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内容1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种笔画。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儿歌内容,激发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1、老师这儿有个拼音:jiā,谁来拼一拼?
2、看老师写“家”,同时认识“”(弯钩)
3、学生在台上写一个,再指名书空。
4、给“家”找个朋友;学生扩词练习。
5、小朋友喜欢自己的家吗?这是个“小家”,我们还有个“大家”呢!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儿歌“家”,你就会明白了。(板书:小、大)读课题。
1、让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儿歌,好吗?出示多媒体动画的课文朗读。
2、你们想读吗?轻轻打开课本大声拼一拼读一读,要求;读准每个字音,遇到不会的向同桌或前后的小朋友请教一下。学生自由朗读。
3、想读得有进步的请再读一遍。
4、觉得自己有进步的请举手,想有更大进步的再读一遍,特别把自己读得最棒的一句练一练。
5、现在觉得自己进步很大的请举手。(读书就应这样,多练才行呀!)谁来读读你最棒的一句给老师和同学听听。
(1)指名读,让小朋友评。
(2)指名读,让小朋友跟他比,老师评。
(3)读得最好的小朋友跟老师比,小朋友评。
6、谁试着把整首儿歌读一读。
7、听老师读读看,配乐并做适当的动作。
8、同桌自由练习,要求展开想象,加上适当的动作。
9、指名读。
10、学生齐练:配乐、做动作,可站着也可坐着,能背最好。
1、读了这么多遍,知道这首儿歌都写了谁的家呀?学生回答老师出示词卡。(白云、小鸟、鱼儿、种子、我们)
2、谁能用一句话来告诉老师?
说话练习:课文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家。
3、老师这儿有一些词卡,谁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家?指名两个学生上黑板贴词卡。
4、你们能把他们的家画下来吗?学生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画一画。
5、读读你画的一句儿歌,再说说你的画。老师再把画贴在黑板上相对应的地方。
6、谁来读读这句话?出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1)什么叫祖国?
(2)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大声地齐说一遍,要感到很自豪。
(3)引导:祖国的风景很美丽,像个美丽的大花园。我们小朋友就像祖国大花园里的花朵。我们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祖国就是我们的家,是我们小朋友的大家。
(4)跟老师有感情地读这句话,再背一遍。
7、我们每个人要爱自己的小家,更要爱祖国这个大家。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8、想一想,你还知道谁是谁的家?说话练习:是的家。(回答好的小朋友到讲台前)
9、把小朋友说的儿歌有顺序地连起来,就编成了一首完整的儿歌了。我们来试试看。讲台前的学生试连,加上动作,配上音乐。
(附儿歌:大地是石油的家,草原是牛羊的家,高山是绿树的家,大海是轮船的家,天空是云朵的家,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
1、小朋友不仅学会了一首儿歌,还能自己学编儿歌表演节目了,真了不起!给自己一个热烈的掌声。
2、课后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互相合作,画一画,再编一编儿歌。老师帮小朋友到我们的校刊《星空周刊》上去投稿。
3、下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生字词。
蓝天白云(学生的画)
树林小鸟()
小河鱼儿家()
泥土种子()
祖国我们()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内容2【设计理念】
激发学生表达欲望,注重表达的条理性,并将口语交际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设计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中心,巧妙创设情境,注重双向互动,尽量多的留给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会说,发展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教学设计,选择了人教课标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父母的爱》。这次“口语交际”训练要求学生就课本中的三个小故事发表对“父母的爱”的看法,同时还要求学生联系生活,讲述生活中与文中三个小故事类似的事,再谈谈自己的想法。文本中的三个小故事简单明了,在生活中容易找到类似情形,不但为学生“口语交际”有感而发提供了情感的感触点,而且为学生联系生活讲故事开拓了思路。本次“口语交际”内容“父母的爱”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且仍然是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教育意义。
【学情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很近,而且课本中也提供了可感的材料,学生是有话可说的,但是学生要从不同角度深刻地理解和感受“父母的爱”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挖掘父母对爱的典型事例较为不容易。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可能无法关注细节,进行细致描述,容易说大话空话;也较难从各个角度回忆,讲述故事,发表看法。因此,针对五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可让他们课前参与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与父母交谈,为口语交际做好铺垫。本次活动意在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刻地理解和感受“父母的爱”。在“口语交际”进行中,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教师要注意从口语表达、交际态度等方面加以指导,还要加强对学生倾听习惯和能力的指导。以达到本次口语交际的目标要求。
【教学准备】
1、准备多媒体课件;准备学生场景剧表演用的父亲、母亲、孩子的头饰等物
品。
2、邀请家长进课堂,准备好交流的媒体资料(提前录制好本班学生父母对孩子教育的视频如:最想对孩子说的话及对孩子的期望等视频录像资料、书信、贺卡等)对学生课前要保密。意在激发学生好奇心和表达欲,从而更加增进父母与子女的情感。
【前置性作业】
课前分小组搜集自己或他人生活中与父母之间的小故事,也可以读读关于“父母的爱”为主题的作文或其他文学作品为本次口语交际打下基础。回忆自己生活中父母关爱自己的事例,小组内排演生活场景剧,在课堂交流表演。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和母爱,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法。
