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课件
浅谈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从古至今,从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存在、发展和繁荣昌盛,到一个地方、单位和家庭的兴衰,都是和由个人组成的集体、团队的努力密不可分。“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等生活语言的产生已充分说明了人民大众对团队精神的认可和肯定。
所谓团队精神,指的就是一个团队所表现出来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并能积极为社会创造财富、推动社会发展的工作精神。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团队精神的内在含义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时代,已对团队精神赋予了更新的特定含义,即要求团队精神必须是在“三个代表‘的基础上,所体现出来的一种艰苦奋斗,积极进取,敢于创新的工作精神。
企业的成立和发展,取决于企业员工的共同努力。如何让企业员工组成的企业团队真正发挥作用,是每个企业都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所以,假如企业没有团队精神,那说明这种企业没有解决好生产力中最重要因素“人”的问题,这种企业将不能很好地发展。
一个企业团队精神的形成,需要从各个方面加以营造和培养,主要还是在这几方面:
1、为企业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尽可能地提高职工的工作待遇和福利。
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如果不能让企业职工在企业能力范围内,享受到较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要培养团队精神是极为困难的。如果还沿用计划经济时代“做思想工作”的那套做法,那就几乎更谈不上培养团队精神。任何精神都不能脱离物质基础而存在,更何况任何精神一样需要人来体现。因此,精神的培养首先要解决人的物质问题,让其真正具备培养精神的基础条件并最终通过健康的形象和方式去体现团队精神。
2、要大力提高企业员工的职业素质
由于团队精神要最终通过企业员工的各种行为来体现,那企业员工的素质高 低就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员工对团队精神的理解和体现。企业应该通过各种文化培训的方式让每一位企业员工都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提高他们对团队概念和重要性的认识,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团队的各种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接受团队精神,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去体现团队精神。
3、企业要立足于企业本身,建立独特的团队精神。
由于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生产经营、人员构成情况不相一致,因此每个企业应培养和弘扬较为独特的团队精神。这种团队精神的建立应先由企业通过调查研究,掌握企业之外的社会大环境下所倡导的社会文化精神。然后企业再根据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人员构成等情况,再来培养一种能揉和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能激发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的团队精神,这样才能让企业的团队精神不脱离于社会,且能独特与其它企业。
这届班子整体功能发挥好,团结协作强,风气正,工作有深度、有力度、见成效。这是一支敢啃硬骨头的团队!
团队精神就是团队上下精诚团结、目标一致、协同共进。就如航行于大海的巨舰,有智慧舰长的正确指挥,有勇敢船员的协同配合,在这艘巨舰上每一个人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凝聚成劈波斩浪的巨大动力。一个成功的团体,只要具备了这种精神,就能在激烈的竟争中长盛不衰。团队精神对任何一个组织来讲都是不可缺少的精髓,否则就如同一盘散沙。一根筷子容易弯,十根筷子折不断,这就是团队精神重要性力量的直观表现,也是团队精神重要之所在。
团队精神是指一种团结一致,互帮互助,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坚毅奋斗到底的精神。
浅论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团队精神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团队建设和团队管理的关键环节,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团队精神在企 业的发展中格外重要,也受到格外的重视,追究起来原因不外是团队精神自身具有的独特价值。团队精神的建设关乎企业的命运。关键词:团队精神、共同的目标、沟通、激励、创新
一朵花,即使再小,也需要雨水的滋润,肥土的给予,阳光的赠与及绿叶的衬托。一抷土的成功,即使再少,也得依靠十个手指。一个人再伟大,也离不开团体;一个人的智慧再卓越,也不能成为神而脱离众人。
团队是指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目标一致、技能互补的,为完成一定任务而组成的具有十分默契的合作关系的群体。所谓团队精神, 是指一个组织具有的共同价值观和道德理念在企业文化上的反映。就是团队成员在领导的指导和带领下相互沟通、交流,协同一致为了共同的愿景而奋斗的精神。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同样,企业也是需要精神的。团队共同的价值观就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支柱。离开这个精神支柱,企业就是一潭死水、一具僵尸,就毫开活力可言。从这个意义上说,团队精神乃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团队精神是群体价值观的反映,属于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企业是若干人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成立起来的实体,大多数企业的成立直接以赢得利润为目的,从宏观方面说,整个企业成员群体即是一个团队,在微观方面,根据分工的不同,又可以细分为若干小的团体。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如何、他们之间配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任务完成的质量,也关系到企业的兴衰荣辱。大雁迁徙时,每只雁鼓动双翼时,对尾随的同伴都具有“鼓舞”的作用。雁群一字排成V字型时,比孤雁单飞增加了百分之七十一的飞行距离。当带头的雁疲倦了,它会退回队伍,由另一只取代它的位置。队伍中后面的大雁会以叫声鼓励前面的伙伴继续前进。当有雁只生病或受伤时,其它两只雁会由队伍飞下协助及保护它。这两只雁会一直伴随在它的旁边,直到它康复或死亡为止。然后他们自己组成队伍再开始飞行,或者去追赶上原来的雁群。
在所有的动物之中,狼是将团队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动物。狼团队在捕获 猎物时非常强调团结和协作,因为狼在同其他动物相比,实在没有什么特别的个体优势,在生存、竞争、发展的动物世界里,它们懂得了团队的重要性,久而久之,狼群也就演化成了“打群架”的高手。狼群总是协同作战,正是因为如此,虽单打独斗狼不敌虎、狮、豹,但狼群可以杀死它们,在蒙古草原上所有的猛兽都被狼驱逐出草原,任何动物遇到狼群都相当害怕,为什么?因为狼靠的是协同作战,所以其他动物都不敢惹狼。狼群在围猎时,有严格的战术和作战纪律。每头狼都有自己的任务,任何狼都不能擅离职守。有些狼要做先锋,去骚扰猎物;跑得快的狼去围追或者到前面堵截;强壮的狼去猎杀强壮的猎物;弱小的狼去猎杀相对弱小的猎物。
中国革命胜利的实践也证明,树立一种具有凝聚力和革命目标的“团队精神”的人民军队,才会战无不胜。毛泽东同志曾经强调:“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这些发人深省的箴言告诉人们,团结、互助、友爱才能增强革命军队的凝聚力,这也正是倡导的一种“团队精神”。相反,武装精锐的八百万国民党军队,由于他们缺少一种积极、团结向上的“团队精神”,最终被共产党的小米加步枪所击败,其真理显而易见。
在足球场上,世界任何大牌教练、大牌俱乐部,在注重发挥球星作用的同时,都在极力倡导一种“团队精神”,并总把“团队精神”放在首位,因为他们知道,只有树立起球员的团队意识,才能更好地发挥球星的作用。足球场就像一个企业,最能体现的就是“团队精神”。神奇教练米卢在分析中国媒体吹捧自家的某一“球星”时,一语道破天机:“按照他的个人素质,理应成为世界级的球员,可惜他还欠缺与队友配合的意识,他不大能融入到整个队伍中,也就是说他不是一个能为团队做出最大贡献的球员!”而米卢认为,对世界级球员的标准首先就是“团队精神”,这或许正是他的用人之道和神奇所在。米卢的思想不仅对足球需要,而且对任何企业用人都有可借鉴之处,寓意深刻。
上述的四个例子无不体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在一个团队中,所有的活动都要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展开。但团队的各个部分甚至每一个人都是相对独立的,它们都有自己的目标和任务,都要独当一面。我们团队中的每一个员工都不能以自己为中心,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因为个人好比大海里面的一滴水一样,离开大海很快就会干涸消失了。团队为员工提供了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和舞台,提供了实现理想的机会。但作为团队的一员,员工一定要时刻铭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员工只是团队的一员,即使再受重视,再有才华,也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团队的性质决定了每个员工只是团队的一部分,而不是整体。员工的所有工作都应该是以实现团队的目标为中心的。只有具备“团队精神”的企业,才会形成有一种无形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塑造力。即便思想理念暂时偏于落后、企业资金状况偏于紧缺、技术含量偏于过低,但是“三个臭皮匠,超过一个诸葛亮”。只要大家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块使,有困难就可以靠集体的力量克服,没有的东西也就会创造出来,缺少的东西也会心甘情愿地去补上,这样的企业就会战无不胜,这样的企业就会显示出无穷的魅力。
那么如何去建设企业的团队精神呢?
首先,共同的目标、期望是形成团队精神的首要条件,而这也正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企业中一整套共享的观念、信念、价值和行为规则,以至得以促成一种共同的行为模式。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期望亦是达成员工对一个团队、一个企业的忠诚的重要方式。影响员工忠诚奉献的关键问题有如下几个:员工是否了解企业的发展目标?他们能否直接影响企业的成功?能否明确他们的职责?在创新制胜的知识经济时代,你是否意识到员工的忠诚奉献已成为企业求发展的关键?传统的命令加控制模式对确保企业成功已显得苍白无力,因为你的关键资源就存在于你员工的头脑中。惟有切实了解员工的期望和需求,发展新型的员工与企业关系,才能让员工释放出,而不是被挤出自己的能量。只有这样,一个团队、一个企业才能够茁壮成长,不断地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更伟大的胜 利!
