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二)植物的激素调节新人教版必修3课件
阶段质量检测(二)植物的激素调节
(A卷 学业水平达标)(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植物体内可以进行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 B.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少,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C.既可以直接参与代谢,又可以给细胞传达调节代谢的信息 D.对于根和茎的生长都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解析:选C 单侧光照射引起的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属于非极性运输;生长素由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属于极性运输。生长素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少,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根尖、茎尖。生长素是生长调节物质,不能直接参与代谢。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对于根和茎都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高于幼根 B.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 C.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 D.用一定浓度的IB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
解析:选A 同一株植物的幼根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高于幼芽。棉花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是因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不断地运往侧芽(极性运输),从而导致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侧芽生长受抑制。一定浓度的2,4D能够防止落花落果,在番茄花期喷洒可以达到防止落花落果的目的。一定浓度的IBA溶液可以促进插条生根,用其处理葡萄插条基部可以达到诱导生根的目的。
3.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棉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B.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广志》)D.新摘未熟红柿,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解析:选B 棉花适时打顶,可以解除棉株的顶端优势,降低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棉株侧枝的生长发育,进而提高棉花产量。存在于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可固氮,通过种豆科植物,可以增加土壤中氮元素含量,达到肥田的目的,这是作物轮作的优势之一,仅与作物种类有关,与植物激素无直接关系。此句是对再生稻的描述,再生稻即种一茬收两季的水稻,再生时利用其根、茎,重新发苗,在水稻的生长发育和成熟过程中有多种植物激素 起作用。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成熟木瓜可释放乙烯,促进红柿果实成熟。
4.下列现象中哪些是由于对植物激素的敏感程度不同造成的()①胚芽鞘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 ②水平放置的幼苗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 ③顶芽比侧芽生长快 ④2,4D清除田间杂草
A.①④
C.②④
B.①③ D.②③
解析:选C ①中胚芽鞘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作用对象都是茎,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②是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导致根背地侧浓度低,促进生长,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符合选项要求;③的研究对象都是芽,生长素浓度的不同造成它们的生长状况不同;④是利用双子叶植物对激素敏感,单子叶植物对激素不敏感来清除田间的双子叶杂草,符合选项要求。
5.如图表示将玉米苗尖端分别置于不含生长素的相同的琼脂块上,并做不同的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并分别用a~f表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向光侧的生长素会被分解,则a>b,c<d B.若生长素由向光侧移向背光侧,则c+d=e+f,且e<f C.图甲中的玉米苗尖端向上直立生长,而图丁中的玉米苗尖端向左弯曲生长 D.图乙中的玉米苗尖端向左弯曲生长,其原因是背光侧的细胞分裂较快
解析:选D 如果向光侧生长素会被分解,则a中生长素含量高,b中因向光侧生长素被分解而含量相对较低,即a>b,同理可推出图丙中c<d,A正确。如果生长素由向光侧移向背光侧,则可得出c+d=e+f,但由于云母片插入情况不同,图丁中向光侧的生长素会移向背光侧,所以e<f,B正确。图甲中由于没有单侧光的照射,所以玉米苗尖端向上直立生长;图丁中云母片插在尖端下部,不妨碍向光侧生长素向背光侧移动,所以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玉米苗尖端向左弯曲生长,C正确。图乙中的玉米苗尖端向左弯曲生长,是因为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纵向伸长生长快,D错误。
6.一株盆栽植物水平放置,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其原因不包括()A.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茎的背地生长是由光照引起的 C.根对生长素敏感性较茎的敏感性强 D.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了生长
解析:选B 受重力影响,生长素较多地分布在根和茎靠近地面的一侧,由于不同器官 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
7.农业生产和园艺业中常用到“去除顶芽,促进侧芽生长”的方法,对这种方法理解合理的是()①这种方法是对顶端优势原理的应用 ②去除顶芽也就是去除了植株合成生长素的部位
③去除顶芽前侧芽生长缓慢的原因是侧芽部位生长素的浓度过高 ④这种方法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B 题干中的方法是对顶端优势原理的应用;去除顶芽后,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侧芽生长,说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的作用特点,故合理的理解有①③④。
8.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其促进作用一定不同 B.根的向重力生长与顶端优势都体现了生长素高浓度抑制这一特点
C.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与成熟,所以可以通过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来防止落花落果
D.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一样,都是由特定的器官产生的微量的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 解析:选B 由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因此,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其促进作用有可能相同;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但是促进果实成熟的植物激素是乙烯;植物激素由一定部位合成,不是由特定器官产生。
9.某小组开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研究,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经预实验后,后续实验中还需设置一组用蒸馏水处理插条的实验作对照组 B.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每组需要取多支插条 C.浸泡法适用于较低浓度溶液及空气湿度较大、遮阴环境
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
解析:选A 经预实验后,后续实验中可以不设置用蒸馏水处理插条的实验作对照组;生物实验遵循平行重复原则可减少误差;最适浓度两侧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效果可能相同。
10.在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对实验结果预测正确的是(甲~丙是在切去尖端后进行的处理)()3
A.上述四组实验中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4 B.上述四组实验中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3 C.主枝仍能直立生长的只有丙 D.能弯向光源生长的只有丁
解析:选D 顶端顶芽存在时,会出现向光性,只有丁图仍存在顶芽,所以出现向光性。甲、丙图在摘除顶芽后,放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仍会抑制1、3处侧芽生长,而乙图解除了顶端优势,所以侧芽2首先发育为侧枝。由于甲、丙顶端以下部位都会得到生长素,所以二者主枝仍能直立生长。
11.有人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 B.在0~20 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 C.乙的浓度大于20 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 D.据图推测,用30 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可抑制其生长
解析:选D 据图分析可知,与根长相对值100相比,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0~20 ppm(10)范围内,甲曲线的根长相对值始终大于丙,因此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乙的浓度为20 ppm时,根长相对值为100,此时乙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乙的浓度大于20 ppm后,根长相对值小于100,即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植物根对生长素的敏感度大于芽,用30 ppm的甲处理莴苣根时根长相对值大于100,因此仍然促进根的生长,只是促进作用减弱,用其处理幼芽时也会促进幼芽的生长。
12.图1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图2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大于c时,α会大于90°
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α逐渐增大 C.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α具有最小值 D.由图2可知生长素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解析:选C 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促进作用最强,胚芽鞘弯曲最大,α具有最小值。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胚芽鞘弯曲增大,α逐渐减小。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由题图2可知生长素浓度小于c点时,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是促进,生长素浓度大于c点时,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是抑制,具有两重性。
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7分)研究发现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茎枝切段等离体器官均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1)某研究小组围绕生长素和赤霉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得到上图1所示结果。根据图1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进一步探究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适宜的喷施浓度,有必要进行________,其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图2表示赤霉素对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的调节。
①图示中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________作用,这种作用很可能是通过降低该过程中________的活性实现的。
②赤霉素与生长素表现出激素间相互作用类型中的________作用。
解析:(1)分析图1可知,IAA和GA均可促进茎段的伸长,IAA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二者同时使用时,促进生长作用更强。(2)探究促进茎段生长的最适IAA浓度或GA浓度,为确定正式实验的浓度范围,一般要进行预实验。(3)从图2可以看出,赤霉素对细胞伸长的促进作用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和抑制生长素的氧化分解来实现的。
答案:(1)①IAA和GA均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但IAA的促进效应较GA明显 ②IAA和GA具有协同作用(或两种激素同时存在时,具有明显增效作用)(2)预实验 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或确定正式实验的浓度范围),检验实验设计的可行性(3)①抑制 酶 ② 协同
14.(9分)请回答下列与生长素有关的问题。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对茎促进作用最合适的生长素浓度,对根表现为________,说明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乙中可以读到的信息,在生产实践中有什么应用?请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丙中可以读到以下信息:曲线中H点表示促进生长最适浓度为g,在OH段随生长素浓度升高,__________________,HC段随着生长素浓度升高,__________________。