2、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口语表达的自信心,让学生畅所欲言,广开言路。
3、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教学重难点】
在口语交际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说、写相结合的训练。
【教学手段】:
口语交际的关键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说的兴趣和欲望。在本节课中,我充分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交际,在双方互动交流中进行听说写结合的训练,生生互动,师生与环境的互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家长与孩子合作等加强学习的合作性。在互动合作中,通过学生的综合评价、自我评价,让其体会成功的愉悦,增强自信心。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内容3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
2、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先说再写。
教学难点: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教学准备:
1、师生查找有关诗人、诗作的相关资料。
2、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启发学生回忆背诵过的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2、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3、介绍作者: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
了一些好事。他和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意。
3、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4、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2)解释词语:
“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楼台”、“四百八十寺”
(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大致即可)
(一)前两行——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边读边思考:《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2、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3、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二)后两行——怀古
1、提问:诗歌的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2、学生默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4、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意境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5、带着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内容4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与反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
4、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12自然段,从中领会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孙膑献计中,领会到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机、课件、纸马。
教学流程:
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叫齐国,有一名大将叫田忌,他特别喜欢赛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历史故事。
(齐读课题。)
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田忌和谁赛马?赛了几场?怎么赛的?结果怎样……)
2、揭示学习目标。
⑴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介绍田忌赛马的经过。
⑵从田忌赛马这件事中得到一些启发。
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积累一些词语。
1、找出两次赛马的段落。
⑴有谁知道本文写了田忌几次赛马?每次赛了几场?
(两次,每次三场。)
⑵打开书,快速浏览一下全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第一次赛马?从哪儿到哪儿写的是第二次赛马?
(学生快速浏览交流总结:1~2自然段写第一次赛马;13~17自然段写第二次赛马。)
2、自学这两部分。
这两部分内容,老师不讲,相信大家通过自学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能搞懂。能不能完成任务?(能!)
⑴出示学习要求:
①大声朗读1~2自然段、13~17自然段。
②按下面的句式,说一说田忌两次赛马的经过。
第________次赛马的时候,田忌先用_______对齐威王的_______,接着用_______对齐威王的_______,最后用________对齐威王的_________。由于________,所以田忌__________。
③四人小组中,选一人说,另选一人用纸马演示两次比赛过程。
⑵学生自学。
⑶检查自学:
①老师要检查大家自学的情况了。先请人来读1~2自然段。认真听,读完了,我要请人到台上来讲一讲第一次是怎么赛的。
②一生上台讲述第一次赛马过程,教师演示课件。
③指名读13~17自然段。
④另一生上台讲述第二次赛马过程,教师演示课件。
表扬:说得真有条理,我们今后说话写文章,也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来表达。
1、启发质疑:
(出示问题1:看了两次赛马,你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
2、顺势设问:
(出示问题2: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3、默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
(出示: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4、这个顺序可以随便调吗?
