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必备】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锦集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锦集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 篇1设计理念
把同学放在一个大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把这个单元的语文学习变为同学语文实践的过程,让学习变成一个读书交流的多种形式的活动。每一课的学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
文本成为学习活动的载体,而不是学习活动的最终目的,这样设计始终把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显著的位置。同学时刻处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在学习过程中会有积极的思维活动,并且始终随同着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反思,不时调整自身的学习思路,使用多种学习战略,同学真正成为学习者。
设计说明
单元学习活动名称为:“俺爱阅读”
学习活动贯穿整个学习单元,分四个板块:
1.“读书交流会”。
(1课时)同学对于读书有自身的认知,也了解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也有自身喜欢的作者、作品,有自身的读书经验……单元学习开始尊重同学的学习经验,布置一次交流活动。给同学一个自由交流的空间,能够看到同学已有的效果,也可以看到同学在读书方面的欠缺,有利于教师了解同学的起点,有利于调整教学思路,真正能做到因材施教、顺学而导。
这一局部就布置综合性学习,提出活动话题,设计方案。让综合性学习贯穿整个学习单元。
2.“品读书滋味,悟读书乐趣”
(1-2课),目的是通过两课的学习,让同学和文本作者对话,获得和作者大体相同的感受,对文本由基本的认同感,获得阅读感受;让同学和文本对话,学习文本语言及基本的表达方式;让同学和自身对话,提出文本的限制,在生活中、在阅读中找到自身的感受;让同学之间相互对话,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提高认知,获得新感受新体验。
3.“学读书故事,习读书方法”
(3-4课),目的是通过两课的学习,让同学从文本中获得基本的读书方法,同时慢慢总结自身的读书方法,对自身适合什么样的方法有所感受,有所领悟。
4.“汇报与展示”。
把口语交际·习作和交流平台、展示台中的内容进行整合,组织一次交流活动,分为“谈体会”(读书感受、读书方法、读书乐趣等)“讲故事”(自身的或者他人的)“争辩会”(开卷是否有益),这三个小活动可以根据同学的实际情况,有所偏重,关键是引导同学反思学习过程,养成善于考虑,善于总结的习惯。同时,对学习方法、学习体会做必要的总结;同学根据交流的情况,完成一篇习作;组织一次效果展示,包括展示台中提示的读书记录卡、班级图书角、习作、访谈记录、心得体会等。
小学语文教案 篇2一、教材分析
《去年的树》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外童话”中的一篇童话故事。教材有如下特点:
1、拟人题童话,故事情节简单。本篇童话情深意浓,带着些许伤感色彩,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
2、文章短小精悍,采用白描的手法。
二、学情分析
童话是学生接触较多的文学体裁,对童话的阅读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本课内容浅显,语言平实,学生理解应该不难。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老师应该引领他们进一步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并能通过朗读、想象等学习方法品词悟句,在教学艺术上,努力创设语言运用的情景,激发学生去想象,扩大学生语言运用的容量,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品味。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提高诵读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对话中感悟小鸟与大树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能够引申体会环保的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小鸟与树离别时的对话及与树根、大门、小女孩四次对话的内容,感受当时的情景与人物的心情。
难点:领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升华主题,提升环保意识。
五、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在教学中,以创设语言运用的情景为主线,激发学生去想象,扩大学生语言运用的容量,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品味。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心理。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从同学的朋友入手,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回忆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学习第五自然段,体会春回大地鸟儿找大树的心情。
学习第六自然段,体会鸟儿见不到大树失望焦急的心情。
(二)品读对话,体会情感(7-14自然段)
1、师:读完这个故事,我想在你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五个会说话的人物,你还记得吗?
生:树、鸟儿、门、树根、小女孩。
师:这五个会说话的人物,他们之间说了些什么呢?
师:五个人物,四次对话,构成了这个童话最重要的内容。
预设:通过暑假找同学玩儿的例子,引导学生体会鸟儿找大树的心情。
2、分角色朗读。
3、找一组同学展示。
(三)品读结尾,体悟永恒
师:这个故事的结尾有一个细节,很不起眼,是鸟儿唱歌前和唱歌后发生的。一个动作,一个字——看。
师:鸟儿在看什么?(昔日的朋友)两次看分别是为什么?
师:鸟儿飞走了,不会再回来了。它想起来了——
(出示开头)
希望鸟儿和树能够一直是一对快乐的好朋友。
预设:升华主题,人类砍掉了树木。去年的树今年消失了,只剩下鸟儿。如果树木都消失了,明年还能有鸟儿吗?人类应该怎么做?
(四)练笔(人选其一)
我想对小鸟说……
我想对大树说……
我想对作者说……
我想对伐木工人说……
七、板书设计
11去年的树
去年 —————————今年 诚信
信守诺言 实现诺言 友谊
一对朋友 大树消失了 环保
小学语文教案 篇3识字1
教学目标:
1、会认“宜、层”等11个生字。会写“宜、实”等10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4、能通过抽象的文字了解秋天景色的特点,去感受秋天的美丽。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认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教学难点:感悟秋天的.美好,养成收集词语的习惯。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看图片,激发兴趣:
送走了炎热的夏天,凉爽的秋天便悄悄地来到了。秋天的景色美如一幅幅多彩的图画呢!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去欣赏吗?(播放课件)说说看到了什么?
二、出示词语,初读课文:师:欣赏完了秋景,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呢?(秋天真美啊!)
师:是呀,秋天不但景美,而且连描写秋天的词语也很美,你们想美美地读一读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要求把每个词语读正确。注意:不认识的字,文中不再出现拼音了,生字宝宝的音在下面的树叶上呢!可要把它念准!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3、学生模仿练读,教师正音。
三、自主学习,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宜人、叠翠、凉爽、雄壮、华丽、层林尽染、五谷丰登。
2、指名带读、齐读词语。
3、合作学习、自学生字:
师:你认为这些生字中哪些生字特别难记?有什么好方法能帮大家很快地记住这些生字吗?(小组讨论合作)
4、反馈自学情况:(1)指名说说方法。重点交流:叠翠爽染登(2)去掉拼音,分组赛读。(3)巩固识字:
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让学生认读,再指名读。尽力尽情爽快凉爽直爽翠绿翠竹壮丽壮观雄壮
华灯华丽谷子稻谷山谷登山登高层叠楼层表层
四、导读课文,引导感悟1、出示课文,认读词组:
师:这些调皮的生字又跑回课文里了,你们还能准确地读出来吗?
