成的教学中,传统教学中,常采用的是挂图或图片、模型等教学用的示意图,因为过于僵化,固定而缺乏形象、直观的效果,从而加重了学生的死记硬背,增大学生的课业负担。如果应用多媒体可把教材中的小图变大,变静为动,把微观粒子扩大为清晰的图像,用动画的形式将电子的得失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启示,这样降低了教学难点,学生容易理解了,增强了学习化学的信心,学习化学的兴趣也更能得以保持。

二、在化学实验中的运用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通过对化学实验的观察和研究可以得出化学反应的结论,加强学生对物质性质的理解和掌握。但化学实验存在着一些无法克服的矛盾,如:①演示实验中,实验反应装置小,而涉及范围大,教室后面的学生难以观察;化学实验中的实验现象大多瞬间即逝,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应观察的重难点上,如果实验后通过多媒体重复展示实验过程,可以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②一些实验危险性强,但操作简易的实验可以用多媒体模拟实验,(教学论文 )如爆炸实验,通过多媒体模拟实验。③在实验操作原理的讲解中,常会讲解到一些化学实验错误操作所引起的危害性,大多老师都无法演示给学生看,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只能靠讲解,这样学生往往会认为老师是危言耸听,半信半疑,如:⑴浓硫酸的稀释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⑵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等实验可以采用多媒体展示其错误操作引发的危害,学生一目了然而且记忆深刻。④一些化学实验后,对实验现象的解释较为抽象,如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实验中,对灯泡发光的解释是酸碱盐溶于水发生了电力,离解出了能自由移动的离子,两电极间离子作定向运动后产生了电流,学生理解较为困难,如果运用多媒体的动画给学生进行展示物质的离解过程及离子的定向运动过程就降低了难点,学生就充分认识酸碱盐的溶液能导电的原因了。

三、在知识归纳复习中的运用

在教学工作中,知识的归纳总结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老师都会把一阶段来教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的归纳和总结,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但这些课堂往往由于教学容量大,教学时间短,加上传统教学手段的限制,极大的制约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力,有些内容甚至由于受限制无法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致使教师教得勉强,学生学的模糊。如果借助多媒体手段设计和表现课堂,就可以拓展课堂的时间和空间,特别是复习课上,头绪多,容量大的课程教学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将知识点有机的结合并排列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将大大提高复习的效果。如在《碳和碳的化合物》这一专题复习中就可以采用多媒体展示,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不仅板书要耗费大量时间,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而且一个黑板很难完整的将知识体系呈现在学生面前。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应用于化学教学势在必行,这也是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尝试。当然,多媒体并不能完全代替黑板,更不能代替化学实验。如果适时恰当的利用多媒体的声像图文等信息能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形象,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7

学习了胡玉姣老师的《初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新课程更多地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我个人认为教师要用赏识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要从过去、现在、将来的有机联系中看待成绩,不唯“分数”论成败。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顺应学生个性心理体验。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破传统的讲授方式,促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方位交流,在共同活动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课堂上的评价语言应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要有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真正做到教无定法,使被评价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都能提高学习的兴趣,都能更积极地投入学习。

二、多元并进,促进学生增强自信,发挥其创造潜能。

增进学生对科学问题及其探究过程的认识和理解,而不只是对概念、化学名称的死记硬背;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而不是在纸上演算习题的技能;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关心社会的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强化升学的动力和需要。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8

我们教研组的全体老师虽然都有一定的教学经历,也都积累了一定经验,但面对高效课堂,每个人都是新手。首先,我们认真参加各种关于高校课堂的培训,接下来,我们组的四位老师分头通读全册教材,了解教材的总体脉络和布局,这对整体把握教学是很有好处的。

对于高效课堂我们开始觉得很不习惯。我们反复讨论是以怎样的方式才能做到教师少说,把课堂给学生。对于导学案上的内容,若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就变成要我们老师去填空,这显然是一种误解。我们认真学习其他组老师的上课方式并不断的自己创新。于是教材上安排的问题讨论,我们都认真地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尽量由学生自己解决,教材上安排的实验,或由老师演示,或由学生完成,然后归纳现象、推出结论。即使是家庭小实验也鼓励学生去尝试,然后交流.但实验受很多条件的影响,各自得到的现象和结论完全有可能不一致,那么如何去面对考试呢?我们组织学生分析原因,然后得到比较客观的(一致的)结论,而且一般要求学生能在课本上记录下来,以便复习巩固(毕竟考试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学生仍以接受性学习方式来学习,那么会碰到很多“不方便”。因为与老方式比,并不是把所有的知识很现成地呈现给学生的,所以迫使学生一定要改变学习方式。首先迫使教师要培养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在课堂上,老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探究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其“成果”,帮助学生必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当学生获得初步结果时,教师应督促学生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反思,当 探究遇到困难时,教师不把解决问题的方法、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或作过多的提示讲解,而应作为一个鼓励者和启发者,作适当点拨,启发学生思考,真正让学生主体解决问题。同时,在提倡学生主体学习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通过表达和表演,增长沟通与交流的能力,理解别人的观点或做法,善于反思自己的思想和实践,从而作出判断,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目前的学习水平,而且培养了将来走向和谐社会所不可或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能力。

化学与人们关心的课题,如材料、能源、环境、生命健康等的融合与渗透,引导学生从日常的生产、生活入手,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用化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我加强了新课程观念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不断转变教育理念,认真研究总结历届中考试题,细心研究考试说明,总结出考试重点和热点,贯穿于教学中,及时提醒学生注意热点问题和重点问题。

在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加强化学用语和实验基本技能的教学,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题目,有意识地去锻炼他们思维应变、组织表达的能力。尽量让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多让他们在黑板上写板书,发表自己的观点,动手操作。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使化学实验教学情景集色彩、图像、声音、动感等多种特点于一身,使学生有置身于真实情景之感,达到良好的效果。近年来对环保、能源等社会热点的考查力度逐步加强,这就要求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学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觉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

第四篇: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1

学习了胡玉姣老师的《初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新课程更多地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我个人认为教师要用赏识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要从过去、现在、将来的有机联系中看待成绩,不唯“分数”论成败。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顺应学生个性心理体验。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破传统的'讲授方式,促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方位交流,在共同活动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课堂上的评价语言应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要有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真正做到教无定法,使被评价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都能提高学习的兴趣,都能更积极地投入学习。

二、多元并进,促进学生增强自信,发挥其创造潜能。

增进学生对科学问题及其探究过程的认识和理解,而不只是对概念、化学名称的死记硬背;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而不是在纸上演算习题的技能;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关心社会的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强化升学的动力和需要。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2

通过收听、观看专题讲座《初中化学概念原理教学过程与策略》使我感触很深,对概念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概念是经过一系列观察、分析、抽象等思维过程才建立起来的。在概念的建立过程中,使学生运用科学方法,直接参与对所观察的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对发展学生的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概念的学习,应该使学生利用实例对概念进行分析和辨析。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更加清晰的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化学概念的建立过程包含着丰富科学方法, 学习化学的过程要发展能力,而连接知识与能力的桥梁就是方法,所以学习概念过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科学方法,提高能力的过程。方法的学习从教育的目的上看比知识更重要,而离开具体知识的“学习”也谈不上方法的运用。可见,引导学生形成概念和发展对概念的理解,是学习运用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开发智力的重要过程和途径。

化合价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较好的掌握它们对今后的化学学习有很大帮助,从教材看,化合价内容抽象、难懂,学生掌握和应用有一定难度,属于典型的枯燥概念,对学生来说,掌握本节知识将对以后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第二册中《酸、碱、盐》的学习。也就是说,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知识链中的重要一环,它贯穿着化学学习的.始终。教学中如何把枯燥概念趣味化,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中轻松地接受并利用,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在学习这一主题时,我采用了“两比喻、两寻找”的教学方法,。 “商品有‘市场价’,那么元素为何称作‘化合价’呢”; “你如何理解现实生活中的‘第一名’”。通过这两个形象比喻,学生能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元素化合价的概念及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这一事实。最后寻找“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与该元素的常见化合价有何关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特点。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化合价口诀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总之,学习概念的过程是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提高能力的过程。因此在概念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运用科学方法直接参与所观察的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对发展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3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来到这里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初中化学教学经验与反思。经过这几年的教与学,有一些心得体会,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希望老师们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