我们来做个实验。请四人小组长拿出信封里的纸,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假如我们不按孙膑的计策,换一种方法安排出场顺序,结果会怎样呢?用笔在纸上照样子写一写,推算一下。比一比,哪个小组算得快。
1、这么好的主意,为什么田忌想不出来,齐威王也想不到,孙膑却想出来了?
(出示问题3: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好主意?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呢?)
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按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3~12自然段。可以互相提醒,揣摩人物的语气。
比较:夸耀——夸奖。
2、四人小组练读——指名四人读——评价——全班齐读。
3、小结:谁连起来说一说“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
(①善于观察②善于思考③知己知彼)
1、总结全文: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田忌赛马》。这篇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初赛失败,孙膑献计,再赛转败为胜的故事。
2、田忌赛马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①善于观察②善于思考③知己知彼④从全局出发,不怕牺牲局部利益⑤遇到困难,不灰心⑥骄兵必败……)
反思:两次赛马中间的对话部分是教学的重点。田忌、孙膑、齐威王不同的神态、表情、语气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对于这样对话多的段落,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可以分角色读,也可以采用表演的形式等。学生在分角色朗读时,立即有同学在小组里主动要求扮演田忌、孙膑、齐威王。无论是在分角色朗读,还是在表演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独立,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平等对话,以读悟情,培养学生主动领略和体会语言文字。学生在体会语言文字中积累语言,陶冶情操,实现用人物的神态、语言来体会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孙膑的足智多谋。
课上到这里,为了尊重学生个人阅读的体验,让学生自由释放各自阅读体验,我说:“在田忌、孙膑、齐威王三个人中,你最喜欢谁?”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再一次热闹起来。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展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不做统一结论,只是引导同学们共同认识:竞赛双方都要注意策略,策略高低是胜败的关键。
在课上我设计了:还是原来的马,田忌如果要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还会有哪些方式?结果又会怎样?学生很兴奋,又摆弄起学具马来,课堂学习得到延伸。在这基础上,让学生谈谈读完这个故事的收获,做到了“语思融合,文道统一”。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内容5【教学过程】
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父母的爱如涓涓细流,父母的爱如夏日浓荫!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可不同的爱却给孩子成长带来了不同
的结果。我想,大家一定有兴趣和老师一起聊一聊“父母的爱”这个话题!出示课件(板书:父母的爱)
(设计意图:以亲切的语言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明确围绕什么话题讨论交流,调动学生参与交流的热情。)
场景表演,表现父母的爱
1、展示:选择最有自信的小组,展示课前排演的生活场景剧。教师请出小演员,将准备好的头饰帮他们戴好,进入“父母的爱”生活故事表演环节。
2、评议:学生从不同角度交流评议,如语言、动作、神态、内容等,大胆发表看法。
3、小结:同学们真棒啊!能将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父爱和母爱演绎成这么精彩的表演。其实,父母对我们的呵护真的很多。来,咱们一起看看课文中的小朋友,他们的父母是怎样关爱孩子的呢?
(设计意图:真切的场景表演,演绎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父爱和母爱,既打动在座的家长,又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台。)
多媒体展示课文中提供的三个小故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其中一个故事阅读交流,选择同一个故事的同学编为同一个小组。
1、分小组读故事,理解内容。
2、小组内交流,谈谈自己的看法。
3、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学生发言示例:
小组一:刘明明的妈妈太过溺爱孩子,刘明明什么都不会做,做事丢三落四,我们小组觉得这种母爱虽也是爱,但对孩子成长造成障碍。
故事中的妈妈应该让孩子学会自立。(同组成员补充)
小组二:冯刚的爸爸也太严厉了,考不好就挨训,冯刚都不敢考试了,爱孩子,就应该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他,而不仅仅是训斥。负负责,这种爱是挺不负责任的。(同组成员补充)
小组三:李路杰有位好爸爸,他懂得鼓励孩子,给孩子信心,结果李路杰在尝试中取得了成功,这会使他在以后的成长中更有信心。(同组成员补充)
(设计意图: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的关键,分组交流为更多的孩子提供了交流的机会。我让孩子自主选择阅读内容,自主组合小组,让全班学生充分“动口参与”,实现“口语交际”。)
拿出课前准备的记录或搜集的资料,回忆一下你所了解到的故事。然后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父爱或母爱?
