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ppt课件归纳总结

时间:2019-05-11 22:17: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ppt课件归纳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ppt课件归纳总结》。

第一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ppt课件归纳总结

第五讲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人是什么”这个人生观的基本问题,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选择正确的社会位置,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教学重点:人的本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教学难点:人的本质 人生 • 人生,包括人的生命体和人的生活两个方面。• 人的生命体——生活的载体。• 人的生活——人的生命体存在的方式。• 重要的不但是活着,而且是怎样活着。人生观 • 人生观的含义: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对人生意义、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人生观要回答三个根本问题: 人生目的-人为什么活着? 人生态度-人应当怎样活着?

人生价值-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一.人的本质

本质就是决定一个事物性质的,把握它的发展方向的东西。人的本质就是使人成为人,并把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的本质规定性.要知道人的本质是什么,就要到人的属性里去寻找.1.人的属性

人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1)人的自然属性

自然属性是指人作为自然生物所具有的形态、特征和本能等。

人自然属性的最基本表现是,以人的生理结构为物质前提的食欲、性欲、自我保存三种基本机能。

第一,人的自然属性是与生俱来的,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

第二,人的自然属性较之于动物的自然属性又有其特殊性。人的自然属性已经深深地打上了社会的烙印,已不是纯自然的自然属性了。

在内容上已融入了深刻的社会文化因素,人的生理需要的满足要受社会的道德、伦理、法律、风俗等的制约。

因此,我们不能离开人的社会性而孤立地理解人的自然属性,更不能把人的自然属性当作人的本质,否则,就把人与动物等同起来了。(2)人的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是指人作为社会生物所具有的形态和特征。表现为:A、人类共生关系中的依存性;B、人际关系中物质精神方面的社会交往;C、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性;D、生产活动中的合作性;E、精神追求(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实践活动的规律与经验、对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主观体验、思考、追求)。从人的社会属性的内容可以看出,社会属性是人后天习得的,是人独有的属性。

社会属性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是人的本质属性.我们肯定和关注人的自然属性和权利,但更要看到社会属性对自然属性的约束和提升作用。否则,将人之非人。

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如何理解马克思”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观点? 第一,人的本质具有社会性.第二,人的本质具有现实性.第三,人的本质具有历史性.二.协调人生基本关系

人生总是在人生环境中展开。所谓人生环境,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

1、自我身心关系

2、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3、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4、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社会对个人具有极大的制约性和决定性:人在社会之中生活,并从社会中获得自身发展和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所必须的一切手段。

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性主要表现为:个人的生存依赖于社会生产;个人的生活依赖于社会规范;个人的发展也依赖于社会进步。人不能脱离社会和文化生活,只能在这个基础上向前发展。因此,人必须适应社会,顺应社会的发展变化.(2)个人具有极大的主观能动性

个人并不是完全被动地由社会所决定,而是在能动地发挥作用。个人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来影响社会的发展。个人的任何选择都会对社会产生相应的影响作用,只是作用有大小好坏之分。

必须看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在受社会制约这个大前提下的。*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决定个人命运的因素有三: A.客观必然性因素 B.偶然性因素 C.主观努力因素

*改变,从现在开始„„

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1、什么是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有无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人生是高尚还是充实,还是庸俗空虚。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2、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意义

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有无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人生是高尚充实,还是庸俗空虚。

追求远大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3、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4、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人生态度是人生观表现和反映。

什么都“无所谓 ”—庸碌无为人生观 浮生如梦及时行乐—低俗沉沦人生观 悲怨愤懑心灰意冷——消极悲观人生观 热爱生活勇敢坚强——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须认真 人生当务实 人生应乐观 人生要进取

第六讲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在于社会价值,即对社会的贡献。教学难点:为什么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一.价值与人生价值

1、价值、人生价值

价值是现实的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价值所反映的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作为客体的客观事物满足主体人的需要的关系。

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就是有价值的;不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是没有价值的;不但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反而对人有损害作用的事物,就只有负价值。

人生价值是价值的属概念,反映的也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特定关系。其价值客体是人生,是一个人的生命过程中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人生价值的主体依然是人,但这个“人”包含两方面的含义,既可指人类社会,也可指实践者自身。

人生价值就是作为客体的个人人生实践活动,满足作为主体自身和社会需要的关系。

2、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像这种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

人生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对人生目的和实践活动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其对主体的行为有着根本的导向作用,人生价值观就是人们从价值角度考虑人生问题的根据。

比如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关系、义利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什么是幸福快乐、什么是美丑荣辱,等等。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人生价值由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构成。

人生实践对自身需要的满足是人生的自我价值;人生实践对社会需要的满足是人生的社会价值。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第一,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能单纯强调自我价值,也不能单纯强调社会价值。

第二,在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中,社会价值更重要、更根本。

这是因为:一方面,人的自我价值只有通过社会价值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正是社会价值在个人身上的体现;二方面,只有当人的总的贡献大于索取时,社会才会有积累,才可能向前发展。三方面,人生价值的主客体关系位置,注定了人生价值只能由社会来评判。

劳动、创造、贡献是人生社会价值的基本标志。

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大,价值就大;贡献小,价值就小;没有贡献,就没有价值;如果损害社会和他人,就只有负价值,就会被社会和他人所否定,最终走向自我毁灭。

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只有在对社会的贡献中才能实现,或者表达为,对社会的贡献是一个人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唯一手段.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问题上,要注意把定向与定位结合起来: 1.个体的人生价值取向必须符合社会基本的价值目标。这是追求人生价值的定向问题。2.个体的人生价值追求要从自身的实际条件出发。这是追求人生价值的定位问题。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对自我实现的认识

马斯洛理论的核心是自我实现,也可以这样说:我们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意义就在于追求自我实现。

2、实现人生价值的两个主体条件 选择 奋斗

选择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反映。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人生每一步都是选择的结果,也是下一步选择的开始。没有选择,生活盲目;错误选择,贻误人生。

选择的落脚点就是奋斗。

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确定之后,奋斗就是决定性的主观因素。

奋斗就是通过踏踏实实的努力,克服来自自然、社会、自我的障碍和困难,不断接近理想、目标的过程。

人生就是一个奋斗的过程。第七讲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教学目的:认识到道德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规范,从而提高遵守道德的自觉性,作到自律和知行合一。

重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道德、社会公德、网络道德 难点:加强道德修养,做到知行合一 一.道德的内涵及作用 1.什么是道德

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2.道德的作用

第一,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道德是人类永恒的社会现象,道德和法律一起,作为社会有序、有效运转的保障。第二,从个人的生活领域来看,需要道德的全方位维护。遵守道德是个人和社会组织的基本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是其适应社会的重要方面。

第三,从人的精神生活来看,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的动力。道德理想是人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

人若无德将不人,家若无德将不家,国若无德将不国。

有德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说明,道德是个根本问题!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1.注重整体, 强调责任。2.推崇仁爱,讲求和谐。3.谦敬礼让,克骄防矜。4.言行一致,恪守诚信。5.讲究境界,追求理想。6.重视践履,强调修养。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

市场经济的道德意蕴可以从经济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得到体现。

1、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优良品德(1)诚信(2)节制(3)公正(4)开拓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四.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一个人的生活空间有三个方面:社会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

与之相对,每个人也就有了三种必须遵守的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

1、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每个社会成员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要大力提倡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这是保持社会秩序,表现人类文明程度的最基本的要求。2.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职业道德是无形的资产。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3.婚姻家庭道德

婚姻家庭道德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要大力提倡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要懂得对父母表达爱和为父母分担。

4、网络道德

网络道德是社会公德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大学生应坚持文明上网,在网络生活中加强社会公德自律。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五.加强道德修养,促进人格完善

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

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大学生如何提高道德修养呢?

1、提高日常文明修养。

2、知荣辱、恪廉耻。

3、自律慎独。

4、知行合一。人的形象是通过自己的行为建立起来的。第八讲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目的: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做一个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

教学重点: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区分爱国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

教学难点: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一.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1)爱国主义的定义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浓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第一,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统一的大好河山,不只是自然风光,而且是主权、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应多一点实实在在的行动。第二,爱各族人民

祖国和人民是不可分的,一切真诚的爱国者都是热爱人民的。第三,爱自己的国家。

国家指阶级社会中,为了维护社会共同体的秩序、安全、主权和稳定,而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实施阶级统治的强力政治机构。一个**、分裂、衰败、危亡的国家,能使生活于其中的民族、家庭乃至个人安居乐业、幸福健康吗?

