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疾病防治平安教育管理制度
1.学校按照要求建立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制,将防控责任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具体责任人,确保职责到位、检查到位,共同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
疾病预防制度: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检制度;师生定期体检制度;教学场所通风与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课堂、宿舍、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制度;个人卫生清洁制度;食品卫生平安制度;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学生健档案管理制度等。
3.加强学校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工作。按照传染病防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学校需要建立由学生到教师、到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到学校领导的传染病发现、疫情监控与报告机制
〔1〕学校应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根据学生人数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或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应负责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日常工作和疫情报告工作。
〔2〕学校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应按照要求,建立健全师生员工的健康档案〔包括因病缺课登记等〕随时了解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情况。
〔3〕学校应坚持实施晨检制度,加强对学生身体状况的监测。晨检应在学校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指导下,由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及时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可疑传染病患者,特别是请病假的学生应追查病因,教师或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应进行排查,以确保做到早发现。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可疑病例的早期病症者,学校应根据传染病的不同类型,及时采取隔离、通知家长将病人送定点医院治疗等措施,防范传染病疫情蔓延。
〔4〕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学校应以年级、班级或宿舍为单位,采取相应的排查措施,发现有传染病早期病症者,应催促其立即到医院就诊。学校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制定和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5〕在确认疫情的第一时间内,学校应立即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属地政府上报疫情。
〔6〕学校出现传染病病例或疫情后,要配合当地卫生部门及时对病例进行调查,并对病人所在场所进行终末消毒。
〔7〕学校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与班主任教师要严格掌握学生病愈返校的时间,以防疫情传染。
4.建立应对传染病疫情流行的应急预案。学校对疫情发生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疫情,要有专人指挥,有人值班,有隔离、消毒、防护、救护等具体措施和物质保证,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控制疫情的开展,阻断一切可能传播的途径,遏制校内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5.加强健康教育,培养师生良好卫生习惯。通过健康教育宣传卫生防病知识,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学校要把专染病预防教育纳入教学方案,通过多
种形式,如开设健康教育课或者专题课讲座,通过宣传栏、班会、队会、讲座、板报、播送、网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特别要注意根据不同传染病的流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
6.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学校要将疾病预防工作纳入考核与奖惩,催促有关部门和人员认真履行职责,要积极有效地实施常规管理,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催促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制,对不履行职责、造成传染病蔓延的有关人员,应追究相应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