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一点体会
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一点体会
司国君
摘要: 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很多好处,它可以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捕捉更多的信息,共享和利用更多的教育资源,获得更多的知识,它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可以加大课堂的信息量,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强教育的魅力,使学习者保持浓厚的教学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但不是所有的课件都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软件设计制作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授课的质量高下。作为语文教师,通过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制作和使用课件的情况,体会到多媒体课件对教材内容的选择性,以及好的课件应具备的特点。
关键词:语文教材
优秀课件
制作与选择
特点
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捕捉更多的信息,共享和利用更多的教育资源,获得更多的知识,它改变了传统教育“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双方互动”的单一模式,使课堂丰富起来、丰满起来,是一种“立体”的教育方式。教师使用多媒体软件上课,使多姿多彩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词、悦耳动听的音乐、真实动人的电影剪辑、丰富多样的网络资源等走进课堂,将单调抽象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具体形象的图文形式,加大了信息量,而且直观可感,生动活泼,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加了教育的魅力,使学习者能维持浓厚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授课来增强教学效果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许多学校借之率先走上教改之路,他们的实践活动证明其效果是不容置疑的,也有很多人对此拍手称赞。但是,是不是所有的课堂采用课件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呢?根据我们的实践来看,并不是这样,有些课文采用课件进行教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我们的教学是一种有效的辅助,而有的课文就不适合运用课件,如果用了反而会削弱课堂的质量。即使是可以运用课件的课节如果用得课件不好,也不行,它也会对课堂造成坏的影响,甚至导致教学的失败。因此,我们在讲授课文时,应该深入分析课文,看它是否适用课件,在确定了之后,再认真制作或者搜索一些有价值的课件来使用。使自己的课堂真正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成为学习知识的乐园。
那么我们应该选取什么样的课文来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呢?我们要制作或者选择怎样的课件来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呢?
首先,我想谈谈选择课文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师,通过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制作和使用课件的情况,我觉得这样的内容适合运用多媒体课件:
一、那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非常适合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设备的功能非常强大,这一点可谓是众所周知。它集图、文、声、光、动画、影视于一体,传达出形象具体、声情并茂的画面,能够跨越时空、重复演示,能再现历史的真实、自然的原貌、事物的内在规律。它比说教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因此,如果我们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图形或动画演示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把复杂事物简单化,就一定能够提高课堂的授课效率,便于学生接受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比如在讲授《中国石拱桥》一文时就适合使用多媒体课件。这篇课文虽然介绍了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有美”的特点,而且教材的前面也有彩图,但对于从来都没有见过石拱桥的模样的学生来说,文章的讲解依然难以理解,如果在讲课过程中能将“赵州桥”“卢沟桥”的图片以及一些世界著名石拱桥的图片适时地穿插的讲课的过程中,或者能用一些动画演示石拱桥泻洪的情形,学生就会很容易的理解和接受课文文本所传达出来的信息,这样授课的效果很不错,同时也拓展了知识面。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说明文类的文章都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来授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在讲授历史久远、时间跨度很大的教学内容时,运用多媒体课件也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一般来说,古文讲授时运用多媒体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则》以及孟子的文章时,给同学们介绍孔子的有关知识,给人一种没有依托的比较虚空的感觉,面的,而不是立体的。如果我们借助了多媒体课件,那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你可以穿插一些有关的图片、站的链接,这样的课堂就一定会声情并茂,使他们能够多侧面立体的深层次的了解这些历史名人,证的认识历史人物及其人生的方法,识的讲解,我们也可以用多媒体来强化重点,加深学生的记忆和掌握。
