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回眸十年------教育教学工作心得体会
很惭愧,我是一个很浅薄的人,也远没有出色表现,所以今天算是的厚着脸皮来了,把自己工作学习中的一些收获体会和大家分享,并接受大家的指点。
不经意之间,时间飞逝,当猛然回头才发现,已经迎来我的第十个教育的秋天,难得有闲暇之余,想想十年往事:几多恐惧与害怕,几多担忧与失措,几多彷徨与兴奋„„就这样跌跌撞撞、半醉半醒、迷迷糊糊走进了十年。感叹一句:教育教学的艺术之路遥遥无期,永无止境,我在这条路上收获了太多的失败,可我激情却不曾减少,我执着的在为取得成功想办法。
精彩课堂交流摘录:《我心中的数学好课》
1.效率第一。
好课的课堂应该是有效地高效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突破,教学疑点解决,教学特点明晰。效率第一不仅指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方面的有效性,还应该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2.体验成功。
好课应该是让教师和学生感受愉悦的,体验深刻的,印象难忘的。这样的课要体现“以生为本”,课堂上让学生勇于表达和交流,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师生、生生的合作碰撞中发现自我,张扬个性,闪现亮点。学生的心情是开心的,气氛是和谐的,张弛有度又趣味横生。
3.拓展有度。
好课要有一定的容量。这里不仅指练习的层次与坡度,数学文化与数学素养,还有思维的含金量。如果一堂数学课下来,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没有帮助,那价值将打上问号。“学生进课堂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有了什么变化?”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思考的内容。
4.当堂反馈。
数学课堂要体现学习效果的当堂反馈。课堂结构要重组,压缩教师讲课的时间,让学生有当堂训练和反馈的机会。特级教师林华民 “三分课堂论的做法很有道理:每堂课教师持续讲课、学生合作学习质疑释疑、学生当堂训练的时间各占三分之一。这样就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个性学习提供了时间的保证,也减轻了学生的课后作业的负担。5.真实扎实。
真实的课堂是最美的。没有虚假的布局,有的是师生间的真情流露。叶澜教授说,哪怕部长听课,也要做到“目中无人”。上课要体现扎实、充实、平实、真实,她把这样的课称为平实课(平平常常、实实在在),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有多人帮着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好课的标准,这只是我认为的我赞同的。经历不同的转折,“九年义务”和“北师大”版本的教材,语文和数学不同的学科,德育与教学,轮岗交流„„
为此确定我的课堂教学发展方向:简单、精彩、有效。便 有了一些追求:
一直有一种欲望,想我的学生能学得更轻松些。
于是在课堂上,努力营造良好的民主的和谐的氛围,创设吸引学生的情境,充分做好课前准备。课堂上偶尔逗逗学生,让他们放肆一下,轻松过后忙不迭叫停,生怕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一直对学生说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
一直有一种欲望,让我的学生能学得更轻松些。
于是在课堂上,我建议孩子们四五成群,自编小组,合作交流,探讨发现。我想做个懒人,躲在教室的角落,听听孩子们谈些什么。他们眉飞色舞,讨论热烈。等到全班交流时,教室里安静得让人心痛。即便能说的,也只是这几个。一直有一种欲望,让我的学生能学得更轻松些。
走进了十年的我:困惑越多,谜团重重,找不到一条可以到达彼岸的捷径。现在越来越感觉不会上课了。就像刚毕业那会儿,从教数学,接受新观念,学习新方法。失败、推翻、尝试„„如此往复。
时过境迁,新课程的改革已有年头了,学生从自主探究到小组合作,教师从“一讲到底”的强势地位退位到“组织引领”的主导地位,最终的目的是推出学生,让学生站在前台,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如今的学会学习,将学生的主体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自主学、合作学,最后才是教师的指导学。指导学还要讲究方法,尽可能点拨为主,做到“能会的不教”,“教了还不会的不教”。所以做教师的会感觉累,时刻在辨别与判断是否合理中生存,还要在对与错中反思,还要在过去与现在中来回,还要作从规范走向有效的行进„„
现在越来越感觉不敢上课了。走进教室,看见同学们肃穆多于天真的神情,让我怯场。总有一种担心,就怕在不经意的教鞭下埋没了“瓦特”和“爱迪生”。也许是敏感。也许是懦弱。或是缺失一份自信与坦然,职责告诉我要坚守,所以带着自己的理解依然站立讲台。
我一直坚信着未来的十年,一定是更加成熟的我,自信的我。
第二篇: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15篇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1
我很荣幸参加了江西教师网小学语文教师的远程教育培训。通过学习,我感到收获很大。
这次学习内容丰富,涉及小学语文教育的意义和教学目标要求,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学进程中听说活动的组织,教与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等。教育专家精辟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让我们茅塞顿开。许多平时工作中的疑惑迎刃而解。而老师要尽可能搜集个方面的东西,提供信息源,制造信息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要因地制宜,利用好身边的教学资源,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但像我们农村老师,条件艰苦,教学设施尽管不如城市,学生素质也不比城市学生占优势,,那么我们的任务更重,所以我们更应该立足于自己的教学阵地,为学生创造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素质。
一、不断更新知识、学会学习。
听了培训中专家们的讲座,我明白了什么是学习型老师和其真正的意义,从大处说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而从小处说则是为了每一个学生、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和生活。所以,成为一名学习型老师不应只是一句口号,更应该具体地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常流水。那么水源从哪里来?从书中来,历史的、哲学的、自然的、科学的……我们都应有所涉猎。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时时处于更新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学生,去引导学生,并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而不是为应付读书而读书。
二、加强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素养。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核心思想。而作为语文老师的责任就是:要想方设法去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新课程中也说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直接培养能力。”这也告诉我们:我们教师必须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发展他的优势智能,为他们的“成才”提供方向,让每一个人都能为社会发展尽己所能。
三、还原学生主体,促进学生发展
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学生才能主动地发展。我们要更新观念,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之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
语文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有特定的目标和任务,有独特的个性,这就是语文的本。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本,从关注内容到关注学生,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汲取传统教学中可取的东西,学生新课和的先进理念。
四、教育观念发生转变
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迎刃而解。新课程的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诸如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师生的交往互动,重视课堂的开放生成,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素质。
五、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教学活动,我们要达到:
(1)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并把这种激情转化为自觉学习的动力;
(2)教给学习方法,使之逐步具备自学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掌握知识。远程教育培训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改革的一个新举措,不同于以往我们所接受的传统的教育培训,它是应用网络平台,搭建了一个虚拟的教育空间,在这个崭新的学习环境中,参加培训的学员不需要统一的时间和地点,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随时进行学习。这种全新的教育培训方式给我们充分自由的同时,也需要我们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学习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技巧、策略,最终学会学习。
六、加强科学文化学习,做一专多能的教师。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这几位辅导教师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教育艺术”的学习,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例如学习“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评价策略”等。我们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七、积极推动课程改革,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经过这一次的培训,认识到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我想只有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就会遍地生根、遍地开花、遍地结果。这样中华民族将会是一个富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并会永葆青春、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总之,这次培训对提高教师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也使我获益良多。这次培训对于我将会有很大帮助,特别是在开展教学工作中的影响。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2
最近我学习了《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在学习中,我仔细研读,静心体会,通过学习,使我真正的理解了很多过去所不理解的内容,收获了许多相关知识。特别是再次学习标准中的四个理念,既“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后,受益匪浅,无规矩不成方圆,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相关标准,只有有了标准,才有个衡量好坏的依据,才能有所进步和提高!
下面我简单谈谈几点收获体会:
一、我的体会是要树立的基本理念
(一)学生为本(教育教学中,学生是第一位的,再高超的技巧,不重视学生,也是枉费)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孩子的发展是有特点和规律的,绝不等同于成人,把孩子当作成人看,或是希望孩子成为成人,这都是极端错误的。教育不是一把不变的尺子,而是应该适合每个不同的孩子的,孩子才能真正享受到自己的尊严和权益,他们的在校学习才能活泼生动,他们的成长才能健康快乐。否则,学校生活会成为他们的噩梦,他们的成长会变得敷衍和草率,此时埋下的恶种也许会慢慢淤积,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会病变成可怕的肿瘤)
(二)师德为先(“德”是一个人成为合格教师的首要条件,否则,再高超的技巧也只是装饰,稍稍假以时日,外表的粉饰就会剥落。无德无良的教师,任凭其技术多高明,也不会让学生受益,所以,考察教师,“德”为先!)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小学教师辛苦、繁琐、清贫,若没有坚定于心的职业理想,难免被名利所诱,内心的价值体系也会偏颇,从而影响教书育人的态度,会把学生指引向迷茫甚至邪路。就像多年前一件备受热议的事:一老师在课堂上告诉学生:读书是为了高官厚利,是为了娶美女回家。乍看是实在,实际上是扭曲的价值体系。)
(三)能力为重(要搞清楚是什么能力,可不是单纯的讲课能力。这里说的能力是综合性的,发展性的,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更要看重后期的学习进步的幅度和速度。最优秀的教师不是完美无缺的,而是既能埋头苦干,又能抬头思考的人。)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要想提高,成为专业化教师,必须要走这样一条路:敢于也勤于实践—勇于反思教育教学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剔除错误做法,总结出新的思路,创造出新的做法—大胆在教育教学中尝试—边做边思考边改进。只做不思会迷茫困惑,成为机械的匠人,只思不做会成为行动的矮子,思想再闪光也站不住脚。教师最重要的能力是边思考边实践,这也是造就教育大师的必经之路。)
(四)终身学习(任何人,只要不学习都会落后,可以不知道,但是学而后知,一生坚持。)
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教师的素养决定着学生的素养,教师如果“闭门造车”,学生必定“胸无大志、目光短浅。”
二、“我”需要加强哪些知识、调整哪些行为?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语文知识更具有广泛的应用性,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更是渗透了现代教学的内容和思想,在教学要求上也更趋向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教学技能。小学语文教师要搞好素质教育,除在教学思想观念上有一个大的转变外,在自身的科学文化和业务素质上也要随之不断更新。
1、驾驭教育教学的能;
2、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3、较高的创新能力;
4、较强的组织能力;
举例说明是:
(一)要认真钻研教材,拟写好教案。
教材是每个教师喂给学生吃的“粮食”,教师只有自己把教材吃透了,才能把其中的精要部分传授给学生。教案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只有把课备充分了,教师才能在上课时获得更多的主动性,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现在很多教师认为认真备课是对的,可是写教案没必要,往往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才抄的教案,对上课没多大帮助,反而浪费时间,不如把写教案的时间花在备课上。
其实,教案,并不是课文的抄录,也不是所有参考资科的掺和,而是教师对课文和各种资料进行创造加工的成果。在教案中,不仅应该使讲课重点鲜明突出,讲授内容深刻系统,而且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深度广度;在教案中,还要考虑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如何培养学生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仅是安排教学内容,而且要组织好全部教学过程。课时计划考虑得越细致、越具体,越周到,上起课来就越主动、越生动、越活泼,越有成效。
(二)切实搞好老带新活动,多听老教师的课。
老带新活动对青年教师来说,是一项希望工程,对指导老师来说,是一项充电工程,对教育来说,更是一项发挥合力的重要工程。博采众家之长为己用是教师尽快提高自身素养的又一重要途径。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3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应该有意识地加强理想教育和科学兴国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师守纪、助人为乐、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道德,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使学生由技能的学习提高,直至思想的升华。然而,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既讲“文”又传“道”,“文”、“道”有机渗透呢?
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三点体会德育渗透的内容很广泛,它包括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品质教育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小学语文课的几百篇课文所涉及的德育渗透内容,方方面面无所不有,但每篇都有侧重面。教师要找准每篇课文的渗透重点。如政治教育包括: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等,教材中,侧重这方面的课文有《开国大典》,《圆明园的毁灭》,《难忘的一课》等等。思想渗透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等,教材中侧重这方面渗透的有《我不是最弱小的》、《慈母情深》、《生命,生命》等等。道德渗透包括: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助人为乐等,教材中,侧重这方面渗透的有《触摸春天》,《网上呼救》,《乡下人家》等等。心理品质渗透包括: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意志、情操等,教材中,侧重这方面渗透的有《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鱼游到了纸上》等等。有了重点,就能在备课、讲课、作业布置等一系列教学环节中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就能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就能提高德育渗透的效率。
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了解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挖掘教材内容,按照课文的实际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宜的施教方法。比如小学语文第九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全文记叙了这样一件事:儿时的巴迪写了一首儿童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当他迫不及待地等爸爸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正是因为这两种决然不同的风,让小巴迪健康,勇敢的面对自己,最终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再如,《慈母情深》,母亲工作那么辛苦,家里那么穷,可母亲从不剥夺儿子读书的权力,这是多么伟大的母爱呀!正因为有伟大的母爱,儿子也突然间长大了。用妈妈给的买书的钱买了奢侈的罐头——给妈妈吃。确实是很感人啊!
针对课文特点,设计渗透方法。
1、“设身处地”的方法。通过采用心理换位的方式,使学生在心理上改变角色,这样可使其与作者、主人公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容易把对文章中的思想内容学习变成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如《悲壮的一幕》、《大江保卫战》、《印度洋上生死夜》、《船长》等课文部可用这种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让学生站在主人公的角度上去体会主人公的所见、所闻、所想、所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2、“身临其境”的方法。通过再造想象的心理活动过程,把抽象文字符号描述的事物还原,形成相应的新形象,可以增强学生置身其中的感觉,激发他们潜在的情感。如《将心比心》、《尊严》、《风筝>等文章可用这种方法。这些课文都有教育孩子如何做人。《黄果树瀑布》,《富饶的南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中描写的日月星辰、巨川大山、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景物,已经融进了作者赞美之情,不再是纯客观的景物,而是一种人化了的自然美。享受课文中美的内容、美的语言、美的画面、美的情感,对学生无疑是一种熏陶感染,会情不自禁的赞叹祖国之美。如《黄果树瀑布》是作者李有贵被黄果树瀑布壮丽的景色深深陶醉而写下的一篇散文。教学时,可放录像,听水声、瀑布声,还可放录音,让学生练读:自由朗读、伴乐朗读、背诵。要求读得入情入景,陶醉于美景中,自然他们的心灵得以美化,爱国之情感也就不言而喻了。祖国有这样美的大好河山,有谁又会不去热爱她呢?
