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3.9《记念刘和珍君》课件.随堂检测及答案(打包)人教必修一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纪念刘和珍君》检测
(一)基础知识
1.填入空缺处恰当的一组是[ ] 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________。我已经出离________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________;以我的最大________显示于非人间,使他们快意了我的________。
A.悲愤
愤恨
悲痛 B.悲哀
愤恨
悲凉 C.悲哀
愤怒
悲凉 D.悲愤
愤怒
悲痛 2.全是多音字的一组是[ ] A.难
菲
当
创
痕
驶
竟
仆
恶
亲
血
闲
惮
稍
背
泣
强
锋
温
哀痛
痛苦
痛苦
苦痛
哀痛
苦痛
痛苦
痛苦
B.行
弹
寥 C.概
慨 D.攒
亲
阿
弹
3.为下列各句写出相应的成语。
A.用引吭高歌或写诗文来代替哭泣,抒发胸中的悲愤。()B.愤怒到了极点,甚至超出愤怒的程度。()C.到处都是帮凶。()
D.为了正义事业牺牲生命也毫不顾惜。()4.给下列空缺处填关联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我在十八日早晨,①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②得到噩耗,说卫队③开枪,死伤至数百人,④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⑤我对于这些传说,⑥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⑦我还不料,⑧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⑨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⑩何至于无端在政府门前喋血呢?
①ABCD便才便才②才便才便③竟然居然居然竟然④但而而但⑤可但可但⑥何竟竟何⑦可是然而可是然而⑧也也还也⑨何况况且况且何况⑩更更更更
5.完全符合原文的一句是[ ]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A.真的猛士,敢于正面惨淡的人生,敢于直视淋漓的鲜血。
B.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得以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C.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确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D.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6.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②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③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④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①ABCD比喻比喻移就移就②反复 对比反复 对偶反复 对偶反复 对比③反语对比对比反语④比喻借代借代比喻
7.文中引用陶潜《挽歌》的目的是[ ] A.批评庸人,表在对庸人的不满。B.给烈士亲属以安慰。
C.有青山埋忠魂之意,寄托了作者牢记死者遗愿,死者当与青山同在的深挚感情。D.表达了作者反对徒手请愿,对无谓牺牲的遗憾。
8.“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各项是[ ] A.哪怕希望是微茫的,真正的革命志士也会勇敢地前进。B.即使是苟且偷生的人,也会从这流血事件中看到希望。C.苟活者不应该悲观,因为有真的猛士在为希望战斗。
D.这句话,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未来的意义。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答题。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 1.下面是对“惨象”和“流言”所指的具体内容的解释,准确的一项是[ ] A.“惨象”指: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流言”指:说她们是“暴徒”。
B.“惨象”指: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流言”指:说她们是“暴徒”。
C.“惨象”指: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流言”指: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D.“惨象”指: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流言”指: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这个“缘由”是指(多项)[ ] A.使人目不忍视的惨象和使人耳不忍闻的流言。B.反动政府的残酷镇压。
C.“庸人”特别容易忘却历史,他们苟且偷生。D.死难者的亲戚、师友、爱人也只是沉浸在悲痛之中。E.走狗文人的造谣诬蔑。
3.“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其无话可说的原因是(多项)[ ] A.“长歌当哭”是在痛定之后,所以无话可说。B.因为愤怒到了极点,所以无话可说。C.惨象使作者过分忧伤,因而无话可说。D.反动派的残忍使作者无话可说。
4.作者在文中对这两种谬论都给予了反驳。反驳这两种谬论的有关句子是[ ] A.驳“暴徒”的句子是:“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驳“利用”的句子是:“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B.驳“暴徒”的句子是:“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驳“利用”的句子是:“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C.驳“暴徒”的句子是:“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驳“利用”的句子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D.驳“暴徒”的句子是:“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驳“利用”的句子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5.分析这段文字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及作用,准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多用排比句,表达了鲁迅先生极大的悲痛和愤怒。B.这段文字多用短句,表达了鲁迅先生极大的悲痛和愤怒。C.这段文字多用排比句,表达了鲁迅先生极大的惋惜和同情。D.这段文字多用短句,表达了鲁迅先生极大的惋惜和同情。
(三)课外阅读 阅读文章并回答问题。
生 命 巴 金
我接到一个不认识的朋友的来信,他说愿意跟我去死。这样的信我已经接过好几封了,都是一些不认识的年轻人寄来的。现在我住在一个朋友的家里,是一个很安静的地方。我的窗前种了不少的龙头花和五色杜鹃,在自己搭架的竹篱上缠绕着牵牛花和美国豆的长藤。在七月的大清早,空气清新,花开得正繁,露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对面屋脊上站着许多麻雀,它们正吵闹地欢迎新生的太阳。到处都充满着生命。我的心也因为这生命的繁荣而快活地颤动了。
然而这封信使我想起了另一些事情。我的心渐渐地忧郁起来。眼前生命的繁荣仿佛成了一个幻景,不再像是真实的东西了。我似乎看见了另一些景象。
我应该比谁都更了解自己罢。①那么为什么我会叫人生出跟我去死的念头呢?②难道我就不曾给谁展示过生命的美丽么?③为什么在这个充满了生命的夏天的早晨我会读到这样的信呢?
我的心里怀着一个愿望,这是没有人知道的:我愿每个人都有住房,每个口都有饱饭,每个心都得到温暖。我想揩干每个人的眼泪,不再让任何人拉掉别人的一根头发。
然而这一切到了我的笔下都变成另一种意义了。我的美丽的愿望都给现实生活摧毁干净了。同时另一种思想慢慢地在我的脑子里生长起来,甚至违背了我的意志。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我能够做什么呢?
“我就是真理,我就是大道,我就是生命。”能够说这样话的人是有福的了。
“我要给你们以晨星!”能够说这样话的人也是有福的了。但是我,什么时候才能够说一句这样的话呢?
一九三四年七月在北平
1.根据文意对标题“生命”的正确理解是()。A.批评“不认识的朋友”对生命的轻视。B.赞美生命的可贵。
C.作品使人轻生,作者对此感到后悔。
D.赞美生命,揭露黑暗的社会使普通人的生命难以维持。
2.“眼前生命的繁荣仿佛成了一个幻景,不再像是真实的东西了。我似乎看见了另一些景象。”这句话该怎样理解?作者似乎看见了什么景象?
3.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一)1.C2.A3.A.长歌当哭B.出离愤怒C.广有羽冀D.殒身不恤4.B5.D6.D 7.C 8.A、B、D
(二)1.D 2.B、C、E 3.B、D 4.A 5.B
(三)1.D 2.现实生活的悲惨使“眼前生命的繁荣”变得不再像是真实的东西。悲惨的现实生活。3.有② 4.B 5.A 6.D
第二篇:《记念刘和珍君》必修一
《记念刘和珍君》必修一
篇一: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
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
惨案发生的当天,鲁迅先生就写了《无花的蔷薇之二》,称这一天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此后在《死地”》《空谈》等文中,连续猛烈地抨击了中外反动派“诱杀”青年的“禽兽”行为,揭穿“流言家”的谎言,哀悼和歌颂爱国青年。1926年4月1日,鲁迅先生再次写下了忧愤深广、感情浓郁的叙事性悼念杂文《记念刘和珍君》。
【合作讨论】
1、听朗读,正音、正字,并体会作品的情感。
在听朗读的基础上,学生再自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
提问①: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 明确:三、四、五节。
提问②:第一、二: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写作缘由
提问③:第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直义。
小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探究突破】
分析第一部分(一、二节)的思路
1、学生齐渎后,思考本部分写作的缘由,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明确:文中具有提示性的语句是“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必要”何在呢?其一是要悼念、祭奠遇害者刘和珍君,正如文中所言:“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其二则在于唤醒庸人,因为“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暂得偷生,维
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鲁迅先生为了让人牢记这笔血债,唤醒国人打破这“非人的世界”也“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板书:奠烈士醒庸人
2、学生讨论:从写作的缘由出发是常见的思路,为什么关于写作缘由说了那么多的话,也就是思路在第一、二部分为什么老围绕这一点展开?
