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杜甫诗五首课件及教案
《月夜》
1、对下面这首《月夜》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月 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A、首联,诗人身在长安(被囚)却从鄜州写起,以对方写自身。B、颔联、颈联写儿女的幼稚与美丽,反衬诗人惆怅痛苦的心情。
C、尾联,想象妻子在重逢之日的情态,反映现实,令人情凄然,心欲碎。D、全诗诗人起笔到结束,都是从对方角度叙述的。
2、有人说“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一联中有两个字用得格外形象生动,含蓄凝练,你认为是哪两个字,并请简要说明理由。
《哀江头》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二句写出了诗人谨慎的行为。结合此诗歌写作背景,说说诗人为什么要如此小心。
《蜀相》
1、对杜甫的《蜀相》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自问自答,记祠堂所在,描写了丞相祠堂环境的静谧、肃穆。
B.颔联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祠内的美好春光,含蓄地赞美了诸葛亮的高风亮节。
C.颈联赞美了诸葛亮的匡世雄略、报国苦衷,感情沉挚而悲壮。
D.尾联表现了作者对诸葛亮未能成就更大功业的惋惜,慨叹千古壮志未酬的英雄们的悲愤心情。
2、关于杜甫《蜀相》一诗的诗眼,有人认为是三、四两句中的“自”和“空”,也有人认为是最后两句。请谈谈你的看法。
《又呈吴郎》
评论家萧涤非认为,该诗第三联“措辞十分委婉含蓄”,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月夜》
1、B
2、用得格外生动形象的两个字是“湿”和“寒”。一“湿”一“寒”可触可感,形象生动;表现了妻子对诗人的忆念之深而“独看”之久,“湿”而“寒”浑然不觉;“湿”和“寒”的表象是诗人的想象和联想、反照诗人看月之久,忆念之深的痛苦现实;“湿”写云鬟,“寒”写玉臂,诗人心中妻子的美好形象正表现诗人对妻子的情深爱切,思念之苦、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哀江头》
当时长安已经落入安史叛军之手,诗人来至当年繁华旧地,看到眼前荒凉破败之景,不禁痛哭失声,但此时曲江游人稀少,大声哭很容易为叛军所知,只能“吞声哭”;行走也是偷偷地走在一个较为僻静的角落,这些谨慎行为都是尽量不被叛军发现而作出的无奈之举,但从中亦可见诗人忧时伤乱的爱国情怀。《蜀相》
1、分析:答案为B。“柏森森”形容树木茂盛繁密,阴森岑寂;“自春色”“空好音”是写没有人欣赏,表现了冷落、凄清的特点。作者写锦官城外高大茂盛古柏掩映中的武侯祠,尽管有“映阶碧草”“好音黄鹂”,但也是枉添春色,着重渲染了今日祠堂冷落、荒凉、无人视听,表达了对诸葛亮身后寂寞的慨叹。
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自”与“空”两个字,写出了祠堂凄凉冷落的气氛,诗人的万千感慨由此而生发。假如我们不能理解这一点,我们就体验不到诗人表现出来的感伤叹惋的情调。也有人认为此诗的诗眼当是最后两句,认为武侯壮志未酬而身先亡,诗人饱经战乱而屡失意,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与武侯的命运颇相似。从影响力来说,尾联自然远胜于颔联,它已成为对赍志而殁的仁人志士寄予痛惜与同情的格言警句。但就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来看,它们是对“自”与“空”的具体阐释和升华,如果忽视“自”与“空”,那么对尾联内涵的感悟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认为把“自”与“空”作为诗眼来理解,更易把握此诗的深刻意蕴。《又呈吴郎》
明明是吴郎不让老妇人打枣而筑了篱笆,杜甫却在诗中故意说是老妇人多心。这种委婉的说法是为了使吴郎保住面子,更容易接受诗人的意见。
第二篇:原创精品教案 杜甫诗五首
杜甫诗五首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哀江头》中今昔对照的手法。
2、让学生理解《蜀相》中寄托的诗人的身世感慨。
3、让学生体会《登岳阳楼》雄浑阔大的意境。
4、让学生体会这几首诗中体现的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学重难点: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哀江头》
一、背景简介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春天。当时诗人沿长安城东南的曲江行走,感慨万千,哀恸欲绝,写下这首名诗。(参见《月夜》写作背景简介)
二、结构分析
按现实——回忆——现实,将诗歌分为三部分,请找出标志性的语句。试概括每部分的大衣。
1、行曲江所见景象
2、忆往昔繁华盛况
3、发物是人非感慨
三、鉴赏和探究
诗中哪些词句表现“哀”?试找出来加以分析。
“哀”字是这首诗的核心。开篇第一句“少陵野老吞声哭”,就创造出了强烈的艺术氛围,后面写春日潜行是哀,睹物伤怀还是哀,最后不辨南北更是极度哀伤的表现。“哀”字笼罩全篇,沉郁顿挫,意境深邈。
四、艺术手法分析 1,<<哀江头 >>采用什么方法表现今昔情景?请找出有关诗句并略加分析.今昔对照
2、反衬手法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细柳新蒲”,景物是很美的。岸上是依 依袅袅的柳丝,水中是抽芽返青的新蒲。“为谁绿”三字陡然一转,以乐景反衬哀恸,一是说江山换了主人,二是说没有游人,无限伤心,无限凄凉,大有使人肝肠寸断的笔力。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
意思是说,人是有感情的,触景伤怀,泪洒胸襟;而大自然是无情的,它不随人世的变化而变化,花自开谢水自流,永无尽期。这是以无情反衬有情,而更见情深。
五、主旨分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安史乱中独行昔日繁华之地曲江的感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诗人忧时伤乱的哀思。
《蜀相》
一、写作背景介绍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二、讨论赏析
本诗开头写诸葛祠,而且紧接一联又写祠景,却题为《蜀相》,为什么?
题曰“蜀相”,而不曰“诸葛祠”,可知老杜此诗意在人而不在祠。然而诗又分明自祠写起。何也?盖人物千古,莫可亲承;庙貌数楹,临风结想。因武侯祠庙而思蜀相,亦理之必然。
颔联“自”“空”二字有何妙处?试作分析。
“自”“空”二字,景语含情。表现了对祠庙荒凉、世人逐渐冷落前贤之慨叹。“草自春色,鸟空好音,此写祠庙荒凉,而感物思人之意,即在言外。”
颈联“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以凝练的笔墨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勾画了一个有为的政治家形象。
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抒写自己对诸葛亮一生遭际的沉痛感慨。
诸葛亮功业未遂,留给后人无限怀念,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赞美和惋惜之情。这两句苍凉悲壮,千古名句。
三、主旨分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丞相祠堂的寻访,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寄寓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和政治理想:诗人对忧念苍生、济世扶危的诸葛亮极其崇敬景仰,希望在当时安史之乱中也能有诸葛亮这样雄才大略而又忠心为国之人出现为国效力;同时也寄寓了自己生不逢时、抱负难施的感慨。
第二课时
《又呈吴郎》
一、背景简介 见课文注释(P14)
二、整体感知:
1、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小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诗人通过劝告吴郎让老妇人打枣这样一件小事,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的人民真切的关心和深挚的同情。(主旨)
2、颈联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那寡妇一见你插篱笆就防你不让她打枣,虽未免多心,未免神经过敏;但是,你一搬进草堂就忙着插篱笆,却也很象真的要禁止她打枣呢!
言外之意是:这不能怪她多心,而是你有点不近人情。她本来打枣时就提心吊胆,你不表现亲善一些,反而一来就插起篱笆了!
