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观学习中学教学心得体会
参观学习中学教学心得体会
参观学习中学教学心得体会
精心、放手——**中学学习有感
尊敬的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年4月19日到21日,我们一行10人由教研处周德梅主任带队前往河北石家庄参加了“**影响中国全国十大课改名校典型课特色经验交流活动暨全国课改名校精英中学高效“6+1”课堂全面精彩展示活动”。用此次活动点评专家江苏省教科院常务副院长周长平教授的话来说:此次活动节奏快、内容多、密度大。而参加了这次活动确实让我获益良多,收获满满。
到了精英中学后,我先是同善瑜贤老师一起听了一节高中课改名校典型课:由四川绵阳市东辰国际学校熊施帆老师上的语文课《念奴娇.赤壁怀古》。熊老师的课上得很精彩。然而让我感到惊讶的不是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精湛的教学艺术而是精英中学学生们高涨的主动探究、大胆质疑、踊跃展示以及贯穿课堂的激情互动。此时在我心中留下了一个疑问:是怎样的教学培养出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敏捷活跃的思维以及良好的学科素养?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当我亲身走进精英中学的课堂,亲历他们的集体备课活动中,我终于找到了答案:这是精英中学办学理念的硕果:激情教育、高效课堂、精细化管理,特别是他们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是精英中学校长、全国中学十佳卓越校长——李金池校长依据精英中学的校情,博采众家之长,创造性的推出的一套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所谓高效“6+1”就是通过课堂上环环相扣、次第展开的六个环节“导、思、议、展、评、检”和课下的“迁移运用”环节,最终实现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课堂范式的实操运用。高效“6+1”模式被专家、同行誉为继洋思模式和杜郎口模式之后的全国第三大课堂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我的课堂,我做主在这一模式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精英中学的参观学习让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从**年学校开始实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到今天已经有三、四年的时间,从“三五”课改到“33575”模式的形成,学校采取种种措施推动改革的进行,**一中的课堂正在慢慢发生着改变:学生们的座位变了,上课的方式变了,但是老师们包括我自己在内内心的困惑是乎也更多、更大了。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老师要讲到那种程度才做到了真正的“放手”?怎样在保持本学科学科特点的情况下做好课改与高考的衔接?种种问题困扰着我们,使我们的课改看着轰轰烈烈,但实际上却任重道远。带着这些问题我来到精英中学,在精英中学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使我对这所仅仅在三年时间里迅速崛起的学校不由产生赞叹和敬服之情,并由此引发了一些思考,也得到一些启示:精英中学“6+1”模式和我们的“33575”模式十分接近,但是为什么我们的改革没有产生那么明显的效果?
6+1课堂的做法可概括为两点:一是“精心”;二是“放手”。这是我认为我们最值得借鉴的地方。
“精心”主要体现在备课:实际上无论是上好一节6+1的课还是一节“33575”的课,我认为备课都十分重要。在精英中学集体备课要求做到“三备两研”:在初备时要求每一个组员要精心分析自己的学生,精心设计思和议的问题,并且设计怎样突破重点与难点,还要考虑课堂的突发事件。在接下来的集备中老师按资历由浅到深依次发言,老师们在听别人发言时对自己的教案做修改补充,然后由备课组组长组织全组老师定出每个环节的最佳方案,集集体智慧于本节课。
集体备课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修订导学提纲,做提纲时要求以考纲为准,以学情为基础,以夯实基础为目标,做到基础知识点的全覆盖,突出重点。关键是学生能通过提纲上的导向性信息能通读课本,填写常考的知识点,并能够记准记牢。重点的内容设置梯度,使学生能自学或讨论,能答出规范的答案,达到基本能够掌握。高考的频点可以以总结的形式出现在提纲上;或改编成题的形式让学生在合作探究时分析掌握。
在初备和集备后还有复备,要求组员认真分析提纲上的问题你要如何操控,重点怎样让学生突破,如果说初备是上好课的基础,集备是课堂高效的一个保证,那么复备就是课堂成功的关键。
我自己参加了一次他们高一年级的集体备课,整个过程中老师们讨论热烈,不是作秀,是真正的交流。
“放手”主要体现在课堂:
首先是在“思”的环节,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不仅要督促学生认真的思考,还要注意学生思的情况,发现学生做导学提纲的共性和个性的问题,为议、展、评做准备。这个过程要“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开放学生的思维。
其次在“议”的环节,老师在学生充分思考的前提下,指导学生议,比如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点的填空,可以不议,几乎都能填对的不议。其次学生开始议后老师尽量做一个聆听者,不在某一组那里指手画脚,不评价学生议的对与错,不打断学生们的议,不把老师思想灌输进去。老师可以在议的过程中找出要展的对象,比如学生共性的问题,听学生议的过程的错误说法,这可能就是本节课的易错点和易混点,老师对应提纲做好相应的记录,为展或评打基础。