明确:可以看出,作者借写作缘由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 9 去了。爱国力量方面,学校举行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着刘和珍,可见正义力量并没有屈服段政府的淫威,他们照样悼念被段政府诬指为“暴徒”的遇害者。反动势力方面,提出了“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中间状态的市民,则勾画了他们淡漠的情状,此事在他们心中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一句,就是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概括。再则,鲁迅把两周来自己感情的历程也坦陈在读者面前,大悲、大哀、大愤、大怒,为全文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表现了作者的爱憎之情,体现了由爱到憎的逻辑思路。
【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继续讨论、探究文本
教学过程 :
【讨论、探究】
分析第二部分(三、四、五节)的思路
指名3位同学分别朗读三、四、五节,读完后组织学生讨论:第二部分是按怎样的思路布局的?怎样理解三、四、五节内容之间的联系?
明确:第二部分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作者与刘和珍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她遇难的经过。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第三节侧重写刘和珍生前的事迹,即她在女师大学生运动中的出色表现。鲁
迅先生写与刘和珍的关系,谦虚地自称为“苟活到现在的我”;在写向刘和珍致哀时,又用了“奉献”一词,充分表达了对烈士的高度赞颂和深切的悼念之情。接着作者写刘和珍在学生运动中和平时的表现,反复写到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其意蕴是说,世上哪有这样的“暴徒”?为下文刘和珍惨遭枪杀作了铺垫。正因为刘和珍君的出色表现,刘和珍君的“温和”“微笑”使鲁迅先生“不料”“也不信”,“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
君”会“无端在府门前喋血”。但面对血淋淋的残杀,无耻的诬蔑和卑鄙恶劣的流言蜚语,鲁迅先生不能不感到:“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极度的愤怒使鲁迅先生发出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呼喊。由此,鲁迅先生在第五小节中怀着悲愤的心情追叙了刘和珍等无端遇害的具体经过,赞扬烈士临难沉着、勇敢和互相救助的精神,进一步声讨反动军阀屠杀爱国青年的滔天罪行。
分析第三部分(六、七节)的思路
(学生齐读两遍)
提问:这部分是按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明确:这部分先否定了徒手请愿的做法,痛心地指出爱国青年的牺牲没有解决什么问题。非人的世界“依旧太平”。并以“煤的形成”作比喻,深刻阐明“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前进一小步,而且“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由此,沉痛地指出这次惨案的经验教训,意在告诉国民认清反动统治者“吃人”的本性,吸取血的教训,改变战斗方法。然后将笔锋一转高度评价和热情歌颂了她们“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肯定了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鼓励“真的猛士”要奋然而前行。可见这部分是按由否定到肯定的逻辑顺序布局思路的。小结:全文共七节,可以归并为三部分。因为一、二小节交代了写作的缘由,三、/ 9 四、五小节记叙刘和珍君的生前事迹和遇难经过,六、七小节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深远意义。最后一节肯定烈士的勇毅对于将来的意义,全文收束在高昂的斗争精神上,更有鼓舞人心的力量,颠
篇二:《纪念刘和珍君》(高一必修一)
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传统课文,具有永久的价值和魅力。要让学生接受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受鲁迅先生刚正的性格、澎湃的激情、高度的正义感和嫉恶如仇的精神。还要学习过去那个年代的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敢精神。可以联系时代背景,调动学生已有的中国现代史知识,认识三一八惨案的背景、过程、影响,并了解刘和珍等学生的情况,以丰富和深化对课文的感受、理解。语言精辟却难懂,思想厚重却不易把握。
教学设想:据以上分析,可先介绍相关背景,也可调动学生课前了解;再熟读文本,弄清写作思路、文章结构,最后就一些重点句子共同讨论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1.掌握“寥落、桀骜、屠戮、喋血、洗涤、浸渍、菲薄、租赁、殒身不恤、长歌当哭”等词语的含义。
b.能力目标:
1.提高理解句子含义以及表达作用的能力。
2.训练并培养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c.情感价值目标:
认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凶残卑劣,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3.品析文章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训练并培养学生自行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教法:1.朗读法:通过播放录音,教师范读使学生掌握语句的抑扬顿挫,体味文章的感情基调;学生通过齐读、默读、速读整体感知课文.在阅读中加深理解。
2.讨论法:结合具体文段,给学生设置若干个思考题,指导学生利用文章背景材料、课文下面的注释发表自己的看法,进一步体会鲁迅先生的写作意图。
教具:多媒体及课件
课时设计:两课时
课前预习:1.将课文读两遍;
2.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概括每一部分大意;
3.认真阅读注释;
4.找生词难句,自己先试着理解,难以理解的词句,可以与同学讨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2、通读文章,辨识读音;
3、弄清文章整体思路。
课时教程: / 9
一、导语:在我国文学史上闪耀着一颗璀璨的巨星鲁迅先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了解了《一件小事》。今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板书题目)。
篇三: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
《纪念刘和珍君》优秀教案
2012-10-14楚水闲云文章来源阅 6793转 8
5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微信分享: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通过复习,简介一下本文作者。
提示: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我们熟悉的作品还有《阿Q正传》、《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祝福》、《故乡》、《社戏》,等等。
2.解题:
(1)《记念刘和珍君》从题目看,这是一篇什么性质什么体裁的文章?(提示: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记叙文。)
(2)关于题目中的“记”字相当于“纪”字,并不是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成“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那”实为“哪”字,鲁迅当时用“记念”一词,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3)刘和珍,是一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大校旗,冲入段棋瑞执政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突然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
(4)君:是对人的尊称。
(5)有关时代背景(参照课文注解一)
课文中写到的“三·一八”惨案是继“五卅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以下见课文注释①)1926年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日本
海军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被迫退往塘沽。大沽口事件发生后,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
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都在遇害者之列。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 9 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
二、整体把握课文
1.请同学默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思考以下问题:
问1:本文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篇纪念性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
问2:第一、二部分的作用?(教师板书)
2.在理清总体思路下,让学生概括各段段落大意.教师板书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住作者感情线索。
这篇课文题为“纪念刘和珍君”,但作者不止纪念了刘和珍,还纪念了杨德群、张静淑以及“三·一八”惨案中的死伤群众,实际目的是以纪念刘和珍为切人点,对“三·一八”惨案发表评述。
教师提问:从文章整体看,作者的笔触涉及到哪几类人?对每一类人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第一类是爱国青年,突出了一个刘和珍,还提到杨德群、张静淑,扩大一点是“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再扩大一点是数百死伤者,再扩大一点是请愿的群众,作者对这类人表达的感情是:沉痛地悼念,奉献尊敬——颂扬她们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和她们的勇毅,告诫(斗争方式),激励“更奋然而前行”。
第二类是反动势力,包括段棋瑞执政府(或称“当局者”)、“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称“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作者控诉其暴行、痛斥其无耻流言。
第三类是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鲁迅又称他们是“无恶意的闲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痛心民族的衰亡、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的感情,作者渴望并呼唤他们“爆发”。
教训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贯穿全文的作者的感情线索可以概括为:“悲”、“愤”。
三、布置作业
1、复习课文,理清课文感情脉络
2、请同学思考,为什么关于写作缘由说了那么多的话,也就是思路在一、二节为什么老围绕这点展开?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所讲的总体思路和“线索”
二、具体分析析思路和语言(第一、二、三部分)
(一)分析第一第二部分(听音频朗读)
提问回答上节课作业:“为什么关于写作缘由说了那么多的话,也就是思路在一、二节为什么老围绕这点展开?”