“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爱什么呢?...——邓小平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折纽带。(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二.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2.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是否还需要强调爱国主义?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 第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本民族整体利益的最具权威的代表者。

第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外敌对势力妄图西化和分化我国的战略并未改变。

第三,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爱国主义仍然是民族国家团结奋斗、求生存发展的一面光辉的旗帜.(2)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在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上,需要着重树立这样一些观念。第一,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第二,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第三,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第四,要积极而理性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3.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的定义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在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这就好比一个人的个性,民族也有自己的个性

(2)民族精神的内涵

第一,爱国主义。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第二,团结统一。这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第三,爱好和平。第四,勤劳勇敢。鲜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道德精神。第五,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3)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江泽民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

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

如:长征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4.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1)时代精神的定义

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爱国主义是时代精神的本质,时代精神是爱国主义这一本质在当代的表现。(2)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第一,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第二,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第三,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第四,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3)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第一,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

第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三.做真正的爱国者

1、树立自信、自尊、自强的民族精神

具有自尊、自信、自强精神的民族,才是一个有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大学生要有这样的民族气节。

2、涵养大国心态

所谓大国心态,是理性、自信,而不是狂妄、自负;是深谋远虑的谋划,韬光养晦的涵养,而不是痛快一时的宣泄,义愤填膺的煽动。

所谓大国心态,是不懈怠,不停滞;是时刻的警醒,是经常的反思;是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和发展的局限,充分地了解别国的软肋和优势,深刻地体察世界格局的走向,明智地确定自身的位置和方向。

所谓大国心态,是要关照其他国家的利益诉求,是要与其他国家一起走互利共赢的和平发展道路。狭隘的民族主义不是爱国主义。

民族:民族是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在宏观上,一个民族除共同的利益外还拥有同样的语言,同样的文化,同样的习俗。在每个民族成员中,都有本民族的民族意识。

民族主义:把本民族的共同利益放在首位的主义,就是民族主义。

简而言之,中华民族主义就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的认同和捍卫。

有这一个标尺在手,有助于在各种“民族主义”光怪陆离的表象下划出一个相对清晰的轮廓来。

狭隘的民族主义是一种自身民族感情的过度膨胀,从而变得忽视或敌视其他民族。

狭隘的民族主义有两种倾向,要么更封闭要么更具侵略性。

3、把爱国之情化为爱国之行

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方面。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灵魂,行为是体现。

爱国情感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直接感受和情绪体验。爱国思想是人们对祖国的理性认识。爱国行为是指人们身体力行、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爱国主义更要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上,脚踏实地,做忠诚的爱国者。(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2)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3)增强国防观念(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青年人要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要做到成才报国,前进的路并不是平坦的;社会责任感的来源,就是在于对国家的深刻了解和对人民深深的爱。——温家宝 第九讲 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什么是爱情,并在认知的基础上对感情采取审慎、负责的态度。教学重点:什么是爱情,爱情的属性 教学难点:恋爱中的道德 一.爱情与人生

1、爱情的定义

爱情是指一对异性之间,基于一定的生理基础和共同理想,双方产生的发自内心的强烈、持久、专一的感情。爱情的特征——(1)互爱性(2)纯洁性(3)专一性(4)持久性

2、爱情的属性

(1)爱情的自然属性

爱情有其自然生理基础,即性生理的成熟和性意识的觉醒。对异性发生好感及爱恋具有生理和心理意义上的必然性。(2)爱情的社会属性

即社会内涵。

爱情决不等于盲目的性冲动,决不等于动物间的性吸引关系。爱情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必然受到道德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人的思想、感情、理想、志趣、道德、价值观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这一情感活动和生活领域。

二、大学生与爱情

1、大学生慎踏爱情之路

爱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责任。

大学生的身心已日渐成熟,对异性的好奇和向往,是自然的事。

大学里众多年龄相仿的异性聚集。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恋爱还是大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一种方式。

选择、接近、相处、结束、放弃爱情,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人生课题。

2、正视恋爱中的问题

由于社会阅历浅,思想单纯,很多学生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需要,还没有一个很清楚的概念,造成在对待恋爱问题上简单、幼稚和不成熟。

在择偶标准上,往往重外表,轻内在。在恋爱方式上,往往重形式,轻内容。

在恋爱行为中,往往重过程,轻结果;重享乐,轻责任。

这种恋爱问题上的不成熟性,加之在就学期间经济上尚未独立,恋爱过程中感情和思想易变,缺乏妥善处理恋爱中情感纠葛的能力,极易造成恋爱的周期性中断,或对恋爱对象的选择漂泊不定,恋爱的成功率很低。第十讲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教学目的:对法律这种社会现象有初步了解,掌握法的本质特征。了解法与道德的关系,提高对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重要性的认识。

重点:法的本质和特征,法律体系,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思维优先(在法律思维与道德思维之间,法律思维应当优先)

难点: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一、什么是法

(一)法的产生与历史发展 关于法产生的学说主要有:

1.神意说。认为法是神的意志,而统治者则是神的代言人。

2.自然法说。认为法是自然的产物,不是任何人创造的,是人类社会自始就存在的。

这些学说都没有真正揭示法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不是从来就有的,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法是阶级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法律的产生: 生产力发展 剩余产品出现 剥削产生 私有财产形成 奴隶主和奴隶对立 建立了国家 制定了法律

法律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人类社会先后存在四种历史类型的法:即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

(二)法的本质

(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是法律最本质的属性。法律是为了在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的人们服务的。

那种法律是全民意志的体现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2)法律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即法律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也就是国家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内某一个人或某一集团的意志。

所以法律要由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并由国家的最高元首予以公布。(3)法律的内容由当时社会的物质条件所决定。

物质生活条件,一般来说主要是指地理环境、人口状况、生产方式等。主要是指本国的国情。

法律不能凭空制定,法律的内容要符合本国的实际情况,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的一些法律制度,但不排除借鉴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一些优秀成果。

(三)法的概念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个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在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工具。

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一)法律规范。法律是由法律规范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在逻辑上由“假定”、“处理”和“制裁”三个要素构成。

(二)法律部门。法律部门是指依照调整社会关系的领域和调整的手段为标准,对现行法律进行的一种分类。

运用相同的原则和方法,调整同一领域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就构成一个法律部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法律部门组成。

每一法律部门均由一系列调整相同类型社会关系的众多法律、法规所构成。

(三)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主要由实体法和程序法构成。

实体法是规定和确认权利和义务以及职权和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律。

实体法包括: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婚姻法、继承法、劳动法、环境法、军事法等。

程序法是规定以保证权利和职权得以实现或行使,义务和责任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法律。

程序法是规定诉讼程序的法律,程序法是正确实施实体法的保障。

程序法主要包括: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法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遵守(守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等环节。

1、法律制定

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部门规章。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绝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2、法律遵守

法律遵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在社会主义国家,一切组织和个人都是守法的主体。

3、法律执行

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在狭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行政执法。行政执法的主体通常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我国的行政主体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包括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另一类是各级政府中享有执法权的下属行政机构。

4、法律适用

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国家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其他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不得行使国家司法权。

四、法与道德

(一)法与道德的联系

二者都属于上层建筑,是两种重要的调控手段,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都不能不同时借助这两种手段。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推动,相互促进。

(二)法与道德的区别 1.表现形式不同。2.违反的后果不同。

3.调节人们行为的方式不同。4.调整的对象不同。

5、内容不同。

6.规范体系的结构不同。

(三)法制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法制能够有效地促进道德风尚的建设,这是因为:1.社会主义法制是实现国家政治职能、经济职能以及其他社会职能的有力武器和重要手段。2.社会主义法制是用新道德改造旧社会、改造人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物质力量。3.法律把道德原则具体化,把遵守某些道德规范确认为公民的法律义务,国家才能够对公民的道德行为实行真正的和直接的监督,提高公民同不道德的、违法的现象进行斗争的勇气和积极性。

五、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法治的含义

“法治”与“法制从内涵上讲,具有重大区别。“法治”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是一种社会意识; “法制”通常是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的简称,是一种社会制度。

强调依法治国,是法治的本质特征之一。

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 1.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 2.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

六、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提高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一)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所谓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在法律思维与道德思维之间产生了冲突的情况下,法律思维应当优先,不能用道德的原则和道德评价取代法律规的规则和评价。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