3、哪一联是全诗劝说强有力的理由?蕴含着诗人什么样的情怀? • 尾联.蕴含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深厚情怀。前句是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这位寡妇、同时也是广大人民穷困的社会根源在于官府的剥削,即“征求”。这也为寡妇的行为作了进一步的开脱。后句说得更远更深,诗人想到持续了十余年的安史之乱,不禁涕泪横流。而这也正是广大人民穷困的又一深刻时代根源。
四、要点总结
• 此诗富有强烈的人民性,是诗人忧国忧民精神的具体例证。诗人由一件普通的打枣小事,联想到广大人民尚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现实,并为此涕泪横流。同时也是向吴郎、向广大尚处于战乱中的人们说明了一个道理:在此艰难岁月之中,人们更应该互敬互爱、同甘共苦,共渡难关。
《登岳阳楼》
一、背景介绍
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二、意境赏析(1)首联: 诗人以“昔闻”入手,写出自己早已对之向往之情,只是如今在衰残之年方得以登临。杜甫一生怀才不遇,路途坎坷,此时已值衰年,万事成空,所有的愿望即将化为泡影,在今昔对比之中,抑郁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感慨流露无遗。(2)颔联: 写登临所见。广阔无垠的洞庭湖,浩浩荡荡,好像把东方的吴地和南方的楚地一分为二,连日月星辰都漂浮于湖水之中。
此句写出了洞庭湖恢弘的气象和诗人博大的胸襟。(3)颈联
转而写自己之凄苦情状。这十字可谓字字辛酸:亲朋绝少而音讯难通;年老体衰而又病魔缠身;生活艰难,唯有一叶小舟顺流漂泊,困顿潦倒之状令人凄然。
(4)尾联
显出诗人博大的胸襟。诗人凭栏遥望北方,想到那长年不息的战火和涂炭的生灵,不禁涕泪纵横,难以抑止。这正表现了其宽广的胸怀,忧国忧民的崇高精神。
三、比较赏析
• 试对比两诗颔联描写洞庭湖景观的妙处,并评论两诗的主题思想。•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参考答案:杜诗只用十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的巨大形象逼真地写出来了;孟诗写湖的丰厚蓄积,澎湃动荡,极为有力,不仅写出其广大浩渺,还充满了活力。
杜诗写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不凡气势,亦触景伤情,写自己身世的凄凉孤寂,反映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关心。孟诗表达的是漫游洞庭湖思及个人前途,希望张丞相引荐出仕的主题。
四、主旨小结:
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所见之景,表达了自己衰暮之年仍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第三篇:杜甫诗五首
杜甫诗五首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杜甫;背诵默写《登岳阳楼》。
2.通过对《月夜》的学习,能够找出诗歌中的诗眼并进行分析;会分析《哀江头》一诗中运用的对比、衬托、用典的写法;了解《蜀相》一诗中所运用的情景交融的手法;理清《又呈吴郎》一诗的思路;感受《登岳阳楼》中“坼”与“浮”字所带来的艺术效果。3.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杜甫的诗歌往往结合时事,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通过对《月夜》的学习,能够找出诗歌中的诗眼并进行分析。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知人论世解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襄阳人,曾祖时迁居河南(今属河南),祖父杜审言为初唐著名诗人。青年时代漫游各地,33岁时遇到“赐金放还”的李白,两人曾同游梁宋之地。后入长安,困顿十载。安史乱起,杜甫落入叛军之手,后脱逃奔赴肃宗行在,任左拾遗。后因事被贬,作检校工员外郎,世人因称其为杜工部。他所投奔的严武死后,漂泊于蜀、鄂、湘一带,穷困潦倒,病痛缠身,于770年死于赴岳州舟中。
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之家,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理想,但命途多舛,一生坎坷。他的诗歌忧国忧民,真实感人,安史之乱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在其诗中都有反映;他的诗歌还提供了战乱时期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故称“诗史”。杜甫的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统治集团的荒淫无耻,人民生活的重重苦难,对安史之乱的正义斥责,维护统一的美好愿望,青山绿水,人世飘零,诗人在诗歌创作上各体兼工,遣词造句,精工巧妙,艺术成就极其突出,被后人推崇为“诗圣”。
杜甫一生历经坎坷,饱尝生活的磨难,体味人世的悲辛。在杜甫的诗作中,有许多描写月的诗句,据不完全统计,杜甫的咏月诗有一百多首,有很多妙语佳句,传诵千古。在一向“沉郁顿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老杜笔下,那是一个天地肃穆、星昏云暗的月亮世界,一个情谊淳厚、绵绵不尽的瑶池仙境,一个悲怆掩泣、雄心不泯的夜空精灵。其中有“枫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的恬静优美,也有“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的战争悲愤;有“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的拳拳忠心,也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悠悠深情。
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诗作:“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望岳》、《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等。
二、学习《月夜》
(一)导入语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下品);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中品);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上品)。这三句诗,如果排名次,哪一句最好?哪一句最差?为什麽改一个字能如此之神奇?画要点睛,诗歌重眼。晋代大画家顾恺之曾于健康瓦棺寺画维摩诘像,点睛之日致万人空巷。
(二)感受诗眼
1.诗眼的内涵: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集中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诗歌意境,最精炼传神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全联或全句的字词句。其中,位于某联、某句中最富有诗歌意境,最精炼传神的具有生动性或情趣性的字词句也叫做炼字。
2.诗眼的位置:(1)在题目中:如《书愤》、《春夜喜雨》。(2)在诗句中:《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三)品味诗眼
1.内容定位:体会意境,联想与想象。
(1)看题目。(2)看作者。(3)看注释。(4)看内容。
译诗:今晚鄜州的月亮高悬,我的妻子只有一个人独自看着月亮。我怜惜远方幼小的孩子,他们还不晓得想念身陷长安的父亲。散发着幽香的雾气使妻子的头发被沾湿了,清朗的月光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什么时候才能一起倚靠在薄而透明的纱帷之下,月光照进来,将两人脸上的泪痕照干。
(5)分析诗歌。
比较两幅图,哪幅更符合此情此景?(一幅突出儿女,一幅突出妻子)
参考:第二幅,本诗突出的是闺中,即妻子。小儿女只是侧面描写,对比衬托出妻子的“独看”,小儿女还不晓得想念身陷长安的父亲,这更增加了妻看月时的孤独感。施补华也说:“儿女不解忆,则解忆者独其妻矣。”(教师引导,由此可见,这里的诗眼是“独看”)。
为什麽主角是“闺中”,作者不是杜甫吗?
明确:诗的表现手法独具匠心,明明是杜甫思念鄜州的家人,但他却不直接道出,而是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妻子在鄜州对月思念杜甫:妻子正在鄜州对月思夫,但孩子们还不晓得想念身陷长安的父亲。妻子在月下伫望时间长了,露水沾湿了她的头发,清辉使得她玉臂生寒。妻子在想:何时才能团聚呢?(教师引导,由此可见,这里的诗眼是“双照”)。
全诗的诗眼:独看,双照(另一种说法,有人将“忆”字作为全诗诗眼也可以,将“忆”字作为全诗诗眼是从整体出发,着眼于大局。将“独看”与“双照”作为全诗诗眼是从局部出发,着眼于具体)。
2.活用定位:移位意更深(此种诗眼更专业的说法叫做炼字。倘若考试时叫我们找出全诗诗眼,我们就找能集中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字或词。倘若是叫我们找出哪个字用得最好,那就是炼字)。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全联的句眼:湿,寒。
参考:湿:沾湿;寒:寒冷,这里的“湿”和“寒”都是使动用法。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雾气使妻子的头发被沾湿了,清朗的月光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明写妻子思夫之深,暗写杜甫思妻之切。
(四)课堂练习
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垂、涌)2.《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竞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全诗诗眼:望,怀 全联句眼: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生”字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准确传神。
3.课后练习:
2003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7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孤静幽寂的景象。
(五)考试链接
考试链接-----分析诗眼意蕴的题型 1.提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一个?为什么?(2)某个字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3)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2.答题步骤(1)解释这个字。
(2)解释这句话。将关键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或想象,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字句、描摹图景,以品味炼字的精妙。
(3)答手法。如果有技法,必需答出用了什么手法。(4)答思想感情。结合主旨谈这句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题:”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话,含义最深的是哪两个字?试作简要分析。
答:诗眼是自和空。自的意思是独自,空的意思是白白的,徒然的。台阶旁的绿草独自葱翠,昭示着春光的明媚,躲在叶下的黄鹂尽管叫声悦耳,却无人倾听,这是一幅冷寂、凄凉的春日图。作者寓情于景,表现了心中的感伤,为下文感叹诸葛亮的壮志未酬作铺垫。
三、学习《哀江头》
(一)导入语
播放古筝曲《哀江头》视频,并介绍:唐代诗人杜甫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春天,沿着已被叛军攻占的长安东南的游览胜地曲江行走,想起安史之乱前,这里一到春天游人如织,车马繁华,现在却遭受严重破坏,游人稀少。于是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哀痛欲绝,写下一首名诗《哀江头》。乐曲《哀江头》即根据这首诗意而作,共分为1.引子2.慢板与中板3.激动的快板4.慢板的再现5.尾声。曲子以古朴苍劲、悲愤幽怨的音韵表现了诗人独立江边 对昔日繁华的回忆及对家破人亡的遗恨,分别表达了悲愤,悲泣,悲痛,悲哀等复杂的心情。我们欣赏完了这首曲子,现在来欣赏这首诗。
(二)整体感知
提问:从时间上说,全诗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全诗分为三部分,前四句是第一部分,写长安沦陷后曲江的荒凉景象。“忆昔霓旌下南苑”至“去住彼此无消息”是第二部分,写安史之乱前春日曲江的繁华盛景及李杨二人的悲剧。最后四句为第三部分,写诗人在沧桑巨变时的哀思,总结全篇。
(三)内容解析 第一部分:
吞声:不敢出声。潜行:偷偷地行走。
住在少陵的野老(杜甫自称)无声地痛哭,春天偷偷地来到了曲江的偏僻之处。江边的宫殿千门闭锁,细细的柳丝和新生的水蒲为谁而绿?