(4)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________。
(5)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________。
(6)若植物水平放置,图丙表示作用于根的生长素浓度,则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__,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图甲可知,对茎起促进作用的最合适的生长素浓度是10mol/L,此浓度对根表现为抑制作用。(2)图乙反映的是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一样。(3)注意OC段对应生长素浓度都为促进作用,生长素浓度大于i(C点以后)才表现为抑制作用。(4)植物幼苗茎的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且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大于向光侧,故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m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应大于m,小于2m。(5)由于受重力影响,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且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大于远地侧,故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为2m时,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小于m。(6)植物水平放置,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对根来说,高浓度抑制其生长。
答案:(1)抑制作用 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不同植物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2)在水稻田里使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水稻的生长,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合理即可)(3)促进作用增强 促进作用减弱(4)大于m,小于2m(5)小于m(6)大于i 小于i
15.(8分)茶一般用茶树的顶芽和幼叶制成。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采茶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随着采摘批次的增加,新梢的数量大大增加,从激素调节的角度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茶树常采用扦插繁殖。研究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三十烷醇(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茶树
-4插条生根的影响,完成了一组预实验,结果如图。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从图中所示知,此实验的对照有两大类:一是用__________________处理插条,作为空白对照;二是用________________处理插条进行相互对照。
②从预实验的结果可知,三十烷醇浓度为15 ppm 时对茶树插条生根具有________(填“抑制”或“促进”)作用。
③若要探究三十烷醇促进茶树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还应增设实验组,从图中数据判断,三十烷醇浓度的取值应设在________ ppm。
④用三十烷醇处理茶树插条比较简便的方法有沾蘸法和浸泡法。与沾蘸法相比,浸泡法所用的浓度________,所需处理时间________。
解析:植物的顶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运输到侧芽,从而抑制侧芽的生长。当摘去植物的顶芽和幼叶后,将消除植物的顶端优势。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三十烷醇的浓度,从曲线图可知,实验中设置了两种对照方式:以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不同浓度的三十烷醇溶液作为相互对照。在曲线图中,用15 ppm浓度的三十烷醇溶液处理的插条,其生根数较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多,说明此浓度的三十烷醇仍然具有促进作用。若要探究促进茶树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应在8~15 ppm的浓度范围增加实验组。浸泡法与沾蘸法相比,浸泡法需要的溶液浓度较低,且处理的时间较长。
答案:(1)解除了顶端优势(2)①三十烷醇的浓度 三十烷醇浓度为0(或蒸馏水)不同浓度的三十烷醇溶液 ②促进 ③8~15 ④较低 较长
16.(8分)研究人员测定了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某些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如图甲所示。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在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乙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由图甲可知,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 激素____________。
(3)GA(赤霉素)和IAA(吲哚乙酸)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乙分析,GA能够间接________,这是由于GA能提高蛋白酶的活性,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A还能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IAA的含量增加。综合分析,GA和IAA对植物生长具有________________作用。
解析:(1)结合图及所学知识可知,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2)由图甲可知,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在不同阶段都含有多种激素,且在不同阶段各种激素的含量不同,从而调节果实的发育,因此,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3)由图乙可知,GA可促进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形成色氨酸,而色氨酸是合成IAA的原料,则IAA的合成相对增加,从而促进植物生长;GA还可抑制IAA氧化酶的活性和促进束缚型IAA转化为IAA,使IAA的含量增加。综合分析,GA和IAA对植物生长都具有促进作用,因此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答案:(1)促进细胞分裂 促进果实成熟(2)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3)促进生长 蛋白质分解,获得更多的色氨酸,增加了合成IAA的原料 束缚型IAA转化为IAA IAA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IAA的氧化分解 协同
17.(10分)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
(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分________,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________作用的________有机物。
(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实验Ⅰ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________。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Ⅱ、Ⅲ、Ⅳ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为证明此推测,用图1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 b.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c.用C-淀粉溶液涂抹A1叶 d.用C-淀粉溶液涂抹A2叶 e.用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 f.用C-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g.检测A1叶的放射性强度
解析:(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产生,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有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2)实验组是用细胞分裂素处理叶片,故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排除自身产生的细胞分裂素等内源激素的干扰。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是排除营养液中的营养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3)分析图2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有:①用细胞分裂素处理A叶片、不处理B叶片(即实验Ⅰ);②用细胞分裂素处理B叶片、不处理A叶片,且不同插条上保留的A叶片数量不同(即实验Ⅱ、Ⅲ、Ⅳ)。(4)分析图2中实验Ⅰ的结果,可知用细胞分裂素处理A叶后,B叶的生长受到抑制;实验Ⅰ中的对照处理是用蒸馏水代替细胞分裂素处理A叶。(5)实验Ⅱ、Ⅲ、Ⅳ结果显示,A叶数量越少,B叶生长越慢。(6)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为证明此推测,用去除B叶后的插条(剩下两片A叶)进行实验,两个叶片需一个涂抹细胞分裂素,另一个涂抹
141414141
4C—氨基酸溶液,一段时间后检测涂抹细胞分裂素的叶片上是否出现放射性,若出现放射性则证明推测正确。
答案:(1)产生 调节 微量的(2)减少内源激素的干扰 外来营养物质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3)用细胞分裂素分别处理A、B叶片;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4)生长受抑制 用蒸馏水同样处理A叶(5)A叶数量越少,B叶生长越慢(6)a、e、g 18.(10分)如图所示是某课外小组验证单侧光影响生长素分布的实验设计方案及实验结果。
实验目的:(略)实验材料:完整的胚芽鞘若干、云母片(或薄玻璃片)、琼脂块等。
实验步骤:①将胚芽鞘尖端切下,置于中间插有云母片的琼脂块上(琼脂块分为A、B两部分),并给予单侧光照射,如图a所示。
②一段时间后,取琼脂块A、B分别置于另一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两侧,观察胚芽鞘的生长状况。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如图b所示。
实验结论:单侧光照引起胚芽鞘尖端以下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分布较少,背光侧分布较多。
指导老师认为:上述实验只能说明在此种状态中胚芽鞘尖端以下的生长素分布状况,并不能证明这种分布状况与单侧光照有关。若要令人信服生长素的这种分布状况与单侧光照有关,还应设计补充实验。
(1)补充的实验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实验出现何种结果,则可以证明实验结论是正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过上述补充实验,已经证明了实验结论是正确的。指导老师提出了新的质疑:为什么单侧光照会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呢?经过讨论,同学们提出了一种假设:光照可以抑制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合成,尖端向光侧合成的生长素少,背光侧合成的生长素多,导致尖端以下部分向光侧生长素少,背光侧生长素多。指导老师认为这个假设很有道理,并认为可以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这个假设是否成立。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完成这个实验的设计,并预测可能的结果及结论。
①实验设计: ②结果及结论的预测:
解析:(1)实验目的是验证单侧光照影响生长素分布,其中补充的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将另一胚芽鞘尖端按题图a处理,但置于自上而下垂直的光照(或均匀光照)中。唯一变量是光照角度,而不是有无光照。不论用文字说明或用简图表示,只要表达准确、清楚即可。(2)实验要求证明
“光照可以抑制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合成”,实验设计就要让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照,同时使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不相互转移,所以用云母片将胚芽鞘隔开。要想检测照光侧和未照光侧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相对含量的多少,即用两个琼脂块分别收集两侧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然后分别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上端两侧,观察其生长状况。
答案:(1)将另一胚芽鞘尖端按题图a处理,但置于自上而下垂直的光照(或均匀光照)中。相等时间后,按题图b处理 若补充实验的结果如图1所示(或用文字说明),则证明实验结论是正确的
10(2)①取胚芽鞘尖端置于琼脂块上,并用云母片将胚芽鞘尖端及琼脂块完全隔开;给予单侧光照(如图2所示)。一段时间后,取两侧琼脂块A、B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上端两侧,观察其生长状况(如图3所示)。②如果胚芽鞘向右侧弯曲,则证明假设成立;否则,假设不成立。
第二篇: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单元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5课件
单元质量检测卷二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于先秦时期的人而言,神拥有极大的权威,而人则对其心怀敬畏。《国语·楚语下》便记述楚国大夫观射父之言:“况其下之人,其谁敢不战战兢兢以事百神!自公以下至于庶人,其谁敢不齐肃恭敬致力于神!”