一、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会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无味,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

1、好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1)搞好课前热身活动

在课堂教学热身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播放一些视屏(最好能跟课文内容有关)。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在动人的旋律中有所收获。

(2)通俗易懂而且简洁的问题

(3)适时的幽默

(4)个别学习、小组学习与讨论相结合

2、作业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好的作业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作业少而且由浅入深,紧扣知识点,学生都能顺利的完成,也能达到掌握知识点的目的,那么学习的兴趣就会增加,反之,作业铺天盖地,而且难度较大,学生就很难完成,长期下去,就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

二、打好扎实的基础,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近几年中考,试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

试题设计注重对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实验等知识的考查。这些初中化学最基础、最核心的知识,是学生学好化学必须要牢固掌握的。

2、联系生活、关注社会,突出化学知识的应用性

这些试题涉及了化学发展史、环境污染与保护、人类健康等,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价值。

精心设置探究情景,加强实验能力的考查

对比近几年中考我校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 如:不能判断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一些常见物质如: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铁、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达不到非常熟悉的程度,化学语言掌握不到位容易错写漏写、少写等。

2、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掌握的方法不全面

综合性强的试题、读图识图、信息迁移、科学探究、实验能力的试题的得分率较低。

3.计算分析和数据处理基本功差

主要错误在,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质量分数不会计算;已知数据带入错误;比例式列的方法不正确,比例式计算错误;溶液中溶质分析不全,溶质质量计算错误;等。

从试题的要求和学生出现的问题分析,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而且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抓好复习工作

有效地复习,可以使学生对初中阶段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

因此制定好复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我认为:

1、抓好化学复习的重要的三条线:一是《我们身边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二是化学语言的熟悉、掌握、运用;三是实验的.设计和科学探究。特别是化学语言的掌握,因为我认为化学语言贯穿全书,是化学学科的基础语言也是九年级化学的难点,而且全书的知识点都与之有联系。掌握了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学生更愿意学习化学,更能对全书融汇贯通。其次是常见物质的制法、性质和用途。

2、设计综合专题进行复习

为适应中考化学学科的试题特点,根据中考常见题型设计综合专题进行复习,提高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试题特点综合专题可分为气体的制取、收集、净化,基本实验操作的简单综合,实验设计和评价,金属活动性顺序及溶液pH值的确定,守恒思想的应用,常见酸、碱、盐及其与单质、氧化物的关系,物质的鉴别与推断,化学图象、图表专题。……

3、是进行专项训练,人人过关。

必须熟记元素符号、物质的化合价,并且反复听写,掌握了元素符号和化合价的基础上进行化学式的书写练习,要形式多样,必须达到人人过关,有了上述知识的情况下进行方程式的书写就简单了,最后必须训练与溶液和酸碱盐有关的、综合性较高的计算题,这类计算我是把它放在中考前半个月左右进行,因为它综合性强,要有较过硬的基础知识效果才会更好,同时也是对不同层次学生心理训练的一种方式,学生只有在经历了较难的题后,上考场后不会有太大的心理压力,总感觉这些题没有平时的训练难。

4、经常与其他教师交流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是一个团队,除了资源共享外,集体智慧,好的想法也可以共享。老教师经验丰富,出事老道;年轻教师精力充沛,思维开放,思考问题有独到的见解。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都有不同的想法。因此我们要经常向老师们请教,更要向优秀的教师请教。这样才有助于提高我们的业务能力。

5、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用心与学生交流。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独立操作能力,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实验是实现化学教学的手段之一,加强化学教学就要加强实验教学。因此在教学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用简练的语言指导实验教学,如过滤作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要制取氢气时可以编成口决’’制取氢气要小心,贸然点火定伤人。取支试管集满气,点燃之前先验纯。实验开始先通氢,通氢以后再点灯,由黑变红先辙灯,试管冷却再停氢。形象生动,加强基本操作,有较好的效果。

二、教师认真作好演示实验。

教师的演示实验是学生实验的`榜样,一定要规范操作,学生刚接触化学实验,好奇心强,对教师的操作格外注意,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力求使演示实验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例如铁在氧气中燃烧,酸碱中和试验等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之,我们在向学生做演示实验时,力求做到:装置正确,整洁美观,操作规范,讲解清楚。结果准确,现象明显。

三、加强学生基本操作的训练。具体作法:

1、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走进实验室前了解实验的制度,实验结束时养成清洗、清点仪器的习惯,打扫实验室的卫生。初步形成良好的习惯。

2、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使每一个学生掌握实验程序,严格要求学生,发现问题要立即纠正。

四、开设化学第二课堂。

我们学校应该有专人负责实验室管理,让有兴趣的同学实验室为他开,实验管理员辅导和指点,让实验爱好者多作实验。以带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

五、学校领导应该重视实验教学。

在仪器的购置,教师的配制方面多想办法,得到合理的安排和触决。

总之,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要学好化学,就要学会用做实验,用实验探究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把化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培养科研形的人才,这是我们教师的责任,也是学校领导的责任。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5

一、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的运用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是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为一体的多种信息功能的工具,能够将声音、文字、图像很好的结合起来,它不仅可以展示已有的科技成果,还可以展示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又能将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或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和形象化。当课堂中出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教学内容相融合的教学情景时,学生便身临其境,受到感染和启发,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从而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所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充分刺激学生的感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绪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化学学科,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并且随着科学的发展化学能够使人类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让学生认识化学科学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的重要作用,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和决心,在初中化学中的物质结构知识是初中化学中的难点,其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情况就不一样了,如在离子形成的教学中,传统教学中,常采用的是挂图或图片、模型等教学用的示意图,因为过于僵化,固定而缺乏形象、直观的效果,从而加重了学生的死记硬背,增大学生的课业负担。如果应用多媒体可把教材中的小图变大,变静为动,把微观粒子扩大为清晰的图像,用动画的形式将电子的得失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启示,这样降低了教学难点,学生容易理解了,增强了学习化学的信心,学习化学的兴趣也更能得以保持。

二、在化学实验中的'运用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通过对化学实验的观察和研究可以得出化学反应的结论,加强学生对物质性质的理解和掌握。但化学实验存在着一些无法克服的矛盾,如:①演示实验中,实验反应装置小,而涉及范围大,教室后面的学生难以观察;化学实验中的实验现象大多瞬间即逝,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应观察的重难点上,如果实验后通过多媒体重复展示实验过程,可以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②一些实验危险性强,但操作简易的实验可以用多媒体模拟实验,(教学论文 )如爆炸实验,通过多媒体模拟实验。③在实验操作原理的讲解中,常会讲解到一些化学实验错误操作所引起的危害性,大多老师都无法演示给学生看,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只能靠讲解,这样学生往往会认为老师是危言耸听,半信半疑,如:⑴浓硫酸的稀释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⑵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等实验可以采用多媒体展示其错误操作引发的危害,学生一目了然而且记忆深刻。④一些化学实验后,对实验现象的解释较为抽象,如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实验中,对灯泡发光的解释是酸碱盐溶于水发生了电力,离解出了能自由移动的离子,两电极间离子作定向运动后产生了电流,学生理解较为困难,如果运用多媒体的动画给学生进行展示物质的离解过程及离子的定向运动过程就降低了难点,学生就充分认识酸碱盐的溶液能导电的原因了。

