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史讲稿(《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部分课件稿)(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1 22:13: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先秦文学史讲稿(《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部分课件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先秦文学史讲稿(《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部分课件稿)》。

第一篇:先秦文学史讲稿(《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部分课件稿)

先秦文学史讲稿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第三章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 散文是文字出现之后才出现的文体。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是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

 《尚书》和《春秋》提供了记言和记事的不同体例。

 《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开启了我国叙事散文的传统。

第一节 从甲骨卜辞到《春秋》

 早在文字使用之前,诗歌已在原始人的口头产生、流传。

 散文的产生,是文字大量问世之后的事。 关于文字产生,古代有仓颉造字的传说。

 《淮南子》有“仓颉作书,而天雨栗,鬼夜哭”的记载。

 我国的文字属于象形文字,起源于图画,经历了一个书写符号化、确定一定读音的过程,才形成文字。 这个过程,不是一人一时所能完成的,它需要漫长的时期和集体的力量。 因此,文字是上古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集体创造的。

 我国文字产生于什么时代还不清楚,今天所能看到材料,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

一、散文的萌芽——甲骨卜辞

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 甲骨卜辞为书写工具所限,其内容简单,字数也不多(短的只有几字,最长的也不过一百多字)。 它只初步具有朴素的文学形式,有的只是说明和记录,而没有抒情和描写的成分,更谈不到辞藻的修饰。

 尽管如此,其中还是有一些完整可读的句子。

 例如:“帝令雨足年?帝令雨弗其足年?”(郭沫若《卜辞通纂》,363) 又如:“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同上,363) 文字完整,意思明白,语法句式也初具规模。 甲骨卜辞是我国书面文学的萌芽。

二、商周铜器铭文

 商周铜器铭文则反映了我国早期记事记言文字由简至繁的发展。以记事为主的如《曶(hū)鼎》,以记言为主的如《毛公鼎》。

 《毛公鼎》中的训诰,与《尚书》已经没有什么区别。

三、《易经》《易经》包括“经”、“传”两个部分,是一本筮书。 《易经》产生于西周初年,它的作者,司马迁认为是周文王。

 现在一般认为,它的作者是当时的巫觋之流,具体的姓名已不可考。 《易经》有八卦。八卦重叠起来,总成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每卦有一条卦辞;除两卦是七条爻(yáo)辞外,其余的每卦有六条爻辞。    《易经》中的卦爻辞总数为四百五十条,其中卦辞六十四条,爻辞三百八十六条。《易经》已在甲骨卜辞的基础上迈进了一步,文学性加强了,表现手法也丰富了。例如:“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大壮》上)

用公羊把头伸进篱笆里去,来比喻有的人摇头乱撞,弄得进退两难。

 又如“密云不雨,自我郊西。”(《小畜》)

 用还没下雨,天空已是乌云密布,来比喻人事正在酝酿。 又如:“枯树生梯,老夫得其女妻。”(《大过》九二) “枯树生华,老妇得其士夫。”(《大过》九五)

 以枯树发新芽和枯树开鲜花起兴,引出老头子娶了个年青姑娘与老太婆嫁了个年青小伙子。

 又如:“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明夷》初九) 由此可见,在《易经》中比兴手法已在普遍运用。

 语言精练,形象鲜明,音调铿锵,韵律和谐,艺术成就较高。 在甲骨卜辞的基础上,《易经》有了较大的发展。

四、记言文之祖——《尚书》

 《汉书·艺文志》:“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 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

 由此可见,我国很早就有设置史官的制度:  有的叫“左史”,有的叫“右史”。

 左史负责“记言”,著作就叫《尚书》。 右史负责“记事”,著作就叫《春秋》。

 《尚书》就是上古帝王之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也是我国现存最早记言的古史。 《尚书》最早叫做《书》,汉代称《尚书》,被儒家奉为经典后又称为《书经》。 《尚书》的基本内容是君王的文告和君臣的谈话记录。

 作者是当时的史官。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穆,编次其事。„ „故《书传》、《礼记》自孔氏。”

 《汉书·艺文志》:“《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篹焉。上断于尧,下讫于秦,凡百篇,而为之序,言其作意。”

 司马迁、班固 都认为《尚书》是经过孔子编订的。

 相传《尚书》有三千二百四十篇(见沈钦韩《尚书疏证》)。孔子因周游列国而理想不能实现,就退而删《书》为百篇,并用为教材。 从中可看出孔子在《尚书》流传中的重要作用。

 《尚书》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四部分。 《虞书》、《夏书》是后代史官追记,不是当时人的记录。

 《商书》5篇,一般认为可信的是《盘庚》,被认为是我国记言文之祖。

 《盘庚》分上中下三篇,是商朝的中兴之王盘庚准备迁到殷地时对臣民发表的三次讲话的记录。

 文中不乏比喻的运用和格言式的句子。 如:“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火之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言简意赅, 极为生动。

 又如:“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人惟求旧,器惟求新。”  精练的语言中,表达了复杂深奥的思想。

 《周书》有20篇,时代始自周初而终于春秋前期,主要是诰与誓两种文体,记周公议论最多。 韩愈所说的“周诰殷盘,诘屈聱牙”(《进学解 》),指的就是这一类作品。 其中《无逸》是告诫成王之言,《顾命》记成王之死、康王之立,层次条理都比较清楚。

 文章虽古奥难读,但篇幅较长,叙述也较清楚,语言技巧已远非甲骨卜辞、商周铜器铭文和《易经》中的卦爻辞所能相比。

 这些文诰都是独立成篇,有完整的结构,对先秦叙事散文的成熟有直接的影响。 像春秋前期记载秦穆公悔过之辞的《秦誓》,其中虚字的大量出现和对比手法的运用,更能体现其散文发展的成就。 由此可见,散文到了《尚书》,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四、记事文之祖——《春秋》

 战国以前,周王朝和诸侯各国都设有记事的史官,所记的内容虽有不同,但都称为“春秋”。

 正如《汉书·艺文志》所说:“右史记事,事为春秋。”但这些史书都没有流传下来。 周王朝东迁之后,“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孟子·滕文公下》) 这里所说的,就是今天所流传的《春秋》。《春秋》又称为《春秋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具有自觉的记事意识和写作义例。其记事方式为“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

 以鲁国的世系(即按鲁君顺序,以年月日为序)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共242年的历史。 记事极其简略,类似现代的标题新闻。

 如隐公元年:“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孔子行文,在谨严的措辞中暗寓褒贬,所谓“微言大义”(精深奥妙的语言,表达倾向鲜明的道理)。

 文字简略,精心选择,有强烈的褒贬色彩,有明显的是非目的。如杀有罪为“诛”,杀无罪为“杀”,下杀上为“弑”。 晋范宁:“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春秋谷梁传序》) 孟子:“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滕文公下》) 司马迁“《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史记·孔子世家》)

 由此可见,《春秋》的主要思想倾向在于维护周礼,反对僭越违礼行为,贬斥邪说暴行。 《春秋》除在哲学政治思想方面对后代有巨大的影响之外,在史学和文学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

 在史学方面,开创了编年体的记史体裁,建立了写史必须具有严格倾向性的“春秋笔法”。

 在文学方面,它力求文字精练,注意选词造句准确、谨严的特点,对后代作家产生了积极影响。

 同时,在散文的发展史上,《春秋》也从《尚书》的“诘屈聱牙” 上解放了出来,以平浅流畅的风格显示了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方向。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甲骨文”、《尚书》、《春秋》

二、甲骨卜辞有什么特点?

三、《周易》中的卦爻辞有什么特点?

四、《尚书》有什么特点?

五、《春秋》有什么特点?

第二节 《左传》的叙事和记言

 周平王东迁以来,我国历史行进到春秋时期,这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变动时期。 冶炼术的发展、铁制生产工具的广泛使用,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引发生产关系的急剧变化。

 不仅周天子徒具虚名,就是昔日强大的诸侯,也已为其大夫所代替。

 奴隶主贵族日趋衰退,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兴起。新兴地主阶级建立新的国家之后,互相兼并,战争连年不断。

 一些政治家逐渐看到民心向背对于战争胜负的作用,看到礼乐制度已不合时宜。 当时首要问题是争取民心,进行改革,以求富国强兵。

 为了各自的利益,统治阶级要求史官积累资料,进行研究,把有关成败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出来。 客观上促进了历史著作的发展。这是历史散文发展的社会原因。

 早在殷商时代的甲骨卜辞中,就有了许多叙事完整清楚的文句,到了《尚书》、特别是《春秋》平浅流畅风格的出现,散文越来越成熟了。 另外,《尚书》那训诰式的文辞,《春秋》那标题式的记载,远远担负不起时代所要求总结经验教训的重任。

 时代要求散文进一步发展,而散文也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 散文自身发展的可能性和时代要求它进一步发展的必然性相结合,于是产生了一批记载当时诸侯各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活动的新型历史散文著作。 《左传》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汉代也称为《春秋古文》。相传是为传述《左传》而作。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

 《左传》叙事起于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722─ 前468)。

 至于书末写到智伯被灭、韩赵魏三家分晋之事,大约是后人照应前面文字增补的。

(一)《左传》的作者

 《左氏》的作者,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记载,是鲁国的君子左丘明。

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左丘明是与孔子同时或稍后于孔子的鲁国史官。 现一般认为,《左传》大概成书于战国初年,最后编定者是当时熟悉各国史料的儒家学者。 其后,解释《春秋》的著作还有《公羊传》(齐人公羊高著)、《谷梁传》(鲁人谷梁赤著)以及《邹传》、《夹传》。 后人因《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都是阐释《春秋》的,就将其合称为“春秋三传”。(二)《左传》的思想倾向

 同《春秋》一样,《左传》虽然采用的是鲁国的纪元,但叙事却并不限于鲁国。 而是包括了东周王朝及诸侯各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活动及有关言论,充分反映了那个时代丰富的社会现实。

 首先,值得提出的是《左传》表现了初期的“民本思想”。 例如《左传》桓公六年季梁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 《庄公》三十年史嚣说:“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 这一思想的产生,是统治阶级在长期的统治中,逐渐看到了人民力量的强大,认识到要维持自己的统治,就必须取得人民的支持。 这一思想的提出,虽然是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但比起奴隶社会不把奴隶当作人来说,进步性是很明显的。

 其次,是《左传》表现出来的爱国思想。

 例如定公四年所记载的“申包胥乞师救楚”,僖公三十三年记载的“弦高犒师全郑”等。 这种思想,尽管与今天所提倡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不完全一样,但它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形成,是不无影响的。 第三,是《左传》在对战争描写中所体现出来的先进的军事思想。

 春秋是战争频繁的时代,在对战争的记写中,作者对当时丰富的战争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 从书中记载的战争情况来看,可知当时的战略、战术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它一方面重视战争的性质,重视人在战争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讲究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如诱敌设伏、围点打援、避实击虚、先声夺人以及连环计、激将法等战略战术的大量运用,即可看出其显示的先进的军事思想。 这些在《左传》中皆有生动的战例记载。

 第四,是《左传》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荒淫无耻。

 例如《文公》六年记载的秦穆公以子车氏三子殉葬,《宣公》二年记载晋灵公不君等,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暴。 又如《宣公》九、十、十一年记载的陈灵公君臣事始末(孔宁、仪行父、夏姬、夏徵舒),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 与《春秋》相同,《左传》也维护周礼,尊礼尚德,以礼之规范来评价人物。 《左传》所记的卜筮之辞大都非常灵验,梦也多有灵验。这是作者是事后追记的缘故。反映作者在一定程度上还相信宗教迷信,表现了当时认识水平的低下。

(三)《左传》的文学成就

 《左传》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著作。

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展为完整的叙事散文。

 《左传》发展了“春秋笔法”,善于通过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来体现其道德评价。

 《左传》还创立了一种新形式,即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以“君子曰”、“君子是以知”、“孔子曰”等来对事件或人物作出道德伦理评价,更加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立场和感情,增强了叙事的感情色彩。 《左传》是先秦散文的“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从文学角度看,《左传》具有下列显著特点:

 首先,长于叙事。

 《左传》注重史实的结构安排,注重情节的曲折完整,从而使它的叙事富于戏剧性、故事性。许多历史事件写得有头有尾,摘出来可以独立成篇,有的甚至可以当作小说来看。例如僖公二十三年、二十四年的《 晋公子重耳之亡》,所写时间虽然很长,却显得首尾有序,结构合理,离奇变幻,紧张曲折,极富于故事戏剧的意味,就像小说一样。

 其次,善于描写战争。

 《左传》描写战争,往往能抓住战争的性质和主要原因,围绕这个中心,详写战前的情况。把交战双方的政治状况、人心向背、战略思想、士气高低──也就是把双方各方面的优劣长短交代得清清楚楚。战斗还没有进行,谁胜谁负却已经暗示出来,因此写到战斗的具体过程时,反而很简单,三言两语就交代了。例如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的《秦晋崤之战》。起笔即交代这是偷袭郑国的不义战争。作者通过“蹇叔哭师”、“王孙满观师”、“弦高犒师”、“不义灭滑”等描写,显示秦军失败的必然性。然后调笔写晋国袭击秦军前的情况。先是主将间统一意见;调动久受秦国欺负的姜戎军队来参战;晋襄公亲自督战,以鼓士气;晋军胜利在握。

 写作战过程仅用24字(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崤,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

 第三,善于刻划人物。

 《左传》所写人物1400多个,有较详细事迹或形象较鲜明的,约占三分之一。刻划人物时,作者通过情节描写去刻画人物,即在描写人物行为和言论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和思想见地。

 着墨不多,人物形象却鲜明可睹。例如庄公十年《曹刿论战》,就是通过曹刿的言论和行为,在短短的篇幅中显示出他卓绝的政治见解、军事才能与爱国精神。 事前议战  事中观战  事后论战

 第四,细节穿插的成功。

 《左传》在叙述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往往插进一些细节,以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同时,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 例如在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秦晋崤之战》中,插进“蹇叔哭师”、“先轸不顾而唾”等细节。寥寥数笔写活了人物顷刻间的活动,人物的整个精神面貌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更富于文学的色彩。

 第五,语言简练生动,行人辞令优美。

 如庄公十年《曹刿论战》仅用了222个字,就把这场战争性质、战前准备、战斗经过、战后论战等交代得清清楚楚。

 又如宣公十二年《晋楚邲之战》,在楚军突然进攻之时,晋军主将“桓子不知所为,鼓于军中曰:‘先济者有赏!’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 传神地表现了晋军仓皇混乱的情状。

 春秋无义战。侵略战争时常发生。在国家存亡的紧要关头,受侵略国家的“行人”往往在外交场合中凭借语言来折服对方,从而转危为安。

 例如僖公十四年《齐桓公伐楚》写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陈、卫、郑等国的军队进攻楚国,楚国派大夫屈完去与齐国谈判。

 齐桓公将各国军队一字摆开,让屈完观看,企图吓倒屈完。齐桓公说:“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 屈完不卑不亢地说:“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 这席话有礼有节,既让对方有台阶可下,又显示出了自己的力量,从而使齐桓公无话可对,只好与屈完签订了盟约。 又如僖公三十三年的《烛之武退秦师》、僖公二十六年的《展喜犒齐师》等,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 《左传》在中国历史散文的发展史上,是上承《尚书》、《春秋》,而下启《战国策》、《史记》的重要桥梁,是当时最优秀的散文著作,对后世的历史著作、小说和散文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 第三节 《国语》的文学成就

 《国语》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分国记事的国别体史书,共21卷。

 记载了从周穆王十二年(前99)起至周定王十六年(前453)晋卿智伯被杀止共538年的历史。 《国语》是国别体的史书,它以国为单位,分别记载了周朝和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国的历史。

 它的作者,据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及《汉书·艺文志》“《国语》二十一篇,左丘明著”,过去大都认为是左丘明。

 有人根据《左传》和《国语》都出于左丘明之手,在《汉书·艺文志》中又都是附在孔子《春秋》的后面,因此把它们看作是姊妹篇,称《左传》为《春秋内传》,称《国语》为《春秋外传》。

 “春秋内外传”的说法是不恰当的。 现一般认为,《国语》的作者也是战国初期熟悉各国史料的学者。 《国语》记载历史很不系统。如《齐语》只记载了管仲的政绩,《吴语》和《越语》只记载吴越争霸的的史实。 因此,从历史著作的角度来说,《国语》的史料价值没有《左传》高。 《国语》虽然也记载历史事件,却是以记言为主。 之所以叫《国语》,是因为它记载的各国史实,大都是通过历史人物的言论、对话或互相驳难的话来表示的。

 从中表现历史人物的高下,表现一定的进步思想。

 例如《周语·邵公谏弭谤》通过邵公的议论,表现必须重视人民言论、让人民说话的进步思想。 《国语》记载人物言论时,能注意人物的处境和个性特征,读起来感到传神逼真,有身临其境、如闻如见之感。 总之,从文学角度来看,《国语》虽不乏风趣绝妙的记言之处,但文学成就总的来说比不上《左传》。

 因此,它对后世的影响也比不上《左传》。

复习思考题

一、简述历史散文兴盛的原因。

二、略述《左传》的主要思想内容。

三、《左传》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

四、简述《左传》和《国语》的不同之处。

五、名词解释:

民本思想、经、传、“春秋三传”、编年体、国别体、“春秋内外传”。

第四节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 《战国策》也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共33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340年(前460─前220)。 《战国策》的作者, 《史记》、《汉书》都不见记载。

 《隋书》认为是“刘向录”,《旧唐书》认为是“刘向撰”,《新唐书》则直接说“刘向《战国策》”。

 《战国策》的书名原本很多,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诸名。

 刘向校定古书时,“以为战国时游士,辅用之国,为立荚谋,宜为《战国策》”,才给它定名为《战国策》。 因此,《战国策》的最后编定者是西汉学者刘向。这应当是无疑的。

 它当是秦汉间人集各国史料编辑而成,具体作者已不可考。 《左传》、《国语》记载了东周、春秋之间的历史事实;《战国策》紧承其后,记载了战国至秦并六国间的历史。 春秋以来,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许多的贵族失去了权势和地位,走进平民的阶层。 昔日“学在官府”的局面崩溃了,由贵族所垄断的文化传播到了民间。“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指的就是这一情况。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新的阶层,即“士”的阶层。 其中有一部分人主要是著书立说,聚徒讲学;有一部分人主要是从事社会事务,为当时各国的统治者出谋划策,这类人称为“策士”。 在七雄纷争的时代,各诸侯国为扩展势力以谋求霸权,都尽量搜集人才,“礼贤下士”的风气流行一时。 统治者的争取,策士的队伍日益壮大,活动更加热闹。他们分为两大阵营:  一是以苏秦为代表的“合纵派”,主张关东六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这是从六国利益出发来讲的。一是以张仪为代表的“连横派”,主张关东六国要同秦国搞好关系。这是从秦国利益出发来讲的。

 因此,这些策士又称为“纵横家”。

 《战国策》记载了策士们纵横捭阖(开合,指运用手段使联合或分化)的斗争及其有关言论,反映了纵横家的思想和人生观。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在残酷剥削下的痛苦,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残暴和宫闱的种种丑行。 《战国策》内容较驳杂,可以说包罗了儒、墨、道、法诸家的思想。

 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决定了这些策士大都赤裸裸地追求功名富贵,很少受传统思想的限制。为打动当权者,他们“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 决定了《战国策》散文行文时纵横驰骋、不受任何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 这正是《战国策》思想内容上不同于《左传》和《国语》的最大特色。

 《战国策》的人物,形形色色、各种各样。

 既有始“连横”后“合纵”的苏秦、朝秦而暮楚的陈轸一类的追求功名富贵的极端个人主义者;也有像“义不帝秦”的鲁仲连那样 “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 8 取”的“天下之士”。更有“布衣之怒”的唐且(《魏策》四)、直叱“王前”的颜斶(chù,《齐策》四)那样的敢于反抗强暴、蔑视王侯的义侠和高士。

 这里所反映出的士的地位的提高和民主思想的抬头,是《左传》和《国语》所没有的,特别值得注意。

 《战国策》的文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首先,铺张扬厉、夸饰恣肆、气势充沛的风格。 《战国策》多记纵横家言。

 战国策士的言论大都长于说理,富于鼓动性,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 为实现理想,达到仕途上的腾达,策士发愤研读,对历史上的兴废得失比较了解,对各国情况较熟悉,有丰富的斗争经验。

 他们在推行自己的主张时,总是说古道今,旁征博引,尽量把问题论述透彻,使它的说理性超过《左传》。

 这就形成了《战国策》铺张扬厉、夸饰恣肆、气势充沛的风格。 例如《秦策》一的《苏秦始将连横说秦》。

 其次,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

 为达到目的,这些策士利用统治者的心理,顺应其情,引导其理,向对方晓以利害,一步步走向自己所要达成的目的。 例如《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等。 第三,摹绘人物,言行并举,形貌毕肖。

 《战国策》极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常以生动多姿的笔墨,曲尽其趣地叙述一件事,出现了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机地集中于一章之中,为纪传体的成立开了先例。 在叙述事件中,它往往着力写一个人物,并能利用其他人物来作为陪衬,情节曲折,有头有尾。

 例如《齐策》四之《冯谖客孟尝君》。有时,仅以寥寥数笔,或描写其形象,或摹画其言行,即生动准确地传达出人物的神貌。 例如《苏秦始将连横说秦王》(《秦策》一)写苏秦:

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同缧,缠绕〕滕〔绳子,批绑腿布〕履蹻〔jué,草鞋〕,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犂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絍,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  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 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当作“扺”(zhǐ),击〕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约纵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效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通“盍”,何也)可忽乎哉?”