1、小采访活动:同学们生活中一定有很多类似课文中的事,当一回小记者,去采访你的同学,了解了解好吗?同学之间自由进行,可以直接向同学提出问题。通过采访,为自己的发言找到依据。
2、学生在采访活动中互相说说生活中的小事,然后踊跃发言,参加全班交流。
3、在同学们交流发言的时候,老师既要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广开言路,畅所欲言,又要逐一梳理问题,比较集中的围绕主题展开交流,适时补充,发表见解,提供拓展阅读材料,再次让学生感知父母的爱。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小记者采访活动”的情境,采用访谈的形式调动学生多方感官的参与,激发学生情感与兴趣,巧妙引导学生置身“访谈”之中,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口语交际训练中来。)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也都爱自己的父母。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深沉的、宽广的,更是无私的,但有的方式有些不妥。今天,我们的爸爸妈妈有的也来到了我们学习的现场,让我们敞开心扉,做一次爱的表白吧!
1、学生:心里话说给爸爸妈妈
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一定有感恩,也或许会有渴求,那就走到父母跟前,把你想对父母说的话大胆的、用最富有爱的语言说出来吧!
2、家长:告诉孩子你会怎样关爱他们
亲爱的家长们,孩子们爱的心声一定打动了你们,相信你们一定明白了正确的爱是孩子走向成功人生的有力支撑。那就放下家长、长辈的架子,走近您的孩子,和孩子做一次心与心的沟通吧!
(设计意图:这是一次爱的交流,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其中,获得了爱的体验,让课堂达到的不仅仅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还有父母和孩子的互动。口语
交际取得更大的的实效性。)
师总结:是的,父爱如山,母爱似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要学会与父母沟通,消除代沟;又要学会理解、体贴父母,感恩父母。最后,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今天相互理解爱的每一个人!
作业:请同学们将今天的爱写下来,写好后读给父母听。题目自拟。
(设计意图:最后教师的总结是爱的宣言!成功的口语交际为习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因此,要求学生课后完成作文,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实用文的教学策略
通过对《小学语文实用文的教学策略》课程的学习,我对小学语文实用文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实用文以实用为目的,与文学文体在文体特征、写作特点、规律和方法、社会作用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是与社会生活、日常生活或工作密切相关的一种应用型文章体裁,因此在小学重视实用文的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及为将来走向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许多老师对实用文的教学往往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一味地把各种实用文的格式和要求灌输给学生,让他们去背、去记,这样做的后果往往造就高分低能的学生。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清楚地认识到了应该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把学生引入到实用文多姿多彩的世界中来,我认为老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应该改变,应该充当学生的眼睛、学生的朋友,带领学生去阅读、去探究、去实践,真正了解实用文的作用。另外,我们应该从最简单的实用文学起,例如:请假条、留言条、决心书、日记和读书笔记等,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找到属于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
总之,我个人认为教实用性文章时,要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这些实用文的方法,学以致用。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刘欢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刘 欢
教无定法,”特别是阅读教学的方法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谈点个人看法。
语文阅读教学是具有艺术性的。这种艺术的首要本质在于:依据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特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愿望和动机,这是获取高质量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
语文阅读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教学内容的情感性、阅读思维的情境性、知识技能的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语言的示范性。阅读教学必须达到以下五个要求:
(一)突出情感因素
这是阅读内容的情感性决定的。语言是一种工具,这是人们的共识。但是我们更应该强调语言工具的功能本质,即表情达意。以语言文字为表达形式的各类文章,特别是诗、词、歌、赋、小说、剧本等文学作品,其中无不蕴含着作者对人、事、物的强烈的思想感情和主观态度,无不以情动人,以情寓理,这是语文阅读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与数理化等其他学科教学的显著区别。欲使语文阅读教学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愿望,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必须在阅读教学中突出情感因素,以情动人,教出情味。不论是教写人的还是记事的文章,拟或是教说明文或议论文,都应该引导学生领会、体验课文的语言形式所传达的作者的憎爱之情,褒贬之义,使学生在情感体验过程中理解字词句篇的含义和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引入情境,激励思维
这是阅读思维的情境性所决定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的规律与其他学科有根本的不同。其他学科的思维训练只是把语言作为媒介,通过对本学科的概念、公式、定理或理论、观点的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抽象、概括等活动来实现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则是直接通过语言训练来实现的。用语言教语言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表现形式,语言本身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媒介或凭借,更主要的又是教学内容。学生接受、理解课文语言所传达的情感信息,不论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首先需要通过感知、体验、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方式,进入情境,才能真正领会和理解。阅读教学的这一特殊规律要求阅读教学,尤其是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必须贯彻情境熏陶,激励思维的原则,同时也赋予了阅读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的特定内容和形式,即以具体可感的形象、画面、声色、情态、情节、场面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励学生思维,使其产生思维乐趣。
