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机考题库
目 录
绪论(30)3
一、单项选择题(20题)3
二、多项选择题(10题)5
绪论(答案)8
一、单项选择题(20题)8
二、多项选择题(10题)8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80)9
一、单项选择题(40题)9
二、多项选择题(40题)14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答案)20
一、单项选择题(40题)20
二、多项选择题(40题)20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100)21
一、单项选择题(60题)21
二、多项选择题(40题)28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答案)34
一、单项选择题(60题)34
二、多项选择题(40题)34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100)35
一、单项选择题(60题)35
二、多项选择题(40题)42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答案)48
一、单项选择题(60题)48
二、多项选择题(40题)48
第四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5)49
一、单项选择题(60题)49
二、多项选择题(35题)56
第四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案)62
一、单项选择题(60题)62
二、多项选择题(35题)62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175)63
一、单项选择题(100题)63
二、多项选择题(75题)75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答案)85
一、单项选择题(100题)85
二、多项选择题(75题)85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180)86
一、单项选择题(100题)86
二、多项选择题(80题)98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答案)109
一、单项选择题(100题)109
二、多项选择题(80题)109
绪论(30)一、单项选择题(20题)
1、()是当前所处历史方位的关键词。
A 新时代
B 新时期
C 新阶段
D 新征程
2、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
A 国家的B 民族的C 每一个中国人的D 未来的3、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A 实现共产主义
B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在实现()的伟大征程中,青年不懈追求的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责任担当紧密相连。
A 国家现代化目标
B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 民族复兴梦想
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5、()是民族复兴伟大进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
A 劳动者
B 无产阶级
C 当代大学生
D 知识分子
6、新时代的大学生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的一代。
A 可为
B 可贵
C 可靠
D 可喜
7、()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这个理想的正确道路。
A 实现共同富裕
B 中国梦
C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8、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A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 实现中国梦
9、大学生应把()作为首要任务,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A 实践
B 学习
C 创新
D 提升能力
10、青春至美是担当,青年的担当是决定()的最大砝码,是影响时代发展进程的重要力量。
A 人生态度
B 人生目的C 人生理想
D 人生价值
11、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必须具备良好的()
A 思想品格
B 身体素质
C 心理素质
D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12、人的本质是()
A 有智慧有文化
B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 能自觉的改造社会历史
D 在任何社会都具有阶级性
13、()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品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
A 情商
B 人格
C 思想道德素质
D 气质
14、()是指人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运用法治思维、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义务的素质、修养和能力。
A 法治素养
B 思想道德素质
C 文化素养
D 道德修养
15、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的。
A 国家的B 民族的C 每一个中国人的D 未来的16、思想道德为法律的制定、发展和完善提供()
A 价值准则
B 道德基础
C 道德依据
D 道德导向
17、“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
A 思想品德课
B 思想政治理论课
C 政治理论课
D 思想理论课
18、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和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A 价值观
B 道德观
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 核心价值观
19、当代大学生要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需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A 惜时如金、孜孜不倦
B 又博又专、愈博愈专
C 兼收并蓄、全面发展
D 心有旁骛、追求自由
20、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大学生的担当精神体现为奉献祖国、奉献人民、尽心尽力、勇于担责,必须讲求奉献,实干进取,自觉树立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A 大局意识
B 责任意识
C 创新意识
D 法治意识
二、多项选择题(10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A 站起来
B 创起来
C 建起来
D 富起来
2、在新时代的中国,经济建设主战场、()、基层实践大熔炉,都是当代大学生贡献聪明才智、书写青春篇章的热土福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A 文化发展大舞台
B 科技创新大发展
C 社会建设新领域
D 科技创新最前沿
3、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大学生应该以()为根本要求,夯实综合素质基础,着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展现新的风貌、新的姿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A 有目标
B 有理想
C 有本领
D 有担当
4、大学生要有作为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人生志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
A 道路自信
B 理论自信
C 制度自信
D 文化自信
5、()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A 思想道德
B 文化
C 艺术
D 法律
6、思想道德和法律虽然在调节领域、调节方式、调节目标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但是二者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具体表现为()
A 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B 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C 既要发挥思想道德的引领和教化作用,又要发挥法律的规范和强制作用
D 法律与道德互不相容
7、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主要体现在()
A 思想道德为法律的制定、发展和完善提供价值准则
B 思想道德是社会主义法律正当性和合理性的重要基础
C 思想道德能够促进入们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
D 思想道德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和方式更加广泛灵活,可以弥补法律调整的短板,与法律一道共同促进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8、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主要体现在()
A 法律通过对思想道德的基本原则予以确认,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国家强制力保障
B 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可以将思想道德有机融入法律体系,使法律具有鲜明道德导向,让法治成为良法善治
C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使思想道德要求在实践中得到切实遵循
D全民普法和全民守法,有助于增强人们信守法律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家庭责任、社会责任
9、()是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A 政治素养
B 思想道德素质
C 法治素养
D 实践能力
10、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在()的结果,同时也是大学生把握发展机遇、创造人生精彩的基础条件和宝贵资源。
A 学习中升华
B 内省中完善
C 自律中养成D 实践中锤炼
绪论(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0题)
题号 | ||||||||||
答案 | A | D | C | C | C | A | B | A | B | D |
题号 | ||||||||||
答案 | D | B | C | A | C | A | B | C | D | B |
二、多项选择题(10题)
题号 | ||||||||||
答案 | AD | ACD | BCD | ABCD | AD | ABC | ABCD | ABCD | BC | ABCD |
一、单项选择题(40题)
1、人生观就是()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A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B人类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相互需要关系
C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根本的看法和观点
D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
2、思考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首先需要对()等问题有科学的认识。
A “人是什么”和“人的本质是什么”
B “人是什么”和“人的目标是什么”
C “人是什么”和“人的理想是什么”
D “人是什么”和“人的信仰是什么”
3、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揭开了人的本质之谜。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的总和。”
A 阶级关系
B 现实世界
C 生产关系
D 社会关系
4、人的本质属性是()。
A社会属性
B自然属性
C集体属性
D个人属性
5、()决定着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实际生活。
A人生价值
B人生目的C人生态度
D人生观
6、()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的核心,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A人生价值
B人生目的C人生态度
D人生信仰
7、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和精神状态。
A心理问题
B心理矛盾
C心理倾向
D实际行动
8、人生态度主要回答()。
A人为什么活着
B世界的本源是什么
C人应当如何活着
D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9、人生价值主要回答()。
A人为什么活着
B世界的本源是什么
C人应该怎样对待生活
D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10、人生的社会价值就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于()所具有的价值。
A自我、社会
B集体、社会
C自我、他人
D社会、他人
11、()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A人生理想
B人生追求
C人生目标
D人生态度
12、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即表示要“为人类福利而劳动”;毛泽东青年时便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周恩来在南开中学时提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些事例告诉我们()
A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B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C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D人生目的决定保持什么样的人生精神状态
13、有的人身处逆境而百折不挠,有的人在顺境中却长吁短叹,有的人笑对人生,有的人看破红尘,这些都是()的表现。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理想
D人生信念
14、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
A人在社会中的存在
B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C人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
D人在社会中所处的阶层和地位
15、()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A世界观
B人生观
C价值观
D 社会观
1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的一切认识都是来自于(),并在()中不断发展。
A社会
B实践
C生产方式
D学习
17、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的关系。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
B个人需要与集体需要
C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
D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
18、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只有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才能实现()
A个人利益
B人生目标
C自我的发展
D人生态度
19、()的思想以其科学而高尚的品质,代表了人类社会迄今最先进的人生追求。
A“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B“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C“服务国家、奉献社会”
D“主观为他人,客观为自己”
20、()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A 人民群众
B工人阶级
C知识分子
D大学生
21、要从人生的实际出发,以()的态度看待人生,以()的精神创造人生。
A真实、务实
B真实、创造
C科学、创造
D科学、务实
22、人的()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
A自然属性
B思维方式
C社会性
D实践能力
23、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A是否促进个人的发展
B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C是否促进生产关系的改善
D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4、在今天,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最重要的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真诚奉献,为()尽心尽力服务。
A集体、人民群众
B社会、社会成员
C集体、社会成员
D社会、人民群众
25、美好的人生目标要靠()才能转化为现实。大学生要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下,正确对待人生矛盾,自觉抵制错误观念,努力提升人生境界,成就出彩人生。
A客观引导
B主观思想
C社会实践
D规划设计
26、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一诗中,用“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形象地写出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用“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豪迈诗句,生动描述了红军夺取胜利的喜悦心情,阐明了()的辩证统一关系。
A得与失
B苦与乐
C顺与逆
D荣与辱
27、孔子谓“杀身成仁”,孟子曰“舍生取义”,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些千古名句说明人需要树立正确的()
A生死观
B荣辱观
C苦乐观
D顺逆观
28、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的体现和表达。
A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
B社会生产力发展
C社会生产关系改善
D历史前进发展
29、由于受国内外各种错误思潮、腐朽观念等因素的影响,现实中还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等种种错误观念和看法。
A个人主义
B极端个人主义
C禁欲主义
D自由主义
30、()是一种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目的的思想观念。
A享乐主义
B禁欲主义
C拜金主义
D极端个人主义
31、()是一种把享乐作为人生目的,主张人生就在于满足感官的需求与快乐的思想观念。
A 享乐主义
B 禁欲主义
C 拜金主义
D 极端个人主
32、()是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一种思想体系和道德原则,它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
A 享乐主义
B 禁欲主义
C 拜金主义
D 个人主义
33、()是个人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突出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否认社会和他人的价值,甚至不惜采用损人利己的方式来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A 享乐主义
B禁欲主义
C 拜金主义
D 极端个人主义
34、当代大学生担当新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应当与(),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A历史同向、与人民同在、与祖国同行
B祖国同行、与历史同向、与人民同在C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与历史同向
D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35、当代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国家和民族赋予的历史责任和使命,自觉与国家和民族()。
A共奋进、同发展
B同呼吸、共命运
C共前进、同发展
D共奋进、同前进
3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大学生要在()、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A为人民服务
B为小群体服务
C为少数统治者服务
D为个人和家庭服务
37、()是科学理论、创新思维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
A社会劳动
B社会实践
C社会认识
D社会创造
38、在当今中国,最重要的社会实践,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
A实现共产主义
B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实现全面依法治国
39、马克思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马克思这段话,主要说明()。
A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的
B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C个人与社会是既对立又统一
D个人与社会是无关的40、在我国现阶段,个人选择和确立的人生目的,应当()
A放弃个人的利益和追求
B有利于个人私利的实现
C以利己为主又兼利他人
D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多项选择题(40题)
1、大学生思考和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首先要()
A学会科学看待人生的根本问题
B认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C掌握人生观的基本理论
D锻炼自己的体魄
2、思考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需要对()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A“人为什么努力”
B“人为什么工作”
C“人是什么”
D“人的本质是什么”
3、人生观主要包括()
A人生价值
B人生态度
C人生目的D人生的文化素质
4、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
A决定人生道路
B决定职业生涯
C决定人生态度
D决定人生价值选择
5、下列属于正确的人生目的的是()
A人生在世,个人自由最重要
B命里须有总须有,命里如无莫强求
C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
D要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无私奉献
6、下列表述中,能正确揭示世界观与人生观之间关系的是()
A人生观与世界观有密切的关系
B世界观从属于人生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D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7、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思考()的人生等问题,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A世界的本源是什么
B人生为了什么
C该如何对待人生
D怎样的人生是有意义
8、一个人即使曾经树立起了正确的世界观,但在人生实践中,如果经不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人生观的侵蚀,放弃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那么,正确的世界观必然也会丧失。这说明()
A世界观决定人生观
B人生观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C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的人生观的基础
D如果一个人的人生观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观发生变化
9、大学生应有的人生态度是()
A浮生如梦,及时行乐
B满怀希望和激情
C热爱生活,珍视生命
D战胜困难,开拓人生新境界
10、以下属于错误的人生态度是()
A浮生如梦, 及时行乐
B看破红尘, 满眼烦恼
C今朝有酒今朝醉
D满怀希望和激情
11、下列选项中,关于人生价值说法不正确的有()
A 人生的自我价值决定社会价值
B 人生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C人生价值是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D人生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需要的满足程度
12、下列有关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A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B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C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D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13、“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只有把它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这句话的含义包括()
A人生价值的本质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一个高尚的人只有社会价值而没有自我价值
C一个人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得为社会创造价值
D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14、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二者的关系是()
A社会利益离不开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也离不开社会利益
B社会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所有人利益的有机统一
C社会利益体现了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D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它也保障着个人利益的实现
15、在各式各样的关于人生目的的思想中,高尚的人生目的总是与奋斗奉献联系在一起。大学生只有把自己的人生目的与()联系在一起时,才能自觉自愿地把自己的一生奉献于利国利民的事业。
A国家前途
B民族命运
C人民幸福
D个人命运
16、一个人确立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才能清楚地把握人的生命历程和奋斗目标,深刻理解()等道理。
A世界的本源是什么
B人为了什么而活
C人的本质是什么
D应走什么样的人生之路
17、走好人生之路,需要正确认识、处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下列属于正确人生态度的是()
A人生须认真
B人生当务实
C人生应乐观
D人生要进取
18、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人生态度,正确面对人生目的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以下不正确的人生态度有()
A好高骛远、空谈理想
B眼高手低、浅尝辄止
C乐观豁达、热爱生活
D放纵生活、游戏人生
19、人生实践中人们往往会遇到各种矛盾和挫折,这就需要端正人生态度。以下不正确的人生态度是()
A人生是一次冒险的游戏
B人生苦短,当及时享受
C人生就是选择,个人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D人应面对现实,接受挑战
20、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除了要掌握科学的标准外,还需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坚持()
A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B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C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D思想和行动相统一
21、下列有关人生价值评价说法正确的有()
A每个人的职业不同、能力大小不同,对社会贡献的绝对量也不同,不能简单地认为能力大的人就实现了人生价值,能力小的人就没有实现人生价值
