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课件

时间:2019-05-11 21:07: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原课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原课件》。

第一篇:马原课件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1).本义:爱+智慧(2).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

物理学——研究具体事物的学问 物理学之后”——形而上学(抽象 《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道(抽象)

形而下者谓之器——器(具体)(3)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的世界观

哲学家用一定的哲学术语、按一定的逻辑结构、采取概念体系的形式,即理论的形态完整地表达出来 自发的世界观

不系统、不完整、不以理论形式表现 方法:具体方法

哲学方法 方法论——哲学方法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方法论证明世界观

法——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

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

论——由物质到意识的反映路线

(事物和经验先于认识)

论——由意识到物质的反映路线(人的认识先于经验)1.物质

(1)恩格斯关于物质的两个原则性论述:

A.属加种差定义法

辨证定义法

B.“ 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物质就是在这一总和中抽象出的 最大共性。

(2)列宁的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独立存在又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列宁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

A.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区别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B.坚持了反映论和可知论,区别于先验论和不可知论

C.正确区分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区别于旧唯物主义 2.意识

(1)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 产物;是社会的产物。

劳动改变了主体与环境的关系;

动物——被动适应

人类——主动改造 ◆劳动改变了主体成员之间的关系;

动物——遗传关系

人类——伦理关系 ◆劳动改变了主体自身的特性.直立行走——手——工具——大脑——语言(2)意识的本质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的差异性是主观的,但造成差异的原因是客观的意识的创造性是主观的,但创造的原型是客观的(1)运动是存在和非存在的对立统一(2)思维运动

(3)社会运动

质变(4)生物运动

——运动的高级形式

(5)化学运动

质未变

静止(6)物理运动

位未移(7)机械运动

——运动的低级形式

(8)

位移

(3)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 静止——事物的既存状态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动中有静

运动是绝对的 静中有动

静止是相对的 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世界是按照一定规律在时空中运动着的物质世界

A.时间指的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

过去——现在——将来

不可逆性

历史——现实——未来

B.空间指的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方位性。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的时空观念不过是客观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的反映。时空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不同事物的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受物质运动的具体特性所制约的,即它们的个体特性是可变的、有条件的;人们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也是可变的、发展的,因而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

时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在持续性方面的无限性,整个宇宙的持续性是无始无终、无尽无休的;

时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有始有终、有尽有休的。

空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在广延性方面的无限性,整个物质世界的广延性是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

空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广延性是有穷有尽、有边有际的 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生产实践

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社会关系的实践

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

精神生产实践

以获取对自然、社会、人的认识为直

接目的教育、艺术等领域的实际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区别:

自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尚未被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内的自然界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内在联系:

自在世界构成了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天然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人化自然

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接触点及相互转化的基础和途径(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总之,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联系的的特点(1)联系的客观性

(2)联系的普遍性

(3)联系的多样性

(4)联系的整体性(5)联系的条件性(6)联系的开放性 1)普遍联系原理

◆每一事物都是由许多要素相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内部联系的普遍性(机械整体)

★整个世界是由无数具体事物相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

◆任何事物都处在和他事物的相互联系中。——外部联系的普遍性(2)方法论意义 ◆整体性原则——把事物看成是由要素相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的方法原则。正效应(集体主义);负效应

(——系统性原则)

◆条件性原则——把事物放在一定条件下考察的方法原则。——环境性原则(顺境;逆境)

——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

2、坚持联系的思维方式,防止孤立的思维方式

确立

整体性(系统性)

条件性(环境性)

观念

开放性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人与人

内部联系——对内搞活

外部联系——对外开放

1962年,在一本由雷切尔·卡森写的名为《沉默的春天》的书里,化学工业、政府和农业部门被指责毒化了环境。雷切尔·卡森描绘了一幅未来可怕的景象。《沉默的春天》随之而来的争论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从 1945年开始,卡森关注DDT等一系列杀虫剂的问题,她组织专家向美国农业部呼吁停止使用对自然有害的杀虫剂,否则小鸟将消失,春天将是一片寂静。1963年,在接受电视采访时,卡森说: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对抗自然就是对抗自己。”1964年卡森去世。

直到如今,仍有学者认为,杀虫剂将毁灭生态环境不过是一个神经质女人的胡说,但《寂静的春天》一书依旧成为环保主义的经典。卡森推动了全球性民间环保运动的发展,它不仅促使美国人反思他们对于生态作出的破坏,也使“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成为所有人类的共识。

“······每个生命 ······ 注定要与危险的 化学物品打交道。无论老少,这些化学 物质现在正贮存在绝大多数人的身体当 中。它们出现在母乳中,有可能出现在 未出生孩子的血液中。《增长的极限》(THE LIMITS TO GROWTH)—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内容简介:

1968年,来自世界各国的几十位科学家、教育家和经济学家等学者聚会罗马,成立了一个非正式的国际协会--罗马俱乐部(The Club of Rome)。其工作目标是关注、探讨与研究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使国际社会对人类困境包括社会的、经济的、环境的诸多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并提出应该采取的能扭转不利局面的新态度、新政策和新制度。

受俱乐部的委托,以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米都斯(Dennis L.Meadows)为首的研究小组,针对长期流行于西方的高增长理论进行了深刻反思,并于1972年提交了俱乐部成立后的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深刻阐明了环境的重要性以及资源与人口之间的基本联系

报告认为:由于世界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5项基本因素的运行方式是指数增长而非线性增长,全球的增长将会因为粮食短缺和环境破坏于下世纪某个时段内达到极限。继而得出了要避免因超越地球资源极限而导致世界崩溃的最好方法是限制增长,即“零增长”的结论。由于种种因素的局限,其结论和观点存在十分明显的缺陷。但是,报告所表现出的对人类前途的“严肃的忧虑”以及对发展与环境关系的论述,具有十分重大的积极意义。它所阐述的“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为孕育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萌芽提供了土壤。

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 和谐社会

对立面:事物之间

——外部矛盾

事物自身两方面 ——内部矛盾

(1)矛盾的斗争性

——

对立面的对立关系

(2)矛盾的同一性

——

对立面的统一关系

A.每一事物都包含矛盾(事事有矛盾)(无处不在)

B.矛盾贯穿每一事物的始终(时时有矛盾)(无时不有)

方法论意义——敢于正视矛盾;反对消极逃避主义

(2)矛盾的特殊性:

——每一事物的矛盾体系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不同事物矛盾的性质不同(事事矛盾各不同)