提示原因:第一,作者借写作缘由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去/ 9 了。①爱国力量方面:开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刘和珍,不屈服。②反动势力方面:“几个所谓的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③庸人方面:淡漠了,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第二,鲁迅把两周来自己感情的历程也坦陈在读者面前,大悲、大哀、大怒,造成了浓郁的抒情氛围。
问1:开追悼会时,为什么鲁迅先生“独在礼堂外徘徊”?(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悲愤的思想感情。)
“徘徊”一词,表露了作者心情的哀痛、悲伤,再用一“独”字,设置了环境,渲染了气氛,有力地衬托作者对死难青年悼念之情的 深切、真切。
问2:分别提到了哪两种人?
真的猛士:“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勇敢直面残酷的现实,自觉承受人间的“哀痛”,主动选择生命的沉重,英勇清醒、永不回避。
庸人:不敢正视现实,浑浑噩噩,麻木健忘,苟安满足,不奋起反抗、斗争,客观上使“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得以维持。
问3:采用什么手法?
明确:对比
问4:“哀痛者”“幸福者”的含义?
哀痛者:为人民的深重灾难而哀痛
幸福者:以勇往直前地斗争,为人民谋福利为最大幸福。
问5:找出文中的三处“必要”
1“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2“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3“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这三处必要的含义?
三个“必要”(写作缘起):
1纪念死者。
2要揭去“许多东西的人相”,让人们清醒地知道“所住的并非人间”。
3为了使庸人勿忘,要人们牢记教训。
问6.课文从第三部分才正式进入记念部分,那么一、二两部分可否去掉?
不可去掉,因为这两部分分别提到了这样的内容:
(1)这两部分分别提到了哪三种人?
(2)说明两周以来三种不同的人的动态:
(3)表明自己悲愤的感情。
(二)分析第三部分:回忆认识过程
1、让一名同学读第三部分,要求同学们考虑并回答记念了刘和珍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教师先联系课文开头写刘和珍的内容“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然后和学生共同分析:“然而”是一个重转,强调“销行寥落”中她“预定全年”的与/ 9 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需要勇气。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渴求。
教师再与学生共同分析第三部分第2段的内容:“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此校长是杨荫榆,是依附于军阀政府势力镇压学生运动的罪魁祸首,刘和珍勇于反抗,表现了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精神;和“我”见面,“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表现了刘和珍的善良与和葡;“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表现了她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教师板书:
2.为何反复强调“微笑、温和”?
反衬敌人的凶残,流言家的卑劣
三、布置作业
思考三、四、五节之间的联系,关于记述烈士事迹,思路怎样展开?
第三课时
一、检查上节课的作业以此导入这节课的内容
(一)三、四、五节间的联系,关于记述烈士事迹,思路怎样展开?
提示:思路先依时间顺序,从平时到遇害。遇害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第三节写刘和珍的正义感、责任感、反抗性,这样一个热血青年去请愿“欣然前往”,是很自然的。所谓“受人利用”,无非是流言家开罪、嫁祸之辞。作者不但写刘和珍的斗争性,而且着意反复写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意蕴在于表明,世上哪有这样的“暴徒”?段政府反诬她们为“暴徒”,不但不值一驳,反而充分暴露出他们自己的暴虐。第五节,再详述刘和珍的遇害经过,铁证如山,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
(二)齐读第四节进行分析:抒写惊愕、义愤
1.作者为什么强调“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作者写“始终微笑”“和蔼”的刘和珍“欣然前往”参加请愿,却无端在执政府前中弹、喋血、死掉,表现出作者对此毫无准备,反衬反动势力的凶残出人意料。
2、怎样理解“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沉默”,就是“默无声息”。这里说的是两种沉默:一种是“出离愤怒”、陷于极度悲痛的“沉默”,“于无声处听惊雷”,预示
着革命暴风雨即将来临之前的“沉默”;一种是逆来顺受,真正“默无声息”,不敢反抗,走向灭亡的“沉默”。两种“沉默”,两种前途,两种结果:不在沉默中爆发革命,摧毁“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就在沉默中被奴役,被黑暗统治,被灭亡。作者怀着最大的愤怒,发出最有力的号召,启示人们:事情已经到了尽头,对中外反动派说什么话也没有用,必须起来和凶残的敌人作殊死的斗争。这是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意图所在。
3、鲁迅先生的“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和“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一样吗?
不一样。一是愤激之词,一是因为“惨象”和“流言”使他们害怕而不敢说,表明了他们的麻木与落后。其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的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四)分析第五部分:叙述遇难过程 / 9 / 9 / 9
第三篇:高一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 》导学案及答案
《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鲁迅的生平及创作本文的时代背景
2、掌握生字的读音和重点词语的意义
3、朗读全文
一、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12月发表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以及十几部杂文集。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故乡》《社戏》《一件小事》《**》等14篇作品;《彷徨》,包括《祝福》等11篇作品;散文诗集《野草》,包括《秋夜》《过客》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其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毛泽东称其为“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2、解题(1)《记念刘和珍君》从题目看,这是一篇什么性质什么体裁的文章?(提示: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记叙文。)
(2)关于题目中的“记”字相当于“纪”字,并不是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成“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那”实为“哪”字,鲁迅当时用“记念”一词,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3)刘和珍,是一名“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大校旗,冲入段祺瑞执政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君:是对人的尊称。(4)这篇课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是不是只纪念了刘和珍一个人呢?作者还纪念了哪些人?他们都是什么人?作者为什么要纪念他们?实际目的是要写什么?(提示:作者不止纪念刘和珍,还纪念了杨德群、张静淑以及“三·一八”惨案中的死伤群众,实际目的是以纪念刘和珍为切入点,记住这次惨案,警醒人们不忘血债。)
3、有关时代背景
课文中写到的“三·一八”惨案是继“五卅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一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1926年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日本海军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被迫退往塘沽。大沽口事件发生后,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都在遇害者之列。
3月18日下午,鲁迅先生正在西三条寓所写《无花的蔷薇之二》,噩耗传来他无比愤怒,在文末特地注明了时间,并把3月18日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3月25日,女师大师生和北京各界人民隆重追悼刘和珍、杨德群烈士,鲁迅亲自参加了追悼活动。对烈士牺牲的悼念,对反动罪行的愤慨,对未来战斗的渴望,交织在鲁迅心中。4月1日,他饱蘸着血泪,用愠怒而悲愤的笔调,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感人至深的不朽文章。
二、朗读
1、学生自读文章,初步感受。
2、读时注意字音,给下列字注音。
抵()菲()桀()骜()赁()喋()骸()攒()渍()绯()
3、解释重点词语
寥落: 桀骜: 菲薄: 深味: 微漠: 黯然: 喋血: 浸渍: 殒身不恤: 长歌当哭:
4、生有感情朗读,体会情感。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
2、分析刘和珍人物性格特征,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一、理清文章思路
二、小组合作探究
1、文章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从中可以看出刘和珍是怎样一个人?
