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的改写及近似数》教学反思(五篇范文)

时间:2022-06-10 05:02: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数的改写及近似数》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数的改写及近似数》教学反思》。

第一篇:《大数的改写及近似数》教学反思

《大数的改写及近似数》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数的改写及近似数》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数的改写及近似数》教学反思1

今天教学大数的改写及近似数,虽然教学内容已经讲解完毕,但是从学生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来,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听明白。我仔细思考了一下,大致有两方面的内容。

教学中的不足:

一、教学内容比较多。虽然在讲这节课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大数的读与写,对大数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大数的改写尚且不熟悉,另外又加上还要学习大数的近似数的写法,所以学生一下子接收不了这么多的知识,以至于学生没有听明白。

二、教学环节联系不够紧凑。在讲解完大数的改写后,我直接讲解道:整万数可以这样简单进行改写,那非整万的数呢,应该怎么写呢,然后引入四舍五入方法,这里的引导有些生硬,没有给学生缓冲的时间,所以造成学生云里雾里。

改进的方法:

一、首先大数的改写和近似数应该分开来教学,这样留给学生自己消化的时间和充分的练习时间,在上次教学过程中,大数的改写虽然简单但是还是容易出错,比如:有的学生会把最后的万字丢掉,或者改用=的时候用了≈。

二、在教学环节的引导上,应该提前组织好语言,应该先让学生理解什么叫做整万数,什么叫做非整万的数,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理解。然后讲解完之后,让学生知道整万数可以进行改写,把个级的0去掉,再加一个万字,那如果非整万的数也想改写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利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先把非整万的数近似成整万数,按照整万数改写的方法进行改写。

这样上课时,学生可能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大数的改写,为什么大数的改写还需要近似数。

《大数的改写及近似数》教学反思2

今天教学大数的改写及近似数,虽然教学内容已经讲解完毕,但是从学生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来,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听明白。我仔细思考了一下,大致有两方面的内容。教学中的不足:

一、教学内容比较多。虽然在讲这节课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大数的读与写,对大数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大数的改写尚且不熟悉,另外又加上还要学习大数的近似数的写法,所以学生一下子接收不了这么多的'知识,以至于学生没有听明白。

二、教学环节联系不都紧凑。在讲解完大数的改写后,我直接讲解道:整万数可以这样简单进行改写,那非整万的数呢,应该怎么写呢,然后引入四射污染方法,这里的引导有些生硬,没有给学生缓冲的时间,所以造成学生云里雾里。改进的方法:一,首先大数的改写和近似数应该分开来教学,这样留给学生自己消化的时间和充分的练习时间,在上次教学过程中,大数的改写虽然简单但是还是容易出错,比如:有的学生会把最后的万字丢掉,或者改用=的时候用了≈。二,在教学环节的引导上,应该提前组织好语言,应该先让学生理解什么叫做整万数,什么叫做非整万的数,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理解。然后讲解完之后,让学生知道整万数可以进行改写,把个级的0去掉,再加一个万字,那如果非整万的数也想改写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利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先把非整万的数近似成整万数,按照整万数改写的方法进行改写。这样上课时,学生可能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大数的改写,为什么大数的改写还需要近似数。

第二篇:《大数求近似数的改写》教学反思

《大数求近似数的改写》教学反思

近似数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应用过“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而本课的学习内容相对系统一些,应用“四舍五入法”进行求近似数后并改写成以“万”或“亿”的方法。

一、结合实例,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一些比较大的数据,由于书写的不方便,需要将一些较大的数据改写成以万或者亿作单位,这样既方便书写,又便于读数。教材中安排的“国土面积”中的一些数据都是比较大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改写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改写的必要性。因此,数据改写的活动使学生体会改写所带来的方便。

数据的改写是对数据表示形式的变化,它的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教学中就出现2名学生学生发现没有带单位。在改写过程中应向学生说明改写后为什么要写计数单位的道理。

如7600000=760万,等号左边的数是以“个”为单位,而等号右边是以“万”为单位,如果这个计数单位不写,那么就会变成以“个”为单位,这样两者之间就会相差很大。这些道理,可以结合具体的情景加以说明,以便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减少错误,二、近似数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的数,它与精确数不同,表示的仅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