3、“直观演示”的方法。有一些课文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接收、理解,这就需要准备充足的挂图、教具,使教材内容变为直观的东西,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加强印象。只有学懂课文,德育渗透才有效果。如《自然之道》、《大自然的启示》等文章,在进行德育渗透时可用这一方法。
4、“课外活动”的方法,也是渗透德育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组织兴趣小组,开展演讲、板报、设计制作、课外劳动、调查报告、知识竞赛等活动,建立校内与校外、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在活动过程中去学习、理解,激励学生学习动机、情感,能够培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力,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
在语文课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应针对学生真实思想进行适时教育。好像细雨润物一样,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使之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自觉地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素质培养,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重要的是教师应有强烈的“既教书又育人”的意识。“造就一代新人”的责任感必将促使我们去发现,去总结各种方式方法,使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素质培养的尝试日臻完善。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开辟各种渠道,积极进行德育渗透,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到课外活动中,也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使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4
去年,我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这次研修培训令我感到深刻难忘。在这次学习中,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资料,专家点评以及网上相互交流,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参与在线研讨和交流,我领略到了远程研修的魅力,有幸聆听到了各位学友们不同的心声;通过完成提交作业,我锻炼了表达,增长了个人智慧;通过阅读班级和课程简报,我分享到了学友们的研修成果和专家们的课改成果;最后,通过撰写提交研修总结心得,思想和认识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培训使我能全面、深刻理解初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掌握《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教学与评价的要求等。网络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利用平台认真聆听了专家的精彩讲评,积极参与同行们的交流讨论,天天趴在电脑前、读文本、写作业、发评论,感受颇深,收获很多。给自己忙碌的生活增添了又一乐趣。专家们的讲评以及优秀课例,使我从理论的高度了解了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从感性上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从而得以重新理性地反省与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和教学策略。
一、新形势下的课改对教师的要求。
新形势下教学时间的减少,我想这是在课改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会遇到的问题。在知识讲解过程中,如果知识点讲解过多,害怕时间不够充分,学生不能够很好的理解所讲知识,相应的听说能力也不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如果讲解过少,又怕学生不会运用,一到考试,分数变低,所以很难处理这种矛盾。但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改,不一定在短时间内有效果,但不改一定是没有效果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是不可忽视的。一种合理的教学方式只能适合某一特定阶段,并不能成为永恒。教学方式、教学方法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改进。在教改过程中只有不断地、认真地、用心地去实践并总结,才会形成一种合理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讲课风格,只有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真正能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在一种学生乐学,善学的氛围中,让学生健康成长————这样的课我觉得是一堂好课。单纯的知识讲授是不可取的。
二、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听取了专家们的报告,教研组进行了认真的分组学习和讨论,我们都有同感,我们都感觉到新课程改革存在着区域、城乡之间的差异,有些教学活动在一些乡镇中学难以实施。所以,我认为:教师要尊重学生,让他们根据自身的兴趣和未来发展需要自主选择课程模块。教师要明白、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要真正做到面向学生,我们有些老师还得付出很大的劳动,任务很艰巨啊。选修课旨在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所以要适当增加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因地制宜,尽可能利用本校有限的教学资源;因材施教,尽可能面向全体学生。此举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简单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技巧。因为这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开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以运用为目的、以运用核心的教学途径,教学活动中适当增加“任务型”为模块的语言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三、教学资源的共同开发与分享
倾听了专家们的报告和课件展示以及总结性发言,还有我们的分组讨论,深感教学资源对新课标下的教学和实施至关重要。深切体会到应努力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开发并分享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载体的英语教学资源以及相关的'教学辅助资源。积极参与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和共同分享教学资源,这样才能节省人力、物力和精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的教育知识、教育经验得到更高层次的升华,以便更加有效地做好新课程改革形式下的教学实施和评价。从而更好地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5
现在是信息时代,教研活动可以通过录像进行。前几天,我观看了青山镇八河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的教学录像,王蕾蕾老师这堂课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导入自然流畅。王老师以谈话的形式导入,让学生很自然的进入课题。整个过程王老师是围绕着巴金爷爷为什么给家乡的孩子写信来贯穿,从而引导学生要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品德。整堂课王老师的教态自然、语言流畅,肯定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其次,课堂组织能力好。整堂课王老师都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思路都能跟着老师走完整堂课,师生互动很好,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纪律性强。
再次,中心思想突出。在教学的思路上,王老师让学生通过巴金爷爷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中体会到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关心和热爱,抒发了要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的情感,同时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深刻道理。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知道语文课程的魅力所在,特别对于我这个刚踏入语文门槛的曾经的数学老师来说。刚接触这门课程,脑子里还有太多未知数,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慢慢去摸索,去实践,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工作中能有新的突破。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6
今社会是法制社会,大多数人都学会了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近几年来,青少年学生由于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基本的常识而违法犯罪的事件仍时有发生。青少年正处在学知识,长身体阶段,也是确立世界观、是非观、法制观的时期。祖国的未来要靠这一代,因此,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决不能忽视道德品质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内容。邓小平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我们应该从小学生抓起,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引导其健康成长,以预防青少年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课堂,对学生的教育也更多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因而学科教学是渗透法制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结合这段时间的教学,我浅谈一下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体会。
首先,法制教育让学生对法律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学生能够知法、守法,特定情况下还能用法。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时,对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锻炼》。
其次,法制教育的渗透要求教师要做到深入理解和钻研教材。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施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只有仔细琢磨,认真推敲,才能驾驭教材。并不是每一个知识点,每一堂课都适合渗透法制教育,因而要依据教材的内容而定,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再适时渗透,做到既尊重教材,又不破坏教材原意。
渗透内容的分量要适中,目标要恰当。渗透法制教育内容的分量要恰到好处,不占用过多教学时间,防止将数学课上成一堂法制课。渗透内容还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既满足学生成长和走入社会的基本需要,又不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
总之,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内容加强了学生的法制教育,同时也让教师对法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7
二十一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使我们的接班人适应信息社会,中小学正逐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学生逐步具有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但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给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下面笔者就谈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游戏入门,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二、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
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加上有的学生因为顾及到自己的语文、数学等成绩的不理想,总会存在着担心、畏惧等心理倾向,部分胆小的学生因此产生压力,要使全体学生均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就必须鼓励诱导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教学《指法》一课时,我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自尊感,组织学生操作比赛,课堂学习气氛既活跃又充满竞争性。我让学生通过指法软件进行练习,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还进行了指法和指法游戏的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练习,紧扣学生心弦,使他们玩中练,练中学。下课后,有的学生还说:“下节课我一定要超过他……”更有学生说:“老师,我要和你比……”对操作不理想的人,我解决的办法因人而异,有时我个别指导,有时让“小老师”指导,还有时让他观看其他同学的精彩表演,耳染目濡,当听到老师鼓励赞扬的话语,他们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三、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如在教学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时,老师先让学生演示没有链接的作品,接着提问:现在只能一张张按顺序演示,那么你能任意播放指定的演示文稿吗?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有的学生在使用帮助系统(在教学Word时就教了如何使用帮助系统)……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超级链接的方法。
利用电脑本身自有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味。如教学完画图软件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作品;教学Word的插入图片时,让学生进行诗配画的创作;在低年级教学“金山画王”时,那美丽的图案使学生感到无比新奇。讲解了如何操作后,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组合成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图案。可以说利用电脑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四、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道、授业、解惑”,这个“道”字,不仅包含了完成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别人掌握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对此,笔者深有体会。例如Windows系统及其相关应用软件的知识,包罗万象,应用广泛,教者不可能在每周一节课的条件下教会学生那么多的知识,唯一之计就是教会学生总结、归纳其学习的方法,举一反三,自善其身。例如教者演示、讲解C盘里的文件管理,学生就要懂得D盘、其他磁盘文件管理的方法;教者演示、讲解在Word文档里图片的插入、移动方法,学生就要懂得视频、声音文件等的操作;教者演示、讲解网卡的硬、软件的安装,学生就要懂得调制解调器等其他硬件的安装、调试等。只有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学到的知识才不会有局限性,而能够把所学到的学习方法进一步发展、创新,从而有新的收获。
总之,要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这门课程,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课一定要学会,一定要学好。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8
一、精讲多读,读出情感
在教学中,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单一地、无休止地讲述,讲了再讲,甚至反反复复,就象一个妈妈反复唠叨孩子,孩子必然要产生逆反心理,根本达不到预期目的。因此,我们在具体实施课堂教学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明确我们的自身位置与角色,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注重学习过程,不偏重结果,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的方法,不轻易否认学生的观点、看法,重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让学生参与探究学习和质疑问难。
对于课文中难以理解的重点句、重点段进行精讲,通俗易懂的句段可让学生反复读,反复念,完全让他们读出情感,念出含义,更让他们亲身感受文中之情,而老师只是给予正确的指导与适当的点拨。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全方位提高,知识水平与能力也就相应升华,教学效益明显事半功倍。
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机会,营造和谐的阅读氛围,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刻了解与理解,同时要有助于学生很好地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教学新课之前,我们应精心创设与之相适应的意境,适当配制优美的音乐、图片,让古诗、课本剧、甚至一些散文伴随这些更加让人陶醉,有情有趣,有滋有味。这样,我们的学生在其特定环境中细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是一种享受和陶醉,自然会领悟到作者的情感与思想。
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时上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扬、鼓励。
二年级时,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理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致理解全篇内容。
三、品词析句,领悟情感
作者在刻画人物,描摹情境时,总是将自己浓烈的情感渗透于字里行间。阅读教学时,我们必须抓住那些对表现文章中心、表达作者情感、渲染人物情感有着重要作用的词句,进行分析、比较、品味,领会内涵,学习用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其真情实感。如《月光曲》一文,在贝多芬第二次弹琴之前,这样写道:“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旁边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着琴键来。”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望了望”一词,引导学生联系贝多芬由屋外听琴到屋内弹琴的经过,来领悟他由同情到动情的感情变化,领悟他正是在这“望了望”的一刹那,产生了要把美的音乐献给这对穷兄妹的激情。
四、音像视听,创境激情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结合教材内容,我们可以借助录像、幻灯、录音、图片等创设诱人的情景,化抽象为直观,把课文情境再现于学生眼前,使他们受到最直接、烈的刺激,达到激发思维、丰富认识、渲染情感、形成共鸣的教学效果。如教学《詹天佑》一课,“帝国主义者都可憎的嘲笑”是一个可充分利用的绝好情节。
于是我把帝国主义者嘲笑的傲慢姿态用漫画的形式搬上投影片,在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内容、仔细观察漫画的基础上,我又播放了关于当时修筑京张铁路的情况解说。通过这一情境创设,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京张铁路不仅是融勇气、智慧于一体的铁路,更是一条争气之路。进一步促使学生的情感和詹天佑的情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加深了他们对詹天佑的无比敬佩之情,激发了他们强烈的爱国热情。
五、朗读想象,体验情感
朗读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一项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理解课文、发展语言、陶冶情感起着重要作用。阅读教学要经常地借助于朗读、想象来入境、入情。朗读不仅要求学生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还应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启发想象,入境生情,让境在脑中生情,在胸中涌动,达到文思合一,情境相融。如教学《草原》一文时,指导学生用轻快、流畅、满怀激情的语调朗读第一节。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凭借着想象的翅膀,仿佛置身于辽阔碧绿的大草原之中,引吭高歌……这样,学生既领略了草原的景色美,又体会了作者的情感美,还品味了文章的语言美。
六、创设意境,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我在上每篇课文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如优美的散文、古诗配以乐器、图画。记叙文配以课本剧,说明文设制电动课件等。这样以来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9
一、通过对继续教育的学习,我首先是更新了观念:
对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
二、教育无小事。
一个细节可能会是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在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新鲜芳香、体现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
三、就人格而言,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学段,师生之间都应该是天然平等的。
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识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在教学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教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还要又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表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除了需要不断客观的看待“过去的我”,我们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热情,一份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神圣信仰与追求!
有人说,教师是春蚕,是蜡烛,是航标灯,是导航员。而我要说,教师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需要吸收多方面的营养:有科学的教育理想,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符合时代特点的教育言论,有广博的知识,有令人佩服的教学艺术,有较强的人格魅力,有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始终在做着一个“好学生”。多年来,在教学工作的同时,我积极学习陷阱的教育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这股春风吹来之后,我更感觉到如鱼得水,反复翻阅新课标,领略其中的真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我都积极参加。
有人说,“教师应有一种苦读、苦学的精神”。苦读、苦学应该是教师的“天性”。学习研究新课标,新课程,让我有了方向,从学习中我懂得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我在不断的学习,也在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探索,从教材、教参、课程标准中去触摸新课改的灵魂,准确把握教学的尺度。我和学生们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我想,所谓的教学相长就是这个意思吧。
如此种种,我在做“好学生”的基础上,也在努力的做好教师。做“好学生”是磨练自己的重要历程。而做一名好教师是我的最终目标!同时也祝愿每位教师都能沐浴课改的春风,在这片肥沃的大地上茁壮成长!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10
1月16日—20日,我参加了黑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班。聆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收获颇丰。尤其是姜建设、叶静、二位专家对学科教育、随笔写作的准确解读,让人茅塞顿开。
虽然学习的方式比较单调,就是静静的坐下来听课,但是,满眼的精彩让静坐不再单调;虽然连续几个小时让人腰酸背痛,但是,学得新知的清新让我的心头越发温暖。
下面,我就把我本次学习的体会具体谈一谈:
一、虚心学习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作为教师就必须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必须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须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努力做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得心应手;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导。
二、转变教育理念。
相信我的学生一定能成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应立足于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这种期望不仅是教师自身工作的理念,更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实现“人人成才”的一个重要基础,不要忘了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你的教鞭下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麻衬的理目户配下,教师眼中就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实施差异的教育,就会有差异的发展。
三、完善教学能力。
明确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技术,更是艺术,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行为,我们只有善于设计教学,善于研究教材,选择合理的教法,学法,灵活地运用讲解、提问、练习、复习、谈话等技术,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才能表现出高水平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技术,而且这种教学技术与行为的发展组合,便会产生一种寓于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甚至学术能达到准确、鲜明、生动的境界。
四、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
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所以我们要博览群书,多学习多去了解一些大千世界,充足了电,挺直了腰杆站在学生面前,用知识的力量去守望童心。
学习中的体会实在太多了,让自己深受感触的内容也太多。感谢教研院培训部领导给了我们这样一个能够不出家门就能学习的机会,让我们聆听到了如此真实的理念,让我们感悟到了“贵在得法”的教学真谛!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11
当前,社会呼唤着素质教育,新课改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20xx。继续教育又为我们提升教师素质搭建了一个平台,使我们有机会与更多的老师进行交流沟通,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现教师注重书本知识,缺乏理论与实践、地方实际相结合,学生感觉都是些空洞的大道理,没有实际意义;课堂由教师一手操办,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活动的空间,学生成了我用来灌输知识的机器。
有人说:“孩子是一颗需要燃烧的`火种”。课堂要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与震撼,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炬。首先要注意优化课程资源。资源是最大的财富。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除相关教材外,自然、社会、人文都能成为课程资源。本人在教学中非常注重从现今生活中汲取“活水”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过程”的体验。
通过学习对照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面对自己的学生,认为直接从旧知复习到上新课就可以了,不必挖空心思来设计教学情境,所以很多时候没有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显得“僵硬”。在目标的达到上比较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而有些忽略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在对教材的处理及练习拓展方面,虽然也注意渗透书面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阶梯性的练习拓展,但仍然缺乏创新性的教学设计,对教材的挖掘不够深刻。在学科间的整合方面仍然比较缺乏,语言能力培养,思想行为教育还需要继续钻研,怎样才能做到恰如其份。在探究学习上总是对学生不放心,害怕浪费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所以较少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学习、总结经验,而是急切地去引导学生达到想要的结果。这些新课程的理念我也始终在学习、探索,但仍觉得在真正的实践中落实得不够。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学习,对照自己,才知道同为人师,我与很多教师的距离相差甚远。无论是新课程理念上,还是对教材的整合处理方面,都觉得自己做得比较肤浅通过这次”继续教育”活动,让我真正体会到“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体会到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只有扎扎实实地学习,勤于思考、乐于钻研,勤于在实践中寻找经验,真正把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才能拉近我与名师的距离,成为一个“会教”的老师。
除此之外,多媒体课件集图像、声音、交互于一体,更能使学生增强记忆。多媒体课件的精美制作、合理播放,收到了的良好效果。
“继续教育”的培训深深地触动着我们这些一线教师的心灵。有所触动,才有所进步。通过“继续教育”活动,我体会到了教学犹如艺术,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人们常说“要给别人一碗水,你就得备一桶水”,其实,或许更应该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就是水源,是活的源头”。
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我需要学习的地方、需要掌握的现代教育技术还很多。从今天开始吧,充分利用好身边的资源、利用好现有的条件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12
光阴似箭,又是一个学期的开始,很荣幸又参加了此次的培训,也很高兴有这么一个分享的机会。培训资料简直就是两个字丰富,它为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量身定做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们看到别人的成长和进步,也让自身看到了自己的长处,觉得自身或许更优秀的地方。透过这次培训,我发此刻平时可教学当中并不完全是学生的原因。要想真正上好数学课,不仅仅要有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要懂得在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那么,在课堂上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改变上课的学习环境。
上课时,先不着急教学知识,而是先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
2、改革教学方法。
在上课时,要思考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多种活动。好玩是孩子的天性,要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让他们在玩中学,又在学中玩。这样既让学生乐于理解所要学习的东西,又帮忙他们理解了知识。
3、改善课堂氛围。
以前在上课的时候,很怕学生吵,要求学生持续安静。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适当地“吵闹”并没有什么不好,当然这个“吵闹”不是真的吵,而是在课堂中为学生营造一个争论的环境。这种争论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竞争中相互学习,又在学习中共同进步。
4、加强沟通。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经常和学生沟通,进入他们的世界,不能只是一味的想和做。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只有真正了解学生,把握孩子的认知规律,在教学是才能事半功倍。
在我看来,一堂好的数学课,不仅仅只是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帮忙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因此,需要我们努力的东西还很多,在后面将会更加努力学习,学习当中和学生共同学习,并不是说小学生他什么都不懂,仔细去研究其实他们身上也有不少的优点,只是他们或许不明白这是他们的有点罢了,好比说学生一个甜蜜的微笑,一个十分好的语言语气,一个良好的态度,或者说一个听话懂事过程当中的尊重他人的一面,这些你能够透过一些小事情去展开,其实有很多身边的人都做不到的地方,因为其实大的道理就是一些小的道理,能把身边的细节做好我相信没有做不了的事情,哪来多多少真理。##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13
小学班主任特别是一年级的班主任,是一个复合性角色。当孩子们需要关心爱护时,班主任应该是一位慈母,给予他们细心的体贴和温暖;当孩子们有了缺点,班主任又该是一位严师,严肃地指出他的不足,并帮助他限期改正。于是,我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既艰巨而又辛苦的工作。说其艰巨,是指学生的成长,发展以至能否成为合格人才,班主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说其辛苦,是指每天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以外,还要关心他们的身体、纪律、卫生、安全以及心理健康等情况。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默默无闻地耕耘了几度春秋,下面我就谈几点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常规习惯,常抓不懈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节课、一两天说说就行的,它必须贯穿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由于低年级学生自觉性和自控力都比较差,避免不了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能操之过急。于是,我经常利用班会、晨会、课前、课下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及时教育,给他们讲明道理及危害性,从而使学生做到自觉遵守纪律。
二、细处关爱,亲近学生
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班主任要做好本职工作,首先要做到爱学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于细微处见真情,真诚的关心孩子,热心的帮助孩子。我深信,爱是一种传递,当教师真诚的付出爱时,收获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爱!感受孩子们的心灵之语,便是我最快乐的一件事!”七、八岁的孩子们整天在妈妈的怀里撒娇,都不讨厌妈妈,为什么?因为妈妈疼他们,爱他们。毫不吝惜地把一切献给他们,所以孩子们也深深的爱自己的妈妈。我常想,一个低年级的班主任要带好这些孩子,首先要当个好妈妈,要像他们的妈妈一样爱他们,要拿出自己的爱心去“哄”他们,“骗”他们。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一起跳绳,我帮他们梳头、剪指甲、系鞋带等。这样,孩子们跟我亲热起来了。我还采用各种方法来激励孩子们的积极性,每天表现最好的小朋友我会奖励他们红果果,口头表扬,给评比栏里上红旗,有时会摸摸孩子们的头等。虽然这些举动在成人眼里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可是在孩子的心中却产生了巨大的涟漪。经常有家长和我说,自己的孩子回家以后是那么激动、兴奋,还说下次还想得到这种奖励。
三、具体要求,指导到位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事物的认知是整体性的,能熟知轮廓,但不注重细节。我在任一年级班主任开始,就常听一些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听不懂大人说的话。”我在工作中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如果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师没讲清或学生没听明白的情况下,就让学生去完成某项任务,学生们只能是瞪着眼睛看着你,不知道应该怎样做,或者其行为往往事与愿违。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使学生产生挫败感,而且不利于他们掌握做事情的技能。为此,我常常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听懂老师的要求并根据要求去出色地完成任务呢?