三、在知识归纳复习中的运用

在教学工作中,知识的归纳总结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老师都会把一阶段来教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的归纳和总结,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但这些课堂往往由于教学容量大,教学时间短,加上传统教学手段的限制,极大的制约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力,有些内容甚至由于受限制无法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致使教师教得勉强,学生学的模糊。如果借助多媒体手段设计和表现课堂,就可以拓展课堂的时间和空间,特别是复习课上,头绪多,容量大的课程教学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将知识点有机的结合并排列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将大大提高复习的效果。如在《碳和碳的化合物》这一专题复习中就可以采用多媒体展示,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不仅板书要耗费大量时间,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而且一个黑板很难完整的将知识体系呈现在学生面前。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应用于化学教学势在必行,这也是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尝试。当然,多媒体并不能完全代替黑板,更不能代替化学实验。如果适时恰当的利用多媒体的声像图文等信息能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形象,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6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课堂45分钟内顺利掌握教师传授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让师生在教与学中获得快乐,这是每位教师都期望和追求的。

学校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各学科组内进行研讨和实施。化学学科组共三位教师,在集备活动中先对此模式的方案进行了研讨,再通过相互听课进行交流,以下是对此模式提出符合化学学科特点的点滴想法。

一、教师充分备课,打造高效课堂

学校制定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对备课组及每位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研讨中老师们就都表示“不讲就会的可以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也可以舍去”,高效的教学是必须有大胆的取舍的,这就需要教师们在备课时要充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钻研考试的动向,要了解教材和学情,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接受能力要有预见性,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才能对时间的安排把握得更精准。同时对备课组集备的实效性要求也就更高了。

二、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在组内进行此模式的实施和听课过程中,教师们对课堂的基本流程的时间安排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如果按此流程来安排教学内容,就要将知识拆得很零碎,根据我校学生的情况,知识的不完整会让许多学生明显感觉到不适应,学生缺乏归纳总结的能力,更多时候还需要教师最后再进行归纳,费时费力。可以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要求、不同的课型来进行时间上的安排,但一定要避免的是不能再象以前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同时必须要有学生的学习反馈。

其次,先讲后练的模式并不是所有的科目都适宜,许多象化学这样的理科更适于边讲边练,但老师们也提出了确实要精讲精练才能达到高效的目的。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学生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教学过程中,只要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通过精讲多练,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从而达到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如若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应当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大胆质疑,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把所学知识加以内化吸收。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三、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做实验是非常盼望的,对实验的现象是非常感兴趣的。因此课堂上要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接触或亲自做实验,教师要善于将演示实验转化成学生实验,同时在学生实验之前要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善于捕捉课堂中随时发生的教学资源,教师加以分析引导,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即使实验失败并不可怕,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更深入,同时保持了一种好奇心。经过长期的实验教学会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学生思维参与的课堂才是精彩的课堂。同时教师要利用好学校提供的先进的多媒体设备,通过课件、Flash动画把一些无法完成的实验或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内容形象起来,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总之,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形成与完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项长期的、巨大的工程,只要每一位教师都坚持不懈,都努力去实践,都不断的去思索,相信我们会形成一种适于学校特色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7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新课程已走进学校、走入课堂。新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新教材强调了学生主体性学习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新教材让学生主动地体验实验的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取科学实验的方法。即初中化学新教材已注重从书本走向生活;从以教师为主走向以学生为主;从注重知识走向注重活动。

一、从书本走向生活

教育的本意是面向生活的,所谓学习,就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离开了生活,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长期以来,传统教育观念是:学习就是读书,提高能力就是会解难题,对教师来说,“教学”就是把书本上的内容讲给学生听;对学生来说,读书就是读课本,能力的提高就是学会解难题。

可以看出,传统的教育把学生固定在“书本世界”里,把教育与人的“生活世界”分离开来,使教育在“生活世界”的意义失落中艰难前进,不能为学生建立起教育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活价值。

初中化学新教材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不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逻辑关系。新教材改变了学科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注重了科学与生活的'有机整合,加强了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新教材注重从生活实际中引入课题,生活是课题资源,生活是最好的教育。

新教材编入了与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实际联系密切的内容。如空气和水、燃烧和灭火、化石燃料和新能源、金属材料和金属资源保护,化学与生活等。在具体内容中编入了如何防止空气和水体污染、如何灭火、如何防护钢铁锈蚀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使学生通过化学学习,能够初步解决一些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实际问题,能从切身感受中体验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化学学习价值观。

新教材注重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新教材编入了怎样正确使用煤气炉具,用铁锅烧菜更好等生活中经常碰到却并不太注意的问题,让学生真真切切在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要学好化学,就一定要关注生活。当然,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相反,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新教材要求教师“依据书本”,但不“依赖书本”。要从生产、生活实际中寻求教学素材,形成由单一的书本学习延伸到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

二、从以教师为主走向以学生为主

传统的教学活动,认为只要教师教得好,学生自然会学得好。因而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教”的自由,而没有学生“学”的自由,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从教师主观愿望出发,“我讲你听、我写你记、我问你答”,“我要你怎么学,你就得怎么学”,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

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

初中化学新教材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倾向,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建立起了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的教材模式,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让“教本”变成“学本”,变简单传播为互动的教学,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探究、物质的制取和性质探究、元素质量计算的探究等等。改变了以往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使从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从教师带着问题提问学生转变到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有人说,教师的教学好比“修桥”,目的是为了“过河”,离开了“过河”这一目的,“修桥”也就失去了意义,至于如何“过河”,应该放手让学生去摸索,去探究,而教师不必把学生都一一背过河去。常言说得好: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受用无穷。

当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教师是教学计划的设计者、实施者和组织者,另一方面,教师又是教学实践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不能认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多了,探究活动多了,教师就可以省力了。不能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而放弃了教师的责任性和指导性。恰恰相反,从学生发展出发的教学设计与组织的难度更大了,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的组织更费力了。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了,需要教师更多的培养、诱导和训练。教师的主导性发挥得越好,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得越快,二者是互动的关系,也是因果的关系。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8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化学教学活动不应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改变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在教学活动中体现最新教学理念的关键,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精心创设情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学生刚接触化学,刚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实验更感兴趣。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他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要记的知识比较多,比较集中的特点。我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目的即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发现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例如学习了燃点以后,我们组织了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在教学中我们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二、不失时机表扬学生,让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可见表扬鼓励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倡导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教师多表扬和鼓励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使其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自信心,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愉悦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有一次我请了一位并没有举手,但是用期待的眼光看着我的学生出来做用排水法收集他呼出的气体的示范。当他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实验后,我就对着全班学生夸他:“你做得很好!你为全班做了一个正确的示范,全面同学都应该多谢你!”就是这一句夸奖,竟如同一幅灵丹妙药彻底改变了他。原来他是一个学困生,在以后的化学课中我都经常表扬他,从此,他渐渐甩掉了落后的帽子,成了班上的佼佼者。

三、贴近生活,充分利用化学课程资源

在教学中多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并获取有关知识和经验,挖掘素材,充分利用化学课程资源,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最终上升为理论,再从理论回到生活,加深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①(燃烧及缓慢氧化)探究燃烧条件?灭火的方法→解释“天火”“鬼火”等自然现象;②(质量守恒定理)探究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变化→解释煤燃烧后剩余的灰烬比煤的质量少;③(甲烷)农村沼气的使用前景、西气东输、常见。化学纤维的简单区分;④(酸碱盐)胃酸病人用药调查、自制酸碱指示剂、水垢的成分及除去、化学肥料的合理使用。教学中多开发这样与生产生活贴近的资源,既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又强化了人与自然环境共生共荣的意识。

四、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学完碳这一章时,我们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分析,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还原性,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几十种元素及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例如在总复习时,我们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集中于气体的制备之中。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为此教师还应具有对教材探索、创造和对知识进行筛癣归纳、补充的能力另外要加强和改进化学实验,给学生创造条件。教师可设计某一实验、检验内容,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设计完成实验。也可把部分课堂演示实验直接改为学生实验,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有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

实验证明,只有在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精讲多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还可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有利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9

课题研究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了,回顾本次研究之路,感觉既充实又有实效。“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是我这次最大的体会。