同一事物不同阶段矛盾的性质不同(时时矛盾各不同)

A.矛盾性质的特殊性

根本矛盾

内部矛盾

对抗性矛盾 非根本矛盾

外部矛盾

非对抗性矛 B.矛盾解决方式的特殊性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相互限制

保证发展 相互协调

促进发展 相互竞争

刺激发展 一方克服、消灭一方 双方融合新的发展 双方脱离

另行发展 双方消失

新体取代

&意义:A.揭示了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个性-共性-个性)

B.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 相结合原则的哲学依据

(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2)A.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3)a.互相依存是事物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b.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因素以促进各自的发展(5)c.互相转化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6)B.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7)a.肯定事物性质的矛盾方面使事物处在量变中(8)b.否定事物性质的矛盾方面最终使事物发生质变 A.内因——内部矛盾

内因在外因的影响下起作用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B.外因——外部矛盾

“ 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4、坚持矛盾思维

1)一分为二地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 2)具体地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当前中国社会的矛盾及其解决

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道德手段

教育手段„„

(3)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不平衡性原理

两点论——全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重点论——重点(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辩证统一(防止片面;分清主次

1)质 ——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质是多方面的(多层次性)

质与属性;与实践结合(2)量 ——同质事物相区别的外在规定性

内涵量(程度)

外延量(广度)

3)度——保持事物质的量界限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有质之量

▲关节点——度的极限(常数;幅度;过程)

▲事物存在的基本格局——一度两点

适度原则——把事物放在度范围内考察的方法原则

胸中有数

适可而止

因势利导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

2、量变和质变(事物发展的基本状态)

(1)量变——事物存在期间的变化

A.特点:连续性

不显著性

B.形式:内涵量变

外延量变

(2)质变——事物产生和灭亡时的变化

A.特点:间断性

显著性

B.形式:爆发式飞跃

非爆发式飞跃

3.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1)互相依存:量变是质变的前提

质变是量变的结果(2)互相渗透:总的量变中包含部分质变

根本质变中包含量的扩张

▲ 部分质变

局部性部分质变(空间)

阶段性部分质变(时间)(3)互相转化:量变必然转化为质变

质变必然转化为新的量变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自我发展(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1.肯定和否定

肯定方面—— 肯定事物性质的矛盾方面

否定方面—— 否定事物性质的矛盾方面

肯定活动——肯定方面肯定事物性质的活动 否定活动——否定方面否定事物性质的活动

肯定阶段——肯定方面通过肯定活动使事物

达到的阶段

否定阶段——否定方面通过否定活动使事物

达到的阶段.辨证否定

(1)辨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自我否定(合理;好)——延续

他物否定(恶劣;坏)——中断(2)辨证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

辨证否定的实质——

“扬弃” 3.否定之否定(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1)含义

A.狭义:事物自我发展的高级阶段,是重新肯定阶段。B.广义:指事物自我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三个阶段:①肯定——②否定——③否定之否定

低级阶段——中间阶段——高级阶段 两次否定:辨证否定对肯定的否定

否定之否定对辨证否定的再否定(2)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点——周期性

宁:螺旋式上升

毛泽东:波浪式前进

反对循环论和直线论

(3)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与实质

内容: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循环往复,不断发展 实质:事物的自我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方法论意义:反对肯定一切与否定一切

1、现象与本质

(1)区别与联结(辩证统一)

现象

本质 标志事物表面特征

标志事物根本性质

外在联系

内在联系

多样多变

相对稳定

感官直接感知

思维理解把握

本质的体现

现象的根据

原理

思维要求

◆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划清界限

防止颠倒

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具体分析依存关系

具体分析渗透关系

具体分析转化关

◆每一事物都处于

◆寻找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

因果联系的链条之中

预测后果

增强行动自觉性

原理

思维要求

◆因果链条的 ◆具体分析

分别对待 复杂性

多样性

必然性

偶然性

联系与发展趋势

联系与发展状态 的确定性的不确定性 产生于内部本质因素

产生于非„外„

表现为大量偶然性

根据在于必然性

(这一事物的偶然性

不同于另一事物„)

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结构

功能 系统要素之间的关联方式

系统对周围事物发生作用的能力 结构决定功能

优化结构

演化中功能不适应改变结构

自然系统 生物进化的例子

社会系统当前改革的例子

(一)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1、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怎样来确定各种规律的共性? 一是,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来考虑 二是,从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来考虑 三是,从偶然和必然的关系来考虑

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1)意识可以反映物质

(2)意识可以指导人的实践活动(3)意识可以调节人的生理活动 人的物质活动(实践活动;生理活动

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尊重客观规律性;2.发挥主观能动性

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意识能动性的效果是受客观规律制约的。意识能动性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实现。

意识能动性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 1、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来源)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广度和深度)

新课题;新工具;新经验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二、认识的含义、结构、特点和形式

(一)含义——是实践基础上人对事物反映

(二)结构

1.主体

2.客体

3.手段

4.结果

(三)特点

1.反映性

2.选择性

3.重构性

(四)形式

1.感性认识

2.理性认识

三、认识的规律(实践——认识——实践)

(一)由实践到认识

(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1.感性认识

(1)含义:人通过感官对事物现象的直接反映

能动的(2)特点:直接性;具体性(3)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2.理性认识

(1)含义:人通过抽象思维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间接反映(2)特点:间接性;抽象性

(3)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理论——高级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1)互相依存: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深化

(2)互相渗透: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的成分

理性认识中有感性认识的因素(3)互相转化:感性认识必然上升为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必须回到感性认识

★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培根 4.由实践到认识的条件(1)搜集材料(2)整理材料

(二)由认识到实践(由理性认识到实践)1.由认识到实践的必然性

(1)理性认识的要求——得到检验(2)实践的要求——需要指导

2.由认识到实践的环节(实践意图——实践计划 ——实践方案——典型试验——实践)

3.由认识到实践的条件(实践条件;群众基础 三)认识的总规律

1.含义:实践——认识——实践,循环往复,不断发展

2.意义:群众路线

(1)从群众中来——由实践到认识(2)到群众中去——由认识到实践

1.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

确反映。(主观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性的内容是客观的(本质和规律 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的

(二)真理与谬误

1、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 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谬误是对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二者在一定范围内的区分是绝对的,不能混淆。

2、真理与谬误的联系: ①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 ②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现实意义:

我们要敢于相信真理总会战胜谬误,敢于坚持真理

(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绝对真理

——绝对真理指真理的绝对性。

①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②人们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2、真理的相对性——相对真理