B考察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要把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同他的能力以及与能力相对应的职责联系起来
C评价人生价值,要看一个人对社会作出的物质贡献,也要看他对社会作出的精神贡献
D评价人生价值的大小应主要看一个人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否认人生的自我价值
22、人们在实践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正确把握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至关重要,它包括()
A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B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C实现人生价值要从历史发展角度出发
D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23、下列有关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的说法正确的有()
A人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主观努力不起作用
B人的能力具有累积效应,能够通过学习、锻炼而得以提升
C个人的主观努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决定着人生价值实现的程度
D大学生可塑性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努力创造实现人生价值的良好条件
24、爱因斯坦说:“我评定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只有一个标准,即看他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自我。”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个人人生价值的大小主要看社会对他的满足程度
B人生价值的大小取决于“自我”价值实现的程度
C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主要考察他对社会的贡献
D对社会贡献越大,摆脱“自我”程度也就越大,个人的人生价值就越大
25、以下有关树立正确的幸福观的说法正确的有()
A幸福是一个总体性范畴,它意味着人总体上生活得美好,家庭和睦、职业成功、行为正当、人格完善等都是幸福的重要因素
B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损害社会整体和他人利益的基础上
C实现幸福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物质需要的满足、物质生活的富足是幸福的重要方面
D人的幸福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方面,精神需要的满足、精神生活的充实也是幸福的重要方面
26、大学生要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成败得失,树立正确的得失观。以下有关树立正确的得失观的说法正确的有()
A得到的一定是好事,失去了一定是坏事
B不要拘泥于个人利益的得失
C不要满足于一时的得
D不要惧怕一时的失
27、以下表述中属于得失观范畴的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吃一堑,长一智
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D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8、以下有关树立正确的顺逆观的说法正确的有()
A在顺境中前进,如同顺水行舟,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使人们更容易接近和实现目标
B在逆境中奋斗,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更多的艰辛才可能成功
C顺境中的宽松气氛、优越条件,必定使人自满自足,意志衰退
D在人生旅途中没有永远的顺境,也没有永远的逆境
29、如何认识、对待生与死,体现了一个人人生境界的高低,更直接影响着他的实际生活。以下表述中属于生死观范畴的是()
A老子曰“上善若水”
B孔子谓“杀身成仁”
C孟子曰“舍生取义”
D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0、中国古人向来注重荣与辱,并通过“知耻”来进行道德评价和判断。以下表述中属于荣辱观范畴的是()
A孔子提出“知耻近乎勇”
B孟子认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C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D管仲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31、大学生只有具备正确的荣辱观,明确是非、对错、善恶、美丑的界限,坚持(),才会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明确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
A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B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C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D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32、在确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观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如何看待金钱”。下列有关人生与金钱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钱不是万能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远比金钱更有意义的东西值得我们去追寻
B人应当是金钱的主人,而不是金钱的奴隶
C在市场经济时代,追求金钱是人生的最高目的D应当依靠自己的劳动创造财富,合理合法获取金钱
33、由于受国内外各种错误思潮、腐朽观念等因素的影响,现实中还存在种种错误观念和看法,如()
A 享乐主义
B 自由主义
C 拜金主义
D 极端个人主义
34、下列对于个人主义人生观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个人主义是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一种思想体系和道德原则
B个人主义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
C个人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是资产阶级人生观的核心
D个人主义在任何历史时期都没有产生过积极意义
35、市场经济带来了人们价值观的冲突,使一些人陷入误区。以下不正确的价值取向有()
A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
B注重眼下的利益得失,不计长远
C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无所谓对错
D以人民利益的实现为最高标准
36、当代大学生担当新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应当(),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A与历史同向
B 与世界同轨
C与祖国同行
D与人民同在37、在当今中国,最重要的社会实践,就是()的实践。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实现共产主义
38、人生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人能够自觉地、有意识地()
A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
B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C通过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把人生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D发挥聪明才智,为个人和家庭作出贡献
39、关于享乐主义,正确的观点是()
A一些大学生追逐名牌和奢侈品,比阔气、讲排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B健康有益的、适度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是人的正当需要,也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C把享乐尤其是感官的享乐变成人生的唯一目的,作为一种“主义”去诠释人生的根本意义是对人的需要的一种错误理解。
D突出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表现为极端利己主义和狭隘功利主义
40、()等错误的人生观,没有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忽视或否认社会性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本质属性,对人的需要的理解极端、狭隘和片面,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一己之私利。
A拜金主义
B自由主义
C享乐主义
D极端个人主义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答案)一、单项选择题(40题)
题号 | ||||||||||
答案 | D | A | D | A | D | B | C | C | D | D |
题号 | ||||||||||
答案 | D | A | B | B | A | B | D | C | A | A |
题号 | ||||||||||
答案 | D | C | D | D | C | B | A | A | B | C |
题号 | ||||||||||
答案 | A | D | D | D | A | A | B | C | C | D |
二、多项选择题(40题)
题号 | ||||||||||
答案 | ABC | CD | ABC | ACD | CD | ACD | BCD | BD | BCD | ABC |
题号 | ||||||||||
答案 | AD | ABCD | ACD | ABCD | ABC | BD | ABCD | ABD | AB | ABC |
题号 | ||||||||||
答案 | ABCD | ABD | BCD | CD | ABCD | BCD | BD | ABD | BCD | ABD |
题号 | ||||||||||
答案 | ABCD | ABD | ACD | ABC | ABC | ACD | ABC | ABC | BC | ACD |
一、单项选择题(60题)
1、()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
A 幻想
B 空想
C 理想
D 信念
2、()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A 理想
B 梦想
C 信念
D 遐想
3、()是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
A 幻想
B 空想
C 信念
D理想
4、()源于现实,而且超越现实。
A梦想
B 信念
C 理想
D 遐想
5、()具有超越性、实践性、时代性。
A 理想
B 遐想
C 梦想
D 信心
6、()在现实中产生,但它不是对现状的简单描绘,而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
A 幻想
B 理想
C 信念
D 空想
7、作为一定的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是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们对()理性认识的结晶。
A 社会实践活动
B 社会规律
C 社会理想
D 社会结构
8、理想的(),不仅体现为它受时代条件的制约,而且体现为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A 超越性
B 实践性
C 时代性
D 预见性
9、()是人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A 理想信念
B 理想
C 信念
D 信心
10、()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A 信念
B 理想
C 概念
D 意志
11、信念是()的有机统一体。
A认知、情感和理想
B认知、态度和意志
C 认知、情感和意志
D 态度、情感和理想
12、人会形成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并由此构成其()体系。
A 信念
B 信用
C 信仰
D 信任
13、()是最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有盲目和科学之分。
A 信心
B 信念
C 信任
D 信仰
14、科学的()则来自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A 信仰
B 信念
C 认知
D 认识
15、盲目的()就是对虚幻的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的理论等的迷信和狂热崇拜。
A 信仰
B 信念
C 崇拜
D 迷信
16、()是理想实现的保障。
A 信念
B 理想
C 崇拜
D 信仰
17、理想是()所指的对象。
A 崇拜
B 理想
C信念
D 信仰
18、理想指引人生方向,()决定事业成败。
A 信心
B 信仰
C 理想信念
D 信念
19、()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
A 理想信念
B 理想
C 信念
D 信心
20、人的(),反映的是对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期望。
A 信念
B 理想
C 理想信念
D 信心
21、大学生应当重视理想信念的选择和确立,努力树立科学崇高的(),使人生道路越走越宽广,使宝贵的人生富有价值。
A 信念
B 理想信念
C 理想
D 信心
22、()是衡量一个人精神境界高下的重要标尺。
A 信念
B 信心
C 理想
D理想信念
23、新时代大学生应当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 宏伟目标
B 共同梦想
C 共同理想
D 伟大理想
24、马克思主义是()
A 分析世界、理解世界
B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C 变革世界、再造世界
D 了解世界、预见未来
25、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鲜明地表明了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以()为己任的基本特征。
A 认识世界
B 分析世界
C 理解世界
D 改造世界26、170年来,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社会主义由()变成科学,由科学理论转变为社会实践。
A 理想
B 信念
C 信仰
D 空想
27、()的成功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社会主义具有光明的未来。
A 空想社会主义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 社会主义
D 共产主义
28、()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
A 列宁主义
B 毛泽东思想
C 马克思主义
D 邓小平理论
29、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树立()共同理想。
A 实现共产主义
B 实现共同富裕
C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0、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才能发展中国。
A 共产主义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 改革开放
31、()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指引中国人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 改革开放
C 共产主义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2、()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 科学发展观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3、()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A 民主集中制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 政治协商制度
34、()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A 中国当代文化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C 社会主义文化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5、()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A 坚持共产主义理想
B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6、()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 各级工会组织
B 中国共产党
C 人民群众
D 工人领袖人物
37、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多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A 20
B 30
C 40
D 6038、马克思主义科学预测了未来社会的理想状态,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是()。
A 社会主义
B 资本主义
C 世界大同
D 共产主义
39、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的远大理想,始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朝着这个伟大理想前行。
A 社会主义
B共产主义
C 世界大同
D 共同富裕
40、()远大理想的最终实现是一个漫长、艰辛的历史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付出艰苦的努力。
A 共产主义
B 共同富裕
C 世界大同
D 社会主义
41、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问题。
A 实践
B 理论
C 客观存在D 目标
42、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的。
A 对立
B 统一
C 互相转化
D 对立统一
43、()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A 艰苦奋斗
B 自我实现
C 安逸享乐
D 好高骛远
44、坚持个人奋斗目标与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相统一,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之中,在为实现()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这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A 职业理想
B 家庭理想
C 个人理想
D 社会理想
45、()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
A 职业理想
B 家庭理想
C 个人理想
D 社会理想
46、()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A 职业理想
B 家庭理想
C 个人理想
D 社会理想
47、()以()为指引。
A 社会理想、个人理想
B 个人理想、社会理想
C 集体理想、个人理想
D 个人理想、集体理想
48、在整个理想体系中,()理想是最根本、最重要的。
A 职业理想
B 家庭理想
C 个人理想
D 社会理想
49、个人理想的实现依赖于()的实现。
A 集体理想
B 民族理想
C 社会理想
D 个体价值
50、社会理想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由外在力量强加的,而是建立在众人的()基础之上。
A 职业理想
B 家庭理想
C 个人理想
D 社会理想
5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最大的现实,也是全体中共人民共同的社会理想是。
A 实现国家统一
B 实现共同富裕
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 实现共产主义
52、个人理想从属于()
A 国家理想
B 民族理想
C 家庭理想
D 社会理想
53、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实质上是()关系在理想层面的反映。
A 个人与社会
B 个人与集体
C 个人与国家
D 个人与民族
54、理想的追求和实现是一个()
A 坐享其成的过程
B 信手拈来的过程
C 纵情享乐的过程
D 艰苦奋斗的过程
55、人们在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时,当发现现实不符合理想预期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对现实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这里陷入的片面性误区是()
A 把理想等同于现实
B 把现实等同于理想
C 用理想来否定现实
D 用现实来否定理想
56、()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A 共产主义
B 马克思主义
C 社会主义
D 科学社会主义
57、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理论品格和持久生命力。
A 彻底的科学性
B 坚定的革命性
C 自觉地实践性
D 与时俱进
58、()是中华民族的振兴之梦,也是每一个大学生的成才之梦。
A 成才梦
B 强国梦
C 中国梦
D 复兴梦
59、中国古代先哲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其中蕴含的主题思想是()。
A立志当高远
B立志做大事
C立志须躬行
D立志成良才
60、周恩来中学时期就立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代知识分子,青年时期就立志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报效祖国。所以,当代大学生要()。
A立志当高远
B立志做大事
C立志须躬行
D立志成良才
二、多项选择题(40题)
1、理想是()
A 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B 有实现可能性的C 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
D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近期理想和远期理想,以及()
A 政治理想
B 道德理想
C 职业理想
D 生活理想
3、下列关于理想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理想具有超越性
B 理想具有妥协性
C 理想具有实践性
D 理想具有时代性
4、科学的理想()
A 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
B 是在正确把握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合乎社会发展要求、合乎人民利益的理想
C 来自于人类的想象
D 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依据
5、下面关于信念的描述,准确的是()
A 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
B 信念有不同的类型和层次
C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
D 为人们追求理想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6、当一个人抱有坚定的信念时,就会()
A 全身心投入到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的事业中去
B 精神上高度集中
C 态度上充满热情
D行为上坚定不移
7、信仰可以分为()
A 积极的信仰
B 消极的信仰
C 盲目的信仰
D 科学的信仰
8、下述关于信仰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信仰是最低层次的信念
B 信仰有盲目的信仰和科学的信仰之分
C 信仰是最高层次的信念
D 信仰具有最大的统摄力
9、理想与信念的关系是()
A 理想是最高层次的信念
B 理想是信念所指的对象
C 信念则是理想实现的保障
D理想和信念难以分割地紧密联系在一起
10、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对于人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
A 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B 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C 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D 理想信念消磨斗志
11、理想信念作为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它()
A能使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
B 又能引导人们不断地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
C 在追求和实现理想目标的过程中提升精神境界、塑造高尚人格
D 使人的精神世界成为一个健康有序的系统,12、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因为马克思主义()
A是严密的科学体系
B鲜明的阶级立场
C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
D 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
13、马克思主义具有()
A 革命性
B 科学性
C 实践品格
D 持久生命力
1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体现在()
A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B 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
C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
D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
15、马克思主义不仅致力于科学(),而且致力于积极()。
A 解释世界
B 指导世界
C 改变世界
D 规划世界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的强大思想武器,社会主义具有光明的未来
A指导世界
B 认识世界
C 改造世界
D 规划世界
17、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指导党和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
A新民主主义革命
B 社会主义革命
C社会主义建设
D 改革开放
18、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指导党和人民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成就。
A 常态化
B 中国化
C 时代化
D 大众化
19、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最重要的是()。
A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B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C准确把握时代发展潮流
D以科学的理想信念指引人生前进的道路和方向
20、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 实现共产主义
B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 国家富强
2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 焕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力
D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2、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这样的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中()
A 实现按需分配
B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C 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23、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最终实现是()
A 是一种理想、一种学说,同时也是一种现实运动
B需要一代又一代人艰苦的努力
C 一个漫长、艰辛的历史过程
D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24、共产主义的思想和实践早已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下列观点中,错误的说法是()
A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幻想
B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C共产主义没有经过实践检验