三、对于那些距离我们身边较远的内容,也适合运用多媒体腰鼓》《云南的歌会》或者事物播放出来记的.四、微观世界的内容比如“克隆”等科技方面的知识的文章,往往更能使我们得心应手的运用多媒体来增强课堂的感染力。丰富多彩的图片、精美的动画,往往能使很难讲清楚的知识一目了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对来讲,我觉的一些文学作品,放出来的效果和讲授的效果肯定不一样,我不主张多用,因为学生读图的时间多了,言文字的学习,有时会阻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我不主张过多采用课件,会。
其次,我想谈谈关于制作与选择课件的问题。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之外,它还肩负着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情感,拓展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的重任。如果在制作和选择课件时,对学生情感的作用,件的时候,科学的创造性的使用课件,力求“知情”并茂,各方兼顾,教学收到好的效果。从我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好的语文课件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语文课件应该凸现语文的学科特点。语文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集合,它更是叙事抒情,着作者丰厚的情感,着千年的历史沧桑。由于我们对这些历史名人知之不多,我们传达的知识很有限的内容,动漫等,《旅鼠》《消失的罗布泊》等文章,如果能够将具体的情景,让学生亲自感受以下那样会削弱文章的美感,它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那么课件本身就是一个失败。
有的蕴藏着深刻的道理,设计课件时我们可以将中国古典的东西比如古典乐曲、比如在讲授不但吸引学生,而且还拓展了知识面,更重要的是教给了学生辩,我想如同身临其境的学生是不会轻易忘学生对人物的把握和感受会更到位,读字的时候就少了,对于散文或记实性的文章是学生丧失语言感悟能力的机
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和使用课有的凝聚着民族的深厚积淀,《论语十而且这样得知识再设置一些网对于古文知
.比如像《安塞播但不利于学生对语除了知识的传授 是课堂
隐喻诗词
如果仅从口头上去学生对这些历史名人的认识也是表层的平并与一定的文字介绍相配合,使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得到发展。
比如小说戏剧等如果有视频片段的话,只注意到了课件对知识传授功效而忽略了表达观点的载体。它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每一篇文章都蕴含歌赋、书画剪纸艺术图片等融入其中,以增强课件的文化底蕴,营造学习的文化氛围。比如说,我们在讲授《诗经》二首时,课件的底板可以设计的古色古香一点,运用诗配画的背景,再穿插一曲古典音乐,能够给人以凝重的感觉,增强课件的文化氛围,更容易稳定他们的情绪,引起学生的共鸣,更容易理解诗歌的内容。我们不能将课件开发成商店铺子,一拿出来,就是“地理风景图片展览馆”、“动物展览馆”,课堂看起来特热闹,可是他们的思想却跑到了千里之外,课堂的实际效率大打折扣。
第二、语文课件应该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更注重对学生情感的熏陶、感染,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我们在选择教育资源的时候,自然要侧重于这些方面。设计的问题,剪辑的影视片断,制作的演示动画,都要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件在授课中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小说,都很适合采用朗诵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别人充满感情的朗读声中,品味诗意或者任务的品格,把握作品的主题会更容易。当然,说到朗读剪辑,我们可以找到很多资源,但是并不是任意一个都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如果我们随便的下载一个而不加选择,那就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讲授曹操的《观沧海》时,从网上可以搜索到很多的诵读资源,但从教学资源的感染性、吸引力的角度来选择,效果都不很理想,后来发现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吟诵片断最好:画面中,鲍国安所演的曹操站在高山之巅,面向大海,目光深邃,胸襟开阔,高声吟诵《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景、此情、此神韵,是教师一般性范读、甚至是专业播音员也无法企及的,使用后的效果确实比一般。讲授《孔乙己》的时候,我截取了有关孔乙己的戏曲视频片断,学生对孔乙己的形象地把握就十分到位。在选择朗读资源时,我们最好截取名人的专业朗读,不要录自己的朗诵,否则,有时会因为自己的音质、情感等因素影响课堂的效果。
第三、语文课件的内容应该符合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新课改的理念之下,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是语文课程理念的核心。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素养界定的内容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感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人格个性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个人素质的提高,它更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而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僵化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所选择和采用的课件应该和它相契合,这样课件才有价值,才能促进我们的教学效率的提高。