对于近似数学生在三年级已接触到,教师要再次强调下求近似数主要是以 “四舍五入”法,生活中有些求近似数时还有其它的方法。本节课主要学习的是“四舍五入”法。书中写近似数的要求主要有两种:

1、以“万”(或亿)作单位写近似数。2.省略最高位以后的尾数写近似数。补充习题上又出现了一种:“四舍五入”到个位、十位、百位„„都要弄清什么是尾数。

三、教学中更要强调改写与省略尾数的联系与区别。强调并让学生明白改写只改变数的计数单位而不影响数本身大小,用“=”;而省略尾数后改变了数的大小,求出的是原数的近似数,用“≈”。

相对而言,大数的改写学生掌握较好,多数学生课堂上发言积极,做题轻松而且学生兴趣浓厚。学习“四舍五入法”来求一个大数的近似数时,学生接受较慢课堂教学进行缓慢,教师要要求学生按步骤来完成,1、分级

2、确定位数“四舍五入”

3、改写万、亿为单位的数。学生要进行了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方法步骤,真正才能灵活掌握与运用。

第三篇:亿以上数的改写及求近似数教学反思

《亿以上数的改写及求近似数》

教学反思

湖天桥小学 周夏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亿以上数的改写及求近似数》,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亿以上数的改写;另外一方面是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习了亿以内数的读写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重点是改写和求近似数,难点是求近似数。

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备课,专研教材,制作课件,为学习本课做好必要的准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大部分学生掌握亿以上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现在我就谈谈上课的体会。

本节课有以下两点我较满意:

1、新课导入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亿以上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的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多。所以我选择用人类用最大望远镜可以观测到1000000000多颗星星的内容引入。一方面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对学生感受到世界科技的发展,启发学生的求知欲。之后又引入我国每年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达45000000000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以此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合作、集体交流

在教学亿以上数的改写时,我先让学生说整亿的数,然后自己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再分组讨论改写的方法,并让学生总结亿以上数改写的方法。学生很快得出了把末尾的八个零去掉,在加上一个亿字就可以了。这个环节完成的比较顺利,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合作者,引导者这一理念。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在求近似数的教学。我课前对学生的能力估计太高,对教材的把握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老师代劳的多。备课时本着尽量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掌握本课知识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没有起到作用,只是流于形式;

2、在知识新授方面花的时间过少,导致后进生一时间无法在课堂上完全消化;

3、在讲解练习题时,分析得不够深入,没有将问题分析透彻,要多问问学生是怎么思考问题的,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与逻辑能力;

4、教学语言方面用词不够严谨,这样会导致学生理解上产生错误。

本节课虽然上的有许多的瑕疵,但总体来说整节课课堂比较紧凑,条理也比较清晰,课堂气氛活跃,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倍努力,充实 自己,使孩子们学的快乐、轻松。

第四篇:近似数教学反思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卢龙镇张毛庄小学

马国尧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在学习之前,我先让学生复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把不是整万或整亿得数改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重点把握了三个教学重难点,即: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精确到什么位;省略什么位后面的尾数”这些要求的含义;表示近似数的时候,小数末尾的“0”必须保留,不能去掉;连续进位的问题。

教学从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在创设情境环节,结合教科书的主题图,创设了邻居家的孩子“小豆豆”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巩固环节,让学生说出把4、85元精确到元、精确到角分别是多少钱,这样把学习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还原与生活,应用与生活。

反思内容:学生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掌握较好,基本能够根据题目要求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然而对于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就不乐观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以前学生学过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而今天所学的是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这就增加了难度,学生不知小数点后面的小数部分该如何处理。

第二:前面刚学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学生往往把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和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相混淆,错把改写当成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针对以上情况,解决办法:一方面给学生讲清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方法相同,后者的改写是移动小数点,其实前者也是移动小数点,只不过运用了我们后面所学的小数的基本性质,把小数点后面的零去掉了。另一方面,讲清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和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单位的数有什么区别:求近似数需要省略后面的尾数,所以求的是一个数的近似数;而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或八位,加一个单位就可以,没有大小的改变数的大小;第三,多讲多练,在不断的重复练习过程中,让学生自悟。