2、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语句的深刻含义。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下面我们就用心去解读几个句子,用心去感受先生的悲愤之情吧!(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着?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3)苟活者在惨淡的血色中,会依稀看得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复杂性深刻性
一、小组合作探究: 作者一方面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另一方面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类似的话还有一些,请找出来,结合全文认真体会,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发展脉络?
二、鲁迅对请愿这种斗争方式持什么态度?怎样表达?由此总结出怎样的教训?
三、文中引用陶渊明的诗有什么用意?
四、背诵课文2、4节 课堂达标与迁移
一、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徘徊(huai)追悼(dao)毫不相干(gan)长歌当哭(dang)B寥落(liao)菲薄(fei)暂得偷生(zan)素昧平生(mei)C伤痕(hen)山阿(e)黯然泣下(ti)殒身不恤(yun)D屡次(lu)依稀(xi)阴谋诡计(gui)和蔼可亲(ai)
二、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缘由 爆发 授课 欣然前往 B羽翼 洋溢 推测 走头无路 C和蔼 微漠 流驶 阴谋鬼计 D压抑 屠戮 祭品 英雄气慨
三、默写
1、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惨象,_______________,;流言,___________________。
3、沉默呵,沉默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第二课时
一、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2),纪念刘和珍的缘由,分两层:一是为纪念烈士,二是为警醒庸人。第二部分(3、4、5),追忆刘和珍的生平,共三层:分别是认识过程、遇难经过概况及遇难经过特写。
第三部分(6、7),“三一八” 惨案的思索,分两层,分别论述情愿方式不当和精神永存人间。
二、小组合作探究
1、文章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从中可以看出刘和珍是怎样一个人? 答案见教参60页
2、理解句子含义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确:“直面”中的“面”是动词,面对的意思;“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幸福者”分别为“以„„为哀痛”的人和“以„„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根据上文,缘由有两个方面,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一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在这白色恐怖下,人们还怎敢说话呢?“沉默”,就是“默无声息”。这里说的是两种沉默:一种是“出离愤怒”陷于极度悲育的“沉默”,“于无深处听惊雷”,预示着革命暴风雨即将来临之前的“沉默”;一种是逆来顺受,真正“默无声息”,不敢反抗,走向灭亡的“沉默”。同样的沉默,两种前途,两种结果:不在沉默中被奴役,被黑暗统治,被灭亡,就在沉默中走向革命,走向解放。作者怀着最大的愤怒,发出最有力的号召,启示人们:事情已经到了尽头,对中外反动派说什么也没有用,必须起来和凶残的敌人作殊死的斗争。这是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意图所在。
(3)、“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明确:在前文,鲁迅称自己为“生者”“后死者”,是“苟活到现在的我”,显然,“苟活”是自我贬抑。其实鲁迅是大智大勇的猛士。而“真的猛士”先是作者的自我策励。当然,“暂得偷生”的“庸人”大有人在,真正的“苟活着”大有人在,鲁迅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觉醒起来,看到希望,奋然前行,所以这又是战斗的号召。“希望”是由“中国女子的勇毅”而来的,“三·一八”惨案表明勇毅者大有人在,这正是中国的希望所在。真的猛士为希望所鼓舞,必“将更奋然而前行”。这句恰当地评价了惨案的意义,尽管非人间的苟活者很多,但即使苟活者,也会看到一点希望,哪怕依稀微茫,而猛士们会在烈士精神鼓励下,更加勇猛的前进、斗争!
第三课时
一、小组合作探究:
作者一方面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另一方面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类似的话还有一些,请找出来,结合全文认真体会,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发展脉络? 答案见教参59页
二、鲁迅对请愿这种斗争方式持什么态度?怎样表达?由此总结出怎样的教训?
讨论明确:不赞成徒手请愿。
运用比喻,大量木材——小块煤;大量血——社会历史前进一小步;请愿大量流血——不能推动社会进步;“徒手”,更多血——更不能推动进步。
反动派的本质是“吃人”,应该改变斗争方式。
三、文中引用陶渊明的诗有什么用意?
讨论明确:说明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他们与青山同在,万古常青,还是会给世人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人们会永远纪念死者,记住惨案的教训,从而下定决心投入战斗。
选择题
1、D
2、A
第四篇: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随堂练习3
记念刘和珍君
积累与应用
一、1、选出加点词注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从容(cóng)
不惮(dàn)
桀骜(jiã)
菲薄(fēi)
B.赁(lìn)屋
诧异(chà)
立仆(pū)
殒身不恤(xù)
C.攒(cuán)射
寥落(liáo)下劣(liâ)
长歌当哭(dāng)
D.惩创(chěng)尸骸(hái)
喋血(xiě)
浸渍(zì)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委曲求全
殒身不恤
不径而走
妄自菲薄
B.广有羽翼
桀骜不驯
故步自封
阴谋诡计
C.黯然神伤
惨淡经营
淡装浓抹
前仆后继
D.耳提面命
礼尚往来
冠冕堂皇
出离愤怒
3、依次填入下面文句横线上的词语,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是()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
这样凶残,一是语言家
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女性临难
如是之从容。
A.竟至
竟会
竟会
B.竟会
竟至
竟能
C.竟能
竟会
竟至
D.竟至
竟会
竟至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组是()
A.20世纪70年代以后,海上汽油资源的开发一马当先,对海洋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B.对于我们这些平凡普通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的光辉也许并不辉煌,但同样可以闪光。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的确是不易之沦。
D.故宫博物院的珍宝冤馆内,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目不暇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一对夫妇,一起在结婚纪念日这天来到捐助中心,一人捐献了1000元钱。
B.世界进入了21世纪,窗外的世界天天一个样,有着强烈求知欲的中学生们该如何呢?
C.好的牛肉必须是专门饲养用作肉用的,牛肉也呈现出大理石花纹。
D.调低保送生比例后,一些有体育、艺术特长的学生正为不能按原计划进入相关大学而奔走。
6、选出标点符号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B.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C.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D.倘使我能相信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7、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语序恰当、效果更好的一组是
①不想刚走来,正听见史湘云说经济一事,宝玉又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
②到了晴雯的箱子,因问:“是谁的怎不开了让搜?”袭人等方欲代晴雯开时,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两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
①又喜又惊,又悲又叹 ③将箱子豁一声打开
②又悲又叹,又喜又惊 ④豁一声将箱子打开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二、8、给下面一段文字的内容加一个标题,不超过18个字(不包括标点符号)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教育部已明确规定:录取艺术特长的考生,降分幅度控制在学校调档分数线以下20分以内,且不能低于学校所在批次的该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学生明年想靠艺术特长上大学难了。据了解,往年艺术类特长生在高考录取提档的时候都有很大的照顾,有的高校甚至规定,无论本校的录取分数线有多高,艺术类特长生只要过了当地本科线或重点线就可录取。明年对于许多特长生来说,录取分数线比今年可能高出100分。
□□□□□□□□□□□□□□□□
9、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3分)
人若能处顺境而不忘逆境,方不失为人本色,当官者不必因权柄在手而颐指气使,八面威风,有钱人不必因腰缠万贯而妄自尊大,视他人如无物;人若能遭厄运而坚信光明,,。
10、下面是春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扫千年旧习。
祖国江山好。
课内阅读
阅读《纪念刘和珍君》中的几段文字,回答问题。甲
①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段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 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 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②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③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④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⑤惨象,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空格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是哪一组?()
A.竟然 不懂 已 也
B.仍然 不信 竟 还
C.居然 不信 已 尤
D.居然 不信 已 也
2.和上文中“如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一句意思差不多的“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她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微笑的和蔼的旧影”等句子在文中反复出现,目的是什么?