1.诗人为何哭?是怎么哭的?为什么要这样哭?
明确:长安已被安史叛军占领,作者睹物伤怀,因而痛苦。诗人是“吞声哭”(“潜行”),因为长安被占领,笼罩着恐怖气氛,所以诗人不敢放声痛哭,不敢光明正大地行走。2.诗人在江头看到的景象有什么特点?哪几个字体现了这个特点?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明确:诗人看到长安沦陷后的曲江呈现出一片荒凉的景象。“锁”和“为谁绿”几个字体现了这个特点。“千门”,极言宫殿之多,可以想见当时的繁华;但加一“锁”字,便将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萧条巧妙地构成对比。“细柳新蒲”,细柳袅袅,茵茵蒲芽,生机盎然,景物是很美的。“为谁绿”三字陡然一转,以乐景衬哀情,含有肝肠寸断的悲痛:江山易主,旧的主人仓皇出逃,如画江山沦入敌手(教师承接语:面对眼前荒凉冷落的景象,作者想起了什么?他的思绪飘到了哪里)。
第二部分:
生颜色:生出光辉。
回忆当初皇帝的彩旗仪仗下了南苑,苑里的万物都生出光辉。昭阳殿里的第一美人也同车出游,随侍在皇帝身旁。车前的宫中女官带着弓箭,白马套着带嚼子的黄金马勒。翻身朝天仰射云中飞鸟,一笑之间双飞的一对鸟儿便坠落在地。杨贵妃明亮的眼睛和洁白的牙齿在哪里呢?鲜血玷污了她的游魂,再也不能归来!清清的渭水向东流去,而玄宗所在的剑阁是那么深远。离去的和留在人世的彼此没有消息。
3.面对眼前荒凉冷落的景象,诗人忆起什么?安史乱前春日曲江的景象如何?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安史乱前春日曲江的景象特点?
明确:面对眼前荒凉冷落的景象,诗人忆起安史之乱前的曲江,那时它是一片繁华盛景,从“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可以看出安史乱前春日曲江的繁华,唐玄宗一行排场很大,彩旗飘扬,豪华奢侈,连南苑中的万物都生发光辉(教师承接语:这两句是总写昔日之繁华。那么,诗人是怎样具体描绘的呢?我们接着看后面的内容)。
4.“同辇随君侍君侧”和“一笑正坠双飞翼”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由此可看出作者对帝妃游曲江的态度如何?
明确:这两句暗用了汉代班婕妤拒绝与汉成帝同辇、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其用意 就是讽刺唐玄宗荒淫好色和杨贵妃的骄纵得意之态(教师承接语:如此骄奢淫逸的李、杨二人,结局如何呢?我们再看“明眸皓齿今何在”到“去住彼此无消息”四句)。
5.李、杨二人的结局与“忆昔”部分的内容有什么联系?作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如此写来,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李杨两人的结局与她们当年的荒淫骄纵有因果关系。对比强烈,效果明显。如此写来,既蕴含着诗人忧国忧民的真诚,又有对蒙难君王的伤悼。哀其不幸蒙尘,讽其荒淫误国。
第三部分:
臆:胸,这里指胸前的衣裳。
人生有情,泪水沾湿了胸襟,江草的生长和江花的开放哪里会有尽头呢?黄昏时,胡骑扬起满城的尘土,我想去城南,却走向了城北。
6.怎么理解“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这两句?作者为何“欲往城南望城北”?最后两句照应开头的哪两句?
明确:人是有感情的,触景伤怀,泪洒衣襟;大自然是无情的,它不随人世的变化而变化,花自开谢草自枯荣,永无尽期。这是用无情衬有情,而更见情深。作者因为忧心如焚,哀痛极深,因而一时懵懵懂懂走向了城北,走错了方向。最后两句与开头的“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照应。其中“胡骑尘满城”写出了叛军密集的巡视,营造出恐怖的气氛,这就是诗人要“吞声哭”“潜行”的原因。
(四)总结
这首诗写诗人在安史之乱中独行昔日繁华之地曲江的感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诗人忧时伤乱的哀思。“哀”字是这首诗的核心。开篇第一句“少陵野老吞声哭”,就创造出了强烈的艺术氛围,后面写春日潜行是哀,睹物伤怀还是哀,最后不辨南北更是极度哀伤的表现。“哀”字笼罩全篇,沉郁顿挫,意境深远。
四、学习《蜀相》
(一)导入语
在卧龙岗,有一副对联,对联说“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这副对联陈述了谁的事迹?(诸葛亮)诸葛亮一生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赢得了后世人的尊敬,有许多诗人写诗来纪念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一首怀念诸葛亮的诗歌,杜甫的《蜀相》。
(二)字词、译诗
锦官城:古代成都的别称,汉代成都织锦业发达,朝廷曾在此设锦官专管,故称为锦官城。
森森:形容树木高大茂密。自:独自。空:白白地,徒然。两朝:指刘备、刘禅两代君主。开济:开创大业,济国安时。出师:出动军队,指诸葛亮多次出兵伐魏。
丞相的祠堂到哪里去寻找?它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映照着台阶的绿草独自呈现出一片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鹂徒然地唱着美妙的歌声。刘备三次频繁拜访,同他商议统一天下的大计,他辅佐两朝君主开创大业,济国安时,体现了老臣的赤胆忠心。可惜出征还没有获胜,自己却先死去,这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泪满衣襟!
(三)内容解析
1. 诗歌四联各自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首联以问答形式,写出了武侯祠的地理位置。颔联,写入祠后所见所闻。颈联,概括诸葛亮一生功业。尾联,叹惋诸葛亮的壮志未酬。
2.中国古代诗歌十分注重景色的描绘,在这首诗中很明显也有景色的描写。请同学们思考,诗中哪几联在写景?在景物描绘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叫做什么写法?
