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上《第二单元 醇 酚 Ⅱ、酚的性质和应用》PPT课件及教案

时间:2019-05-11 22:14: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二化学上《第二单元 醇 酚 Ⅱ、酚的性质和应用》PPT课件及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二化学上《第二单元 醇 酚 Ⅱ、酚的性质和应用》PPT课件及教案》。

第一篇:高二化学上《第二单元 醇 酚 Ⅱ、酚的性质和应用》PPT课件及教案

第二单元 醇 酚 Ⅱ、酚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理解苯环和羟基的相互影响; 了解苯酚的用途。

通过苯酚的性质实验培养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苯酚的结构特点,推出苯酚应具有的性质;分析羟基对苯环的影响,推出苯酚易发生取代反应,培养分析和推理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结构决定性质的分析,培养唯物主义的思维观点和思维方法; 通过苯酚的性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酚羟基与醇羟基的区别

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理解酚羟基与醇羟基不同的原因,并通过实验验证,突破重点、难点

设计思路:由乙醇作对比,配合多媒体课件,由学生探究出苯酚的化学性质并体会出醇羟基与酚羟基的不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能力和科学归纳的方法 教学过程:

[展示] 白色千纸鹤喷黄色溶液变紫色

[释疑] 引出课题

[板书] 酚的性质和应用

[学生活动一] 根据苯酚分子式和已有知识推测苯酚结构,写出结构简式

[展示] 苯酚比例模型,肯定学生推测

[板书]

分子式:C6H6O

[学生活动二] 根据苯以及醇类性质预测苯酚可能具有的性质。

[学生结论][副板书] 无色固体,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被高锰酸钾氧化、与钠反应、消去、酸性、取代、加成 [开始验证学生推测] [苯酚实物展示] [PPT] 无色(有时因被氧化而呈粉红色)晶体,有特殊气味,易溶于有机溶剂

苯酚晶体

冷水 冷却

浑浊 浑浊

[苯酚水溶性实验] [PPT]

澄清

[学生活动三] 根据实验现象,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 苯酚在冷水中溶解度不大,当温度高于65℃时,可与水混溶。[过渡] 有的同学推测苯酚能与溴反应,真的吗? [实验] 溴水与苯酚反应

[板书]

[思考] 如何验证该反应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

[学生活动四] 比较苯酚与溴反应以及苯与溴反应的异同,从中可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结论] 苯酚比苯更活泼

[引导得出结论] 受羟基的影响,苯酚中苯环上的H变得更活泼了

[强调] 官能团之间以及官能团与取代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有机反应虽较有规律,但也不能生搬硬套,这一点在学习有机化学时要特别注意

[观察与思考] [苯酚酸性实验]

[学生现象总结]

1、酚酞红色褪去、浊液变澄清,苯酚具有酸性。

2、通入二氧化碳,澄清液变混浊,可能是强酸制弱酸,苯酚酸性比碳酸弱 [肯定学生推测并板书]

弱酸性(石炭酸)

(强调:不论CO2过量与否,均生成NaHCO3而不生成Na2CO3)

[讨论]乙醇和苯酚分子中都有—OH,为什么乙醇不显酸性而苯酚显酸性?

[分析]原因是虽然乙醇和苯酚都有—OH,但—OH所连烃基不同,乙醇分子中—OH与乙基相连,—OH上H原子比水分子中H原子还难电离,因此乙醇不显酸性。而苯酚分子中—OH与苯环相连,受苯环影响,—OH上H原子易电离,使苯酚显示一定酸性。由此可见,不同的烃基与羟基相连,可以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

[调查研究] 苯酚的用途

化工原料,制酚醛树脂、医药、染料等,稀溶液用作防腐剂和消毒剂

[微机展示] 以苯酚为原料的化工产品实物图片

[练习] 有机物丁香油酚的结构简式为 化学性质

[课堂小结] 羟基与苯环相连的化合物是酚。掌握苯酚的结构式及分子式。掌握苯酚的物理性质。注意苯酚的毒性以及保存。,试推断它应具有的掌握苯酚的化学性质与结构的关系:由于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酚羟基显弱酸性,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性质活泼,易发生取代反应。

根据苯酚的性质掌握其检验方法和主要用途。[作业] 完成课本后相关习题

第二篇:山东临清市四所高中高二化学教学设计 选修5 第3章 第1节 醇 酚(第1课时)(新人教选修5)