我认为,首先要蹲下来,以孩子的视角观察事物,用孩子能听懂的话和他们交流。其次,要注重细节教育,把该做的事指导到位。比如洗抹布,我通过观察发现,小孩子洗抹布的方法是,把抹布扔到水里,涮一下,一捏就行了,抹布根本没洗干净,因此,用这样的抹布擦过的地方还是那么脏。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孩子小、什么也不懂吗?是孩子有意糊弄吗?我认为都不是。这只是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使然。因为他们很想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很想把事情做好,但是,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好。针对这种情况,我专门找一个时间,教他们洗抹布。我先打来一盆水,然后教他们怎样搓,怎么拧,告诉他们只有拧出的水清了才算干净。这样的身教非常成功。现在再看看他们洗抹布,一个个可认真了,都洗得特别干净。同样的道理,打扫卫生、物品摆放等工作,只要把要求的细节说到位,小孩子就能听得懂、做得到。再来说说我怎样使学生学会收作业吧,我让他们同桌的作业摞到一起,从后往前传,自己的作业放在下面。每组的传上来后,教他们怎样摆放,一组正,一组反,组组分明,便于批改,便于发放。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很快就领悟了要领,这样,哪一个孩子还能做错呢?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的教育、管理和约束,使学生的观察力、生活技能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给大家留下了反应迅速、能力超常的印象。现在,班级日常管理的各项工作如晨读、自习课的纪律,中午的古诗词诵读等,都有学生组织,管理效果特别好。
四、及时表扬,延迟批评
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说:“不应该使孩子们的注意力长久地集中在一些过失上,对此,尽可能委婉地提醒一下就够了。最重要的是要在学生身上激发出对自身力量和自身荣誉的信念。”教过低年级的老师都知道:孩子小,事儿多,一上课就“告状”。当老师的又不能不公平处理,这样耽误的时间太多,而且学生因为受了批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自己的过失上,情绪受影响,低落的情绪体验使智力活动水平明显下降,课堂吸收效率变低。针对这一情况,我的处理办法是:
1、要求学生下课“告状”,课上带着好的情绪听课。这样,课前的小矛盾、小问题没有谁会记到40分钟以后,“告状”的几率就低了,课堂的利用率提高了。
2、延迟批评,既培养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又给予其改正和返回的机会。我把批评留在每一天快要放学的时候,这时学生往往已经在负疚的情绪中反思了自己的行为,老师只要加以指导,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说到表扬,那就要及时、准确。因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例如,学生值日时,当我看到一个表现特别好的例子,就会当众说:“某某某同学真能干。”还摸摸头、拍拍背,用肢体语言鼓励学生。如果看哪个同学主动做好事,并且讲究方法,则更要表扬:“瞧,某某同学的观察力多敏锐呀,老师刚把小黑板放在地上,他就看出来需要擦。瞧,擦得多干净,大家都要学习他呀!”这样表扬后,班里课间擦黑板、倒垃圾等活大家都抢着干,谁也不袖手旁观,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管理和为班级服务。结果,班里越来越整洁,孩子们也越来越懂事理。
一年级孩子们的心灵是一张洁白无暇的纸,就看你画上去的是灰色的黑点,还是亮丽的彩虹。只要我们充满爱心,关心和爱护他们,并严格地要求和教育他们,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严结合,细致入微,一定会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14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20xx年8月14日至8月21日,我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继续教育的学习,观看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小学问题生的教育》、《如何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等讲座,阅读了《自主学习与创新学习》理论教材,通过学习,使我在理论上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的体会,现把这七天来学习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教育无小事。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芳香、体现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
二、通过对继续教育的学习,使我更新了一个重要的观念:对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向同行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
三、就人格而言,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学段,师生之间都应该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展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除了需要不断客观的看待“过去的我”,我们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热情,一份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神圣信仰与追求!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15
今年的教师继续教育,改变了往年一贯的形式,开展了网上培训学习考试的方法,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深,现总结如下。
第一、网上学习,由苦变甜
刚刚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时候,那时的心里怎是一个“苦”字可以形容得了的。但学着学着,我却由厌烦变成了喜欢。虽然每天要抽时间仔细聆听专家的讲座,更重要的是作业要更加用心地完成,但是每天上完班,拖着一身疲惫的身躯,我却不由自主地打开电脑,看看今天论坛有没有新主题,同学们发没发什么新的贴子,老师们发没发新的作业。每天忙完可能都很晚了,但我心里依然很充实,因为跟老师们及同行们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增长了许多新的见识,这时我终于尝到了继续教育学习的“甜”。
第二、名师就是良友。
1、学习了李铁安老师的讲座《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感受颇深,教育教学反思就是研究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我们可以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写教育教学中不足、失败之处,或者记录整理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和记录学生的问题和建议等,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学以致用。
2、对《未来十年的教师职业生活—学习》的学习,我把自己的学习心得简单叙述一下,我们要爱岗敬业,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还要孜孜不倦,积极进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
第三、扩大交流,开阔视野
通过网上学习,认识了许多新老师,看到了许多新的教学见解,学到了许多新知识,通过学科渗透,更开阔了视野,通过交流论坛进一步增强了交流,使我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学习和提高,为今后的教学教研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总之,通过这次网上培训学习,使我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学习和提高,受益终身,不断充实完善自我,感谢继续教育网及广大的培训、辅导教师,让我们年青教师有了一次又一次学习、进步的机会。
第三篇: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1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练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来达到体育锻炼目标,让学生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这不仅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教学思想,而且能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变得亲切、自由和愉悦,并能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注意到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情感的产生具有很大的作用。有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就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比如在一节前滚翻教学中这样讲到,孩子们今天我们来看天。孩子们一听这有什么希奇的,都仰头望着天空。这时老师又说了,只不过今天我们看天的方式有点特别。这下强烈的好奇心可把孩子们吸引住了。怎样看天呢?老师说,我们从胯下看,谁能双手着垫翻过去并能看到天,谁就是这节课的英雄。听了老师的讲述,学生们跃跃欲试,谁也不甘落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因此,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创设情景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挥他们创造性学习,为终身奠定快乐体育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课堂游戏化,增加学生体育课的兴趣感
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游戏才是他们的乐园。如果体育课的教学机械而无生命力的话,学生是不会感兴趣的,是枯燥乏味而又令人厌烦的。自古以来教师被喻为“辛勤的园丁”,而学生则是是花圃中那一朵朵初绽的小蕾或骄人怒放的鲜花。在体育课中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有些花“无精打采”。他们的“无精打采”也正是因为体育课的枯燥乏味,机械的反复练习。这时,我们只要多费心思尽,量用游戏的手段来提高兴趣,使课变得生动多姿,学生听起来就会有滋有味,动起来也会生龙活虎。
三、师生互动,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在体育课中即使有了轻松愉快的音乐和丰富有趣的游戏,教师不参与活动,只是让学生活动,这样的游戏毫无生机,学生玩一会儿就毫无兴趣,我就经常和孩子们一起活动,效果非常理想。因此,师生共同参与活动是学生快乐体育的桥梁。传统的体育理论认为师生之间是命令与服从。教师神情严肃,不容质疑。这样学生言听计从,根本就谈不上快乐而言,快乐体育就是要建立师生之间和谐协调平等的关系。
与此同时,教师还应不断的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在总结中改进,在反思中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也才能使学生更加的喜欢体育课,更加的热爱体育活动。##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2
现在是信息时代,教研活动可以通过录像进行。前几天,我观看了青山镇八河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的教学录像,王蕾蕾老师这堂课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导入自然流畅。王老师以谈话的形式导入,让学生很自然的进入课题。整个过程王老师是围绕着巴金爷爷为什么给家乡的孩子写信来贯穿,从而引导学生要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品德。整堂课王老师的教态自然、语言流畅,肯定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其次,课堂组织能力好。整堂课王老师都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思路都能跟着老师走完整堂课,师生互动很好,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纪律性强。
再次,中心思想突出。在教学的思路上,王老师让学生通过巴金爷爷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中体会到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关心和热爱,抒发了要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的情感,同时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深刻道理。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知道语文课程的魅力所在,特别对于我这个刚踏入语文门槛的曾经的数学老师来说。刚接触这门课程,脑子里还有太多未知数,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慢慢去摸索,去实践,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工作中能有新的突破。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3
在教学生涯里,我总觉得自己不想单纯地只作一名教书先生,而是想把学生往更深层次的方向上去引领,我觉得作为一名思品老师,应寓情于理,循循善诱。在让学生掌握知识应付考试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我通过上思品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教学体会:
一、先入为主,引出教学主题。
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其对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建议,巧妙利用课内课外两种教学资源,先入为主,先声夺人,一炮打响,争取“开门红”。对思想品德课而言,教师必须主动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大胆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重新建构。一是通过故事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二是讲述时事导入,唤起学生爱国热情;三是提出问题导入,启发学生产生疑问,自主解决问题;四是名言警句导入,启发学生思考,合作探究。五是让学生有发言的机会,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
二、师生互动,精讲解难答疑。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材文本,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主动提问,逐一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疑难,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是教与学的全过程。我们必须要深刻把握教材,依据文本设计问题:
1、密切联系实际,认真分析解决。教师必须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
实际,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分析、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要注意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把学生学习、生活的“小环境”与社会的“大环境”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客观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分析原因,探求解决途径和办法,拥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
三、理解掌握,及时复习训练。
教师必须将课本读薄,宏观深刻把握文本,还要把课本放入教学的“大环境”——时代背景和“小环境”——教学背景中,把课本读厚,赋予文本以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获取知识和技能。课堂上,教师必须做到:一是深入浅出,引经据典,问题互动,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二是不失时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实践,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内化教学内容,深刻领会文本,渎懂文本;三是及时提供时间、空间,趁热打铁,让学生尽快记忆、背诵,将文本纳入心中;四是展示一定数量、质量上乘的练习题,与新课标接轨,与中考衔接,限定时间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学生千差万别,我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
一、教学要因教师的个性、能力而异,不能搞“一刀切”,千课一律;第
二、教学要因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异,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教,既能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又能层次不一的学生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第
三、教学要因教学的环境而异。不同地方
的教学环境都不一样,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手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4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今天我们学校开展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通过这天的心理健康培训,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听了郭老师的讲座,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到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概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实施途径和方法,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这次培训中,我收获颇多。
一、要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教师要有一颗健康的心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很神圣的。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过学习,我认为,教师要保持健康的教学心态,应作好以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教学行为与效果。人生的价值在于他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教师应是“人师”,在日常工作中应不断加强教学心态和自我心理健康的有效调控。
2、正确认识自己
教师不是圣人,与其他职业人员一样。只有坦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并积极改进缺点;只有完全地肯定和尊重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并努力发扬光大、充分展示,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同与尊重。
3、提高自己的素养
教师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承前启后。但更在于启后,要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坚持活到老,学到老。
4、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师应努力培养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不断加强意志锻炼,要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没有过不去的坎,走过去前面是个天。
5、看到学生的闪光点,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有一个切合实际、恰当可行的理想目标。但教师目标的确立一般都带有较大的主观色彩。能否实现自己的主观愿望呢?那么教育教学效果就是最好的验证。在实践中,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绝不可能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不能过高或过低,并要适时调整对学生的期望值,更不能用尽善尽美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学生。
二、要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切实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现在的孩子从他们出生起就拥有了太多的爱,家庭经济相对宽裕,为孩子提供较好的生活、学习条件。但孩子在家庭中地位高,若教育不得法,轻易出现一些心理偏差。比如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不知为别人着想,既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精神,又缺少竞争性,在班级中轻易表现为不懂得尊重别人。在家里,父母代劳孩子的许多本应自理的事情,使其易于形成依靠性,自主精神和自立能力都差,也缺少劳动自觉性。要对学生不良心理的成因多加了解,是学校因素,还是家庭或社会因素造成的。当我们感觉无力摆脱社会风气的困扰,就要会同学生家长采取较为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例如,可以尽量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而且要将其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那么应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呢?
1、让学生乐观的面对生活
教育学生用积极的态度、积极的心理去面对身边的一切事情。积极乐观的心理像一个强有力的磁场,又如同花蜜吸引蜜蜂一样会将各种有利的因素吸引到自己身边,事情因此就有了改变的可能。
2、最好的帮助是给学生信心
自信是生命中积极、肯定的力量,正如乐观的心理一样。它是早晨露珠中闪亮的光泽,它是雨后树叶上动人的绿色,它是生命中没有尘埃的宝石,是每个学生走向成功的源泉。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然任重道远,困难重重,我相信:只要我们爱这项工作,倾注我们对于教育事业的满腔的热情,虽然我们不一定辉煌,但是我们一定会进步,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在快乐中健康的学习和成长!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5
近几天通过学习《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课程,我有许多的心得体会,下面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网上学习简单的总结:
1、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学会低调做人,低调做事。
作为教师,光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合格的教师的知识,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那样渊博,那样深邃,那样有活力。而且有许多河流源源不断的流入大海!讲一节好课并不难,难的是讲一辈子好课!这样,我们就要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进步!
2、培养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常言道,人生大舞台,舞台大世界,我们平时看别人,就像演员,我们就是观众,时间就是导演。一件事做了一半,快乐的人会说:还有一半完工了!悲观的人会说:唉,才完成一半。 笑也是一天,哭也是一天,我们为何不笑呢!笑一笑,十年少, 愁一愁,白了头。一句话,让你笑一年,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让他们找去吧。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他可能是唐僧;带翅膀的也不一定是天使,它可能是蚊子!记得前几年,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文字: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
3、以良好的心态感染、影响学生。
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使自己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才能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更加健康快乐。
4、对于有问题行为的学生,必须要有爱心和耐心,了解情况,对症下药,不言放弃。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我觉得人的快乐是由心灵决定的。愿我们每位教师都拥有如此宽阔的胸襟和赤字一样澄明的心灵!