A.以刘和珍的精神来反衬那些“苟活者。”
B.说明刘和珍是一个和蔼、善良的青年。
C.以刘和珍的和蔼善良反衬反动派凶残的虐杀。
D.赞颂刘和珍临危不惧的精神。
3.第①段中“无端”一词的意思是什么()[多选] A.说明爱国青年只是徒手请愿而已。
B.从侧面说明刘和珍他们死得不值得。
C.暗示青年们的请愿是无缘无故的。
D.进一步揭露反动派镇压无辜青年的下劣和凶残。
4.第③④两段以“但”字开头,一句为一段,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乙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
1、文中的“中国人”,“苟活者”和“真的猛士”分别指什么人?
2、对“以最坏的恶意”和“出于我的意外”这两句话理解最恰当的是()
A.作者是向来从坏处看“中国人”的,但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如此凶残下劣还没有料到,中国女性的临危不惧的精神均出人意外。
B.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凶残下劣的程度令人发指,出人意外。
C.中国女性如此临危不惧真是出人意外。
D.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的凶残下劣和中国女性临危不惧的精神均出人意外。
3、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这里的“此”指的是
4、对我“说不出话”的主要原因分析最恰当的是()
A.跟段祺瑞反动政府无理可说。
B.因“出离愤怒”而说不出话来。
C.因痛失优秀青年而伤心得说不出话来。
D.并不是无话可说,而是此时并不想说。
5、“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一句话有什么含义?
拓展阅读:
“死 地”
从一般人,尤其是久受异族及其奴仆鹰犬的蹂躏的中国人看来,杀人者常是胜利者,被杀者常是劣败者。而眼前的事实也确是这样。
三月十八日段政府惨杀徒手请愿的市民和学生的事,本已言语道断,只使我们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但北京的所谓言论界,总算还有评论,虽然纸笔喉舌,不能使洒满府前的青年的热血逆流入体,仍复苏生转来。无非空口的呼号,和被杀的事实一同逐渐冷落。
但各种评论中,我觉得有一些比刀枪更可以惊心动魄者在。这就是几个论客,以为学生们本不应该自蹈死地。那就中国人真将死于葬身之所,除非是心悦诚服地充当奴子,“没齿而无怨言”。不过我还不知道中国人的大多数人的意见究竟如何。假使也这样,则岂但执政府前,便是全中国,也无一处不是死地了。(a)
人们的苦痛是不容易相通的。因为不易相通,杀人者便以杀人为惟一要道,甚至于还当作快乐。然而也因为不容易相通,所以杀人者所显示的“死之恐怖”,仍然不能够儆戒后来,使人民永远变作牛马。历史上所记的关于改革的事,总是先仆后继者,大部分自然是由于公义,但人们的未经“死之恐怖”,即不容易为“死之恐怖”所慑,我以为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但我却恳切地希望:“请愿”的事,从此可以停止了。倘用了这许多血,竟换得一个这样的觉悟和决心,而且永远纪念着,则似乎还不算是很大的折本。
世界的进步,当然大抵是从流血得来。但这和血的数量,是没有关系的,因为世上也尽有流血很多,而民族反而渐就灭亡的先例。即如这一回,以这许多生命的损失,仅博得“自蹈死地”的批判,便已将一部分人心的机微示给我们,知道在中国的死地是极其广博。(b)
现在恰有罗曼罗兰的Le Jeu de L’Amour et de La Mort在我面前,其中说:加尔是主张人类为进步计,即不妨有少许污点,万不得已,也不妨有一点罪恶的;但他们却不原意杀库尔跋齐,因为共和国不喜欢在臂膊上抱着他的死尸,因为这过于沉重。
会觉得死尸的沉重,不愿抱持的民族里,先烈的“死”是后人的“生”的惟一的灵药,但倘在不再觉得沉重的民族里,却不过是压得一同沦灭的东西。
中国的有志于改革的青年,是知道死尸的沉重的,所以总是“请愿”。殊不知别有不觉得死尸的沉重的人们在,而且一并屠杀了“知道死尸的沉重”的心。
死地确乎已在前面。(c)为中国计,觉悟的青年应该不肯轻死了罢。
三月二十五日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对的一个是()
A.没(mãi)齿 B.儆(jǐng)戒 C.折(shã)本 D.沦(lún)灭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个是()
A.渐就:渐渐接近B.言语道断:非言语所能表达
C.机微:卑鄙 D.心悦诚服:诚心诚意地服从或佩服
3、第3段中“比刀枪更可以惊心动魄”的评论指 ;这个意思,作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也多次提到,试写出一句:。
4、第5段中“这样的觉悟和决心”是指。
5、文中多处提到中国“死地”之广博(见[a][b][c]各处),作者的意思是。
6、第8、9两段中,“会觉得死尸的沉重,不愿抱持的民族”指
;“不再觉得沉重的民族”指
;“不觉得死尸的沉重的人们”指。
7、杀人者所显示的“死之恐怖”,为什么不能使人民永远变作牛马?。
《纪念刘和珍君》答案
一、1、B(A.fěi C.dàng Dxuâ)
2、D(B.故—固 C.装—妆 A.胫)
3、A
4、B(“平凡普通”的“芸芸众生”矛盾)
5、D(A.“一人捐献了1000元”不明确;B.“天天一个样”改为“每天一个样”;C.混乱)
6、D(A.亲见;B.去掉引号;C.句号应在引号里面)
7、A((1)中先喜后惊,再悲后叹,符合人物心理活动由情感到理智的逻辑层次。(4)中“豁一声”放在前面,有先声夺人的效果,有利于突出晴雯性如烈火的个性。)
8、艺术特长生明年想靠艺术特长上大学难了。
9、才保持不屈之志,为民者不必因人微言轻而自惭形秽,低声下气,穷苦
人不必因家徒四壁而失魂落魄,为五斗米折腰。课内阅读
甲
1、C
2、C
3、BD
4、增强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揭露反动派的天耻。
乙
1、中国人:中国人民 苟活者:平庸之人 真的猛士:刘和珍等英勇的战士
2、D
3、指干练坚决,百折不回,互相救助的精神。
4、C
5、“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拓展阅读:
3、几个论客认为学生自蹈死地(自己寻死);“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答到一处即可)
4、“请愿”的事从此可以停止了
5、段政府及其他军阀们统治下的中国处处是“屠场”,爱国人民的生命毫无保障,揭露了反动派镇压革命群众的凶残本相
6、已从流血牺牲中觉醒而变得成熟的民族;尚未从流血中吸取教训或竟然忘却了死难先烈的民族;屠杀爱国群众的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
7、杀人者妄图以死亡来恐吓人民,镇压革命,但人民中自有觉悟者为解民倒悬而不怕死亡,奋勇前行。这是对革命先烈的赞颂。(但本文总的意思是恳切希望学生们不要再搞徒手请愿,避免无谓的牺牲)
第五篇:人教新课标必修1精品教案(7 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
从容说课
本文是鲁迅的经典名篇,也是为“三一八”惨案所写的几篇纪念性文章之一。文中情感悲愤交集,语言犀利,爱憎分明,是纪念性散文的典范之作。但由于年代较远,学生理解较为困难,而以往教学往往过于强调政治性,因而给学生欣赏此文带来障碍。其实本文也是一篇较特殊的写人记事文章,如果能从“人”的角度入手,让学生去体悟革命烈士的品格魅力,去批判反动派的卑鄙下劣,那么学生的收益将会大大超过政治性的分析所得到的。因此,本文的教学按照“品人品文”的角度,带领学生在善与恶的对比中,在作者深沉的情感中去获得启迪,提升自我。
本文将采取讲解式、探讨式、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拟定三课时。
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背景,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人物归类。了解第一类人——革命者的事迹及作者的态度和评价。
第二课时:了解第二、三类人(即反动派、庸人)的所作所为及作者的态度、评价。
第三课时:分析一、二部分,把握写作目的与缘由,揣摩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 作者对革命青年的爱戴和赞颂,对反动派的控诉和揭露。
教学难点 时代背景的把握,疑难句子的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三维目标
1.了解“三一八”惨案及刘和珍等烈士的事迹,牢记革命先烈对社会的贡献。2.理解关键句子,深入领会作者“悲愤交加”的深沉情感。3.掌握反语、比喻等修辞方法。
4.合作探究,透过语言挖掘深沉含义。5.分析揣摩,理解疑难句子。
6.领略革命烈士身上的崇高品格,理解鲁迅先生的“斗士精神”,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提升人生境界。
7.理解作者对文中三类人的态度及评价,感受作者深沉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营造气氛
师 同学们,鲁迅先生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你们知道哪些呢?