学校:临清第三高级中学 学科:化学 编写人:高国忠

审稿人:张磊

第三章第一节 醇 酚(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醇是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思想方法,研究羟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及其化学性质,要注意从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醇类的结构和性质,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已经了解了乙醇的结构和性质,因此教学的重点是在复习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羟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深入研究乙醇的取代、消去、氧化反应的基本规律,并将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醇类化合物。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分析醇的结构,了解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关系的和科学观点。

2、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表格的数据,使学生学会利用曲线图分析有关数据并且得出正确的结论找出相关的规律

2、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3、利用假说的方法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进行科学探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即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难点:醇的化学性质。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2中已经对醇的知识已经有所了解,通过预习学生可以掌握大部分知识点本节的重点要放在醇的消去反应上。

五、教学方法

1.实验法:醇的消去反应实验。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完成预习学案的填写,初步把握消去反应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步骤。2.教师的教学准备:实验仪器的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小组教学。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引入]据我国《周礼》记载,早在周朝就有酿酒和制醋作坊,可见人类制造和使用有机物有很长的历史。从结构上看,酒、醋、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物,可以看作是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含有氧原子的原子团取代而衍生成的,它们被称为烃的含氧衍生物。

[讲]烃的含氧衍生物种类很多,可分为醇、酚、醛、羧酸和酯等。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性质由所含官能团决定。利用有机物的性质,可以合成具有特定性质而自然界并不存在的有机物,以满足我们的需要。

[板书]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 醇 酚

学生探究:

同学们已经学过乙烷分子中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就是乙醇,那么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它属于哪类物质呢?是否含有羟基的有机物都属于醇类呢?这样把思路交给学生,通过让同学自己阅读课文了解酚类和苯酚,接着再问:如果甲苯的苯环或甲基上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又各属于哪类物质呢?最后讨论得出:含有羟基的有机物有醇类和酚类,羟基连在链烃(或环烃)的烃基上的是醇,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的是酚,然后让同学讨论:芳香醇与酚有何区别?下列哪些物质属于酚类? 通过练习,同学们对酚的结构有了深刻的理解。

醇:羟基与链烃基相连的化合物。如:C2H5─OH(脂肪醇)、─CH2─OH(芳香醇)。

最简单的脂肪醇——甲醇,最简单的芳香醇——苯甲醇,最简单的酚——苯酚。

学生归纳:

物理性质和用途:无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沸点198℃,熔点-11.5℃,密度是1.109g/mL,易溶于水和乙醇,它的水溶液凝固点很低,可用作内燃机的抗冻剂。同时也是制造涤纶的重要原料。

[板书]丙三醇: 分子式:C3H8O3 结构简式:

[讲] 醇的命名原则:

1、将含有与羟基(—OH)相连的碳原子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根据碳原子数目称为某醇。

2、从距离羟基最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

3、羟基的位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羟基的个数用“二”、“三”等表示。

[板书]

3、醇的命名

[随堂练习]阅读课本 “资料卡片”,用系统命名法对下列物质命名:

__2-丙醇___ _间位苯乙醇_ __1,2-丙二醇___

[讲]物理性质和用途:俗称甘油,是无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密度是1.261g/mL,沸点是290℃。它的吸湿性强,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混溶,它的水溶液的凝固点很低。甘油用途广泛,可用于制造硝化甘油(一种烈性炸药的主要成分)。还用于制造油墨、印泥、日化产品、用于加工皮革,用作防冻剂和润滑剂等。[投影] [投影]表3-1相对分子量相近的醇与烷烃的沸点比较表:

[思考与交流]仔细研究课本P49表3-1数据,可以得出什么样结论:

[讲]醇分子中的羟基的氧原子与另一之间醇分子中的羟基的氢原子相互吸引,形成氢键,使醇的沸点高于烷烃,同样道理,使醇易溶于水。多增强。

[板书]

4、醇的沸点变化规律:

(1)同碳原子数醇,羟基数目越多,沸点越高。(2)醇碳原子数越多。沸点越高。

学生完成课本上的探究材料

[板书]

二、乙醇的化学性质

1、消去反应

[思考]什么是消去反应?