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好的课件,他们的设计确实是从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出发,以新课改为依托,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这些课件在使用效果上也很明显。比如张抗抗的《地下森林断想》、冰心的《谈生命》、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等,都可以说是课件中的精品。但总的来看,优秀的课件不多,大多数课件成了各种材料的堆积站,从课件里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图片(动态的或静态的),大量的文字,一篇课文设计的课件会达到七八十个画面,看起来花里胡哨,很吸引人,但效果很差,往往是教师一幕一幕的播放,学生如同看电影一样,一堂课热热闹闹,学生看得眼花缭乱,仿佛收获很大。其实不然,这样的课件知识哗众取宠,学生的学习就像蜻蜓点水,水过地皮干。在心中留下的痕迹却极少,当然,学生的能力也就根本不可能得到发展,这不仅仅是教学的失败,更是与新课改的理念和目标大相径庭。
第四、语文课件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一个成功的语文课件,应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富有艺术的美感,这样才能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能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起内心隐藏着的审美观念,达到提升自身审美素养的目的。语文课件的艺术性应体现在课件界面设计、文本文字设计和处理、课件的图声象的设计与处理等方面
1、课件界面设计的艺术性
界面是学习者与课件交互的窗口,我们使用课件就是通过界面向学生提供信息以供阅读、分析、判断,从而达到传道授业的目的。更由于使用者对课件的第一印象来自他所看到的界面,所以课件的界面设计的如何,的搭配如何,界面切换的效果如何,都将影响到课件的使用效果。因此,对界面进行精心设计是成功课件的重要一环。如果课件的界面设计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它就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心,使他们很快进入角色,投入到学习中来。界面设计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各元素的搭配上,比如教学内容信息(文本、图形、色彩、图像、活动影像、动画等)信息(菜单、按钮、图标、热点、热区等)等,我们在设计和选择的时候都要注意道他们之间的搭配。我认为界面的艺术应该表现为:件的操作界面避免烦琐,应该准确、简洁,只要能够将意思表达明确即可,不能使用过多的元素,否则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的文字或简单的图表来表达所需的信息。反差过大,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课件的显示风格、背景、图片和文字的布局、界面的大小和位置、所使用的颜色等都要协调一致。搭配要协调,色调要鲜明,对比色要明显,要为塑造的形象、创造的意境和表现的主题服务。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内容应用不同的色调来表现。合理,有时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会使人产生视觉疲劳或者心理不适。主题要鲜明,最好每一个界面都有一个,而且设计在相对醒目的位置。另外,界面设计的风格要符合使用者的特点,并与课件主题内容相吻合。
2、文本文字设计和处理的艺术性文字的设计和处理的艺术性,表现在字体的大小、形态、动态效果、出现和消失的方式等。尤其是语文课件,文字的使用率应该是最高的,因此,我们更应该注意文字的设计与处理。课件中文字大小是否能够调节,大屏幕教学面对全体学生,什么样的颜色能够使全体学生的视觉效果最好等等,这些细节问题很关键,否则上课时学生要么看清除大屏幕上的字,幕上的文字,这样是不可能有好的教学效果的。背景的搭配,对比色明显的界面在课堂教学中收到的效果比较好。对于需要引起学生注意的文字,我们除了颜色上可以与其他文字不同外,由于构成界面的元素太多,(所以,我们应力求尽可能用较少2)、界面设计要注意前后一致,避免另外,我们还要注意文字与界面界面上各要素之间、交互控制)、内容简洁明了,课3)、同一界面的色彩色彩如果搭配不
多大号的字体适合要么看不到屏
4)、1(((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动态效果,比如旋转、闪烁、跳动,运动、循环等,使其醒目,加深学生的关注和记忆。
3、课件的图声象设计和处理的艺术。
语文课件的图片,不能泛泛的选择,应该是经过精心的挑选的,根据语文的特点,可见选择的图片应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要清晰,最好选择那些最能体现授课内容的那些图片。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图片,可以完全舍弃这一元素,可以采用浅色的底板,在一些显得空白的角落插入一些修饰的图片,比如小花、小草、小鸟之类的,使课件的界面不显得单调即可。
为了增强课件内容的感染力,便于学生把握授课内容,根据文章的需要,许多课件都或多或少地使用了视频图像,有的则设计了动画效果。适量必要的视频图象确有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但对于这些剪辑或者动画的选取,要经过认真选择,不能滥用,只要能够体现授课的重点难点,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人物任务主题情感的把握即可,如果太长,就会喧宾夺主,偏离主题。插入的音乐剪辑更要如此,否则,一旦音乐的风格与文本本身的风格格格不入,就会导致极差的效果。另外,幻灯片的切换也要自然,忌花样太多,声音怪异,那样的话,不仅刺耳,还会影响学生的听课情绪,导致授课低效果。
不过,说到底,以上几个方面,还都要与教材的内容和风格保持一致,激情的课文,不能用舒缓、低沉的音乐或者暗淡的色调来配合,反之亦然。
总之一个多媒体课件从脚本的构思,素材的收集,一直到多媒体的合成,都要精心选材,悉心设计,尽量达到完美的境界。
我们在教学中,制作或者选择使用课件时就要把握好以上几个特点,力求达到尽善尽美,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当然,最好的语文教学课件是人文与科学最完美的结晶,它只属于那些既有深邃语文头脑、又有敏锐科学眼光的教师。一个对科学技术发展缺乏关注热情的语文教师,不可能设计出最好的语文教学课件。这就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注意本学科的特点,又要关注信息技术对语文学科的深刻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时时走在教育的前列,制作出最有价值的最完美的课件来,不断创造出新的奇迹。
