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北师范学院第五届大学生学术科技节CAI课件制作大赛综合评审细则
附件一:
湖北师范学院CAI课件综合评审细则
该细则评分为百分制,分二级条目评测,每条目后百分值为该条目得分权重。
一、教学目标(30分)
⑴ 教学目的明确,符合教育方针、政策,紧扣教学大纲。(10分)⑵ 教学对象明确,取材合理,重点突出,深入浅出有启发性,内容组织科学、规范、标准,趣味性强,有较强的吸引力。(10分)⑶ 文字通顺,表图正确、清晰,图文声画密切配合。(5分)⑷ 名词、符号、术语规范,具有全文一致性。(5分)
二、软件制作(40分)
⑴ 总体设计科学,结构合理,有一定的创造性、先进性。(8分)⑵ 功能全面,具有交互、链接、前进、后退、返回等常用功能,具有异常事件处理能力(包括可预测和不可预测事件处理),方便教学,效果明显,有推广价值。(12分)
⑶ 具有学生主动控制功能,各表现媒体同步性好。(4分)⑷ 界面友好、操作简单、使用方便。(4分)
⑸ 框架设计规范,文、图、动画、颜色使用合理,满足自然感观,画 1
面清晰,生动形象。(4分)
⑹ 计算机资源利用合理充分,可维护性好,运行环境宽松。(4分)⑺ 安全性好,可移植性好。(4分)
三、课件说明(10分)
包括问题主体、实现目标、课件特色、运行环境等介绍,并且有课件使用说明。
四、总体印象(20分)
包括选题的适用性,内容组织的科学性,是否符合认知教学理论、界面设计的艺术性,功能的全面性,操作的方便性等方面进行考察评分。
生命科学学院 2010年5月15日
第二篇:关于举办湖北师范学院第八届学术科技节CAI课件制作大赛的通知
关于举办湖北师范学院第八届学术科技节
CAI课件制作大赛的通知
各院(系)团总支、学生会:
为提高我校大学生的科技素养,提高师范类院校学生的教学材料制作水平,校团委经研究决定于2013年5月开展湖北师范学院第八届学术科技节CAI课件制作大赛。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3年5月中旬至6月初
二、参赛对象
我校10、11、12级全日制在校学生
专业组:教育信息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非专业组:除专业组以外的其它院系
三、主办单位
共青团湖北师范学院委员会
承办单位:
教育信息与技术学院
四、参赛要求
必须填写规范的说明文档,内容包括参赛者系别、班级、姓名、联系电话、适用对象、课件主题及特色、实现目标和运行环境等。(见附件一:《CAI课件大赛参赛作品说明文档》)
参赛作品必须健康,积极向上,有鲜明的主体和特色,主题不限。 参赛作品要求为原创作品或实用新型,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一经发现取
消其参赛资格,如发生版权纠纷,责任由选手自行承担。(注:“实用新型”即在已有作品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革创作出来的作品,与原作品相比较必须具有新颖性。)
所有参赛作品都必须包含源文件和与制作平台脱离的打包文件,预评和复赛时将只使用打包文件,请务必转换成低版本的格式(例如word2003),否则如果文件不能播放后果自行承担。
作品数量:有师范专业的院系,上交作品至少15份;没有师范专业的院系,上交作品至少10份。
五、活动流程
初赛阶段:由大赛筹委会聘请有关专家对各院系上交的作品分专业组和非专业组进行初赛评选,选出的作品将参加本次大赛复赛。(届时进入复赛的名单将由大赛筹委会公布)
复赛阶段:届时由参赛选手简要介绍自己的作品并作演示,同时进行有关作品的答辩,每份作品的演示时间为5分钟(提问时间不计入在内),比赛结束前将有8-10分钟供场上同学提问(选手和观众均可向专业评委提出自己相关方面的疑问)。
决赛阶段:该环节将会安排在复赛中脱颖而出的选手在机房现场上机操作,在3个小时内完成一份作品(所需相关素材将由筹委会进行准备,选手不可自带材料进场,一经发现取消其比赛资格),将由专业的老师来选出最终优胜的选手。
六、大赛具体安排
参赛选手于5月24日之前将参赛作品(作品统一命名为院系-班级-姓名)及相关文字材料(即《CAI课件大赛参赛作品说明文档》的纸质档和电子档,见附件一)上交给本院系学习部部长,再由各院系学习部部长填写《湖北师范学院第八届学术科技节CAI课件制作大赛报名情况表》(见附件二,包括电子档和纸质档),于5月25日内交至教育大楼6楼(1621)。
注:纸质档为电子档打印,非手写形式,并加盖院系公章。
大赛筹委会将于5月27日(周一)公布进入复赛选手名单。
复赛暂定于5月29日(周三),5月30日(周四)公布进入决赛的选手名单。
决赛暂定于6月2日(周日),6月4日(周二)出获奖名单。(注:具体时间会根据实际情况调动)
七、评审办法
本次大赛筹委会聘请有关专家,依据《湖北师范学院CAI课件综合评审细则》对所有参赛选手上交的各项材料进行评阅。复赛现场由参赛者演示自己的作品并对评委提问作答辩,根据选手得分高低顺序决定进入决赛的选手的名单。最终的比赛结果将综合复赛的情况和决赛作品的质量来评定(评分细则见附件三:《湖北师范学院CAI课件综合评审细则》及附件四:《湖北师范学院CAI课件综合评分表》)