一、注重学习,注重过程

课题研究中过程,这我的感受,我努力的研究,体味到研究的酸甜苦辣。为了了解到最新最切合实际的知识,我经常研读相关的理论书籍,我认识到;教师要客观的把握学生层次,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热点、心理倾向、知识基础、接受能力进行分层教学。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各类学生各有所获,是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都得到提高,让学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不断的获取成功和递进中得到轻松、预约、满足的心理体验,激发再次成功的欲望。从而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切实提高化学课堂的有效性。

二、积极参与,勇于实践

平时不管多忙,多累,我都要认真按时的完成我课题研究的各项人为。尤其是针对其中的问题研究,我总是进行深入的学习与思考,力求在实践探索中找到答案。首先深入的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现状,分层分类的进行教学和练习的布置;其次我精心的设计教学的导入及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能全身心的投入课堂;再次在课堂上要对学生回答问题,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常用“很好”、“真棒”、“好极了”,但对于那些很少回答问题,且回答问题出现错误的同学,对这些学生我投出期待的眼神,鼓励他们“你先坐下,我们听听别人的意见,好吗?”,真正的使学生都参与进来;最后在对待作业练习时必须进行精选,少做题,摆脱题海战术,注重练习作业与中考的联系,注重质量而并不追求数量。我真切的感受到课题研究必须实施崽子啊的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

三、乐于尝试、重在实效

通过本次研究,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乐趣,也调到了我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我积极的参加研讨活动,利用一切机会和同事们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寻求大家的帮助和支持。同时我更认真的备课,不断严格要求自己,用心得理念和方法上好每一节课,充分的.利用好教学案,努力提高化学课堂的有效性。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感受到自己在慢慢地成长着,进步着。同时,我也发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尤其是理论知识的匮乏,制约着我研究进一步的深入开展,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时刻提醒着我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以期获得更大进步。

总之,我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加强与同事之间的交流,不断改进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改进自己教学方法,努力推进课题研究的进行,通过这一段时间课题研究的实施,也更加坚定了我搞好本次课题研究的信心和热情,我一定要将本次课题研究开展的更好,更扎实。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10

一、启蒙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初三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如何在这个阶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们能掌握教学规律,因材施教,从开发非智力因素入手,运用直观、形象、生动的媒体创造情景,认真组织好每堂课的教学,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些典型、生动、有趣的事例补充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和享受,能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在学习中最大的兴趣、最持久的兴趣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吸引力。以求学生对所学问题是否弄懂、学会,只有老师的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又能弄明白,他们对学习才有兴趣,课堂的教学才能得到顺利进行,老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调动,才能收到较好的实际效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很注意每一节课的引入,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使学生有一个温故而知新的感觉,使新旧知识衔接好,让新知识能自然过度,为学生接受新知识作了铺垫。同时,在教学中,我们坚持面向差生,紧靠课本讲课。讲课时,力求学生听懂听明白,对大部分学生坚持不讲难题、偏题,重在基础知识。教法上采用小步子,步步到位的做法,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每次测验我们都控制试题的难易程度,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感受到梨子味道的感觉,充分让学生感到学好化学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学好化学。

二、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知识和实验技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们与学生的接触中,我们往往发现初三学生对化学实验非常感兴趣,只要课堂上一做实验,兴趣骤升,如何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引导他们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优越性,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中,我们除按基本操作要求进行示范操作外,还引导有目的的观察实验现象,并能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物质的本质及其化学变化的规律。我们还结合教材内容,对实验进行增补,增强实验的效果,加强实验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进而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增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借助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综合归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做好期末复习工作,争创会考好成绩。

期末复习工作的好坏,是直接影响会考的成绩,所以期末复习工作,我们能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每个阶段,我们要复习什么内容,都做到心中有数,复习的练习题、测试题都严格筛选。对不同层次的题目进行辅导和练习,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大课外作业的容量,加大难度,适应会考题;对接受能力较差学生,做到耐心细致、百问不厌,常利用中午课外时间给他们辅导,为提高会考的合格率,我们不断耕耘。同时,对于学生作业我们基本上做到全收全改,做好每次测评工作。从反馈回来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做好辅导和改进的调控工作,为全面提高会考成绩而不断地进取。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11

化学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实施的几年来,无论是教学和评价都在发生着彻底的改变。一方面是课本中的练习题量却相对减少,并且主要是一些实践类题型和一些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题目。另一方面,中考化学试题的命题形式及考查内容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命题思路正在努力体现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联系其它学科的知识、生产生活实际和以社会热点为背景的试题大量出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化学现象,常以给予信息题的形式来考查学生,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所以反映出目前进行化学习题教学不能再沿用过去的“题海战术”并且就题讲题,而应该改变教学习题的方式和方法,一定要根据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合理地选择习题、有针对性地,灵活地讲解习题,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在情感与态度、求知与兴趣、实践与认知等方面的发展。以达到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目的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益。

一、根据教学需要科学地选择习题

首先老师必须认真钻研新教材,深刻理解新课标,分析近年中考试题的新变化,只有教师正确认识了习题的功能,才能准确把握习题的方向,才能做到试题内容、题型、难度、题量等符合学生的实际,才能使习题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应选择那些课本中的重点知识,那些易暴露学生问题、能开阔学生视野、与生活联系紧密、注重知识应用的题目。根据以下原则选择习题:

1、不能搞题海战术,习题应精选且有针对性

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是必不可少,无可替代的,教师应该筛选一些科学的、重要的、与教材贴切的、有针对性的习题让学生练习,而不是面面俱到,大搞题海战术,并且习题也要“少吃多餐”,每天学生的作业量不易过大。选择的习题要有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比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可以留给学生以下习题进行练习:

(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剩余蜡烛质量减少了,这是否违反了质量守恒定律?请大家思考并讨论。

(2)在化学反应 甲+乙→丙 中,5g甲和足量的乙充分反应,生成8g丙,则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是( )

A.2g B. 3g C.5g D. 8g

(3)现在我们国家的奥运圣火正在传递,而奥运圣火的燃料是丙烷,它完全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丙烷 + 5O2 == 3CO2 + 4H2O ,则丙烷的化学式是( )

A.C3H8 B.C2H6 C.C2H4O D. CH4O

(4)在现如今的社会,能源危机成为世界主要的矛盾之一。所以就有一些人,自称在水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就能将水变成汽油(主要成分是碳、氢元素组成的物质)。对此,你有何评价?

这样的习题既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本质和原因,又能让学生学会使用质量守恒定律的方法及明确应注意的问题。虽然题不多但作用却是非常的大,效果也就会很好。

2、要培养学生严谨、科学态度,注重习题的科学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培养学生严谨科学认真的态度,是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所以,老师在选择习题时,一定要强调科学性,不能出现知识性的错误,要做到语言准确,叙述严密。

3、重视“双基”的训练,强化习题的导向性

化学习题的解决往往需要一些基本的知识为基础,所选习题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之外。因此,老师给学生的习题一定要重视基础,要以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锻炼分析简单化学现象,了解生活中的化学常识为出发点。习题要面向全体,不能出偏题、难题、怪题,不能出那些模棱两可、争论较大的边缘题。例如有些资料上有这样一个题目:人教版课本上用火柴头大的白磷在锥形瓶中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演示实验过程中,如果塞子塞得不紧,天平的指针往哪边偏?答案一般都说将是左盘偏重,但实验表明一般情况下将仍然平衡,因为普通的托盘天平根本就没有这么高的精确度!试想,要一名刚刚学了两个多月化学的学生就回答一个本身就存在严重系统误差的题目,能有多大意义?做这样的题目对学生的学习能有多大的帮助呢?

