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教学反思优秀(推荐五篇)

时间:2022-09-23 01:58: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三化学教学反思优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三化学教学反思优秀》。

第一篇:高三化学教学反思优秀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范文优秀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三化学教学反思范文优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试卷中越来越多的试题由知识型考查转向能力型考查时知识的要求难度降低,但能力要求更高,如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现在高考题中很少在知识难度上做文章,往往是把书上知识点与生产实际,日常生活,工业流程联系起来,通过几次测试发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准确,不够深刻从而造成失误,下面就近一段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总结:

1、重视双基,强化细节。

夯实基础,提高能力,是我们教学必须坚持的原则,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谈不上能力的提高,回归教材,遵循《考纲》,夯实化学基础知识是备考复习的很重要的一件事,然后在此基础上,要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来巩固知识,提高解题技能,并在细节上不能出现问题,要规范化。

2、正确处理训练速度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熟能生巧"的本意是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到窍门,但一般只适合于机械性的操作活动。"熟能"只是一种技能特征,并不反映思维能力较高。解答化学问题的过程主要是动脑思维的过程,思维的重复可以加深记忆,解题的重复可以提高解决相似问题的速度。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确有必要进行解题训练,但要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解题训练中得到提高,最重要的是能让学生的思维能真正展开,充分活动。为此,必须适当控制练习量,为学生切实减负,只有在一个相对宽松的氛围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欲望、寻求理论解释的意念才能真正确立起来,学生的创新精神才会得到培养。

3、正确处理综合教学与单科教学的关系

综合科目考试首先考查的是学科内的综合能力,其次是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罗列各学科之间交叉的知识点,拼凑跨学科综合题,上综合课,甚至搞猜题、押题,这实际上又是往应试教育的老路上走。如果我们在本学科的基础还不够扎实,学科能力还不够强的情况下,去研究那些本身就比较粗糙的综合题,实在是没有必要。

跨学科综合题重点不在于考查跨学科的综合知识,而在于考查学生在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的综合能力。事实上这种能力不仅仅是可以在学习、应用综合知识时才可以培养。现如今在缺乏能熟练讲授综合知识的教师,而比较规范的综合题数量很少的情况下,上综合课将会冲击单科教学,造成本末倒置。因此,虽然我们面对的是"综合科目"考试,但我们还是要立足本学科,要以本学科知识为载体,注意有机渗透学科间的知识,拓宽视野,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由于"综合科目"的考试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对路,提高教学效率,有必要继续强化信息意识。

1、注意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试题无疑对中学教学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高考试卷是一条首要的信息渠道。高考试题只有自己亲自做一做,才可能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透过试题领会其潜在的导向,以致理性的升华,从而促进自身教学思想的转变,自觉矫正思路。

2、关注新大纲、新教材的导向

新大纲、新教材是教育改_的.载体,高考命题也会受其影响。新大纲、新教材有了一些明显变化:第一增加实验比重;第二由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向更重视知识传播过程中渗透化学思想、方法的教育;第三增加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我们要根据新大纲、新教材的这些特点,注意调整高三化学教学的思路,合理安排各部分知识的复习时间,加强方法论指导,强化和优化学生的参与意识、研究意识、强化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

3、充分发挥各种信息的引导作用

除高考试卷、新大纲和新教材之外,其他的信息渠道还有名师讲座、专业杂志、名校试卷、互联网等,此外从大会交流、小组讨论活动中都可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只有注意广泛收集信息,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尽快适应高考改_的需要。要真正发挥信息的指导作用,教师还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加强研究,主动思考,提高在各种信息面前的判断能力,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为我所用,切实使教学对路。

第二篇: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一、实施学案式复习模式

化学学科知识体系庞大,知识点多且分散,学生若不亲自动手梳理主干知识、整理要点,单靠有限的课堂时间难以保证细致、全面的复习,同时没有学生的广泛参与也难以保证良好的复习效果。针对以上情况,第一轮复习阶段实施学案式复习模式。第一轮复习的特点是以课本为中心,落实“双基”,构建学科知识结构。将每章所涉及的知识点设计成填空、图表并以作业形式布置下去,学生依照课本即可自行回顾和整理其内容,我通过收查作业、课堂提问、课堂测试等手段落实情况。经过学生的自主复习整理之后,课堂上我所做的是点击要点、解疑答惑、拓展深广度。这样做节省了时间,解决了有限的课时与繁多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既保证了课堂容量,又确保了教学进度。

一轮复习重要的是准备复习学案,这项工作其实难度是很大的,我将新教材几册书利用假期仅有的时间通读了一遍,其实无论在哪个年级教学,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还是非常必要的。一轮复习除了用好提纲,练习册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选择的是侧重基础的《高考总复习》,我们很庆幸复习导向的正确性,这也是高考取胜的关键因素。

二、新课程综合化学试题分析:全卷试题以能力立意为核心,注重对能力的全面考查,试题情景与设问注重知识与能力的融合,充分体现了三维目标。选择题部分中等及以上程度的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但非选择题计算量比往年增多,这样学生在整个答题过程中用的时间就会长些。

三、精选考题,建立适合学情的题库

对考题的研究是复习备考的另一重要环节,今年由于领导的信任,我入选为出题组成员,这不仅锻炼了出题能力而且对考纲的深入研究和高考命题方向的把握促使我要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试题的质量,对我个人而言是难得的机会,我不辱使命,每次的命题效果非常好,得到了同组老师的肯定。

要想将学生从茫茫题海中解脱出来,教师则必须深入题海潜心研究,抓特点、求新意、寻变化。先从大量的习题中选题,再精选,工作量很大,有时关于这一部分的习题需要去做两三本的书,更不用说套题了,这样做虽很辛苦,但选出的题目难度适中、针对性强,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从考题上看,传统常规考题仍然应该作为训练的重点。另外还根据考情的变化对试题及时更新,保持题目常考常新也是必要的。

四、查缺补漏,保证考前复习效率

首先,“回归教材”。认真重读教材,寻找“弱区”和“盲区”,如教材中的数据、图象、图表及习题等,经过整理来指导学生看书、复习。

其次,“回顾错题”,发挥“错题本”的功效。在备考复习过程中,注重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建立“错题本”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有错必究,及时整理,随时记录,一年下来,每个学生都有一本厚厚的“收获”。学生在此过程中培养了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从中体会知识的积累过程。考前让学生翻阅自己的错题本,理清思路,总结经验,防止重犯,一改过去“不知所措”的考前状态,使考前的复习效率得到保证。

五、两点改进(1)关于回归教材。

高三最后的复习阶段都是回归教材,但每年到最后时间都非常紧,另外部分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如何引领学生回归教材,我认为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和学生的意识问题,二是有效的操作问题。今年我们将回归教材的时间调整在一轮复习之后,我认为对高考成绩的提升应该会有所帮助。

(2)关于试卷讲评。由于工作繁忙,考试卷能全批,但我总觉得总结分析不够,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准备环节:①记录答题情况,统计答对率; ②找出错解原因,将问题归类。二是讲评环节:①巧妙公布成绩;②讲评要有侧重:侧重错误原因的分析,侧重思想方法的建立,侧重解题思路的优化,侧重解题的准确性和规范性。③讲评要让学生参与。三是巩固、反思环节。总之,在一年的复习备考中,我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与高三组老师精诚合作,尽心尽力,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夯实基础,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这些使我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当然也有不足,比如学困生的辅导方面,化学实验的教学也应加强。优美的教学环境,互助的教学群体,和谐的干群关系,向上的学习氛围,这些促使我不断进步

第三篇: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1

20xx年保定市第一次模拟考试结束了,学生的成绩是最能说明问题的,虽然每一次都有令人喜悦的地方,但是步伐却不够快,毕竟还有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要披挂上战场了。我们每一位课任教师都很着急。XX月10日化学教学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会上听取了其它老师的发言,深受启发,指出了二轮复习的基本意义和复习方法。

一、认真分析试卷,发现问题,有的放矢。

在高三后期的复习中,平时测验要让学生认真总结答题中的问题,作出详细的数据统计,然后总结出错题的共性之处,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作为专题独自攻破,通过强化训练,让学生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加以巩固。再通过强化练习加以掌握。

二、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动手。

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真正动手,去体会师生互动的快乐,并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所复习的知识。一直以来,我头疼的问题是,讲过很多遍的知识点,学生的`错误率还是很高,当和他们交流的时候,学生都会说,课堂上我听的非常明白,但是真正自己做的时候,就没有思路了。其实,在课堂上学生只注重了听,而没有消化的过程,没有自己动手的过程。这几天,我注重了学生的动手训练,发现了许多问题,对我的教学很有帮助,对学生的知识掌握也事半功倍。

三、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解决实验题大难关。

化学实验在高考中占的比重也很大,但每次考试中学生实验题的平均分很低,从答题的情况来看,主要问题是:语言表达混乱不清,不规范,没有使用化学术语。换句话说,就是心里明白,表达不出来。所以后一阶段的复习中,将注重学生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

四、注重规范解题,掌握其答题规律。

做过去的题进行分类处理,总结解题方法和答题技巧。总结遇到什么样的题,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解答,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回答。怎样回答才能是标准答案或是接近标准答案。

五、掌握做题技巧,节省解题时间。

做题首要审题,据统计做错题的同学,错的原因大多都是没有审清题就进行解题,费了时间也没有做对,很是冤枉。那怎么办?专家指出审三遍题才能动笔答题是很有道理的,第一遍快审,主要是审哪些是有用信息,哪些是无用信息;第二遍是提出有用信息;第三遍是综合分析有用信息进行分析解答题。这样才能把题分析透,解答才准,且不用反功,还节约了时间,但现代高中生为了节约时间,第一遍审题就开始解答题,结果解到一半解不下去,还得回去审题,甚至还得重来,费时费力还不一定正确。

做题还是注意解题范围,首先要平行题意,其次要平行课本,解题才能快速,才会准确。思考范围的大小决定着解题的快慢,所以要掌握准思考范围是很有必要的,那么思考范围是什么,那就是大纲和考纲。这样既省时间又准确,具体例子就不再举了。

反思教学是教师提升自己的必要阶段,经常反思的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会总结出不同阶段学生的不足和自己教学的侧重点,是一项很好的教学活动,这项活动的开展是很有必要,很有意义的事。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2

高考试卷中越来越多的试题由知识型考查转向能力型考查时知识的要求难度降低,但能力要求更高,如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现在高考题中很少在知识难度上做文章,往往是把书上知识点与生产实际,日常生活,工业流程联系起来,通过几次测试发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准确,不够深刻从而造成失误,下面就近一段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总结:

1.重视双基,强化细节。

夯实基础,提高能力,是我们教学必须坚持的原则,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谈不上能力的提高,回归教材,遵循《考纲》,夯实化学基础知识是备考复习的很重要的一件事,然后在此基础上,要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来巩固知识,提高解题技能,并在细节上不能出现问题,要规范化。

2.正确处理训练速度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熟能生巧”的本意是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到窍门,但一般只适合于机械性的操作活动。“熟能”只是一种技能特征,并不反映思维能力较高。解答化学问题的过程主要是动脑思维的过程,思维的重复可以加深记忆,解题的重复可以提高解决相似问题的速度。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确有必要进行解题训练,但要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解题训练中得到提高,最重要的是能让学生的思维能真正展开,充分活动。为此,必须适当控制练习量,为学生切实减负,只有在一个相对宽松的氛围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欲望、寻求理论解释的意念才能真正确立起来,学生的创新精神才会得到培养。

3.正确处理综合教学与单科教学的关系

综合科目考试首先考查的是学科内的综合能力,其次是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罗列各学科之间交叉的知识点,拼凑跨学科综合题,上综合课,甚至搞猜题、押题,这实际上又是往应试教育的老路上走。如果我们在本学科的基础还不够扎实,学科能力还不够强的情况下,去研究那些本身就比较粗糙的综合题,实在是没有必要。

跨学科综合题重点不在于考查跨学科的综合知识,而在于考查学生在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的综合能力。事实上这种能力不仅仅是可以在学习、应用综合知识时才可以培养。现如今在缺乏能熟练讲授综合知识的教师,而比较规范的综合题数量很少的情况下,上综合课将会冲击单科教学,造成本末倒置。因此,虽然我们面对的是“综合科目”考试,但我们还是要立足本学科,要以本学科知识为载体,注意有机渗透学科间的知识,拓宽视野,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由于“综合科目”的考试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对路,提高教学效率,有必要继续强化信息意识。

1.注意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试题无疑对中学教学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高考试卷是一条首要的信息渠道。高考试题只有自己亲自做一做,才可能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透过试题领会其潜在的导向,以致理性的升华,从而促进自身教学思想的转变,自觉矫正思路。

2.关注新大纲、新教材的导向

新大纲、新教材是教育改*的载体,高考命题也会受其影响。新大纲、新教材有了一些明显变化:第一增加实验比重;第二由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向更重视知识传播过程中渗透化学思想、方法的教育;第三增加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我们要根据新大纲、新教材的这些特点,注意调整高三化学教学的思路,合理安排各部分知识的复习时间,加强方法论指导,强化和优化学生的参与意识、研究意识、强化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

3.充分发挥各种信息的引导作用

除高考试卷、新大纲和新教材之外,其他的信息渠道还有名师讲座、专业杂志、名校试卷、互联网等,此外从大会交流、小组讨论活动中都可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只有注意广泛收集信息,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尽快适应高考改*的需要。要真正发挥信息的指导作用,教师还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加强研究,主动思考,提高在各种信息面前的判断能力,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为我所用,切实使教学对路。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3

高考攻坚战在全体高三教师的誓师大会召开之际拉开了帷幕,其间不乏有众志成城的豪言壮语、气壮山河的鸿鹄之志,更有有条不紊的试卷分析、切实可行的教学规划。众所周知,高考是一个万众瞩目的系统工程,每个环节都关乎全局的成与败,而教师做为全程的参与者和引导者,可见其责任中重大。对于一名亲历高三的青年教师而言,应努力做到教学相长,使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业务水平能够相得益彰,并驾齐驱。回眸一年来的复习课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和反思。

一、重计划性,忌盲目性

高三的教学较之高一、高二无论是在知识容量上还是在能力要求上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是在高一、高二基础上对知识的拓展和延伸,面对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难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效率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换言之,教师要对自己一年的工作有所计划,而决不能漫无目的、得过且过。我们化学组高三复习课教学工作计划是在开学初学科组成员经过仔细研读教学大纲、深入分析近几年的高考题和高考说明的基础上研究讨论制定出来的,,而且还对具体章节的复习策略和习题筛选进行了仔细推敲,把工作细化到每个细节。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做到有条不紊、张弛有度而游刃有余。今年是使用新教材的`第一年,新版高考说明面市时我们及时与旧版说明进行比较,随时调整我们的教学内容和侧重点。总之,在计划中灵活变通,使我们较为顺利地完成了高三化学复习工作。

二、重因材施教,忌好高骛远

我所任教的高三(3)班和高三(4)班是两个理科普通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较差。进入高三以来,学生的情绪波动较大,厌学情绪日趋严重,针对这一具体情况,在参考重点班教学的基础上,适当降低了教学难度,习题也主要以基础和中等难度为主,而且注重讲练结合,并适时选做相关内容的高考题,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稳定学生的焦躁情绪。此外,题型教学在高三复习课中显得尤为重要,可克服盲目的题海战使学生收效甚微之弊。课堂上学生经过练习归纳出某一类题的解题方法,对以后的阶梯会起到高屋建瓴、事半功倍之效。在狠抓教学的同时,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状态反常的学生一经发现,我主动与班主任交流沟通,以便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其加以引导,使其尽快调整好状态,去迎接新的挑战。总之,教育和教学都需要切合实际的因材施教,忌偏离实际的好高骛远。