2007-4 参考文献:
《现代课堂教学技术》 《计算机中级培训教材》 《教师报》
《新课程教师学科教学培训教材 语文》
第二篇:浅析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浅析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辽宁本溪市第三十四中学
张
冲 2009年12月12日
浅析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多媒体课件以丰富的内涵和直观性、综合性受到师生的欢迎。本文通过对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特点的分析,就语文教学中正确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语文教学 多媒体 语文多媒体课件
目前,中小学应用电化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已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即利用电化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通过电化教学设计,使教育信息能够高速、准确、直观地传授给学生。而多媒体教学又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学性,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其魅力,促进了语文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和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一、愉快活泼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传统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即教师将自知的知识、经验、技能,凭借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传授给学生。由于其课堂容量小,一节课下来,学生所得并不多。年复一年,形式照旧,枯燥单一,学生往往产生厌倦情绪,学生日久天长对学习语文失去了兴趣,这自然会影响学生的成绩。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刺激学生学习的最有力的因素。多媒体课件的出现,给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教学,凭借其形象性、趣味性、新颖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 生动,图、文、音并茂,形象生动,色彩逼真,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综合刺激,这很适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增强教学效果,这是一个口才绝佳的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口干舌燥,歇斯底里也力所不能及的。
二、“如临其境”地创设情境
很早以前人们就体会到了“情景教学”在学习过程中的重大作用,教师在导课时引用大量的关于课文的事例或者作者的介绍,把学生们引到课程中来,使学生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我认为多媒体可以看作是“情景教学”的一个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声、形、色具备的这种特质,创设模拟各种生活情景,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氛围,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又真实的生活空间中得到最深切的情感体验,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能全面正确地把握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对重难点的消化和理解,从而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在讲授《斑羚飞渡》时,学生们欣赏到了斑羚的那种为了种族繁衍舍生忘死的壮观场面,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心灵的震撼,这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但多媒体课件做到了这一点。
三、“声情并茂”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语文教学是美的事业,把语文教学变成最优化、富有美感效应的艺术,才能使学语文变成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活动。语文教学的审美感知力既要求对色彩、音韵、节奏、结构等形式因素有敏锐感知,更要求以丰富的想象力,把那些静止的文字,转变为鲜明可感的形象,因为“美只能在形象中出现”(黑格尔)。多媒体计算机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形象的直观画面结合在一起,为语文教学提供带有极强感情色彩的形、音、义统一的信息集合体,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拨动学生“趣”的心弦、“美”的情感,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语文学习,在“视”中感受形象美,在“听”中感受音韵美,在“想”中感受意境美。正是多媒体教学将图、文、像有机地结合,形成情景交融的学习氛围环境,叩击心灵、营造心境,将学生引入审美轨道产生强烈的审美共鸣。
多媒体教学大大活跃了语文课堂,为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体现出教学手段的新颖性。但是世界上任何新生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多媒体也不例外。笔者结合自己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体会,感到语文多媒体教学的不足有以下两个方面:
1.互动性不足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认识社会、接受新信息并最终完成进行意义建构的手段,而不应该变成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课件“统治”课堂,人性化的师生人际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所取代,它严重妨碍了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不利于双边活动的开展。有的学校配置的交互式IP白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现状,但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水尝无华,相荡乃成 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知道,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仅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接受自己传授的知识,而且还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时能够成功地调控课堂情绪和气氛,激活思辨的火花,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灵感的迸发。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让学生领悟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不能仅依靠教学技巧和现代化的教学“武器”,更有赖于教师牵引学生灵魂沉潜于字里行间,流连于墨韵书香,这样,学生才会获得真实阅读“知书达理”的效果,获得启迪智慧滋补精神的营养。多媒体的运用过程中,如果过分突出教师的“表演”,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唱独角戏,连珠问之后继之以精彩解说和绚丽的演示,必然导致学生缺少必要的课堂读书、思考与讨论的时间,缺少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便被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剥夺了,学生缺少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缺少应有的思维与语感训练,其语文学习能力显然难以提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就是通过现代高科技的“手段”和“花样”的包装之后的“教师意志”的倾泻,是一种现代化手段的“灌输”和“填鸭”。因此,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教师在“教”中的引导者地位,不能以“机”取而代之。在多媒体的使用方式和时机上,要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如果用课件的演示代替老师的讲解,那老师在课堂上要做的便只是不断地点击鼠标,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流程去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学生就成了始终仰着脖子的观众。2.过度使用
语文多媒体教学的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已成事实,这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创造了便利条件。但语文多媒体课件中图片、音乐素材的“多”和“滥”容易忽视了语文固有的学科特点,就语文学科而言,并非每篇课文都适合用所谓的多媒体进行教学。课文的背景材料,诸如作者的生平与思想、作品创作与发表的时代特征、作者的创作意图、作品的社会影响与人们的评价,以及对作品主旨的争鸣等等,教师都可以从相关资料中下载并展示出来。但凡事皆有“度”,适“度”才有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过“度”则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因此,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要恰当控制教学容量、密度与节奏,要以有助于学生接受与消化为前提。
多媒体课件教学是一柄双刃剑,如何恰到好处地使用好这新式武器,是我们该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它只是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而那种无视教育本质规律和学生身心特点的要求,大张旗鼓地盲目开发,无限制地扩大课堂容量,其结果必然是适得其反。要知道东西再好,吃多了也会不舒服,语文课堂的教学也应注意营养的搭配,语文应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而不仅是容量。
总之,多媒体的优越性运用得当可以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力四射,运用不当就会造成偏颇,我们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特性,真正发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积极作用,为语文教学的发展探索出一条特色之路。参考资料
<1>孙国萍、黄厚江《整合: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关键》,《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第三篇: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模式论文
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
多媒体课件以其画面丰富、声形并茂、生动有趣等特点,广泛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其优越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多媒体仅仅是工具和手段,教师必须从教学系统的整体出发,认真研究如何恰到好处地运用课件,灵活选择课件的应用模式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我校《小学语文课程资源(课件)开发与应用》实验研究中我们构建了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种应用模式,与读者共同探讨,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模拟教学模式