 第四,引譬设喻,善用寓言。

 为让统治者能准确理解自己的观点主张,也为了增强自己主张的说服力,这些策士们在游说时还大量运用了寓言和譬喻。例如邹忌以自己体验到的生活经验来劝谏齐 9 王,江乙以狐假虎威对楚宣王。

 这些寓言故事和譬喻构思新颖,形象生动,巧妙有趣,使得《战国策》的文章在描写方面有的超过了《左传》。 总之,从历史著作的角度来看,《战国策》的内容没有《左传》丰富,史料价值也比不上《左传》。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战国策》语言的生动流畅,寓言譬喻的运用,故事情节的曲折起伏,刻画人物的细腻鲜明,以及气势纵横,敷张扬厉,记事周密等,又比《左传》更胜一筹。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合纵、连横。

二、先秦叙事散文著作主要有那些?试对这些著作做简要介绍(作者、时代、体例等)。

三、《战国策》在思想内容方面不同于《左传》等的显著特色是什么? 

四、简要说明《战国策》的文学特色。

第五节 先秦叙事散文的影响

 先秦叙事散文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无论是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文学的角度来看,都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 其丰富的历史资料,为司马迁的《史记》大量采用,其高超的写作技巧和恣丽多变的语言风格,也为司马迁和后来的史官们所汲取。 特别是《春秋》、《左传》那褒贬事非的严格倾向性和直书无隐的可贵精神,更为司马迁以来的良史所继承,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风气,成为了良史们撰著的原则。 《左传》,特别《战国策》那驰骋纵横的气势、敷张扬厉的风格,在汉初贾谊、晁错等人的文章中,还可看出它的遗响。

 而对于汉赋的形成,它们的影响也是比较明显的。

 先秦叙事散文在散文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唐宋以来直到清朝桐城派古文大家的文章,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表现方法上,都明显地受到了先秦历史散文的影响。 如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辙等。

 先秦叙事散文对我国古代小说的产生发展及其独特的艺术个性的形成,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褒贬分明的倾向性、古代小说基本的叙事结构、人物描写的基本手法、成为古代历史小说和戏曲作品的题材,等等。

第二篇:第三章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第三章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第一节 从甲骨卜辞到《春秋》

1.我国散文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

2.同样未经后人加工的商周铜器铭文,反映了我国早期记事记言文字由简至繁的发展。

3.《尚书》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尚书》文字古奥典雅,语言技巧较高超,文章都是单独成篇,有完整的文本结构和文体形态。

4.《春秋》由孔子在春秋时期编订,记事系统具有自觉的记事意识和写作义例。

5.《春秋》是“礼仪之大宗”,维护周礼,反对僭越违礼行为,贬斥邪说暴行。在史著中灌注强烈感情色彩的作法,为后代史传文学所继承。

第二节

《左传》的叙事和记言

1.《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这种形式,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立场和感情,增强了叙事的感情色彩。《左传》确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2.《左传》采用编年史,情节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代了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3.《左传》叙事,往往很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左传》叙事最突出的成就就在描写战争。

4.《左传》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还常有道德化与神秘化的特点,反映了春秋时代人们的世界观和认识水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5.《左传》是一部历史著作,但作者有时就像一个讲述故事者,把事件叙述得颇具戏剧性。

6.人物是叙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左传》广泛描写了各种人物,其中许多人物写得个性鲜明。

7.《左传》叙事中人物的行动、对话构成了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绝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描写。

8.《左传》在战争描写中还有许多与整个战局关系不大的事,这些事只是反映了战争的一些具体情状,在战争中并不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细节描写。

9.《左传》中的记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这些记言文字无不“文典而美”,“语博而奥”,简洁精炼,委曲达意,婉而有致,栩栩如生。当时的外交辞令已很讲究,史家记述时又加修饰,故而文采斐然。10.《左传》叙述语言简洁含蕴,词约义丰。

第三节

《国语》的文学成就

1.《国语》是一部国别史,全书二十一卷,是各国史料的汇编。2.《国语》中主要反映了儒家崇礼重民等观念。

3.《国语》以记言为主,所记多为朝聘、飨宴、讽谏、辩诘、应对之辞。《国语》记言文字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很缜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生动活泼而富于形象性。4.《国语》虽然记言多于记事,把重点放在大段的议论文字上,但《国语》没有单纯的议论文或语录,有一系列故事穿插其中,因此表现出叙事技巧和情节构思上的特点,有时也能写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5.由于国别史的特点,《国语》有时在记述否一国事件时,集中在一定篇幅写某个人的言行。

第四节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1.《战国策》凡三十三卷,杂记诸国军政大事。

2.《战国策》突出表现了纵横家思想,反映了纵横家的人生观,是策士行迹的生动写照。

3.《战国策》的文学成就首先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夸张虚构虽然不合史著的要求,但使叙事更加生动完整,更有利于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4.《战国策》还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

5.《战国策》在写人上,一方面继承了《国语》相对集中编排同一人物故事的方法,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出现了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机集中在一篇的文章,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例,显示了由《左传》编年体向《史记》纪传体的过渡。

6.,《战国策》的“文辞之胜”,在语言艺术上的空前成功,是其文学成就的重要方面。“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可说是《战国策》说辞的主要特色。7.战国时代,游士为说服君相,说辞大都不以直接方式,往往引类譬喻,借其他事物为喻,循序渐进地达到辩说的目的。贴切深刻,饶有风趣,很有说服力。8.《战国策》 好用大量的寓言故事、轶闻掌故来增强辩辞的说服力。

9.《战国策》的铺张扬厉,气势宏伟,还与行文的夸张铺陈,大量运用对偶排比有关。

10.与其游说之辞一样,《战国策》的叙述语言也长于铺张渲染。对叙述语言运用之娴熟,令人惊叹。

11.《战国策》辩丽横肆的文风,雄隽华zhan的文采,是当时纵横捭阖时代特征的体现,标志着先秦叙事散文语言运用的新水平。

第五节

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

第三篇:5、《左传》和先秦诸子散文

第三章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预习:

1、什么是叙事散文?

散文的一大类,主要是叙事,抒情。与记叙文不同的是,叙事性散文只有高潮,没有结果,没有议论部分,而多一个抒情部分,让结构更加明了,叙事性散文一般很受到大家的欢迎。叙事性散文比抒情性散文多一个叙事部分,从头到尾是叙事部分,没有记叙文那种鲜明的开头。

2、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和我国古代散文的起点是什么?

3、历史散文是叙事散文吗?先秦重要的历史散文有哪些?

4、我国叙事散文的发展是怎样的?(萌芽——发展——成熟)

第一节 散文的萌芽与《尚书》、《春秋》

a)散文的萌芽

i.甲骨卜辞——至今发现的最老的记言、记事文字。文句形成初步的语言规律,有的有完整的事件。

甲骨卜辞的内容和特点:

ii.铜器铭文记事简单,形式一律。广泛记述商周社会生活。

商代铭文特点和内容:

周代铭文特点和内容:

《曶鼎》以记事为主

《毛公鼎》以记言为主、《尚书》以()为主。

b)《尚书》:尚书——即上古之史书的意思,它是殷周两代古老的官方文告汇编,是我国第一部真正的散文总集。

i.体例:按朝代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大部分,其中《虞书》《夏书》是后人伪托,主要部分是《周书》。

ii.文体:主要有典、谟、诰、誓、训、命六类,其中数量最多的是“诰体”,即君上对臣下或上级对下级的告谕之辞。

iii.内容:主要是尧舜至春秋时代一些君主和大臣的讲话、誓辞、政令的记录,反映了上古时代的政治观念和某些统治经验,如举贤安民、明德慎罚、反对淫逸等。iv.写作特点:其文辞简约,语言朴实,有记事,有议论,有较完整的结构,中心明确,某些地方使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段,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特征。v.重要的代表作品是《

》,记载的是殷商的中兴贤主迁都殷地时告谕臣民的三次讲话。它要言不烦,中心明确,夹叙夹议,语言生动,富于感情色彩,鲜明地塑造了智慧、果敢、坚毅、具有远大眼光和改革精神的盘庚形象。vi.《周书》:

1.主要文体是诰和誓,记录周公言论的作品有《洛诰》、《无逸》、《立政》《大诰》《多土》、《多方》《康诰》《君奭》 2.记事为主的作品有:《金縢》和《顾命

c)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后世编年体史书之祖。其所以名为“春

秋”,是取春秋代序为一年的意思。历来认为,孔子是《春秋》的作者。

i.内容:记载鲁隐公元年(BC722)至鲁哀公十四年(BC481)间,发生在鲁国和王朝及其他诸侯中的重大历史事件。重在考察政治的成败得失,总结兴亡治乱的教训,从中反映出作者尊王攘夷、正名定分的鲜明的思想倾向。

ii.记事方式:记事简约,按时间顺序记事,条理清晰,结构完整,遣词造句十分审慎,一字之中能寓褒贬、别善恶。

iii.主要思想倾向:《春秋》是“礼仪之大宗”,维护周礼,反对僭越违礼行为,贬斥邪说暴行。

iv.写作特色:一字于褒贬的“春秋笔法”。

思考:什么是春秋笔法?

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不是通过议论性文字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而是通过词汇的选取、材料的筛选等熔铸在对史事的记述铺排中,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主观看法。比如杀有罪者为“诛”,杀无罪者为“杀”,下杀上为“弑”。这种“一字寓褒贬”,在作品中灌注强烈感情色彩的作法被称作“春秋笔法”。

第二节《左传》的叙事和记言

一、概述:

(一)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

(二)相传为传述()而作,作者是左丘明。“春秋三传”有:《春秋左氏传》、、。

(三)时间及成书:记事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722-前468),还有个别战国初年史料,大约成书于战国早期,最后一位编定者是一位儒家学者。思考:为什么说最后一位编定者是一位儒家学者?

(四)内容:不只对历史事件作客观罗列,还表达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并站在儒家立场

上总结经验教训,作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道德伦理评价,提供历史借鉴。

(五)思想倾向:举例

1、维护周礼,尊礼尚德,以礼之规范评判人物。

2、以敏锐的历史眼光,记述周王室衰落和诸侯争霸,表现新旧政治势力的消长,揭示社会变革趋势。

3、揭露了暴虐昏庸、贪婪荒淫之辈,肯定赞扬了忠良正直之士。

4、尤其是重民、以民为本的思想,更反映了《左传》进步的历史观。

5、在人神关系上,人的地位提高;在君民关系中,民的地位提高。

二、叙事特色:举例

为什么说《左传》是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一)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把《春秋》简短记事,发展成完整的叙事散文。

(二)发展了《春秋》笔法,不再以事件简略排比或个别字褒贬来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主要通过:

1、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来体现其道德评价。

2、创立新形式,即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以“君子曰”、“君子是以知”、“孔子曰”等来对事件或人物作出道德伦理评价。这种形式,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立场和感情,增强了叙事的感情色彩。《左传》确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三、文学成就:

1、长于叙事——先秦散文的叙事之最

①叙事手法的多样 有倒叙、插叙、补叙、预叙……

【清】冯李骅《读〈左〉卮言》:“其中有正叙,有原叙,有顺叙,有倒叙,有实叙,有虚叙,有明叙,有暗叙,……”(一连列举了二十九种叙事之法)

冬,郑穆公卒。

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鯈。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

媚之如是。”既而文公见之,与之兰而御之。辞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征兰乎。”公曰:“诺。”生穆公,名之曰兰。(《宣公三年》)

②以第三者旁观者的视角叙事,发表评论,视角广阔灵活不受限制。

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子重使大宰伯州犁侍于王后。王曰:“骋而左右,何也?”曰:“召军吏也。”“皆聚于军中矣!”曰:“合谋也。”“张幕矣。”曰:“虔卜于先君也。”“彻幕矣!”曰:“将发命也。”“甚嚣,且尘上矣!”(《成公十六年 》)③《左传》叙事成就突出的表现在描写战争。

A、不局限于对交战过程的记叙,而是深入揭示战争的起因、酝酿过程和后果。

B、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常有道德化与神秘化的特点。

C、有大量细节描写。

叶公亦至,及北门,或遇之,曰:“君胡不胄?国人望君如望慈父母焉,盗贼之矢若伤君,是绝民望也,若之何不胄?”乃胄而进。又遇一人曰:“君胡胄?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若见君面,是得艾也。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犹将旌君以徇于国,而又掩面以绝民望,不亦甚乎?”乃免胄而进。《哀公十六年》

④叙事富有故事性、戏剧性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

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僖公二十四年》)

⑤广泛描写了各种人物,写得个性鲜明。

A、很少对人物集中描写,人物的言行事迹大多分散记录在事件发生的各个年代。举例

作业:请阅读《左传》,根据其中的记叙,简要地叙述郑庄公、晋文公、楚灵王、郑子产等人中一位的人物传记。要求:所记事实均要有出处。

B、人物的行动、对话是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绝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描写。(思考一下为什么?有什么作用?)

郄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郑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幷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晋鞌之战》)

C、次要事件的细节描写,增加了叙事的文学性。P83

2、《左传》工于记言,主要是行人辞令。

A、其中的吉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包括出使他国专对之辞设向国君鉴说之辞。——“文典而美”“语博而奥” B叙述语言简约涵韵,词约义丰。

如晋楚邲之战中,写晋师溃败之状云:“舟中之指可掬也。”“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史 6

通·叙事》)

子玉使斗勃请战,曰:“请与君之士戏,君冯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晋侯使栾枝对曰:“寡君闻命矣。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为大夫退,其敢当君乎?既不获命矣,敢烦大夫,谓二三子,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将见!”(《城濮之战》)

第三节 《国语》的文学成就

一、概述:

(一)体例:国别史,21卷,记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是各国史料汇编。

(二)成书:成书约在战国初。各国“语”各有侧重。

1、《周语》对东西周的历史都有记录,侧重论政记言。

2、《鲁语》记春秋时期鲁国之事,但不完整,主要是针对一些小故事发议论。

3、《齐语》记齐桓公称霸之事,主要记管仲和桓公的论政之语。

4、《晋语》篇幅最长,共9卷,较为全面,叙事成分较多,侧重记晋文公事迹。

5、《郑语》则主要记史伯论天下兴衰的言论。

6、《楚语》主要记楚灵王、昭王时期的事迹,较少记重要历史事件。

7、《吴语》独记夫差伐越和吴之灭亡;《越语》则仅记勾践灭吴之事。

二、思想倾向:主要反映儒家崇礼、重民等观念,在神与人的关系上人神并重,由崇天命,转向重人事。因而重视人民的地位和作用,以民心向背为施政依据。如《鲁语上》鲁太史里革评晋人弑其君厉公时,认为暴君之被逐被杀是罪有应得。

三、语言:

(一)以记言为主,多朝聘、飨宴、讽谏、辩诘、应对之辞,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很缜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生动活泼而富于形象性。

(二)由于素材来源不一,编者亦未作统一润色,其记言水平参差不一,风格也颇有差异。如《周语》旨在说教,行文委婉,多长篇大论;《鲁语》篇幅不长,语言隽永;《楚语》、《吴语》、《越语》则文字流畅整饰,颇有气势。

(三)有的为《左传》不载的辞令也颇有特色。如周襄王不许晋文公请遂,辞婉义严(《周语中》),越王勾践求成于吴,辞卑气低等(《吴语》)。

(四)一些议论说理文字,往往精辟严密,层次井然。如邵公谏厉王弭谤等。

四、叙事。

(一)没有单纯的议论文或语录,有一系列故事穿插其中,因此表现出叙事技巧和情节构思上的特点,有时也能写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晋语中骊姬和里克。

(二)许多事件前因后果及经过都一笔带过,把重点放在议论文字上。

(三)也有情节生动曲折,富戏剧性的叙事,如写晋献公诸子争位的故事。

(四)由于国别史的特点,有时记叙某一国事件时,集中写个人言行,如《晋语四》专写晋文公等,有向纪传体过渡的趋势。

思考:问什么说《国语》中集中写个人言行的作品还不是独立的人物传记?P86

第四节《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一、概述:

1、体例33卷,记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军政大事。上接春秋,下迄秦并六国。

2、内容:主要记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

3、成书:作者并非一人,或是战国时代各国史官记述,或是策士自己所记。初名《国策》、《国事》等,西汉刘向整理考订后,名为《战国策》。

刘向《战国策叙录》:“中书本号,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修书》。臣向以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

二、思想倾向:纵横家思想。

(一)政治上崇尚谋略,强调审时度势,肯定举贤任能;