第五篇:近似数教学反思

近似数教学反思

近似数教学反思1

我讲了些啥啊!!果然没有跟老教师请教研讨过就直接上的课程就是不行。等下午我再请教梅梅老师或者向红老师。我先记一点我自己想到的反思吧。

一、学生暴露的问题

1、没真正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我没有把近似数的定义明明白白的点出来!!所以孩子不理解,听的迷迷糊糊的。比如四班的学生,我让他们举个近似数的例子,问他们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近似数的用法,有个孩子起来说:“我的爷爷大约67岁。”听得我当场崩溃,但是我没意识到,是我没点明白近似数是什么。与准确数很接近的整千、整百、整十的数,我们把它们都叫做近似数。知道是“整千、整百、整十”这样的数,学生就不会把近似数说成是准确数了。

解决方法:

下节课的时候再描补描补吧。首先要再次明确近似数和准确数的定义:准确数就是实际的、准确的数字,而近似数是与准确数很接近的.整千、整百、整十的数。其次要多多举几个例子,如895的近似数是900,5510的近似数是5500等等。

2、没明白近似数的用法

近似数的用法我也没明确点出来!我服了我自己。近似数的出现是为了方便,在不需要准确数据的情况下(如记不清、或者不需要说得很准确等),选择一个近似数可方便记忆。这里我举的例子里隐约透露出了这个意思,但是我没有点破那层窗户纸,比如,我说小张知道了我们学校有1496个学生,转述给他人时,小张忘了具体的数据,但是她记得近似数,就可以传达给他人大约的数据。这里要点出来,这种就是不需要把数据表达的非常准确的情况,只要是类似这样的情况,都可以用近似数表示。

解决方法:

这节课我采用了一个倒推的练习形式,既让学生通过近似数猜准确数可能是几。但是,其实应该先练习正推的形式,即我给出一个准确数,让学生来判断它的近似数。在这个练习形式的一开始,可以适当的降低难度,不让学生直接说近似数,而是从几个近似数中做选择。比如课后练习第一题,就是让学生从两个近似数中选择最合适的:胶州湾海底隧道的海底部分长4930米,那么我们可以说海底部分大约长(①4000米②5000米)。在这里,学生应该选择5000米,而老师一定要根据回答追问为什么,直到引出这个原则:选择近似数要与准确数很接近,差的太多,就不是近似数了。之后,可以再进行倒推的练习形式,我可以给出一个情景,让学生来取近似数,比如我吃了26个葡萄,取近似数的话就是我吃了大约30个葡萄;我现在的年龄是27岁,那我就可以说我今年大约30岁。

二、这节课还算有可取之处的地方

1、倒推环节自我感觉设计得还可以

我为了让学生感受在各种情况下近似数和准确数之间大约差多少是比较合适的,举了这样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我买了一袋子桃子,里面大约有20个桃子,请学生猜一猜里面实际上可能有几个桃子。学生们回答的还是很热烈,有的人说的是超过20的数,有的人说的是20以下的数,但只要离20不远,处在15至24这个范围内,近似数就可以取20。这个联系下节课还可以加一个判断项目,比如我可以接着这个桃子的题目问,那里面有没有可能是12的桃子?学生们会说不可能,我就要问,为什么?多次追问,就可以引出,12这个数字距离20太远,要取近似值的话,应该取10而不是20。

2、用数轴来表示了取近似数的原则

上课的时候,我用该班的人数来举了一个例子,我说,我们班一共44个人,我如果对别人介绍我们班人数的时候忘了具体的数字,那我可以跟他说我们班大约有几个人呢?有的学生说40人,有的学生说大约50人,我把这两个数字都写了下来,问,我们现在有了不同的答案,咱们来看看,谁更合适?学生们说40更合适,我问,为什么呢?学生们回答,因为比起50,40距离44更近一些。他们其实说的都很对,而为了让这个原因更清晰直观的呈现,我画了一个简易数轴,如图所示:

我问学生,如果44和40的位置如图上显示的,那么50应该在44的哪里呢?学生们回答说是后面,我又问,那大概要离的多远呢?学生们就能答出来,从44到50之间的距离要超过从40到44之间的距离,位置应该大致如下:

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看,44距离40更近,所以要给44这个准确值取一个近似值的话,应该选择40。