模拟教学模式,主要是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模拟功能把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跨越时空的事物,不易实现的实验通过动画、录像、投影的形式,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显示屏幕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能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同时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模拟教学,主要适用于跨越时空的事物再现。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所描绘的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物变化及其丰富的物产。教学时,可根据各个教学重点环节,利用录像分别再现春、夏、秋、冬等季节的景物特征及其重点词语的定格画面。像这样运用录像资料来展现其真实画面,学生才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才有破竹之势,学生的能力才能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多媒体模拟教学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教学手段,为学生获取知识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其流程图为:情境再现——形象感知——理解感悟——拓展想象。
二、个别辅导教学模式
多媒体课件具有较强的交互功能,这是它的一大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实际情况,提出需要学习的内容,计算机便出示学习内容,并且可以向学生提问,对问题进行分析,作出判断,给出反馈,若学生学习遇到困难,它还可以指导学生学习有关方面的内容再渡难关。这样循序渐进,学生所学知识就会得到不断的巩固,学习能力也不断的提高。
识字教学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教学内容单调、枯燥,学生难以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写会笔顺、理解字义并用其说话。加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进行个辅导难以实现,对此,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实现个别辅导教学。如:《画家乡》一课的识字教学,本文共有六个生字(贝、男、虾、原、爱、跑),我们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采用如下步骤:(1)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字的音、形、词、写、句;(2)学生利用课件进行交互学习,要求学生找准学习的疑难点,请求计算机帮助解决其疑难点;(3)学习有余力的学习可以更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要求首先要做好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设计的程序分支越多,预想的情况就丰富,就越能全面为学生服务,并取得理想的效果。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要帮助学生总结自己的个性特征、学习方法、学习风格。从而培养一批有个性、有特色,具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方法的学生这一目的就会实现了。其流程图为:人技交互学习——解决疑难点——深度练习。
三、新授课教学模式
授课教学模式的多媒体CAI课件是以教学课题为主要线索,以强化教育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设计,为充分利用计算机硬件资源,尽量发挥软件的表现手法而编写的。新授课教学模式是以CAI课件为主要信息传输源。它以多种形式,不同的表现手法对新授课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生动、有趣地展现于学生面前,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化抽象为直观的作用,同时也体现了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
如:《鹅》这首诗包含了丰富的信息:鹅的叫声、鹅的形象以及鹅的动作等。传统的教学手法、手段难以将这丰富的信息表达清楚,而多媒体教学却正好适合表现这些丰富的信息。教学的具体步骤:(1)“曲项”利用动画展现一只鹅浮在水面上不断伸曲脖子。(2)“曲项向天歌”在前一个动画的基础上,合成鹅叫的声音效果。(3)“白毛”利用一幅静止的大白鹅浮在水面上的图片,突出其白色的羽毛。(4)“白毛浮绿水”展现一只大白鹅浮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突出其“浮”的悠闲的神态。教师在此引导学生观察水、鹅毛的颜色对比以及鹅的悠然动作。(5)“红掌”出示白鹅挥动红色的脚掌向前划水的动作和划水的“哗哗”声。(6)整体讲解这首诗时,出示一幅动画:亭台楼榭,杨柳依依,一个小孩在不断向湖里那群欢叫着的鹅抛撒谷粒。整个教学过程文图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渲染了气氛,创造出了原诗的意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理解了诗意,同时强化了记忆。
教师在教学新课之前首先要透彻地领悟CAI教材设计的意图。其次,备课的同时要认真地备好媒体(既媒体展示的时机、语言的组织等)。再次,教师在运用CAI课件时,不能以课件为中心,应以文字教材为中心,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其流程图为: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展示情境突破重难点——拓展视野激励思维。
四、培训与练习模式