三、重步步为营,忌一知半解

有了较为缜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下一个关键的步骤就是具体的实施工作了,也就是具体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向每一节课要效率,每一节课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知识点要落实到什么程度,教师都应做到心中有数。对于难度较大的知识点,通过课堂反馈得知学生仍不能很好地掌握,下节课需再加以巩固练习,让其落实到位,重视课堂教学的步步为营。不能为了赶进度,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就万事大吉,这样会使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出现盲点,不利于其解题。作业、统练题中的反馈信息也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学生思维上的误区,教师应及时更正学生的这些误区,对知识点进行反复剖析,使知识点逐步在学生头脑中落实到位。

四、重随时充电,忌孤陋寡闻

根据化学学科特点,每年的化学高考题中都会有一些与近年科技前沿相关的信息题出现。教师如果只重视书本知识,没有在教学中渗透这些新信息意识,学生遇到此类题时就会出现严重的畏难情绪,为解题设置了一道无形的障碍。

因此,教师应注意及时捕捉与化学相关的科技要闻,随时给自己充电,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把最新的咨讯传递给学生,为学生的备考助一臂之力。例如:今年被吵得沸沸扬扬的苏丹红事件、巨能钙事件,都是很好的课堂素材,及时把其引入课堂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解信息题的能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我一年来最大的感受。教师是知识的先行者,更是学习的先行者,它是教师的职责之所在。以上几条具体的体会是我一年来教学中感受最深的,当然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教学中缺少一本理论性较强的学生用书,给学生复习带来了一些不便。我会继续耕耘在这片我深爱的沃土上,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技艺高超、受人爱戴的辛勤园丁。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4

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现对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总结和反思如下。

一、研究信息,看准方向

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与以往教材、课程标准相比较,现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和课程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化学史等阅读材料。

熟悉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合理利用其他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纲、教材、课程标准、化学教学基本要求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方法还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

二、抓纲务本,摆正关系

进入高三化学教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对此,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

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通常的做法是精选一套复习资料作为主要参考书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重视基础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正因为如此,化学总复习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全面系统地复习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通常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成五大块: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如对化学概念、理论的复习,要弄清实质和应用范围,对重点知识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要反复记忆不断深化,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则应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归纳,使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结构化、规律化,从而做到在需要时易于联系和提取应用。同时注意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如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电离方程式以及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等),规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力争使基础知识和技能一一过手。

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关系。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与数学、物理、生物乃至社会发展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不仅在知识上有相互融合和渗透,而且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也有相同、相似或者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这一点不仅在教材中有所体现,而且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如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化学与新科技、新发现等相互联系的试题有增加的趋势。因此,在复习中可以化学知识为主干,找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交叉点,并以此为基础向其他学科领域延伸、扩散,实现从单一学科知识和能力向综合科的综合知识和能力转化,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培养解决化学与社会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量和复习效率的关系。练习是化学总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再学习、再认识过程,也是促进知识迁移、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练习量必须合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和陷入“题海”。通过练习要达到强化记忆、熟练地掌握知识、找出存在的问题、弥补薄弱环节、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三、多思善想,提高能力

化学总复习的范围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佳复习效果,只能采用科学的方法,在多思善想。

精读教材,字斟句酌。

系统复习,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对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都要一一复习到位;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结构;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学、准确和全面,如规范地使用化学用语,正确、全面地表达实验现象和操作要点等;对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如与离子反应有关的知识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的检验和推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等。应用性是指通过复习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涵盖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以进行元素位、构、性相互推断,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比较各种性质的强弱等。此外,要重视对化学实验内容的复习,而且尽可能地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这些典型实验,深入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切实提高实验能力。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5

XX年唐山市第一次模拟考试结束了,学生的成绩是最能说明问题的,虽然每一次都有令人喜悦的地方,但是步伐却不够快,毕竟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要披挂上战场了。我们每一位课任教师都很着急。3月10日化学教学研讨会在滦南一中召开,会上听取了滦南一中的两节试卷讲评课,深受启发,对我的二轮复习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一、认真分析试卷,发现问题,有的放矢。

在高三后期的复习中,平时测验要认真总结学生答题中的问题,作出详细的数据统计,然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漏洞在那里,然后总结出错题的共性之处,作为专题,通过强化训练,让学生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加以巩固。再通过强化练习加以掌握。

二、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动手。

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真正动手,去体会师生互动的快乐,并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所复习的`知识。一直以来,我头疼的问题是,讲过很多遍的知识点,学生的错误率还是很高,当和他们交流的时候,学生都会说,课堂上我听的非常明白,但是真正自己做的时候,就没有思路了。其实,在课堂上学生只注重了听,而没有消化的过程,没有自己动手的过程。这几天,我注重了学生的动手训练,发现了许多问题,对我的教学很有帮助,对学生的知识掌握也事半功倍。

三、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解决实验题大难关。

化学实验在高考中占的比重也很大,但每次考试中学生实验题的平均分很低,从答题的情况来看,主要问题是:语言表达混乱不清,不规范,没有使用化学术语。换句话说,就是心里明白,表达不出来。所以后一阶段的复习中,将注重学生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教师需要聚焦课堂,反思自身的教学,细心体会,善于发现问题,耐心地与学生沟通,不断尝试改进,使学生成绩不断的得以提高。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6

一、高三化学复习指导思想

从近五年的高考理综中化学学科的试卷结构和试题特点,我们明显分析出知识的覆盖减少很多,题型的变化也有很大的调整。以前的热点问题不再是必考的内容,而强调了能力的考核。我校复习的指导思想是“两纲一本”为主,狠抓基础,全面复习,送分题要全对,中档题是关键,也是我校的复习重点。在此基础上,提升能力,难题试着做;偏题、怪题无生长点的知识坚决舍弃,多研究小、巧、活的试题,多角度,多层次的设问是我平时教学的基本方法。

二、高考复习的基本策略

我校化学复习计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系统复习阶段,即以≤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考点为依据分为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元素的单质的性质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化学试验、化学计算五大块,以课本为依托进行复习,注意夯实基础,适度深化,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

第二阶段:知识专题复习阶段。专题的设置是围绕化学热点和跨学科综合能力进行的,题目的综合性较强,起点较高,发散性较好,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第三阶段:综合训练阶段,主要是选一些具有针对性、代表性、新颖性、难度大小适宜的题目,供学生演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心理,为高考做好心理准备。下面谈几点做法:

1.强化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教学活动

首先是教会学生自我编制知识网络,强化学生活动,在编制网络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用已学知识解决未学问题,再进一步提高,利用新学知识解决未学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迁移、演绎、推理、归纳等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复习中既要防止高难度的训练,又要防止低层次的重复操练,要突出中档题的训练,删除过深、过难、过繁的练习。同时,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用科学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化学学科从分子、原子的观点着眼,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与其他学科有着显著的不同。如动态平衡思想(溶解平衡,电离平衡,化学平衡,水解平衡),守恒的观念(能量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解决残留问题(误差的判断,尾气的处理,废物的利用),化学复习中应不断强化这些观念,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思维习惯。注意对学生进行定式思维与变式思维,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统摄思维与有序思维,逐项考证与选择考证的思维习惯的培养。

2.加强综合训练

我校已经进行了一次理科综合测试考试,从答题情况来看,学生的综合意识较差,如有一道推断题,推出的物质能发生连续氧化,学生想到最多的是有机物中醇的连续氧化,而这道题其他的'设问均涉及无机知识,所以绝大多数学生在有机范围内寻找答案,没想到无机与有机的综合,因此,该得的分失掉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就说明我们在最后阶段应有意识的进行综合训练。综合训练包括学科内综合和学科间综合,两种综合我们应以学科内综合为主,让学生在学科综合的基础上逐步有了综合意识,逐步由单一知识点过渡到多知识点综合,由学科内综合过渡到学科间的综合,由学科间的综合过渡到学科间的融合。

3.注重联系实际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落实知识的应用呢?首先我们在进行各部分知识的复习时尽可能补充与实际生活联系的内容。如复习氧族元素时,补充环境保护。复习卤素时介绍含碘盐,含氟牙膏等。第二阶段。我们仍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观察自然现象,关心科技动态,增强环境意识,以专题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实际中的化学问题,如:绿色化学,酸雨,臭氧空调、纳米材料、高能电池等知识,并与课本知识相结合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试验

在最后阶段安排学生重做高中阶段已作过的重要试验,开放实验室,学生真正掌握各种实验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如观察一些计量仪器(精确度、最小刻度),复习一些重要仪器,如简易启普发生器、滴定管等的使用方法。重做高中阶段已作过的重要试验,要求学生用新视角重新观察已作过的试验,在实验中做到,了解试验的目的、步骤和原理,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解释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实验中进一步树立安全防范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创新质疑意识。同时,设计开放性试验题目,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5.进行应试训练与指导

由于平时考试主要是单科考试,所以学生对综合考试有一个适应过程,首先要求学生调整自身的心理,在一般的情况下,试卷设计由易到难排列,但理科能力测试,同时考察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内容,在卷i 、ii中同学科内容相对集中,势必出现学科内容交叉,解题时思维不断切换,会造成不适应;同时综合试题难免有新题型出现,这就需要心理调整,加强训练,提高应变能力。同时还应指导学生答题细致冷静不失分,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题目给分值较以往显著增大。平时就应在解题的可靠性上下功夫,会做的题目,容易的题目尽量不失分,对较难题不可轻易放弃,应胆大心细,沉着冷静多得分。

因此,我们只有合理安排,注重素质、能力、创新,全面提高,才能使高三化学教学适应高考,适应教学改革。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7

3月份的教学主要内容为:部分有机化学的复习、实验专题的复习、每周三、周六下午考试的考卷分析。

考卷的分析主要针对考卷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补缺补漏,同时引导思路,规范答题。

有机化学是复习糖类、油脂、蛋白质与合成材料,本章的主要复习重点是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淀粉的`性质、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这些知识也是本章的考查重点。复习时根据网络图,对本章知识进行梳理、总结、理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实验复习是高中化学总复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复习时有的放矢、突出重点、集中复习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以及一些综合性的实验。

一、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的考查。

往往是给出限定的仪器、药品和一些操作步骤,要求正确完成某项实验操作,既有常见仪器的使用,又有正确操作的辨别,着重考查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复习时重点讲解:

(一)化学常用实验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如:试管、烧杯、烧瓶、量筒、容量瓶、滴定管等。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般着重考查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对错误操作的辨别能力。

二、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物质的提纯和分离主要让学生明白:被提纯或分离的物质最终不能再引入新的杂质,即除杂不加杂,尽量不减少被提纯和分离的物质,采用的方法应尽量使

被提纯或分离的物质跟其他物质容易分开,如果在分离操作中,

被分离的物质转变为其它物质,应采用适当方法将其恢复为原物质。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常用方法有:过滤、结晶、蒸馏、分液、渗析等。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8

9月26日,按照学校教学计划,高三各学科备课组组长进行了高三复习课展示。化学学科根据教学计划和进度进行了《原子结构》一节的展示,经过授课和组内评价,我特作教学反思如下:

一、教学设计方面:

首先,我带领学生分析了20xx、20xx年的考试纲要和教学大纲对本章知识的要求和教学目标,借此帮助学生认识本章知识的重点难点,使学生的复习有明确的目的。

其次,根据第一轮复习的重点和学生特点,把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双基”的落实、典型高考点的理解。通过对原子结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复习,使学生回忆相关的内容:原子的构成、原子的表达、相关粒子的关系及计算公式、原子质量、相对原子量、相对平均原子量、相对分子量、同位素与核素的关系。

第三,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穿插历年本部分高考题和课后习题的分析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运用和熟悉考试题类型。

第四,适当的附以习题进行巩固联系。

二、本节课的优点:

能够紧密贴近考试大纲和高考的要求,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以抓基础为主,符合我校学生特点,复习内容比较全面,学生掌握较好,课后反馈良好。能够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体现了高三复习课的特点,知识容量大。教师的语言表达合理,教态自然。

三、存在的不足:

通过课后交流,本节课在知识体系的形成和知识网络的建立方面还有待加强。教师课堂教学中还是有些放不开,学生回答问题较少,有赶进度的嫌疑。知识内容的排列上可以分为两课时,这样时间比较充裕。课堂练习内容可以设置为分组联系,节约一定的时间。板书的设计和字体的书写还要加强。

通过交流和反思,我认识到,自己还存在很多不足,高三阶段是学生的黄金时间,应当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9

一、实施学案式复习模式

化学学科知识体系庞大,知识点多且分散,学生若不亲自动手梳理主干知识、整理要点,单靠有限的课堂时间难以保证细致、全面的复习,同时没有学生的广泛参与也难以保证良好的复习效果。针对以上情况,第一轮复习阶段实施学案式复习模式。第一轮复习的特点是以课本为中心,落实“双基”,构建学科知识结构。将每章所涉及的知识点设计成填空、图表并以作业形式布置下去,学生依照课本即可自行回顾和整理其内容,我通过收查作业、课堂提问、课堂测试等手段落实情况。经过学生的自主复习整理之后,课堂上我所做的是点击要点、解疑答惑、拓展深广度。这样做节省了时间,解决了有限的课时与繁多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既保证了课堂容量,又确保了教学进度。

一轮复习重要的是准备复习学案,这项工作其实难度是很大的,因为新教材的知识体系和旧教材完全不同,所以对09 年的复习提纲需要进行很大的改动,前期工作是高二上来的几位老师完成的,我参与了提纲的后续编写,由于对教材不熟,我将新教材几册书利用假期仅有的时间通读了一遍,其实无论在哪个年级教学,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还是非常必要的。

一轮复习除了用好提纲,练习册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选择的是侧重基础的《高考密码》,针对高考的难度也相应的增加了一轮复习的深广度。高考试题一出炉,我们很庆幸复习导向的正确性,这也是高考取胜的关键因素。

二、新课程辽宁、宁夏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分析:

20xx年化学试题难度与20xx年相比难度有所下降。全卷试题以能力立意为核心,注重对能力的全面考查,试题情景与设问注重知识与能力的融合,充分体现了三维目标。选择题部分中等及以上程度的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但非选择题计算量比20xx年增多,这样学生在整个答题过程中用的时间就会长些。主观性试题与20xx年一样,强调了化学学科内的综合能力考查,对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26题无机框图推断题涉及到化合物黄铜矿(CuFeS2)是现教材没有出现的内容;28题第(5)小题,液体体积V字母较多,使学生难以抓住在保持氢离子浓度不变的条件下改变硫酸铜浓度对氢气生成速率影响的问题分析;选修题36第(4)、(5)小题涉及计算,在学生紧张的考试中容易出错;选修题38题

的有机题,合成路线中烯烃与苯的加成、芳香烃的氧化、苯酚与酮的.反应等是现教材不要求学生掌握的,这几道题对中等以下学生而言,失分的几率很高。27题、28题相对比较简单,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来自教材内容,但高于教材,设问新颖,全面考查考生的实验设计,分析能力。