(二)人生观上追求功名显达,富贵利禄,争名逐利。

苏秦:“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秦策一》)张仪 :“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 《秦策一》

(三)《战国策》思想内容又比较复杂,所记人物也反映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反映出士人精神的张扬。大量描写策士奔走于诸侯之间,纵横捭阖,令“所在国重,所去国轻”(刘向《战国策叙录》)地位作用,是士、尤其策士行迹的生动写照。

(四)《战国策》的进步思想: ① 反映了民本思想。

② 有明显的“贵士”倾向。

③《战国策》记录了许多嘉言善行。

④ 对于锐意改革、励精图治的国君,给予了充分肯定。

*《战国策》的思想价值,主要在于它反映了战国时代(三、文学成就: ① 出色的人物塑造。

全书对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有鲜明生动的描写,尤其是一系列“士”的形象,更是写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

A、以虚构和想象进行文学性描写。《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齐策一》“邹忌讽齐王纳谏”等,都是依托之作。)阶层的崛起。

在具体描写中,虚构的手法更为普遍,也更进一步。

B、《战国策》还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燕策三》、《秦策一》: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滕履跷,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黎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苏秦始将连横说秦 》)

C、《战国策》在写人上,一方面继承了《国语》相对集中编排同一人物故事的方法,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出现了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机集中在一篇的文章,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例。《齐策四》冯谖客孟尝君

②在语言艺术上的空前成功,是其文学成就的重要方面。标志着先秦叙事散文语言运用的新水平。

A、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战国策》说辞的主要特色。

《楚策四》庄辛说楚襄王、《齐策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崤、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苏秦始将连横》 》)0112 10

B、《战国策》还用大量的寓言故事、佚闻掌故来增强辩辞的说服力。

《燕策二》鹬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燕策二》)

C、大量运用对偶排比、长于铺张渲染。如鲁仲连义不帝秦;苏秦说秦王不行时的狼狈

第五节 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一、体例、思想、艺术等的影响。

(一)体例。《史记》在先秦编年史、国别史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汉纪》、《资治通鉴》等,是对《春秋》、《左传》等编年体史书的直接继承。

(二)对史传文学的影响:

1、先秦叙事散文记述历史事件直书其事、褒贬鲜明的特点,《左传》、《战国策》的写作艺术,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影响。

2、司马迁、班固、陈寿、范晔等继承《左传》开创的既叙述故事,又描写人物的形象生动的写史传统;

3、《左传》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发展过程的重视,对历史事件故事化的描写,历史事件的叙述条理井然而又富于变化等特点,在后代史传文学中都有体现;

4、《左传》简练蕴藉的语言风格,为后代史家所继承;

5、《史记》的奇谲文风与《战国策》的辩丽恣肆有关系。

(三)、对古代小说的影:。

1、叙述历史事件时褒贬分明的倾向性。《左传》、《国语》等作品中用“君子曰”等对事件进 11

行的评述,在文言小说如唐宋传奇、《聊斋志异》等书中被直接借鉴,就是在明清白话小说中,也有明显的痕迹。

2、奠定了我国古代小说基本的叙事结构。如:

A、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串联情节;

B、特别重视对故事起因、过程、结果的完整描写;

C、并以倒叙、插叙、补叙等方式追叙事件起因,以预叙方式暗示故事结局。

3、我国古代小说写人基本手法在先秦叙事散文中已初具规模。如:通过人物个性化言行、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较少长篇的外貌描写、心理描写。

4、我国古代小说和戏曲作品对历史题材的重视,也受先秦叙事散文启示。

复习:

一、填空

1、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是()。

2、反映我国早期记事记言的文字由简到繁的发展标志是()。

3、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的是()。

4、被司马迁称为“礼义之大宗”的是()。

5、《左传》记事起于()年,止于()年。

6、《左传》描写的重大战争有()、()、()、()、()。

7、叙事散文中以记言为主的著作是()。

8、突出表现纵横家思想和纵横家人生观的史书是()。

二、简答

1、怎样理解历史意识的产生和叙事散文的萌生与成熟?

2、《左传》的叙事特征有哪些?

3、《国语》的文学成就应当从哪几个方面去认识?

三、论述

1、简述《战国策》人物形象塑造的文学性。

2、试论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第四篇:4先秦叙事散文专题

章节名称:第三章 先秦叙事散文 授课时数4 教学目的和任务:

1、掌握《左传》的叙事特点和记言特征

2、了解《国语》的文学成就

3、掌握《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和难点:

熟读指定的作品篇目,并掌握每篇作品的内容和特点。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三章 先秦叙事散文 概说:

一、散文概念的引入

1、散文的问世与北方汉文化的进步,特别是文字的出现有直接的关联。文字出现的九种浪漫传说:伏羲龙书、神农穗书、黄帝云书、苍颉古文、少昊鸾凤书、高阳蝌蚪文、高辛仙人书、尧帝龟书、大禹锺鼎文,虽浪漫但无稽。

2、散文概念的沿革变化

散文和诗是最早出现的文体,而且差不多是孪生姊妹。甲骨文记录的卜辞,有的既像诗,又像散文,或者说是诗和散文处于胚胎期的浑沌未分状态,如:“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说它像诗,因为六句当中就有五句用“雨”字收束,加上句子长短大体一致,读来音韵复叠,节奏分明。后来的《江南可采莲》诗,就是对它的承袭和发展。但它从头到尾都是占卜的言辞,极为朴实,明白地记述了占卜的时间和内容,可视作札记式的散文之 祖。我国古代往往诗文并提,既表示两者联系紧密,也说明彼此处于对等地位,各立门户,不相混淆。

“散文”的名称出现较晚,最早称“文”或“文章”,它不像诗那样古今一贯,显得确定而鲜明。其实“文”也不单指散文,还有“文饰”、“文采”的意思,有时也兼指诗赋。刘师培说:

古者“文”训为“饰”,乃英华发外,秩然有章之谓也。夫诗为有韵之文,且多偶语,以诗为文,似未尽非,若以笔为文,则与古代文字之训相背矣,而流俗每习焉不察,岂不谬哉!

“文章”与“文”的意思相近,指“文采”或“文辞”。姚鼐的《古文辞类纂》韵散兼收,可见不论是韵文还是散文,都可称作“文章”或“文辞”。南北朝时期有文、笔之分,“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从此有了朦朦胧胧的散文意识,其中也潜伏着矛盾,刘勰就指出颜延年“笔之为体,言之文也,经典则言而非笔,传记则笔而非言”的话自相祗牾。他说:“《易》之《文言》岂非言文?若笔果言文,不得云经典则笔矣。”称散文为“古文”,始于北宋,而盛行于明。明人艾南英说:“欧阳公得旧本韩文,乃始知为古文。”这里所说的“古文”,是指韩愈等所倡导的一种文章体式,即散体文,而非“古时的文章”。北宋的柳开是这样解释“古文”的:“古文者,非在辞涩言苦,使人难读诵之;在于古其理,高其意,随言短长,应变作制,同古人之行事,是谓古文也。”这实际上是韩愈“师其意,不师其辞”一语的发挥。不过他说得比较具体,其中“随言短长,应变作制”,清楚地道出它的文体特征,即句子可长可短,一切取决于表达的需要。沈括又称之为“平文”,或许旨在反映它“平淡古质,不为浮华”的方面。直接称“散文”的是金人王若虚,他说:“欧公(欧阳修)散文自为一代之祖,而所不足者,精洁、峻健耳。”又说:“扬雄之经,宋祁之史,江西诸子之诗,皆斯文之蠢也。散文至宋人始是真文字,诗则反是矣。”这时,散文的概念才比较明确。它指有一定艺术性的散行文字,形式比较自由活泼,不受任何体制的人限制。一般说来,“散文”的概念在古代是和韵文对举而出的,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和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先秦时期,文史哲杂糅,文学尚未独立,故与今天的尚未概念相去甚远,需要辨析。

二、先秦叙事散文的发展和演变

第一阶段:原始的文字记录:甲骨卜辞、铜器铭文和《周易》

第二阶段:简拙质朴的史书:《尚书》和《春秋》

第三阶段:成熟定形的史书:《左传》、《国语》和《战国策》

三、史官文化

作为早熟的民族,理性精神较早地出现在北中国大地。与此种精神相伴而生的是“史官文化”。我们很有趣地看到,对神话持怀疑态度并从而“不语”“难言”并对之加以改造的孔子、司马迁,其身份恰是史学家。中国的“史官文化”相当发达而且发育颇早,古代王室很早就设有史官,这种对自身行为言语的过分重视,与一种崇尚道德的政治有关,史既是一种道德垂范,也是一种当下约束。班固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汉书·艺文志》)” 既有此种道德约束,就必须讲究“实录”,秉笔直书,《说文》:“,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史家的职业道德与职业训练就使他们远离神话,用怀疑的眼光打量神话,并最终对之满腹狐疑地加以改造或直接弃之如敝屣。如此,神话在中国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第一节 散文的萌芽

殷墟卜辞可以说是先秦散文的萌芽,它在兽骨龟甲上简略地记录了殷商王朝的占卜言辞,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记言、记事文字,也是书面文学的萌芽。其后是商周两代的铜器铭文和周代的《易经》。第二节《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散文集。原只叫《书》,“尚”字含义乃“上古之书”的意思,可能也包含着后人对它的“崇尚”,后来儒家尊之为“经”,又叫《书经》了。战国时总称为《书》,汉人改称《尚书》,意即“上古帝王之书”。它包含着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比较可信的是商书和周书这两部分。收集的是商、周时期王侯的誓、命、训、诰,所以,以记言为主。其中颇有一些生动的段落,如商书中的《盘庚》,周书中的《秦誓》,但总的说起来,《尚书》是艰涩难懂的,唐代的韩愈都觉得读起来很难,有“佶屈聱牙”之叹(《进学解》),我们今天若没有详尽的注本和足够的耐心与毅力,是不大读得进去的。

汉初,《尚书》存29篇,为秦博士伏生所传,用汉时隶书抄写,被称为《今文尚书》。西汉前期,相传鲁恭王拆孔子故宅一段墙壁,发现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字体书写的,所以称《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16篇,孔安国读后献于皇家。因未列于学官,《古文尚书》未能流布。东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颐献伪《古文尚书》及孔安国《尚书传》。这部《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出25篇,又从《今文尚书》中多分出5篇,而当时今文本中的《秦誓》篇已佚,所以伪古文与今文合共58篇。唐太宗时,孔颖达奉诏撰《尚书正义》,就是用古今文真伪混合的本子。南宋朱熹以后,对其中真伪颇有疑议。明代梅鷟(zhuó)作《尚书考异》,清代阎若璩著《古文尚书疏证》等,才将《古文尚书》和孔安国《尚书传》乃属伪造的性质断实。(第一部书的命运?!)

《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其中虞、夏及商代部分文献是据传闻而写成,不尽可靠。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遵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很有影响。

就文学而言,《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叙先秦散文当从《尚书》始。书中文章,结构渐趋完整,有一定的层次,已注意在命意谋篇上用功夫。后来春秋战国时期散文的勃兴,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秦汉以后,各个朝代的制诰、诏令、章奏之文,都明显地受它的影响。刘勰《文心雕龙》在论述“诏策”、“檄移”、“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文体时,也都溯源到《尚书》。《尚书》中部分篇章有一定的文采,带有某些情态。如《盘庚》3篇,是盘庚动员臣民迁殷的训词,语气坚定、果断,显示了盘庚的目光远大。如用“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比喻煽动群众的“浮言”,用“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比喻群臣坐观国家的衰败,都比较形象。《尚书》在语言方面虽被后人认为“佶屈聱牙”(韩愈《进学解》),古奥难读,而实际上历代散文家都从中取得一定借鉴。

第三节《春秋》(性质、作者、内容、特点等)

《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断代编年史,应是鲁国史官所整理修订的鲁国的编年史,属于记事体。它以记录鲁国的历史事件为主,同时兼及周王室和其他诸侯。自鲁隐公元年(前722)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其中有国家重要的祭典、盟会,国君的嗣立、丧葬,各诸侯间的交往和互访,以及大量有关军事行动的记录

《春秋》“春”与“秋”为一年四季中的二季,春种秋收,春生秋杀,(春还有“春华秋实”、“春花秋月”等)春秋代序为一个周期,一年,所以,“春秋”合称,就是指时间的运转。古代史最初的体例是编年的(按时间顺序依年编纂),故以“春秋”作为史著的通称。而《春秋))则特指据说为孔子根据鲁国史料编纂而成的一部史书,孟子和司马迁都说是孔子所作,实乃不妥。据《左传·昭公二年》记:晋大夫韩起聘鲁,“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这里的《鲁春秋》当为现今《春秋》之原本。这一年为公元前540年,孔子年仅十多岁,可能孔子对《春秋》做过删改和修订,《春秋》的原始作者可能是鲁国世代相承的史官。

但这部记录242年问大事的史书,文字却仅有一万六千多字,二百多年各诸侯国大事,其间纠结缠绕,勾心斗角,因果相联,人事相搅,多少复杂烦难,以一万六千余字当之,定须简洁而谨严,要言而不烦,一以当十。这就形成了《春秋》的“微言大义”。微言者,言语简洁而精省也,大义者,内涵丰富也,且包孕着主观倾向性。这对事对人之“主观倾向性”褒贬,又往往是暗示而非明宣的,此所谓“《春秋》笔法”。《孟子·滕文公下》:“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显然孔子作《春秋》不仅为客观记叙史事,为后人索隐,更为表达自己的政治道德观点,并以之矫正世道人心,故《春秋》微言之中,有褒贬在焉。所以,“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但用一万六千余字写242年历史,可以想见其疏略简陋,这不是语言的锤炼所能避免的。所以,实际上,《春秋》并不能真正完成对春秋时期的历史记录,它只是一部“历史提纲”。王安石更直接批评它是“断烂朝报”。从叙述事实角度看,它实际上没有叙事,因为它没有“叙”,只有“记”,它只记录事件的孤零零的结果,而无起因、发生、发展之过程,更遑论其间的诸种因素的交互影响,包括各类人物的不同作用。(《左转》起而补之)就对事件的评论看,它亦没有论事,因为它没有“论”,只是过分依赖、迷信语言的多义性、丰富性,滥用其模糊性,在能指和所指之间增加无约束甚至无规则的随意联系,这给我们真正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增加了难度。至于某些为尊亲者讳的用词,更值得商榷。如“践土之盟”时,春秋笔法:由于孔子和《春秋》的密切关系,一般认为“《春秋》采善贬恶”(《史记·太史公自序》)是表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的,即反对诸侯兼并,反对篡位夺权、犯上作乱。而实际上这也是鲁国史官的思想主张。孔子不可能修改《春秋》的全部记事,他只是认为:“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同上)这种“见之于行事”或称“属辞比事”的写法,就是春秋笔法。朱熹:“直书其事,善恶自见。”(朱彝尊《经义考》引朱熹)

如“践土之盟”,本是晋文公通知周天子参加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举,而作者记载此事时却写道:“天王狩于河阳。”晋文公为盟主,召集诸侯大会,也通知周天子到会,主弱臣强,天子竟被诸侯呼来唤去,形同被挟,实为周天子一大耻辱,但孔子记曰“天王狩于河阳”,用一“狩”字,为之遮丑。一个“狩”字,为尊者讳,强调了天子的身份地位,达到了“正名”目的。但这种做法,也遮盖了历史真相,实为史家所不宜取也。《春秋》三传:(或谓孔子故意“述而不作”,让学生承继)《春秋》既有这些叙事和论事上的不足和缺点,就须有人对之作阐释。被后人称之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就是传释《春秋》的著作。虽然其中《左传》又有人认为是独立著作,但客观上,我们仍可以把它看作是对《春秋》的注释。这三部著作,《谷梁传》(鲁人谷梁赤作),《公羊传》(齐人公羊高作)乃是阐释《春秋》的微言大义的,对《春秋》的“论事”作深文周纳的注释和阐释,有时不免穿凿附会,这两部著作实际上已不再是史学著作,而是政治学、论理学著作,已与文学无关。而《左传》则补《春秋》“叙事”之不足,史料既丰富多彩,格局又规模宏大(19万多字),史学价值与文学价值都堪称一流。

第四节《左传》

一、《左传》

《左传》的作者,说法不一,比较可靠的是鲁国的左丘明。孔安国注《论语》时说:“左丘明,鲁太史也。”这位鲁国史官很可能在后半生遭遇什么不幸,便双目失明,成了一名瞽史。司马迁《太史公自序》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刘向《别录》说:“左丘明作传授曾申。”(孔颖达《杜预〈春秋序〉引》曾申是孔子弟子曾参的儿子,据此左丘明应该是孔子的晚辈。但孔子对左丘明十分敬重,并引以为志同道合者。《论语·公冶长》:“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这正是左丘明所具备的良史之德,著述《左氏春秋》成功的主观条件。此外,左丘明还有撰写史书的客观条件,他所在的鲁国,原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号称礼乐之邦,保存周代文献比较完整。晋杜预说他“身为国史,躬览载籍,必广记而备言之。”(《春秋经传集解序》)为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他又同孔子一起到东周观看有关史料,回鲁后以孔子修订的《春秋》为纲,仿照其体例,写成了一部详备的史书《左氏春秋》。

《春秋》是编年体的断代史,依经作传的《左传》当然也是此种体例。它的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比《春秋》多了十三年,共255年。另外,《左传》最后还有一节附记,署日“悼之四年”,但所叙事迹至韩、魏灭智伯,已是鲁悼公十四年左右的事。所以也可以说《左传》记事下迄至悼公十四年(前454)。《左传》不是专史,但凡此二百六十多年间,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风俗、人物诸多状况,在《左传》中皆有生动而具体的反映。要了解此间的历史,《左传》是最翔实、可信的材料。

《左传》在对历史事实作客观真实的记叙的同时,又表现出明显的进步文明的思想倾向。它赞美明君贤臣,斥责暴君酷吏,宣传民本思想,怀疑天道鬼神。并且突破孑L子“为尊者讳,为亲者讳”的观念,对统治阶级丑陋、残忍、荒淫、无耻等进行了记叙和揭露。这一切,都是《左传》进步性的表现,也是其价值的体现。

与此同时,它也有它的历史局限性,比如帝王将相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对宗法制度等等级制度的维护等。但这些都不足以掩灭其辉煌成就和巨大的史学价值。

由于《左传》是在“叙事”上下工夫,这就使它有可能在叙事、写人及语言诸方面得到相当高的水准,取得与之相关的文学成就。事实上,《左传》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不仅是以其巨大的史学成就为人重视,也因为其巨大的文学成就对后来的文学史产生巨大影响,从而为历代所推崇。