[投影]实验3-1 如图3—4所示,在长颈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约为l:3)的混合液20mL,放入几片碎瓷片,以避免混合液在受热时暴沸。加热混合液,使液体温度迅速升到170℃,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投影]生成略有甜味气体,该气体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探究]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加热到170℃时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按课本P51图3-4组装好实验装置,开始反应,认真观察现象,积极思考: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中乙醇分子断裂的化学键是____。(2)如何配制反应所需的混合液体?

(3)浓硫酸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烧瓶中的液体混合物为什么会逐渐变黑?

(5)结合课本P51“资料卡片”思考:反应中为什么要强调“加热,使液体温度迅速升到170℃”?

(6)氢氧化钠溶液是用来除去乙烯气体中的杂质的,那么在生成的乙烯气体中会有什么杂质气体呢? [板书] 分子内脱水:C2H5OH CH2=CH2↑+ H2O [讲]需要注意的是(1)迅速升温至170℃(2)浓硫酸所作用:催化剂 脱水剂(3)配制浓硫酸与乙醇同浓硫酸与水。

[学与问]溴乙烷与乙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它们有什么异同?

[讲]都是从一个分子内去掉一个小分子,都由单键生成双键,反应条件不同,溴乙烷是氢氧化钠醇溶液,而乙醇是浓硫酸,170℃。

[讲]如果把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液共热的温度控制在140℃,乙醇将以另一种方式脱水,即每两个醇分子间脱去一个水分子,反应生成的是乙醇

[板书]分子间脱水:C2H5OH+HOC2H5 C2H5OC2H5+H2O(取代反应)

[讲] 取代反应:乙醇与浓氢溴酸混合加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乙烷。

[板书]

2、取代反应 C2H5OH +HBr C2H5Br+ H2O 断裂的化学键是C-O。

[投影]实验3-2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重铬酸钾酸性溶液,然后滴加少量乙醇,充分振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板书]

3、氧化反应:乙醇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重铬酸钾溶液褪色,氧化过程:

[随堂练习]关于醇类物质发生消去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情况分析:

(1)以下醇类哪些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_________________

那么,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类必须具备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2)以上醇类哪些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燃烧除外)?那么,能发生氧化反应的醇类必须具备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讲]醇的性质主要表现在羟基上,与乙醇的性质相似。当其与活泼金属反应时,羟基与氢气的定量的关系是2个羟基对应1个氢气。

[随堂练习]相同质量的下列醇分别跟适量的钠作用,放出H2最多的是()A.甲醇 B.乙醇 C.乙二醇 D.丙三醇

[讲]醇羟基在一定条件下(Cu或Ag作催化剂)可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其反应如下: [投影] ① ② ③

[板书]

三、醇的化学性质规律

1、醇的催化氧化反应规律

[讲]羟基(-OH)上的氢原子与羟基相连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脱去,氧化为含有(的醛或酮。醇的催化氧化(或去氢氧化)形成 上必须有氢原子,否则该醇不能被催化氧化。)双键

双键的条件是:连有羟基(-OH)的碳原子[板书]①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上有两个氢原子的醇(-OH在碳链末端的醇),被氧化生成醛。2R-CH2-CH2OH+O2 生成酮。

2R-CH2-CHO+2H2O ②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上有一个氢原子的醇(-OH在碳链中间的醇),被氧化

③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不能形成 双键,不能被氧化成醛或酮。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九.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课堂实录)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本节课的最大的特色在于以实验探究为手段,步步设疑,层层深入,处处铺垫,环环相扣,过渡自然,一气呵成,让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符合思维逻辑,符合认知规律。课堂教学引入巧妙,创设了新的情景,产生强烈的动机、激活了课堂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而且能够在课堂内较好的实施和完成,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策略、学习策略的选择是合适的,教学设计的环节和期望都得到了实现;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教学目标看,目标的制定符合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课堂中得到很好的落实。学生掌握了苯酚的化学性质,初步了解了实验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会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的唯物主义的思维观点和思维方法,突出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地位。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是认真的,每一位学生都在进行思考,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相补充,互相启迪。

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会继续研究本节课,争取设计的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共同完善,共同进步!

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

下载高二化学上《第二单元 醇 酚 Ⅱ、酚的性质和应用》PPT课件及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二化学上《第二单元 醇 酚 Ⅱ、酚的性质和应用》PPT课件及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