——相对真理指真理的相对性。

①真理是对特定事物的一种正确认识(时间检验)②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才能最终指导实践

3、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①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依存的。

②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渗透的。③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相互转化的

(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1.纯粹的主观性不能检验真理(逻辑证明)2.纯粹的客观性也不能检验真理(客观事物)

3.只有主客观统一的客观实践才能检验主客观统一的真理

★实践检验真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1、确定性: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具有唯一性

2、不确定性: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具有条件性(局限性)

实践总体

抽象真理

具体实践

具体方

(一)含义——客体属性对主体需求(要)的满足关系

(二)价值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性:

1.客观性

2.主体性

3.社会历史性

4.多维性

(三)价值评价——主观性

——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价值评价就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

一个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必须符合两项基本要求:

一是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

二是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

(四)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1、价值观:是人们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2、树立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不仅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

1.真理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包括人自身),追求和服从真理。

2.价值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

二)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

第一,真理原则是侧重于客体性的原则,价值原则是侧重于主体性的原则。

第二,真理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条件性原则,价值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原则。

第三,真理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多样化原则。

(三)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1、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

2、价值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

3、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4、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2、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

3、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

4、现实意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当代中国,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1、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2、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坚决反对教条主义。

3、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又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做到坚持与创新的统一。在当代中国,我们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统一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认识世界。

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1、唯物史观(群众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唯心史观(英雄史观):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1)宿命论(客观唯心主义)

(2)唯意志论(主观唯心主义)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过程。

(1)地理环境

A、含义

B、作用(影响)促进;阻碍

(2)人口因素(数量,质量,结构,分布和流动)

A、含义

B、作用(影响)促进;阻碍

(3)生产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决定作用——性质,面貌,发展

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过程。

(1)社会心理——感性形式

(2)社会意识形式——理性形式

A、非意识形态(不具有阶级性)

a.自然科学

b.一部分社会科学

c.思维科学

B、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

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和哲学等思想观念

3、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5、意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他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生产力

(1)概念: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的物质力量。(顺应)(2)构成:(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实体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非实体要素——科学教育、科学技术、科学管理

2、生产关系

(1)概念: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利益关系(经济关系)。①广义: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②狭义:生产和分配(占有、地位和分配)(2)两种基本类型(所有制)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按需分配 ②生产资料私有制——按生产要素分配;其他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辩证关系: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产生、性质、发展 ②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

适应—— 促进;不适应——阻碍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适应——不适应——适应的发展运动过程

3、现实意义:

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按生产力发展水平调整生产关系。——经济体制改革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产生、性质、发展

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通过干预社会生活,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适应,促进;不适应,阻碍)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由适应-不适应-适应的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过程 3、现实意义:

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和思想文化体制改革。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统一性:

社会历史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2、多样性:每个国家或民族有其各自的发展历程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1、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

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2、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①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②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③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形态的更替,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的统一。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合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1、阶级的产生

阶级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同时又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消亡。2、阶级的实质:

所谓阶级,就是指一些大的社会集团,由于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阶级斗争的作用:

①质:推动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更替 ②量:在同一社会形态中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 2、阶级斗争的形式:

①经济斗争:被剥削人民为争取现实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斗争 ②政治斗争:为了追求被剥削人民的长远和根本利益 ③思想斗争:批判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1、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人是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

2、社会主义的阶级斗争:

①社会主义的阶级结构:初级阶段有资本主义因素,也有社会主义因素 ②社会主义阶级斗争的趋势:是逐渐趋于缓和但阶级斗争还将长期存在 ③社会主义阶级斗争的方式:不再是急风暴雨式的群众运动,而变成少数的敌对分子同人民民主专政的对抗

三、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制度更替过程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1、社会革命的实质: 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2、社会革命的根源: 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马克思 1、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2、极大的激发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历史主动性

四、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平时期 1、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会基本矛盾 ②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③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2、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

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一场伟大的改革。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杠杆 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①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②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③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

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3、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制定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正确的战略决策。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双重性

1、科学技术能够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

2、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 ①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

②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3、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局限性

1、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2、要受到人民群众自身精神条件的限制

3、要受到统治阶级、剥削阶级有意志的压迫。

(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 ①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③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④一切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2、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个人——历史人物(历史名人)

——历史杰出人物——政治领袖

——无产阶级政治领袖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㈠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1.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形成

⑴生产集中——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⑵资本集中 ——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家所支配。

⑶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结果

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在竞争中除了加强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外,还必须不断积累资本,扩大生产规模。2.垄断的形成

⑴垄断——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⑵垄断产生的原因

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激烈的竞争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⑶垄断组织——在一个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

垄断组织的形式:

短期价格协定

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

垄断组织的本质:通过联合达到独占和瓜分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㈡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1.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

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2.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㈢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1.金融资本及其形成

⑴金融资本——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⑵金融资本的形成: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密切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

2.金融寡头及其对国家的控制

⑴金融寡头——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⑵金融寡头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统治者

通过“参与制”实现对经济领域中的统治。

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实现对国家的控制。

通过掌握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实现对国家内政外交的左右。㈣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1.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⑴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⑵垄断利润来自剩余价值

A.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B.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C.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国外利润;

D.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2.垄断价格——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⑴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 ⑵垄断价格的形式

垄断高价——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垄断低价——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⑶垄断价格并未否定价值规律

垄断价格造成的后果

抑制了市场上价格的自由波动,垄断价格长期背离生产价格和价值。

整个社会商品的价值,仍然是由生产它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垄断价格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整个社会所生产的价值总量,它只是对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作了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

全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价值总额。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

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

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2)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4)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①宏观调节——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

②微观规制——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类型:

反托拉斯法

公共事业规制

社会经济规制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

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

加快了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更好地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

㈡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1.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

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

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2.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 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商品资本的输出。

3.资本输出的类型

⑴私人资本输出:私人对外直接投资;各种对外证券投资;私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对外贷款;私人在国外的房地产投资和存款;私人对外开展商品和服务贸易等。

⑵国家资本输出:政府及其所属的金融机构的对外贷款;政府的对外援助,包括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向国际机构的投资;政府在国外的资产等

4.资本输出的目的和实质

私人资本输出的目的: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或利息;加强剥削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经济。

国家资本输出的目的:为私人垄断资本服务;为维护世界资本主义制度服务。

资本输出的实质:攫取巨大利益和扩大垄断实力。5.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作用

⑴对于资本输出国的作用

资本输出为其带来了巨额利润,加速了资本积累,增强了垄断资本的实力;