1.讲法律。以法律为准绳。

2.讲证据。证据就是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法律上的证据要具有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

3.讲程序。程序告诉人们实施某种法律行为时,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及如何做才是合法的。

4.讲法理。法律思维的任务不仅是获得处理法律问题的结论,而且要为法律结论提供充分的法律论证与法律理由。大学生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

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法律解释、法律推理、填补法律漏洞、认定事实等基本方法);参与法律实践。在现实生活中逐渐养成从法律的角度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二)提高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社会客观法律现象的主观反映,即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统称。法律意识分为:法律心理与法律体系

它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和法制观念等。

大学生提高法律意识的意义: 可以增强自己的公民意识和权利意识,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可以增强学法、用法和护法的自觉性,并在实践中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预防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可以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能够以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懂得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维权意识。第十一讲 宪法法律制度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要正确认识宪法法律制度,掌握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宪法基本制度,掌握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我国的国家机关体系,维护宪法的实施。教学重点:宪法的法律特征;公民的基本权利 教学难点: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宪法概述

(一)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确定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基本原则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我国建国后先后制定了四部宪法: 1、1954年宪法:全国已基本解放,进入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是一部过渡时期的宪法。2、1975年宪法:制定于文化大革命末期。受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导,从产生日起就存在严重缺点和错误。3、1978年宪法:有一些改观,但仍未摆脱当时极左思想的影响,内容欠缺,条文也不太规范。4、1982年宪法:适应当时形势的发展,是一部较完备的宪法。经过四次修改。

(二)宪法的特征

1、宪法的内容与普通法律不同,具有根本性、广泛性。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诸如国家的性质、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的结构形式、国家的基本国策、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都在宪法中作了明确规定。

2、效力与普遍法律不同,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① 宪法是制定普通法的基础和依据。母法—子法

② 普通法律不能与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须修改或废除。

③ 宪法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① 制定宪法通常要成立专门的制定机构。② 通过宪法须由立法机关全体2/3或3/4绝对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由半数通过即可。③ 修改宪法的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 A 某些内容不能修改: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B 一定期限内不能修改。C 宪法修改的提案权只有两家:全国人大常委会或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普通法律由全国人大代表过半数通过即可修改。

(三)宪法的基本原则

1.人民主权原则。也称主权在民原则。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2.基本人权原则。人权是指人享有的人身自由和各种民主权利。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3.法治原则。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

4.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

(四)宪法的分类 1.钦定宪法,协定宪法,民定宪法(制定者不同:君主;君主和国民议会;由民选议会、制宪会议或公民投票表决)。2.刚性宪法,柔性宪法(制定修改的严格程度)。3.成文宪法,不成文宪法(是否制定宪法典)。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见教材)

1、国体——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即我国的国家性质。

国家性质亦称国体、国家的阶级本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

2、政体——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是指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原则和方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治理社会的政权机构。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人民自主地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制度。

4、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一国通过宪法和法律调整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核心的各种基本经济关系的规则、原则和政策的总和。

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公民: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

国籍: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法律上的身份。

公民权、人权:公民权是人权的法律表现形式;人权是公民权的抽象。

1、权利:法律赋予公民从事某种行为的可能性。

(1)平等权: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任何差别对待,要求国家给予同等保护的权利。平等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前提与基础。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公民的平等权包含以下含义:第一,所有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第二,所有公民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三,国家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于所有公民的保护或者惩罚,都是平等的,不得因人而异。各民族平等,男女平等,身份平等。第四,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权利有两种:一种是全体公民所普遍享有的权利。如:《宪法》第3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另一种是只由部分公民享有的权利,对于这种权利,在法律规定范围之内的人平等地享有。如:《宪法》第79条规定:“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45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根据这一规定,所有年满45周岁的未被剥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都有被选为主席、副主席的资格。

公民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同时也必须平等地履行法定的义务。

凡是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的义务,每个公民都必须依法履行,决不允许有拒绝履行义务或逃避履行义务的现象存在,也不允许只要求一部分公民履行义务,而允许另一部分公民不履行义务,即不允许存在特权阶层。(2)政治权利和自由。

所谓政治权利是指公民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行为可能性。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公民必须依法享有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权利。具体规定如下:

A.内容上的限制——反对宪法确认的基本原则的,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煽动民族分裂的,不予许可。B.方式上的限制——必须和平进行,否则主管机关对申请不予许可。

C.时间、区域上的限制。为了保持社会正常秩序,时间限于早6时到晚10时。公民不得在其居住地以外的城市发动、组织、参加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3)监督权和取得赔偿权。

监督权是指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国家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利。

我国《宪法》第41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取得国家赔偿权是指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公民,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4)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

我国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与人身有密切联系的名誉、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

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公民的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受法律保护。

通信自由是指公民通过书信、电话、电信及其他通讯手段,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进行通信不受他人干涉的自由。(5)宗教信仰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是指公民依据内心的信念,自愿地信仰宗教的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受宪法和法律的保障。我国 《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完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6)社会经济权

社会经济权利是指公民依照宪法规定享有的经济物质利益的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物质上的保障。

主要包括:私有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物质帮助权、离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7)文化教育权。受教育权、文艺创作、科研开发等方面的权利。(8)特定人的权利:妇女,老人,儿童,残疾人的权利。

2、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依法纳税

第十二讲 民法(2)——婚姻法和继承法

教学目的:初步认识婚姻法和继承法,并了解婚姻法和继承法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着重理解婚姻法和继承法的基本知识。

重点:家庭关系 法定继承

五、婚姻法

婚姻法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婚姻法》于1950年5月1日颁布,1980年9月10日修改,2001年4月28日再次修改。

婚姻法调整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主要是调整人身关系。婚姻法的基本原则:

1.婚姻自由。指男女双方有权依法自主决定自己的婚姻,任何人不得强制和干涉。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

2.一夫一妻制

我国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重婚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以及其他破坏一夫一妻制的行为。

3.男女平等

指男女双方在婚姻家庭方面平等地享有权利、承担义务。4.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婚姻法》规定,“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5.计划生育

6.夫妻互相忠实、互相尊重,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一)婚姻的成立

1、结婚的条件

(1)结婚的必备条件

第一,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允许任何一方强迫另一方或者第三人干涉。

第二,达到法定婚龄,即婚姻法规定的结婚最低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2)结婚的禁止条件

第一,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第二,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禁止结婚。包括精神方面的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痴呆症等,和严重遗传性、传染性方面的疾病。

2、结婚的法定程序(1)申请

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一方户籍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办理结婚登记的机关,城市是街道办事处或市辖区、不设区的市政府的民政部门,农村是乡、镇政府。(2)审查

婚姻登记机关对于双方的证明材料必须认真查阅,询问当事人或做必要的调查,查明是否符合结婚条件。(3)登记

对符合结婚条件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对离过婚的,注销其离婚证;不符合结婚条件的不予登记。

3、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

无效婚姻,是指欠缺婚姻成立的法定条件而不发生法律效力的婚姻。可撤销婚姻,是指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

(二)家庭关系

1、夫妻关系

(1)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夫妻双方都有使用自己姓名的权利,所生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另一方不得加以限制或干涉。

(2)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包括双方或一方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等。(3)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夫妻在经济生活上应当互相帮助,互相供养。(4)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夫妻一方死亡后,另一方有继承其遗产的权利。

2、父母子女关系

父母子女关系包括父母与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之间的关系。(1)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2)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3)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3、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1)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之间的关系

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之间是除父母子女以外的最近的直系血亲,在特定条件下,有抚养和赡养的义务。

(2)兄弟姐妹间的关系

兄弟姐妹是最近的旁系血亲,在特定条件下,相互之间存在扶养的义务。

(三)婚姻的解除

1、登记离婚

登记离婚又称协议离婚。登记离婚的法定条件是: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体现了离婚自由的立法精神。

2、诉讼离婚

诉讼离婚是指男女一方要求离婚或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有争议的离婚,须由一方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由法院作出裁决。

3、离婚的两项特别规定

(1)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这是对现役军人的婚姻给予的特殊保护。

(2)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1年内或中止妊娠后6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者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这是对妇女权益的特殊保护。

4、离婚后子女的抚养和探视 离婚只解除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分或全部。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5、离婚后的财产处理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法院判决。

6、救助措施和法律责任(1)家庭暴力的责任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2)遗弃的责任