八、奖项设置
专业组、非专业组各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三名,最佳组织奖三名(针对积极参加的院系)。(备注:奖项设置将根据参赛作品数量适当调整)
九、技术支持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开展本次比赛,提高学生制作课件的整体水平,加大多媒体课件制作知识的普及程度,教育信息与技术学院将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知识讲座,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专业教师指导调试。本次比赛设专业教师指导委员会对参赛作品进行全程跟踪评价,选手们可以自主联系老师寻求建议或指导,进而对作品进行修改更新。
十、主要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办公室负责人:
教育信息与技术学院辅导员:李超***(640095)
付静 ***
共青团湖北师范学院委员会:谈珊(老师)***
教育信息与技术学院主席:徐银军***(693342)
副主席:陈力***(674665)
魏爽***
学习部部长:李志强:***(673813)
张一晋:***(675459)
刘娟:***(674294)
学术科技部部长:沈蓉:***(674346)
夏晓珠:***(65002)
教育信息与技术学院
(代章)
二〇一三年五月八日
第三篇:关于举办第六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之广东省大学生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六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之广东省大学生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的通知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38 更新时间:2012-04-23 15:44:24
关于举办第六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之
广东省大学生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的通知
各高等院校: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推动科学发展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十二五规划”,为广大学生提供展示自身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的平台,提高当代大学生与时俱进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推动我省大学生科技学术能力的发展,在全省范围营造科技学术的氛围,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学生联合会联合举办了第六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之广东省大学生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为确保大赛顺利推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1年4月-6月
二、活动对象
广东省本科院校(设有师范专业)在校全日制本科生、高职大专学校(设有师范专业)的专科生
三、参赛规定
1.参赛组别
(1)本科高校组
(2)高职大专组
注:本次比赛参赛对象为设有师范专业或者学院的高校,无师范专业或者学院的高校不得参加本次比赛
2.参赛作品要求及规格(详见附件 1)
参赛课件不限制作软件和制作工具,不限风格形式。课件类型分为单机版及网络版两种,课件教学内容50%以上为作者原创,课件引用的图文资料应注明来源,遵循国家的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符合民族文化传统、公共道德价值、行业规范等要求。在教学设计、内容呈现、技术运用、艺术效果和创新性等方面做出要求。每件参赛课件的制作者原则上不超过3人。凡参赛的课件应为非正式出版物。
3.作品提交要求
(1)认真填写报名表,报名表中除了签名手写外,其余项目均打印工整,内容真实、准确,不得涂改。报名表须有所在学校团委推荐意见及公章。
(2)作品展示部分不准出现院校、科系、姓名或其他特殊记号。每个作者(创意小组)上交的参赛作品同一类别的只限1件。
(3)集体创作的作品作者最多不得超过3人,并在报名表创意小组名单和报名签字一栏中按第一、二、三作者的顺序填写。每件作品必须填写指导老师名字及联系方式。