三、精选考题,建立适合学情的题库

对考题的研究是复习备考的另一重要环节,今年由于领导的信任,我入选为出题组成员,这不仅锻炼了出题能力而且对考纲的深入研究和高考命题方向的把握促使我要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试题的质量,对我个人而言是难得的机会,我不辱使命,每次的命题效果非常好,得到了同组老师的肯定。

要想将学生从茫茫题海中解脱出来,教师则必须深入题海潜心研究,抓特点、求新意、寻变化。先从大量的习题中选题,再精选,工作量很大,有时关于这一部分的习题需要去做两三本的书,更不用说套题了,这样做虽很辛苦,但选出的题目难度适中、针对性强,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从10考题看,传统常规考题仍然应该作为训练的重点。另外还根据考情的变化对试题及时更新,保持题目常考常新也是必要的。

四、查缺补漏,保证考前复习效率

首先,“回归教材”。认真重读教材,寻找“弱区”和“盲区”,如教材中的数据、图象、图表及习题等,经过整理来指导学生看书、复习。

其次,“回顾错题”,发挥“错题本”的功效。在备考复习过程中,注重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建立“错题本”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有错必究,及时整理,随时记录,一年下来,每个学生都有一本厚厚的“收获”。学生在此过程中培养了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从中体会知识的积累过程。考前让学生翻阅自己的错题本,理清思路,总结经验,防止重犯,一改过去“不知所措”的考前状态,使考前的复习效率得到保证。

五、两点改进

(1)关于回归教材。

高三最后的复习阶段都是回归教材,但每年到最后时间都非常紧,另外部分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如何引领学生回归教材,我认为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和学生的意识问题,二是有效的操作问题。今年我们将回归教材的时间调整在一轮复习之后,我认为对高考成绩的提升应该会有所帮助。

(2)关于试卷讲评。由于工作繁忙,考试卷能全批,但我总觉得总结分析不够,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准备环节:①记录答题情况,统计答对率; ②找出错解原因,将问题归类。二是讲评环节:①巧妙公布成绩;②讲评要有侧重:侧重错误原因的分析,侧重思想方法的建立,侧重解题思路的优化,侧重解题的准确性和规范性。③讲评要让学生参与。三是巩固、反思环节。

总之,在一年的复习备考中,我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与高三组老师精诚合作,尽心尽力,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夯实基础,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这些使我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当然也有不足,比如学困生的辅导方面,化学实验的教学也应加强。 优美的教学环境,互助的教学群体,和谐的干群关系,向上的学习氛围,这些促使我不断进步,我将在120中学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勤恳工作,为120中学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10

09届高三第一学期马上就结束了,一个学期以来,老师和学生一起拼搏努力,学生的成绩是最能说明问题的,虽然每一次测试都有令人喜悦的地方,但是步伐却不够快,毕竟还有不到140天的时间就要披挂上战场了。我们每一位课任教师都很着急。为了提高复习效率,让学生取得更快的进步,我对一个学期的教学进行了反思。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本是高考的“根”,“两纲”是高考的“脉”。

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追根还应源于课本,从课本知识点,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高考知识体现课本内容,高考的最终落脚点是课本,而课本,《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是高考复习的指挥棒,是高考命题的依据,特别是《考纲》已明确的传达出“考试目标”,“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题型比例”,“题目难易比例”,和“组卷原则”等重要信息。认真研究“两纲”就会把握高考的“脉”。了解命题趋向和要求,明确复习要点,这必然会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的效率,特别是在新教材使用后考试内容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两纲把握更显重要。根据两纲要求,找到各个考点在课本中的“根”,并落实到位,做到以课本,两纲为依托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并通过知识的实际应用上升到两纲要求必备的能力。切不可舍本逐末,重教辅轻教材。要充分认识到“《大纲》是依据,课本是根本,资料是补充”。复习过程中,不可盲目探测不确切的高考信息,把精力浪费在猜题上,不可大大超过课本而随意拓宽和加深知识范围,也不可刻意地为某些多次练习而被强化的题型去增加某些“规律”或特殊解法。要切实做到重视课本而不完全依赖课本,从而实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这一命题指导思想。做到瘦身减肥,扔掉包袱,轻装上阵。

二,重视基本实验,形成技能创新。

实验是理综试题的重头戏,高考化学试题的难度往往出现在实验题中,为此要高度重视对化学实验的复习。分析近几年来高考实验试题,发现均具备以下特点:素材的选取呈回归课本的态势;重视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反应原理和实验原理的考查;试题考查方式体现由浅入深,从课本到创新;试题考查重点是考查学生实验的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等),出现了开放性试题;;实验仪器,装置,现象,操作,设计均在考查范围之中。针对以上特点,应努力做到:认真复习课本实验,弄清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实验基础知识并能做到举一反三;复习实验要做实验,不要“在黑板上做实验”,也不要讲实验。只有创设实验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做实验的情境中才能做好实验题,否则学生可能就答不对或答不准;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以适应开放性试题。使学生在遇到新的实验情境时,要学会联想到已学过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将其合理地迁移到新情境中去解决新的实验题。在注重课本实验复习的同时,还要科学地设置实验训练题,使学生见多识广,在应考中从容应答。

三,课堂精讲,课后精练,提高复习效益。

由于时间等问题,复习过程中师生往往会产生急躁情绪,满堂灌,满堂压,欲“以量取胜”的现象时有发生,其结果是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听得很辛苦,许多学生听不懂或当时糊里糊涂的算听懂了,但并没有听懂其本质,其精髓其精彩之处。讲得天花乱坠不如学生学得扎扎实实,课堂上讲述要精要,精到。精要是要讲清重点,难点,易混点,讲清知识体系,对没有命中的目标再射一箭,让知识之树在学生心中扎根,否则不仅增加学生负担,而且会影响复习进度和课堂容量。精到,就是要讲授到位,横向到边,倾向到底,前联后展。但讲要有尺度,太透会使学生不劳而获,造成思维惰性,引不起思维波澜,只是风吹水面,不留痕迹。要通过讲来启迪学生思维,“雏鸡只有啄破蛋壳才能自己站起来”,“不给学步的孩子送拐杖”。不提倡让学生不跳就摘到果子,要让学生跳一跳甚至跳两跳摘果子。

练习是高考复习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要求学生做一定量的题目,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巩固基础知识,无疑是必要的,但如果逢题必做,拣到篮子就是菜,势必会沉溺于题海,这样虽做了大量的题目,但多数可能是生吞活剥,连滚带爬勉强做过去,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仍然有可能做不出来。题海战术不能提高学生能力,只能让学生消化不良。因此教师首先要跳出“题海”,先亲自逐题演练,“遍尝百草苦甘”。从而认真筛选习题,在“巧”字上下功夫,多中求少,少中求优。既重视知识深度和知识体系,又要注重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全”,“细”程度;既要有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又要具有启发性,时代性,符全高考命题趋势和题型变化。帮助学生走出题海,通过演练,力争学生“答一会一类,明一知百,练一题习一法,举一反三”。

其实高考并不难,高考试题中难题还会超过20%,切不可讲得比练的难,练得比考的难,教辅比课本难。

四,落实反思总结和严格纠错,提高复习效率。

所谓反思,就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多层次,多角度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提示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并进而产生新的发现。反思是进行有效学习,获取有效知识的有效措施,所以高三化学总复习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积极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要通过严格,合理,规范的要求来帮助,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1,“一门知识的基础就是概念的积累。”在概念复习中,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概念和原理约有220多个,它们构建了中学化学的基础。其复习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起着奠基,支撑的重要作用。理综化学试题共11题(其中7个选择题,4个主观性试题),这么多知识点在高考中不可能面面具到,对知识的考查只能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抽样,能力考查也只能是高中学生所能达到的能力水平。但基本概念和原理不过关,后面的复习就会障碍重重。因此必须确实注意这一环节的复习,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努力把每一个概念及理论真正弄清楚。对众多的知识点,要仔细比较,认真琢磨。例如原子质量,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质量数,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与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素异形体,同一物质等等,通过对课本中许多相似,相关,相对,相依概念,性质,实验等内容的反思,明确其共性,认清差异,达到真正掌握实质之目的。

2,养成在解题后再思考的的习惯。每次解完题后要回顾解题过程,审视自己的解题方案,方法是否恰当,过程是否正确,合理,是否还可以优化,检查语言表述是否规范,是否合乎逻辑。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要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使知识得到不断的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长期坚持就能驾驭化学问题的全貌,掌握化学知识及其运用的内存规律和联系。

3,及时归纳总结。每个单元或章节复习完后,要反思本单元或章节主要研究了哪些问题 重点是什么 用了哪些方法 与以前的知识有哪些联系 通过反思融汇同类知识而形成有效的知识块,使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例如:对无机化学,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以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衍生关系及相互转化;理解了同分异构体,就会感觉到有机物种类的繁多。这样,通过多种途径,循环往复的联想,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光有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而难以发挥其各自的功能。所以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和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知识结构图,教师不要全部包办,要在学生自己归纳整合后再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对比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意识整合过程中的不足。

4,认真做好考后分析。每次考试结束后要求学生认真填写失分统计表,要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的复习有没有实效,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了巩固和深化,自己存在什么问题,以便在今后的复习中对症下药,自我提高。

重视做题和考后的纠错。复习中常用的纠错方式有:一种是在试卷或参考书上把错题做上标记,在旁边写上评析。第二种方式是专门备一本错题笔记本,将自己感触最深的解题错误摘录在错题集上,并且寻根求源以防再错。第三种方式是把纠错还原到课本上,在课本知识点相应处,用不同字符标出纠错点,标出该点纠错题目位置,出处,错因及简易分析等内容。

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都要求学生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差错做出深入的分析,找出错误根源,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方法不当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对出现的差错要做记载,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成果总结,看看哪些毛病已经“痊愈”,哪些“顽症”尚末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地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盲点。努力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达到“会做的保证对,错过的不再错”。

五,优化考试心理,消除失分隐患。

解题需要的一是知识,二是策略,三是心态。这三者中任一方面的失误都会导致失分。因知识和策略造成的失误可以认为是知识性失误,而一些笔误,计算失误及某些习惯性错误可以归结为心理失误。要解决“高考化学得高分难”的问题,优化考试心理是高考复习不可忽略的一环。面对一套题,应该有稳定的心态,在按题号顺序作答的前提下,可适当采用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同后异(同学科,同类型)的策略,以最佳状态去克服慌乱急躁,紧张焦虑和丢三落四的情绪,对会做的题,要特别注意表述准确,考虑周到,书写规范,切实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问题;解题时既要注重一次性成功,又要重视复查环节,还要敢于放弃。在平时的模拟训练中,一定要体现“平时是高考,高考是平时”,的训练思维,把学生置于一种仿真的环境,对答题速度,答题规范做出严格要求,只有关注了时间,就有了时间,就有了效率,就有了速度,就有了紧迫感,就有了机智。时间长了,就自然达到“平时训练当大考,大考自然当小考”的境界,高考时心态自然就会平和了。

高三备考复习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努力达到:知识结构上的自我完善,能力层次上的自我提高,意志毅力上的自我磨练,学习方法上的自我发展,科学素养上的自我升华,综合应用上的自我整合。它绝不是简单的拼时间,拼精力,漫无边际地大量演题的过程,而是科学的,有计划的过程。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时刻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为依据,明确复习要求,把握复习方向,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

总之,高三化学复习要讲究方法。针对化学各类知识的特点,将所学知识进行浓缩,收敛, 精炼,放大,升华,迁移,利用联系,比较,归纳,推理等多种方法进行复习,以良好的心态正视高考,相信20xx年6月,定是我们大丰收的季节!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11

一、实施学案式复习模式

化学学科知识体系庞大,知识点多且分散,学生若不亲自动手梳理主干知识、整理要点,单靠有限的课堂时间难以保证细致、全面的复习,同时没有学生的广泛参与也难以保证良好的复习效果。针对以上情况,第一轮复习阶段实施学案式复习模式。第一轮复习的特点是以课本为中心,落实“双基”,构建学科知识结构。将每章所涉及的知识点设计成填空、图表并以作业形式布置下去,学生依照课本即可自行回顾和整理其内容,我通过收查作业、课堂提问、课堂测试等手段落实情况。经过学生的自主复习整理之后,课堂上我所做的是点击要点、解疑答惑、拓展深广度。这样做节省了时间,解决了有限的课时与繁多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既保证了课堂容量,又确保了教学进度。

一轮复习重要的是准备复习学案,这项工作其实难度是很大的,因为新教材的知识体系和旧教材完全不同,所以对xx 年的复习提纲需要进行很大的改动,前期工作是高二上来的几位老师完成的,我参与了提纲的后续编写,由于对教材不熟,我将新教材几册书利用假期仅有的时间通读了一遍,其实无论在哪个年级教学,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还是非常必要的。

一轮复习除了用好提纲,练习册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选择的是侧重基础的《步步高》,针对xx年高考的难度也相应的增加了一轮复习的深广度。高考试题一出炉,我们很庆幸复习导向的正确性,这也是高考取胜的关键因素。

二、广东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分析:

20xx年化学试题难度与20xx年相比难度有所下降。全卷试题以能力立意为核心,注重对能力的全面考查,试题情景与设问注重知识与能力的融合,充分体现了三维目标。选择题部分中等及以上程度的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但非选择题计算量比20xx年增多,这样学生在整个答题过程中用的时间就会长些。主观性试题与20xx年一样,强调了化学学科内的综合能力考查,对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26题无机框图推断题涉及到化合物黄铜矿(CuFeS2)是现教材没有出现的内容;28题第(5)小题,液体体积V字母较多,使学生难以抓住在保持氢离子浓度不变的条件下改变硫酸铜浓度对氢气生成速率影响的问题分析;选修题36第(4)、(5)小题涉及计算,在学生紧张的考试中容易出错;选修题38题的有机题,合成路线中烯烃与苯的加成、芳香烃的.氧化、苯酚与酮的反应等是现教材不要求学生掌握的,这几道题对中等以下学生而言,失分的几率很高。27题、28题相对比较简单,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来自教材内容,但高于教材,设问新颖,全面考查考生的实验设计,分析能力。

三、精选考题,建立适合学情的题库

对考题的研究是复习备考的另一重要环节,今年由于领导的信任,我入选为出题组成员,这不仅锻炼了出题能力而且对考纲的深入研究和高考命题方向的把握促使我要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试题的质量,对我个人而言是难得的机会,我不辱使命,每次的命题效果非常好,得到了同组老师的肯定。

要想将学生从茫茫题海中解脱出来,教师则必须深入题海潜心研究,抓特点、求新意、寻变化。先从大量的习题中选题,再精选,工作量很大,有时关于这一部分的习题需要去做两三本的书,更不用说套题了,这样做虽很辛苦,但选出的题目难度适中、针对性强,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从14考题看,传统常规考题仍然应该作为训练的重点。另外还根据考情的变化对试题及时更新,保持题目常考常新也是必要的。

四、查缺补漏,保证考前复习效率

首先,“回归教材”。认真重读教材,寻找“弱区”和“盲区”,如教材中的数据、图象、图表及习题等,经过整理来指导学生看书、复习。

其次,“回顾错题”,发挥“错题本”的功效。在备考复习过程中,注重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建立“错题本”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有错必究,及时整理,随时记录,一年下来,每个学生都有一本厚厚的“收获”。学生在此过程中培养了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从中体会知识的积累过程。考前让学生翻阅自己的错题本,理清思路,总结经验,防止重犯,一改过去“不知所措”的考前状态,使考前的复习效率得到保证。