其二,团队内部良好的沟通协调亦是形成一个优秀团队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正如沃尔玛总裁所说的:“如果你心须将沃尔玛体制浓缩成一个思想,那可能就是沟通,因为它是我们成功的真正关键之一”。丹佛大学Stephen Erbschloe所作的一项研究表明,他所研究的46家公司之所以面对互联网带来的商业机会行动迟缓,最主要的两个原因就是:交流的贫乏和行政上的混乱。使交流成为一个团队、一个公司里的优先事项,并且让每个员工都知道你重视交流;为员工提供同管理层交谈的机会;建立信任的氛围。这是优秀的团队要达到有效的沟通协调至关重要的三个条件。宝德公司的“扁平化”管理及有效的沟通工具,为宝德公司这个优秀团队的形成提供了绝佳的利器。
其三,要形成一个优秀的团队,还必须具有优秀的激励机制。在这个优秀的激励机制下,使一个团队始终以高昂的士气、忘我的精神来达成企业的目标,是我们管理上始终追求的境界。在这样一个优秀的团队内,同样要实行“赛马”机制,通过“赛马”,可以让优秀人才得到锻炼并脱颖而出。在这样的一个优秀团队内,每个人都有一个开放的空间,每个人手中都有一张地图、一个指南针,以能发挥自我的最大潜能。总之,在这样的一个优秀团队内,每个人的精力、兴奋、热情、努力、活力,甚至是开支这些“E”元素都被统统激发了出来。
其四是一个优秀的团队必须具有创新能力。没有创新能力的团队不能称其为优秀团队。现今,我们面对的是独具慧眼并且具有高智商的客户群,这就要求我们的团队要具备高度的弹性以及敏捷的创新能力,在塑造这样的团队文化时,就要把弹性以及创新能力塑造在团队文化内,使每一位员工都习惯于改变并清楚改变是任何改善的前提,永远不变的就是“变”!
总之,21世纪的市场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要让人才聚集在一起形成合力,就必须加强团队精神的建设,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进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越走越宽,越做越强。
“TEAM-WORK“中文意思为合作,“team”团队,合伙,“work"工作,即为了一个共同工作,共同目标而组合在一起。任何的工作都需要团队合作精神,它的核心价值观合作,理解,信任,诚信,已经成为社会中任何一项工作开展的思想灵魂。
这里不谈人们的合作意识从何开始,就现在的每一件事,都有很复杂的程序,需要几个人,几个部门,甚至几个单位联合起来共同完成。当一件事一个人无法完成时,需要合作,正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例如,一个企业的创立,你有场地,我有资金,他有技术,三者归一,一家股份有限公司便诞生了!对于成功,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当然,在一件事的成功中,个人的能力不可忽视,他起主导作用,但是一个人的成功并不是个人的能力决定的,而是他所带团队的集体结晶,读史可以知兴替,三国时期,三足鼎立,并不是曹操,刘备,孙权个人的鼎立,而是他们所在三个集团的鼎立,平分秋色,每个集团都拥有勇猛可靠的武将,和智慧超群的文臣,这样的组合当然势均立敌。因此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团队的合作精神足可以使现代企业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团队精神作为一种潮流,一种意识存在于我们的工作中,俞敏洪创办了新东方,在北京很火,但是新东方能够在全国首屈一指,遍地开花,是由于像徐小平等学者的加入,更由于成千上万的优秀师资的加入,所以新东方的成功并不是俞敏洪个人的成功,而是俞敏洪团队的成功。团队合作精神已经不仅仅是商场中普遍存在,它已经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从小培养,当然它也一点一滴的渗入民族精神。在具体工作中,合作,理解,信任,诚信的理念无处不在,它作为走向成功的法宝,在全社会中推广,因为他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浅谈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对于企业来说,团队精神大及整个企业,小至其下的各公司或部门。在最近工作中,不断感觉到团队精神在我们这个集体中尚有欠缺,或至少是需要进一步培养的。
一方面,有些人员,很多时候更注重的是突出的个人能力和才干,缺乏大局观念和协作意识。并非提倡团队精神就是抹杀个人能力和个人表现,团队由数个个体组合而成,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个人能力突出、善于表现自己的人当然是领导“选才”提拔重用的首选,但倘若过于注重表现自我,在工作中只能自扫门前雪,却不顾他人瓦上霜,无视团队协作,纵使个人能力再突出,其工作效率想必也高不到哪儿去。
另一方面,对“团队”认识层面的挖掘不够,仅限于自身所处公司或部门这样的小“大局”,不能上升至集团“大局”,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时候都是需要以集团“大局”高度来考量,这样的高度当涉及到集团利益时是有必要的。现实中,有些公司或部门往往只注重于做好本公司或部门的事情,维护本公司或部门的利益,当其它兄弟公司或部门因集团利益的考虑要求进行协作时,却敷衍推诿,或草草了事。这样的结果且不论是否对集团利益产生负面影响,至少是达不到预期目标的。
再者,团队管理制度体系需要健全和改进,科学而完善的团队管理制度能够增强团队成员主观能动性和团队协作意识,提升团队向心力、凝聚力,可以保障团队工作中及时沟通、有效执行,把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和谐统一。
团队精神是企业的精神支柱,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够促进成员之间更加团结起来,朝着同一目标充分发挥工作潜能,促进企业组织的高效率运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说过:“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
第二篇:团队精神重要性
团队精神
一只蚂蚁拖不动比它体积大许多倍的食物,但几只、几百只……就能拖得动,这是“蚂蚁精神”的胜利,也是团队精神的胜利。“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是团队精神的一种体现。团队精神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不管在作何年代,任何领域,都需要这种精神----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简单说来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核心在于协同合作、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当然团队精神也要建立在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之上。团队精神的形成是要以集体利益为主的,这就要求团队成员能够放弃自我利益,适当时候能够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团队精神是组织文化的一部分,良好的管理可以通过合适的组织形态将每个人安排至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集体的潜能。如果没有正确的管理文化,没有良好的从业心态和奉献精神,就不会有团队精神。
简单的说,团队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力量,是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
良好的团队精神在目标导向、凝聚功能、激励功能、控制功能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就拿我现在所学的慢投垒球这项体育运动来说,是最能体现团队精神的运动。这是一项广阔空间里的运动,场地最大,使人心胸开阔,同时进攻防守节奏分明且紧凑,进攻和防守都体现了全队的集体感。进攻时自己要努力把垒上的队友送下得分甚至有时要牺牲自己。防守时全队分布在广阔的土地上,职责明确且角色各异,但都互相弥补配合。同时,慢投垒球是没有时间限制的运动,不到最后一人出局,永不分胜负,所以机会永远把握在自己手中,再者,慢投垒球运动不靠身体对抗,而更多体现了智慧、配合、战术,强调的是人的精神。再比如帮助队友捡球,虽然说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是这也是团队精神的一个表现之处。
一个没有团队精神的组织,就如同一盘散沙,没有活力,没有朝气,在激烈的竞争面前会显得不堪一击。
要想形成好的团对精神,首先要营造相互信任的组织氛围,把组织当作自己的,并以之作为个人发展的舞台;其次态度并不能决定一切,有时更需要一定的才能和智慧;然后在组织内要慎用惩罚,适度的惩罚有积极意义,过度惩罚是无效的。最后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正确的沟通对于增强团队精神更有意义。
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团体的力量是博大的。用坚忍不拔的意志混合团体的凝聚力对待挑战,相信成功一定眷顾整个团体!