D共产主义理想离现实太遥远,是无法实现的25、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需要当代大学生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 道路自信
B 理论自信
C 制度自信
D 行为自信
26、把理想与现实对立起来,容易陷入的误区有()
A 把理想等同于现实
B 把现实等同于理想
C 用现实来否定理想
D 用理想来否定现实
27、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统一性体现在()
A 现实孕育着理想的发展
B 理想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
C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
D 理想来源于现实,在将来又会变成新的现实
28、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需要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
A 长期性
B 曲折性
C 艰巨性
D 随机性
29、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下列关于艰苦奋斗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
B艰苦奋斗绝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
C —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D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30、关于艰苦奋斗的叙述,正确的观点是()
A 社会观念的变化,赋予艰苦奋斗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B 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
C 讲艰苦奋斗,也并不是不讲物质利益
D 艰苦奋斗是老一辈的事,当代青年已经告别艰苦奋斗了
31、关于个人理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正确的个人理想不是依个人主观愿望随意确定的B 个人理想的实现必须以社会理想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
C 个人理想从属于社会理想
D 个人理想实现与否与社会理想关系不大
32、关于社会理想的论述,正确的是()
A 社会理想建立在众人的个人理想基础之上
B 社会理想的实现与个人理想关系不大
C 社会理想体现于个人理想的具体实践中
D 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33、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社会理想是()
A 实现共产主义
B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 实现共同富裕
D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4、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具体表现在()
A 社会理想规定着个人理想
B 社会理想指引着个人理想
C 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
D 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升华
35、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最重要的是()
A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B以科学的理想信念指引人生前进的道路和方向
C 实现最大化的个体价值
D 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历史
36、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这里的“志”指的是()
A对未来目标的向往
B 记在心里,永志不忘
C 记号,标记
D 实现奋斗目标的顽强意志
37、下列材料中,符合立志当高远的叙述是()。
A 周恩来中学时期就立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B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即表示要“为人类福利而劳动”
C毛泽东青年时变立志“以天下为己任”
D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8、下列材料中,符合立志须躬行的叙述是()。
A《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 中国古代先哲老子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 荀子《劝学篇》:“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D 《孟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39、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A实现最大化的个体价值
B 立为民服务之志
C 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D 立为国奉献之志
40、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曾激励广大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其中的道理就是()
A 青年人不能有个人追求,理想必须符合社会共同利益
B希望青年人先做大事,再做大官
C 希望青年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己任
D 不要以个人的荣华富贵为人生的理想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答案)一、单项选择题(60题)
题号 | ||||||||||
答案 | C | A | D | C | A | B | A | C | A | A |
题号 | ||||||||||
答案 | C | A | D | A | A | A | C | D | A | C |
题号 | ||||||||||
答案 | B | D | C | B | D | D | B | C | D | B |
题号 | ||||||||||
答案 | A | D | C | B | D | B | B | D | B | A |
题号 | ||||||||||
答案 | A | D | A | D | C | D | B | D | C | C |
题号 | ||||||||||
答案 | C | D | A | D | C | B | D | C | C | A |
二、多项选择题(40题)
题号 | ||||||||||
答案 | ABCD | ABCD | ACD | AB | ABCD | ABCD | CD | BCD | BCD | ABC |
题号 | ||||||||||
答案 | ABCD | ABCD | ABCD | ABCD | AC | BC | ABCD | BCD | ABCD | BC |
题号 | ||||||||||
答案 | ABD | ABCD | ABCD | ACD | ABC | CD | ABC | ABC | ABCD | ABC |
题号 | ||||||||||
答案 | ABC | ACD | BD | ABCD | ABD | AD | ABC | BC | BCD | CD |
一、单项选择题(60题)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
A 中国梦
B 人类精神
C 社会主义精神
D 中国精神
2、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纽带是()
A 国际主义
B 社会主义
C 爱国主义
D 改革创新
3、始终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是()
A 国际主义
B 社会主义
C 爱国主义
D 改革创新
4、()作为兴国强国之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
A 爱国主义
B 人类精神
C 社会主义精神
D 中国精神
5、古人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强调“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崇尚“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体现了古代思想家们的()观点。
A 重视并崇尚物质生活
B 重视并崇尚精神生活
C 重视物质生活并崇尚精神生活
D 重视精神生活并崇尚物质生活
6、儒家把()视为最高的道德理想。
A “礼教”、“信义”
B “智慧”、“勇气”
C “仁爱”、“和谐”
D “信义”、“和谐”
7、墨家把()作为理想,提倡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摩顶放踵。
A “仁爱”
B “兼爱”
C “简朴”
D “无为”
8、“杀身成仁”是()的名言。
A 儒家
B 法家
C 墨家
D 道家
9、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亦表现在对()的重视上。
A 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
B 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
C 道德教化和道德教育
D 道德教化和道德观念
10、关于理想人格,儒家把()、“圣人”作为自己的理想人格,A “新民”
B “真人”
C “至人”
D “君子”
11、()是中华民族重精神优秀传统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
A 当代知识分子
B 中国共产党
C 中国政府
D 全体中国人民
12、习近平强调,民族复兴不仅表现为经济腾飞,更要有()的振奋和彰显。
A 中国梦
B 人类精神
C 中国精神
D 社会主义精神
13、()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A 民族情结
B 民族意识
C 民族精神
D 时代精神
14、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 爱国主义
B 爱人类
C 爱社会主义
D 爱自我15、()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自己的祖国极其忠诚和热爱的深厚情感。
A 民族意识
B 集体主义
C 民族情结
D 爱国主义
16、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A 民族精神
B 民族意识
C 民族情结
D 时代精神
17、近代以后,我国各族人民手挽着手、肩并着肩,英勇奋斗,浴血奋战,打败了一切穷凶极恶的侵略者,捍卫了民族独立和自由,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保卫祖国、抵御外侮的壮丽史诗。体现了()
A 奋斗精神
B 团结精神
C 创造精神
D 梦想精神
18、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A 爱国主义
B 祖国统一
C 社会主义
D 改革创新
19、()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集体意识。
A 时代精神
B 民族精神
C 时代价值
D 时代观念
20、()既是对中华民族革故鼎新优良传统的继承弘扬,也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品格和精神特征。
A 爱国主义精神
B 改革创新精神
C 时代精神
D 民族精神
21、()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
A 人民群众
B 人民
C 劳动者
D 时代伟人
22、“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是()的名言。
A 鲁迅
B 毛泽东
C 周恩来
D 闻一多
23、()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A 民族意识
B 爱国主义
C 民族情结
D 集体主义
24、“保我国土”、“爱我家乡”、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就是()
A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B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C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D 爱社会主义
25、爱自己的同胞就是爱()
A 亲人
B 亲属
C 人民群众
D 朋友
26、()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
A 奉献多少
B 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
C 宣誓誓言
D 内心修养
27、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最主要的是培养对()的深厚感情,始终紧紧地同()站在一起。
A 国家
B 集体
C 人民群众
D 民族
28、()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国家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A 文化传统
B 民族心理
C 民族个性
D 民族精神
29、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这说明()
A 爱国主义是永恒不变的B 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C 爱国主义是民族主义
D 爱国主义是军国主义
30、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
A 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光明的新中国。
B 农业救国
C 教育救国
D 民主救国
31、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献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献身于()。
A 民主治国
B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C 依法治国
D 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32、我国爱国主义始终围绕着实现民族富强、人民幸福而发展,最终汇流于()
A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B 民主治国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依法治国
33、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国政府
C 中国共产党
D 民族统一战线
34、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作为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
A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B 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
C 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D 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35、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之所以继续爱国主义是因为()
A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虽然不完整存在,但民族还存在B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独立的民族文化还存在C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地域划分还存在D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
36、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一些人极力鼓吹政治一体化和文化一体化,实际上是()
A 企图借经济全球化推行本国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损害别国的主权和尊严
B 大势所趋
C 借经济全球化推行人类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维护世界和平
D 按照本国国情坚持、发展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
37、坚持推动(),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
A 全球经济一体化
B 一带一路战略
C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 深化改革开放
38、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需要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坚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需要港澳同胞与内地人民坚持守望相助、携手共进。要坚定不移贯彻()方针。
A “一国一制”
B “一国两制”
C “各自为政”
D “两国两制”
39、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的统一路径是()
A 武力统一
B 武力与和平相结合C 维持现状
D 和平统一
40、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双方应始终坚持()的共同立场,在巩固和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原则问题上形成更为清晰的共同认知,并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
A 一中一台
B 台独
C 两个中国
D 九二共识
41、()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A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 “武装对抗、一中一台”
C 寻求国际社会解决
D 联合国倡导的自由原则
42、两岸双方应秉持()的理念,顺势而为、齐心协力,心心相印、守望相助,巩固和扩大两岸关系发展成果。
A “两岸各表”
B “两岸各自坚持的各自价值观”
C “两岸不存在统一的价值观”
D “两岸一家亲”
43、台海和平的现实威胁是()
A “台独”分裂势力及其分裂活动
B 台湾政体
C 台湾文化
D 台湾意识44、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一部反对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的法律是()
A 《国家安全法》
B 《国防法》
C 《反间谍法》
D 《反分裂国家法》
45、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我们要坚定()的思想观念。
A 汉族和少数民族各自独立
B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C 大汉族主义
D 突出少数民族
46、()是指一个国家不受内部和外部的威胁、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
A 国家安全
B 社会秩序
C 国家稳定
D 维稳秩序
47、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A 人民安全
B 政治安全
C 经济安全
D 军事、文化、社会安全
48、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A 人民安全
B 政治安全
C 经济安全
D 军事、文化、社会安全
49、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A 人民安全
B 政治安全
C 经济安全
D 军事、文化、社会安全
50、我国的国防是()的国防
A 全民
B 军队
C 政府
D 每个人
51、大学生应自觉遵守国家安全法律,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
A 维护世界和平
B 维护国家安全
C 维护祖国统一
D 维护社会稳定
52、()能力是当今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集中体现。
A 动员和组织
B 科技
C 创新
D 经济
53、改革创新是我国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抓创新就是抓(),谋创新就是谋()。
A 科技,未来
B 未来,科技
C 发展,未来
D 未来,发展
54、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重大战略。
A 创新
B 人才
C 科技
D 经济
55、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含的巨大潜能。
A 思维创新能力
B 体制创新能力
C 自主创新能力
D 科技创新能力
56、新时代的大学生置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之中,应当以时代使命为己任,把握时代脉搏,迎接时代挑战,增强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本领,勇做改革创新的(),将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实践中、体现在行动上。
A 继承者
B 领路人
C 实践者
D 试验者
57、“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是()的警语
A 李大钊
B 陈独秀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58、青年要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就是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A 改变
B 改革
C 创新
D 继承
59、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需要()、投身创新实践。
A 培养体制创新
B 培养自主创新
C 培养科技创新
D 培养创新思维
60、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是跨国界的,商品在全世界销售,资本跨国界流动,信息跨国界共享。在对待爱国主义的态度上应该()
A 爱国主义在今天已经过时了
B 继续坚持爱国主义
C 坚持世界主义
D 坚持大同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40题)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
A 团结精神
B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C 传承精神
D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大学生担当着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要(),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中国精神的青春风采。
A 努力做忠诚的爱国者
B 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
C 努力做全面的传承者
D 努力做老老实实的劳动者
3、中国古人在义利观上主张()
A 见利思义
B 以义制利
C 先义后利
D 利高于义
4、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具体表现()
A 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
B 表现在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
C 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
D 表现为对理想人格的推崇
5、矢志不渝地坚守理想,是中国古人崇尚精神的典型体现。说法正确的是()
A 儒家把仁爱和谐视为最高的道德理想
B 法家提倡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摩顶放踵
C 墨家把“兼相爱,交相利”作为理想
D 道家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6、关于理想人格,儒家把()作为自己的理想人格,道家推崇逍遥于天地之间的“真人”、“至人”,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呼吁“新民”的理想人格。
A “君子”
B “贤人”
C “圣人”
D “完人”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通过()等,大力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追求和精神境界。
A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B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
C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D 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培育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需要()
A 大力弘扬传统文化
B 大力弘扬现代思潮
C 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D 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时代精神。
9、下列叙述属于中华民族从来就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的是()
A 以天下兴亡、人民安康为己任的家国情怀
B“遥望中原怀故土,静观落叶总归根”这样爱国情感
C“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国忧民情怀
D 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报国为民风范
10、以下哪些中国古代神话能够深刻反映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
A 精卫填海
B 神农尝草
C 夸父追日
D 叶公好龙
11、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体体现为()
A 突破陈规、大胆探索、敢于创造的思想观念,勇于打破与社会和历史发展规律不相吻合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的束缚
B 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自甘落后、故步自封,也不满足于取得的成就,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自满自足、裹足不前
C 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D 固步自封、维持现状思维
12、下列有关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关系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关联,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B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交融汇通,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奋力实现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C 一切时代精神都将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步融入民族精神的长河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D 一切民族精神都曾经是一定历史阶段中带动潮流、引领风尚、推动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
13、为什么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A 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
B 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C 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
D 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
14、爱国主义是(),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A 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途径
B 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
C 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D 与当今时代不相符的思想
15、下列有关爱国主义的论述正确的是()
A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B 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C 激昂的主旋律
D 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
16、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A 宗教宗旨
B 道德要求
C 政治原则
D 法律规范
17、爱祖国就是爱()
A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B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C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D 爱自己的国家