明确:本诗首联、颔联写景。首句从“丞相祠堂”写起,写祠堂是为了写人,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追思、仰慕和钦敬,一个“寻”字突出了这种感情。第二句“森森”是高大茂密的意思,柏树之所以高大茂密,是因为没有人去砍伐它们,爱惜这些柏树,正是表现了人们对诸葛亮的爱戴。颔联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赏心悦目的景象,然而“自”“空”二字却使诗意逆转,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这两联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
3.诗歌中最能表现诗人感情的是哪些诗句?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是“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四句,表达了他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教师点拨:“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
4.诸葛亮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昭著,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的写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中的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教师点拨:这句诗描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是他一生中最为感人之处。正是因为“出师未捷身先死”,才令人扼腕叹息,才“长使英雄泪满襟”)。
五、学习《又呈吴郎》
(一)导入语
陕西民歌中有一句歌词说“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杜甫是一个影响广泛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忠君爱国,体恤百姓,深受百姓欢迎,写了许多反映百姓痛苦生活的诗歌,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即《又呈吴郎》。
(二)写作背景介绍
大历二年(767),即杜甫流离到四川夔州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将草堂转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吴姓亲戚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不允许别人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于是写此诗去劝告吴郎。此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因此这一首题作《又呈吴郎》。呈:呈送,尊敬的说法。吴郎的年辈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而有意地用了“呈”这个似乎与对方身分不大相称的敬词,以让吴郎易于接受。
(三)字词、译诗
扑:打。任:任凭,任由。只缘:只因为。
转须亲:反而更应该对她表示亲善。即:立即,马上。便:就。任真:听其自然,率真任情,不加修饰。征求:指赋税征敛。我任由西面的邻居在草堂前打枣,她是一个没有饭吃没有儿子的妇人。不是因为穷困,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呢?只因为怕她恐惧,反而更应该对她表示亲善。妇人立即防着你这个远客即使属多事,但您来了就插上稀疏的篱笆却好像是太认真了。贫妇人已经对我诉说了因为赋税征求,贫穷到骨。我正由此联想到战乱带给百姓的灾难而泪湿手巾。
(四)内容解析
1.诗歌各联各自写了什么内容?诗人是怎样劝告吴郎的?
明确:首联写自己过去任由邻居寡妇扑枣,颔联写应该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颈联写寡妇多心只因你插上了篱笆,尾联写苛捐杂税兵荒马乱人民贫苦。诗人先自叙以前事以启发吴郎,接着委婉劝吴郎,最后指出人民贫苦的根源:一是苛捐杂税,一是战乱连连。
2.本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普通的打枣小事 人民的水深火热 老泪纵横(教师点拨)。
本诗是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具体例证!同时也说明,在此艰难的岁月中,人们更应该互敬互爱,同甘共苦,以共渡难关(教师补充:最后两句是全诗结穴,也是全诗的顶点。上句,杜甫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寡妇、同时也是当时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这就是官吏们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征求”。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这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六、学习《登岳阳楼》
(一)导入语
洞庭湖上,一岳阳楼,古往今来,引来多少文人墨客。一楼何奇?一楼不奇。奇的是众文人的才华,众文人的情怀。孟浩然曾在洞庭湖边描绘到“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就是孟浩然的大气。其实,像孟浩然这样的大气人物是从不会寂寞的,就像我们今天即将学习的杜甫,也留下了千古佳作——《登岳阳楼》,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
(二)背景介绍
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三)字词、译诗
无一字:指音信皆无。涕泗:眼泪和鼻涕。轩:栏杆。
我从前就听说过洞庭湖名胜,今天终于登上了岳阳楼。洞庭湖浩瀚无边,好像要把我国东南方向的吴和楚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亲戚朋友没有一点音信,只有年老多病的我生活在这一叶孤舟之上。战争的硝烟仍旧弥漫在关山之北,我靠着栏杆遥望,不由得老泪纵横。
(四)内容解析
1.“昔闻” “今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明确:“昔闻”二字说明对洞庭湖渴望向往已久,“今上”二字说明如愿以偿甚喜,这里将今昔的心情作对照,强调登楼时的喜悦。
2.颔联最传神的两个字是哪两个字?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景色特点?
明确:最传神的两个字是“坼”和“浮”。“坼”字,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富有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天地和日月星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显得宏丽。这两个字写出了洞庭湖气势磅礴,宏伟奇丽的特点,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
3. 颈联和尾联各自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颈联写凄凉落寞的个人景况。尾联写诗人想到不息的战争,老泪纵横,这是他忧国忧民的体现(教师补充,由此可见,诗歌首联引题,交代背景;颔联写景,写出了洞庭湖的宏伟磅礴;颈联写凄凉落寞的个人景况;尾联写不息战争,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广阔胸襟。这使得整首诗意境宏大,情调悲壮)。
4. 诗歌前两联的“景”和后两联的“情”有什么关系?
明确:前两联写景,写出了洞庭湖的气势磅礴,宏伟奇丽。后两联写情,写出了作者孤老病弱的现状和忧国忧民的心情,表明了诗人有不灭的济世的伟大胸襟。诗人眼中洞庭湖的阔大形象与他的博大胸怀相呼应。此时,在诗人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至乾坤;他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姓。这就使他的这两句诗比起孟浩然的两句诗(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更显得气势不凡,惊天动地。
(五)总结
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时所见所感。诗人通过 对洞庭湖浩翰汪洋、雄伟壮阔的景象的描绘,触景伤情,把个人的悲苦、国家的忧患和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景色互相衬托,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胸怀。意境宏大,情调悲壮,是登岳阳楼的千古名篇。
七、作业布置:
1.背诵默写《登岳阳楼》。2.预习《即景抒情诗四首》。
教学后记:
第四篇:杜甫诗五首教案(最终版)
《杜甫诗五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杜甫的人生经历和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学习通过意象来鉴赏诗歌,学会欣赏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来体验诗歌的美感和情感交融的特点,通过小组协作进行资料整理来了解杜甫诗歌的风格和典型特点,归纳一些重要的诗歌意象在诗歌中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杜甫诗中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培养深厚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了解杜甫的人生经历和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深厚的爱国情怀。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
2、了解杜甫的人生经历和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深厚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代诗人中,有一个人好像一直是皱着眉头生活的,这个人名叫杜甫。他瘦而高,拄着一根拐杖,走路慢吞吞,活像人们形容的老朽。他的眼睛是向下的,有时还半闭着,看上去昏昏欲睡。这双眼睛却能看见普天下的倒霉事儿,好比观音菩萨能看见人间的苦难。所不同的是,观音菩萨法力无边,能含着动人的微笑救苦救难,而杜甫,只能眉头紧锁,把无边的苦难写进他浩如烟海的诗作。”
《刘小川品中国文人:杜甫》
有对联如此写道: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诗圣杜甫的诗歌殿堂,一起来感受一下诗中圣哲的笔底波澜,体验一下这位苦难的诗人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情感与美感。1.全班同学诵读《杜甫诗五首》 2.教师点拨朗诵要点。3.同学们分小组配乐朗诵。
三、提问:这五首诗歌有什么共同特点呢?编者为什么将这五首诗弄成一组?他们是根据什么标准来分的?
1、小组交流,整体感知,找出五首诗的共同特点。学生答案可能有:
按诗体。排除。有四首诗是律诗,《哀江头》却不是。
按内容。勉强。五首诗有思亲、怀古、书赠、即景、叙事等多种。都是现实主义作品。聪明。不过等于没说。
皆与战争有关。接近了。只有对这五首诗的背景全都了解,才敢说这番话。通过交流探究,让学生们对作品体裁、题材、主题、风格等方面进行关注,化教师的直接教授为学生们的主动学习。
2、让大家读一下四首律诗的尾句以及《哀江头》中的两个句子。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哀江头 杜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景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任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3、小组交流:五首诗歌都写了杜甫哭,那么杜甫为何哭?
《月夜》哭战中出逃,家人却被弃中途,哭自己被困长安前途未卜,哭安史之乱不知何时终结。
《哀江头》哭宫殿朱门尘封,哭胡骑横冲直撞,哭国家名存实亡。《蜀相》哭孔明出师未捷功败垂成,哭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
《又呈吴郎》哭官府征求民不聊生,哭自己常年漂泊居无定所,哭烽烟四起难以消弥。
《登岳阳楼》哭自己人在他乡、老病孤愁,哭关山战祸、绵绵不休。联想到《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移情,联想到《闻官兵收河南河北》中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忘情,同学们一下子就知道了杜甫之哭,大概一为个人,二为家人,三为时局,四为国家。
可见,郭沫若为其拟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人们称其为“忧愁诗人”,都不为过。
4、小组再次交流:诗圣如何哭?