在很多情况下,先秦典籍所提及的神只是泛称而已,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类别和形象。幸运的是,《国语》中的一段叙事为我们提供了了解神之具体情况的机会。在《国语·周语上》中,周惠王十五年,“有神降于莘”,周惠王便就此询问内史过。内史过回顾了王朝兴衰之时的诸神:“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其亡也,回禄信于耹隧。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其亡也,夷羊在牧。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其亡也,杜伯射王于鄗„„若由是观之,其丹朱之神乎?” 内史过列举的诸神包括融、回禄、梼杌、夷羊、鸑鷟、杜伯以及此次降于莘的丹朱之神。诸神都是何方神圣?依照韦昭的注解,融即是祝融,《郑语》中称其是黎,也即是《左传》所说的颛顼氏之子;回禄本名吴回,是火神,又有说其名黎,与祝融为同一人;梼杌是鲧,即禹的父亲;夷羊是神兽名;鸑鷟则是凤之别名;杜伯是周宣王大臣,被其冤杀;丹朱则是尧之子。
由此可知,至少在这段叙述中,可进入神这个序列中的,不仅可以有夷羊、鸑鷟等神兽、神鸟,还有宗神人神,即使人死之后同样可以被称为神。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神灵,如《周语下》记载东周王城边的谷、洛两条河交汇在一起,周太子晋称之为“二川之神”,可见神也包括河神之属。因此,《国语》中的诸神首先包括祖先神,人鬼亦可称为神,还包括自然神,如河神等,而神兽、神鸟之属也可称为神。
在《国语》中,诸神很多都拥有某种形象,并以其形象降临人间。有神兽、神鸟状貌的,还有杜伯为人形而“乘白马素车,朱衣冠,执朱弓,挟朱矢”,而鲧则在另一处《晋语八》的相关记述中化为黄熊的形象。内史过所说的丹朱凭依王后之身而生穆王,与历史上众多的感神迹而生的故事大体类似,而从“夫神壹,不远徙迁”,以及之后派丹朱之后狸姓往祭来看,对丹朱的祭祀也符合“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的规则,因此丹朱大致属于宗神之列。依据殷商至周的宗祖神观念,他们死后都是在帝左右的,《国语》也多有这类叙事,如《晋语二》记载作为天之刑神的蓐收是少皞氏之子该,开口即是“帝命曰”。在虢公梦中,蓐收的形象是“人面白毛虎爪,执钺立于西阿之下”。而之所以知道此神是蓐收,主要是因为史嚚据虢公梦中形象占卜所得。既然可以通过形象而知道神名,这也说明当时人们对于某一神 1 的形象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其实,《晋语八》鲧化为黄熊的事例也是如此,晋平公生病而梦到黄熊,郑国大夫子产根据黄熊的形象而知此神应为鲧,并建议其祭祀夏郊。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既然需要通过多识多闻之人的介绍才能知晓神名,这同时也说明当时人们对于诸神形象还没有形成普及性的知识。
(摘编自张永路《〈国语〉中的诸神形象》,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秦时期,人们对待神灵“战战兢兢”“齐肃恭敬”,由此可知先秦时期神灵信仰的至高权威和深刻影响。
B.先秦典籍,除了《国语》中的一段记载让人们掌握了神之具体情况,大多数所提及的神只是泛称而已,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类别和形象。
C.内史过列举的诸神包括融、回禄,禹的父亲梼杌,尧之子丹朱,周宣王大臣杜伯,神兽夷羊,神鸟鸑鷟等。
D.依据殷商至周的宗祖神观念,他们死后都是在帝左右的,如《晋语二》记载天之刑神的蓐收是少皞氏之子该,开口即是“帝命曰”。
解析:B项,偷换概念,第二自然段,《国语》中的一段叙事为我们提供了了解神之具体情况的机会。
答案:B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据《周语上》记载,《国语》中的诸神首先包括祖先神,人鬼亦可称为神,还包括自然神,如河神等,而神兽、神鸟之属也可称为神。
B.在《国语》中,诸神很多拥有某种形象,并以其形象降临人间。如:梼杌化为黄熊;杜伯被周宣王杀害后,化为人形乘坐白马素车,穿着红衣,手持红弓箭。
C.内史过所说的丹朱凭依王后之身而生穆王,而且从“夫神壹,不远徙迁”以及派丹朱之后对其祭祀符合“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来看,丹朱应该是属于宗神之列。
D.祭祀、祈祷等敬神行为可以求神降福或止祸的观念,在人们意识中的投射就具体表现为子产建议晋平公祭祀夏郊来治病的故事。
解析:张冠李戴,第三自然段,“自然神如河神等”是《周语下》记载的内容。答案:A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语·周语上》中,周惠王十五年,“有神降于莘”,因为夏商周兴亡之时皆有神灵降临,所以此次降于莘地的为丹朱之神。
B.古代中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祭祀有严格等级,并非所有的神灵都可以均等地享受民众的祭拜。
C.在先秦时人的眼中,神与人可以相互交通。人可以通过祭祀、祈祷而获得神的降福,而神不仅可以降福于人,还可以降祸。
D.先秦时期,人们对于诸神形象还没有形成普及性的知识,需要通过多识多闻之人的介绍才能知晓神名。
解析:因果失当,由“其丹朱之神乎”可见,降于莘地的为丹朱之神只是内史过的推测。而且,夏商周兴亡之时皆有神灵降临,并不能得出“降于莘地的为丹朱之神”的结论。
答案:A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大学生村官 谢大立
大学生村官小胡还没有到村里,就被老村主任直接由镇里领到了栗里村看醉石。那是块高七八尺,宽丈余的石头。讲解员说,陶渊明好酒,喝醉了就睡石头上。石头下面有溪流,讲解员说叫醒酒泉,陶渊明一觉醒来,喝一碗溪里的泉水,酒也就醒了。
看完了醉石,又看庐山的大林寺。正巧是农历四月初九,当初白居易来此探友的时日。这季节,山下的桃花早凋谢了,这里的却含苞欲放。白居易因此写下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大林寺桃花,也借这诗句名满天下。
旅游,是小胡梦寐以求的事。小胡出生在一个小山村,父母都是地里刨食的。暑假、寒假同学们都结伴旅游,他则打工挣学费。同学们旅行回来,带回来和一些名胜古迹的合影,他就从那些图片里领略那里的风采,做梦去那些地方。
如此的经历,让小胡收获了梦寐以求,还收获了一种叫踏实的东西。当好村官于小胡的仕途十分重要。能不能当好村官,小胡的心里是没底的。但老村主长给了他底。老村主任是个非常和蔼可亲的长者,一个星期下来,他们相处得如爷俩。上阵父子兵,就凭这古训,他这村官就当好一半了。
乡亲们的热情,使他的心里更有底了。村委会与老村主任的屋子毗邻,他们安排他住里面。被子虽是他带来的,但他们给他洗了还晒了,他睡在上面,如同睡在阳光的香味里。醒来,桌子上变魔术般多了一碟鱼、一碟肉、一碟豆腐、一碟炒鸡蛋,还有许多瓶咸菜。村主任夫人告诉他,都是村民们主动送来的,见他睡得香,就没有叫醒他。
激情使小胡吃罢饭就找老村主任要工作。老村主任领着他村前、村后转,山下、山上转。转到太阳快落山时,他们跟着一条河流往下走。河流旁,是一条可以走车的土路,路上没有车,走着他们两个人。哗哗的流水声,在他们的脚下时断时续地响。
水声突然吼叫起来,是流水在他们的脚下变成了瀑布。阳光在瀑布里丝丝缕缕,小胡情不自禁地叫起来:“壮观,太壮观了!”老村主任说:“对岸那两个字也壮观。”小胡放眼对岸,石壁上写着“牛吼”两个字。小胡说:“牛吼,这水的吼叫声还真有点像牛吼。”老村主任说:“像吧,要不,古人会在咱这儿留下墨宝„„” 走着说着,河突然没了。让河没了的是一座山。山硬生生地把河挡住了,水却并没有形成堰塞湖。小胡又是情不自禁:“奇特,水都到哪里去了?”老村主任顺手拿起根木棍,一头顶住石壁,让小胡把耳朵顶住木棍的另一头听。哗啦哗啦的响声随即传进小胡的耳里。老村主任问:“像不像人的肚子里有了空气的响声?”小胡说:“形象!”老村主任指指石壁的上空说:“形象可是石壁上的字说的。”小胡朝上望去,看到石壁上雕刻着“响肠”两个大字。
老村主任说:“到了现在,你应该明白了我领你去庐山的目的了吧?”小胡一怔,说:“到庐山的目的„„”老村主任说:“你是真不明白,还是装糊涂?”小胡说:“请老村主任明示。”老村主任一副胸有成竹的架势说:“把我们这些宝贵的资源利用起来,开发旅游。”小胡说:“开发旅游?”老村主任斩钉截铁地说:“对,开发旅游!我就不信我们的牛吼、响肠比不过栗里的一块石头、大林寺的几朵桃花!”
小胡不想顶撞老村主任,又不想违心,想了想委婉地说:“人们看醉石看的是陶渊明,上大林寺,冲的是白居易„„”老村主任打断他的话说:“谁又能肯定那块石头上真的睡过陶渊明,还有那个大林寺桃花,肯定也不是白居易时的桃花。由于编得好,人们不是照样去?我们的牛吼、响肠只要编得好,肯定会比醉石、大林寺桃花吸引人。牛魔王、牛郎都姓牛,孙猴子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使法时,铁扇公主就听到肠子里一阵阵哗啦哗啦地响„„”
小胡语塞、发怔。老村主任的语重心长又像魔咒一样地念响了:“只要编出了名堂,就有人来咱这儿旅游,游人来了要吃、要住、要玩,旅店、饭店、美容店就跟着搞起来了„„到那时,我们俩就对上对下都有个好的交代了„„”老村主任最后拍拍小胡的肩头说:“你是大学生,有文化;上头派来的村官,有靠山。我们这次到庐山去参观的钱,都是村民们凑的份子呀„„”
说完,老村主任如完成了一项重大的任务,自顾自地走了,留下小胡一个人站在夕阳里,进退不得。
(选自《小说月刊》2016年第4期)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栗里村醉石、大林寺桃花是借名人典故打出了“文化牌”,迎来八方游客,这一现象反映了栗里村、大林寺旅游业发展急功近利的心态。
B.关于“乡亲们对小胡主动热情”的描写,一方面表现了乡亲们的淳朴善良,另一方面暗示此地经济落后,大学生村官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希望。
C.小胡出生在小山村,家境贫寒,假期里,需要打工挣学费,而他的同学却能够结伴游览各地的名胜古迹。当一名村官可谓圆了他的旅游梦。
D.作者通过对老村主任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塑造了老村主任淳朴善良、睿智老练、热心为家乡做贡献的人物形象。
解析:C项“当一名村官可谓圆了他的旅游梦”不恰当,D项小说中没有描写老村主任的心理活动,A项于文没有实质的依据,借名人典故发展旅游不一定是急功近利的表现。答案:B
5.小说在塑造“大学生村官”这个形象时,表现了他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工作热情积极,有责任感。内心渴望做好村官工作,吃罢饭,主动找老村主任要工作。
②为人正直。不同意老村主任提出的胡诌名人发展旅游业的建议,可见年轻人的正直。③质朴善良。感动于村民的热情,朴实淳厚;不想顶撞老村主任,委婉说出自己的想法,可见质朴善良。