资本输出带动和扩大了商品输出,巩固和扩大了垄断资本的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大大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

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控制,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垄断优势地位。

⑵对于资本输入国的作用

积极作用:①吸收外资;②引进技术和管理;③优化了产业结构;④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⑤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

不利影响:①付出了较大的经济代价以及环境污染、能源和资源消耗的代价;②产业调整和布局有可能受制于外资的投资战略;③外来资本和跨国公司投资增加,冲击本国的民族工业,并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控制权;④债务负担加重,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⑤对国际资本的依赖性增强,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等。

6.国际垄断同盟 ——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建立起国际垄断资本的联盟,以便在世界范围形成垄断,并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⑴国际垄断同盟的早期形式——国际卡特尔

若干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或经营某种产品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国际卡特尔协议,垄断和瓜分这种产品的世界市场,规定垄断价格,谋求垄断利润。

⑵国际垄断同盟的当代形式——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为主。

①跨国公司——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进行跨国的或者说国际间的生产、销售或金融等各种经营活动,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由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出面缔结协定所组成的国际经济集团。7.国际经济调节机构

国际经济协调的具体形式:各种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协议、地区性的经济组织和集团等。

二战以来的国际性协调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世界贸易组织

8.一分为二地看待资本国际垄断及其调节机构

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经济领域的矛盾和危机。

从根本上说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他们攫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

㈢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1.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2、帝国主义及其实质

(1)含义 ①泛指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倾向。具有这种倾向的国家称为帝国主义国家。②特指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在其1902年出版的《帝国主义》和德国经济学家希法亭在其1910年出版的《金融资本》等著作中试图系统阐述自己关于帝国主义的观点。列宁在1917年出版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 :“如果必须给帝国主义下一个尽量简短的定义,那就应当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

(2)帝国主义的实质

——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从殖民地掠夺的巨额财富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积累、发展和增长的重要源泉,也成为它们维持其垄断统治和经济实力的源泉。

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世界大战争夺世界霸权和瓜分或重新瓜分世界。

用新殖民主义政策代替旧殖民主义政策,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一)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1.生产的全球化——国际水平分工逐渐取代国际垂直分工成为居主导地位的分工形式。

水平分工——以资本、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为前提,以跨国界组织生产为核心,以全球化生产体系的形成和建立为标志,它使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不再孤立地进行,而是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2.贸易的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

3.金融的全球化

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

与国际股票市场的发展相联系,基金市场迅速成长。

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

4.企业经营的全球化(标志: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使生产、资本和商品的国际化进一步深化,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㈡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发展。

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㈢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1.积极效应: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2.消极后果:制约甚至破坏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面临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世界各国面临在经济上相互依赖所带来的潜在危险。

3.在经济全球化中扬长避短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

如何使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公平的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各国共存的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1.个体资本所有制——所有权与控制权统一于资本家自身,雇佣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直接支配和监督下,使用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为资本家无偿地生产剩余价值。

2.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是一种私人资本家联合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特点:资本占有主体多元化,资本的使用具有整体性,生产资料的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发生分离。整个股份资本由职业经理人直接管理和控制,作为资本所有者的股东凭股票以股息的形式参与剩余价值的分割。.二战后资本所有制的新形式

⑴国家资本所有制——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

特点:国家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国有企业的重要职能是推行政府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

⑵法人资本所有制——法人股东化的产物。

特点:各类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的主要出资人,企业的股票高度集中于少数法人股东之手,法人股东凭借手中集中化的控股权干预甚至直接参与公司治理,监督和制约管理阶层的经营行为,使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

形式: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

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

性质: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体现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

㈡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1.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的变化

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建立,生产工具使用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劳动对资本的隶属由形式上的隶属变成实质上的隶属。

2.缓和劳资关系的新制度

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社会福利制度。

㈢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㈣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1.经济调节机制的变化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2.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减轻,破坏性减弱,生产下降的幅度减小,失业率有所降低,企业破产的数量减少。

危机周期的长度缩短。

经济危机的阶段性差别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明显。

㈤政治制度的变化

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

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

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㈠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㈡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1.新变化的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2.反对两种错误倾向:把资本主义的部分变化夸大为资本主义的质的根本变化的认识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完全否定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意义也是不可取的。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废除人身依附关系,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追求价值和剩余价值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在历史上曾经具有进步性。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㈠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灭亡的根本原因

⑴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表现在阶级关系上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表现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⑵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

2.资本积累是推动资本主义灭亡的物质条件

第一,资本的不断积累使社会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而大规模的生产本身必然会冲破私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

第二,资本的不断积累必然提高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这在客观上势必导致生产的集中和资本的集中,使资本的社会化占有成为可能;

第三,资本的不断积累使对生产过程的管理社会化了,相应地派生出管理社会化大生产的管理人员和专业的管理机构,而这些都弱化甚至排斥私人资本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灭亡的社会条件

资本社会化包含着对资本主义的私人产业的扬弃。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共同组织社会化生产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经济条件。

4.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培育出无产阶级这个否定自身的力量。

无产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代表者,是真正的革命阶级。

无产阶级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必将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彻底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

㈡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

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引起了农村自然经济和城市行会组织的瓦解,导致城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于两个途径:

(1)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小生产者在激烈竞争发生两极分化:

经营兴旺的作坊主成为早期工业资本家,原来的师徒关系逐渐转变为雇佣关系。

多数作坊主在竞争中衰落破产,同其帮工和学徒一起沦为雇佣工人。2)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

商人或高利贷者侵入手工业领域成为工业资本家,作坊主丧失独立生产者身份,连同其帮工和学徒成了商人或高利贷者的雇佣工人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1.资本原始积累的缘由

资本原始积累

——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15世纪末美洲和通往印度航道的新发现,世界市场的迅速扩大,要求商品生产以更大的规模和更快的速度发展,资本主义的自然生长的速度不能适应这样的需要,只能靠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靠资本的原始积累来实现。

2.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

(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

(2)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

通过国债制度、课税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加强对国内人民的剥削,积累起巨额货币资本

3.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

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缩短了封建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程。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17世纪中期和18世纪后半期,英、法等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最终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进而在资产阶级政权的帮助下,实现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空前大发展,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1、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形式。

2、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分为简单的商品经济和发达的商品经济。

3、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1)社会分工的出现

社会分工——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

社会分工产生了相互交换产品的要求。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在私有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私人占有,劳动产品便必然采取商品的形式,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便必然采取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形式。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1)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用来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要,而是通过交换用来满足别人的、社会的需要。