五、两点改进

(1)关于回归教材。

高三最后的复习阶段都是回归教材,但每年到最后时间都非常紧,另外部分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如何引领学生回归教材,我认为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和学生的意识问题,二是有效的操作问题。今年我们将回归教材的时间调整在一轮复习之后,我认为对高考成绩的提升应该会有所帮助。

(2)关于试卷讲评。由于工作繁忙,考试卷能全批,但我总觉得总结分析不够,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准备环节:①记录答题情况,统计答对率; ②找出错解原因,将问题归类。二是讲评环节:①巧妙公布成绩;②讲评要有侧重:侧重错误原因的分析,侧重思想方法的建立,侧重解题思路的优化,侧重解题的准确性和规范性。③讲评要让学生参与。三是巩固、反思环节。

总之,在一年的复习备考中,我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与高三组老师精诚合作,尽心尽力,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夯实基础,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这些使我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当然也有不足,比如学困生的辅导方面,化学实验的教学也应加强。

优美的教学环境,互助的教学群体,和谐的干群关系,向上的学习氛围,这些促使我不断进步,我将在xx0中学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勤恳工作,为xx0中学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12

在高一和高二的基础上加深和巩固,先是完成教材的新内容,然后是用适当的复习资料作助手,巩固和提高课本的知识,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

全学年各阶段的教学安排:第一学期完成高三的教材新内容和适当的综合练习;第二学期全面开展复习,特别注意历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和利用。

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总结和反思:

一、研究信息,看准方向

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20xx年的高考卷也不例外。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化学史等阅读材料。

3.熟悉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4.合理利用其他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纲、教材、课程标准、化学教学基本要求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方法还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

二、抓纲务本,摆正关系

进入高三化学教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对此,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

1.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通常的.做法是精选一套复习资料作为主要参考书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2.重视基础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正因为如此,化学总复习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全面系统地复习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通常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成五大块: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如对化学概念、理论的复习,要弄清实质和应用范围,对重点知识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要反复记忆不断深化,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则应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归纳,使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结构化、规律化,从而做到在需要时易于联系和提取应用。同时注意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如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电离方程式以及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等),规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力争使基础知识和技能一一过手。

3.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关系。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与数学、物理、生物乃至社会发展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不仅在知识上有相互融合和渗透,而且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也有相同、相似或者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这一点不仅在教材中有所体现,而且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如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化学与新科技、新发现等相互联系的试题有增加的趋势。因此,在复习中可以化学知识为主干,找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交叉点,并以此为基础向其他学科领域延伸、扩散,实现从单一学科知识和能力向综合科的综合知识和能力转化,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培养解决化学与社会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练习量和复习效率的关系。练习是化学总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再学习、再认识过程,也是促进知识迁移、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练习量必须合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和陷入“题海”。通过练习要达到强化记忆、熟练地掌握知识、找出存在的问题、弥补薄弱环节、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三、多思善想,提高能力

化学总复习的范围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佳复习效果,只能采用科学的方法,在多思善想。

1. 精读教材,字斟句酌。

系统复习,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对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都要一一复习到位;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结构;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学、准确和全面,如规范地使用化学用语,正确、全面地表达实验现象和操作要点等;对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如与离子反应有关的知识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的检验和推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等。应用性是指通过复习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涵盖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以进行元素位、构、性相互推断,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比较各种性质的强弱等。此外,要重视对化学实验内容的复习,而且尽可能地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这些典型实验,深入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切实提高实验能力。

2.学会反思,提高能力。

能力的培养是化学总复习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它通常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能力的核心。值得注意的是,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天就能办得到的,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有意识的培养。因此,在复习过程中,特别是做题、单元考试、大型考试后,要常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我们的复习有没有实效,知识和技能是否获得了巩固和深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复习和解题训练,而不是做完练习题简单地对对答案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进一步思考:该题考查了什么内容,其本质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促使知识得到不断地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等,以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教师需要聚焦课堂,反思自身的教学,细心体会,善于发现问题,耐心地与学生沟通,不断尝试改进,使学生成绩不断的得以提高。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1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课程类型:

复习课

教学模式:

引导一完善模式

化学反应速率,是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中的一节内容,它作为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化学平衡的重要知识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加深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也是进一步学习化学反应以及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化学平衡知识的基矗另外通过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也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化学变化本质的认识,了解人们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是如何根据化学反应规律,控制和利用化学反应的。

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反应的深层本质学生是接触不到的,只能凭抽象的思维进行想象、推理,学习的难度较大。但是通过有效的引导,可以使学生在思考和实验探究中进行有效地学习,达到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化学反应速率有关知识的目的。

本人在听了汕头一中林绮玲老师的公开课后,加上自身的教学经验对这一内容的教学反思有如下几点:

一、有经验的老师应具有学科相关知识网络系统整合的能力。

比如,林绮玲老师在复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时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就是整合了有效碰撞理论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常见因素有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学生在这方面所出现的问题,从根本上讲还是对反应要能够发生的条件,即要求反应物分子应发生足够有力的且取向良好的碰撞的理解不够,因此要尽可能讲透活化分子、普通分子、有效碰撞等概念。只有弄请了这些概念,才能将上述影响转化为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活化分子百分数、反应途径等的改变,形成正确的认识,也才能理解为什么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常数。而这一点又刚好是我平时的教学中所忽略的。

二、讲究学生探究性实验的有效教学策略。

从学生实验入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观察、记录现象的能力。通过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使学生有了亲身体验,更使学生懂得了实验是化学知识的来源,使学生明白尊重事实,实事求是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精神。

三、注重教师是主导,学生是自体的.教学模式。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进行分组讨论上课和小组实验,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有利于学生互相讨论,主动发言,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师生互动好;另外,设置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指向性,便于学生通过思考,教师的引导,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可从不同方向去思考,得到合理的答案。

四、注重对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

例如,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反应的实验探究,引导学生探究如何控制变量与不变量的关系。从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强化了实验目的(探究的目的),对存在干扰因素的分析到位;采用了科学方法教育,并引导学生采用归纳的方法,由普通归纳出一般规律。

五、注重教学细节上的处理。

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定性分析,什么是定量分析,两者的区别何在,表示有何不同。“有效压强”中哪些情况属于“真变”哪些属于“假变”。让学生能够运用表格的形式表达实验数据。用例题的分析让学生明白规范作答,有效数字的处理。还有,从引导学生如何去读懂图象引伸到如何用图象正确地表过实验结果。

六、一个好教师应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能对教材内容所蕴涵的知识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能深入地分析和挖掘,教学目标的设置要科学,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培养要恰当,一定要对教材把握好,教学设计及学案的作用才能到位,才能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与需掌握的新知识之间发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在师生共同的讨论和交流中,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了重建和改组。这样,才算是一个有效的课堂吧。

实践出真知,写好了教学反思,就应该好好地将有效教学策略运用到日常教学中,让自己的课堂更高效。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14

回顾高三的复习工作,反思得与失,总体收获是多研究、多思考、精选题,狠抓课堂教学。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一.研究高考方向,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原则。期初我们备课组认真分析、研究近五年的高考试题,摸清高考试题涉及的知识点、热点、特点以及变化趋势,找出它们在教材中相应的知识点以及一系列有层次的题目,在编制教学案一体化讲义时将将每个考点依次落实。

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我们将考试大纲做了对比,找出增删的内容,题型示例的变化,并与学生一起阅读,让学生明确每一知识点在高考中的难度要求。

研究教材、考纲、高考题、学生的实际情况后,学期初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明确每一阶段复习的目标,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如9-10月份的主要解决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物质结构存在的问题;11-12月份我们将重点放在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电化学中,因为这些内容学生最难掌握,在这个时间段加强训练,为期末考试就做好了准备;1-2月份我们的重点是有机及实验基础;3月-4月的训练目标是I卷的整体提高和无机推断、常规计算及技巧。5月份的训练以提高应试能力为主,同时查漏补缺。

复习计划中不仅有每一节上课内容,还包括每周5次作业内容,细化强化训练内容,选择题专项内容等,并根据学生的情况不断调整与完善,每次的练习中都分必做题与选做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二.精选试题,提高训练针对性

目前的复习资料不仅多而且杂,偏题、难题、怪题很容易挫伤考生的积极性,好的习题能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并能加强学生对“双基”的理解,引导学生寻求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技巧。故教师自身必须投入题海,然后筛选训练题和资料,备课组内老师须明确分工,资源共享,在复习选题时要有层次、有梯度,由易到难地选择,并根据考试大纲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合适的训练试题。

(1)选题原则

选编习题要以大纲和教材的内容及学生水平和认知规律为依据,要注意知识的整体性和相应能力培养的有机联系,一个题型要联系、消化一项基本内容,题型多样化,层次要分明。

一般从以下六方面选题:①多选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少选老资料中的难题。②控制训练难度,以中档题训练为主。③注意练习题的能力层次要求,按不同能力层次设计不同练习题,可分层次进行训练和辅导。④多选实验创新设计题,尤其是课本内典型实验装置的改进设计,强化实验能力训练。⑤适当增加化学计算题训练,注重守恒法计算技巧⑥多设置情景,将易错题改编,或将客观题改为主观题,将顺向思维题改为逆向思维题。

如有关浓硫酸的稀释的考查可改为如何观察Cu与浓硫酸反应后溶液的颜色。复习钠的化合物时设置以下讨论题A、如何测定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中Na2O2的质量分数?B、如何以NaOH溶液和CO2气体制备Na2CO3?C、纯碱中含少量NaCl杂质,请设计三种不同实验方案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D、实验室有一瓶刚从溶液中结晶出来的盐,现只提供盐酸和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如何判断这瓶盐是碳酸氢钠结晶,而不是碳酸氢铵或氯化钠结晶?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分析将相关的知识点一一呈现。

(2)选题有明确的目标

高三以练为主,一年来我们编制了选择题专项训练、II卷专项训练、细化强化训练、每日一练、热身训练等练习试题。每份练习的侧重点不同。如一轮复习中每周的强化训练内容包括本周复习的重点内容,高考的热点及下周即将复习的内容,而每周的选择题专项训练更突出课本基础知识,学生易错知识点及高考的热点、难点。二轮复习中每日一练的试题以查漏补缺,回归课本为主。每次我都提前准备好试题,由黄勇慧、陈天云负责做题,目的是看试题的知识点分布是否合理,难度是否适中,能否反映出学生的一些问题,再由我进行修改定稿。

(3)试题应注重基础、突出能力考查

一套完整的试题包括30多个知识点,但不可能将中学化学所有的知识点都兼顾到,

因此选题时应考虑一份综合试题的侧重点,注意25个试题每一小题间的相互联系。

如在一轮复习了基本理论后可设置涵盖晶体结构、熔沸点高低、离子半径的大小、水的电离、盐类水解等知识的选择题:在下列各选项所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①H2O和HF的沸点,②纯水在25℃和80℃时的pH,③同温下分别在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的无水CuSO5和CuSO5·5H2O的质量,④25℃时,等体积的pH都等于3的盐酸和AlCl3溶液中,已电离的水分子数,⑤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Cl和NaAc两溶液中阴离子总数⑥耐火材料MgO和CaO的熔点,⑦H-和H+离子半径,⑧金刚石晶体和石墨晶体中,每个最小碳环里所含的实际碳原子数

A、①②⑤⑥⑦ B、①②③⑤ C、⑤⑥⑦ D、①②⑥⑦

这些试题既考查了课本基础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运用知识能力。

又如在二轮复习化学平衡时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可设置如下综合试题:

有甲、乙两个容积相等的恒容密闭容器,向甲容器中通入6 mol A和2 mol B,向乙容器中通入1.5 mol A、0.5 mol B和3 mol C,将两容器的温度恒定在770K,使反应

3A(g)+B(g) x C(g)达到平衡,此时测得甲、乙两容器中C的体积分数都为0.2,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相等,则x=?;

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则x=?。

(2)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否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平衡时甲中A的体积分数为x 。

(3)若平衡时两容器中的压强不相等,则两容器中压强之比为x。

此试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计算、恒容下比例等效与完全等效平衡的运用等。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抓落实,提高复习效率。

进入高三意味着进入了题海中,学生跟着教师转,因为课时多,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多。07高考试题的'变化意味着教师、学生必须从题海中跳出来,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启发引导学生,抓住重难点精讲精练,帮助学生“活”用知识,找规律与方法技巧。

目前高三课型有两种即知识点复习课和习题讲评课。知识点复习课课堂的重点应是理清概念,梳理各知识点。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是教师设置问题-学生讨论-师生小结考查知识点-例题评析-学生练习-归纳小结。上课前教师必须明确课堂应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怎样巩固与提高等。分析所讲习题设计到的知识点时应考虑这些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深度、难度、答题要求。如在复习原电池时教师从以下两问题入手

1.下列反应可设计成原电池吗?若行,请画出装置图

⑴2FeCl2+Cl2=2FeCl3 ⑵2H2+O2=2H2O ⑶CO2+Ca(OH)2=CaCO3↓+H2O

2.某高二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索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试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1、2中Al所作的电极是否相同?

⑵写出实验3中的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方程式。

⑶实验4中Al做正极还是做负极,为什么?写出Al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⑷解释实验5中电流计指针偏向Al的原因?