6.小说为什么以“小胡一个人站在夕阳里,进退不得”结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小说主旨多元化。既可理解为经济发展不是只有旅游业这一条路,不可因为名人效应对开发旅游资源、振兴地方经济具有重大作用,就胡诌景点文化,欺骗游客;又可以理解为,大学生村官有责任发展当地经济,但更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两者要兼合。②丰满人物形象。小胡的进退不得,正体现了一个大学生的内涵素养,以及他作为一名村官具备的责任感。③情节上,与上文形成对比。小胡的茫然无措与前文小胡的热情高涨形成对比,使小说产生跌宕的艺术效果。④设置悬念,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小胡热爱旅游,爱的是真正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胜地,他不愿胡诌名人发展经济,然而作为一名村官,发展当地经济是他的责任,他该作何选择呢?引人深思。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梁思礼与梁启超
解璋玺
梁思礼生于1924年8月24日。这一年,或可称为梁启超的“灾年”。“李夫人从灯节起卧病半年,到中秋日奄然化去,她的病极人间未有之痛苦,自初发时医生便已宣告不治,半年以来,耳所触的,只有病人的呻吟,目所接的,只有儿女的涕泪。丧事初了,爱子远行”,而老年得子,算是给他一点难得的慰藉,于伤痛之中还能体会到人生未尽之乐。
梁启超固深爱着他的九个儿女,但爱小儿子梁思礼尤甚。这种人之常情是不难为人所理解的。最初,他称儿子“老baby(宝贝儿)”,后来索性改称“老白鼻”。他在写给儿女的信中常常提到这个聪明可爱、讨人喜欢的小儿子,以至于姐姐、哥哥们责怪“爹爹信中只说老白鼻不说别的弟妹,太偏心”,结果,梁启超特意在信中写了一大段文字,专讲达达、六
六、司马懿(七女)的近况。不过,梁启超并不回避他是“专一喜欢老白鼻”的。他注意到老白鼻一点一滴的进步和变化,不到两岁,就已经“一天到黑‘手不释卷’”了,而且能唱“葡萄美酒”。随着一天天长大,老白鼻变得越发惹人喜爱。梁启超在饮冰室读书、写作时,是不允许孩子们来打扰的,但老白鼻是个例外,每天“总来搅局几次”,梁启超不仅不恼,甚至“盼望老白鼻快来”,因为老白鼻的到来,恰恰是他“最好的休息机会”。过生日了,大孩子都不在身边,他就叫老白鼻代表姊姊、哥哥们拜寿。老白鼻也乐得如此,居然“一连磕了几十个响头,声明这是替亲家的,替二哥、三哥乃至六姊的”,而作为父亲,他在信中告诉大孩子们,“我都生受你们了”。这种父子之间其乐融融的场面,不仅儿子是天真烂漫的,父亲又何尝不是和蔼可亲,一团孩子气呢。
梁启超1929年1月19日病逝,梁思礼只有四岁半。母亲与姊姊、哥哥们合力供他读完了小学、中学,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母亲筹措了四百美金,送他和姊姊梁思懿到美国求学。其实,梁启超早在1925年为几个孩子预筹学费时曾说过:“至于老白鼻那份,我打算不管了。到他出洋留学的时候,他有恁么多姊姊哥哥,还怕供给他不起吗?”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中日战争爆发后,他的姊姊、哥哥们陆续流落大后方,思永、徽因身患重病,自顾不暇,哪里还有余力顾及远在天津的这个小弟弟?这时,全靠母亲王夫人艰难地支撑起这个家。她先是将旧楼卖给了天津富商郝莲舫,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以及几个孩子的教育;日军占领时期,又将新楼(即饮冰室)的一部分租给了一家绸布店,熬过了更为困苦的那些日子。
梁思礼到美国后,考入普渡大学电机工程系。由于家道中落,要像思成、思永、思忠、思庄留学时那样,靠家庭资助完成学业已不可能,他只能靠自己打工赚钱,交学费和维持生活。不久,爆发了太平洋战争,他与母亲的联系被完全切断,情况就更加糟糕了,生活常常陷入困顿之中,但“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苦斗精神,在国外打工读书,在饭馆里洗碗碟,在游泳池当救生员,他什么都能干”,苦读了八年。在1945年从普渡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随后,他又进入辛辛那提大学读研究生,先获得了硕士学位,1949年夏,又获得了理学博士学位。梁家子弟没有不是心怀报国热忱的,虽然著名的无线电公司RAC向他发出了邀请,并许诺优厚的待遇,但父亲的话言犹在耳:“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用大事。”于是,他毅然谢绝了美国公司的邀请,和姊姊梁思懿同船回到祖国,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几十年来,呕心沥血,筚路蓝缕,屡败屡战,排除万难,终于将远程运载火箭研制成功。中国能够成为世界上的航天大国,梁思礼作为开拓者中的一人,功不可没。
1987年,他被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并担任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1993年,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梁氏一门三院士中的一位。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注】 ①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梁启超有九个子女,除梁思礼外,还有两位院士:梁思成,建筑学家;梁思永,考古学家,均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此外,梁思顺,诗词研究专
①家;梁思忠,西点军校毕业,参与淞沪抗战;梁思庄,图书馆学家;梁思达,经济学家;梁思懿,社会活动家;梁思宁,曾参加新四军。
7.下列对梁思礼所具有的精神品质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热爱祖国。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百废待兴,梁思礼学成后,毅然谢绝了美国公司的高薪邀请,回到祖国的怀抱。
B.克难攻坚、勇于拼搏。几十年来,呕心沥血,筚路蓝缕,屡败屡战,排除万难,终于将远程运载火箭研制成功。
C.深爱自己的儿女,从不回避对某一个孩子的偏爱,一团孩子气。
D.自力更生、勤奋刻苦。在美留学8年,梁思礼从未得到过家人的接济,寒窗苦读,获得博士学位。
解析:C项说的是梁启超。答案:C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1924年是梁启超的“灾年”:妻子因病去世,丧事初了,爱子远行留学。梁思礼的出生,消解了他的抑郁情绪。
B.梁启超生前为几个子女预筹留洋学费时,没有准备梁思礼的那份。一来,当时梁思礼年纪尚小,二来,梁思礼长大后,他的姊姊、哥哥们可以帮衬他。
C.梁启超在写给儿女的信中常常提到讨人喜欢的小儿子,以至于哥哥、姊姊们责怪父亲不关心出国的子女,但是,梁启超没有作回应。
D.梁思礼历时几十年将远程运载火箭研制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航天大国。同时,因贡献突出,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梁氏一门三院士中的一位。
E.梁思礼也许没能直接受教于梁启超,但梁启超给他的童年创造了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他从父亲的言传身教中自会受到春风化雨般的滋润和熏陶。
解析:C项“不关心出国的子女”错误;D项“同时”表述不当,而且,“梁思礼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不是只有“他将远程运载火箭研制成功”这一个原因;A项“消解了他的抑郁情绪”拔高了。
答案:BE
9.每当我们追念起梁启超继而谈到“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时,心中总是为梁启超对儿女的成功教育而叹服。请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爱子情深,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梁启超对儿女充满着深沉而强烈的父爱,家庭气氛轻松活泼;给子女的书信中充满真挚的爱,这爱变成一种力量,注入了孩子们的生命。②重视对子女的学业培养,大力支持子女出国求学。夫人逝去,丧事初了,仍然让爱子出国 求学;预筹孩子们出国留学的学费,让孩子们无后顾之忧。③教育子女相亲相爱,互帮互助。大孩子都不在身边,他就叫老白鼻代表姊姊、哥哥们拜寿。梁启超为几个孩子预筹学费时曾将梁思礼托付给他的哥哥姐姐。④注重爱国主义教育。“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用大事。”在梁启超的爱国教育下,梁思礼和姊姊梁思懿回到祖国,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
联系现实:当今社会,作为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几乎没有不“望子成龙”的,他们比任何时候的父母都更在意儿女能否成才。然而梁启超的成功是值得那些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以孩子的身心健康为代价换取考试分数的父母认真反思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方直有雅才,擢进士第。以著作郎修国史,累迁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神龙初,为吏部侍郎,以母丧解。服除,为晋州刺史。睿宗立,以故属拜黄门..侍郎,兼修国史。
会造金仙、玉真观,虽盛夏,工程严促,知古谏曰:“臣闻‘古之君人,必时视人之所勤,人勤于食则百事废’,故曰‘不作无益害有益’。又曰‘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此皆兴化立治、为政养人之本也。今为公主造观,将以树功祈福,而地皆百姓所宅,卒然迫逼,令其转徙,扶老携幼,剔瓦,呼嗟道路。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陛下为人父母,欲何以安之?愿下明诏,顺人欲,除功役,收之桑榆,其失不远。”不纳。复谏曰:“自陛下戡翦凶逆,保定大器,苍生颙颙以谓朝有新政。今风教颓替日益甚,府藏空屈,吏员浸增,诸司试补、员外、检校官已赢二千,太府之帛为殚,太仓之米不支。臣前请停金仙、玉真,讫亦未止。今前水后旱,五谷不立,繇兹向春,必甚饥馑,陛下欲何方以赈之?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帝嘉其直,以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
先天元年,为侍中。从猎渭川,献诗以讽,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明年,封梁国公。窦怀贞等诡谋乱国,知古密发其奸,怀贞诛,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玄宗恨前赏薄,手敕更加百户,旌其著节。是冬,诏知东都吏部选事,以称职闻,优诏赐衣一副。自是恩意尤渥,由黄门监改紫微令。与姚崇不协,除工部尚书,罢政事。开元三年卒,年六十九。宋璟闻而叹曰:“叔向古遗直,子产古遗爱,兼之者其魏公乎!”赠幽州都督,谥曰忠。.......