4、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注重习题的创新性

新课标和新教材与原教材和教学大纲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淡化了概念,降低了难度,并且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服务于生活的新理念,所以相应强化了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我们通过分析近年中考试题就不难发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化学现象、化学知识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化学与健康,生产安全与食品安全等成为了考试的热点。中考试题的'导向性是明确的,因此,在选择习题时就要顺应这种变化趋势,平时注意多收集一些这方面的素材,设计一些新颖的习题,有意识地加强练习。

二、根据学生的需要科学地布置习题

1、注重分层教学,习题要有针对性

新的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要求化学教学要面向全体,要让每一位学生有其发展。但他们自身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习题的难度要分层次,习题的题量要适中,且在完成的时间、数量上不搞“一刀切”,让学生有一定的选择,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逐步树立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逐步实现由“懂得”到“会做”,由“会做”到“会学”。

2、加强师生习题互动,调动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

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再有经验和能力的老师,考虑问题都有他的局限性,都会受到一些思维定势的束缚,设计习题的多样性往往不足。因此选择习题也不应由一位教师独断,要进行教研组内同组教师的共同讨论。同时可以进行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的大胆尝试,即让学生将他们自己认为有针对性的、容易发生错误的、有趣的习题收集起来,再运用到单元检测中,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既能强化对知识的掌握,又能使学生得到很好的锻炼,因为有他们的参与,所以也就促使他们自主、积极地学习化学,既拓宽了出题的视野,又提高了习题的质量。

第五篇: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1

我们教研组的全体老师虽然都有一定的教学经历,也都积累了一定经验,但面对高效课堂,每个人都是新手。首先,我们认真参加各种关于高校课堂的培训,接下来,我们组的四位老师分头通读全册教材,了解教材的总体脉络和布局,这对整体把握教学是很有好处的。

对于高效课堂我们开始觉得很不习惯。我们反复讨论是以怎样的方式才能做到教师少说,把课堂给学生。对于导学案上的内容,若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就变成要我们老师去填空,这显然是一种误解。我们认真学习其他组老师的上课方式并不断的自己创新。于是教材上安排的问题讨论,我们都认真地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尽量由学生自己解决,教材上安排的实验,或由老师演示,或由学生完成,然后归纳现象、推出结论。即使是家庭小实验也鼓励学生去尝试,然后交流.但实验受很多条件的影响,各自得到的现象和结论完全有可能不一致,那么如何去面对考试呢?我们组织学生分析原因,然后得到比较客观的(一致的)结论,而且一般要求学生能在课本上记录下来,以便复习巩固(毕竟考试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学生仍以接受性学习方式来学习,那么会碰到很多“不方便”。因为与老方式比,并不是把所有的知识很现成地呈现给学生的,所以迫使学生一定要改变学习方式。首先迫使教师要培养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在课堂上,老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探究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其“成果”,帮助学生必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当学生获得初步结果时,教师应督促学生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反思,当 探究遇到困难时,教师不把解决问题的方法、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或作过多的提示讲解,而应作为一个鼓励者和启发者,作适当点拨,启发学生思考,真正让学生主体解决问题。同时,在提倡学生主体学习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通过表达和表演,增长沟通与交流的能力,理解别人的观点或做法,善于反思自己的思想和实践,从而作出判断,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目前的学习水平,而且培养了将来走向和谐社会所不可或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能力。

化学与人们关心的课题,如材料、能源、环境、生命健康等的融合与渗透,引导学生从日常的生产、生活入手,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用化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我加强了新课程观念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不断转变教育理念,认真研究总结历届中考试题,细心研究考试说明,总结出考试重点和热点,贯穿于教学中,及时提醒学生注意热点问题和重点问题。

在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加强化学用语和实验基本技能的教学,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题目,有意识地去锻炼他们思维应变、组织表达的能力。尽量让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多让他们在黑板上写板书,发表自己的观点,动手操作。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使化学实验教学情景集色彩、图像、声音、动感等多种特点于一身,使学生有置身于真实情景之感,达到良好的效果。近年来对环保、能源等社会热点的考查力度逐步加强,这就要求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学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觉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独立操作能力,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实验是实现化学教学的手段之一,加强化学教学就要加强实验教学。因此在教学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用简练的语言指导实验教学,如过滤作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要制取氢气时可以编成口决’’制取氢气要小心,贸然点火定伤人。取支试管集满气,点燃之前先验纯。实验开始先通氢,通氢以后再点灯,由黑变红先辙灯,试管冷却再停氢。形象生动,加强基本操作,有较好的效果。

二、教师认真作好演示实验。

教师的演示实验是学生实验的榜样,一定要规范操作,学生刚接触化学实验,好奇心强,对教师的操作格外注意,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力求使演示实验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例如铁在氧气中燃烧,酸碱中和试验等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之,我们在向学生做演示实验时,力求做到:装置正确,整洁美观,操作规范,讲解清楚。结果准确,现象明显。

三、加强学生基本操作的训练。具体作法:

1、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走进实验室前了解实验的制度,实验结束时养成清洗、清点仪器的习惯,打扫实验室的卫生。初步形成良好的习惯。

2、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使每一个学生掌握实验程序,严格要求学生,发现问题要立即纠正。

四、开设化学第二课堂。

我们学校应该有专人负责实验室管理,让有兴趣的同学实验室为他开,实验管理员辅导和指点,让实验爱好者多作实验。以带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

五、学校领导应该重视实验教学。

在仪器的购置,教师的配制方面多想办法,得到合理的安排和触决。

总之,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要学好化学,就要学会用做实验,用实验探究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把化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培养科研形的人才,这是我们教师的责任,也是学校领导的责任。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3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1)(2)(5)班的化学教学任务,现将工作时的一些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之所以化学这一科的学习成绩不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化学这一科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亲其师而信其道”。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吸引学生。在教学上做个有心人,多思考多动脑筋,多留心多多做好准备课前的工作,精心备课,不仅要备知识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的学情,以饱满的热情走上讲台,以激情的演讲吸引学生,以精彩的表演感动学生,让学生入迷。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学习成绩也就提高了。

二、注重“双基”教学,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

“大处着想,小处着手”,让学生从基础着手,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化学知识靠日积月累,化学素质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要靠不断的渗透与熏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地灌输化学的学习方法、分析方法、渗透化学知识、化学技能和技巧。

三、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和敬业精神,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选题,上课时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使学生能通过化学课的学习,不仅能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点,更能运用知识解决学习、生活和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技能、技巧,提高分析、归纳及综合运用能力。

另外,重视作业的布置、检查、批改和讲评,注意学生的学情和信息反馈,及时讲评,以增强作业效果。同时,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多耐心、少埋怨,放下教师架子,与学生共同商讨学习化学的好方法、好点子、好主意、好想法,再把它们推荐介绍给学生。

总之,我始终认为,用心工作,就能做到优秀。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4

课题研究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了,回顾本次研究之路,感觉既充实又有实效。“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是我这次最大的体会。

一、注重学习,注重过程

课题研究中过程,这我的感受,我努力的研究,体味到研究的酸甜苦辣。为了了解到最新最切合实际的知识,我经常研读相关的理论书籍,我认识到;教师要客观的把握学生层次,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热点、心理倾向、知识基础、接受能力进行分层教学。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各类学生各有所获,是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都得到提高,让学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不断的获取成功和递进中得到轻松、预约、满足的心理体验,激发再次成功的欲望。从而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切实提高化学课堂的有效性。

二、积极参与,勇于实践

平时不管多忙,多累,我都要认真按时的完成我课题研究的各项人为。尤其是针对其中的问题研究,我总是进行深入的学习与思考,力求在实践探索中找到答案。首先深入的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现状,分层分类的进行教学和练习的布置;其次我精心的设计教学的导入及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能全身心的投入课堂;再次在课堂上要对学生回答问题,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常用“很好”、“真棒”、“好极了”,但对于那些很少回答问题,且回答问题出现错误的同学,对这些学生我投出期待的眼神,鼓励他们“你先坐下,我们听听别人的意见,好吗?”,真正的使学生都参与进来;最后在对待作业练习时必须进行精选,少做题,摆脱题海战术,注重练习作业与中考的联系,注重质量而并不追求数量。我真切的感受到课题研究必须实施崽子啊的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