近似数教学反思2

《商的近似数》是堂新授课。但是我们已经学过积的近似数,于是我尝试让学生自己完成例题,并由学生来完成讲解,尝试效果如何。

1、问题的生成是学生亲身经历的,而不是教师提供的。

当学生在计算150÷44的时候,碰到了一种现象“除不尽”。这在以前的小数除法中没有出现过,与学生原有的认知产生了冲突,形成了问题。这是其自己发现的,很自然便会产生一种自己尝试解决的迫切欲望。这无疑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2、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成果。

当问题产生以后,解决问题便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目标。但由于教师没有提供解决问题的统一方法,学生缺少了模仿和依赖的'基础,整个探究空间也有了比较大的自由度。学生既可以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这一问题,也可以“创造”出一种新方法来解决。当然,也出现了一些思路是正确的,结果却是错误的情况。但无论怎样,这是学生经过了一番思考后产生的一些想法,也是真正意义上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的典型表现。

3、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评价与反思的过程。

学生在展示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同时,他们同样也关注别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当别人的方法与自己不同时,学生自然会产生“为什么他的方法与我的不一样”、“我的方法到底有没有问题”等想法,从而促使其反思自己的做法。

总的看来,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经历了问题的生成和解决过程,突出了学生在问题生成和解决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近似数教学反思3

数学源于生活,本节课从生活的“真实”入手,从自然引入,还情境为生活本来的面貌,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情入生活、心入生活,在真实化的情境中体验、感悟数学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在教学《商的近似值》一课时,对教材进行处理,我有意识地开发生活资源。首先教师出示例7 :爸爸给王鹏新买了1筒羽毛球。一筒羽毛球是12个,这筒羽毛球是19.4元,买一个大约要多少钱?并以谈话的方式引出数学问题,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再要求学生根据提出的信息列式计算.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尽。教师巡视中发现,有的学生一直往下除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这时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生: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听后,同学们都明白了保留两位小数的道理,使学生学会了根据实际生活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本以为求近似数是教学难点, 所以在新授前安排了大量相关知识的复习. 但在实际教学中才发现计算才是真正的教学难点, 由于例题及做一做中所有习题全是小数除以整数, 所以当作业中出现小数除以小数计算时, 许多学生装都忘记了“一看, 二移”的步骤. 所以在设计巩固练习时应增加小数除以小数的练习.

其次我根据学情补充介绍了一种求商近似数的简便方法. 即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只把余数同除数做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上加1。介绍了这种方法感觉好的同学算得更快了,但悟性较差的学生听完后连最基本的保留两位小数应除到小数点后面第几位也混淆不清了。所以下次再教时,此方法的介绍时间可以适当后移,放在练习课上。

其实在上课的时候,不能因为需要保留两位小数或保留一位小数而强调学生说只能除到小数部分的第三位或第二位,遇到学生除到了比实际需要更多的数位,应加以鼓励表扬,并及时提示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去除,决不能“一味扼杀,一棒子打死”。这也许是学生创新的灵感之花,是一种钻研精神的表现,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是这样的教学,也需要这样的老师,更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我们要结合课改,挖掘教材,合理、科学的利用教材,全面贯彻课改精神,实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上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而努力教学,这样才无愧于学生,才能称得上是一名新课改下的老师。

近似数教学反思4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近似数》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近似数》教学反思《近似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7页的内容,学生在学校本内容之前,已经学校过简单数的估数,以及10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学生基本能理解大约、左右、大概等词的意思,并且已经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写法,数的组成。这些知识构成了本节课的学习基础。

我的教学处理是这样的:首先提示我口袋上的钱大约是100元、我们学校学生总数约是310人,让学生猜钱的数量和学生的总数,在猜出结果基础上,告诉学生像102元、313人这些数,它们准确地反映了事物的真实情况,可以把它们叫准确数,而100、310接近真实情况的数,称为近似数。再让学生思考,我们生活中,你还遇到哪些数,它们是准确数,还是近似数?在学生说一些准确数和近似数之后。让生思考近似数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作用?