(3)违反婚姻法构成犯罪的处理(4)离婚损害赔偿

赔偿的范围既包括造成的财产损害,也包括造成的人身伤害和精神损害。

六、继承法

(一)继承权概述

继承是指自然人死亡后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法转移给他人所有的法律制度。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称为继承权。

1985年4月10日我国颁布了《继承法》。继承法的基本原则是:

1.保护自然人合法财产继承权原则 2.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 3.养老育幼原则

4.和睦团结互谅互让原则

(二)法定继承

1.法定继承的概念和适用条件

法定继承,是指继承人的范围、继承的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均由法律直接规定。法定继承适用于没有遗嘱或者遗嘱未加处分的遗产处理。2.法定继承的范围和顺序

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同时,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女婿。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3.代位继承

(三)遗嘱继承

遗嘱继承,是指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遗赠,是指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1.遗嘱的特征

(1)遗嘱的效力优于法定继承。

(2)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和继承遗产的份额不受法定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的限制。2.遗嘱的有效条件

(1)遗嘱人必须具有民事行为能力。(2)遗嘱必须是遗嘱人真实的意思表示。(3)遗嘱内容必须合法。

(4)遗嘱必须具有一定的形式。3.遗赠扶养协议

遗赠扶养协议,是指自然人可以与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或集体组织订立遗赠抚养协议。遗赠抚养协议的效力高于遗嘱继承。

(四)遗产的处理

1.继承的接受、放弃与继承权丧失 2.遗产分割的原则

3.遗产分割中的债务清偿

第十二讲(1)民事法律制度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民法的法律体系,掌握民事主体和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制度,初步认识民事权利的种类与内容,了解民事权利,维护民事权利,提高权利意识。

重点: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物权,人身权,债权的无因管理。

一、民法概述

(一)民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

1、概念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民法的调整对象

(1)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

财产关系是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过程中形成的以财产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民法调整的是人们所进行的具体的经济关系,包括财产归属关系和财产流转关系,即财产权。(2)平等主体的人身关系

人身关系是与主体的人格或身份不可分离,以人身利益为内容,不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社会关系。

人身关系包括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两类,由此而形成的人格权和身份权即是民法所保护的客体。

3、民法的基本原则(1)平等原则(2)自愿原则(3)公平原则(4)诚实信用原则(5)公序良俗原则

(6)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二、民事主体

民事主体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一)公民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

根据《民法通则》第8条规定:在我国境内的所有自然人,包括我国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都可以民事主体的身份在我国参加民事活动,适用我国民法。

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即是法律赋予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民法通则》第10条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2、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比如订立合同、订立遗嘱、结婚等。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需要达到一定的年龄和智力水平,具有判断自己行为后果的能力,并且具有民事责任能力。

《民法通则》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3类:第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第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3、监护

监护,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包括法定监护、指定监护和遗嘱监护。

法定监护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指定监护是在没有法定监护人或遗嘱监护人时,由法院或有权指定监护人的组织指定监护人;遗嘱监护是通过遗嘱的方式委托监护人。

监护人不履行职責或者侵害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二)法人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分为四类: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

(三)其他民事主体

是指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的组织。

主要包括合伙、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等。

三、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行为包括合法的民事行为和不合法的民事行为。

合法的行为称为民事法律行为;

不合法的行为分为无效的民事行为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及有效要件

1、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2、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应具备的条件)第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真实自愿。行为人的内心意思和外在表示一致。

第三,行为的内容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指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或禁止性规定,也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才能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

3、代理

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被代理人承担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代理的种类:委托代理、法定代理、指定代理。

(二)无效的民事行为和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1、无效的民事行为指欠缺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不发生行为人预期的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下列民事行为无效:①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又未得到法定代理人追认的;③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而且损害国家利益的;④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⑤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的;⑥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2、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指行为人的意思与表示不一致或者意思表示不自由,导致非真实的意思表示,法律并不使之绝对无效,而是权衡当事人的利害关系,赋予表意人撤销权的民事行为。

有以下5种:①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指行为人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发生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

②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指一方当事人利用自己的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使双方的权利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③受欺诈的民事行为。指当事人一方故意捏造虚假情况或者隐瞒真实情况,使对方陷入错误而作出违背自己真实意思的表示。④受胁迫的民事行为。指行为人一方以给对方的生命、健康、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相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其真实意思的表示。⑤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指行为人利用对方当事人的危难处境或紧迫需要,迫使其接受非常不利的条件而作出违背本意的表示。

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首先由当事人协商变更;

协商不成,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可以在一年内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撤销。

3、民事行为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

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行为自始无效,并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①返还财产。②赔偿损失。有过错一方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③收归国家、集体或返还第三人。双方恶意串通,实施民事行为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的,追缴双方已经取得和约定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者返还第三人。

四、民事权利

(一)物权

《物权法》实质上就是一部“财产法”。民法上将财产分为有形财产与无形财产。有形财产,以是否可以移动为标准,分为不动产和动产。

物权法就是关于动产、不动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法律规则。

物权法的精神是:

只要属于合法所得的财产,都要受到物权法的保护;公有财产要予以保护,私人的合法财产也要保护。

各个权利人无论在保护的范围还是保护的力度上,都应当是一致的。物权是权利人直接支配其标的物,并享受其利益的排他性权利。

物权主要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1、所有权

所有权是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所有权的内容,就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4项权能。所有权的种类:(1)国家所有权。即国家享有的对国家财产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国家所有的财产包括土地、矿藏、水流、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银行、铁路、公路、航空、海洋运输、广电通讯等企业资产,以及军事、科教文卫事业的财产。

(2)劳动群众集体所有权。即集体组织对其所有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集体所有的财产主要是农村集体组织所有的土地、森林、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和乡镇企业,也包括城市中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合作社等。

(3)公民财产所有权。即公民对其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这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

《民法通则》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取得财产所有权,有两种方式:①原始取得,主要是通过劳动生产、收益(包括孽息和利润)、先占(最先占有无主财产)、添附、买受法院强制拍卖的财产而取得。*孳息包括法定孳息(如获得银行存款利息、出租房屋获得租金等)和自然孳息(如果树所结果实、母鸡下蛋、母牛生小牛等)。②继受取得,即通过买卖、赠与、继承而取得。

所有权的消灭。财产所有权的消灭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所有权主体消灭(法人破产、自然人死亡),所有权客体灭失,转让,抛弃,被依法强制拍卖或拆除。

所有权的转移。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财产所有权因买卖、互易、赠与、继承或其他合法方式发生转移的,动产所有权从财产交付时起转移;不动产所有权从登记时起转移,如买卖房屋

2、用益物权

用益物权是以不动产的使用收益为目的的他物权。他物权指权利人根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的约定,对他人之物享有的进行有限支配的物权。

《民法通则》规定,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使用权和相邻权(相邻关系)。

3、担保物权

担保物权是为确保债权实现而设定的,以直接取得或支配债务人或第三人的特定财产的交换价值为内容的权利。

担保物权以标的物的价值确保债权受偿为目的。

(二)债权

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称为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称为债务人。

民法上的债不同于民间的“借债还钱”,只要是特定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以请求给付为标的的权利义务关系,都是债。

债的发生根据,是指引起债产生的法律事实。主要有以下四种:(1)合同之债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合同的订立,就意味着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了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也就是债权债务关系。这是债发生的主要根据。(2)侵权行为之债

侵权行为,指不法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受害人有要求赔偿的权利,侵害人有赔偿的义务,双方由此形成债的关系。(3)不当得利之债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的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行为。

比如买东西多找了钱、银行多给了款而不返还,拾得遗失物、漂流物而不交还失主。

《民法通则》规定,“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给受损失的人。”由此在受损失人与不当得利人之间产生了债的关系。

(4)无因管理之债

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行为。

比如:主动为邻居修房补漏,见义勇为救人救火。

管理人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因此而支出的必要费用,由此而产生了债的关系。

(三)人身权

人身权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主体的人格或身份不可分离,以特定的精神利益为内容的民事权利。

人身权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人身权有以下特征:

(1)人身权是民事主体固有的权利。民事主体都自然地享有人身权。人身权又是民事主体的专属权利,一般不能转让或放弃。只有企业的名称权、自然人的肖像权可以全部或部分地转让。(2)人身权是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人身权是以民事主体自身的精神利益为内容,这种精神利益是不能用金钱来计算和衡量的。