2、出示与课文相应的图,说说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词分别送给它们最合适,为什么?3、谁能美美地读一读课文?指名读,并进行鼓励性指导:
如:你听,他这个“大雁南飞”读得不错,使我们仿佛看到了“高高的天空中漂浮着几朵薄纱似的白云,一群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排成一字形。”来学学他的语气,做做动作。
是丰收的景象。再到果园里瞧瞧,呵!果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梨,红彤彤的枣儿,又大又红的苹果,吸一口气,连空气都是甜丝丝的。谁能再来读读“五谷丰登,瓜果飘香”?
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感觉?
4、再读全文:小朋友,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咱们班小朋友也收获不小,就让我们带着对秋天的喜爱美美地读一读吧!
5、小结:秋天还有更多更美的风采、词语等待小朋友们去描绘,去收集呢!
五、书写生字
1、观看“尽——层谷——金”的田字格结构。2、教师范写
3、学生自己临摹书写生字并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语
1、出示生字词认读。
2、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认读。
二、熟读成诵
1、会读的小朋友认真地读一遍课文,会背课文的小朋友可以潇洒地背一遍课文。2、赛读、赛背。
3、互相抽测背。一生背一句,被抽测的小朋友接下去背。
三、课外拓展:
1、展示收集的秋景图与词语:
师:秋天景色宜人,令人陶醉。小朋友,你们还描绘了哪些美丽的秋景和收集了哪些优美的词语呢?赶快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个别指名)2、小组内交流,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看法。
四、写字指导
1、老师范写剩余的6个生字。2、可以试着写一写。互相交流。
五、完成课堂作业
六、资料袋关于秋天的词语
小学语文教案 篇4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史丰收在数学上创造了四则运算速算法的辉煌成就和他敢想敢干的创造。
教学时间: 一教时
教学过程:
第15课 第一教时 总第54教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审题:“惊”是什么意思?
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二、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思考:
(1)10岁时的史丰收是怎样创造一位数速算法的?
(2)为什么史丰收要钻研除法和加减法的速算法?
(3)史丰收什么时候又解决了乘方、开方的速算法?
3、讨论交流。
三、深化理解
1、史丰收创造的四则运算速算法有何意义?
2、从史丰收创造速算法的过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四、赏读课文
用赞叹的语气赏读课文前后两个自然段。
五、综合活动
把数学领域中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小学语文教案 篇5教学目标
认识“楼、依”等12个生字,会写“楼、依”等10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诗人写的,都是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和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不由自主就抒发的赞美之情。
自由读诗
自主识字
认读。
读准“瀑、布”,韵母都是“u”,声母分别是“p”和“b”。
“尽”是前鼻音,“层”是后鼻音。
识记。
“川”是象形字,出示甲骨文字形让学生对照识字。
“楼、依、遥”都是形声字,根据熟悉的构字部件来识记,也可以采用换偏旁的方式联系熟字来识记。
“欲”组词“欲望、食欲”识记字义。
“层”,看看插图,这鹳雀楼一层叠着一层,数数有几层。
“炉”,从“火”从“户”,表示家里盛火的器具,联系生活想一想见过哪些炉子——煤炉、微波炉。可将“炉”与“庐山”的“庐”作比较巩固字形。
指导写字
“楼、依、炉、烟、挂”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楼、依、炉、挂”要特别注意笔画的穿插。“炉、烟”左侧“火”的捺应改成点。
板书题目,并解题
[登鹳雀楼]题意是登上鹳雀楼。
师:简介鹳雀楼,简介作者
理解诗句之意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白日:太阳。依:依傍。尽:消失。诗句之意: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欲:想要。穷:尽,使达到极点。千里目:眼界宽阔。更:再。诗句之意:要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楼层。
再读诗句,品悟诗意
四行诗各写什么?(《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行写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后两行寓理于诗,写出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诗句解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两句诗写的是诗人登楼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意思是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黄河入海流”写近景,意思是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写出了水的气势磅礴,景象壮观。两行诗对仗工整,“白日”对“黄河”,景物相对,色彩也相对;“依山尽”对“入海流”,动词相对,厚重有力,既构成形式上的完美,也表达了充沛的气势。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两句诗是诗人登楼所思。意思是若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需要登上更高的楼层,表达了诗人不凡的胸襟与抱负。诗中的“千里、一层”都是虚数,可理解为更远、更高之意,道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看图想象,有感情朗读。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
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登鹳雀楼》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雄伟壮观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诵读背诵。
朗读背诵《登鹳雀楼》。
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登鹳雀楼》的意思。
第二课时
背诵《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板书题目,并解题
[望庐山瀑布]望:远看。题意是远看庐山的瀑布。
师:简介庐山(见附录)
简介作者:(见附录)
理解诗句之意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日照:阳光照射。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山峰尖圆,烟云聚散犹如香炉那样,因此而得名。)生:发生,产生。(指山间云烟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紫烟:紫色的云烟。(因为有太阳光的照射,云雾显出紫红色的光彩。)遥:远。前:山前。川:河流。诗句之意: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峰顶云雾弥漫,蒙蒙的水汽透过阳光,呈现出一片紫色,好像燃起的紫烟,缭绕着香炉峰。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丝带高挂于山川之间。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飞流:飞奔的流水。直下:笔直地流下。三千尺:是虚指。形容瀑布的高和长。疑:怀疑,以为。银河:指晴天晚上空中出现的明亮光带(天河)。落:泻落下来。九天:指天的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所以称九天。)诗句之意: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使人以为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再读诗句,品悟诗意
四行诗各写什么?(第一行写背景;第二行写静态;第三行写动态;第四行写联想。)具体写瀑布的诗句是哪几句?(二、三句)
诗句解析
前两句:写诗人远望庐山瀑布的雄奇之景。“一个“生”字把水汽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挂”字化动为静,写出了瀑布的雄奇壮观。
后两句:“飞流”二字表现出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是虚数,极尽夸张地写出了山的高峻和瀑布飞流的壮观。一个“疑”字率直道破这是诗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长。
作者在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夸张)
师:一、二、三句是比喻:描写背景时,“生”字形象写出了山间烟云犹如从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的一团白烟,飘渺与青山蓝天之间。二句:瀑布像……。四句,用贴切的比喻,表现了自己奇特的想象,从而使整个形象显得更加雄伟壮丽,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第三句是夸张。不是实指,而是形容其长、其高。
那些字用得好?(生、挂、飞、直下、疑、落。)
师:“生”(上有)。“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遥看时的形象,点名“远看”题意。“飞”把瀑布喷涌而下的景象描绘地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高峻,又显出水流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这些眼前。“疑”是大胆、奇特的想象。
你读后有什么感受?(瀑布气势磅礴,景色壮美。)
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的情怀。
诵读背诵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指导诵读:一、二缓、舒;三、四快、高。
读下面两首古诗,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读背《望庐山瀑布》,并完成课后练习题。
四、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望庐山瀑布
白日……
所见 远望——照 生
黄河…… 遥看——看 挂
欲穷……近观——飞 下
所思 联想——疑 落
更上……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案
《桂林山水》教案
教学要求:
1.认识文中的生字,会写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玩赏、屏障、峰峦雄伟、拔地而起、等词语。
2.通过欣赏多媒体提供的画面、品读精美佳句,想象文句创设的情景美,并运用指导画画领略大自然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教学设计:
教学通过赏画—读文— 品句— 想象—诵读体会桂林的美景。教学重点: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体会文字语言之美、学习作者的写法。课前准备:准备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诱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优美。我们曾欣赏过奇丽的五彩池,也游览过迷人的张家界,今天老师又要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具有南国风光的美丽的桂林,大家想去吗? 生:想!