课堂设计的板书如下:

近似数

准确数:近似数:

102元100元

313人310人

41人 40人

9992人 10000人

近似数接近准确数,近似数一般是整十、

整百、整千、整万的数,所以较容易记忆。

在练习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存在几个问题:

1、学生没有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近似数的特点与作用。比如说对于603米,有的学生的`答案是约为601、602米。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近似数》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近似数》教学反思2、学生没有很好地理解近似数可以有多个。

3、学生没有能正确地进行估数,比如练习洗衣机售价为1198元,约是多少元?这题,很多学生就回答约是20xx元。

4、对于较大的数,学生比较难理解接近的程度,比如说:9019人,学生一般估成3020人,或9010人;学生根本没有想到9000人。教师讲解后,我模糊地听到有学生说9000与9019相差了19,不能算接近了吧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问题呢?回顾我的教学过程,我发现对于近似数的特点,教授得并不透彻,而且好像没有正式地提到近似数可以有多个。所以如果上课时,我有意识地注意到这些细节,也许就可以避免出现第一和第二个问题。

第三和第四个问题出现的原因,我觉得可能是一样的,那就是学生还没有体验到较大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无法准确地把握大数之间差距的程度究竟有多大,如:学生可能知道9019与9000相差19,却无法体会到19对于这两个数而言,这个差距是很小的。

如果重新教授本课,我该如何处理,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呢?也许通过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小结,可以很好地解决第一和第二个问题;而第三个问题,可以通过一百一百地从1200数到20xx,发现之间的差距有800之多,并顺势提醒,近似数跟准确数是接近的。但第四个问题,目前,我真想不出很好的办法来解决。

记得吴正宪老师教授三年级《估算》一课,吴老师的课堂设计很好地贴切了生活的需要,如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估数、估算?什么时候需要估大,什么时候需要估小等等。在吴老师的精心设计下,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很好的。《近似数》一课的设计,是否也应该体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呢?设计的教学内容与环节,应该贴切生活中的需要呢?从而让学生在将知识应用于生活问题过程中,很好地理解数差距的程度是大,还是小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近似数教学反思5

学生在四年级已掌握了求数的近似值的知识和小数乘法,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求出积之后,能够根据题目要求或者现实需要,把积保留若干位小数,所以这节课更多的是让学生了解根据客观生活需要对于乘积进行位数保留。

由于之前已经学习了相关的近似值的知识,所以计算问题我列在了次位,在计算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培养审题能力,尤其是应用题的审题。只有拥有良好的思考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能力比问题的对错更有意义。

在上交作业的时候,我发现部分同学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于是我分析了原因。经过我的调查我发现,一部分同学是因为基础较差,在计算过程中耗时较长,因此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为此,我为其安排了成绩较好的同学为其提供辅导,这种一帮一的做法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另一部分同学则是属于比较懒惰,贪玩,自制力较差。对于此类同学,我安排其四周同学轮流对其进行监督,如果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则不允许其随便出去玩耍,通过一段时间的监督,这部分同学的表现也有了很大改善。对于每位同学只有不放弃,才能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近似数教学反思6

1、创设了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例题的巧妙改动给学生留出了更为自由发挥的空间,一句“能像上题那样,保留两位小数得6.67吗?”的开放问题,导引着学生建立条件与条件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根据条件生发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水平。素质教育也可以说是学生主体教育,要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活动过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有效参与是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保证和有效途径。

2、设计了生活化,学以致用的练习。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习致用。因此,在设计练习时,我设计了一系列与生活相关的题目,使学生体会到“求商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用处,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亲历了“做数学”的过程,学会了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策略,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3、组织了自由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

自由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数学新课标》中提出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实践也证明,在自由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中,学生认识活动的强度和力度要比单纯接受知识大得多。在本节课的实施中的每一个学习活动,都试图以学生个性思维,自我感悟为前提多次设计了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通过学生和谐有效地互动,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感情。

4、在小结中对比沟通,形成整体认识。

充分利用课堂这一阵地,致力于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把零碎的知识串联起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让每一位学生站在元认知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既是对知识本身的反思,更是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反思,对知识、情感、能力、方法等各个方面的反思,这无论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还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似数教学反思7

教学目标:

1.结合豆豆测量身高这一现实情境使学生知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深对小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2.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根据学习目标,结合课本内容,我制定了两个学习任务:

1.探究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2.比较理解近似数1和1.0。

下面就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进行简单的分析:

在激情导课环节,我先创设菜场买菜付钱情境,又结合课本的主题图,创设了邻居家的孩子“小豆豆”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然后回忆整数的近似数方法,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在民主导学环节,任务一是让学生探究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学生先自学,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学懂的知识。最后运用学会的方法解决问题。进行展示时,主要依靠小组,组间交流互动。让学生总结出求近似数的方法。当学生还有表达不完整的时候,我再进行补充小结。在这里,我主要强调“精确”到某一位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即省略这一位后面的尾数。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求近似数的方法。关于近似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问题,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设计了任务二比较理解。