如果说《春秋》是对历史事件“结果”的记录,并用谨慎选用词语的方法含蓄地表达对历史事件的评价;那么,《左传》则是对历史事件“过程”的记叙,并在记叙过程中“于叙事中寓褒贬”。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有趣的现象是,相较于《左传》对历史事件过程的生动、翔实的记叙而言,其对历史事件结果的记录反而显得草草——事实上,由于对历史事件过程的叙述已足够充分,对事件原因、发生、发展过程的描述已足够细致具体,其“结果”往往已是不言而喻——不需要太多的“言”即可“喻”之于读者。很显然,相较于《春秋》对历史事件结果的过分重视,《左传》的作者更关注对历史事件“原因”的探究。这种对“因果”的追寻,可以说是深入到了史学的本质,也就是说,《春秋》可以说是档案(历史事实的堆积),而《左传》则不仅是“史”(历史事实的堆积),而且是“学”(对历史的研究)。由此观之,《左传》作者在对史学的理解上,对史官(家)职责和素质的理解上,远超孔子之上,而《左传》的史学价值也远远超过《春秋》。

而且,由于《左传》热心于对历史创根究底,热心于对历史事实作细致的观察并记录在案,又出乎意料地使《左传》具有了极高的文学价值。这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它叙事的成就上(长于叙事)。它善于叙事,精于剪裁,详略得当,而且细节描写也大放异彩。并且在细节描写中,刻划了人物的性格,洞悉了事件发展的隐微动机。其对战争描写的擅长及取得的成就,更是历来为人称道。我们前面说到了,《左传》更关注历史事件的“因果”的追寻,所以,它写战争,并不把重点放在战争结果上,而是把关注点放在战争的背景、起因、交战各方战前的准备,政治、经济状况,人心向背,兵力布署,外交情况,将帅的性格与士兵的士气,战略战术的运用等等,围绕这样的主题,作者把大量的历史事实网罗了进来并组织起来(这也就实现了对历史的记录)。而组织这些材料,并委婉周详、生动活泼地加以叙述,使之有跌宕起伏的情节、错综复杂的矛盾,张弛有致的节奏,突出明确的中心,兼之谨严而巧妙的结构,清晰而相扣的层次,《左传》的叙事艺术也就自然地凸显出来。

与叙事艺术紧密相关,《左传》在写人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善于写人)。显然作者认识到了,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尤其是当事人,其品性、人格、性情、修养、见识等等,对历史事件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所以,《左传》写人,也是为了“叙事”,为了更好地叙事,更好地说明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

《左传》写人的方法,约略有四:一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实际上“说什么”和“做什么”是一个人性格的主要表现。二是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之中,通过描写人物如何应对矛盾冲突,在矛盾冲突中的行为、思想、心理来展现人物性格。“如何做”“如何说”——也即“方式”的选择,是人物性格的又一突出表现。三是通过对比手法来衬托人物性格,把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对比着写,从而使各自性格特征在对比衬托中更加显明。四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可以使我们对人物性格有更深入,更细致,更深刻,更近距离的了解。

《左传》叙事、写人之成就,可以举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为例说明。《春秋》在此年月下只一句:“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只是把事件中的“结果”系于月、年,而整个事件过程及起因、发展则阙如,而《左传》则以一“初”字领起追述,一下子就把事件起因追溯至40年前。按:郑武公娶于申在武公十年,公元前761年;武公十四年,公元前757年,生“寤生”;武公十七年,公元前754年,生共叔段;公元前743年,庄公即位;公元前722年,即隐公元年,庄公克段于鄢;而36年前庄公出生时的“寤生”(难产),乃是这一件历史大事的近乎微不足道的“因”,真令人感慨!不仅统治者内部所谓的神圣伦常之爱,被撕下了面具,甚至历史理性也受到怀疑。就叙事言,《春秋》中的“郑伯克段于鄢”六个字,到了《左传》,就变成了七百多字的,起因、发生、发展、情节曲折而生动,具体而翔实;人物性格鲜明而突出的大文章。其写情节,自“庄公寤生”引起姜氏厌恶起,接叙姜氏“欲立”共叔段,为之请制,请京,收贰,完聚,将袭郑,庄公伐京,段出奔共,颍考叔献计,庄公母子隧而相见„„环环相扣,层次清晰。故事的展开,矛盾的发展,人物的出场,都有条而不紊。其写人,则姜氏之偏执自私,乖戾狭隘;共叔段之飞扬跋扈,有恃无恐,无知愚蠢而野心勃勃,都在情节展开中自然地显示出来。尤其是郑庄公,其行事之周密,用心之险恶,处心积虑而不动声色,欲擒故纵而貌似忠厚,果断斩决而善待机会,深谋远虑而委曲求全,在其行事及语言中得到了最为淋漓尽致的表现。令人发粲的是整个事件结束后的最后一句“遂为母子如初”,一个“初”字,照应了全文开头的“初”,也让我们自然想到:这对母子,他们之间的“初”是什么样子呢?“如初”不过也仍然是内怀怨毒,尔虞我诈,互相拆台罢了。这出“其乐也融融„‘其乐也泄泄”的“隧而相见”闹剧,只不过是掩了天下人耳目,庄公得以保持“孝悌”之名,而姜氏仍可以养尊处优,重新恢复**的地位,继续过着寄生的贵妇人生活而已。这篇七百多字的奇文,以“初”始,以“初”终(后面一节“君子曰”与全文情节互不相关,其思想倾向又近于画蛇添足,置之勿论可也),首尾可对照,可对接,完然自足。文章结构之精妙,令人惊叹!《左传》艺术成就的第三个方面,是其语言上的特色(工于记言)。其叙述语言,典雅、平实、简炼丰润、含蓄畅达、曲折尽情。其人物语言,与人物的性格、修养、身份及其处境,在事件中的地置,十分贴切。其行人辞令(外交辞令),更是历来为人称道。我们看鲁僖公三十年(前630)的“烛之武退秦师”一节中烛之武对秦穆公的一段说辞:

夜缒而出。见秦伯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面对着两个超级大国的围攻,弱小的郑国当然没有军事上的任何优势,烛之武在谈判桌上也可以说没有一点砝码。所以,他先坦率地承认,若秦晋再围攻下去,郑国必亡,郑国人自己也知道并准备接受这种结局。坦承自己国家的处境,让人觉得他老实而诚恳。然后烛之武话锋一转“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亡郑固然对郑国是亡国之祸,但秦国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吗?这一转折,就使得烛之武此番说辞,好像并非为郑国打算,而是在为秦君谋划。接着他站在秦国立场上先就秦郑关系展开分析:亡郑,对秦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舍郑(放郑国一码),对秦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于是,秦郑关系不应该是敌对关系,你死我活关系,而应该是战略伙伴关系,至少应该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存在着共同利益和广阔的军事合作的前景。下文写到秦穆公退兵后,留下了杞子、逢孙、杨孙“戍之”,实际上,是在郑国建立了军事基地,既可两面夹击钳制晋国,又可作为秦国争霸中原的跳板。秦国确实是从“舍郑”中得到了巨大的好处。

在谈完了秦郑关系,化敌为友之后,烛之武又话锋一转,对秦穆公指出秦晋关系的脆弱性,秦晋两国根本利益的尖锐对立性。他也从两个方面分析。从过去看,晋负秦(晋惠公曾对秦穆公失信。晋人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行为秦穆公当然没有忘记);从未来看,晋阙秦。晋要强大争霸中原必先抑制秦国,使无后顾之忧;而秦要东向,也必先越过晋国这一关口。秦晋之间正因为根本利益互相对立,所以虽是邻居,常常搞些“秦晋之好”的联姻之类的双方心照不宣的把戏(穆公就是晋文公的岳丈),但世世交恶相斫不休的事实是不能掩盖的。三年以后(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秦谋袭郑,晋设伏于崤,使秦全军覆没,即可为烛之武预言注脚。上述事实客观存在,只不过穆公一时糊涂而未能了然。烛之武也只不过是给秦穆公提个醒,指出这个格局罢了。而在迷途中的穆公经烛之武的当头棒喝,幡然猛醒,结果是“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由此观之,烛之武对穆公所言,皆是事实,且果然是于郑于秦,皆大欢喜。这类外交辞令,当然是最值得推重,与后来纵横捭阖之徒,徒逞口舌,播乱是非,设阱陷人,构隙成奸,务为自利而损人的做法,有本质区别。

从文法言,这段说辞,层次清晰。先退一步,为一层;谈秦郑关系为一层;谈秦晋关系又为一层;最后两句“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是总结性的话,为一层。凡四层。层层相续相扣。就烛之武立论的核心言,则不外乎“利害”二字。穆公何许人也?唯“利害”可以动之。所以,烛之武开口便是“有益于君”中承“君亦无所害”的“害”,闭口则是“阙秦以利晋”的“阙”和“利”。一大段滔滔不绝之后,以四字收束:“唯君图之。”此君“图”什么?——唯利是“图”而已。秦穆公“图利”,烛之武乃说之以“利”,如此才能句句入耳,听之无厌,闻之心悦,最后言听计从,“与郑人盟”。而对与昨日同盟、女婿一旦决裂竞毫不芥怀,毫无愧疚,亦可见穆公英雄加流氓的本色。再验之以三年以后(鲁僖公三十二、三十三年),穆公利用郑人信任而谋袭郑,亦毫不受信诺之约束。后来蔺相如庭斥秦王赢政:“秦自穆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言之凿凿有据也。

此外,《左氏春秋》中还有作者丰富的想像和合情合理的虚构,作者采集的文字记载、历史传说、民谣故事、神话异闻,仅是一堆“材料”,作者的想像与虚构不仅补足了材料中普遍缺少的细节,甚至还创造了一些必要的情节与人物的语言,它像粘合剂一样,把全部材料粘连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统一体。想像与虚构是贯彻《左传》写作始终的一种重要艺术思维形式,如僖公二十四年,介之推和母亲的对话纯属作者揣摩、想像而虚构的。想像与虚构的运用、作者对旧史料的修饰润色、对传说逸闻的广泛吸收,使《左传》行文更加铺排,叙事记言更加夸张,因而不少人从史学的角度加以非难,王充《论衡》:“言多怪,颇与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相违反。”范宁《谷梁传集解自序》:“《左氏》艳而富,其失也诬。”韩愈《进学解》:“《春秋》谨严,《左氏》浮夸。”从史学求真、无证存阙的原则看,《左传》不是严格的史事记录,然而从史传文学的角度看,这正是《左传》艺术创造的重要表现。补充:

《左传》:„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译文:鲁国史书上写到:“郑伯克段于鄢。”为什么这样写呢?因为段的所作所为不像个做弟弟的,所以不说“弟”。像是两个敌国的君主打仗,所以叫做“克”。直称庄公为“郑伯”(郑老大),是讽刺他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说这是他本来的意思。不说“出奔”,是难以明说其中的缘故。)

解读:《烛之武退秦师》、《郑伯克段于鄢》

第五节《国语》文学成就

《国语》是一部国别史,据司马迁、班固、韦昭说,《国语》是左丘明在失明以后将其编著《左传》剩余的资料略加整理、汇编而成。成书约在战国初年。全书二十一卷,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除没《周语》3篇、《郑语》1篇涉及西周事以外,其余记载的是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外交等重点史实。《鲁语》2篇主要记载臧文仲、里革、公父文伯故事,《齐语》一篇主要记管仲为相辅佐齐桓公事,《晋语》9篇重点记载灵公、昭王事,《吴语》一篇、《越语》2篇着重记载吴越争霸。这些显然采自春秋时期各国史籍“百国春秋”中的资料,它上起西周穆王不听祭公谋父规谏讨伐犬戎,下至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联合灭智伯500年的历史。《国语》与《左氏春秋》有很大的不同,它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首先,《国语》是一部各国史官的有关记言的史料汇编,主要分国记录君臣谋议得失的谈话,基本上属于记言体。虽有记事,只是记言体中插叙和补充,比较接近《尚书》。《国语》在记言结束以后,往往缀上几句事情的发展或结果。如《鲁语下》记叔孙穆子论楚公子围,记事言语不多,但构成了完整的史实记叙,比《尚书》富于故事性。其次,《国语》开创了以国为单位来叙述史实的体例——国别体,它集中叙述某国的历史,又往往可以集中叙述某人生平始末,为传记体的产生起了先导作用。

最后,由于《国语》是各国史料的汇编,素材来源不一,编者亦未作统一润色,其记言水平参差不一,风格也颇有差异。比如《周语》旨在说教,行文委婉,多长篇大论,《鲁语》篇幅不长,语言隽永,《楚语》、《吴语》、《越语》则文字流畅整饬,颇有气势。总的说来,《国语》文学成就不如《左氏春秋》,但它长于对话,有自己的特色。《国语》有些人物对话写得相当精彩,相比之下,《左氏春秋》或空缺、或简略,而缺少《国语》中人物对话的生动与风趣。如姜氏劝夫不成,《左传》写道:“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而《国语》中写道:

姜与子犯谋,醉而载之以行。醒,以戈逐子犯,曰:“若无所济,吾食舅氏之肉,其知餍乎!”舅犯走,且对曰:“若无所济,余未知死所,谁能与豺狼争食?若克有成,公子无亦晋之柔嘉,是以甘食。偃之肉腥臊,将焉用之?”遂行。第六节 《战国策》

一、《战国策》的成书(策:成编的竹简,即史册)

《战国策》同《国语》一样,也是一部有关记言的史料汇编,主要分国记录战国时期策士游说各国诸侯时陈谋献策或互相辩论的言辞,所载上继《国语》下限,下至秦并六国之后,即从韩、赵、魏三家灭智伯开始,迄秦二世即位为止,245年间各国诸侯政治、军事、外交等重要史实。这些资料大部分是战国时期各国史官和策士所记,来源不一,零散错乱,名称各异,有所谓《国策》、《国事》、《短长》、《长书》》、《事语》、《修书》等称呼。到西汉,刘向第一次对这些史料进行系统整理、修订成书,共33篇。因其主要记载“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所以定名为《战国策》。到北宋,旧本《战国策》散佚甚多,文学家曾巩遍访藏本进行校补重编,才成今本规模。东、西周各1篇,秦5齐6,楚扎、赵、魏各4,韩、燕各3,宋、卫合为1篇,中山1篇。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3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内有战国纵横家著述27章,11000字,无书名、篇名,整理这些帛书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或帛书《战国策》,其中11章内容与今本《战国策》、《史记》相同,16章属于佚作。这说明战国时史官及策士记载所谓“纵横家”论辩言辞的资料是很多的,传到汉时仍为数不少,刘向编订《战国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春秋战国时期,“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统治者逐渐认识到要想争霸天下,国势、军力固然重要,但政治攻势和外交斗争也是必备的条件。但在这种形势下,士阶层中分化出了一批又一批游说策士。他们继承了春秋时期行人相聘于诸侯的传统,熟悉纵横捭阖之术,凭借自己的口才,鼓吹“横则秦帝,纵则楚王”。为了自己功名利禄,朝秦暮楚,见风使舵,明辨利害得失,能为诸侯争城、掠地、杀人、灭国,出奇谋、划妙策。他们或游说君王,或互相辩难,无不变本加奇,铺张扬厉,形成文字,令人拍案叫绝。章学诚称为“行人辞令之极。”

二、思想倾向

《战国策》的思想比较复杂,今略举大端。其进步思想表现在:

1、反映了民本思想。战国时期民本思想十分流行,《战国策》有些文章表现出对平民力量的重视,如“赵威后问齐使”把平民的地位放在君位之上,认为“苟无民,何以有君?”(《齐策四》)这和《孟子》的“民贵君轻”论有相通之处。又如冯谖为孟尝君营造三窟,其中之一就是“焚券”、“市义”,使薛地百姓皆呼“万岁”。虽然是为了收买人心,但也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人心向背对贵族的安危是如何重要。这种思想在书中比比皆是。

《战国策》对那些残害百姓、杀戮忠良、荒淫无耻的统治者予以无情地揭露。如宋康王无道,“骂国老谏者,为无颜之冠以示勇,剖任之背,锲朝涉之胫,而国人大骇。”于是“齐闻而伐之,民散,城不守。”(《宋卫策》)齐闵王拒谏饰非,枉杀直臣,弄得百姓不附,宋族离心,国被燕所伐,身卫淖齿所杀。(《齐策五》)作者对这些暴君都持有鲜明的否定态度,表现了一定的正义感。

2、有明显的“贵士”的倾向,把士的地位看得非常重要,颜斶(chù)见齐宣王,大胆宣称“士贵耳,王者不贵”“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垅”。燕昭王筑黄金台,尊郭槐为师,礼贤下士,“士争凑燕”,终于破齐复国,报了大耻。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种思想对于束缚人才的世卿世禄的官吏制度是一个冲击。书中还提出发现人才要不拘一格,不能求全责备,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要看大节,而不苛求小疵;要充分信任,而不要随便怀疑等,这些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3、《战国策》记录了许多嘉言善行,虽主要是对某些统治者的规劝,但对后世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如《触龙说赵太后》,主张贵族子弟要及早为国立功,长辈不要溺爱,否则,“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是非常危险的。公子牟劝范睢,“夫贵不与富期而富至,富不与果肉期而果肉至,果肉不与骄奢期而骄奢至,骄奢不与死亡期而死亡至。”唐且向信陵君建议:“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这些话具有格言意义,包含了某种生活哲理。

4、对于锐意改革、励精图治的国君,《战国策》给予充分肯定。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遭到国内保守派的反对,他毫不退缩,同他们反复辩论,坚持到底。他多次宣布“反古未可非,循理未足多”。“便国不必法古”,礼、法、政、教都要从实际出发。并且明确表示,儒家所提倡的那一套不合时宜,不足取法。“仁义道德,不可以束朝”(均见《赵册二》)这些都是当时观念形态变化的真实反映。

5、从思想线索上看。《战国策》艺术上自成一家,就是纵横家。而其道德哲学观多取道家,社会政治观接近法家,独与儒学抵牾不合,因而为后世学者所诟病。刘向已指出《战国策》的这种倾向。三国时秦宓曾攻讦:“战国反复,仪秦之术,杀人纫生,亡人纫存,经之所痊”(《三国志·蜀志·秦宓传》)。北宋曾巩指责《战国策》是“邪说害正”,要“放而绝之”。元人吴师道认为“是书善恶无所是非”,“善言之少,不足以胜不善之多”(战国策序)甚至宣扬受贿有功,造谣言说假话有理,露骨的提倡个人功名利禄,宣扬利己主义等,无疑都是糟粕。

三、《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1、《战国策》的文学成就首先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全书对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有鲜明生动的描写,尤其是一系列“士”的形象,更是写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纵横之士如苏秦、张仪,勇毅之士如聂政、荆轲、高节之士如鲁仲连、颜斶等等,都个性鲜明,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代表了士的不同类型。

2、《战国策》还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作者不满足于平铺直叙,有意追求行文的奇特惊人,如《燕策三》记燕太子使荆轲刺秦王;《秦策一》中《苏秦始将连横》记苏秦落魄而归后的刺股和喟叹,荣归故里时的感慨,其家人前倨后恭的言行等,都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

3、《战国策》在写人上,一方面继承了《国语》相对集中编排同一人物故事的方法,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出现了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机集中在一篇的文章,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例。如《齐策四·冯谖客孟尝君》,冯谖一生的主要事迹尽在一篇中,人物形象和性格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类作品,显示了由《左传》编年体向《史记》纪传体的过渡。