师:那就让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去荡舟漓江,游览游览那人间天堂吧。(师出示课件1:漓江视频)
师:感受如何?给大家说一说。过度:“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是诗人对对桂林山和水的赞美,而作者陈淼又是怎么描写桂林的山和水呢?下面就请同学们跟随作者做一次笔下旅行吧。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找出描写山和水的自然段,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读描写山和水的句子,可以默读、轻声读、大声读,也可以站起来读。
(一)、理解二自然段
1、我们和作者一同乘坐在木船上吧,首先,最吸引我们的是什么地方景色?(是眼前的“水”把作者吸引住了。)
2、(出示课件:漓江的水)再读第二段,请同桌互相讨论讨论,看看漓江的水怎样美,能不能用三个字精确的概括出漓江水的特点呢?(大家读书时要学会抓住主要的意思,用“△”画出桂林“水”特点的词语)
3.学生汇报:找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教师画图并板书:静 清 绿)
4.老师出示带点的几个词进行比较,说说哪个词让人感到漓江的水是那么美,作者是赞不绝口,禁不住脱口而出的?(1)漓江的水真静啊!
(2)漓江的水好静啊!
(3)漓江的水很静啊!
以上几句中的“真”“好”“很”哪个好?“真”程度更深。“真”字还可以怎样说——非常非常,多么。
6.读好“真”,应读重点,声调要稍提高。反复品读:漓江的水真静啊!作者看到这么清静的水,赞不绝口,接着,描写出漓江的水静得如何。我们把作者用的这种方法叫做“赞赏——描述”。
7、进一步体会重点词句,朗读指导,读出你在游玩时所见美景的喜悦心情。(1).老师朗读示范学生试读: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念轻声,稍拖长声音,然后把声音压平;“清”字先向上扬一点,再轻轻拖一下;绿,是很美的,同学们试着念出美的意思来。
(2).师生或男女学生互为引读,读出很惊喜的感情。如:师——漓江的水真静啊!生——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3).在读与体会重点句子中相机理解“无瑕的翡翠”等词的含义。
8、进行创造性联想的训练。
(1).出示“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读后理出:“赞赏——描述”。
(2).谈话创设情景:你看到漓江的水这么“静”这么“清”这么“绿”,你站在木船上,停下手中木桨,你想干什么?(启发:望着这清凌凌的碧绿的江水,我真想——(跳下水中;用双手捧水洗一洗脸)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老师出示:漓江的水真()啊!()得„„
句1:我把水泼在脸上,漓江的水真凉爽啊!凉爽得让你感受到脸上放了冰琪琳。
句2:漓江的水真明净啊!明净得像„„
句3:我摇着双桨,那“泼——泼——”的水声真好听„„(3)、细细读第2自然段,你还会有新的发现。(写了大海、西湖)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里用对比的方法,更突出了桂林水的特点。)
(4)、小结第二段的学习方法。(看图、读文、品味、想象、诵读)
(二)、理解第三段,体会桂林的山的特点。
1、游览过清可见底的漓江水,我们再去欣赏桂林一带的山吧。快速地看描写山的自然段,看看和描写水的自然段有什么相同点?(写法、结构相同)
2、同学们用学习第2段的方法自已学学第3自然段?
填空:
这段话先写 的泰山和 的香山,再写桂林的山、、的特点来展开具体的描述。
3.奇在什么地方?秀在什么地方?险又在什么地方呢?(学生回答)
4、男女生对读描写奇、秀、险的句子。(教师画图并板书奇、秀、险)
(1)看图说“奇”:先出示一幅象山图,你看,一头巨大的象来到江边,它在干什么,请用“赞赏——描述”想象佳景。
训练:桂林的象山真奇啊,它来到江边,津津有味地喝着甜美的江水。
(2)老师又出示一幅图:一座高耸直立的山峰,你正站在山脚下,有什么感觉?
训练:桂林的山真险啊,好象就要倒下„„
过度:山壮美水秀美,如过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那又会出现怎样的美景呢?我们再次跟着作者去学习第四自然段吧。
(三)、学习第四段。
1、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2.出示课件,理解:“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影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指什么样的山,这样的水是怎么样的水?
3.再进一步启发:桂林不仅仅有 “奇”、“秀”“险”的山,“静”“清”“绿”的水,你再仔细看看,这一自然段还描写了哪些景物?(云雾迷茫、绿树红花,竹筏小舟)。作者写这些景物时按照什么顺序写得你知道吗?(空中、山间、江上。从上到下的方位顺序)
4、(放视频课件)学生观看课件,教师朗读第四自然段
5、想一想,在第四段中,哪句最能总结桂林山水美景的? 6.齐读:这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过度:有山无水少一分灵气,有水无山则少一分刚毅,山水相融,相互映衬,演绎着离奇的变化,这也正是桂林山水名冠天下的原因所在,你们喜欢这里吗?