(节选自《新唐书·魏知古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B.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C.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D.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答案:C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第”是古代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进士”是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服除”亦称“除丧”、“脱服”,俗称“脱孝”。古代丧礼仪式之一。即除去丧礼之服。亲族中,按五服制度,各人所服及服期不同,除服时间亦先后不一。
C.“赠幽州都督”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
D.“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解析:朝廷不会给平民封谥号。答案: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知古正直有才能,考中进士后,先后两次编修国史,仕途顺利,多次升迁,历任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吏部侍郎等官职。
B.唐睿宗为公主修建道观,魏知古多次进谏,直言盛暑修观,劳民伤财,有违安养百姓的治政之本,唐睿宗认为他言辞恳切,于是停止了修建道观。
C.窦怀贞等阴谋乱国,魏知古秘密揭发他们的阴谋,窦怀贞被杀,魏知古被赐封二百户,五百段物。随后,玄宗亲笔下诏又增加一百户,表彰他显著的节操。
D.魏知古担任侍中期间,多次受到封地、财物的赏赐,恩意优渥。然兴衰不由人,后因与姚崇不和,改授工部尚书,罢除参知政事一职。
解析:“唐睿宗停止修建道观”属无中生有;且魏知古前后两次进谏,第一次是站在百姓角度,第二次站在国家内忧外患的角度。
答案:B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猎渭川,献诗以讽,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违背人事和天时,兴起无用的劳作,注重不急的事务,百姓心里动荡不安,众人议论纷纷。(“乖”“崇”“震摇”“藉藉”为重点词语)(2)随从皇帝在渭川打猎,献诗婉言规劝,(皇帝)亲笔下诏答复给予表扬,并且赏赐五十匹布帛锦缎。(“于渭川猎”句式、“讽”、补主语“皇帝”“手制”为重点词语)参考译文: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正直有才能,考中进士。以著作郎的身份编修国史,几次升任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神龙初年,担任吏部侍郎一职,因为母亲去世而解职。守孝期满,担任晋州刺史。睿宗即位,因为他是旧属吏而授任黄门侍郎,兼修国史。
适逢建造金仙、玉真观,虽然正值盛夏,工程紧迫,魏知古进谏说:“臣听说‘古代的君主统治百姓,一定会时时注意百姓忧虑的事情,如果百姓忧虑食物就废除百事’,因此说‘不做以无益害有益的事’。又说‘不要违背百姓而放纵自己的欲望’。这都是兴化立治、施政养民的根本。如今为公主建造道观,将以此树立功德祈求福佑,然而造观的地方都是百姓的住宅,忽然逼迫,令他们转移搬迁,扶老携幼,拆椽除瓦,怨声载道。违背人事和天时,兴起无用的劳作,注重不急的事务,百姓心里动荡不安,众人议论纷纷。陛下为民父母,想要凭什么安定他们呢?希望颁下明诏,顺从人愿,停止劳役,赢得美名,这样过失还不算太多。”疏奏不被皇帝采纳。魏知古又进谏说:“自从陛下剪除凶逆,继承帝位,百姓仰慕,认为朝廷有了新政。如今风俗教化衰败日益严重,府库空虚,官员日增,各部门试补、员外、检校官已超过两千,太府的布帛为此用尽,太仓的米粮不能供给。臣先前请求停止营造金仙、玉真二观,到现在还未停止。如今前遭水患后遇旱灾,五谷不熟,因此到来年春天,必定严重饥荒,陛下想要如何救济天下呢?另外突厥对中原为患已久,虽然派遣使者请求婚娶,恐怕豺狼之心,弱小时就顺服,强大时就骄逆,一旦时机成熟兵强马壮,如果乘中原饥荒,窥犯边塞,又如何防备呢?”皇帝赞赏他耿直,让他担任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
先天元年,魏知古担任侍中。随从皇帝在渭川打猎,献诗婉言规劝,皇帝亲笔下诏答复给予表扬,并且赏赐五十匹布帛锦缎。第二年,封梁国公。窦怀贞等阴谋乱国,魏知古秘密揭发他们的阴谋,窦怀贞被杀,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玄宗遗憾先前的赏赐少,亲笔下诏又增加一百户,表彰他显著的节操。这年冬天,诏令魏知古主持东都吏部选事,他以称职而闻名,皇帝下诏称赞并赐衣一套。从此皇帝待他恩意更厚,他由黄门监改任紫微令。与姚崇不和睦,改授工部尚书,罢除参知政事的宰相职位。开元三年魏知古去世,终年六十九岁。宋璟听说后感叹道:“叔向是古代流传的正直的典范,子产是古代流传的仁爱的典范,兼而有之者就是魏公啊!”追赠魏知古为幽州都督,谥号忠。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14~15题。
咏赤壁
李 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赤壁诗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 ①铜雀:铜雀台,建安十五年曹操建于魏国都城。二乔:乔公之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14.下列对两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两项是(5分)()A.这两首七绝都是怀古诗,咏叹的都是周瑜以火攻破曹的史实。B.李诗宏观地描写了周瑜火攻的气势及曹军战船灰飞烟灭的结果。C.杜诗从细节入手,将曹军剑断戟折的苦战场面展现在读者面前。D.李诗客观地述说了瑜胜操败的历史,没有明显的褒贬倾向性。E.杜诗则暗含对曹军兵败的惋惜,慨叹偶然因素对历史的影响。
解析:C项,杜诗中未表明剑断戟折的是曹军,且没有“苦战场面”的“展现”。E项,杜诗没有“对曹军兵败的惋惜”。
答案:CE
15.就杜诗的后两句,写一段鉴赏性文字。(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从假设角度反思历史,指出如果没有东风的帮助,历史可能改写。见解虽不一定正确,却表现了诗人的智慧与才情,使全诗深沉而有韵味。示例②:末句用典兼以借代,将没有偶然因素、历史可能改写的抽象思考表现得形象生动。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鱼我所欲也》中体现孟子在不合乎礼义时拒绝追求名利的做人原则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用圆孔与方枘不相合来表达自己和世俗小人不可携手同行的节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晚年四处漂泊、年迈病苦、久客孤愁。他的晚期诗作《登高》生动而准确地概括其远离故土、漂泊在外的一句是: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答案:(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2)何方圜之能周兮 夫孰异道而相安
①(3)万里悲秋常作客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王老师是位儒雅谦和的师长,前后共招了七名博士生。我忝列门墙,且为大弟子,接....受教诲的机会更多一些。
②领导干部要带头约束自己的行为,大力清除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和“污垢”,努力实现自我净化、自我革新,才能形成上行下效的良好风气。....③在各种媒体、出版物等传播载体上,尤其是在网上,经常看到一些有关中国铁路、中国高铁的文章、言论等,多者不忍卒读。....④“互联网 预防接种” 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缓慢改造的过程,目前,国外并....没有非常成熟的同类应用。
⑤每年正月十六这天,阆中古城万人空巷。一大早,大人让小孩穿上新衣,戴上新帽,....一家人吃过汤圆,把备好的饮料、瓜果、糕点带上出门。
⑥她不孚众望,拿出了叫好叫座的话剧《青蛇》,沿着上海国际艺术节铺设的红地毯,....走到了肯尼迪艺术节、爱丁堡艺术节等国际舞台上。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解析:①忝列门墙:谦辞,表示自己愧在师门,只能用于第一人称,一般指仍在老师门下。②上行下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学着怎么干。多指不好的事。③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④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⑤ 万人空巷: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⑥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答案:C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作为公益性的教育资源,博物馆应担当起“雅俗共赏”的社会服务职能,不仅要鼓励寻常百姓常来常往,更要供学者精英雅玩品鉴。这无疑是当下博物馆建设需要明确的功能定位。
B.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在旅游成为很容易实现的事情的同时,令人堪忧的是旅程中暴露出的诸多不文明现象,甚至违规违法事件也时有发生。
C.作家任林举继报告文学《粮道》荣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后,另一篇粮食题材的报告文学《贡米》,在《中国作家》全文发表,再一次引发各界的强烈关注。
D.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以“发展中的电影、多样性的文化”为主题,旨在以电影为纽带,促进丝路沿线各国文化的交流,传承丝路精神,弘扬丝路文化。
解析:A项递进关系不当,应为“不仅要供学者精英雅玩品鉴,更要鼓励寻常百姓常来常往”;B项“令人堪忧”重复,删去“令人”;C项中途易辙,将“继”改为“的”。答案:D 19.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接受师长邀请:感谢您的美意,定去舍下候教!B.称赞对方作品:拜读您的大作,鄙人获益匪浅!C.祝贺开张大吉:祝贵公司生意兴隆,财源广进!D.初见单位同事:这是我的手机号码,请您惠存!答案:A 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长期以来,硅谷一直是科技之都。但中国的科技产业,尤其是①________________,在某些方面领先于美国。部分西方科技公司,都开始借鉴中国公司的创意。“坦率地说,多年来,有关中国抄袭美国的说法已经不是真的了,在移动领域的情形与传统认识正好相反:②________________。例如,对于Facebook Messenger应用来说,了解未来发展规划的最好方法是盯住微信。”虽然如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③______________,其处理能力最强大的高端服务器和超级计算机通常仍然部分依靠美国技术,虚拟现实创业公司落后于外国同行,在无人驾驶汽车领域,谷歌也领先于百度。
答案:①移动领域的科技企业 ②美国经常抄袭中国 ③中国在某些领域仍然落后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提供的语言材料来看,说理性、议论性是其主要特点。语言材料中包含着逻辑推理,前后存在着条件关系,简单说,就是由前面的(有的放后面)条件能否推出后面的结论。
如学工科可以激发强烈的好奇心,但并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前者不是后者的充要条件,仅是其充分不必要条件。
由此类推,有了兴趣可能会取得好成绩,但并不是有了兴趣就一定会有好成绩,前后既构不成充要条件,也不能构成充分条件。
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重点看关联词语(重点关注一些表条件关系和因果关系的词语)和关键副词(表肯定或否定、程度、范围的副词)。
找出问题后,根据题目要求,再参照①的方式,指出推理的错误即可。
答案:(示例)②不是有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③不是成绩好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 会需要
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材料一 网络时代,生活愈发便利,动动手指便可享受购物、缴费、挂号等服务,然而在我们感受互联网科技带来的便利时,老年人群体却逐渐与“时代”脱节。
材料二 担心日渐衰老的父母看病不方便,一位北漂女孩儿今年中秋节回家探亲时,为父母从手机上下载了看病软件,又手绘了8页示意图,帮助老人熟悉掌握软件操作流程。
根据上述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发表你的见解。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立意:材料一谈论的重点是老人群体和互联网科技的关系,材料二谈论的重点是子女给父母尽孝时,应当帮助父母掌握一些基本的互联网操作流程,让父母跟上“互联网 ”时代的步伐。因此,泛谈互联网的价值或者孝的意义,都属于偏题作文。
(1)子女当“技术反哺”父母(2)心系空巢老人,莫忘精神食粮(3)给尽孝插上“互联网”翅膀(4)“互联网 ”时代,请别落下父母(5)网络时代,谁来扶老人一把
第三篇:政治课件:2013年高考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转换资料:2.5《文化创新》(新人教必修3)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一备课网 教案 试题 课件 大全
第五课 文化创新
高考典题回顾
例(2010·广东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扫墓、踏青、折柳、沐浴、吟咏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
答案:①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清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发扬传统清明文化中健康有益的内容,去除封建落后的成分;采用节约环保的绿色过节方式,注入体现时代要求的新内容。③博采众长,以我为主。既吸取外来优秀文化,又保持我国清明文化的民族特色。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解析:本题只是结合材料,因此用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的继承等知识。思维互动启迪
第一框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考点归纳
考点
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文化创新属于理论创新,任何理论创新都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考点
二、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文化创新的作用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创新,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创建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服务。推动社会实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一备课网 教案 试题 课件 大全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一备课网 教案 试题 课件 大全
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不断繁荣和发展的民族文化之路,必然是不断前行的文化创新之旅。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考点
三、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 1.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文化创造者,就应该自觉地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
2.当代中国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充分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意义,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重点分析
1.正确理解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①实践,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因此,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③新的文化形态的诞生、旧的文化形态的消亡、先进文化的发展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
(2)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深刻的影响。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特别提醒] 注意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不同。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只能是社会实践,这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而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从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角度讲,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二是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角度讲,要吸收、借鉴其他各民族文化优秀成果,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一备课网 教案 试题 课件 大全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一备课网 教案 试题 课件 大全
(1)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创建新文化,发展新文化,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服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不断繁荣和发展的民族文化之路,必然是不断前行的文化创新之旅。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和文化创造的主体
(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2)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①人民群众创造了物质生活资料,为人们从事一切文化创造提供了物质前提,如果没有物质生活资料,文化产品的创造活动就无法进行。②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由于实践是文化创造的基础,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构成了人类精神财富的原料和半成品,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对此再进行加工、整理,才形成了精神财富。如果离开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任何人都无法创造出精神财富。③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这是指两种情况:一是劳动群众创造的物质成果总是凝结着人们的各种智慧,因此,这些物质成果也是一种精神财富;二是指某些精神财富就是一些劳动群众在实践中直接创造出来的。