生(齐声)闰土、孔乙己、长妈妈、双喜。
师 大家的记性不错啊,那么,鲁迅先生对他笔下的人物是一种什么态度呢?请大家用两分钟讨论一下。
师 好,同学们讨论得很积极、热烈。下面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成果吧。
生 老师,我觉得鲁迅先生对他笔下的人物有敬爱,如《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中的长妈妈、《社戏》中的双喜;有同情,如《故乡》中的闰土、《孔乙己》中的孔乙己。
生 老师,我觉得鲁迅先生对孔乙己还有批判的成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师 很好,我们来看看他对《记念刘和珍君》中的人物又是什么样的态度。请大家阅读注释一及课文,了解课文所写事件、背景及相关人物。
推进新课
师 好,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事件?
生(齐声)1926年发生的“三一八”惨案。
师 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生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
师 作者在文中写了哪些人呢?大家讨论归纳一下。
生 写了刘和珍、杨德群、程君、张静淑、杨荫榆、我。
生 还写了段祺瑞、庸人、有恶意的闲人、无恶意的闲人。
生 还有学者文人、真的猛士。
师 很好,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现在我们来把上述人分分类,应该怎么分呢?
生 老师,我认为可以分为三类:爱国者、反动派、麻木的民众。
师 非常好,这位同学真是“爱憎分明”哪。(学生笑)那么,应该怎么归类呢?
生 老师,我来归纳。
爱国者:猛士、苟活者(“我”)等。
反动派:段琪瑞政府、所谓的学者文人、有恶意的闲人等。
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
师 好,现在我们就以刘和珍为代表来分析第一类人。先通读课文,看看文章写了她的什么事迹,并从中把握她的为人,注意阅读时不光要用眼,还要动手作好旁批。
师 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讲述烈士刘和珍的事迹?
生 文章中记叙刘和珍事迹主要在一、三、五段,记了三件事,虽然写得简略,但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第一件事是“毅然预定”全年的《莽原》周刊。
第二件事是参加女师大**斗争,“不为势利所屈”,对母校的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第三件事是“欣然前往”执政府前请愿而遭残害。创设情景,品读人物
师 从三件事中我们可看出刘和珍是位什么样的人呢?评价时要从文中找到依据。
生 是进步青年。她在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销行寥落的《莽原》全年,从“毅然”的行为里我们可知她是热爱鲁迅作品的,对进步思想有着强烈的追求。
生 还是位具有反抗精神的青年。在女师大**中,她不为势力所屈,同时对母校怀有深情,因为对学校的前途、对同学的未来深深地忧伤以至于“黯然泣下”。
生 是位爱憎分明、勇敢无畏的爱国青年。她为国请愿是“欣然”前往,却遭残害。
生 她很温和,爱笑。作者在第三、四部分反复提到“微笑”“和蔼”,这说明后文反动派所谓的“暴徒”是污蔑毁谤。
师 正如同学们所分析的,鲁迅笔下的刘和珍君是一位温和可爱、爱憎分明、勇于反抗恶势力的爱国的进步青年,但这样一位优秀青年竟然惨死在反动政府阴谋的枪口下。你们认为正处风华正茂的刘和珍这样死得值吗?
生 当然死得其所。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孟子说“舍生取义”。刘和珍君是为 2 了国家民族而牺牲的,是为义而死的。
师 鲁迅先生是怎么认为的呢?
生 他认为她的死是没多大价值的。在第六部分,作者说她的死只会成为“谈资”“流言的‘种子’”,他还用煤的形成来作比,“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说明徒手请愿成效甚微。
师 能具体解释一下这句话吗?
生 这里作者将人类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比喻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煤是如何形成的?需要大量的木材,而形成的只是一小块。可见,木材变成煤需要付出很大代价。那么,人类前进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和牺牲,“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这就表明,请愿是不在这种需要付出代价和牺牲之列的。这就是说,在鲁迅看来,向反动派请愿难以换来人类历史的前进,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因此没有必要为请愿而付出代价和牺牲。很显然,鲁迅是不主张采用向反动派请愿这种斗争形式的,在作者看来,应当集中革命力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不要作无谓的牺牲。
师 解释很准确,同意他的看法吗?
生 老师,我觉得鲁迅否定的不是刘和珍君死的价值,他只是不主张采用徒手请愿这种斗争方式。
师 何以见得?
生 在第六部分第2段提到“血痕”“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也就是说她的死会激励活着的人继续去战斗。
师 就这点意义吗?
生 还有第七部分第2段更进一步地说明了她牺牲的意义。
师 哪一句话最能体现这一点?
生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师 这是单句还是复句?
生 是单句。
师 请找出主干。
生 事实为明证。
师 什么意思呢?
生 就是说,刘和珍等人在“三一八”事件中的表现证明了中国女子的勇毅尚未消失。
师 在哪一部分讲到她们互相救助的事情呢?
生 在第七部分详细记叙了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三位女子的遇难过程。
师 为什么作者要这么详细地描述她们的中弹过程呢?
生 一方面要表现反动派的残酷,她们都是在毫无反抗的情况下中弹的;另一方面还表现了三位女子的勇敢和互助精神。
师 这一部分哪句话最能体现鲁迅先生对她们的评价?
生 “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
师 在这句话中,有人认为“伟大”是反语,是讽刺反动当局的;有人则认为是赞颂“三个女子”的。你认为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呢? 合作探究,深化课堂
【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发言】
生 “伟大”是反语,是讽刺段祺瑞卫队对爱国青年的攒射的。这样理解才能和下文的 3 “伟绩”“武功”等反语协调一致,也才能照应“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的说法。
生 “伟大”是赞颂三个女子的。因为这个句子说的显然是“三个女子”,而不是什么“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
生 如果是歌颂三个女子的,怎么能说“惊心动魄”,又怎么能抹杀“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呢?