4、《战国策》的“文辞之胜”,在语言艺术上的空前成功,春秋时期从容不迫的行人辞令,到此时已演化为议论纵横的游说之辞。其文章艺术风格 “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

5、多用譬喻,借动物、植物或人们生活中习见的其他事物为喻,循序渐进地达到辩说的目的。还用大量的寓言故事、佚闻掌故来增强辩辞的说服力。寓言的巧妙运用,成为《战国策》文章的一大特点。阅读作品: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鞌之战》、《殽之战》、《晋公子重耳出亡》 《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冯谖客孟尝君》

作业题:

1、从《郑伯克段于鄢》、《殽之战》看《左传》描写战争的艺术。

2、试析《晋公子重耳出亡》的人物形象。

3、从《苏秦始将连横》看《战国策》的语言艺术。

4、由《冯谖客孟尝君》看战国时期“重士”和“以民为本”的时代风气。齐宣王见颜斶(chù,齐人)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陇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陇也。”宣默然不悦。

左右皆曰:“斶来,斶来!大王据千乘之地,而建千石锺,万石虡(jù,悬锺的木架)。天下之士,仁义皆来役处;辩士并进,莫不来语;东西南北,莫敢不服。求万物不备具,而百无不亲附。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徒步而处农亩,下则鄙野、监门、闾里,士之贱也,亦甚矣!”斶对曰:“不然。斶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何则?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故舜起农亩,出于野鄙,而为天子。及汤之时,诸侯三千。当今之世,南面称寡者,乃二十四。由此观之,非得失之策与?稍稍诛灭,灭亡无族之时,欲为监门、闾里,安可得而有乎哉?是故《易传》不云乎。‘居上位,未得其实,以喜其为名者,必以骄奢为行。据慢骄奢,则凶必从之。’是故无其实而喜其名者削,无德而望其福者约,无功而受其禄者辱,祸必握。故曰:‘矜功不立,虚愿不至。’(仅有好大喜功的野心是不能建功立业的,只有主观的空愿望而不去实行,愿望是无法实现的)此皆幸乐其名华,而无其实德者也。是以尧有九佐,舜有七友,禹有五丞,汤有三辅,自古及今而能虚成名于天下者,无有。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是故成其道德而扬功名于后世者,尧、舜、禹、汤、周文王是也。故曰:‘无形者,形之君也。无端者,事之本也。’夫上见其原,下通其流,至圣人明学,何不吉之有哉!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榖,是其贱必本舆?’非夫孤寡者,人之困贱下位也,而侯王以自谓,岂非下人而尊贵士与?夫尧传舜,舜传傅禹,周成王任周公旦,而世世称曰明主,是以明乎士之贵也。”

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今闻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 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夫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制言者(命令我说话的人)王也,尽忠直言者斶也。言要道已备矣,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则再拜而辞去也。

第五篇:复件 先秦两汉文学史讲稿.ppt.Convertor

先秦两汉文学史讲稿

第一编

先秦文学史........................................................................................................2 第一章

先秦文学概说..............................................................................................2 第二章 上古神话......................................................................................................3 第三章

《诗 经》.................................................................................................4 第一节

《诗经》的体制和性质.....................................................................4 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7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及对后世的影响.......................................................8 第四章

先秦历史散文..........................................................................................9 第一节

从卜辞到《春秋》............................................................................9 第二节

《左传》.........................................................................................11 第三节

《国语》...................................................................................................13 第四节

《 战国策》............................................................................................13 第五章

先秦诸子散文........................................................................................15 语录体//格言体——对话体//寓言体——专题论文.....................................................15 第一节

《论语》《墨子》《老子》.......................................................................15 第二节

《孟子》...............................................................................................17 第三节

《庄子》...............................................................................................18 第四节

《荀子》和《韩非子》...................................................................19 第六章

屈原与楚辞...............................................................................................20 第一节

楚辞的产生及其特色........................................................................20 第二节

屈原的生平和作品..........................................................................21 第三节 《离骚》.............................................................................................22 第四节

屈原的其他作品..............................................................................23 第五节

楚辞的后劲.....................................................................................24 第二编

秦汉文学史......................................................................................................24 第一章

秦汉文学概说............................................................................................24 第二章

两汉散文...................................................................................................25 第一节

西汉的政论文...................................................................................25 第二节

东汉的散文........................................................................................26 第三章 两汉辞赋....................................................................................................27 第一节

赋的来源和特征..............................................................................27 第二节

汉赋的发生........................................................................................27 第三节

汉初赋家........................................................................................28 第五节

东汉辞赋............................................................................................29 第四章

《史记》与两汉史传文学.......................................................................30 第一节

司马迁的生平.................................................................................30 第二节

《史记》的修撰..............................................................................30 第三节

《史记》的叙事..............................................................................31 第四节

《史记》的地位和影响...................................................................33 第五节

《汉书》与杂传的萌芽...................................................................34 第五章

汉代诗歌...................................................................................................35 第一节

汉乐府............................................................................................35 第二节

五言诗的兴起.....................................................................................36

第一编

先秦文学史

第一章

先秦文学概说

本段之上下限

1、无法确定上限,一般以有文字之初开始(甲骨文、金文)。

2、下限一般定在秦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

一、文学的发生

口头——文字

从传说到写定(短歌和故事;荷马神话)韵文——散文

出于天然,便于传播

实用——审美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娱宾遣兴 纪实——虚构

二、先秦文学的特征

1、学科属性不独立

无所谓“纯文学”。“文史哲合一”,除楚辞外,后世多以入经、史、子三部。以汉代标准即《汉书·艺文志》之六略(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

今日之“文学”,旧语谓为“辞章之学”;先秦所谓“文学”,乃文献之意,如《论语·先进》所谓“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之一。

2、综合的艺术形态

诗、乐、舞合一。乐经即诗经,风乃乐调,颂舞容也。

朱光潜《诗论》:诗歌、音乐、舞蹈原来是混合的。它们的共同命脉是节奏„„后来三种艺术分化,每种均仍保存节奏,但于节奏之外,音乐尽量向“和谐”方面发展,舞蹈尽量向姿态方面发展,诗歌尽量向文字意义方面发展,于是彼此距离遂日渐其远了。

又云诗歌保留之乐、舞痕迹有:重叠、迭句、衬字、格律

3、文体由浑融走向分别

体制:初期只分韵、散;战国后期乃有赋体。

初步分别不同文体的功能与手法:史以叙事,诗以抒情言志,著述以论说。

4、文献阙疑之点极多

A、伪作特多(参张心澂《伪书通考》、郑良树《续伪书通考》); B、撰年无考(参钱穆《先秦诸子系年》); C、作者多难以考实。作者之类型:

1)佚名

《周易》、《诗经》

2)集体述作

《墨子》、《庄子》、《吕氏春秋》 3)托名

《管子》、《商君书》、《国语》 4)后人编辑

《尚书》、《战国策》 5)存疑

《老子》、《左传》 6)较明确者

《荀子》、《韩非子》、屈赋

然其中亦夹杂伪作。总结:

先秦为中国文学之萌芽期,后代文学的许多变化发展孕育于兹。

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上》:“盖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故论文于战国,而升降盛衰之故可知也。”

三、先秦知识阶层的演变与文学的关系

巫史合一(宗教、祭祀//卜辞、金文、音乐)学在王官(礼乐文化)士人(礼乐下行,百家争鸣)

四、学习难点——三道屏障(可谓中古以前文学之通则)

1、文字生僻,晦涩难读

韩愈《进学解》:“周诰殷盘,诘屈聱牙。” //当时口语去今亦遥远。

2、观念隔膜,趣味难得

思想:诸子百家之说纷纭,难以晓解(此为不知己亦不知彼)古云“文以载道”,道不明则不能知其所以然;

审美:朴素自然,错落参差//精工秀丽,明朗严整(此为知己不知彼)今人趣味去古悬远,读之如富家子茹野菜,不合胃口。

3、文献缺略,史实难明

当时:删诗说 //后世:《汉志》记载而存于今者无几。

五、治学之方法

章太炎《国学概论》第一章《概论》乙《治国学的方法》尝标举五法:

一、辨书籍的真伪

二、通小学

三、明地理

四、知古今人情的变迁

五、辨文学应用

第二章 上古神话

本土材料与外来学科概念

一、神话的产生

万物有灵(观念:对世界的解释需要)

原始宗教(载体:仪式;沟通与依附的需要——图腾)

夸张与变形(修辞)

隐喻和象征(思维)

列维-布留尔(Lucien Lévy-Bruhl)《原始思维》提出 原始思维中之集体表象与互渗律。

一般来说,职掌越细的神越原始;文化神多后起。

二、中国上古神话之载籍

原著:《山海经》(《四库提要》:山海经,十八卷。是书或称夏禹撰,或称伯益撰,其中乃有帝启、周文王及秦汉地名,则妄不待辩。然司马迁已称之,则亦周秦以来古书也。其注为晋郭璞作。《隋志》以还,皆列地理之首。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

片断:《诗经》、《楚辞》; 《吕氏春秋》、《淮南子》、《庄子》;

《左传》、《国语》、《逸周书》、《穆天子传》 复原:刘城淮《中国上古神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

工具书: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辞典》,上海辞书1985年

总体而言,写定太晚,散失太多,不能如希腊神话编写神谱(道教之神谱已非神话类)// 顾颉刚“层累说”

三、神话的类型及其代表

1、自然神话

包括创世神话——物灵神话

诞生较早,写定较晚,亦较多地方色彩

盘古——女娲——夸父——巫山神女——河伯

2、历史神话——或混同于传说

包括英雄神话、始祖神话、以及历史化的自然神话

后羿——神农、后稷——鲧、禹

附说:中国上古神话无司心灵欲念之神,如爱神、美神等。

四、神话故事的流变与影响

1、神话的历史化

史学意识的成熟——儒家观念的抑制

黄帝四面;夔一足

2、神话的仙话化

道教之改造利用

西王母;黄帝

3、神话题材的后世回响

庄屈楚产,取材较多。通观全史,则远逊西方。鲁迅《故事新编》以古人酒杯浇心中块垒,非常者也。

原因推测:

A、诗文不以叙事为主;

B、史传虽主叙事,然实乃神话之敌对;

C、小说兴起甚晚,上古神话馀材无多,不足以敷衍成章。

附:原型说

4、神话的思维与技法的影响

仙话//小说的远祖——仅因承其虚构(志怪//记异)的本领,而抽掉其神灵崇拜的本质。

《西游记》、《封神演义》、《聊斋志异》——取像造型仿佛神话,其实已掺杂许多史传叙事的手法,是为传奇小说(romance/legend/story),远于神话(myth)。

第三章

《诗 经》

第一节

《诗经》的体制和性质

一、基本介绍

名称与篇目

诗,诗三百;战国末期以后有“经”之名,然非“经典”之义。

305篇。另“有目无辞”之《小雅》笙诗六篇。《诗经》的时代

前11世纪至前6世纪。

早:周公制礼作乐 // 西周初年(《周颂》《大雅·文王》等)// 《商颂》盖宋人所作。晚:礼崩乐坏//“《诗》亡而《春秋》作”——春秋中叶(依毛诗则《陈风·株林》约前599,事见《左宣十年》)地域

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涵盖今晋、冀、鲁、豫、鄂、陕之全部或一部。作者

——贵族、卿士(许穆夫人赋《载驰》、尹吉甫、寺人孟子、家父„„)

按,“赋”有引用、创作二义

——平民

多数无从确认

二、《诗经》的编定与整理研究

1、采诗——献诗——删诗

乐官

《周礼·春官》:“大师,下大夫二人。小师,上士四人。瞽矇,上瞽四十人,中瞽百人,下瞽百有六十人„„”郑注:“凡乐之歌,必使瞽蒙为焉,命其贤知者以为大师、小师。”

孔子与《诗经》

《论语·子罕》: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2、三家诗

齐辕固、鲁申培、燕韩婴

今文-古文;师法-家法;通经致用

陈乔枞《三家诗遗说考》,《皇清经解续编》本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1986年

3、毛诗系统——标准版本

A、鲁毛亨、赵毛苌注——郑玄笺——孔颖达正义

B、诗本义——朱集传

C、姚际恒《诗经通论》——方玉润《诗经原始》——陈奂《诗毛氏传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陈子展《诗经直解》

三、《诗经》的分类与编排

六义 // 六诗

《周礼·春官·大师》:(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郑注:所教诗必有知、仁、圣、义、忠、和之道,乃后可教以乐歌),以六律为之音(郑注:以律视其人为之音知其宜何歌)。

《诗大序》孔《疏》: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非别有篇卷也。风、雅、颂的划分标准

A、以音乐为划分标准,诗即歌词。

郑樵《通志·昆虫草木略·序》首倡 B、以内容分,用政治标准。

《大序》

C、以作者身份分。

朱熹《诗集传·序》 诗、乐合一

顾颉刚《论〈诗经〉所录全为乐歌》从乐谱的复奏、歌词的铺张、乐曲的采集、文本的保存四方面论证其必非徒歌。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从歌辞总结出《诗经》包含十种曲式,推测有多人同唱的复杂形式。

1、国风

十五国风 //上博楚简《诗论》称为“邦风” 地方乐调(顾颉刚谓即土乐)贵族、士、平民

朱熹谓为“里巷歌谣”者,似是而非(礼制、器用等。参朱东润《〈国风〉出于民间论质疑》)南与风之别

马银琴《〈毛诗〉首序产生的时代》据《郑谱》谓二《南》本“女史歌之”,不与《雅》《颂》同编。东迁后地位上升,成为王室“正歌”。

2、大、小雅:

夏声—正声—秦声 《墨子·天志(下)》:“非独子墨子以天之为仪法也,于先王之书《大夏》之道„„” 上博楚简《诗论》中名之《大夏》、《小夏》

作者以贵族、官吏为主

多数产生于西周,《小雅》之少部分作于春秋。二雅的区别:

A、政治。《大序》

B、内容。《正义》

C、作者。方玉润《诗经原始》卷九

D、时代。朱东润《诗三百篇探故·诗大小雅说臆》 E、音乐。惠周惕《诗说》卷上

3、颂

上博楚简作“讼”。

专人创作——专祭祀之用

四、《诗经》在先秦时代的功用 礼乐文化的核心载体

《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1、作为仪式工具

祭祀——朝会宴飨

《仪礼》记载甚多。

《左传·襄二十九年》季札观乐。

2、作为社交文本

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汉书·艺文志》)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

(伯鱼曰:)“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季氏》)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阳货》)

关键词:赋诗言志;断章取义;歌诗必类

外交引诗之例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齐庆封来聘,其车美。孟孙谓叔孙曰:“庆季之车,不亦美乎?”叔孙曰:“豹闻之:‘服美不称,必以恶终。’美车何为?”叔孙与庆封食,不敬。为赋《相鼠》,亦不知也。

《左传》定公四年:(申包胥)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3、作为知识文本

教化——教育——引证

A、教化

《诗大序》:《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

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按:“教化说”盖汉儒之说,诗教流行之代,诗固无与于庶民。

B、教育

《周礼·地官·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舞《大夏》。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C、引证

著述引诗——百家争鸣,各取所需

按:以上诸般应用以历时性眼光观之,可见《诗》与日常生活渐远之迹。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

扬之水《诗经别裁》:“比较起来,《风》更多的是追求理想的人生,《雅》《颂》则重在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

一、祭祀诗和所谓“史诗”

周人“史诗”:《大雅·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以《生民》为例

史诗-诗史

二、农事诗

《豳风·七月》

此诗盖西周家族生产、生活之缩影。

读诗法:涵泳自造与先入为主

三、燕享诗

《小雅·鹿鸣》;《宾之初筵》

燕礼乃礼乐重要环节,故此类作品,非后世公宴、侑酒者比。

四、征役诗——怀人诗

《大雅》写王师赫赫,多威武豪迈之章;《小雅》及风诗则多从个人落墨,多悲苦眷恋之声。《豳风·东山》、《秦风·无衣》、《周南·卷耳》、《卫风·伯兮》、《小雅·采薇》 按,后世军戎、行役、闺怨之体昉此。

五、怨刺诗——变风变雅;美刺说 《诗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

《汉书·艺文志》:周道始缺,怨刺之诗起。风、雅怨刺之别

二雅之怨刺诗多为西周末刺厉、幽无道者,所谓“乱世之音怨以怒”者也。作品多出贵族之手,忧世伤时,躬自悼也。风格沉痛凝重,如《大雅·板》《荡》《民劳》《瞻卬》,《小雅·节南山》《雨无正》《巧言》《巷伯》等。是为“载道文学”之先驱。

国风之怨刺诗多出下层,多针对具体的社会现象或事件,讽刺更尖刻辛辣,情绪较外露,以嘻笑怒骂为能。《王风·黍离 》例外。

《齐风·南山》: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周礼·地官·媒氏》: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汉书·地理志》: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故俗称郑卫之音。(今言靡靡之音)

《诗集传》卷四《溱洧》注: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辰,采兰水上以祓除不祥。„„此诗,淫奔者自叙之词。

六、婚恋诗

《论语·卫灵公》: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礼记·乐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诗集传》卷四《郑风》末注:《郑》、《卫》之乐,皆为淫声。„„《卫》犹为男悦女之词,而《郑》皆为女惑男之语。卫人犹多刺讥惩创之意,而郑人几于荡然无复羞愧悔悟之萌。是则郑声之淫,有甚于卫矣。

《礼记·乐记》: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惟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 恋爱:

相思:《郑风·野有蔓草》《秦风·蒹葭》《陈风·月出》《郑风·褰裳》 约会:《郑风·溱洧》《郑风·子衿》《邶风·静女》《郑风·将仲子》《召南·野有死麕》《唐风·绸缪》

执著坚贞:《鄘风·柏舟》、《郑风·出其东门》

婚姻:《郑风·女曰鸡鸣》、《齐风·鸡鸣》

弃妇诗:《卫风·氓》、《邶风·谷风》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及对后世的影响

一、赋、比、兴——艺术技巧 释义 举例

赋:《豳风·七月》(全首用赋)比:《豳风·鸱鴞》(禽言诗之祖)、《魏风·硕鼠》 兴:《秦风·蒹葭》(毛传谓为全首用兴)按,兴之发生,盖一以寻求节奏,二以寻求诗像 后代所谓兴象、意境皆由此萌芽

二、重章叠句——盖乐章之形式使然,有回环往复之妙

《周南·芣苡》(为演唱)

《王风·黍离》(助抒情)

三、字词与句式——体式 由杂言趋向以四言为主

双声、叠韵——此汉语自具之音乐美,有悠扬婉转之妙 叠字:《文心雕龙·物色》: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连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虽复思经千载,将何易夺。

四、开创抒情诗的传统,奠定中国诗歌的文体功能 “言志”与“缘情”