第三篇:团队精神--讲座课件
第一讲 用大雁精神训练团队概述
团队精神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寻常的命题,但是随着时间的不同,每个企业具体的情况不同,所面对的挑战和问题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时至今日,团队精神既是一个老命题,更成为了一个新命题。
【案例】
爱因斯坦的考题
1951年,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大学教书,有一次考试结束后,他的助理赶紧追上他,很小心地问:“今年的这份考题为什么和去年的完全一样呢?”爱因斯坦很平静地答道:“答案完全变了。”
点评:爱因斯坦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当时他在普林斯顿大学讲授的是物理课,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这样的答案尚且会变,更何况团队精神这个命题是属于人文学科的,不变几乎是不可能的。
合作的重要性
简单地说,凝成团队的行动就是合作,这里提到的团队精神,实际上是合作的精神。从某种程度上说,合作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之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案例】
两只鸟的故事
一只鸟看到另一只鸟可以自由地在鳄鱼嘴里钻进钻出,就非常羡慕那只鸟,而且感到很奇怪:一只小鸟竟然可以自由地在鳄鱼这样凶猛的动物嘴里钻进钻出!于是它也钻到鳄鱼嘴里,结果被鳄鱼吃掉了。直到临死它也不知道为什么。
原来那只鸟叫鳄鸟,鳄鸟跟鳄鱼之间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当鳄鱼吃饱了之后,懒洋洋地待在那里的时候,鳄鸟就会飞下来,进到鳄鱼的嘴里,帮助鳄鱼清扫它的口腔,得到的回报就是鳄鱼牙缝里边的碎肉。鳄鱼当然也很高兴,它美餐之后,如果口腔卫生处理不好的话,可能会得蛀牙或其他疾病,正是因为有了鳄鸟的帮助,它才能保持口腔的清洁和健康。鳄鸟和鳄鱼之间由于存在这样一个合作关系,所以鳄鸟才可以自由地在鳄鱼嘴里钻进钻出。
点评: 不论是工作圈子,还是朋友圈子,经常会听到一些抱怨声,例如,“我跟他干着同样的事情,怎么他就能加薪,就能得到老板的重用,我到底哪不如他了,怎么被炒鱿鱼的是我呢?”这说明虽然大家干着一件相同的事,但是背后合作意义上的关系却是不一样的。
过去很多人会觉得谈合作精神应该是老总们和主管们关注的事。今天,个人英雄主义的年代一去不复返,现代社会更需要合作,合作是生存之道。自己有没有团队合作的精神,是每个人都要叩问自己的。有没有团队精神,关系着自己的生存与荣辱,应该是每一个人的命题。
不合作的后果
(一)如果不合作,自我价值就得不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当一个人处于不合作的状态时,这个人是不可能融入到团队中去的,也不可能去设身处地地为团队多付出、多奉献。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明哲保身、怕担责任等。
怕担责任,爱发牢骚
如果一个团队要某人去负责某件事,而这个人又没有合作的意识的话,那么他一定是怕担责任,爱发牢骚的:这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事,这是大家的事情。
如果不合作,还会缺乏成就感 一个人干和多个人干是不一样的。一个人最终能取得的成就,和多个人能取得成就的高度是不一样的,会有一定的差距。相应的,个人的成就感也是不一样。
会对团队和自己都缺少承诺
因为没有团队意识,肯定不会去承诺,而且思路不清,行动缺乏自信。因为没有合作精神的人得不到团队的感召和协作,也得不到其一线领导的协助和辅导,这个人在行动上可能就不是那么理直气壮。
最终会使自己处于一个从业状态
处于从业状态,就意味着自身本来可能有100%的能力,但可能就是因为这种状态,贡献出来的能力只有自身能力的60%~80%。但是很多人或许会觉得,自己只尽了60%~80%的努力,薪水却没少拿,就感觉自己占了便宜。但他所不知道的是,他贡献给企业和团队的60%~80%,同时也是在贡献给自己的人生价值,实际上他也只实现了自己人生价值的60%~80%。
还有更可悲的一种程度,使自己处于怠工的状态
很多人没有团队意识,眼里只有自己。他们恃才傲物,自命不凡,遇到问题只会抱怨,不思解决。因为他觉得事情不一定要由自己来做,所以他遇事遇人抵触,没有团队合作的意识。不相信别人,对团队工作三心二意。有时还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在公司中总会有一些捣乱的员工,经常会闹不愉快,有时甚至闹到了仲裁的地步。其实,在其最初的意识形态中就有这种不合作的情绪存在,所以才会导致最后的矛盾越来越大,这就使得这些人处于怠工的状态。怠工意味着这个人原本有100%的能力,但最终贡献给企业和团队的能力却只有自身能力的10%~30%。
很多人有极强的阿Q精神,觉得得了大便宜,只为企业付出了10%~30%,结果薪水按照原先商定好的,一分不少给。其实这背后蕴含的是:他贡献给企业的能力是他自身能力的10%~30%,换句话说,他处处有所保留的同时,这10%~30%其实也就是他贡献给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很多人会在若干年后发现,以前和自己同时起步的人,会有一种阶梯性的成长,而且很快就得到重用,得到提拔了,但自己最终什么都没有。
【案例】
同学毕业后的差异
大学的同学在走出校门的时候,大家都是处于一个水平线上的,几乎没有什么差异。但是毕业后3年左右,其间的差异就凸现出来了。也许别人有了很多成长和磨练的机会,但自己最终什么都没有,这最终一定会影响到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
点评:这足以说明,如果在没有团队精神的意识观念下工作,企业在给团队打分的时候,同时也会给个人打一个分数,结果自己会发现是一个很低的分数。毋庸置疑,如果一个人没有合作精神,这个人的自我价值一定不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二)如果不合作,将会造成与组织关系不和谐 不合作会使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不和谐。
【案例】
拉绳实验
每8个人为一组,有若干组,每个人都拼尽全力去拉同一根绳子,而且每个人都要拼尽全力。然后记录下每个人用的力,也就是100%能力的时候,所施加给这个绳子的力。若干人都做同样的实验,分别记录下每个人所贡献给这根绳子的力。
然后将8个人进行自然组合。首先,每2个人为一组,同时用力。1个人施加给绳子1份的力,2个人就是2份力。每个人的情况有所不同,但是实验结果是,当2个人去拉这根绳子的时候,产生的力是应该有的2份力的95%。接着往下做,每3个人为一组,再去拉绳子,3个人都要用尽全力,最终得到的力是3份力的85%。如果8个人全上,最终得出来的结果是8份力的49%。
点评:当组织的人数增加到一定规模时,组织成员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保留实力,或者说没有贡献出自己的全力,甚至一半的力都没有用出来。
西方的工业文明出现得要早得多,企业人数不多的时候,经营很顺畅,很赚钱。但是随着规模的壮大,利润却不成正比。西方的工业家们通过拉绳实验的数据深刻地了解到,人是有惰性的,人会自觉不自觉地偷懒。因此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矛盾的症结是:如果雇员已经贡献全力了,老板会很开心;但老板如果知道这个雇员本身很有能力,却不发挥出来,就会与之产生矛盾,继而会造成组织关系不和谐。所以,西方国家的生产线故意分成很多段,这一段由你来做,那一段由他来做,这样就从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偷懒,也是企业为了规避偷懒所进行的探索。
目前,国内的企业一定要外求经营,内求管理。管理就是要使得每个人都发挥其价值。
第二讲 团队实现合作的方法
一些员工偷懒的现象,不管在西方国家还是在我国都存在,企业必须要探索出有效的办法来解决。在国内,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这些矛盾,并开始注重管理。管理就是要使得每个人都发挥价值,减少内耗。
成为规章制度的迎合者
既然企业里员工偷懒现象确实是个现实问题,不容回避,那么对于员工的这种惰性,企业应该怎么办?让团队实现合作的治标方法有不少。
(一)分裂繁殖制度
【案例】
格兰仕的“分裂繁殖制度”
格兰仕是做微波炉的企业,今天已经是中国微波炉市场的冠军。格兰仕有一个特殊的制度,即“分裂繁殖制度”。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品要打入国际市场,但面临着很多限制:其一,企业的资源、人才能力等方面不尽如人意;其二,人力资源发展水平有限,不可能马上找到一些外贸人员直接来做这件事。所以,当时基本上是一些根本不懂外贸的人来做。虽然受到一些自身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但企业通过摸爬滚打也获得了一些经验,也渐渐把产品卖到了海外。那么最初的这些人就变成了师傅。人手毕竟还是有限,但市场还需要继续打下去,所以引进来一些新人,这些新人就由师傅们来带。当这些新人徒弟被师傅带出来,能独当一面了,这时师傅就完成了“繁殖”任务,同时也意味着“分裂”的开始。也就是师傅这时一定要离开,完全把这个市场交给自己的徒弟来做。
这种“分裂繁殖制度”使有的人可能觉得自己吃亏了。但是在企业中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很多人当他有资格的时候,最容易发牢骚、自以为是,越是成为老员工的时候,这些特质就越明显。当一个人有这些特质的时候,他已经变成了一个从业状态的员工了。这时,他只贡献给企业10%~30%的力量,实际上吃亏的就是员工自己了。有的员工开始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也就迎合了这种制度,很多人也就从开始的不分裂到后来的被分裂,离开了以前的市场。
格兰仕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在逐步完善这个制度,即不同的员工,不同的营销人员,去打不同的市场,薪酬的计算也会有所不同。也就是分成若干市场,若干级别的业务员,拿不同的提成。在最开始设计这个制度时,是基于员工背后偷懒的现象。现在来看,企业在建立规章制度的时候,一定是基于团队精神,从这个角度来进行管理制度的建设。
作为一个有智慧的员工,一定要迎合“分裂繁殖制度”。可能当时这个制度看起来不是那么完美,但是任何一个企业的制度在初建立的时候,都是不完善的,不完美的。员工只有迎合这个制度,才能够成为当下制度的受益者。有的人愿意吃亏,离开先前的市场,这也就意味着有一个更新更大的市场要去磨练他、锻炼他。例如在格兰仕,有60岁的老员工,依然可以去开拓新的市场,而且去开拓国家级贫困县这样的市场,因为他觉得这是一个挑战。
【案例】
旁观者心态