(3)人身权是与民事主体不可分离的权利。人身权,特别是人格权是维护民事主体的独立人格必须具备的权利。

人是社会的主体。为了维护人的价值、尊严和安全,每个人、每个企业,特别是国家机关,都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不得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

《民法通则》等120条规定:人身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清除影响,赔礼道欠,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确立了精神损害适用经济赔偿的原则。2001年最高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进一步规定了可以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情形和确定赔偿数额的因素,加大了对人身权的法律保护。——这是我国公民权益的拓展。

1、人格权

人格权是基于人格利益而享有的人身权利。

它是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又是法律确认的法定权利。人格权包括:(1)一般人格权。一般人格权指人格独立、人格自由、人格平等、人格尊严等方面的概括性的权利。(2)生命权和健康权。自然人享有生命权和健康权。(3)姓名权和名称权。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名称权,有权使用和依法转让自己的名称。(4)肖像权。自然人享有肖像权。肖像权体现的人格利益包括精神利益和物质利益两部分。

(5)名誉权和荣誉权。自然人的名誉是指对人的品德、才能及其他素质的综合评价。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名誉是指对它的业务素质、管理水平、职业道德、产品或服务质量、商业信誉等的综合评价。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名誉。(6)隐私权。隐私权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个人秘密和个人私生活进行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当前,隐私权的范围主要指不愿为他人所知晓的私人生活和私人信息。

2、身份权 身份权是民事主体基于某种特定的身份而享有的人身权利。身份权主要包括:(1)亲权。亲权即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抚养、管教和保护的权利。(2)亲属权。亲属权即亲属之间的权利。狭义的亲属包括血亲和姻亲,不包括配偶。亲属权的内容主要是亲属间的扶养、代理和其他权利。(3)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民事主体的荣誉称号(4)知识产权中的身份权。知识产权属于研究者(包括自然人和单位)所有,即研究者享有其身份权。

(四)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民事主体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知识产权主要分为两大类,即著作权和工业产权;工业产权主要指专利权和商标权。知识产权与其他民事权利相比具有以下特征:(1)知识产权的客体是一种无形财产

(2)知识产权是身份权和财产权两权一体的权利(3)知识产权必须经国家主管机关依法确认(4)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5)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6)知识产权具有时间性 1.著作权

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对自己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专有权。著作权的保护期:

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死亡后50年。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作品,其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50年。2.专利权

专利权是国家专利主管机关依法授予专利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实施利用其发明创造的专有权利。

3、商标权

商标是标明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自己所生产或经营的商品与其他同类商品相区别的标记。商标权是指商标注册后所取得的商标专用权。未注册的商标可以使用,但不具有专用权。第十三讲 经济与劳动法

教学目的:重点了解我国现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和劳动法律制度,消费者享有的权利和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同时注意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在签订消费合同、劳动合同时注意维护自己的的合法权益,明白劳动合同与就业协议的区别。

重点:消费者权利、劳动合同

难点:劳动争议

一、经济法概述

(一)经济法概念与调整范围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干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

这一调整对象的范围包括四个方面:

1、市场主体调控关系

2、市场秩序调控关系

3、宏观经济调控和可持续发展保障关系

4、社会分配关系

(二)经济法律体系

1、经济法的渊源体系。

经济法的渊源是指经济法律规范的形式,由不同层次的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构成不同的渊源,组成了经济法的形式体系。

2、经济法律规范体系

经济法律规范体系是反映国家协调、干预市场经济的各方面法律规范所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其划分往往与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具体范围相呼应。

内容包括:市场秩序法;宏观调控法;国有资产法;涉外经济法;社会保障法。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一)消费者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者是指为满足个人生活消费而购买、使用,或接受服务的公民个人和单位。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国家制定的调整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消费者权利

1、保障安全权。即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保障其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2、知悉真情权。即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3、选择权。即消费者享有的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

4、公平交易权。即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的权利。

5、依法求偿权。即消费者在因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消费者享有的要求获得赔偿的权利。

6、依法结社权。即消费者享有的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如消费者协会。

7、获知权。又称受教育权、获取知识权,是从知悉真情权中引申出来的一种消费者权利。它指的是消费者所享有的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8、维护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9、监督批评权。即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

(三)经营者的义务

1、履行法定义务及约定义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

2、接受监督的义务。经营者应当听取消费者对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意见,接受消费者的监督。

3、保证商品和服务安全的义务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4、提供真实信息的义务。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经营者对消费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问题提出的询问,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商店提供商品应当明码标价。

5、出具凭证或单据的义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消费者索要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的,经营者必须出具。

6、保证质量的义务。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或者接受该服务前已经知道其存在瑕疵的除外。

7、不得单方作出对消费者不利规定的义务。

8、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格权。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

(四)消费争议的解决途径和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责任

1、消费争议的解决

(1)消费争议即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发生的纠纷。解决的途径有:第一,与经营者协商或和解;第二,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第三,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第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第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最终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的确定。

第一,由生产者、销售者、服务者承担。

第二,由变更后的企业承担。

第三,由营业执照的使用人或持有人承担。

第四,由从事虚假广告行为的经营者和广告的经营者承担。

2、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责任

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损害消费者权益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三、劳动法

(一)劳动法概述

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劳动关系产生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994年7月八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2、下列劳动合同无效:

(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2)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3、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

(1)劳动合同期限;(2)工作内容;

(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4)劳动报酬;

(5)劳动纪律;

(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延续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

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4、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用人单位依据本条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用人单位依据本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6、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1)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3)女职工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的;(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7、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第一,在试用期内的;

第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第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8、集体合同

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

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三)劳动争议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代表担任。

劳动争议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应当履行。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主任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担任。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

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

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四讲 刑事法律制度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刑法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正确认识犯罪和刑罚制度,掌握构成犯罪应具备的条件,正确认识犯罪的法律后果,提高法律意识。

重点:刑法的基本原则;犯罪的特征及构成;正当防卫

一、刑法的概念与基本原则

(一)刑法的概念

刑法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根据自己的意志,以国家的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刑法基本原则

所谓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全部刑法规范、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意义,并体现我国刑事法制的基本精神的准则。

1.罪刑法定原则。

2.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二、犯罪概述

(一)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1.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

依据《刑法》第13条规定,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违反刑法的,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有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这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

第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第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惩罚性。

上述三个特征是确定任何一种犯罪必须具备的缺一不可的条件。2.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就是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根据我国刑法,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1)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之一。一个行为不侵犯任何犯罪客体,则不能认为是犯罪。

我国刑法把犯罪客体一般分为十类。进而把犯罪分为十类: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2)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侵害的客观外在事实特征。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具体表现为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手段)、对象。(3)犯罪主体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自然人犯罪,需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的能力。与刑事责任能力有关的因素:

第一,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不满14周岁;二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对自己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负刑事责任;三是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已满16周岁。第二,精神障碍。《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那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借减轻处罚。” 第三,生理功能丧失。《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四,生理醉酒。醉酒主要包括生理性醉酒和病理性醉酒。病理性醉酒属于精神病的范畴。《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单位犯罪

所谓单位犯罪,是指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4)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罪过(即犯罪的故意和犯罪的过失)以及犯罪的目的和动机等。

(二)排除犯罪的事由 1.正当防卫

根据刑法第20条的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正当防卫的条件:

(1)防卫意图。正当防卫意图,是指防卫人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有明确的认识,并希望以防卫的手段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的心理状态。

正当防卫意图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制止不法侵害;第二层次是通过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2)防卫起因。首先,必须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其次,不法侵害必须是违法行为。第三,不法侵害的存在具有现实性。

(3)防卫对象。正当防卫的防卫对象是解决防卫人应当对什么人实施反击的问题。正当防卫的对象只能是不法侵害人。

(4)防卫时间。防卫时间通常认为是不法侵害正处于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的进行阶段。不法侵害已经开始,可以理解为侵害人已经着手直接实行侵害行为。

不法侵害尚未结束,是指不法侵害行为或其导致的危害状态尚在继续中,防卫人可以用防卫手段予以制止或排除。(5)防卫限度。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是指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对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是区别防卫的合法与非法、正当与过当的标志。

关于正当防卫的限度,原则上应以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须为标准,同时要求防卫行为与不法侵害行为在手段、强度等方面,不存在过于悬殊的差异。特殊防卫。《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对此规定,有学者也称为“无限制防卫”、“无过当防卫”。对正在进行的严重侵犯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实行正当防卫,不存在过当情形。防卫过当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首先,防卫过当在客观上有危害性、在主观上有罪过性。其次,要成立防卫过当,也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为了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针对不法侵害人的前提下实施。