当然,阅读教学也离不开抽象思维,也不应忽视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等抽象思维的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教学中,一般教师往往只注意课文中的理智因素,而忽视了蕴含于字词句篇中的情感因素,其结果是:本来极其生动、情感强烈的作品,经过肢解、剖析,只剩了干巴巴的几条筋。这种单调枯燥的情绪体验,又怎能不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乃至最终丧失学习语文的动力呢?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的方式激励学生思维,使其产生思维乐趣,主动自觉地去获取知识,锻炼思维能力,这既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阅读教学艺术的生动体现。只要这样才能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将“不会学”变为“善学”。所以,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是根据教学内容、目的和学生实际,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开启学生思维,象导游一样,一步步将学生引向柳暗花明之处。
(三)联系生活,激励学习
作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的语文,是听说读写的工具,以语言文字为表现形式的课文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因此,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与人们交际的需要密切地联系着。所以,阅读教学艺术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也应该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使其产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
阅读教学不能为教课文而教课文,为教知识而教知识,必须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实践,特别是读写听说活动,把课文中蕴含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活化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一盘盘美食甘味,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属所需”、“学有所用”,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主动自觉地去获取知识,并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发展自己的语文能力。如一位教师讲《落花生》一课,针对学生普遍感到作文选材难这个问题,自始至终围绕作文选材进行讲读,使学生认识平时留心观察和勤于积累是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一堂课讲得生动活泼,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四)讲究口语艺术
这是阅读教学语言的示范性对语文教师的起码要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十二倍”。苏霍姆林斯基也曾强调:教学语言“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是教师以自己活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即使在现代化教学手段普遍应用的时代,语文教学这一基本方式和特点也是不会改变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永远都是语言运用的艺术。
阅读内容的情感性和阅读思维的情境性要求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又具有清晰严密的逻辑性,能够再现作品中的形象和画面,成为作品中的语言文字所叙述、描写的形象、画面的艺术再创造,从而能够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论是讲解还是描述,还是复述,其语言都应当活泼新颖,富有情感和魅力。总而言之,都应当对学生是一种新异的刺激,易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引起学生的模仿和学习。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在艺术中,有风格的作品才是真的。”据此,我们可以说:“在阅读教学中,有风格的教学语言才是真正的艺术。”语文阅读教学艺术化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有独特的风格。或善于条分缕析,准确严密地阐明事理;或善于形象生动、绘声绘色地描述事物;或善于简明扼要、冷静客观地叙述;或诙谐幽默、富有情趣,善于诱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等等。无数事实证明,一个语言表达颇富特色的语文教师,对学生在语言修养方面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甚至使某些学生终生难忘,终身受用。所以,欲实现阅读教学艺术化,教师必须着意学习和训练教学语言,讲究口语艺术,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本身就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
总之,情感、思维、需要、方法、语言是构成阅读教学艺术的五个基本要素,它们互相联系,相互作用,交叉渗透,缺一不可。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由语言感知课文传达的情和意,引起大脑神经系统的思维活动,理解知识和获取知识,并不断产生学习新知的需要,进而推动其更加自觉积极地学习。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是贯穿始终的。教师运用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围绕教学目的要求组织指导读写听说训练,使学生又将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这个过程既符合由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这个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又体现了阅读教学中学生认识过程的特殊规律。
第四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课堂是学生开展学习的最主要阵地,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充满人文关怀和生命活力,注重问题探索,形成较强的知识魅力。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使他们能够积极、勇敢地面对社会的考验。《课程标准》对小学低、中、高三个阶段的阅读教学目标具有不同的要求。
儿童要在阅读中学习书面语系统(学习积累字词),从字词、语句到语段、篇章,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学会从文字资料中汲取意义和获得乐趣,在阅读过程中学会阅读。这给他们一种成就感。在整个学校教育阶段,阅读是他们学习所有课程的关键技能。