一个工人把产品的正负级装反了,如果下一个工序的工人善于合作的话,就不会是以一个看热闹、瞧不起的心态来对待。相反,他就会告诉出错员工,提醒他注意,而不是在一旁笑话别人:还有笨成这样的人,也配在这企业工作,让他错去吧。
点评:这就是典型的没有和不如自己的人合作的观念。一个团队重要的是整体的竞争力。不要以高姿态来对待不如自己能力的员工,应该提携他,使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借助自己的力量,得到成长。同时,在提携他人的过程中,自己的领导能力也得到了成长。领导人就是领导不如自己的人,所以说,合作更需要勇气。
成为企业文化的推动者
除了依靠规章制度,还要进一步地在企业文化上做一些探究,培育不偷懒的文化。有些企业就是从培育团队精神的角度来建设和推进企业文化的。
【案例】
公平、光明、团结、自由——追求完美
一家企业以前是生产治疗仪的,现在做橱柜,在它的生产线上曾经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一个工人把治疗仪的正负级装反了,然后又流到下一个生产线上,最终流向了市场。几个月后,客户发现这治疗仪有问题,就要求退货。产品返回来后,经过检查原来是正负级装反了,就开始追究。
其实这个工人的下一道工序的工人是知道的,当时他就觉得这个人怎么这么傻,正负级这么简单的事都给装反了,但是他就没想到要去告诉那个出错的工人。他觉得,你傻你的,谁管你啊。所以原本可以在这道工序得到纠正的机会也失去了。在对这件事情进行处理时,企业开除了这个出错的工人,因为他给企业带来了经济和声誉上的损失,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根据企业相关制度的规定,他被开除了。但在处理的同时,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制度中没有任何一条说,发现同事的错误而不提出来就要被开除,或怎么样处理。结果企业虽然觉得那个明知道出错却未尽提醒之责的工人有问题,但就是开除不了他。
这家企业1994年开始进入橱柜行业时又发生了一件事情。因为刚刚进入新的行业,大家不清楚该怎么做。他们曾购臵了一批不锈钢盆,回来之后,发现这些盆跟他们看到的样板不一样,所以把货又重新装箱,拉回去退货。对方一看,说你们是做这种不锈钢橱柜的,怎么连去锈抛光都不会。这说明企业在创立之初,很多小事都在制约着自己的发展,每个细节都要靠自己去突破。在这些过程中,企业无暇去做什么文化,没有什么文化建设,只是要求把产品生产出来卖出去。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这家企业有了新的做法,制订出了“公平、光明、团结、自由”基于团队合作的八字方针。当他们的“公平、光明、团结、自由”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遇到新的瓶颈时,又不断地修正完善。就这样企业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最终找到“追求完美”的文化。
点评:有时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太管用了,这时就迫使企业的文化变为“追求完美”。当企业文化倡导“追求完美”时,它应该是深入每个员工的骨髓、心灵的。当有这种追求的时候,员工就会觉得为了让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完美,就应该将同事的错误指出来。最终,企业文化会帮助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
企业要基于团队精神的考虑来制订企业文化,而真正有智慧的人要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不要抵触。企业中有很多员工认为,企业文化太虚了,老总制订企业文化只是在玩虚的。所以从开始的不理解到渐渐抵触,慢慢地,就会跟企业越来越格格不入,导致一个员工由敬业员工中变成一个从业员工,最终会演变成一个怠工员工,最后连自己也觉得待着不舒服了,可能就离开了。
一个企业,创业阶段的门槛是最低的,员工这时可能很容易就进去了。企业在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之后,可能业绩就翻番了,到那时,员工就能得到更大的利益,实现更高的个人价值。前提是员工要迎合它的制度,尊重它的制度,然后融入企业文化。只有这样,当这个企业继续往前稳定发展的时候,员工才可能是最终的受益者。
(一)合作是一种智慧
【案例】
雁 阵
大雁是排成一字形或人字形来飞翔的。一字形用于在风和日丽、没有压力的时候。但天气越来越凉,要飞到南方去,就要讲究效率,要人字形飞。当人字形飞时,领头雁在前面飞翔,它猛烈地煽动翅膀,在翅膀下边形成一个相对真空的环境,这样跟在它后边的一只大雁就会占领这个位臵,飞行的阻力就小了。跟在后边的大雁,相继都会借助到同样的力量。
这样一来,前面的大雁给后面的大雁营造了一种环境,使得它们在飞翔过程中,要克服的阻力要比原来单飞的时候要小得多。每只大雁都借助到前面的大雁的力量,唯独领头雁没有。但是在雁阵中,领头雁是交换的。那也就意味着在这个团队中,每一只大雁都借助到了前一只大雁的力量。科学家的风动实验表明,当雁阵成群往前飞的时候,它是单只大雁飞行速度的1.71倍。
点评:可见,借助别人的力量使自己成长,在大雁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案例】
天堂和地狱分粥的故事
在天堂和地狱里,有同样的一桶粥,同样长的一个勺子。在地狱里,每个人争前恐后地去拿这个勺子取粥给自己吃。可这勺柄太长了,无论如何也吃不上自己喂的粥,结果是谁也吃不到粥。
在天堂里,一个人拿勺子取到粥喂给另一个人,这样大家互相喂对方,结果是每个人都有粥吃。
点评:相同的资源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这表明,合作的背后意味着双赢或多赢。能够把一个人的赢,变成双赢或多赢,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如果不合作,即使能赢也就是一个人赢,不可能双赢,更不可能多赢。
只有合作才有机会
1.合作就是借助别人的力量使自己成长 合作是一种智慧,就是借助别人的力量使自己成长。不要认为成长仅仅是关系到自己的事情,当一个人借助别人的力量的时候,他可能得到更快的成长。
如果一个人还没有借助到别人的力量,这可能就意味着他合作得还不够。这就需要用大雁的精神来训练团队。
2.合作的好处
只有合作才能实现双赢或多赢
合作很重要,因为只有合作才能实现双赢或多赢。 只有合作才有机会
【案例】
蚂蚁的故事
蚂蚁个头比较小,但腿比较多,所以很多人以为蚂蚁爬得比较快,但事实上不快。当森林大火来临的时候,蚂蚁再怎么快,也快不过大火的蔓延。但是一场大火过后,人们会发现还有蚂蚁活着,为什么呢?
因为当森林大火蔓延过来的时候,这些蚂蚁会迅速地抱团,滚成一个球,滚出火场。当发大水时,蚂蚁也是这样迅速地抱团,然后就跟着洪水随波逐流。有可能碰到一颗大树的树墩,爬上去了,也就获得了生存的机会。
点评: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只有合作才有机会。
生活中为什么要加入到团队中呢?为什么一定要加入一个公司呢?从事实的角度上来讲,每个人都可以打工,每个人也都可以创业,但是不一定每个人创业都能成功。
企业的平均寿命也就是两年多。这意味着有很多企业,创业初期成功后,还可能再面临死亡。创业机会不是每个人都有的,生存竞争是非常残酷的。那么该怎么办呢?怎么获得生存呢?要加入团队,只有加入团队,才有机会。
当一个人意识到只有加入团队才有机会的时候,他可能开始加入到一个企业中去了,当认识更清楚的时候,他就可能不再患得患失了。现实中有很多人容易患得患失,认为自己在公司干都是给老总干,这样想的时候,人的私心就重了,就会患得患失了。千万不要忘了,贡献出100%,回报给自己的价值就是100%。
只有合作才能够实现1+1>2 如果不合作,1就是1,2就是2。只有合作,才能够实现1+1>2。
【案例】
马的故事
通过无数次的实验,得到这样一个数据,一匹马拉重物的极限就是3000磅。给马吃得再饱一些,喝得再足一些,换一个更优秀的马种,极限还是3000磅。但是当把两匹马捆到一块时,它们拉重物的极限却超过了6000磅。
人们不知道为什么两匹马待在一块儿后,它们拉重物的极限就会超出它原本单干的总和。但它们确实做到了1+1>2,这就是验证。
第三讲 让团队实现合作的治本方法
(一)【案例】
苍蝇父亲和三个儿子的故事
有一只生活在室内的苍蝇,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在它临死前,它的三个儿子都想知道它的生存之道,因为生活在室内的苍蝇能够活到寿终正寝是一件非常难的事,一不小心就会被拍死。这只苍蝇就告诉它的儿子们说,我之所以能活到现在,是因为我尽可能地待在苍蝇拍上。言外之意就是,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说完后苍蝇父亲就死了。
奇怪的是,没多久它的三儿子就到天堂跟父亲相见了。父亲很好奇,说我把生存秘笈都告诉你了,你怎么这么快就来这了呢?三儿子说:父亲,您的教诲我确实听了。但我又一想,这一生多么短暂,怎么就不能落在白墙上呢?那白馒头上怎么就不能待呢?于是,我就被拍死了。父亲听后对三儿子说:儿啊,你的思想太冒进了!
又没多久,二儿子也来天堂跟父亲见面了。小弟就问了:二哥,你怎么也来了呢?二哥说:我听了父亲的教诲,时刻都待在苍蝇拍上,结果我饿死了。父亲听后对二儿子说:儿啊,你的思想太保守了!
大家只有保佑老大多活些日子了,不曾想老大很快也来天堂了。大家都争着问它怎么回事,老大说:我听从父亲的教诲,时刻待在苍蝇拍上,只是我饿的时候,我才飞离苍蝇拍。但是有一天,一个人拿着像瓶子一样的东西,晃了一下向我喷射,我就来这了。原来这老大是被毒死的。父亲听后对大儿子说:儿啊,你怎么没有跟上潮流啊!
点评:这个故事的启示是,企业在建立规章制度时,一定要与时俱进,不能冒进,也不能保守。
作为聪明人,作为有智慧的人,一定要迎合企业的制度,但不是说做老好人。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够是这个制度当下的既得利益者。同时,既得利益者一定要做文化建设的推动者,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融入团队环境。
植入正确的团队合作观念
有些事情当制度管不了,文化也管不了的时候,实际上就是管不了人心了。也就是说制度和文化能约束人的行动,却管不了人心。例如“拉绳实验”的背后是人心在作祟,导致没有用尽全力去拉绳子。所以对人心的训练,不是别人能训练的,而是要靠自己训练。
一个人要给自己植入正确的团队合作观念。观念很重要,有没有这样的观念将会直接影响到这个人的行动。
【案例】
生孩子的观念
在生活中,有人有重男轻女的观念,这导致一个行动,那就是生了女孩相当于白生,所以要继续生,直到生了男孩为止;而有人有多子多福的观念,这就导致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生一大堆。
点评:一个人因为秉持一种观念,才会影响到自己的行动。
团队合作的观念深入骨髓时,就会影响行动。否则,只是简单知道或了解,对行动的影响不大。那么,要植入的正确的团队合作观念到底是什么呢?