6、那就把你们的喜欢读出来吧。(学生齐读)
三、总结全文
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怪不得有诗人写道:不愿做神仙,愿做桂林人。同学们,正如人们对桂林的高度赞美:桂林山水甲天下,学了全文,你对甲天下是如何理解的呢?(天下第一)
四、拓展
假如你现在就荡舟在清澈见底的漓江上,面对着奇峰罗列,拔地而起的桂林的山,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师:这时你们只想到桂林的山水吗?我们的祖国很大,像桂林这样的山水各地都有。我们的看到桂林山水,就会想到祖国的山山水水。“山水”又可以怎么说?
生:山河。
生:河山。
生:江山。
师:这些词可以和哪些形容词搭配来表示祖国山河的美?
生:山河秀丽。
生:大好河山。
生:江山多娇、锦绣河山。
师:谁能从中选一个词组,说一句话表示祖国山河的美?
生:祖国河山壮美。
„„
师:改成感叹句会吗?
生:祖国的河山多壮丽啊!
师:再加重语气,改成反问句,会吗?
生:祖国的河山这么美,我能不爱吗? 师:下课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是一篇文字优美,脉络清晰的文章,作者紧扣桂林山水的特点,叙述了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文章谴词造句严谨,诗化的语言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洋溢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一片深情。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除了个别新词需查字典以外,就是引用的两句话,也能够通过自学自悟来进行理解。我设计的这堂课,旨在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和感悟,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在读和赏析中,让学生达成共识:山水相依,自然是和谐的。我们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心旷神怡,人与自然也是和谐共存的。由于孩子们课前都进行了预习,给课堂学习带来了较好的效果。
表现在几个方面:
1、朗读课文时都比较流利,即使是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也都从检查中发现有了很大的进步。
2、课堂上对课文进行分析理解时,几个同学很快就对课文的脉络,文章的写作手法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也由此看出孩子们的确在阅读理解上有一定的基础和水平。
3、背诵的情况很好,绝大部分学生的背诵都能过关并能接受老师和全班同学的检查。
就本节课而言,我努力体现以下两点:
一、重视朗读。
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朗读一旦进入充满情感的表达状态,它就会不断超越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智慧水平、想象能力,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从而促进学生语感能力发展。《桂林山水》这一课,用优美流畅的文字描绘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美,朗读是非常有效和重要的途径,首先通过读为学生展现桂林如诗如画的美景,激发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喜爱,接着让学生找出描写桂林水特点的句子,结合想象,说说对桂林水某一个特点的感受,以此引导学生主动体会,形成读的见解,并通过读表现出来(即自我体会的情感朗读);接着在品读、评读、诵读、引读、配乐读„„中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触发、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在学生对朗读的评价中,教师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确定重点词语进行品析与体会,或结合语境理解,或积极启发想象,在读中感悟意思,用感悟促进朗读;同时,朗读吸引了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绵长,感悟美、体验美,得到爱的抚慰、情的熏陶。
二、重视语言实践。
重点句子是描写漓江水的精华所在。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在比较感知中,学生对句子差异看得特别清晰,帮助学生领悟语言内涵,获得语感。对于三组句子的比较,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水美。通过第一组句子的比较,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形象美;通过第二组句子的比较,让学生体会语言的情感美;通过第三组句子的比较,让学生体会语言的韵律美。这样,层层剖析,步步深入,由语言的变化带动情感的升华,体会赞叹之情,体会漓江水的独特美。最终使学生既体验到语言之美,又体会出情境之美,达到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然后创设写话训练,给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当然在课堂上这一点做得还不是很好,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教学方式。
还有一些思考就是如何提高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该说到了高年级会出现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现象,好学生令人惊奇,学困生让人担忧。我想我更应该反思的是,如何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利用有效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zcs》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唐健颖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声母,继续学习拼读音节。
2.通过拼音巩固学过的汉字。
3.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教学重点、难点:
1.拼读的方法。
2.整体认读音节与声母的区别。教具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
一、学习声母
(一)看图学习
声母z的音,就是写字的字的音。声母z的形,2字变成尖角就是z
声母c的音,就是刺猬的刺的音。声母c的形,像缩成团的小刺猬。
声母s的音,就是蚕吐丝的丝音。声母s的形,像蚕吐出的丝。
以上三幅图由学生观察,学生说出大概概念就可以,重点在读音。
(充分使用图、文、声并茂,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看老师写这三个声母:z、c、s
记法:2字z半圆c蚕吐丝s
(三)再请学生教读z、c、s
卡片:z、c、s
二、练习
(一)拼音节再看字
(二)拼音节
卡片:
z-ū-zūc-ā-cā
s-è-sès-ǎ-sǎ
(三)拼读音节组成的词
卡片:zǐsèzuîxiàzǔcíhuàcèsīguā
*注意三拼音节的拼法
三、读一读,学习整体音节
(一)学习“zi”
“字”的音节应该是什么呢?光写一个z是不行的,这样写“zi”,z只是一个声母,zi就是一个音节了。念的时候不能拼,整体读出来就行了。
(二)学习“ci”
卡片“词”的音节“cí”请你读。
(三)学习“si”
“四”的音节“sì”请你读。
小结:
zicisi叫整体认读音节。
(多进行拼读练习,巩固本节课的知识,让学生在拼读过程中与汉字接触,获得更多的成功感。)
汉语拼音教案《zcs》
唐健颖
一、教学目标
1.学会z、c、s三个声母和zi、ci、si三个整体认读音节。认清字母的形,发准字母的音。
2.学会声母z、c、s,同单韵母a、e、u的拼音,以及zi、ci、si三个整体认读音节的四个声调。
3.能正确、熟练地拼读音节,训练学生读音准确、速度快。
4.能够正确书写z、c、s三个声母。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声母z、c、s,能正确地书写z、c、s。
2.能正确、熟练地拼读音节。
三、教具
拼音卡片、磁性黑板、插图等。
四、课时
2课时
五、课型
新授课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第9课,这节课我们要学会三个新的声母和三个整体认读音节,大家比一比看谁学得好,记得牢。
二、教学声母z、c、s。
(一)教学声母z
1.看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小朋友在做什么?(小朋友在黑板上写字)
2.出示字母z的卡片。写字的“字”的音读得轻短就是“z”的音。
3.教发音。
(1)教师先读出“z”的音,让学生一边听一边观察老师的口形。(教师连读2~3遍。)
(2)发音的方法:舌尖伸平,顶住上门牙背,憋住气流,然后稍微放松,让气从窄缝中挤出来。
(3)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试读几遍,体会发音的部位是否准确。
(4)指名读“z”,检查发音情况,及时给以肯定或纠正。
4.教学“z”的字形。
问:图上的小朋友写了一个什么字?(小朋友写了一个数字2)
问:我们今天学的声母“z”像不像数字2?(很像)
小结:我们记“z”的形时,就想数字2,这样就会帮助你记住“z”怎样写了。当你看到“z”忘记发什么音时,就想图上的小朋友在写“字”,“z”读“字”的第一声,不过读时发音要轻、短一些,因为“z”是声母。
5.教学“z”的写法。
“z”从左往右写,横折横,一笔写成,占中格。让学生书空。在本上写两遍。
(二)教学声母c、s的方法与z相同
提示:
1.发音“c”的发音动作和z基本相同,只是吐出的气流较强;“s”发音时,舌尖平伸,顶住上门齿背,让气流从舌尖和上齿中间挤出来。
2.字形
“c”由右往左写多半个圆圈,占中格,一笔写成。千万不要把方向写
“s”从右上开始写两度曲笔,形似阿拉伯数字“8”的一半,一笔写
三、教学整体认读音节Zi、Ci、Si
1.教师把 Zi、Ci、Si写在声母 Z、C、S的下面,让学生观察在字形上有什么不同?