先看地方。既有在庙堂之高的国都长安,也有处江湖之远的四川成都、湖南岳阳。是无地不可哭。
再看时间。有望月时,有被拘时,有拜谒时,有客居时,有登临时。是无时不可哭。
最后看哭的方式。月夜之中,“泪痕”那是曾经哭过,这是梦想已渡过国危时艰的情景;江头之哭,身为俘臣,又是潜行,自然忍气“吞声”,自然泪不敢垂,自然是少到只能“沾臆”;“泪满襟”是在丞相祠堂,“泪盈巾”是在家,自然前者无巾可用,后者不必脏衣;岳阳楼上,既是“孤舟”,四顾无人,不伤大雅,不妨“涕泗”,自然是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嚎啕一回。几次哭法,无一雷同。
这样将五首诗对比观之,则的确既可知老杜敏感,时时处处抱有悲天悯人、忧国忧民之心;又能见诗圣工细,字字句句能涵物象意境、人情事理之妙。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重点学习《月夜》,通过复习“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品读本诗写法之妙、情感之真。
2、通过本诗中“月”这一引起并烘托思亲之情的意象,引导学生明确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在诗歌表情达意上起到的重要作用,并拓展迁移到以往所学的一些传统意象,了解传统意象的象征含义及其象征义产生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从课文中的五首诗歌中得知,苦难的杜甫,胸怀天下,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诗中之泪,无不浸润着诗人悲天悯人,忧国忧民之心。今天我们一起来重点赏析诗圣诗歌的艺术特色,一起来学习如何利用诗歌意象来鉴赏诗歌。
二、诵读、鉴赏诗歌 一)朗读指导、背诵
1、全班朗读本诗
2、复习提问,了解诗歌的背景,概述诗歌情感主旨。
明确: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当年六月,安史叛军攻入潼关,接着进入长安,杜甫带着妻小逃到廊州(今陕西富县),寄居在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陕西延安),准备赶至灵武为平叛效力,但不幸被叛军所俘,掳往长安。因杜甫原无官职,便未受囚禁。一个月夜,诗人望月生情,写下这首诗。
本诗通过想象妻子在鄜州如何长久伫立于庭院,想念着远方的丈夫,从而抒写夫妻怀念的至情,反映了乱离时代的相思之苦,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
3、带着对诗歌的理解,全班有感情地诵读,并且做到当堂背诵。
大家读得非常有感情,可见同学们对于这首诗的情感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体会,那么对于这首诗的艺术手法同学们是否也能把握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作者是如何表情达意的”这一问题,一起来探究欣赏这一首诗歌的艺术特色。二)合作探究,鉴赏诗歌
1、任务一:写此诗时杜甫身困长安,却似乎能够看到远在鄜州的妻子望月思念自己,这是怎样的艺术手法? 『明确』想象,虚实结合
此处复习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梦境、《月夜》中的想象以及《哀江头》中对唐玄宗、杨贵妃奢靡生活的历史回忆都是虚写。概括来说,凡不是眼前所见之景、正在发生之事,那就都是虚写。包括了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2、已逝之景之境。
3、设想的未来之境。运用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的写法让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如“月夜”不说自己望月而忆妻,偏说妻子见月而思己,比起一般的直诉自己的情感的忆内之作,一开篇意思就深了一层。
又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是实写,而“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是虚写。
2、任务二:诗歌颔联提到妻子身旁有“小儿女”,那为什么还说“闺中只独看”?..最后一句为何又写“双照泪痕干”,“独看”和“双照”是否矛盾呢? 『提示』可结合“资料信息”中沈德潜《唐诗别裁集》的评论进行理解 『明确』儿女太过年幼,还“未解忆长安”,妻子对“我”的思念无人倾听、无人理解,更添孤独之感。
“独看”从对面着想,虽只写妻子的“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但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蕴含其中;
“双照”兼有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并把希望寄于不知何时的“将来”。
4、任务三:有人说“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一联中有两个字用得格外形象生动,含蓄凝练,你认为是哪两个字,并请简要说明理由。
『明确』是“湿”和“寒”。一“湿”一“寒”可触可感,形象生动;表现了妻子对诗人的忆念之深而“独看”之久,“湿”和“寒”的表象是诗人的想象和联想、反照诗人看月之久,忆念之深的痛苦现实;“湿”写云鬟,“寒”写玉臂,表现诗人对妻子的情深爱切,思念之苦、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第五篇:杜甫诗五首1
《杜甫诗五首》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思想,体会词作中所包含的人生哲理和反映的政治态度。
2、理解诗歌中艺术手法的运用。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中所包含作者的理想人格及生平思想。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生平诗歌创作研究资料生平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
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漫游时期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 “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长安时期天宝五 载至十四载,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六载曾应试“制举”;十载献“大礼赋”三篇得玄宗赏识,命宰相试文章;但均无结果。直到十四载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之职。
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产生了《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不朽名篇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警世之句。此期流传下来的诗大约100首,其中大都是五七言古体诗。流亡时期肃宗至德元载(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
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房案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60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此时期的杜甫,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先后写出了《悲陈陶》、《春望》、《北征》、《羌村》、“三吏”、“三别”等传世名作。759 年,关辅大饥,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辞官,经秦州、同谷,于年底到 达成都。此期流传下来诗歌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漂泊西南时期肃宗上元元年(760)至 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其间曾因乱流亡梓、阆二州。765 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因病滞留云安,次年暮春迁往夔 州。768年出峡,辗转江陵、公安,于年底达岳阳。他生活的最后二年,居无定所。飘泊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年59岁。逝世前作36韵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 怀》,有“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之句,仍以国家灾难为念。这11年,他写诗1000余首(其中夔州作430多首),占全部杜诗的七分之五强。多是绝句 和律诗,也有长篇排律。名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登高》、《又呈吴郎》等。
诗歌创作杜诗现存1400多首。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 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但杜甫并非客观地叙事,以诗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广泛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正如浦起龙所云:“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读杜心解》)。天宝后期以来,杜甫写了大量时事政治诗。短篇如《洗兵马》、《有感》、《丽人行》、《三绝句》、《病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呈吴郎》,长篇如《夔州书怀》、《往在》、《草堂》、《遣怀》,虽内容各异,但都是个人情感与事实相结合,抒情色彩较浓。