. ≈1 ( )

. ≈1.0( )

1.思考有几种填法。把能填的数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2.小组同学说一说近似数1和1.0的不同之处。

在学生展示交流完毕,我又出示了数轴图,目的是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近似数1和1.0意义的不同,精确程度的不同,1.0比1更精确。由此得出“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在检测导结环节我采用了课堂检测单,检测题围绕学习目标,检测学生对当堂知识的理解。第二题是结合生活实际提出,目的是再次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知识的发现者。

在进行小组交流时,由于一开始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显得有点沉闷。可是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逐渐的打开了思路,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不但自主探索到求近似数的方法,而且理解了为什么表示近似数时末尾的0不能去掉。可以说两个任务的呈现都比较合理,有可操作性,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方向非常明确。任务二的呈现稍显难度,但这也是这堂课的亮点。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为学生直观的理解知识搭建了合理的平台。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觉得应该在钻研教材方面下大功夫,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用教材,呈现合理的学习任务。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一定要努力处处为学生着想,时时为学生服务,课课让学生精彩!

近似数教学反思8

已学内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反思内容:学生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掌握较好,基本能够根据题目要求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然而对于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就不乐观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以前学生学过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而今天所学的是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这就增加了难度,学生不知小数点后面的小数部分该如何处理。

第二:前面刚学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学生往往把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和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相混淆,错把改写当成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针对以上情况,解决办法:一方面给学生讲清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方法相同,后者的改写是移动小数点,其实前者也是移动小数点,只不过运用了我们后面所学的小数的基本性质,把小数点后面的零去掉了。另一方面,讲清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和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单位的数有什么区别:求近似数需要省略后面的尾数,所以求的是一个数的近似数;而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或八位,加一个单位就可以,没有改变数的大小。

第三,多讲多练,在不断的重复练习过程中,让学生自悟。

近似数教学反思9

《求商的近似数》在学习小数除以整数,小数除以小数的知识教学的,它是一节计算课,求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本课是由“小数除法”和“求近似值”两个知识点组成。学生对于这两个知识点并不陌生,因此,一般都能较快地理解并掌握这节课的知识。但是,“求商的近似值”这节课的内容虽然简单,但比较枯燥,学生不容易提起兴趣。而且学生刚初步学习小数除法,计算还不熟练,计算常出错。这节课我从实际生活中寻找素材,丰富课堂,使数学课充满生活气息。激发学生学习又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课一开始,我从爸爸给王鹏买羽毛球的谈话中自然引出数学问题,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反思《求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同时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出示(爸爸给王鹏新买了1筒羽毛球。一筒羽毛球是12个,这筒羽毛球是19。4元,买一个大约要多少钱?)要求根列式计算.当学生除到不尽时.师问你认为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学生计算后交流解题思路。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值?”(首先要看题目的要求,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其次,求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求出商的近似数。

学生总结出方法后,再进行加强联系。但在练习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还是不能明白比要求多除一位的意思,比如要求商保留三位小数,学生做竖式时就只除到小数第三位,没有多除一位,导致结果出错。因此,只要不断强调方法中加强巩固,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近似数教学反思10

在准备《积的近似数》这节课中,我设计了以下这几个环节:

1、复习数位顺序表

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完全相同。因此,在教学本内容前,我组织学生做了适当的复习:

(1)我首先考虑到学困生学习基础较弱,他们可能忘记小数点左右两边的数位,这样如何去进行四舍五入呢?因此我先在课件上出现一个点,引发学生猜想,最后让学生按顺序表述:当这个点表示小数点的时候,你能按顺序说出小数点的左边有哪些数位?右边又有哪些数位吗?通过几位同学的准确描述,在课件上显示数位顺序表,让学生一目了然。

(2)让学生明确保留整数和保留几位小数与精确到哪个数位之间的关系。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发现如果只是用保留整数和保留几位小数这样来表达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时候,学生当时的掌握效果就好了,但如果换个方式问:“把这个小数精确到十分位。”确有不少学生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这也说明了教师作为一名引导者,有义务引导学生从多方面的含义去理解和掌握知识。建立了保留整数和保留几位小数与精确到哪个数位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的长远学习来说是有利的。