不同版本的教材在编写上体现其对语文课程内容的独特思想。作为多年来占据主导地位的人教版教材,从单元教学目标的设定体现其基本教学思想。从叶圣陶先生当年编写人教版教材的初衷看,他是把“实用”、“应需”当作首要目的。作为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现代教育家、文学家,叶老的语文观是培养学生全面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倡导“读”、“写”结合。因此他的理想是编一套适合学生听、说、读、写训练的语文读本。为了能够让中小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在当年他 和夏丏尊先生共同编写的语文课本《国文百八课》中,从编写教材开始,期待通过对编写教材的学习实现其语文教育观。
解读小语文本,可以分为文章体(实用文)文本和文学文本。文学文本(名家名篇)教学策略和文章体(实用文)文本教学策略之间是有所区别的。
一、目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中,师生的交流比较肤浅,停留在表面上,往往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指名回答。这样,使交流局限于师生的单项交流,不够深入,不够全面,教师往往关注学生是否能说出自己心中的预想答案,而容易忽视学生的 表达中是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而,使课堂上许多精彩的生成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2、在教学活动方式、教学过程上,仍然存在着语文实践活动不够丰富的问题。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时容易存在走两个极端:一是教师放任自流,教师只管提出问题,对于学生如何讨论,如何合作则不管不问;二是教师收得太紧,课堂气氛过于紧张、严肃,缺少合作讨论的氛围。由此,合作学习就只能流于形式,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有时候还可能影响到学习效果。
3、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学生阅读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听、说、读、写,应该作为语文课堂上教师培养学生的最基本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够到位,或者说基本上没有对学生朗读指导的过程。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脱节,学生为写作文而写作文,将学生作文的兴趣一点点的抹杀。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结合《新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关于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我校的想法和做法是:
1、引导学生有创意、多角度的体验性朗读,树立体验性阅读教学观。《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阅读教学要根植于情感,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像《黄山奇石》、《桂林山水》、《四个太阳》这样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无一不是通过学生的朗读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体验的最好范例。《新课标》中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给孩子们阅读的情感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园地——在内容的选择上,多是韵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图文并茂,吸引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在意境上,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及人文精神,这些都必须经过学生反复朗读、吟诵、想像才能理解和感受。为此,我们在阅
读教学中要为孩子们的情感发展创设情景,尊重并鼓励他们独特的阅读感受,挖掘情感因素,升华情感体验,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朗读是一种极具个性,融理解和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文章的体会即使一样,表达出来也肯定有所差异。因此在朗读指导中,应充分尊重学生,应该允许并鼓励学生通过各自独特的视角法去体会、去解读课文。惟妙惟肖地再现其情其境,把文中人物的所思所感活脱脱地表达出来。这时,学生才是一个真正的阅读主体,他们在阅读中才能真正体验到自己的精神劳动所带来的快乐,他们才可能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多角度、有创意地进行体验性朗读,不仅有利于语感形成,而且能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陶冶学生的情操。
2、引导学生充分想像,丰富体验,树立拓展性阅读教学观。《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为了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落实这些基本理念,《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提出了要扩大阅读面的要求,在“大语文”教育观下,阅读教学要立足于课本但决不能禁锢于课本。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树立拓展性阅读教学观,加速学生的拓展阅读,能迅速有效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的人文底蕴加宽加厚。
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学生受文本的客观制约,另一方面学生又不应该是简单的接受文本内容,而是自觉地参与对文本内容的补充完善和发展思维,特别是对文本内容中由于省略号或空白等造成的更会做出种种补充和拓展。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关键处的拓展空间,在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课文做合理的续想,从而开拓学生思维,产生更有新意、更独特的语言,使学生充分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3、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树立创造性阅读教学观。《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作为新课程所积极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学生以“个体学习”为主的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同时,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人格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在一节二年级的语文课上,教师向学生提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你最喜欢春、夏、秋、冬哪个季节的太阳?为什么?先找到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它?然后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对于合作学习,孩子们还不具备完全自己组织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当学生将比较感兴趣的自然段读了几遍之后,示意学生暂时停下来,对学生说:“刚才我看到这个小组的四位同学,他们自己读了几遍后,能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并且另外几名同学还对他作了评价。老师觉得这种学习方法不错,其他小组的同学,你们也可以像他们这样做。”此环节,教师巧妙的将合作学习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教给了学生。这样,避免了合作学习的“走过场”,使每个学生在交流之前和交流之后,都实现了“现在的我”与“刚才的我”的超越。为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我们应该注意:一是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与任务;二是教师要把握好合适的时间和适当的时机;三是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适时点拨非常重要。