18、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基本要求是()
A 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
B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C 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
D 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19、弘扬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必须团结(),汇集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A 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 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20、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应该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在一致性()
A 爱社会主义
B 爱国
C 爱中国共产党
D 爱改革开放
21、有关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实现民族独立的历史
B 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人民解放的历史
C 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充满了矛盾的历史
D 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
22、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下列正确的是()
A 理解西方国家的政治干预
B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大好形势
C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D 不赞成“一国两制”
23、关于两岸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 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前途,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取得更多积极成果
C 努力增进两岸人民福祉,增进对两岸命运共同体的认知,不断拓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
D 对“九二共识”持保留态度
24、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应该坚持的态度,下列正确的是()
A 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机遇发展自己
B 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按照本国国情坚持和发展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
C 服从世界政治一体化和文化一体化
D 屈从发达国家的价值取向
25、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下列正确的是()
A 爱国既需要情感的基础,也需要理性的认识,更需要实际的行动
B 爱国不是简单的情感表达,而是一种理性的行为,要讲原则、守法律,以合理合法的方式来进行
C 只有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始终做到爱国的深厚情感、理性认识和实际行动相一致
D 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26、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继承并发扬了中华文化协和万邦、热爱和平的优秀传统,()。
A 对内积极倡导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
B 服从世界政治一体化和文化一体化
C 对外主张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国际交往原则
D 积极维护国际和平与文明和谐
27、做忠诚的爱国者应当坚持的原则()
A 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
B 促进民族团结
C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D 热爱自然生活
28、推进祖国统一要坚持()
A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 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C 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
D 反对“台独”分裂图谋
29、在与其他民族同学接触交往中,大学生要做到()
A 各民族互不沟通
B 要尊重兄弟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C 多说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话,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的事
D 不说伤害民族感情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事
30、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就是()
A 把维护中央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
B 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
C 要始终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
D 给予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外交权
31、下列属于分裂主义的是()
A 民族自治
B 特色民族文化
C 藏独
D 疆独
32、下列言行是不符合爱国主义的()
A 倡导国际主义
B 旨在制造国家分裂的言行
C 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言行
D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3、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
A 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
B 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
C 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
D 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
34、我国在历史上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以及其他许多方面对周边发挥了重要辐射和引领作用
A 思想文化
B社会制度
C经济发展
D 科学技术
35、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大而不强、臃肿虚胖体弱问题相当突出,主要体现在()
A 科技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有力的支持了经济社会发展
B 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
C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
D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36、改革创新,要求人们(),在实践中有直面困难的勇气,有突破难关的精神,锐意进取,奋力前行。
A 自觉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B 树立敢于突破陈规、大胆探索未知
C 保持现状基础上提升效率
D 勇于创新创造的思想观念
37、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就要做到()
A 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B 增强国防意识
C 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D 和平年代无需考虑国家安全
38、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要坚持()
A 树立保守思想维护稳定
B 树立敢于突破陈规的意识
C 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
D 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39、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A 夯实创新基础
B 培养创新思维
C 投身实创新践
D 提升效率能力
40、如何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A 树立保守思想维护稳定
B 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C 提出人们熟悉而易于接受的观点
D 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答案)一、单项选择题(60题)
题号 | ||||||||||
答案 | D | C | D | D | B | C | B | A | B | D |
题号 | ||||||||||
答案 | B | C | C | A | D | A | B | D | A | B |
题号 | ||||||||||
答案 | A | A | B | A | C | B | C | A | B | A |
题号 | ||||||||||
答案 | D | C | C | A | D | A | C | B | D | D |
题号 | ||||||||||
答案 | A | D | A | D | B | A | A | B | C | A |
题号 | ||||||||||
答案 | B | C | C | B | C | C | A | C | D | B |
二、多项选择题(40题)
题号 | ||||||||||
答案 | BD | AB | ABC | ABCD | AC | AC | ABCD | CD | ABCD | ABC |
题号 | ||||||||||
答案 | ABC | ABCD | BCD | BC | ABCD | BCD | ABCD | ABCD | ABCD | ABC |
题号 | ||||||||||
答案 | ABD | BC | ABC | AB | ABCD | ACD | ABC | ABCD | BCD | ABC |
题号 | ||||||||||
答案 | CD | BC | ABCD | ABCD | BCD | ABD | ABC | BCD | ABC | BD |
一、单项选择题(60题)
1、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
A 价值观
B 道德观
C 民族气节
D 核心价值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A 人民意愿
B 当代中国精神
C 民族精神
D 道德观念
3、(),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A 核心价值观
B 民族精神
C道德观
D价值观
4、与基本制度和体制相适应,必然要求有一个主导全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A 思想道德观念和思考方式
B 创新发展观念和行为准则
C 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
D 创新发展观念和行为方式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鲜明确立了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理念,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高度的价值自信与()。
A 理论自信
B 道路自信
C 价值自觉
D 文化自信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A 精神内核
B 本质特征
C 关键部分
D 有力补充
7、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的重大问题。
A 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
B 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
C 国家要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D 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
8、中国人民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追求揭示了当代中国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价值目标,从()标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刻度。
A 国家层面
B 社会层面
C 公民层面
D 历史层面
9、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结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
A 美好期待
B 价值追求
C 美好追求
D 由衷期待
10、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望和憧憬,是衡量现代社会是否充满活力又()的重要标志。
A 和谐发展
B 健康有序
C 和谐有序
D 稳步推进
11、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的重大问题。
A 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
B 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
C 国家要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D 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
12、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的重大问题。
A 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
B 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
C 国家要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D 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
13、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一价值追求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契合,()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A 国家层面
B 社会层面
C 公民层面
D 历史层面14、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倡导()正式写入宪法,进一步凸显了()的重大意义。
A 社会主义价值观
B 社会主义道德观
C 民族气节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5、()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
A 空想社会主义
B 共产主义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国际主义
16、“核心价值观是()的灵魂、()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
A 文化产业
B 文化软实力
C 文化硬实力
D 文化核心
17、当今世界,()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争夺发展制高点、道义制高点的关键所在。
A 科技
B 创新
C 文化
D 发展
18、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升文化软实力确立为(),价值观之争日趋激烈。
A 国家战略
B 发展目标
C 发展理念
D 核心任务
19、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只有建立共同的(),一个国家和民族才会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才会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
A 价值目标
B 价值体系
C 行动逻辑
D 行为准则
20、习近平说:“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
A ‘评价体系’
B ‘最小公倍数’
C ‘最大公约数’
D ‘发展目标’
21、坚定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价值内核。
A 核心价值观自信
B 价值观
C 道德观
D 信念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深深地根植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底蕴的集中体现。
A 中华传统文化
B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 民族精神
D民族历史
23、()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A 中华传统文化
B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 民族精神
D民族历史
24、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
A 中华传统文化
B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 民族精神
D民族历史
25、中国人民的理想、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的。
A 沉淀下来
B 发展变化
C 向前发展
D 与时俱进
26、任何一种价值观都不可能凭空产生,总是有其特定的()。
A 文化底蕴和精神脉络
B 时代特征和历史底色
C 文化底蕴和现实基础
D 历史底色和精神脉络
27、下列叙述中不属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范畴的是()
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C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D “德不孤,必有邻”
2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的继承和升华。
A 中华传统文化
B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 民族精神
D民族历史
29、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
A 中华传统文化
B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 民族精神
D 民族历史
30、我们所积极弘扬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同我们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具有坚实的()。
A 现实基础
B 历史基础
C 理论基础
D 文化基础
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实现实基础,就是当今时代的中华民族所进行的人类历史上最为宏伟而独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改革开放
B 科技创新
C 建设实践
D 市场经济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A 现实依据
B 实践根据
C 发展方向
D 最终目标
33、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然要求有自己鲜亮的精神旗帜,有明确有力的()。
A 价值引领
B 信息表达
C 核心意识
D 现实依据
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生动展示着()的生机活力。
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 核心价值观
C道德观
D价值观
35、中国()以来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却让中国发展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
A 进入90年代
B 进入二十一世纪
C 改革开放
D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什么复制品、舶来品,而是有其自身的独特品质,中国特色的()就是其中的内核。
A 经济增长
B 政治稳定
C 发展内涵
D 价值理念
3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检验。
A 合法性、普遍性
B 合法性、可信性
C 正确性、合法性
D 正确性、可信性
38、()制度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先进的社会制度。
A 共产主义
B 资本主义
C 社会主义
D 大国沙文主义
3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着我国()的本质要求,A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 社会主义政治
C 社会主义经济
D 社会主义道路
40、作为人类社会最为先进社会制度的本质规定在价值层面的集中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着当今时代人类社会的()。
A 发展高峰
B 最高理想
C 价值制高点
D 最高理论成果
4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政治立场,就是始终站在()的立场上,以()的解放为旨归,竭尽全力为人民求福利、谋利益。
A 工人阶级
B 广大劳动人民
C 农民
D 全人类
42、人民性也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以()为实践根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特性。
A 资本主义运动
B 社会主义改造
C 共产主义运动
D 社会主义运动
43、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
A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44、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
A 谋复兴
B 谋发展
C 谋未来
D 谋幸福
45、在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是历史的创造者。
A 人民
B 农民
C 工人阶级
D 广大劳动人民
46、鲜明的(),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道义感召力。
A 革命性
B 人民性
C 先进性
D 科学性
47、()的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实现奠定了根本的制度前提和制度保障。
A 具有中国特色
B 科学
C 人民当家作主
D 与时俱进
48、青年要积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抓好青年时期的价值观养成,()
A 穿好人生的衣服
B 扣好人生的扣子
C 走好人生的道路
D 实现人生的价值
49、面对整个社会思想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多样、复杂多变的新特点,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更加需要()的引领。
A 正确价值观
B 价值观
C 世界观
D 人生观
50、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离不开()的引领。
A 正确价值观
B 价值观
C 世界观
D 人生观
51、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黄金时期,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所以要勤学,而()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A 思维
B 实践
C 知识
D 理想
52、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
A 独善其身
B 崇德修身
C 规行矩步
D 锱铢必较
53、(),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
A 修德
B 明辨
C 笃实
D 勤学
5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增强自己的()和道德责任感,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自觉做到常修善德、常怀善念、常做善举。
A 责任意识
B 实践能力
C 价值判断力
D 大局意识
55、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A 核心价值观
B 价值观
C 道德观
D 人生观
5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
A 《礼记》
B 《劝学》
C 《大学》
D 《论语》
57、大学生要切实做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言一行的基本遵循。
A 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B 修德、勤学、明辨、笃实
C勤学、明辨、修德、笃实
D修德、笃实、勤学、明辨
58、青年的()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A 世界观
B 价值取向
C 人生取向
D 价值观
59、坚定(),要求我们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及其在中华民族实现自己梦想的奋斗中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B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
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性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60、()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产生与发挥作用的。
A 世界观
B 价值观
C 人生观
D 历史观
二、多项选择题(35题)
1、核心价值观是()
A 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
B 在一个社会的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C 体现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D 随着时代的发展随时可以变换的精神力量
2、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
A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B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C 自由、团结、和谐、互助
D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3、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B 与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关系不是十分紧密
C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
D 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两者是对立矛盾、互相制约
B 两者是紧密联系、互为依存、相辅相成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体现了()
A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
B 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
C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价值引领
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引领
7、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是要弘扬(),使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在思想上和精神上强起来,更好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A 共同理想、凝聚精神力量、引领道德风尚
B 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C 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D 爱国主义和个人主义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是对()重大问题的深刻解答。