生 “这几缕血痕”指的是反动当局制造的血案,而不是指三个女子的,不能说是三个女子抹杀了“伟绩”和“武功”。
生 我认为他们的理解都有点片面死板,其实这句话既赞颂了三个女子的“伟大”,同时也揭露和讽刺了反动当局对爱国青年的“攒射”,这并不矛盾。
师 好,同学们,辩论很激烈,而且越辩越明。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辩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烈士们的事迹、牺牲的意义及鲁迅先生的评价,从中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他们为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所作的贡献,不要忘记他们。布置作业
今天的作业就是继续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另外两类人的所作所为,并把握作者的情感。
板书设计
爱国者:猛士、苟活者(“我”)等
反动派:段琪瑞政府、所谓的学者文人、有恶意的闲人等
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师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刘和珍等烈士的事迹及牺牲的意义,接下来我们来看反动派在这次事件中犯下了哪些罪行。
生 充当日本的走狗,出卖国家利益。
生 残酷虐杀爱国学生。
生 散布流言污蔑爱国志士。
师 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推进新课
生 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统治集团是一群卑鄙自私不知廉耻的人,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牺牲国家利益,甚至用手中的屠刀残暴地砍向爱国群众。
师 他们为杀人找了什么借口?
生 段政府下令说他们是“暴徒”,所谓的学者文人则散布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师 鲁迅先生是怎么批驳的?
生 鲁迅先生在第三部分通过自己与刘和珍的交往突出刘和珍“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既突出了反动派的残暴,又批驳了所谓“暴徒”的指责。
生 在第五部分以“欣然前往”戳破了“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的无耻谎言。
师 鲁迅先生对他们持什么态度?
生 控诉。
师 概括准确,现在就请同学们把最能体现这一态度的句子画出来。
师 请同学们展示成果。
生 第四部分:“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生 第四部分:“惨象,已使我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 4 呢?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师 能解释一下这段话吗?
生 “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走狗文人的无耻谰言。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这是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怒控诉。这里不是赞许“沉默”,而是对中国反动派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这种黑暗的沉默现状表示极大的愤慨。从与后面一句联系来看,第一个“沉默呵”感情深沉,感叹的成分较强;第二个“沉默呵”感情较为激越,愤怒的情绪较突出。为唤醒民众,作者在最后指出“沉默”的两种前途:一种是爆发,一种是灭亡。从句式看是选择复句,表明只存在一种可能。表面上看,作者并不肯定哪一种,似乎只客观地指出衰亡民族的两种不同的发展前途,但是实际上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出路,作者肯定的是后者。作者用这一复句,既是对反动派的警告——杀人者别得意,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刻;更是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鼓动。全句感情高度激昂。
师 解释得非常好,还有体现控诉的句子吗?
生 第五部分:“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师 请分析一下这个句子。
生 这里“伟绩”“武功”用了反语,讽刺了中外反动者的卑劣凶残。
师 对,补充一点:“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屠戮妇婴的伟绩”“惩创学生的武功”这两件罪行“中国军人”“八国联军”都做了。好,面对这么残暴的统治者,鲁迅先生认为当时的中国的爱国民众应该怎么做呢?
生 应该起来革命反抗。
师 徒手请愿吗?
生 不是,以革命斗争的形式去推翻反动统治者。
师 很好。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被反动派的武力屠杀吓倒,而要勇敢地起来革命斗争,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
生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师 但作者怎么又说他们是哀痛者和幸福者呢?请大家讨论一下。
生 “哀痛者”是“以„„为哀痛”的意思。刘和珍等革命青年黑暗面前不逃避,屠杀面前不退缩,他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他们的“哀痛”超过常人。
生 “幸福者”是“以„„为幸福”的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师 很好。真的猛士是不会沉默的,那么在反动统治者罪恶的枪口与流言前保持沉默的是哪些人呢?
生 麻木的民众,即文中的庸人、无恶意的闲人。
师 他们做了什么事情呢?
生 他们把烈士们的牺牲当作饭后的谈资。
生 谈完之后就把烈士们的鲜血给忘了。
师 那么鲁迅先生对这类人是什么态度呢?
生 善意地讽刺并努力去唤醒他们。布置作业
很好,通过这两节课的分析,我们理清了本文所写的三类人的所作所为及作者对他们的态度。那么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思考这个问题并完成课后练习5 一。
板书设计
控诉——反动派屠杀革命青年制造流言
闲淡烈士之死 唤醒——庸人
忘记烈士鲜血第三课时
推进新课
师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从文章标题来看,作者写作本文仅仅是为了纪念刘和珍等烈士吗?
生 不仅仅是这个目的,鲁迅先生还想通过本文去控诉反动派,唤醒麻木的民众。
师 对,交代写作缘由的在哪个部分?
生 在文章一、二部分。
师 从哪儿写起的呢?
生 是从追悼会上程君的“正告”写起的。
师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从这里写起?程君的“正告”引出了作者对哪个问题的交代?
生 引出对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和目的的交代。
师 能说具体一点吗?
生 鲁迅先生指出,因为刘和珍在反动军阀的黑暗统治下“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所以“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师 这句话中的“也”和“早”两个字说明了什么?
生 说明在程君“正告”之前,鲁迅先生就有写一点东西的打算了。
师 那为什么鲁迅先生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呢?文章是从几方面说明“实在无话可说”的原因的?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生 鲁迅先生是从两个方面说明“无话可说”的原因的:一是反动军阀政府残杀四十多个爱国青年的暴行“使我艰于呼吸视听”,不能有言语;一是“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使我难以痛定,不能“长歌当哭”。鲁迅先生这样写,既揭露了反动军阀和走狗文人的罪行,又表现了作家的愤怒和悲痛。
师 很好。但文章在第二部分又两次提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分析一下,这两个“必要”是针对什么说的?意思是什么?
生 前一个“必要”是针对“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说的,意思是有必要写文章唤醒人们,学习猛士,结束这似人非人的黑暗世界;后一个“必要”是针对“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说的,意思是有必要写文章来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三一八”惨案的血债。
师 分析完全正确。那么,鲁迅先生是带着怎样的情感来写这篇文章的呢?
生 悲痛。
师 除此之外还有吗?