2、紧急避险

即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较小权益以保护较大权益的行为。紧急避险的条件

(1)避险意图。紧急避险的主观条件即行为人必须具有正当的避险意图。正当避险意图是指避险人对正在发生的危险有明确的认识,并希望以避险的手段保护较大合法权益的心理状态。

(2)避险起因。只有合法权益遭受损害危险时,才能实施紧急避险。危险的主要来源有四种:1.自然的力量,如地震、热带风暴、台风、海浪、潮汐、洪水等;2.动物的侵袭;3.非法侵害行为;4.人的生理、病理过程。这是与正当防卫不同的。

(3)避险时间。紧急避险的时间条件,是损害正在发生或迫在眉睫,对合法权益形成紧迫的、直接的危险。紧急避险只能在危险已经出现而又尚未结束这一时间条件下进行,否则就不是紧急避险。因避险不适时而对合法权益造成损害,达到犯罪程度的,应当负相应的刑事责任。

(4)避险对象。紧急避险针对对象是第三者合法权益。紧急避险损害第三者的合法权益,主要是指财产权和住宅不可侵犯权等等,不包括第三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一般情况下,不允许用损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方法保护另一种合法权益。正当防卫的防卫对象只能是侵害者本人。

(5)避险限度。紧急避险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它是指:紧急避险造成的另一合法权益的损害必须小于所避免的损害。这一点也与正当防卫的要求不同,正当防卫的强度可以略高于侵害的强度。避险过当,应根据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形式及其过当行为特征,按照刑法分则中的相应条款定罪量刑。

(6)避险限制。紧急避险只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施,这是紧急避险的客观限制条件。就是说,只有在行为人找不到任何其他方法排除危险的情况下,才允许选择损害第三者合法权益的方法。正当防卫也没有此项限制。(7)避险禁止。根据刑法的规定,紧急避险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这是紧急避险的禁止条件。如:公安人员不能因为歹徒手持匕首而选择进行避险;消防人员不能因火势凶猛而选择避险。

(三)故意犯罪状态

所谓故意犯罪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产生、发展和完成犯罪的过程及阶段中,因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状态。

1.犯罪既遂形态

犯罪既遂是故意犯罪的完成形态,是指行为人所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对行为符合犯罪既遂特征的既遂犯,在考虑刑法总则一般良性原则的指导与约束的基础上,直接按照刑法分则具体犯罪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幅度处罚。2.犯罪预备形态

犯罪预备形态,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我国刑法第22条第2款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3.犯罪未遂形态

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犯罪未遂形态的特征:(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2)犯罪未完成而停止。(3)犯罪停止在未完成形态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4.犯罪中止形态

我国刑法的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犯罪中止形态有两种类型:自动停止犯罪的犯罪中止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

(四)共同犯罪

《刑法》第25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的共同故意犯罪”。同时规定:“二人以上的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1.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1)二人以上。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单位。

(2)共同的犯罪行为。各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必须是犯罪行为,否则不可能构成共同犯罪。共同犯罪行为表现为三种形式:共同的作为;共同的不作为;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3)共同的犯罪故意。所谓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认识它们的共同犯罪行为和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并希望或者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构成共同犯罪。/同时犯不是共同犯罪。所谓同时犯是指二人以上没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而同时在同一场所实施同一性质的犯罪。/二人以上实施危害行为,罪过形式不同的,不构成共同犯罪。/实施共同犯罪时故意内容不同的,不构成共同犯罪。/超出共同故意以外的犯罪,不是共同犯罪。/事后通谋的窝藏行为、包庇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2.共同犯罪人

我国刑法是以作用为主兼顾分工对共同犯罪人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四种共同犯罪人,即主犯、从犯、胁从犯和帮助犯。

(1)主犯的特征及其刑事责任。主犯分为两种: 1.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也就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2.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2)从犯的特征及其刑事责任

《刑法》第27条第1款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据此,从犯也分为两种: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2.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胁从犯的特征及其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28条的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是胁从犯。“对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4)教唆犯的特征及其刑事责任

教唆犯是故意唆使他人实行犯罪的人。构成教唆犯,需要具备如下条件:

1)从客观方面,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所谓教唆,就是唆使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没有犯罪故意的他人产生犯罪故意。2)从主观方面,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关于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分为如下三种情况加以规定:

第一,“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对教唆犯的处罚,不是以实行犯为转移,而是依照教唆犯自身在共同犯罪中所起作用的主要次要为转移。第二,“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第三,“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三、刑罚制度

刑罚是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强制性制裁方法。强制性和惩罚性是刑罚的本质属性。

(一)刑罚的体系

在我国刑法中,刑罚特指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和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以及(对犯罪的外国人)驱逐出境九种。前五种为主刑,后四种为附加刑。1.主刑

又称基本刑,是对犯罪分子独立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主刑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主刑有五种: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管制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交由公安机关管束和人民群众监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的适用对象。管制是我国主刑中最轻的一种刑罚方法,适用于罪行较轻。人身危险性较小的,不需要关押的犯罪分子。

管制的期限。管制作为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3年。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拘役

拘役,是剥夺犯罪人短期人身自由,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它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拘役是一种短期自由刑。(2)拘役适用于罪行较轻的需要短期关押改造的罪犯。(3)拘役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拘役适用的对象。拘役主要适用于罪行较轻,不需要判处有期徒刑,但又必须予以短期关押改造的罪犯。

有期徒刑

有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有期徒刑具有以下特征:(1)它在一定期限内对罪犯实行关押,剥夺其人身自由。(2)有期徒刑的刑期幅度大,具有广泛的适用性。(3)强制接受教育和劳动改造。

有期徒刑的期限及刑期计算。有期徒刑的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有期徒刑的最高期限可达20年。有期徒刑刑期,刑法规定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无期徒刑

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并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无期徒刑的法律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犯罪分子进行关押。(2)剥夺犯罪分子的终身自由。这体现了无期徒刑刑罚的严厉性。(3)在内容上表现为对犯罪分子进行强制劳动改造。

无期徒刑的适用对象。无期徒刑主要适用于那些不必判处死刑,而又需要与社会永久隔离的罪行严重的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和其他重大刑事犯罪分子以及严重的经济犯罪分子。死刑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是刑罚体系中最严厉的惩罚手段。

死刑的适用对象。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不能适用死刑的犯罪主体:刑法第4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对上述两种人不适用死刑,是指既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也不能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的判决、核准和执行:

根据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12条规定,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死刑缓期执行制度

刑法规定:“对于应当判处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缓期二年执行。”这就是我国刑法中的死刑缓期执行制度,简称死缓,是死刑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死缓期满后的处理。对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在死缓期满后,根据刑法第50条的规定,有三种处理办法:(1)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2)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3)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2.附加刑

附加刑,又称从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附加刑既 可以附加于主刑适用,又可以独立适用。附加刑有四种: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二)刑罚的裁量

刑罚的裁量即量刑,是指人民法院在定罪的基础上,根据行为人的犯罪事实与法律有关规定,权衡行为人应负刑事责任之轻重,依法决定对犯罪人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以及判处多重刑罚,并决定对犯罪人所判刑罚是否立即执行的司法审判活动。

量刑的一般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刑法为准绳。1.累犯

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罪犯,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

一般累犯构成的条件是:前罪与后罪必须都是故意犯罪;前罪与后罪必须都是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罪;后罪必须是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以内。

特别累犯,是指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都以累犯论处。2.自首和立功(1)自首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一般自首必须具备的条件:犯罪分子必须自动投案。

自动投案,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之后,归案之前,出于本人的意志而向有关机关或个人承认自己实施了犯罪,并自愿置于有关机关或个人的控制之下,等待进一步交待犯罪事实,并最终接受人民法院裁判的行为;犯罪分子必须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即供述自己实施并应由本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全部罪行。

特别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刑法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2)立功

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具有协助司法机关工作的属性,或者对国家、社会有利的行为。立功分为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

刑法规定,犯罪分子一般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3.数罪并罚

数罪并罚,是指人民法院对一行为人在法定时间界限内所犯的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照法定的并罚原则及刑期计算方法,决定其应执行的刑罚的一种刑罚制度。

刑法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3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1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20年。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4.缓刑

缓刑,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改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再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其刑罚的执行。若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不再犯新罪,或者未被发现漏罪,或者没有违反法律、法规或者有关规定,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制度。