五、关切现实的风雅传统——文学观念

历代士人淑世情怀的文学表现——现实精神//政治情结//社会关怀 集体抒情—→个体抒情

“风雅”为文学作品之最高标准之一。为人生的—→反对为艺术而艺术

第四章

先秦历史散文

第一节

从卜辞到《春秋》

一、散文的萌芽

卜辞——金文

应用文体之萌渐——格式化

叙事错综以议论

举例:毛公鼎

先秦史官与历史散文的兴起

史职由宗教转向人文,所记录之内容由宗教对象转为政治活动。(参徐复观《原史》)《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汉书·艺文志》: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

二、《尚书》

1、基本介绍

名义——上古之书。汉人所命名。

性质——上古历史文献汇编,记言者也。分为典、谟、训、诰、誓、命六体。

编订——旧传孔子所编,非。传足本为一百篇。

2、《尚书》今古文问题

汉文时伏生传今文28篇,用隶体,可信。汉武时鲁恭王坏孔子壁,得古文《尚书》,皆蝌蚪书。较今文多16篇,西晋末皆亡。今存古文尚书(伪《孔传》),东晋梅赜赝作也。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

3、风格与影响 韩愈《进学解》:“周诰殷盘,诘屈聱牙。”

当时记言之文,然皆作书面语;文词古奥,然语意平易。诚挚敦厚,情深意切;文风质朴,少雕饰。

举例:《秦誓》

对后世官方文书的体式有深远影响。《文心雕龙·宗经》:诏、策、章、奏,则《书》发其源。

三、《春秋》

1、名义

当时一年只分春、秋两季,遂以季节名为按年记事之著作名。

诸侯各有国史,“春秋”为周代史书通名。

《墨子·明鬼下》列举:周、燕、宋、齐皆有《春秋》。

诸侯国史又名梼杌、乘。

《孟子·离娄下》: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今之《春秋》,鲁《春秋》也。

起隐公元年(前722),尽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

2、体例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按鲁十二公顺序分年记事。记事以鲁国为主,兼顾各国。

《春秋经传集解序》: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纪远近,别同异也。

3、作者和时代 “不修春秋”(《公羊传》庄公七年语)

旧说:孔子晚年据鲁国史官底本加以笔削,用为历史教材——是为中国私家著述之始。《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新说:孔子不曾修《春秋》,仅用为近现代史教材耳。其中有关孔子生卒之文字皆后人所加。(杨伯峻)

4、观念和价值

A、维护周礼,拨乱反正——重评判,不重记录 《庄子·天下》:《春秋》以道名分。《太史公自序》:《春秋》以道义。

《孟子·滕文公下》:《春秋》天子之事也„„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离娄下》:王者之迹息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B、春秋笔法——开创史书褒贬劝戒之传统一字寓褒贬——作者之书法义例

诛、杀、弑 // 败、大崩 // 征、伐、侵、袭

范宁《春秋穀梁传序》: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

《文心雕龙·史传》:(《春秋》)褒见一字,贵逾轩冕;贬在片言,诛深斧钺。

微言大义——读者对《春秋》隐微含义的阐发

举例:《左传》解“郑伯克段于鄢”

C、叙事简严——此盖当时国史记事之通例 “电报体”。钱钟书谓如今日之新闻标题。此或当时各国史官记事之通例;亦受书写材料限制。

桓谭《新论》:经而无传,使圣人闭门思之,十年不能知也。荀子谓“《春秋》约而不速”,王安石讥为“断烂朝报”。

5、《春秋》三传 A、《公羊传》 B、《穀梁传》

C、《左传》

今文、古文之大较——通经致用//通经知古;阐发微言大义//训诂名物制度(以义传经//以史传经)

公、穀皆今文,阐发经义之作,在政治史、思想史影响较著。文学则公、穀乃经师讲辞,木讷呆滞,无与翰藻。第二节

《左传》

一、《左传》的成书 A、作者及书名

左丘明——旧说为孔子学生。按《论语·公冶长》提及之,引以自重,《左传》作者必非此人。或托其名以行而已。

其人或为儒家后学,姓名不可知。

原名应为《左氏春秋》,今名乃《春秋左氏传》之简称。刘知几《史通·申左》:

寻《左氏》载诸大夫词令、行人应答,其文典而美,其语博而奥。述远古则委曲如存,征近代则循环可覆。必料其功用厚薄,指意深浅,谅非经营草创,出自一时;琢磨润色,独成一手。斯盖当时国史已有成文,丘明但编而次之,配经称传而行也。

B、写定之时代

异说甚多,兹采杨伯峻说:

据其中预言之验否,可推知作于魏斯为(文)侯之后(前403),周安王十三年(前389)之前。当时即有写本,与公、穀口耳相传,入西汉始有定本者异。C、传本

西汉:民间传本及孔壁藏本——刘歆合二本写定,请立于学官。

西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始合经传为一——唐孔颖达正义

此为《左传》之标准本。注本: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刘文淇等《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竹添光鸿《左氏会笺》、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研究著作: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

改本:马骕《左传事纬》、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

选本:王伯祥《春秋左传读本》、朱东润《左传选 》

全译:沈玉成《左传译文》 参考读物

二、《左传》的史观

1、人本思想——重人事,远鬼神 “民,神之主也。”

见桓公六年季梁语;僖公十九年司马子鱼语。

又,僖公五年,宫之奇谏假道,虢君自谓“享祀丰洁,神必据我”。宫之奇则曰: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神所凭依,将在德矣。

2、民本思想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根于春秋之政治格局变化而然。国家(社稷)与政权(国君)概念开始分离,作为主体之“民”之地位始被重视。有以启战国时士人之崛起。附说:中西“民主”之异——democracy源自希腊语,字根demos<人民>+kratia<统治>,即“由人民进行统治”也。而汉语乃“民之主”之简称。

三、《左传》的叙事

“史之称美,以叙事为先”。《左传》叙事,向以言简事博为后世楷模。其叙事技法百出,前人多有总结。(冯李骅《读左卮言》、张高评《左传之文学价值》)其中战争描写最为人称道,前人或将《左传》作兵书读。手段与技巧

A、以预言绾合情节

一人之休戚、一家之荣枯、一战之胜负、一国之盛衰,在在有预言如影随形。以理性分析之因果,取代宗教神启之宿命。既见史筮一体之孑遗,复总悠悠万事于一脉。史家之慧眼,文士之慧心,宛然归一。如崤之战前蹇叔、王孙满之言 B、妙于剪裁,精于照应 举例:鄢陵之战

C、注重细节点染,充实情境,平添趣味 如城濮之战战前文公占梦

又如邲之战,“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

又如哀十六年楚白公之乱,叶公胄否之议论。

D、文字洗练,富于张力

效果:文约事丰

方法:省字与省句

宣十四年楚子闻申舟被杀: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又,庄二十八年楚子元伐郑 《史通·叙事》: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E、涉笔奇趣,为小说之先声

举例:魏颗不从乱命 // 邾庄公之死

四、《左传》的志人

1、以人物串联历史,穿针引线,承先启后,鉴往知来 显著如季札,隐晦如夏姬

有如历史之“报幕员”。后世小说颇有此等角色。

2、遗貌写神——轻外表、心理,重言语、行动 长篇如重耳、子产,短章如曹沫。举例:宋南宫长万之勇

3、擅为代言

记言本古史官职守,《左传》遂变本加厉,为角色设身处地,创作台词。

人物或因言而存,如鉏麑。

实启后世小说、戏曲对话之权舆。(《管锥编》PP164—166)

五、《左传》的行人辞令

需要: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关乎国家利益

文风:典雅奥博,含蓄委婉。——身份、教养使然 如烛之武退秦师、知罃对楚王问。又吕饴甥对秦穆公 第三节

《国语》

一、概说

1、作者与成书

旧传左丘明作,后人从文风、体例等不谐之处多非之。要为史官之记,战国初人汇集成篇,而左氏或为传者之一。因史料来源相近,时代相当,故所记事可与《左传》相参。《史记·太史公自序》及《报任安书》: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2、名称与体例

分国记载,以记言为主,故名。

《汉书·律历志》始称为《春秋外传》,非。

韦昭《国语解》序:其文不主于经,故号曰“外传”。

起周穆王,讫鲁悼公(前453)。21卷,分8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各国篇幅不一,《晋语》九卷,《郑语》仅一章。较《左传》多记吴、越事。

3、注本

西晋发魏墓,其中有《国语》三篇,可见战国时此书已流传。

孙吴·韦昭《国语解》;清·董增龄《国语正义》;民国·徐元诰《国语集解》

二、内容与风格

1、多记教诲之语

比较:《尚书》多训诫文,《春秋》多褒贬言。发展民本思想

2、用故事说教

叙事、记言好用繁笔,平铺直叙,涂抹太尽,常觉枝蔓,然不乏生动人物、情节。比较:《左》《国》所记晋文公去齐。

《晋语》不乏幽默之笔。举例:《晋语九》“董叔将娶于范氏”

《吴语》《越语》文笔恣纵,描写接战与备战之谋颇可观。

3、造语为文,晓畅平易

卫聚贤《国语之研究》乃谓书中多用方言。

第四节

《 战国策》

一、成书与性质

1、成书

刘向编,33篇,分东、西周、七雄、宋、卫、中山十二国策。

刘向撰《战国策书录》今存,可知其编辑经过。(罗根泽谓为蒯通所作)

后有散佚,北宋曾巩又加整理,仍分33篇,已非刘向之旧。注本:

南宋姚宏、鲍彪各有注。鲍更动原作次序,不佳。

近人有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何建章《战国策注释》。

2、性质

纵横家言论集

《战国策书录》:臣向以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文心雕龙·史传》:及至纵横之世,史职犹存。秦并七王,而战国有策。盖录而弗叙,故即简为名也。

子之将史——多虚构,不必尽如事实。《史记·苏秦列传》:然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史记索隐》谓史公刊落豫让行刺“衣尽出血”数句。

谭献《复堂日记》五:予谓《策》纪多设辞,如诸子之寓言,非可以实事求之。1973年,马王堆出土类似《战国策》之帛书27章,命名为《战国纵横家书》,可见其时此种学说之流行。

二、时势与思想

合纵连横,远交近攻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孟子·滕文公》)

“横则秦帝,从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刘向《战国策书录》)“山东言纵横,未尝一日而止也。”(韩非)

“游说权谋之士”鼓吹其说,折冲樽俎,舌端取富贵 《文心雕龙·论说》:暨战国争雄,辩士云踊,从横参谋,长短角势。转丸骋其巧辞,飞钳伏其精术。(飞钳:察其言语是非而钳制之。又与“转丸”皆传为《鬼谷子》篇名。)一人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六印磊落以佩,五都隐赈而封。

《史通·言语》:战国虎争,驰说云涌。人持弄丸之辩,家挟飞钳之术。剧谈者以谲诳为宗,利口者以寓言为主。

1、尚计——重权谋

2、尚说//尚辞

3、尚利

4、尚时——权变

三、文学成就

“从文学的一面来说,与此前的作品相比,它便特别显示了一种世俗的趣味。„„大致可以说,《左传》是贵族的文学,《战国策》是平民的文学。前者多贵族气,后者多游士气。”

——扬之水《先秦诗文史》

1、为士人立传

主角:策士与侠士 要素:智谋与气概

举例:苏秦;鲁仲连;颜斶;聂政

2、以寓言、故事说理 与春秋辞令之言称《诗》《书》迥异。

从赋诗言志转变而来。含蓄蕴藉则寡,浅易生动过之。

《文史通义·诗教上》:战国者,纵横之世也。纵横之学,本于古者行人之官。观春秋之辞命,列国大夫,聘问诸侯,出使专对,盖欲文其言以达旨而已。至战国而抵掌揣摩,腾说以取富贵,其辞敷张而扬厉,变其本而加恢奇焉,不可谓非行人辞命之极也。

原因:风气转变;求其易入

3、戏剧化的叙事风格

气氛渲染

如:易水送别;唐且不辱使命

情节设置 如:苏秦之嫂前倨后恭;冯谖为孟尝君市义

有以启迪小说

4、文辞辩丽恣肆,铺张扬厉

修辞:多夸张、排比,务以气势胜人。

举例:《齐一·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国富民强之套语)记事:绘声绘色,耸人听闻。比较:“专诸刺王僚”与“聂政刺韩傀”(尽与不尽)

刘熙载《艺概·文概》:文之快者每不沉,沉者每不快,《国策》乃沉而快;文之隽者每不雄,雄者每不隽,《国策》乃雄而隽。

5、不避粗鄙

举例:“而母婢也”;《韩二·楚圍雍氏五月》

第五章

先秦诸子散文

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 “轴心时代”

1、诞生

贵族没落——王官之学下行——私学

起衰救弊——百家争鸣,处士横议

2、学派及生灭

九流十家。各引一端,相灭相生

显学//一柔一刚,一文儒一侠客

养士//稷下学宫

注意:子为一家之学,论诸子之学,当分家不分人。

3、论说文体演变大势

语录体//格言体——对话体//寓言体——专题论文 第一节

《论语》《墨子》《老子》

《论语》

一、语录体的特色

1、口语化,生活化 子张书绅

朴素明畅——语气词多 朱熹戏言

2、章节独立,各不连属;文意跳跃,难以索解 文体影响:笔记、语录

二、《论语》的风格

平和诚挚,温厚从容

《述而》: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先进》之“侍坐”章

《阳货》“宰我问三年之丧”章

偶见激烈之辞

简约精当,凝练隽永

三、《论语》的文学思想

《诗》之于孔子,乃是通向其社会理想、人格理想的津梁,故特重“《诗》之用”。A、实践性。“诵诗三百„„” B、知识性。“兴观群怨”

C、启迪性。“绘事后素”

其他:思无邪 // 辞达 // 文质彬彬

注本:

何晏注、邢昺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刘宝楠《正义》,程树德《集释》,杨伯峻《论语译注》 《墨子》

学儒,后以其繁文缛节为非,遂独立成家(参《淮南子·要略》)。思想核心:兼爱,故非攻。

文学:非乐,节用,反对铺张,讲究实用,故为文亦严谨枯淡,殊乏文采。对后代散文影响甚微。《兼爱》、《非攻》等“十论”,乃墨子对同一论题之讲辞记录,为专题论文之渐。《墨辩》或称《墨经》六篇,乃后期墨家著作,为中国逻辑理论之名篇。注本:孙诒让《墨子间诂》;吴毓江《墨子校注》

《老子》

一、渊源及作者

道家出于史官,老子尝为周守藏史(管理图书档案之官)

其人行事可征者鲜,其书则可信——吕思勉谓系老子著古籍于竹帛,非自著也。

二、思想

核心:“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汉志》)

行政:“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2)//“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48)

处世:“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8)//“夫惟不争,天下„„”(66)//“吾有三宝,持而保之: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67)

国家:“小国寡民”(80)

三、文风

1、韵文为主,间以散文

朱谦之《老子校释》附有《老子韵例》作专门研究。

文体之争

2、善以诗意语言表达哲理,注重形象性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25)“立象以尽意”

3、辞意洗练,类多格言 “道生一„„”(4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18)

“治大国若烹小鲜。”(60)

“夫隹兵者,不祥之器。”(31)注本: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马叙伦《老子校诂》,朱谦之《老子校释》,高明《帛书老子校注》,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

第二节

《孟子》

一、其人其书

1、生平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2、思想与个性

思想

私淑孔子(《离娄下》)//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公孙丑上》)思孟学派。

首画“道统”源流(《尽心下》末章)。A、仁义 B、性善

C、反战//民贵君轻 个性

《公孙丑下》: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3、其书

七篇,篇分上下。乃孟子晚年与弟子合著。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注本:赵岐《孟子章句》;朱熹《孟子集注》;焦循《孟子正义》;杨伯峻《孟子译注》

二、文学

1、气势浩荡,雄快奔放

其辞明朗刚健,锋芒锐利,咄咄逼人。

如《公下》天时地利人和章//《告上》鱼我所欲章//《滕下》大丈夫章 亦有刻薄风趣者。

2、善辩与诡辩

A、动机——排异端,拒邪说。

B、根柢——“知言养气”

C、态度//策略——“说大人则藐之”

D、论辩技巧举例 苏格拉底式的诘问//归谬法——不正面回答,而是层层设问,诱敌深入,揭出对方言论的矛盾和失误。(“助产术”)正例:王顾左右(《梁下》)//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滕上》)负例:白雪之辩(《告子上》)论辩上违反同一律

3、长于譬喻

赵岐《孟子题辞》: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不粘于事也),而意已独到。此法盖战国辩士惯技,务使论述富于形象性,贴切生动。

如:牛山之木//揠苗助长//攘鸡//五十步笑一百步 举例:《滕下》“古之君子仕乎”章

4、文学理论

以意逆志——万章上

知人论世——万章下 附:充实之谓美(《尽心下》)尽信书不如无书——然已自陷其说

第三节

《庄子》

一、生平及著作

生平

宋国蒙人。

略与孟子同时,然互不相知,而学说敌对。

尝为漆园吏。然终身不为诸侯用,若隐士然。其言乃多愤世嫉俗语。《史记》本传: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著作

《汉志》著录52篇,今存33篇,乃郭象注本(《世说·文学》称其窃向秀注。非定谳也。)

内、外、杂篇,一般认为内篇庄子自著,外、杂为门人后学及道家别派所作。(《让王》《盗跖》《说剑》《渔父》四篇,苏轼指为赝作,是也。)

魏晋时为三玄之一,始受重视。注本

郭象《庄子注》;成玄英《南华真经注疏》;郭庆藩《庄子集释》;王先谦《庄子集解》;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二、《庄子》之言意观

不可知 《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疲困也)已!已(已然)而为知者,殆而已矣!《秋水》:计人之所知,不如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致者,不期精粗焉。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天道》:世之所贵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贵其非所贵也。„„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道也)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 不言//得意忘言

《齐物论》: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寓言》:不言则齐,齐与言不齐,言与齐不齐也,故曰无言。言无言,终身言,未尝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比较儒家:“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

是以其文重意念勾连,形散而神凝,故特出诸子之上,为古今文苑之奇葩。

三、《庄子》的文学

《天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衍字)傥(不拘束也),不以觭见之也。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其书虽瓌玮,而连犿(随顺也)无伤也;其辞虽参差,而諔诡(奇异也)可观。彼其充实不可以已,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其于本也,弘大而辟,深闳而肆;其于宗也,可谓调适而上遂矣。虽然,其应于化而解于物也,其理不竭,其来不蜕,芒乎昧乎,未之尽者。三言

《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十九,藉外论之。„„重言十七,所以已言也,是为耆艾。„„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所以穷年。” 汪洋恣肆,笔法飘忽

宣颖《南华经解·内外杂说》:“盖庄子参透道体,欲以一两言晓畅之而不得也。岂惟一两言晓畅之而不得,虽千万言亦只是说不出。所以多方荡漾,婉转披剥,有时罕譬之,有时旁衬之,有时反跌之,有时白描之,有时紧刺之,有时宽泛之,无非欲人于言外忽地相遇。” 举例:《逍遥游》之夭矫变化,《梦蝶》之洒落空灵,《鱼乐》之机趣辩慧„„ 想象诡诞,造语奇崛 刘熙载《艺概·文概》:“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举例:浑沌//支离疏//触、蛮蜗角之争„„ 深情与愤激

外、杂篇多此类文字,与内篇异趣。林云铭《庄子因·庄子杂说》:“庄子似个绝不近情的人,任它贤圣帝王,矢口便骂,眼大如许;又似个最近情的人,世间闾巷,家室之常,工技屠宰之末,离合悲欢之态,笔笔写出,心细如许。” 举例:《徐无鬼》之“运斤成风”;《外物》之“诗礼发冢” 第四节

《荀子》和《韩非子》

一、《荀子》

1、生平和著作

生平见《史记·孟荀列传》。赵人,生年约与孟子首尾相接。齐襄王时曾到稷下讲学,“最为老师”,而“三为祭酒”。后罹谗之楚,依春申君。又游赵、秦,终老楚之兰陵。其时去秦统一中国不足20年。(游国恩、罗根泽等疑其卒于秦一统后。)

著作今存《荀子》32篇,前26篇基本为荀况手笔;部分提及“孙卿子”,当为后学掺入;后6篇为后学辑录。

注本:唐·杨倞注最早,编定今本篇章;王先谦《集解》最通行,梁启雄《简释》通校各家,较简明,北大哲学系有《新注》。

2、文学

内容——渊综广博

涉及政治(王制、王霸、非相)、经济(富国)、军事(议兵)、哲学(天论、解蔽)、教育(劝学)、逻辑(正名)、学术(非十二子)、音乐(乐论)、纯文学(成相、赋篇)„„诸多门类。

风格——浑厚工整,时病板滞

论证周密,说理条畅,气度从容,堂庑博大;病在堆垛。例:《劝学》 文体

专题论文之精纯化

赋体之原始(或谓以民歌形式传播哲学思想)

二、韩非子

1、生平和著作

韩公子,荀子学生。口吃,善著书。秦王读其书愿与同代,攻韩得之。入秦遭忌,卒赐死。55篇基本为手著,至汉始由刘向编成,不免掺入他人文字,如《初见秦》,倡吞韩,不合其意。

注本及研究著作:王先慎《集解》,陈奇猷《新校注》;周勋初等《校注》及《札记》

2、文学

A、实用主义文学观——功利 《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文学者非其所用,用之则乱法。” 又:“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故有“燔诗书”之说。(《和氏》)

B、冷峻犀利,鞭辟入里;理胜其情。此与孟、庄迥异。

以洞察人情之伪恶而然。例:《五蠹》《说难》《孤愤》

C、寓言

有意识搜集整理寓言以备论说,《内储说》《外储说》《说林》《十过》《喻老》皆为此而作。据统计共340则,为诸子冠。其中多为历史故事,少动物寓言,无神话传说。

第六章

屈原与楚辞

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郁起,其《离骚》哉!固已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岂去圣之未远,而楚人之多才乎!