⑸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在原电池中金属铝作正极还是作负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两个问题涉及原电池的反应原理的分析、实验设计、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等。学生思维容量大,积极参与讨论,能很好掌握原电池的相关知识。

二轮复习以习题讲评课为主,课前应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如错题统计(试题统计及学生统计),错误原因分析,变式训练试题的改编等。试题分析时不能就题论题而是进一步思考:该题考查了什么内容,其本质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试题还有哪些变化?如

综合练习中有如下选择题

常温下,amLpH=4的HCl溶液中加入pH=10的一元碱AOH溶液至pH刚好等于7(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则对反应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V(总)≥2amL B.V(总)≤2amL

C.c(H+)=c(OH-)<c(A+)=c(Cl-) D.一定不存在AOH分子

此题错选A的同学较多。分析时可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思考①AOH也为aml,且为强碱,则混合后PH=?②AOH也为aml,且为弱碱,则混合后PH=?。再结合试题要求PH=7,判断V(总)与2amL的大小关系。分析后教师应及时小结酸碱中和后溶液pH大小判断及溶液呈中性时耗酸、碱物质的量大小的判断方法,并做如下变式训练:

(1)常温下,10mLpH=10的KOH溶液中加入pH=4的一元酸HA溶液至pH刚好等于7(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则V总 20ml(填=、≥、>或<、≤)

(2)常温下,10mL0.1mol/L的一元酸HA溶液中加入0.1mol/L KOH的溶液至pH刚好等于7(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则V总 20ml(填=、≥、>或<、≤)

(3)分析下列混合溶液中溶液的酸碱性

amLpH=4的HCl溶液中加入amLPH=10的NH3.H2O

amLpH=4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amLPH=10的NaOH

amL0.1mol/L的HCl溶液中加入amL0.1mol/L的NH3.H2O

amL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amL0.1mol/L的NaOH

(4)若某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溶液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

则混合前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为c(NaOH)________c(CH3COOH)(填“大于”、“小于通过这种方式的讲解与训练,学生能很好掌握酸碱中和的相关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大大提高,相关试题的错误重现率较低,且课堂气氛好,复习效率高。

总之高三化学复习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发挥集体智慧,通过各种渠道获取高考信息,抓纲务本,在抓“双基”上狠下功夫,想方设法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同时训练学生对知识再加工的能力,以提高复习效率。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15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受益终生!”把解题的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学。应对新课程、新教材,我们应如何应对,以促使学生开展新的学法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

一、对教学主体的反思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并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能够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俗话说:“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例如,雕刻家应对一块石头,他肯定不先忙着下手,而是细细的琢磨,这块石头像什么,质地是什么,有什么缺陷等,然后再雕刻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同样,我们应对的学生,在教学前,我们也要对他们细细的琢磨反思,然后才能因材施教,培养出人才。在化学教学中,异常是高一化学,由于在体系上和学习方法上与初中化学有较大的差别,一开始高一新生普遍感到化学异常难,如果教师不加以及时的引导,经过一段时间困难学习后,许多学生都感到学习化学的期望没有了,放弃了,这样,化学中再简单的题目,他们也感到异常的难,难怪有的教师抱怨:“我讲的已经很简单了,但学生还是不懂”这怪不得学生,是教师没有及时去反思学生的心理障碍。

二、教学方法的反思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抛弃原先那种“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怪圈。实验是一个十分好的教学手段,能够提高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培养动手本事。化学教师

应想方设法多做演示实验,改善实验,有条件的话让学生自我多做实验。在现代化学教学中,学生喜爱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CAI动画、录像和化学实验,我们可选择教材中的一些典型章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录像教学。有很多教师未曾使用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他们觉得制作课件比较麻烦,在课后花的时间较多,其实有时我们使用多媒体,能够增加教学资料和教学信息,使抽象的化学问题简单化、使静态的理论动态化,从而化难为易。例如,在讲到原子结构时能够用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大小的小球分别代表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然后制成动画,模拟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经过闪烁的方式及叠加的手段,展现电子云的特征。在比较代替反应和加成反应这两个概念时,动画模拟甲烷和氯气如何断键,氯原子与碳原子构成新键;乙烯中碳碳双键断裂,两个氯原子分别接到两个碳原子上,经过动画形象直观地展示了两个不一样的反应机理。异常是有机化学部分,有机化学反应多,资料琐碎,每次讲新课之前利用多媒体回顾上次所讲资料,温故而知新。借助于录像教学,既保证学生的安全,又保护环境,还能到达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于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生发出创新火花,教师不仅仅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组整合,并借机引发学生开展讨论,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更应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提炼,既为教研积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必须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新课改的路程还很漫长,唯有经过实践、积累、反思、总结,我们才能在新课改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篇: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邢春玲

高考化学试题特点是:多、全、小、活,考能力、考技巧、题量大,知识覆盖面广,考查活用课本知识的能力方面的试题比重增大。回顾高三这个学期的复习,反思得与失,总体收获是多研究、多思考、精选题、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狠抓课堂教学。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反思(1)-多研究: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原则。认真分析、研究07、08年山东卷的高考试题,摸清高考试题涉及的知识点、热点、特点以及变化趋势,找出它们在教材中相应的知识点以及一系列有层次的题目,在编制教学案时将每个考点依次落实,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很有帮助。

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对07、08考试大纲多对比,找出增删的内容,题型示例的变化,渗透到教学和学案中,让学生明确每一知识点在高考中的难度要求。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2)-精选试题: 目前的复习资料不仅多而且杂,偏题、难题、怪题很容易挫伤考生的积极性,好的习题能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并能加强学生对“双基”的理解,引导学生寻求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技巧。故教师自身必须投入题海,然后筛选训练题和资料,在复习选题时要有层次、有梯度,由易到难地选择,并根据考试大纲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合适的训练试题。

(1)选题原则

选编习题要以大纲和教材的内容及学生水平和认知规律为依据,要注意知识的整体性和相应能力培养的有机联系,一个题型要联系、消化一项基本内容,题型多样化,层次要分明。

(2)选题有明确的目标

高三以练为主,一轮复习训练更突出课本基础知识,学生易错知识点及高考的热点、难点。二轮复习期末考试结束后就要开始了。试题以查漏补缺,回归课本为主。试题的知识点分布是否合理,难度是否适中,能否反映出学生的一些问题,只有教师自己认真做了研究了才知道。

试题应注重基础、突出能力考查。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3)-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实施素质教育,时间紧,任务重,上课总觉得时间不够,问题在哪?那是教师把自己当作了课堂的主人,成了课堂的主角,学生只能默默的被动的接受,课堂效率可想而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去年教高三实验班,做了很多尝试,让学生多交流,效果很好。今年接的班成绩较差,怎么办?教师自己讲,永远讲不完,只有精讲,多练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发动学生去讲很简单,让学生到讲台上把自己的解法和同学们交流,效果很好。复杂的题目可多让几个同学复述,这样都可以得到提高使多数同学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给了他们足够的自信。同学们开始乐于交流,不再觉得回答问题很困难;他们开始喜欢主动的学习和老师同学交流,我想这是最重要的!

第五篇: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1

高考攻坚战在全体高三教师的誓师大会召开之际拉开了帷幕,其间不乏有众志成城的豪言壮语、气壮山河的鸿鹄之志,更有有条不紊的试卷分析、切实可行的教学规划。众所周知,高考是一个万众瞩目的系统工程,每个环节都关乎全局的成与败,而教师做为全程的参与者和引导者,可见其责任中重大。对于一名亲历高三的青年教师而言,应努力做到教学相长,使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业务水平能够相得益彰,并驾齐驱。回眸一年来的复习课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和反思。

一、重计划性,忌盲目性

高三的教学较之高一、高二无论是在知识容量上还是在能力要求上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是在高一、高二基础上对知识的拓展和延伸,面对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难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效率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换言之,教师要对自己一年的工作有所计划,而决不能漫无目的、得过且过。我们化学组高三复习课教学工作计划是在开学初学科组成员经过仔细研读教学大纲、深入分析近几年的高考题和高考说明的基础上研究讨论制定出来的,,而且还对具体章节的复习策略和习题筛选进行了仔细推敲,把工作细化到每个细节。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做到有条不紊、张弛有度而游刃有余。今年是使用新教材的第一年,新版高考说明面市时我们及时与旧版说明进行比较,随时调整我们的教学内容和侧重点。总之,在计划中灵活变通,使我们较为顺利地完成了高三化学复习工作。

二、重因材施教,忌好高骛远

我所任教的高三(3)班和高三(4)班是两个理科普通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较差。进入高三以来,学生的情绪波动较大,厌学情绪日趋严重,针对这一具体情况,在参考重点班教学的基础上,适当降低了教学难度,习题也主要以基础和中等难度为主,而且注重讲练结合,并适时选做相关内容的高考题,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稳定学生的焦躁情绪。此外,题型教学在高三复习课中显得尤为重要,可克服盲目的题海战使学生收效甚微之弊。课堂上学生经过练习归纳出某一类题的解题方法,对以后的阶梯会起到高屋建瓴、事半功倍之效。在狠抓教学的同时,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状态反常的学生一经发现,我主动与班主任交流沟通,以便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其加以引导,使其尽快调整好状态,去迎接新的挑战。总之,教育和教学都需要切合实际的因材施教,忌偏离实际的好高骛远。

三、重步步为营,忌一知半解

有了较为缜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下一个关键的步骤就是具体的实施工作了,也就是具体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向每一节课要效率,每一节课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知识点要落实到什么程度,教师都应做到心中有数。对于难度较大的知识点,通过课堂反馈得知学生仍不能很好地掌握,下节课需再加以巩固练习,让其落实到位,重视课堂教学的步步为营。不能为了赶进度,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就万事大吉,这样会使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出现盲点,不利于其解题。作业、统练题中的反馈信息也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学生思维上的误区,教师应及时更正学生的这些误区,对知识点进行反复剖析,使知识点逐步在学生头脑中落实到位。

四、重随时充电,忌孤陋寡闻

根据化学学科特点,每年的化学高考题中都会有一些与近年科技前沿相关的信息题出现。教师如果只重视书本知识,没有在教学中渗透这些新信息意识,学生遇到此类题时就会出现严重的畏难情绪,为解题设置了一道无形的障碍。

因此,教师应注意及时捕捉与化学相关的科技要闻,随时给自己充电,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把最新的咨讯传递给学生,为学生的备考助一臂之力。例如:今年被吵得沸沸扬扬的苏丹红事件、巨能钙事件,都是很好的课堂素材,及时把其引入课堂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解信息题的能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我一年来最大的感受。教师是知识的先行者,更是学习的先行者,它是教师的职责之所在。以上几条具体的体会是我一年来教学中感受最深的,当然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教学中缺少一本理论性较强的学生用书,给学生复习带来了一些不便。我会继续耕耘在这片我深爱的沃土上,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技艺高超、受人爱戴的辛勤园丁。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2

9月26日,按照学校教学计划,高三各学科备课组组长进行了高三复习课展示。化学学科根据教学计划和进度进行了《原子结构》一节的展示,经过授课和组内评价,我特作教学反思如下:

一、教学设计方面:

首先,我带领学生分析了20xx、20xx年的考试纲要和教学大纲对本章知识的要求和教学目标,借此帮助学生认识本章知识的重点难点,使学生的复习有明确的目的。

其次,根据第一轮复习的重点和学生特点,把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双基”的落实、典型高考点的理解。通过对原子结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复习,使学生回忆相关的内容:原子的构成、原子的表达、相关粒子的关系及计算公式、原子质量、相对原子量、相对平均原子量、相对分子量、同位素与核素的关系。

第三,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穿插历年本部分高考题和课后习题的分析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运用和熟悉考试题类型。

第四,适当的附以习题进行巩固联系。

二、本节课的优点:

能够紧密贴近考试大纲和高考的要求,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以抓基础为主,符合我校学生特点,复习内容比较全面,学生掌握较好,课后反馈良好。能够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体现了高三复习课的特点,知识容量大。教师的语言表达合理,教态自然。

三、存在的不足:

通过课后交流,本节课在知识体系的形成和知识网络的建立方面还有待加强。教师课堂教学中还是有些放不开,学生回答问题较少,有赶进度的嫌疑。知识内容的排列上可以分为两课时,这样时间比较充裕。课堂练习内容可以设置为分组联系,节约一定的时间。板书的设计和字体的书写还要加强。

通过交流和反思,我认识到,自己还存在很多不足,高三阶段是学生的黄金时间,应当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3

摘要:一轮复习是高考化学复习的重中之重,对于提高高考化学成绩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何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率成为高三化学教师一直在探索的工作,同时及时做好教学反思为将来的新一轮教学积攒经验。

关键词:高三化学 一轮复习课 演示实验 课堂效率

新课程改革以后,高三教学时间整整缩短一个月,笔者任教的是一所普通高中,学生层次较低,能力水平不高,更加要求我们在一轮复习的时候充分提高课堂效率。然而鉴于化学学科具有知识点多,并且相对繁琐的特点,因此教师在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中往往习惯于通过归纳、概括的手段来罗列知识,从重难点知识梳理到典型习题剖析以及解题方法分析,教师讲得非常细致,分析得十分透彻,总结的特别全面。这种“保姆式”做法容易实施,时间容易控制,而且条理清楚,每个环节衔接紧凑,老师往往乐于这种复习方式。但是实践证明学生有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效率不高。很多学生都感觉知识点多、碎、乱,难以系统把握,再加上化学课上课能听懂,考试易出错,得不到理想成绩,让许多学生望化学而却步,不感兴趣,针对这些问题,进入高三复习时,我主要采用下面几个方面做法:

一、改革教法,优化学法,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再好的教科书,要通过学生钻研、消化才能掌握;再好的教学方法,没有学生的主动配合也发挥不出效益。要保证高三一轮复习的质量,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钻研精神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研究型学习的习惯;让学生感受、理解化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结论;要消灭机械重复、主次不分、满堂灌输、以讲带练、以讲带学、重结论轻过程、重答案轻分析的现象。另外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层次的差异,我一般都是综合多种复习资料,糅合教材精心分层次设计教案,引用的例题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简单的将知识点进行堆积,应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将头脑中散乱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规律化,将零星的知识“点”梳理成知识“线”,并编织成知识“网”。同时还要将化学知识提炼升华,形成牢固的知识框架结构和学科知识体系。这样才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消除知识上的盲点,拓展知识的生长点,达到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的目的。

二、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用好课本

化学学习,重在掌握规律。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教材是化学总复习、备考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其他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决不能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在复习过程中应以教材为主体,通过通读、精读、回顾教材,关键处字斟句酌,引导学生对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或考题)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生长点,不断建构、完善和深化学生化学知识结构。例如在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我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复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本,对照以前的教材最大的变化是分模块设计,这样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实验化学》、《化学与技术》和《化学与生活》几本选修教材我们没有学习,造成一定知识的真空,所以在一轮复习的时候我还是在课堂中有机加入这部分的内容,因为《实验化学》————化学就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与技术》————现在高考的热门试题工业流程题往往与其有关,所以需要学生具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化学与生活》————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考查的化学与STS。

另外,对课本中许多相似、相关、相对、相依的概念、性质、实验等内容,我都是采用比较复习的方法,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明确其共性,认清其差异,达到真正掌握实质之目的。同时特别关注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联系性和应用性。如元素周期律,可以进行元素位、构、性相互推断,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比较各种性质的强弱等。同时为了让学生重视教材的作用,我常将教材上的习题、图表、概念、实验作为月考的素材,将教材上的复习原题作为考题,也将教材习题稍作改动作为考题,例如将铂电极改为铜电极,再如将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示意图的物质名称删除一部分,让学生填空,合成SO3的图表,问为什么SO2的含量为7%,O2的含量为11%等等,以教材为主,夯实基础,注意复习范围的宽度和广度,消灭知识盲点。再通过练习要达到强化记忆、熟练地掌握知识、找出存在的问题、弥补薄弱环节、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三、别遗漏了演示实验

教材实验是高考实验题命制的源泉,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多讲习题,减少实验,甚至不做实验,其结果是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差,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定律的建立,离不开实验事实的探讨和论证。中等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复习教学中,我总是会挑课本中重点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实验再做一下,给学生加深印象,尽可能动手演示习题中涉及的探究实验,通过实验引入概念,得出规律,检验假设,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例如,在讲解钠的化学性质时,可增加一个实验:取一小块钠投入到装有硫酸铜溶液或硫酸铁溶液的小试管中,会有沉淀生成甚至黑色物质产生,这种现象必然很快引起学生的好奇,思维开始活跃,产生积极的探究的欲望。将某些演示实验(简单的试管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鼓动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操作实验,如习题中出现的钠放入煤油和水的混合液的这个实验,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时候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做,看看模型加深理解;周末假期我一般不布置书面的作业,而是安排一些家庭探究式实验,如复习原电池知识后,布置一个课外作业:利用生活的某些物品自制简易原电池,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变成实际的应用。这样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设计实验,去创新。教育科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教学在完善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训练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化学实验教学能熟练掌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实验事实以及单质、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和方法。化学实验是证实某物质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唯一手段。中学阶段的大部分化学实验都是定性实验,这些实验虽然简单,但确实可以培养学生透过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看清反应实质,进而推断物质的微观组成、结构与实验结果的相互关系。