易错明辨
1.文化创新来自作者的灵感,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明辨] 文化创新来源于社会实践,不是作者的灵感;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2.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是单向制约关系。(×)[明辨] 二者是双向制约的。
一方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基础和根本途径;另一方面,文化创新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是基础性、决定性的;而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
3.文化创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离开社会实践。(×)
[明辨] 人类在改选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失去源泉,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所以社会实践是文化创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一备课网 教案 试题 课件 大全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一备课网 教案 试题 课件 大全
新的源泉。
4.文化创新的积极作用就是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明辨] 此观点是不科学的。文化创新的积极作用一方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观点看到这一点是正确的,但是文化创新还有另一个积极作用,即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5.文化创新的渊源与源泉是一回事。(×)
[明辨] 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且又是唯一来源,亦称为新文化的本源。
6.发展先进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明辨] 推动社会实践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考点训练
1.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原生性信息资源大量涌现,出现大量的“虚拟文化资源”,如网络动漫、网络游戏、虚拟艺术创作等,以网络化为形式的当代信息革命,为人类丰富的社会实践成果带来了全面创新的形态——网络文化。这说明()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D.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社会实践 答案:C 解析:网络的迅速发展属于社会实践,网络文化是一种创新的形态,故材料指向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选C项。其他选项观点都没有正确反映题意。
2.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认为真正的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积累。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天下妙士,必有妙眼,渠见妙景,便会妙手写出来„„无他,只因他妙手所写纯是妙眼所见,若眼未有见,他决不肯放手便写,此良工之所永异于俗工也。”这段话表明()A.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B.艺术创作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社会实践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来源 D.艺术创新要通过偶然把握必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艺术创新的源泉和途径,“真正的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积累”,金圣叹的评论说明社会实践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来源。故答案选C。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一备课网 教案 试题 课件 大全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一备课网 教案 试题 课件 大全
3.欧洲文化经历了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神学垄断时期。人跪拜于上帝面前,不能有任何的创新思想,文化发展极其缓慢。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大师们不满于中世纪的沉闷、枯燥,转向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寻找艺术创作的灵感,以无比的创新激情创造出人类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文化时期。以上历史史实充分说明()①文化创新对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至关重要 ②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创新 ③失去创新能力的文化,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④文化创新的过程也是文化交流的过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③分别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文化创新的意义。④强调的是文化创新与文化交流的关系,与题意不符,排除。
第二框 文化创新的途径 考点归纳
考点
四、文化创新的途径是什么 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创新的过程。具体说来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第二,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自身的长处。不同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中,经过综合创新,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创新史,就是不同民族文化交互融合、不断创新的历史。
(2)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这是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和国家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因为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都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就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
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错误倾向,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一备课网 教案 试题 课件 大全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一备课网 教案 试题 课件 大全
(2)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即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创新,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大胆吸收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
重点分析
1.正确认识文化创新的原因与途径
(1)原因: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2)途径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着眼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能离开传统而空谈文化创新,又要体现时代精神,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③进行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要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
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2.正确理解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创新需要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2)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借鉴、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文化交流,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过程;文化借鉴,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文化融合,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由此可见,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3)在文化交流、借鉴、融合中,要处理好不同文化间的差异、竞争和合作的关系。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只有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享世界文化创新的成果。
(4)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以我为主”,就是在对世界文化精华的汲取中,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和相对独立性。“为我所用”,就是辩证取舍、择善而从,批判地吸收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并结合本国国情进行改造、整合和创新。应高度警惕文化殖民主义,防止西方国家以文化为手段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输入他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3.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一备课网 教案 试题 课件 大全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一备课网 教案 试题 课件 大全
(1)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必须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2)要对传统文化超越创新,就意味着突破,意味着创造一种既适应时代要求又不失民族文化特质和民族精神的新文化、新文明。在这里,超越创新和批判继承是相辅相成的,批判继承是超越创新的基础。没有批判继承,所谓超越创新就是一句空话。反过来,超越创新是批判继承的必然要求,没有超越创新,所谓批判继承就毫无意义。
(3)必须既坚决反对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倾向的民族虚无主义、“全盘西化”论,又高度警惕和防止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传统保守主义、守旧主义、封闭主义。
(4)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既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使之内化为我们民族的主体意识,又从时代的要求出发,赋予它以崭新的时代意义,同时还要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辉煌。
易错明辨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明辨] 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2.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二者之间是矛盾的。(×)
[明辨] 不矛盾。不能离开传统而空谈文化创新,否则文化创新就失去了根基。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要求文化创新体现新的时代精神。
3.文化创新的根基和文化创新的基础是一回事。(×)
[明辨] 二者不是一回事。文化创新的根基是传统文化;文化创新的基础是社会实践。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必须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
4.在社会交流中“以我为主”与“海纳百川”是矛盾的。(×)
[明辨] 在社会交流中“以我为主”与“海纳百川”是不矛盾的。“以我为主”有利于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有利于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而文化交流中“海纳百川”则表明文化竞争中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借鉴、融合、合作、共处。要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
5.文化创新注意的问题主要是交流、融合。(×)
[明辨] 文化创新注意的问题主要是继承传统,又体现时代精神。6.文化创新表现为时代精神注入传统文化的努力之中。(×)[明辨] 文化创新表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7.混淆文化创新的主体、源泉、根本途径、基本途径、根本目的与作用(×)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一备课网 教案 试题 课件 大全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一备课网 教案 试题 课件 大全
[明辨] 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根本目的、检验标准;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基本途径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繁荣。
考点训练
2010年是虎年,为筹备“虎跃龙腾闹新春”为主题的春晚节目,总导演金越和策划人员曾考察了民权县王公庄“画虎村”,挖掘虎文化,并有意邀请“民权虎”上春晚舞台。王公庄的“虎”产业随着虎年的到来更加“虎虎生风”。据此回答1~2题。
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要突出2010年春晚主题,推动中国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总导演金越及策划人员应做到()①立足实践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奏响主旋律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实质上是考查对文化创新措施的理解。要推动中国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既需要立足实践,又需要推陈出新和博采众长,故①②③正确;④中的奏响主旋律,不是文化创新的措施,故排除。
2.王公庄“虎”产业的发展告诉我们()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要大力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 ③要把促进文化的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④文化竞争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经济和科技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故③④错误;王公庄“虎”产业,既是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又将虎文化与经济发展融合,故①②正确,选A项。
3.2010年10月17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在杭州召开,生活品质之城,是杭州城市的发展目标,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有力保障。要想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必须()①立足实践,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一备课网 教案 试题 课件 大全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一备课网 教案 试题 课件 大全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要想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长,做到取长补短,故排除④。
4.我国不仅有以京剧、昆曲等为代表的各种传统的戏曲、曲艺、民族音乐等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也有交响乐、芭蕾舞、歌剧、话剧等来自西洋的艺术,而且这些艺术品种都在中国扎根生长并已经形成了中国风格、中国流派。这启示我们()A.实现文化创新,必须坚持以外来文化彻底改造民族文化 B.各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交流的必然趋势 C.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D.文化交流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创新与文化的借鉴、融合的关系。文化创新必须要保持民族文化特色,故排除A。文化交流的趋势在于发展民族文化的个性,而不是实现融合,排除B。C与题意无关,通过材料中“中国风格、中国流派”可知,文化交流与创新必须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故选D。
时政热点链接
【新闻现场】
中国美术30年 继承、吸收借鉴与创新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美术走过了激情澎湃的30年。
中外艺术交流和对外国美术的吸收借鉴促进了新时期美术的空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频繁而开阔,中国美术家接触到外国文化、哲学、美术的方方面面。外来艺术的影响,促进了来自中国现实的创作冲动向各方迸发,从而形成中国美术创作多元发展的基本态势;中国画开始了“现代性”转型,油画等原有外国美术样式开始求新求变,波普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影像艺术等西方现当代美术样式开始进步,中国美术真正摆脱了原来较为单一的创作模式,呈现出复杂多元的局面。