2.教师讲解 Zi、Ci、Si后面的“i”的用途,只起标声调的作用,不发声,所以我们可叫它为哑巴“i”。
3.Zi、ci、Si是由声母和韵母组在一起,因此它们叫音节,而这三个音节不是拼读出来的,是直接读出来的,也就是整个儿的记,所以我们叫它们为整体认读音节。
4.Zi、Ci、Si的发音与Z、C、S相同,只不过比声母Z、C、S的读音重一些,长一些而已。
5.教师可带学生这样读:
声母z,整体认读的音节zi;声母c,整体认读的音节ci;声母s,整体认读的音节si。
6.出示zi、Ci、si的四声(可用磁性黑板,事先摆好;可用翻转小黑板;也可在课前写在纸条上。)
在读整体认读音节时,可选用一些汉字的读音帮助学生掌握音调。
如:Z(姿势的“姿”)Z(紫色的“紫”)Z(写字的“字”)
C0(生词的“词”)c(因此的“此”)c(一次的“次”)
S(蚕丝的“丝”)S(死去的“死”)s(三四的“四”)
教师范读、领读、指名读、打乱顺序认读。
汉语拼音《zcs》的教学反思
唐健颖
在汉语拼音《zcs》这堂课教学中,我能充分体现课改新理念,努力驾驭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
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使拼音教学情境化、生活化。
1、一开始,我用歌曲导入法。播放歌曲〈〈郊游〉〉,与学生边歌边舞,在美妙的歌声中走进拼音王国。
2、能充分利用情境图,把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起来,既有利于学习拼音,帮助记忆字母的音和形,又增强了学习兴趣。
3、能通过游戏和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调参与,如:用火柴棒和红线摆一摆字母,记忆字形。做游戏“摘苹果”,苹果背面注有音节或字,读对了苹果就是他的。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都得到了升华。
二、善于使用激励手段,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愉悦。教师要想得到儿童方面的生动活泼的反响,归根到底取决于他对儿童的态度。(柴可夫斯基语)课堂上,热情的语言不离口,如:“你真棒!太厉害了!哇,你真行!”等,加上一个向他们竖起的大拇指,一个个鼓励、赞赏的近乎夸张的表情,时时撞击着学生无拘无束的心灵。
此外,音节的拼读比较枯燥,采用夺红旗比赛,比一比哪一小组夺的红旗比较多。学生的竞争意识立刻得到了张扬。
三、注重引导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得到发展。让学生自编顺口溜,学生会编“像个2字Z、Z、Z,像个半圆C、C、C„„”
当然,本节课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1、常规培养需强化。
学生年龄小、自制力查,需要时时刻刻做出有效的引导、调控。
2、难点的突破还不够。
三拼法一直是拼音教学的难点。虽然前几节课一直学习三拼法,但学生很容易忘记。本节课中,示范不够多,学生的练读还不到位。
小论拼音教学
唐健颖
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帮助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的工具,也是阅读写话的工具。它不仅能帮助识字,也能促进读写。在发展儿童的语言、促进儿童早期智力开发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汉语拼音使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有了新的面貌:它不再以识字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而是以发展语文为核心来加快儿童语言能力的全面培养。如何指导刚入学的儿童,掌握好这一重要工具呢?现就此浅谈己见。
一、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兴趣是人对事物特殊的认识倾向。不论兴趣指向何处,总是伴随着快乐,欣喜和满意等情感体验。所以,兴趣对人的活动,特别是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地、积极地学习和掌握,视学习为乐事而不觉其苦。这种积极的心态,有利于他们取得较好的成绩。因此,可以说“兴趣是成才的起点”,“是最好的老师”。它在人的生活和学生的智力开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低年级的儿童长于形象思维,又比较好动,注意有不稳定,不持久的心理特点,一节课一般只能持续集中注意15分钟左右。
拼音字母是抽象的符号,刚入学的儿童要在三周时间里记住符号的形象和正确的发音是有一定困难的。为了使学生积极而有趣地学习掌握声母、韵母、声调,可以采用游戏、自编儿歌、口诀等教学方法。利用实物、自制图片、录音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着力于激发起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获得能力。
1、游戏教学法 低年级儿童天真活泼、喜唱好跳,根据这一特性,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期,克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快乐因素,把欢乐引进课堂。主要做法是:(1)深入理解教材,挖掘教材固有的快乐因素;(2)努力做好直观教具,充分开展直观教学;(3)针对儿童注意力集中性差又不易稳定、好动好玩的特点,把游戏引进课堂。如教学声母n,教师范读并讲解了发音方法后,指导学生读时,可采用开火车的游戏教学。游戏方法如下: 师:“一
(二)班的火车要开了”。生:“怎么开?” 师:“顺着一组往后开” 学生依次站起来发音。
2、自编儿歌、口诀 为能把声母、韵母的音和形统一起来留在学生的记忆里,提高记忆的准确率,发音的正确率,教师可揣摩声、韵母的形态特点,予以形象化的比拟,自编儿歌、口诀。如教学单韵母a,就可以用自编的两句口诀:张大嘴巴a、a、a。前者帮助学生记住单韵母的发音及口形特点,后者帮助学习掌握字形特点。
3、利用实物、自制图片、录音等视听教具进行拼音教学,使教学直观、形象。
二、重视培养学生直呼音节的能力
汉语拼音掌握得越熟练越好。而最熟练的标志就是“直呼音节”的熟练运用。见形知音,知音见形。这就会加快读和写的步伐。现在的九年义务教学教材低年级的课文通篇注有拼音,如果没有直呼的本领是无法提高阅读速度的。查字典,如果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音节,就可以快速翻检、正音。直呼音节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让学生从声、韵、调的掌握到直呼音节能力的形成,必须循序渐进,由拼读向直呼音节过渡,在教学中步骤有三:
(1)进行准确、熟练的拼读训练,为直呼音节打基础。在教学中,训练学生掌握字母的本音和韵母带调读法及声韵连读法。熟练拼读音节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汉语拼音的一般规则,做到理解后记忆,增加识记的固性,为达到直呼打好基础。
(2)重视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直呼音节能力的重要途径。情境教学,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它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
三、拼写音节
拼音教学要求学生不但会读,而且还要会写。音节是最自然的语言单位,一般情况下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
在指导音节的拼读时,应按以下两个步骤进行:
(1)指导学生按拼音基本笔画——声母——韵母——声调的顺序训练指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书写格式,养成良好习惯。