A 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
B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
C 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
D 走什么样的道路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24个字从()层面,给我们每一个公民提出了行动准则。
A 国家
B 民族
C 社会
D 公民
10、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涵盖了()等各个方面,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
A 社会公德
B 职业道德
C 家庭美德
D 个人品德
1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效()的重大举措。
A 整合我国社会意识
B凝聚社会价值共识
C解决和化解社会矛盾
D 聚合磅礴之力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它()
A 既需要不断完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的制度
B也需要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在精神和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性
C既需要为人们描绘未来社会物质生活方面的目标
D也需要为人们指出未来社会精神价值的归宿
13、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守我们的价值观立场。
A 到底提倡什么、反对什么
B 到底追求什么、反对什么
C 要朝着什么方向走、不能朝什么方向走
D 要如何发展
1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最简洁的语言介绍和说明中国,()
A有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展示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形象
B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竞争力,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逐步打破西方的话语垄断、舆论垄断
C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意识形态安全
D不断提高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15、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是()
A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
B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C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
D 改革创新精神
16、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形成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A 暂时提升人民素质,提升国民凝聚力
B 在具体利益矛盾、各种思想差异之上最广泛地形成价值共识
C有效引领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想意识
D有效避免利益格局调整可能带来的思想对立和混乱
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坚定核心价值观自信提供了充分的理由。
A 丰厚的历史底蕴
B坚实的现实基础
C 饱满的精神力量
D强大的道义力量
18、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没有中断并延续发展至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
A 精神追求
B精神特质
C精神脉络
D 厚重历史19、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过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广泛探讨()的关系
A 人与动物
B 人与人
C 人与社会
D 人与自然
20、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提出了()先进理念,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
A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B 仁者爱人、与人为善
C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D 天人合一、自强不息
21、下列说法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是()
A “忠君爱国”、“三从四德”
B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C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2、习近平所说的,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A 讲仁爱、重民本
B 重集体、轻个体
C 守诚信、崇正义
D 尚和合、求大同
23、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深入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把长期以来我们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
A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
B 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C有鉴别地加以对待
D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24、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
A 暂时利益
B 最高利益
C 根本利益
D 全局利益
25、事实也雄辩地证明,要(),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 发展中国、稳定中国
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同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相适应,是()
A 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价值表达
C 当代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
D 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价值表达
27、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抓住和用好了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都迈上了新台阶,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A 人民群众的购买力
B 我国的综合国力
C人民的生活水平
D 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2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彰显出强大的(),正因其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之中。
A 生命力
B 吸引力
C 感召力
D 时代感
2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而居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制高点,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A 先进性
B 普遍性
C 人民性
D 真实性
30、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
B 消灭了剥削制度,C 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真正主人,D 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先进的社会制度
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性体现在它()
A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B 代表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反映的最广大人民的价值诉求
D引导着最广大人民为实现美好社会理想而奋斗
32、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要求我们()
A 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
B 在中华民族实现自己梦想的奋斗中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C 在发展的进程中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D 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
33、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大学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A 认真旁观者
B 坚定信仰者
C积极传播者
D模范践行者
34、对于大学生而言,就是要切实做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言一行的基本遵循。
A 勤学
B修德
C明辨
D笃实
35、大学生一定要正视价值观选择和道德责任感,(),自觉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A 强化判断,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
B 旗帜鲜明地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
C 树立正确导向,澄清模糊认识,匡正失范行为
D 形成激浊扬清、抑恶扬善的思想道德舆论
第四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案)一、单项选择题(60题)
题号 | ||||||||||
答案 | D | B | A | C | C | A | D | A | B | C |
题号 | ||||||||||
答案 | B | A | B | D | C | B | C | A | A | C |
题号 | ||||||||||
答案 | A | B | B | B | D | D | C | B | B | A |
题号 | ||||||||||
答案 | C | B | A | A | C | D | D | C | A | C |
题号 | ||||||||||
答案 | B | D | C | A | A | B | C | B | A | A |
题号 | ||||||||||
答案 | C | B | A | C | A | A | A | B | D | B |
二、多项选择题(35题)
题号 | ||||||||||
答案 | ABC | ABD | ACD | ABCD | BCD | ABCD | AB | ABC | ACD | ABCD |
题号 | ||||||||||
答案 | ABCD | ABCD | BC | ABCD | ABC | BCD | ABD | ABC | BCD | ABD |
题号 | ||||||||||
答案 | BCD | ACD | ABCD | BC | ABCD | AB | BCD | ABC | ACD | ABCD |
题号 | ||||||||||
答案 | BCD | ABCD | BCD | ABCD | ABCD |
一、单项选择题(100题)
1、()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 道德
B 信仰
C 信念
D 品德
2、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A 道德
B 信仰
C 信念
D 品德
3、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是()
A传统
B群居
C语言
D劳动
4、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A社会关系
B私有制
C阶级
D国家
5、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A社会分工
B社会关系
C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
D人的自我意识
6、道德属于(),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A伦理范畴
B文化范畴
C经济范畴
D上层建筑的范畴
7、正确理解道德的本质,应该把握()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以及道德在一定条件下对()的能动作用。
A 上层建筑
B 经济基础
C 物质基础
D 政治基础
8、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根源于()
A社会经济关系
B人的本性
C社会上层建筑
D政治制度
9、关于道德的论述,错误的是()
A 道德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B 道德具有阶级性
C 道德具有绝对性
D 道德具有相对独立性
10、道德是()的特殊调节方式。
A 社会关系
B 社会利益关系
C 生产关系
D 行为规范
11、道德作为一种(),是特殊的意识信念、行为准则、评价选择等方面的总和。
A社会意识
B实践精神
C社会认可
D风俗习惯
12、道德的()是指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
C规范功能
D教育功能
13、道德的()是指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社会公共领域、职业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引导并促进入们崇德向善。
A认识功能
B沟通功能
C调节功能
D规范功能
14、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是()
A道德评价
B道德引领
C道德教育
D道德制裁
15、道德的()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A认识功能
B沟通功能
C调节功能
D规范功能
16、法律是成文的(),()是内心的法律。
A 道理
B 规定
C 规范
D 道德
17、下列关于道德的变化发展及其规律的认识,错误的是()
A人类道德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的B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C人类道德将伴随着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D人类道德在一定时期可能出现停滞或者倒退
18、()是历史上不同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集中体现,是对道德实践经验的提炼总结。
A 传统道德
B 中华传统美德
C 中国革命道德
D 中国传统文化
19、()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源头活水。
A传统道德
B中国传统文化
C中国革命道德
D 中华传统美德
20、在中华传统道德的发展演化中, 核心和本质是()
A 义利之辨
B理欲之辨
C 公私之辨
D 天地之辨
21、《尚书》中的“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思想,反映的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
A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B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C 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D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22、西汉初年的贾谊在他的《治安策》中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反映的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
A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B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C 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D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反映的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
A 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B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C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D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24、孔子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
A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B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C 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D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25、()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
A庄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26、孟子强调“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反映的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
A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B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C 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D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27、“兼相爱,交相利”反映的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
A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B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C 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D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28、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五伦”说,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反映的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
A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B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C 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D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29、汉代董仲舒提出了“仁、义、礼、智、信”,宋代的思想家们又提出了所谓“忠、孝、节、义”四大德目等,强调()的重要意义。
A 人生价值
B人伦价值
C信仰目标
D传统文化
30、宋代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映的是中华传统美德基本精神中的()
A 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B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C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D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31、()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根本点就在于人能够“明于庶物,察于人伦”。
A孟子
B庄子
C孔子
D墨子
32、“明于庶物,察于人伦”这句话反映的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
A 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B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C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D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3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反映的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
A 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B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C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D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34、()提倡“修己”、“克己”和“慎独”,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A孟子
B庄子
C孔子
D墨子
35、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认为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恢复中国“固有文化”,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道德体系
A 复古论
B 返古论
C 虚无论
D 寻根论
36、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认为中国传统道德从整体上来说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必须从整体上予以全盘否定。
A 复古论
B 返古论
C 虚无论
D 寻根论
37、(),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所形成的优秀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
B 中华传统美德
C 社会主义道德
D 中国传统文化
D中国革命道德
38、中国革命道德作为一种(),从它形成的时候起,就对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A 革命理想
B 精神力量
C 革命传统
D 优秀传承
39、()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摒弃了传统道德的糟粕,是中国优良传统道德的延续和发展,是超越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局限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道德。
A 新时代道德
B 社会主义道德
C 中国传统文化
D中国革命道德
40、下列论述中不属于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的是()
A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B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 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D 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41、中国革命道德内容丰富、历久弥新。下列不蕴含革命道德的是()
A 井冈山精神
B 后现代精神
C 长征精神
D 延安精神
4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追求真理
D艰苦奋斗
43、()是道德的核心问题,决定并体现着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所有道德现象。
A 科学发展
B 以人为本
C 为什么人服务
D 培养四有新人
44、下列有关为人民服务说法错误的有()
A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B为人民服务是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C为人民服务只适合于党员干部而不能推广到全体人民
D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45、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在于()
A以为人民服务
B以集体主义
C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D体现了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4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国际主义
D人本主义
47、在社会主义社会,使得集体主义应当而且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实施的根本原因在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快速发展
B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C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上的协调性
D 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性
4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下对集体主义正确的理解是()
A反对一切形式的个人利益
B维护个人所属的小团体或单位的特殊利益
C在现实中生活中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不可能协调的D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49、()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
A 个人主义
B 民族主义
C 集体主义
D 小团体主义
50、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道德的实际,可将集体主义分为三个层次的道德要求:()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
A 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B 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C 顾全大局、遵纪守法
D 热爱祖国、诚实劳动
51、()是由一定规范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A 公共生活
B 公共秩序
C 公共场所
D 公共领域
52、公共秩序是指()
A 约定俗成的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
B 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
C 由一定规范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D 限制、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定的集合53、()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的道德要求,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A 职业道德
B 家庭道德
C 社会公德
D 公共秩序
54、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该爱惜和保护社会共同劳动成果。这是社会公德中()
A 爱护公物的要求
B 助人为乐的要求
C 文明礼貌的要求
D 保护环境的要求
55、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这是社会公德中()
A 爱护公物的要求
B 助人为乐的要求
C 文明礼貌的要求
D 保护环境的要求
56、“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尽自己的努力帮助他人,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关心和关爱他人。这是社会公德中()
A 遵纪守法的要求
B 助人为乐的要求
C 文明礼貌的要求