在“展”的环节:不同的课堂展的方式和方法虽有不同,但总的要求是要学生大胆展示,提出自己和小组的观点,老师不要打断、不要代劳,相信学生,放开学生,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尤其让学生展示共性的问题或比较规范的答案。根据精英中学的经验,结合我们历史组的实际,我觉得今后历史组的教学教研工作重点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改进:
1、切实抓好集体备课环节,集中全体备课组老师的智慧,大家团结一致使集体备课切实有效,特别是必须认真打造导学问题和限时训练题。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解题的能力和历史学科素养。集体备课中不仅要考虑到白天的正常上课,还有考虑到下午的第四节和晚自习的合理利用,怎样在保证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尽量不留负担在课后。
2、课堂是属于学生的,必须还给学生,此间老师也要适时展现自己的价值。因为没有传统的现代化只能走向虚无,方法是次要的,主要的是要有目标和决心。相信学生,放开学生,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这如何做到,仅靠小组,肯定不够。所以,我们老师还要考虑出一套针对学生管理的强力做法。才会让那些不懂事不开智的学生也不得不去投入。精英的成功就是它能牢牢地抓住学生,从早到晚,刻苦学习。有时间和状态的保证,成绩必然会提升。
教师费尽心思地“讲”。抵不过学生发自肺腑的“研”,教师耳提面命的“教”,赶不上学生发自内心的“学”。精英中学之行,让我领略了教改的作用,更加坚定了教改的信心。陈然,一种模式肯定不能适合学生的多种需求,今后,我将认真学习,认真实践,争取在学习中超越他人,在借鉴中构建自己。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我相信,**一中也一定能创造出奇迹!
谢谢大家!
第二篇:十一中学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白银十一中学习心得体会
2013年12月4日,在学校的部署、安排下,我们一行15人赴白银十一中学进行参观学习。白银十一中学,一所城区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质的飞跃,一时声名鹊起,前去参观和调研的络绎不绝,,带着学习的心态我走进十一中学,通过考察校容校貌,体验师生一日生活,深入课堂观摩听课,教师座谈会等,使我释然,同时比对自己的教育,涌现了无尽的感想。
感受一:有创意的校园文化。学校如此洁净。无论是教室餐厅,无论是操场还是人行道,校园里所有的角角落落不见一块纸屑、一块垃圾,也不见成群结队的打扫卫生的学生。校园宣传橱窗很多,主要展现了学校课改的理念及相关成果,展示了学生的精神面貌。还有班主任的简介,学生的优秀作品,各班的板报等分布在学校的每个角落里,可以说是每面墙都能说话,每一处景都能育人!
感受二:开放式的课堂。我原以为去听课应该正襟危坐在教室内后面听课,事实出乎我的意料,教室的前后两个门都是大开着,听课的教师简直就是在逛超市,从这个门进去,那个门出来,这个班看看那个班瞧瞧,上课的老师和学生根本就不会理睬你,就像没有人听课一样,上课的老师和学生完全进入到了角色之中。课堂上没有老师的呵斥,完全是学生的舞台,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争先恐后的发言,自由而不杂乱,大胆而不羞涩,尽情地张扬着青春的个性,课堂的气氛热烈而不失和谐,老师只是在一旁点拨、总结、评价。真正打造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开放课堂。
感受三:耳目一新的课间锻炼。第二节课后,各班的学生在教室门前规定的位置集合。然后在各班体育委员的带领下,整齐地跑向操场,还有一些有兴趣小组,比如:踢键子,投篮,跳绳等,大部分学生站在指定的位置做广播体操,亮点是全体教师也在学生中间一同做广播体操,虽然师生体操不一样,但动作都整齐规范,场面精彩不已,让我更深切感受到 “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办学理念的内涵。
感受四:精彩的午间表演。下午一点到一点半,学校举办师生才艺展示,有笛子独奏,古筝表演,有诵读,有话剧,有舞蹈,形式多样,演技令人叫绝,十一中学的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个学生表现的都积极上进。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的气息。
细想十一中学,令人感慨万分,我也有了更多感悟。
感悟之一:课堂教学改革目的是向课堂教学要效率,要质量。回想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但成效不大,归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只看到了或学到了这种形式,学到了皮毛,而没有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改革,最终只能是“空中楼阁”,有些工作是“卫星上了天,质量下了地”,坪塬中学的成功,在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不是流于形式的做秀。
感悟之二:学校的发展首先是内因作用。要明确办学是教育者自己的事,要做到:不等、不靠、不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做好自己能做的事。坪塬中学人改革经验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所谓名校是自己干出来的。在取得一定成绩,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时候,加上领导的支持,同行的认可,专家的引领,促进内外因转化,就能形成合力办学氛围。
(1)、小组合作中弱势群体的问题。一些孩子跟不上团队的步伐、参与不到课堂上来;
(2)、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的角色变得模糊,而学生的思维又一定程度受到导学案的牵制。导学案在学生学习的哪个环节抛出来更适宜?