(2)掌握一定的拼写规则 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比较复杂,则入学的儿童年龄小,不易理解掌握。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可采用自编儿歌、口诀等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记住拼写规则并能运用自如。如教学如何对六个单韵母进行标调时,可以用儿歌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1、燕子
目的要求:
1、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3、学会本科生字、新词,运用图文集合的方法,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色。教学难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教具学具:教学挂图、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默读“导读”部分,了解本组教材的内容和要求。
二、指导学生看图
1、出示“燕子”图让学生说说燕子的形状。
2、出示插图,看图并引导叙述图意。①按由近到远的顺序观察春天的景色。②观察近处空中的燕子。③观察远处落在电线上的燕子。
三、检查预习:
1、默读课文,说说燕子是什么样子的,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四、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1、理解第一自然段(1)、默读思考:用不同符号分别划出描写燕子的外形特点和燕子的性情特点的句子。(2)、讨论解答。(3)、练习背诵。
2、理解第二自然段(1)看图说说春天的特征 春天的柳树有什么特点 理解“聚拢”、“像赶集似的”,体会写法。想想“光彩夺目的春天”是什么样的。(2)理解“生机”和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感情朗读,想象画面。练习背诵
3、图文对照理解3-4自然段 出示画面 ①、理解第3自然段 观察飞行中的燕子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想象作者是怎样描写的。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看图说说燕子飞行时的特点。②、理解第4自然段 观察落在电线上的燕子,读读第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深入理解课文“五线谱”、“音符”各指什么?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指名读比喻句,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③、练习背诵
五、作业: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案
识字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看懂图意,对照图画理解句群意思。
2、学会13个生字,会写5个字,读准字音。
教学重点、难点:
巩固学过的生字,学习生字的音、形、义。教具课件、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拼音卡片,读准下面的音节shuō shuā shū
二、指导看图。
出示课件,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你觉得景色怎样?
三、学习纯拼音句群。
1、学生试读并找出难读音节。读后检查音节卡片上的读音。
2、读纯拼音句群,要求:连词读→一句一句的读→两句话连起来读。注意该课的要掌握的生字的读音,读后检查。
3、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四、图文结合,理解全文意思。
1、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是什么意思?“莺歌燕舞”呢?
2、读其他句子,是什么景色?看图说一说,读准:”融”的读音。
五、自由朗读课文。
六、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主动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2、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教学重点、难点:
认清字型,理解字义,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字。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2、检查生字,指名认读。
二、认识种笔画和本课的5个生字。
1、学习新笔画横折提。
(1)进一步理解万的意思,口头组词。
(2)教师示范,学生仿写。注意本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认识齐
(1)用齐口头组词。
(2)书空齐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笔顺规则。从上到下。
3、学习百、丁、冬、齐,笔画和笔顺,教学步骤同上。
三、学生反复练习,并用开火车检查本课的生字的笔画、笔顺。
1、出示有田字格的小黑板,告诉学生用田字格写字,要注意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哪一笔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
2、练习读全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四、背诵课文。
1、指导背诵。
2、独立背诵。同桌互背。
3、指名背诵。
五、小结。
读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应该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感受春天的气息。
1柳树醒了
学习目标: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3.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教学课时:两课时。柳树醒了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八个生字,写好“说、话”两个汉字。
2、正确朗读课文,学习背诵。
3、在朗读背诵的过程中感悟春天的美丽。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自备田字格,游戏题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板书“春”字,说说你看见这个字想到什么?
2.做“一字开花”游戏,看谁说得多。
3.出示课文插图,老师这儿也有一幅美丽的图画,想看看吗?你看到了什么?(感受春天大地复苏的情景)。
二、初读,了解短文
1.同学们,春天来了,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你们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有的在拍照;有的在寻找春天;有的在唱歌。)
师总结:是的,他们唱呀跳呀,在歌唱春天,歌颂美好的大自然,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课文第1课。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出示字词卡片,反馈读音。
(1)板书课题:1.柳树了
(2)谁来读课题,柳树怎么啦?(醒)谁能从字卡中找到“醒”字贴上去?(补题后让这位学生带着大家再读课题)(3)除“醒”字外,你们还会认儿歌中的哪些汉字?下面老师考考大家,请看字卡。(老师出示字卡,请学生读字并组词)3.分节读文,了解内容。
(1)读第一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春雷跟柳树说话,柳树就醒了)教师板书:说话醒了
①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春雷)教师板书:柳树春雷 ②春雷怎样跟柳树说话,小柳树睡醒了又是什么样?你能想像着再读一读第一小节吗?