谢!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6
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不仅圆满地完成了小学本学期的教学任务,还在业务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这半年的教学历程,是忙碌的半年;是充满艰辛的半年;这也是收获喜悦的一学期。现将有关方面总结如下:
1、热爱并忠诚于人民的教学事业,教学态度认真,教风扎实,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2、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 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3、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课数学课。
4、 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启发式教学,坚持向45分钟要质量。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教学过程重视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精神。
5、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通过互联网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6、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份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辛勤的汗水和真挚的泪水,但同时我也收获了充实与快乐。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用心去教诲我的学生,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使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7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听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有没有更好的建议;要做到这点,对老师的要求就非常的高,教师除了要能言善辩还得眼观八方。能言善辩:要能用生动有趣语言创设出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激发出学生想去学的兴趣。眼观八方:上课时要时时注意每个学生的一举一动,甚至是一个眼神,并能用最婉转的语言进行批判的同时还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二、应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这样的学习方
第1页/共3页 法才会有助于学生的进步。但事与愿违,现在很多的孩子遇到难题,或呆坐,或急于从同桌那儿得到答案。其实也并非题目真的难道学生做不出的地步,原因在于一些学生没有找到思考的角度,还有些学生则是对自己缺乏自信。针对以上原因,教学中时常采用的方法是:一、将题目细化更有利于学生思考;二、语言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三、放宽思考时间,让学生能进行充分的思考。 三、应注意培养学生敢说、善说的习惯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
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班级里,总有那么一些胆大敢说的孩子,也不乏胆小怕言的学生,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敢说的勇气。针对实际,我时时以敢说者带动、激励怕言者。教学中,对于那些爱探索、肯带头的学生,我都给予及时的表扬:同学胆子真大,回答问题时声音真响亮;同学真爱动脑筋;你说的棒极了等等。对于那些不善于发言,怕发言的学生给予期待的眼神,鼓励的目光,并加以适当的点拔、适时的引导,增强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只要他们能开口,我也会以鼓励的口吻对待,让他感到自己也能说,即使说错也没关系。比如,当敢说者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我把复述、模仿的机会让给怕发言者,并给予鼓励:你也说的很好,以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课中对于那些较简单的问题,我把说话的机会也让给怕发言者,并及时鼓励:你答得非常正确,很有进步。孩子都有从众心理,在实际教学中,我把个人的回答改为同桌互说、四人小组交流;把点名回答改为几位小朋友的一起回答,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回答问题的兴趣。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8
光阴似箭,又是一个学期的开始,很荣幸又参加了此次的培训,也很高兴有这么一个分享的机会。培训资料简直就是两个字丰富,它为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量身定做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们看到别人的成长和进步,也让自身看到了自己的长处,觉得自身或许更优秀的地方。透过这次培训,我发此刻平时可教学当中并不完全是学生的原因。要想真正上好数学课,不仅仅要有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要懂得在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那么,在课堂上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改变上课的学习环境。
上课时,先不着急教学知识,而是先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
2、改革教学方法。
在上课时,要思考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多种活动。好玩是孩子的天性,要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让他们在玩中学,又在学中玩。这样既让学生乐于理解所要学习的东西,又帮忙他们理解了知识。
3、改善课堂氛围。
以前在上课的时候,很怕学生吵,要求学生持续安静。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适当地“吵闹”并没有什么不好,当然这个“吵闹”不是真的吵,而是在课堂中为学生营造一个争论的环境。这种争论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竞争中相互学习,又在学习中共同进步。
4、加强沟通。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经常和学生沟通,进入他们的世界,不能只是一味的想和做。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只有真正了解学生,把握孩子的认知规律,在教学是才能事半功倍。
在我看来,一堂好的数学课,不仅仅只是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帮忙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因此,需要我们努力的东西还很多,在后面将会更加努力学习,学习当中和学生共同学习,并不是说小学生他什么都不懂,仔细去研究其实他们身上也有不少的优点,只是他们或许不明白这是他们的有点罢了,好比说学生一个甜蜜的微笑,一个十分好的语言语气,一个良好的态度,或者说一个听话懂事过程当中的尊重他人的一面,这些你能够透过一些小事情去展开,其实有很多身边的人都做不到的地方,因为其实大的道理就是一些小的道理,能把身边的细节做好我相信没有做不了的事情,哪来多多少真理。##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9
根据学校本校本培训工作的部署,要求各教师按照相应的学科,在网上观看优质教育资源教学录像,观看后,要进行参加研讨评论。近期,我按照学校的相关要求,观看了吕老师上的《百分数的应用》这堂课,觉得非常精彩,非常成功,我看了这堂课后受益颇多,感受特深:
(1)吕老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在情境中引入新知,再根据生活实际给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去思考,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中去,展开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数学起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吕老师在传授新课时能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找出百分数并加以理解,还通过百分数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在整堂课学习活动中,老师自始至终从不包办、插手、干预学生的学习,只起到了引领、启发、共同探究的作用.
(3)吕老师在设计课堂训练时,非常灵巧,从多层次的练习中巩固新知,让知识的运用得到了延伸,既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教师通过巧妙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学习与训练中,达到了知识与道德,数学与方法,巩固与应用的有机结合。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10
一、精讲多读,读出情感
在教学中,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单一地、无休止地讲述,讲了再讲,甚至反反复复,就象一个妈妈反复唠叨孩子,孩子必然要产生逆反心理,根本达不到预期目的。因此,我们在具体实施课堂教学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明确我们的自身位置与角色,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注重学习过程,不偏重结果,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的方法,不轻易否认学生的观点、看法,重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让学生参与探究学习和质疑问难。
对于课文中难以理解的重点句、重点段进行精讲,通俗易懂的句段可让学生反复读,反复念,完全让他们读出情感,念出含义,更让他们亲身感受文中之情,而老师只是给予正确的指导与适当的点拨。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全方位提高,知识水平与能力也就相应升华,教学效益明显事半功倍。
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机会,营造和谐的阅读氛围,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刻了解与理解,同时要有助于学生很好地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教学新课之前,我们应精心创设与之相适应的意境,适当配制优美的音乐、图片,让古诗、课本剧、甚至一些散文伴随这些更加让人陶醉,有情有趣,有滋有味。这样,我们的学生在其特定环境中细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是一种享受和陶醉,自然会领悟到作者的情感与思想。
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时上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扬、鼓励。
二年级时,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理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致理解全篇内容。
三、品词析句,领悟情感
作者在刻画人物,描摹情境时,总是将自己浓烈的情感渗透于字里行间。阅读教学时,我们必须抓住那些对表现文章中心、表达作者情感、渲染人物情感有着重要作用的词句,进行分析、比较、品味,领会内涵,学习用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其真情实感。如《月光曲》一文,在贝多芬第二次弹琴之前,这样写道:“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旁边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着琴键来。”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望了望”一词,引导学生联系贝多芬由屋外听琴到屋内弹琴的经过,来领悟他由同情到动情的感情变化,领悟他正是在这“望了望”的一刹那,产生了要把美的音乐献给这对穷兄妹的激情。
四、音像视听,创境激情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结合教材内容,我们可以借助录像、幻灯、录音、图片等创设诱人的情景,化抽象为直观,把课文情境再现于学生眼前,使他们受到最直接、烈的刺激,达到激发思维、丰富认识、渲染情感、形成共鸣的教学效果。如教学《詹天佑》一课,“帝国主义者都可憎的嘲笑”是一个可充分利用的绝好情节。
于是我把帝国主义者嘲笑的傲慢姿态用漫画的形式搬上投影片,在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内容、仔细观察漫画的基础上,我又播放了关于当时修筑京张铁路的情况解说。通过这一情境创设,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京张铁路不仅是融勇气、智慧于一体的铁路,更是一条争气之路。进一步促使学生的情感和詹天佑的情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加深了他们对詹天佑的无比敬佩之情,激发了他们强烈的爱国热情。
五、朗读想象,体验情感
朗读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一项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理解课文、发展语言、陶冶情感起着重要作用。阅读教学要经常地借助于朗读、想象来入境、入情。朗读不仅要求学生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还应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启发想象,入境生情,让境在脑中生情,在胸中涌动,达到文思合一,情境相融。如教学《草原》一文时,指导学生用轻快、流畅、满怀激情的语调朗读第一节。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凭借着想象的翅膀,仿佛置身于辽阔碧绿的大草原之中,引吭高歌……这样,学生既领略了草原的景色美,又体会了作者的情感美,还品味了文章的语言美。
六、创设意境,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我在上每篇课文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如优美的散文、古诗配以乐器、图画。记叙文配以课本剧,说明文设制电动课件等。这样以来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11
在“三生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通过生命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促进学生生动、积极、健康地发展,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我以四川地震为主要事例,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认识死亡就是失去,失去的亲人是永远的失去,再也不可能回来。从而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
其次,通过生存教育,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识,提高生存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存观念。
本班是本学期才组建的班级,少数民族居多,特别是刚从村小合并来的学生,在各种行为习惯方面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在这方面的教育中,我与家长配合,分工协助,督促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再次,通过生活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树立生活的信心。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我以课堂教学中合作解决问题,分角色朗读课文,课余活动中组织学生踢足球,玩游戏,出黑板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分享合作的快乐;给学生讲“山谷回音”等故事,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别人;针对有的学生基础差,对自己没有信心的缺点,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表扬,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抓住班级中的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学会体谅别人,学会宽容。
总之,通过进行“三生教育”教学,
使学生认识到了生命的重要性,能珍爱自己的生命,初步掌握了生存技能;了解了生活常识,树立了生活信心。我认为,“三生教育”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在我们学校开展这门学科,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多的去关注学生的“三生教育”,使学生更好地去认识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认识人生的价值,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活观。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12
再次体验了一个学期的数学教学,我颇有感触。在新课程的标准下,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然而在新课程中,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第一、让学生体验“再创造”。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第二、让学生体验“做数学”。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如: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
再如“将正方体钢胚锻造成长方体”,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让他们每人捏一个正方体橡皮泥,再捏成长方体,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在学习圆柱与圆锥后,学生即使理解了其关系,但遇到圆柱、圆锥体积相等,圆柱高5厘米,圆锥高几厘米之类的习题仍有难度,如果让学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许学生就不会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学会逻辑地思考。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第三、让学生体验“说数学”。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第四、让学生体验“用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如简便运算125-98,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25元零钱,买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2元,爸爸最后的钱是25+2=27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以此类推理解121–103、279+98、279+102等习题。
学习“圆的认识”后设计游戏:学生站成一排横队,距队伍2米处放一泥人,大家套圈。学生体会到不公平,应站成一圆圈或站成纵队才公平,更好地体会“在同一个圆内半径都相等”。
总之,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13
20xx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培训,通过这十多天的心理健康培训,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这段时间来,我们全体学员克服种种困难,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集中精力参加网络培训,顺利完成了培训预定的各项任务。
听了十多位专家的专题讲座和示范课,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到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概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实施途径和方法,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这次培训中,我收获颇多。
一、要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教师要有一颗健康的心
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很神圣的。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过学习,我认为,教师要保持健康的教学心态,应作好以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教学行为与效果。人生的价值在于他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教师应是“人师”,在日常工作中应不断加强教学心态和自我心理健康的有效调控。树立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精于工作,爱护学生的价值观,用积极乐观的教学情商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在平等的和谐的氛围中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从而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2、正确认识自己
教师不是圣人,与其他职业人员一样。只有坦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并积极改进缺点;只有完全地肯定和尊重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并努力发扬光大、充分展示,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同与尊重。同时也要学会倾听、学会理解。
3、拥有健康的体魄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教师必须有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才能应对纷繁复杂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想拥有健康的体魄,必须要学会科学用脑,学会营养调配,学会工作,学会休息;必须加强锻炼,增强自己的体质。
4、提高自己的素养
教师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承前启后。但更在于启后,要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水从哪里来,这水之源泉就在于教师不断学习。学习科学知识、学习理论经验、学习实践方法,并加以不断革新和创造,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凡是有用的东西,教师都应先人一步,都应成为敢吃螃蟹第一人。不然,那真成“无源之水”啦!
5、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积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是调剂人生的一味良药。生活中难免事事顺心如意,总有困难和挫折,烦恼和忧愁伴随着。教师应努力培养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不断加强意志锻炼,要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没有过不去的坎,走过去前面是个天。
6、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师所从事的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师要学会宽容、学会善待别人,当然也包括学生。与同志要和睦相处,互学共助;与领导要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关怀;与学生要民主、平等。教学中教师更应放下权威身份,平等、友好地对待学生,接受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要以合作者的身份携手步入学习、工作、生活中去。
7、看到学生的闪光点,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有一个切合实际、恰当可行的理想目标。但教师目标的确立一般都带有较大的主观色彩。能否实现自己的主观愿望呢?那么教育教学效果就是最好的验证。在实践中,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绝不可能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不能过高或过低,并要适时调整对学生的期望值,更不能用尽善尽美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学生。蹲下身子去吧,多角度、全方位去欣赏学生、评价学生。只有看到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学生才有希望,教学才有希望!
二、要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切实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他们出生起就拥有了太多的爱,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相对宽裕,有可能为孩子提供较好的生活、学习条件。但孩子在家庭中地位独一无二,若教育不得法,轻易出现一些心理偏差。比如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不知为别人着想,而且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为伴,幼时缺少与小伙伴一起游戏的集体活动,既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精神,又缺少竞争性,在班级中轻易表现为不懂得尊重别人。在家里,父母代劳独生子女的许多本应自理的事情,使其易于形成依靠性,自主精神和自立能力都差,也缺少劳动自觉性。我们常常能在报纸或新闻中看到学生自杀的事例,在学习方面,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这表明,当代青少年学生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有待提高。在这些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心理健康教师应力求“对症下药”,给予学生鼓励,帮他们重拾信心。要对学生不良心理的成因多加了解,是学校因素,还是家庭或社会因素造成的。当我们感觉无力摆脱社会风气的困扰,就要会同学生家长采取较为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例如,可以尽量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而且要将其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呢?