2、设计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

不同形式的练习有助于学生从各个角度去理解知识,学会用适当的策略去解决问题。同时练习的难易程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学习层次不同的学生得到有效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情感。

3、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本节课在学完例6的时候,就让学生对积的近似数的求法进行总结,发现很多学生虽掌握了知识,但却无法用语言清晰地表述出来。因此通过巩固练习后,我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学生在尝试总结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第二次进行表达时,可见大部分学生能大胆而且准确地对积的近似数的求法进行总结,大大激发了学生成功的体验。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总是经常要面对不同的学生个体与群体,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随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学生学情水平的教学流程,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获。

近似数教学反思11

在复习小数乘、除法时,学生遇到求近似数时,感到困难。我认为如果将有关求近似数的内容联系起来教学,让学生找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把知识连起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在和学生一同复习时,先带领学生将学过的求近似数的知识列举出来:一、求积的近似数:二、求商的近似数。

1、回忆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先计算,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

2、回忆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先计算,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但要注意只需除到比要求保留的位数多一位就行了。

3、在这里要学生比较两种求近似数的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相同点: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不同点:乘法可算得准确的结果,而除法不一定能除尽,也不需要除完

4、在求商的近似数时,学生最感到困难的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保留,提醒学生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有时要用进一法有时用去尾法,我让学生举例说说什么时候进一什么时候去尾,帮助学生理解。

为了验证学生学情,指名五名学生到黑板上分别计算各自的'式题,三名学生在老师的监督下艰难做对了,我向他们一一表示祝贺,以此鼓励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其中两位同学被困难挡住了去路,这时下课的铃声响起,我不得不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为了给他们一点压力,当放学的铃声响起,我把它们叫到自己的办公室,指导他们完成练习四的第一题,这五道都是求商的近似数。孙艳花了近一个小时艰难的做完了,其中一道做错,在我的反复指导下终于做对了,我向他表示祝贺,并让他回家吃饭,同时叮嘱他上课要认真听讲,做题要动脑筋。晚上再次研究班上几位同学验算所用的草稿纸,发现错误的原因,有的题不是小数点点错了位置,就是商放错了位置:有的题除数扩大了,被除数却还是没有移动小数点;有的题确立的商和除数乘的积竟然不知道放在什么位置上,总之从孙丹妮所做的式题,可以清楚看到她根本没有掌握求近似值的知识,脑子里完全糊涂着,想孙丹妮这样的学生绝不仅仅是孙丹妮,还要继续强化训练学生求商的近似数,小数点的确立,以及商的位置是求近似数的重点和难点。

近似数教学反思12

“近似”的概念在小学数学知识里,有一个孕伏与发展的过程,在本课,第一次出现了近似数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在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相对于她们学过的准确数而言的。教材没有给出四舍五入的方法和约等号的'使用,只要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都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我特别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德育渗透和人文素养培养,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加强近似数与准确数的对比,从而加深学生对近似数的感知和理解,并能加以运用。现将本节课比较成功的做法和不足之处总结如下:

成功之处:

1.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例如通过第xx届全运会的这个时事背景引出例10,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在之后的大量练习中,也十分注重取材于实际生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的数学知识,还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人文素养方面有所渗透,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2.教学环节设计充分考虑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二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在玩中学是二年级学生比较乐于接受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在本课的教学环节设计方面,我采取了动静结合的方式,不仅有独立思考,还有小组交流;不仅有静态的纸张作业,还有活跃气氛的多种游戏;不仅有自己读题审题,快速回答问题,还有听题回答问题……整个环节安排紧凑有序,科学合理,再加上琅琅上口的顺口溜,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被很好的调动起来。

3.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功能

本节课的课堂评价主要采取小组积分制,通过师生共评和生生互评,对各小组进行计分(100分,50分和2分),充分调动学生课堂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课堂结束时,每组学生算出本组得分的准确数和近似数(近似成整十数),紧扣教学主题。

不足之处:

由于近似数的概念是二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认知的,而且只是感知、比较和理解,部分学生在使用数学语言判断一个数是否是近似数方面并不是特别熟练,个别同学的估数能力有待加强练习。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继续加强学生估数能力的培养,相信到三年级通过进一步学习估数的方法后,这一问题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近似数教学反思13