物品的使用价值——物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

(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3)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

对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统一: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自然性)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前提);价值(社会性)寓于使用价值之中(本质要素)。

(4)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

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5)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三者的关系:

A.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

劳动的关系,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具体劳动——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2)抽象劳动——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形成商品的价值。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统一:它们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对立:

具体劳动:人与自然的关系、劳动的自然属性

抽象劳动: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劳动的社会属性

(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1.商品的价值量及其决定

(1)商品的价值量——生产商品所耗费的抽象劳动量(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I)

(3)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效率。公式: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

单位产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力(率)成反比(4)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 自然条件等。

(5)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简单劳动——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

复杂劳动——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

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 2.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⑴价值规律的含义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价——价值量——价值)

⑵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格机制 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竞争机制

供求机制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Ⅱ:社会分配给商品的劳动时间 ⑶价值规律的作用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资源配置)

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竞争)

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⑷价值规律的消极后果

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价值规律自发调节资源配置有一定盲目性。(市场失灵)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1.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

(1)简单的价值形式

相对价值形式——价值的被表现物

等价形式——价值的表现物(等价物)

2.货币及其职能

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⑴价值尺度:货币充当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⑵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W ──

G ── W(3)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做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

(4)支付手段:货币在赊购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职能。

(5)世界货币:货币越出国内的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3.货币的作用

⑴货币与商品的两极对立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转化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⑵货币的优势和局限

优势:货币的出现,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局限:货币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反而使矛盾更加扩大和加深了

(五)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及其关系

(1)私人劳动——由私有制决定的具有私人性质的商品生产劳动。

(2)社会劳动——由社会分工决定的属于社会总劳动一部分的具有社会性质的商品生产劳动。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关系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同一商品生产劳动的两面。

没有私人劳动就没有社会劳动,社会劳动是各私人劳动之总和。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统一只能在完成商品交换之后。

2.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主要表现是: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在资本主义阶段——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发展为: 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 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内容:

1、劳动创造价值,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抽象劳动量决定商品价值量,交换中的商品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商品交换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最终导致货币的产生;

3、私有制商品经济的 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交换的完成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莫定了基础。

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 优秀成果

——认识到了商品的二因素,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 ——认识到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量。缺陷

——不能回答什么劳动创造价值; ——不能明确区分价值和交换价值; ——不理解社会必要劳动量是如何决定的⑵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

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

劳动二重性理论不仅克服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缺陷,使其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而且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

“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实践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所揭示的关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般理论,对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商品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生产性劳动应当包括大部分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服务性劳动,应当充分肯定服务性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等脑力劳动不仅创造价值,而且所创价值远远高于简单劳动。

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

要充分肯定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使用价值和价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础,价值分配不仅仅取决于价值创造。

价值分配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1、劳动者是自由人

2、劳动者一无所有

3、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历史成因

在封建社会后期发生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简单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标志。

(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⑴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是由生活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⑵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2.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

商品流通公式:W—G—W

资本运动公式:G—W—G′

G′— G =ΔG =M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㈠所有制和所有权

1.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

生产资料的拥有者成为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环节的支配者,而劳动力的拥有者则成为被统治、被支配的对象。

2.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即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则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法律形态。

在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排他性功能:排他护权、垄断得利、转让分享。

3.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

(1)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

(2)所有权维护和巩固着所有制,所有权更好地实现了所有制。

㈡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1.私有制的历史类型

⑴奴隶社会私有制:以奴隶主对奴隶的完全人身占有为基础。

⑵封建社会私有制:以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为条件。

⑶资本主义私有制:基于劳动者的完全人身自由的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

2、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㈠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1.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生产过程

⑴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

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⑵价值增殖过程——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如果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刚好补偿资本家所预付的劳动力价值,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

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这个一定点,就变成了价值增殖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 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 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

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⑴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可变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

⑵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

必要劳动=劳动力价值=可变资本价值

剩余劳动=剩余价值

⑵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

㈡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用延长劳动日和增加劳动强度来提高剩余价值率,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是资本家常用的方法。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依赖于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

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相当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单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机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其客观后果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导致劳动力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延长,最终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3.自动化条件下的剩余价值生产

(1)生产自动化的主要表现:

工业机器人的开发和利用,代替了工人大量的体力劳动和部分脑力劳动。

自动化生产线的广泛使用,直接从事生产操作的工人大大减少,甚至出现了少数的所谓“无人工厂”。

(2)实质:A.包括机器人在内的所有自动化设备在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B.这些自动化设备只能转移而不能创造新价值,更不能创造剩余价值;

C.由于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只能从“总体工人”的劳动、特别是其中的脑力劳动寻找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根源。

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1.资本积累的本质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后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生产只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

简单再生产的实质: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后,将其中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而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3)资本积累的本质——资本家不断地利用剩余价值扩大资本规模,进而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2.资本积累必然加剧两极分化

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而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无产阶级只占有少部分社会财富。

3.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的根源

⑴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c :v)。

资本技术构成——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资本的价值构成——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比——c :v

⑵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一般趋势。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导致可变资本相对量减少。

相对过剩人口——由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导致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

4.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资本积累构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愈来愈具有社会性。

资本愈来愈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

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

㈣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1.个别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⑴资本循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 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形式的运动。

⑵资本周转

——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资本循环。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关键因素:

资本周转的时间。

生产资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固定资本

——在多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其价值

分多次转移到产品上去的生产资料。流动资本

——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其价值

一次性转移到产品上去的生产资料。2.社会总产品的再生产 社会总产品

——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

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⑵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及要求

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际生产过程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

实现社会总产品的客观要求:

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既要保证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更要保证扩大再生产的实现。

消费资料的生产则既要满足两大部类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也要满足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求。

.平均利润率规律

润——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率——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之间

的比率。

平均利润率——整个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同社会预付资本总额的比率。

平均利润——各个生产部门的资本家按照平均利润率取得的利润。

平均利润率规律——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在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作用下利润率平均化,各经营职能部门按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原则分割剩余价值。

3、剩余价值的分配(分割)

(1)产 业 资 本——产业利润(利润)(2)商 业 资 本——商业利润(3)借 贷 资 本——借贷利息(4)银 行 资 本——银行利润(5)土地所有权——地租

(6)股

权——股息

㈥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第一,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第二,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

第三,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第四,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生产关系中的集中体现

