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师德修养
做“四有”好老师
2019年9月开始,我参加了中小学教师师德专题网络培训,通过聆听各位专家的讲课,使我的思想受到了洗礼,同时,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的认识,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事业是国家百年发展大计。习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提出,做好老师应具备四大特质:一是要有理想信念,二是要有道德情操,三是要有扎实学识,四是要有仁爱之心,这就给我们指明了好老师的评价标准和奋斗目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2500年前春秋时期出现了被称为“万世师表”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夫子,以后历代名师层出不穷,董仲舒、韩愈、王安石、蔡元培,堪称教师之表率,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科学知识代代传承做出重要贡献。教师一直被奉为最神圣的职业之一,教师是道德和智慧的化身,“医者,医人之身;师者,塑人之心”。
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的高下,进而影响国家的兴衰。作为乡村教师,更要意识到责任重大,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觉悟和认识,用自己的智慧和人格启迪人、影响人、塑造人,帮助农村孩子用知识改变命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治学之本,在教书育人。理念信念固然重要,但是扎实的学识、开阔的眼界、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更是当代老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学无止境,毛主席说,活到老,学到老,在他病危期间仍坚持读书学习,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随着社会进步、互联网普及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知识的更新换代不断加快,新知识、新概念层出不穷,我们老师如果仅仅满足于已有知识和教学方法,不加强学习,迟早会被社会发展的大潮抛弃。
师者,教之以事而喻之以德。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一个老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老出问题,怎么能担当起立德树人的重任?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小学正是孩子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阶段,我们要特别引导和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我们常说干一行爱一行,做老师就要热爱教育工作,不能把教育岗位仅仅作为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有了为事业奋斗的志向,才能在老师这个岗位上干得有滋有味,干出好成绩。
仁者,爱人也。教师是人类社会的灵魂工程师,作为老师,要真心诚意去关爱每一个学生,不论成绩如何、家境如何,都要一视同仁。将心比心,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亲人对待,让他们在爱的环境中成长,潜移默化中,孩子也会耳濡目染,形成关爱他人的习惯,实现良性循环与互动。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做一名家长喜爱,社会认可的四有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