快反馈、强矫正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存贮量大,运算速度快,CAI交互性能好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练习,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维过程、方式、结果的正确与否进行立即判断,以矫正思维过程。在问题出示的同时可以充分挖掘多媒体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增强趣味性、增加问题判定的形式、展现语文之美于其中。这样,学生会感到心旷神怡,在一种美的情境中学习,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如:学生刚刚学习拼音字母的大写后,很难做到大小写一一对应辨别,当出示大写字母时,先要想一想字母歌中的前后顺序,然后去对应小写字母,再想其发音和写法。我们在此可设计一个CAI课件进行训练。训练分为三个步骤:(1)出示小写字母时,学生点按小写字母后,出示大写字母,并发其音,示范其写法;(2)将屏幕一分为二,上面出示大写字母,下面出示小写字母,学生判断后,用鼠标点按对应的小写字母,若点按正确,发出“棒!”的鼓励之声,并奖赏10分和一个笑脸;若点按错误,发出“要努力!”,罚一个哭脸,同时展示正确的答案。(3)在屏幕上只出现大写字母或小写字母,要求学生从键盘上输入与之对应的字母。输入还设计了控时程序,要求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输入完毕,否则要在成绩栏扣出一定的分数。这样循序渐进、趣味性较浓,且带有一定强度的训练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知识的内化。其流程为:人机交互练习——判断——否(组织讲解或讨论);是(深度操作练习)。
当然这四种教学模式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包含的,教师要根据课型,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课件既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更是对传统教学的完善和补充。我们坚信,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优势。
第四篇: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关键词〕 语文教学;多媒体课件;问题;看法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语文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但近年来,语文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课堂几乎变成了专门演示多媒体课件的地方,教师把整节课的内容都做成了课件,课件代替了课本、基础训练,变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角,从头到尾领着学生完成这节预设好的课。五彩缤纷的课件确实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可运用课件仅仅是为了吸引学生,还是为了摆花架子,走形式。出现这样的状况,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明确运用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没有把握语文课的教学重点,更没有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我们来分析一下目前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时存在的问题。1.大多数教师在授课初出示“课题”和“教学目标”这两张幻灯片,我认为这个环节必须要有,但不一定要用多媒体课件。因为花哨的课件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用语言表达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2.“走近作者”这张幻灯片可省略。首先,这应该是学生自学的内容。其次,有的教师把作者的生平密密麻麻地罗列在一张幻灯片上,学生本来就没有时间细读,再加上字小而密更是看不清楚,这就完全没有意义了。
3.思考题是解读课文内容的重要材料,但是把所有的思考过程都用课件展示有诸多弊端:(1)学生阅读题目时容易被幻灯片多彩的版面设计所吸引而分散注意力,不能认真阅读题目。(2)削弱了教
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并且所提问题要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随机引导。所以,单纯按照课件安排播放幻灯片往往抑制了教师的能动作用和教学灵感。4.缺少板书。有一些教师在上语文课时整堂课不写一个字,所设计的板书用一张幻灯片展示出来。这种提前预设的思路没有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只是生搬硬套而已,并无实际作用。那么如何让多媒体课件真正为语文教学服务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点看法。
1.巧妙用课件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有位老师在讲《父母的心》和《养母》时,设计了这样一张幻灯片:汶川地震时父母救子女的画面,配乐韩红的《天路》,还有画外音“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感人的画面在音乐和画外音的配合下,格外动人心弦,在场的人都为之动容。这时教师提出问题:听了这位母亲的遗言你想说些什么?同学们都想把心中的情感表达出来,都急着发言。这样的课件不但能直接导入课文主题,而且对学生理解这两课的内容有极大的帮助。
2.巧用课件突破教学难点。《斑羚飞渡》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年老的斑羚在前有悬崖后有猎人追赶的情况下,为了种族的延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帮助年轻的斑羚渡过悬崖的感人故事。年老的斑羚帮助年轻的斑羚渡悬崖是难点,也是重点,学生不容易理解斑羚是如何飞渡的。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难题,一位教师用flash动画设计了斑羚飞渡的课件放给学生看,生动的画面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这