D 保护环境的要求
57、()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与人相处时的尊重,是沟通感情的桥梁。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当真诚待人、礼让宽容。
A 爱护公物
B 助人为乐
C 文明礼貌
D 遵纪守法
58、()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
A 文明礼貌
B 保护环境
C 遵纪守法
D 助人为乐
59、在社会生活中,每个社会成员既要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也要遵守特定公共场所和单位的有关纪律规定。这是社会公德中()
A 遵纪守法的要求
B 助人为乐的要求
C 文明礼貌的要求
D 爱护公物和保护环境的要求
60、()是全体公民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A 爱护公物
B 保护环境
C 遵纪守法
D 助人为乐
61、(),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
A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B 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C虚拟世界中的道德要求
D游戏世界中的道德要求
62、()则是人们参与社会分工,用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创造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丰富社会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的生活方式。
A 现实生活
B 网络生活
C 职业生活
D 社会生活
63、()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A 爱岗敬业
B 办事公道
C 服务群众
D 诚实守信
64、在职业道德中,()是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体现着从业者的道德操守和人格力量,也是在行业中扎根立足的基础。
A 办事公道
B 爱岗敬业
C 诚实守信
D 服务群众
65、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
A 社会公德的要求
B 职业道德的要求
C 人际交往的要求
D 共同合作的要求
66、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道德要求的是()
A 尊老爱幼
B 助人为乐
C 爱岗敬业
D 文明礼貌
67、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
A 奉献社会
B 尊老爱幼
C 文明礼貌
D 爱护公物
68、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从业者之间以及从业者与服务对象之间都是平等的。他们的职业差别只是所从事的工作不同,而不是个人地位高低贵贱的象征。这是职业道德要求中的()
A 助人为乐
B 办事公道
C 尊老爱幼
D诚实守信
69、()是最大的民生。
A 择业
B 就业
C 爱岗敬业
D 创业
70、职业生活是否顺利、成功,既取决于个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取决于()
A 薪水的高低
B 社会地位的高低
C 个人的职业道德素质
D 人脉
71、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的是()
A 邻里团结
B 保护环境
C 爱岗敬业
D 遵纪守法
72、“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反映出家庭美德是()
A 注重家风
B 注重家教
C 注重家庭
D 注重感情
73、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是()
A 友情
B 恋爱
C 爱情
D 婚姻74、2016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明确,在校大学生()结婚。
A 可以
B 不可以
C 绝对禁止
D 符合法定结婚条件,可以
75、个人品德是()
A 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的行为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B 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C 一个人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自愿选择的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
D 一个人在一次、两次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偶尔的内心状态、心理特征
76、()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作用。
A 道德认同
B 道德意识
C 道德修养
D 个人品德
77、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最终都要落实到()的养成上。
A 道德修养
B 道德品质
C 道德境界
D 个人品德
78、()是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认同和践履的结果,集中体现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内在统一。
A 个人品德
B 个人品质
C 道德境界
D 道德情操
79、()集中体现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内在统一。
A 个人品德
B 个人品质
C 道德境界
D 道德情操
80、个体自觉地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准则及要求内化为内在的道德品质,以促进入格的自我陶冶、自我培育和自我完善的实践过程,叫做()
A 道德情操
B 道德境界
C道德品质
D 道德修养
81、()的方法,即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与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并及时对它们进行抑制和克服
A省察克治
B慎独自律
C知行合一
D学思并重
82、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种修养方法是()
A省察克治
B慎独自律
C知行合一
D学思并重
83、《礼记•中庸》中提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种修养方法是()
A省察克治
B慎独自律
C知行合一
D学思并重
84、()的方法,即在无人知晓、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无人监督而恣意妄为。
A省察克治
B慎独自律
C知行合一
D学思并重
85、()的方法,即把提高道德认识与躬行道德实践统一起来,以促进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外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
A省察克治
B慎独自律
C知行合一
D学思并重
86、在言与行的关系上,孔子明确主张“听其言而观其行”。他告诫学生,衡量人的品德不能只听其言论,更应看其实际行动。反映了()的修养方法。
A省察克治
B慎独自律
C知行合一
D学思并重
87、通过积累善行或美德,使之巩固强化,以逐渐凝结成优良的品德。这种修养方法是()
A 学思明理
B 积善成德
C 闭门造车
D 坐而论道
88、《荀子•劝学》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反映修养方法是()
A 学思明理
B 积善成德
C 闭门造车
D 坐而论道
89、下列选项中,属于现代社会个人品德修养的正确途径是()
A 坐而论道
B 闭门造车
C 躬行实践
D 合理宣泄
90、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里,道德的基本要求具有显著的差异,道德因此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和()的特征。
A 独立性
B 时代性
C 排他性
D 普遍性
91、()主要是指思想和行为能够激励人们不断向善且为人们所崇敬、模仿的先进入物。
A 劳动模范
B 感动中国人物
C 共产党员
D 道德模范
92、志愿服务的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其中,()是精髓。
A 互助精神
B 志愿热情
C 奉献精神
D 服务意识
93、社会文明状况是()的重要体现。
A 精神文明
B 物质文明
C 社会文化
D 社会风尚
94、大学生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要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和引领者,促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的社会风尚。
A 促和谐
B 崇良善
C 立诚信
D 勤实践
95、()是指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求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
A 勤工俭学
B 志愿服务
C 义务劳动
D 普法宣传
96、()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A 义务劳动
B 爱心助残
C 普法宣传
D 志愿服务
97、道德修养重在(),但有些大学生存在知而不行的现象,也就是尽管掌握了许多道德知识,却没有落实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上,导致知行脱节。
A 践行
B 学习
C 思考
D 自修
98、在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的过程中,道德意志和()是关键环节。
A 个人品德
B 道德修养
C 道德信念
D 社会规范
99、在阶级社会中,道德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具有鲜明的()
A 时代性
B 历史性
C 等级性
D 阶级性
100、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反映了()的修养方法。
A省察克治
B慎独自律
C知行合一
D学思并重
二、多项选择题(75题)
1、下列关于道德起源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B 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C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D人类进入有阶级和国家的时代是人类道德的开端
2、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结底源于社会经济关系,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主要表现在()
A 道德的性质和基本原则、规范反映了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和内容
B 道德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C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性
D 作为社会意识的道德一经产生,便有相对独立性
3、道德是一种调整()的特殊的行为规范。
A 人与人
B人与社会
C 人与自然
D 人与自身之间关系
4、道德作为一种调节方式,是依靠()来维持的,因此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柔性的规范。
A 社会舆论
B传统习俗
C 惩罚制裁
D 内心信念
5、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具体表现在()
A 道德在本质上是知行合一的B 道德不是被动地反映世界,而是从人的需要出发,从特定的价值出发来改造世界
C 道德不是简单地再现世界或描述世界,而是对世界进行价值评价
D 道德是社会规范的现实内容,具有社会强制性
6、道德的功能有()
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
C规范功能
D沟通功能
7、道德的作用,就是指道德的认识、规范、调节、激励、导向、教育等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主要表现在,道德()
A 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B 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入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C 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的影响
D 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8、在道德作用问题上,要反对两种极端的看法,即()
A “道德感召论”
B “道德万能论”
C “道德无用论”
D “道德教化论”
9、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相联系,由道德()所决定。
A 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B 代表的社会利益
C 所反映的经济基础
D 代表的阶级利益
10、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道德在不断进步。下列现象能够体现道德进步的是()
A 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B 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
C 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
D 道德的发展和进步也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11、下列选项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基本精神中的推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的有()
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C“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2、下列选项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基本精神中的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的有()
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C“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D“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13、正是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原则出发,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在“义”和“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
A“重利轻义”
B“见利忘义”
C“见义勇为”
D“见利思义”
14、下列选项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基本精神中的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的有()
A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15、下列选项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基本精神中的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的有()
A 《礼记•大学》中明确提出,“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
B 孟子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五伦”说
C 孔子提倡“修己”、“克己”和“慎独”
D 墨家强调“察色修身”和“以身戴行”
16、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传统美德已经深入到全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之中,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比如
A 天下为公、大同世界
B 人人为己、人只为己
C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D 仁者爱人、以德立人
17、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A 为今天的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B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
C 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道德难题提供了重要启迪
D 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精神营养
18、有关于虚无论和复古论说法正确的有()
A 虚无论认为中国传统道德从整体上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必须从整体上予以全盘否定
B复古论认为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恢复中国“固有文化”
C割断了道德的历史与发展的关系,都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道德的进步
D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19、下列关于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B 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C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不加分析的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全部道德成果
D 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错误思潮
20、中国革命道德是指()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所形成的优秀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A中国共产党人
B人民军队
C一切先进分子
D人民群众
21、中国革命道德()
A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B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延续和发展
C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客观需要
D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
22、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是()
A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D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E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23、中国共产党人对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视方面,把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看成是能够影响革命成败的大事,因而践履中国革命道德的重要环节就是共产党人修身自律、保持节操。具体来说,就是要以中国革命事业为重,()。
A严于律己,谦虚谨慎
B淡泊名利,清正廉洁
C襟怀坦白,光明磊落
D始终保持高风亮节,展现出高尚的人格力量
24、中国革命道德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精神支撑和思想武器,对于我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
A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B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D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25、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必须秉承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
A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B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批判继承其他国家的道德成果
C要坚持以他为主、为我所用,全盘吸收借鉴其他国家的道德成果
D在道德问题上把握好共性和个性、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26、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对为人民服务的认识正确的有()
A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B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C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D为人民服务是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27、下列关于集体主义的认识,正确的是()
A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B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集体主义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D集体主义的根本思想是消除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
28、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具有层次性,下列属于集体主义不同层次道德要求的是()
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C顾全大局、遵纪守法
D损公肥私,损人利己
29、当代大学生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自觉坚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反对()。
A 个人主义
B 小团体主义
C 本位主义
D 极端个人主义
30、当代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A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 活动内容的开放性
C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D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31、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公共生活领域越扩大,对公共秩序的要求就越高。有序的公共生活是()
A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
B 仅能保证社会成员基本生活质量
C 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
D 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32、社会公德是()
A 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B 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的道德要求
C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D 是个体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33、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就是要遵守()
A 诚实守信
B文明礼貌
C助人为乐
D 遵纪守法
34、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公德内容的有()
A 爱护公物
B 助人为乐
C 文明礼貌
D 保护环境
35、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公德内容的有()
A 遵纪守法
B 助人为乐
C 文明礼貌
D 保护环境
36、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公德内容的有()
A爱护公物
B 爱岗敬业
C 文明礼貌
D 遵纪守法
37、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公德内容的有()
A 爱护公物
B 文明上网
C 遵纪守法
D 保护环境
38、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公德内容的有()
A服务群众
B 助人为乐
C 文明礼貌
D 保护环境
39、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包括()
A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B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C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D 加强网络道德自律
40、大学生应当正确使用网络,(),使网络成为开阔视野、提高能力的重要工具。
A加强信息的辨识能力
B增进信息的应用能力
C提高信息的获取能力
D 减少网络的使用频率
41、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道德内容的有()
A 爱岗敬业
B 办事公道
C 服务群众
D 诚实守信
42、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道德内容的有()
A 办事公道
B 爱岗敬业
C 服务群众
D 奉献社会
43、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道德内容的有()
A奉献社会
B 勤俭持家
C 爱岗敬业
D 服务群众
44、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道德内容的有()
A邻里团结
B 勤俭持家
C 爱岗敬业
D 服务群众
45、对大学生来说,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A 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B 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
C 看哪份工作社会地位高、赚钱多
D 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
46、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就要()
A 以赚钱为首要目标
B 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
C 有敢于创业的勇气
D 提高自主创业的能力
47、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要深刻认识提高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注重()
A学习职业道德规范
B提高职业道德意识
C提高践行职业道德的能力
D 用法律的武器武装自己
48、恋爱作为一种人际交往,必然要受到道德的约束。下列选项中,符合男女恋爱中基本道德要求的是()
A 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
B自愿地为对方承担责任
C 双方既相互爱慕、亲近,又举止得体、相互尊重
D 放纵自己的情感,束缚或强迫对方
49、恋爱中的道德规范主要有()
A 尊重人格平等
B 自觉承担责任
C 文明相亲相爱
D 人格依附
50、下列关于婚姻和家庭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婚姻是家庭产生的重要前提
B家庭又是缔结婚姻的必然结果
C婚姻的成功体现为家庭的幸福
D家庭的美满又彰显出婚姻的意义
51、家庭美德以尊老爱幼、()为主要内容。
A 男女平等
B 夫妻和睦
C 勤俭持家
D 邻里团结
52、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内容的有()
A 邻里团结
B 勤俭持家
C 爱岗敬业
D 服务群众
53、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内容的有()
A 男女平等
B 勤俭持家
C 尊老爱幼
D 服务群众
54、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要求的有()
A 邻里团结
B 办事公道
C 爱岗敬业
D 男女平等
55、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要注意()
A 不能把友谊当爱情
B 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
C 不能片面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
D 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