(3)、学生展示环节,学生积极性高,但往往会“放”而不“收”,出现混乱。而且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很难走向深入,总在一个相同的层次上回旋。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重点和难点是否都被突破?学生的知识面是否得到拓宽?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需要改进的方面还很多。
2013.12.
第三篇:淮阳中学,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淮阳中学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2018年3月25日,由年级部通知,由李校长带队,全校三个年级的教师代表,一起乘坐大巴到周口市淮阳中学进行参观学习。此次一行虽只有一天多的时间,但是整个过程安排的非常紧凑受益颇深。下面简要谈谈我在淮阳中学参观学习后的几点感受:
一、校园文化方面
整个学校卫生打扫干净整洁,整个校园均充满了以学生为主的校园文化氛围,从操场到教室,从走廊到厕所,从班级到小组,让学生成为校园的主人,让学生的名言、作品和荣誉成为激励学生学习、转变学生行为的准则。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环境教育学生并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利用教室、走廊墙壁,随时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知识,学校内名人雕像,展板,标语随处可见,学生统一着装,彬彬有礼。早上学生统一穿校服,到操场跑操,跑操前每个学生都拿着书本,站的很整齐在操场读书,能购非常好的振奋学生的精神。周一早饭后,全校还要统一升国旗,有国旗下的讲话,和全体学生的宣誓活动,都让学生很振奋,能够起到德育育人的作用,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借鉴学习的地方。
二、教育教学方面
26日上午,听了高中管理的校长和副校长的相关介绍,其中介绍的在教师专业成长与管理中,做到知行合一,搞科研、课题,并将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中,教师的读书活动推广、名师培养之路以及教学资源的规范化,都体现了教学管理精细化的实效。另外,介绍的高三的复习模式,其中有一些细节值得我们借鉴,如慢一轮,快二轮,学校在专家级老教师的带领下自主编撰复习资料,并且正式出版,还有学校自主出多套高质量的高三模拟试题(出一套题目,老师的出题费是2千元)等。
26日上午我们观摩了高三课堂教学并与授课教师交流互动,感觉课堂教学跟我们学校基本一样,但是课件制作精良,内容充实,从这些老师的言语中可以透漏出教师的集体备课效率很高(教研是学校花钱让老师们到风景旅游区找封闭的宾馆集体教研)。内容挖掘十分到位,特别对高考题目的研究十分深入,教学效果良好。
这两点心得,是我学习后的感受,回来之后还要仔细的体会,认真的分析出我们的不足和差距,把别人的优点借鉴到我们的工作中,努力把别人的好方法变成我们自己的,这样才会是工作更好的开展。
化学组:陈磊
第四篇:中学学校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在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期间,我尽量走遍该学校所有场所,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去了解,现将所见所闻,结合自己的分析汇报如下。
一、课堂教学
课改的成功是杜郎口中学最大的亮点,真正实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变教学过程为学生的探索活动和展示过程。从教室布局看,把纵横并列的课桌以小组为单位分几个区域相对合拢,去掉了讲台,三面墙壁镶嵌着黑板,这样学生分小组合作,老师走在学生中间,学生有了充足、方便的活动空间。根据介绍,课堂教学主要有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三个模式。预习课由老师提供预习提纲,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展示课主要是各组学生把预习的成果展示出来,交流、共享、提升;反馈课是对存在的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再次讨论解决。一般是先预习课,然后展示课,再反馈课,如果预习课完成了目标,就不再进行展示课、反馈课,也可以一节课内完成预习、展示、反馈。该校把预习单独安排为一节课,可见预习部分是杜郎口课改的关键。去之前交流时,就分析过课堂变成学生展示的场所,预习很必要,是保证。没有观摩到完整的预习课和反馈课,据观察和分析,预习课老师提供的预习提纲可能是概括了全课知识和训练的系统的框架结构,还会提供一些相关资料,学生分小组合作进行,每组承担其中的一部分任务,在此基础上艺术加工,以在展示课上表演。
我听的一节公开课是语文展示课,课堂过程是这样的:预习交流—各组内交流预习成果;明确目标—老师明确指出本节任务;分组合作—小组交流,确定要展示的内容和方式;展示提升—学生把预习的成果以多样的形式表演,期间有老师点评、学生互评,达到共享交流提升的效果;穿插交流—学生间跨组交流,对学困生的帮扶;达标测评—学生对本课的概括总结,有名学生用“打油诗”来概括。还串教室观看了初三几个班的复习展示课。过程大致是:老师指出复习的内容,学生预习,同时每组出一名学生把老师给的纸条上的内容抄写到自己组的黑板上,然后各组学生到自己的黑板前讨论交流,最后,各组逐次展示讲解,老师适当点评。
几点认识:
1、这样的课堂模式少了规规矩矩坐姿等硬性统一的要求,给了学生适当自由的活动空间,符合学生好动、喜欢参与的年龄特点,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被有效地调动起来,课堂氛围、学习效果、知识的巩固程度都比较好。
2、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学习中每个小组作为一个考核单位,为了小组的得分,组内成员分工合作,互相帮助,优生帮扶学困生,使每名学生都参与,每个人都有了展示的机会,学生整体得到提高。
3、学生学到的不只是本课的知识,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对知识的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粉笔书写能力、合作精神、用来展示的艺术(如快板、三句半、故事表演等)。
4、老师在课前要准备大量资料,做精心的策划,课堂上交给学生去表演,老师置身学生中间,给予适当的引导、点评,要敏锐发现问题,组织协调课堂。学生是要经过培训和锻炼逐渐适应的。
5、教改的成功经历一段时间的摸索,先形式后内容,对课堂做了一些硬性的规定,比如三不准(不站讲台、不抄黑板、纯知识性的不讲)、0+40分钟等。