(2)春雷的朋友们还和柳树在一起做什么啦?分小组学习第二、三、四小节。
①以小组形式汇报,老师板书:春雨洗澡
柳枝软了 春风梳头
柳梢绿了 春燕捉迷藏
柳絮飞了
(3)春天里的景物那么可爱,让我们一起读读最后一个小节,看看着急了的柳树在干什么?
齐读第五小节。请同学说一说又知道什么啦?教师板书:柳树玩耍小朋友长高了。柳树醒了教学设计2 哪些同学愿意跟柳树做朋友站起来,看着板书背一背。(4)同学们,春天万物都在生长,除了柳树醒了,还有什么也醒了呢?
(5)春天真的是太美了,让我们再欣赏这美丽的图画,读一读课文吧!(自由读)
三、巩固生字,写好字 1.看板书再读词。
2.指导书写。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写好两个相同偏旁的汉字,你们看田字格表里是哪两个字(说话)
这两个字的偏旁谁认识?(言字旁)写言字旁时第一笔点起笔不能太低,横要向上斜一点,折要向左斜一点,注意左边偏旁窄一些,右边部分宽一些。
学生描红
自己练写,老师巡视
成果展示。
四、板书设计
2春雨的色彩
春雨贵如油,细如丝,柔如水,美如画。教师利用插图创设情境,让学生看一看,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感悟春雨,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进而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趣。
正文:春雨贵如油,细如丝,柔如水,美如画。教师利用插图创设情境,让学生看一看,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感悟春雨,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进而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趣。【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其中的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喜爱春天这个季节。
3.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词语的习惯。【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小朋友,猜一猜,这是什么?
2.我们把春天的雨叫做什么雨? 3.谁观察过春雨?说说它是什么颜色的。
4.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一找。
二、范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边听边思考:课文中的“小鸟”指什么?(燕子、麻雀、黄莺。)他们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春雨是什么颜色的。)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3.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用“——”画出生字,多读几遍,并用生字组词。3.用小黑板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语,认读、齐读,去掉拼音指名领读。
4.抽读生字卡片,认识生字。
(1)指名读或用“开火车”的形式抽读,重点订正“春雨、争论、有趣、绿色、麻雀、杜鹃、黄莺、油菜”等词语的读音。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
(2)交流识字方法:这些字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记住的?(3)学生交流各自记字的方法。(4)教师小结。
四、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读完这句话提问:“你知道春雨是什么样子的?你听到春雨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朗读“沙、沙、沙、沙、沙”。
2.出示课文插图:这幅图画是哪个季节?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图上有些什么鸟?他们在做什么?
3.自由读课文第3~5自然段,想一想,你究竟同意谁的意见?为什么?
4.学生戴上头饰朗读课文,要求读出争论的语气。5.讨论:小鸟在争论春雨的色彩时说了哪些理由? 6.请小朋友们四人一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7.分小组表演读,重点指导读好三种鸟儿一次比一次焦急的语气。
8.小组讨论:你认为春雨还可能是什么颜色的?讨论后归纳出小组的意见。
五、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1.抽读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2.谁发现这几个字在结构上有什么规律? 3.写字指导,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你”:单人旁的撇不能写得太直,右边第一笔是撇不是点。“们”:右边的笔顺应该是点、竖、横折钩。“红”:绞丝旁的第一笔撇折比第二笔撇折位置略高。“绿”:右半部的下边不要写成“水”字。
“花”:草字头的横不宜太短,要盖过下面的“化”。
“草”:草字头下边加个“早”字,“早”下面的“十”字的第一笔“横”最长。
4.自己练习写字,写完后和同桌交流,互相欣赏、评价。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
六、巩固练习,积累词语 1.练习用本课学习的生字扩词,可以采用“开火车”的形式,要求自己组的词语与前面同学的不相同。2.完成课后扩词练习,主动积累词语。
七、课后练习
1.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请小朋友们到大自然中看一看,并把你看到的结果用手中的画笔画出来。
2.想一想:春风又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学着课文中的小鸟说一说。
3邓小平爷爷植树
学习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植树的态度和他的心愿。教学准备
1、了解邓小平爷爷的情况及植树节的来历。
2、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
一、歌曲引入,了解人物
1、看见小朋友们表现这么好,老师先请大家听一首歌(课件播放《春天的故事》配相关图片)谁知道歌曲中的老人是谁? 你了解他的哪些情况?
2、简介邓爷爷。(课件出示:邓小平爷爷照片)
3、谁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讲了邓小平爷爷的什么事?(课件出示课题,齐读,认识生字:“邓、植”)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案例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课件出示第一小节,谁来读?你知道哪一天是植树节?(课件出示:“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背景为刚栽好的小树苗。)为什么说“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勾出生字词。
3、同桌伙伴自学生字。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案例
4、自学汇报。
①、我会认。(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13个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随机一一点击课件中的生字,字放大。)②、我会记: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
三、朗读感悟,了解人物
1、课件播放课文朗读,认真听听讲议内容,讨论: ①邓小平爷爷为什么也来参加植树活动?
②你觉得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课件出示文中的以下长句子及关键词进行品读)
a、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上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b、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c、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扶正。
2、,读读,议议:(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说“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3、读全文。
四、游戏活动,巩固识字
1、现在正是春天,天坛公园到处是绿树,到处是鲜花,你们看,这就是其中的两棵树,美吗?(课件出示两棵开满鲜花小树,花儿上面写有“我会认”中的13个字)谁会读花儿上的字,就把花儿送给他。(学生读对一个字,点击课件上相关字,花上的字就消失)
2、谁能把小树苗栽进树坑里?