——《文心雕龙·辩骚》 第一节

楚辞的产生及其特色

一、“楚辞”之名称

楚地文体之名

汉武帝时,朱买臣说“楚辞”,并因此得幸;宣帝时,征九江被公诵读楚辞。皆是楚地特殊文体之称谓。

诗歌总集之名

西汉刘向汇总屈原、宋玉、景差、贾谊等作品16篇为一书,题曰《楚辞》,遂为文集之名。东汉王逸增入己作《九思》,遂为后世《楚辞》定本。附论:楚辞、骚、赋三名异同——

本名//以偏盖全//以后例前

二、楚文化与楚辞的产生

1、楚地巫风

沿袭殷人“尊神先鬼”传统,巫之地位甚崇高。《汉书·地理志》谓之“信巫鬼,重淫祀”。“非所当祭而祭之,名曰淫祀。”(《白虎通·五祀篇》)

2、巫风浸染下的楚辞

王逸《楚辞章句》二《九歌序》: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

朱熹《楚辞集注》二《九歌序》:蛮荆陋俗,词既鄙俚,而其阴阳人鬼之间,又或不能无亵慢淫荒之杂。屈原放逐,见而惑之,故颇为更定其词,去其泰甚。楚辞由娱神而娱人,因此特具:

A、表演性。王国维、闻一多等考为中国戏曲最古之雏形。B、神话色彩,主要在形象和故事(《九歌》诸神、《离骚》上天入地的历程、高唐神女)。然屈赋非专为祭祀之章,乃借尸还魂,以旧曲翻新词也。

3、乐调渊源——南音 《接舆歌》《沧浪歌》《越人歌》句式长短参差,多以兮结尾,是楚辞之雏形。或将《越人歌》划出楚民歌外;九歌亦云越调之制也。(张正明《楚文化史》)

三、南北文化的交融

1、以诗书礼乐为教,历史、政治、伦理等方面皆受中原影响。是为精神烙印。后人或谓楚辞乃“风雅之遗”。《屈原列传》: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原出刘安《离骚传》;王念孙谓“傳”为“傅”之讹,通“赋”)途径:战争、外交、流亡贵族

2、屈原两度使齐,或与稷下先生交往。引入中土神祗,如河伯。是为意象借用。

四、楚辞的地方特色 黄伯思《翼骚序》: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若些、只、差、谇、蹇、纷、侘傺者,楚语也;顿挫悲壮,或韵或否者,楚声也;沅、湘、江、澧、修门、夏首者,楚地也;兰、茝、荃、药、蕙、若、蘋、蘅者,楚物也;他皆率若此,故以楚名之。

不歌而诵,其音调特殊,有专门传授。《隋志》载释道骞善读楚辞,“能为楚声,音韵清切”,唐初传习者皆祖之。敦煌出土所撰《楚辞音》残卷284字。

五、楚辞的注释及研究

刘安、史公定调。王逸《章句》,洪兴祖《补注》,朱熹《集注》,王夫之《集释》,戴震《屈原赋注》,蒋骥《山带阁注楚辞》;南姜北游,闻一多、萧兵。第二节

屈原的生平和作品

一、生平

《史记·屈原列传》最早,然记载颇有疑问,又或有错简。在世约前340-前278。贵胄

仕途——左徒,三闾大夫;变法,合纵抗秦 流放——汉北、江南

自沉

身后:人格精神(文化英雄)——文学之祖

二、作品

《汉书·艺文志》著录屈原赋25篇,王逸为之章句。今一般认为《远游》《卜居》《大招》《渔父》非屈作,另补《招魂》,共23篇为真作。第三节 《离骚》

一、题意及作年

1、遭遇忧愁——司马迁、班固;

2、离别之忧愁——王逸;

3、牢骚——扬雄;

4、楚曲——游国恩

5、告别忧愁——钱钟书

以诗中事迹、措辞及决死之志推之,当作于顷襄王时。

二、主题

忠君爱国

家族血缘与“成言”——首二章见志

不遇

离间与弃逐——二至三章

求索

七问与远游——第三章至末章

抗争

贯串始终

多重主题一再复现,将国家与个人命运交织,构成磅礴沉郁之气象。

后世文人心灵一切郁结,理想主义之种种痛苦,大体可从此求解。刘熙载《艺概·文概》:就《离骚》而论,屈原略与庄生相似,惟原以激楚之韵文,而庄以隽逸之散文耳。„„然缥渺虽同,而意趣不一。有路可走卒归于无路可走,如屈子所谓“登高吾不说,入下吾不能”是也。无路可走卒归于有路可走,如庄生所谓“今子有五百石之瓠,何不虑以大樽,而浮于江湖”,“今子有大树,何不树之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是也。卒章可具见其独立不迁之悲怆。

三、艺术

1、象征手法——比兴之发展 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举例:香草美人。自喻——人格高洁,与“恶草”相对;他喻——明君

文化渊源:楚地巫风,人神可通,宗教的仪式、场景和祭品被改造为文学意象。

钱钟书批评其“众女嫉余之蛾眉兮”与求女文字之间,喻指失于照应,本体忽男忽女为瑕疵。

2、结构——复调

回环复沓,以抒情为主干,以叙事为框架。家国之悲哀与个人之不幸相交织,神祗仙界与人间现实相交错。

3、句式——化短为长

由《诗》之质直变为舒展盘曲,飘忽跌宕。第四节

屈原的其他作品

一、《九歌》

1、来源

楚地巫祭歌舞,祭祀本国诸神。关于河伯神格之争论(已见前)

2、结构 组诗

迎送祭祀之程序 诸神神格

3、主旨

寄托身世之慨

王逸《楚辞章句·九歌》: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讽谏。

4、基本情节

人神恋爱(胡小石先生创说)

5、构思核心 思念(“以思为诗”与“以事为诗”)

5、风格

基调:感伤;缠绵哀怨,意绪迷茫。

举例:《山鬼》、《湘夫人》

《国殇》慷慨悲壮,另开土宇。以赋笔写战场,与《诗》之造势烘托者异色。

节奏舒缓

乐舞合一

辞藻瑰丽,以景语写情

二、《九章》

1、创作

非一时一地之作(朱熹《集注》)始《橘颂》,终《怀沙》。九篇真伪。

2、主旨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有如《离骚》局部之扩写。

3、基调

激楚;抑郁凄恻,沉痛苍凉。《哀郢》《涉江》《怀沙》尤其典型。《橘颂》例外。

4、咏物诗及山水描写之发轫 《文心雕龙·物色》: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略语则阙,详说则繁。然屈平所以能洞监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

钱钟书《管锥编》:《三百篇》有“物色”而无景色„„《楚辞》始解以数物合布局面,类画家所谓结构、位置者,更上一关,由状物进而写景。《涉江》《悲回风》

三、《天问》

体制奇崛,全用问句。基本上四言为句,四句一韵,参差错落。广博而深刻,充满对天道人事的怀疑精神。

或谓此篇之作,乃为证明楚文化之正统性。

四、《招魂》

1、结构——遍写六合

2、对比

3、夸饰

以上皆有以启发汉大赋。第五节

楚辞的后劲

1、作家

宋玉、唐勒、景差;刘安侍从;王褒、刘向、扬雄等

2、作品

多模仿《离骚》,罕有新创。宋玉诸赋较可观。

《九辩》《高唐赋》《神女赋》《风赋》《登徒子好色赋》。

3、变化 A、身份

宫廷诗人之始

B、内容

淑世进取变为个人身世之悲慨//舍兼济而求独善//改批判为粉饰 《史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C、艺术:重铺陈,向汉赋演变。《神女》、《高唐》、《好色》诸赋之写景写容。后者已然是散文,非复诗歌。贡献——

开创悲秋主题(春女思,秋士悲)

奠定后代赋“体物浏亮”之特征

第二编

秦汉文学史

第一章

秦汉文学概说

一、秦代文学

“秦无文学”说,指秦代,非指秦国。

《吕氏春秋》,杂家;大一统的理论准备;体式的开创性。李斯《谏逐客书》(纵横家风,骈体之渐)刻石铭文(应用文体,后代碑铭之祖)

二、两汉文学概说

1、文人集团的形成 类型:幕僚群体//御用文人

2、文化机构的建立 乐府;东观

3、经学与文学

A、烦琐解经与铺张冗曼的大赋 B、严守师法家法与模拟风气 C、经学思想的影响(如《大序》)D、儒林与文苑之逐渐分野

4、两汉文风的差异

A、由繁入简(赋与五言诗)

B、由重经世到重节操(大赋与抒情小赋)C、由庙堂到民间(赋家与诗人)

5、文体类型

赋——散文//骈文——史传文学——乐府与五七言诗

6、分期

汉高至景帝——武、宣——汉元至和帝——汉安至灵

汉献一代,三曹等一般归入魏晋文学讨论

第二章

两汉散文

第一节

西汉的政论文

一、政论文产生的背景

秦亡教训——总结

新邦政教建设——创辟

二、代表作家

1、陆贾

说刘邦天下“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逆取顺守,文武并用”;

《新语》12篇,“成教读本”。

经验主义的政治总结,非理论先行之腐儒。

儒道思想之结合。经学发端。

2、贾谊

生平:

少年得志,20余为文帝博士——遭嫉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召回任梁怀王太傅,怀王堕马死,自责而死

作品:

《新书》58篇。以政论文著名。

《汉书》传赞引刘向语:“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

《过秦论》三篇

内容:总结秦亡教训

风格:纵横家遗风,豪健奔放,激切犀利。叙事线索与密度;铺叙至尽;通篇对比。又有疏牍文——《论积贮疏》,《陈政事疏》 特点:说理透辟,运情于理,笔端常带感情。

3、晁错

《论贵粟疏》

4、董仲舒

今文大师。《贤良对策》(天人三策),倡“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史、思想史意义重大。

或谓自他开始汉代散文有自己面貌。《艺概·文概》:汉家制度,王霸杂用;汉家文章,周秦并法。唯董仲舒一路无秦气。

三、其他作品

1、著作:《淮南子》

2、书信: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枚乘《谏吴王书》、司马迁《报任安书》、杨恽《报孙会宗书》

四、西汉散文的风格演变 初期纵横辞气,雄奇骏发; 中后期本经立义,醇厚严谨。

《艺概·文概》:“秦文雄奇,汉文醇厚。大抵越世高谈,汉不如秦;本经立义,秦亦不能如汉也。” 第二节

东汉的散文

一、总体特点

文章风格:

气势减于西汉;骈俪化。

骈文兴起

班固《北征颂》、蔡邕《郭有道碑》

体制特征:

单篇论说文大行其道;“自开牖户”“博明万事”的子书衰落,文集勃兴,单篇独立的散文大量出现。《金楼子·立言》:“诸子兴于战国,文集盛于二汉。”

原因:政治大一统;学术思想融合。

二、语体文代表作家 东汉三杰

1、王充

疾虚妄

言、文关系

2、王符

3、仲长统 第三章 两汉辞赋

第一节

赋的来源和特征

一、来源

1、名称:

先秦凡言志之语皆可谓“赋”,故其抒臆之作亦可名“赋”。

2、样式及风格:

A、模仿楚辞。抒情样式。赋家皆祖屈原,百代辞宗。

B、祖战国游说对话之体——设辞。《招魂》《卜居》《渔父》《对楚王问》《风赋》等皆此体。后二者夸张、娱乐性强。

二、文体特征

1、音律: 有音节,不入乐。“不歌而诵谓之赋”。韵文而摆脱音乐的束缚,有以启发后代声律之学。

2、体式:骈散不拘,韵否不定。

类似散、骈、韵之混合。后代发展,六朝至唐尚骈,则为骈赋、律赋;宋以后尚散,则为文赋。

3、风格:铺张扬厉,夸饰奇丽 《文心》所谓“极声貌以穷文”,《上林》所谓“巨丽”。

葛洪《西京杂记》卷二记司马相如语:“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 刘熙载《艺概·赋概》:“赋取乎丽,而丽非奇不显,是故赋不厌奇。”

4、组织:主客问答。

便于反复渲染,驰骋铺张。

5、手段:时空扩张。刘熙载《艺概·赋概》:“赋兼叙列二法:列者,一左一右,横义也;叙者,一先一后,竖义也。”

6、功用:讽谏。沿袭儒家诗教而来。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赞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风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按:“扬雄”以下,赵翼《廿二史劄记》卷一《史记有后人窜入处》条疑移自《汉书》传赞。)此乃赋体本身矛盾。形容过当,则违情理,复蔽本意。赋在历代文体中,首个被赋予并肯定其娱乐功能。

《汉书·王褒传》载宣帝语:“赋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丽可喜。譬如女工有绮縠,音乐有郑卫,今世俗犹皆以此虞说(即“娱悦”)耳目。辞赋比之,尚有仁义、风喻、鸟兽草木多闻之观,贤于倡优、博弈远矣。” 第二节

汉赋的发生

一、政治

汉初贾谊、枚乘等仍有策士风;逮武帝时藩王失势,中央集权定型,裁抑游说之风,遂无驰骋政见之可能,转而作艺术之赋,由纵横家退为赋家。章太炎《国故论衡·辨诗》:“七国之际,行人胥附,折冲于尊俎间。其说恢张谲宇,紬绎无穷,解散赋体,易人心志。„„武帝以后,宗室削弱,藩臣无邦交之礼,纵横既黜,然后退为赋家。”

二、国势//经济

初年赋家所处郡国多富;后来武帝一朝鼎盛,《汉书·食货志》谓:“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生活富裕,故竞逐财货,种种游乐玩好,甚或有求仙之举。

三、君主喜好

汉武恨不与相如同时,又巡游必使严助、枚皋之流赋之;宣帝则支持不以讽谏为旨归的作品(见上引《王褒传》);成帝时奏上之赋有千余篇。

四、汉赋的类型及风格演变

汉赋大抵可分骚体赋(抒情;先声)、大赋(体物//京都、宫殿、田猎;主流)、小赋(写志//咏物、抒情;别派)三类。

风格凡四变:初司马相如雄放昂扬,次扬雄婉转温厚,次班固精丽典雅,次张衡、蔡邕简洁流丽。

第三节

汉初赋家

一、贾谊

精神上最近屈原。然怨诉不遇多,立志求索少。情理交争,以道家观念求自解脱。

《吊屈原赋》《鵩鸟赋》

二、枚乘

梁园文学之代表。

《七发》:

内容——否定纵欲,注重养生全性

手法——变说理抒情为叙事写物。排比铺张,华辞丽藻。如观潮一段,气势磅礴;以我观物,以人拟景

体式——七体

第四节

司马相如及西汉其他赋家

汉武时期乃西汉盛世,大赋亦臻其极。帝好文学,形成文学侍从群体。其盛况见《汉书》卷**上及班固《两都赋序》。

一、司马相如

A、生平(前179-118)

史、汉有传。史言其口吃而善著书——景帝时武骑常侍——游梁,作《子虚赋》。王卒归蜀,娶文君——武帝即位,览《子虚》而喜。狗监杨得意荐。入朝作《上林赋》,帝大悦,封为郎——后仕途有所升沉,晚年居茂陵,病消渴卒。B、作品

通可谓西汉大一统帝国盛世的写照。

《子虚》《上林》为代表 // 两篇之分合

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分别代表诸侯之炫富者,诸侯中倡德义之贤臣(如《七发》之吴客)以及中央帝国英主之代言人。

抑客扬主。明确所谓“诸侯之事”与“天子之事”的区别。其他作品:大人、长门、美人、哀二世 C、艺术风格

恢弘博大,巨丽之美;

词汇丰富,摹写生动(如上林写水);

驰骋辞藻,穷形尽相(以纵横之笔作赋);

结构分合然否,曲终奏雅。

气质:征服与炫耀;手段:夸张与缩微

二、其他赋家

与相如同时:

东方朔、枚皋——“俳优畜之”

宣、成之后:

王褒、扬雄——学者型赋家——辩丽可喜的“小”赋;以描摹物态为主,咏物赋:《洞箫赋》

扬雄为汉代文学思想中模拟家的代表。初学相如,作《甘泉》《河东》《羽猎》《长杨》,“劝百讽一”;注重主观想象的渗透,不徒堆砌表象,描写有动感。模拟与比赛

“反赋论”之鼻祖 第五节

东汉辞赋

东汉士人身份的变化:不再作为宫廷文学侍从活动,视界跨越宫苑,涉及更广阔的社会问题。生存环境的变化:和帝以后,宦官、外戚交替掌权,士人受到压抑,如党锢之祸。故多身世不平之慨,愤世嫉俗之情。