1、让学生乐观的面对生活
学生用积极的态度、积极的心理去面对身边的一切事情。积极乐观的心理像一个强有力的磁场,又如同花蜜吸引蜜蜂一样会将各种有利的因素吸引到自己身边,事情因此就有了改变的可能。
现在学生中单亲家庭的比较多,有时候一个班中有接近一半的学生都来自单亲,极个别的学生对亲人有种排斥、抵触情绪,当让不会相信身边的任何人,给班级管理增加难度。20xx年我班转来个女生,进校的穿着很社会化,进入我班,不跟其他同学接触,经常犯一些很小的纪律问题,我观察,她的每次错误都做给我看,很想引起我的注意,我也把她父亲叫来交换意见,也许是碍于面子,还是不想给学生增加思想负担,家长根本没给我谈到他们家庭。在一次运动会上,我跟学生闲聊时我才知道她是单亲家庭,她不能面对这个事实,他认为父母不爱她。我就给她讲,父母肯定是爱你的,至于他们为什么离婚,那毕竟是上一辈的事,你没有必要去改变这个事实,但你要想想你今后的生活,要高高兴兴的、快快乐乐的生活学习。乐观的面对生活,换一种眼光看待这件事,也许对你及父母都会
有好处。并鼓励她多给同学接触,我并安排几个同学帮助她,在那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成绩有较大的改观,纪律观念也加强了。
其实,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很多事情也像这样,乐观的心理总会带来快乐明亮的结果,而悲观的心理则会使一切变得灰暗。不仅如此,这对他们以后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
2、最好的帮助是给学生信心
自信是生命中积极、肯定的力量,正如乐观的心理一样。它是早晨露珠中闪亮的光泽,它是雨后树叶上动人的绿色,它是生命中没有尘埃的宝石,是每个学生走向成功的源泉。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1)营造氛围,树立自信心
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引导学生超越自我。学生往往由于自己表现的机会少,而产生胆小的心理,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从而缺少自信心,不敢展现自己,针对这种心理,我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表现自我,发现自我,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大胆健康向上的心理。如常在班上组织朗读比赛、书法比赛、知识竞赛等。学生一旦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便会树立起“我能行”的自信心。
(2)让学生学会善于竞争,增强自信心。
在班级管理中,引进竞争机制,干部轮换,每个愿意为班集体服务的学生都可以上台发表自己的“执政纲领”,竞争上岗,最后“优者上岗”。通过这种形式上岗的学生有正确的竞争态度,充分相信自己,干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自信心很强。
(3)教会方法,培养自信心
学会正确评价自我,“我能行”与“我不行”,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有本质的不同。“我能行”是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而“我不行”正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失去的是成功的生要支柱——自信。引导学生克服“我不行”的错误评价,正确认识自我,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可以首先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我否定的内容;其次,让学生认真思考为什么要自我否定;最后让学生采取积极行动,变自我否定为自我肯定,从而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然任重道远,困难重重,我相信:只要我们爱这项工作,倾注我们对于教育事业的满腔的热情,虽然我们不一定辉煌,但是我们一定会进步,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在快乐中健康的学习和成长!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14
二十一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使我们的接班人适应信息社会,中小学正逐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学生逐步具有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但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给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下面笔者就谈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游戏入门,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二、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
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加上有的学生因为顾及到自己的语文、数学等成绩的不理想,总会存在着担心、畏惧等心理倾向,部分胆小的学生因此产生压力,要使全体学生均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就必须鼓励诱导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教学《指法》一课时,我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自尊感,组织学生操作比赛,课堂学习气氛既活跃又充满竞争性。我让学生通过指法软件进行练习,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还进行了指法和指法游戏的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练习,紧扣学生心弦,使他们玩中练,练中学。下课后,有的学生还说:“下节课我一定要超过他……”更有学生说:“老师,我要和你比……”对操作不理想的人,我解决的办法因人而异,有时我个别指导,有时让“小老师”指导,还有时让他观看其他同学的精彩表演,耳染目濡,当听到老师鼓励赞扬的话语,他们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三、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如在教学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时,老师先让学生演示没有链接的作品,接着提问:现在只能一张张按顺序演示,那么你能任意播放指定的演示文稿吗?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有的学生在使用帮助系统(在教学Word时就教了如何使用帮助系统)……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超级链接的方法。
利用电脑本身自有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味。如教学完画图软件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作品;教学Word的插入图片时,让学生进行诗配画的创作;在低年级教学“金山画王”时,那美丽的图案使学生感到无比新奇。讲解了如何操作后,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组合成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图案。可以说利用电脑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四、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道、授业、解惑”,这个“道”字,不仅包含了完成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别人掌握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对此,笔者深有体会。例如Windows系统及其相关应用软件的知识,包罗万象,应用广泛,教者不可能在每周一节课的条件下教会学生那么多的知识,唯一之计就是教会学生总结、归纳其学习的方法,举一反三,自善其身。例如教者演示、讲解C盘里的文件管理,学生就要懂得D盘、其他磁盘文件管理的方法;教者演示、讲解在Word文档里图片的插入、移动方法,学生就要懂得视频、声音文件等的操作;教者演示、讲解网卡的硬、软件的安装,学生就要懂得调制解调器等其他硬件的安装、调试等。只有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学到的知识才不会有局限性,而能够把所学到的学习方法进一步发展、创新,从而有新的收获。
总之,要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这门课程,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课一定要学会,一定要学好。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15
我是20xx年参加教学工作的,在小学任教也已经十来年了。常言道,十年磨一剑,我这把也应该是一把利刃了。总体来说,我的感触还是很深的,也有很多值得记录下来的东西。
魏书生老师曾说过一句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以前,我认为,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教研室的不知道一线教师的辛苦。整天忙着教书,育人,哪里有时间反思。直到近几年,在校长的强烈要求下,我才冥思苦想。被迫要求自己去反思。慢慢的,我发现,任何事情都是禁不起推敲的。毛主席曾经说过,怕就怕认真二字。关于我的教学研究史,这才慢慢展开。
我从20xx年教上了一年级,那时候还曾经有所怨言,校长让我教一年级,明显是不把我放在重要的位置。哎,一年级这么简单,我课都不用备,拿起来书就可以讲了。可谁知,事实上却没那么简单。
在教学厘米的认识时,我认为一厘米多简单哪,还用教吗?直到孩子们答出一棵大树高10厘米,一个人身高140米时,我才发现,我所面对的是一群怎样无知的孩子。他们的脑袋里真的是空白的,没有知识经验,没有生活积累。抽象的数学知识简直就是魔法字典。真正的打败我的不是天真,是无知啊。所以,我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思想是不是出现了问题。同时,由于学校大量的观摩课,培训令我彻底的感觉到,我不会教书了。
我认真研究了华应龙、徐长清、吴正宪、钱守望等的教学课堂,当真充满着童趣。他们的课堂贴近生活,贴近孩子们的心灵,用孩子们的眼睛看世界,与孩子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我感觉到我的差距。
从此,我改变了我自己。从原先的从不花时间去反思一件事,只是关注于知识的传递的一个老师,转而低下头来,思考教学方法,思考知识产生过程的教学。从大大咧咧只关注优等生,到更多的关注后进生,学困生。从从开始到最后自己独揽课堂,到静静的耐心的倾听孩子的稚嫩、幼稚的答案。从对孩子们的大声呵斥到,感觉孩子们的错会被温暖的荣错。从只抓大题,到关注细节。从直面知识到关注学生习惯的养成。
是的,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适应更为激烈的教学竞争。培养出更为出色的全面发展的人。我要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我要不断的进步,活到老,学到老。
第四篇: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1
一、精讲多读,读出情感
在教学中,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单一地、无休止地讲述,讲了再讲,甚至反反复复,就象一个妈妈反复唠叨孩子,孩子必然要产生逆反心理,根本达不到预期目的。因此,我们在具体实施课堂教学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明确我们的自身位置与角色,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注重学习过程,不偏重结果,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的方法,不轻易否认学生的观点、看法,重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让学生参与探究学习和质疑问难。
对于课文中难以理解的重点句、重点段进行精讲,通俗易懂的句段可让学生反复读,反复念,完全让他们读出情感,念出含义,更让他们亲身感受文中之情,而老师只是给予正确的指导与适当的点拨。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全方位提高,知识水平与能力也就相应升华,教学效益明显事半功倍。
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机会,营造和谐的阅读氛围,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刻了解与理解,同时要有助于学生很好地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教学新课之前,我们应精心创设与之相适应的意境,适当配制优美的音乐、图片,让古诗、课本剧、甚至一些散文伴随这些更加让人陶醉,有情有趣,有滋有味。这样,我们的学生在其特定环境中细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是一种享受和陶醉,自然会领悟到作者的情感与思想。
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时上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扬、鼓励。
二年级时,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理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致理解全篇内容。
三、品词析句,领悟情感
作者在刻画人物,描摹情境时,总是将自己浓烈的情感渗透于字里行间。阅读教学时,我们必须抓住那些对表现文章中心、表达作者情感、渲染人物情感有着重要作用的词句,进行分析、比较、品味,领会内涵,学习用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其真情实感。如《月光曲》一文,在贝多芬第二次弹琴之前,这样写道:“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旁边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着琴键来。”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望了望”一词,引导学生联系贝多芬由屋外听琴到屋内弹琴的经过,来领悟他由同情到动情的感情变化,领悟他正是在这“望了望”的一刹那,产生了要把美的音乐献给这对穷兄妹的激情。
四、音像视听,创境激情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结合教材内容,我们可以借助录像、幻灯、录音、图片等创设诱人的情景,化抽象为直观,把课文情境再现于学生眼前,使他们受到最直接、烈的刺激,达到激发思维、丰富认识、渲染情感、形成共鸣的教学效果。如教学《詹天佑》一课,“帝国主义者都可憎的嘲笑”是一个可充分利用的绝好情节。
于是我把帝国主义者嘲笑的傲慢姿态用漫画的形式搬上投影片,在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内容、仔细观察漫画的基础上,我又播放了关于当时修筑京张铁路的情况解说。通过这一情境创设,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京张铁路不仅是融勇气、智慧于一体的铁路,更是一条争气之路。进一步促使学生的情感和詹天佑的情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加深了他们对詹天佑的无比敬佩之情,激发了他们强烈的爱国热情。
五、朗读想象,体验情感
朗读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一项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理解课文、发展语言、陶冶情感起着重要作用。阅读教学要经常地借助于朗读、想象来入境、入情。朗读不仅要求学生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还应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启发想象,入境生情,让境在脑中生情,在胸中涌动,达到文思合一,情境相融。如教学《草原》一文时,指导学生用轻快、流畅、满怀激情的语调朗读第一节。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凭借着想象的翅膀,仿佛置身于辽阔碧绿的大草原之中,引吭高歌……这样,学生既领略了草原的景色美,又体会了作者的情感美,还品味了文章的语言美。
六、创设意境,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我在上每篇课文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如优美的散文、古诗配以乐器、图画。记叙文配以课本剧,说明文设制电动课件等。这样以来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2
在本周的语文教研活动中有幸听取了我校高级教师田娅的教学经验分享,通过此次学习,我心中感触很深。下面是我学习后的体会:
首先,田娅老师的敬业精神值得敬佩,更值得我学习。作为一名教师,没有一点责任心和敬业精神那是不行的。要想教育好学生,增强责任意识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强烈的责任心是无法教育好学生的。我们教师应该立足现今,着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充当人梯,负起我们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后代着想,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为我们祖国千秋大业负责。
其次,正如田娅老师所讲: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对学生“狠”一点,老师说过的话一定要收承诺。要说到做到,学生学习任务没有完成的必须完成,决不允许敷衍塞责,蒙混过关。当然,我们自己在教学上更应该“实”一点,必须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才能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短短的培训时间结束了,但留给我的却是深深的回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些成功的经验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做的是:
第一,自我反思。从以往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得失。
第二,不断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提高自我素养的良好基奠。一桶水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我要不断学习,成为长流水。
第三,交流,多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他人直言不讳的意见与建议可能是发现不足、认识“庐山真面目”的有效途径。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3
现在是信息时代,教研活动可以通过录像进行。前几天,我观看了青山镇八河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的教学录像,王蕾蕾老师这堂课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导入自然流畅。王老师以谈话的形式导入,让学生很自然的进入课题。整个过程王老师是围绕着巴金爷爷为什么给家乡的孩子写信来贯穿,从而引导学生要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品德。整堂课王老师的教态自然、语言流畅,肯定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其次,课堂组织能力好。整堂课王老师都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思路都能跟着老师走完整堂课,师生互动很好,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纪律性强。
再次,中心思想突出。在教学的思路上,王老师让学生通过巴金爷爷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中体会到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关心和热爱,抒发了要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的情感,同时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深刻道理。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知道语文课程的魅力所在,特别对于我这个刚踏入语文门槛的曾经的数学老师来说。刚接触这门课程,脑子里还有太多未知数,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慢慢去摸索,去实践,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工作中能有新的突破。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4
在学习了《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之后,感受很深。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我们不仅要上好课,更要教会学生做好了。有一句话说的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还有很多事需要做。
自20xx年以来,我省发生的一些重大群性事件,都不同程度有学生特别是未成年学生的参与,表明青少年学生思想首先教育仍在薄弱环节,进一步凸显了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就个人而言,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 在渗透中要注意时机与度
许多老师们在上课时不知道该何时渗透,找不到渗透的切入点,总感觉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是脱节的 。教师应科学地、巧妙地导入法制内容,合法制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性、自然性。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内容,渗透应当是多少,教师们应把握好,如果量过多学生就会觉得很乏味,如果渗透的法制内容太少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当把握好渗透的度。
二、 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能越这个界限。学生主要还是以学习课本知识为主,他们对法律知识只是持懵懂的态度。如果把一些较深的法律常识灌输给学生,结果学生会抵触。
三、《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该书中没有提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载体渗透法制教育。
本人认为整个初中13门学科都涉及到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那就不可避免地会利用到现代教育技术。当然我们也不能过多的依赖多媒体,只能适当地利用,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四、渗透的法制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无疑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途径之一,因此无论什么学科在教学中都应适当的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已经在我省全面开展了,而且也取得不错的效果,近两年来我省未成年人犯罪率有所下降。教育不仅要教好学生学好课本知识,更应当还要教好学生做好人,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一个很大的社会课题,需要每一位老师们的参与,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5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今天我们学校开展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通过这天的心理健康培训,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听了郭老师的讲座,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到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概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实施途径和方法,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这次培训中,我收获颇多。
一、要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教师要有一颗健康的心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很神圣的。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过学习,我认为,教师要保持健康的教学心态,应作好以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教学行为与效果。人生的价值在于他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教师应是“人师”,在日常工作中应不断加强教学心态和自我心理健康的有效调控。
2、正确认识自己
教师不是圣人,与其他职业人员一样。只有坦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并积极改进缺点;只有完全地肯定和尊重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并努力发扬光大、充分展示,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同与尊重。
3、提高自己的素养
教师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承前启后。但更在于启后,要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坚持活到老,学到老。
4、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师应努力培养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不断加强意志锻炼,要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没有过不去的坎,走过去前面是个天。
5、看到学生的闪光点,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有一个切合实际、恰当可行的理想目标。但教师目标的确立一般都带有较大的主观色彩。能否实现自己的主观愿望呢?那么教育教学效果就是最好的验证。在实践中,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绝不可能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不能过高或过低,并要适时调整对学生的期望值,更不能用尽善尽美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学生。
二、要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切实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现在的孩子从他们出生起就拥有了太多的爱,家庭经济相对宽裕,为孩子提供较好的生活、学习条件。但孩子在家庭中地位高,若教育不得法,轻易出现一些心理偏差。比如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不知为别人着想,既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精神,又缺少竞争性,在班级中轻易表现为不懂得尊重别人。在家里,父母代劳孩子的许多本应自理的事情,使其易于形成依靠性,自主精神和自立能力都差,也缺少劳动自觉性。要对学生不良心理的成因多加了解,是学校因素,还是家庭或社会因素造成的。当我们感觉无力摆脱社会风气的困扰,就要会同学生家长采取较为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例如,可以尽量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而且要将其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那么应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呢?
1、让学生乐观的`面对生活
教育学生用积极的态度、积极的心理去面对身边的一切事情。积极乐观的心理像一个强有力的磁场,又如同花蜜吸引蜜蜂一样会将各种有利的因素吸引到自己身边,事情因此就有了改变的可能。
2、最好的帮助是给学生信心
自信是生命中积极、肯定的力量,正如乐观的心理一样。它是早晨露珠中闪亮的光泽,它是雨后树叶上动人的绿色,它是生命中没有尘埃的宝石,是每个学生走向成功的源泉。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然任重道远,困难重重,我相信:只要我们爱这项工作,倾注我们对于教育事业的满腔的热情,虽然我们不一定辉煌,但是我们一定会进步,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在快乐中健康的学习和成长!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6
在书的原序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教师们简化这个过程,办法是:提出一种教学方法,它既要能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教学计划、适用于各种不同风格的教师和各种不同气质的孩子,又要能同新的课程设置、现有的直观教材、视听教材和各种新版的教科书联系起来。
这本书提出的这种教学方法就是“探究—研讨”教学法。
兰本达提出“探究—研讨”教学法目的是让教师简化复杂的教学过程,让这种教学法有更大的适用面。这种教学法就只有探究和研讨两个环节,比起我们现在的科学探究的七大环节简单很多。
在“经历是发现意义的中心环节”这一小节中谈到了“经历”。在教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中我们经常谈到要让学生经历怎样的探究过程。在未读这本书前,我浮浅的认为经历就是有参与过,有动手做过,有得出结论。兰本达是这样阐述“经历”:我们认为,发现意义、领会意义的是经历、卷入、参与的结果,没有这些先决条件就不可能演化出意义。然而,在没有经历、没有卷入的情况下也可以有并不领会意义的学习。有两个学习的例子可以清楚地说明这个论点。乔迪在幼儿园里整齐的队伍中站得笔直,面对着国旗高唱:“我的祖国叫人乱花花,甜蜜的土地出肝茶,为了你,我歌唱!”显然乔迪学会了按一定的次序发出这些音节来,并使这些音节合上一定的调子;可是他有没有经历过什么——有没有卷入什么呢?尽管老师讲过祖国的重要和自由的好处,乔迪唱这首歌时却没有想到任何意义。无疑他听过这首歌,但是听并不会激发出任何意义来。乔迪学会了一首歌,但是他没有经历过。他完全是背下来的,没有一点意义。
因为他现在可以参加上早操了,他的行为有了变化,但是从我们对经历这个术语的含义来说,他还没有过什么跟这首歌的内容有关的经历。另一个例子是这样的:贝丽尔对生长着的会爬会飞的东西都感兴趣。一天,她正专心地注视着水缸里金鱼的运动。她问金鱼是怎么呼吸的。她姐姐信回答说鱼类通过把鳍刺伸入水里的气泡中进行呼吸。贝丽尔卷入了这个问题。姐姐的解释对她来说是有意义的,她可以想象出鱼这样呼吸的情景。这是不是一种经历呢?过了很久暑假中的一天,贝丽尔的父亲带她到一个湖上去钓鱼。
当一条小狗鱼被钓到船上时,贝丽尔观察到了鱼的鳃盖发喘似地运动,注意到了鳃盖下面忽隐忽现的血红鳃瓣。“它是在设法得到空气吗?”她问她父亲。“不错,”他回答说。“这些是鳃。”“鳃是象肺吗?”再后来,贝丽尔俯身观看一池鲤鱼。她注意到鱼象用手臂和腿一样用鳍使自己保持平衡。她还看见它们在不停地往嘴里吞水。她想,“这些水到哪儿去了呢?”也许你想和一位朋友讨论一下乔迪和贝丽尔的学习方法的不同。这两种学习跟你曾经列表比较的自己上学时认为有趣的和没有趣的课程的因素有没有什么类似的地方呢?