(二)合作需要勇气
合作是智慧,同时合作也是勇气的一种体现。也就是说一个人敢不敢有团队精神,是一种勇气的体现。人往往做不到的是与不如自己的人合作。
【案例1】
增 援
在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和国民党大大小小的战争打了上万次,无论是纪录片还是故事片,演的都是一个结果,就是共产党的部队总会在限定时间内到达指定的地点。也就是共产党的部队千方百计克服重重困难,哪怕有伤亡,也一定要在黎明时分到达目的地,每次都做到了。
但是国民党是不是这样呢?让他们去增援已陷入包围圈、腹背受敌的部队,他们想的是这会牵制自己的力量,会削弱自己的兵力,自己也会有伤亡,所以他们总是慢吞吞地去,尽量拖延时间。所以国民党的部队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合作,结果自然是共产党赢了。
点评: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国民党为什么不愿意跟其他兄弟部队合作的原因,因为他们觉得兄弟部队现在很弱,已经差不多完了,还救他们干什么呢!可见,国民党部队不善于跟不如自己的人合作,这就是其失败的根源之一。
雁阵理论解读
(一)雁阵理论的解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要认清团队的目标不可动摇,对目标做一个合理的解释 合作和协作是完成团队目标的必由之路
如果做狭义上的区分,合作就是分工,协作就是协助。一件事情从制度上或者是从工作职
责的角度上来讲,这不是该自己做的,自己可以不做;但是可以协助别人做这件事情,配合他人做好,合作和协作就是这样一种关系。
在工作中,目标的实现就是要通过两种手段:一是合作,通过分工,各自干各自的;另一个是有需要磨合、协助和配合的地方,怎样通过协作最终把事情做好。合作和协作,是完成目标的必由之路,是两种手段。
对团队承诺
对团队的承诺其实是对自身的承诺,而不是别人要求的。如果能做到的话,就会觉得自我得到了改善和提升,同时也会获取既得利益。
(一)认清团队目标不动摇
1.不因环境的变化而丧失对目标的追求
【案例】
大雁的习惯
北方是大雁的故乡,但大雁为了觅食,为了避开严寒,被迫南迁,去寻找温暖的地方。后来气候虽然转暖了,但是在进化的过程中,大雁形成了迁徙的习惯并保留下来,年复一年从没有动摇过。到了秋天它就飞走,春天又飞回来。可见,大雁对驾驭目标已经达到了一个境界。大雁实现目标的过程,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
大雁100%地去实现目标,到秋天就飞走,到春天就飞回来,这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冰川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天气已经没那么寒冷了,如果大雁不到南方去过冬,它也能生存,但是它没有动摇,没有因为这个目标可以不实现,而不去追求;没有因为这个目标可以定得低一点而改变,如只需要飞到稍微暖和一点的地方不至于冻死就行。
点评:人在设立目标时,往往不做那么高的追求,而是基于现有的条件,把目标定得低一点。但是大雁不是这样的,今天的大雁甚至有条件改变目标,可以不再去迁徙,在北方也不会被冻死。但大雁没有选择放弃,没有因为环境的变化而丧失对目标的追求。
大雁,即使它可以做一个丧失目标的选择,它也不会做,因为如果一旦丧失目标的选择,可以预言这些大雁虽然可以活着,但是它飞翔的能力会逐渐减弱,有可能不会飞翔,最终丧失了本性的东西。同理,在团队工作中,一旦订立了一个目标,就要排除一切艰难险阻,向着目标努力。
2.目标管理
建立目标
对目标的理解是要深入骨髓的,学习了管理,就一定要对自己进行目标管理。目标管理的第一个步骤是建立目标。
建立目标时,如果个人目标趋向于与集体目标相吻合的话,个人的目标在集体目标之下,属于集体目标,个人就会更容易借助到别人的力量。如果在团队中,个人还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相背离,那么个人目标实现的过程就会更艰难,因为得不到周围人的帮助。
对于任何目标,要想提高其实现效率,除了自己的努力以外,还需要借助别人的力量。有的人年年定目标,月月定目标,反反复复定,却未能实现。这时就要检讨自己的目标是不是切合实际,是不是在集体大目标的利益之下。
但是有人认为:反正我就随波逐流,到了这家企业,给我3000块钱,我就朝九晚五地来上班,也安安全全地过了这么长时间。但是事实上,没有目标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身心健康,这一点有时是自己察觉不到的,但它确实存在。
【案例】
雪盲症
在某个阶段,美国的一些士兵患上了雪盲症,大家开始探究雪盲症是怎么得的。开始时想当然地认为,士兵的眼睛长时间受雪面反射光的影响,可能伤害到眼睛了。于是他们采取了保护措施,给每个士兵都配上了雪镜,但是依然有士兵患上雪盲症。这就说明,反射雪的光的说法是不科学的,但是如果探究不到背后真正的原因,可能就会伤害到美国的军事力量,问题已经被提高到这个层面来看待了。
经过不停地探究,最终发现,患雪盲症的原因是,当下了大雪到处白茫茫一片的时候,这些军人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们的眼睛没有落点,即找不到所谓的假想目标。在完成这个军事任务的过程中,他们的眼睛需要有落点,而当雪完全覆盖了这些村庄、土地、桥梁时,到外都是白的,这些军人空降到那里时,就会产生一种紧张感,正是这种紧张导致他们患上了雪盲症。
最后的解决之道就是,由先遣的部队首先空降,把房子上的雪扫一扫,露出一点房顶,掸一掸树上的雪,露出来点绿。这样后来部队的士兵的眼睛就有了落点,就使得自己不紧张,自然就不会患雪盲症了。
点评:案例说明,没有目标,易使人感觉紧张,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却又不易被察觉,但其危害确实存在。
一个人没有目标,随波逐流,在衣食不愁的情况下,在短时间内,几乎不会给他的生活造成什么本质的影响。但是当他有了进一步的需求,要求被人尊重的时候,他就会发现自己好像并没有得到这些。于是,他就会惶惶不安,就会有一些变化。为了避免有一天身心受到影响并真正暴露出来,就需要制定目标。每个人都要制定目标,都要对自己有个规划。目标要求有一定的高度,还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性。
目标制定出来后,要执行目标不动摇
大雁已经把目标的执行做到一定境界了,它不会因为外界条件变化找借口,不订立目标。相反,它对自己始终有要求。
同理,一个人到了新的企业时,要有一个磨合期。往往老总或一线经理也是这样想的,新人到一个新的企业,先磨合再具体安排工作。这时新人就要清楚,要尽快找到自己的目标,尽量做到对自己有要求。否则磨合来磨合去,团队的内耗就产生了。
第四讲 让团队实现合作的治本的方法
(二)(二)协作和合作是完成团队目标的必由之路
1.协作
协作是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的一个手段,要实现目标,就需要借助协作。
【案例1】
大雁受伤之后
当一只大雁受伤掉队时,另外两只大雁会停下来帮助和保护它,直到它重新飞翔或者死去,另外两只大雁才会离开它,追上前面的雁阵。
本来受伤大雁的生与死,与别的大雁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在一个雁阵里面,作为一种责任,就会有两只大雁始终陪着受伤大雁。
点评:所以,团队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和辅助,一定要做到这一点,才能使别人获益,也使自己受益。
【案例2】
种西瓜老伯的故事
有一个老伯,春播的时候种西瓜,他得到了一批很好的种子。他心里想,尽量不告诉别人。但是他保守秘密的能力又不强,让大家知道了。大家都来问他,老伯您的种子这么好,告诉我们您在哪买的,我们也去买,哪怕贵一点也没关系。老伯不想让别人都好,就说卖种子的早走了,买不着了。所以别人都没有买着老伯那样的好种子。
到了收获的季节,老伯以为地里结出来的西瓜应该是皮薄、又大又甜的,但事实上地里结出来的西瓜还不如他过去种的。他非常气愤,千方百计要找卖他西瓜种子的人,最终还真找着了。那个卖种子的人就说了:“老伯,您怪不得我,我卖给您这么好的种子,种到地里发芽,开花,授的粉是谁家瓜地里的粉啊?是您那么多邻居家瓜地里的,那些劣质种子开的花,这么一杂交,会怎么样?就不是我卖给您那种子应该结的果。所以您不能怪我。”最终,老伯因为不想让别人受益,自己也没有受益。
【案例3】
策划案
企划部门里完成策划案的主笔可能就一个人,大家经常要对这件事情开策划会。会上主笔问一个人,关于这个事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想法?通常这个人不会说什么,因为这件事情不是由他负责,如果说得不好,那么他会在这么多人面前丢脸;如果说得好了,功劳最终是主笔的了。即便是他有好的想法,也得哪天有机会实现在自己的策划案里,而不是给别人贡献价值。
【案例4】
企划部和销售部的会议
企划部和销售部一起开跨部门会议,共同讨论某个方案的可执行性问题时,部门之间会有扯皮的现象。
让某个人贡献点想法,他会说这个还没想好,不太成熟,然后就支支吾吾。很多企业里的会就这样白开了,没有效率,没有结果。
大家没有多少合作的观念,常常会这样想:我为什么要帮别人把方案修改得更完美?即便有用的话,我也要体现在我自己身上。
点评:这样的人自以为很聪明,但其实是干了一件傻事。因为一个人能力的施展是在不同的阶段下表现出来的。如果那时别人没有表现,而自己表现出来了,可能会有人认为自己爱出风头,但也有的人会客观地来看待这件事情,如果这个人恰恰是自己的领导或老总的话,那自己就更有机会了。当这个机会给每个人的时候,就不叫机会了,只有当这个机会给到少数人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机会。获得机会的手段是要有智慧的,不要觉得协助别人自己吃亏。
2.合作
大雁群飞时会比一只大雁单独飞行增加71%的飞行动力,所以当大雁掉队时,会感到孤独和迟缓,它会尽早归队。同理,大家应同走一条路,与前面领跑的人在一起,拥有共同的目标和团队精神,这样可以让自己更快更轻易地完成工作。所以要做到以下两点:
要找到一个团队,这个团队最好一定有人在前边领跑,这样组合起来,会有更大效率; 要借助别人,使自己成长。