生 应该还有愤怒。
师 合起来就是悲愤啰,这正是本文的感情线索。怎么体现的呢?举例说明。
生 通过一些看似矛盾的话,如作者一方面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另一方面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师 有道理。第一、二部分我们已分析了三句,其他部分还有一些,请找出来并体会。
生 第四部分: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一部分描述了惨案发生的经过。面对惨案过后沉默无声的社会现实,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表达作者的愤懑之情。
生 第五部分: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紧接着上面“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作者还是忍不住说话了,接下来是揭露事实真相。由不说到说,是欲扬先抑的写法,这话表达了作者揭露黑暗、记录历史的勇气和责任感。
生 第七部分: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文章结尾,哀痛到了极点。
师 分析得很好。综观全文,作者对学生有爱,对段政府有恨,对流言家也有恨,对大众庸人有失望,这些感情混杂在一起,也就是哀痛的、悲愤的、激昂的、仇恨的、失望的复杂感情,但表达时处于要说又说不出话来之间。他说不出话来,也许是因为太痛苦、太愤怒,有太多的话不知从何说起,说出来的话只能表达这种心情的千分之
一、万分之一;但最终还是要说的,责任感、正义感和复仇意识充塞于作者心胸,情不自禁要张口说出。所以“不说”是假,“说”是真。布置作业
好,通过欣赏《记念刘和珍君》,我们了解了刘和珍等革命烈士的事迹和崇高人格,同时也进一步体会到鲁迅先生灼热的爱与恨。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鲁迅,请同学们课后上网查资料,以“我心中的鲁迅”为题写一篇文章。
板书设计
纪念歌颂烈士 写作目的控诉反动派
唤醒庸人拓展阅读 “死地” 鲁 迅
从一般人,尤其是久受异族及其奴仆鹰犬的蹂躏的中国人看来,杀人者常是胜利者,被杀者常是劣败者。而眼前的事实也确是这样。
三月十八日段政府惨杀徒手请愿的市民和学生的事,本已言语道断,只是我们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但北京的所谓言论界,总算还有评论,虽然纸笔喉舌,不能使洒满府前的青年的热血逆流入体,仍复苏生转来。无非空口的呼号,和被杀的事实一同逐渐冷落。
但各种评论中,我觉得有一些比刀枪更可以惊心动魄者在。这就是几个论客,以为学生们本不应当自蹈死地,前去送死的。倘以为徒手请愿是送死,本国的政府门前是死地,那就中国人真将死无葬身之所,除非是心悦诚服地充当奴子,“没齿而无怨言”。不过我还不知道中国人的大多数人的意见究竟如何。假使也这样,则岂但执政府前,便是全中国,也无一处不是死地了。
人们的苦痛是不容易相通的。因为不易相通,杀人者便以杀人为唯一要道,甚至于还当作快乐。然而也因为不容易相通,所以杀人者所显示的“死之恐怖”,仍然不能够儆戒后来,使人民永远变作牛马。历史上所记的关于改革的事,总是先仆后继者,大部分自然是由于公义,但人们的未经“死之恐怖”,即不容易为“死之恐怖”所慑,我以为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但我却恳切地希望:“请愿”的事,从此可以停止了。倘用了这许多血,竟换得一个这样的觉悟和决心,而且永远纪念着,则似乎还不算是很大的折本。
世界的进步,当然大抵是从流血得来。但这和血的数量,是没有关系的,因为世上也尽 7 有流血很多,而民族反而渐就灭亡的先例。即如这一回,以这许多生命的损失,仅博得“自蹈死地”的批判,便已将一部分人心的机微示给我们,知道在中国的死地是极其广博。
现在恰有一本罗曼·罗兰的《LeJeudeL’AmouretdeLaMort》在我面前,其中说:加尔是主张人类为进步计,即不妨有少许污点,万不得已,也不妨有一点罪恶的;但他们却不愿意杀库尔跋齐,因为共和国不喜欢在臂膊上抱着他的死尸,因为这过于沉重。
会觉得死尸的沉重,不愿抱持的民族里,先烈的“死”是后人的“生”的唯一的灵药,但倘在不再觉得沉重的民族里,却不过是压得一同沦灭的东西。
中国的有志于改革的青年,是知道死尸的沉重的,所以总是“请愿”。殊不知别有不觉得死尸的沉重的人们在,而且一并屠杀了“知道死尸的沉重”的心。
死地确乎已在前面。为中国计,觉悟的青年应该不肯轻死了罢。
鉴赏提示:本文是“三一八”惨案后有名的评论性文章,发表早于课文,与课文不同的是,侧重于对学者文人流言的批驳和对“请愿”这种斗争方式的探讨,是一篇典型的杂文,可与《记念刘和珍君》对照着欣赏,比较两者的异同。
习题详解
一、命题意图:整体把握课文的思想感情,看清文脉,并认真品味关键性语言,看清感情发展的脉络。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开篇提及程君劝鲁迅为刘和珍写文章,接着提及刘和珍爱读鲁迅的文章并订阅《莽原》杂志,因此说了这话,表现出作者对刘和珍这样的进步青年的爱护。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第3段以这话为引子,述说反动派制造流血惨案、流言家在惨案后制造“阴险的论调”给作者带来的哀痛和愤怒,已经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心意了。
第二部分: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在“庸人”世界里,时间会冲淡烈士流血的印迹,而作者觉得有必要撰文纪念烈士,以抗拒遗忘,警醒“庸人”世界保持记性,这话表达了作者的痛苦感和责任感。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话重复上一句“必要”的话,同义反复,表达同样的心情,感情似乎更加重了。
第四部分: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一部分描述了惨案发生的经过。面对惨案过后的沉默无声的社会现实,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表达作者的愤懑之情。
第五部分: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紧接着上面“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作者还是忍不住说话了,接下来是揭露事实真相。由不说到说,是欲扬先抑的写法,这话表达了作者揭露黑暗、记录历史的勇气和责任感。
第七部分: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文章结尾,哀痛到了极点。
综观全文,作者对学生有爱,对段政府有恨,对流言家也有恨,对大众庸人有失望,这些感情混杂在一起,也就是哀痛的、悲愤的、激昂的、仇恨的、失望的复杂感情,但表达时处于要说又说不出话来之间。他说不出话来,也许是因为太痛苦、太愤怒,有太多的话不知从何说起,说出来的话只能表达这种心情的千分之
一、万分之一;但最终还是要说的,责任感、正义感和复仇意识充塞于作者心胸,情不自禁要张口说出。所以“不说”是假,“说”是真。
二、命题意图:先找出刘和珍的每个方面的行事,总结分析刘和珍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总 8 结概括的能力。
参考答案:写刘和珍的行事,按文章顺序有: 1.生前爱看鲁迅文章;
2.毅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 3.成为学生自治会成员; 4.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5.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6.“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 7.中弹牺牲。
总之,刘和珍是一个进步学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新女性。文章对刘和珍的描写不多,可以看出她热心政治运动,追求进步;有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威信;本性善良,为人谦和;勇赴国难,不惜殒命。
三、命题意图:考查和训练学生揣摩、品味语言的能力。参考答案:1.“尤”,副词,更加。惨案已使鲁迅感到悲哀,但也许流言家的无耻才真正使鲁迅奋起反击。“出离愤怒”,愤怒到极点,甚至超出极限,无法忍受了。“深味”,深深地体味。“浓黑的悲凉”,“悲凉”可感而不可视,“浓黑”则是形象化、可视化的词,用“悲凉”修饰“浓黑”,是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仿佛“悲凉”可感可触可视,而且是极度的悲惨和冰凉。“快意”,感到痛快。“奉献”,恭敬地呈现。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表示更深入地体会这浓黑的悲凉的“非人间”;二是因不能用更好的形式来纪念烈士而感到深深的歉疚;三是警告“非人间”的魑魅魍魉,不要因为肆无忌惮地杀人而高兴得太早,血债是一定要以同物来偿还的。2.“直面”,直接面对。面,动词,面对。“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以„„为哀痛”的人。“幸福者”,“以„„为幸福”的人。这是对烈士的热情讴歌。真正勇猛的革命志士,能严肃对待反动统治下的血腥屠杀,毫不回避,奋然而起,前仆后继,为推翻黑暗的反动统治而英勇斗争。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这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崇高!3.“已”,时间副词,已经;“尤”,程度副词,更加。两个副词连用,表示强烈的递进语气。“惨象”,已足见反动派的凶残;“流言”,则比刀枪更加阴险。军人凶残,文人嚣张。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御用文人的笔杆,这就是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这就是中国式的白色恐怖。正是这种野蛮而严密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衰亡,以至“默无声息”了。可是横行无忌的杀人者别忘记: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候。“不在„„就在„„”这一选择复句,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4.“依稀”,模模糊糊。“微茫”,隐约,不清晰。更,表示程度的加深或进一步。这个并列复句,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希望;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四、命题意图:既要求联系课文,整体深入地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又要求放宽眼光,开拓思路,广泛地搜集材料,深入地思考问题,并与同学合作、讨论。学生可以自己发现、解答自己感兴趣和钻研过的问题。要重视过程和方法,不要求答案统一。参考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