(1)生产资料的社会化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生产过程中人们高度社会分工与合作同资本追求私利的管理的矛盾

(3)创造财富的劳动者与少数资本家在占有财富上两极分化的矛盾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具体体现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就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发展,这一矛盾就越尖锐,这一矛盾发展的最终趋势是资本主义的自我否定。

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是生产过剩

不是生产出来的产品满足了社会需求还过剩,而是劳动群众由于购买力下降不能买回自己所需要的生活消费品。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经济危机首先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马克思)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表现。

资本的增殖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和终点,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必然经历萧条、复苏、繁荣、危机(衰退)的动荡。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㈠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1.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

⑴政治统治的职能: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统治职能的根本目的。

⑵社会管理的职能:运用各种权力和资源对社会公共生活和各项公共事业进行管理,以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

公共管理职能服务于政治统治职能。

2.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保卫本国领土和主权完整;抵御外来侵略;向外扩张甚至发动侵略战争。

无论对内还是对外的职能,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都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

3.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剥削阶级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

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

⑴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在不危及资本主义国家安全和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给民众以平等自由的民主权利。

⑵资本主义的法制

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坚持的基本原则主要是:

私有制原则。

“主权在民”的原则。

分权与制衡原则。

人权原则。

2.资本主义的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权制衡。

国家政权的意向和行使常常是各种不同利益集团政治合力的结果。

3.资本主义的选举制度——资产阶级制定某种原则和程序、通过竞选产生议会和国家元首的一种政治机制。

竞选制度是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重要形式。

选举制度是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4.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

(1)政党——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是为了达到一定政治目的而建立的政治组织。

(2)资本主义国家政党的作用:

代表资产阶级执掌政权,对政府施加政治影响,控制议会;

制定和推行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方针、政策;

操纵选举;

控制群众团体和舆论宣传等

3)政党制度的类型:两党制——由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争夺执政地位,交替组织政府,轮流执掌政权的政党制度。多党制——资本主义国家中由两个以上的政党轮流或联合执政的政党制度。

5.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政治制度(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 促进新旧生产方式更替和生产力发展。历史性地促进了人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经验。

(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局限性: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的、资产阶级精英统治的民主;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6.必须认清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

对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那些表现人类政治文明优秀成果的因素应该加以继承和借鉴。

对于体现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的部分不能直接拿过来。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㈠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观念的总和。

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是资产阶级在长期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这些思想理论和观念后来成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之后由统治阶级在以往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理论和观念的基础上自觉地建立起来的。1.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分析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其经济基础服务的。

“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都需要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刽子手的职能,另一种是牧师的职能。”(列宁)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作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必将走向没落。

3.对待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正确态度

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正确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应该认真学习、参考借鉴。

对于体现资产阶级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偏狭自私的人生价值观等应坚决批判否定

第二篇:马原简答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总体有广义与侠义之分:

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恩格斯个人条件。

3、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本内容及其重大意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并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真正科学的理论。

4、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 三个方面: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5、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极其表现。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6、简述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 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7、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在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这个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还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与斗争的焦点之所在。

8、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9、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上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上的辩证法;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10、简述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11、简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作用。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及其意义。

群众观点包括四个基本观点:一是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三是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四是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以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方法和领导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13、简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使得每个生产者都被固定在某一生产领域专门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其生产的产品并非自己消费而是供他人和社会消费,因而其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具有社会性质,是社会劳动。私有制的存在,使得生产者的劳动成为私人事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怎样生产都是生产者自己的事情,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私人劳动。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总根源;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14、简述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货币本身不是资本,只有在它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时候,它才转化为资本;只有在劳动力成为商品之后,货币才能买到这种商品并利用这种商品带来剩余价值。

15、简述把生产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

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只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只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为我们考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16、简述垄断形成的原因。

所谓垄断,简单地说就是“独占”,是指资本主义少数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联合起来独占生产和市场。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定阶段必然走向垄断,这是因为:当生产集中达到一定高度时,就具备了产生垄断的可能性;生产的高度集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从而导致垄断的趋势;生产高度集中后,也产生了垄断的必要性。

17、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和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具体表现在:大规模生产建设需要巨额投资与私人垄断资本数量相对不足发生了矛盾;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社会化发展,遇到了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矛盾;生产力社会化的高度发展同私人垄断资本盲目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加剧了;生产力的迅速增长与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加深了。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有:国有垄断资本,即国家作为垄断资本家的总代表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国家和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即国有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一个企业内部的结合;国家和私人密切联系的垄断资本,即国家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的结合;

18、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和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因而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社会化程度较低的局限性;国家垄断资本从垄断资本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全局观点考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问题,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只顾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局限性;国家垄断资本的实力雄厚,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数量相对不足的矛盾;国家垄断资本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和计划管理,也在相当程度上克服或抑制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无政府状态和盲目性。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以私人垄断资本为基础的,并为其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经济调节本身有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维护其垄断统治并保证获得稳定的高额垄断利润。

19、简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根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可以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作如下的概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0、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消失;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第三篇:马原简答题

马原简答题

1、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精神意识,尽管他们表现各异,特点不同,但都根源于物质,都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或机能。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别的什么都不存在。(2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丰富性和无限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丰富性和多样性,又以他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离开多样性的物质统一性,是空洞的抽象;离开客观实在性的多样性,会变成纯粹的虚无。只有坚持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的统一,才是对世界本来面目的真实反映。(2分)

2、怎样理解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历史客观必然性的关系?(12分)第一,人的自觉活动的开展、自觉能动性的发挥,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1分)第二,人的自觉活动的目的、意志同历史发展总结果之间的差异是永恒存在的,但人类活动的目的性与历史发展总结果接近的趋势也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在自觉活动中可不断掌握并运用社会规律;(2分)第三,社会规律的实现形式和途径具有可选择性,这使得社会历史的进程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1分)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其他哲学认识论的区别是什么? 第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2分)第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1分)第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1分)

4、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2分)人民当家作主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1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分)

5、如何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分)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流派。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2分)

6、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一,揭示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1分)第二,是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基础和根据,是理解其他范畴和规律的钥匙;(1分)第三,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1分)第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的根本分歧。(1分)

7、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变动性中的统一。(2分)

8、为什么说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人的自我价值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社会对个人和自己对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2分)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结合在一起的。(2分)

9、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一,揭示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1分)第二,是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基础和根据,是理解其他范畴和规律的钥匙;(1分)第三,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1分)第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的根本分歧。(2分)