三、乐于尝试、重在实效

通过本次研究,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乐趣,也调到了我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我积极的参加研讨活动,利用一切机会和同事们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寻求大家的帮助和支持。同时我更认真的备课,不断严格要求自己,用心得理念和方法上好每一节课,充分的利用好教学案,努力提高化学课堂的有效性。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感受到自己在慢慢地成长着,进步着。同时,我也发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尤其是理论知识的匮乏,制约着我研究进一步的深入开展,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时刻提醒着我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以期获得更大进步。

总之,我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加强与同事之间的交流,不断改进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改进自己教学方法,努力推进课题研究的进行,通过这一段时间课题研究的实施,也更加坚定了我搞好本次课题研究的信心和热情,我一定要将本次课题研究开展的更好,更扎实。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5

20xx年7月9日上午10:30在绥江一中南华楼报告厅开展的第一次研修活动中,研修员周贵复老师为大家讲解了关于学困生的概念,以及如何去帮助学困生。通过这次研修活动,我对学困生工作也有了更深入的见解。“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孩子不是复制品。每个人由于遗传基因的不同,家庭环境的不同,个人努力程度不同,导致我们班内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学困生,对他们的关注,成为我们每位教师的首要任务。深入学习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后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对症下药

李镇西老师把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分三种:1。家庭方面的原因(教育方法不当、家长行为不正、家庭离异)2。学校方面的原因(教师的歧视、教学的失误、多次尝试失败)3。个人方面的原因(接头交友、身体状况、治理方面)。学困生大都对自己要求不严格,长期以来形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对自己缺乏信心,对家长和老师的教导不能认真对待。其实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自己能得到同学和老师的关注。在课余休息时间我分别找他们谈话,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象朋友一样谈话。在和他们交谈的过程中我了解了他们各自学困的真正原因。

二、培养自信心。

知道了这些学困生学习不好的原因之后,我首先从他们的听讲习惯抓起。课堂上我随时注意他们的举动,稍有不正我会轻轻的走到他们身边,用不同的体态语言去提醒他们,使他们从心理上感觉到老师在时时刻刻的注意着我,我必须认真听。其次在课堂上我还会为他们专门设计一些学习方法。这样目标定低一些,步子放小一些使他们立刻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一点点的产生学习的兴趣并在一次次小小的收获中增强自己的上进心。

三、写“家校联系本”。

让学困生为自己确定一个帮助人,让这个帮助人每天将后进学生的当天表现(纪律、作业、进步、问题等)写在“家校联系本”上,然后让学困生带回家跟家长看

四、游玩

利用节假日,邀约班上的学困生和帮助人一起去郊游,增进感情。

总之。转变学因生的工作是比较艰苦的事,但只要我们有耐心、有信心,目的是一定能达到的。学困生会改变的。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6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来到这里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初中化学教学经验与反思。经过这几年的教与学,有一些心得体会,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希望老师们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

一、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会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无味,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

1、好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1)搞好课前热身活动

在课堂教学热身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播放一些视屏(最好能跟课文内容有关)。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在动人的旋律中有所收获。

(2)通俗易懂而且简洁的问题

(3)适时的幽默

(4)个别学习、小组学习与讨论相结合

2、作业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好的作业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作业少而且由浅入深,紧扣知识点,学生都能顺利的完成,也能达到掌握知识点的目的,那么学习的兴趣就会增加,反之,作业铺天盖地,而且难度较大,学生就很难完成,长期下去,就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

二、打好扎实的基础,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近几年中考,试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

试题设计注重对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实验等知识的考查。这些初中化学最基础、最核心的知识,是学生学好化学必须要牢固掌握的。

2、联系生活、关注社会,突出化学知识的应用性

这些试题涉及了化学发展史、环境污染与保护、人类健康等,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价值。

精心设置探究情景,加强实验能力的考查

对比近几年中考我校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 如:不能判断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一些常见物质如: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铁、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达不到非常熟悉的程度,化学语言掌握不到位容易错写漏写、少写等。

2、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掌握的方法不全面

综合性强的试题、读图识图、信息迁移、科学探究、实验能力的试题的得分率较低。

3.计算分析和数据处理基本功差

主要错误在,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质量分数不会计算;已知数据带入错误;比例式列的方法不正确,比例式计算错误;溶液中溶质分析不全,溶质质量计算错误;等。

从试题的要求和学生出现的问题分析,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而且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抓好复习工作

有效地复习,可以使学生对初中阶段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

因此制定好复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我认为:

1、抓好化学复习的重要的三条线:一是《我们身边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二是化学语言的熟悉、掌握、运用;三是实验的设计和科学探究。特别是化学语言的掌握,因为我认为化学语言贯穿全书,是化学学科的基础语言也是九年级化学的难点,而且全书的知识点都与之有联系。掌握了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学生更愿意学习化学,更能对全书融汇贯通。其次是常见物质的制法、性质和用途。

2、设计综合专题进行复习

为适应中考化学学科的试题特点,根据中考常见题型设计综合专题进行复习,提高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试题特点综合专题可分为气体的制取、收集、净化,基本实验操作的简单综合,实验设计和评价,金属活动性顺序及溶液pH值的确定,守恒思想的应用,常见酸、碱、盐及其与单质、氧化物的关系,物质的鉴别与推断,化学图象、图表专题。……

3、是进行专项训练,人人过关。

必须熟记元素符号、物质的化合价,并且反复听写,掌握了元素符号和化合价的基础上进行化学式的书写练习,要形式多样,必须达到人人过关,有了上述知识的情况下进行方程式的书写就简单了,最后必须训练与溶液和酸碱盐有关的、综合性较高的计算题,这类计算我是把它放在中考前半个月左右进行,因为它综合性强,要有较过硬的基础知识效果才会更好,同时也是对不同层次学生心理训练的一种方式,学生只有在经历了较难的题后,上考场后不会有太大的心理压力,总感觉这些题没有平时的训练难。

4、经常与其他教师交流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是一个团队,除了资源共享外,集体智慧,好的想法也可以共享。老教师经验丰富,出事老道;年轻教师精力充沛,思维开放,思考问题有独到的见解。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都有不同的想法。因此我们要经常向老师们请教,更要向优秀的教师请教。这样才有助于提高我们的业务能力。

5、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用心与学生交流。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7

在我们班有两名学困生。他们是郭栋和陆丽萍。为了转化他们,使他重新树立起自信心,我从以下方面做了努力。

一、对学困生重新作出认真审视评价。

开学初对他们认真观察之后,根据他们的表现及特点做出合理评价。这是激发学困生上进,调节他们的行为,指给他们努力的方向所非常重要的因素。不合理的评价,不仅不能促进学困生的学习,甚至会妨碍他们的学习。所以开学初,我对他们每个人都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评价。并相应做出制定了计划与措施。

二、多给学困生表现的机会。

学困生自身的特殊性,与优等生相比较,他们获得的成功的体验是很少的,所以我针对他们的特点,给他们提供表现得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功。

1、降低提问的要求。

一般学困生由于基础较差,思维反应较缓慢,加上难得体验成功、参与学习,久而久之,便心安理得地任自己的思维游离于课堂之外,心甘情愿地充当课堂学习的陪客。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常常降低提问的要求,设计一些他们独立思考后能回答的问题,让他们主动参与回答,体验成功,不断给他们灌输“我能行”的意识,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学习欲望。如我们班的腾飞,他汉字认识不多,但语言思维能力不至于特差,于是课堂上我就故意多给他发言的机会,这样时间一久,他学习的积极性就越来越高,逐渐养成参与课堂,积极发言的习惯。对自己也越来越有自信。