(4)参加本次课件制作大赛的作者须提交两份材料(参赛作品报名表电子版和纸质版,参赛作品电子版),汇总到各高校处。
参赛作品电子版命名为“组别+学校+作者+作品名”。如:“本科高校组+中山大学+李敏+PS教学”;电子版报名表文件命名为“组别+学校+作者+作品名”。如:“本科高校组+中山大学+李敏+PS教学”;
(5)参加本次课件制作大赛的高校须提交四样材料,并将所在高校参赛作品报名表电子版及所在高校参赛作品汇总表电子版按命名规格打包后发送至指定邮箱。
a.纸质版材料:
参赛作品报名表,所在高校参赛情况汇总表
b.光盘(2个):
光盘1:包含作品电子版及报名表电子版(每个参赛作品及对应报名表各成文件夹,命名为“组别+学校+作者+作品名”)
光盘2:包含所在高校作品报名表及汇总表电子版(电子版汇总表文件命名为“组别+学校”,如“本科高校组+华南师范大学汇总表”)
(6)要保证作品质量。制作的光盘要逐一认真检查,保证能够读写出来。凡不符合要求的作品,将取消参赛资格。
(7)由各高校团委进行作品收集并通过校方筛选后,在规定名额内(参考活动流程比赛篇)推荐优秀作品参赛。本科院校不同组别推荐不超过8份作品,专科院校不同组别推荐不超过6分作品。
(8)各高校负责人将本校上交材料汇总后,于上交期限前送到大赛组委会。
4.评分细则
详细评分细则见附件2。
四、奖项设置
1.本科高校组:
本科高校组共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共若干个。所有获奖作品由大赛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一份,其中,一等奖奖励奖金若干元,二等奖奖励奖金若干元,三等奖奖励奖金若干元。
2.高职大专组:
比赛各类别各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共若干个。所有获奖作品由大赛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一份,其中,一等奖奖励奖金若干元,二等奖奖励奖金若干元,三等奖奖励奖金若干元。
3.组织及个人奖项
为了表彰在本次大赛中组织工作成绩突出的院校和优秀指导教师,大赛另设优秀组织奖若干个和优秀指导教师奖若干个。所有获奖单位和个人由大赛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一份。
五、活动日程与安排
1.作品提交(5月23日)
各参赛单位在2011年5月23日前,将本单位(每所本科院校上交不得超过8件参赛作品,每所专科院校上交不得超过6件参赛作品)作品光盘,作品名单汇总光盘,以及打印版报名表、单位汇总表邮寄华南师范大学(电子版参赛情况汇总表文件命名以“组别 学校汇总表”的形式,如:“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汇总表”),地址: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学生办公室213室,邮编:510631,各参赛高校须保证参赛作品在截止日期前送达大赛组委会。电子版报名表及汇总表请发邮箱:
gdshengkezhi2012@163.com,并通过电话方式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团委确认报送情况,逾期或邮件丢失责任自负。
2.作品评审(5月26日——6月3日)
按大赛评审委会制定的评分标准对参赛作品进行量化评分。分组依分数高低排名,作品评委根据参赛情况从各组参赛作品中挑选出部分优秀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从成绩突出的院校和指导教师中评选出优秀组织奖及优秀指导老师奖。
3.作品展览(6月4号至6月8日)
6月4号至6月8日将对部分优秀作品提供展板进行户外展出。
4.结果公布(6月10日)
将在本次活动网站及团省委网站对比赛结果进行公布。
六、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华南师范大学:
联系人:李建辉 莫嘉进 何伟航
联系电话:高校理科组:李建辉 ***
高校文科组:莫嘉进 ***
高职大专组:何伟航 ***
电子邮箱:高校理科组:李建辉 369482465@qq.com
高校文科组:莫嘉进 807667437@qq.com
高职大专组:何伟航 344936024@qq.com
微博:@华师教信学院团委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55号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学生办公室(邮编: 510631)
第六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组委会办公室
二零一二年四月八日
附件:
1.作品要求及说明
2.大赛评分细则
3.参赛报名表
4.参赛情况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