【案例】
盖洛普公司的调查数据
盖洛普公司有这样一个调查数据,假如我是基层员工,我的一线经理对我的辅助和提携会帮助到我,使我的业绩提高40%,这40%的业绩有赖于一线经理对我的辅导。当员工心里有这个数据的时候,他就会掂量是否跟一线经理合作。
一线经理精力有限,关照到谁是不一定的,这时我一定要有智慧,一定要让他关注到的是我,那我有可能在现在的基础上再提高40%。
点评:团队精神是每个人都要仔细考虑的,要在骨子里觉着这是一种需要。
(三)对团队承诺
1.奉献
雁千百为群,有一雁不眠,它在做哨兵。在白天,当别的大雁在休息或在进食的时候,站岗的大雁则不吃不喝。没有听说过哪个值班的人可以不吃不喝,但是大雁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值班放哨的大雁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了保障别的大雁的安全,它需要尽职尽责地守护群雁的安全。
为团队付出时间、精力、热情和智慧,有时可能是一种默默的付出,在当时别人不会觉得这个人为团队做出特别的努力了,但是也只有愿意吃亏的人最后得到的也最多。企业表达对一个人的高度信任时,就可能会交付给他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案例】
BNS的故事
爱迪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同时也是一个工业家。他有他自己的企业,经营得非常成功,所以很多人慕名而来,愿意给他打工,BNS就是其中的一个人。
BNS找到了企业的相关部门,表达了自己的愿望,说我一定要跟爱迪生一起工作,我要做爱迪生的合伙人。对方认为他要做爱迪生的合伙人,是想一步登天,觉得BNS太不踏实了,所以拒绝了他。但BNS很执着,坚持要求到这个企业工作。对方就说,你想进来工作,做合伙人肯定不行,我们现在正好缺一个打扫卫生的,你干不干?这样BNS就在爱迪生的公司做了很多年,从打扫卫生开始,到后来成了维修机器的工人。但他始终还想着他的目标,这个过程很艰难。
在他干了很多年后,有一天终于有机会了。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正发愁怎么把它卖出去。即便是伟大发明家发明出来的东西,在产品面世初期,打开市场仍然是很艰难的。当时很多销售人员回到公司后就开始发牢骚,埋怨这个东西不好卖。牢骚、埋怨是从业人员的特质,这就意味着他们只能贡献60%~80%的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别人也只贡献这些,BNS就想贡献100%的力量。他在卖留声机的过程中,始终在思考我到底怎么卖,我到底怎么在全美卖。于是一个月之后,他给爱迪生呈交了一份策划书。爱迪生看完后,终于答应让BNS成为留声机项目的合伙人。
点评:爱迪生是怎么看待BNS这件事的呢?给我打工的人,在全球有千千万万,但是BNS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员工之一,他是能够在他本职工作以外多做事的一个人,这样他才会有机会。
目前在中国,很多西方的管理观念、理念和做法正慢慢地渗透进来。中国企业的老总也会这么想:最终能够得到机会的人,是在岗位上更多付出的人。如果没有奉献的观念,就不可能多付出。所以在看到以前同一部门的人得到发展时,不要吃惊,因为他背后是默默的付出。
【案例】
格兰仕的空调市场
格兰仕初期的“分裂繁殖制度”,在刚开始实行的时候也是这样,有的人愿意奉献,愿意多付出,愿意吃亏,所以就被分裂出去了;有的人不愿意,觉得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地盘,不愿意走。
那么,公司给愿意走的人是什么?是更大的成长空间,是更新的市场。然后是企业表示对他高度的信任,也就是说如果他能够占领这个市场,那么攻占下一个市场的机会就会再给他。
格兰仕开始进军空调市场时,重庆是很大的 市场,因为那里夏天很热,所以一到旺季,每家企业都一定要争这个市场。通常来说,很多企业会把这个市场交给有经验有能力的人去做。格兰仕交给什么人来做呢?就是那些愿意做,而且有这种心态的人,因为当听说要把重庆市场交给他的时候,他的想法是,这么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市场都给我做了,我一定要好好去做。
可有的企业的员工不是这种状态:这么富有挑战性的市场,本来应该交给非常有经验和能力的人去做,现在交给年轻人去做,估计是看这些人不顺眼了。也有的员工会这么想,那么难打的一个市场,竞争这么激烈,现在让我去做,一定是瞅我不顺眼了。而格兰仕的人雄心勃勃地去了,他们想的是自己一定要经受住磨练和挑战。
点评:可见,每个人的心态不同,结果就会不同。
2.改变
大雁随季节的改变而迁徙,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过冬。同理,在团队中,每个人都应该在变革中调整和改变自己,并对自己固有的观念、习惯等进行修正。
在企业初期时,门槛是最低的,能够很轻易地进入企业。当企业处于上升阶段时,出于对人才的需求,会吸收到更优秀的人加入。当有幸进入这样的企业,并跟随它发展到一个比较壮大的阶段时,企业的发展还需要新人的加入。
这时一部分人的心态就变得复杂了,不愿意让真正有能力的人、能够超过自己的人进入到公司来;甚至给新人设置障碍或不配合,让新人很难融入到团队中。
但是,一个人真正的成长,是要向前走。要与高手对比,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快速成长。这个环境是谁创造的呢?是企业创造的。当比自己优秀的人进入公司时,需要迅速调整自己,配合他的工作。你会发现,他是高手,在他的周围,自己的能力也会相应地提升。
当有优秀人才加入时,越快进行改变,越适应新环境的变化,自己才可能水到渠成地成长。否则,在给新人设置障碍的同时,也阻碍了自己进步的速度。
第五讲 让团队实现合作的治本的方法
(三)雁阵理论解读
(二)3.爱与被爱
两情相悦的大雁在飞行过程中彼此照顾,共同承担哺育子女的责任。在企业中,理解爱与被爱,是指为团队着想。
只有为团队着想的时候,一个人做事情的方法才会有创建性。在现实中,人做事有以下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在能力层面上做事
当一个人的积极性不高的时候,他只是驾驭了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一件事。 第二个层面,是在潜力层面上做事
当一个人的积极性高的时候,他会上升到潜力层面,过去以自身能力达不到的高度,由于调动了全身的细胞,可能会创造性地完成一件事。
所谓创新,就是做一件事情时能找到更好的方法。以前为团队创新地做事情,好像不是每个人的职责,而是企划部或研发部的职责。
实际上,创新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讲,做任何事情至少有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肯定是有一个比另一个更好。在能力层面上,可能就把这件事情按部就班地做
完了。但创新的观念表明,做事情都有更好的方法,当对自己有这样一个要求时,就已经上升到潜力层面做事了。
【案例】
创新方式
有一家企业认准了一种美国的产品,并想把它们引入中国,卖给中国人。但是他们在做这个市场时,发现中国人买不起。因为当时这个产品在国外尚且属于奢侈品,到了中国自然也不会便宜。
于是,这家企业想,我一定要价钱低,这样中国消费者才能买得起。而价钱低的前提是成本要低,成本低的前提就是产量要大,这样单位成本才会降低,生产1台和生产1万台显然不是一个成本。而产能大的前提是一定要有较多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线,一条生产线可能要上千万的投资,但没有那么多钱。在能力层面上讲,没钱确实是能力所不及的,客观上已经受到限制了。
但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做这件事情可能有很多种方法,例如有的企业会选择上市,筹集到资金用于扩大生产。有的企业可能觉得上市这条路行不通,因为上市是有门槛的,目前还不具备相应的资格。那么,怎么才能筹到钱呢?贷款的话,有的人可能有能力贷款,有的人可能没能力贷款。如果没有能力,事情还要不要做?不做的话企业可能面临倒闭。
所以一定要上升到另一个层面,千方百计地想办法。于是这家企业就想,我需要钱的目的无非就是需要生产线,要是有生产线,也就回避了有钱没钱的矛盾。那么怎么才能够有生产线呢?有没有解决生产线的办法呢?从潜力层面上,有了解决办法。产品是在国外生产的,国外肯定有生产线。于是跟美国人谈生产线的事,告诉对方生产线不能在美国生产了,因为人力成本、管理成本太高。在美国生产1台,可能成本是2000元,如果把生产线搬到中国,生产1台的成本要远低于2000元,可能是1600元。于是美国企业决定,将生产线从美国搬到中国。
在美国,法律规定每天的工作时间是6~8个小时,如果超出就属于违法。生产线搬到中国后,可以24小时运作,三班倒,原来8小时的工作量,给外方1600元,剩下的那十几个小时的产量,就属于自己了。这样产量大了,成本降了,价钱就低了,产品在中国就变成了大众消费品。
点评:通过这家企业的案例可以看到,这家企业的员工已经上升到潜力层面上做事了,所以才会想到这样的方法。很多企业都是这样,越是在自己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越需要员工积极地在潜力层面上去做事。
今天提倡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企业,不能走入一个误区,认为都是钱的事,只有钱到位了,才能够做成事情。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的事。如果能上升到潜力层面上做事,去贡献自己的价值,可能贡献的价值就超过100%了。个人的效率,事实上也就提升了1.71倍。
【案例】
皮鞋的发明
从前有个国家,大家都没有鞋穿,也不知道这个东西。有一天国王到乡间游玩,被石子硌到了脚,于是他很生气,下令把全城的牛都杀了,牛皮铺到路上,这样再走上去就不会硌脚了。