战争题材在杜诗中数量很大。杜甫对不同性质的战争态度不同。反对朝廷穷兵黩武,消耗国力的有《兵车行》、《又上后园山脚》等;支持平息叛乱,抵御外侮的有《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观兵》、《岁暮》等。《前出塞》、《后出塞》两组诗,既歌颂了战士的壮烈英勇,又谴责了君王拓边无厌和主将骄横奢侈;以一个战士的自白概括了无数英勇士兵的不幸命运。“三吏”、“三别”中,诗人同情人民的痛苦,愤恨野蛮战争;但大敌当前,兵源缺乏,他只能忍痛含泪劝慰被征者。表现出作者内心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杜甫有不少歌咏自然的诗。歌咏的对象,往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是情、景与时事的交融,而不仅仅是情景交融。最具代表性的是《春望》、《剑门》。杜甫还有些歌咏绘画、音乐、建筑、舞蹈、用具和农业生产的诗,同样贯注了作者的感情,具有时代特色。杜集 中也有些诗,时代气氛不浓,个人感情较淡泊,尤其是在成都草堂写的一部分诗。这是他经过长期飘泊,得到暂时休息后心境的表现。在《屏 1 迹》、《为农》、《田舍》、《徐步》、《水槛遣心》、《后游》、《春夜喜雨》等诗中,诗人对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的动态有细腻的观察,无限的喜爱和深刻的体会。体现了杜甫诗歌和为人的另一侧面。
杜甫怀念亲友的诗,大都缠绵悱恻,一往情深。如《月夜》怀念妻子,《月夜忆舍弟》怀念弟弟。众多怀友诗中,以怀念李白的最为突出。从与李白分手直到晚年,追念或谈到李白的诗有15首。表现了他对李白的推崇和情谊。杜甫还以诗论诗,在《戏为六绝句》、《偶题》、《解闷十二首》(其四至其八)中,表达了“转益多师”、“别裁为体”,扬弃古今而自铸伟辞的艺术主张。在困守长安和飘泊西南时期,为求仕进和维持生计,杜甫也作过一些内容无聊、格调不高的投赠权贵、奉和应酬的诗。其中有不少五言排律。
杜诗体制多样,奄有众长,兼工各体,并能推陈出新,别开生面。其五言古诗融感事、纪行、抒怀于一炉;博大精深、无施不可,开唐代五古境界;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羌 村》、《赠卫八处士》、“三吏”、“三别”。杜诗内容广阔深刻,感情真挚浓郁;艺术上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在内容与形式上大大拓展了诗歌领域,给后世以广泛的影响。杜甫也被后人尊为诗圣。杜甫一生潦倒,其诗“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杜甫《南征》)。但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倍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二、课文学习(采用“朗读-鉴赏-点拨-归纳-背诵”教学模式进行学习)
《月夜》
对月独看,双照泪干
这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杜甫的《月夜》诗.诗人当时正置天宝15年安禄山攻破潼关的危亡之际.他携家北逃避难至鄜州的羌村(今陕西内),安置好家小后只身去肃宗即位的武灵(宁夏内),意欲讨贼出力.不幸判军所执,解往长安.由于杜甫当时在判军眼里不算重要人物,所以没有被监禁.8月,杜甫困居长安,举头明月,思念家中儿女妻子,写下千古传情的五律<月
首联“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鄜州月儿女与妻子所在地生起的明月
闺中:杜甫的妻子杨氏是司农少卿之女,出身宦门,所谓深闺之女,因此以此代之其夫人.杨氏嫁与杜甫后,两人同甘共苦,亲密无间,彼此十分亲敬.因此杜甫在咏怀妻子的时候一反常态,首联就以亲昵的口气唤其妻子:闺中,意即现今爱妻之意
独看::(杨氏)一个人看
颔联“遙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遥:远:.怜:惜爱.未解::不了解.杜甫此时思念儿女,却理解他们作为小儿女不了解妈妈对他的思念之情.这是反写,儿女小,所以不一定理解兵荒马乱的危害,不理解妈妈带着他们时思念爸爸的心情.因儿女不理解,更衬托妻子杨氏的孤单和忧虑,反而说明杜甫现时之所以担心
颈联“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雾;:夜里泛起的雾气.云鬓::古代妇女的发结.清辉::月光.这是反转,笔锋转折,再次回到主题,对妻子的思念.雾气没什么气味,更谈不上香气,因为杜甫钟爱妻子,所以认为她站在夜雾中,夜雾也是香的,所以叫香雾.这是一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杜甫开创的.因为妻子会在这个月圆明澈之时更加担忧自己,所以会站在夜雾里翘望,所以云鬓会湿;因为会思念自己,所以月光照彻下她的双臂会寒冷这是直接集中归结上两联的立意,表达了杜甫百转千思的对妻子的担心和关爱.尾联“何時倚虛幌,双照泪痕干。”
虛幌::帷幕,指家中夫妻二人私语的环境.双照::月光照彻两人.上三联立意的思念,在此全部迸发,不管妻子是不是孤独地翘望他,不管儿女是不是理解,不管诗人的设想是不是这样,他要那轮明月照住两人,在家中畅谈离别之思,共看人间正道,这是强烈的冀望,没有实现但强烈冀望实现的梦想……
提问:为什么说杜甫是诗圣? 明确:因为他诗里有时代的历史落印,心里存放着关爱的人.即使一贯严谨宁重的笔端也在表现对妻子的感情上,不惜柔情万种.诗歌是凝练的语言,要在一首诗里告诉人们一个主意,杜甫于国难家恨中,从情深意重里切切点告诉了我们:月-思念
这首诗明暗闪烁,用字考究,用句缠绵,是表达月夜的典范之一.诗人是说自己的思念,但一开始就把思念设想为对方-妻子的处境,这是“圣”的地方,妻子的独看是炼笔,与下面每一句话环口紧密,没有儿女理解,没有亲人团圆的时刻,所以思念从开始就渲染起来.接下来一反一正陈述的还是对方-妻子杨氏.不但如此,杜甫笔下极具柔情地写出了妻子的云鬓是湿的,因为站在夜雾里长久了才会湿,这里不说站的长久,只用一个湿字描述着妻子的苦楚-也就反而说明了诗人的担心和眷顾;玉臂,这个词在唐诗里鲜有用以描述妻子的,但杜甫用了,而且在极其思念中写在核心位置,是要表达一种怜爱,因为过难不得不中断的怜爱.联想到妻子杨氏少小宦门娇贵,就衬托着诗人不忍看到妻子丧失美好时光的潜在语言.2 这种反反复复后自然而然地说出了诗人的强烈愿望:要“双照泪痕干”.为什么双照?因为更为思念的人正是作者本人,与妻子杨氏暗合着思念之情.那如确还能今生相会,宁可让月光把两人的泪痕都照清楚,让拳拳之心记录在泪痕中吧……
板书设计
杜甫;诗圣
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羌 村》、《赠卫八处士》、“三吏”、“三别” 月夜
对月独看,双照泪干
明暗闪烁,用字考究,用句缠绵
第二课时
课文学习(采用“朗读-鉴赏-点拨-归纳-背诵”教学模式进行学习)《哀江头》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秋天,杜甫离开鄜州去投奔刚即位的唐肃宗,不巧,被安史叛军抓获,带到沦陷了的长安。旧地重来,触景伤怀,诗人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第二年春天,诗人沿长安城东南的曲江行走,感慨万千,哀恸欲绝,《哀江头》就是当时心情的真实记录。
全诗分为三部分。
前四句是第一部分,写长安沦陷后的曲江景象。曲江原是长安有名的游览胜地,经过开元年间疏凿修建,亭台楼阁参差,奇花异卉争芳,一到春天,彩幄翠帱,匝于堤岸,鲜车健马,比肩击毂,真是说不尽的烟柳繁华、富贵风流。但这已经成为历史了,往日的繁华象梦一样过去了。现在呢,“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一个泣咽声堵的老人,偷偷行走在曲江的角落里,这就是曲江今日的“游人”!第一句有几层意思:行人少,一层;行人哭,二层;哭又不敢大放悲声,只能吞声而哭,三层。第二句既交代时间、地点,又写出诗人情态:在春日游览胜地不敢公然行走,却要“潜行”,而且是在冷僻无人的角落里潜行,这是何等的不幸!重复用一个“曲”字,给人一种纡曲难伸、愁肠百结的感觉。两句诗,写出了曲江的萧条和气氛的恐怖,写出了诗人忧思惶恐、压抑沉痛的心理,含蕴无穷,不愧是文章圣手!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写诗人曲江所见。“千门”,极言宫殿之多,说明昔日的繁华。而着一“锁”字,便把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萧条冷落并摆在一起,巧妙地构成了今昔对比,看似信手拈来,却极见匠心。“细柳新蒲”,景物是很美的。岸上是依依袅袅的柳丝,水中是抽芽返青的新蒲。“为谁绿”三字陡然一转,以乐景反衬哀恸,一是说江山换了主人,二是说没有游人,无限伤心,无限凄凉,大有使人肝肠寸断的笔力。
“忆昔霓旌下南苑”至“一笑正坠双飞翼”是第二部分,回忆安史之乱以前春到曲江的繁华景象。这里用“忆昔”二字一转,引出了一节极繁华热闹的文字。“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先总写一笔。南苑即曲江之南的芙蓉苑。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自大明宫筑复道夹城,直抵曲江芙蓉苑。玄宗和后妃公主经常通过夹城去曲江游赏。“苑中万物生颜色”一句,写出御驾游苑的豪华奢侈,明珠宝器映照得花木生辉。
然后具体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游苑的情景。“同辇随君”,事出《汉书·外戚传》。汉成帝游于后宫,曾想与班婕妤同辇载。班婕妤拒绝说:“观古图画,圣贤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汉成帝想做而没有做的事,唐明皇做出来了;被班婕妤拒绝了的事,杨贵妃正干得自鸣得意。这就清楚地说明,唐玄宗不是“贤君”,而是“末主”。笔墨之外,有深意存焉。下面又通过写“才人”来写杨贵妃。“才人”是宫中的女官,她们戎装侍卫,身骑以黄金为嚼口笼头的白马,射猎禽兽。侍从豪华如此,那“昭阳殿里第一人”的妃子、那拥有大唐江山的帝王该是何等景象啊!才人们仰射高空,正好射中比翼双飞的鸟。可惜,这精湛的技艺不是去用来维护天下的太平和国家的统一,却仅仅是为了博得杨贵妃的粲然“一笑”。这些帝王后妃们哪里想得到,这种放纵的生活,却正是他们亲手种下的祸乱根苗!