缓刑的条件有: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改表现,暂缓执行原判刑罚不再危害社会;犯罪分子不是累犯。5.减刑

减刑,是指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或者有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一种刑罚制度。

刑法规定: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l/2;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10年。6.假释

假释,是指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有条件的将其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制度。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假释的条件有:适用对象只限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1/2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10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危害社会的,可以假释;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

四、犯罪的种类

犯罪分为十类: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第十五讲 我国程序法律制度

第一节 程序法律制度概述

一、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

程序法是实体法所规定的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力和义务的实现的重要保障。它的主要功能在于及时、恰当的为实现权力、行使职权和履行义务提供必要的规则、方式和秩序。

二、我国主要的程序法律制度

我国的程序法主要包括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

民事诉讼指人民法院在所有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审理和解决民事争议的活动,以及在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法律关系的总和。

刑事诉讼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解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责任问题的活动。

行政诉讼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和裁判的一种诉讼活动。第二节 民事程序法律制度

一、诉

诉是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向法院提出的保护其实体权益的请求。

(一)诉讼当事人

认为合法权利受到侵犯或者发生争议,因而提起诉讼并引起诉讼程序发生的原告,及被原告诉称侵犯其合法权利或者与其发生争议、因而被法院通知应诉的被告。

(二)诉讼标的

诉的标的即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并提请人民法院确认的实体权利义务关系。这里需注意诉的标的与诉讼标的物、诉讼请求的区别。

(三)诉讼理由

诉的理由,即当事人提出诉这一请求所依据的事实与法律依据。

二、证据制度

(一)证据概述

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材料就是诉讼证据。证据具有三个特性: 第一,客观性 第二,关联性 第三,合法性

(二)证据的种类

1、书证

书证是以文字、符号、图案所反映出来的思想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2、物证

物证是以物品本身所存在的物理性特征来证明案件事实。

3、视听资料

视听资料则不同,视听资料是指录音带、录像带或者电脑所贮存的数据资料等作为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4、证人证言

了解案件情况的人向法庭所做的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陈述,称为证人证言。

(三)举证责任

1、举证责任的含义

证明责任是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核心,即当事人对自己所主张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以及不能证明时可能承担的不利后果。

2、举证责任的分担

证明责任的负担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特殊情况下使用“举证责任倒置”

三、普通诉讼程序

(一)起诉与受理

1、当事人起诉的条件

第一,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二,有明确的被告;

第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第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人民法院的审查与受理

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的起诉后,应当在7日之内进行审查。经过审查,对于符合法定条件的,予以受理;对于不符合起诉条件的,裁定不予受理。对该裁定,当事人可以在接到裁定之次日起10日内上诉。

(二)审理前的准备

(1)送达起诉状副本和提出答辩状(2)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及合议庭组成人员(3)审核诉讼材料,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4)追加当事人

(三)开庭审理

(1)开庭审理前的准备、宣布开庭;(2)法庭调查;(3)法庭辩论 ;(4)评议和宣判。

第二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总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工作总结

——XXXXX 本学期我承担了北大会计一、二班,复旦软件设计二、三、四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做一个回顾和总结,以利于开展以后的工作。

在这一学期我始终坚持以知识与能力为基本教学原则,认真了解学生的特点、学习习惯、思维水平,搞好教材的研读,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落实职业教育的精神。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准确、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达到应有的学科能力和应试水平,争取在各种类型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平时力求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一、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注重研究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教研室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每一节课,并能经常听各位新老教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讲台,以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课程大纲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学科知识。还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二、加强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避免课堂知识的简单罗列和堆砌,以及单纯地以机械记忆为特征的教学模式,本人积极探索减轻学生记忆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以学生能接受的角度和立场设计教法,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 1 性,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思考,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课堂学习的实效性、有效性。

三、正确处理好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的辨证关系。在教学中,本人严格要求学生在记住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要结合实际,抓好基础知识的深入掌握。本人深知学科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经常苦口婆心地劝导学生要认真、独立完成课后作业。

四、注重学习,加强积累,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近几年来,教材本身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作为教师要配合对新教材的把握,跟上教材与时代发展的步伐,自我激励,自我加压,勤于学习,勤于积累,不断充实与更新知识结构,吸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五、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为了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本人每节课都力求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讲台,以和蔼的面孔,舒缓的语气,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感染学生。同时注意以德为本,用先进人物的高尚人格和品德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在课下主动接近学生,关注他们的思想行为动向,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感,拉近师生距离。

总之,本学期本人自认为还是比较努力工作的,尽管有一些不足和遗憾,但在未来的日子里,只要自己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2013年12月23日

第三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总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总结

在大学的第一学年里,我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学习过程中认真严格要求自己你,通过各种方式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用良好的表现去面对课堂,积极认真学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过程的重点课程,此课程的开展以政治修养为核心,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为重点,心理修养为基础,学习成长修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我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有所提高,对理想、爱国、道德、法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对树立理想,把我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理想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无理想的人生是生存,有理想的人生是生活,这就说明了理想在人生过程中的重要性。人生需要理想,更需要我们向着理想目标去奋斗,为实现理想而付出实践,从而谱写人生华丽的篇章,点亮生活的灯塔,创造属于自己的那份辉煌。

在此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不仅传授了教材知识,而且把生活、社会实际与教材知识相结合,让学生更大程度的掌握知识以至于学以致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第四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范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思想教育和法律教育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依托,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培养、提高思想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一门崭新的课程。

教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013年修订版 本书编写组编写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性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方面的教育为主要内容,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导、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的一门公共理论课基础学科。

2.目的:帮助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做忠诚的爱国者;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人生、人生价值、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人生价值观;帮助学生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切实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3.任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思想品德课程,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贯彻落实“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价值观,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培育各种道德素质,提高法律素养、自觉遵纪守法,促使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学基本要求

1.首先,在教学目标确立上要与中央的教育精神相一致。本着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保持高起点、高要求,体现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育高素质人才方面的特色和作用。这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材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基础上重新编写的,适应了新时期时代发展的特点和大学生成才的素质需要,教材在内容体系、重点难点等方面都作了一些调整和变动,着力体现了高起点、高目标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上确立更为高远的目标,发挥该门课程应有的人才培育作用。

其次,在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力争融知识传授、能力培育、素质提高于一体。知识传授、能力培育、素质提高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知识传授是基础,是第一个层面的要求;能力培育、素质提高是目的,是第二个层面的要求,这两个层面统一于理论联系实际之中,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来看,后两个方面的要求尤为突出。因此,在教学安排上,一方面要重视讲清、讲透一些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另一方面,要着力培育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我发展能力,从而能实现其各种素质的自我提高。在这一方面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使学生首先能够产生对自身能力发展和素质提高的自觉性、自律性和创造性。

2.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结合,在教学设计上,要体现实践教学的理念。第一,在学时上对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做出合理的安排。

第二,在课内教学时,积极为课外时间和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提供基本知识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基础。

第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该体现出强烈的实践性特点,课程的培养目标要体现实践能力的培养,深化学生对自身发展和社会问题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锻炼、培育其自我发展、解决问题等方面的实践能力。

3.考核方法基本要求:本课程为必修课程,期中(期末)考试采取平时考查+实践报告。具体构成:考勤(10%)+作业(10%)+上课发言(10%)+三次测验成绩(30%)+实践报告(40%)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安排:

绪 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帮助大学生了解大学学习生活的新特点,树立明确的成才目标;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意义和在本课程中的主线作用;以及了解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内在联系,了解本课程的特点、内容及学习方法,激发起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热情。教学重点:

1、认识当代大学生历史使命,明确成才目标,塑造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2、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3、了解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难点:

1、认识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对大学生的意义

2、本课程的特点和作用、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了解)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二、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学风

三、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崭新形象 第二节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掌握)

一、思想道德与法律

二、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节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了解)

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意义

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方法 思考题:

1、你在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你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2、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3、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什么意义?