56、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应当处理好几种关系:()
A 恋爱与学习的关系
B 恋爱与关爱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C 恋爱与关心世界的关系
D 恋爱与关心集体的关系
57、个人品德是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认同和践履的结果,集中体现了()的内在统一。
A 道德认知
B 道德判断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58、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品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B个人品德是个体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
C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D 个人品德是决定人的道德境界高低的标志。
59、道德修养指个体自觉地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准则及要求内化为内在的道德品质,以促进入格的()的实践过程。
A 自我批判
B 自我陶冶
C 自我培育
D 自我完善
60、个人品德的养成需要()
A 学思并重
B 省察克治
C 慎独自律
D 知行合一
E 积善成德
61、《荀子·劝学》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段话对我们进行道德修养的启示有()
A道德修养需要日积月累的坚持
B在与人相处的时候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C注重平时的坚持和孜孜不倦的努力,“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D坚持“慎独”
62、大学生锤炼高尚道德品格,就要在知情意信行等方面加强道德修养()。
A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
B激发正向的道德认同和道德情感
C强化坚定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
D坚持“慎独”,尽量减少与他人交往
63、大学生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就要()
A 向道德模范学习
B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C培养志愿服务精神
D大力弘扬时代新风
64、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成长成才的重要舞台,大学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刻苦学习,争取保研
B 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C 帮助弱势群体
D 做力所能及的事
65、大学生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要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和引领者,促成()的社会风尚。
A 知荣辱
B 讲正气
C 作奉献
D 促和谐
66、下列哪些内容属于人们在社会道德实践中逐渐形成起来的良好的社会风尚()
A 知荣辱
B 逐财富
C 作奉献
D 促和谐
67、下面关于道德模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道德模范是在一定社会道德实践中涌现的符合特定道德理想类型的人物
B 道德模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能够近距离感受的具有积极道德影响的人物
C学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有利于提升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和社会整体道德水平
D 大学生要向道德模范学习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68、下列内容中表现出奉献精神的是()
A热心公益与爱心资助
B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
C以关注个人得失为重点
D 捍卫国家安全为己任
69、对于大学生来说,促和谐就是要促进()等。
A 自我身心的和谐
B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C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D 人与自然的和谐
70、大学生要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引领社会风尚,提升道德品质。
A为家庭谋幸福
B为他人送温暖
C以个人为本位
D为社会作贡献
71、大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需要认真学习道德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A遵守公民道德准则
B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
C积极吸收借鉴人类优秀道德成果
D在投身崇德向善的实践中不断提高道德品质
72、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关于道德起源的观点有很多说法,包括()
A “天意神启论”
B “先天人性论”
C “情感欲望论”
D “动物本能论”
73、下列关于劳动与道德起源关系的论述,正确的观点是()
A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B 劳动创造了道德
C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D 道德先于劳动出现
74、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是(),并必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
A 人类道德合乎规律发展的必然产物
B 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的一种崭新类型的道德
C 对人类道德传统的批判与继承
D 已经是人类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
75、关于中国革命道德同中华传统美德相结合的关系问题,正确的是()
A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革命道德的渊源之一
B没有中华传统美德的长期发展和丰厚积淀,就不可能有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C中国革命道德是中国优良传统道德的延续和发展
D 中国革命道德已经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00题)
题号 | ||||||||||
答案 | A | A | D | A | D | D | B | A | C | B |
题号 | ||||||||||
答案 | B | A | D | A | C | D | C | A | D | C |
题号 | ||||||||||
答案 | B | B | A | A | D | A | A | C | B | C |
题号 | ||||||||||
答案 | A | C | C | C | A | C | D | B | D | D |
题号 | ||||||||||
答案 | B | A | C | C | A | B | D | D | C | A |
题号 | ||||||||||
答案 | B | C | C | A | D | B | C | A | A | C |
题号 | ||||||||||
答案 | A | C | A | C | B | C | A | B | B | C |
题号 | ||||||||||
答案 | A | B | C | D | B | D | D | A | A | D |
题号 | ||||||||||
答案 | A | A | B | B | C | C | B | B | C | B |
题号 | ||||||||||
答案 | D | C | D | A | B | D | A | C | D | D |
二、多项选择题(75题)
题号 | ||||||||||
答案 | ABC | ABCD | ABCD | ABD | ABC | ABC | ABCD | BC | CD | ABCD |
题号 | ||||||||||
答案 | AB | CD | CD | AB | ACD | ACD | ABCD | ABCD | ABD | ABCD |
题号 | ||||||||||
答案 | ABCD | ABCDE | ABCD | ABCD | ABD | ABCD | ABC | ABC | BCD | ABCD |
题号 | ||||||||||
答案 | ACD | ABC | BCD | ABCD | ABCD | ACD | ACD | BCD | ABCD | ABC |
题号 | ||||||||||
答案 | ABCD | ABCD | ACD | CD | ABD | BCD | ABC | ABC | ABC | ABCD |
题号 | ||||||||||
答案 | ABCD | AB | ABC | AD | ABCD | ABD | ACD | ABC | BCD | ABCDE |
题号 | ||||||||||
答案 | AC | ABC | ABCD | ABCD | ABCD | ACD | ABCD | ABD | ABCD | ABD |
题号 | ||||||||||
答案 | ABCD | ABCD | ABC | ABC | ABC |
一、单项选择题(100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法律不但由国家制定和认可,而且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B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 法律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D 法律都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2、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与人类生存相关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等,其中,()是决定法律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
A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B 生产方式
C 地理环境
D 人口
3、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和性质总是与所在社会的()相适应的。
A 生产方式
B 生产关系
C 经济基础
D 物质资料
4、奴隶制法律是奴隶主阶级专政的国家意志的表现,是奴隶主阶级对广大奴隶实行统治的工具。
A 奴隶阶级
B 农民阶级
C平民阶级
D 工人阶级
5、封建制法律是封建地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统治()的工具,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共同利益。
A 奴隶阶级
B 农民阶级
C平民阶级
D 工人阶级
6、资本主义法律是资产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是统治()的工具,其根本任务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
A 奴隶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
D 所有劳动人民
7、社会主义法律是以()为经济基础,保障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通过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来推动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日益丰富,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
A 私有制
B 公有制
C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D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8、从本质上说,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9、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的统一。
A 人民意志
B 人民心声
C 群众意见
D 社会主义
10、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制定法律的权力属于()。
A 共产党
B 工人
C 人民
D 农民
11、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称为()。
A 法律执行
B 法律制定
C 法律适用
D 法律遵守
12、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是()。
A 法律执行
B 法律遵守
C 法律制定
D 法律适用
13、根据宪法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负责宪法和法律的制定、修改、废止和解释工作。
A 国务院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 中央委员会
D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14、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的是()。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 中央委员会
C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D 国务院
15、()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军事法规。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 中央委员会
C 中央军委
D 国务院
16、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称为()。
A 法律执行
B 法律制定
C 法律适用
D 法律遵守
17、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
A 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B 人民检察院
C 人民法院
D 国务院
18、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的是()。
A 人民法院
B 人民检察院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央委员会
19、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是()。
A 人民法院
B 人民检察院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央委员会
20、()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
A 法律执行
B 法律制定
C 法律适用
D 法律遵守
21、()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A 宪法
B 民法
C 行政法
D 刑法
22、我国()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
A 宪法
B 民法
C 行政法
D 刑法
23、我国宪法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A 共产党
B 工人
C 人民
D 农民
24、()即国家性质,是国家的阶级本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A 根本政治制度
B 基本政治制度
C 国体
D 政体
25、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
A 政体
B 国体
C 基本政治制度
D 根本政治制度
2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民主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7、()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 人民民主专政
B 民主区域自治制度
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A 政体
B 国体
C 基本政治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29、依照我国宪法,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D 国务院
30、基层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是()。
A 民族区域自治
B 基层群众自治
C 人民代表大会
D 政治协商制度
31、()是指一国通过宪法和法律调整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核心的各种基本经济关系的规则、原则和政策的总和
A 社会主义公有制
B 政治协商制度
C 基本经济制度
D 基本政治制度
32、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B 消灭剥削的制度
C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D 人民当家作主
33、()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遵循民事主体地位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公序良俗、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基本原则。
A 商法
B 民法
C 宪法
D 行政法
34、“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则,同时秉承保障商事交易自由、等价有偿、便捷安全等原则”指的是()。
A 商法
B 经济法
C 社会法
D 行政法
35、我国制定的(),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性规则,对民法基本原则、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民事责任和诉讼时效等作出规定,既构建了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也为各分编的规定提供依据。
A 宪法相关法
B 罪刑法定原则
C 民法总则
D 民事诉讼法
36、()是关于行政权的授予、行政权的行使以及对行政权监督的法律规范,调整的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发生的关系。
A 民法
B 刑法
C 社会法
D 行政法
37、()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者调控的法律规范。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度干预和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和制度框架,旨在防止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所导致的弊端。
A 经济法
B 社会法
C 商法
D 行政法
38、()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A 经济法
B 商法
C 社会法
D 民法
39、()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
A 宪法相关法
B 行政法
C 刑法
D 诉讼法
40、()确立了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公开审判、两审终审等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A 刑事诉讼法
B 行政诉讼法
C 诉讼法
D民事诉讼法
41、()是规范国家司法活动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
A 民法
B 刑法
C 诉讼法
D 非诉讼程序法
42、()是规范仲裁机构或者人民调解组织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
A 民法
B 刑法
C 诉讼法
D 非诉讼程序法
43、“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反映的是()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44、“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反映的是()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45、“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反映的是()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46、“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法治。” 反映的是()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47、()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A 党的领导
B 人民当家作主
C 依法治国
D 依宪治国
48、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
A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B 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C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统一
D 公平正义是法治的生命线
49、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是()。
A 共产党
B 工人阶级
C 农民
D 人民
50、()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
A平等
B 公平
C 正义
D 民主
51、()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具有根本性、决定性和统一性,它强调对任何人都一律平等,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法律。
A 法律
B 德治
C 法治
D 民主
52、通过在全社会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对不同人群提出有针对性的道德要求,指的是()。
A 以德治国
B 依法治国
C 依宪治国
D 民主治国
53、法治和德治对社会成员都具有约束作用,但约束作用的内在要求和表现形式不同,法治发挥作用主要通过()。
A 内心信念
B 传统习俗
C 国家强制力
D 社会舆论
54、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称为()。
A 法治观念
B 法治意识
C 法治思维
D 法治信仰
55、法律至上是指()。
A 任何人无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必须遵守法律,违反法律都要受到惩罚
B 在国家或社会的所有规范中,法律是地位最高、效力最广、强制力最大的规范
C 法律是约束权力最大的“笼子”,具有制约公权力的重要功能
D法律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56、法律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依法享有和行使法定职权与权利,承担和履行法定职责与义务。指的是()。
A法律的至上性
B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
C 法律的不可违抗性
D 法律的制约性
57、当同一项社会关系同时受到多种社会规范的调整而多种社会规范又相互矛盾时,要优先考虑法律规范的适用,是指()。
A 法律的优先适用性
B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
C 法律的科学性
D 法律的不可违抗性
58、()是指法律必须遵守,违反法律要受到惩罚。任何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有违法犯罪行为,就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A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
B 法律的至上性
C 法律的制约性
D 法律的不可违抗性
59、权力制约是指()。
A 在国家或社会的所有规范中,法律是地位最高、效力最广、强制力最大的规范
B 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依法享有和行使法定职权与 权利,承担和履行法定职责与义务
C 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规制和约束。
D 任何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有违法犯罪行为,就要依法追究和承担法律责任
60、权力由法定,即法无授权不可为,是指()。
A 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规制和约束
B 国家权力的运行和行使必须接受各种形式的监督
C 国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
D 国家机关的职权必须来自法律明确的授予
61、国家机关在获得权力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职责和责任,是指()。
A 权力由法定
B 有权必有责
C 用权受监督
D 违法受追究
62、国家权力的运行和行使必须接受各种形式的监督,是指()。
A 权力由法定
B 有权必有责
C 用权受监督
D 违法受追究
63、国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是指()。
A 权力由法定
B 有权必有责
C 用权受监督
D 违法受追究
64、()是指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公平分配和占有。
A 按劳分配
B 民主平等
C 公平正义
D 人权保障
65、生活在同一社会中的成员拥有相同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前景,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称为()。
A 权利公平
B 义务公平
C 人权公平
D 机会公平
66、()是指对所有人适用同一的规则和标准,不得因人而异。
A 权利公平
B 规则公平
C 救济公平
D 机会公平
67、()是指为权利受到侵害或处于弱势地位的公民提供平等有效的救济。
A 权利公平
B 规则公平
C 救济公平
D 机会公平
68、()是权利保障的前提和基础。
A 宪法保障
B 立法保障
C 行政保护
D 司法保障
69、()是权利保障的重要条件
A 宪法保障
B 立法保障
C 行政保护
D 司法保障
70、公民权利保障的最后防线,既是解决个人之间权利纠纷的有效渠道,也是纠正和遏制行政机关侵犯公民权利的有力机制,指的是()。
A 宪法保障
B 立法保障
C 行政保护
D 司法保障
71、()是指程序运行合乎法律的规定,有关机关或个人不得违反或变相违反。
A 公正性
B 中立性
C 公开性
D 合法性
72、()是指程序设计和运行应平等地对待双方当事人,不得偏向任何一方。
A 公正性
B 中立性
C 公开性
D 民主性
73、()是指案件或纠纷的利害关系人都有机会进入办案程序,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和意见主张,为解决纠纷发挥作用。
A 民主性
B 参与性
C 中立性
D 合法性
74、程序运行的过程和结果应当向当事人和社会公开,以接受各方监督,防止办案不公和暗箱操作,让正义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是指法律的()。
A 民主性
B 公开性
C 中立性
D 合法性
75、()是指程序的运行必须有合理的期限,符合时间成本和效率原则的要求,不得无故拖延或没有终结。
A 有效性
B 公开性
C 时限性
D 合法性
76、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是指()。
A 法律规范
B 法律作用
C 法律权威
D 法律制度
77、()是培养法治思维的前提。
A 学习法律知识
B 掌握法律方法
C 参与法律实践
D 养成守法习惯
78、马克思主义认为:“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这说明()
A 权利的产生、发展和实现,都必须以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
B 权利是天赋的,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观
C 权利的内容和保障均由法律规定的法律权利观
D 权利是由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产生的,个人权利要在社会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才能存在和实现的社会权利观
79、()是马克思主义权利观与其他权利观的根本区别。
A 强调自然界固有的规则对权利的制约和决定作用
B 强调上帝对权利的制约和决定作用
C 强调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对权利的制约和决定作用
D 强调绝对精神对权利的制约和决定作用
80、()是指反映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社会责任,是保障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人应该按照权利人要求从事一定行为或不行为以满足权利人利益的法律手段。
A 法律义务
B 法律权利
C 道德权利
D 道德义务
81、()是法律权利区别于其他权利的根本所在。
A 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现
B 由社会舆论保障其实现
C 由道德强制力保障其实现
D 由宗教强制力保障其实现