观察了展示的优秀教案,对其中一篇层次清楚的教案仔细看了一遍,该教案分三维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两部分,教学过程又分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六部分,展示提升是篇幅最长的部分,其它部分比较简单,有的一句话带过。教学过程被竖线分隔成两部分,多的那面是教学过程及知识内容,包括注明的关口设计和预见性问题,少的一面是对相应阶段学生活动的说明。有的教案还有附页,是补充的内容等。个人认为,该教案简明实用,对课堂内容和活动过程策划细致,对课堂的指导作用大,预见性问题体现了对学生分析的侧重,附页充实了课堂知识容量。听介绍是在集体备课基础上个人加工。从观察看,没有备课本,教案用一张八开纸,更象是一份讲义。从电脑调出的一份原始教案上没有做细致分解看,估计他们是从网络或光盘找的教案,再进行加工的。
二、学校文化
进校门可以看到几块显眼的展板,展示了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思想、教学特点等,院内各处有提示牌,橱窗内是按科目分类的手抄报。楼道文化牌有教师的语录和部分学生语录、学生作品等。教室内墙壁上有光荣榜、学习园地、班旗、个性班名、各任课教师的寄语、学生口号等。但杜郎口中学的文化不是看这些形式,其文化核心渗透在学校管理、教学活动中。
杜郎口中学推行无制度化管理,办公室和教室都看不到管理制度,没有制度并不是说不管理,学校实行细致化分工,落实到人,每样事情都有大家公认的标准,依靠大家自觉执行。各项工作也有专人督查,我跟着看了对一个教师宿舍的督查,两个人拿着一张表格,记录的比较详细。可以说,杜郎口中学管理靠的不是制度而是文化。
展示文化: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结果在公示栏展示,各种工作的督查、评估结果随时展示。展示这种形式对相互学习交流、对工作促进作用很明显。
第五篇:中学班主任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班主任外出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沙德双
首先,我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学校领导和教师教干外出考察学习。这也是我作为一名新教师第一次外出考察。在历时五天的考察学习中,我们先后参观了西南交大附中、德阳外国语学校、龙泉中学等,参观了各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一路行程紧张而充实。所考察的这些学校都是成都市教育领域中的佼佼者。虽然这次考察学习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所参观的学校的校容校貌、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师生风采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触颇深。疏理了自己的思绪之后,使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应具备一定的技巧和素质。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这次考察学习的一点感受和体会。
一、真正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才是教育的归宿。
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的主旋律,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者是教育发展、学生成长的生力军。我们所参观考察的学校都是我省比较有名的学校,这些学校集中优势教育资源,办优质教育,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着眼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五育并举,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兼顾。大到学校的硬件设施,小到校园中的一草一木,无不展现着良好而又务实的育人氛围,无不体现着素质教育旺盛的生命力。教育就是塑造人,让学生享受高起点、高品位的德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与坚强的意志,成为有人性的人。他们认为只关注分数是不行的。这几所所学校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管理,学生自发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参加社会
实践,培养社会责任感及实践创新能力,让学生树立爱心意识、责任意识和维护正义的精神。相比之下,我以前在潜意识之中还是只看重学生的成绩的,在育人方面缺少创新和实践,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为学生德育方面的发展创造的条件还不够。
二、教育的成功源自教育细节的成功。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草率、粗放的校园环境无疑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伤害。老子曾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教育作为一种事业,如果光停留在口头上而不体现在行动实践上,则无异于空中楼阁,如水中月、镜中花。我们所参观的这些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建筑设计布局合理,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名人画像、雕塑、格言警句随处可见。学生的绘画作品、书法作品、小制作、工艺品等在细微之处体现着教育者为学生才能的展现和拓展所做的努力与良苦用心。这些做法对我们都是一种启发和提醒,如果我们在这些方面进入了一种常规教育的话,那么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才能的展现无疑是一种促进。
三、提高自身基本素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班主任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自古以来就强调身教胜于言传,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班主任还要善于创新,做到以德育德、以个性育个性、以创新育创新。要想做到这些,班主任还要不断的完善自己,不断地学习有关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实实在在的形象。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的本领。育人先育心,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孩子心灵深处的共鸣。”所以老师要善
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多与每一个学生接触,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与学生打成一片,切实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学生最信任的领路人。对学生要注意语言分寸,多鼓励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样才能搞好师生关系,管理班级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用爱呵护每个学生,用心去引导学生的转型。