这时,有个小孩说,您既然是为了让自己的脚不被硌,那您就取一小块牛皮,然后把它包到您脚上就好了。今天穿的皮鞋,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点评:国王的想法在能力层面上能不能实现?能。就是把牛给杀了,把牛皮扯下来,用来铺路,这个动作是可以实现的。但是能不能达到他的目标呢?牛的数量是有限的,路却是无限延伸的,即使能把大路铺上,乡间小路可能还不行。而小孩出的主意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4.忠诚
一只大雁被猎人打死,另一只大雁通常就会在不胜其悲的情形下,从高空直冲而下,一头撞在旁边的大石头上,气绝身亡。这是一个很现实的情形,因为大雁是终身配偶,所以能够牺牲到这种程度。同样,如何来忠诚于团队,如何来忠诚于企业呢?这就是远离诱惑。
现在的诱惑确实越来越多了。如果一个人在企业中,尤其是发展到一定程度,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才的时候,可能来找他的人会很多,这就要做到远离诱惑。当远离诱惑的时候,事实上得到的是更多的机会。
经受住了诱惑,会得到被磨练的机会
一般来讲,企业真正信任一个人,要用三年的时间。在这三年里,企业会交给这个人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那么他工作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已经有了一个质的提升,他也就得到了被磨练的机会。
经受住了诱惑,会得到被培养的机会
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培训员工的重要性。很多企业有自己的培训讲师,或者是有常年的培训合作伙伴提供服务,甚至有自己的培训大学。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要逐渐完善其培训机制和流程。
事实上,一些发展成熟的企业,已经计划好了员工在什么样的阶段需要有一个什么样的培训课程,但是这个课程不是员工一进入到企业就会有的,而是慢慢地、有步骤地得到的。
经受住了诱惑,还会得到驾驭资源的机会
企业不是某个人的,企业的资源也不是某个人的,做事情时有人会起推动作用,也有人会起阻碍的作用,也就是没有得到真正的信任。只有在一个企业中沉淀下来,企业里的资源才有可能被自己运用和驾驭。
5.坚忍
漫长的迁徙过程中,总有一只大雁带头搏击茫茫苍穹,领头雁始终保持明确的方向。这给团队的启示是,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承担责任,竭尽全力。
一个人能够长期做到勇敢、乐观和坚持是不容易的,但这种坚忍的情绪是可以被训练出来的。
【案例】
在加拿大有这样一个地方,中间隔着一条山谷,两边的景观却是截然不同。很多人慕名去参观,很多自然科学家也在进行研究,但始终没有找到原因。最后发现原因的是一对夫妻。这对夫妻的感情生活遭遇了压力,于是他们就通过旅游的方式浪漫一下,希望能找回昔日的爱情。他们到达山谷后就搭起帐篷,这时天下起了雪。
妻子比丈夫观察得仔细。她说,由于风向的原因,这边的雪比较厚,雪落到松树上,松树的枝叶受力承重到一定程度,雪就掉地上了。雪继续下,枝叶继续承重然后雪又掉到地上。因为其他的树没有松树这种韧性,所以被淘汰了,因此与山谷那边的景观有了差别。丈夫觉得妻子的话有道理,他想,原来生活中所面临的压力,就像这里的松树承受的雪的重量一样。当有这种坚忍的情绪来控制自己的时候,就会意识到有些东西是可以化解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就真的化解了。丈夫理解了妻子真正的用意的时候,两个人就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了。
点评:在工作中有没有坚忍的情绪,将直接影响到做一件事情的坚持程度。
坚忍的情绪是可以修炼的,例如,一个小孩,在很小的时候没有坚忍的情绪,饿了、渴了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哭。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在面对同样的压力时,有的人能扛得住,有的人却扛不住;同样面临3个月的试用期,有的人在最后一刻扛不住走了,有的人却能经受住一些考验,可能就得到了这个机会。这些证明,坚忍的情绪是后天才有的,是经过训练才有的。
第六讲 让团队实现合作的治本的方法
(四)雁阵理论解读:沟通
飞行中的大雁会利用叫声,鼓励飞行在前面的同伴,这提升了它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同样,在团队中,也需要正面积极的沟通,不要说消极的话。
【案例1】
拿破仑跟他士兵的沟通
拿破仑的士兵们在前线打仗,有一个士兵从前线给他送来一份战报,等拿破仑批示后还得再带回前线去。不巧的是,士兵骑来的那匹马死了。
拿破仑写好回信就跟士兵说,你赶紧骑上我的马,快送到前线去。士兵说:“我不敢骑您的马,您的马品种优良,只有您这种身份才能配得上。”拿破仑反过来对士兵说:“没有什么配不上给我们送信的战士。”
【案例2】
不善言辞的广东老板
广东有个老板,为人很低调,甚至可以说不善言辞,但是他经常对销售人员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相信你能做得比现在还要好。他的员工就觉得,我确实能够比现在做得更好,心里就有了一个暗示。
广东老板不善讲话的背后,是他会说积极的话。哪怕员工做得不够好,他也不会挫败其实现目标的欲望。
【案例3】
不同的教育方式的后果
两个孩子考试同样得了80分。其中一个孩子的父母说:“你怎么这么笨,离100分还差20分!”孩子一听,20分确实挺多的,他可能就会有畏难情绪,也就不追或不敢追了。
而另一个小孩的父母沟通的方法就不一样。他们对孩子说:“真不错,你的同桌才考了83分,你跟他只差3分,肯定能追上。”这个孩子一想,3分好像是没多少,追上没问题。这样,他的行动就完全不一样了。等得到了83分,父母就会说,孩子真努力,要是得了90分,就更优秀了。孩子一想,就差7分,问题也不大。所以,这个孩子就不会有抵触的情绪。
点评:在团队当中,沟通的前提是不要让团队的成员抵触自己。
要让自己说的话不受团队其他成员的抵触,就要进行换位思考。这种沟通不仅仅是体现在说话上,还体现在做事情的方式上。
有些企业在年末时发一些福利,发三百元、五百元,员工不会觉得多,也就是说发钱的效果微乎其微,其激励效果并不大。
有些企业会发日常生活所需的米、油等,员工在往家运的过程中会有感触,认为企业关心员工的生活。
有些企业会准备一些礼物等送给员工的家人,通过邮寄或其他方式,虽然增加了成本,但是员工的家人在得到这个礼物的时候,会非常感动,继而愿意帮助企业去督促这个员工好好干。
雁阵理论解读:学习
年幼的大雁在迁徙的漫漫征程中受到互相协助、团队合作、坚忍、忠诚等大雁精神的熏陶,从而逐渐成长、成熟。大雁的精神也得以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同理,在团队中,学习是一种能力,是使得团队里的成员进步,并得以成长和成熟的能力,反之则谓之为衰老。
每个人都知道学习很重要,但不知道学什么。现在是知识爆炸的年代,未知的领域太多了,不可能什么都要学,所以一定要找到该学的东西、学以致用的东西。今天学的东西,可能会影响到明天的结果。所以,学习的时机要把握好。
【案例】
犹太人的教育方式
犹太人很有智慧,很富有,犹太人在教育小孩子的时候,是从观念上进行教育的。小孩子出生后,没有认知和识字的能力,看不了书。犹太人会在书本上抹上蜂蜜,然后让小孩子去舔。这样小孩子从小就知道书本是甜的,他就慢慢地越来越爱书,长大后就会越来越爱读书,所以就越来越有智慧,然后就越来越富有。
点评:由此可见,学习的时机很重要。看过哪本书后,当事情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就能很顺利地解决了。
如果说一个企业,明知道自己沟通环节上有问题,又不去看这方面的书,学习这方面的知识的话,那谁也帮不上忙。
【案例】
大师也帮不上忙
有一个企业的老总,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遇到了一位咨询大师。他也不知道这位大师的水平到底达到什么程度,就听他旁边的一个人说,这位大师是很难得一见的。
这个老总觉得,既然是这样,那我应该向他请教请教。他就上前跟这位大师握手,说:“您威望这么高,我非常尊重您,您能不能到我们企业来给我们做咨询?”大师说:“那你把你们这个行业中相关的政策、书、资料等准备一下,我先要对这个行业有所了解。”老总说:“我们企业这么大,没有时间看书,天天都在忙。”大师就说了一句话:“你根本就没搞清楚你在干什么。”言外之意就是,你如果自己连书都不看的话,大师也帮不了你。
把握好学习时机的同时,还要懂得分享。企业如果有一个分享的环境,就会营造一个团队学习的氛围。也就是说不要只顾自己学习,而是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与人分享。
第1讲
课程导引(上)
一.前言
大家都关注创业。有人说创业需要激情、理性,但如何创业,我们今天将分享我本人的故事和财富新贵包括Google、百度在内的公司,解析创业。我从95年到现在,12年时间经历了两次创业。
1.十年前的创业
十年前,白手起家,在没有任何资产的前提下,将想法实现。又用智慧、创意在一份广告费也没花的情况下就打造了世人皆知的红高粱品牌。正在红火时突然经历失败,经历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失败。这场失败的经验教训会令创业过程受用无穷。
2.现在的创业
如今面临二次创业,新形势下与十年前的创业不同。如何在新形势下创业,吸引、获得风投,通过一些故事,告诉大家一些创业规律。创业的规律是客观的,不能用意志改变规律。老布什有一句格言:我的上帝呀,赐给我宁静。让我接受我不可改变的一切!我的上帝,请赐给我勇气,让我改变可以改变的一切!我的上帝请给我智慧让我把二字区分开来。
创业成功人士其实就在干两件事:
1.第一件事就是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一切
2.第二件事就是知道哪些是不能改变,哪些是可以改变的
人生机会就在你身边稍纵即逝,抓住可能,你就是成功者;抓不住,遗憾终生。表面上看创业有很多偶然,偶然背后有必然在决定。
对你来说成功的路适合你成功的路可能就有一条,你能不能找到它?