不但突破了教学难点,而且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的课件,不仅新颖生动,又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教学难题。
3.巧用课件拓展知识,省时省力。多媒体没有走进语文课堂时,教师为了让学生能积累一些课外知识,要费很多的时间和力气准备。而现在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轻松地扩充教学内容。例如,有一位教师讲解《赤壁之战》时,出示孙刘联军和曹军对抗的地图。用红色箭头把作战路线准确无误地指出来,对学生了解课文帮助极大,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运用多媒体课件,让语文课堂不仅表面华丽,引人入胜,而且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篇: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很多好处,它可以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捕捉更多的信息,共享和利用更多的教育资源,获得更多的知识,它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可以加大课堂的信息量,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强教育的魅力,使学习者保持浓厚的教学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但不是所有的课件都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软件设计制作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授课的质量高下。作为语文教师,通过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制作和使用课件的情况,体会到多媒体课件对教材内容的选择性,以及好的课件应具备的特点。
关键词:语文教材; 优秀课件;制作与选择;特点;
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捕捉更多的信息,共享和利用更多的教育资源,获得更多的知识,它改变了传统教育“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双方互动”的单一模式,使课堂丰富起来、丰满起来,是一种“立体”的教育方式。教师使用多媒体软件上课,使多姿多彩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词、悦耳动听的音乐、真实动人的电影剪辑、丰富多样的网络资源等走进课堂,将单调抽象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具体形象的图文形式,加大了信息量,而且直观可感,生动活泼,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加了教育的魅力,使学习者能维持浓厚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授课来增强教学效果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许多学校借之率先走上教改之路,他们的实践活动证明其效果是不容置疑的,也有很多人对此拍手称赞。但是,是不是所有的课堂采用课件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呢?根据我们的实践来看,并不是这样,有些课文采用课件进行教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我们的教学是一种有效的辅助,而有的课文就不适合运用课件,如果用了反而会削弱课堂的质量。即使是可以运用课件的课节如果用得课件不好,也不行,它也会对课堂造成坏的影响,甚至导致教学的失败。因此,我们在讲授课文时,应该深入分析课文,看它是否适用课件,在确定了之后,再认真制作或者搜索一些有价值的课件来使用。使自己的课堂真正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成为学习知识的乐园。那么我们应该选取什么样的课文来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呢?我们要制作或者选择怎样的课件来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呢?
首先,我想谈谈选择课文的问题。
作为语文教师,通过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制作和使用课件的情况,我觉得这样的内容适合运用多媒体课件:
一、那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非常适合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设备的功能非常强大,这一点可谓是众所周知。它集图、文、声、光、动画、影视于一体,传达出形象具体、声情并茂的画面,能够跨越时空、重复演示,能再现历史的真实、自然的原貌、事物的内在规律。它比说教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因此,如果我们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图形或动画演示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把复杂事物简单化,就一定能够提高课堂的授课效率,便于学生接受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比如在讲授《中国石拱桥》一文时就适合使用多媒体课件。这篇课文虽然介绍了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有美”的特点,而且教材的前面也有彩图,但对于从来都没有见过石拱桥的模样的学生来说,文章的讲解依然难以理解,如果在讲课过程中能将“赵州桥”“卢沟桥”的图片以及一些世界著名石拱桥的图片适时地穿插的讲课的过程中,或者能用一些动画演示石拱桥泻洪的情形,学生就会很容易的理解和接受课文文本所传达出来的信息,这样授课的效果很不错,同时也拓展了知识面。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说明文类的文章都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来授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