四、精心编制学案,提高练习效率和准确性

在高三复习时,必须转变“知识点到位”的传统教学思想,应抓住主干知识,夯实基础知识,突出重点考点,复习时要在吃透教材、统观全局、分清主次的前提下,大胆取舍,突出主干。随着高考难度在一定程度的降低,高考不是比谁难题做得好,而是比谁做得准。有些学生化学基础不差,考试时往往得不到高分,究其原因就是解题不规范造成的。所以编制学案在高三化学复习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课前将“学案”发给学生,通过课前学生看书完成预习学案,教师在批阅中发现问题,归纳总结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而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的重点讲解和强调书写规范;同时学生经过课前的准备,在课堂上与老师展开充分的讨论,从而达到把精力花在学生最为困惑的知识点上以及重要的化学概念、化学原理、化学学科思想和知识的相互联系上,克服过分强调覆盖率产生的不良影响,将学生从过难、过量的习题演练中解脱出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节省劳动时间,减轻学生负担。

五、拓展学生的视野,关注课外化学知识

与以往教材相比较,现在使用的新教材进行了内容的调整,加大了实验比重,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化学史等阅读材料。这些变化将体现在高考命题中,熟悉新教材的这些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针对性。由于现在的学生对于有些生活实际并没有体验,比如说钠保存于煤油中,他们可能连煤油都没有见过,所以在抓好化学基础知识复习及学科内综合能力培养的前提下,还要做好学生生活实际和知识实际的摸底了解工作,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心社会动态,增强环保意识,联系生活实际去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学科知识相互交叉与渗透,发挥想象力与创造潜能。比如把与诺贝尔化学奖有关的飞秒化学,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绿色化学,以及酸雨、克隆、纳米材料、臭氧层空洞、高能电池等知识,与课本知识相结合、相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学以至用的过程也正是转变观念、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过程。现行高考的命题,打破了过去那种建立在理想化模型的基础上强调紧叩课本的命题思路,加强了知识的应用考查,强调了联系实际,体现了以现实问题为主,注重学科知识与能力的具体应用,即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实际问题的思想。

总之,新课标、新高考、新要求。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是新课程改理念的体现,在复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着力自学能力、推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抓好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牢固掌握学科本质的方法,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在高考中学生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4

高考化学试题特点是:多、全、小、活,考能力、考技巧、题量大,知识覆盖面广,考查活用课本知识的能力方面的试题比重增大。回顾高三这个学期的复习,反思得与失,总体收获是多研究、多思考、精选题、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狠抓课堂教学。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之一:多研究: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原则。认真分析、研究近几年浙江理综卷化学部分的高考试题,摸清高考试题涉及的知识点、热点、特点以及变化趋势,找出它们在教材中相应的知识点以及一系列有层次的题目,在编制教学案时将每个考点依次落实,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很有帮助。

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对往年考试大纲多对比,找出增删的内容,题型示例的变化,渗透到教学和学案中,让学生明确每一知识点在高考中的难度要求。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之二:精选试题:目前的复习资料不仅多而且杂,偏题、难题、怪题很容易挫伤考生的积极性,好的习题能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并能加强学生对“双基”的理解,引导学生寻求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技巧。故教师自身必须投入题海,然后筛选训练题和资料,在复习选题时要有层次、有梯度,由易到难地选择,并根据考试大纲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合适的训练试题。

(1)选题原则

选编习题要以大纲和教材的内容及学生水平和认知规律为依据,要注意知识的整体性和相应能力培养的有机联系,一个题型要联系、消化一项基本内容,题型多样化,层次要分明。

(2)选题有明确的目标

高三以练为主,一轮复习训练更突出课本基础知识,学生易错知识点及高考的热点、难点。二轮复习期末考试结束后就要开始了。试题以查漏补缺,回归课本为主。试题的知识点分布是否合理,难度是否适中,能否反映出学生的一些问题,只有教师自己认真做了研究了才知道。试题应注重基础、突出能力考查。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之三: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实施素质教育,时间紧,任务重,上课总觉得时间不够,问题在哪?那是教师把自己当作了课堂的主人,成了课堂的主角,学生只能默默的被动的接受,课堂效率可想而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今年教高三实验班,做了很多尝试,让学生多交流,效果很好。如果班级成绩较差,怎么办?教师自己讲,永远讲不完,只有精讲,多练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发动学生去讲很简单,让学生到讲台上把自己的解法和同学们交流,效果很好。复杂的题目可多让几个同学复述,这样都可以得到提高使多数同学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给了他们足够的自信。同学们开始乐于交流,不再觉得回答问题很困难;他们开始喜欢主动的学习和老师同学交流,我想这是最重要的!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5

高考试卷中越来越多的试题由知识型考查转向能力型考查时知识的要求难度降低,但能力要求更高,如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现在高考题中很少在知识难度上做文章,往往是把书上知识点与生产实际,日常生活,工业流程联系起来,通过几次测试发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准确,不够深刻从而造成失误,下面就近一段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总结:

1.重视双基,强化细节。

夯实基础,提高能力,是我们教学必须坚持的原则,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谈不上能力的提高,回归教材,遵循《考纲》,夯实化学基础知识是备考复习的很重要的一件事,然后在此基础上,要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来巩固知识,提高解题技能,并在细节上不能出现问题,要规范化。

2.正确处理训练速度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熟能生巧”的本意是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到窍门,但一般只适合于机械性的操作活动。“熟能”只是一种技能特征,并不反映思维能力较高。解答化学问题的过程主要是动脑思维的过程,思维的重复可以加深记忆,解题的重复可以提高解决相似问题的速度。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确有必要进行解题训练,但要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解题训练中得到提高,最重要的是能让学生的思维能真正展开,充分活动。为此,必须适当控制练习量,为学生切实减负,只有在一个相对宽松的氛围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欲望、寻求理论解释的意念才能真正确立起来,学生的创新精神才会得到培养。

3.正确处理综合教学与单科教学的关系

综合科目考试首先考查的是学科内的综合能力,其次是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罗列各学科之间交叉的知识点,拼凑跨学科综合题,上综合课,甚至搞猜题、押题,这实际上又是往应试教育的老路上走。如果我们在本学科的基础还不够扎实,学科能力还不够强的情况下,去研究那些本身就比较粗糙的综合题,实在是没有必要。

跨学科综合题重点不在于考查跨学科的综合知识,而在于考查学生在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的综合能力。事实上这种能力不仅仅是可以在学习、应用综合知识时才可以培养。现如今在缺乏能熟练讲授综合知识的教师,而比较规范的综合题数量很少的情况下,上综合课将会冲击单科教学,造成本末倒置。因此,虽然我们面对的是“综合科目”考试,但我们还是要立足本学科,要以本学科知识为载体,注意有机渗透学科间的知识,拓宽视野,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由于“综合科目”的考试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对路,提高教学效率,有必要继续强化信息意识。

1.注意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试题无疑对中学教学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高考试卷是一条首要的信息渠道。高考试题只有自己亲自做一做,才可能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透过试题领会其潜在的导向,以致理性的升华,从而促进自身教学思想的转变,自觉矫正思路。

2.关注新大纲、新教材的导向

新大纲、新教材是教育改*的载体,高考命题也会受其影响。新大纲、新教材有了一些明显变化:第一增加实验比重;第二由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向更重视知识传播过程中渗透化学思想、方法的教育;第三增加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我们要根据新大纲、新教材的这些特点,注意调整高三化学教学的思路,合理安排各部分知识的复习时间,加强方法论指导,强化和优化学生的参与意识、研究意识、强化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

3.充分发挥各种信息的引导作用

除高考试卷、新大纲和新教材之外,其他的信息渠道还有名师讲座、专业杂志、名校试卷、互联网等,此外从大会交流、小组讨论活动中都可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只有注意广泛收集信息,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尽快适应高考改*的需要。要真正发挥信息的指导作用,教师还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加强研究,主动思考,提高在各种信息面前的判断能力,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为我所用,切实使教学对路。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6

在高一和高二的基础上加深和巩固,先是完成教材的新内容,然后是用适当的复习资料作助手,巩固和提高课本的知识,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

全学年各阶段的教学安排:第一学期完成高三的教材新内容和适当的综合练习;第二学期全面开展复习,特别注意历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和利用。

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总结和反思:

一、研究信息,看准方向

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20xx年的高考卷也不例外。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化学史等阅读材料。

3.熟悉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4.合理利用其他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纲、教材、课程标准、化学教学基本要求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方法还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

二、抓纲务本,摆正关系

进入高三化学教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对此,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

1.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通常的做法是精选一套复习资料作为主要参考书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2.重视基础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正因为如此,化学总复习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全面系统地复习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通常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成五大块: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如对化学概念、理论的复习,要弄清实质和应用范围,对重点知识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要反复记忆不断深化,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则应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归纳,使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结构化、规律化,从而做到在需要时易于联系和提取应用。同时注意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如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电离方程式以及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等),规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力争使基础知识和技能一一过手。

3.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关系。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与数学、物理、生物乃至社会发展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不仅在知识上有相互融合和渗透,而且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也有相同、相似或者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这一点不仅在教材中有所体现,而且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如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化学与新科技、新发现等相互联系的试题有增加的趋势。因此,在复习中可以化学知识为主干,找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交叉点,并以此为基础向其他学科领域延伸、扩散,实现从单一学科知识和能力向综合科的综合知识和能力转化,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培养解决化学与社会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练习量和复习效率的关系。练习是化学总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再学习、再认识过程,也是促进知识迁移、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练习量必须合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和陷入“题海”。通过练习要达到强化记忆、熟练地掌握知识、找出存在的问题、弥补薄弱环节、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三、多思善想,提高能力

化学总复习的范围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佳复习效果,只能采用科学的方法,在多思善想。

1. 精读教材,字斟句酌。

系统复习,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对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都要一一复习到位;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结构;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学、准确和全面,如规范地使用化学用语,正确、全面地表达实验现象和操作要点等;对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如与离子反应有关的知识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的检验和推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等。应用性是指通过复习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涵盖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以进行元素位、构、性相互推断,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比较各种性质的强弱等。此外,要重视对化学实验内容的复习,而且尽可能地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这些典型实验,深入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切实提高实验能力。

2.学会反思,提高能力。

能力的培养是化学总复习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它通常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能力的核心。值得注意的是,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天就能办得到的,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有意识的培养。因此,在复习过程中,特别是做题、单元考试、大型考试后,要常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我们的复习有没有实效,知识和技能是否获得了巩固和深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复习和解题训练,而不是做完练习题简单地对对答案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进一步思考:该题考查了什么内容,其本质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促使知识得到不断地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等,以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教师需要聚焦课堂,反思自身的教学,细心体会,善于发现问题,耐心地与学生沟通,不断尝试改进,使学生成绩不断的得以提高。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7

一、高三化学复习指导思想

从近五年的高考理综中化学学科的试卷结构和试题特点,我们明显分析出知识的覆盖减少很多,题型的变化也有很大的调整。以前的热点问题不再是必考的内容,而强调了能力的考核。我校复习的指导思想是“两纲一本”为主,狠抓基础,全面复习,送分题要全对,中档题是关键,也是我校的复习重点。在此基础上,提升能力,难题试着做;偏题、怪题无生长点的知识坚决舍弃,多研究小、巧、活的试题,多角度,多层次的设问是我平时教学的基本方法。

二、高考复习的基本策略

我校化学复习计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系统复习阶段,即以≤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考点为依据分为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元素的单质的性质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化学试验、化学计算五大块,以课本为依托进行复习,注意夯实基础,适度深化,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

第二阶段:知识专题复习阶段。专题的设置是围绕化学热点和跨学科综合能力进行的,题目的综合性较强,起点较高,发散性较好,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第三阶段:综合训练阶段,主要是选一些具有针对性、代表性、新颖性、难度大小适宜的题目,供学生演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心理,为高考做好心理准备。下面谈几点做法:

1.强化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教学活动

首先是教会学生自我编制知识网络,强化学生活动,在编制网络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用已学知识解决未学问题,再进一步提高,利用新学知识解决未学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迁移、演绎、推理、归纳等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复习中既要防止高难度的训练,又要防止低层次的重复操练,要突出中档题的训练,删除过深、过难、过繁的练习。同时,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用科学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化学学科从分子、原子的观点着眼,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与其他学科有着显著的不同。如动态平衡思想(溶解平衡,电离平衡,化学平衡,水解平衡),守恒的观念(能量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解决残留问题(误差的判断,尾气的处理,废物的利用),化学复习中应不断强化这些观念,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思维习惯。注意对学生进行定式思维与变式思维,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统摄思维与有序思维,逐项考证与选择考证的思维习惯的培养。

2.加强综合训练

我校已经进行了一次理科综合测试考试,从答题情况来看,学生的综合意识较差,如有一道推断题,推出的物质能发生连续氧化,学生想到最多的是有机物中醇的连续氧化,而这道题其他的设问均涉及无机知识,所以绝大多数学生在有机范围内寻找答案,没想到无机与有机的综合,因此,该得的分失掉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就说明我们在最后阶段应有意识的进行综合训练。综合训练包括学科内综合和学科间综合,两种综合我们应以学科内综合为主,让学生在学科综合的基础上逐步有了综合意识,逐步由单一知识点过渡到多知识点综合,由学科内综合过渡到学科间的综合,由学科间的综合过渡到学科间的融合。

3.注重联系实际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落实知识的应用呢?首先我们在进行各部分知识的复习时尽可能补充与实际生活联系的内容。如复习氧族元素时,补充环境保护。复习卤素时介绍含碘盐,含氟牙膏等。第二阶段。我们仍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观察自然现象,关心科技动态,增强环境意识,以专题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实际中的化学问题,如:绿色化学,酸雨,臭氧空调、纳米材料、高能电池等知识,并与课本知识相结合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试验

在最后阶段安排学生重做高中阶段已作过的重要试验,开放实验室,学生真正掌握各种实验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如观察一些计量仪器(精确度、最小刻度),复习一些重要仪器,如简易启普发生器、滴定管等的使用方法。重做高中阶段已作过的重要试验,要求学生用新视角重新观察已作过的试验,在实验中做到,了解试验的目的、步骤和原理,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解释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实验中进一步树立安全防范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创新质疑意识。同时,设计开放性试验题目,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5.进行应试训练与指导

由于平时考试主要是单科考试,所以学生对综合考试有一个适应过程,首先要求学生调整自身的心理,在一般的情况下,试卷设计由易到难排列,但理科能力测试,同时考察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内容,在卷i 、ii中同学科内容相对集中,势必出现学科内容交叉,解题时思维不断切换,会造成不适应;同时综合试题难免有新题型出现,这就需要心理调整,加强训练,提高应变能力。同时还应指导学生答题细致冷静不失分,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题目给分值较以往显著增大。平时就应在解题的可靠性上下功夫,会做的题目,容易的题目尽量不失分,对较难题不可轻易放弃,应胆大心细,沉着冷静多得分。

因此,我们只有合理安排,注重素质、能力、创新,全面提高,才能使高三化学教学适应高考,适应教学改革。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8

3月份的教学主要内容为:部分有机化学的复习、实验专题的复习、每周三、周六下午考试的考卷分析。

考卷的分析主要针对考卷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补缺补漏,同时引导思路,规范答题。

有机化学是复习糖类、油脂、蛋白质与合成材料,本章的主要复习重点是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淀粉的性质、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这些知识也是本章的考查重点。复习时根据网络图,对本章知识进行梳理、总结、理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实验复习是高中化学总复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复习时有的放矢、突出重点、集中复习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以及一些综合性的实验。