书中两个例子让我很好的理解什么是经历,乔迪学会了唱歌,是一种经历吗?如果他是理解了歌词,知道歌的意思。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7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角色扮演
近年来,有识之士提出“让学生中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我家的收支本》一课,通过丹丹和妈妈逛商场吵着买芭比娃娃的一段情景,由学生来扮演妈妈和丹丹。让学生演了后评,
第1页评了再演。通过母女间的对话,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量入为出”,进而引发学生去了解家庭中的收支情况。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家庭的情况,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生活必须量入为出,合理消费。树立科学的理财意识,不能盲目消费,学会正确使用自己的零花钱,做到勤俭节约。
再如教学《多为他们想想》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模拟残疾人的生活方式:蒙上眼睛写字;用手比划与人交流;捂住耳朵听人讲话等。通过这些亲身体验,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深感受到残疾人生活的艰辛,从而明发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
二、合作辩论
体悟明理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中央电视台曾经现场直播“国际大专辩论会”,吸引了无数观众。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旁针博引,唇枪舌剑,向广大观众展示了敏捷的思维,超凡的口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第2页再如上网,这是目前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活动方式。对于它的利弊,社会上的看法众说不一。但在家长和老师看来,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因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入迷而耽搁学习。那么学生的想法呢?是受不了诱惑还是逆反心理作祟?以至于屡禁不止。为此我在教学《告别不良生活习惯》时,有意安排了学生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彼此的唇枪舌战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进行总结和正确引导,肯定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表扬他们勤于思考,善于辩论,这样在辩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在实处。
三、知行结合体悟内涵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为我们服务的人》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
第3页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再如教学《谁知盘中餐》后我安排了课外小调查活动,让学生走进农业科技园,通过参观生动的图片和详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的农民一年四季辛勤的耕种水稻的过程,从而体会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同时也了解到农业生产的新成就。思想品德课的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促进儿童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
四、换位体验
换位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体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例如在《谁知盘中餐》一课中,让学生模仿农民插秧的姿势,弯腰插秧,直至有累的感觉,并记下开始到结束的时间。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从中体验农民一整天不停地插秧的艰辛。然后让学生设身处地想想:假如这些劳动者是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态度会怎样?假如自己是这些劳动者,会有什么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8
近几天通过学习《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课程,我有许多的心得体会,下面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网上学习简单的总结:
1、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学会低调做人,低调做事。
作为教师,光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合格的教师的知识,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那样渊博,那样深邃,那样有活力。而且有许多河流源源不断的流入大海!讲一节好课并不难,难的是讲一辈子好课!这样,我们就要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进步!
2、培养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常言道,人生大舞台,舞台大世界,我们平时看别人,就像演员,我们就是观众,时间就是导演。一件事做了一半,快乐的人会说:还有一半完工了!悲观的人会说:唉,才完成一半。 笑也是一天,哭也是一天,我们为何不笑呢!笑一笑,十年少, 愁一愁,白了头。一句话,让你笑一年,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让他们找去吧。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他可能是唐僧;带翅膀的也不一定是天使,它可能是蚊子!记得前几年,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文字: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
3、以良好的心态感染、影响学生。
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使自己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才能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更加健康快乐。
4、对于有问题行为的学生,必须要有爱心和耐心,了解情况,对症下药,不言放弃。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我觉得人的快乐是由心灵决定的。愿我们每位教师都拥有如此宽阔的胸襟和赤字一样澄明的心灵!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9
20xx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培训,通过这十多天的心理健康培训,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这段时间来,我们全体学员克服种种困难,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集中精力参加网络培训,顺利完成了培训预定的各项任务。
听了十多位专家的专题讲座和示范课,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到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概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实施途径和方法,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这次培训中,我收获颇多。
一、要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教师要有一颗健康的心
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很神圣的。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过学习,我认为,教师要保持健康的教学心态,应作好以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教学行为与效果。人生的价值在于他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教师应是“人师”,在日常工作中应不断加强教学心态和自我心理健康的有效调控。树立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精于工作,爱护学生的价值观,用积极乐观的教学情商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在平等的和谐的氛围中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从而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2、正确认识自己
教师不是圣人,与其他职业人员一样。只有坦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并积极改进缺点;只有完全地肯定和尊重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并努力发扬光大、充分展示,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同与尊重。同时也要学会倾听、学会理解。
3、拥有健康的体魄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教师必须有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才能应对纷繁复杂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想拥有健康的体魄,必须要学会科学用脑,学会营养调配,学会工作,学会休息;必须加强锻炼,增强自己的体质。
4、提高自己的素养
教师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承前启后。但更在于启后,要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水从哪里来,这水之源泉就在于教师不断学习。学习科学知识、学习理论经验、学习实践方法,并加以不断革新和创造,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凡是有用的东西,教师都应先人一步,都应成为敢吃螃蟹第一人。不然,那真成“无源之水”啦!
5、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积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是调剂人生的一味良药。生活中难免事事顺心如意,总有困难和挫折,烦恼和忧愁伴随着。教师应努力培养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不断加强意志锻炼,要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没有过不去的坎,走过去前面是个天。
6、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师所从事的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师要学会宽容、学会善待别人,当然也包括学生。与同志要和睦相处,互学共助;与领导要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关怀;与学生要民主、平等。教学中教师更应放下权威身份,平等、友好地对待学生,接受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要以合作者的身份携手步入学习、工作、生活中去。
7、看到学生的闪光点,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有一个切合实际、恰当可行的理想目标。但教师目标的确立一般都带有较大的主观色彩。能否实现自己的主观愿望呢?那么教育教学效果就是最好的验证。在实践中,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绝不可能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不能过高或过低,并要适时调整对学生的期望值,更不能用尽善尽美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学生。蹲下身子去吧,多角度、全方位去欣赏学生、评价学生。只有看到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学生才有希望,教学才有希望!
二、要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切实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他们出生起就拥有了太多的爱,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相对宽裕,有可能为孩子提供较好的生活、学习条件。但孩子在家庭中地位独一无二,若教育不得法,轻易出现一些心理偏差。比如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不知为别人着想,而且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为伴,幼时缺少与小伙伴一起游戏的集体活动,既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精神,又缺少竞争性,在班级中轻易表现为不懂得尊重别人。在家里,父母代劳独生子女的许多本应自理的事情,使其易于形成依靠性,自主精神和自立能力都差,也缺少劳动自觉性。我们常常能在报纸或新闻中看到学生自杀的事例,在学习方面,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这表明,当代青少年学生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有待提高。在这些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心理健康教师应力求“对症下药”,给予学生鼓励,帮他们重拾信心。要对学生不良心理的成因多加了解,是学校因素,还是家庭或社会因素造成的。当我们感觉无力摆脱社会风气的困扰,就要会同学生家长采取较为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例如,可以尽量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而且要将其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呢?
1、让学生乐观的面对生活
学生用积极的态度、积极的心理去面对身边的一切事情。积极乐观的心理像一个强有力的磁场,又如同花蜜吸引蜜蜂一样会将各种有利的因素吸引到自己身边,事情因此就有了改变的可能。
现在学生中单亲家庭的比较多,有时候一个班中有接近一半的学生都来自单亲,极个别的学生对亲人有种排斥、抵触情绪,当让不会相信身边的任何人,给班级管理增加难度。20xx年我班转来个女生,进校的穿着很社会化,进入我班,不跟其他同学接触,经常犯一些很小的纪律问题,我观察,她的每次错误都做给我看,很想引起我的注意,我也把她父亲叫来交换意见,也许是碍于面子,还是不想给学生增加思想负担,家长根本没给我谈到他们家庭。在一次运动会上,我跟学生闲聊时我才知道她是单亲家庭,她不能面对这个事实,他认为父母不爱她。我就给她讲,父母肯定是爱你的,至于他们为什么离婚,那毕竟是上一辈的事,你没有必要去改变这个事实,但你要想想你今后的生活,要高高兴兴的、快快乐乐的生活学习。乐观的面对生活,换一种眼光看待这件事,也许对你及父母都会
有好处。并鼓励她多给同学接触,我并安排几个同学帮助她,在那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成绩有较大的改观,纪律观念也加强了。
其实,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很多事情也像这样,乐观的心理总会带来快乐明亮的结果,而悲观的心理则会使一切变得灰暗。不仅如此,这对他们以后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
2、最好的帮助是给学生信心
自信是生命中积极、肯定的力量,正如乐观的心理一样。它是早晨露珠中闪亮的光泽,它是雨后树叶上动人的绿色,它是生命中没有尘埃的宝石,是每个学生走向成功的源泉。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1)营造氛围,树立自信心
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引导学生超越自我。学生往往由于自己表现的机会少,而产生胆小的心理,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从而缺少自信心,不敢展现自己,针对这种心理,我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表现自我,发现自我,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大胆健康向上的心理。如常在班上组织朗读比赛、书法比赛、知识竞赛等。学生一旦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便会树立起“我能行”的自信心。
(2)让学生学会善于竞争,增强自信心。
在班级管理中,引进竞争机制,干部轮换,每个愿意为班集体服务的学生都可以上台发表自己的“执政纲领”,竞争上岗,最后“优者上岗”。通过这种形式上岗的学生有正确的竞争态度,充分相信自己,干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自信心很强。
(3)教会方法,培养自信心
学会正确评价自我,“我能行”与“我不行”,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有本质的不同。“我能行”是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而“我不行”正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失去的是成功的生要支柱——自信。引导学生克服“我不行”的错误评价,正确认识自我,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可以首先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我否定的内容;其次,让学生认真思考为什么要自我否定;最后让学生采取积极行动,变自我否定为自我肯定,从而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然任重道远,困难重重,我相信:只要我们爱这项工作,倾注我们对于教育事业的满腔的热情,虽然我们不一定辉煌,但是我们一定会进步,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在快乐中健康的学习和成长!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10
二十一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使我们的接班人适应信息社会,中小学正逐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学生逐步具有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但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给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下面笔者就谈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游戏入门,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二、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
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加上有的学生因为顾及到自己的语文、数学等成绩的不理想,总会存在着担心、畏惧等心理倾向,部分胆小的学生因此产生压力,要使全体学生均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就必须鼓励诱导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教学《指法》一课时,我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自尊感,组织学生操作比赛,课堂学习气氛既活跃又充满竞争性。我让学生通过指法软件进行练习,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还进行了指法和指法游戏的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练习,紧扣学生心弦,使他们玩中练,练中学。下课后,有的学生还说:“下节课我一定要超过他……”更有学生说:“老师,我要和你比……”对操作不理想的人,我解决的办法因人而异,有时我个别指导,有时让“小老师”指导,还有时让他观看其他同学的精彩表演,耳染目濡,当听到老师鼓励赞扬的话语,他们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三、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如在教学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时,老师先让学生演示没有链接的作品,接着提问:现在只能一张张按顺序演示,那么你能任意播放指定的演示文稿吗?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有的学生在使用帮助系统(在教学Word时就教了如何使用帮助系统)……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超级链接的方法。
利用电脑本身自有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味。如教学完画图软件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作品;教学Word的插入图片时,让学生进行诗配画的创作;在低年级教学“金山画王”时,那美丽的图案使学生感到无比新奇。讲解了如何操作后,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组合成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图案。可以说利用电脑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四、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道、授业、解惑”,这个“道”字,不仅包含了完成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别人掌握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对此,笔者深有体会。例如Windows系统及其相关应用软件的知识,包罗万象,应用广泛,教者不可能在每周一节课的条件下教会学生那么多的知识,唯一之计就是教会学生总结、归纳其学习的方法,举一反三,自善其身。例如教者演示、讲解C盘里的文件管理,学生就要懂得D盘、其他磁盘文件管理的方法;教者演示、讲解在Word文档里图片的插入、移动方法,学生就要懂得视频、声音文件等的操作;教者演示、讲解网卡的硬、软件的安装,学生就要懂得调制解调器等其他硬件的安装、调试等。只有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学到的知识才不会有局限性,而能够把所学到的学习方法进一步发展、创新,从而有新的收获。
总之,要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这门课程,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课一定要学会,一定要学好。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11
为了扎实推进扶贫工作,切实为贫困村民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如期实现扶贫任务。12月20日下午,新建小学校长耿国莹、支部书记雷志红和帮扶队员狄玉玲、许枨军走进学校帮扶对象家中,进行慰问并共同制定了周密详细的帮扶措施。
走进重点帮扶对象石嘴村六组胡建庄家中,他们带去了米、面、油、饼干等慰问品,面对面与他们拉家常,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子女工作情况等,详细询问他们的收入来源和期盼解决的问题,并将地方惠民政策和帮扶措施认真向他们讲解,得到了他们的欢迎、支持和感谢。胡建庄老人说:“还是党的扶贫政策好,有了政府的关心和帮助,我们一定能过上好日子,俺老汉的晚年会越来越幸福。”
新建小学一行四人还看望了重点帮扶对象石嘴村六组的胡新建一家。
走好扶贫“最后一公里”,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关键。新建小学领导表示在扶贫工作中一定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具体落实,为推动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确保这场战役的最后胜利。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12
在“三生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通过生命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促进学生生动、积极、健康地发展,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我以四川地震为主要事例,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认识死亡就是失去,失去的亲人是永远的失去,再也不可能回来。从而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
其次,通过生存教育,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识,提高生存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存观念。
本班是本学期才组建的班级,少数民族居多,特别是刚从村小合并来的学生,在各种行为习惯方面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在这方面的教育中,我与家长配合,分工协助,督促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再次,通过生活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树立生活的信心。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我以课堂教学中合作解决问题,分角色朗读课文,课余活动中组织学生踢足球,玩游戏,出黑板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分享合作的快乐;给学生讲“山谷回音”等故事,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别人;针对有的学生基础差,对自己没有信心的缺点,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表扬,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抓住班级中的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学会体谅别人,学会宽容。
总之,通过进行“三生教育”教学,
使学生认识到了生命的重要性,能珍爱自己的生命,初步掌握了生存技能;了解了生活常识,树立了生活信心。我认为,“三生教育”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在我们学校开展这门学科,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多的去关注学生的“三生教育”,使学生更好地去认识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认识人生的价值,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活观。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13
初次看到这篇文章,是在我刚刚参加工作后不久。记得那个时候,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我载着踌躇的满志和未泯的激情来到了XX中学,当了一名英语老师,我畅想着能在这片沃土上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可是几个月下来,我发现现实并不如我所想象的那样美好。我原以为,不就是教书嘛,多简单的一件事啊!上课时提着书站上讲台,口若悬河讲解一番;课下批改作业,工整的表扬潦草的批评;闲的时候再备备课,这不就行了么!学生们成绩一定会很优秀的。可是,在一次次的考试排名出来过后,我发现自己错了,错在自己太过于理想主义化了。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做法:也许是我太过于“仁慈”了,对学生们要求太低了,所以才导致他们考不出好的成绩。
于是,一向追求完美的我有些按捺不住了。我开始对学生们发起“总攻”:每天上课不停地讲,课下要求他们不停地练习。有时候默写英语单词不过的学生,我会要求他们中午放学留下,我也会牺牲自己吃午饭的时间陪他们一起背单词,直到他们最终通过为止。就这样,在我“魔鬼”般的“轰炸”下,我们再次迎来了一次考试。此时的我心中暗喜,我想这次我们班肯定能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然而,事与愿违,成绩出来了,我们班非但没有进步,反而又退步了一些名次。
我实在想不通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又到底该做些什么。所以,接下来的那段时间里,我的情绪异常得低落,每天我都愁眉苦脸,心事重重的。遇到学生们犯错误,我根本就没有耐心听他们解释,我总把他们所讲的事情原由当成是他们逃避惩罚的借口。而有时,我也会无缘无故地乱发一通火。有时又感觉自己受了多大委屈似的,一个人回到家中偷偷地落泪。最后,趋于崩溃边缘的我甚至做出了辞职的打算。我想也许教师这个行业根本就不适合我。
就在这时,我曾经的一位老师了解到我的情况后,托人把这篇文章带过来,说是让我看一看。初读这篇文章时,我把它看成是一篇优美的叙事散文,我还一直在纳闷为什么老师会让我看这篇文章。可当我静下心来再次品读这篇佳作时,才觉察出老师的良苦用心来。原来他是想让“蜗牛”牵着“我”去散步,而不是“我”牵着它去散步。
文中的那只小小的蜗牛,就如同是我们身边正在茁壮成长的学生们一样,而那个牵着蜗牛散步的人则是我们老师。有时过于“急功近利”的我们少了许多对学生们的“谆谆教导”,更多地则是对学生们苛刻的要求,而此时我们还会口口声声地说:这一切都是为了你们好!你们怎么就不明白老师们的良苦用心呢?你们真让我们失望!真不懂你们到底想要做什么??是的,他们不懂的东西有很多,那我们作为老师是不是也该好好地反思一下呢?我们是否有换位思考过,孩子们真正需要的又是什么呢?唯成绩论英雄的思想又到底什么时候能有所改观呢?也许,孩子们最需要的是理解、尊重与爱??