2、布置一些自由选择性作业。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之间存在差异,所以对学困生我要求他们与其他同学一样,每天一定要完成作业,但作用内容、题数可以自由选择,可以从老师布置的统一作用中挑选几题自己认为有把握的题目,有时我也给他们领出题。这样一来,也慢慢多作业产生了兴趣,而且对自己的作业要求也越来越高,有的还被评上优秀作业呢!如陈权同学由于无法完成课后练习题,他经常就自己选择作业来完成,一般是练写汉字;刘军和腾飞开始是练写汉字,逐渐进入到完成课后练习,现在几乎能和大家一起完成同样的作业,进步非常大。

三、加强个别辅导。

这些学困生基础差,知识漏洞大,如果老师对此不给予重点的关注,不加以个别辅导,假以时日,他们的漏洞就会越来越大,学习成绩也就会越来越差。当然我所指的辅导不是一味地加班加点,不是强行灌输,而是让他们在我的真爱的感召下,让他们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学习信心得以增强,缺漏的知识得以弥补。

现在我们班的郭栋和陆丽萍同学,由于和我接触时间长、单独谈话次数多的原因,不仅和我的感情越来越深,而且也越来越爱上我的课。我特别的坚信,只要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收获!在以后的教学工作当中,我一定会再接再厉,让学困生有更好的发展。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8

化学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实施的几年来,无论是教学和评价都在发生着彻底的改变。一方面是课本中的练习题量却相对减少,并且主要是一些实践类题型和一些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题目。另一方面,中考化学试题的命题形式及考查内容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命题思路正在努力体现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联系其它学科的知识、生产生活实际和以社会热点为背景的试题大量出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化学现象,常以给予信息题的形式来考查学生,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所以反映出目前进行化学习题教学不能再沿用过去的“题海战术”并且就题讲题,而应该改变教学习题的方式和方法,一定要根据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合理地选择习题、有针对性地,灵活地讲解习题,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在情感与态度、求知与兴趣、实践与认知等方面的发展。以达到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目的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益。

一、根据教学需要科学地选择习题

首先老师必须认真钻研新教材,深刻理解新课标,分析近年中考试题的新变化,只有教师正确认识了习题的功能,才能准确把握习题的方向,才能做到试题内容、题型、难度、题量等符合学生的实际,才能使习题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应选择那些课本中的重点知识,那些易暴露学生问题、能开阔学生视野、与生活联系紧密、注重知识应用的题目。根据以下原则选择习题:

1、不能搞题海战术,习题应精选且有针对性

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是必不可少,无可替代的,教师应该筛选一些科学的、重要的、与教材贴切的、有针对性的习题让学生练习,而不是面面俱到,大搞题海战术,并且习题也要“少吃多餐”,每天学生的作业量不易过大。选择的习题要有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比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可以留给学生以下习题进行练习:

(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剩余蜡烛质量减少了,这是否违反了质量守恒定律?请大家思考并讨论。

(2)在化学反应 甲+乙→丙 中,5g甲和足量的乙充分反应,生成8g丙,则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是( )

A.2g B. 3g C.5g D. 8g

(3)现在我们国家的奥运圣火正在传递,而奥运圣火的燃料是丙烷,它完全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丙烷 + 5O2 == 3CO2 + 4H2O ,则丙烷的化学式是( )

A.C3H8 B.C2H6 C.C2H4O D. CH4O

(4)在现如今的社会,能源危机成为世界主要的矛盾之一。所以就有一些人,自称在水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就能将水变成汽油(主要成分是碳、氢元素组成的物质)。对此,你有何评价?

这样的习题既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本质和原因,又能让学生学会使用质量守恒定律的方法及明确应注意的问题。虽然题不多但作用却是非常的大,效果也就会很好。

2、要培养学生严谨、科学态度,注重习题的科学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培养学生严谨科学认真的态度,是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所以,老师在选择习题时,一定要强调科学性,不能出现知识性的错误,要做到语言准确,叙述严密。

3、重视“双基”的训练,强化习题的导向性

化学习题的解决往往需要一些基本的知识为基础,所选习题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之外。因此,老师给学生的习题一定要重视基础,要以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锻炼分析简单化学现象,了解生活中的化学常识为出发点。习题要面向全体,不能出偏题、难题、怪题,不能出那些模棱两可、争论较大的边缘题。例如有些资料上有这样一个题目:人教版课本上用火柴头大的白磷在锥形瓶中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演示实验过程中,如果塞子塞得不紧,天平的指针往哪边偏?答案一般都说将是左盘偏重,但实验表明一般情况下将仍然平衡,因为普通的托盘天平根本就没有这么高的精确度!试想,要一名刚刚学了两个多月化学的学生就回答一个本身就存在严重系统误差的题目,能有多大意义?做这样的题目对学生的学习能有多大的帮助呢?

4、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注重习题的创新性

新课标和新教材与原教材和教学大纲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淡化了概念,降低了难度,并且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服务于生活的新理念,所以相应强化了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我们通过分析近年中考试题就不难发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化学现象、化学知识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化学与健康,生产安全与食品安全等成为了考试的热点。中考试题的导向性是明确的,因此,在选择习题时就要顺应这种变化趋势,平时注意多收集一些这方面的素材,设计一些新颖的习题,有意识地加强练习。

二、根据学生的需要科学地布置习题

1、注重分层教学,习题要有针对性

新的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要求化学教学要面向全体,要让每一位学生有其发展。但他们自身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习题的难度要分层次,习题的题量要适中,且在完成的时间、数量上不搞“一刀切”,让学生有一定的选择,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逐步树立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逐步实现由“懂得”到“会做”,由“会做”到“会学”。

2、加强师生习题互动,调动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

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再有经验和能力的老师,考虑问题都有他的局限性,都会受到一些思维定势的束缚,设计习题的多样性往往不足。因此选择习题也不应由一位教师独断,要进行教研组内同组教师的共同讨论。同时可以进行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的大胆尝试,即让学生将他们自己认为有针对性的、容易发生错误的、有趣的习题收集起来,再运用到单元检测中,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既能强化对知识的掌握,又能使学生得到很好的锻炼,因为有他们的参与,所以也就促使他们自主、积极地学习化学,既拓宽了出题的视野,又提高了习题的质量。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9

学习了胡玉姣老师的《初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新课程更多地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我个人认为教师要用赏识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要从过去、现在、将来的有机联系中看待成绩,不唯“分数”论成败。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顺应学生个性心理体验。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破传统的讲授方式,促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方位交流,在共同活动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课堂上的.评价语言应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要有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真正做到教无定法,使被评价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都能提高学习的兴趣,都能更积极地投入学习。

二、多元并进,促进学生增强自信,发挥其创造潜能。

增进学生对科学问题及其探究过程的认识和理解,而不只是对概念、化学名称的死记硬背;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而不是在纸上演算习题的技能;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关心社会的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强化升学的动力和需要。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10

一、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的运用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是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为一体的多种信息功能的工具,能够将声音、文字、图像很好的结合起来,它不仅可以展示已有的科技成果,还可以展示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又能将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或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和形象化。当课堂中出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教学内容相融合的教学情景时,学生便身临其境,受到感染和启发,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从而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所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充分刺激学生的感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绪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化学学科,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并且随着科学的发展化学能够使人类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让学生认识化学科学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的重要作用,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和决心,在初中化学中的物质结构知识是初中化学中的难点,其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情况就不一样了,如在离子形成的教学中,传统教学中,常采用的是挂图或图片、模型等教学用的示意图,因为过于僵化,固定而缺乏形象、直观的效果,从而加重了学生的死记硬背,增大学生的课业负担。如果应用多媒体可把教材中的小图变大,变静为动,把微观粒子扩大为清晰的图像,用动画的形式将电子的得失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启示,这样降低了教学难点,学生容易理解了,增强了学习化学的信心,学习化学的兴趣也更能得以保持。