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塑造美好心灵的力量。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民主的爱等等,这些 都是 老师爱的真谛。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只要有了问题时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也就喜欢上你的课。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要注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们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只有注入了爱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走近学生的心灵,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一个成功的教育者。作为职业教育者,还要用心去引导学生的转型,足使学生由学生到技术工人的转变,使养成良好的习惯,加强安全教育,苦累教育等,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五、班主任要有责任心
教师肩负着即教书又育人的重任。这点是在参观了德外中学以后体会最深的,德外的班主任工作强度是比较大的,他们工作从早上到晚上,都留在学校坚守岗位,一脸疲惫却毫无怨言,深
“班主任强则班强”这是在龙泉中学的全国班会课大赛中的标语,一句简短的话不仅提醒了我,也让我深刻体会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我们班主任在学校不仅仅只是教书的身份,更重要的是还要育人。以前我一直觉得班会课只是一个形式而已,但从通过这次在赛课学习中,我深知班会课的重要性,一点小话题、身边一点点的小事、一点小行动都可以触发我们很多心灵深处的东西,把这些很好的组织学习的话,能更好的引导学生,从而起到育人的效果。
总之,此次考察学习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对我来说是受了一次极好的教育,也是对我教育教学工作的鞭策!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班主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作井底之蛙,在反思中调整自己,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才是根本,才能不虚此行!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力争使自己的班集体更加优秀。
一、对素质教育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每个人潜能的教育,是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
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是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是使人的素质综合发展的教育,是使人的适应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教育。
辽宁盘锦市一行,使我认识到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仍然在课堂,按
照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课程,把每一节课上好,素质教育不是说不要考试,教学质量依然是学校的生命线,高分数的学生,其他素质一般不会低,关键是看教师能否把素质教育渗透在每一节课中。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要开展好素质教育,关键是抓好学校班子成员和学校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这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前提和保证。
教育归根到底是培养习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
决定命运。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之基,习惯可以决定人的命运。所以赴盘锦市考察学习给我最深的影响就是把养成教育和环境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无论教室内外还是班级布置都挂着魏书生先生提出的培养学生良好学习、生活、健康习惯的名言警句。“七个一分钟”,即每天都要做家务劳动至少一分钟,每天写一篇日记至少一分钟,每天唱军歌、唱校园歌曲、唱好歌至少一分钟,每天挺胸、抬头、大摆臂、篇二:班主任外出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班主任外出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一、真正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才是教育的归宿。
“五导”、用系统论的观点管理学校等使学校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成绩。教育就是塑造人,让学生享受高起点、高品位的德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与坚强的意志,成为有人性的人。他们认为只关注分数是不行的。这所学校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管理,学生自发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参加社会实践,培养社会责任感及实践创新能力,让学生树立爱心意识、责任意识和维护正义的精神。相比之下,我以前在潜意识之中还是只看重学生的成绩的,在育人方面缺少创新和实践,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为学生德育方面的发展创造的条件还不够。又如;济南市历城职业中专明确办学思想走“建工厂化学校、品牌化经营、集团化发展”的路子。学校从教育管理者到教师实行双师教育(老师-师傅)、科学(技术)教育等等很好的实现了学校和社会的有效连接,体现着超前的办学思想。然而我深知,这些学校所形成的教育规模、管理风格和办学特色无不渗透着教育者的教育智慧,无不凝聚着他们辛勤的汗水。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这些学校将素质教育演绎的淋漓尽致,大气豪迈而又自信!