想明白这些以后,我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学生们成绩退步时,我会笑着和他们一起分析考试失败原因;当学生们犯错误时,我会在谈心时引导他们做出更正;当学生们思想倦怠时,我会领着他们去沿河路散散步,领略一下大自然的魅力。之所以今天的我会有这样的变化,我不得不说一下我的那位良师,他在没说一句话的情况下,给我捧来了一碗滚烫的鲜美鸡汤,让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这将使我终生受益。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14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走近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扑面而来,它比过去的教育教学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更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更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更关注学生的尊严。这意味着,今后对老师的要求不仅是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
因此在课程改革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谈两点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自己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点尝试和体会:
一、树立现代儿童观和教育观
儿童观是对儿童的总的认识,即各种看待儿童观点的总和;教育观是在一定的儿童观指导下,对儿童的态度和所实施的教育思想。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是教师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二、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如校园的户外场地富有变化,则具有激发小学生多种经验,诱发小学多种活动行为的功能。在活动场内,设计丰富多彩的设备和材料,使处处充满绿色和生机。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们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所布置的内容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
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
1.平等相待学生,跨越陈旧的“代沟”
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
2.师生真诚相对,理解铸就成长。
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小孩更渴望理解。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不理解何来教育。我们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地理解我们的学生,才能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
3.倾注真心真爱,促进感情内化
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以上是我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体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地探索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有效地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带动他们的全面发展。
第五篇: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1
根据学校本校本培训工作的部署,要求各教师按照相应的学科,在网上观看优质教育资源教学录像,观看后,要进行参加研讨评论。近期,我按照学校的相关要求,观看了吕老师上的《百分数的应用》这堂课,觉得非常精彩,非常成功,我看了这堂课后受益颇多,感受特深:
(1)吕老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在情境中引入新知,再根据生活实际给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去思考,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中去,展开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数学起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吕老师在传授新课时能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找出百分数并加以理解,还通过百分数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在整堂课学习活动中,老师自始至终从不包办、插手、干预学生的学习,只起到了引领、启发、共同探究的作用.
(3)吕老师在设计课堂训练时,非常灵巧,从多层次的练习中巩固新知,让知识的运用得到了延伸,既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教师通过巧妙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学习与训练中,达到了知识与道德,数学与方法,巩固与应用的有机结合。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2
为了扎实推进扶贫工作,切实为贫困村民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如期实现扶贫任务。12月20日下午,新建小学校长耿国莹、支部书记雷志红和帮扶队员狄玉玲、许枨军走进学校帮扶对象家中,进行慰问并共同制定了周密详细的帮扶措施。
走进重点帮扶对象石嘴村六组胡建庄家中,他们带去了米、面、油、饼干等慰问品,面对面与他们拉家常,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子女工作情况等,详细询问他们的收入来源和期盼解决的问题,并将地方惠民政策和帮扶措施认真向他们讲解,得到了他们的欢迎、支持和感谢。胡建庄老人说:“还是党的扶贫政策好,有了政府的关心和帮助,我们一定能过上好日子,俺老汉的晚年会越来越幸福。”
新建小学一行四人还看望了重点帮扶对象石嘴村六组的胡新建一家。
走好扶贫“最后一公里”,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关键。新建小学领导表示在扶贫工作中一定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具体落实,为推动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确保这场战役的最后胜利。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3
在书的原序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教师们简化这个过程,办法是:提出一种教学方法,它既要能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教学计划、适用于各种不同风格的教师和各种不同气质的孩子,又要能同新的课程设置、现有的直观教材、视听教材和各种新版的教科书联系起来。
这本书提出的这种教学方法就是“探究—研讨”教学法。
兰本达提出“探究—研讨”教学法目的是让教师简化复杂的教学过程,让这种教学法有更大的适用面。这种教学法就只有探究和研讨两个环节,比起我们现在的科学探究的七大环节简单很多。
在“经历是发现意义的中心环节”这一小节中谈到了“经历”。在教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中我们经常谈到要让学生经历怎样的探究过程。在未读这本书前,我浮浅的认为经历就是有参与过,有动手做过,有得出结论。兰本达是这样阐述“经历”:我们认为,发现意义、领会意义的是经历、卷入、参与的结果,没有这些先决条件就不可能演化出意义。然而,在没有经历、没有卷入的情况下也可以有并不领会意义的学习。有两个学习的例子可以清楚地说明这个论点。乔迪在幼儿园里整齐的队伍中站得笔直,面对着国旗高唱:“我的祖国叫人乱花花,甜蜜的土地出肝茶,为了你,我歌唱!”显然乔迪学会了按一定的次序发出这些音节来,并使这些音节合上一定的调子;可是他有没有经历过什么——有没有卷入什么呢?尽管老师讲过祖国的重要和自由的好处,乔迪唱这首歌时却没有想到任何意义。无疑他听过这首歌,但是听并不会激发出任何意义来。乔迪学会了一首歌,但是他没有经历过。他完全是背下来的,没有一点意义。
因为他现在可以参加上早操了,他的行为有了变化,但是从我们对经历这个术语的含义来说,他还没有过什么跟这首歌的内容有关的经历。另一个例子是这样的:贝丽尔对生长着的会爬会飞的东西都感兴趣。一天,她正专心地注视着水缸里金鱼的运动。她问金鱼是怎么呼吸的。她姐姐信回答说鱼类通过把鳍刺伸入水里的气泡中进行呼吸。贝丽尔卷入了这个问题。姐姐的解释对她来说是有意义的,她可以想象出鱼这样呼吸的情景。这是不是一种经历呢?过了很久暑假中的一天,贝丽尔的父亲带她到一个湖上去钓鱼。
当一条小狗鱼被钓到船上时,贝丽尔观察到了鱼的鳃盖发喘似地运动,注意到了鳃盖下面忽隐忽现的血红鳃瓣。“它是在设法得到空气吗?”她问她父亲。“不错,”他回答说。“这些是鳃。”“鳃是象肺吗?”再后来,贝丽尔俯身观看一池鲤鱼。她注意到鱼象用手臂和腿一样用鳍使自己保持平衡。她还看见它们在不停地往嘴里吞水。她想,“这些水到哪儿去了呢?”也许你想和一位朋友讨论一下乔迪和贝丽尔的学习方法的不同。这两种学习跟你曾经列表比较的自己上学时认为有趣的和没有趣的课程的因素有没有什么类似的地方呢?
书中两个例子让我很好的理解什么是经历,乔迪学会了唱歌,是一种经历吗?如果他是理解了歌词,知道歌的意思。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4
我是20xx年参加教学工作的,在小学任教也已经十来年了。常言道,十年磨一剑,我这把也应该是一把利刃了。总体来说,我的感触还是很深的,也有很多值得记录下来的东西。
魏书生老师曾说过一句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以前,我认为,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教研室的不知道一线教师的辛苦。整天忙着教书,育人,哪里有时间反思。直到近几年,在校长的强烈要求下,我才冥思苦想。被迫要求自己去反思。慢慢的,我发现,任何事情都是禁不起推敲的。毛主席曾经说过,怕就怕认真二字。关于我的教学研究史,这才慢慢展开。
我从20xx年教上了一年级,那时候还曾经有所怨言,校长让我教一年级,明显是不把我放在重要的位置。哎,一年级这么简单,我课都不用备,拿起来书就可以讲了。可谁知,事实上却没那么简单。
在教学厘米的认识时,我认为一厘米多简单哪,还用教吗?直到孩子们答出一棵大树高10厘米,一个人身高140米时,我才发现,我所面对的是一群怎样无知的孩子。他们的脑袋里真的是空白的,没有知识经验,没有生活积累。抽象的数学知识简直就是魔法字典。真正的打败我的不是天真,是无知啊。所以,我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思想是不是出现了问题。同时,由于学校大量的观摩课,培训令我彻底的感觉到,我不会教书了。
我认真研究了华应龙、徐长清、吴正宪、钱守望等的教学课堂,当真充满着童趣。他们的课堂贴近生活,贴近孩子们的心灵,用孩子们的眼睛看世界,与孩子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我感觉到我的差距。
从此,我改变了我自己。从原先的从不花时间去反思一件事,只是关注于知识的传递的一个老师,转而低下头来,思考教学方法,思考知识产生过程的教学。从大大咧咧只关注优等生,到更多的关注后进生,学困生。从从开始到最后自己独揽课堂,到静静的耐心的倾听孩子的稚嫩、幼稚的答案。从对孩子们的大声呵斥到,感觉孩子们的错会被温暖的荣错。从只抓大题,到关注细节。从直面知识到关注学生习惯的养成。
是的,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适应更为激烈的教学竞争。培养出更为出色的全面发展的人。我要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我要不断的进步,活到老,学到老。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5
光阴似箭,又是一个学期的开始,很荣幸又参加了此次的培训,也很高兴有这么一个分享的机会。培训资料简直就是两个字丰富,它为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量身定做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们看到别人的成长和进步,也让自身看到了自己的长处,觉得自身或许更优秀的地方。透过这次培训,我发此刻平时可教学当中并不完全是学生的原因。要想真正上好数学课,不仅仅要有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要懂得在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那么,在课堂上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改变上课的学习环境。
上课时,先不着急教学知识,而是先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
2、改革教学方法。
在上课时,要思考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多种活动。好玩是孩子的天性,要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让他们在玩中学,又在学中玩。这样既让学生乐于理解所要学习的东西,又帮忙他们理解了知识。
3、改善课堂氛围。
以前在上课的时候,很怕学生吵,要求学生持续安静。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适当地“吵闹”并没有什么不好,当然这个“吵闹”不是真的吵,而是在课堂中为学生营造一个争论的环境。这种争论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竞争中相互学习,又在学习中共同进步。
4、加强沟通。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经常和学生沟通,进入他们的世界,不能只是一味的想和做。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只有真正了解学生,把握孩子的认知规律,在教学是才能事半功倍。
在我看来,一堂好的数学课,不仅仅只是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帮忙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因此,需要我们努力的东西还很多,在后面将会更加努力学习,学习当中和学生共同学习,并不是说小学生他什么都不懂,仔细去研究其实他们身上也有不少的优点,只是他们或许不明白这是他们的有点罢了,好比说学生一个甜蜜的微笑,一个十分好的语言语气,一个良好的态度,或者说一个听话懂事过程当中的尊重他人的一面,这些你能够透过一些小事情去展开,其实有很多身边的人都做不到的地方,因为其实大的道理就是一些小的道理,能把身边的细节做好我相信没有做不了的事情,哪来多多少真理。##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6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今天我们学校开展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通过这天的心理健康培训,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听了郭老师的讲座,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到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概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实施途径和方法,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这次培训中,我收获颇多。
一、要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教师要有一颗健康的心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很神圣的。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过学习,我认为,教师要保持健康的教学心态,应作好以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教学行为与效果。人生的价值在于他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教师应是“人师”,在日常工作中应不断加强教学心态和自我心理健康的有效调控。
2、正确认识自己
教师不是圣人,与其他职业人员一样。只有坦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并积极改进缺点;只有完全地肯定和尊重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并努力发扬光大、充分展示,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同与尊重。
3、提高自己的素养
教师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承前启后。但更在于启后,要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坚持活到老,学到老。
4、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师应努力培养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不断加强意志锻炼,要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没有过不去的坎,走过去前面是个天。
5、看到学生的闪光点,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有一个切合实际、恰当可行的理想目标。但教师目标的确立一般都带有较大的主观色彩。能否实现自己的主观愿望呢?那么教育教学效果就是最好的验证。在实践中,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绝不可能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不能过高或过低,并要适时调整对学生的期望值,更不能用尽善尽美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学生。
二、要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切实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现在的孩子从他们出生起就拥有了太多的爱,家庭经济相对宽裕,为孩子提供较好的生活、学习条件。但孩子在家庭中地位高,若教育不得法,轻易出现一些心理偏差。比如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不知为别人着想,既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精神,又缺少竞争性,在班级中轻易表现为不懂得尊重别人。在家里,父母代劳孩子的许多本应自理的事情,使其易于形成依靠性,自主精神和自立能力都差,也缺少劳动自觉性。要对学生不良心理的成因多加了解,是学校因素,还是家庭或社会因素造成的。当我们感觉无力摆脱社会风气的困扰,就要会同学生家长采取较为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例如,可以尽量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而且要将其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那么应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呢?
1、让学生乐观的面对生活
教育学生用积极的态度、积极的心理去面对身边的一切事情。积极乐观的心理像一个强有力的磁场,又如同花蜜吸引蜜蜂一样会将各种有利的因素吸引到自己身边,事情因此就有了改变的可能。
2、最好的帮助是给学生信心
自信是生命中积极、肯定的力量,正如乐观的心理一样。它是早晨露珠中闪亮的光泽,它是雨后树叶上动人的绿色,它是生命中没有尘埃的宝石,是每个学生走向成功的源泉。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然任重道远,困难重重,我相信:只要我们爱这项工作,倾注我们对于教育事业的满腔的热情,虽然我们不一定辉煌,但是我们一定会进步,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在快乐中健康的学习和成长!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7
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格教育,作为心理素质教育的核心,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所谓人格 教育,是指针对学生的身心特征,在需要、动机、态度、理想、价值观等方面所实施的指导和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渗透健全人格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形成崇尚健全人格,注重健康心理的学生主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首先,在教学思想上要渗透健全人格教育。
心理素质教育,首先是做人的教育。至于做什么样的人,需要我们去引导。人格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
其次,健全人格教育渗透于教学内容中。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面向百百的学生,应该把爱的种子撒向每一个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雨露中,既爱金凤凰,也爱丑小鸭。爱一个好学生并不难,因为他本身就讨人喜爱。爱一个‘‘问题学生’’正是教师的天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没有个性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
心理素质教育是教学方法上的渗透。第一,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能对学生讽刺挖苦,肆意辱骂,更不能体罚。一个孩子一旦失去自尊心,就会影响他一辈子。我们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能够进行创造学习和活动的氛围,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二独立个体所具有的能够成为一个最好的学生的潜在能力。第二,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人格分析。第三,可以帮助学生完善健全人格。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格教育并不是短期奏效的,不可能朝夕就获成功的。它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我们教师要用一颗火热的心,去碰撞每个学生的心灵,直至生产出灿烂的火花。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8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走近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扑面而来,它比过去的教育教学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更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更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更关注学生的尊严。这意味着,今后对老师的要求不仅是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
因此在课程改革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谈两点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自己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点尝试和体会:
一、树立现代儿童观和教育观
儿童观是对儿童的总的认识,即各种看待儿童观点的总和;教育观是在一定的儿童观指导下,对儿童的态度和所实施的教育思想。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是教师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二、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如校园的户外场地富有变化,则具有激发小学生多种经验,诱发小学多种活动行为的功能。在活动场内,设计丰富多彩的设备和材料,使处处充满绿色和生机。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们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所布置的内容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
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
1.平等相待学生,跨越陈旧的“代沟”
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
2.师生真诚相对,理解铸就成长。
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小孩更渴望理解。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不理解何来教育。我们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地理解我们的学生,才能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
3.倾注真心真爱,促进感情内化
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以上是我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体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地探索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有效地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带动他们的全面发展。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9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应该有意识地加强理想教育和科学兴国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师守纪、助人为乐、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道德,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使学生由技能的学习提高,直至思想的升华。然而,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既讲“文”又传“道”,“文”、“道”有机渗透呢?
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三点体会德育渗透的内容很广泛,它包括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品质教育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小学语文课的几百篇课文所涉及的德育渗透内容,方方面面无所不有,但每篇都有侧重面。教师要找准每篇课文的渗透重点。如政治教育包括: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等,教材中,侧重这方面的课文有《开国大典》,《圆明园的毁灭》,《难忘的一课》等等。思想渗透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等,教材中侧重这方面渗透的有《我不是最弱小的》、《慈母情深》、《生命,生命》等等。道德渗透包括: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助人为乐等,教材中,侧重这方面渗透的有《触摸春天》,《网上呼救》,《乡下人家》等等。心理品质渗透包括: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意志、情操等,教材中,侧重这方面渗透的有《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鱼游到了纸上》等等。有了重点,就能在备课、讲课、作业布置等一系列教学环节中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就能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就能提高德育渗透的效率。
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了解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挖掘教材内容,按照课文的实际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宜的施教方法。比如小学语文第九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全文记叙了这样一件事:儿时的巴迪写了一首儿童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当他迫不及待地等爸爸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正是因为这两种决然不同的风,让小巴迪健康,勇敢的面对自己,最终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再如,《慈母情深》,母亲工作那么辛苦,家里那么穷,可母亲从不剥夺儿子读书的权力,这是多么伟大的母爱呀!正因为有伟大的母爱,儿子也突然间长大了。用妈妈给的买书的钱买了奢侈的罐头——给妈妈吃。确实是很感人啊!