一、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的考查。

往往是给出限定的仪器、药品和一些操作步骤,要求正确完成某项实验操作,既有常见仪器的使用,又有正确操作的辨别,着重考查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复习时重点讲解:

(一)化学常用实验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如:试管、烧杯、烧瓶、量筒、容量瓶、滴定管等。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般着重考查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对错误操作的辨别能力。

二、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物质的提纯和分离主要让学生明白:被提纯或分离的物质最终不能再引入新的杂质,即除杂不加杂,尽量不减少被提纯和分离的物质,采用的方法应尽量使

被提纯或分离的物质跟其他物质容易分开,如果在分离操作中,

被分离的物质转变为其它物质,应采用适当方法将其恢复为原物质。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常用方法有:过滤、结晶、蒸馏、分液、渗析等。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9

20xx年保定市第一次模拟考试结束了,学生的成绩是最能说明问题的,虽然每一次都有令人喜悦的地方,但是步伐却不够快,毕竟还有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要披挂上战场了。我们每一位课任教师都很着急。XX月10日化学教学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会上听取了其它老师的发言,深受启发,指出了二轮复习的基本意义和复习方法。

一、认真分析试卷,发现问题,有的放矢。

在高三后期的复习中,平时测验要让学生认真总结答题中的问题,作出详细的数据统计,然后总结出错题的共性之处,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作为专题独自攻破,通过强化训练,让学生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加以巩固。再通过强化练习加以掌握。

二、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动手。

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真正动手,去体会师生互动的快乐,并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所复习的知识。一直以来,我头疼的问题是,讲过很多遍的知识点,学生的错误率还是很高,当和他们交流的时候,学生都会说,课堂上我听的非常明白,但是真正自己做的时候,就没有思路了。其实,在课堂上学生只注重了听,而没有消化的过程,没有自己动手的过程。这几天,我注重了学生的动手训练,发现了许多问题,对我的教学很有帮助,对学生的知识掌握也事半功倍。

三、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解决实验题大难关。

化学实验在高考中占的比重也很大,但每次考试中学生实验题的平均分很低,从答题的情况来看,主要问题是:语言表达混乱不清,不规范,没有使用化学术语。换句话说,就是心里明白,表达不出来。所以后一阶段的复习中,将注重学生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

四、注重规范解题,掌握其答题规律。

做过去的题进行分类处理,总结解题方法和答题技巧。总结遇到什么样的题,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解答,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回答。怎样回答才能是标准答案或是接近标准答案。

五、掌握做题技巧,节省解题时间。

做题首要审题,据统计做错题的同学,错的原因大多都是没有审清题就进行解题,费了时间也没有做对,很是冤枉。那怎么办?专家指出审三遍题才能动笔答题是很有道理的,第一遍快审,主要是审哪些是有用信息,哪些是无用信息;第二遍是提出有用信息;第三遍是综合分析有用信息进行分析解答题。这样才能把题分析透,解答才准,且不用反功,还节约了时间,但现代高中生为了节约时间,第一遍审题就开始解答题,结果解到一半解不下去,还得回去审题,甚至还得重来,费时费力还不一定正确。

做题还是注意解题范围,首先要平行题意,其次要平行课本,解题才能快速,才会准确。思考范围的大小决定着解题的快慢,所以要掌握准思考范围是很有必要的,那么思考范围是什么,那就是大纲和考纲。这样既省时间又准确,具体例子就不再举了。

反思教学是教师提升自己的必要阶段,经常反思的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会总结出不同阶段学生的不足和自己教学的侧重点,是一项很好的教学活动,这项活动的开展是很有必要,很有意义的事。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10

XX年唐山市第一次模拟考试结束了,学生的成绩是最能说明问题的,虽然每一次都有令人喜悦的地方,但是步伐却不够快,毕竟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要披挂上战场了。我们每一位课任教师都很着急。3月10日化学教学研讨会在滦南一中召开,会上听取了滦南一中的两节试卷讲评课,深受启发,对我的二轮复习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一、认真分析试卷,发现问题,有的放矢。

在高三后期的复习中,平时测验要认真总结学生答题中的问题,作出详细的数据统计,然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漏洞在那里,然后总结出错题的共性之处,作为专题,通过强化训练,让学生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加以巩固。再通过强化练习加以掌握。

二、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动手。

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真正动手,去体会师生互动的快乐,并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所复习的知识。一直以来,我头疼的问题是,讲过很多遍的知识点,学生的错误率还是很高,当和他们交流的时候,学生都会说,课堂上我听的非常明白,但是真正自己做的时候,就没有思路了。其实,在课堂上学生只注重了听,而没有消化的过程,没有自己动手的过程。这几天,我注重了学生的动手训练,发现了许多问题,对我的教学很有帮助,对学生的知识掌握也事半功倍。

三、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解决实验题大难关。

化学实验在高考中占的比重也很大,但每次考试中学生实验题的平均分很低,从答题的情况来看,主要问题是:语言表达混乱不清,不规范,没有使用化学术语。换句话说,就是心里明白,表达不出来。所以后一阶段的复习中,将注重学生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教师需要聚焦课堂,反思自身的教学,细心体会,善于发现问题,耐心地与学生沟通,不断尝试改进,使学生成绩不断的得以提高。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1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课程类型:

复习课

教学模式:

引导一完善模式

化学反应速率,是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中的一节内容,它作为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化学平衡的重要知识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加深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也是进一步学习化学反应以及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化学平衡知识的基矗另外通过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也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化学变化本质的认识,了解人们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是如何根据化学反应规律,控制和利用化学反应的。

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反应的深层本质学生是接触不到的,只能凭抽象的思维进行想象、推理,学习的难度较大。但是通过有效的引导,可以使学生在思考和实验探究中进行有效地学习,达到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化学反应速率有关知识的目的。

本人在听了汕头一中林绮玲老师的公开课后,加上自身的教学经验对这一内容的教学反思有如下几点:

一、有经验的老师应具有学科相关知识网络系统整合的能力。

比如,林绮玲老师在复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时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就是整合了有效碰撞理论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常见因素有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学生在这方面所出现的问题,从根本上讲还是对反应要能够发生的条件,即要求反应物分子应发生足够有力的且取向良好的碰撞的理解不够,因此要尽可能讲透活化分子、普通分子、有效碰撞等概念。只有弄请了这些概念,才能将上述影响转化为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活化分子百分数、反应途径等的改变,形成正确的认识,也才能理解为什么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常数。而这一点又刚好是我平时的教学中所忽略的。

二、讲究学生探究性实验的有效教学策略。

从学生实验入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观察、记录现象的能力。通过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使学生有了亲身体验,更使学生懂得了实验是化学知识的来源,使学生明白尊重事实,实事求是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精神。

三、注重教师是主导,学生是自体的教学模式。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进行分组讨论上课和小组实验,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有利于学生互相讨论,主动发言,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师生互动好;另外,设置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指向性,便于学生通过思考,教师的引导,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可从不同方向去思考,得到合理的答案。

四、注重对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

例如,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反应的实验探究,引导学生探究如何控制变量与不变量的关系。从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强化了实验目的(探究的目的),对存在干扰因素的分析到位;采用了科学方法教育,并引导学生采用归纳的方法,由普通归纳出一般规律。

五、注重教学细节上的处理。

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定性分析,什么是定量分析,两者的区别何在,表示有何不同。“有效压强”中哪些情况属于“真变”哪些属于“假变”。让学生能够运用表格的形式表达实验数据。用例题的分析让学生明白规范作答,有效数字的处理。还有,从引导学生如何去读懂图象引伸到如何用图象正确地表过实验结果。

六、一个好教师应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能对教材内容所蕴涵的知识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能深入地分析和挖掘,教学目标的设置要科学,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培养要恰当,一定要对教材把握好,教学设计及学案的作用才能到位,才能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与需掌握的新知识之间发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在师生共同的讨论和交流中,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了重建和改组。这样,才算是一个有效的课堂吧。

实践出真知,写好了教学反思,就应该好好地将有效教学策略运用到日常教学中,让自己的课堂更高效。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12

回顾高三的复习工作,反思得与失,总体收获是多研究、多思考、精选题,狠抓课堂教学。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一.研究高考方向,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原则。期初我们备课组认真分析、研究近五年的高考试题,摸清高考试题涉及的知识点、热点、特点以及变化趋势,找出它们在教材中相应的知识点以及一系列有层次的题目,在编制教学案一体化讲义时将将每个考点依次落实。

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我们将考试大纲做了对比,找出增删的内容,题型示例的变化,并与学生一起阅读,让学生明确每一知识点在高考中的难度要求。

研究教材、考纲、高考题、学生的实际情况后,学期初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明确每一阶段复习的目标,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如9-10月份的主要解决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物质结构存在的问题;11-12月份我们将重点放在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电化学中,因为这些内容学生最难掌握,在这个时间段加强训练,为期末考试就做好了准备;1-2月份我们的重点是有机及实验基础;3月-4月的训练目标是I卷的整体提高和无机推断、常规计算及技巧。5月份的训练以提高应试能力为主,同时查漏补缺。

复习计划中不仅有每一节上课内容,还包括每周5次作业内容,细化强化训练内容,选择题专项内容等,并根据学生的情况不断调整与完善,每次的练习中都分必做题与选做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二.精选试题,提高训练针对性

目前的复习资料不仅多而且杂,偏题、难题、怪题很容易挫伤考生的积极性,好的习题能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并能加强学生对“双基”的理解,引导学生寻求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技巧。故教师自身必须投入题海,然后筛选训练题和资料,备课组内老师须明确分工,资源共享,在复习选题时要有层次、有梯度,由易到难地选择,并根据考试大纲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合适的训练试题。

(1)选题原则

选编习题要以大纲和教材的内容及学生水平和认知规律为依据,要注意知识的整体性和相应能力培养的有机联系,一个题型要联系、消化一项基本内容,题型多样化,层次要分明。

一般从以下六方面选题:①多选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少选老资料中的难题。②控制训练难度,以中档题训练为主。③注意练习题的能力层次要求,按不同能力层次设计不同练习题,可分层次进行训练和辅导。④多选实验创新设计题,尤其是课本内典型实验装置的改进设计,强化实验能力训练。⑤适当增加化学计算题训练,注重守恒法计算技巧⑥多设置情景,将易错题改编,或将客观题改为主观题,将顺向思维题改为逆向思维题。

如有关浓硫酸的稀释的考查可改为如何观察Cu与浓硫酸反应后溶液的颜色。复习钠的化合物时设置以下讨论题A、如何测定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中Na2O2的质量分数?B、如何以NaOH溶液和CO2气体制备Na2CO3?C、纯碱中含少量NaCl杂质,请设计三种不同实验方案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D、实验室有一瓶刚从溶液中结晶出来的盐,现只提供盐酸和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如何判断这瓶盐是碳酸氢钠结晶,而不是碳酸氢铵或氯化钠结晶?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分析将相关的知识点一一呈现。

(2)选题有明确的目标

高三以练为主,一年来我们编制了选择题专项训练、II卷专项训练、细化强化训练、每日一练、热身训练等练习试题。每份练习的侧重点不同。如一轮复习中每周的强化训练内容包括本周复习的重点内容,高考的热点及下周即将复习的内容,而每周的选择题专项训练更突出课本基础知识,学生易错知识点及高考的热点、难点。二轮复习中每日一练的试题以查漏补缺,回归课本为主。每次我都提前准备好试题,由黄勇慧、陈天云负责做题,目的是看试题的知识点分布是否合理,难度是否适中,能否反映出学生的一些问题,再由我进行修改定稿。

(3)试题应注重基础、突出能力考查

一套完整的试题包括30多个知识点,但不可能将中学化学所有的知识点都兼顾到,

因此选题时应考虑一份综合试题的侧重点,注意25个试题每一小题间的相互联系。

如在一轮复习了基本理论后可设置涵盖晶体结构、熔沸点高低、离子半径的大小、水的电离、盐类水解等知识的选择题:在下列各选项所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①H2O和HF的沸点,②纯水在25℃和80℃时的pH,③同温下分别在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的无水CuSO5和CuSO5·5H2O的质量,④25℃时,等体积的pH都等于3的盐酸和AlCl3溶液中,已电离的水分子数,⑤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Cl和NaAc两溶液中阴离子总数⑥耐火材料MgO和CaO的熔点,⑦H-和H+离子半径,⑧金刚石晶体和石墨晶体中,每个最小碳环里所含的实际碳原子数

A、①②⑤⑥⑦ B、①②③⑤ C、⑤⑥⑦ D、①②⑥⑦

这些试题既考查了课本基础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运用知识能力。

又如在二轮复习化学平衡时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可设置如下综合试题:

有甲、乙两个容积相等的恒容密闭容器,向甲容器中通入6 mol A和2 mol B,向乙容器中通入1.5 mol A、0.5 mol B和3 mol C,将两容器的温度恒定在770K,使反应

3A(g)+B(g) x C(g)达到平衡,此时测得甲、乙两容器中C的体积分数都为0.2,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相等,则x=?;

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则x=?。

(2)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否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平衡时甲中A的体积分数为x 。

(3)若平衡时两容器中的压强不相等,则两容器中压强之比为x。

此试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计算、恒容下比例等效与完全等效平衡的运用等。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抓落实,提高复习效率。

进入高三意味着进入了题海中,学生跟着教师转,因为课时多,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多。07高考试题的变化意味着教师、学生必须从题海中跳出来,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启发引导学生,抓住重难点精讲精练,帮助学生“活”用知识,找规律与方法技巧。

目前高三课型有两种即知识点复习课和习题讲评课。知识点复习课课堂的重点应是理清概念,梳理各知识点。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是教师设置问题-学生讨论-师生小结考查知识点-例题评析-学生练习-归纳小结。上课前教师必须明确课堂应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怎样巩固与提高等。分析所讲习题设计到的知识点时应考虑这些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深度、难度、答题要求。如在复习原电池时教师从以下两问题入手

1.下列反应可设计成原电池吗?若行,请画出装置图

⑴2FeCl2+Cl2=2FeCl3 ⑵2H2+O2=2H2O ⑶CO2+Ca(OH)2=CaCO3↓+H2O

2.某高二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索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试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1、2中Al所作的电极是否相同?

⑵写出实验3中的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方程式。

⑶实验4中Al做正极还是做负极,为什么?写出Al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⑷解释实验5中电流计指针偏向Al的原因?