“明眸皓齿今何在”以下八句是第三部分,写诗人在曲江头产生的感慨。分为两层。
第一层(“明眸皓齿今何在”至“去住彼此无消息”)直承第二部分,感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悲剧。“明眸皓齿”照应“一笑正坠双飞翼”的“笑”字,把杨贵妃“笑”时的情态补足,生动而自然。“今何在”三字照应第一部分“细柳新蒲为谁绿”一句,把“为谁”二字说得更具体,感情极为沉痛。“血污游魂”点出了杨贵妃遭变横死。长安失陷,身为游魂亦“归不得”,他们自作自受,结局何等凄惨!杨贵妃埋葬在渭水之滨的马嵬,唐玄宗却经由剑阁深入山路崎岖的蜀道,死生异路,彼此音容渺茫。昔日芙蓉苑里仰射比翼鸟,今日马嵬坡前生死两离分,诗人运用这鲜明而又巧妙的对照,指出了他们佚乐无度与大祸临头的因果关系,写得惊心动魄。
第二层(“人生有情泪沾臆”至“欲往城南望城北”)总括全篇,写诗人对世事沧桑变化的感慨。前两句是说,人是有感情的,触景伤怀,泪洒胸襟;大自然是无情的,它不随人世的变化而变化,花自开谢水自流,永无尽期。这是以无情反衬有情,而更见情深。最后两句,用行为动作描写来体现他感慨的深沉和思绪的迷惘烦乱。“黄昏胡骑尘满城”一句,把高压恐怖的气氛推向顶点,使开头的“吞声哭”、“潜行”有了着落。黄昏来临,为防备人民的反抗,叛军纷纷出动,以致尘土飞扬,笼罩了整个长安城。本来就忧愤交迫的诗人,这时就更加心如火焚,他想回到长安城南的住处,却反而走向了城北。心烦意乱竟到了不辨南北的程度,充分而形象地揭示诗人内心的巨大哀恸。
在这首诗里,诗人流露的感情是深沉的,也是复杂的。当他表达出真诚的爱国激情的时候,也流露出对 蒙难 君王的伤悼之情。这是李唐盛世的挽歌,也是国势衰微的悲歌。全篇表现的,是对国破家亡的深哀巨恸。“哀”字是这首诗的核心。开篇第一句“少陵野老吞声哭”,就创造出了强烈的艺术氛围,后面写春日潜行是哀,睹物伤怀还是哀,最后,不辨南北更是极度哀伤的表现。“哀”字笼罩全篇,沉郁顿挫,意境深邈。
诗的结构,从时间上说,是从眼前翻到回忆,又从回忆回到现实。从感情上说,首先写哀,触类伤情,无事不哀;哀极而乐,回忆李、杨极度佚乐的腐朽生活;又乐极生悲,把亡国的哀恸推向高潮。这不仅写出“乐”与“哀”的因果关系,也造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以乐衬哀,今昔对照,更好地突出诗人难以抑止的哀愁,造成结构上的波折跌宕,纡曲有致。文笔则发敛抑扬,极开阖变化之妙,“其词气如百金战马,注坡蓦涧,如履平地,得诗人之遗法”(见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四)。
《蜀相》
沉郁顿挫 统体浑成
《蜀相》是我国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七律中的名作。
公元二二一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蜀,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针、策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后世人们的景仰和推崇。
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七六O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成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都城,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政二十余年,立下了勋业。晋代李雄在成都称王时为他建立了祠堂。后来桓温平蜀,成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只有武侯祠完整无损。“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成都产蜀锦,古代曾经设有专门的官员管理,他们住在成都的少城(成都旧有大城、少城),所以又称成都为锦官城、锦城或锦里。另一种说法是因为成都地近锦江,这里山川明丽,美如绣锦,因而得名。“森森”,是形容柏树和得高大而茂密。据《儒林公议》、《太平寰宇记》等书记载,武侯祠前有大柏树,相传是诸葛亮亲手栽种。
这首联两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是自问。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特别是其中的“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这个寻字有着丰富的含义,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后一句“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这是诗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点明祠堂的所在地,用来呼应前一句。“柏森森”三个字还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这两句直承“蜀相”的诗题,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描述的笔墨。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映阶”,映照着台阶。古代的祠庙都有庭院和殿堂。人们要进入殿堂,要拾级而上。“好音”,悦耳的声音,这里指鸟鸣。
这颔联两句,有如特写镜头,由远写到近,从祠堂的外部说到祠堂的内部,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内景。“映阶碧草自春色”,是承接第一句的丞相祠堂。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到这里。“隔叶黄鹂空好音”,是承接第二句的古柏森森。黄鹂隔叶,足见树茂;黄鹂空作好音,表明武侯呕心沥血所缔造的一团糟,已被后人遗忘。这两句诗衬托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并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它同时还含有碧草与黄鹂并不理解人事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这一层意思。特别是诗句中的“空”和“自”两个字的巧妙运用,使这一联的含义更加丰富。对于这两句,杜诗的评注者们有的认为是写景,有的认为是“真正抒情,而非实在写景”,这两种说法当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更确切些说,应当把这两句看成是“景语含情,情语寓景”。这正如宋代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一书中所说的“情景相融而莫分也”。这样的例子在杜诗中是屡见不鲜的。如杜甫在夔州时所写的《武侯庙》一诗,开篇两句:“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写出了庙外景色的荒芜,寄托着诗人对诸葛武侯身后凄凉的哀惋,就是生动的一例。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神于诗者,妙合无限。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的写景抒情诗句,可以说是真正达到了这种境地。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是,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诸葛亮《出师表》上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频烦”,多次地烦劳。另一说见清代汪师韩的《诗学纂闻》,汪师韩认为“频烦”是唐代俗语,意思与“郑重”差不多。“天下计”,是指统一天下的谋略。具体地说,这里指诸葛亮所制定的以荆州、益州为基地,整饬内政,东联孙权,北搞曹操,而后统一天下的策略。“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开”指帮助刘备 4 开创基业;“济”是指辅佐刘禅匡济艰危。“济”,有完成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守成、成了事业。“老臣心”,指诸葛亮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这颈联两句写得格外厚重,含义十分丰富,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因为这一联是全首诗的重点和核心,所以诗人从开篇起便暗运斧斤,不断蓄势,一路盘旋,到此才着力点明,并用了浓重的笔墨。这也正合乎律诗中间二联“宜乎一浓一淡”的写作法则。这一联同时还是杜甫以议论入诗的范例。本来,以抒情为主是诗歌的显著特征,一般并不夹有议论。但是杜甫在这方面却打破了常规,而常以议论入诗,这不仅使他的诗歌内容有了特色,还体现了杜诗的一种技巧。清代沈德潜曾经说过:“人谓诗主性情,不主议论。似也,而亦不尽然。……但议论须带情韵以行。”杜诗的议论正由于有情韵,不仅没有冲淡诗的气氛和完整形象,反而使诗的抒情气氛更为浓重,形象更为丰满。仇兆鳌说这两句诗写得“沉挚悲壮”;浦起龙认为这个联语“句法如兼金铸成,其贴切开侯;亦如鎔金浑化。”都是很有见地的。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
“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公元二三四年),他统率大军,后出斜谷,占据了五丈原(今陕西省?d县西南),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军中。“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这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这两句诗是叙事兼抒情吹们檎嬉庵浚苡懈?人的力量;再加上前面六句有力铺垫,使读者感到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余味。清代王渔洋曾经说:“为诗结处总要健举。”沈德潜也认为“宕出远神”是诗歌结尾的一种好方法。所有这些妙处,都在本诗的结句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凭吊古迹的作品非常多,有的人到一处名胜古迹,照例做一首诗,里面有没有感情呢?多少有一点,但谈不上深厚。我们说杜甫是抒情的对手,在凭吊古迹的诗中,虽然说的是古代的事,但也抒发了他内心的情感。《蜀相》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这首诗前半首写景,后半首抒情。前后两个部分以一个“自”字,一个 “空”字为纽带。诗人看到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伟人的祠庙竟变得如此破落,荒凉,从而引起种种感慨。些诗看似抒的吊古之情,实际上也是作者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蜀相》一诗的艺术形式也是很完美的。