针对课文特点,设计渗透方法。
1、“设身处地”的方法。通过采用心理换位的方式,使学生在心理上改变角色,这样可使其与作者、主人公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容易把对文章中的思想内容学习变成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如《悲壮的一幕》、《大江保卫战》、《印度洋上生死夜》、《船长》等课文部可用这种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让学生站在主人公的角度上去体会主人公的所见、所闻、所想、所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2、“身临其境”的方法。通过再造想象的心理活动过程,把抽象文字符号描述的事物还原,形成相应的新形象,可以增强学生置身其中的感觉,激发他们潜在的情感。如《将心比心》、《尊严》、《风筝>等文章可用这种方法。这些课文都有教育孩子如何做人。《黄果树瀑布》,《富饶的南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中描写的日月星辰、巨川大山、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景物,已经融进了作者赞美之情,不再是纯客观的景物,而是一种人化了的自然美。享受课文中美的内容、美的语言、美的画面、美的情感,对学生无疑是一种熏陶感染,会情不自禁的赞叹祖国之美。如《黄果树瀑布》是作者李有贵被黄果树瀑布壮丽的景色深深陶醉而写下的一篇散文。教学时,可放录像,听水声、瀑布声,还可放录音,让学生练读:自由朗读、伴乐朗读、背诵。要求读得入情入景,陶醉于美景中,自然他们的心灵得以美化,爱国之情感也就不言而喻了。祖国有这样美的大好河山,有谁又会不去热爱她呢?
3、“直观演示”的方法。有一些课文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接收、理解,这就需要准备充足的挂图、教具,使教材内容变为直观的东西,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加强印象。只有学懂课文,德育渗透才有效果。如《自然之道》、《大自然的启示》等文章,在进行德育渗透时可用这一方法。
4、“课外活动”的方法,也是渗透德育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组织兴趣小组,开展演讲、板报、设计制作、课外劳动、调查报告、知识竞赛等活动,建立校内与校外、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在活动过程中去学习、理解,激励学生学习动机、情感,能够培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力,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
在语文课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应针对学生真实思想进行适时教育。好像细雨润物一样,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使之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自觉地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素质培养,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重要的是教师应有强烈的“既教书又育人”的意识。“造就一代新人”的责任感必将促使我们去发现,去总结各种方式方法,使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素质培养的尝试日臻完善。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开辟各种渠道,积极进行德育渗透,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到课外活动中,也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使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10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练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来达到体育锻炼目标,让学生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这不仅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教学思想,而且能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变得亲切、自由和愉悦,并能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注意到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情感的产生具有很大的作用。有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就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比如在一节前滚翻教学中这样讲到,孩子们今天我们来看天。孩子们一听这有什么希奇的,都仰头望着天空。这时老师又说了,只不过今天我们看天的方式有点特别。这下强烈的好奇心可把孩子们吸引住了。怎样看天呢?老师说,我们从胯下看,谁能双手着垫翻过去并能看到天,谁就是这节课的英雄。听了老师的讲述,学生们跃跃欲试,谁也不甘落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因此,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创设情景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挥他们创造性学习,为终身奠定快乐体育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课堂游戏化,增加学生体育课的兴趣感
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游戏才是他们的乐园。如果体育课的教学机械而无生命力的话,学生是不会感兴趣的,是枯燥乏味而又令人厌烦的。自古以来教师被喻为“辛勤的园丁”,而学生则是是花圃中那一朵朵初绽的小蕾或骄人怒放的鲜花。在体育课中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有些花“无精打采”。他们的“无精打采”也正是因为体育课的枯燥乏味,机械的反复练习。这时,我们只要多费心思尽,量用游戏的手段来提高兴趣,使课变得生动多姿,学生听起来就会有滋有味,动起来也会生龙活虎。
三、师生互动,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在体育课中即使有了轻松愉快的音乐和丰富有趣的游戏,教师不参与活动,只是让学生活动,这样的游戏毫无生机,学生玩一会儿就毫无兴趣,我就经常和孩子们一起活动,效果非常理想。因此,师生共同参与活动是学生快乐体育的桥梁。传统的体育理论认为师生之间是命令与服从。教师神情严肃,不容质疑。这样学生言听计从,根本就谈不上快乐而言,快乐体育就是要建立师生之间和谐协调平等的关系。
与此同时,教师还应不断的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在总结中改进,在反思中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也才能使学生更加的喜欢体育课,更加的热爱体育活动。##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11
近几天通过学习《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课程,我有许多的心得体会,下面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网上学习简单的总结:
1、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学会低调做人,低调做事。
作为教师,光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合格的教师的知识,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那样渊博,那样深邃,那样有活力。而且有许多河流源源不断的流入大海!讲一节好课并不难,难的是讲一辈子好课!这样,我们就要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进步!
2、培养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常言道,人生大舞台,舞台大世界,我们平时看别人,就像演员,我们就是观众,时间就是导演。一件事做了一半,快乐的人会说:还有一半完工了!悲观的人会说:唉,才完成一半。 笑也是一天,哭也是一天,我们为何不笑呢!笑一笑,十年少, 愁一愁,白了头。一句话,让你笑一年,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让他们找去吧。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他可能是唐僧;带翅膀的也不一定是天使,它可能是蚊子!记得前几年,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文字: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
3、以良好的心态感染、影响学生。
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使自己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才能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更加健康快乐。
4、对于有问题行为的学生,必须要有爱心和耐心,了解情况,对症下药,不言放弃。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我觉得人的快乐是由心灵决定的。愿我们每位教师都拥有如此宽阔的胸襟和赤字一样澄明的心灵!
谢!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12
在教学生涯里,我总觉得自己不想单纯地只作一名教书先生,而是想把学生往更深层次的方向上去引领,我觉得作为一名思品老师,应寓情于理,循循善诱。在让学生掌握知识应付考试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我通过上思品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教学体会:
一、先入为主,引出教学主题。
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其对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建议,巧妙利用课内课外两种教学资源,先入为主,先声夺人,一炮打响,争取“开门红”。对思想品德课而言,教师必须主动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大胆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重新建构。一是通过故事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二是讲述时事导入,唤起学生爱国热情;三是提出问题导入,启发学生产生疑问,自主解决问题;四是名言警句导入,启发学生思考,合作探究。五是让学生有发言的机会,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
二、师生互动,精讲解难答疑。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材文本,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主动提问,逐一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疑难,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是教与学的全过程。我们必须要深刻把握教材,依据文本设计问题:
1、密切联系实际,认真分析解决。教师必须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
实际,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分析、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要注意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把学生学习、生活的“小环境”与社会的“大环境”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客观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分析原因,探求解决途径和办法,拥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
三、理解掌握,及时复习训练。
教师必须将课本读薄,宏观深刻把握文本,还要把课本放入教学的“大环境”——时代背景和“小环境”——教学背景中,把课本读厚,赋予文本以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获取知识和技能。课堂上,教师必须做到:一是深入浅出,引经据典,问题互动,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二是不失时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实践,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内化教学内容,深刻领会文本,渎懂文本;三是及时提供时间、空间,趁热打铁,让学生尽快记忆、背诵,将文本纳入心中;四是展示一定数量、质量上乘的练习题,与新课标接轨,与中考衔接,限定时间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学生千差万别,我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
一、教学要因教师的个性、能力而异,不能搞“一刀切”,千课一律;第
二、教学要因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异,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教,既能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又能层次不一的学生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第
三、教学要因教学的环境而异。不同地方
的教学环境都不一样,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手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13
20xx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培训,通过这十多天的心理健康培训,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这段时间来,我们全体学员克服种种困难,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集中精力参加网络培训,顺利完成了培训预定的各项任务。
听了十多位专家的专题讲座和示范课,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到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概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实施途径和方法,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这次培训中,我收获颇多。
一、要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教师要有一颗健康的心
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很神圣的。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过学习,我认为,教师要保持健康的教学心态,应作好以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教学行为与效果。人生的价值在于他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教师应是“人师”,在日常工作中应不断加强教学心态和自我心理健康的有效调控。树立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精于工作,爱护学生的价值观,用积极乐观的教学情商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在平等的和谐的氛围中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从而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2、正确认识自己
教师不是圣人,与其他职业人员一样。只有坦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并积极改进缺点;只有完全地肯定和尊重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并努力发扬光大、充分展示,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同与尊重。同时也要学会倾听、学会理解。
3、拥有健康的体魄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教师必须有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才能应对纷繁复杂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想拥有健康的体魄,必须要学会科学用脑,学会营养调配,学会工作,学会休息;必须加强锻炼,增强自己的体质。
4、提高自己的素养
教师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承前启后。但更在于启后,要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水从哪里来,这水之源泉就在于教师不断学习。学习科学知识、学习理论经验、学习实践方法,并加以不断革新和创造,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凡是有用的东西,教师都应先人一步,都应成为敢吃螃蟹第一人。不然,那真成“无源之水”啦!
5、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积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是调剂人生的一味良药。生活中难免事事顺心如意,总有困难和挫折,烦恼和忧愁伴随着。教师应努力培养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不断加强意志锻炼,要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没有过不去的坎,走过去前面是个天。
6、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师所从事的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师要学会宽容、学会善待别人,当然也包括学生。与同志要和睦相处,互学共助;与领导要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关怀;与学生要民主、平等。教学中教师更应放下权威身份,平等、友好地对待学生,接受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要以合作者的身份携手步入学习、工作、生活中去。
7、看到学生的闪光点,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有一个切合实际、恰当可行的理想目标。但教师目标的确立一般都带有较大的主观色彩。能否实现自己的主观愿望呢?那么教育教学效果就是最好的验证。在实践中,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绝不可能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不能过高或过低,并要适时调整对学生的期望值,更不能用尽善尽美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学生。蹲下身子去吧,多角度、全方位去欣赏学生、评价学生。只有看到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学生才有希望,教学才有希望!
二、要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切实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他们出生起就拥有了太多的爱,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相对宽裕,有可能为孩子提供较好的生活、学习条件。但孩子在家庭中地位独一无二,若教育不得法,轻易出现一些心理偏差。比如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不知为别人着想,而且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为伴,幼时缺少与小伙伴一起游戏的集体活动,既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精神,又缺少竞争性,在班级中轻易表现为不懂得尊重别人。在家里,父母代劳独生子女的许多本应自理的事情,使其易于形成依靠性,自主精神和自立能力都差,也缺少劳动自觉性。我们常常能在报纸或新闻中看到学生自杀的事例,在学习方面,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这表明,当代青少年学生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有待提高。在这些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心理健康教师应力求“对症下药”,给予学生鼓励,帮他们重拾信心。要对学生不良心理的成因多加了解,是学校因素,还是家庭或社会因素造成的。当我们感觉无力摆脱社会风气的困扰,就要会同学生家长采取较为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例如,可以尽量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而且要将其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呢?
1、让学生乐观的面对生活
学生用积极的态度、积极的心理去面对身边的一切事情。积极乐观的心理像一个强有力的磁场,又如同花蜜吸引蜜蜂一样会将各种有利的因素吸引到自己身边,事情因此就有了改变的可能。
现在学生中单亲家庭的比较多,有时候一个班中有接近一半的学生都来自单亲,极个别的学生对亲人有种排斥、抵触情绪,当让不会相信身边的任何人,给班级管理增加难度。20xx年我班转来个女生,进校的穿着很社会化,进入我班,不跟其他同学接触,经常犯一些很小的纪律问题,我观察,她的每次错误都做给我看,很想引起我的注意,我也把她父亲叫来交换意见,也许是碍于面子,还是不想给学生增加思想负担,家长根本没给我谈到他们家庭。在一次运动会上,我跟学生闲聊时我才知道她是单亲家庭,她不能面对这个事实,他认为父母不爱她。我就给她讲,父母肯定是爱你的,至于他们为什么离婚,那毕竟是上一辈的事,你没有必要去改变这个事实,但你要想想你今后的生活,要高高兴兴的、快快乐乐的生活学习。乐观的面对生活,换一种眼光看待这件事,也许对你及父母都会
有好处。并鼓励她多给同学接触,我并安排几个同学帮助她,在那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成绩有较大的改观,纪律观念也加强了。
其实,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很多事情也像这样,乐观的心理总会带来快乐明亮的结果,而悲观的心理则会使一切变得灰暗。不仅如此,这对他们以后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
2、最好的帮助是给学生信心
自信是生命中积极、肯定的力量,正如乐观的心理一样。它是早晨露珠中闪亮的光泽,它是雨后树叶上动人的绿色,它是生命中没有尘埃的宝石,是每个学生走向成功的源泉。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1)营造氛围,树立自信心
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引导学生超越自我。学生往往由于自己表现的机会少,而产生胆小的心理,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从而缺少自信心,不敢展现自己,针对这种心理,我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表现自我,发现自我,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大胆健康向上的心理。如常在班上组织朗读比赛、书法比赛、知识竞赛等。学生一旦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便会树立起“我能行”的自信心。
(2)让学生学会善于竞争,增强自信心。
在班级管理中,引进竞争机制,干部轮换,每个愿意为班集体服务的学生都可以上台发表自己的“执政纲领”,竞争上岗,最后“优者上岗”。通过这种形式上岗的学生有正确的竞争态度,充分相信自己,干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自信心很强。
(3)教会方法,培养自信心
学会正确评价自我,“我能行”与“我不行”,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有本质的不同。“我能行”是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而“我不行”正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失去的是成功的生要支柱——自信。引导学生克服“我不行”的错误评价,正确认识自我,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可以首先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我否定的内容;其次,让学生认真思考为什么要自我否定;最后让学生采取积极行动,变自我否定为自我肯定,从而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然任重道远,困难重重,我相信:只要我们爱这项工作,倾注我们对于教育事业的满腔的热情,虽然我们不一定辉煌,但是我们一定会进步,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在快乐中健康的学习和成长!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14
在学习了《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之后,感受很深。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我们不仅要上好课,更要教会学生做好了。有一句话说的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还有很多事需要做。
自20xx年以来,我省发生的一些重大群性事件,都不同程度有学生特别是未成年学生的参与,表明青少年学生思想首先教育仍在薄弱环节,进一步凸显了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就个人而言,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 在渗透中要注意时机与度
许多老师们在上课时不知道该何时渗透,找不到渗透的切入点,总感觉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是脱节的 。教师应科学地、巧妙地导入法制内容,合法制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性、自然性。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内容,渗透应当是多少,教师们应把握好,如果量过多学生就会觉得很乏味,如果渗透的法制内容太少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当把握好渗透的度。
二、 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能越这个界限。学生主要还是以学习课本知识为主,他们对法律知识只是持懵懂的态度。如果把一些较深的法律常识灌输给学生,结果学生会抵触。
三、《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该书中没有提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载体渗透法制教育。
本人认为整个初中13门学科都涉及到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那就不可避免地会利用到现代教育技术。当然我们也不能过多的依赖多媒体,只能适当地利用,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四、渗透的法制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无疑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途径之一,因此无论什么学科在教学中都应适当的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已经在我省全面开展了,而且也取得不错的效果,近两年来我省未成年人犯罪率有所下降。教育不仅要教好学生学好课本知识,更应当还要教好学生做好人,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一个很大的社会课题,需要每一位老师们的参与,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15
在“三生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通过生命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促进学生生动、积极、健康地发展,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我以四川地震为主要事例,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认识死亡就是失去,失去的亲人是永远的失去,再也不可能回来。从而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
其次,通过生存教育,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识,提高生存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存观念。
本班是本学期才组建的班级,少数民族居多,特别是刚从村小合并来的学生,在各种行为习惯方面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在这方面的教育中,我与家长配合,分工协助,督促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再次,通过生活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树立生活的信心。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我以课堂教学中合作解决问题,分角色朗读课文,课余活动中组织学生踢足球,玩游戏,出黑板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分享合作的快乐;给学生讲“山谷回音”等故事,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别人;针对有的学生基础差,对自己没有信心的缺点,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表扬,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抓住班级中的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学会体谅别人,学会宽容。
总之,通过进行“三生教育”教学,
使学生认识到了生命的重要性,能珍爱自己的生命,初步掌握了生存技能;了解了生活常识,树立了生活信心。我认为,“三生教育”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在我们学校开展这门学科,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多的去关注学生的“三生教育”,使学生更好地去认识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认识人生的价值,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