82、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面。
A平等
B 公平
C 正义
D 民主
83、()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权利和自由的统称。
A 政治权利
B 法律权利
C 道德权利
D 集体权利
84、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属于()
A 政治权利
B 人身权利
C 社会经济权利
D 文化权利
85、()即公民依法享有的表达自己对国家公共生活的看法、观点、意见的权利。
A 表达权
B 说话权
C 著作权
D 建议权
86、()即公民根据宪法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以及社会事务的权利。A 公民参政权力
B 民主管理权利
C 公民决策权力
D 公民管理权力
87、()即公民依据宪法法律规定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利。
A 监督权
B 监管权
C 罢免权
D 免职权
88、人身自由权、生命权和人格尊严权属于()
A 政治权利
B 人身权利
C 社会经济权利
D 文化权利
89、()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是公民参加国家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公民权利的重要内容。
A 物权
B 知识产权
C 人身权利
D 债权
90、享有()是人最基本、最原始的权利,是人享有其他各项权利的前提
A 生命权
B 人身自由权
C 人格尊严权
D 住宅安全权
91、()是在公民享有生命权的前提下,确保自身肉体健全和精神健全、不受任何伤害的权利。
A 健康权
B 人身自由权
C 人格尊严权
D 住宅安全权、通信自由权等
92、()即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非法搜査、拘禁、逮捕等行为侵犯的权利。
A 健康权
B 人身自由权利
C 人格尊严权
D 住宅安全权、通信自由权等
93、()即与人身有密切联系的名誉、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权利。
A 健康权
B 人身自由权利
C 人格尊严权利
D 住宅安全权、通信自由权等
94、()即公民居住、生活、休息的场所不受非法侵入或搜查的权利
A 生命健康权
B 人身自由权
C 人格尊严权
D 住宅安全权
95、()是指公民通过书信、电报、传真、电话及其他通信手段,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通信,不受他人干涉的自由。
A 生命健康权
B 人身自由权
C 人格尊严权
D 通信自由权
96、私有财产权、继承权属于()
A 政治权利
B 财产权利
C 社会经济权利
D 文化权利
97、劳动权、休息权属于()
A 政治权利
B 财产权利
C 社会经济权利
D 文化权利
98、()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劳动或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财产的权利。
A 财产权利
B 知识产权
C 人身权利
D 债权
99、()是指公民要求国家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积极采取措施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加强社会建设,提供社会服务,以促进公民的自由和幸福,保障公民过上健康而有尊严的生活的权利。
A 政治权利
B 财产权利
C 社会经济权利
D 文化权利
100、教育、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属于()
A 政治权利
B 财产权利
C 社会经济权利
D 文化权利
二、多项选择题(80题)
1、关于法律,正确的观点有:()
A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B 法律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
C 法律是集体意志的体现
D 法律产生于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之上
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两个方面,对法律产生决定性影响。
A 生产力
B 生产关系
C 劳动力
D 劳动关系
3、下列关于法律描述正确的有:()
A 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B 法律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C 法律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D 法律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
4、迄今为止,法律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过的法律有:()
A 奴隶制法律
B 封建制法律
C 资本主义法律
D 社会主义法律
5、奴隶制法律通常采用最极端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的方式,其主要特征有:()
A 具有明显的原始习惯残留痕迹
B 否认奴隶的法律人格
C 刑罚方式极其残酷
D 存在严格的等级划分
6、封建制法律的基本特征有:()
A 确立农民阶级对封建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
B 实行封建等级制度
C 维护专制皇权
D 刑罚严酷
7、资本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
A 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适应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B 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契约自由原则
C 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 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相适应的人权保障原则
8、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法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法律以公有制为经济基础
B社会主义法律通过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来推动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日益丰富
C 社会主义法律实现了对历史上各种类型法律制度的超越,有着与以往剥削阶级类型法律制度不同的经济基础与阶级本质
D社会主义法律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保证
9、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的统一
A 先进性
B 阶级性
C 人民性
D 科学性
10、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最本质特征的具体表现
A实现了对历史上各种类型法律制度的超越
B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
C党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
D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
11、从本质上说,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更能尊重和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具有()
A 先进性
B 阶级性
C 人民性
D 科学性
12、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等环节。
A 法律制定
B 法律执行
C 法律适用
D 法律遵守
13、我国立法贯穿公正、公平、公开原则,坚持(),表达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诉求。
A 民主立法
B依法立法
C 公平立法
D 科学立法
14、立法活动必须遵循法定程序,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而言,大体包括()
A 法律案的提出
B 法律案的审议
C 法律案的表决
D 法律的公布
15、司法的主要原则有()
A 司法公正
B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D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
16、宪法至上地位主要体现在其特有()等方面。
A 地位
B 作用
C 效力
D 内容
17、我国宪法是()
A 工人阶级意志的体现
B 国家的根本法
C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 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18、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
A 党的领导原则
B 人民主权原则
C 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D 民主集中制原则
E 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19、人民主权原则在宪法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宪法通过确认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国家中的主人翁地位
B 通过确认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经济基础
C 通过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组织保障
D 通过确认广大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把人民当家作主贯彻于国家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20、我国宪法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规定为一项基本原则,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作出全面规定,依法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人身权、财产权、社会保障权、受教育权等权利和()等自由。
A 宗教信仰
B言论出版
C集会结社
D 游行示威
21、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主要有()
A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2、()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党制度的基本特色,也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优势。
A共产党领导
B多党派合作
C共产党执政
D 多党派参政
23、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
A 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 荣辱与共
24、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形式是()
A 全民所有制
B 多种所有制
C 私有制
D 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其中,实体法律部门包括()等。
A 宪法相关法
B 民法商法
C 行政法
D 经济法
26、宪法相关法是与宪法相配套、直接保障宪法实施和国家政权运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主要包括()
A 国家机构的产生、组织、职权和基本工作原则方面的法律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方面的法律
C 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国家标志象征方面的法律
D 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方面的法律
27、下列属于宪法相关法的有()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C 合同法
D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28、下列法律属于行政法的是()
A 行政处罚法
B 劳动合同法
C 婚姻法
D 行政许可法
29、下列属于经济法的是()
A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B 专利法
C 预算法
D 个人所得税法
30、下列法律属于社会法的是()
A 劳动合同法
B 价格法
C 社会保险法
D 安全生产法
31、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包括()
A 罪刑法定
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以人为本
D罪刑相适应
32、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包括()
A 诉讼法
B 非诉讼程序法
C 仲裁法
D 人民调解法
33、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B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C 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D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
3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内容包括()
A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B 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C 严密的法制监督体系
D 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E 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35、要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就要()
A 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B立改废释并举,实现从粗放立法向精细立法转变,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
C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D 提高执法和司法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36、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要做到()
A健全宪法实施制度,把树立宪法权威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抓紧抓好
B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C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规范司法行为,提高司法公信力
D 着力培育公民和社会组织自觉守法的意识和责任感
37、建设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要做到()
A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
B 努力推动形成的良好的守法社会氛围
C加强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和法律服务队伍建设
D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38、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包括()
A 科学立法
B 严格执法
C 公正司法
D 全民守法
3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就要()
A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C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D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0、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
A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
B在立法上,要保证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得到体现
C 保证少数人享有各种便利性权利
D在法律实施上,要确保立法上体现的人民意志得到实现
41、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于坚持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现在()
A 可以使人民在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和保障,从而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B鲜明地反对法外特权、法外开恩,有利于预防特权思想和各种潜规则的侵蚀
C 鲜明地反对法律适用上的各种歧视,有利于贯彻执行“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原则
D它要求人人都严格依法办事,既充分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又切实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有利于维护法律权威、健全社会主义法治
42、关于法治和德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对国家和社会治理而言,法治和德治都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
B 法治和德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两种方式
C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主要方式,德治是辅助方式
D 法治和德治对社会成员都具有约束作用
43、德治发挥作用主要通过人们的()等进行道德教化。
A 内心信念
B 传统习俗
C 社会舆论
D 法律意识
44、推动法治和德治的相互促进,需要()
A 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
B 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
C 将法治作为推动法治的主要方式,德治作为辅助方式
D 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
45、关于法治思维,说法正确的是()
A 法治思维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指导,蕴含着公正、平等、民主、人权等法治理念
B 法治思维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
C 法治思维以法律手段与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纠纷
D 法治思维是一种符合规律、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
46、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区别集中体现在()
A 依据不同
B 方式不同
C 价值不同
D 标准不同
47、下列属于法治思维基本内容的有()
A 法律至上
B 权利制约
C 公平正义
D 依宪执政
48、法治思维的内涵丰富、外延宽广,主要表现为()
A 价值取向
B 人权保障
C 正当程序
D 规则意识
49、法律至上具体表现为()
A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
B 法律的优先适用性
C 法律的科学性
D 法律的不可违抗性
50、权力制约是指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规制和约束,它要求()
A 权力由法定
B 有权必有责
C 用权受监督
D 违法受追究
51、一般来讲,公平正义主要包括()
A 权利公平
B 机会公平
C 规则公平
D 救济公平
52、权利公平包括三重含义()
A 权利主体平等,国家对每个权利主体“不偏袒”、“非歧视”
B 享有的权利特别是基本权利平等
C 制定法律的权利平等
D 权利保护和权利救济平等
53、下列说法属于规则公平内容的是()
A 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B 法律内容面前人人平等
C 法律制定面前人人平等
D 法律保护面前人人平等
54、救济公平是指为权利受到侵害或处于弱势地位的公民提供平等有效的救济,包括()
A 司法救济公平
B 行政救济公平
C 社会救济公平
D 财产救济公平
55、权利保障主要是指对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具体包括公民权利()
A 宪法保障
B 立法保障
C 行政保护
D 司法保障
56、程序的正当,表现在程序的()
A 合法性
B 中立性
C 参与性
D 公开性
57、法律是否具有权威,取决的基本要素是()
A 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B 法律本身的科学程度
C 法律在实践中的实施程度
D 法律被社会成员尊崇或信仰的程度
58、就大学生而言,作为一个公民,要在尊重法律权威方面要()
A信仰法律
B遵守法律
C服从法律
D维护法律
59、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很多,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机会和途径()
A 学习法律知识
B 掌握法律方法
C 参与法律实践
D 养成守法习惯
60、现在,人们参与法律实践的方式和途径越来越多,主要包括()
A 参与立法讨论
B 依法行使监督权
C 旁听司法审判
D 参与模拟法庭
61、关于尊重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正确的说法是()
A 尊重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核心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B 尊重法律权威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
C 尊重法律权威是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
D 尊重法律权威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
62、法律权利具有以下特征()
A 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B 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C 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
D 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
63、法律义务的履行表现为两种形式()
A 思维逻辑推理
B 作为
C 不作为
D 思维归纳
64、法律义务具有以下特点()
A 法律义务是历史的B 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
C 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
D 法律义务可能发生变化
65、在法治国家中,不存在纯粹的权利主体,也不存在纯粹的义务主体。正确理解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A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各自独立的B 有些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具有复合性的关系,即一个行为可以同时是权利行为和义务行为
C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D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66、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平等,是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面。表现为()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被确立为基本原则
B 在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具体设定上要平等
C 权利与义务的实现要体现平等
D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不可能平等
67、我国宪法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一系列权利, 主要包括()
A 政治权利、人身权利
B 财产权利、社会经济权利
C 宗教信仰
D 文化权利
68、政治权利包括()
A 选举权、被选举权
B 人身自由权
C 民主管理权
D 监督权
69、选举权利包括()
A 任命权
B 选举权
C 被选举权
D 自荐权
70、人身权利包括()
A 生命健康权
B 人身自由权
C 人格尊严权
D 住宅安全权
E 通信自由权
71、人身自由是人们一切行动和生活的前提条件,包括()
A 人的身体不受拘束
B 人的行动自由
C 人身自由不受非法限制和剥夺
D 无限制的自由
72、人格尊严的基本内容包括()
A 姓名权
B 肖像权。
C 名誉权和荣誉权
D 隐私权
73、法律上的“住宅” 包括()
A 休息的地方
B 固定居住的住宅
C 临时性的住所
D 公共办公的地方
74、财产权主要包括()
A 住宅安全权
B 私有财产权
C 继承权
D 抚养权
75、社会经济权利主要包括()
A 劳动权
B 休息权
C 社会保障权
D 物质帮助权
76、文化权利分为()
A 个人的文化权利
B 国家的文化权利
C 民族的文化权利
D 集体的文化权利
77、依法行使法律权利要求公民行使权利时应严格依据法律进行。权利行使的方式分为()
A 口头方式
B 书面方式
C 表达方式
D 行为方式
78、下列属于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有()等。
A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 遵守宪法和法律
C 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D 依法服兵役
79、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还规定了若干具体义务,包括()
A 保守国家秘密
B 爱护公共财产
C 遵守劳动纪律
D 遵守公共秩序
E 尊重社会公德
80、公民未能依法履行义务,根据情节轻重,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具体的法律责任主要()。
A 民事责任
B 商事责任
C 行政责任
D 刑事责任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00题)
题号 | ||||||||||
答案 | D | A | B | A | B | C | B | B | A | C |
题号 | ||||||||||
答案 | B | C | B | D | C | A | A | B | A | D |
题号 | ||||||||||
答案 | A | A | C | C | B | D | D | A | C | B |
题号 | ||||||||||
答案 | C | A | B | A | C | D | A | C | C | D |
题号 | ||||||||||
答案 | C | D | B | C | A | D | A | C | D | A |
题号 | ||||||||||
答案 | C | A | C | C | B | B | A | D | C | D |
题号 | ||||||||||
答案 | B | C | D | C | D | B | C | A | B | D |
题号 | ||||||||||
答案 | D | B | B | B | C | C | A | A | C | A |
题号 | ||||||||||
答案 | A | A | A | A | A | B | A | B | C | A |
题号 | ||||||||||
答案 | A | B | C | D | D | B | C | A | C | D |
二、多项选择题(80题)
题号 | ||||||||||
答案 | ABD | AB | ABC | ABCD | ABCD | ABCD | ABCD | ABD | BC | BCD |
题号 | ||||||||||
答案 | AD | ABCD | ABD | ABCD | ABCD | BCD | BCD | ABCDE | ABCD | ABCD |
题号 | ||||||||||
答案 | ACD | ABCD | ABCD | AD | ABCD | ABCD | ABD | AD | ACD | ACD |
题号 | ||||||||||
答案 | ABD | AB | ABD | ABCDE | ABC | ABCD | ABC | ABCD | ABCD | ABD |
题号 | ||||||||||
答案 | ABCD | ABD | ABC | ABD | ABCD | ABCD | ABC | AD | ABD | BCD |
题号 | ||||||||||
答案 | ABCD | ABD | ABD | ABC | ABCD | ABCD | ABCD | ABCD | ABCD | ABCD |
题号 | ||||||||||
答案 | ABCD | ABCD | BC | ABCD | BCD | ABC | ABCD | ACD | BC | ABCDE |
题号 | ||||||||||
答案 | ABC | ABCD | BC | BC | ABCD | AD | ABD | ABCD | ABCDE | A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