古代诗歌跟古代散文一样,很讲究起承转合的章法。所谓“起承转收,一法也”。《蜀相》这首诗的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写专程寻访丞相祠堂,这是“起”;第三、四两句,直承上文,写祠堂内的春色,这是“承”;第五、六句,推开一层,写对诸葛武侯评价,这是“转”;第七、八句,收束全诗,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这是“ 合”。在短短的八句当中,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有抒情,笔墨淋漓,感情深挚,统体浑成,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这着诗的另一个写作特点是:成功地写出了丞相祠堂的特定情境,准确地摄取了森森的古柏、映阶的春草和隔叶的黄鹂这些最能表现典型环境特征的景物,用来烘托一种寂静、肃穆的氛围,借以表达在这种氛围中诗人所产生的凭吊古人的特定心境。此外,诗句还具有非凡的概括力,这突出地表现在第五、六句对诸葛亮的为人和一生功业的表述上。
“李杜文章万丈高,就中诗律杜陵豪。”杜甫的律诗的确取得了他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尤其是夔州以后的诗作,更加成熟。他的律诗对仗工妥,用字精当,声音和谐。正如他自己所表白的那样,“晚节渐于诗律细”、“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律诗的这些长处,我们在细读《蜀相》这首诗时,是能够领悟得出的。
第三课时
课文学习(采用“朗读-鉴赏-点拨-归纳-背诵”教学模式进行学习)《又呈吴郎》
大历二年(767),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以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所以此诗题作《又呈吴郎》。吴郎的年辈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而有意地用了“呈”这个似乎和对方身分不大相称的敬词,这是让吴郎易于接受。
诗的第一句开门见山,从自己过去怎样对待邻妇扑枣说起。“扑枣”就是打枣。这里不用那个猛烈的上声字“打”,而用这个短促的、沉着的入声字“扑”,是为了取得声调和情调的一致。“任”就是放任。为什么要放任呢?第二句说,“无食无儿一妇人。”原来这位西邻竟是一个没有吃的、没有儿女的老寡妇。诗人仿佛是在对吴郎说:对于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穷苦妇人,我们能不让她打点枣儿吗?
三四两句紧接一二句:“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困穷”,承上第二句;“此”,指扑枣一事。如果不是因为穷得万般无奈,她又哪里会去打别人家的枣子呢?正由于她扑枣时总是怀着一种恐惧的心情,所以我们不但不应该干涉,反而还要表示些亲善,使她安心扑枣。这里说明杜甫十分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陕西民歌云:“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真是不假。以上四句,一气贯串,是杜甫自叙以前的事情,目的是为了启发吴郎。
五六两句才落到吴郎身上。“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这两句上下一气,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补充,要联系起来看。“防”是提防,心存戒备,其主语是寡妇。“远客”,指吴郎。“多事”,就是多心,或者说过虑。下句“插” 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是说,那寡妇一见你插篱笆就防你不让她打枣,虽未免多心,未免神经过敏;但是,你一搬进草堂就忙着插篱笆,却也很象真的要禁止她打枣呢!言外之意是:这不能怪她多心,倒是你自己有点太不体贴人。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你不特别表示亲善,也就够了,为啥还要插上篱笆呢!这两句诗,措词十分委婉含蓄。这是因为怕话说得太直、太生硬,教训意味太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反而不容易接受劝告。
最后两句“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是全诗结穴,也是全诗的顶点。表面上是对偶句,其实并非平列的句子,因为上下句之间由近及远,由小到大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上句,杜甫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寡妇的、同时也是当时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这就是官吏们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征求”,使她穷到了极点。这也就为寡妇扑枣行为作了进一步的解脱。下句说得更远、更大、更深刻,指出了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又一社会根源。这就是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战乱,即所谓“戎马”。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这一方面固然是他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也是点醒、开导吴郎的应有的文章。让他知道:在这兵荒马乱的情况下,苦难的人还有的是,决不止寡妇一个;战乱的局面不改变,就连我们自己的生活也不见得有保障,我们现在不正是因为战乱而同在远方作客,而你不是还住着我的草堂吗?最后一句诗,好象扯得太远,好象和劝阻吴郎插篱笆的主题无关,其实是大有关系,大有作用的。希望他由此能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开一点,他自然就不会在几颗枣子上斤斤计较了。我们正是要从这种地方看出诗人的“苦用心”和他对待人民的态度。
这首诗的人民性是强烈而鲜明的,在通常用来歌功颂德以“高华典雅”为特征的七言律诗中,尤其值得重视。诗的艺术表现方面也很有特点。首先是现身说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用颠扑不破的道理来点醒对方,最后还用自己的眼泪来感动对方,尽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说教,措词委婉,入情入理。其次是,运用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作转接。象“不为”、“只缘”、“已诉”、“正思”,以及“即”、“便”、“虽”、“却”等,因而能化呆板为活泼,既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又有散文的灵活性,抑扬顿挫,耐人寻味。
《登岳阳楼》
【词语解释】
岳阳楼:在今湖南岳阳境内洞庭湖岸。吴楚:吴地和楚地。乾坤:天地。字:指书信。戎马:军事。凭:倚。轩:楼窗。涕泪:眼泪。
【赏析】:
前一层先叙登楼,后写洞庭湖景观,一起一承,章法分明.起句以“昔闻”与“今上”对应,看似平常,却颇有深意在.“昔”,当指诗人的青年时代,又值“开元盛世”,到处都是歌舞升平的景象,诗人既闻洞庭之名,必有向往之意,可惜未能一游;如今呢,祖国山河残破,疮痍满目,而诗人也到了暮年,且历尽人生坎坷,却有幸登楼,怎能不百感交集呢 但诗人只叙事,不说情,把情留给读者自己去品味.接着就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是诗人心中的画面,仅凭肉眼是看不到的,它使人联想到曹操咏海的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自然,诗人此刻的心情跟曹操有所不同.后一层先说个人景况,后说国事艰难,使人担忧,一转一合,显而易见.“亲朋”两句中,要害是“孤舟”一词.诗人自离夔州之日起,全家人都生活在船上,实际上已无家可归,所以由写景转入抒情先说个人景况;再说,从洞庭水转换到“孤舟”,脉络也十分清晰.至于说亲朋“无一字”,显然是无所依托之意.这又加重了诗人自伤飘泊的感情.但诗人不会停留在个人痛苦上,他总是以国事为念,因此,当他站在岳阳楼上“凭轩”远眺时,就联想到当时吐蕃犯边的情况,不禁潸然泪下了.这个抒情结尾将诗的思想内容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凭轩”二字又巧妙地照应了第二句,以此结束全诗恰到好处.这首诗可以说是咏岳阳楼的绝唱.三、模拟训练
1, 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 说到洞庭湖,我们都会想起唐诗中写得最好的两处名句,一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出自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一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出自杜甫的《登岳阳楼》.他们都以大胸襟,大手笔,写出了洞庭湖的大气象,大气魄..3,《登岳阳楼》中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写景,既是实写,又寓想象,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四、课后反思
这三节课能够体现以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采用了“朗读-鉴赏-点拨-归纳-背诵”教学模式进行学习,效果比较好。只是时间分配方面不够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