二.成功的创业家都是未来学家
创业初期无法预知未来怎样,真正成功创业这种人往往有两种:一种像哲学家,一种人像经济学家。一切行为,都受经济法则制约。
1.一个真正创业成功的人首先像个哲学家
哲学不自觉的让人对未来的这个发展趋势有着直觉的认识。提高了直觉力,人在理性达不到时就得靠直觉。
2.一个真正创业成功的人其次像个经济学家
经济学告诉人们一切决策都跟经济学有关,不管是经济行为还是政治行为甚至从事艺术工作等等,背后都受经济规律的制约。创业家最重要的能力是前瞻力。
三.我的创业经历分享——学会用哲学思维思考问题
我先讲讲我自己的故事 {案例——麦当劳}
麦当劳是怎么成功的?一位同学举手回答乔老师:中国没有麦当劳这样的企业。为什么呢?偶然。哲学教会人们一种思维方法,就是一个事物之所以是这个事物的逻辑起点在哪里?逻辑起点就要找源头。为什么中国没有麦当劳?于是发现一个产业,又发现中国当今这个汽车、电脑也落后。这些偶然背后有规律性,因为我们中国工业文明太晚了。
几千年都是农业文明,农业文明特点是什么?农业文明的特点是手工生产,自给自足。那么工业文明从生产方式上就不同。哲学思维方法分析文明时候,衡量文明的标准——生产方式。哲学教会你抓住本质。
一千年前唐太宗李世民规定不能吃牛肉,吃牛肉者斩格杀勿论。因为牛是劳动力,不能随便吃。这背后就是农业文明的本质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吃猪肉跟文明、生活方式有关。
哲学家费尔巴哈说:饮食方式决定人类的未来的命运。看到这句话时我嘲笑他这个哲学家的无知。生活方式,饮食方式怎么会影响人类的未来命运呢?后来随着研究,发现饮食方式的确影响着人类的文明。吃牛肉的国家商业比较发达。常吃牛肉可能商业知识发达,猪肉则是政治智慧发达。
第四篇: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先给大家讲一个取乒乓球的故事,这是一名专家给一群学生出的一道智力测试题。在一个透明的瓶子里,放进六个乒乓球,每个球用细绳系着,要求在最短的时间里,从瓶里全部取出。几个小组的同学,各人都想在第一时间里从瓶里取出,结果在瓶口形成堵塞,谁也出不去!只有一个小组成功做到了,他们采用的办法是六个人形成一种配合,依次从瓶口取出。这道题考的就是团队有无互相协助的精神,就是我们常说的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的含义。所谓团队,有研究者提出:是指一些才能互补、团结和谐并为负有共同责任的统一目标和标准而奉献的一群人。简单而言一个团队就是一个集体。团队不仅强调个人的工作成绩,更强调团队的整体业绩。团队通过成员的共同贡献,得到集体的成果,而这个集体的成果超过个人业绩的总和。
所谓团队精神,是指团队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与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作风。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奉献,奉献成为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动力,为工作注入能量。团队精神的精神是
承诺,团队成员共同承担集体责
任。没有承诺,团队就是一团散
沙。做出承诺,团队就会齐心协
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
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
我们也常说:“团结就是力量”。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团队间的竞争,就是团队协作作战能力的竞争。在市场经济条件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背
景下,企业要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其根源不在于某个员工个人能力的超群,而是在于其员工整体“团结合作”的强大,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那种弥漫于企业无处不在的“团队精神”。
所以说,精诚合作的“团队合作精神”是企业
在商业战场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是企
业走向辉煌的最有力的保障。
姜戎所著《狼图腾》中着重墨述的“狼性
文化”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备受企业的推崇。
狼性文化所体现的就是敏锐的嗅觉,不屈不
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和誓死协同作战的团
队合作精神。在实际的与生态自然环境抗争的过程中,狼群所表现出的超常的生命力与战斗力令人震撼!一旦进攻目标确定,头狼发号施令,群狼就各就各位,呼啸声此起彼伏,互为互应,有条不紊,极具渗透力和胁迫感。这种高效的团队协作性,使它们在攻击目标时往往无往而不胜。独狼并不是最强大的,但群狼的力量却是空前强大的。所以有“猛虎也怕群狼”之说。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前提下,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时代呼唤团队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强调团队内部各个成员为了团队的共同利益而紧密协作,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整体作战力,最终实现团队目标。团队的作用在于提高组织的绩效,使团队的工作业绩超过成员个体业绩的简单之和,因为团队中的每个人可能在某一方面是天才,但不可能是全才,只有将公司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机地整合分配,才能产生出“1+1>2”的综合效能。
在诺贝尔获奖项目
中,因协作获奖的占2/3以上,在诺贝尔奖设立的前25年,合作奖占41%,而现在则跃居80%。这就是明证。对于一个团队来说,团队合作精神的形成并非是一日之功,需要日积月累之沉淀。团队精神至关重要的另一点就是,它强调团队内部成员的全面进步和综合完善——唯团队成员都具备团队合作的能力,团队精神才能形成。
团队合作能力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从企业大的方面来说,就是要在企业内部培育相互信任鼓励,轻松协调的企业工作氛围。企业员工之间表现出足够的信任度,这种信任不仅包括对个人品质素养的信任,而且包括对专业能力的信任。从员工个人小的方面来讲,在一个团队中,随着知识型员工的增加,每个成员的专长可能都不一样,每个人都可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所以任何成员都应该保持谦虚诚恳的工作作风,要敢于作自我检讨不断完善自我,应该具备豁达的胸襟,肯定他人的强项与优点。中肯的鼓励和赞许可以让员工的不满化为
建设性的批评,并进一步促进企业的规章制度。“集众力,办大事”是团
队精神的优势。众人抬柴火焰高,在强调凝聚力的团队中,你有可能可以
打败一个人,但是你绝对不可能打败
一个整体——团队精神是看不见的堡垒,促使企业不断强大旺盛!
第五篇: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团队精神是指一个组织具有的共同价值观和道德理念在企业文化上的反映。团队精神是企业的灵魂。一个群体不能形成团队,就是一盘散沙;一个团队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就不会有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当然就不会有战斗力;一个企业没有灵魂,就不会具有生命的活力。
团队精神: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持
团队精神表现为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精神面貌,是一种看得见、感知得到的精神气息;企业的灵魂则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神韵。比如一个人的气质,魅力等。一个二流的画家只能画出造型相相似的物体,一流的画家则可挥洒神来之笔,赋予物体生命之魂。
团队精神是企业冲锋的号角
俗话说,市场台战场。在企业日成为市场竟争主体的今天,企业的竟争力、战斗力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一个企业如果有一个好的团队和良好的团队精神,它就会像冲锋的号角,激励员工通往超前,奋力争先,不断战胜对手,取得竞争的胜利!
团队精神是企业的精神支柱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同样,企业也是需要精神的。团队共同的价值观就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支柱。离开这个精神支柱,企业就是一潭死水、一具僵尸,就毫开活力可言。从这个意义上说,团队精神乃是企业的精神支柱。
团队精神是培养企业凝聚力的旗帜
古人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培育企业的凝聚力,除了其他条件外,良好的团队精神就成为一面旗帜,它召唤着所有认同该企业团队精神的人,自愿聚集到这面旗帜下,为实现企业和个人的目标而奋斗。
打造团队精神决非一日之功
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要靠多年的教育训练和生活实践的积累,才能逐步形成。打造团队精神更非一日之功。企业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的世界观、人生观、利益观、幸福观等,对于打造团队精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企业总裁、总经理、企业领导班子有什么样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他们带领的团队就会有与之相似或相近的共同价值观,即团队精神。正如何教授所说:“企业家乃团队的灵魂。”
把握时代脉搏,提炼时代精神,塑具有时代特征的企业文化。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急剧变化、快速转型、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转变的时代。企业家不仅要紧随时代的前进步伐,而且要走在时代的前列,站在历史的高度,把握时代脉搏,总结提炼当今时代中国人民在现代化建设中表现出来的巨大热情和良好的精神风貌,结合自己团队的特点,并准确预测末来的发展趋势,从点滴做起,精心塑具有独特魅力的企业文化,从而形成自己的团队精神。引导、发掘员工群体中的积极因素,采取纠正、培育、提升、弘扬等步骤,使之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趋于一致。不可否认,在我们的员工队伍中,主流的思想意识是好的、积极向上的。只要我们善于发气和引导,并以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加以培养,都可成为企业精神的组成部分。对于那些消极的、落后的思想意识,要坚决地以纠正!所谓风不正则心不齐。
点化企业之魂
现代企业从外延上可以分为大、中、小等多种类型,从内涵上则可分为四个档次:第一档:形成了团队;第二档;形成团队并具有科学的组织制度;第三档;塑造出团队精神;第四档;形成具有魅力的企业之魂。这是企业发展的最高境界。
团队精神是群体价值观的反映,属于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灵魂,则是隐含在企业机体之中、难以用直觉观察到,但却又能使感知到;既难以捕捉到,又难以用语言描述的,但却又光芒四射、能打动人心的一种内在魅力。它不仅仅是一种品牌、一句文告词、一件实物,而是外化为消费者的一种信赖感、安全感、满足感。消费者提到它,就有一种愉悦的心理感受、一种对其产品和企业形象的极大的心理认同。比如德国的奔驰、美国的麦当劳,还有波音、松下、壳牌等等。
但是,一个企业家要引领企业达到这般境界,决非一日之功、一年之功!然而,也许正因为如此,才倍显它的无穷魅力和巨大的挑战性,诱使无数的企业家为之毕生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