对中国文化艺术传统的研究和传承成就了新时期美术的稳健发展。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和社会的进一步转型,在躁动一时的新潮美术沉寂后,美术界进入了贴近中国文化艺术传统和现实生存体验的自主探索阶段。美术创作开始了相对稳定的调整与回归,各类画种从不同角度和层面研究传统,寻找“中国语言”。此时的传统已不仅仅局限于旧时的中国书画传统,而是囊括了壁画、雕刻、年画、剪纸等民间文化艺术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
中国美术30年,活力四射,市场繁荣。【创新设计】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美术等文化艺术有了很大发展。据此回答1~3题。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一备课网 教案 试题 课件 大全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一备课网 教案 试题 课件 大全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①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④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2.中国美术30年的发展启示我们,进行文化创新要()①立足于社会实践 ②对传统文化批判的继承 ③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④博采众长,全盘吸收外来文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但对外来文化不能全盘吸收,故④错误,①②③均符合题干要求。故B项正确。
3.中外艺术交流和对外国美术的吸收借鉴促进了新时期美术的空前发展。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①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②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③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否定
④是推出融会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并非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否定,故③错误。①②④均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
走进社会生活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一备课网 教案 试题 课件 大全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一备课网 教案 试题 课件 大全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进步,其中文化发展是重要的内涵。发展现代农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以文化的内在张力为基础,外拓农村文化的承载力,形成可持续的农村文化动力,并逐步构建先进文化与支流文化相融合的“一体多元”文化体系。我国农村文化积淀长久,其封闭和滞后等特性,致使农村文化创新动力不足。农村文化要发展、要创新,光靠政府的力量显然不够,因此,如何创新我国农村文化发展的价值理念和运行机制,促进农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高考视点】
材料可以链接的知识点有: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关系;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意义等。
【创新试题】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以文化的内在张力为基础,外拓农村文化的承载力,形成可持续的农村文化动力。在此所指的文化应是指()A.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B.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C.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 D.中国传统的农村文化 答案:A 2.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进步,其中文化发展是重要的内涵。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A.文化建设决定了经济和政治建设
B.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C.人类发展到今天,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 D.文化创新发展比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更重要 答案:C 3.简要说明创新农村文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答案: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②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农村文化的创新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农村文化产业的调整,从而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③农村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创新农村文化是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村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一备课网 教案 试题 课件 大全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一备课网 教案 试题 课件 大全
文化创新又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一备课网 教案 试题 课件 大全
第四篇:【联盟教学资源】2013高中物理(新人教必修二)《习题课:功的计算》知识点训练3
训练3习题课:功的计算
[基础题]
1.一物体在两个力F1、F2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一段位移,做功分别为W1=6 J、W2=-6 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两个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F1是动力,F2是阻力 C.这两个力做的总功为0 D.F1比F2做的功多
2.一物体静止在升降机的地板上,在升降机加速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 B.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做正功 C.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做负功 D.重力对物体做负功
3.一同学穿着旱冰鞋处于静止状态,推一下竖直墙壁后有了向后的速度.关于该同学推墙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墙壁对该同学做正功 B.墙壁对该同学没有做功 C.该同学对墙壁做正功 D.该同学对墙壁没有做功
4.质量为2 kg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在运动方向上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运动,拉力作用2 s后撤去,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1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取
图1 ①拉力F做功150 J ②拉力F做功500 J ③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100 J ④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175 J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R5.在水平面上有一弯曲的槽道AB,槽道由半径分别为和R的两个半圆构成,2如图2所示,现用大小恒为F的拉力将一光滑小球从A点沿槽道拉至B点,若拉力F的方向时刻与小球的运动方向一致,则此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为
()
3A.零
B.FR
C.πFR
D.2πFR
图2
2[能力题]
6.如图3所示,演员正在进行杂技表演.由图可估算出他将一只鸡蛋抛出的过程 g=10 m/s2)
()
中对鸡蛋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A.0.3 J
B.3 J C.30 J
D.300 J
图3 7.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0时其速度为1 m/s.从此刻开始在滑块运动方向上再施加一水平作用力F,力F和滑块的速度v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4(a)和(b)所示.设在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力F对滑块做的功分别为W1、W2、W3,则以下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图4 A.W1=W2=W3 B.W1 8.如图5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顺时针运转,两传动轮M、N之 间的距离为l=10 m,若在M处的正上方,将一质量为m=3 kg的 物体轻放在传送带上,已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在以下两种情况下,物体由M处传送到N处的过程中,传送带对物 图5 体的摩擦力做了多少功?(g取10 m/s2)(1)传送带速度v=6 m/s;(2)传送带速度v=9 m/s.9.如图6所示,某人用大小不变的力F拉着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开始时与物 体相连接的绳与水平面间的夹角是α,当拉力F作用一段时间后,绳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β.已知图中的高度是h,求绳的拉力FT对物 体所做的功.假定绳的质量、滑轮质量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 图6 (b) 答案 1.BC 2.BD 3.BD 4.C 5.C 6.A 7.B 8.(1)54 J(2)90 J 9.Fh(1/sin α-1/sin β) 单元质量检测卷(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离不开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也需要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这是因为()A.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D.物质决定意识 解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离不开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也需要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这是因为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故选项B正确;A、C、D不是题干的原因,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答案:B 2.最近,科学家找到了操控小鼠特定记忆的方法。他们用激光束来照射小鼠脑部,触发神经细胞,既能删除其存在记忆,也能植入原来没有的记忆。但是,这项技术要应用于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治疗仍然存在许多困难。这表明()①生物的反应形式有其特定的物质基础 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追求真理、造福社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④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同样不可避免 A.①② C.③④ B.①③ D.②④ 解析:“这项技术要应用于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治疗,仍然存在许多困难”表明人类与小鼠不同,有其特定的物质基础,该技术要造福人类,主客观条件还不成熟,故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答案:B 3.“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这是林徽因笔下的四月天。“雨气空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这却是余光中笔下的四月天。品味名家笔下的四月天()①能够触摸名家内心精神世界 ②能够增强精神力量引领前进方向 ③可以认识到天气变化规律因人而异 ④可以感悟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 A.①③ C.②④ B.①④ D.②③ 解析:②③观点错误,①④符合题意。 答案:B 4.专家称,白天大部分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和夜晚常看电视的人更容易肥胖,电子产品的明亮光线不仅会改变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还会导致血糖上升。这告诉我们()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受到内在规律的支配 ②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③事物运动过程中存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 ④人类可以根据对规律的认识而利用规律 A.①③ C.①④ B.②④ D.②③ 解析:电子产品的明亮光线与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血糖之间有内在联系,这种本质联系作为规律,对人产生影响,表明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材料未涉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对规律的利用,排除②④。故本题答案选A。 答案:A 5.苏州园林的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槛联书画,置身于其中,“风载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材料蕴含的哲理是()A.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C.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解析:江南情思油然而生体现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A符合题意;B错误,实践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C错误,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D与题意不符。 答案:A 6.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偏好高糖、高脂肪、高蛋白的高热量食物,甚至演化出了一套行为机制——当我们吃进高热量食物的时候,精密复杂的神经中枢会让我们体验到愉悦感。这一发现对于人们对抗肥胖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意识可以调控人体的生理活动 ③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④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通过神经中枢,高热量食物让我们有愉悦感表明了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③符合题意;题干中的发现属于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④符合题意;①②与题意无关。 答案:D 7.科学家对黑洞的研究,是人类对茫茫宇宙进行探索的重要部分。此番首次用连续谱的特征方法发现的证据确凿的双黑洞,为人类在宇宙中发现和确认更多双黑洞系统指出了新方向,并对理解星系和类星体的形成演化以及进一步研究引力波和基本引力理论具有重要意 义。这进一步佐证了()①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认识的发展是一个由认识到实践不断发展的过程 ③世界的物质性和意识的能动性是统一的 ④人的意识只有突破规律的制约才具有直接现实性 A.②④ C.②③ B.①③ D.①④ 解析:人们能够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表明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①符合题意;题干表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③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②错误,认识的发展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不断发展的过程;④错误,认识没有直接现实性,同时,只有尊重客观规律,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答案:B 8.有一个人问一位智者:“请问,怎样才能成功呢?”智者递给他一颗花生,“用力捏捏它,再搓搓它。”智者说。那人就照着做了,红色的种皮被搓掉了,只留下白白的果实。“再用手捏它。”智者说。那人用力捏着,却怎么也没法把它毁坏。“再用手搓搓它。”智者说。当然,什么也搓不下来。“虽然屡遭挫折,却有一颗坚强的、百折不挠的心,这就是成功的秘密。”这则寓言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A.要树立正确的意识 B.要有高昂的精神 C.要将理想付诸行动 D.要正确处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解析:“虽然屡遭挫折,却有一颗坚强的、百折不挠的心,”表明人生需要坚强的意志作为支撑,B符合题意。 答案:B 9.总书记强调,要建设文明之中国、先进之政党,必须具有“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的理念。长期以来,他始终把修身立德、治心养性作为立身之本、从政之基。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以上论述体现了()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人的主观精神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可靠保证 ④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A.①③ C.①④ B.②③ D.②④ 解析:习近平的治国理念从“辩证唯物论”角度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①应选;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④正确。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②错误。③错在“可靠保证”上,夸大了人的主观精神在改造客观世界中的作用。 答案:C 10.