现代阅读教学应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每个人都必须经过自己创造、理解、构建、体验,才能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能够参与对话,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探究过程的体验。教学中,我们要珍惜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他们的多元理解,将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让学生站在语文学习的最前沿,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让我们从语文本身出发,以学生的人文成长为目标,不
断研究与实践,努力创设高效、诗意的语文教学文化。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读后感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读后感
最近阅读了《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感触颇深。我是刚毕业的师范生,虽说在校期间讲过课,实习过,但仍对课堂教学了解不够深,也不了解课堂上应怎样熟练应用教学策略。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才发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一种创新,都是一种智慧。语文课堂相对于数学课堂而言更灵活,这是学生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我们不能否定任何一个学生,因为他们每个都是优秀的,独特的。
这本书主要分为这几个部分: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阅读教学策略,作文教学策略,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综合性学习指导策略,课外活动指导策略,教学模式运用策略。
在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方面,我了解了识字教学包括情景识字,探究性识字,趣味识字,指导性识字等识字方法;写字教学策略包括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教给学生基本的汉字知识,指导学生用“田”字格等。在这方面,教师不可粗心大意。通过本书的学习,教会了我在学生识字过程中,要引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记忆生字的方法,并学会应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使他们懂得怎样可以又快又好的学好生字,而不是一味地死记。在书写上,一定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样就可以写出一手漂亮的字。
在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方面,我学到了在练习这方面时,一定要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喜欢交际,还要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并且要多提供实践机会,不仅是在课堂上,课下也要和学生多交流。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做好示范指导,让学生学会交际。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阅读教学策略方面,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阅读习惯,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情感活动中去,发挥自己的想象,活跃自己的思维,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教师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不能以书本上的答案为标准,要尊重学生的思维能力。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形成,还要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相互渗透。所以在学习中,不能将所学学科机械地分割开来。教师要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和有创意的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阅读教学中还应注重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还应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要鼓励学生有选择的阅读材料,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学校已摒弃了传统的只有黑板的教学方式,多媒体的应用已经普及。所以教师应一改往日的旧教学法,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同学们可以感受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的新课堂,使得枯燥的学习变得趣味化,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化,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并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书的阅读,我不仅要做到熟练自如地掌握这些教学技巧,还要学会引导和激励的方法,用心去评价每一位学生,然后引导、激励他们走向成功。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首先就要有这种观念。教师一句巧妙的话语,会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很大帮助。如果一位教师有“唯我独尊”的想法,对学生进行一种不恰当的评价甚至责罚,那么,这个学生就会永远失去一次成功的机会。所以教师要心平气和的和学生交流,避免打骂学生,体罚学生和变相体罚学生。如果相信人人都能成才,就要改变评价观念。在我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一定要做到积极评价每一位学生,引导激励他们,使他们拥有成功的机会。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努力钻研,虚心请教,多读书,多听优秀教师的课,坚持不懈,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创新型教师。