一、京都赋

成因——定都雍、洛之争。持续时间甚长。杜笃《论都赋》作于光武帝建武19年(43)[拥雍],《二京赋》作于和帝时(1世纪末)代表作:

班固《两都赋》——着重政治(法度)上之铺陈异同,表述迁洛之必然。

张衡《二京赋》——笔触伸及社会生活的各层面,其中记载汉代百戏之兴盛,有史料价值。附说:“以诗证史”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注重细部刻画,细腻描写宫殿之装饰、雕刻、绘画等。马融《长笛赋》——连续用五七言句,可见其时五七言诗之流行。

总之,骋辞大赋至此而极,然徒以在题材上有新变、描写技术更加纯熟,篇幅规模更加扩大(《二京》几倍《两都》),而体式结构已渐僵化,此一文体遂渐没落。

二、抒情赋

远绍楚辞,遭时不平,乃激扬成文。

1、纪行赋

班彪《北征赋》、蔡邕《述行赋》等。结构、句式均远绍《离骚》《涉江》《哀郢》。

后代游记文学之先声。

2、述志赋 宣寄情志也。

代表作:张衡《思玄赋》《归田赋》,均写仕途艰难,远引全真;而一归于游仙,一终于归田,有以启发两晋之游仙诗及田园诗。后者更为骈赋之祖。赵壹《刺世疾邪赋》愤世嫉俗,以为社会批判之利器;语言朴素刚劲,不同大赋之典雅板滞。为赋开一新体。王粲《登楼》、祢衡《鹦鹉》仿此。总结东汉赋

模拟西汉为主,亦有新变:

1、题材扩大,外则转向京都,内则转入内心情志;

2、重事实,少虚构;

3、关注现实政治,弱化讽喻诉求,多抒情言志之作;

4、句式趋整,散变为骈。

第四章

《史记》与两汉史传文学

第一节

司马迁的生平

一、生卒

生年:王国维创前145说;李长之等持前135说。卒年:或谓武帝时,或谓昭帝时。(武帝卒于前87年)

二、学习时代

少聪慧,10岁诵古文(古人7岁入学)。

转益多师:稍长向孔安国学《尚书》,向董仲舒学《春秋》。

家学渊源:父谈为太史令,博学,上道家(论六家要指),志在修史。今本《史记》实多有谈笔。

三、游历与交往

游历:大体见载《太史公自序》。又见《史记》多篇内证。

交游:盖“口述历史”之权舆。然其中杂有司马谈之笔,如大侠郭解、樊哙孙他广,传云亲见,实难定夺。

第二节

《史记》的修撰

一、修撰经过

受命(前110)——任太史令(前108)——动笔(前104)——罹难发奋(前98)——基本完成(约前91;系乎《报任安书》之作年)

二、修撰动机和宗旨

1、动机

初始:秉父遗命,总结历史经验,弘扬天汉伟烈,润色鸿业。

祸后:发愤著述,抒发不平之慨,寄托身世之叹。雪耻不朽之作。参看《自序》及《报任安书》

2、宗旨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语本公孙弘奏议:“诏书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谊,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恩施甚美。”(《汉书·儒林传》)比较孔子之“尚义”:“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其义则丘窃取之。”(《孟子·离娄下》)与后世“重文章,轻史法”者迥异。

卒成为历史与个人心灵史的混合体,充满悲剧气氛。是以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间杂个人恩怨,如《酷吏列传》及对汉武之影射。王允目为“谤书”。

三、起讫及名称

起黄帝,讫太初四年(前101)。(据《自序》)太初以后为后人增补。

原名《太史公书》,东汉后期始有今名。(陈直《太史公书名考》)

四、体例及篇目

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一百三十篇

各体之功能

纪传体之由来

记言//记事——编年——国别——纪传体

洪饴孙考证《世本》已具备众体;或就《史记》本身考之,已可见若干证据。“本纪”“世家”“传”之名早见,表、书有《周谱》《禹贡》可寻。马迁特踵事增华、糅合贯穿之而已。纪传之体总括万有,包举大端,遂为后世史体之最,唐以后乃专“正史”之名。纪传体之先进性

史例:叙事以人为中心,一改以事系年,因事成篇之法。解决编年体人事隔绝,难以整体观照之弊。

史观:标志着史家对个体的历史地位和价值的重视。

关于补亡篇目:亡书名目见《汉书》颜注引张晏说,为《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兵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 补撰者为西汉褚少孙(褚先生)、冯商。宣帝以后杨恽祖述而传其书。注本:今存裴骃(松之子)《集解》最古,唐时有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以上为三家注,最基本。

日人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汇集历代注释,最详尽。近有韩兆琦《史记笺证》。

版本:南宋黄善夫本最善,商务配入百衲本。今有上海古籍排印本及浙江古籍翻印本。今通行本为中华三家注校点本,底本用金陵书局本,欠佳。

选本:王伯祥《史记选》 第三节

《史记》的叙事

亦其涉猎者广博,贯穿经传,驰骋古今,上下数千载间,斯以勤矣。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而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汉书·司马迁传》赞

然“比于班书,微为古质,故汉晋名贤,未知见重”(司马贞《史记索隐·序》),其文学服膺于众,盖始于韩愈以下古文家。

一、组织结构

以人为中心

传记类型——单、合、类、附。编排原则:以时为序,以类相从。

互见法——作用:

1、合理安排材料,避免重复(如鸿门宴散见项羽、高祖本纪);

2、表达褒贬(见后)

二、历史阐释的模式

大抵遵循机械论模式,以探究历史因果。

王朝更迭,沿用“三统论”与“五德终始说”的历史循环论

人物遭际,探究事件之间的关联;推崇人的自主精神

附论:所谓历史规律(历史主义;历史决定论;历史的目的论)246 卡尔·波普《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历史决定论是一种涉及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理论,这种理论把对历史作出预言作为它的基本目标,认为通过发现历史中潜在的节奏、模式、规律或趋向,便能够实现这个目标,便能预言历史事件的进程。凡具有这种观点的各种社会哲学,统称为历史决定论。” 史公欲“通古今之变”,而“善序事理”,往往别具只眼。举例:《货殖列传》之重商主张,在重农传统之中国真如空谷足音。

三、直笔与寄托

1、直笔

直笔无隐乃中国史学传统,包括两重含义。

A、叙事真实准确——史学;史料运用

《自序》: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

故有所鉴别,凡古史无征者不取,《五帝本纪》云:“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如伏羲蛇身人首、女娲补天之类)

闲碎无关大义者不录,如《留侯世家》:“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录。” 凡记载淆乱者辨证之。

B、惩恶扬善——史识 《文史通义·繁称》:“据事直书,善恶自见,《春秋》之法也。”

史公复突破春秋义法,不为尊者讳,如刘邦弃子;亦不以善恶论褒贬,如李将军、酷吏。举例:《樊郦滕灌列传赞》与《淮阴侯列传赞》对比,可见对两类人格之抑扬。论赞之外,叙事中亦每加插议论。

至于以伯夷冠列传之首,通篇略事迹而重议论,乃为彰扬处世之大义,盖七十列传之总论。《抱朴子》:“以伯夷居列传之首,以其善而无报也;为《项羽本纪》,以据高位者非关有德也。”

2、寄托

议论中见寄托

如《屈原列传》,忽叙忽议,而且感情倾向明显。李广之单独列传亦为寄托不遇也;《游侠列传》则寄寓除暴与救赎。

后代修史力避主观,此类个性化体例及表述遂渐式微。

四、《史记》之志人 史公何以特重志人?

强调个人对历史的决定性影响;

以为个人之进退可以反映国家之兴亡;

以个人之言行标示人生、社会的价值。

1、多样化与完整性

广谱众生,帝王将相之外,诸子百家、三教九流,下层之刺客、游侠、商贾等辈皆得以名垂青史。

改变先前史体割裂片段之弊端,使各入传之人,其自少至长生活尽量完整地呈现。又每人必称名列字,详其爵里,生官死谥。(亦不免流弊)

2、个性化与复杂性

个性化

注重发掘传主之“为人”。(孔子世家及屈原列传皆云“想见其为人”。)《留侯世家》:太史公曰:„„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

注重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尤其是类型相近之人物,如张良、陈平;苏秦、张仪,写得各具性格。

行事之中突显差异。

小者如刘邦、项羽见秦始皇 大者如鸿门宴

复杂性

A、多面性:如项羽,妇人之仁(走刘邦)//残暴(坑卒,焚咸阳)——爱贤(范增)//不用陈平、韩信——体恤士卒//吝啬官封——英雄气短,儿女情长。B、发展:如廉颇、蔺相如

呈现人性之真实与丰富。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

3、剪裁与安排

从叙事而言,以人为中心,决定事件之取舍。

如写战争,《左传》乃以战事为中心,人物次要;《史记》则重在人物。其中又有详略侧重。举例:钜鹿之战,始终围绕项羽之智勇,全用烘托,战事则略;垓下则详写其兵法及勇力。从写人而言,则撷取典型事件,以简驭繁,取其精神。如李广之武艺与军功,自云“结发七十余战”,而只选四战。

从评价而言,乃为春秋笔法之发展——表彰与隐讳

如《项羽本纪》主要记其叱咤风云,武功盖世,其失误则见于篇末,又见《淮阴侯列传》。

4、细节和心理

以小见大,知微见著,又有预示人物命运之作用。举例:张汤讯鼠 金圣叹:“是故马迁之为文也,吾见其有事之巨者而檃栝焉,又见其有事之细者而张皇焉,或见其有事之阙者而附会焉,又见其有事之全者而轶去焉,无非为文计,不为事计也。”(《贯华堂批第五才子书〈水浒传〉》第二十八回批)

附说:历史与文学之艺术共性。想象(指向:事实与可能);叙事(真实事件与建构情节);解释(意识形态的寓言)

五、语言

善于使用白话,李长之称为“两千年前的胡适”。

1、化古奥为平易

如把《尚书》之“钦若昊天”转写为“敬顺昊天”;“克明俊德”改为“能明驯德”。

2、增加表现力

A、引俗谚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B、用口语——夥颐,涉之为王沉沉者。第四节

《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一、人格

悲剧英雄——文化英雄

二、史学

纪传体之开山

三、文学

1、传记文学的开端

2、古文之典范

刘熙载《艺概·文概》:文之有左、马,犹书之有羲、献也。

3、小说之渊薮——题材与技巧

《艺概》:太史公文,韩得其雄,欧得其异。雄者善用直捷,故发端便见出奇;逸者善用纡徐,故引绪乃觇入妙。

第五节

《汉书》与杂传的萌芽

一、《汉书》

1、班固的生平与思想

自曾祖始贵;祖姑为成帝婕妤,一门贵盛。父彪以博学名,弟班超、妹班昭(大家)均有能名。经学宗公羊,史学传家。

2、《汉书》的修撰过程 宣扬汉德;不满《史记》“将汉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班彪作《后传》,八表、天文志乃班昭、马续所续。断代纪传体史书之祖。

3、《史》《汉》异同

立场:人类//汉室(徐复观语)

比较:《史记·淮阴侯列传》“太史公曰”与《汉书·韩彭英卢吴传》“赞” 后世正史义例,咸尊《汉书》,盖史学“经世致用”功能之必然选择。内容

汉武以前多抄《史记》,亦有因革。如贾、晁本传增加奏疏,帝纪增加诏令。其后则以班彪《后传》为底本补续。

体例

《文史通义·书教下》:迁书体圆用神,多得《尚书》之遗;班氏体方用智,多得官体之意也。

如《史记》诸本纪写法不同,《汉书》则统一为以帝王为中心的编年大事记。//《志》《表》则主要以汉代为断。(《古今人表》除外;此实通史与断代史之区别。)// 列传编次严格以时代为序,先专传、合传,后类传;篇名除诸侯王外,亦统一以姓名标题。文风:疏放奇崛//谨细平直

传记人物:有与《史记》颉亢者,如《李广苏建传》之传李陵、苏武;

然总体上少奇节异能之描写,而能于平实记录中洞见人情世态。如《王莽传》状其外忠厚而内奸狡;朱买臣拜太守。

二、汉代的杂史杂传作品

1、《列女传》、《新序》、《说苑》

2、《吴越春秋》及《越绝书》

体例规模史著,然好用戏剧化和神怪化的技巧处理历史故事。

夸张之长相//极端乖张之言行和性情//夸诞之情节

实开历史演义与志怪小说之先河。

3、东汉杂传的兴起 原因

士族制度的兴起

荐举制度的推助

月旦人物的风气 意义

拓展史学疆域

为史传注入人情

催生小说文体

第五章

汉代诗歌

第一节

汉乐府

一、乐府的名称与沿革

名称

官署——入乐诗体(胡应麟“诗即乐府,乐府即诗”)——新乐府等——词曲 沿革

乐府在两汉之兴废

——承秦旧制;

——景帝之前以

1、楚声流行曲(如《安世房中歌》),2、楚声祭祀曲为主;

——武帝至成帝极盛,成帝末达800余人;

——哀帝罢乐府官,裁并;

——东汉其职能由黄门鼓吹署代替。

二、汉乐府诗的采集和整理

汉代

《汉书·礼乐志》:“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

1、组织文人创作。

2、采集民间歌谣

与汉儒“采诗说”同义。“诗可以观”。今存少量(五六十首)为西汉作品,余皆东汉者。后世:

1、沈约《宋书·乐志》;

2、徐陵《玉台新咏》;

3、郭茂倩《乐府诗集》最详备,按音乐类型分12类。

标准示例:“有箫笳者为鼓吹,有鼓角者为横吹。”

按来源大致归为贵族、外来、民歌三类。

汉乐府以相和歌辞居多。

三、汉乐府的叙事特性

1、关注社会现实题材

《汉书·艺文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表达民生疾苦,下层心声; 举例:《上山采蘼芜》(弃妇);《战城南》(反战);《饮马长城窟行》(游子之歌);《东门行》(公言造反);《孤儿行》(兄嫂虐待)——后二者为新题材。亦有颂美富贵荣华者。

如《相逢行》《鸡鸣》《长安有狭斜行》。从中可以窥见两汉社会风情。如《羽林郎》之“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炉„„” 可知多有胡人在长安生活。如《有所思》《上邪》可见汉代恋爱之自由与女性之泼辣。

2、注重故事编排

长篇如《孔雀东南飞》,短篇如《孤儿行》

3、善用铺陈、烘托法

盖赋法之流衍。如《陌上桑》赋罗敷之美与夸耀夫婿;《羽林郎》之状胡姬。

4、以叙事为抒情

如《十五从军征》

四、其他类型的作品

寓言诗。如《乌生》

丧歌。如《薤露》 《蒿里》

抒情诗。如《江南》《长歌行》 第二节

五言诗的兴起 一、五言诗的起源

标准:

1、压韵;

2、通篇五言。

《文心雕龙·明诗》:“按《召南·行露》,始肇半章;孺子《沧浪》,亦有全曲;《暇豫》优歌,远见春秋;《邪径》童谣,近在成世;阅时取证,则五言久矣。” 据此言“五言见于周代”则可,云五言诗周代即有则非。起源

今知起于西汉,结胎自乐歌//徒歌(含民谣); 如李延年《北方有佳人》《戚夫人歌》《汉书·五行志》之黄爵谣“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

《江南》乃今存最早之五言乐府。后为乐府仿制,此体遂光大。附说:诗歌句式演变之因素

1、合乐

如长短句形成之“和声” “虚声” “泛声” “散声”诸说。

2、简赅

刘熙载《艺概·诗概》:“五言上二字下三字,足当四言两句,如‘终日不成章’之於‘终日七襄,不成报章’是也。七言上四字下三字,足当五言两句,如‘明月皎皎照我床’之於‘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是也。是则五言乃四言之约,七言乃五言之约矣。” 文人五言诗

或谓枚乘诗、苏李诗最早,今人多认为后人托名代言者。其余卓文君、班婕妤等之著作权亦遭广泛质疑。

今以班固《咏史》最早。以史笔作诗,叙事而已,故“质木无文”。张衡《同声歌》、秦嘉《赠妇诗》、赵壹《刺世疾邪诗》等抒情已较成熟。汉末遂成“五言腾踊”之势,五言于中古亦“居文词之要”,为“众作之有滋味者”焉。唐代以后出现五律,此等诗体遂名“五古”。

二、古诗十九首

1、名称由来及作者、时代

《文选》最早载录为“杂诗”之一,无主名,共十九首,故名。非一时一地一人之作。今人多推测为桓、灵之际下层文人作品。

然所谓“古诗”实不止此数,今存约30余首。与乐府歌辞相对,不入乐。

2、主题

明人王世懋《艺圃撷余》谓“十九首,五言之《诗经》”,言其旨归不定,非。

要之,大抵游子之歌与思妇之词。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作。” A、失志不遇 《回车驾言迈》《西北有高楼》《青青陵上柏》 B、感慨生命

悲观厌世——及时行乐

《驱车上东门》《生年不满百》、《今日良宴会》 C、闺怨和羁愁

“赠内诗”之权舆。思乡与爱恋相结合,远绍《豳风·东山》而恢廓之。

《涉江采芙蓉》《行行重行行》《客从远方来》《迢迢牵牛星》《青青河畔草》《孟冬寒气至》《冉冉孤生竹》《凛凛岁云暮》

3、风格

A、诉诸感觉,超越现象

以意驭象。景语皆情语也。以直觉揭示人生之困境。举例:《今日良宴会》《驱车上东门》之言立功与享乐。B、格调苦闷而感伤——“浪漫而颓废” 词例:多“忽”“速”字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行行重行行》)“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明月皎夜光》)(《驱车上东门》)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回车驾言迈》)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东城高且长》)诗例:《生年不满百》 C、平易蕴藉

陆时雍《古诗镜》:“《十九首》,深衷浅貌,短语长情。”

谢榛《四溟诗话》卷三:“古诗十九首平平道出,且无用工字面,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略不作意。” 卷四: “《古诗十九首》格古调高,句平意远,不尚难字,而自然过人矣。”

一面明朗单纯,一面意味深长。

举例:《青青河畔草》《迢迢牵牛星》《明月何皎皎》 D、善于镕裁,造语新颖

镕裁——以用典为例

妥帖——《东城高且长》:“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简要——《明月皎夜光》:“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比较:《小雅·大东》:“睆彼牵牛,不以服箱。”“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新颖

形容词之重叠;句式趋于整饬。

4、诗史地位

标志着五言抒情诗的成熟。《文心雕龙·明诗》:“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钟嵘《诗品》:“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下载先秦文学史讲稿(《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部分课件稿)(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先秦文学史讲稿(《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部分课件稿)(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5篇

    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为史传文学直接祖述 散文创作的楷模 奠定了小说的叙事传统 《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

    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影响(合集5篇)

    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影响 关键字:史传文学,今文文学,叙事文学 《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的叙事传统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