二、教育的成功源自教育细节的成功。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草率、粗放的校园环境无疑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伤害。老子曾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教育作为一种事业,如果光停留在口头上而不体现在行动实践上,则无异于空中楼阁,如水中月、镜中花。我们所参观的这些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建筑设计布局合理,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名人画像、雕塑、格言警句随处可见。学生的绘画作品、书法作品、小制作、工艺品等在细微之处体现着教育者为学生才能的展现和拓展所做的努力与良苦用心。这些做法对我们都是一种启发和提
醒,如果我们在这些方面进入了一种常规教育的话,那么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才能的展现无疑是一种促进。
三、提高自身基本素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班主任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自古以来就强调身教胜于言传,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班主任还要善于创新,做到以德育德、以个性育个性、以创新育创新。要想做到这些,班主任还要不断的完善自己,不断地学习有关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实实在在的形象。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的本领。育人先育心,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孩子心灵深处的共鸣。”所以老师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多与每一个学生接触,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与学生打成一片,切实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学生最信任的领路人。对学生要注意语言分寸,多鼓励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样才能搞好师生关系,管理班级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用爱呵护每个学生,用心去引导学生的转型。
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塑造美好心灵的力量。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民主的爱等等,这些 都是 老师爱的真谛。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只要有了问题时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也就喜欢上你的课。
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要注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们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只有注入了爱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走近学生的心灵,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一个成功的教育者。作为职业教育者,还要用心去引导学生的转型,足使学生由学生到技术工人的转变,使养成良好的习惯,加强安全教育,苦累教育等,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五、班主任要有责任心
总之,此次考察学习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对我来说是受了一次极好的教育,也是对我教育教学工作的鞭策!以上仅是我个人考察学习的一点体会,并不能展现此次参观考察的全貌。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班主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作井底之蛙,在反思中调整自己,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才是根本,才能不虚此行!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力争使自己的班集体更加优秀。篇三:班主任外出学习心得体会
全国“德育与班主任工作”专题研讨会---------培训心得体会 都兴霞
班主任外出学习心得体会
2014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我有幸在何为民校长的带领下,参加了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温州市教师教育院主办,温州市绣山中学承办的全国“德育与班主任工作”专题研讨会,前往温州绣山中学深入调研、学习取经。
温州市绣山中学是全国示范家长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学校以“育人求真,幸福为本”的办学理念,不仅以教育质量高而著称,更以彰显学生个性,点燃教育灵性而广受称赞,盛名远扬。
示汇报课。几位老师像是“魔法师”,能够用感恩、励志、爱、诚信、友谊等情感的引导,去唤醒孩子沉睡的心灵,让学生达致入境、入味、入心的境界。在观摩中领会了班会课、实践课开放的组织模式、优秀的设计流程和和完美的驾驭效果。
通过学习观摩,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学校德育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应学会发现(即,发现学生的好奇心、发现问题的要害处、发现时机的成熟度)、应学会整合(即,整合管理的时效性、整合评价的多向性、整合手段的技术性)、应学会切入(即,切入点要小、切入部位要准、切入力度要匀)、应学会等待(即,在等待中彰显张力、在等待中持续给力、在等待中体现实力)。
参加此次全国“德育与班主任工作”专题研讨会活动,让我开阔了视野,提升了对德育工作的新认识:学会耐心等待,留一点时间与空白,让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