学生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掌握较好,基本能够根据题目要求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然而对于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就不乐观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以前学生学过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而今天所学的是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这就增加了难度,学生不知小数点后面的小数部分该如何处理。

2、前面刚学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学生往往把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和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相混淆,错把改写当成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针对以上情况,解决办法:一方面给学生讲清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方法相同,后者的改写是移动小数点,其实前者也是移动小数点,只不过运用了我们后面所学的小数的基本性质,把小数点后面的零去掉了。另一方面,讲清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和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单位的'数有什么区别:求近似数需要省略后面的尾数,所以求的是一个数的近似数;而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或八位,加一个单位就可以,没有大小的改变数的大小;

3、多讲多练,在不断的重复练习过程中,让学生自悟。

近似数教学反思14

《近似数》一课是教学的难点,原因是教材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脱离,学生不熟悉。我在导入时就抓住生活:从我班的人数这个准确数引入新课。我认为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就要努力从学生身边挖掘素材,让数学走近学生的生活。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意识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这堂课通过提供生活中的一些数据,例如:班级人数、学校人数、我们身边的一些数据,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些信息,判断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来判断近似数的。在此基础上引入“近似数”和“≈”,顺理成章,学生非常容易接受。

2、让学生在比较中体验。本课一开始在讲解“准确数”和“近似数”时,通过让学生比较一些数据,从而让学生明白这些数据意义的不同,加深认识“准确数”与“近似数”。

3、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课的学习是让学生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及意义,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4、教学如何求近似数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我通过独立的'看一看,自己试一试,小组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给他们提供一个广阔思维的空间,鼓励他们自己去发现数学中的一些规律和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从中体会探究与发现带来的乐趣。虽然在课堂上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了,但是在作业中,求近似数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如何让学生能比较熟练的求近似数,有何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我还在思考的问题。

近似数教学反思15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这节课教学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对求整数的近似数基础上进行教学上,这两个内容都是让学生根据四舍五入法去求数的近似数,但是不同点就是近似的部位不同,针对这个情况,在教学这节课时,以求整数的近似数进行导入,让学生说一说近似的依据——也就是四舍五入法,从而引入小数近似数的教学。这节课是掌握知识教学,在上课之前自己感觉整节课的设计挺不错的,开始的分类,由放到收,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而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主观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的设计,总体感觉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在结构上,我也注重了前后呼应,使整堂课也显得比较紧凑。

但是上完之后,我觉得:学生掌握得不是不好,尤其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这里需要学生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但学生的逆向思维似乎都比较欠缺,这是我对学生在能力上的估计不足。对于重难点的突破尚有所欠缺,驾驭教材的能力有所欠缺。同时,应该在课堂上多给学生自己表达的机会,同时在“冷场”的时候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这一部分内容的练习题目要求很多样,如同是保留一位小数,可以说是保留一位小数,也可以说是精确到十分位,或者是省略十分位后的数等等,针对这一情况,让学生在练习时多读题,并逐一进行分析,如精确到十分位,省略十分位后的数都是要求保留几位小数,这样学生就能更好的理解。

下载《大数的改写及近似数》教学反思(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数的改写及近似数》教学反思(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近似数教学反思

    近似数教学反思1 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我把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化的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

    近似数教学反思

    近似数教学反思近似数教学反思1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与精确数不同,它仅表示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本课的学习是让学生认识近似数,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近似数教学反思

    近似数教学反思近似数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在学习之前,我先让学生复习了求整数的......

    近似数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近似数》教学反思 甘州区南关学校 韩建新 这节课是掌握知识教学,在上课之前自己感觉整节课的设计挺不错的,开始的分类,由放到收,让学生在探索......

    近似数教学反思

    求万以内数的近似数的教学反思近似数的学习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体验。但近似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一内容的教学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因而在教学中,教师......

    《近似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近似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近似数(书P10-11)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了解近似数的意义,感受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借助数线,较直观的感知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道理,......

    大数的改写教学反思

    1.5大数的改写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大数的改写方法和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改写和省略是非常容易混淆的一对概念,学完改写后,学生掌握得比较好,但一学完大数......

    近似数的教学反思

    近似数的教学反思 近似数的教学反思1 《商的近似数》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如何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出于上面的思考,我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求商的近似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