(课件出现八棵小树,上面分别写有:“爷、节、己、已、多、岁、站、亲”;八个坑里写有这八个字打乱后的音节,学生读对一个相应字就进入填里)
五、指导写字,掌握方法
1、我会写。(课件出示“我会写”中的六个字)指名读后,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找出最难写的字。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案例
2、看老师示范。(课件演示难写的字的笔顺)
3、学生独立描红,临写。
六、互动天地,拓展延伸
植树节快到了,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植树吧!给你的小树取个名字,经常去看看它!还可以做个植树卡。
(课件出示一个精致的植树卡,上面这样写:
___年___月___日,我在那里种下一棵小树,我给它取名叫_______________。)
4古诗两首
春晓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晓、眠、啼”3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谈话解题: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去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你们都观察了吗?能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一说吗?(同学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很好。把你们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出来的话,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唐朝有位大诗人就是这么做的。他的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首诗就是《春晓》。(板书课题)
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刚亮的时候。2.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佯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长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春晓教学设计_春晓教学实录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2.教师出示生词卡片,检查字词读音。3.指名朗读,正音。
三、理解诗句,熟读成诵。1.放课件,整体感受诗的意境。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眠:睡眠、睡觉。
闻:听到。春晓教学设计_春晓教学实录 啼:叫。
四、练习朗读、背诵。
1.听课文录音,体会读诗的语气和停顿。2.指名朗读,读后评议。3.教师说诗意,学生念出诗句。4.同桌互背古诗。
5.学生扮演诗人吟诵古诗。
小结: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也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我们一定要珍惜春天的时光,爱惜时间。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读课后的生字,想想自己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的。2.班内交流。春晓教学设计_春晓教学实录 重点指导:
声:上面是“士”,不是“土”。少:第一笔是竖,不是竖弯钩。夜:第四笔是竖,不是坚提。3.指导书写。
要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4.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习书写。村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你们学过很多古诗了,能想想哪些是写春天的吗?请你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村居教学设计_村居教学实录
3.这首诗是高鼎写的,这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是《村居》。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出示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孩子们正在放风筝。)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三、学习生字 村居教学设计_村居教学实录
1.正字音。注意“趁”是翘舌音,前鼻音,“纸”是翘舌音。2.指导书写。趁:走字底,最后三撇要写得短而倾斜。
纸:右边是“氏”不要加一点,易和“低”字相混。3.学生自由练习,老师巡视指导。4.出示要求认读的四个字。开火车读。
四、感情朗读,了解诗意
学习一、二句
村居教学设计_村居教学实录 1.指名读第一句。其他同学想想这句诗写了些什么?
2.指名说,老师补充。(二月,青草茁壮的成长,黄莺飞来飞去)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草长/莺飞/二月天,4.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我们继续读。5.全班读第二句。
6.看课件师配音说:看,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卷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7.谁再来看着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8.学生看课件自由说。
9.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10.指名反复该。老师指导。(河堤/杨柳/醉/春烟。)11.全班齐读一二句。学习三、四句 1.指名读。
2.老师解释“纸鸢”就是指风筝。
3.四人一小组去读这两句,读完后互相讨论:读了这两句后,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4.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5.男女比赛读。
6.小组派代表说说,读了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五、背诗练说 1.自由背诵。2.小组比赛背诵。
3.我们学完了这首古诗,你好像看到什么情景呢?请你说给同桌听。
4.指名上台说。
5.小结:诗人短短的几句诗就写出了乡村春天的美丽景色。他写得好,你们也说得很好。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方法.2、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3、正确书写句子,激发写句子的兴趣。
4、熟读背诵《花园果园》。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小黑板、学生搜集关于春天的词语、文章、童话故事或图片等资料,并画一幅春天的画、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方法.2、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教学过程: ㈠情境导入:
(出示课件):春天来到了。你们看,花园里的花多美呀!瞧,花园里来了几个字宝宝,你认识他们吗? ㈡ 我会认
1、出示生字卡片: 哥--歌
直--植
星--醒
古--故
底--低 丁--灯
鸟--鸣
我们来和这些好朋友打个招呼吧!(学生自由读字)
2、小组交流:小组里互相交流一下,读了这些字,你有什么新发现?
3、集体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总结识字方法。
4、出示小黑板:
平--评(评论)
油--邮(邮局)方--访(访问)
桥--轿(轿车)齐--挤(挤满)
线--钱(花钱)
按照刚才发现的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来认识这些生字,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认得又快又好。
5、小组学习:互相认读生字、记忆生字。
6、抽读生字卡片,说说怎么记这个生字。㈢ 展示台
1、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每天都能认识新的汉字朋友呢!
2、小组内互相传看作业本,识记同学的名字。
3、你想认识谁的名字,就下座位去向他请教吧!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句子,激发写句子的兴趣。
2、熟读背诵《花园果园》。教学过程:
㈠ 我会读。(复习导入)
1、过渡:春天的景色真美呀!我们来读几个描写春天的词语。
2、学生分小组自由读词语,要求把字音读准。
3、抽读词语卡片(正音)。
4、扩展练习:你们还知道哪些和春天有关的词语? ㈡ 我会写
1、过渡:我们已经会写很多字了。我们知道字可以组成词,词可以组成句子。现在我们来写两个句子吧!
2、看看谁最先知道我们要写什么句子(学生读拼音)。
3、教师范写“春”字。(提醒学生要按田字格的位置写)
4、比一比,哪个同学写的句子最漂亮?(学生书写)
5、小组互相评议,推荐写的好的同学在展示台展示。㈢ 读读背背
1、过渡:春天,花园里的花开了,果树上的花也开了,到了秋天,还会结果子呢!
2、学生自由朗读《花园果园》。
3、小组互相读短文(正音)。
4、小组互相交流短文写的是什么。
5、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先把短文背会。
6、给能背的小朋友配乐、配画面背诵。
(四)出示挂图,进入“日积月累”天地,揭示课题 春回大地
春暖花开春
风拂面 柳绿花红
百花盛开
万物复苏
1、指名读、齐读。
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谈话揭题:是啊,春天来了!瞧,小朋友们正在寻找美丽的春天呢!让我们一起加入他们的行列吧!(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导入课题。)
(五)创设情境,口语交际
1、创设情境1:“说春天”
A、播放磁带—春姑娘的话:“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春姑娘。听说大家都很喜欢我,能不能讲一讲和我有关的故事、背一背和我有关的古诗、课文呢?”
B、学生下座位找好朋友说一说、背一背。
C、指名说、背、评议。
D、说说春天是个怎样的季节?
(六)总结
1、播放磁带—春姑娘的话:“我真高兴你们送给我这么多美丽的图画、好听的歌曲、还有那么动人的故事,谢谢!”
2、教师谈话:是啊,春姑娘就在我们身边,它是一幅七彩的画、一首无言的诗、一曲悠扬的歌、一个讲不完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进入美丽的春天吧!
3、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大家齐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