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发的我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于2015年12月17日发射,去寻找天文学家梦寐以求的宇宙“幽灵”——暗物质。这表明()①科研活动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 ②寻找暗物质是宇宙探测活动的根本任务 ③科研活动具有能动性和历史性 ④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A.①② C.③④ B.①③ D.②④ 解析:借助于探测卫星进行科学研究,表明科研活动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同时也表明科研活动的能动性和历史性,①③符合题意;②④观点错误,不选。 答案:B 11.传统观念认为,勤洗手、减少与细菌接触,就能减少疾病。近期,中美科学家合作研究发现,被大多数除菌产品列为首个需要杀灭的细菌——葡萄球菌,不仅能起到消炎的作用,还能保护人体免受大范围炎症的困扰,它是人体皮肤的忠实“卫士”。这说明()①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③真理和谬误的界限是相对的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①② C.①③ 答案:D 12.庄子说:“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我果真就错了吗?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吗?究竟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请第三者来,也无法断定是非。因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就没有资格断定;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资格断定。”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它认为()A.不能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正确与否 B.人的认识与实践检验密不可分、相伴而行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解析:题干主要强调了意见不能去检验认识正确与否,因此,A符合题意。答案:A 13.近年来,我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红碱淖面临严重生存危机,上游地表补给河流被大坝截流,下游湖区则被开发成为旅游景区,湖水面积较鼎盛时期缩小近半,水量减少造成湖中17种野生鱼相继绝迹,也影响了周围人们的生活用水及农业灌溉。这启示我们()A.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B.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改造自然生态的规律 C.人应该尊重自然生态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D.只有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才是客观的 B.③④ D.②④ 解析:题干材料启示我们应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C符合题意,A、B、D观点错误。 答案:C 14.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基本要求。以往人们通过食物获取这些微量物质,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能够通过服用某种或某几种维生素来弥补食物摄取方式的不足。一些科学家认为,大量服用某些维生素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另一些科学家警告说,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关于维生素服用问题的争论表明()①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总是有条件和不完善的 ②人们获得正确认识仅在一定时期内是真理 ③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不具有终极真理的性质 ④人们的认识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 C.③④ B.①③ D.②④ 解析:②④表述错误,①③符合题意。答案:B 15.女排夺冠,举国沸腾,“女排精神”又一次响彻中国。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下列诗句中与女排精神蕴含哲理一致性的是()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②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A.①② C.②④ B.③④ D.①③ 解析:“女排精神”体现了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重视意识的作用。①体现的是矛盾具有特殊性,故排除;③体现的发展的观点,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故排除;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答案:C 16.从哲学角度看,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要敢于对抗权威,以求得自身发展 ②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要坚持客观性真理,尊重事实 ④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①错误,④不符合题意,②③符合题意。答案:C 17.下面漫画揭示的哲理是() A.人的认识受主客体因素制约 B.人的主观认识影响客观环境 C.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就是真理 D.思想的高度决定认识的深度 解析:漫画表明不同的人处在不同的高度,导致他们的认识不同,这表明人的认识受主客体因素制约,故选A。B、C、D观点错误。 答案:A 18.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交会对接。它们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开展了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新的重大进展。这反映出()①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③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 ④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③ 解析:只有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①错误;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发展,④说法片面。答案:B 19.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脑通过一个特殊机制将分布在脑部不同区域的“记忆碎片”组合在一起,形成人们平时脑海中的完整记忆,这一研究成果将给我们治疗一些记忆衰退的脑部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认识必须经过实践检验 ③实践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④认识世界是改造世界的目的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科学实验是实践的一种形式。材料中科学家的研究和实验发现了人脑通过一个特殊机制将分布在脑部不同区域的“记忆碎片”组合在一起,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正确;“这一研究成果将给我们治疗一些记忆衰退的 6 脑部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强调了实践推动认识不断深化,③正确;②与材料无关;④错误,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 答案:B 20.2016年8月6日,我国成功将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目前,基于量子的技术已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国际科学界专家强调,量子卫星可能会促进相关领域进一步发展,令现有技术更加准确、灵敏、安全。它在现实中的应用,除了国家有保密用途以外,对普通人来说,在保护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方面都有重要意义。这表明()①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 ②科技创新总是通过吸收、改造传统技术而实现 ③进一步推动实践发展是科技创新价值的重要体现 ④人类对量子技术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A.①③ C.②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基于量子的技术已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量子卫星可能会促进相关领域进一步发展,令现有技术更加准确、灵敏、安全,表明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进一步推动实践发展是科技创新价值的重要体现,①③正确;科技创新还可以通过吸收新技术而实现,②说法太绝对,错误,④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答案:A 二、非选择题(共50分)21.(12分)2016年6月27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以大数据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大数据作为信息时代的基础资源,能有效集成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信息资源。通过对海量数据的采集、挖掘、加工、汇总、整合、存储和分享,为党和政府进行国家治理顶层设计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助力党和政府找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最优路径。大数据的开放和流动、使用和共享,能帮助治理主体准确预测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引发社会治理危机和公共安全事件的因素,有效实施事前控制,进一步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国家治理的整体效能。 结合材料,说明以大数据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怎样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知识指向明确,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考生分析说明以大数据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怎样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首先,意识的能动作用包括意识可以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其次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回答第一个方面主要从意识的特征分析,即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第二个方面回答意识的反作用。考生结合材料分析即可,大数据在对海量数据整合共享的基础上,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发挥了意识在认识世界中的能动作用;大数据能准确预测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社会公共服务需求,提升国家治理的整体效能,发挥了意识在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答案:(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大数据在对海量数据整合共享的基础上,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发挥了意识在认识世界中的能动作用。(6分)(2)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大数据能准确预测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社会公共服务需求,提升国家治理的整体效能,发挥了意识在改造客观世界中的能动作用。(6分)22.(16分)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位一体的新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既是对过去30多年发展遇到的问题的总结,也是下一个周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理论上的飞跃,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遵循和实践指南,必须贯彻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建议强调“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将发展的重心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明确转移至“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这意味着“十三五”则更注重“质”的飞跃,强调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并据此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党在发展理念上的新变化。解析:本题要求运用“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党在发展理念上的新变化。涉及的知识有: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坚持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人的认识也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在表述时,需要结合我党的发展重心、发展方式等进行论述。 答案:(1)①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五大理念是我党根据中国30多年的实际发展状况提出的;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是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遵循和实践指南,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5分)②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坚持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面对中国过去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党对发展方式提出新的理念,遵循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体现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客观规律的有机结合。(5分)③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人的认识也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我们党针对发展重心、发展方式等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新的发展理念正是建立在30多年改革实践经验基础上的新认识,也说明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6分)23.(10分)20年前人们还不清楚互联网是怎么回事,网络认知模糊。“触网”21年,网络意识日益增强。目前全国有6.7亿网民、413万多家网站,网上商店遍地开花,网络购物迅猛发展,网络观念深入人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网络强国战略必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材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道理? 解析:注意抓住题干中的核心词,然后再调动相关知识作答。“触网”属于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中,人们获得了对网络的认识,深化了对网络的认识,由此可以调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认识过程特点等知识作答;“网络强国战略必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表明认识回到实践中,指导实践发展,可以调动“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这一知识作答。 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触网”21年来,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逐步增强。(4分)(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20年来,从认知模糊到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人们不断深化对网络的认识。(3分)(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能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3分)24.(12分)目前,被专家以“革命性”形容的微博,以其“更新快、互动性强,具有高度移动化和个性化,直接点对点传播,效果明显”的特点正在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被微博热议的有时候真相居多,有时候假象居多,热议还会使人们的观点莫衷一是。据此,有人悲观地认为:“真理会在不明真相的微博热议中走失。” 请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对这种观点进行反驳。 解析:反驳题干中的观点,应首先说明真理的含义,然后再强调检验真理的标准,最后调动知识阐释真理是向前发展的,不会走失。 答案:(1)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因此真理不会因为在微博中被热议而变成谬误。(4分)(2)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而不在于是否在微博中被热议。上述观点把检验真理的标准主观化了。(4分)(3)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实践中,在微博的热议中,真理不仅不会走失,真理还会不断发展。(4分)第五篇:2017-2018年高中政治单元质量检测卷(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新人教版必修4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