4、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帮助大学生认识理想信念在成长成才中的重要意义,认清肩负的历史使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信念,正确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理想与实践的关系,把握实现理想的基本条件,促进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教学重点:

1、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教学难点:

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掌握)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掌握)

一、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了解)

一、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二、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三、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思考题:

1、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

2、如何认识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

3、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4、结合历史与现实,谈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帮助大学生深入认识爱国主义这一民族优良传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新时期忠诚的爱国者。教学重点: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教学难点: 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掌握)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了解)

一、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二、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掌握)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二、促进民族团结

三、维护祖国统一

四、增强国防观念

五、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思考题:

1、当代大学生应怎样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2、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为什么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3、大学生怎样培养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4、成为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较为系统地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理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关人生是什么、人生意义是什么等基本问题,领悟人生真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投身人生实践,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教学重点:

1、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2、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教学难点:

1、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2、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掌握)

一、人生观的科学内涵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正确认识人生价值

五、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掌握)

一、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了解)

一、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二、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三、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思考题:

1、思考人生问题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意义?

2、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大学生应具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3、为什么正确的人生观要以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为核心?

4、为什么说人生价值在于人的创造性社会实践?

5、怎样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第四章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

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道德的基本理论知识,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继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和人类道德文明的优秀成果,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教学重点:

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原则

2、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了解)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了解)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第三节 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掌握)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三、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掌握)

一、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二、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思考题:

1、大学生应当怎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2、在新时期为什么要倡导和实践为人民服务?

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4、诚信品德对于大学生有什么意义?

第五章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

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培育社会主义法律精神,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以及公民在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增强对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认同感和维护法律尊严的责任感;树立遵纪守法的正确观念,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重点:

1、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教学难点:

1、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2、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第一节 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了解)

一、法律的词源

二、法律的一般含义

三、法律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掌握)

一、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二、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三、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第三节 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掌握)

一、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原则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掌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我国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2、如何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3、什么是法律的本质?什么是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4、简要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是怎样的?

第六章 树立法治理念 维护法律权威

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依法治国的法律理念,增强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自觉性,努力成为法律的坚定维护者。教学重点:

1、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

2、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教学难点:

1、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了解)

一、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意义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三、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第二节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掌握)

一、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二、正确理解法治思维方式

三、培养法治思维方式的途径

第三节 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了解)

一、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意义

二、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

三、努力成为法律权威的坚定维护者 思考题:

1、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志是什么?

2、法治思维方式有哪些基本特征?

3、大学生应如何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第七章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学时:5

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习和认识在公共生活中的相关道德规范和法律常识,了解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职业生活中,婚姻家庭生活中以及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在公共生活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规范的意识,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以及个人道德品质。教学重点:

1、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2、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教学难点:

1、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了解)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三、公共生活中的有关法律

第二节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掌握)

一、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二、职业生活中的有关法律

三、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

第三节 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了解)

一、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二、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有关法律

第四节 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掌握)

一、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二、个人品德与道德修养

三、个人品德与法律修养 思考题:

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哪些特点?怎样才能维护公共生活秩序?

2、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何意义?

3、大学生应如何增强公德意识?

4、个人品德与法律修养的关系是什么?

5、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时应如何加强自律、遵守社会规范?

第五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Ⅱ课程报告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课程报告

(2013学年01学期)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Ⅱ》 姓名:学号:班级:成绩:

2014 年4 月 17日

生活与挫折

摘要:生活会遇到很多挫折,我们或奋勇向前,或不进则退,选择在我们自

己。我们要明白即使遇到困难与麻烦,只要肯努力,就一定会成功。名人能破除万难,取得成就,我们就不行吗?

正文: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很多挫折,而其中蕴含的物质常会使我们感到懊恼与痛苦。我们在懊恼与痛苦的波涛中挣扎,却总是找不着方向。

但挫折又是什么?当你蜷行在一条狭窄的小道上,突兀地在前方的必经之路上出现了一块硕大的石头。它完完全全地把原本就不大的小路堵了个严严实实。明明大道就在前方,无需数十米就能通过,可就是眼前的拦路虎却横亘在人们眼前,阻止了你更近一步的道路。你是选择退缩,还是选择不惧艰险,攀过眼前的阻碍?

若你选择了退缩,而后重新选择新的道路,不可避免会感到深深地遗憾,痛惜之前的努力化作了泡影。纠结一番后再次前行,可谁能预料到前方新的道路就没有挫折阻拦于你吗?又或者说,寻找新的道路顺利地获得了突破,则可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真谛。

若你选择了继续前进,选择通过不断的攀爬,迈过眼前的挫折,或许能成功,自此前方道路一片坦途。可谁又能肯定,就一定能成功呢?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曾经遇到过这样一种状况,每次数学考试时,都感到很轻松,题目很简单,认为这次考试应该可拿满分了吧。然后信心十足的跑到办公室找老师去对答案,可没对几道题,脸就慢慢的变了颜色。

竟然错了!虽然只是小小一题,可对我这个已经遭遇同样情况N+1次的人来说,“怎一个愁字了得!”

马虎吧,可初中老师宽容,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下次注意点就好。于是,我就借他的话宽慰自己、麻痹自己。直到到了高中,遇到一个严格的数学老师,他认为仔细也是实力的一种,什么都推给马虎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幸好遇见了这个老师,我才慢慢改正了自己,如今无论做什么事都认真多了。

对待挫折,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是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强者在挫折面前愈挫愈勇,而弱者面对挫折会颓然不前。我国明代的谈迁用27年时间编成了五百万字的《国榷》初稿,而被贪婪之徒偷走,他忍受这沉重的打击,埋头书案又干十年,再次写成《国榷》的第二稿。之后又经过三年的补充,修改,才最终定稿。可以说谈迁一生为写此书呕心沥血,九死一生而不悔。如果说谈迁在遭受初稿被偷的重大挫折之后一蹶不振,那就不会有13年后的成功。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足,兵法修列;……”由此观之,那些“倜傥非常之人”不正是在挫折面前勇往直前,愈挫愈勇的人吗? 挫折挡不住强者!。

张海迪自幼就严重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边缘,身体可免费范文网免费范文网算弱的了。可是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文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炙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张海迪相比,我们这些身体健壮的人又当做些什么呢? 勇把挫折当动力!

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第一部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一连投了15家出版社,均不被赏识,第16次投稿才被接受。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最初投稿,也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发表,以致他不得不去干苦力。后来他的《北方故事》才由一家有眼力的《西洋月刊》看中,一举成名。丹麦著名童话家安徒生处女作问世,有人知道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即攻击他的作品“别字连篇”、“不懂文法”、“不懂修辞”。但他毫不气馁,笔耕不辍,终于成名。英国诗人拜伦19岁时写作的《闲散的时光》出版后,即有人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说他“把感情抒发在一片死气沉沉的沼泽上”。然而拜伦并未退却,而是以更为优秀的诗作来回敬那个诽谤者。

我想,这就是所谓名人与普通人的差距,名人之所以能成为名人,并不是智商高,比我们聪明。相反,除了个别特例,大多数名人智商等同我们,少数甚至弱于我们。之所以他们能够成功,靠的就是远胜于我们的努力,花下的时间也远多于我们。而我们呢,除了生活遭遇要好上他们一筹,其他的远远比不上他们,努力程度就更不必说了,只是仅仅成为普通人那就更不言而喻了。

在初中时参加一个语言比赛,不要以为我的语文成绩一定很好,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的语文能力只能说是不算差罢了。之前我的语文就更差了,仅仅只是在及格线上挣扎罢了,无数次的失败早已让我麻木,老师和爸妈更是整天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看着我。我也感到很无奈,可就是提不起对学语文的兴趣。哪怕是逼着自己看进去,也考不出多少成绩,如此更让我感到绝望。值得感到幸运的是,新的语文老师很看重我,说我有学好语文的能力。我感到突如其来的快乐,我没有深究她说的是真是假,但是我为了感谢她的关注,我决定要学好这门课。我每天认真听课,每周写两篇文章,渐渐地,语文不但学好了,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想,我做到了,面对挫折,我坚强的挺了过来。纵使远比不上名人的成就,但也算是成功了吧。

参考文献:《十三个名人遭遇的挫折》

下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ppt课件归纳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ppt课件归纳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描述(5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描述 一、课程简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爱国主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置 一、课程性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各专业公共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学员必修的课程。其基本内容和课程教学的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 授课学时:54 学分:3 二、课程的性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帮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总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总结 不知不觉,一个学期快结束了。记得刚进入大学开始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时,本以为这门课和我们中学所学的政治一样枯燥无味,很奇怪......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总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总结 学期快结束了,我们基本学完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心里体会很深。还记得刚开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认为这门课就和高中时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一、中国当代著名法学家——韩德培 韩德培(1911年2月——2009年5月29日),江苏如皋人,生前为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础练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练习(一)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370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