二、在化学实验中的运用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通过对化学实验的观察和研究可以得出化学反应的结论,加强学生对物质性质的理解和掌握。但化学实验存在着一些无法克服的矛盾,如:①演示实验中,实验反应装置小,而涉及范围大,教室后面的学生难以观察;化学实验中的实验现象大多瞬间即逝,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应观察的重难点上,如果实验后通过多媒体重复展示实验过程,可以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②一些实验危险性强,但操作简易的实验可以用多媒体模拟实验,(教学论文 )如爆炸实验,通过多媒体模拟实验。③在实验操作原理的讲解中,常会讲解到一些化学实验错误操作所引起的危害性,大多老师都无法演示给学生看,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只能靠讲解,这样学生往往会认为老师是危言耸听,半信半疑,如:⑴浓硫酸的稀释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⑵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等实验可以采用多媒体展示其错误操作引发的危害,学生一目了然而且记忆深刻。④一些化学实验后,对实验现象的解释较为抽象,如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实验中,对灯泡发光的解释是酸碱盐溶于水发生了电力,离解出了能自由移动的离子,两电极间离子作定向运动后产生了电流,学生理解较为困难,如果运用多媒体的动画给学生进行展示物质的离解过程及离子的定向运动过程就降低了难点,学生就充分认识酸碱盐的溶液能导电的原因了。

三、在知识归纳复习中的运用

在教学工作中,知识的归纳总结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老师都会把一阶段来教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的归纳和总结,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但这些课堂往往由于教学容量大,教学时间短,加上传统教学手段的限制,极大的制约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力,有些内容甚至由于受限制无法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致使教师教得勉强,学生学的模糊。如果借助多媒体手段设计和表现课堂,就可以拓展课堂的时间和空间,特别是复习课上,头绪多,容量大的课程教学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将知识点有机的结合并排列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将大大提高复习的效果。如在《碳和碳的化合物》这一专题复习中就可以采用多媒体展示,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不仅板书要耗费大量时间,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而且一个黑板很难完整的将知识体系呈现在学生面前。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应用于化学教学势在必行,这也是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尝试。当然,多媒体并不能完全代替黑板,更不能代替化学实验。如果适时恰当的利用多媒体的声像图文等信息能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形象,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11

随着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展开,一个学习新课程标准、研究新的教学理念的热潮正在兴起。不论是否在用课改实验教材,“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这是广大教师的一个基本共识。课堂,是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关键阵地,我们必需将新课程的理念渗透在课程教学的分分秒秒里,建立起新的课堂教学摸式。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才能把这些新思想新理念很好的贯穿到教学当中,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问题。为此我结合教学谈谈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自己的一些实践体会。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改革课堂教学

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应以学生为本,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新型试题只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一种形式,构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课堂模式,关键还要靠我们的教学主阵地——课堂。新的理念成了我们课改教学的巨大驱动力,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去探究知识,去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目前从听课中发现一个突出的共性问题,就是课堂上教师讲得太多,特别是毕业班的课。教师本来是一心为学生着想的,只担心漏讲知识或少讲而学生不会。教师讲得很辛苦,但学生处在被动听课状态,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太小,很难获取较大的学习效益。因此,要实现主体教育思想就必须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构建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共同探究知识、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教学情境。就要在平时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在教学中我们还主动投入到学生中,和他们谈理想、谈生活、谈兴趣、探究知识,尊重他们、呵护他们。

二、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实验探究教学要求教师在创设问题情景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想像、质疑、勇于求异,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教师对敢于质疑的学生应给予及时肯定和表扬,努力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消除思想障碍,敢于质疑。让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使学生在问题中求知,在问题中发展,不断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科学创造贵质疑,创新往往是“质疑”的开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善疑、多问、多思、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创设质疑情境。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善于创设成功的情境。对学习基础教不太好的一些学生,提出一些简单应用性的问题,而将一些有深度和具有较强思考性的问题,留给学习基础好一些的学生,使他们都有发言的机会,同学们都经历过成功的体验,这样一来可以使他们在不同学习层次上都有进步。这对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创新精神有其积极作用。

三、在探究中学、学探究的方法

课程改革中提倡探究性学习,化学课程标准中明明确提出“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科学探究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且是重要的学习内容。这里的过程包含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实践互动过程等。但是,这并意味着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先学科学探究,再学习其他的内容。换句话说,也就是要将科学探究的学习同其他内容的学习有机结合并统一起来。将这一思想贯彻到化学实验教学中,从化学实验内容的呈现来看,就是要鲜明、具体地按照科学探究的思想来叙述实验内容,使学生明确与具体的实验内容有关的科学探究的要求,做到在探究中学、学探究的方法。

四、联系生活实际,强化应用意识

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学生的强烈希望和要求,是化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需要。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有效落实这一理念,就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积极创设各种真实、具体、生动的化学实验教学情景,在学习化学科学知识的同时,体验化学与技术、社会的密切联系,感受化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好新教材,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居高临下的态度,走到学生中,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创造教学情景,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贯彻新的课程理念,在使用新的教材,在落实新的课程标准的今天,对我们广大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在继承昨天的优秀成果,补充新的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我们的教育才能适应时代的进步,我们培养的人才才能肩负起建设国家的重任。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12

通过收听、观看专题讲座《初中化学概念原理教学过程与策略》使我感触很深,对概念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概念是经过一系列观察、分析、抽象等思维过程才建立起来的。在概念的建立过程中,使学生运用科学方法,直接参与对所观察的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对发展学生的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概念的学习,应该使学生利用实例对概念进行分析和辨析。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更加清晰的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化学概念的建立过程包含着丰富科学方法, 学习化学的过程要发展能力,而连接知识与能力的桥梁就是方法,所以学习概念过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科学方法,提高能力的过程。方法的学习从教育的目的上看比知识更重要,而离开具体知识的“学习”也谈不上方法的运用。可见,引导学生形成概念和发展对概念的理解,是学习运用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开发智力的重要过程和途径。

化合价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较好的掌握它们对今后的化学学习有很大帮助,从教材看,化合价内容抽象、难懂,学生掌握和应用有一定难度,属于典型的枯燥概念,对学生来说,掌握本节知识将对以后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第二册中《酸、碱、盐》的学习。也就是说,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知识链中的重要一环,它贯穿着化学学习的始终。教学中如何把枯燥概念趣味化,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中轻松地接受并利用,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在学习这一主题时,我采用了“两比喻、两寻找”的教学方法,。 “商品有‘市场价’,那么元素为何称作‘化合价’呢”; “你如何理解现实生活中的‘第一名’”。通过这两个形象比喻,学生能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元素化合价的概念及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这一事实。最后寻找“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与该元素的常见化合价有何关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特点。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化合价口诀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总之,学习概念的过程是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提高能力的过程。因此在概念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运用科学方法直接参与所观察的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对发展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下载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初中化学教学评价的一些心得体会

    关于初中化学教学评价的一些心得体会 依据初中化学课程目标,学习评价目标和内容,要以考察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和进步为中心。不仅要注意全面考察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初中化学教学第二学期心得体会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包括创......

    初中化学教学第一学期心得体会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 差生时刻围绕着农村初级校的教学,从本人几年来的体会感到,差生对学习产生逆反的情绪,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大困难。差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社会......

    初中化学教学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基础阶段,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以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

    初中化学培训心得体会

    初中化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本次培训主要结合化学课程的特点、化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化学课堂教学的一些环节,选择了六个主题作为培训的内容:初中化学课程的新变化;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听课心得体会

    初中化学听课心得体会马春三个月的顶岗实习中,我只要没有课就去听其他老师的课,使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很想和同仁们一起交流。一、感慨老师授课的精彩1.新课导入各有千秋俗话说:......

    初中化学研修心得体会

    初中化学研修心得体会 周振义 2012年9月到11月份我参加了“国培计划”,我深刻体会到国培对我们的帮助,国培通过讲座、看视频、研讨等多种形式使我们知道了新的教学思路、新的......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化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巩方舒 寒假期间对《化学课程标准》进行了细致阅读,深刻体会到课程标准虽是小身材,却是大容量。我的主要收获有以下四个下方面: 一、提供给学生最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