⑸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在原电池中金属铝作正极还是作负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两个问题涉及原电池的反应原理的分析、实验设计、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等。学生思维容量大,积极参与讨论,能很好掌握原电池的相关知识。

二轮复习以习题讲评课为主,课前应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如错题统计(试题统计及学生统计),错误原因分析,变式训练试题的改编等。试题分析时不能就题论题而是进一步思考:该题考查了什么内容,其本质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试题还有哪些变化?如

综合练习中有如下选择题

常温下,amLpH=4的HCl溶液中加入pH=10的一元碱AOH溶液至pH刚好等于7(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则对反应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V(总)≥2amL B.V(总)≤2amL

C.c(H+)=c(OH-)<c(A+)=c(Cl-) D.一定不存在AOH分子

此题错选A的同学较多。分析时可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思考①AOH也为aml,且为强碱,则混合后PH=?②AOH也为aml,且为弱碱,则混合后PH=?。再结合试题要求PH=7,判断V(总)与2amL的大小关系。分析后教师应及时小结酸碱中和后溶液pH大小判断及溶液呈中性时耗酸、碱物质的量大小的判断方法,并做如下变式训练:

(1)常温下,10mLpH=10的KOH溶液中加入pH=4的一元酸HA溶液至pH刚好等于7(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则V总 20ml(填=、≥、>或<、≤)

(2)常温下,10mL0.1mol/L的一元酸HA溶液中加入0.1mol/L KOH的溶液至pH刚好等于7(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则V总 20ml(填=、≥、>或<、≤)

(3)分析下列混合溶液中溶液的酸碱性

amLpH=4的HCl溶液中加入amLPH=10的NH3.H2O

amLpH=4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amLPH=10的NaOH

amL0.1mol/L的HCl溶液中加入amL0.1mol/L的NH3.H2O

amL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amL0.1mol/L的NaOH

(4)若某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溶液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

则混合前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为c(NaOH)________c(CH3COOH)(填“大于”、“小于通过这种方式的讲解与训练,学生能很好掌握酸碱中和的相关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大大提高,相关试题的错误重现率较低,且课堂气氛好,复习效率高。

总之高三化学复习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发挥集体智慧,通过各种渠道获取高考信息,抓纲务本,在抓“双基”上狠下功夫,想方设法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同时训练学生对知识再加工的能力,以提高复习效率。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13

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原则。认真分析、研究近几年浙江理综卷化学部分的高考试题,摸清高考试题涉及的知识点、热点、特点以及变化趋势,找出它们在教材中相应的知识点以及一系列有层次的题目,在编制教学案时将每个考点依次落实,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很有用。

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对往年考试大纲多对比,找出增删的内容,题型示例的变化,渗透到教学和学案中,让学生明确每一知识点在高考中的难度要求。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14

09届高三第一学期马上就结束了,一个学期以来,老师和学生一起拼搏努力,学生的成绩是最能说明问题的,虽然每一次测试都有令人喜悦的地方,但是步伐却不够快,毕竟还有不到140天的时间就要披挂上战场了。我们每一位课任教师都很着急。为了提高复习效率,让学生取得更快的进步,我对一个学期的教学进行了反思。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本是高考的“根”,“两纲”是高考的“脉”。

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追根还应源于课本,从课本知识点,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高考知识体现课本内容,高考的最终落脚点是课本,而课本,《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是高考复习的指挥棒,是高考命题的依据,特别是《考纲》已明确的传达出“考试目标”,“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题型比例”,“题目难易比例”,和“组卷原则”等重要信息。认真研究“两纲”就会把握高考的“脉”。了解命题趋向和要求,明确复习要点,这必然会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的效率,特别是在新教材使用后考试内容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两纲把握更显重要。根据两纲要求,找到各个考点在课本中的“根”,并落实到位,做到以课本,两纲为依托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并通过知识的实际应用上升到两纲要求必备的能力。切不可舍本逐末,重教辅轻教材。要充分认识到“《大纲》是依据,课本是根本,资料是补充”。复习过程中,不可盲目探测不确切的高考信息,把精力浪费在猜题上,不可大大超过课本而随意拓宽和加深知识范围,也不可刻意地为某些多次练习而被强化的题型去增加某些“规律”或特殊解法。要切实做到重视课本而不完全依赖课本,从而实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这一命题指导思想。做到瘦身减肥,扔掉包袱,轻装上阵。

二,重视基本实验,形成技能创新。

实验是理综试题的重头戏,高考化学试题的难度往往出现在实验题中,为此要高度重视对化学实验的复习。分析近几年来高考实验试题,发现均具备以下特点:素材的选取呈回归课本的态势;重视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反应原理和实验原理的考查;试题考查方式体现由浅入深,从课本到创新;试题考查重点是考查学生实验的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等),出现了开放性试题;;实验仪器,装置,现象,操作,设计均在考查范围之中。针对以上特点,应努力做到:认真复习课本实验,弄清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实验基础知识并能做到举一反三;复习实验要做实验,不要“在黑板上做实验”,也不要讲实验。只有创设实验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做实验的情境中才能做好实验题,否则学生可能就答不对或答不准;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以适应开放性试题。使学生在遇到新的实验情境时,要学会联想到已学过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将其合理地迁移到新情境中去解决新的实验题。在注重课本实验复习的同时,还要科学地设置实验训练题,使学生见多识广,在应考中从容应答。

三,课堂精讲,课后精练,提高复习效益。

由于时间等问题,复习过程中师生往往会产生急躁情绪,满堂灌,满堂压,欲“以量取胜”的现象时有发生,其结果是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听得很辛苦,许多学生听不懂或当时糊里糊涂的算听懂了,但并没有听懂其本质,其精髓其精彩之处。讲得天花乱坠不如学生学得扎扎实实,课堂上讲述要精要,精到。精要是要讲清重点,难点,易混点,讲清知识体系,对没有命中的目标再射一箭,让知识之树在学生心中扎根,否则不仅增加学生负担,而且会影响复习进度和课堂容量。精到,就是要讲授到位,横向到边,倾向到底,前联后展。但讲要有尺度,太透会使学生不劳而获,造成思维惰性,引不起思维波澜,只是风吹水面,不留痕迹。要通过讲来启迪学生思维,“雏鸡只有啄破蛋壳才能自己站起来”,“不给学步的孩子送拐杖”。不提倡让学生不跳就摘到果子,要让学生跳一跳甚至跳两跳摘果子。

练习是高考复习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要求学生做一定量的题目,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巩固基础知识,无疑是必要的,但如果逢题必做,拣到篮子就是菜,势必会沉溺于题海,这样虽做了大量的题目,但多数可能是生吞活剥,连滚带爬勉强做过去,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仍然有可能做不出来。题海战术不能提高学生能力,只能让学生消化不良。因此教师首先要跳出“题海”,先亲自逐题演练,“遍尝百草苦甘”。从而认真筛选习题,在“巧”字上下功夫,多中求少,少中求优。既重视知识深度和知识体系,又要注重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全”,“细”程度;既要有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又要具有启发性,时代性,符全高考命题趋势和题型变化。帮助学生走出题海,通过演练,力争学生“答一会一类,明一知百,练一题习一法,举一反三”。

其实高考并不难,高考试题中难题还会超过20%,切不可讲得比练的难,练得比考的难,教辅比课本难。

四,落实反思总结和严格纠错,提高复习效率。

所谓反思,就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多层次,多角度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提示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并进而产生新的发现。反思是进行有效学习,获取有效知识的有效措施,所以高三化学总复习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积极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要通过严格,合理,规范的要求来帮助,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1,“一门知识的基础就是概念的积累。”在概念复习中,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概念和原理约有220多个,它们构建了中学化学的基础。其复习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起着奠基,支撑的重要作用。理综化学试题共11题(其中7个选择题,4个主观性试题),这么多知识点在高考中不可能面面具到,对知识的考查只能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抽样,能力考查也只能是高中学生所能达到的能力水平。但基本概念和原理不过关,后面的复习就会障碍重重。因此必须确实注意这一环节的复习,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努力把每一个概念及理论真正弄清楚。对众多的知识点,要仔细比较,认真琢磨。例如原子质量,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质量数,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与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素异形体,同一物质等等,通过对课本中许多相似,相关,相对,相依概念,性质,实验等内容的反思,明确其共性,认清差异,达到真正掌握实质之目的。

2,养成在解题后再思考的的习惯。每次解完题后要回顾解题过程,审视自己的解题方案,方法是否恰当,过程是否正确,合理,是否还可以优化,检查语言表述是否规范,是否合乎逻辑。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要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使知识得到不断的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长期坚持就能驾驭化学问题的全貌,掌握化学知识及其运用的内存规律和联系。

3,及时归纳总结。每个单元或章节复习完后,要反思本单元或章节主要研究了哪些问题 重点是什么 用了哪些方法 与以前的知识有哪些联系 通过反思融汇同类知识而形成有效的知识块,使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例如:对无机化学,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以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衍生关系及相互转化;理解了同分异构体,就会感觉到有机物种类的繁多。这样,通过多种途径,循环往复的联想,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光有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而难以发挥其各自的功能。所以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和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知识结构图,教师不要全部包办,要在学生自己归纳整合后再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对比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意识整合过程中的不足。

4,认真做好考后分析。每次考试结束后要求学生认真填写失分统计表,要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的复习有没有实效,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了巩固和深化,自己存在什么问题,以便在今后的复习中对症下药,自我提高。

重视做题和考后的纠错。复习中常用的纠错方式有:一种是在试卷或参考书上把错题做上标记,在旁边写上评析。第二种方式是专门备一本错题笔记本,将自己感触最深的解题错误摘录在错题集上,并且寻根求源以防再错。第三种方式是把纠错还原到课本上,在课本知识点相应处,用不同字符标出纠错点,标出该点纠错题目位置,出处,错因及简易分析等内容。

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都要求学生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差错做出深入的分析,找出错误根源,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方法不当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对出现的差错要做记载,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成果总结,看看哪些毛病已经“痊愈”,哪些“顽症”尚末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地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盲点。努力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达到“会做的保证对,错过的不再错”。

五,优化考试心理,消除失分隐患。

解题需要的一是知识,二是策略,三是心态。这三者中任一方面的失误都会导致失分。因知识和策略造成的失误可以认为是知识性失误,而一些笔误,计算失误及某些习惯性错误可以归结为心理失误。要解决“高考化学得高分难”的问题,优化考试心理是高考复习不可忽略的一环。面对一套题,应该有稳定的心态,在按题号顺序作答的前提下,可适当采用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同后异(同学科,同类型)的策略,以最佳状态去克服慌乱急躁,紧张焦虑和丢三落四的情绪,对会做的题,要特别注意表述准确,考虑周到,书写规范,切实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问题;解题时既要注重一次性成功,又要重视复查环节,还要敢于放弃。在平时的模拟训练中,一定要体现“平时是高考,高考是平时”,的训练思维,把学生置于一种仿真的环境,对答题速度,答题规范做出严格要求,只有关注了时间,就有了时间,就有了效率,就有了速度,就有了紧迫感,就有了机智。时间长了,就自然达到“平时训练当大考,大考自然当小考”的境界,高考时心态自然就会平和了。

高三备考复习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努力达到:知识结构上的自我完善,能力层次上的自我提高,意志毅力上的自我磨练,学习方法上的自我发展,科学素养上的自我升华,综合应用上的自我整合。它绝不是简单的拼时间,拼精力,漫无边际地大量演题的过程,而是科学的,有计划的过程。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时刻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为依据,明确复习要求,把握复习方向,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

总之,高三化学复习要讲究方法。针对化学各类知识的特点,将所学知识进行浓缩,收敛, 精炼,放大,升华,迁移,利用联系,比较,归纳,推理等多种方法进行复习,以良好的心态正视高考,相信20xx年6月,定是我们大丰收的季节!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15

在多年的高三复习教学中,我深刻的体会到,高三复习教学要时刻研究学生、研究高考、研究教法,研究学法指导,以知识、能力、思想、方法的教学为终极目标,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以学生的学习实际为起点,以学生的发展提高为落脚点,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为重点。教学中我们要切忌虚无缥缈式的空中楼阁的理论堆积,而要善于用化学理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这是高考化学试题考查的不变规律,是科学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化学存在的价值所在!

本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结合考试大纲的要求对教材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研读,学生对化学键的相关概念的理解更加准确,深刻理解了化学键的类型以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对物质类型和化学键类型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准确的认识。

本节课设计了四个环节:真题回眸、考情解密、智能提升、题型特训。

首先从近5年高考真题入手,让学生了解化学键在高考中的出现频率,以及出现的形式,进而使学生明白这节课复习的重要性。

在了解了化学键在高考化学中重要性后,通过高考考试大纲的考纲要求,进一步使学生了解化学键的考纲要求,通过考纲的借读,对20xx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大胆地预测,并对化学键的复习以及高考化学的复习进一步明确复习的方法以及要领。

在学生了解高考化学中化学键复习的重要性后,精心讲解进行智能提升。从浅入深的讲解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在复习化学键时利用微观粒子原子结构讲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实质。总结离子键、共价键判断规律:含有金属阳离子和铵根离子的化合物就一定属于离子键,同时通过化学键的存在,掌握化合物与化学键的关系,以及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多角度判断,在每复习一个概念时,都让学生找出其关键词,并总结学习规律或经验。

在学生智能提升的基础上进行题型特训,根据化学键在高考化学真题中出现的形式,进行不同题型的训练。但由于在讲解化学键时,学生对知识的不熟悉以及掌握不到位,所以有些耽误时间。在整个授课过程中,由于中期耽误了一些时间,所以后期的练习没有做完,但是整堂课的教学思路还是很清晰明确的。授课时面向全班学生,提问全面化。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概念的理解,在讲解所用语气中强调概念中的关键语,同时向学生传授如何进行读题、审题,如何找到题设条件中的关键词、关键句以及如何挖掘题设隐含条件,也就是注重学法的教学。

以往的复习教学中都是按教材“离子键→电子式及化合物形成过程→共价键→化学键”的顺序来学习,但经常出现学生把离子键、共价键、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混淆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节复习课采用多媒体在屏幕上运用对比列表的形式来设计教学,将离子键和共价键同时对比学习,突出两种化学键的形成微粒、构成元素、成因等,对比他们的不同之处,使学生对高一所学内容的混乱情况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从上课情况来看,师生间的交流能够顺利完成,效果明显比以前的教学感觉要好。课堂上,学生能根据教师对知识的铺垫,完成问题的分析讨论,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教师能尽量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但由于教学中多以问题引导学生,期望学生根据问题引导得出结论,而由于时间限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讨论时间,有些结论就由教师直接给出,也有的地方缺少总结性的内容或没有及时总结到位。

在教学中采取了多种教学手段,多媒体的应用在课堂上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并采用了知识的探究迁移、对比、应用,加强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再理解再掌握;还利用拟人化的比喻激发学生的兴趣,始终让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教学的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在概念上的混淆有一定的好转。通过这节课的复习教学模式的应用也为我们今后的复习教学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复习课型模式。

下载高三化学教学反思优秀(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三化学教学反思优秀(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柏志强 一、认真分析试卷,发现问题,有的放矢。 在高三后期的复习中,平时测验要让学生认真总结答题中的问题,作出详细的数据统计,然后总结出错题的共性之处,找出自......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解答习题要多角度 戴正裕 在平日解答习题时,大多数同学往往就题论题,不多加思考即快速写出答案了事。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它会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零......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化学学科知识体系庞大,知识点多且分散,学生若不亲自动手梳理主干知识、整理要点,单靠有限的课堂时间难以保证细致、全面的复习,同时没有学生的广泛参与也难以......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高考化学试题特点是:多、全、小、活,考能力、考技巧、题量大,知识覆盖面广,考查活用课本知识的能力方面的试题比重增大。回顾高三这个学期的复习,反思得与失,总......

    高三化学教师教学反思

    高三化学教师教学反思 高三化学教师教学反思 第一篇_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高考化学试题特点是:多、全、小、活,考能力、考技巧、题量大,知识覆盖面广,考查活用......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总结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一: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高考化学试题特点是:多、全、小、活,考能力、考技巧、题量大,知识覆盖面广,考查活用课本知识的能力方面的试题比重增大......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范文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包头四中 高永孝 教学总思路:在高一和高二的基础上加深和巩固,先是完成教材的新内容,然后是用适当的复习资料作助手,巩固和提高课本的知识,巩固基础、优化思维......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反思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反思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现对一学期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