10、怎样理解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历史客观必然性的关系? 第一,人的自觉活动的开展、自觉能动性的发挥,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2分)第二,人的自觉活动的目的、意志同历史发展总结果之间的差异是永恒存在的,但人类活动的目的性与历史发展总结果接近的趋势也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在自觉活动中可不断掌握并运用社会规律;(2分)第三,社会规律的实现形式和途径具有可选择性,这使得社会历史的进程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1分)

11、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精神意识,尽管他们表现各异,特点不同,但根源于物质都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或机能。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别的什么都不存在。(2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丰富性和无限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丰富性和多样性,又以他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离开多样性的物质统一性,是空洞的抽象;离开客观实在性的多样性,会变成纯粹的虚无。只有坚持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的统一,才是对世界本来面目的真实反映。(3分)

12、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说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要求。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本身又适合生产力状况时,要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性;当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要适时地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2分)我国原有的政治上层建筑已经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因此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以适应经济基础进而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3分)

1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第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征;(2分)第二,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又一重要特征;(2分)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革命性和创新性的特征。(2

14、为什么说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 第一,人的存在和人的属性表现在实践之中;(2分)第二,实践是人的生命之根和立命之本;(1分)第三,人的本质是实践中生成的;(2分)第四,实践使人成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1分)

15、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一,揭示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2分)第二,是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基础和根据,是理解其他范畴和规律的钥匙;(2分)第三,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1分)第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的根本分歧。(1分)

16、怎样理解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历史客观必然性的关系? 第一,人的自觉活动的开展、自觉能动性的发挥,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2分)第二,人的自觉活动的目的、意志同历史发展总结果之间的差异是永恒存在的,但人类活动的目的性与历史发展总结果接近的趋势也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在自觉活动中可不断掌握并运用社会规律;(2分)第三,社会规律的实现形式和途径具有可选择性,这使得社会历史的进程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2分)

17、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2分)第二,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和作主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2分)第三,坚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2分)

1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有那些?(1)马克思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1.5)(2)马克思哲学是是严谨的科学体系(1.5)(3)马克思哲学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1.5)总之,马克思哲学是以哲学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1.5)

19、怎样理解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但多中寓

一、异中有同、差别中有一致(2分)世界是有差别性的统一,这种统一,不是统一于精神,也不是统一于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或者某种结构、属性(2分),而是统一于提取一切事物共同本质的物质性(2分)20、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根本分歧是什么?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1.(1)辩证法承认联系,而形而上学否认联系(1分);(2)辩证法承认发展,形而上学否认发展(1分)(3)辩证法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形而上学否认矛盾,二者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矛盾(1分)2.(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运动的变化,发展的动力揭示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1分)(2)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的范畴之中。(1分)(3)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1分)

21、怎样理解唯物辩证的否定观?(1)辩证法否定观是建立在对肯定和否定辨证统一基础上的一种辨证的否定观(2分)(2)辩证法否定观是通过事物内在矛盾运动进行自身的否定,实现自我运动和自我发展(2分)(3)辩证法否定观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事物变化的联系环节(2分)

22、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他包括那些内容? 思维和存在(或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2分)他包括2方面的内容:(1)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2分)(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世界是否可知的,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世界,这个问题是在的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2分)

23、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根本内容和内在动力。(2)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全部规律和范畴的钥匙。(3)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4)对立统一规律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水岭。

24、简述真理标准的辩证法?(1)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即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与不确定的辨证统一,这就是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2分)(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①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实践对一切认识最终都能作出检验,没有实践检验不了的认识这一点也是绝对的(3分)(3)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①任何实践都是具体的,都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因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不能完全驳倒或证实现存的一切认识②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个过程。(2分)

25、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1)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则认为社会意识是第一性的,社会存在是第二性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2分)(2)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意识出发,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客观过程。历史唯心主义史观是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认为思想动机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2分)(3)历史唯物主义从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出发,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唯心主义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认为英雄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2分)

26、怎样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1)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而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着,为社会发展提供最基本的条件。(3)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创造者(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

2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1.5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1.5分)(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1.5分)(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1.5分)28.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一,揭示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2分)第二,是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基础和根据,是理解其他范畴和规律的钥匙;(1分)第三,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1分)第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的根本分歧。(2分)

29、如何理解真理的辩证性?(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2分)(2)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无数相对真理之和构成了绝对真理(2分)(3)人类认识是不断发展、深化的、每一个真理性的认识作为相对真理都是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也是通向绝对真理的一个阶梯(2分)30、简述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1矛盾同一性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趋势;矛盾斗争性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否定,相互排斥的趋势(2分)(2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2分)(3)矛盾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矛盾双方总是处在对立统一的过程中,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对立是同一中的 对立。(2分)31.简述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1)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种自然的历史过程。(1.5分)(2)人类社会发展是规律决定性和主体能力性相统一的(1.5分)(3)人类社会发展即显示出统一性,有显示出多样性(1.5分)(4)人类社会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1.5)

第四篇:马原简答题(范文)

1.如何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基本问题: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意义:①它揭示了哲学的根本特征。②它揭示了哲学的根本路线和方向,揭示了哲学斗争的焦点。哲学基本问题提供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对于理解哲学和哲学史上的斗争具有重要意义。③哲学基本问题也是人类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它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基本矛盾,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对于在实践中自觉坚持存在决定意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有重要作用。

基本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的,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3.如何理解辩证的否定观?

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包含肯定的否定,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否定就是扬弃,既克服又保留。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4.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2)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3)矛盾的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4)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5.如何理解实践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6.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有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真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

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而能是把二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的,只有实践。

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即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所以,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

(2)逻辑证明对检验真理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原因:实践规律转化为思维的逻辑,再用“逻辑的式”把它固定下来,就成为人的逻辑思维的有效工具,并逐步具有了公理的性质

表现:在实践中,人们常常对所提出的计划、方案进行理论论证,一确认其可行性,当论证通过后便可认为是一套可付诸实际的正确的计划、方案。地位:不能取代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必须服从实践检验的最后结果。

7.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

(1)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另一方面,绝对值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2)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辨证转化的。真理永远

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的发展规律。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性真理、接近绝对性真理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8.如何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前提和基础。(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3)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1)从质的方面看,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不同性质的作用。(2)从量的方面看,无论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什么性质的作用,都有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时间久暂的不同。

9.如何理解什么是生产关系?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定义: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主要内容:①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根本特征:生产资料

为劳动者共同占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产品分配上不存在剥削。②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根本特征:生产资料归少数非劳动者占有,劳动者占有很少或根本没有生产资料并在生产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人与人的关系包含剥削关系。10.如何理解社会基本矛盾?(1)基本矛盾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3)这两对矛盾的意义:这两对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11.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1)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四章

12、如何理解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定义:其一,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其二,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表现形式:价格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较长时间看,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一致的

价值规律的作用:积极:(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2)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1)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2)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3)可能出现社会资源在社会各个部门的配置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13、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

定义: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怎样创立: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而创立的。

意义:它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14、劳动力是如何成为商品的?(2个基本条件)

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15、如何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定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死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主要形式:(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2)国家与死人共有、合营企业。(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死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4)

宏观调节和围观规制。

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

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其实质是更好地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

断利润,更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16、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

化,达到共同富裕。(3)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并巩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17、如何理解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达到了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需要的程度。(2)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公共所有。(3)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4)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生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

体力劳动之间这些重大社会差别也将消失。(5)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6)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作

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完全消亡。那时,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能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18.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首先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

提和必要准备,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反对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盲目蛮干;反对忽视质的飞跃,条件具备时瞻前顾后,畏缩不前,贻误时机。

第五篇:马原简答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

一、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其科学性是指它既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又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2.其革命性是指它是批判革命的,它把变革旧世界作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

3.它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

二、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意识的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能动性的实现途径是人们的社会实践。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充分认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 ①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②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三、简述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涵义及二者间的关系

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具体说来,它们的关系表现如下: 1.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2.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3.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四、如何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商品是通过人的劳动所生产出来的,因而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也是由生产 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这种劳动的二重性就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在 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五、简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主要方法

1.公开市场业务,即由中央银行在货币资本市场上公开出售或收购有价证券,以调节 流通中的货币量。

2.最低准备金率政策,即通过调整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率,来调节流通中的 货币量。

3.再贴现率政策,即通过调整商业银行到中央银行再贴现票据的利率,来调节流通中 的货币量。

六、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意识是人类社会性的劳动创造的,个人只有在一定社会群体中 生活,学习一定的社会群体语言,接受群体意识的影响,才能形成自己的意识。

七、简述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当前中国的改革是和发展、稳定相统一的过程。

1.稳定是前提,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

2.改革是动力,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社会稳定才能得到 保障。

3.发展是关键,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经济社会问题,才能使改革得以持续进行下去,才能使稳定获得坚实物质基础。

八、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1.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就是: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 动时间的比例来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为了降低工人生活资料 的价值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提高生活资料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九、简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 1.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3.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 4.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5.垄断资本主义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十、简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关系

1.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 联系和统一。

2.远大理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在为实现我国现阶段的共同理想而奋斗的 过程中,必须坚持共产主义发展方向,以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为目标。3.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我国的成 功实践,必然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奠定坚实基础。

十一、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 匙。

3.矛盾分析法是认识的根本方法。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 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十二、简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首要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十三、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1.依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可把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称为不变资本,购买劳动力的资本称为可变资本。

2.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第一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 削实质。第二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

十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哪些基本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资本主义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这种结合有多种形式,但其基本形式可归纳为三种类型。

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2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3.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十五、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1.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其成长过程必然不 会一帆风顺。

2.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而是一个不断反 复的过程,从而导致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

3.世界经济政治形势错综复杂的发展变化,也是导致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一个影响因 素。

十六、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 科学内涵:

1.含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 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

2.内容:(1)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恩的理论,也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 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2)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3)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3.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十七、简述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

在谁是历史创造者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存在着根本分歧。1.历史唯心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认为历史是少数英雄人物创造 的,否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英雄史观。

2.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出发,认为人类历史首先是发展 存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群众史观。

十八、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劳动过程是人们通过生产劳动创造出具有特定使用价值的产品的过程,它为一切社会所共有。由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资本家的各种生产要素相结合的过程,其劳动成果归资本家所有,劳动过程也就成为价值增值过程的手段。

2.资本家一定会使工人的劳动时间超过创造其自身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从而为其创造 出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也因此转化为价值增值过程。

十九、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方面

1.社会主义革命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在 革命斗争中起着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的作用。

2.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社 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需要党的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和政治领导。

二十、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 主要组成部分。

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 论来源。

二十一、与其他阶级社会的改革相比,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有哪些特点? 1.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主动的、自觉的。

2.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要 求而进行的。

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范围内,使各种矛盾得到不断的 解决。

二十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这种过剩不是与劳动者实际需要相 比的生产绝对过剩,而是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货币购买力相比的相对过剩。2.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 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当该矛盾达到十分尖锐的程度,就会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

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种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 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另一种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二

十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二十四、简述垄断阶段竞争依然存在的原因

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是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但这并不是说,垄断产生后,竞争就不存在了。

1.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核心机制,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资本主义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竞争当然不会消失。

2.从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实的经济主体来看,虽然在某些部门存在着垄断组织,但 也还存在未形成垄断的部门及大量的非垄断企业,这些经济主体之间必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即使是已形成垄断的部门,也绝大部分是几个垄断企业并存,它们之间本质上依然是相互竞争的关系。

3.因此,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但存在着竞争,而且竞争的主体、形式、内容和激烈程 序,都较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有新的发展。

二十五、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资产阶级政党有本质区别。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二十六、什么是生产方式,为什么说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生产方式是人类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1.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 本标志。

2.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4.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二十七、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 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 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二十八、为什么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1.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社会革命,这是以往不同私有制之间相 互取代所发生的革命不可比拟的。

2.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3.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是解放全人类的革命。

4.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使人得到全 面发展。

下载马原课件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原课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原论文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贫富差距 临床36 杨拓 2132001127 【摘 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我国的贫富差距也呈扩大趋势。从马克思主义......

    马原论文

    论如何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摘要: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

    马原调查报告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课程社会实践报告 题目:关于“三农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调查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生医101 学号:100839 姓名:徐红光 任......

    马原实践

    实践内容 一、讨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 1.什么是价值和价值观? 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

    马原实验报告(范文大全)

    马克思主义的反对与赞成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为各种社会思潮的产生、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土壤。当代反马克思主义也因迎合某些新兴社会阶层的需要而得到了广......

    马原论述题

    1、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论述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真理的绝对性,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

    马原演讲稿

    社会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二、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

    马原演讲稿

    古希腊哲学中的批判与反思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这本书中写过一句箴言——“密涅瓦的猫头鹰, 总是在黄昏才起飞”。“密涅瓦”是古罗马神话中的智慧女神,而停在她肩膀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